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8日 星期六

無色界第四重天│楞嚴經白話直解卷九 (8)




 【楞嚴經白話直解 卷九】   (精彩節錄)


悟顯法師 講述


無色界第四重天│楞嚴經白話直解卷九 (8)......


再來看第四個非想非非想處。

識性不動。以滅窮研。於無盡中。發宣盡性。如存不存。若盡非盡。如是一類。名為非想非非想處。

阿賴耶獨存,所以稱為識性,前面未見識性,凡夫天他見到阿賴耶堅固不動,不知本來不動的道理,所以以滅定的功夫,深窮研習,想把阿賴耶消除。

我們前面《楞嚴經》講的「常住妙明不動周圓」,藏性它是不動的,但是你有無明在,它就變為阿賴耶,「無盡中。發宣盡性。」就是說這一天的非想非非想處天的人,他不達諸法實相的道理,但是他見到阿賴耶識非常堅固不可動,他以他的定力,深窮研習,就是在無盡當中,在阿賴耶當中,它不可靜、不可動,強以發宣;想要把它銷除。頭上安頭,欲盡其性,所以此天既然欲盡其性,但是因為識性不可盡,阿賴耶也不可盡。因為定力的逼迫,所以識性雖然存在,阿賴耶雖然存在,但是它不起現行,所以叫做「非想非非想」。

我們來解釋經文,識性現前,所以叫「如存」。見相已泯,所以叫做「不存。」它這裡就不動了,見相已經泯掉了。

前面七識已經銷了,所以叫「若盡」。但是無明未破,所以叫「非盡。」所以說「如存不存。若盡非盡。」

那麼「如是一類。名為非想非非想處。」兩個總的來看,因為不存的緣故,所以這個見相已經泯掉了,唯有阿賴耶獨存,那麼「若盡」,因為前面七識已經銷掉了,所以這裡「不存、若盡」來看,叫做非想,「如存」就是識性已經現前,經文講:「如存」識性現前,唯阿賴耶識獨存,叫做「如存」,但是無明未破,叫做「非盡」,所以「如存、非盡」來看,這個叫非非想。前面是非想,這裡是非非想,所以叫非想非非想天。壽命有八萬大劫。這個應該說是最上流的天人。再看經文,

此等窮空。不盡空理。從不還天聖道窮者。如是一類。名不迴心鈍阿羅漢。

這裡是總結四空天。

不是真修,這個已經是禪定很高,你這個境界一般人是連理解沒有辦法理解,所以你就可以想到釋迦牟尼佛這功夫更是超過他們。不是只是看兩行經文,你就能夠了解佛法,看經可以完全了解佛法,還是要有定力,還是要真正的修行。這一天的天人他說雖然窮空,但依欣厭之心,沒有盡真空之理,還是妄有取捨,不是真修,以此四天的行人皆從色界五不還天還有無想天而來。如果從不還,不能頓斷上三界的惑業,所以沒有出三界,還是依無漏智,他是講仍依無漏智銷礙入空而生此天者,名為不迴心鈍阿那含。

這裡其實是阿那含,但是我們統稱是阿羅漢,所以它是不還天,從不還天還有無想天過來的。這些人沒有辦法出三界,但是仍依無漏智銷礙入空。這一類人就稱為不迴心鈍阿那含,通稱阿羅漢,因為四果都可以稱為羅漢,只是我們再詳細分的話,有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這四個。

若從無想諸外道天窮空不歸。迷漏無聞。便入輪轉。

這是經文,如果說從無想外道與廣果天能觀能窮空者,就是能徹底觀空,而來生此天;若窮空不能銷礙,是迷於有漏,無所見聞,於彼不來那就入於輪轉,所以「窮空不歸。」不歸就是不來的意思,舊經引這個論典來解釋,無想天的外道業盡他就墮落,就是從無想天外道,他如果窮空但是不能銷礙,他是迷於有漏無所見聞,所以他沒有辦法來生此天,他就直接就墮落了,無想外道墮落,所以說「便入輪轉。」再看,

阿難。是諸天上各各天人。則是凡夫業果酬答。答盡入輪。

所以說「假饒修到非非想,不若西方歸去來」,還不如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所以雖然他的功夫能這麼深到八萬大劫境界,對於一般的人來說算是非常高深。你聽他形容他禪定的境界,對於一般人的認知來說,在凡夫中有這麼深的禪定,已經很厲害了,但是終究是業果酬答,業報盡了,也就是定力沒有了,報盡必然墮落,又再入於輪迴當中,也就是一定會退轉,一定還是會再輪迴,沒有真正出三界。

無色界第三重天│楞嚴經白話直解卷九 (7)

 


 【楞嚴經白話直解 卷九】   (精彩節錄)


悟顯法師 講述


無色界第三重天│楞嚴經白話直解卷九 (7)......


下面看第三個:無所有處。

空色既亡。識心都滅。十方寂然。迥無攸往。如是一類。名無所有處。

前一天講的色空都亡而獨存識心,還是有個識心,到這裡他識心也銷滅掉了,所以說「空色既亡。」識心也滅掉了。「空色既亡。」是前面的厭空依識,它這裡連識心都消掉,但依識性,因為它沒可以依的,其實識心是銷掉的,不是真的沒有,他是定力把它壓住,不讓它動。所以「十方寂然。」迥無所有,名為「無所有處。」因為識性幽綿,行人到這裡以為是究竟,但是實際上不是究竟,這是生死根本,所謂無量劫來生死本,癡人喚作本來人。這個識心就是指前面半分的末那微細還在,他認為,他還存留個識心,他還是在散亂,散亂可以影響到他的定力,他把這識心給滅掉,他依靠深的定力,將半分微細也都銷滅,所以叫識心都滅。

那麼你要知道,他這個滅不是阿羅漢的那種種現俱斷,就是種子現行都斷除,叫做「種現俱斷」,不是第九次第定,這裡還沒有。這祖師大德就有講,他不是阿羅漢的種現俱斷。

下面就是講他半分微細既然銷除,唯有阿賴耶識獨存。阿賴耶它是無分別,唯覺十方,寂然冥然,「迥無攸往。」「迥無攸往。」就是他不再前進了,這個就是外道,昧為冥諦之處。所以「如是一類。名無所有處。」為什麼叫無所有?因為色、空、識這三個都無所有,壽命六萬大劫,他到這裡他「十方寂然。」因為阿賴耶沒有分別,他所覺得就是十方,寂然冥然,所以他不再前進了,這個就是外道以為是冥諦,得的是無所有處天的果報,就是色、空、識三都無所有,所以叫無所有處。

悟定居士 校對整理

無色界第二重天│楞嚴經白話直解卷九 (6)

 




【楞嚴經白話直解 卷九】   (精彩節錄)


悟顯法師 講述


無色界第二重天│楞嚴經白話直解卷九 (6)......


