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8日 星期五

你的心在哪裡? 楞嚴經 十番顯見 二顯見性不動

 




【楞嚴經白話直解 卷一】   (精彩節錄)


你的心在哪裡?


楞嚴經 十番顯見 二顯見性不動


悟顯法師 開示 


阿難雖復得聞是言。與諸大眾。口已默然。心未開悟。猶冀如來慈音宣示。合掌清心。佇佛悲誨。

這是講阿難所執的妄心,是依色、受二蘊,這個業已經被破掉了。今天會見歸心,茫然不知道自己的歸宿,口已默然,心沒有開悟。於是在這裡再次請法。

爾時世尊。舒兜羅綿網相光手。開五輪指。誨敕阿難及諸大眾。我初成道。於鹿園中。為阿若多五比丘等。及汝四眾言。一切眾生不成菩提及阿羅漢。皆由客塵煩惱所誤。汝等當時因何開悟。今成聖果。

這「兜羅綿」在道宣律師的《四分戒經》註解裡面講到,他說是草木花絮也,也叫蒲臺花、或叫柳花、或叫白楊、或叫白疊花等。它的棉絮,也就是一種像棉花的樣子,主要是取柔軟的意思。就是世尊用他柔軟的手,開五輪指,剛才是握拳的,現在打開了。

「誨敕阿難及諸大眾」:就是跟大眾開示說:我初成道,在鹿野苑當中,為阿若多五比丘以及四眾講到,說:「一切眾生不成菩提及阿羅漢。由客塵煩惱所誤。」

下面就解釋什麼是「客塵」?

佛說:「汝等當時因何開悟。今成聖果。」你們當時候是怎麼開悟的?今天成就阿羅漢。

再補充一下這「兜羅綿網相光手」,「兜羅綿」是棉花的意思,「網相光手」是佛五輪指間有縵網相,而且有金色的光明,所以叫「網相光手」,都是講佛手莊嚴的相,因為是算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之一,這是他在形容佛手的時候,他順便把佛手的細節給我們講出來。所以不是只有文字敘述,也不是只有像文章這樣的形容方式,這是順帶讚歎佛的手,具足這樣的功德相。

時憍陳那。起立白佛。我今長老。於大眾中。獨得解名。因悟客塵二字成果。世尊。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宿食事畢。俶裝前途。不遑安住。若實主人。自無攸往。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為客義。又如新霽。清暘升天。光入隙中。發明空中諸有塵相。塵質搖動。虛空寂然。如是思惟。澄寂名空。搖動名塵。以搖動者。名為塵義。佛言。如是。

這裡是講「破凡夫顛倒妄見。」

告訴我們凡夫是迷在哪裡?所以是破凡夫顛倒。

「憍陳那。起立白佛。」他說:「我今長老」,在佛門出家很久,大概二、三十年以上,你就可以稱為「長老」。

「於大眾中。獨得解名。因悟客塵二字成果。」他是從「客塵」這兩個字開悟的。他說什麼叫客塵?譬如說一個旅行者,投宿在旅店,在旅店或是吃飯或是住宿,他吃飽住宿以後,就收拾他的行李,往下一站去,是不會在那裡常住的。

「若實主人。自無攸往。」如果真的是主人的話,就沒有來也沒有去,「如是思惟」以不住者名為客;安住的,不用收拾行李,不用前往下一站。他就不是一般的我們講的旅客,「安住的」就是旅店的老板,所以名為主人。「以不住者。名為客義。」不常住的,就是客人。

「又如新霽」,什麼叫「新霽」?就是下雨過後。下雨天過後「清暘升天」的時候,「清暘升天」是講雨後放晴的時候。

「光入隙中」,光線從這個縫隙照進來。就可以照明這空間當中,有微塵的這個現象,你可以看到灰塵在那裡飄來飄去,這灰塵是搖動的,虛空的是寂然的。如是思惟以澄寂者名為空義,以搖動者名為塵義。所以會搖動名為灰塵,就是他這裡塵的意思。前面是說什麼是「客」,就不安住者。要往下一站的,他是客。那什麼是「塵」?就是灰塵。它會動搖者,名為塵義。

「清暘升天」是講灰塵搖動而空體寂然。灰塵就當作是無常,會動來動去,會搖動,這是譬喻「生滅無常。」

佛說:是的。

下面破二乘人的顛倒,我們先把這兩段的內容看一看,到後面再作一個總結。

即時如來。於大眾中。屈五輪指。屈已復開。開已又屈。謂阿難言。汝今何見。阿難言。我見如來百寶輪掌。眾中開合。佛告阿難。汝見我手眾中開合。為是我手有開有合。為復汝見有開有合。阿難言。世尊寶手眾中開合。我見如來手自開合。非我見性有開有合。佛言。誰動誰靜。阿難言。佛手不住。而我見性尚無有靜。誰為無住。佛言。如是。

前面講過佛的手掌有千輻輪相,所以故稱「輪掌」。

剛才講的是如來於大眾中開五輪指,現在是講佛一下握拳,一下打開。

佛問阿難說:汝今何見?阿難說我看到如來百寶輪掌於眾中開合。佛告阿難說:「汝見我手」,在大眾中一下握拳一下打開,所以說「眾中開合」。那是我的手有開有合?還是你的見有開有合?那阿難回答佛,說:「世尊寶手眾中開合。我見如來手自開合。」是如來的手一下握拳,一下打開,不是我的見性有開有合。

這個就很明白了,就是生滅當中有不生滅。

佛言:誰動誰靜。這個當中誰是屬於動的、誰是屬於靜的?阿難回答:佛手不住。現象就是有這樣的一個變化。「佛手不住」,佛的手一下開一下合。「見性尚無有靜」,這能見的心尚無有靜,怎麼會無住呢?「無住」就是不住,也就是「動」的意思。怎麼會有所謂的動呢?

