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7日 星期六

華嚴經感應傳白話故事

 



華嚴經感應傳白話故事

目錄

華嚴經感應傳白話故事

第一篇

第二篇

第三篇

第四篇

第五篇

第六篇

第七篇

第八篇

第九篇

第十篇

第十一篇

第十二篇

第十三篇

第十四篇

第十五篇

第十六篇

第十七篇

第十八篇

第十九篇

第二十篇

第二十一篇

第二十二篇

第二十三篇

第二十四篇

 

華嚴經感應傳白話故事

四明山大方廣無生居士胡幽貞刊纂

大乘定香精舍義工白話翻譯

【原文】

此傳本花嚴疏主藏公門徒僧惠英。集為上下兩卷。今予鄙其事外浮詞蕪於祥感。乃筆削以為一卷。俾有見聞於茲祕乘。生難遭想。各勉受持。

 

【白話參考】

此《華嚴經感應傳》本由花嚴疏主藏公(賢首國師)的門徒惠英法師集為上、下兩卷。今我(胡幽貞) 取其精要,刪減成一卷,俾利見聞於此《華嚴經》,生難遭想,而各自勉勵受持。

 

【原文】

第一篇

西域無著菩薩弟天親。少習內氏。長通五部。初業小乘。造小乘論五百部。無著愍其聰頴未發大心。深媚小法非議大教。遂方便示疾。使人呼而誘進之。為其廣說病之因業。天親遂以兄之受持維摩法華涅槃華嚴等經。抗聲轉誦。無著凝聽。且憙且悲。天親覽經數辰。方獲信悟。深敬華嚴一乘。是諸佛境界。遂捨小師大。深自悔咎。欲以利刀斷舌為謝前過。無著誡之曰。向以汝口激揚權教。毀斥真乘。今還以汝口。讚美真乘。自滅深累。何斷舌為。天親於是入山。受持花嚴。後造十地論。有所不通。來問無著。無著未通。升知足天。請訣慈氏。論纔絕筆。地大震動。論放光明。照數百里。舉國慶異。廣如無著傳中說。

 

【白話參考】

第一篇

西域無著菩薩的弟弟天親菩薩,從小學佛,專學小乘五部律,一開始學小乘法,造小乘論五百部。無著菩薩悲愍他的弟弟天親菩薩雖然天資聰穎,卻沒有發大乘心,能妙解小乘,卻不信大乘。無著菩薩怕他毀謗大乘,將來果報嚴重,想了一個善巧方便的方法,就是說他病得很重,派人去請天親菩薩來看望他,藉此機會向他廣說生病之原因及果報。

無著菩薩說:我心中有病是因你而生,因為你不信大乘總生毀謗心,怕你將來受惡報。天親菩薩聽聞之後深感驚訝恐懼,於是就以兄受持之《維摩》、《法華》、《涅槃》、《華嚴》等經,高聲大誦,無住菩薩在旁凝聽,既歡喜又悲愍他的弟弟。天親菩薩博覽這些大乘經典數個時辰,就能馬上信悟大乘佛法的義理,而深深恭敬華嚴一乘秘藏,是諸佛的境界,於是他就捨棄小乘而學大乘,並且深深自我懺悔以前用這舌頭毀謗大乘佛法,所以想要以利刀割舌頭以謝之前造的罪過。

無著菩薩告誡他說:你以前用你的口來讚揚小乘權教,而毀斥大乘佛法,如果真想消滅以前造的種種罪業,現在應當還是要以這舌頭來讚歎講說大乘,又何必斷舌頭呢。

天親菩薩於是入山,受持《華嚴》,後來造了《十地論》,如果有不了解的地方就來請問無著菩薩;無著菩薩如果也不了解,會升往知足天去向彌勒菩薩學習。這時論才停筆完成,此時地大震動,論放光明,此光明照數百里,全國歡慶見到此異象,廣如《無著傳》中所說的。

 

【原文】

第二篇

魏朝并洲僧靈辨。童子出家。精心佛乘。專以花嚴為業。時未有疏論。每思玄旨請益無所。於是嚴飾道場。頂戴華嚴。晝夜行道。六年有餘。步步流血。哀請文殊加被。誓通奧典。克誠無替。忽於一夜。感見童真。及明朗悟華嚴法界七處九會。即入微定。咬若當時。猶歷目睹耳聽心領。昔所未了。今無不通。遂於彼洲西縣兄山中。造華嚴論一百卷。 

 

【白話參考】

第二篇

魏朝并洲的靈辨法師,小孩時就出家,精心學習大乘佛法,並以專研華嚴經為主要。當時因為沒有華嚴經的疏論,每當他不解華嚴的奧旨,想要請益卻沒有地方可以問。於是他就嚴飾道場,頂戴華嚴經,日日夜夜行道,這樣經過六年,走到足破流血,哀請文殊菩薩加被,讓他能開智慧通達這部華嚴奧典。他非常地虔誠,忽然於某一天夜裡,感得見到了文殊童真菩薩,讓他明朗悟得華嚴法界七處九會,即入定,咬若當時,就好像親自目睹耳聽心領一樣,從前所未明了的地方,今日則無所不通,於是就在彼洲西縣兄山中,造《華嚴論》一百卷。

 

【原文】

第三篇

東晉沙門支法領。幼年出家。心行精志。悲嘆能仁滅後正教淩替。乃往西天詢求聖典。行至于闐。忽遇西來三藏一乘法主佛馱跋陀羅。此云覺賢。釋迦種姓甘露飯王之裔孫也。是大乘三果人。即當第三地菩薩。將華嚴梵本三萬六千餘偈來。若於經中有所不通。即升兜率。請問彌勒世尊。法領哀請三藏慈降震旦流通華嚴。依請而來京師安置。行坐不與凡同。或於窗牖間。出入無礙。同住諸僧。悉皆驚異。咸謂之魔。眾僧遂問三藏曰。法師得過人法耶。三藏對曰。吾今已得。諸師乃集京城僧眾。作法羯磨。而欲檳棄。而三藏遂攝衣缽升空。現諸神變騰身。坐飛南往揚洲。如鳥翔空。舉僧愕悔。不可復追。以義熙十四年三月十四日。於建業謝司空寺。造護淨法堂。翻譯華嚴。當譯經時。堂前忽然化出一池。每日旦有二青衣。從池而出。於經堂中。洒掃研墨給侍。際暮還宿池中。相傳釋云。此經久在龍宮。龍王慶此翻譯故。乃躬自給侍耳。後因改此寺為興嚴寺。同翻譯沙門惠業惠嚴惠觀等。從三藏筆授。昊郡太守孟顗。右衛將軍猪叔度等為檀越。至元熙二年六月十日譯畢。後至大宗永初二年十二月二十日。與梵本再校勘已。宋主請求那跋陀羅三藏講此經。三藏恨以方音未通。不盡經旨。乃入道場請念觀音。未盈七日。遂夢易漢首於梵頭。因即洞解秦言。時號換頭三藏是也。佛馱跋陀羅三藏。初至關中。問鳩摩羅什法師曰。汝所譯經論云何。什曰。法華維摩等經。中十二門等論。三藏曰。如君所譯。未出人度外。何足廣置大名。時關中盛稱三藏。為大論師。他日秦主姚興。請三藏於東宮持論。座下學士三千餘人。釋有生肇融叡等。儒謝靈運費長房等。皆莫敢舉問。什公乃抗聲問曰。君以云何為正見。三藏曰。謂見一切法空。什曰。既空何所見。對曰。見空可非無見。什曰。空可見否。三藏曰。空不可見。什又問。君以云何破色空。三藏曰。色無自體。聚眾微以成色。折色至微。所以色空。什曰。君以折色至微令色空。當云何復破極微空。三藏曰。眾人皆以方分。分之明極微空。吾意不然。什曰。於意云何。三藏曰。由一微故有眾微。由眾微故有一微。微無自性。何折之有。什公聞此。茫然不知是何言說。遂不復問。時眾皆莫達三藏一乘深旨。又宗輔什公乃謂。三藏無答。於是休論。三藏歸院已。生肇寶雲等。又詣問欲決前義云。什公未曉所談。三藏曰。此義難了。吾言甚易。什自懵耳。什後又自問亦如前。答終莫之究。幽貞問。此什公論錄於一乘。有道形沙門。欲同窺一乘之論。俱聞三藏之說故。附出此中。

 