第二個:識處。

諸礙既銷。無礙無滅。其中唯留阿賴耶識。全於末那。半分微細。如是一類。名為識處。

這四空天第二天是厭空依識,「諸礙既銷。」就是依著前面空無邊處天的定力。銷除諸礙依前空處,無礙之無亦滅,所以叫「無礙無滅。」它是破空入識,所以銷礙入無不依色,無礙之無亦滅,所以不依空,他依識,所以這裡是厭空依識。

唯觀於識,所以說他唯留阿賴耶。以末那,末那識就是意根,意根依內外門轉,緣色、空、識這三個。那麼六識到這裡已經滅掉了,所以等於是六識它伏住了,它不起現行,所以不緣色空;但是內緣第八意識的見分為我,所以叫「全於末那。半分微細。」末那識它還是依第八意識見分為我,這裡是捨空依識,所以「名為識處。」

什麼叫「全於末那。半分微細。」還可以再稍微講仔細一點,在這樣的境界當中,你所存的還在作用的識性當中,因為前六已經滅掉了,那第七意識怎麼來的?

第七意識它是依色空識內外轉,還有意根,依色空識三個內外轉,它這裡不緣色空,內緣八識見分為我,經文講唯留第八阿賴耶識,於全分末那,第七識當中,半分微細猶存,就是厭空依識。阿賴耶翻作中文叫「藏識」,但是這裡雖然在講阿賴耶,意思是要顯示末那,因為末那以阿賴耶為體。末那就是第七識,我們唯識講的叫染汙依。所以第六意識所依的根,那末那托第六識,緣六塵,就緣色空,行相粗顯,托塵似有,離開塵,第七意識這個識就沒有了,那麼今天色空俱滅,那識就無所依托。所以前半分已滅,它還有半分,還有一半,內緣第八意識。所以說有半分獨存,所以說「全於末那。半分微細。」這個半分的微細還獨存,所以內緣第八阿賴耶識見分為我,「如是一類。名為識處。」所以生識無邊處天,前面一個是空無邊處,這裡是識無邊處。因為以末那為能緣心,阿賴耶識為所緣境,這個壽命有四萬大劫,定力很深的,比前面還要再加上去,還要再加了一倍。

悟定居士 校對整理

無色界第一重天│楞嚴經白話直解卷九 (5)

 



【楞嚴經白話直解 卷九】   (精彩節錄)


悟顯法師 講述


無色界第一重天│楞嚴經白話直解卷九 (5)......


接著講無色界天,無色界裡有四重天。

復次阿難。從是有頂色邊際中。其間復有二種歧路。若於捨心。發明智慧。慧光圓通。便出塵界。成阿羅漢。入菩薩乘。如是一類。名為迴心大阿羅漢。

從色界頂「色究竟天」當中分兩條「歧路。」「歧路」就是分岔的路。一個是迴心阿羅漢,他就出三界之外,另一個是不迴心,不迴心的話他就是入空處,就是入到了「無色界天」,所謂就是「空無邊處天」。

無色界有四天。捨心發無漏智,就是斷上地三十六品俱生煩惱,就證得無學,然後又迴心向大乘道,他就不入空處,所以名為大阿羅漢。他是依色界頂天而修此定,不是一般凡夫天。

下面看第一個:空處。

若在捨心。捨厭成就。覺身為礙。銷礙入空。如是一類。名為空處。

這裡就是講無色界天,無色界天的第一天,無色界天有四天,沒有業果色,就是一般的業果色沒有,可是有定果色,他這色身怎麼來的?他是靠他禪定而感得的,包括他的正報也是,這裡他就是定性聲聞,跟無想外道來這裡雜處,就是雜居此處,都無色蘊,所以名為無色界。沒有業果色就是沒有眾生的身器以及形色,定果色就是法處所生色之一。由定力變現出來的色,所以叫定果色。這是作一個解釋。

經文講的「若在捨心。捨厭成就。」就是依前捨心,就是色界頂天的捨心。那麼這捨已經成就,還有色礙,所以銷除色礙以入空處,所以叫「銷礙入空。」那麼這個就是厭色而依空,所以「名為空處。」壽命有兩萬大劫,這裡的壽命就是按照他定功來算的,他的定力可以到兩萬大劫。

這些都是依偏空來修行的,剛開始是厭色依空,再來就是厭空依識,再來就是無所有處,無所有處就是色、空、識等它都銷滅,所以依識性,這識性就是藏性,第四個依識性以滅研窮,但是它沒有辦法真滅,這些都是沒有出輪迴的,不成聖道。它這裡講的依著這個識性,我們後面就會看到。這識性祖師講的就是藏性,就是阿賴耶獨存稱為識性,但是識性的根本就是藏性,所以他這裡只剩阿賴耶識獨存,他又想把阿賴耶識給滅掉,所以到第四個,非想非非想處天的時候,他這定功很深,他想把阿賴耶識給銷滅,可是他沒有辦法銷滅它,因為它不可盡,所以說於無盡中發宣盡性,後面就會說到。這些都是沒有辦法出輪迴的,所以不成聖道。等到他這個定力消除以後,他就會墮落。

悟定居士 校對整理

弘一大師 晚晴集 【圖文篇】29

 



晚晴集 弘一大師 編著


達宿緣之自致。了萬境之如空。
而成敗利鈍。興味蕭然矣。
(蓮池大師)

四禪有哪九天│楞嚴經白話直解卷九 (4)

 



【楞嚴經白話直解 卷九】   (精彩節錄)


悟顯法師 講述


四禪有哪九天│楞嚴經白話直解卷九 (4)......