所以佛言:如是!

如來於是從輪掌中。飛一寶光在阿難右。即時阿難迴首右盼。又放一光在阿難左。阿難又則迴首左盼。佛告阿難。汝頭今日因何搖動。阿難言。我見如來出妙寶光。來我左右。故左右觀頭自搖動。阿難。汝盼佛光。左右動頭。為汝頭動。為復見動。世尊。我頭自動。而我見性尚無有止。誰為搖動。佛言。如是。

這是如來放光。

佛從輪掌中飛一寶光在阿難的右邊,即時阿難他就看右邊,佛又放一光在阿難左,阿難又迴首左盼。

佛問阿難,說:你今天為什麼頭左右這樣搖動?

阿難說:如來放光來我左右,所以一下看左邊、一下看右邊,頭自搖動。

佛告阿難:汝看佛光左右動頭,「為汝頭動。為復見動。」是你頭動?還是見動?

阿難說:世尊,我頭自動,而我見性尚無有止,誰為搖動?佛言:如是!

這裡講說:「如來屈指飛光顯見不動,因為「二乘妄計五蘊身心以為無常」,所以故生厭離想,「不了常住真心性淨明體」,故如來要破妄見,先屈五輪指之後放光。來告訴他,來為他開示。阿難從這裡就知道「頭在動而見性不動」,則知身境本不動搖,怎麼又可以計為無常。

「則知身境本不動搖。」這是叫你反觀,

這是佛放光,阿難右看阿難左看,屈五輪指,屈已開、開已屈。見性尚無有止,誰為搖動?

從這裡就告訴他,在生滅當中,境界雖然生滅,這當中見性尚無有止。所以指得很明白、很清楚,那你怎麼可以再當作無常。

所以前面講的客塵煩惱,「塵」是動搖的,「客」是來去的。既然來去,它就不住,就是叫我們跟一般凡夫講這個世間,它會變化、會變異,你不要當作是真常。

那麼跟二乘人講,在變化變異當中,也是跟凡夫講,在變化變異當中,這個見性尚無有靜、尚無有止。

所以你不要把生滅心當作是自己的真心,不要認生滅以為真常,然後妄計無常,起無常想。

這在禪宗講這其實就是一個「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方式,就是如來直接這樣子告訴他,阿難在這裡他就會有體會。

於是如來普告大眾。若復眾生。以搖動者名之為塵。以不住者名之為客。汝觀阿難頭自動搖。見無所動。又汝觀我手自開合。見無舒卷。云何汝今以動為身。以動為境。從始洎終。念念生滅。遺失真性。顛倒行事。性心失真。認物為己。輪迴是中。自取流轉。

這裡是將前面講的「客塵」,這裡講的「屈五輪指、飛光動頭」這些譬喻,在這裡作一個總結。

於是如來普告大眾:如果眾生以動搖者名之為「塵」,以不住者名之為「客」,那你們看阿難頭自動搖,而見無所動,又你們看我手自開合,見性沒有舒沒有卷。那麼為何你們如今以動為身、以動為境,把這個會變化的、會變異的,當作是自己的身,當作境界,把會變化的當作是真常的。

因為這樣搞錯了,所以從始洎終念念生滅,遺失真性,顛倒行事,把會變化的,當作是真常的。所以從始洎終,迷在境界裡面,念念生滅,遺失真性,顛倒行事。既然迷失真性,這真心本有的智慧就轉成妄見,所以說「性心失真。認物為己。」你就摶取少分四大,然後內有少分四大以為身心,當作是自己,外有世界。敵體相對,認物為己。「輪迴是中。自取流轉。」所以在這裡輪迴生死。

這裡是總責二妄,一個是凡夫、一個是二乘。以驅凡聖之計也!是告訴你不屬凡也不屬聖,意謂眾生既知動搖名為塵,則生滅不常。你就應該知道這個世間就如同客塵一樣,就如同來去不定的旅客一樣。那麼就應該知道這個生滅不常,怎麼可以認為是真常的。

那麼二乘人,若知道頭動則見性不動。則本自真常明矣!這見性不動,只是頭動而已。境界在變化,在變化當中有不生滅性,怎麼可以當作是無常的,這樣就很清楚了。

這裡是先用比較方便的方式去讓他知道,實際上到後面的「四科七大本如來藏」,就表示「色心二法」,包括我們看到的「地水火風空根識」本如來藏。這裡是先把它分析出來,讓你知道在生滅當中有不生滅。但一般人會覺得好像「生滅」跟「不生滅」是相對的。

實際上這裡只是剛開始而已,慢慢的從下面第二卷一直到第三卷結束的時候,會告訴你,讓你知道一切所謂「陰入處界本如來藏」。「四科七大本如來藏」,這「四科」就是指「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所以叫「陰入處界本如來藏」。這就包含「色、心」,只是先以飛光動頭讓他知道,原來見性不生不滅,尚無有靜。誰為搖動。所以二乘人如果知道:頭動而見性不動。「本自真常」這個道理就非常地清楚明了,怎麼可以當作是無常的。

那麼既知常與無常之義,「云何汝等以動為身。以動為境。」這句經文它「含有二意」,這裡面含有兩種意思,

「真、妄齊驅。」

意思是說這個無常的身境,凡夫你怎麼會認為是常的。這是責問凡夫。即此幻妄身境,是無常之身境,你不可以認為是常。

那麼同時又「責二乘」,什麼叫「責二乘」?就是我們講的責難他、告訴他、也就是教化他。這個幻妄身境本是真常。所謂「幻化空身即法身。」你怎麼可以當作是無常?所以不要把無常當作真常,也不要把真常搞成是無常的。這都是妄計,所以叫「真妄齊驅」,由此妄計,所以從始洎終念念生滅,遺失真性,顛倒行事,本有的真性、本有的心性失真,反而認物為己,輪迴是中自取流轉,斯乃總責顛倒也!

