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27日 星期六

學習大乘不可思議的感應│念佛開示16-4

 


修行解脫之道─念佛開示(十六)

學習大乘不可思議的感應

悟顯法師講述 


佛在《無量壽經》上講:「若不往昔修福慧。於此正法不能聞。已曾供養諸如來。則能歡喜信此事。」這一段經文,釋迦牟尼佛跟我們開示到,一個人學佛要有很大的福報,沒有福你學不了佛,因為學佛是能出三界的。在佛法裡面有八萬四千法門,有大乘、有小乘,你又能夠學到淨土法門,所以這是一件不簡單的事情。釋迦牟尼佛講,如果你不是往昔所修的福德跟智慧,這麼累生累世積累下來,對於佛陀的正法你不能聽聞,你聽到了也不會相信。就像有一些人學了小乘的,他就不信大乘了,那個就是福報、智慧不夠。《彌陀經》講的「少善根福德因緣。」他善根不夠、福德不夠、因緣不好。這一些人在佛法裡面,只能種一點點善根,未必能夠成就。

佛法當中你能夠學大乘,能夠深信淨土,能夠老實念佛,這都是多生多劫所累積的福德因緣,再加上佛力的加持,這要佛菩薩加持你,一般人沒有辦法相信,除了你自己的善根以外,還要有佛力加持,沒有佛力加持,你聽到了等於沒有聽到,對於世間還是放不下,還是很執著。為什麼說眾生的業障習氣很重,聽了佛法還是很難放下,很難去轉變。這是講你雖然有累生累世的福報、智慧,在佛門裡面熏修,但是你這一生遇到了淨土法門,你還是得有十方諸佛加持。所以說「若不往昔修福慧。於此正法不能聞。已曾供養諸如來。則能歡喜信此事。」你供養十方的諸佛,你才能夠深信淨土,這都是過去生這樣累積下來的。

後面說的「惡驕懈怠及邪見。難信如來微妙法。譬如盲人恆處闇。不能開導於他路。」這些貪、瞋、癡特別重的,對於世間特別執著的,認法為實有的人,他覺得學大乘不切實際,甚至認為這大乘佛法不能成就,一定要先學小乘,或是先學人天乘,他覺得大乘都是談一些空,什麼都沒有,幻化,夢幻泡影,他覺得這個不切實際。實際上這是他的業障太重,就是所謂「惡驕懈怠及邪見。」他認為法是實有的,認為這個世間是真實的,這個知見就是「邪見」。認為有煩惱可斷,有菩提可證,這個就叫邪見。

又堅固著自己的這一念偏執之心,產生驕慢,甚至毀謗大乘,這就是「惡驕」─惡業跟驕慢。所以不能增進,不能增進就叫「懈怠」,所以難信如來微妙法,跟你說念佛可以一念頓超,可以功超累劫,甚至臨終十念一念就能往生淨土,這一聲你在起煩惱的時候,佛號一提起來,煩惱就斷掉了,這個他不能信,他覺得哪有這麼簡單,哪有這麼容易,這都是認世間為實有,執著心特別重,所以才會有這種錯覺。為什麼我們常講的,你要把這個世間化空,把你這念執有的心看破,它不是真實存在,只是一念迷情而已,迷情不斷地相續,產生這錯誤的、堅固的煩惱妄想,錯誤的煩惱妄想,來自於迷情的相續,所以你對於佛法沒有辦法相信,跟你講有他方諸佛,跟你講有十方如來,你不能信受,甚至起毀謗的心,做這毀謗的惡業。

實際上,大乘佛法是最切實際的,為什麼?你看,不光是能夠成佛,我們拿觀世音菩薩來說,觀世音菩薩幫助多少眾生,或是在兵陣當中,在打仗時候,或是遇到大火所燒、大水所漂;有人坐飛機,這飛機要墜機了,念「觀世音菩薩」;有人生病了,這世間的醫藥都沒有效,他念「觀世音菩薩」,這些腫瘤癌症全部都好了。誰說佛菩薩沒有加持的?怎麼會說大乘對於生活是沒幫助的?這是眾生忘恩負義。

你再看看有多少人念「藥師佛」生病痊癒的,不可勝數。一本《觀音靈感錄》感應的事蹟,那個是有記載的,還有很多沒有被記錄下來的,近代的、古代的都有。你看《金剛經》,讀《金剛經》也有功德,世間的這些事情也都能解決。《金剛經持驗錄》不光能解決你世間的問題,還能解決你的生死。《法華經》也有《持驗錄》。這是幾部比較有名的經典,有人為它做《持驗錄》,還有很多不可計數的。

現在的人要有智慧,你不要人云亦云,人家告訴你:「哎呀!這大乘講的都是空,跟生活沒有相干。」怎麼會沒有相干?你念「觀世音菩薩」,你碰到急難恐怖,立刻就得解脫。我們看過火燒房子,他那個村子裡面的房子全燒了,他念「觀世音菩薩」,他家的房子沒事。毛惕園居士他的太太坐飛機,這飛機要墜毀了,她教整台飛機的人念「觀世音菩薩」。以前是那種高翼機,就是兩個螺旋槳的,飛機有分高翼、中翼、低翼,這高翼機一般是兩個引擎,一個引擎壞掉不能發動,只有墜毀的命運,正、副機長全部慌亂,大家就念「觀世音菩薩」,莫名其妙地這架飛機自動降落了,那時候沒有現代化的導航降落系統,這是民國初年的時候。下來以後檢修飛機,這些維修飛機的技師講:「不可思議!這個引擎根本就壞掉了,為什麼又突然能夠啟動?」這都是學大乘的利益。

大乘跟我們生活息息相關,你念「觀世音菩薩」,現世的惡業可以消滅,現世的急難恐怖可以立刻解決,來生還能往生淨土。你念「阿彌陀佛」,你看一本《淨土聖賢錄》,都是成佛、都是成就的公案。《淨土聖賢錄》是記錄古代,也有近代的《往生傳》,這是有記錄的,還有很多沒有記錄下來的。以前古代交通、資訊不發達,即使在現代,也有很多住在深山裡,他也都在修行,他坐化了、往生了,沒有人知道。所以不可以人云亦云,不可以跟著這些外道邪師起種種邪見。你要知道大乘佛法對於大家是絕對有幫助的,我們用《觀世音菩薩感應錄》,這個都是大乘,念「觀世音菩薩」,用《金剛經持驗錄》,用《淨土聖賢錄》,你就知道修行大乘,不光這一生可以了脫生死,你現前生活上碰到的這些種種急難恐怖,只要你能夠學大乘,那就絕對不遭難。你的這些病苦,你要是能夠修學大乘佛法,那絕對可以消滅,這就是大乘佛法的利益。不光只是你臨終可以往生淨土而已,現在你生活上的種種也都能夠解決。

你看為什麼只要考試到了,大家就去拜觀音,為什麼?靈驗啊!生病的,為什麼他懂得持藥師咒、讀《藥師經》。再來看地藏菩薩,大家為什麼都要做法會,都要誦《地藏經》?所以佛法,大乘佛法不光只是你現世的,連你累劫的冤親債主它都能超度,連地獄的眾生它都能救拔,所以這不可思議!

我們反觀小乘佛法諸多妨難,裡面的義趣自相矛盾,這都是祖師大德講的。有五百部異執,五百部異執就是五百部偏執。小乘佛法有五百部,從兩部分成五百部,五百部的異執都是邪見。小乘佛法不談「一闡提」可以成佛,所以即使你給人家種善根也沒用,你用小乘給他種善根沒有用,他不攝受「一闡提」,一闡提就是斷善根。你碰到急難恐怖,你修「四念處觀」,沒有人保護你,你現在病痛、你痛苦,你生病吃藥不會好,醫生告訴你:「你沒救了」,你修行這些法門,你要有成就那才行,沒有成就,觀法未成,觀力不足,你就只有受苦的分,來生還是三界六道裡輪迴,所以差異之大,大家就可以知道。

為什麼釋迦牟尼佛講:「若不往昔修福慧。」如果你福報不夠、業障太重,對於大乘沒辦法相信,這麼多公案擺在眼前,你不能相信,甚至接觸以後你還要懷疑、還要退轉、還要退心,那只能用釋迦牟尼佛講的,這個就叫「業障深重」。所以對於正法不能聽聞,雖然聽聞了,聞而不聞,有眼若瞎,有耳若聾。所以我們自己學佛,學大乘佛法要能夠慶幸,慶幸自己聽聞大乘,慶幸自己深信大乘,一旦深信,心不退轉。在大乘佛法裡面修行,福報越修越大,為什麼?心量越大,福就越大。心量越小,只想著自己,只想著自己身的覺受,這個心量太小了,所以福就越來越小。你看地獄的眾生,他就是自私自利到了極處,無明發揮到了極致,他就下到阿鼻地獄。

學大乘你要有福,你要好好地修行,學大乘才能真正有福報,這個話絕對不是虛誑的話,是真實語,都有公案記載。學了大乘佛法,你現前的、工作上的、事業上的、家庭這些問題都能迎刃而解。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這些諸佛如來,保佑眾生、庇護眾生沒有分別,那為什麼有一些眾生沒有辦法保護?因為他不信。「惡驕懈怠及邪見。難信如來微妙法。」你不信,那就沒有辦法加持得上,你要是能深信,那就能感應道交,這個就是大乘。

所以我們自己學了,一定要能夠堅固、能夠深信,不要退轉,不要受這些邪見的蠱惑,當然同修常聽我們講經,你是不會退道心的。但是還有很多,也許這些人就在你旁邊,你看到他退轉,你把我們今天這一段話告訴他,讓他知道大乘佛法絕對能幫助眾生,現世就得利益,而且不要你費一絲毫的辛勞,你稱念「觀世音菩薩」,稱念「大悲神咒」,你的家宅非常地安定、非常地安寧。你這一生的惡業,你無始劫來的這些愚癡、業障都能消除,只要「稱名念誦」,不用像一般的、通途的這樣次第修、漸次修。你把我們今天講的這些話告訴他,他能提起道心,能不被這些外道邪師、二乘所迷惑。你看很多外道,他也都念著佛門的經咒,為什麼會有效?不是他外道有效,而是念的都是佛經,念的都是佛教的咒語,所以還是結歸在佛法上,而且這些咒語只有在大乘佛法裡面才有,大家要能夠相信。