再看四禪。四禪分為九天,「凡夫天」一樣分為三層,還有一個是「外道天」,後面還有「五不還天」,五不還天一般人只知道是聖人所居,但是他見不到。

阿難。復次天人。不逼身心。苦因已盡。樂非常住。久必壞生。苦樂二心。俱時頓捨。粗重相滅。淨福性生。如是一類。名福生天。

這四禪有九天,本地就是三天,在「廣果天」當中別開「無想外道天」,還有「五不還天」,這五不還天就是三果聖人所居,所以有九天分為三種。

凡夫天有三,「福生天、福愛天、廣果天」等前面三個是凡夫所感的實報天,也就是凡夫的天報。

在《俱舍論》講:第四禪離八災患,「八災患」就是:尋、伺、苦、樂、憂、喜,還有出、入息,這八患,這是他離的「內患」,還有:不為三災所動,這是「外患」。這裡叫做「不動地」,因為它不為「三災」所動,也不為「八患」所惱,它相對於前面來說它是不動。這裡經文講的「不逼身心。苦因已盡。」這「不逼」就是已經離開前位之苦,就是離開「尋、伺、憂、喜」,「尋伺」就是尋求伺察,前一層天還有比較粗重的尋伺,到這裡已經離開了尋、伺、憂、喜等苦因,所以說「不逼身心。」沒有逼迫,但是這個「樂」非常住,第三禪雖徹意地之樂,但是這個樂必然有壞,所以不屬於常住。樂會變壞,於是它就有「苦」生,所以叫「久必壞生」。

什麼叫「苦樂二心。俱時頓捨。」就是從前面一直到這天之前都是「厭下苦、粗、障,欣上淨、妙、離」,一樣是厭苦欣樂。

到此天就「苦樂俱捨」。這裡他厭苦欣樂的心就捨掉了。所以叫「粗重相滅。」也就是「苦樂二心。俱時頓捨。粗重相滅。」他得四禪天的禪定,欣上妙定,所以叫「淨福性生。」因為離開了四禪以下的染著,所以叫「淨福」。這是解釋經文。這一類名為「福生天。」

應該說這樣的一個功夫可以生到「福生天。」

捨心圓融。勝解清淨。福無遮中。得妙隨順。窮未來際。如是一類。名福愛天。

這「福愛天」就是四禪第二天。

它是捨諸苦樂等法,唯一捨心與定心圓融,所以叫「捨心圓融。」在「捨心」當中決定認可,不為異緣引轉,所以叫「勝解清淨。」他是天道的勝解清淨。捨心既然圓融,那麼就無有遮限,所以叫「福無遮」,他感得的淨福就沒有障礙,所以叫「福無遮」。因為他有勝解力,於圓融定中能夠愛樂隨順,沒有障礙,受用無窮,所以叫「得妙隨順。窮未來際。」這一層就稱為「福愛天。」

那麼有一個問題,他說:有漏禪的壽命有限,為什麼說窮未來際?一般人都會有這個問題。這裡講:他是從他得定,所以壽命報得長遠,常常以「劫」來計算,來講窮未來際,不是真的無盡未來。只是比一般人長很多,所以叫做「窮未來際。」

第三個:廣果天。

阿難。從是天中。有二歧路。若於先心。無量淨光。福德圓明。修證而住。如是一類。名廣果天。

這是四禪第三天。

就是在「福愛天」中有分兩種「歧路。」所以叫「從是天中。有二歧路。」一個就是「廣果」,一個就是到「無想」,就是迂曲到「無想天」。「若於先心。無量淨光。」就是從他修行以來,不帶異計,他直修根本四禪,他沒有修其他的,他是修四禪,離開了前面染著,所以叫「無量淨光。」熏禪福德,增盛圓明,所以叫「福德圓明。」因為他有禪定所以他有福,熏習的禪定,所以得福報。「福德圓明。」以四無量心,熏禪福德,有定力,又有四無量心,所以增盛圓明,離下地染,這樣「修證而住。如是一類。名廣果天。」這是廣德所感,所以名為廣果。這是正修四禪。

那還有一類是外道,再看「無想外道天」,也就是「無想天」。

若於先心。雙厭苦樂。精研捨心。相續不斷。圓窮捨道。身心俱滅。心慮灰凝。經五百劫。是人既以生滅為因。不能發明不生滅性。初半劫滅。後半劫生。如是一類。名無想天。

這是第四禪第四天無想天,是從「福愛天」分出來,算是外道天。

他修四禪帶「異計」,就是他不是真正的正修四禪天,他帶異計,所以感得此天的果報,由前欣厭不已,不是厭下欣上,厭下苦粗障,欣上淨妙離,所以叫做欣厭不已,故云:「精研捨心。相續不斷。」精研此捨心,「精」就是精進,「研」就是窮研。前面是「雙厭苦樂。」在這裡繼續地深入,繼續用功,所以說「相續不斷」。到「福愛天」他能遍窮捨道,所以叫做「圓窮。」就是苦樂雙捨,捨到他們認為的究竟。那麼捨心既亡,則身心亦泯,所以叫做「俱滅。」他把什麼都不想,就當作是涅槃。

「心慮灰凝。」就是講他在無想天的果報,「灰凝」多久?就是「五百大劫」。五百大劫他心都不想,灰凝就是「想心不行」,他不打妄想,他的禪定非常厲害,可以五百大劫想心不行。所以經文上講:「是人既以生滅為因。」下面就告訴你:都是虛妄的。因為這一層天他不了不生滅心,我以欣厭疲勞,以生滅為因,所以他只是暫見六識,但見六識暫時不動而已,就像石頭壓草,暫時而已,他不知微細生滅,他就以為是涅槃,所以叫「不能發明不生滅性。」他是以生滅為因,所以不能發明不生滅性,這是經文。

