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2日 星期六

戒殺放生文圖說 ─ 戒殺免勾 (28)

 




蓮池大師  戒殺放生文圖說



戒殺免勾

竹窗隨筆記載:江蘇松江縣華亭趙某,到清浦探親,舟行半途,忽見一人站立舟上,仔細看清,竟是已去世的僕人。趙某驚問來意,亡僕回答說:「我現在冥司當差役,今日奉命前來勾拿三人。」趙某問:「三人究竟是誰?」亡僕道:「一個是湖廣人,另一人是您所探訪的親戚。」再問第三人,卻有難答之隱,趙某急忙又問:「莫非是我趙某了?」亡僕點頭道:「正是。」趙某非常驚駭,亡僕安慰說:「老爺不必恐怖,到半夜我若不來,就脫離了災厄了。」趙某詢問緣故,亡僕道:「我在途中,見有人為您解除厄難,因為老爺平素闔家戒殺素食的緣故。」趙某登岸到達親戚門口時,就已聽到門內傳出哭喪的聲音,趙某更覺恐懼,隨即催舟還回家中,等到夜間,亡僕果然不來,趙某竟平安無恙,至今仍然健在,已經十年有餘了(明萬曆丙午年七月記)。

舌入本如來藏

 



【楞嚴經白話直解 卷三】   (精彩節錄)


入本如來藏

悟顯法師 講述



阿難。譬如有人。以舌舐吻。熟舐令勞。其人若病。則有苦味。無病之人。微有甜觸。由甜與苦。顯此舌根不動之時。淡性常在。兼舌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

因甜苦淡二種妄塵。發知居中。吸此塵象。名知味性。此知味性。離彼甜苦及淡二塵。畢竟無體。如是阿難。當知如是嘗苦淡知。非甜苦來。非因淡有。又非根出。不於空生。何以故。若甜苦來。淡則知滅。云何知淡。若從淡出。甜即知亡。復云何知甜苦二相。若從舌生。必無甜淡及與苦塵。斯知味根本無自性。若於空出。虛空自味。非汝口知。又空自知。何關汝入。是故當知。舌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這個是講「舌入虛妄。」

「譬如有人。以舌舐吻。」這個「吻」就是唇吻的意思。這「熟舐令勞」就是一直用舌頭去舔自己的嘴唇。如果這個人是在生病的時候,他的嘴唇嘗起來感覺是苦的。如果是沒病的人還有一點甜甜的感覺。由甜苦這兩種味道,顯此舌根不動之時,也就是不嘗的時候,淡性常在,「淡」就是平淡無味,所以叫淡性常在。「兼舌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你舌頭不斷地舔自己的唇,熟舐令勞,包括你嘗的味道都是菩提瞪發勞相。

「因甜苦淡二種妄塵。發知居中。」因為有甜苦,甜苦是屬於有味道的,淡是屬於無味道的,所以叫二種妄塵;一個有味、一個無味,顯示出你能夠嘗到味道,你有知味的能力,所以說「發知居中」,「吸此塵象。名知味性。」吸此塵象就是用舌根去嘗味道,名為知味性。「此知味性。離彼甜苦及淡二塵。畢竟無體。」離開了有味道跟沒有味道,它就沒有自體,沒有體就是空的。

阿難,當知如是嘗苦淡知,不從甜苦而來,也不因淡而有,這「淡」就是無味的意思。也不從根出,不從空生,為什麼呢?若是從甜苦來,「淡則知滅」,這跟上面一樣,若「知」從甜苦而來,這甜苦屬於有味道,從有味道而來,當無味現前的時候,你這個「知」就消滅了,「云何知淡」。如果從無味而來,「從淡而出」,當味道現前的時候,你這個覺知性又消亡了,所以叫「甜即知亡」,這個「亡」要念「無」的音,「復云何知甜苦二相」,你怎麼知道到底是甜是苦?因為覺知性已經消亡了。如果從舌根而生,這個舌根不屬於甜淡,它不屬於甜淡及與苦塵,不屬有味跟無味,它就是舌根,斯知味根本無自性,所以這個嘗苦淡知,也就是這個知味性,它不從舌根而出,所以叫「斯知味根本無自性」,如果從虛空出,虛空自己嘗,「虛空自味。非汝口知。」那就不是你在嘗味道,「又空自知。何關汝入。是故當知。舌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舌入它是虛妄的,因為它不屬於你的「嘗苦淡知」,也就是你的知味性。它不屬於從舌根而出,也不從苦淡而來或甜淡而來,它沒有來處。從舌頭上來看是沒有的,從味塵上來看也沒有,所以不從因緣而出。既然都沒有,它則不屬因緣,為什麼?因為因緣必須和合的。

如果說自然能出的話,那你這個知味根,也就是舌根,它這嘗性會亂出,那就會亂嘗。亂嘗呢,你也可能把苦嘗成甜的,把甜的嘗成淡的,把有味道嘗成沒有味道的。若說自然而嘗,那也不用非得要舌根來嘗,所以就無因矯亂了。因此說它也不屬於自然,也不屬於因緣。所以說「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這裡是會舌入,歸於如來藏性,什麼叫「知味性」?什麼叫「知味根」?你也可以叫知味性,也可以叫知味根,為什麼?因為根性同一源,所以不用特別在這裡講,是知味根或知味性,其實是一樣的,它講的就是這能嘗味道的能力。

所以是同一心源。

2021年5月21日 星期五

鼻入本如來藏

 



【楞嚴經白話直解 卷三】   (精彩節錄)


入本如來藏

悟顯法師 講述



阿難。譬如有人。急畜其鼻。畜久成勞。則於鼻中聞有冷觸。因觸分別通塞虛實。如是乃至諸香臭氣。兼鼻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因於通塞二種妄塵。發聞居中。吸此塵象。名嗅聞性。此聞離彼通塞二塵。畢竟無體。當知是聞。非通塞來。非於根出。不於空生。何以故。若從通來。塞則聞滅。云何知塞。如因塞有。通則無聞。云何發明香臭等觸。若從根生。必無通塞。如是聞機本無自性。若從空出。是聞自當迴嗅汝鼻。空自有聞。何關汝入。是故當知。鼻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這兩個它都歸於「聞」,這邊把它歸於聞,我們不是有「見聞嗅嘗覺知」,他不把它歸於「嗅」,而把它歸於「聞」,前面「耳入」是跟「鼻入」作一個分別,一樣的,它都叫「聞性」,耳朵是聽聞,鼻子是嗅聞。