2022年8月26日 星期五

宗鏡錄 卷八─1




宗鏡錄卷八  (精彩節錄)

宋慧日永明妙圓正修智覺禪師延壽集

敕建慧福寺賜紫臣僧超海 

敕賜遺光寺臣僧通理奉

敕建大慈觀音寺臣僧廣持 


夫無性理同。是何宗攝。

答。法性宗攝。如古師云。法性有體。是法相宗義。事上無體。是法性宗義。

問。若一切法實無性者。不得教意之人。恐成斷見。

答。若有性故。一法不成。以無性故。諸緣並立。於無性中。有無俱不可得。豈成斷常之見耶。如大般若經云。諸菩薩摩訶薩。甚為希有。行深般若波羅蜜多。觀察二空。雖知諸法。一切如夢。如響。如像。如光影。如陽燄。如幻。如化。皆非實有。無性為性。自相皆空。而能安立善非善等。諸法差別。皆無雜亂。又云。善現白佛言。世尊。佛說一切法。皆以無性為其自性。若一切法。皆以無性為自性者。誰染誰淨。誰縛誰解。彼於染淨。及於縛解。不了知故。破戒。破見。破威儀。破淨命。當墮地獄。傍生。鬼趣。受諸劇苦。乃至佛言善現。善哉善哉。如是如是。如汝所說。於一切法。皆以無性為自性。於自性中。有性無性俱不可得。不應於此執有無性。故知既不可執有。亦不可執無。以自性中。無有無故。所說有無之法。皆是破執入法之方便。故先德云。用無所得為方便者。有二。一以無所得。導前隨相。則涉有不迷於空。為入有方便。二假無得以入有。不存無得。即無得亦是方便。此為入空之方便。是以無得相空。無作人空。無際性空。此三相盡。法界理現。故菩薩不壞空而常有。染淨之法宛然。不礙有而常空。一真之道恆現。如是雙照。方入甚深。如般若燈論云。我說遮入有者。遮有自體。不說無體。如楞伽經中偈曰。有無俱是邊。乃至心所行。彼心行滅已。名為正心滅。釋曰。如是不著有體。不著無體。若法無體。則無一可作故。又如偈曰。遮有言非有。不取非有故。如遮青非青。不欲說為白。釋曰。此二種見。名為不善。是故有智慧者。欲息戲論。得無餘樂者。應須遮此二種惡見。此復云何。若三界所攝。若出世間。若善不善。及無記等。如世諦種。諸所營作。彼於第一義中。若有自體者。起勤方便。作善不善。此諸作業。應空無果。何以故。以先有故。譬如先有若瓶衣等。如是樂者常樂。苦者常苦。如壁上彩畫。形量威儀。相貌不變。一切眾生。亦應如是。復次若無自體者。彼三界所攝。若出世間。善不善法。起勤方便。則空無果。以無有故。如是世間。則墮斷滅。譬如磨瑩兔角。令其銛利。終不可得。是故偈曰。少慧見諸法。若有若無等。彼人則不見。滅見第一義。復次如寶聚經中。佛告迦葉。有者是一邊。無者是一邊。如是等彼內地界。及外地界。皆無二義。諸佛如來。實慧證知。得成正覺。無二一相。所謂無相。是以先德云。謂諸宗計。多說但空自性。不空於法。如法相宗。但無遍計。非無依他。設學中論等不得意者。亦云法無自性。故說為空。則令相不空矣。今既無性緣生故有。有體即空。緣生無性故空。空而常有。要互交徹。方是真空妙有。故其言。大同。而旨有異。又約緣起法。有二。一無相如空。則蕩盡無有。是相空。二無自性如幻。則業果恆不失。即性空。以相空。故萬法體虛。了無所得。以性空。故不壞業道。因果歷然。以此性相二空。方立真空之理。是則非初中後際。終始宛然。無能造作人。報應非失。故知無性理成。法眼圓照。更無一法。有實根由。今更引證廣明。成就宗鏡。夫真俗二諦。一切諸法。不出空有。空有之法。皆從緣生。緣生之法。本無自體。依心所現。悉皆無性。以緣生。故無性。以無性。故緣生。以此緣性二門。萬法一際平等。是以華嚴記廣釋云。謂緣生故有。是有義。無性故空。是空義。二義是空有所以。謂無性故有。是有所以。緣生故空。是空所以。所以即是因緣。謂何以無性。得成空義。由從緣生。所以無性。是故緣生。是無性空之所以也。何以緣生。得為有義。特由無定性故。方始從緣而成幻有。是故無性。是有所以。故中論偈云。若人不知空。不知空因緣。不知於空義。是故自生惱。如不善咒術。不善捉毒蛇。若將四句總望空有。則皆名所以。故云緣生故名有。緣生故名空。無性故名有。無性故名空。良以諸法。起必從緣。從緣有故。必無自性。由無性故。所以從緣。緣有性無。更無二法。而約幻有萬類差殊。故名俗諦。無性一味。故名真諦。又所以四句。唯第三句引證成者。無性故有。理難顯故。若具證者。一緣生故有者。法華經云。但以因緣有。從顛倒生。故說。淨名經云。以因緣故諸法生。中論偈云。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等。皆因緣故有義也。二緣生故空者。經云。因緣所生無有生。論偈云。若法從緣生。是則無自性。若無自性者。云何有是法。又偈云。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者。由前論中。諸品以空遣有。小乘便為菩薩立過云。若一切法。無生無滅者。如是則無有四聖諦之法。菩薩反答云。若一切不空。無生無滅者。如是則無有四聖諦之法。謂小乘以空。故無四諦。菩薩以不空故。則失四諦。若有空義。四諦方成。故偈云。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若無空義者。一切則不成。又般若經云。若諸法不空。則無道無果。即無性故有也。淨名經云。文殊師利又問。生死有畏。菩薩當何所依。維摩詰言。菩薩於生死畏中。當依如來功德之力。文殊師利又問。菩薩欲依如來功德之力。當於何住。答曰。欲依如來功德力者。當住度脫一切眾生。又問。欲度眾生當何所除。答曰。欲度眾生。除其煩惱。又問。欲除煩惱。當何所行。答曰。當行正念。又問。云何行於正念。答曰。當行不生不滅。又問。何法不生。何法不滅。答曰。不善法不生。善法不滅。又問。善不善孰為本。答曰。身為本。又問。身孰為本。答曰。欲貪為本。又問。欲貪孰為本。答曰。虛妄分別為本。又問。虛妄分別孰為本。答曰。顛倒想為本。又問。顛倒想孰為本。答曰。無住為本。又問。無住孰為本。答曰。無住則無本。文殊師利。從無住本。立一切法。叡公釋云。無住。即實相異名。實相。即性空異名。故從無住。有一切法。又淨名經云。文殊師利言。居士。有疾菩薩。云何調伏其心。維摩詰言。有疾菩薩。應作是念。今我此病。皆從前世妄想顛倒。諸煩惱生。無有實法。誰受病者。所以者何。四大合故。假名為身。四大無主。身亦無我。又此病起。皆由著我。是故於我。不應生著。既知病本。即除我想及眾生想。當起法想。應作是念。但以眾法合成此身。起唯法起。滅唯法滅。又此法者。各不相知。起時不言我起。滅時不言我滅。彼有疾菩薩。為滅法想。當作是念。此法想者。亦是顛倒。顛倒者。是即大患。我應離之。云何為離。離我我所。云何離我我所。謂離二法。云何離二法。謂不念內外諸法。行於平等。云何平等。謂我等涅槃等。所以者何。我及涅槃。是二皆空。以何為空。但以名字故空。如此二法。無決定性。得是平等。無有餘病。唯有空病。空病亦空。無性緣生故空者。雙牒前四句中。兩種空也。此二種空。並離斷見。謂定有則著常。定無則著斷。今緣生故空。非是空無。無性故空。亦非定無。定無者。一向無物。如龜毛兔角。今但從緣生無性。故非定無。無性緣生故有者。亦雙牒前四句中二有。並非常見。常見之有有。是定性有。今從緣有。非定性有。況由無性有。豈定有耶。從緣無性。如幻化人。非無幻化人。幻化非真故。亦云幻有。亦名妙有。以非有為有。故名妙有。又幻有即是不有有。大品經云。諸法無所有。如是有故。非有非不有。名為中道。是幻有義。真空是不空空者。謂不空與空。無障礙故。是故非空非不空。名為中道。是真空義。經云。空不空不可說。名為真空。中論偈云。無性法亦無。一切法空故。菴提遮女經偈云。嗚呼真大德。不知實空義。色無有自性。豈非如空也。空若自有空。則不容眾色。空不自空故。眾色從是生。又四義。一。空有相害義。謂真空必盡幻有。即真理奪事門。以事攬理成。遂令事相無不皆盡。唯一真理。平等顯現。以離真理外。無有少事可得故。如水奪波。波無不盡。般若經云。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等。二。空有相作義。真空必成幻有者。即依理成事門。謂事無別體。要因真理而得成立。以諸緣起。皆無自性。由無性理。事方成故。如波攬水而成立故。亦是依如來藏。得有諸法。法句經云。菩薩於畢竟空中。熾然建立。三。空有相違義。幻有必覆真空。即事能隱理門。謂真理隨緣。能成事法。然此事法。既違於理。遂令事顯理不現也。以離事外。無有理故。如波奪水。水無不隱。是則色中無空相也。四。空有不相礙義。幻有必不礙真空。即事能顯理門。謂由事攬理故。則事虛而理實。以事虛故。全事之理。挺然露現。如由波相虛。令水露現。中論偈云。若法從緣生。是則無自性。然此四義。即是前緣生故空等四義也。一。真空必盡幻有。是無性故空義。二。真空必成幻有。是無性故有義。三。幻有必覆真空。是緣生故有義。四。幻有必不礙真空。是緣生故空義。前四總明空有所以。今四正說空有之相。然此空有。二而不二。須知四義。兩處名異。一。真空必盡幻有是真空上空義。二。真空必成幻有。是真空上不空義。三。幻有必覆真空。是幻有上有義。四。幻有必不礙真空。是幻有上非有義。又須知有非有。空非空。各有二義。一。有上二義者。一是不壞有相義。二是遮斷滅義。則詺有為非不有。二。非有上二義者。一離有相義。二即是空義。三。空上二義者。一不壞性義。二遮定有義。故詺空為非不空。四非空上二義者。一離空相義。二即有義。已知名義。今融合乃有五重。為五種中道。一。謂有非有無。二。為一幻有者。此是有上二義自合。然取有上不壞相義。非有上離有相義。故合為一幻有。是俗諦中道。二。空非空無二。