【白話參考】

第三篇

東晉時期的支法領大師,幼年出家,一心行道精進不懈,悲嘆釋迦牟尼佛滅度後正法衰敗,於是前往當時的印度詢求佛教經典,途中至于闐國,突然遇到從當時的印度而來的三藏法師佛馱跋陀羅大師,翻做中文稱為覺賢大師;他是釋迦種姓甘露飯王的後代子孫,並已修證大乘三果,也就是第三地菩薩,帶著的《華嚴經》梵文版本三萬六千餘偈來中國,每當研讀經文中有所不了解時,便升至兜率天向彌勒菩薩請問。

於是法領大師請求佛馱跋陀羅大師能發慈悲心到中國流通《華嚴經》,佛馱跋陀羅大師依請而來到京師安置。因佛馱跋陀羅大師行住坐臥超乎凡人,於窗牖之間出入無礙,同住的僧團都感到驚奇怪異,便以為是妖魔鬼怪,於是大眾僧人便問佛馱跋陀羅大師是否得證,大師回答:我今已得。僧團的主持便召集京城內的僧眾作法羯磨,決定將佛馱跋陀羅大師擯出僧團。

佛馱跋陀羅大師於是帶著衣缽升至空中,展現各種神通變化奮力跳起身來,坐飛向南往揚州而去,像鳥一般飛翔,當時寺院的僧人感到驚愕懊悔卻已經來不及了。

東晉義熙十四年三月十四日,佛馱跋陀羅大師在建業謝司空寺建造護淨法堂翻譯《華嚴經》,當翻譯經的時候,法堂前忽然化出一座池子,每日白天有兩位身穿青衣的童子從池子出來,在譯經法堂裡做灑掃研墨等護持工作,傍晚的時候回到池子過夜。

相傳釋云,此《華嚴經》長久保存在龍宮之中,龍王歡慶大師翻譯此經的緣故,便親自派人來服侍大師。而後謝司空寺因此改名為興嚴寺,一同翻譯的沙門有惠業法師、惠嚴法師及惠觀法師等,隨從聽受佛馱跋陀羅大師翻譯之言並用潤文;昊郡太守孟顗及右衛將軍褚叔度等作為次次翻譯經典的大施主。

《華嚴經》在元熙二年六月十日翻譯完畢;後又至南北朝時期大宗永初二年十二月二十日,與梵文版本再做校勘完成。當時的劉宋皇帝請求佛馱跋陀羅大師宣講《華嚴經》,大師因對於不熟悉中文未能詳盡《華嚴經》宗旨而感遺憾,於是便至佛堂請念觀世音菩薩,還不到七天的時間,便夢到自己的頭從梵頭換為漢首,遂能通達中文,當時稱號大師為換頭三藏。

佛馱跋陀羅大師剛到關中,遇見鳩摩羅什法師便問說:法師所翻譯的經論有哪些?羅什法師回答:法華、維摩等經,中十二門等論。佛馱跋陀羅大師說:法師所翻譯的經論,未出人道外,怎麼就能有這麼大的名聲呢?

姚秦的時候關中大家都稱讚佛馱跋陀羅大師是大論師,皇帝姚興邀請佛馱跋陀羅大師到宮廷中立論表達主張,參加的學士有三千餘人,佛弟子有生肇法師、融叡法師等,儒生有謝靈運、費長房等,都沒有人敢對大師提問立論。

羅什法師便出聲問說:大師請說說何為正見?佛馱跋陀羅大師答說:謂見一切法空。羅什法師說:既空何所見?佛馱跋陀羅大師答說:見空可非無見。羅什法師說:空可見否?佛馱跋陀羅大師答說:空不可見。羅什法師又問:君以云何破色空。佛馱跋陀羅大師答說:色無自體,聚眾微以成色,折色至微,所以色空。羅什法師說:君以折色至微令色空,當云何復破極微空?佛馱跋陀羅大師答說:眾人皆以方分,分之明極微空,吾意不然。羅什法師說:於意云何?佛馱跋陀羅大師答說:由一微故有眾微,由眾微故有一微,微無自性,何折之有?羅什法師聽到這兒,茫然不知是何言說,於是便不再問。

這時,大眾皆不能了達佛馱跋陀羅大師所說一乘的甚深意旨。於是休論。佛馱跋陀羅大師回到寺院後,生肇、寶雲等法師,又前去找佛馱跋陀羅大師,請大師開示之前所說的意趣,並想了解為什麼羅什法師未曉所談。佛馱跋陀羅大師說:此義難了,吾言甚易,什自懵耳。

羅什法師後又自問亦如前,答終莫之究。幽貞問。此什公論錄於一乘。有道形沙門。欲同窺一乘之論。俱聞三藏之說故。附出此中。 

 

【原文】

第四篇

北齊惠炬法師。幼而厭俗。長業華嚴。十五六年。於道場中。六時禮旋。晝夜誦持。初無懈歇。於寐夢中見一童子。自稱善財。告惠炬言。師既能研精華嚴。欲究佛境。明日向南來。與師聰明藥。令師得悟經旨。惠炬明朝具陳諸僧。遂香湯洗浴。身服淨衣。手執香爐。歸命三寶。願所尋求。必獲如夢。即與童子南行。心口專志。恆念文殊。緣路數里。忽見一池。方圓半里。雜花匝岸有菖蒲。意菖蒲是聰明藥。爰命從童入水採之。忽獲一根大如車軸。歸寺丸合。纔服棗許。使覺輕安神爽。日誦萬言。因獲精解華嚴。造此經疏十餘卷。講經五十遍。

 

【白話參考】

第四篇

北齊惠炬法師,幼而厭俗,專攻華嚴十五六年。於道場中六時禮佛,晝夜誦持初無懈歇。於寐夢中見一童子自稱善財,告惠炬言:師既能研精華嚴,欲究佛境,明日向南來與師聰明藥,令師得悟經旨。惠炬明朝具陳諸僧。遂香湯洗浴,身穿淨衣,手執香爐,歸命三寶,願所尋求,必獲如夢。即與童子南行,心口專志,恆念文殊,沿路行走數里,忽見一池,方圓半里。池邊雜花中有菖蒲,意菖蒲是聰明藥,令隨童入水採之,忽獲一根大如車軸,歸寺做成丸藥服之,纔服些許,即覺輕安神爽。日誦萬言。因獲精解華嚴。造此經疏十餘卷。講經五十遍。

 

【原文】

第五篇

大唐永微年中。有居士(樊-大+木)玄智。華嚴藏公之同學。弱冠參道。五經三藏內道被通。專以華嚴為業。居方洲山中。初餌松葉。六十餘年誦持不替。五十年前。感其所地涌甘泉。供足不啻。林生美菓。樹樹繁實。遠近採取。無所罣礙。忽雨深雪。行李不通。齋糧時竭。於是則有山神。送藥狀似醍醐。味甘於乳。喫之一題。七日不飢。益加心力。身輕目明。若夜禮誦。自有燈現。晝日誦經。則眾鳥集聽。山神眷屬。現身圍繞。異香時來。奇果每至。有時夜誦。口放光明。照及四十餘里。光色如金。遠近驚異。或有人往尋到山。唯見居士誦經口中光明。時年九十有二。無疾而終。荼毘之時。牙齒變為舍利。獲百餘粒。悉放光明。數日不歇。于時僧俗收之。竪塔供養。

 

【白話參考】

第五篇

大唐永微年間,有位玄智居士,其為華嚴藏公(華嚴三祖法藏大師)的同學,年少時便參道,五經三藏內道皆通達,以專修華嚴為業。居住方洲山中,剛開始是以松葉為食,讀誦受持華嚴六十餘年不輟,如此過了十年(約五十年前),自然感得地上湧出甘泉,供給不止,且山林中生長出美好菓食,每顆樹皆果實纍纍,遠近採取無礙。忽遇大雪紛飛,道路不通,糧食罄竭。於是有山神,送藥來,藥如醍醐,味美甘於乳,吃上一匙,七日不覺飢餓,且有益心力,身輕目明。若夜晚禮拜讀誦,則自有燈現;白天誦經,則眾鳥聚集而聽,山神眷屬現身圍繞,常有異香,奇果每至。有時候夜晚誦讀,口中放光明,照及四十餘里,其光色如金,遠近的人都很驚異,於是就有人尋著光找到山裡,只見居士誦經,口放光明。玄智居士年至九十二歲無疾而終。在荼毗時,牙齒化為舍利,有數百粒,皆放光明,數日不歇,當時僧俗就把舍利收集起來,立塔供養。