「譬如有人。急畜其鼻。」有個人他鼻子急促呼吸,「畜久成勞」,鼻中就有冷、熱的感覺,以觸覺來分別「通塞虛實」,鼻子通不通?還是鼻塞?乃至諸香臭氣,所以「兼鼻與勞」,「鼻」是清淨四大,「勞」就是講妄嗅,也就是見分,「同是菩提瞪發勞相」,都是所謂的無明妄動顯現。所以「根、塵、識」,「塵」就是講諸香臭氣,「根」就講鼻根,「識」就是講勞相、妄見。根塵識三個都是虛妄的。所以你越看就會越清楚。那麼因於通、塞二種妄塵,產生出嗅聞性,「吸此塵象」,吸此通、塞二塵。「通」就是可以聞到,「塞」就是沒辦法聞到,「發聞居中。」吸此通、塞二塵,「吸」就是攀緣。攀緣通、塞塵二相名為「嗅聞性」。此「嗅聞性」一旦離開了通塞,就沒有辦法顯現出嗅聞性。「當知是聞。」這個嗅聞性,非通、塞來,非於根出,不於空生。何以故?一樣的道理。若從「通」來,「塞」則聞滅,「云何知塞。如因塞有。通則無聞。」如是因「塞」而有,那「通」現前的時候,這嗅聞性就消失了。「云何發明香臭等觸」,又怎麼知道是聞到了什麼?是香還是臭的?如果說是從「鼻根」而生,鼻根屬四大,它不屬通塞,「如是聞機本無自性」,那就不用談嗅聞性了,沒有嗅聞性、聞機,它不屬通塞。如果從空而出,空就是屬於鼻根,「是聞自當迴嗅汝鼻。」這個聞它應該反聞,那虛空它也可以反來聞你,所以說是「聞」自當迴嗅汝鼻,空自有聞,那虛空在嗅聞,跟你就沒有關係,所以「是故當知。鼻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這裡是會歸「鼻入」,也叫做聞性、聞機,跟耳的意思是相同。但是耳是在聽聞,鼻是在嗅聞,「體同而用異」,體同而作用不同,所謂「性中相知。用中相背。」就是這個道理。所以這兩個它是相互知道的,但是它作用上不一樣,一個叫聽聞、一個叫嗅聞,我們把這兩個放在一起講。




【小滿】 如何持齋

 



【小滿】 2021521日  農曆四月初十


勸修淨土詩  清 省庵大師

淨土因何獨指西,要令心念有歸棲。

一門入後門門入,初步迷時步步迷。

直就下凡階上聖,不離煩惱證菩提。

蓮華勝友應相待,何日歸來手共攜。





如何持齋
悟顯法師 開示

在佛門裡面,很多人都知道有六齋日、十齋日,甚至出家人日中一食,或是有些同修發心過午不食,或是有菩薩戒裡面講的三長齋月,有三個月是齋月,佛門也有齋月;那麼也有些同修會去受八關齋戒,或是一日一夜,或是七日七夜。受這個齋戒無外乎就是想要心地清淨,而齋的目的也是如此。


 

達摩祖師告訴我們:什麼是齋戒?齋要怎麼持呢?所謂「內治三毒,外治六情。」你心裡面的三毒要能夠斷掉、要能夠被你制伏;外面六根對六塵不生六情,所謂「不著色聲香味觸法」,這才叫做「持齋」。如果你只是不吃飯,那不能算是持齋,雖然有些同修都可以做得到,但是更重要的,持齋的意義,是要叫你斷貪瞋癡,叫你心不隨境轉,這才叫持齋。

 

所謂齋者,要無欲,沒有欲求才能稱之為齋。這個齋,不光只是口持而已。很多人想到我過中不食、過午不食,或日中一食,這樣子以為這就算是一種持齋,但是這只是口持而已。祖師大德教我們,這三業─身、口、意三業都要齋戒,就是剛才說的「內斷三毒,外治六情。」心裡面貪瞋癡你要能降伏,對境界色聲香味觸法不生情見、不起愛憎、不生攀緣,如是用功才是真正的持齋。

 

所以不要以為你只斷了晚上這一餐,或是早上這一餐,就算是持齋了。說實話,你得點人天小福而已。對於你成就無上佛道,沒有什麼絕對的幫助,確實是沒有幫助的。我們要知道,佛教我們從事相上,我們自己要能夠體會佛陀的意思。從事相上日中一食、過午不食,目的是叫你斷貪瞋癡,教你勤修戒定慧,勤行六度。所以你二六時中都應當正念分明。念佛的人應當正念不斷,不起其他的念想,不起種種的邪念。邪念不起,善念也不著,才是真正的齋戒。

 

大家在佛門裡面都懂得要持齋,但是只懂得事相上,在心地上怎麼用功,卻是茫然不知。所以為什麼我跟大家講學菩薩戒,最重要的是「光明金剛寶戒」。你懂得光明金剛寶戒,明了常住真心性淨明體,你就會持戒了,你就會持齋了。菩薩戒裡面講的八關齋,這是大乘的八關齋,不是只有事相上的。近代佛教界裡面,講菩薩戒裡面的八關齋,都只叫你事相上不殺盜淫而已啊,這個太容易了。但是大乘的菩薩戒當中,是教你從心地上不殺盜淫、不著色聲香味觸法。心無有身心相,你就不坐臥高廣大床,這個是大乘的菩薩戒。



 

你明了光明金剛寶戒、明了菩薩的心地、明了盧舍那佛的心地,那你就會持戒了。不光菩薩戒會持,比丘戒、比丘尼戒統統都具足;雖是在家相,實是出家兒。所以為什麼說大乘菩薩戒殊勝,超勝一切戒法,是波羅提木叉,是佛法中戒藏,戒律當中最尊最貴的,這個道理大家就能清楚。

 

所以我們講的持齋,不是只有嘴巴不吃,還要你心裡不貪,心地要能夠清淨,這才是持齋。不然如果你只斷外食,就是晚上不吃、白天不吃,或只是不吃飯,這不算真正的持齋。如果說不吃飯就算持齋,那得了厭食症的人,豈不成了有功德?所以不能夠說你不吃飯就算是一種持齋。要知道從這個當中斷貪瞋癡,從這個當中修戒定慧,所以不能只著眼在事相上。

 