「初半劫滅。」就是講它的一個境界,按照《俱舍論》引《婆沙論》說的:這一天經於半劫始入無想異熟,這無想異熟就是無想天的果報,所以名為「初半劫滅。」到他無常的時候,他就變異,他定功伏不住了,這就是他變異,到無常時,他異熟的心就開始動,心就開始動,所以初半劫是滅,後半劫心就生了,就開始動念,所以叫「後半劫生。」他的定功就開始衰減下來,衰減下來就開始退了,所以叫「初半劫滅。後半劫生。」前面是心滅,後半劫心生。這是在《俱舍論》裡面引《婆沙論》說的,這一類就稱為「無想天。」這是總結。

阿難。此四勝流。一切世間諸苦樂境所不能動。雖非無為真不動地。有所得心。功用純熟。名為四禪。

四禪天它離開了八災患,就是「憂、喜、苦、樂、尋、伺、出、入息」,這八法它妨礙禪定,所以是八災患,水、火、風三災算是外災,八災患它算內災,一個內、一個外。四禪天它離開了八災患所以超過前面,前面包括三禪,因為它有這風災、火災、水災,「火災」燒初禪天以下,「水災」淹二禪以下,「風災」吹壞三禪,到第四禪它就沒有,他不受這三災的影響,他也離開了八災患,所以叫做「不動地。」這第四禪天它有一種是報得的,就是在劫壞的時候,這裡的地獄以及包括三禪天以下的世界都壞掉,眾生沒有地方去,「法爾生四禪」,他直接報得生四禪天,不過那是很久以後的事情。它這一天叫做「不動地。」因為它還是有壽命的劫數,禪定還是會退轉,所以他不是真的不動。在《俱舍論》裡面講到,它說:彼器非常,情俱生滅。凡夫修定味著受生,也就是貪著在禪定當中,名為「有所得」,所以叫做「有所得心。」他定慧均等,能捨苦樂,所以「功用純熟。」前面三天是實報凡夫天,這裡是第四禪的外道天,所以「名為四禪。」後面就是四禪天裡面的「五不還天」,也就是凡聖同居土。在娑婆世界的凡聖同居土起碼有三個:一個是南閻浮提,南贍部洲,還有一個是兜率內院,還有一個是五不還天,所以這是第三個。

阿難。此中復有五不還天。於下界中九品習氣。俱時滅盡。苦樂雙亡。下無卜居。故於捨心眾同分中安立居處。

這裡講五不還天。

五不還天乃是三果聖人所居,不同凡外,所以特別在這裡說明,也叫「五淨居」,也叫「五不還」。這裡講「下界」,下界就是二乘斷三界九地思惑,九九八十一品,成阿羅漢;今天阿那含他是三果人,已斷三禪已下四地各九品惑。種子跟現行都消滅,名為「滅盡。」所以叫「九品習氣。俱時滅盡。」離「欲界」繫縛,叫「亡苦」。離下面的三禪,叫「亡樂」。所以叫「苦樂雙亡」。他不會再隨著生滅相續,下無卜居。「卜居」這個「卜」就是選擇的意思,他沒有居在一般的三禪天以下,他在第四禪。這四禪天的禪定,名為「捨念清淨」,所以經文講:「捨心眾同分中安立居處。」就是於四禪眾同分,「眾同分」就是他跟四禪天這些有情大眾是同在四禪天的。他是同樣在四禪天裡面居住的,所以叫「捨心同分中安立居處」,「捨心同分」就是指四禪,他在這裡安定居住,可是一般的四禪天眾只是知道,但看不到他。住此斷七十二品思惑,以求證阿羅漢果。因為他已經斷三禪天已下四地九品惑。他還有七十二品思惑還沒斷,是還沒有證,所以他安住在這「五不還天」求證阿羅漢果。一般講「眾同分」裡面就是眾生同分,也叫「有情同分」,還有一個叫做「法同分」;人畜等有情相同,叫做「有情同分」,蘊界之法相同,名為「法同分」。這裡用同分,就是講它的境界同樣都是安住在四禪,跟這裡的有情眾生同分。

註解裡面講到:這「安立居處」確實是在四禪的同分境界裡面,但是他的功夫不一樣,所以有別業。《俱舍論》講,他雜修靜慮有五品不同,所以生在這五不還天。什麼叫「雜修」?就是剛開始起無漏觀,之後又起有漏觀,後來又起無漏觀,因為有漏無漏,互相間雜而修,所以叫做「雜修靜慮」。所謂「靜慮」就是禪定;定慧均等,叫做「靜慮」。五品裡面有分下、中、上、上勝、上極,這是他的五品,所以才有「五不還天」。這裡為什麼叫做「淨居」?就是三果聖人在下界當中,九品思惑,俱時滅盡;思惑有八十一品,滅了九品,名為「淨」,所以叫做「淨居天」。

下面看「五不還天」第一個「無煩天」。

阿難。苦樂兩滅。鬥心不交。如是一類。名無煩天。

這是按「雜修靜慮」有分五個品類,這是最初的,也就是下品。

前面「苦樂兩亡」而「欣厭尚存」,對待之心沒有完全泯除,而今對待已滅,所以叫「鬥心不交。」

「苦樂兩滅。鬥心不交。」因為有對待,意識就還在妄動,一旦無對待,那就無煩。你覺識煩動就還有煩惱,還不是真的清淨,這裡無對待,所以名為「無煩天。」這是第一個。

那麼「鬥心」就是厭苦欣樂二心,這苦樂未滅的時候,交戰於胸中,互為勝負,所以叫做「鬥心」。如今鬥心已經息了,「鬥心不交」這一類就叫做「無煩天。」

第二個:無熱天。

機栝獨行。研交無地。如是一類。名無熱天。

這是屬於中品。

「機」就是發動之機,也就是念頭,「栝」就是概括的意思。唯一捨心叫做「獨行」,所以叫「機栝獨行。」微煩叫做「熱」。也就是他唯一捨念,或放或收,更無餘念夾雜,所以叫「機栝獨行。」