其實這一段祖師大德講得相當好,解釋得相當地清楚。釋迦牟尼佛用這個譬喻讓我們可以從生滅當中見到不生不滅,同時把二乘錯誤的認知導正。二乘不知身心原來是常住真心性淨明體,所以佛用飛光動頭,讓二乘人知道這幻妄的身境本是真常,所謂「幻化空身即是法身。」

這邊說的:動搖者名為「塵」,則生滅不常,這個很清楚。而二乘知道頭動,見性不動,本自真常,也已經明了。那麼既然知道常與無常之義,那就不可以動為身,以動為境。所以凡夫不要認生滅無常以為真常。要二乘人知道此幻妄身境本是真常,不要當作是無常。

這一段要仔細地去看看。

阿難他既知只是頭動而已,而見性不動。這裡就應該知道這身境本不動搖,不要當作是無常想。

其實在這裡是憨山大師直接把你接上階,經文的意思就是讓你知道:眾生把生滅當作是真常。二乘人在生滅當中見不到真常,所以「飛光動頭」顯見性不動。

佛舉「客塵」之譬喻,顯示世間是無常的。在無常當中,要見到真性。所以動搖者,名為塵義,不動的就是光。那來來去去的是生滅的,生滅當中,這主人是不生不滅的,沒有來去。

而「飛光動頭」是顯示見性不動不搖,只是頭自搖動。「見」無舒卷。尚無動搖;尚無有靜,誰為搖動?這就經文的意思,是顯示常住真心性淨明體。文字上是這樣一直下來。

憨山大師這裡直接把他顯示出來:一個是讓凡夫應該知道,不要把無常當作是真常,二乘人呢不要把這個真常認為無常,這是作為一個總結知道身境本是不動不搖,所謂「幻化空身即是法身。」

有發心與沒發心的差別

 

有發心與沒發心的差別

悟顯法師    開示

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常常會方便隨緣地去勸人家來吃素、學佛。在這當中,我觀察到有一些人是有發心的,有一些人是沒有發心的,關鍵就在有發心跟沒發心,這裡面所得的果報不同。

 

比如說吃素,你勸一個人吃素,他真正有發心,這是慈悲心有發出來,跟沒有發心,那個是不同的。沒有發心的人,他會告訴你:「我平常就已經很少吃肉了,我也有在吃素食。」這一種就是搪塞的話,他沒有發心,他沒有發這個慈悲心,想要去愛護眾生,想要去幫助眾生,所以他的慈悲心不會增長,他的業不會轉,甚至他的殺業不會終止,念佛亦復如是。

  


所以祖師講的要具足信願行,不光相信,而且願意,願意往生淨土。這個願就是有發心,發願求生,跟你一般隨口叫喚,那是不一樣的。稱念彌陀名號,你具足信願行,跟一般隨口稱念,那是不同的。隨口稱念,這個叫有念佛,但是未必具有信願。就像世俗的人,常常會說:「阿彌陀佛保佑、阿彌陀佛保佑」,這個是隨口稱念。那能不能做為這一生往生淨土的正因呢?實際上他並沒有發願,他不是真正發願求生,所以臨終的時候,如果信願提不起來,也不能往生淨土。所以祖師講的「得生與否全憑信願之有無」,有沒有信願,就是講的有沒有發心,包括你懺悔業障,亦復如是。

  

你要消你的殺業,消你的惡業,你要發願拜懺、發願懺悔、發願後不再造,而且懺悔過去所做,跟你只有吃素,為了養生、為了健康,這裡面的功德是不一樣的。所以在修學的過程當中,同修們就應當要注意到,這有發心跟沒有發心的差別。

  

佛在經上教我們要有堅固的善心善願,你才能夠在菩提道上不會退轉,不管誰來影響,你都不會退轉。為什麼?你是自己真正發願的,真信切願,不是為了世俗的名利,為了世俗身體的健康、長壽,也不是為了只有環保,或是為了保平安,這個都不同。重點還要發慈悲心,念佛還要發深信切願求生淨土的心。能如是發心、如是發願,業障必然能消,而且消得很快。比起你沒有願心,比起你沒有發心,這有發願的、有發心的,他的功德確實是大得很多。所以為什麼你們受菩薩戒都要發四弘誓願,都要啟發你的四不壞信,讓你發願受菩薩戒,因為有發心,那就不同了。所以在修行的過程當中,這一點希望大家要能夠注意到。

  