 

【原文】

第六篇

永徽年中。禪定寺有兩僧。名道祥惠悟。咸隱太白山中。祥即持誦涅槃。悟即持誦華嚴。服餌松禾。六時禮懺。晝夜誦持。積有年歲。忽於一時見一居士。鬢髮皓首。所衣潔素。儀容恢美。前來設禮。庠序而言。弊居設齋。欲請一僧。僧曰。此唯二僧。俱往可不。居士曰。弟子貧家。本擬請一僧。僧問意欲交誰行云。請華嚴法師。悟遂赴請。隨居士行。可百餘步。居士於是。騰身於空中問悟曰。師何不升空。悟對曰。貧道無翅。升空未得。居士問悟。師猶未得神通耶。悟答曰。實未得。居士却從空下。安致悟於居士衣襟中坐。又令冥目。于時只聞耳邊颼颼風聲。可半食頃。還放履地。遂令開目。不知到處。環視唯見大山。觀其屋宇。皆是湧出。延悟入堂。禮佛纔畢。忽見五百異僧。執錫持盂。翔空而至。悟敬異僧。寧敢居上。遂從下行。居士來語曰。師受持華嚴。是佛境界。何得於小聖下坐。遂却引悟。坐於五百聖眾之上。齋後洗漱已。諸聖便騰空而去。居士乃遣人擎一床寶物。將以嚫悟。令與咒願。悟曰。貧道來不由地。居士携攝至此。自迴不得。請垂送歸。誦經報德。居士曰。本所齋意在師一人。雖有五百羅漢來食。皆臨時相請耳。師且與咒願。當即發遣人。送歸本居。悟與咒願已。庭前有三五童子。各可六七歲。居士呼之。又重標名於一童子遽來。居士語曰。汝可祇事此法師。童子便請於悟曰。師暫開口。悟即依開。童子觀之云。師甚多病。童子即將手。向身上摩。遂取少藥。大如麻子。分為三丸。與悟吞之。又請開口。童子忽飛入口中。悟當時便騰虛。還本所居。住空中謂祥曰。向蒙神仙居士請齋。遂獲神通。今欲暫之蓬萊金闕紫微等宮。以持誦本業。言訖辭祥。攝三衣瓶缽及所受經。升空而去。

 

【白話參考】

第六篇

唐高宗永徽年中,禪定寺有兩位僧人,一名道祥,一名惠悟,兩位僧人隱居於太白山中。道祥法師依止,受持,讀誦《涅槃經》;惠悟法師依止,受持,讀誦《華嚴經》。服食松禾。晝夜六時禮懺,誦持《華嚴經》、《涅槃經》。精進修行,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一天出現一位居士,鬢髪皓白,衣裝潔白素雅,儀態端正,相貌堂堂,前來向兩位法師作禮問訊,安詳肅穆地說:「弊舍設齋供僧,想禮請一位法師。」法師說:「這裡只有二位出家人,可以都去嗎?」居士說:「弟子家道貧寒,就準備供養一位法師。」僧人問:「施主想請哪一位?」居士答:「華嚴法師」。惠悟法師接受信施,即隨居士前往。

大約走了百餘步,居士此時騰身於空中,並且問法師:「法師為什麼不升空?」惠悟法師回答:「我沒有翅膀,無法升空。」居士問:「法師還未得神通?」惠悟法師答:「真的未得神通。」居士從空中下來,把惠悟法師置於自己的衣襟中安坐,並且告訴法師閉上眼睛。與此同時,只聽到耳邊颼颼風聲,大約半食頃的工夫,居士從空中而降,放下法師,讓法師站立在地面,並且睜開眼睛。

當下,惠悟法師不知自己來到什麼地方,環顧四周只知身在大山之中,眼前的房舍屋宇如地湧出般,居士請惠悟法師進入廳堂,剛禮完佛,忽見五百異僧手執錫杖,拿著缽盂,飛翔而至。惠悟法師禮敬異僧,謙讓不敢居上坐。居士上前說:「法師受持《華嚴經》,是乃佛境界,怎能坐小乘聖人之下坐。於是帶引惠悟法師坐於五百聖眾之上。供齋畢,洗漱後,五百聖眾便騰空而去。然後居士命人抬出眾多寶物,以用布施,供養惠悟法師,請法師為其說法,持咒祝願。

惠悟法師說:「貧僧不是自己的能力來此,乃居士攜攝而來,實在無法就路返回,請施主送貧僧回去,貧僧當持誦《華嚴經》回向施主,還報信施。」居士說:「本來設齋是為供養法師一人;雖有五百羅漢來食,他們是臨時應邀而來;請法師為弟子持咒祝願,弟子一定派人將法師送歸本居。」

惠悟法師為居士咒願巳,當時庭前有三、五童子,分別大約六、七歲;居士叫喚童子們,然後指名其中一童子,那童子隨即過來,居士告訴童子:「你來恭敬侍奉法師。」童子恭敬向惠悟法師說:「請法師暫且張開口。」惠悟法師依童子所說張開口,童子觀看著說:「法師甚多病。」然後童子隨即用手在身上摩搓,取藥少許,大如麻子,分為三丸,拿給惠悟法師吞服。又再請法師張開口,童子忽飛入法師口中,惠悟法師當時便騰飛空中,回到本來住處。

這時候惠悟法師住虛空中,告訴道祥法師:「之前蒙神仙居士請齋,因而獲得神通,今欲暫往蓬萊、金闕紫微等宮,以受持讀誦《華嚴經》,修習菩薩本業。」說完辭別道祥法師,攝取三衣、瓶缽及《華嚴經》,升空而去。 

 

【原文】

第七篇

顯慶年中。九隴山有一尼師。志精佛乘華嚴祕藏。入山受持。二十餘載。禮誦無替。依教修行。性定心寂。遂證惠眼。得因陀羅網境界。十方世界微塵剎海九會道場。了了明見。如鏡中像焉。

 

【白話參考】

第七篇 

唐高宗顯慶年中,位於四川的九隴山,有一女出家法師,志求精研華嚴祕藏。專心禮拜誦持《華嚴經》二十餘年,並依教修行。有一天,心性寂然不動,因得慧眼故,遂證得因陀羅網境界,看十方世界微塵剎海九會道場,就像看鏡子中的影像,那麼清楚。

 

【原文】

第八篇

總章元年。西域有三藏梵僧。來至京洛。高宗師事。道俗歸敬。華嚴藏公。猶為童子。頂禮三藏。請受菩薩戒。時眾白三藏言。此童子誦得華嚴大經。兼解其義。三藏驚歎曰。華嚴一乘是諸佛祕藏。難可遭遇。況通其義。若有人誦得華嚴淨行一品。其人已得菩薩淨戒具足。不復更受菩薩戒。西域傳記中說。有人轉華嚴經。以洗手水。滴著一蟻子。其蟻命終。生忉利天。而況有人能得受持。當知此童子。於後必當廣大饒益。能施群生無生甘露。

 

【白話參考】

第八篇

唐高宗總章元年,西域有位三藏法師,來京都洛陽,高宗以禮相待,道俗歸心敬仰,華嚴藏公仍是童子,頂禮三藏,請受菩薩戒,大眾告訴三藏梵僧,此童子能誦華嚴大經,並能解其義趣,三藏驚訝讚歎説:華嚴一乘是諸佛祕藏,很難遇到,何況能夠通達其義趣,如果有人誦得華嚴淨行一品,此人已具足菩薩淨戒,不必再受菩薩戒。西域傳記説:有人轉華嚴經,用洗手水滴在一螞蟻上,其螞蟻命盡生忉利天,更何況有人能受持,當知此童子,於後必當廣大饒益,施眾生無上甘露。 

 