為一真空者。即空上二義自合。然取空上不壞性義。非空上離空相義。故合為一真空。為真諦中道。前一。為即相無相之中道。此一。為即性無性之中道。亦是存泯無二義。三。非空與有無二。為一幻有者。上一對。空有自合。此下一對。空有四義交絡而合。今此第三。而取真空上非空義。幻有上有義。二義相順。明不二。然是非空上。取即是有義。有上。取遮斷滅義。故得共成幻有。為非空非不有。存泯無礙之中道。四。空與非有無二。為一真空者。即第四取真空上空義。幻有上非有義。二義相順。明其不二。然是空上遮定有義。非有上即是空義。故二義相順。得成真空。為非有非不空。存泯無礙之中道。第三是存俗泯真。此是存真泯俗。又三是空徹於有。今是有徹於空。皆二諦交徹。五。幻有與真空無二。為一味法界者。即第五總合前四。令其不二。然上各合交徹。並不出於真空幻有。故今合之為一味法界。為二諦俱融之中道。然三四雖融二諦。而空有別融。今此空有無礙。即是非空非有無礙。舉一全收。若以真同俗。唯一幻有。若融俗同真。唯一真空。空有無二。為雙照之中道。非空非有無二。為雙遮之中道。遮照一時。存泯無礙。故云離相離性。無障無礙。無分別法門。以幻有為相。真空為性。又空有皆相。非空非有為性。又別顯為相。總融為性。今互奪雙融。並皆離也。無分別法。但約智說。唯無分別智。方究其原。其無障礙。通於境智。謂上之五重。多約境說。心智契合。即為五觀。五境既融。五觀亦融。以俱融之智。契無礙之境。則心境無礙。心中有無盡之境。境上有無礙之心。故要忘言。方合斯理。總為緣起甚深之相。故知若了空有無礙。真俗融通。無性之宗。緣生之理。如同神變。莫定方隅。雖處狹而常寬。縱居深而逾淺。或在下而恆上。任遊中而即邊。眾生常處佛身。涅槃唯依生死。可謂難思妙旨。非情所知。故云性海無涯。眾德以之繁廣。緣生不測。多門由是圓通。莫不迴轉萬差。卷舒之形隨智。鎔融一際。開合之勢從心。照不失機。縱差別而恆順。用非乖體。雖一味而常通。又云微塵不壞小量。而遍十方。普攝一切。於中顯現。斯由量則非量。非量即量。又居見聞之地。即見聞之不及。處思議之際。即思議之不測。皆由不思議體。自不可得故。即思不可思。經云。所思不可思。是名為難思。法界觀真空門云。一。色即是空者。以色。舉體全是真空。不即斷空。以色等。本是真如一心。與生滅和合。名阿賴耶識。能變起根身器界。即是此中所明色等諸法。故今推之。都無其體。故舉體歸於真心之空。不合歸於斷滅之空。以本非斷空之所變故。斷空。則是虛豁斷滅。無知無用。不能現於萬法。如鏡外之空。非同鏡內之空。色相宛然。求不可得。謂之空。又凡是色法。必不異真空。以諸色法。必無性故。是故色即是空。既非滅色取空。離色求空。又不即形顯色相之空。又不離形顯無體之空。即是真空。若不即色相。即無遍計所執。不離無體。即是依他緣起。緣起無性之真理。即是圓成。二。明空即色者。真空必不異色。故云空即是色。何以故。凡是真空。必不異色。以是法無我理。非斷滅故。是故空即是色。若離事求空理。即成斷滅。今即事。明無我無性真空之理。離事何有理乎。以真如不守自性。隨緣成諸事法。則舉空全色。舉理全事。又真如正隨緣時。不失自性。則舉色全空。舉事全理。三。空色無礙者。謂色。舉體全是盡色之空。故色盡而空現。空。舉體不異全盡空之色。即空即色而空不隱。是故看色無不見空。觀空莫非見色。無障無礙。為一味法也。如舉眾波全是一水。舉一水全是眾波。波水不礙同時。而水體挺然全露。如即空即色而空不隱。寶藏論云。空可空。非真空。色可色。非真色。真色無形。真空無名。無名名之父。無色色之母。為萬物之根源。作天地之太祖。肇論云。本無。實相。法性。性空。緣會。一義耳。何則。一切諸法。緣會而生。緣會而生。則未生無有。未生無有。緣離則滅。如其真有。有則無滅。以此而推。故知雖今現有。有而性常自空。性常自空。故謂之性空。法性如是。故曰實相。實相自無。非推之使無。故名本無。言不有不無者。不如有見常見之有。邪見斷見之無耳。若以有為有。則以無為無。有既不有。則無無也。夫不存無以觀法者。可謂識法實相矣。乃至三乘。等觀性空而得道也。性空者。諸法實相也。見法實相。故為正觀。若其異者。便為邪觀。設二乘不見此理。則顛倒也。是以三乘觀法無異。但心有大小為差耳。又不真空論云。夫至虛無生者。蓋是般若玄鑒之妙趣。有物之宗極者也。自非聖明特達。何能契神於有無之間哉。是以聖人通神心於無窮。窮所不能滯。極耳目於視聽。聲色所不能制者。豈不以其即萬物之自虛。故物不能累其神明者也。是以聖人乘真心以理順。則無滯而不通。審一氣以觀化。故所遇而順適。無滯而不通故。能混雜致淳。所遇而順適故。則觸物而一。如此則萬像雖殊。而不能自異。不能自異故。知像非真像。像非真像。則雖像而非像。然則物我同根。是非一氣。潛微幽隱。殆非群情之所盡。故知若乘真心而體物。則何物而不歸。齊一氣以觀時。則何時而不會。何時而不會。則知觸境之無生。何物而不歸。則見物性之自虛矣。若任情所照。曷能盡其幽旨乎。若不悟宗。難逃見跡。如龐居士偈云。昔日在有時。常被有人欺。種種生分別。見聞多是非。後向無中坐。又被無人欺。一向看心坐。冥冥無所知。有無俱是執。何處是無為。有無同一體。諸相盡皆離。心同虛空故。虛空無所依。若論無相理。唯有父王知。故知有無諸法。欲求究竟。唯心方證。若未歸心。盡成障礙。為常為斷。成是成非。才入此宗。自然融即。謂先明其起處。知自心生。既從心生。則萬法從緣。皆無體性。必無心外法。能與心為緣。悉是自心生。還與心為相。但論空有。則廣明諸法。何者。以空有管一切法故。此空有二門。亦是理事二門。亦是性相二門。亦是體用二門。亦是真俗二門。乃至總別同異成壞理量。權實卷舒。正助修性遮照等。或相資相攝。相是相非。相遍相成。相害相奪。相即相在。相覆相違。一一如是。各各融通。今以一心無性之門。一時收盡。名義雙絕。境觀俱融。契旨忘言。咸歸宗鏡。是以須明行相名義差別。方能以體性融通。若不先橫豎鋪舒。後何以一門卷攝。故還原觀云。用就體分。非無差別之勢。事依理現。自有一際之形。如上微細剖析。廣照空有二門。可謂得萬法之根由。窮諸緣之起盡。此有無二法。迷倒所由。九十六種之邪師。因茲而起。六十二見之利使。從此而生。菩薩尚未盡其原。凡夫安能究其旨。所以寶性論云。空亂意菩薩。於此真空妙有。猶有三疑。一疑空滅色。取斷滅空。二疑空異色。取色外空。三疑空是物。取空為有。故華嚴經中。善財歷事諸佛。已證法門。尚猶於諸法中。無而計有。若究竟遠離。唯大菩薩之人。大智度論偈云。有無二見滅無餘。諸法實相佛所說。淨名經云。有無二見。無復餘習。又偈云。說法不有亦不無。以因緣故諸法生。何者。若時機因緣執有。則說空門。若時機因緣著空。遂談有教。為破有。故不存空。因治空。故不立有。故說有而不有。言空而不空。或雙亡而雙流。或雙照而雙寂。破立一際。遮照同時。如肇論鈔云。今就論文。總有四意。以顯周圓之旨。一者破實顯空。二者破空顯假。三者破唯空唯假。顯亦空亦假。四者破亦空亦假。顯非空非假。則是中道。方謂周圓也。然四論皆有周圓。今既一一辯之。且約四義。一約境。二約智。三約果。四約境智果。初約境者。不真空論云。即物順通。故物莫之逆。此破實顯空。遣凡夫執。即偽即真。故性莫之易。此破空顯假。遣聲聞執。性莫之易。故雖無而有。物莫之逆。故雖有而無。此則破有破無。顯亦空亦假。辯菩薩境。雖有而無。所謂非有。雖無而有。所謂非無。此破亦空亦假。遣菩薩執。顯中道第一空佛之境。此則境周圓也。二約智者。則般若論也。若以般若智。一一歷然。空假等境則成心量。但是有智。不得無智意。今則約前智知。凡是一境。即須周圓也。論云。言知非為知。欲以通其鑒。此破凡夫執相知。辯無知也。不知非不知。欲以辯其相。此破聲聞無知。辯無種不知也。辯相不為無。通鑒。不為有。此破亦知亦不知。顯非知非不知也。非有故。知而無知。非無故。無知而知。此破非知非不知。辯亦知亦無知。前來四義。說雖前後。並在一心。不即不離。可謂佛智周圓矣。三約果辯者。即涅槃論文云。存不為有。破有餘涅槃。遣聲聞常執。亡不為無。破無餘涅槃。遣聲聞斷執。亡不為無。雖無而有。存不為有。雖有而無。此雙破有無。顯亦有亦無。雖有而無。所謂非有。雖無而有。所謂非無。此破亦有亦無。顯非有非無。以顯中道佛之境。無住涅槃。果周圓矣。四約境智果三合辯者。則是總收前諸論文也。前二論。則真諦無相之境。為真空。般若能觀真智。即萬行之本。為妙有。由境發智。由智顯境。境智互顯。為亦空亦有。即涅槃論中三德相冥。境智不二。不斷不常。為非空非有。可謂涅槃極果也。即如來一化之意。並周圓故。則罄盡佛法之淵海也。故知真空難解。應須妙得指歸。若隨空有之文。皆墮邪見。如鴦崛魔羅經偈云。譬如有愚夫。見雹生妄想。謂是瑠璃珠。取已執持歸。置之瓶器中。守護如真寶。不久悉融消。空想默然住。於餘真瑠璃。亦復作空想。文殊亦如是。修習極空寂。常作空思惟。破壞一切法。解脫實不空。而作極空想。猶如見雹消。濫壞餘真實。汝今亦如是。濫起極空想。見於空法已。不空亦謂空。有異法是空。有異法不空。一切諸煩惱。譬如彼雨雹。一切不善壞。猶如雹融消。如真瑠璃寶。謂如來常住。如真瑠璃寶。謂是佛解脫。虛空色是佛。非色是二乘。解脫色是佛。非色是二乘。云何極空相。而言真解脫。文殊宜諦思。莫不分別想。譬如空聚落。川竭瓶無水。非無彼諸器。中虛故名空。如來真解脫。不空亦如是。出離一切過。故說解脫空。如來實不空。離一切煩惱。及諸天人陰。是故說名空。嗚呼蚊蚋行。不知真空義。外道亦修空。尼乾宜默然。所以外道執斷空。二乘證但空。俱不達一心真空之理。故無生義云。經云持心猶如虛空者。非是斷空。爾時由有妙神。即有妙識思慮。

