2013年5月12日 星期日

信自心是佛




很多人學佛都沒有信心,講到「信心」最重要的是相信自己是佛,這個信不容易,這個信是學佛的基礎。學佛的基礎不在於這些事相,而在於相不相信自己是佛。《華嚴經》講:「信為道源功德母」。就是要相信自己本來是佛。能信才有解脫的希望,如果天天認為自己是凡夫,是墮落的眾生,經典上講的都是佛菩薩的境界,祖師們是佛菩薩再來。要是這樣認定的話,那自己永遠都不會發心轉變。所以,要常常聽經、常常看大乘經典,可以消除自己對於自性不信的業障。
根本煩惱有六個,從根本煩惱再發出來隨煩惱,隨煩惱裡面有一個叫「不信」,不信就是障礙正信,不信自己是佛,這是最嚴重的業障。一個人如果沒有信心,那雖在修行,菩提道上卻沒有精進力,不但會懈怠,而且還會退轉,越修越沒有動力。如果相信自己是佛,明瞭自己本來成佛,那修學任何法門就都有基礎。所以菩提涅槃的根本在於相信自性是佛,相信自性本來清淨。
但這個信不是發個心就算是相信,這個信要建立在理解上面,要知道自己本來是佛,為何現前只看到自己有貪瞋癡、有懈怠?既然本來是佛,為什麼現在又是眾生?種種問題從心裡面冒出來,所以總是不能諦信。縱然釋迦牟尼佛出現了告訴大家,看過《楞嚴經》中佛告訴阿難:你的心本來清淨,本來不動搖。阿難回答佛說:「未敢認為本元心地」,是說:我還是不敢認為自己的心本來清淨。阿難善根這麼深厚都還不敢相信。所以佛講了十番顯見,這十次問答,來顯示出眾生真心本自清淨,本自圓滿,而且就在我們現前。所以聽經、聞法是相當的重要,現在有些人,教人家只要讀經就好,不要解經,說萬一解不好會有因果,也不要流通講經,這個說法是邪見。就好像一個醫生,他給你開了藥,你回去只念藥方不吃藥,不知道這個藥什麼時候該吃,什麼時候算是病好了。你不聽經,只讀經不去了解經典的意思,就像我們剛才比喻一樣。所以這種說法,在末法似是而非,他的論點是建立在初果羅漢,不了解二果羅漢的境界,凡夫怎麼能解佛菩薩的境界,凡夫不能解,但是依祖師大德,依有修有證的人來解、來學是不會錯的。所以古人講:「師必事古。」要學佛法一定要依古人的註解、古人的教誡來學、來行,這樣就不會有錯。那為什麼不能依現代人的解釋?其實不是全部不能依,只是他用他自己的妄想分別、顛倒妄見,來臆測如來的境界,這種不能依。必須他所說的跟祖師大德講的完全一樣,跟佛門的一實相印完全相同,如果裡面的內容都是教你斷貪瞋癡、勤修戒定慧,讓你明心見性,那才可以依,可以放心的去學。如果裡面所說的,是教你增長我執我見;增長自己的思想、看法、見解,這個絕對不能學。現在很多地方無論在家出家眾都順眾生習氣,教你去想一想,其實越想煩惱越多,越想我執越重,越想自己的我見越大,到後來還會看不起祖師大德,甚至就像佛經講的:「心中尚輕十方如來,何況下位聲聞緣覺」。最後連如來都看不起了,這就是已經著魔了。所以一定要相信自己本來是佛,那要怎麼消掉自己這不信的業障?那就要常常讀誦大乘經典,像《華嚴經》、《法華經》、《圓覺經》、《般若經》、《金剛經》、《心經》,這些大乘經典是相當好的。說實話《無量壽經》太深了,乍看之下好像是在說故事,實際上它有它極其深密的義趣在裡面。甚至一部《無量壽經》,幾乎就是一整部的大藏經,隨取一小段的經文,就是一部經典,所以初學人在學,還沒有這麼容易。所以日本道隱法師說:其餘的三藏十二部只是《無量壽經》的序文而已。講這話確實一點都不錯,幾年下來是真有很深的感觸及體會,弘一大師說:初學佛要先讀《華嚴經》做基礎。這是勸導初學,尤其是年輕有體力或是識得字的,多讀《華嚴經》。如果時間不夠,也可以讀《金剛經》、《圓覺經》種種的大乘經典,這些沒有衝突、沒有妨礙。很多人都誤以為,學淨土就讀一部《無量壽經》、《阿彌陀經》就好,為何還要讀其他的經典?印光大師開示說:如果要真正有成就,那要再兼讀這些經典,開大智慧,消除煩惱,幫助看破、放下,這是印光大師在他的《文鈔》裡面講的。不是說學淨土就只要阿彌陀佛、《無量壽經》就好了,或是讀個《觀經》,那是在修行上專修,斷煩惱用這一門。可是如要開智慧,要證得無生法忍,那要廣學多聞。但也不要誤解廣學多聞的意思,絕不是要你去請一大堆佛書回家看,要有所揀擇,不是拿起來都看過就好,更不能自己看不懂,就去坊間書店亂買幾本今人的白話解回家看,這樣問題就嚴重了,作者沒修證,你又隨便看,最後就會自害害他去講給別人聽,這比什麼都不看不學還嚴重。阿彌陀佛西方淨土也沒有教只讀一部《無量壽經》,它的六塵說法,說法也不是只說一部《無量壽經》。那裡教化的方式,多采多姿,種種的方便,種種的善巧,這在經典上都有看到。說法當依經典而說,佛教四依法,講依法不依人,就是提醒末法眾生,不是哪一位法師我跟他有緣,或他講的內容,讓自己聽得有道理,還滿順耳的自己就依他學習,現在佛門裡面充斥這種現象,這個風氣是錯誤的,絕對不可以。四依法就是要幫助末法眾生真正的破迷開悟,而不是迷信,而不是偶像崇拜。若是崇拜某一個法師,那位法師會老病死,那是生滅法,不是不生不滅法,佛教眾生依四依法,是依不生不滅法。其中第四個,依智不依識,智就是般若智慧,就是不生不滅,你要是依人,每個人有自己的習氣,有他的看法,有他的見解,所以不一定可依。所以學佛要依佛陀的經典,依四依法,不要搞偶像崇拜,這是相當要緊的基礎觀念。
要相信自己的心本來清淨,要用這些大乘經典來消除業障,要多讀,如果讀了還是不能消,就要多禮懺以滅罪。所以修學往生淨土不是只有用念佛一種方式,要是念佛能消,那當然很好,如果念佛不得力,或是有別的障礙,那要多禮佛、讀經,都能增長善根,這個是永明大師教我們的。所以學佛要會學,若死執在一法上,那是執法,那是法執。要是每種法都學,也不知道宗旨,也不知道方向,那叫作散亂,叫邪精進,不是正精進。希望大家能夠記得,能夠去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