【原文】

第九篇

上元年中。洛州敬愛寺有僧。生緣在鄭州。歸奉覲所親。行及鄭洲界。暮宿店家。次有僧來。不知名號。亦投店宿。與前來僧。並房安置。其後來僧謂主人曰。貧道遠來。疲頓餒乏。主人有酒酤三升。有肉買一斤。具有資直。請速致之。無至遲也。主人遽依請辦。僧盡噉之。其敬愛律師。怒而訶之。身披法服。對俗士恣噉酒肉。不知慚愧。其僧默而不答。至於初夜。索水漱口。端身趺坐。緣發梵音。誦大方廣佛華嚴經。初標品題。次誦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摩竭提國寂滅道場。其僧口角兩邊。俱發光明。狀若金色。聞者垂淚。見者發心。律師亦生羨慕。竊自念言。彼酒肉僧。乃能誦斯大經。比至三更。猶聞誦經聲聲不絕。四袟欲滿。口中光明。轉更增熾。遍於庭宇。透於孔隙。照明兩房。律師初不知是光而云。彼客何不息燈。損主人油。律師因起如廁方。窺見金色光明自僧之口兩角而出。誦至五帙已上。其光漸收。却入僧口。夜五更誦終六帙。僧乃却臥。須臾天明。律師涕泣。而來五體投地。求哀懺過。輕謗賢聖。願罪消滅。

 

【白話參考】

第九篇

唐朝上元年間,洛州敬愛寺有位僧人,要到鄭州探望俗親,走到鄭州界時,傍晚入宿店家。

接著,來了一位僧人,不知其名號,他也投宿此店,住房與先前的僧人相鄰。後到的僧人告訴店家:「貧僧從遠方來,又餓又累的,來個三升酒、一斤肉,我這有錢,請趕緊送來,別晚了。」店家照辦送來了酒肉,這位僧人統統都吃光了。

那敬愛寺僧人是位持守戒律的法師,見到此狀,便怒罵著:「你身披法服,竟在在家人前恣意飲酒食肉,真是不知慚愧啊!」

僧人並未回應,天黑後,要了水漱口,端身盤腿而坐,開始念誦大方廣佛華嚴經,依序誦品題,接著誦:「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摩竭提國寂滅道場。……」此時,僧人嘴角兩旁放金色光明,聽聞的人垂淚,見到的人發心。律師也生起羨慕,暗自心想:「這吃酒喝肉的僧人,竟然能讀誦這部大經。」

至三更時,仍聽到誦經聲聲不絕,四袟快讀完時,口中的光明更加熾盛,遍照庭宇,光從孔隙間出,照明了兩房。律師並不知道這是誦經的放光,說到:「這住客怎麼不熄燈,浪費了店家的燈油。」律師起身上淨房時,看到金色光明從誦經僧人的嘴角兩旁而出。已讀至過了五帙時,那光明漸收,回到僧人口中。五更天時,讀誦完六帙,僧人才入睡。

一會兒天亮了,律師涕泣,到僧人前五體投地,求哀懺悔自己輕謗賢聖的過失,願罪業消除。

 

【原文】

第十篇

儀鳳年中。西域有二梵僧。至五臺山。齎蓮花執香爐。肘膝行步。向山頂禮文殊大聖。遇一尼師在巖石間松樹下繩床上。端然獨坐口誦華嚴。時景方暮。尼謂梵僧曰。尼不合與大僧同宿。大德且去。明日更來。僧曰。深山路遙。無所投寄。願不見遣。尼曰。君不去某不可住。當入深山。僧徘徊慚懼。莫知所之。尼曰。但下前谷。彼有禪窟。僧依而住。往尋果見禪窟。相去可五里餘。二僧一心合掌。手捧香爐。面北遙禮。傾心聽經。聆聆於耳。初啟經題。稱如是我聞。乃遙見其尼。身處繩床。面南而坐。口中放光。赫如金色。皎在前峯。誦經兩帙已上。其光盛於谷南可方圓十里。與晝無異。經至四帙。其光稍稍却收。至六帙都畢。其光並入尼口。華嚴經菩薩住處品云。震旦國東北方有菩薩住處。名清涼山。過去諸菩薩。恆於中住。今有菩薩。名文殊師利。與萬菩薩俱。其山在岱洲南折洲東北。名五臺山。首楞嚴三昧經云。文殊是過去平等世界龍種上尊王佛。又央崛摩羅經云。文殊是東方歡喜世界摩尼寶積佛。彼神尼之境界。必文殊之分化。以示梵僧也。

 

【白話參考】

第十篇

儀鳳年間。西域有二位梵僧。到五臺山。持蓮花拿著香爐。肘膝行步。朝山要去頂禮文殊大聖。途中遇見一位尼師在巖石間松樹下的繩床上。端然獨自坐著,口誦《華嚴經》。

當時天色已暗,尼師見到了僧人,便對梵僧講,天色已晚,女眾法師不便與男眾法師同住處在一室。說畢,便請僧人白天時來。明日再來。梵僧就說,若白天再來,這深山離此地路途遙遠。且無地方方便可投寄住宿。希望尼僧不要拒絕,要求遣返他。尼師就說。若你不能先離開,我也不能留下來住這兒。那麼我也應往深山去,離開這裏。這位梵僧聽完,還猷豫不決,慚愧不安的對尼師說道,他不知該往何處?尼師對他説,但凡往下走會看見前面有一個山谷。哪兒會發現有禪窟。僧人依照指引前往入住。到達時果然尋見禪窟。距離尼師位置大約有五里餘距離。二位僧人一心合掌。手捧香爐。面向僧人而安住下來。並予面向北方禮拜。專心聽經。聆聆於耳。初啟經題。稱念「如是我聞」。就遠遠地看見這位尼師。她身位坐有在一繩床。面向盛於山谷南方約方圓十里距離。與白晝無異。誦經至四帙。其光稍稍回收減少。到第六帙經誦畢。發現這個光就並入到尼師的口中,《華嚴經‧菩薩住處品》有說道:在震旦國東北方,有菩薩的住處。名為清涼山。過去諸菩薩。恆常於中住。今有菩薩,名字叫做文殊師利。還有許多萬眾菩薩也居住在此。其山在岱洲南折洲東北,又名為五臺山。首楞嚴三昧經就有說道:文殊菩薩是過去平等世界龍種上尊王佛。又在央崛摩羅經也有提到,文殊菩薩是東方歡喜世界摩尼寶積佛。那位神聖的尼師的境界,必是文殊菩薩所化現身。而來示現給梵僧見到的。 

 

【原文】

第十一篇

垂拱初年。有中天竺三藏法師日照。遠將梵典來此傳譯。高宗詔太原寺安置。召集京城大德僧。共譯大華嚴密嚴等十餘部經。僧道成薄塵圓測意應等證義。複禮思玄等執筆。惠智等譯語。時華嚴藏公在寺。因翻譯次問三藏曰。西域頗有受持一乘獲感應否。三藏曰。貧道比尋師。至於南天。夜宿一寺有大德六十餘僧。皆誦華嚴為業。以文殊為上座。寺僧有已(準藏經應為,亡字)者。以誦得華嚴經者。次補其處。每以日暮來集。焚香禮懺。各誦一卷華嚴。以為恆准。此寺本輪伽鳥捨寶造之。緣眾僧誦華嚴經。其鳥遂感生天。其餘感應其多。不可備述。垂拱三年四月中。華嚴藏公。於大慈恩寺。講華嚴經。寺僧曇衍為講主散講。設無遮會。後藏公往崇福寺。巡謁大德成薦(準藏經應為塵,即道成、薄塵二師)。二律師。時塵律師報藏公曰。今夏賢安坊中郭神亮檀越。身死經七日。却蘇入寺禮拜。見薄塵自云。傾忽暴已。近蒙更生。當時有使者三人。來追至平等王所。問罪福已。當合受罪。令付使者引送地獄。垂將欲入。忽見一僧云。我欲救汝地獄之苦。教汝誦一行偈。神亮驚懼。請僧救護。卑賜偈文。僧誦偈曰。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當如是觀心造諸如來。神亮乃志心誦此偈數遍。神亮及合同受罪者數千萬人。因此皆得離苦。不入地獄。斯皆檀越所說。當知此偈能破地獄。誠叵思議。藏答塵曰。此偈乃華嚴第四會中偈文。塵初不記是華嚴。猶未全信藏公。乃索十行品撿看。果是十行偈中最後偈也。塵公歎曰。纔聞一偈。千萬人一時脫苦。況受持全部。講通深義耶。

 