恭祝 地藏王菩薩聖誕│佛性在哪兒呢?

 

恭祝 地藏王菩薩聖誕─農曆七月廿九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摩訶薩
  


恭祝 地藏王菩薩聖誕│佛性在哪兒呢?

悟顯法師 開示

祖師講的佛性在哪兒呢?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在鼻嗅香,在舌談論,在足運奔,這個都是佛性。

 

但是明知者叫做佛性,無知者、不識者喚作精魂,所以就變神識、靈魂。實際上你要悟了,它就叫佛性。識當下即是佛性,它沒有任何改變。

 

就像頻伽瓶一樣,頻伽瓶裡面的空這頻伽瓶就是一個瓶子有二個孔,兩個瓶孔的這個瓶子叫頻伽瓶,代表我們這個色身。那麼頻伽瓶裡面的空跟外面的虛空有沒有兩樣,沒有兩樣,是相同的,眾生迷妄入於這個色身當中,就好像這個頻伽瓶裡面的空一樣,所以轉佛性為阿賴耶識,實際上阿賴耶識的當下即是真如,這就理體上說,我要跟你講清楚,從理體上說。

 

一般人到這裡他就覺得他悟到了。你是悟到了沒有錯,但是還得修證,所以說:「理則頓悟,乘悟併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這個事就是你的習氣,你雖然知冰是水,猶賴湯汁以消融,悟妄即真啊,還需要用佛慧來熏煉。你現在只是聽懂了而已,了解了而已,體會到了而已,但是還是得藉由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度之行來修證;還是需要藉由念佛、藉由持咒來除斷煩惱,否則你只是知道個道理。

 

在天台宗裡面六即佛裡面算是名字即,什麼叫名字即呢?知道自己有佛性這叫名字即,依此所了達之理而能起修叫做觀行即佛,那其他人不懂的叫理即佛,道理上是佛。

 

所以阿賴耶識的當下即是真如,所以說生滅與不生滅和合成阿賴耶識,非一非異,不可說同,不可說異。

 

這個阿賴耶識它有起妄的作用,但是眾生要覺悟,不會離開阿賴耶識。


2022年8月25日 星期四

為什麼會有小乘法│念佛開示16-3

 


修行解脫之道─念佛開示(十六)

為什麼會有小乘法

悟顯法師講述 


大家讀菩薩戒都有讀到,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不可以「背大向小」。意思就是:背棄大乘佛法,而去學小乘法。

那為什麼會有小乘呢?你不要去亂聽現在外面那些所謂的「研究」,那都不對!文殊菩薩是七佛之師、是諸佛之母,十方如來要成佛,都要有文殊菩薩的智慧。文殊菩薩在經典上告訴我們,在佛陀時代,佛說法都是說大乘,但是有一部分人,對於大乘法不能接受,所以就自行截取一部分,也就是現代講的「斷章取義」,他們截取大乘經中自己喜歡的某部分去別處修行,後來就變成了所謂的「小乘」。本來佛陀在的時候,這在僧團裡面也不妨礙,但佛滅度後就有小乘人開始毀謗大乘。其實當初小乘的論師,並沒有排斥大乘,也不會說大乘是從小乘而來,他說他學的就是小乘,像《成實論》、《阿毗曇論》這些論典,它就是小乘論。可是後來的人越學越偏執,就開始毀謗大乘,一直到現在,就有更多學小乘法的人在毀謗大乘。

其實文殊菩薩講,統括來說小乘不出根本二部,就是所謂的「大眾部」跟「上座部」的小乘佛法,不管是哪一部,後面衍生出來的:化地部、雞胤部等等的,都不會離開這根本二部。這些學最根本二部的人,最開始都在佛陀會下聽大乘經,或是曾經學習過大乘佛法,可是因為不能接受,所以他們就截取自己喜歡的、合自己意的部分去別處修學,這就是「小乘」的由來。因為很多人不曉得小乘法怎麼來的,這裡就引文殊菩薩所說的。

華嚴《賢首五教儀》,賢首國師判如來一代時教不出三時、十儀、五教、六宗、三觀。像「三時」所說「日出先照高山」,就是講華嚴、講大乘。佛陀一出世他就是要講大乘佛法,之後才為這些不懂的人、執著的人,在教法當中說了一點小乘法,說小乘的目的是要他來學大乘。但是這些人學了小乘不得力,到後世偏執了,反過來謗大乘佛法。現在有一些出家人、或是一些在家人出來胡說,也說他是在弘法,也說他講的是中道實相。其實,有些是他剽竊大乘佛法的用詞,目的是為名聞利養。說到底,剽竊過去也沒有用,因為就如《無量義經》所講:雖然所用的名詞一樣,但是其義趣絕不同。他雖說他講的叫做「中道」,但他所理解的根本不是大乘佛法。為招攬人氣還寫了一大堆的簡歷,說他自己也曾經學過大乘佛法,後來覺得小乘才是真的佛法。實際上這是很丟臉的事情,為什麼?所謂「曾經學過」。意思就是你在大乘佛法沒有成就,既然沒有成就,那你的話就不能相信。因為你沒有證果!

所以同修們要知道,大乘佛法不是不能成就、不是沒有祖師。近代學大乘佛法的人成就者很多!甚至在大乘佛法裡面,連小貓、小狗、鸚鵡都能成就,燒出來都有舍利,這些都是聽聞大乘佛法的功德。還有很多的天神、鬼神,他們聽聞大乘佛法也都得到利益。淨土宗是大乘,在大乘裡,連不認識字的老太太、老先生各個都是坐化、預知時至,一念頃往生十萬億佛國外,功超累劫,超過阿羅漢太多了。小乘最高的果位就阿羅漢,大家都讀過《無量壽經》,阿羅漢盡其神力、竭其智力,也沒有辦法超過娑婆世界。這些不認識字的老先生,他一往生就直接橫超三界、逕登四土,就是阿鞞跋致了。這是大乘不可思議之處,大乘近代當然有祖師,像廣欽老和尚、律航法師、甘珠活佛……,這些都是有大成就的。甘珠活佛你們比較沒聽過,他是章嘉大師的徒弟,他荼毗時,燒七天七夜燒不壞,燒到爐子都壞了,他還毫髮無損。還有虛雲老和尚的弟子具行和尚,具行法師自己出三昧真火將自己火化,這些都是有大成就的人,怎麼會說修學大乘不得力?看看近代《往生傳》,有人往生的、有動物往生的,都有!