為什麼近代佛教戒律這麼衰敗?就是因為持戒的人,不懂得光明金剛寶戒。這光明金剛寶戒就是我們眾生本具的如來智慧德相。如果這一戒不懂,縱然你事相上做得再好,亦失國王位、亦失轉輪王位、亦失比丘、比丘尼位,乃至一切皆失。所以我們持戒,光明金剛寶戒要先了解。懂了這一戒,你齋也能持了,戒也能持了,大小乘戒律全部通達,這是盧舍那佛教給眾生的。這一戒你要懂了,你佛法就有基礎了。所以我們常講,佛法從哪下手呢?從真如本性當中下手,就是祖師大德講從根本修。而這個根本不在盧舍那佛那裡,也不是從釋迦牟尼佛學。你只要返照心源。佛告訴我們的真心本性是人人具有、各各不無。從此體會、從此返照,能夠守本自心,我所心滅,心不起妄,那自然能夠見到真心本性。縱然你不能證悟,你也能得個解悟─先解,對於佛法、對於實相的義趣,你能夠從經典上、文字上有個概略的了解,體悟在心,也可以算是進入了佛門。

 

所以為什麼跟你講光明金剛寶戒,講真如自性,這都是非常重要,是學佛最重要的。學佛不是從五戒下手,持戒不是從五戒下手,持戒是從心地下手。心如果不轉,只在事相上裝模作樣,這沒有任何功德。祖師講的,如果不見性,若不明心,持戒這些統統都是外道法。那麼講經的人,如果不明心地,講出來的經是魔說;跟他學的是魔子魔孫;講這些世俗話的、講這些不了義法的,是大罪人。

 

我們學佛要作佛,不是要來佛門當罪人的,不是要來佛門裡面當妖魔鬼怪的。你不想當,你想作佛,你就要按照祖師大德教的先明心性。無論是此界,就是東土、西方這兩土的祖師;這東土就是指中國,西方就是指印度,所有的祖師大德都是傳真如本性之法。所謂「以心傳心」,沒有別法,任何的宗派都不例外。所以生在末法,你要懂得怎麼修行,你要看祖師大德的。以上講的是教你怎麼持齋,這不是我發明的,這是祖師大德教的,有根有據。希望大家能夠善思惟,能夠在這當中降伏煩惱。


如何持齋 │拜願開示14–5

 


如何持齋

悟顯法師開示

在佛門裡面,很多人都知道有六齋日、十齋日,甚至出家人日中一食,或是有些同修發心過午不食,或是有菩薩戒裡面講的三長齋月,有三個月是齋月,佛門也有齋月,也有些同修會去受八關齋戒,或是一日一夜,或是七日七夜。受這個齋戒無外乎就是想要心地清淨,而齋的目的也是如此。

達摩祖師告訴我們:什麼是齋戒?齋要怎麼持呢?所謂「內治三毒,外治六情。」你心裡面的三毒要能夠斷掉、要能夠被你制伏;外面六根對六塵不生六情,所謂「不著色聲香味觸法」,這才叫做「持齋」。如果你只是不吃飯,那不能算是持齋,雖然有些同修都可以做得到,但是更重要的,持齋的意義,是要叫你斷貪瞋癡,叫你心不隨境轉,這才叫持齋。

所謂齋者,要無欲,沒有欲求才能稱之為齋。這個齋,不光只是口持而已。很多人想到我過中不食、過午不食,或日中一食,這樣子以為這就算是一種持齋,但是這只是口持而已。祖師大德教我們,這三業─身、口、意三業都要齋戒,就是剛才說的「內斷三毒,外治六情。」心裡面貪瞋癡你要能降伏,對境界色聲香味觸法不生情見、不起愛憎、不生攀緣,如是用功才是真正的持齋。

所以不要以為你只斷了晚上這一餐,或是早上這一餐,就算是持齋了。說實話,你得點人天小福而已,對於你成就無上佛道,沒有什麼絕對的幫助,確實是沒有幫助的。我們要知道,佛教我們從事相上,我們自己要能夠體會佛陀的意思。從事相上日中一食、過午不食,目的是叫你斷貪瞋癡,教你勤修戒定慧,勤行六度。所以你二六時中都應當正念分明。念佛的人應當正念不斷,不起其他的念想,不起種種的邪念。邪念不起,善念也不著,才是真正的齋戒。

大家在佛門裡面都懂得要持齋,但是只懂得事相上,在心地上怎麼用功,卻是茫然不知。所以為什麼我跟大家講學菩薩戒,最重要的是「光明金剛寶戒」。你懂得光明金剛寶戒,明了常住真心性淨明體,你就會持戒了,你就會持齋了。菩薩戒裡面講的八關齋,這是大乘的八關齋,不是只有事相上的。近代佛教界裡面,講菩薩戒裡面的八關齋,都只叫你事相上不殺盜淫而已,這個太容易了。但是大乘的菩薩戒當中,是教你從心地上不殺盜淫、不著色聲香味觸法。心無有身心相,你就不坐臥高廣大床,這個是大乘的菩薩戒。

你明了「光明金剛寶戒」、明了菩薩的心地、明了盧舍那佛的心地,你就會持戒了。不光菩薩戒會持,比丘戒、比丘尼戒統統都具足;雖是在家相,實是出家兒。所以為什麼說大乘菩薩戒殊勝,超勝一切戒法,是波羅提木叉,是佛法中戒藏,戒律當中最尊最貴的,這個道理大家就能清楚。

我們講的持齋,不是只有嘴巴不吃,還要你心裡不貪,心地要能夠清淨,這才是持齋。不然如果你只斷外食,就是晚上不吃、白天不吃,或只是不吃飯,這不算真正的持齋。如果說不吃飯就算持齋,那得了厭食症的人,豈不成了有功德?所以不能夠說你不吃飯就算是一種持齋。要知道從這當中斷貪瞋癡,從這當中修戒定慧,所以不能只著眼在事相上。

為什麼近代佛教戒律這麼衰敗?就是因為持戒的人,不懂得光明金剛寶戒。這光明金剛寶戒就是我們眾生本具的如來智慧德相。如果這一戒不懂,縱然你事相上做得再好,亦失國王位、亦失轉輪王位、亦失比丘、比丘尼位,乃至一切皆失。所以我們持戒,光明金剛寶戒要先了解。懂了這一戒,你齋也能持了,戒也能持了,大小乘戒律全部通達,這是盧舍那佛教給眾生的。這一戒你要懂了,你佛法就有基礎了。所以我們常講,佛法從哪下手呢?從真如本性當中下手,就是祖師大德講的從根本修。而這個根本不在盧舍那佛那裡,也不是從釋迦牟尼佛學,你只要返照心源。佛告訴我們的真心本性是人人具有、各各不無。從此體會、從此返照,能夠守本自心,我所心滅,心不起妄,那自然能夠見到真心本性。縱然你不能證悟,你也能得個解悟─先解,對於佛法、對於實相的義趣,你能夠從經典上、文字上有個概略的了解,體悟在心,也可以算是進入了佛門。