【白話參考】

第十一篇

唐朝垂拱初年,中天竺日照三藏法師,將梵本帶來中國傳譯。唐高宗詔令安置於太原寺,並召集京城內大德高僧,共同翻譯大華嚴、密嚴等十餘部經。由道成法師、薄塵法師、圓測法師、意應法師等證義,複禮法師、思玄法師等執筆,惠智法師等譯語。當時華嚴藏公(即賢首國師)同在太原寺,翻譯華嚴時,問三藏法師:「在西域有沒有受持一乘華嚴而獲得感應的?」三藏法師說:「我在尋師訪道時,住在一間寺院裡有六十多位大德僧,專以讀誦華嚴為業,以文殊菩薩為上座。寺院僧人若有亡故者,以能誦得華嚴經者補其位。每日早晚集會,焚香禮懺,各誦一卷華嚴,以為恆准。這間寺院本是輪伽鳥(即金翅鳥)捐捨財寶蓋造的,因眾僧讀誦華嚴經,鳥也因此感得生天。其餘感應還有許多,實在說不盡。」垂拱三年四月中,華嚴藏公(即賢首國師)在大慈恩寺講華嚴經,寺裡的曇衍法師為講主散講,設無遮大會。之後藏公前往崇福寺拜見道成和薄塵二位律師。此時薄塵律師對藏公說:「今年夏天賢安坊中郭神亮施主,身死七日後,竟然甦醒了,入寺禮拜。他對我說:『我最近突然暴斃,不久後竟死而復生,當時有三位使者,追拿我到閻王所,問了我的罪福後,判定應當受罪。令使者引我到地獄,將要入時,忽然間見到一位僧人說,我想要救你出離地獄之苦,教你一偈頌。』神亮驚恐害怕,請僧人救護,賜予偈文。僧人讀誦了偈文:『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當如是觀。心造諸如來。』神亮於是誠心讀誦好幾遍這一偈頌。神亮及本當同受罪者數千萬人,都因此得以脫離地獄苦難。這都是神亮施主自己所說。要知道此偈能破地獄,確實不可思議。」藏公回道:「此偈是華嚴第四會中的偈文。」薄塵律師剛開始不記得是華嚴,還未全信藏公之語,之後拿來十行品查看,果然是十行偈中最後偈。薄塵律師歎道:「才聽聞一偈,千萬人就能同時離苦,更何況受持全部,講解通達甚深義趣!」

 

【原文】

第十二篇

垂拱三年。惠英比丘。從藏公於慈恩寺座下。聽講華嚴已。巡院經行。至翻譯院時。與慈恩弘志法師楚國寺光法師偕行。藏公謂諸德曰。西域有勒那三藏法師。唐云寶意。講華嚴。聽眾數千。忽有二人。形貌端嚴。身光赫奕。於大眾前禮三藏曰。弟子從忉利天帝釋使來。請法師天上。講華嚴經。願垂即行。三藏曰。貧道講猶未畢。未可相隨。畢即依請。使者曰。幾時當畢。三藏曰。猶有兩帙。使者又云。願畢在畢。當更親迎。三藏許已。忽即不見。及講欲終纔收經了。使者又來。當時都講梵音維那等。法師於高座上。一時遷化。隨使赴於釋宮。講讚大乘深旨。當知華嚴祕藏。天上人間無不宗重。 

 

【白話參考】

第十二篇

唐朝垂拱三年,惠英比丘,於慈恩寺藏公座下,聽講華嚴後繞院經行。走到翻譯院時,與慈恩寺的弘志法師、楚國寺光法師同行。藏公對他們說西域有位勒那三藏法師。漢譯為寶意,講華嚴時有數千聽眾。忽然有二人,形貌端嚴,身光赫奕,在大眾前禮拜三藏說:「弟子是忉利天帝釋的使者,請法師上天講華嚴經,祈請即刻啟程。」三藏說:「貧道還沒講完,不能隨請。講完即赴請。」使者說:「不知何時可講完?」三藏說:「還有兩帙。」使者又說:「那講完後當再次親迎。」三藏允諾後,忽然不見。等到講完剛把經收起來,使者又來,當時都講、梵音、維那等,及法師在說法高座上,同時圓寂,隨使者赴帝釋宮,講說讚歎大乘深旨。當知華嚴秘藏,天上人間無不尊重。


【原文】

第十三篇

天授元年。華嚴藏公。歸覲祖母到曾洲。牧宰香花郊迎至二年。請講華嚴。說法之次議及邪正。時有少道士。在側歸報弘道觀王。北寺講師。誹謗道尊。觀主聞之其怒。明晨領諸道士三十餘人。來至講所。面興慍色。口發粗言。謂藏公曰。但自講經。何故論道門事。藏公曰。貧道自講華嚴。無他論毀。觀主問曰。一切諸法。悉皆平等耶。藏公對曰。諸法亦平等亦不平等。觀主又問。何法平等。何法不平等。答曰。一切法不出二種。一者真諦二者俗諦。若約真諦。無此無彼。無自無他。非淨非穢。一切皆離。故平等也。若約俗諦。有善有惡。有尊有卑。有邪有正。豈得平等耶。道士詞窮無對。猶嗔不解。於如來所。生毒害言。歸觀經一宿。明朝洗面手。忽眉髮一時俱落。通身瘡疱方生悔心。歸敬三寶。求哀藏公。誓願受持華嚴經一百遍。轉誦向二年。猶有十遍未畢。忽感眉髮重生身瘡皆愈。曾洲道俗。無不見聞。

 

【白話參考】

第十三篇

天授元年,華嚴藏公回曾洲拜見祖母,牧宰香花郊迎請到元授二年,請講華嚴。說法間談到邪正,當時有一小道士在旁,聽後回去告訴弘道觀主:北寺講師,誹謗道家。觀主聽後大怒,第二天一早領著三十多位道士,來到講所,面帶怒色,口出粗言,對藏公說:你講自己的經就是了,為什麼談論道門中事?藏公說:貧道只講華嚴,沒有毀謗他人。觀主問道:一切諸法,都平等嗎?藏公答曰:諸法亦平等亦不平等。觀主又問:何法平等?何法不平等?答曰:一切法不外乎兩種,一是真諦,二是俗諦。若從真諦而言,無此無彼。無自無他。非淨非穢。一切皆離。所以萬法平等。若從俗諦而言,有善有惡。有尊有卑。有邪有正。豈能平等?道士詞窮答不上來,還怒憤不已,說了惡毒的話後才回去。第二天早晨洗臉時,忽然眉毛頭髮全部脫落,全身起瘡,這才生起悔心,歸敬三寶,在藏公前求哀懺悔。發願讀誦《華嚴經》一百遍。讀到第二年,還差十遍才滿,忽然眉發重生,身瘡痊癒,曾洲道俗,無不見聞。 

 

【原文】

第十四篇

聖曆元年。則天太后。詔請于闐三藏實叉難陀。與大德十餘人。於東都佛授記寺。翻譯華嚴。僧復禮綴文。藏公筆授。沙門戰陀提婆等譯語。僧法寶弘置波崙惠儼去塵等審覆證義。太史太子中舍膺福衛事參軍于師逸等。同共翻譯。則天與三藏大德等。於內遍空寺。親御法筵。製序刊定。其夜則天。夢見天雨甘露。比至五更。果有微雨。香水之雨。又於內苑庭沼中。生一莖百葉蓮華。綠枝紅葩香艶超倫。蓮花有三種。一人間華有十葉。二天上華有百葉。三淨土華有千葉。今內苑生百葉者。明是天華也。則天嘉此。翻譯瑞應。詔出花椂使中官。送向佛授記寺翻譯之所。舉寺僧眾。及懷洲大雲寺什法師。在悉同觀睹。敬歎希奇。至聖曆二年十月八日。譯新經訖。詔請藏公。於佛授記寺。講此新經。至華藏世界品。講堂及寺院。地皆震動。舉眾驚異。都維那惠表僧弘置等。連狀聞奏。敕批云。昨敷演微言。弘揚祕顊。初譯之日。夢甘露以呈祥。開講之晨。感地動而標異。斯乃如來降迹。用符九會之文。豈朕庸虛敢堂六種之震。披覽來狀。欣暢兼懷。

 

【白話參考】

第十四篇

聖曆元年,武则天太后下詔迎請譯經于闐三藏法師實叉難陀、與大德十餘人,在東都佛授記寺,翻譯《華嚴經》。僧人復禮綴文、藏公筆授、沙門戰陀提婆等譯語,僧人法寶、弘置、波崙、惠儼、去塵等審覆證義,太史太子中舍膺福、衛事參軍于師逸等等同共翻譯。武則天與其他三藏大德,在內遍空寺,親御法筵,製序刊定。