所以你們對於大乘佛法要有信心,不要被那些愚癡的言論給迷惑了。今天大家就都知道小乘怎麼來的:根本就是一些不能接受大乘佛法的人去學的。佛也沒有放棄那些人,也為那些人講法,目的是希望他們回到一佛乘來,這點大家要清楚。至於現在外面有學者胡說大乘法是從小乘上座部來的,這是錯誤的說法。我告訴你:阿難尊者當初在集結經藏的時候,就在經典裡面留了伏筆,就是現在講的,做了一個防毒系統在裡面。是一般人不曉得的,我們講經的人知道。阿難尊者知道後世會有人出來誑惑大眾。所以他在集結經藏的時候做了一個安排:你去看,凡是小乘經,絕沒有菩薩僧。我們讀大乘經,裡面除了有阿羅漢:舍利弗、目犍連、……,還有彌勒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等等的菩薩,甚至他方佛。你去看,小乘經沒有。凡是有的就歸為大乘、歸為方等經典。這是他當初在集結經典的時候,就在裡面做了這一個防禦措施,阿難尊者了不起啊!禪宗的第二代祖師,有能力遍觀到末世,他知道後世會有人提出這種破壞大乘佛法的論調,所以他預先在經典裡做了這安排。因為佛講的經,他都聽過,所以凡是講小乘的,他就幫你歸類好。後面的人要找大乘經,你看經典裡面有加菩薩僧的,它就算是大乘經典,很好找。所以大家要能明辨清楚,不能受這些妖魔鬼怪的愚弄。

這裡跟大家說明,你就能有基本的知識。實際上,小乘佛法本來也沒有過失,佛就是為了這些人而說的,希望他們來學大乘,所以法華會上開權顯實,「權」是方便,「實」是真實。就是告訴大家「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可是現在就是有人刻意要毀謗大乘,要用攻擊別人的方式來擾亂僧團。為了護持正法,我們一定要說明清楚,以免貽害後世學佛人。

而且佛在經上也為我們揀別,說明好樂小乘者他們的行為不可取,在《楞伽經》裡的二十種外道,小乘就算是一種外道。小乘雖然也說斷「人我執、法我執」,實際上他是斷三界以內的,三界以外的他就沒辦法了。他跟你講「空」,他是「滅有入空、滅色入空」。大乘是講「體空、本自空寂」。所以達摩大師講:「一切諸法皆如幻。本性自空哪用除。若識心性非形像。湛然不動自真如。」這就是大乘。所以大乘跟小乘不一樣!你不可以把二者混在一起,甚至有人說「都平等、都相同」,講這種話的人,你要負起絕對的因果責任。如果講得太文言,會有很多人聽不懂,所謂「負因果」就是「你會受到報應」的意思,你要小心拔舌的果報。你要想到:文殊菩薩當時候不懂大乘、毀謗大乘,人家都成佛了,他還在受罪,還是沒有辦法解脫他過去無量劫造的罪業。

這裡講的大家要能夠謹記,如果你搞不清楚或聽不懂的,你要再聽一次,你就會知道「小乘怎麼來」、「小乘跟大乘不一樣」,「大乘、小乘經典該怎麼揀別」,這些都祖師大德為我們開示的。你知道以後,就能像達摩大師講的:「深信大乘,心不退轉」。你就會「愛樂大乘」,你的所做所為就會「守護大乘」,你就會「讚歎大乘」,你要是能夠發心,你就能「講演大乘」。如果沒有因緣,你就「修習大乘」,所以我提出這五個標語。如果你真的因緣成熟了,你會放下過去的偏執,放下之前的邪見,來學大乘佛法,你會得到無上的法喜,你這一生永遠不退轉,又再加上淨土宗的念佛帶業往生,這是無比的殊勝。

反觀,大家都知道龍樹菩薩學過小乘,他說:「越學小乘,學到後來會變成外道、學到後來會撥無因果,會變無因論、斷滅論」,這在龍樹菩薩的著作裡面,都有詳細的說明。這裡只是略提而已,希望大家能夠知道,已經學大乘就不要「背大向小」。未學大乘者,你要懂得釋迦牟尼佛所教的「四正勤」:「已生惡令斷。未生惡令不生。已生善令增長。未生善令生。」還沒學大乘的,要趕緊來學。從前學錯的,「迷惑顛倒」是從前之惡,應該令斷。學了以後要能夠堅持,不要又背大向小,這叫「未生惡令不生」。那已經學了的,就應當勇猛精進「已生善令增長」,這就是四正勤。符合佛陀的教育,所以修行要懂得怎麼修,不是只有世間的善惡,佛法只有大乘才是最究竟的,只有大乘才能令眾生究竟圓滿的解脫,這是大家都要知道的。而且大乘對治煩惱是從根本修、從心下手。小乘對治煩惱從意識下手,從意識就不對了,意識生滅,連意識尚且不可得,生生滅滅,你怎麼下手。大乘佛法從真如本性下手,「真如本性」一切眾生本具,所以依此而修,一定能夠成就。





2022年8月24日 星期三

【認識佛教--釋教三字經】 悟顯法師 集解編著 (下冊-17)

 





認識佛教─釋教三字經 (下冊)


悟顯法師 集解編著

六根

眼耳鼻。舌身意。

「眼、耳、鼻、舌、身、意」是為「六根」。
六根的作用是:眼能見色相,耳能聞聲音,鼻能嗅香臭,舌能嘗鹹淡,身能覺觸冷暖、合離,意能知是非。
「根」有生發的能力,為「識」之所依,所以叫做「根」。

此六根。應須記。

根的體性有二種:一、浮塵根,二、淨色根。
「浮」是顯露於外。「塵」就是指質體而言。質體是指血與肉。
古人所謂眼如葡萄朵,耳如新捲葉,鼻如雙垂爪,舌如初偃月,身如腰鼓顙,意如幽室見。即指「浮塵根」這一名詞。
唯識指六根為「扶根五塵」。
扶是協助。五塵是指六根之質體。
所謂如葡萄朵之眼球,能協助眼根有發識之用。其餘可以類推。
淨色根就是指八識的見分。
謂六根皆以清淨四大為體性。清淨四大極細微而不可以肉眼見,唯天眼才能見。也就是「見分」。浮塵根在外,是表面的作用,能夠看得見。勝義根因為是見性(能見之性)。
眼睛看不見,有的人就講是我們的神經。說勝義根是神經也不對,因為神經有末梢,把神經當作勝義根並不成立。
憨山大師講,勝義根就是無明殼,因為結成無明了,因此封固在那裡。經中說攝歸如來藏。
淨色根藉由因緣(所謂眼識九緣生等……
扶根攀緣五塵,對外接觸,而生起了別的作用,而有所對的色、聲、香、味、觸的五塵出現。
「應須記」是說初學佛法的人,對於「一切作用都是佛性的功能,並無有心外之法」這些道理必「須」將它「記」住,這個非常重要。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念佛開示16-2


修行解脫之道─念佛開示(十六)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悟顯法師講述 


古德講:「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這句話就是告訴我們:「一切眾生皆有心」。此心即是真如不生滅之理,心同此理,沒有人是例外的。所以眾生都能成佛,眾生的本性,本自清淨,只因見相生心,所以迷在境界裡面,由是引起塵勞煩惱,在這個六道輪迴裡面打轉。你要返本還源,必須用大乘佛法,只有大乘的了義,能夠幫助我們究竟解脫。釋迦牟尼佛講八萬四千法門,每一門都是讓你圓成佛道,但是圓成佛道,它的先決條件是你要能夠會歸一乘,所以《法華經》講的:「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

釋迦牟尼佛觀機,在末法特別是以淨土法門最容易成就,淨土法門,念佛明心見性;如果不能頓斷所有煩惱,你業障重,那還可以帶業往生,所以這個就是淨宗殊勝之處。

佛教講的修行,你要學佛,佛門不搞知見,不教你求知作解,不教你查這些名相術語,跟世間的學術、教學不一樣。很多人知道佛教好像是一門教育,但是這個教育不是世俗教育,它修行的方法跟世間人做學問的這些方式不一樣。世間的學問是廣學多聞,佛法教你無求無著,這個不一樣。

你念佛,目的是要把你的妄想打掉,如果你還在書本上、還在這些知見上打轉,那就變成「記問之學」。記問之學連世間人都懂得,不足為人師也,那何況是佛門。所以我們修行要做到無求無著,你讀經你就老實地讀,讀經不求解義,不要邊讀邊打妄想、猜測、上網查資料,看看這句經文什麼意思,那你就耽擱你修習戒、定、慧的功夫。包括你聽經也是一樣,聽經聽不懂那很正常,一遍聽不懂聽兩遍,兩遍聽不懂聽三遍,什麼時候聽得懂呢?佛門講的,業障消就聽得懂。世間人是觀念對了,他的學問就通了;佛門是業障消了。

怎麼消業呢?還是回歸到釋迦牟尼佛教我們的戒、定、慧「三無漏學」。一切法門都一樣,不會離開戒、定、慧;因戒得定,因定發慧,從此來成就無漏的佛果,所以叫「三無漏學」。我們學佛人要知道,眾生的心本自清淨,沒有任何的染汙,沒有任何的夾雜。你現前的煩惱,相有體空,甚至告訴你這個相,煩惱的相如同幻相,所以叫做「似有」,好像有。實際上,如《金剛經》講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你要知道它不是實在的,不是實有的,了解這兩點,你對於佛法就有基本的概念。

你看外面很多的佛學概論,或是佛教的一些導讀的文章,裡面都是名相、都是枝葉。祖師開示學人從根本修,這根本就是眾生的真心本性,所謂「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這「理」就是不生不滅之理;「心」就是我們講的佛性,從這個上面下手。這是佛教的根本,任何一宗都一樣,所以「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識得我們的真心本性,從來不染著,識得「妄想本空,五陰非有。」你這兩個重要的概念、觀念建立起來了,你後面修行確實如同《楞嚴經》講的「中間永無諸委曲相。」修行這菩提道上,你不會走錯路,你不會繞遠路,你不會今天修這個法門,明天又換修別的法門,為什麼?因為你很清楚,你很明白你要怎麼修行。所以「識心達本」這個是佛法的根基,大根大本。

這一念心每一個人都有,所以裴休丞相講:「夫血氣之屬必有知,凡有知者必同體。」裴休丞相的和尚是黃檗禪師,我們中國有名的法海大師是他兒子;法海和尚,你們不要看《白蛇傳》,那個是胡說八道,法海禪師是真正有修有證。裴休丞相在佛門裡面算是一個大居士,親近的都是大德。在禪宗,他親近黃檗禪師;在華嚴,他親近圭峰宗密大師,都是跟這些高僧大德直接學習,所以你看他《圓覺經大疏》的序文,這一段話就告訴我們,這一念心大家平等平等都有,只要你迴光返照,必然能夠見性,能夠成佛。那你方法要用對,觀念要正確,什麼東西是根本,你要先掌握得到,心性是根本。所以你懂了以後,你就不會在枝葉上打轉,你就不會想說我一天看多少經、念多少佛,不會在這上面計較,你就不會在那裡查書、查字典、查資料,你就懂得佛法從戒、定、慧下手。