所以為什麼跟你講光明金剛寶戒,講真如自性,這都非常重要,是學佛最重要的。學佛不是從五戒下手,持戒不是從五戒下手,持戒是從心地下手。心如果不轉,只在事相上裝模作樣,這沒有任何功德。祖師講的,如果不見性,若不明心,持戒這些統統都是外道法。那麼講經的人,如果不明心地,講出來的經是魔說;跟他學的是魔子魔孫;講這些世俗話的、講這些不了義法的,是大罪人。

我們學佛要作佛,不是要來佛門當罪人的,不是要來佛門裡面當妖魔鬼怪的。你不想當,你想作佛,你就要按照祖師大德教的先明心性。無論是此界,就是東土、西方這兩土的祖師;這東土就是指中國,西方就是指印度,所有的祖師大德都是傳真如本性之法。所謂「以心傳心」,沒有別法,任何的宗派都不例外。所以生在末法,你要懂得怎麼修行,你要看祖師大德的。

以上講的是教你怎麼持齋,這不是我發明的,這是祖師大德教的,有根有據。希望大家能夠善思惟,能夠在這當中降伏煩惱。




2021年5月20日 星期四

耳入本如來藏

 




【楞嚴經白話直解 卷三】   (精彩節錄)


耳入本如來藏

悟顯法師 講述



下面是一樣的道理。


阿難。譬如有人。以兩手指急塞其耳。耳根勞故。頭中作聲。兼耳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因於動靜二種妄塵。發聞居中。吸此塵象。名聽聞性。此聞離彼動靜二塵。畢竟無體。如是阿難。當知是聞。非動靜來。非於根出。不於空生。何以故。若從靜來。動即隨滅。應非聞動。若從動來。靜即隨滅。應無覺靜。若從根生。必無動靜。如是聞體本無自性。若於空出。有聞成性。即非虛空。又空自聞。何關汝入。是故當知。耳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這裡講:什麼叫做「耳入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舉個譬喻:就像一個人用兩手指急塞其耳,在「耳門穴」這裡一直按,因為「耳根勞故。」所以它「頭中作聲。兼耳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耳就跟前面一樣,耳朵屬於清淨四大,屬相分,「勞」就是妄見,都是菩提瞪發勞相,「瞪」就比喻作無明。所以他從現象上來破,從色塵上來破,「聲塵」也算是色塵一類,「因於動靜二種妄塵。發聞居中。」有動靜,「動」就是有聲,「靜」就是無聲,你的耳根「聽」的不出動、靜。你去看《楞嚴經》,你就知道佛法是講得很現實,就是我們生活上遇得到的,「吸此塵象」就是攀緣動靜二塵,名「聽聞性」,「此聽聞性離彼動靜二塵,畢竟無體」,所以,阿難,這個「聞」不從動來、不從靜來、不從根出、不於空生,為什麼?「若從靜來。動即隨滅。」跟前面是一樣的,若從明來,當暗相現前,暗即隨滅,所以,若它從靜來,動即隨滅,應非聞動,就不會知道動相現前,因為你從靜相而來,動跟靜是對立的,靜的時候就沒有了,如果從動來,靜即隨滅,應無覺靜。若都不是這兩處,若說是從根而生動靜,耳根不屬動靜,就跟見根一樣,見根也不屬動靜,如是聞體本無自性,那就不用談說你能聽聞,因為是虛妄的。那若說是從空出,那空就變成耳根,是空在聞,跟你沒有關係,「有聞成性。即非虛空。又空自聞。何關汝入。是故當知。耳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所以「耳入虛妄」,耳入當體即空,不屬因緣不屬自然。

這裡是會歸耳入,曰「聽聞性。」這要稍微講一下,因為後面會講「性中相知。用中相背。」「聽聞性」名為聞性,是跟後面的「鼻入」相揀別。辨別其無自性,本如來藏,這是這一段它要講的意思。


2021年5月19日 星期三

【恭祝 釋迦牟尼佛聖誕】如來出世之正說

 

恭祝釋迦牟尼佛聖誕  農曆四月初八



釋迦佛讚

三時及釋冤  成道與龍乾

悉戴上寶尊  妙莊足蓮下

 

金光朗耀威德身  乾闥妙音難比語

億日光潔清明心  導引眾生釋迦尊

如清天列諸星宿  遍照海中悉澈明

誠意海內眾德像  分明不共極顯然

手指相扶心間持  如月映照少水生

一心現前與尊身  微讚世尊祈悲憐

諸勇猛菩薩圍繞  眾羅漢聚會排前

如星在天皆拱月  似群牛中之勝尊

光現千輻網遶身  其輝遍滿虛空界

種種神變施無礙  來如鵞王飛降臨

爾時因昔修善業  百千人天應成熟

將覩尊面即解脫  諸縛百罪暴心捐

菩提樹下英勇坐  以慈慧兵鎮魔君

威力降伏皆已盡  猶如烈風掃黑雲







如來出世之正說

悟顯法師    講述

本經所宣,乃如來真實純一之法,無有權曲,故明正說。

 

這是講《無量壽經》興起的因緣,也就是如來講《無量壽經》的緣由。本經所宣,乃如來真實純一之法。

 

釋迦牟尼佛出世,就是要告訴我們:一切眾生皆具有如來智慧德相,原來跟佛無二無別。


 

這是從講座開講到現在,都一直在強調的。

 

也許大家都知道,我們跟佛無二無別,如果對於「一切眾生本來成佛」這個道理能夠認可的話,是名「無生法忍」,就是無生法忍的境界,這很不容易。但是這個認可,是要親自去證悟,沒有證悟以前,要先長時期的熏修、精進。

 

「長時」不是把時間拖得很長可以懈怠,而是綿綿密密的熏習—不間斷、不懷疑、不夾雜,這樣長時期的熏修。

 

佛法太好了,用一輩子學都學不完,工作做完了,就趕緊熏習佛法、提起正念。有些同修福報很大,可以不用工作,或是已經退休了;能退休的同修儘快退休,不要再拖延了,去爭世間這些,爭到後來都是一場「空」,帶來的都是煩惱、習氣,不是淨業,也不會是善業而是染業。心裡面好著名聞利養、五欲六塵,這都是染業。想得到這些,只是為了顯示自己很能幹,這是我相、我見,所以這個也要放下。

 