當天晚上,武則天夢見天雨甘露。到了五更,果然下起了小雨,雨帶香味,又於內苑庭沼中,生出一莖百葉蓮華,綠枝紅葩香艶超倫。蓮花有三種:一、人間的蓮花有十餘葉,二、天上的蓮花有百葉,三、淨土的蓮花有千葉。今天內苑生了百葉蓮花,第二天又生千葉蓮花,武則天知道此是翻譯的瑞應,下詔出花椂使中官,把蓮花送去佛授記寺翻譯之所。全寺的僧眾以及懷洲大雲寺什法師,大家一同觀睹,敬歎希奇。

到了聖曆二年十月八日,新經譯成後,詔請藏公在佛授記寺講此新經,講至華藏世界品時,講堂及寺院地皆震動,舉眾驚異。都維那惠表、僧弘置等,一起上表奏達武則天。武則天聽完奏摺後,皇帝悦開,欣喜滿懷,立即御筆批答:昨敷演微言。弘揚祕顊。初譯之日。夢甘露以呈祥。開講之晨。感地動而標異。斯乃如來降迹。用符九會之文。豈朕庸虛敢堂六種之震。

 

【原文】

第十五篇

聖曆年中。于闐三藏實叉難陀。於佛授記寺。翻譯華嚴。向藏公曰。本國有沙彌。名彌伽薄。持十戒。雖未受具。身意清淨。專誦華嚴。於一日中。有二使者。至作禮。狀貌偉麗。身有光明。彌伽怪異。問所從來。使者對曰。弟子自降忉利。帝釋使來。請師誦華嚴經。願垂即行。伽曰未審。天帝何緣。見命而誦經耶。使者曰。帝與修羅戰時。每被淩迫。帝以天眼。觀視閻浮。欲求念誦加護。縱有四漢。未辦斯事。唯見法師專精華嚴。心遊佛境。可為人天福田。所以見迎耳。師曰。貧道必能有所饒益。豈敢辭耶。於是受請。閉目俄頃便至天宮。帝喜曰。每被修羅見擾。故屈師來。師受持華嚴。諸天護持。善神影衛。請為誦經。以禳彼敵。帝即脫天冠。擬於虛空。忽然化出殿堂。七寶所成。四門八牖。摩尼眾寶之所莊飾。懸繒幡蓋。間列花香。以為供養。請入殿坐蓮花座。誦華嚴經。經聲寥高。遍徹天宮。帝釋即領三十三天四兵侍衛萬眾圍遶。坐於寶臺。乘空而行。向其鬥所。修羅軍眾。睹此威靈。即便退衂。徒侶潛竄於藕孔中。帝釋却請師天宮。供養施以七珍異寶。帝釋又白師言。若須長生之藥。亦當奉上。請住天宮。無見辭也。師曰。割愛出家。求無上道。世間珍異。及長生事。非所志焉。帝於是五體投地。一心頂禮曰。願成菩提時。誓相濟脫。莫見棄遺。乃遣使送還閻浮。所有衣服。皆染天香。終身不滅。後終願生淨土。實叉三藏。具識此沙彌者矣。 

 

【白話參考】

第十五篇

在唐朝聖歷時期,有一位來自于闐國的三藏法師—實叉難陀大師,在「佛授記寺」翻譯《華嚴經》的時候,曾告訴藏公:「在于闐國有一個叫彌伽薄的沙彌,雖然還未受具足戒,卻能身意清淨地嚴持十戒,專門誦持《華嚴經》。有一天來了兩位使者,向他作禮,只見這兩位使者不只容儀偉麗,身上還會發光,彌伽薄感到奇怪,就詢問他們從哪兒來?侍者回答道:「弟子是受帝釋天王之命,從忉利天前來禮請法師到天宮誦持《華嚴經》,願法師可以到天宮走一趟。」彌伽薄聽了不解地問道:「天帝是以甚麼因緣而有此命令呢?」侍者回答道:「天帝在與阿修羅戰鬥時,每次處於下風被欺凌逼迫的時候,帝釋就以天眼觀視閻浮提,希望能夠找到有誦經功德之人,想以此功德力來加持護佑讓阿修羅退散,但是縱然帝釋觀視到四人誦經,卻仍然沒有足夠的加護力把阿修羅趕走,直到觀見法師專精華嚴、心遊佛境,堪稱人天福田,於是命我們前來迎請您。」此時彌伽薄法師說道:「貧道必能有所饒益,又怎麼敢拒絕呢?」於是他接受了天人的邀請,閉上眼睛一會兒的功夫,就已經到了天宮。

帝釋見了非常歡喜,向法師說道:「因為阿修羅經常擾亂天宮,只好請求法師前來幫助。法師受持《華嚴經》得到了諸天的護持,善神都隨身護法,現在祈請法師誦經,去敵消災。」說完,帝釋就將頭頂上的天冠摘下,丟向空中,忽然就化現出了一座異常狀嚴的殿堂,這座殿堂是由七種寶石堆砌而成,殿堂四方出入的大門,都用摩尼寶珠來作莊飾,還懸起了幢幡以及鮮花供養,帝釋恭恭敬敬地禮請彌伽薄法師入殿,坐上蓮花座開始誦持《華嚴經》。此時法師誦經的音聲廖亮高亢,遍徹了整個天宮,帝釋即刻率領三十三天的四兵侍衛萬眾圍繞,坐在各自的寶臺懸浮空中,往修羅軍眾的方向飛去,阿修羅軍看見這樣的威攝力,趕緊退散,逃竄中藏回了藕絲孔中。

帝釋再把法師請到了天宮裡,以七寶異珍供養法師,帝釋接著又問法師說:若有需要常生不老之藥,也會如願奉上,並請法師常住在天宮,不必在回到人間。彌伽薄法師聽了說道:「我當初割愛出家就是為了勤求無上佛道,這世間的珍寶及長生不老,都不是我所志求的。」帝釋頓時五體投地,一心訂禮法師說道:「願法師成佛時一定要來濟度我解脫。」說畢再遣派使者將法師送返閻浮提。

彌伽薄法師從忉利天回到了人間以後,從此身上所有所穿的衣服,都會自然薰發出天香,終身不滅,臨終如願往生了淨土。而實叉難陀三藏法師,也是認識這位沙彌的其中一人啊。

 

【原文】

第十六篇

聖曆年中。于闐三藏實叉難陀云。龜茲國中。唯習小乘。不知釋迦分化百億。現種種身雲。示新境界。不信華嚴大經。有梵僧。從天竺將華嚴梵本。至其國中。小乘師等。皆無信受。梵僧遂留經而歸。小乘諸師。乃以經投棄於井經於井中。放光赫如火聚。夜諸師睹之。疑謂金寶。至明集議。使人漉之。乃是前所棄華嚴經也。諸師稍為驚異。遂却入歸經藏中龕安置。他日忽見梵本。在其藏內最上隔。諸師念言。此非我釋迦所說耶。吾見有少異。乃收入藏中。何人輒將向此上隔。又以梵本。置於下龕。僧眾躬鎖藏門。自掌鑰鉤。明日開藏。還見華嚴在其上隔。諸師方悟一乘大教威靈如此。慚悔過責。信慕漸生矣。

 

【白話參考】

第十六篇 

聖曆年中,于闐三藏實叉難陀說:龜茲國中只有學習小乘的人,不知道是釋迦分身化百億,示現種種化身,顯示新的境界,不相信《華嚴》大經。

有梵僧從天竺將《華嚴》梵本,帶到了自己的國家中,小乘師等人都沒有相信接受,梵僧便留下經而歸,小乘諸師於是將此經投棄在井,置經在井里,此時經書放光就像火一樣。夜裡小乘師們看到懷疑以為是金寶,到天亮時召集所有小乘師們計議,讓人為之疑惑的這竟然是以前所棄於井中的《華嚴經》,各小乘師們爲之驚異,於是將此經收藏在龕中安置。

有一天,他忽然看見梵本,在龕中的最上層,各小乘師們念說:釋迦佛不是這麼說的,跟我看見的有些不同,於是收入龕中。是什麼人將此經置於最上層,又將此梵本置於最下層?這間小屋是僧衆親自鎖門,自己掌管的鑰匙。第二天打開藏門,還見《華嚴》仍在其最上層放著,各小乘師此時才明白一乘大教的聲威如此不可思議,感到慚愧為此悔過自責,相信仰慕也漸漸產生了。

 