這戒、定、慧三無漏學,教你從威儀,因戒得定,因定,你心不散亂能夠發慧,發起慧解,這個慧能斷煩惱。所以你看經典、你聽經不是去猜測,你持咒不是持數量,念佛不是拼計數的,在那裡算一天念幾萬,而是看你有沒有在這當中得到戒、定、慧的功夫。如果有,那這一天沒有空過;如果沒有,那你這一天是空過的,佛號是白念了,每天給佛磕頭,那個叫「無益苦行,徒自疲勞。」所以修行,整個佛法你想要了解,你就要按照我們剛才講的這樣去做,這樣去修。

佛教是用修行的,不是用猜測的,不是用推理的,不是用世間這種做學問的方式來求知作解,而是你透過修行,真正業障消了,你對於佛所說的這個道理,你就能夠清楚明白,而且深刻地體認,這個就是佛教。

因為有些同修想學佛,聽經聽不懂、看不懂,他就退心。他不曉得佛法就是從熏修,從熏習戒、定、慧而產生力量,產生斷煩惱的力量。不然縱然你文字看得再多,經典看得再多,道理懂得再多,你看善星比丘通得十二部經論,十二部不是指數量,是講佛經他都能了解,佛說法不出十二大類,但是最後深深陷入阿鼻地獄,為什麼?在修行上走錯路了。

我看阿難尊者,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比他厲害了,他有多聞的能力,聽得非常地多,看得非常地多,但是一離開僧團,就中了摩登伽女的娑毗迦羅先梵天咒,所以回來才跟釋迦牟尼佛懺悔,他也知道自己聽很多、看很多,廣求知見,但是碰到境界來的時候,阿難尊者自己講「心雖明了。力不自由。」他有看經心雖明了,他有聽經心雖明了,但是力不自由,力不從心,習氣起來了,控制不住,這個就是後面釋迦牟尼佛講的「欲漏不先除。畜聞成過誤。」你修行不斷煩惱,不從戒、定、慧上修,你天天廣求知見,聽得再多、看得再多,境界來了,你還是迷惑顛倒,你世間放不下,正念你提不起來。

佛法,我們剛講的戒、定、慧,聽聞以後要聞思修。聽聞,去觀照,念佛它就是觀照,在境界上你要會運用,把你觀照功夫運用在境界上,那就叫修行,聞思修。所以要真正去做,真正去修行,你聽聞佛法才有意義,這才叫消業障。不然你都是在佛門外打轉,哪一天業力起來、境界現前,馬上就顛倒了,你會墮落得比阿難尊者還要悽慘,為什麼?阿難尊者還有釋迦牟尼佛救他,釋迦牟尼佛去應供,齋畢旋歸,應供完了,趕快回到精舍去,佛頂放光,出五會楞嚴神咒,敕文殊師利菩薩將楞嚴神咒帶往阿難迷惑顛倒之處,把惡咒消滅,把阿難跟摩登伽女一起帶回來。那個時候佛陀在,現在佛滅度了,所以你一定要老實地用功,老實地修行。佛法是講修行,不是講知見,這很重要。

你要相信自己的真心本性本來清淨,這一念心本來清淨,不曾染汙,從來沒有受汙染;縱然現在你在那裡迷惑顛倒,它也沒有受汙染,這個特別重要。再來你知道煩惱是空的,那你提起佛號來,提起觀門來,那就很好修,一下就斷掉了;斷掉以後要保持,不要讓它再起,就是這麼用功,就是這樣修行。

以上跟大家講到這佛法你要怎麼學,要按照這樣子來做,這是祖師大德教下來的,這個方式肯定有效,絕對能成就。





往生淨土的決心│ 念佛開示16-1

 

修行解脫之道─念佛開示(十六)

往生淨土的決心

悟顯法師講述 

祖師大德教我們,要我們學淨土的學人,平常就要發願求生淨土,無論在什麼樣的環境、什麼樣的狀況下,時時刻刻都要能放得下。你不能想說我還有什麼事沒有完成、還有什麼事沒有做好,如果你還存著這些念頭,就會給你修行、往生帶來障礙。這是學淨土,也可以說是學佛人很重要的概念。你時時刻刻都要放得下,隨時隨地佛來接了,我們就跟著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心裡不要懷疑、不要猶豫、不要夾雜。往生淨土不分年紀,不是老了才往生,而是業障消了就能往生。

往生淨土的人是要放得下才能去,不是像世間人遇到事情不如意、生意失敗了、感情失意了,在那裡尋死覓活。世間人在生活上不順,在自己的愛欲上不痛快,所以尋死覓活,這個是執著,縱然他自殺了,也是下三惡道。

求生淨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是萬緣放下,心裡沒有罣礙,念著阿彌陀佛的名號,乘佛的願力帶業往生,所以這是殊勝的,不是世間人那種愛欲、情執放不下。所以時時刻刻你就要記得,要放下不要執著,平常就要發願往生,不能等到臨終。現在有的法師講臨終,他叫你平常不要發願往生,跟祖師大德提倡的不一樣。

淨土法門是釋迦牟尼佛給予後世,特別是末法眾生的一帖良藥。也就是說當所有的法門都失效,所有的經咒都沒有用,釋迦牟尼佛用他的威神力加持《無量壽經》,加持阿彌陀佛名號再住世百年。那麼在佛滅度後,法久成弊,這佛法傳久了,難免在佛門就有一些獅子蟲,為了利養,或是自身不懂倒說經律。我們依淨宗祖師大德的教導,平常就要發願,每天做早課、做晚課,都可以發願求生,尤其是佛門的晚課,為什麼要發願求生?可想而知,就是把你今天所做的、所修的這些功德迴向求生淨土。你常這樣迴向,你的業障會消;業障消了,你在這個世間還有緣,還能住世幫助眾生,勸導眾生求生淨土、勸導眾生萬緣放下,助佛弘化,助佛轉輪,那你就叫「乘願再來」。這一生就可以乘願再來,不必等來生,為什麼?因為你的願力大過你的業力,你把業力轉過去了,那你就叫「乘願再來」。所以乘願再來這句話,並不是指往生,當然也可以這樣說,但是並不一定特別指往生以後再來,你現在就可以。

所以同修們一定要在平時就要萬緣放下,世間的事情得過且過,無所謂,日子過得好或不好你不要在意,不要放在心上。你的兄弟姐妹、同學比你有錢,過得比你好、過得比你差,你都不要動心。我們學了佛要隨緣度日,這樣就很自在。每天就是老實念佛,萬緣放下,把所做的功德迴向求生淨土。

等到你這一生業報盡了,能夠蒙佛接引,帶業往生;或是你功夫夠了,就能夠自在往生,坐脫立亡。所以淨土法門要這樣修學。你不要怕死,很多學淨土的人怕死,怕死沒有用,怕死難道就不會死?所以你害怕,反而招來魔障,越怕你的冤親債主就越能傷害你,為什麼?因為你的心已經動亂了。你要是堅固你的意志,從始至終,絕不改變,就像《楞嚴經》講的:「彼塵勞內。汝妙覺中。如風吹光。如刀斷水。性無搖動。」他傷害不了你,他想要跟你討債,阿彌陀佛有四十八願加持,絕對不會讓這些冤恨、宿殃、舊業、陳債來惱害你。

所以我勸所有的同修,平常就要發願求生淨土。求生不是死,世間人那個叫死亡,死了以後不知道去哪裡?求生淨土不是死,講求生,就是我這個業報盡了,我心很清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全天下最吉祥的事情。所以為什麼過年我們都祝福你們光壽無量,光壽無量就是祝福你往生淨土。你不要以為這世間的智慧很高、壽命很長,縱然讓你像彭祖一樣活到八百歲,還是得生死輪迴,不如直接求生淨土,所以你這個心念時時刻刻保持,在在處處不忘,提起佛號就有力量,即使你生病、不如意,這些病魔、不如意的事情也沒有辦法惱害你,這就叫隨緣消舊業。

我們學佛人,學淨土的人,就是這樣用功,時時刻刻萬緣放下,什麼時候往生西方都沒有問題,隨時等著阿彌陀佛來接引,你要有這樣的心願。你不要害怕,哎呀!佛來接引了,要死了,你要是存有這種心念,那就動亂了。平常存有這隨時往生的信念,臨終就不會有障礙;平常如果不發願求生,臨終一定障礙。你看這些世間人臨終,就被業障給障住了,甚至你平常不發心,臨終的時候,你會討厭聽到佛號,這種狀況我們在助念的時候看到很多。平常沒有發願、苟且,結果臨終的時候業障現前了,冤親債主來了,有過去生的、有現生的。現生的這個是活冤親,不讓人幫你助念的也有,還有的自己把助念的人趕走,因為他害怕,所以臨終一定有障礙。

反觀平常就發願,臨終都是自在往生、坐脫立亡。所以淨土宗祖師教得一點都沒錯,他們就做了最好的樣子,給我們當模範。所以這個觀念很重要,你不要想說求生淨土不吉祥,求生淨土是最吉祥的事情,它不是死亡,不是輪迴,而是用我們一期短短的壽命換無量壽。

相信你們大家都很會算,用最少的錢換取最大的報酬,我們用一期虛妄的生死,換我們永劫明心見性,換我們永劫不再輪迴,這是非常好的生意。所以平常就要用功,平常就要發心,這世間都要放下,不要管年紀大、年紀小,我們講座裡面你們這些小孩,不要想說現在輪不到你,我告訴你,無常沒有年紀的選擇,你自己就要發願,自己就要發心,不要想說我在學校天天要考試,想拿個第一名,將來混口飯吃,這未來妄想你就不要打了,現前的這個信願一定要提起來,這個很重要。




2022年8月23日 星期二

【處暑】做一個真正有福報的人

 