很多人學了佛,還是貪著這些名聞利養、五欲六塵,還給自己冠冕堂皇的理由—我要養家,我有孩子要養,我有公司要經營,雖然要工作養家或是經營公司,但是不能拿來做為障礙自己出三界、了生死的藉口,事情做歸做,不要存在心裡面,罣礙著放不下。

 

你如果想要不罣礙,那就要有正知正見。要知道一切法是空的、是虛妄的。但是哪裡空?哪裡虛妄?當在煩惱的時候,就覺得很真實,眾生認妄為真,就是這個道理,大家可以去想一想體會一下,一個妄念不斷的堅固相續下去,結果會怎麼樣:看到一樣東西,剛開始看到,你很想買,接下來就會問自己,為什麼要買?因為我需要,什麼需要?買了之後,它能用多久?划不划算?很划算,貴一點沒有關係……。所以就是這樣,不斷的堅固這個妄念下去。但是沒有辦法覺察到,自己是因為見相生心,碰到事情起心動念,無法在這裡覺悟。所以妄念一直打下去,打到後來非買不可了,那荷包就失血,就要花錢了。花錢事小,動念事大,念頭在動,自己沒有辦法覺察,所以生死不能了。

 

就在日常生活當中,穿衣吃飯、買東買西,生死就是這樣動念、打妄想來的。因此把空的執著為有的,起初動了一個妄念,要是不理它,保持念佛就沒事了。眾生就是妄念一直相續,心裡覺得:「我沒有這樣不行啊,沒有這樣做會怎麼樣……」,很多的雜念,堅固的在相續、在轉變,佛法裡叫「執持」,認為這念頭是實在的,一定要把它落實,這就是眾生、就是凡夫。

 

所以在這當中空不了,解脫不了,根本沒有辦法放捨對這個身的執著,喜歡著相,愛打扮,愛打扮就是顯示自己很特別,人家都能注意我,這是我相,或是說話可以得到人家尊重,也是我相、我慢、我見,統統都是。貪著這四大,地、水、火、風假合而成的五蘊身是「我」,接下來就要滋養它,這都是因為一念無明相續下來,所以要能夠發心出離,要把這些念頭淡化。

 

我為什麼常跟同修們講:世間事要少一點,不要看得那麼重。你認為這是你的責任,認為這是你所必須做的,要把這個「認為」放下,不要再這樣想,該做的事去做就好。在做的當下還要無所得、無所著,像男眾執著做事業,女眾就執著小孩、先生,這都是罣礙。試著放捨一些,不要再這麼罣礙,能自在一點不是很好嗎?要是有執著有牽掛,你走到哪裡都不自在,因為都放不下。

 

所以,這就是認法為實有的害處。認為有個「我」,有個「我所有」,這錯誤的念頭是妄念相續,所以你空不了,沒有辦法見性、沒有辦法成就。雖然念阿彌陀佛,仍舊是我相堅固,執持著不肯捨、捨不下,從來沒有一絲毫的念頭,要將「我」放下一點,「我」轉變一點,不要再這麼堅固執著。

 

也許你學了佛,得到了一些良好的習慣,轉變一些惡習,但是這些只是表相,表相雖然需要轉,心裡面的貪瞋癡、我執、我見、錯誤的念頭相續不斷,這些更是必須得轉變的。讓我不自在、讓我生煩惱的,都是這個妄念,妄念既然說是妄,它就不是真的,不會是實在的,感覺實在是因為你在意它,你認為這就是我的感受、我的想法,所以總是轉不過來。

 

希望大家能發心,有一念發心,就跟佛菩薩相應,佛力會加持你,你有念佛,業障會很快消掉。現在的人常常會做規劃,計劃這個、計劃那個,事情還沒來就一直在打妄想,人生只有百年,卻有千年的憂愁,真的是沒有必要,學了佛就自在了,因為妄念可以捨得下,罣礙可以捨得下。煩惱真的是自己造成的,是你一直堅持著自己的想法跟看法,總認為沒有這樣做不行,所以才導致今天的苦惱。

 

佛告訴我們:一切眾生本來成佛。

 

你去想想這句話,我們本來就跟釋迦牟尼佛一模一樣,沒有一絲毫的欠缺,為什麼變成今天這個樣子,執著這四大的身,就有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陰熾盛苦。五陰熾盛就是妄念一直相續;眾生就是有這些苦惱。一般人認為佛教怎麼這麼悲觀,人活得好好的,想這些幹什麼?我們不是去想,我們是靜下心來觀察到、體會到的,確實,眾生總在這裡起大煩惱,所以要轉變,不要讓妄想相續,因為本來是佛,本來就跟十方諸佛無二無別,不要說我們,乃至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的眾生,也跟佛完全一樣。所以也不要輕視這些造惡的眾生,更不要輕視初學,所謂:「不重久習。不輕初學。」對於老修,我們恭敬,如果你是老修也不要傲慢,不要以為人家初學不懂就看輕他,也不要認為人家現在造惡,將來果報一定很慘,若這樣想你自己就先動念了。

 

人家造善,我們歡喜讚歎,人家造惡,我們警惕自己這樣就好,有則改之,無則嘉勉,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但是有些人對於真如本性沒有辦法相應,不要說相應,甚至從來不知道自己有不生不滅性,你說可憐不可憐。就好像乞丐,到處跟人家乞討,一下到這裡乞討,一下到那裡去乞討,就如同我們不停的在六道輪迴,一下在三惡道受生,一下在三善道受生,跟乞丐一樣。但是這個乞丐衣服裡面藏著一顆摩尼珠,摩尼珠就比喻—眾生身中有如來的不生不滅性。但是卻從來不曉得,還是在當乞丐,

 

幸好今天遇到佛法,有釋迦牟尼佛給我們指示出來—

「忽有智者。指示其珠。所願從心。致大饒富。方悟神珠。非從外得。」

 

有智慧的人就是釋迦牟尼佛。眾生原來是佛,從這裡去領會,一旦領會到了,所願從心,致大饒富,等於是解脫了,再也不貧乏、不困苦了。

 

眾生著在有上,所以困苦,二乘因為著空也很苦,因為有智者指示,才能夠曉得。證得以後方悟神珠非從外得—才知道眾生這顆如意珠不是從身外而有,原來在當乞丐的時候,就藏在自己的衣服暗袋裡面而不知。

 

所以如來出世,就是為了要告訴眾生這件事情,要我們明白,眾生執有的心非常嚴重,所以不明白佛所說的道理。因此佛方便權巧開淨土法門,釋迦牟尼佛說淨土法門為勝異方便,是殊勝又特異的方便法門,有憶想者必得成就。