所謂「研交無地。」若有一念,那就不可以說是「無」,今更雜修靜慮,研究此一念,了不可得。所以不唯不交,「交」就是動念的意思,即使,你想要夾雜也沒有辦法,所以叫做「研交無地。」這裡講的「定障既寂,心得清涼」,所以叫「無熱天。」

他這裡雜修靜慮,窮研這一念了不可得。不唯不交,即欲交亦無地。這「交」是什麼?就是對境,你對境,縱然你想起心、你想要動念,你也沒有辦法。這裡他的功夫叫「研交無地。」是說他的心念是比之前還清淨。你可以發現它的形容都是後後勝於前前,後面的諸地勝於之前。研究此一念,了不可得,所以叫「研交無地。」「交」就是他動念去攀緣。因為「研交無地。」的關係,所以心得清涼,「如是一類。名無熱天。」

第三個:善見天。

十方世界。妙見圓澄。更無塵象一切沉垢。如是一類。名善見天。

這屬於上品。

善見天的定慧圓明,所以叫「妙見圓澄。」定慧之障銷除了,所以叫「更無塵象一切沉垢」。捨心圓明,所以叫「善見」。這就是善見天的境界,它定慧圓明,所以於雜修靜慮裡面它是屬於上品,靜慮就是所謂定慧均等,在這裡他是定慧圓明,所以十方世界他都能夠觀照得到,所以叫「妙見圓澄。」它這「十方」也不是真的十方,大概就一個三千大千世界,因為阿羅漢的禪定沒有出一個三千大千世界,包括神通也是一樣,但已經很大了。

下面看第四個:善現天。

精見現前。陶鑄無礙。如是一類。名善現天。

這是屬於上勝品。

定慧功成,所以叫「精見現前。」陶鎔習氣不為習氣所障礙,所以叫「陶鑄無礙。」

那麼「精見現前。」就是「精妙之見」已經現前,這句話是指前一天見體清淨,見用周遍,此天更增修靜慮,也就是雜修靜慮。所以說「陶鑄無礙。」,陶鎔習氣不為習氣所障礙。前面是「精見現前。」這裡是更為深入,「陶鑄無礙」,所以叫做「善現天。」

前面是圓明,這裡是定慧功成,它的境界又比前一天還要來得殊勝。所以它在五品當中是屬上勝品。

第五個:色究竟天。

究竟群幾。窮色性性。入無邊際。如是一類。名色究竟天。

這屬於上極品。

窮究至極,所以叫「究竟」。眾色極微,「眾色」是一切色相,它的極微之處,所以叫做「群幾。」就是群動之微細之處。

經文:窮色性性,「色性性」就是色之體。「色」以什麼為體?「色」以空為體,窮至色邊際即入虛空,所以叫「入無邊際。」故說「究竟群幾。窮色性性。」這「群幾」就是講眾色之微,「究盡」去研究色性的邊際,即入於虛空,「入無邊際。」「如是一類。名色究竟天。」這是色究竟天的境界。

這個是五不還天。再看經文,

阿難。此不還天。彼諸四禪四位天王。獨有欽聞。不能知見。如今世間曠野深山聖道場地。皆阿羅漢所住持故。世間粗人所不能見。

這是總結四禪天名。

梵語「那含」,翻作中文叫「不還」,所以叫「五不還天」。是聖人所居,由無漏定力殊勝所感得的五不還天。這是四禪的天王及有漏凡夫所不能見到的。就像在深山曠野的道場聖地,有的是阿羅漢所住持,像悟達國師遇到迦諾迦尊者,悟達國師跟他有緣,他可以見得到,但是世間一般人是沒有辦法看到的。還有,像法照大師在衡州雲峰寺用功,一日於缽中見五台山文殊菩薩道場,這個也是凡聖同居土,在山西的五台山,文殊菩薩的道場,就是大聖竹林寺。

阿難。是十八天。獨行無交。未盡形累。自此已還。名為色界。

「是十八天。獨行無交。」這十八天超越欲染,一味定心,所以叫「獨行無交。」它是超越了欲界,是有禪定的。因為還有色的障礙,所以叫「未盡形累。自此已還。名為色界。」

悟定居士 校對整理

2023年4月4日 星期二

弘一大師 晚晴集 【圖文篇】27


 


縱宿業深厚。不能頓斷。
當方便制抑。自勸自心。
(妙禪師)

三禪有哪三天│楞嚴經白話直解卷九 (3)

 



【楞嚴經白話直解 卷九】   (精彩節錄)


悟顯法師 講述


三禪有哪三天│楞嚴經白話直解卷九 (3)......


再看下面,三禪有三天:

第一個叫「少淨天」。「少」字一樣是讀第三聲

阿難。如是天人。圓光成音。披音露妙。發成精行。通寂滅樂。如是一類。名少淨天。

這是三禪的第一天。

「圓光成音。」就是前一天「光音天」他的境界,因為他以「光」為教體,他能夠解釋天道的道理,所以叫「披音露妙。」是以他自己「光音天」所顯發的妙理起修行,所以叫「發成精行。」消滅前面的「喜相」而產生妙樂,前面的「喜相」就是講他的禪定境界,得三禪天的妙樂,所以叫「通寂滅樂。」但是他只是初伏第六意識,不是真的寂滅。因為他初入此定,所以名為「通」。始得此樂,得少分的清淨,所以叫做「少淨」。

淨空現前。引發無際。身心輕安。成寂滅樂。如是一類。名無量淨天。

這是三禪的第二天。

「離諸喜動,不著樂相」,就是離開少淨天的禪定之樂,他不著於少淨天。離開前一天的喜樂,他不著於樂相,所以叫「淨空現前」。他這個樂是隨他的禪定而遍融通,所以叫「引發無際。」徹意地樂。什麼叫「徹意地樂」?「意地」就是他的意,我們講的「意根」,就是他只在他的意根上面,他第六意識是伏住的,他是徹意地樂,所以叫「通寂滅樂」,他第六意識是伏住不動的。所以名為「無量淨天。」