為什麼學佛的人,他念佛吃素,他的業力會改變?他拜懺,他的惡業會消掉?就是因為他的用心跟人家不一樣,不同於世俗,不同於世間一般人只是為了自己,為了求點平安,這樣來念佛、來拜懺。當然我們不是講拜懺沒有效、念佛沒有效,是告訴你,你在這當中要能夠發起求無上道的這個願心,發起慈悲心來吃素,發起智慧來修學佛法等等的發心。以恭敬心、謙虛的心,來受持佛法,佛門講的「謙虛」就是把你的成見放下,不是做作假裝,那個沒有真正放下。所以用心很重要,你怎麼來用心,你怎麼存心。那麼心呢,唯有一心,實際上,不是多心。

  

不管你是在慈悲上顯現,在護生上顯現,我們叫慈悲;在念佛上顯現,我們叫信願;在境界上能夠了知諸法空,我們稱為般若、稱為智慧等等的,實際上是同一心。對染,跟你說清淨心;對小,跟你說大;在於能所當中,給你說無能所,實際上,都是同一心,並不是多心,所以你不用尋枝摘葉,還是攝歸一心。因為很多人,他聽了又有慈悲、又有清淨、又有平等、又有無差別等等的,他就起種種心,不知道佛法所說唯是一心而已。

  

心有多種力用,從力用上講有多種,但是實際上,唯是一心而已。就像你這個人身一樣,你在眼可以看,在耳可以聽,在鼻可以嗅香,作用種種不同;實際上能知能覺的,唯是一心而已。我們所說的亦復如是,所以教你用慈悲、教你平等、教你清淨,實際上是共一心體,不是多心,這一點,學大乘的人要懂。不然跟你講說要發心,你就到處三心二意、處處散亂,那你這個心也不是真正發到徹底,為什麼?不了唯心、不了一心,不了真如自性啊。

  

所以為什麼要依真而發、依體起用、稱性起修,就是這樣的一個道理,你才能夠掌握到根本,才知道心要怎麼用,心要怎麼來發;你不會變成散亂,不會變成三心二意,也不會變成一廂情願,而且同時在作用的時候,慈悲心顯現,必然具有智慧,必然具有平等,必然具有無差別,它一即是多,多即是一。跟世俗人這個慈悲心起來了,有時候就智慧沒有了;平等心起來了,這個差別心就沒有了,他的分別智、差別智就沒有了,我說的差別心,就是講差別智。

  

佛法講的一心,依一心而發大願,正是此意,依一心而起修行,正是此意;不會偏在一邊、墮在一邊,或是不具足。所以華嚴宗祖師講:「萬法起必同時,理無先後」,沒有前後的差別,因為都是真如自性的作用,只是眾生迷惑顛倒,現在完全忘失了,本來就具足,但是不會使用,所以藉由佛法來開發,逐步來引導,希望你能破迷開悟。

  

今天就是要跟大家講,你有發心跟沒發心的差別,這一點很重要。所以你吃素、你念佛、你修行、你要改正你的毛病習氣,你一定要發心;如果不發心,只是想說自己隨緣,都可以、都能接受,你的業消不掉。業如果消不掉,它就會增長,還會招感不善的果報。所以大家一定要記得,要懂得,要發真實心、要發菩提心來修學,來斷煩惱。

 

何謂不生不滅

 


何謂不生不滅

悟顯法師    開示

佛在《華嚴經》講:「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那麼《法華經》上說:「諸法實相。」種種的說法,目的總是要我們明了心性而已。

 

那麼心性呢,佛告訴我們,它是不生不滅。為什麼講「不生不滅」?說「不生不滅」是告訴我們,真心本性是眾生本具,無有一物能生,無有一物能滅,也就是說不屬於生,也不屬於滅。以心性不可名狀,沒有辦法用言語來形容,所以強名「不生不滅」。



眾生從無始來,迷妄入心,妄認緣塵分別影事,就是攀緣境界,取著境界,以為境界是實有的,不知道一切法從心想生,「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他不了解這個諸法實相,不了解眾生就本具有如來智慧德相。所以佛善巧方便告訴我們,自性是不生不滅。說「不生不滅」,就是為了破除你生滅的妄想而已。所以眾生墮在「有」中,見有生滅,認為法是實有的,告訴你「不生」;認為法是斷滅的,告訴你是「不滅」。所以這「不生不滅」,破眾生、外道、二乘無始以來的邪見。說是「無始」,就告訴你這個邪見,當體即空,所以說為「無始」,所以才講的「不生不滅」。因為凡夫認為「有生」,二乘認為「有滅」,所以他住「寂滅」,而佛就告訴你「諸法無生。諸法無滅。」都是破執治情的。

 

你要是認為自性不生不滅,在這個上面尋名作解,在這裡生執著想,記著名字相,認為自性定是不生不滅,那你就又錯會如來的真實義。所以為什麼講的「不可以言語道。不可以思量測。」佛說這些種種的言辭、善巧譬喻,都只是為了讓你明心見性而已。所以《金剛經》講的:「如來說法。如筏喻者。」就像坐竹筏,你要渡河,到了河岸以後,這個竹筏就捨掉。所以告訴你自性不屬生不屬滅,也不屬來不屬去,不屬一不屬異,一切能所、一切戲論、境界排除,目的是要你能夠了解真如實相。

 

你如果認定自性不是生不是滅,那為什麼如來能滅煩惱,能夠化身千百億?化身千百億,他就不屬於「不生」啦,則有生隨緣應化;能滅煩惱,他就不屬於不滅煩惱可滅。所以你要知道,龍樹菩薩在《中觀論》裡面說的「八不中道」,這是破執治情,目的要你提起「中道觀」。所謂的「由觀發中」,因為你如實觀照,所以能悟中道之理。這是三論宗講的正觀。所以佛說種種法,為治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用種種的法門。