【原文】

第十七篇

證聖年中。花陰鄧元英(有本名元爽)有一親友。忽染時患。死經七日却穌。謂元爽曰。見冥道宮吏將追君父。文案欲成。急修功德以禳之。元英驚懼曰。修何功德。而疾獲免。彼人云。急寫大華嚴經一部。若遲大期不遠。元英乃遽市買紙。向隣寺伏禪師院。請禪師與名召經生。如法護淨。一時書寫。未俞旬日。經已周畢。辦齋慶之。於後遂免斯厄。元英仍依母服免切在懷。至其冬十一月中。於母墳所舊種寒枯之莖。忽生花葉。芳【艹/(麩-夫+玉)】榮艶。五彩含英。斯蓋寫經之感也。洲縣以之聞奏。則天嗟異。賜立孝門。降敕旌表。

 

【白話參考】

第十七篇

唐朝證聖年間,花陰鄧元英(本名元爽),其有一位親友忽得感染患病,死後經過七日甦醒,跟元爽說:我見到冥府官吏將追捕你父親,此案即將完成,須趕快修功德來幫忙消除災禍。元英(即元爽)聽後大驚說:要修什麼功德來免除災禍呢?他說:趕快急寫一部大華嚴經,若遲了,則大去之日不遠了。元英聽罷,馬上到市集上買紙,到鄰近寺院伏禪師院,請禪師與抄經生,如法恭敬護淨,書寫華嚴經,未逾十日,華嚴經已寫畢,完成後設齋慶之,其父於後遂免了災禍。元英服母喪到冬季十一月中,之前種植於母墳的草木已枯,忽然開花散葉,枝葉繁茂,光彩奪目,此乃寫華嚴經之所召感。洲縣聽聞後上報朝廷,武則天為此感到驚異,便賜立孝門以表彰之。

 

【原文】

第十八篇

如意元年。降洲有二童女。皆性識靜正。眇年依師姑。誦華嚴經。得三十餘卷。師姑戒行。精苦常誦華嚴為業。欲教二女令得剃度。無幾師姑忽然端坐而終。二女朝朝。詣墳所號泣。經於三年。墳上忽生紅蓮五莖。二女睹華感異。益以號慕。忽見一梵僧。神儀甚偉。來問女曰。汝何哀號如是。女對曰。於和尚所。誦習華嚴。志求出家。不圖無感。師姑早喪。僧曰。汝既能懇求剃落。何憂不果。僧乃於懷中。出一甎像方圓六七寸。以授二女。而告之曰。汝將此像。於家供養。不久當獲出家。女得像已禮謝梵僧。少傾忽然不見。女即將歸家。如法供養。精懃信敬。一心無怠。其像方圓。日長一寸。十日間。無日不長。後至丈餘。洲縣知之。兼花檢覆聞奏。則天異之。詔遣二女。兼花根莖同入發墓取花。乃見花莖透棺而出。破棺取根。根自師始舌上而生。光彩鮮艶。洲縣同見。二女京召入內。則天自手執刀落髮。并賜三衣瓶缽等。俱配天女寺。因此便出敕天下諸寺。各度僧尼二人。

 

【白話參考】

第十八篇

在武則天如意元年時,於中原降洲這個地方有二位童女其性格文靜沉穩。幼年時跟隨著師姑誦持《華嚴經》有三十餘卷。師姑其人持戒精嚴並以俸持《華嚴經》為正行。其有意指導二幼女令入空門。但沒多久時間師姑忽然正坐往生,二童女每日都至師姑墳前悲傷痛苦,如是過了三年,竟於墳上生出五株紅蓮,二童女見蓮花長出甚感訝異。因而愈加思念師姑。此時忽然遇見一位比丘僧,其神態相貌莊嚴,便問童女因何如此悲傷哭泣。童女回答說,希望能往和尚處,誦持研習《華嚴經》,並立志出家,希望能有些感應。但師姑卻已早往生。和尚說,你們既然能夠有懇求剃度出家的心願,何必憂愁得不到結果。隨後和尚於懷中,拿出一尊約六七寸大小的磚製雕像給二童女,並告訴童女將此磚像放置家中供養。如此不久後便能夠滿願出家。童女獲得此像後便禮謝和尚,旋即和尚便消失不見。童女回家後,如法供養,精勤一心不懈怠。其磚像每天長高一寸,並連續十天的成長下去不間斷。ㄧ直長到一丈高有餘。當洲縣令地方官知曉此事時,即上奏朝廷。爾時皇帝武則天感到驚訝,隨即下詔命令二童女入墓摘取蓮花。卻看到了花莖穿透了棺木而出。之後破壞棺木欲直取蓮花根。只見蓮花根自師姑舌上長出,顏色鮮豔而有光澤。洲縣官與二童女ㄧ起看到此奇特現象。此時,二童女便被召回入京城內,由皇帝武則天親自拿剃刀為二童女落髮。並且賜與三衣及瓶缽資具。並在天女寺出家。因此帝王也同時昭告天下的各寺廟,此二童女已完成剃度出家。

 

【原文】

第十九篇

大足年中。楊洲大雲。有僧弘寶。美儀貌善誦經。每自恃懱於人。忽然一日眉上鬢下。出一瘤癭。其大如桃。旬日之間。漸長三寸餘。其僧耻之不出房門。於寺醫療。日更增甚。因自思惟。此疾有二因緣。一則過去業感。二由見在輕慢賢聖。遂即發願。於其房中。轉讀華嚴經一百遍。晝夜香花精懇禮懺。轉經至六十遍。夜中忽夢。有人來語之曰。汝欲愈病。吾與汝醫。以手執刀。截却其癭。於便驚覺。至明具向諸僧廣說。於是癭上生瘡。瘡中出膿。經於一月。其疾全瘥。亦無瘡盤。楊洲僧筠。入洛具以此事。說於花嚴藏公。

 

【白話參考】

第十九篇

大足年間揚州大雲,有一僧人名弘寶,貌美善於誦經,但常常貢高輕蔑別人。一天忽然眉上鬢下長出一個像桃子那麼大的瘤,十多天間漸漸長到三寸多。他羞恥不出房門,在寺里治療,但瘤天天還長。於是自己思維:這病有兩個原因:一是過去業力感召,二是輕慢賢聖。於是發願在房裡轉讀華嚴經一百遍,晝夜供養香花,精誠禮懺。當讀到六十遍時,晚上夢到有人對他說:「你想痊癒,我給你治」說完拿刀把瘤切了下來。於是驚醒,第二天對僧眾講了此事。結果瘤上生瘡,瘡中出膿,經過一月就痊癒了,也沒有留下疤痕。揚州僧筠到洛陽時對華嚴藏公說了此事。

 

【原文】

第二十篇

西京崇福寺大德惠招法師。或云惠祐。華嚴藏公之同學也。學行精苦。自小師事儼和尚。專業華嚴。偏誦性起一品三卷。新譯名如來出現品。以為恆業。其僧好靜。未居崇福寺。已前久禪誦在山。每於靜夜洗瀨焚香。坐於繩床。而誦斯品。忽於一夜正誦經時。而有十餘菩薩。從地踴出。坐蓮花臺。身相金色。光明赫然。合掌跪而聽經。誦經纔終。便沒不見。惠招密向藏公。自說此靈感事。藏公轉向門人惠諒惠雲玄觀如琮等。而說之也。

 

【白話參考】

第二十篇

陝西長安崇福寺大德惠招法師,或稱惠祐法師,是華嚴宗法藏大師的同學。從出家修學起種種的難行苦行,安心耐苦的修學。幼少時,與法藏大師同事華嚴宗二祖智儼和尚為師,專究華嚴。惠招法師於《華嚴經》中最專注者即〈性起品〉,因此一味讀誦〈性起品〉,以至於一品三卷之〈性起品〉,能全部暗記於心。公元六九五年頃,實叉難陀所譯之《華嚴經》(新譯),稱為〈如來性起品);惠招法師亦專讀此品內容,視之如已命般窮盡生涯讀誦〈性起品〉。惠招法師喜歡清靜,移住崇福寺前,曾於終南之山中進入禪定三味。每夜,洗淨身體後,上香,端坐於繩床上讀誦〈如來性起品〉。有一夜晚,當讀誦至半途,忽見十餘位菩薩,似乎從地下踴出般,忽然出現於面前,各自端坐於蓮花台上,全身金光閃爍,且光明照耀。諸菩薩皆雙手合掌,似乎一心專注聽聞惠招法師誦念經文,須臾間,諸菩薩始各自消失不見。是後,惠招法師將此靈驗事跡告知同學法藏大師,法藏大師亦曾轉述於門人惠諒、惠雲、玄觀如琮等法師。 