因為他的定力,「樂」可以隨著他的定力而遍滿,前面只是「少淨」,這裡是「無量淨」。所以就不是前一天的境界。這一層天它就是「無量淨天。」這裡講的名詞跟我們佛教講的寂滅妙理用詞很像,但是它只有「天」的境界,所以不能搞錯。

世界身心。一切圓淨。淨德成就。勝託現前。歸寂滅樂。如是一類。名遍淨天。

前面是「無量淨」,這裡是「遍淨」,這是三禪天的第三天。

前面的樂雖徹意地,就是說,第三禪的樂唯在意地故樂最勝,但前一天的樂只有在自己身心,還沒有遍滿,這裡它則能遍於依正,「依正」就是世界與身心它都能遍,前面是只有自身的受用,這裡它是世界跟身心都可以。所以叫「一切圓淨。」殊勝的妙樂以成淨德,所以叫「淨德成就。」即此妙樂就是它所依託之處、所安住之處,所以叫做「勝託現前。歸寂滅樂。」所以名為「遍淨天。」

實際上他不是真的寂滅,這只是一個形容而已,它是比前面諸天還要來得寂滅,因為他的心智離開更多的欲望,所以叫「寂滅」。這一層天叫做「遍淨天。」

阿難。此三勝流。具大隨順。身心安穩。得無量樂。雖非正得真三摩地。安穩心中。歡喜畢具。名為三禪。

這是總結三禪天。

三禪天有三天,已經離開憂喜,隨順勝定,所以叫做「具大隨順。」得無量樂,能夠隨順自在,這個「樂」,純一無雜,這就是第三禪天超勝二禪的地方,純一無雜,所以經文講:「畢具。」三禪天名為「離喜妙樂地」,有五支,前面是四支,這裡有五支,哪五支?就是捨、念、慧、樂、一心。捨二禪之喜名為「捨」。愛念三禪名為「念」。善巧慧解名為「慧」。愛樂安快名為「樂」。「愛樂安快」就是他貪著他身心輕安的禪定。愛樂心息名為「一心」。所謂「心息」就是他「自心」跟「定法」融合為一,心跟定融為一體,「澄渟不動」就是住在「捨受」裡面。愛樂心息叫做「一心」,但不是真的我們佛門講的「理一心」,還差得很遠,因為這都還全部著相,因為他貪著。

這裡就是講三禪。

悟定居士 校對整理

二禪有哪三天│楞嚴經白話直解卷九 (2)

 




【楞嚴經白話直解 卷九】   (精彩節錄)


悟顯法師 講述


二禪有哪三天│楞嚴經白話直解卷九 (2)......


二禪天也有三天。

第一個:少光天。

阿難。其次梵天。統攝梵人。圓滿梵行。澄心不動。寂湛生光。如是一類。名少光天。

這是依著前面的大梵天禪定再往上來,所以叫做「統攝」。梵天「統攝梵人。」具足戒定慧,所以叫「圓滿梵行。」這是總結上面的行持。此天定心增明,所以叫「澄心不動。」久定能發光,就叫「寂湛生光。」

這一天已經離開了覺觀,無有語言,他不用講話,定心發光,用光的勝劣來分位次。喜相初生,慧光初發,所以叫「少光天。」「少」這個字,是念第三聲,為什麼叫「少光」?就是在二禪天中它的光明最小,名為「少光」。「喜相初生」是講二禪裡面有四層功夫:淨、喜、樂、一心,第一個是心無覺觀之渾濁,所以名為「內淨」。欣心自慶名為「喜」,恬然靜慮名為「樂」,澄心不動名為「一心」。它這裡是喜相現前,慧光初發,所以名為「少光天。」

第二個:無量光天。

光光相然。照耀無盡。映十方界。遍成琉璃。如是一類。名無量光天。

這是二禪的第二天。

從前面的「少光天」心光漸勝,慢慢地增強,所以叫「光光相然。」光明越來越大,光光相然,以境隨光淨遍成琉璃,就是光能照十方界,這個顏色就像琉璃一樣透亮的,放的光隨他定力而遍滿,所以名為「無量光」。能照十方界,他這個「十方界」,其實還不是像佛光能照整個法界,就是說他能照一個三千大千世界的十方是沒有問題的。

第三個:光音天。

吸持圓光。成就教體。發化清淨。應用無盡。如是一類。名光音天。

這是二禪的第三天。

這個「天」已經離開語言,光能說法,所以說「吸持圓光以為教體」,就是他要表達,不用語言文字,他放光就可以了。祖師說:「但見光明心即了悟」,看到光就知道了。宣流淨行,所以叫「發化清淨。」「宣流淨行」就是他放光,講一些如何修行的方式,但是這修行是講他們天界的修行,所以叫「發化清淨。」能隨機開演,所以叫「應用無盡。」

二禪沒有前五識,意思就是他的前五識不起作用,他就是放光,是以光明而取代音聲,所以叫「光音天。」

阿難。此三勝流。一切憂懸所不能逼。雖非正修真三摩地。清淨心中。粗漏已伏。名為二禪。

這是總結二禪天。

已經超過欲界,所以叫「勝流」。因為二禪有三天,所以叫「三勝流。」二禪天名為「定生喜樂地」,因為有這樣的禪定,所以「一切憂懸所不能逼。」

「雖非正修」是說他不是真正在修學佛法,但是離欲心中欲染粗漏至此已經降伏。他粗的念頭,叫「粗漏」。「至此已伏」,到這裡已經降伏掉了,名為「二禪」。

二禪有四層的功夫:內淨、喜、樂、一心,在這裡就圓滿得到。


悟定居士 校對整理

初禪有哪三天│楞嚴經白話直解卷九(1)

 


【楞嚴經白話直解 卷九】   (精彩節錄)


悟顯法師 講述


初禪有哪三天│楞嚴經白話直解卷九 (1)