 

所以,佛告訴我們真心本性,跟你講「清淨」,是為了對治你的「染」;跟你講不屬生滅,這是為了對治你認妄為真,認生滅為實有。實際上你要定解為自性是不生不滅的,那我們剛才就講過,如果自性是定,定是不生不滅的話,那如來就不能千百億化身,如來也不能夠滅除煩惱,因為煩惱不滅。煩惱可滅故,所以自性不屬於滅相。如來有化身,有報身,能夠隨緣起用,所以就不屬於所謂的不生,他就能夠應化,這就有生。所謂「以方便力故。為五比丘說。」正是此意,這才是真正即生滅而離生滅。所以這個道理,心性的道理,你要求知,要作解,尋個名相,尋個休歇處,馬上就落到窠臼裡面,馬上就被文字給轉,變成知解,所以很難明心見性。

 

重點是,你要知道,佛要表達的是什麼?是要讓你悟心,是要把你的這些邪見,錯誤的知見給排掉。就像《楞嚴經》裡面,佛在第三卷告訴你,你的耳朵能聽音聲,這個能聽的能力不屬於音聲,也不是自己有,也不是和合而生,也不是無因而生,這個就是要顯示如來藏性,顯示耳根即如來藏。可是凡夫不懂,看到經文,他認為既然不屬這裡,但是又不能離開因緣,他又回到因緣去了,就變成自相攪亂。近代解《楞嚴》的,很多都是掉到這個文字的輪迴當中,所以不能悟得諸法實相。明明佛把你心中的這些邪見給除掉,告訴你不從這裡,不從那裡,不是要你去找生處。佛跟凡夫講音聲,你能聽的能力不從音聲而生,不從耳根而生,你就在那裡找,到底是從哪裡生,最後還是又回到因緣生。因緣生,佛剛剛已經破掉了。所以你尋枝摘葉,你隨著那個名相、名詞,去那裡求知解,最後你還是掉到這個名相當中。所以佛法講的諸法實相,是不生不滅。這個道理有沒有錯呢?完全沒有錯。但是如果在這裡生定見,生定解,認為定不生、定不滅的話,那你就著相啦,你就在這裡起知見,就墮於永明延壽大師在《唯心訣》裡面講的一百二十種邪見當中,都是「迷宗背旨。失湛乖真」啊!向無生中妄立有生啊!向無趣中妄立六趣啊!就是這麼來的。

 

所以佛在破斥,是教你除,是除掉你的知見,不是要你找諸法的生處,因為諸法無生。說「無生」實在是不得已啊,說「實相」也是不得已,因為不可名狀,方便為你說。所以為什麼禪宗講:「向上一著。千聖不傳。」沒辦法傳給你,你得自己悟,你得自己用功修行。真如實性、真如實相,你現在看文字,你可以解得一點,有點概念,有點輪廓。但是實際上,你還是要透過修行,透過斷除煩惱習氣,你才能悟道。如果你的心不空,還存有這些知解,那真的會越解越遠。但是我不是講不用看經,經還是照看,對實相道理還是要了解,但是真正講的要契入,一定要透過修行。

 

所以說的自性不生不滅,就是告訴我們本自常然,不屬於生,也不屬於滅,也不屬於二乘,也不屬於大乘,這個要清楚,大小二相,仍是相對,仍是分別。所以《楞伽經》講的:「自覺。聖智境界。不可言說。不可名狀。」達摩大師講的:「唯有悟者應能識。未會眾生由若盲。」這最後一步,你要見性,你必須得自己去修行。跟你講自性是妙有,自性是真空,自性不生,自性不滅,都只是方便言說而已。這是如來善巧說法,為了破除眾生的情執。那你不要在這裡求知作解,不要在這裡生起種種知見,知道它是藥,來除病而已,病除了,這個藥,也自然就放下了。

 

所以佛告訴我們,佛性講的不屬生滅,能夠應用無方,能夠隨緣起用,體自空寂,這個都是屬於烘雲托月,不要把雲當作是月。就像《楞嚴經》講的:「如標月指。彼人因指。應當見月。」就像手指頭,指著月亮,你應該順著手指頭的方向去看月亮,而不是以為手指就是月亮。不然,不光看不到真月,也把手指頭看錯了,以為手指是月亮。所以佛法它很高深,大家要用心去學。

 

以上就是今天要跟大家講的。這個自性,跟你說「不生不滅」,你要知道,不可作定解,不可以在這裡執相尋名,不然會產生出更多的枝葉,最後你就掉到你這個妄想當中,永遠都沒有辦法出來!

 

剛開始你學大乘實相,難免會接觸名相,但是你一定要懂,要知道,這名相是個鑰匙,門打開了,鑰匙記得拔掉,而且還要進門,要懂得入門,不要鑰匙還插在門上,人也不肯進去,那就變成只是說食數寶而已。


實報心觀圓。無隔別不融之苦。但受無礙不思議樂。

 



彌陀要解 70 悟顯法師 講述 (精彩節錄)

 【彌陀要解文】

 實報心觀圓。無隔別不融之苦。但受無礙不思議樂。

 

【講述】

這是講四種國土,所謂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還有常寂光淨土。一般佛國土按照修證來分有這四種,這是講第三種實報莊嚴土。

 

實報莊嚴土以一心三觀圓融的觀法來契入,所以他說「實報心觀圓」。「心觀圓」,心就是一心三觀,圓是指他是圓融的。既然是圓融觀門就沒有「隔別之苦」,什麼叫隔別?有隔別就有能所,就有對立,有有無,有去來,有先後,有次第。