老實念佛


【處暑】 202208月23日  農曆七月廿六


普能嵩禪師淨土詩

處暑寒來道易生。六時佛號更虔誠。
蟬聲唧唧鳥聲噪。山自蒼蒼水自清。
時至理彰忘我見。圓融解脫了凡情。
西方淨土名為樂。但念彌陀緊步行。



【處暑】做一個真正有福報的人

悟顯法師   開示


佛在《無量壽經》上講:「若不往昔修福慧。於此正法不能聞。已曾供養諸如來。則能歡喜信此事。」這一段經文,釋迦牟尼佛跟我們開示到,一個人學佛要有很大的福報,沒有福,你學不了佛,因為學佛是能出三界的。


在佛法裡面,有八萬四千法門,有大乘、有小乘,你又能夠學到淨土法門,所以這個是一件不簡單的事情。釋迦牟尼佛講,如果你不是往昔所修的福德跟智慧,這麼累生累世積累下來,對於佛陀的正法,你不能聽聞,你聽到了也不會相信。就像有一些人學了小乘的,他就不信大乘了,那個就是福報、智慧不夠。《彌陀經》講的:「少善根福德因緣。」他善根不夠、福德不夠、因緣不好。這一些人在佛法裡面,只能種一點點善根,未必能夠成就。


佛法當中你能夠學大乘,能夠深信淨土,能夠老實念佛,這個都是多生多劫所累積的福德因緣,再加上佛力的加持,這要佛菩薩加持你,一般人沒有辦法相信,除了你自己的善根以外,還要有佛力加持,沒有佛力加持,你聽到了等於沒有聽到,對於世間還是放不下,還是很執著。


為什麼說眾生的業障習氣很重,聽了佛法還是很難放下,很難去轉變。這是講你雖然有累生累世的福報、智慧,在佛門裡面熏修,但是你這一生遇到了淨土法門,你還是得有十方諸佛加持。所以說「若不往昔修福慧。於此正法不能聞。已曾供養諸如來。則能歡喜信此事。」你供養十方的諸佛,才能夠對於淨土深信。這都是過去生這樣累積下來的。


2022年8月22日 星期一

【認識佛教--釋教三字經】 悟顯法師 集解編著 (下冊-16)

 




認識佛教─釋教三字經 (下冊)


悟顯法師 集解編著

五蘊

色受想。並行識。

「色」是質礙的意思。凡是有質體形象的事物,皆屬於色。
聲音雖不可以眼見,卻可以耳聞。這叫做不可見可對的色。
其餘香、味、觸,可以以此類推。
至於法塵,又名「法處所攝色」,有五種:極略色、極迥色、受所引色、遍計色、定果色。
這些名相,這裡不去解釋它,有興趣的去佛學詞典裡就都查得到。
「受」是領納的意思。血肉之身與所附著的眼、耳、鼻、舌對外境接觸時,所有的感受名叫「受」。感受有因時、因地、因人的不同,所以分析開來說,就有苦、樂、捨三受的各異。
「想」者,於境取相為性,施設種種名言為業,也就是對於外面的境界,有所想像,而後發之於身、口上的言語、行動。
「行」者,造作為義。就是前滅後生、此起彼落的雜亂妄想。《百法明門論》中有五十一個心所,除受、想二心所有特殊性而各列為一蘊外,其餘四十九個相應行、二十四個不相應行,皆是行蘊所攝。宇宙人生,皆由這些雜亂妄想而構成,所以「行」蘊之「行」以造作為義。
「識」者,了別為義。了別者,認識事理、判別是非的意思。小乘佛教只講眼、耳、鼻、舌、身、意的六識這個不圓滿,名為不了義法,般若經中,唯識宗中講第七末那識、第八阿賴耶識而為八識,為不生滅唯識教,名為了義法。
五蘊中的色蘊屬於物,受、想、行、識的四蘊屬於心。
「五蘊」的「蘊」,是集聚義或者蓋覆義,又名五陰。陰者,賊害義。意思是說,因為不了萬法唯心,所以妄有五蘊虛妄積聚,因為這五蘊而有了這血肉身心,所以蓋覆了我們的真性,蓋覆了我們的法身慧命,使我們在六道中生死輪轉,無有了期。

此五蘊。本空寂。

五蘊不外乎色、心二法。
然而「色」無所從來,所以色「空」;心無所從去,當體即空。
色、心二法,皆無來去生滅之相,所以說心「寂」。
如《楞嚴經》所說五蘊本如來藏,非因非緣、非自然生,所以說「本空寂」,就是「全體即是如來藏性」的意思。
大乘所說「全妄即真」就是這個道理,關於五蘊的介紹,藏經中有《五蘊論》,有《廣五蘊論》有興趣的自己去看。


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第十四願:觸光安樂願 ( 20 )

 



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第十四願:觸光安樂願   ( 20 )

悟顯法師 講述

我作佛時。光明無量。普照十方。絕勝諸佛。勝於日月之明。千萬億倍。若有眾生。見我光明。照觸其身。莫不安樂。慈心作善。來生我國。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第十三、第十四願)......


回到經典上來看:

勝於日月之明。千萬億倍。若有眾生。見我光明。照觸其身。莫不安樂。慈心作善。來生我國。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你見到佛光,你真正感受到阿彌陀佛攝受你的願力,你的身心必然清淨安穩,所以阿彌陀佛又有一個名號,叫「安穩光佛。」你身心煩亂的時候,你一定要念佛。有一些同修不會修行,我說:你為什麽沒有來念佛?他說:法師啊,我心很亂、很煩,所以等我平靜點、輕鬆愉快的時候,我再來念。像這種就是不會修行,念佛就是能幫助你安定身心,所以叫「安穩光」。越是心不安、越是煩亂時,更要提起佛號來念。你念阿彌陀佛一定得身心安樂,這個我不用多說,你自己去念,你就曉得,正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能有多安樂,你自己念下去,你就知道了。一定要能「慈心作善」,「慈心」是慈悲;「做善」是什麽?就是「做一切善法」。所謂一切善法,包括世間善法、出世間善法,他都做。如果沒有因緣做世間善,他就是力行出世善法,有因緣他就隨分隨力而做。講到「做善」,你不要又解成十善、五戒,世間人很喜歡看到「善」,《阿彌陀經》講:「善男子善女人。」淺解之人就馬上解釋成「五戒、十善」,不是那些。淨土宗講的善男子善女人是「具足信願行」,這才稱為善,非此則不善。你們要清楚啊!具足信願行才叫「善男子善女人。」如果不具足,那就不稱為善人。經文講「慈心作善。來生我國。」你接受佛光的攝受、照耀,就會如法學佛、如教奉行,照這樣發願求生淨土,「若不爾者。不取正覺。」如果做不到,就絕對不成佛,這個語氣是表示絕對可以、肯定做得到的。


2022年8月21日 星期日

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第十三願:光明無量願 ( 19 )

 



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第十三願:光明無量願  ( 19 )

悟顯法師 講述

 我作佛時。光明無量。普照十方。絕勝諸佛。勝於日月之明。千萬億倍。若有眾生。見我光明。照觸其身。莫不安樂。慈心作善。來生我國。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第十三、第十四願)


這是第十三願跟第十四願:「光明無量願」跟「觸光安樂願」。這是法藏比丘在世間自在王如來所,所發的四十八願中的第十三跟十四願。法藏比丘他發心為菩薩道,棄國捐王,行沙門之行。發心願意成佛,願意建立西方極樂世界,來救度一切眾生。那世間自在王如來,也就是法藏比丘的和尚,證知他的發心、證知他的心願。顯現十方法界的一切諸佛剎土給他看。看完以後,思惟五劫,他心中有這四十八個大願,來成立西方極樂世界。他在這第十三跟十四願中講:「我作佛時。光明無量。」是希望他自己作佛的時候光明無量。你到道場去,你看佛像,有的佛像後面有一個亮圓圈,那個是「常光」,也就是說佛平常的時候,這個光明就存在,叫做「常光」。你看這個圓圈後面,還有一個較大的圓圈,這是「放光」。就像我們道場這一幅佛像一樣。他平常有身光,然後,當他放光的時候,就是他身後面的那個光明樣子。所以他說「光明無量。」能照多遠呢?可以「普照十方。」是說當他成佛的時候,光明要「普照十方。」因為有一些佛在因地修行的時候發願,他成佛的時候,光明照一個佛剎、兩個佛剎。他想要度這一佛剎眾生、二佛剎眾生。那也有些是願度百佛剎、千佛剎的眾生,這是每一尊佛的願望不同。你不要在這裡生分別心,認為阿彌陀佛比較厲害,其他的諸佛不行。如果你有這種想法,那你不能見性,這是釋迦牟尼佛講的。諸佛所發的願,是他在因地時的願不同,不是在成佛以後,能力上有所不同。佛佛道同,每一尊佛能力都一樣。你不能看到淨土的經典裡面讚歎:阿彌陀佛光明善好,勝於日月之明,千億萬倍。讚歎他是「光中極尊,佛中之王」,你就在這裡面妄生分別。說阿彌陀佛是佛中之王,其他都比他差,都是他的子民,都不算真正的佛,就有人這麼樣做分別。這個就是妄分高下,不達如來真實義趣。你們唱的《開經偈》裡講「願解如來真實義」。那如果你在這裡心生分別、打妄想,認為阿彌陀佛是佛中之王,其他的不是;佛的能力有高下、有深淺;那只是你的心生分別,並不是釋迦牟尼佛不如阿彌陀佛。所以大家要清楚。

 

這裡講「光明普照十方世界」,也就是說:盡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剎土的眾生,他都照耀。問題是:現在佛光照著你,你卻拿著一把傘拒絕他。你拿了一把抗拒佛光照耀的傘在遮擋佛光。這個「傘」是什麼呢?就是你不願意修行的心、你不願意放下的心。是佛法說的「慳貪」。慳貪的心你放不下。講「慳貪」,你不要想只是對財物,即使對你的家親眷屬、對你的事業,有一絲毫執著、一絲毫罣礙,都算是慳貪。你用這一把慳貪的傘,去遮住佛菩薩要照耀你的光明。那實際上也沒有辦法擋住,因為佛光不是一般的日月之光,不是世間光。世間光能照大地,不照覆盆,「覆盆」就是倒蓋起來的盆子。它沒有辦法照。就像你待在屋子裡面,太陽光沒有辦法照進來。你要是沒有窗戶、沒有門,太陽光是沒有辦法進來的,所以你看不到太陽的光明。但是佛光不一樣,能遍入一切眾生心想。所以心想佛時,就是接受佛光照耀。如《觀經》說的:「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你心跟佛就完全感應了、完全相應了。所以佛光不是一般太陽光,不是世間的光明。