阿難。世間一切所修心人。不假禪那。無有智慧。但能執身不行淫欲。若行若坐。想念俱無。愛染不生。無留欲界。是人應念身為梵侶。如是一類。名梵眾天。

初禪天有三天,

色界初禪第一天:梵眾天。

前面是欲界,它這裡是色界。色界有四禪,這是初禪,初禪裡面有三天。

這裡要介紹的就是色界四禪十八梵天。「梵」就是清淨的意思。以此諸天不知真修無漏,修欣厭禪,禪有很多種,他修這欣厭禪,所謂「厭下苦、粗、障,欣上淨、妙、離」,名「欣厭禪」,也叫「欣厭定」,以此為正因,這是他受生的正因。此經專依斷淫欲而為次第。

前面欲界雖然有禪定,但是淫欲沒有斷,這裡是淫欲已經斷掉,其實「化樂天」它是有禪定的,只是沒有初禪天這麼深,越往上去的天,它的禪定越深越好。

「不假禪那。無有智慧。」因為他不是真修,「但能執身不行淫欲」而已,淫心不動,於一切時想念俱無,愛染不生,他已經伏欲界惑,所以不留於欲界,身為梵侶,這一類名為「梵眾天」,就是梵天裡面的大眾,「眾」就是民眾的意思。「梵民」就是梵眾。

欲習既除。離欲心現。於諸律儀愛樂隨順。是人應時能行梵德。如是一類。名梵輔天。

這是色界初禪第二天:梵輔天。

這一類他愛染已斷,所以說「欲習既除。」他「能行梵德。」初禪的禪定心顯現,所以叫「離欲心現。」這是總結上面的行持。於「定共戒」能夠愛樂隨順,防護不失,所以說「於諸律儀愛樂隨順。」淨戒成就,能輔佐梵主,所以叫做「梵輔天。」這就是梵天裡面的梵臣。他這禪定其實在整個禪定境界裡面也不算特別深。

再看下面,色界初禪第三天:大梵天。

身心妙圓。威儀不缺。清淨禁戒。加以明悟。是人應時能統梵眾。為大梵王。如是一類。名大梵天。

這是初禪第三天,就是他禪觀轉勝,受生微妙,所以說「妙圓。」戒德已經成就,所以叫「威儀不缺。」這是總結行持。

因為定能夠發慧,所以叫「加以明悟。」此則慧解超勝,所以能統領梵眾而為梵王。《俱舍論》講:威德光明,獨一而住,無有尋伺,定力所感。前面的第二天還有「尋伺」,就是「尋求伺察」,還是在動念。「劫成先來」就是劫初的時候他們先下到人間,印度外道不知道,就以為人是從梵天下來的。所以印度說他們的文字叫梵文,話是梵天說的話。「外道不知,遂執為常,謂能生人為世間主。」這是講印度外道他們不知道,以為梵天能生人,認為他們自己是從梵天下來的,是世間之祖。這是講大梵天。

阿難此三勝流。一切苦惱所不能逼。雖非正修真三摩地。清淨心中。諸漏不動。名為初禪。

這是總結初禪。

已離欲界八苦,所以說「苦不能逼」。他們是「欣厭伏惑」,故云:非真三昧。這不是真修三摩地。「已離欲染,故心清淨」,就是他離開了欲染,包括粗的動念、粗的念頭,所以叫「清淨心中。諸漏不動。」

初禪名為「離生喜樂地」。初禪天有「五支」,就是五層的功夫,所謂覺、觀、喜、樂、一心。以初心入禪名為「覺」,細心分別禪味名為「觀」,欣慶心生名為「喜」,欣悅心生名為「樂」,心與定一名為「一心」。初禪天已經離開欲界雜惡,心得輕安,這是初禪天的行相。

悟定居士 校對整理

2023年4月3日 星期一

宗鏡錄 卷十─4

 



宗鏡錄卷  (精彩節錄)