 

用一心三觀契入實報莊嚴土,真正證入了就沒有「隔別不融之苦」。但是一心三觀剛開始的時候,還沒有辦法完全真正像實報莊嚴淨土這樣自在,這個是要知道的。

 

因爲一心三觀這種修行方式,他可以按照斷證或生凡聖同居土,或生方便有餘土,或生實報莊嚴土;一個是修行的方法,一個是看你的功夫、斷證,所以「無隔別不融之苦」。

 

「但受無礙不思議樂」,什麼叫無礙不思議樂呢?你看觀世音菩薩他就是契入實報莊嚴土,所以他有能力三十二應,千處祈求千處應遊戲神通,遊戲人間度化眾生。

 

這些大菩薩在古代的時候,就常常出現在我們中國度化眾生,或現人身,或現畜生身,或現餓鬼身,隨類現身,隨機感赴。不光是在我們中國,包括這世界上,乃至他方世界各各角落,都有佛菩薩在示現度化眾生。這些都是大菩薩,沒有此界、他方來去之相;在六道輪迴當中沒有什麼是可以障礙他的,所以「但受無礙不思議樂」。

 

「不思議樂」就是指二乘的知見、凡夫的情識沒有辦法去思量,去測度。菩薩的境界所謂的「樂」就是講「三昧正受」,所以說「但受無礙不思議樂」,這是講實報莊嚴土。

💖💖💖💖💖💖💖💖💖💖💖💖💖💖💖


畫佛因緣 悟顯法師 講述因緣

諸位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

你們現在在這篇貼文上看到的這張佛菩薩像,是我多年來認識的一位居士,她所至誠恭敬繪畫,她雖身有重疾,仍然虔心畫佛,並且分送海內外寶剎道場,與眾生廣結善緣,並且不願留名,她不但自己畫,還免費教人畫佛,可謂是自利利他。

所以雖身有重病,但是願力超過了業力,她徹底轉過來,我心想難得末法時期有如此發心的居士,我們應該來分享他畫的佛像。

那天她到精舍送了一幅佛像給我,也跟我講到她的發心,正好與我的心願相同,願與更多人廣結佛緣,讓更多人看到佛菩薩莊嚴法相,所以我跟她要了她的畫作,並請同修電子後製,將其在臉書、LINE以及微信、微博⋯⋯貼文分享,希望更多的有緣人可以看到,同霑法益,也請大家多多分享,一同來成就這份殊勝美好的功德。

悟顯 和南

2020年12月17日 星期四

一智同緣普救護 種種苦難皆消滅

 




一智同緣普救護  種種苦難皆消滅

悟顯法師 開示


你看《華嚴經·觀自在章》:「一智同緣普救護。種種苦難皆消滅。」他是用智慧,「同緣」 就是平等,見到眾生的佛性,眾生都是從心所現的,從佛性所生的,所以他以「一智」就是我們講的般若智慧,般若智是同緣的、平等的對待一切眾生,知道眾生從心所生,叫一智同緣,平等救護-普救護。所以眾生的種種苦難皆能消滅,菩薩幫助眾生是這麼幫助的,是用平等心。

 

所以好人念觀世音菩薩能夠得度,惡人念觀世音菩薩也能得度,都能夠離開苦難,為什麼?因為觀世音菩薩成就的這個名號,就是因為他修慈悲行,修平等行,沒有染淨之分,沒有善惡之分,所以好人念了也得保佑,惡人念了也能改過向善,也能夠離開這些苦難。或是被大火所燒、大水所淹,他都能救。

 

所以菩薩幫助眾生,不會說你是壞人,你被火燒你活該,燒死算了,他不會存這種心念;可是世間人就會,你要看到一個人作惡多端,他受到苦難了,你心裡面一定很高興,嘴巴上念著阿彌陀佛,心裡卻想:死得好死得好,活該!你就是該死。

 

這個不對,嘴上雖然念佛,心裡卻帶著一種幸災樂禍的心,這樣念佛不會得三昧,所以南懷瑾居士講,中國人念佛特別有意思,碰到一件事情不高興,心裡很生氣,嘴巴上念著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實際上,這句阿彌陀佛的意思是氣死我了氣死我了。

 

所以這樣念佛不能降伏煩惱!我講出來,相信很多人都是這樣,碰到事情不如意了、不順心了,你心裡面就念佛,可是怨恨的心還是沒有捨掉,所以這個佛號你要會念。


💖💖💖💖💖💖💖💖💖💖💖💖💖💖💖


畫佛因緣 悟顯法師 講述因緣

諸位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

你們現在在這篇貼文上看到的這張佛菩薩像,是我多年來認識的一位居士,她所至誠恭敬繪畫,她雖身有重疾,仍然虔心畫佛,並且分送海內外寶剎道場,與眾生廣結善緣,並且不願留名,她不但自己畫,還免費教人畫佛,可謂是自利利他。

所以雖身有重病,但是願力超過了業力,她徹底轉過來,我心想難得末法時期有如此發心的居士,我們應該來分享他畫的佛像。

那天她到精舍送了一幅佛像給我,也跟我講到她的發心,正好與我的心願相同,願與更多人廣結佛緣,讓更多人看到佛菩薩莊嚴法相,所以我跟她要了她的畫作,並請同修電子後製,將其在臉書、LINE以及微信、微博⋯⋯貼文分享,希望更多的有緣人可以看到,同霑法益,也請大家多多分享,一同來成就這份殊勝美好的功德。

悟顯 和南

2020年12月16日 星期三

你的心在哪裡? 楞嚴經 十番顯見- 初顯見性是心非眼





【楞嚴經白話直解 卷一】   (精彩節錄)


你的心在哪裡?