 

只要肯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不但見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還見本源自性天真佛,這是做得到的,可以真正幫助眾生。

 

所以本經所示,如來真實純一的教導,又能很方便的悟入真實,你執有執得很嚴重沒有關係,佛有智慧告訴你,不然你念佛好了,就念阿彌陀佛,即使煩惱並未除斷,也能乘佛四十八願帶業往生,一旦往生,皆是阿鞞跋致,皆於無上菩提得不退轉。

 

我們在娑婆修行,有進有退,先不說退失大乘心,退回二乘;不用講得這麼高,只要現在發願,要度一切眾生,等一下誰又惹到你,馬上就瞋恨了,這就是退心。在道場念佛念得好好的,接到一通電話,心就著急、動亂了,這就是退失。當然有更嚴重的退失,退到後來不想學了,這是退得嚴重、退得離譜的。

 

我們不能想最差的狀況,而要想到最微細的狀況,就是常在這裡煩惱轉不開,而進進退退總轉不出來,接著就退轉了,所以沒有辦法成就,沒有辦法離開三界六道輪迴。這個方式是如來真實純一之法,無有權曲,看似權曲,實際上不屬於權教二乘,是屬於實教的一乘,是真實的教誨。

 

 

權就是方便;在《大集經》上講:「能調眾生。皆悉入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方便。」現代很多人接引眾生學佛,常常會講一些接眾的話,所謂「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會教導他要先修五戒十善,發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或是他有所求,也要跟他講種善因得善果,那都是接眾的方便,但是,你要是不知道什麼是真實,一昧的方便,那還不知道要把眾生接去哪?

 

真實就是見性,讓眾生往這裡去走,往這邊來看,先要知道這是真實,不然你想:我先以欲鉤牽,等鉤起來,卻是鉤起了世間的欲望,完了,息不掉,還引火燒身;世間法如同火,沒弄好,會燒毀自己的功德法身,破散你的資財,也就是你的功德法財。

 

因為在裡面動心了,被轉了,本來是一個學佛人,卻變成一個世間人,還以為自己很懂得、很方便,這就是「先以欲鉤牽」,但「後令入佛智」他做不到,自己不知道什麼叫佛智,那要怎麼令眾生入佛智,連自己也跟著栽到欲望裡面去,那就麻煩了。

 

所以,方便一定要會歸到「真如實際」,所說的法,一定要教眾生了生死,要告訴他宇宙人生的真相—一切諸法皆如幻。雖然暫時不能接受,暫時還不明了,但是不能喪失這個宗旨,喪失這應當說的義務,所以方便一定要入真實,這才是如來出世的正說,就是要讓你了生死出三界。

 

生死就是你執妄想為實有,本來是假的,你一直在那裡想;就像你做夢,醒來還在夢中,這是大顛倒,所以要能夠這樣說法,才是正說,能夠這樣修行才叫作正行,你的命叫正命,你的思惟叫正思惟,你的所做叫正業,得定在這裡安住,叫正定,所體會到的叫正道,這叫八正道,要與心性相應,這樣才正,不能與生滅相應,不能與權乘、權巧相應,因為這都是不了義法。


悟顯法師 無量壽經講座 第11集 (精彩節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bqtKhyzM4Y



戒殺放生文圖說 ─ 宋郊活蟻占大魁 (27)

 




蓮池大師  戒殺放生文圖說




宋郊活蟻占大魁

宋朝宋郊宋祁兄弟兩人,同在太學讀書。有一次,遇見一位高僧,能觀人相貌,預知吉凶禍福。特為他們兄弟倆相命說:「小宋今科將高中狀元,大宋雖登科甲,但名位不高。」
事後,有一次,宋郊到野外,偶見螞蟻穴,被暴風雨水所浸,無數螞蟻將被淹死,宋郊心生慈憫,編竹作橋,救渡了無數螞蟻的生命。

到了科試時,兄弟兩人同時參加應考,考畢,尚未放榜,又遇見那位高僧,一見宋郊,大為驚奇地說:「先生相貌已改,必有大陰德,好象曾經救活數百萬條生命。」宋郊回答說:「貧儒哪有如此能力?」僧說:「不然,凡是小動物,都有生命。」郊就將救螞蟻的事實說出。僧說:「這就對了,先生之令弟當中狀元,但是先生功名,將不在令弟之下!」放榜點呼名次時,宋郊果然選居第一。當時章獻太后認為小弟不可位居兄長之先,於是該祁為第十名,以郊為第一名。這時兩人才深信高僧的話,果然應驗。

戒殺放生文圖說 ─ 佛法解冤 (26)

 



蓮池大師  戒殺放生文圖說



佛法解冤

唐朝京兆尹(掌治京師)殷安仁,家財富裕,向來奉事慈門寺僧眾。

隋恭帝義甯元年,有遠客在殷安仁家住宿。暗中偷取人家的驢,在殷家宰殺,臨走將驢皮贈送安仁。

到了唐朝貞觀三年,有一天,安仁在路上偶然遇見有人對他說:「追捕你的使者,明日一到,你就當死了。」安仁恐懼直往慈門寺,坐在佛殿中誦經,一夜不出。

次日,果然有三騎士帶領步兵數十人,各各身帶兵器,來到寺門外,遙見安仁,呼喚他出來,安仁不理,念誦佛經更加虔誠,鬼吏相互討論說:「昨天不立刻捉捕,今天他精誠誦經修福,怎可捕得?」因而相率離去,只留一人看守,看守者對安仁說:「先生從前殺驢,驢今日控告你,因而派我們來攝捕你,必須要你出面,你不去,終究不能逃脫,對你有何益處?」

安仁在內回答說:「驢是往日別人盜來我家宰殺的,只是將皮送給我而已,本非我殺,為何要追拿我呢?請君回去代我轉告驢說:『從前確非我殺,如今我會為你念經超薦,解除怨業,理當舍放我才對。』」那鬼吏應諾說:「驢若不允,我明日再來,驢若允許,我就不來了。」說罷轉身離去。

次日竟不再來,安仁於是為驢禮誦經懺悔,從此全家持戒素食。

此段事蹟是廬文勵所述,當時殷安仁尚健在。


2021年5月18日 星期二

眼入本如來藏

 


 

【楞嚴經白話直解 卷三】   (精彩節錄)