宋慧日永明妙圓正修智覺禪師延壽集

敕建慧福寺賜紫臣僧超海 

敕賜遺光寺臣僧通理奉

敕建大慈觀音寺臣僧廣持 


問。若然者。何故下因熏習鏡中。即現一切世間法耶。


答。約依他似法。此是真心隨熏所作。無自體故。不異真如。故論云。以一切法。即真實性故。今此約遍計所執實性。故無可現也。問。所現似法。豈不由彼執實有耶。答。雖由執實有。然似恆非實。如影由質。影恆非質。鏡中現影不現質。不現質故。故云空鏡。能現影故。是因熏也。論云。二因熏習鏡。謂如實不空。一切世間境界悉於中現。不出不入。不失不壞。常住一心。以一切法即真實性故。又一切染法所不能染。智體不動。具足無漏。熏眾生故者。釋內有二因義。初能作現法之因。二作內熏之因。亦可初是因義。後是熏習義。故云因熏習也。言如實不空者。此總出因熏體。謂有自體。及功能故。二因初中。一切世間境界悉現。明一切法離此心外。無別體性。猶如鏡中能現影也。不出者。明心待熏故。及現諸法。非不熏而自出也。不入者。離心以無能熏。故不從外入也。不失者。雖復不從內出外入。然緣起之時。顯現不無。故云不失也。不壞者。諸法緣集。起無所從。不異真如。故不可壞。如鏡中影。以因鏡故不可壞也。常住一心者。會相同體。染法不能染者。以性淨故。智體不動者。以本無染。今無始淨。是故本覺之智。未曾移動。又雖現染法。不為所染。故云不動。如鏡中像。隨質轉變。然其鏡體未曾動也。又一空鏡。離一切外物之體。二不空鏡。謂體不無。能現萬像。三淨鏡。謂已磨治。離塵垢故。四受用鏡。謂置之高堂。須者受用。前二自性淨。後二離垢淨。又初二就因隱時說。後二就果顯時說。又前二約空不空。後二約體用。如佛地經云。復次妙生大圓鏡智者。如依圓鏡。眾像影現。如是依止如來智鏡。諸處境識眾像影現。唯以圓鏡為譬喻者。當知圓鏡。如來智鏡。平等平等。是故智鏡。名圓鏡智。如彼大圓鏡。有福樂人。懸高勝處。無所動搖。諸有去來。無量眾生。於此觀察。自身得失。為欲存得捨諸失故。如是如來懸圓鏡智。處淨法界。無間斷故。無所動搖。欲令無量無數眾生。觀於染淨。為欲取淨捨諸染故。又如圓鏡。極善磨瑩。鑒淨無垢。光明遍照。如是如來大圓鏡智。於佛智上。一切煩惱所知障。垢永出離故。極善磨瑩。為依止定所攝持故。鑒淨無垢。作諸眾生利樂事故。光明遍照。又如圓鏡。依緣本質。種種影像相貌生起。如是如來大圓鏡智。於一切時依諸緣故。種種智影相貌生起。如圓鏡上。非一眾多諸影像起。而圓鏡上無諸影像。而此圓鏡無動無作。如是如來圓鏡智上。非一眾多諸智影起。圓鏡智上無諸智影。而此智鏡無動無作。又如圓鏡。與眾影像非合非離。不聚集故。現彼緣故。如是如來大圓鏡智。與眾智影非合非離。不聚集故。不散失故。大涅槃經云。若能聽受是大涅槃經。悉能具知一切方等大乘經典。甚深義味。譬如男女。於明淨鏡。見其色像。了了分明。大涅槃鏡。亦復如是。菩薩執之。悉得明見大乘經典甚深之義。又云。何等名為伊帝目多伽經。乃至拘那牟尼佛時。名曰法鏡。是知古佛。皆目此為鏡。以教法萬義。真俗萬緣。無不於中顯現故。天台頂尊者涅槃疏云。般若者。即是無上調御一切種智。名大涅槃明淨之鏡。此鏡一照一切照。照中故是鏡。照真故是淨。照俗故是明。明故像亮假現。淨故瑕盡真顯。鏡故體圓中顯。三智一心中得。故言明淨鏡。攝一切法。故稱調御佛智藏。故名般若德。是知諸聖皆目心為鏡。妙盡其中矣。大乘千缽經云。諦觀心境。照見心性。唯照唯清。唯照唯淨。遍觀十方。廓周法界。朗然寂靜。無有障礙。所以先德云。此真如性。猶如明鏡。萬像悉於中現。又一切萬法有二。一。皆如明鏡含明了性。一心所成故。二。分別所現。如影像故。由初義。故為能現。由後義。故為所現。故一切法互為鏡像。如鏡互照而不壞本相。經云。遠物近物。雖皆影現。影不隨物而有遠近。且如河泉之中見日月者。是為能現若河泉以為所現者。長河飛泉。入於鏡中。出是所現之相。登樓持鏡。則黃河一帶盡入鏡中。瀑布千丈。見於逕尺。王右丞詩云。隔窗雲霧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鏡中。明是所現矣。如高懸心鏡。無法不含。似廓徹性空。何門不入。故唐朝太宗皇帝云。朕聞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今以心為鏡。可以照法界。又明鏡只照其形。不照其心。只照生滅。不照無生。但照世間。不照出世。有形方照。無形不照。且如心鏡洞該性地。鑒徹心原。遍了無生。廣明真俗。有無俱察。隱顯咸通。優劣懸殊。略齊少喻。如華嚴普賢行願品云。時婆羅門。為善財童子。讚甘露大王頌云。我主勝端嚴。懲忿誡諸欲。心如淨明鏡。鑒物未嘗私。明鏡唯照形。不鑒於心想。我王心鏡淨。洞見於心原。先德云。如大摩尼寶鏡。懸耀太虛。十方色相。悉皆頓現。而此鏡性淨光。無有影像。諸佛法身。亦復如是。澄徹清淨。而無影像。以昔大悲不倦。隨眾生業緣。感應差別。普現一切色身三昧。眾生聞見。無不蒙益。諸佛以無漏金剛心為身。普現一切眾生界。但為煩惱習氣所覆。無體不現。如瓶內淨。燈光不滅。名如來藏。亦名功德藏。亦名無盡藏。諸祖共傳。諸佛清淨自覺聖智。真如妙心。不同世間文字所得。何以故。無礙解脫。是一真法性。不與世間出世間所共故。經云。無比是菩提。不可喻故。若有悟斯真實法性。此人則能了知三世諸佛。及一切眾生。同一法界。本來平等。常恆不變。諸佛一切時中。離觀相故。經偈云。心淨已度諸禪定。是以心淨故。則孤光一照。萬慮全消。如闇室懸燈。重雲見日。如古德偈云。安知一念蒙光處。億劫昏迷滅此時。故云。法有應照之能。故況之以鏡。教有可傳之義。故喻之於燈。可謂慧月入懷。靈珠在握。法界洞徹。無不鑒矣。才命論云。心徹寶鏡。注云。夫心以鑒物。庶品不遺。洞徹幽明。同乎寶鏡。又莊子云。至人之心若鏡也。又如世間之鏡。尚照人肝膽。何況靈臺心鏡。而不洞鑒耶。昔秦宮以玉為鏡。照諸群僚。肝膽腑臟。皆悉顯現。所以昔人云。不遊大海。未睹沃日之奇。不仰太山。靡覿干霄之狀。如未臨宗鏡。焉識自心。恢廓而體納太虛。澄湛而影含萬像。不信入者。莫測高深。故真覺大師歌云。心鏡明。鑒無礙。廓然瑩徹周沙界。萬像森羅影現中。一顆圓光非內外。是故依此起信論。四種空鏡義。遂乃廣錄祖教。顯現一心。證成宗鏡。所以論云。有法能起摩訶衍信根者。有法者。謂一心法。若人能解此法。必起廣大信根故。信根既立。即入佛道。以成佛道故。離二現行。云何現行。一者凡夫現行生死。成雜染事。二者二乘現行涅槃。失利樂事。縛脫雖殊。俱迷宗鏡。今成佛道。無二現行。圓證一心。具摩訶衍。以大智故。不住生死。以大悲故。不住涅槃。作一種之光明。為萬途之津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