楞嚴經 十番顯見  初顯見性是心非眼


悟顯法師 開示 


阿難。汝先答我見光明拳。此拳光明。因何所有。云何成拳。汝將誰見。阿難言。由佛全體閻浮檀金。赩(音夕)如寶山。清淨所生。故有光明。我實眼觀。五輪指端屈握示人。故有拳相。

 

 

佛跟阿難說:你先回答我,你看到這光明拳,這光明因何而有?云何成拳?這個是很簡單的問答。汝將誰見?「光明拳」就是如來握拳,因為拳上有光明。

 

阿難回答說:由佛全體閻浮檀金赩如寶山,「閻浮檀金」就是如來身像的顏色。閻浮檀金色,也就是像紫金色一樣。「赩如寶山」,「赩」就是紅色的。「赩如寶山清淨所生。故有光明。」這是阿難讚歎佛,說他看到佛的身相是怎麼樣的:佛身是閻浮檀金色,赩如寶山清淨所生,故有光明;如來的威德就像一座山一樣,高聳莊嚴。這是一個形容,但也是事實,因為他看到世尊給他的感覺,就像他這裡形容的一樣。

 

 

阿難說:「我實眼觀。五輪指端屈握示人。故有拳相。」他是用眼睛看五輪指,佛手上有千輻輪相。佛握拳在大眾中,握著拳頭告示大眾,所以有拳相。

 

 

這裡講小乘不知有八識,只知有六識。

 

有些人他問:為什麼有八識?因為小乘人他只知道六識。他根本不知道所謂八識,所以他一聽到有八識,他覺得很奇怪。你怎麼知道有八識?你證明給我看。

 

所以他根本完全不了解,你縱然再給他證明,或者他根本不信的。

 

他每天都在用,他沒有辦法知道。所以祖師還有釋迦牟尼佛在經上都講過,小乘人他不知道有八識,你跟他講,有時候他還不信,

 

因為他一向執根識相生,根攀緣色塵生眼識,以為眼睛能見。

 

我們以前學的所謂眼色為緣生眼識,這是一般小乘講的,但這還沒講到究竟,真正講到究竟,是在後面講的,所謂「本如來藏妙真如性」,後面講到「飛光動頭」猶如客塵,只是你頭動,見性沒有動,所以不生不滅。而不是「眼色為緣生眼識」,不是眼睛攀緣色塵生眼識,這屬於「生滅妄見」,是妄心,這個還不是真的。他這裡要顯示的就是,你看飛光動頭,只是頭搖動,見並沒搖動,顯示真心本性本不動搖,所以不屬生滅,不要認為是無常的。也同時指示凡夫,世間如同客塵,不要認為是真常的。

 

這兩個比喻是一起看的。

 

所以我們從前都認為眼攀緣色塵所以產生眼識,這個認知講出去,整個佛教界都知道的。但這是妄想心、顛倒心,是這裡要破掉的,他是要破小乘的妄見、凡夫的妄心。這裡是要顯示「常住真心性淨明體」。凡夫認為:我有攀緣到,我在想的這個就是我的心。二乘人他比凡夫清楚,他認為眼根攀緣色塵,產生眼識,識在眼、色當中產生出來,以為是眼能見,不知是心在見,是真如自性在這裡起作用。

 

 

 


  佛告阿難。如來今日實言告汝。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開悟。阿難。譬如我拳。若無我手。不成我拳。若無汝眼。不成汝見。以汝眼根。例我拳理。其義均不。

 

阿難言。唯然。世尊。既無我眼。不成我見。以我眼根。例如來拳。事義相類。

 

佛告阿難。汝言相類。是義不然。何以故。如無手人。拳畢竟滅。彼無眼者。非見全無。所以者何。汝試於途詢問盲人。汝何所見。彼諸盲人必來答汝。我今眼前唯見黑暗。更無他矚。以是義觀。前塵自暗。見何虧損。

 

 

佛告訴阿難:我今天實言告汝,諸有智者要用譬喻方能開悟!

 

佛在這裡舉了一個譬喻。他問阿難,譬如我握拳,如果沒有我的手,我是不是就沒有辦法握拳?一般人會認為是這樣。「若無汝眼」,那如果沒有你的眼睛,你這見是不是就沒有了。佛以這兩個事情來問阿難:沒有手就沒有拳、沒有眼就沒有見,一般凡夫都是這樣認為。

 

佛說「以汝眼根。例我拳理。其義均不。」你看這兩個道理是不是一樣的?沒有手就沒有拳,沒有眼你就沒有見,這兩個道理是不是相通的,所以說「其義均不。」

 

「阿難言。唯然。世尊。」阿難說:是的,世尊。

 

「既無我眼」,沒有眼睛,那我就看不到了,以我眼根例如來拳,這個道理是相類似的。「佛告阿難。汝言相類。是義不然。」你說相類似,那你搞錯了。「何以故」?為什麼呢?「如無手人。拳畢竟滅。」就像一個人沒有手,他確實沒有辦法握拳,但「彼無眼者。非見全無。」一個人沒有眼睛,並不代表他見性消失。「所以者何。」「汝試於途詢問盲人」,你問路上那盲人說:「汝何所見。」你看見什麼?「彼諸盲人必來答汝」,這個盲人一定回答你,「我今眼前唯見黑暗。更無他矚。」我眼前就一片漆黑。「以是義觀。前塵自暗。見何虧損。」所以前塵自暗,見沒有虧損。

 

 

這裡是「會見歸心」。

 

如來就以拳跟眼根這兩個來譬喻說明。「若無我手則不成拳,若無汝眼豈曰無見耶」?佛用這兩個譬喻來告訴阿難。沒有手確實不能成拳,但是沒有眼根,並不代表你的見性消失了,怎麼可以說是無見?