眼入本如來藏

悟顯法師 講述

復次阿難。云何六入。本如來藏妙真如性。阿難。即彼目睛瞪發勞者。兼目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因於明暗二種妄塵。發見居中。吸此塵象。名為見性。此見離彼明暗二塵。畢竟無體。如是阿難。當知是見。非明暗來。非於根出。不於空生。何以故。

若從明來。暗即隨滅。應非見暗。若從暗來。明即隨滅。應無見明。若從根生。必無明暗。如是見精本無自性。若於空出。前矚塵象。歸當見根。又空自觀。何關汝入。是故當知。眼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前面講「五陰本如來藏妙真如性」,五陰當體即空,元是菩提妙淨明體,這五陰其性本空,當下就是真如妙性,所謂觀相元妄無可指陳,五陰原是虛妄的,猶邀空華結為空果。觀其性,觀性元真唯妙覺明。五陰的本性唯是妙覺明心。前面講五陰,這裡接著講六入。


佛說:復次阿難,為什麼六入本如來藏妙真如性?阿難,就像眼睛一直看著一個東西,看久了以後產生疲勞,所以叫「即彼目睛瞪發勞者。」「兼目與勞」,「勞」就是疲勞。這目跟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都可以比喻作菩提自性在你迷失了以後,產生出山河大地,有能見的與所見的,這些虛妄的現象,所以就叫「菩提瞪發勞相」。


這勞見怎麼來的?妄見怎麼來的?眼根是拿來見,因為明暗二種妄塵,發見居中,吸此塵象,名為見性。因為有明暗,所以產生有見。


這裡講六入,你眼根為什麼能見?一定有色塵,一般佛門講的根塵識三個,比如說我們的見,然後我們的聽、聞,就是見聞嗅嘗覺知,它不會離開根塵識,你說單有眼根沒有色塵,那沒有辦法見,單有色塵沒有眼根,也沒辦法見,單有色塵、單有眼根,沒有識就沒有辦法了別,也不知道你看的什麼,「識」就是識知了別。所以根塵識三個,它是構成我們能看到、能聽到,聽到了什麼,能夠判斷。看到了什麼?看到了色,什麼色?它是構成的主要的原因。所以這裡就從眼睛所對的色塵來破。雖然是講眼根,但卻是破色塵。色塵一破掉,眼根就沒有用了。你的見從哪來?它說是不離明暗二種妄塵,所以「吸此塵象。名為見性。」它形容得很生動,「吸」就是攀緣。「吸此塵象」就是去攀緣色塵。不管你見到什麼色,一切的現象不離開明暗這兩種。這也是完全符合醫學、科學。所以,有人說佛經是迷信,實際上就是他不了解佛經,到現在二十一世紀這個時代,你都還在說佛經是迷信,我看是你偏執了。上面說「吸此塵象。名為見性。」眼睛所對的,不出明暗二種,一個有光、一個無光,不管是直接光還是間接光,有光,明相就能現,暗相它就不能見,所以「名為見性」,這就產生出見的作用。因為明暗,顯發出有見的能力,那「此見離彼明暗二塵。畢竟無體。」離開了色塵,見就沒有用。所以佛說:「如是阿難。當知是見。」當知見明見暗的,從哪來?「非明暗來。非從根出。不於空生。」既不是從明暗而來,不是從眼根而出,也不是從虛空而生。


從這幾個地方來破,從眼根上破,從色塵上破,從虛空上,你去找到底見從哪來?


「何以故」,如果從明來,若是「明」產生你的見,那黑暗來的時候,這「見」就滅掉。在我們生活當中,明暗它是對比的。所以,如果說「見」從明來,那暗相現前的時候,你這「見」就消滅了,為什麼?因為它屬於明。若「見」從暗來,「明即隨滅。」明相現前的時候,這個「見」就消失了,所以「應無見明。」


前面講「見」從明來,「暗即隨滅」,暗相現前的時候,你就看不到暗了,因為它屬於明。


又講「見」從暗來,當明相現前,那這「見」就消滅,所以也沒辦法見明。


再來是說「見」從哪來?是從眼根生的?眼根不屬明暗,因為你要有明暗才能顯現出來,眼根它算是四大所成,所以它「必無明暗」,它不屬明也不屬暗,你也不能說從眼根而來。「如是見精本無自性」,如果說是從虛空而出,那你的見性從虛空出來,「前矚塵象」,它所對的一些色相,這個虛空應該屬於眼根,「歸當見根。」歸當見根就是歸來當見到眼根。「又空自觀。何關汝入。」空自己看,這「見」跟你沒有關係。所以是故當知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這文很簡單,你常看,熟了就會了。

下面就要解釋,這裡面舉的譬喻是代表什麼意思。

他說:即彼目睛瞪發勞者,兼目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

這裡就是講「根、識二者同源」,什麼是「根」?就是目,眼睛它屬清淨四大,就是一般佛門講的無明殼,什麼叫「無明殼」?殼就是鳥所產卵的外皮。「無明」能生「生死」,以卵殼為譬喻,所以叫無明殼。這清淨四大屬於「相分」,這裡講兼目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這個「目」是根,就是眼根,這眼根是清淨四大,四大屬相分,為六根之元頭(第一個),我們一般講六根,它都是排在第一個,所以叫為「六根之元」。「勞」指見分,就是我們講的「妄見」,那這個「勞」是什麼呢?是七識之根元。為什麼會產生七轉識,你為什麼能夠了別,為什麼會執我,七識的根元就是這個「勞」。那什麼叫「瞪發勞相」?「瞪以發勞」是說你看著,產生了疲勞的現象。這個「瞪」其實是代表「一念無明」。按照祖師他說的,這「生相無明」就是自證分,後面我會解釋什麼叫「自證分」,這裡所要顯示的是「相、見同一自證分」,「根、識同一識精元明之體」,就是根與識是同一識精元明之體,「但因無明熏習而發見聞覺知以為六用之元耳!」本來是同一個識精,識精元明,但是因為無明熏習力,所以發見聞覺知,產生出六種作用。這個「瞪」比喻作無明,「勞」,比喻作「相、見」,就是相分跟見分。因為有勞,所以產生相、見。有妄見一定有妄相,這就是「菩提瞪發勞相」它代表的意思。總的來說,由於無明熏習真如,所有八識的三分,「三分」就是講:八識的見分、相分還有自證分。護法菩薩再加了一個叫「證自證分」,等一下我講。因為無明熏習力,所以有八識三分,以此推之,若了三分無體,那就直接「法喻相合」,就是把佛說的譬喻跟佛法相互結合起來,叫「法喻相合」。若了三分無體,元一真心,這根、塵、識三個全無自性,不屬因緣、不屬自然,那你說這妄見從哪來?是從眼根來的?還是從色塵來的?不管是色塵還是眼根,還是虛空而來,它都不能產生出你的見。你可以把它這三個帶到譬喻當中,仔細去思量。後面都是一樣的,因為後面的六入,甚至你要再看得遠一點,包括十二處、十八界,其實都是一樣的。只是講的方式不一樣,譬喻不同,但是不會離開這裡所說的。所以「目」跟「勞」,一個是生相無明,一個是所謂的見分跟相分。這「目」它屬眼根,屬於相分,是清淨四大。「勞」是見分,能見。