 

【原文】

第二十一篇

永徽年中。定洲有禪師。名修德。學徒數萬。禪之領袖也。而專業華嚴。欲寫斯經敬為宗故。先以沈香漬水。而種諸樹。樹大取皮造紙。而用寫經。經生筆匠造紙等三人。大小便並皆洗浴護淨。每一卷了。施以十縑。裝染周畢。設齋慶讚。香函盛之。志心禮拜。當設齋日。道俗雲趨。初開函時。金光遠照。徹百餘里。山東五十餘洲。皆來禮經開。外道俗無不聞知。時有閹人劉謙之。北齊第三王子之從者也。

 

【白話參考】

第二十一篇

唐朝永徽年間,在定洲有位禪師名叫修德,門下徒眾有數萬,可謂禪之領袖,修德禪師專以華嚴為業,並欲發心抄寫,他先以沈香漬水,用其水來種植楮樹,待樹長大用其皮造紙來書寫佛經。抄經生、制筆匠以及造紙等三人,於大小便利後皆沐浴清潔,以恭敬心護持。每一卷完成,施以十匹縑布,用以裝染周畢,並設齋慶之,用香盒盛裝,志誠懇切禮拜,當設齋日,道俗二眾,大眾皆來集會,初開經藏,放大光明,至百里遠,山東五十餘洲,人們皆來禮經,甚至遠在關外的道俗也都悉遙聞。在當時有位太監劉謙之,是北齊第三王子的侍從。

 

【原文】

第二十二篇

齊太和年中。王子燒身。以供養文殊菩薩。謙之薄殘缺。乃發心住五臺山。專業華嚴。晝夜受持。六時禮懺。頻歷歲時。精懇匪懈。乃感文殊加護。忽然鬚鬢自生。根體具備。聲韻雅朗。人鮮及之。既復形鬚。單懇彌志洞曉經旨。乃製華嚴論六百卷。

 

【白話參考】

第二十二篇

齊國太和年中,王子焚身供養禮求文殊師利菩薩。謙之薄自身殘缺,於是發心住在五臺山,專以華嚴為業,晝夜受持,並六時禮懺,多次經歷了很多年,誠懇不敢懈怠,於是感得文殊菩薩加持護祐,忽然鬍鬚自生,恢復完備之身,聲音清雅明朗,人少及之,既已恢復形體,進而懇切悉冀明了洞察通曉華嚴之旨。於是,他乃制華嚴論六百卷,以發明其意。

 

【原文】

第二十三篇

幽貞竊聞。西薩遮俱槃國山中。有具足下本一十萬偈不思議解脫大方廣佛華嚴經。唯願此經。早得具足。傳譯此土。普利一切有情。幽貞以有唐建中癸亥紀。敬發此願。為此歸命文。於諸禮佛時次。及十二部經而禮之。不禮佛時。念持此歸命文。華嚴有不可說剎海微塵數偈品。豈貝葉所能傳寫。皆諸大菩薩陀羅尼力之所記持。海雲比丘所受持經。以大海量墨須彌山聚筆。書寫一品。猶不可窮少分。龍樹祖師。於龍宮見文字結集所傳之經。有上中下三本。上本有十箇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偈一四天下微塵數品。中本有四十九萬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下本有十萬偈四十八品。其上中之本。亦非閻浮人力可能受持。所以西域。唯有下本十萬偈經。今在彼國山中。此土所譯八十卷經。梵偈唯四萬五千。於十萬中。乃略出耳。幽貞悲此土經猶未具故。廣發是願。附出此傳。蓋欲勸諸道者見之。皆同禮念哀請。下本經具足。早傳此土也。傳中僧所教檀越神亮誦偈。是前所譯經本也。後譯偈言

若人欲了知  三世一切佛  

應觀法界性  一切唯心造 

 

【白話參考】

第二十三篇 

幽貞私下聽說,在西薩遮俱槃國山中,有完整下本一十萬偈不可思議解脫大方廣佛華嚴經,希望此經典,能早日圓滿,以流傳此地方,普遍利益一切有情。

幽貞在唐朝建中癸亥年間,恭敬發願,作此歸命文,於各位禮佛時用,以及十二部經禮佛時用。

不禮佛時,念持此歸命文,華嚴有不可說剎海微塵數偈品。哪是貝葉所能傳寫的,都是各大菩薩陀羅尼力所加持的。

海雲比丘受持此經典,是以大海量墨在須彌山聚筆的,書寫一品,都不可少分。

龍樹祖師,在龍宮見到文字結集所流傳之經典,有上中下三本,上本有十個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偈一四天下微塵數品。中本有四十九萬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下本有十萬偈四十八品。其上中本,不是閻浮人力能受持的,所以西域,只有下本十萬偈經,如今在那國山中,這地方所譯的八十卷經,梵偈有四萬五千,於十萬中,才大略地能聽聞。

幽貞悲傷此地方經典未能具足,因此廣大發願,附帶流傳,希望勸諫所有修行者見到後,都能共同禮佛念佛哀請,下本經能具足,早點流傳這地方。

這流傳的是僧人所教檀越神亮誦偈,是前所譯經本,後譯偈言

若人欲了知  三世一切佛  

應觀法界性  一切唯心造

 

【原文】

第二十四篇 

上元年中。孫思邈服流珠舟雲母粉。生一百五十歲。顏如處子。至長安說齊魏間事。明如目睹。書寫此經七百五十部。

太宗欲讀佛經問邈。何經為大。邈云。華嚴經佛所尊大。帝曰。近玄奘三藏。譯大般若六百卷。何不為大。而八十卷華嚴經。獨得大乎。邈答云。華嚴法界具一切。於一門中。可演出大千經卷。般若經乃是華嚴中一門耳。太宗方悟。乃受持華嚴一乘祕教。亦名大不思議解脫經。功用大故。感應亦大。道者欲學佛心慧。了佛境界。證佛地位。依此一乘法性海而修行者。不歷地位。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悉與三世諸如來等。譬如眾流一滴之水。纔入海中即名海水。若依大乘二乘權教。備修萬行。綿歷多劫。不知聞是經。以少方便疾得菩提。經云。此經不入一切眾生之手。唯除菩薩摩訶薩。一切聲聞緣覺。不得此經。何況受持。若菩薩億那由他劫。行六波羅蜜。不聞此經。雖聞不信。是等猶為假名菩薩。若有經卷地如來塔廟。禮拜供養。彼眾生等。具足善根。滅煩惱患。得賢聖樂。吾徒其勉之。予師事禪祖無名公側。聞普賢大行海印深定法界體性。方知華嚴釋氏宗極。所以刊修此傳。廣示未聞也。

 

【白話參考】

第二十四篇 

唐朝貞觀年中,藥王孫思邈服用流珠丹雲母粉,年齡已經一百五十歲了,容顏還跟童子一樣。到了長安,說齊魏年間的事情,就像是親眼看到一樣。他書寫《大方廣佛華嚴經》已經七百五十部了。

那時唐太宗召見藥王孫思邈,問他,自己想讀佛經,哪部經為大?孫思邈回答是《華嚴經》。唐太宗不解,說唐玄奘法師譯本大品般若經六百卷,《華嚴經》才八十卷,何以獨大。

藥王孫思邈回答:華嚴法界,含攝一切法門,於一門中,又可演出大千經卷,般若經只是華嚴法界中的一門而已。太宗方有感悟,遂受持《大方廣佛華嚴經》。華嚴乃一乘秘教,亦名不思議解脫經,殊妙難思,感應亦不可思議!

《華嚴經》云:「此經不入一切眾生之手,唯除菩薩摩訶薩。一切聲聞緣覺不得此經,何況受持?若菩薩億那由他劫行六波羅蜜,不聞此經,雖聞不信,是等猶為假名菩薩。若有經卷地如來塔廟,禮拜供養,彼眾生等具足善根,滅煩惱患,得賢聖樂。」我徒共勉之,予師事禪祖無名公側。聞普賢大行海印深定法界體性。方知華嚴釋氏宗乘之極致,所以刊修此感應傳,以廣為流通,讓未聞者得聞之。

華嚴感應傳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