 

所以「故引盲人」,盲人是無眼的,所以唯見黑暗,但是呢,見黑暗,這個「見」還是存在的,並不能說他沒有見,他只是不見明。所以說「前塵自暗」,就是盲人他不見明而已,其盲人與暗室中人所見的黑暗並沒有差別。所以說只是「前塵自暗」,盲人只是見到一個暗相,並不是沒有「見」。

 

所以這一段,包括下面這一段都是「會見歸心。」

 

 

阿難言。諸盲眼前唯睹黑暗。云何成見。佛告阿難。諸盲無眼。惟觀黑暗。與有眼人處於暗室。二黑有別。為無有別。如是。世尊。此暗中人。與彼群盲。二黑校量。曾無有異。阿難。若無眼人。全見前黑。忽得眼光。還於前塵見種種色。名眼見者。彼暗中人。全見前黑。忽獲燈光。亦於前塵見種種色。應名燈見。若燈見者。燈能有見。自不名燈。又則燈觀。何關汝事。是故當知。燈能顯色。如是見者。是眼非燈。眼能顯色。如是見性。是心非眼。

 

 

這個就是「會見歸心。」

 

阿難說「諸盲眼前唯睹黑暗」,盲眼人是看到黑,怎麼會說他看得到?所以佛就告訴阿難說:諸盲眼前唯觀黑暗,那與有眼人處於暗室,這兩個有沒有差別?阿難就回答:「世尊。此暗中人。與彼群盲。二黑校量。曾無有異。」阿難說兩個都是黑,沒有差異。

 

盲者不管他是在有燈的地方或者在暗室當中,所見都是黑暗。跟有眼人處於暗室,眼前是黑暗,這二黑是沒有差別的。

 

 

佛告阿難說:如果一個人沒有眼睛,能見到前方的黑暗,「忽得眼光」,這眼睛突然好了,「還於前塵見種種色。名眼見者。」這眼睛好了,他可以見到種種色相,這叫眼睛看見;盲人的眼睛好了,見到燈光就叫「眼見」。

 

那麼黑暗中的人全見前黑,「忽獲燈光」,忽然有燈光,暗室中人燈光一打開,那是不是可以叫做「燈見」。是燈在見。

 

 

這個是世尊講的。

 

 

你說是因為眼睛在見,實際上不對,是見性在見,所以這裡舉一個比喻,就是:一個盲人前面見到的黑暗,跟一個有眼睛的人處在暗室當中,這兩個黑是沒有差別的。

 

如果說這盲人眼睛突然好了,能夠再看到種種的色相,硬要說這個叫「眼見」的話,那跟暗中明眼人忽然獲得燈光,可以同時看到種種色相,那是不是可以叫做「燈見」?那就不叫眼見。

 

所以說是眼在見這是錯的。

 

前面是講盲人「獲得眼光」,眼睛突然好了叫「眼見」。

 

「忽獲燈光。亦於前塵見種種色。」那暗中人全見前黑,忽獲燈光,那應該可以叫「燈見」,對不對?因為他只是燈打開了。

 

這個盲人是眼睛好了,既然可以叫眼見,為什麼一個眼睛好的,在暗室當中燈突然打開,也要叫眼見,不對,因為他是因燈有見,應該叫「燈見」。

 

這個盲人是因眼有見?所以叫「眼見」;在暗室當中,燈光突然打開,他應該叫「燈見」。

 

若燈能有見,就不叫燈。那「又則燈觀。何關汝事。」那是燈在看,跟你沒關係。

 

所以說眼根不是真的有見,能見者是心非眼。「是故當知。燈能顯色。如是見者。是眼非燈。」眼能顯色,眼就像燈一樣能顯色。「如是見性。是心非眼。」

 

 

所以釋迦牟尼佛智慧之高,不是你凡夫說「是眼睛在見、眼見為實」,眼見都不一定為實。一般凡夫是沒有辦法知道的。這一段很清楚。

 

 

如來「以拳例眼根」,如果沒有手則不能成拳;若無汝眼,不可以說無見。所以引盲人是無眼,所見黑暗也是能見。這盲人跟暗室中人所見黑暗,其實沒有差別。「則知見不在眼」。若盲人忽得到眼光名為眼見。則暗室中人忽得燈光,那他應該名為「燈見」,所以說豈有此理。

 

以燈但是顯色而已,所以其「見」在人;是知眼只是顯色而已,而此見性是心非眼,這個就是「會見歸心」。

 

 

前面講「會見歸心」,下面要破這生死妄想心。驗明六識妄執五蘊身心為我,計常無常,起顛倒見。

 

凡夫執著五蘊身心以為真常,把無常當作真常。二乘不了身心本是真常,把他當作是無常,故云:顛倒。

 

為什麼他這裡這樣解?後面就有講到:則知汝身與諸如來清淨法身比類發明,如來之身名為正遍知,汝等之身號性顛倒;故知前文從身見所起的妄想分別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