那你看這虛妄的見分從哪來?這裡佛從色塵上反過來破,「因於明暗二種妄塵」,對待顯現出有虛妄的見分,「離彼明暗二塵。畢竟無體。」虛妄的妄見,畢竟無體。當知是見,不從明來、不從暗來、不是從根出,也不從空生。這裡就直接帶進來,你隨它的經文去作觀照、去思惟,慢慢地你就能夠體會。這根、塵、識三個元無自性,不屬因緣、不屬自然,皆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講「自體四分」,這個比喻還可以,什麼叫「自體四分」?一般都講「三分」,講「四分」也可以,一個叫「見分」、一個叫「相分」、一個叫「自證分」、一個叫「證自證分」,這是「自體四分」。什麼叫「相分」?就像店裡面的貨物,這是「相」。什麼叫「見分」?就像店裡面的掌櫃。掌櫃每天都要上貨,賣東西出去,比喻作「見分」。主人,我們一般講東家,東家就比喻作「自證分」。「證自證分」就像老板娘,也就是主人的太太。


有的人就會問:四分外可不可以再立個第五分?按祖師這譬喻所說,他說不必再立第五分,為什麼?因為主人跟他的太太,夫婦倆能互相證知,夫知婦事,婦知夫事,就是兩個對家裡面的事情都知道,那掌櫃是他們聘來幫忙看店的,這就是所謂的「自體四分」。所以「見分」緣「相分」,但不可緣「自證分」,就像掌櫃的能夠排貨物,但他不能管到主人家的事情,因為他是受雇的。「自證分」可以緣外之「見分」與內之「證自證分」,就像主人可以管掌櫃,也可以跟他太太商量;能管理掌櫃與自家的事情,也可以跟自家人商量。「證自證分」能緣自證分,就像太太能夠知道丈夫的事情。古代唯識宗的大德,多立三分,把證自證分跟自證分相合在一起,護法菩薩把它特別挑出來,所以立「自體四分」。《起信論》裡面所講的業識、轉識、現識這三識,就好像自證分、見分、相分,很像這裡所說的。那為什麼這裡他把這「生相無明」當作是「自證分」來看。「無明」就是無明業識。業識,我們看到《宗鏡錄》裡面講「依阿賴耶識。有無明不覺。起能見能現。能取境界。分別。相續。說名為意。」就叫意。


這「意」有五種異名:一個叫「業識」,就是無明力,無明妄想,憨山大師他把它當作所謂的自證分來看,所以說「不覺心動而有無明」。第二個叫「轉識」,就是「依動心。能見境相。」就是心一動就能見境界相,這個叫轉識。第三個叫「現識」,「謂現一切境界相。猶如明鏡。現眾色像。現識亦爾。」它現一切境界,就像「相分」一樣。還有第四個叫「智識」,「謂分別染淨諸法差別。」它們能分別染淨諸法差別。第五個叫「相續識」,「謂恆作意相應不斷。任持過去善惡等業。令無失壞。」所以叫「相續識」,這都是阿賴耶識無明不覺以後產生的五種意。這個「意」產生的能取境界分別相續,這叫「作意」。


說有五種名稱,就是所謂業識、轉識、現識還有智識跟相續識。

第五個相續識是「任持過去善惡等業。令無失壞。成熟現未苦樂等報。」成熟現在與未來苦樂等報應,使它沒有違越,所以說萬法唯心,因果是唯心所現的,這個心,你要說阿賴耶識是心,是沒有錯的,所以就叫「唯心所現,唯識所變。」道理是這樣子的。已經經歷過的事情能夠忽然憶念,未曾經歷過的事情,能夠令它妄生分別,這都是「相續識」它的功能。什麼叫相續識?「恆作意相應不斷。任持過去善惡等業。令無失壞。」包括成熟現在、未來、苦樂等果報,使無違越,然後已經經歷過的事情能夠憶念,未曾經歷過的事情妄生分別,這個就是相續識,總的都不離阿賴耶識,因為《大乘起信論》裡面講這個阿賴耶識,你看起來好像是,唯識宗那個感覺,實際上它有它一套,講的也是特別清楚,但是也不離唯識,歸納得非常好,所以由此看來,皆以心為自性。這個就是永明延壽大師《宗鏡錄》講皆以心為自性,離心沒有六塵境界,何以故?他說一切諸法以心為主從妄念起,凡所分別皆分別自心,所以說不管你是自證分、證自證分,都是自心取自心,不管你是覺悟的心、迷的心,還是自心現自心相,自己來攀緣,沒有所謂的對待能所,歸根結底沒有的,所以說凡所分別,皆分別自心,心不能見心,心無形相,心不可見心,無相可得,所以當知一切境界相,永明延壽大師講,「一切世間境界之相。皆依眾生無明妄念而得建立。」如鏡中像無體可得,世間的境界,都依無明妄念而得建立,所以這裡講六入為什麼本如來藏?因為它當體即空,依無明妄想建立的,你看憨山大師他講的是符合諸法實相,也符合唯識宗它修行的一個要旨,近代學唯識的,你不看《宗鏡錄》,你學唯識我可以跟你講很難起修,等於白學,很多都在講名相,我看近代的學唯識實在是很糟糕,沒落了,永明大師這裡講的,他說一切世間境界相,皆依眾生無明妄念而得建立,如鏡中像無體可得,唯從虛妄分別心轉,這就是你了解唯識以後要去起修,那就能見性,而不是每天在背自體有幾分,那個幾分其實一句話,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所以「唯遮境有。識簡心空。」讓你識知了別自性是空寂的,這個唯有識就告訴你,境界是妄識變現出來的,不是實法,這叫唯識,所以唯識宗就講了很清楚,其實你看過《宗鏡錄》以後,真的就像你去旅遊,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就有這種感覺。這永明延壽大師,是我們中國的高僧大德裡面,特別出類拔萃的,可以這樣講,天竺那個時候有馬鳴跟龍樹,我們中國有智者跟永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