 

你們要清楚,即使你的業障再重,念佛都能消、讀經都能消,這就是佛光照耀,這就是佛菩薩攝受你!所謂「四種感應」:顯感顯應、冥感顯應、冥感冥應,及顯感冥應這四種感應。這「世間、出世間」的感應不出四種。你心裡面有佛,佛光就照耀你,隨個人的根器,有的開悟、有的證果、有的善根發起,各種都有。所以為什麼我說你要熏習佛法,你心裡要想:要能夠放下這個世間。不然你就等於拿著一把傘,在遮擋佛菩薩要照耀你的光明。實際上,你也擋不住,在你自分的受用上,是你自己不得佛法的利益,沒有得到佛菩薩的加持。所以要清楚什麼叫「接受佛光的照耀」?就是你有這一念想放下的心、想要成就的心。你要知道:這個世間是生滅變異、是無常的,沒有一樣東西實在的。這是最基本的認知;再來要知道:有如來藏、有真如本性,這本性人人本有。真心本性本來就有,不用修,這是大乘跟小乘不一樣的地方。小乘是要把煩惱滅掉,取一個涅槃。小乘它是講「知苦、斷集、修道、證滅」,也就是「苦、集、滅、道」。小乘人是「知道苦,斷除苦因」,這個「集」就是「因」,集苦之原因。「斷集、修道、證涅槃」。小乘人一旦煩惱斷,想要不證成阿羅漢,也不行。可是大乘可以,像地藏王菩薩久遠劫來發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衆生度盡。方證菩提。」實際上他的煩惱早就斷掉了,他還可以示現做等覺菩薩,要成佛便成,不成也無所謂。不光地藏菩薩如此,釋迦牟尼佛也如此,阿彌陀佛也如此,他最後一品「生相無明」是伏住,他並沒有斷;他有能力斷,可是他沒有斷。那就叫「留惑度生」。

 

你們不要自己煩惱沒斷,就說你要「留惑度生」,有一些人就是這樣,很愚癡:自己是個大凡夫,他還說他也要度眾生,也要陪眾生吃肉,所以他不要吃素。他以為這叫留惑度生,代眾生苦。明明想要下地獄,還跟你講得頭頭是道。還說「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那他可以去試試看,你用火,自己燒自己看你會不會痛?會痛,表示你沒有功夫;不會痛,那你是木頭,也沒有功夫。像社會上有一些神經麻痺的,你用火燒他,他不會痛,他也不會害怕。所以修行不是在色身上打轉,這個要知道。所以前面說的大乘跟小乘不一樣。學大乘的,你成就了,你想留惑度生?可以。你想要把最後一品「生相無明」斷掉也可以,那才是真正得大自在。你要清楚:小乘沒有辦法,他把第九品煩惱斷了以後,他非證阿羅漢不可,他沒有能力不證。修學大乘的菩薩可以,你看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文殊師利菩薩是七佛之師,是七尊佛的老師,他自己早就成就了;觀世音菩薩,過去是「正法明如來」,現前是「觀世音菩薩」,未來「普光功德山王如來」,全部都是留惑度生,放大光明,照耀眾生。實際上,真正把「生相無明」斷掉了,根本就「無佛無眾生」,沒有佛也沒眾生;有沒有因果?也沒有了。這是不是斷滅?不是,這叫「寂滅」。「寂滅」跟「斷滅」不一樣,他確實把「生」這一切世間的「因」斷除。什麼叫「生相」?就是生一切世間相。最後一品無明他把它斷掉了,這「無明」就是生相無明。大乘跟小乘在修證上也完全不同,像《圓覺經》、《楞嚴經》後面的護法善神,其實都是法雲地的菩薩,「久修功業、久成菩提,不取涅槃」,他不成佛,留惑度生,示現做護法善神、示現做金剛神,都是留惑度生,連阿難尊者也是......,太多了。所以你要曉得,千萬不要把大乘跟小乘混在一起。實際上前面講在揀別上,是一乘,而不是次第大乘。你修學一乘了義,要成佛便成佛,不成佛也可以留惑。漸次修行沒有辨法。即使你學的是大乘,其中「通教」跟「終教」他也沒有辦法,想不成「佛」都沒有辦法。所以為什麼說一乘了義的殊勝。但是你不要在大乘跟一乘上又妄生分別,因為講到究竟大家都一樣。

 

就像唯識,當第八意識清淨以後,諸佛如來給它立個名叫「阿陀那識、白淨識、......」,實際上跟阿賴耶識是完全同體的,是一樣的。所以你不要在大乘跟一乘上面妄生分別。

 

現代有一些法師他們揀擇不出大、小乘的差別,就會說「大乘跟小乘都一樣」,有的甚至還毀謗大乘,而近代的佛教學院還用他的書當教材,把一些專程進佛學院想學佛的人給誤導了。

 

這個人的和尚-太虛大師,對他有嚴厲的批判,說他是溫和派的「大乘非佛說」。這話正是告訴我們:這個人的知見是不行的,絕不可以聽。

 

現在還有很多在佛門做世間事的,就說他在推人間佛教,辦各種活動,藉此向在人家伸手要錢,或有些出家人幫在家人辦佛化婚禮的,他也都說他是依太虛和尚。那大家就看太虛和尚有沒有幫在家人辦佛教婚禮?沒有。太虛和尚持戒精嚴,絕對不會做這些不如法的事,他是一代的高僧大德。若說你是依太虛大師在推人間佛教,那我們去看看太虛大師有沒有做這些不如法、破壞佛教的事?肯定沒有!

 

外面還有很多學佛人,他說他是修「本願念佛」,還說是依善導大師所教的。大家要知道,當年善導大師一生念佛,一心用功,三十年不暫睡眠,非力竭而不休。但現在這些學本願念佛的人,他說他是學善導和尚修本願,但他平常不念佛,只要等臨終十念就好。這二者相形之下,就可看出他們是不是真的修淨土法門?所以那個不是真的「本願念佛」!那種修法絕對地不能成就。那種人就是佛的光雖然亮、雖然普及,但是到他眼前,就被他自己擋住了。這裡講佛光雖然普照十方、雖然普願攝受一切眾生,可是就是有眾生不願念佛。所以《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講 :「若逢不逢。或見非見。」「如母憶子。」這個當媽媽的,天天盼著小孩回來,從來沒有間斷;可是小孩看到他當作不認識、當作沒看到,這些學本願念佛的人就是如此。經典在面前,明明教他好好修行,他卻說不用。祖師講要學經教,他告訴你:「不用。因為這是針對末法業障特別重的,所以不用學經教」。善導大師對此也作破斥,他肯定知道在當時候有人用他的話來曲解淨土法門,所以他造《觀經四帖疏》,一開頭就引經據典地破斥「本願念佛」,那個時候並不叫「本願念佛」,他只是就當時候的人錯引經論、錯修,來作破斥,但那群修錯的人演變到後來,他們自己創了一個名稱,叫「本願」。再者,他們說是依「親鸞聖人」,他是日本的淨土宗高僧,親鸞聖人單為了對治昏沉而已,就在冬天,跳到冰河水裡面去提神,日本的緯度更高,比這裡的冬天還冷,他是這樣用功、這樣精進,他跑山,邊跑邊念佛,對治昏沉,後來成就了。現在錯修本願念佛的人,他也不學五戒,平時也不念佛,還說也可以貪瞋癡,還想結婚生小孩,......。還說他們是學親鸞聖人,親鸞聖人也結婚。

 

重點在於你有滿心的世間意、滿心的貪瞋癡妄想,你會有出離心嗎?對於沒有出離心的人而言,佛光在你面前,你也看不到,講說「離執著生死」的法,你也聽不到;有眼若盲,有耳若聾,把自己這一生大好的成佛因緣給錯過了。佛法是教你放下貪瞋癡,教你放下邪知邪見。什麼是「邪知邪見」呢?就是你的世間意。世間的意念就是邪知邪見,沒有一絲毫正確,沒有一絲毫可以依止的。《華嚴經》講:「世間所言論。一切是分別。未曾有一法。得入於法性。」這世間沒有一法可以幫助你見性、可以幫助你成道,所以要能放下。從哪放下呢?從心裡放下。但是你不要想說:法師你講從心裡上放,那我事相上就可以抓著。心上真放了,事相上就不在意了。心裡放了,事相上自然就放得下,凡事可有可無,這樣也好,那樣也自在。有些人放不下,他就會說自己「心裡放下了」,可是你仔細觀察,其實他處處是障礙,處處執著,他只是嘴皮子上放下,心裡並沒放下,事相上也沒放下。

 

對於初學者來說,要從事相上先捨。在現代這個時代,教你從事相上捨,不是每一個人可以馬上做到的,所以我教你先從心裡上放下。因為在家人多,你先從心裡放下,做到不執著,因緣具足時,事相上放下,能夠出家的,就去出家。出家很殊勝,祖師大德皆讚歎啊!「孔雀雖有色嚴身。不如鴻雁能高飛。」孔雀就比喻作世間人,可以穿著很好的衣服,受用很好,但是牠不能高飛,永遠在下面,「鴻雁」就比喻作修行人,能超三界、能斷煩惱,高飛於三界之外,不在九界之內,圓成佛道。孔雀雖然穿得很漂亮,沒有辦法飛高,沒有辦法出離三界。下面又講:「白衣雖有富貴力。不如出家功德勝。」世間人做得再好、再有錢,蓋廟、建寺、......修大福報,都不如出家人能修行,功德才是最殊勝。《無量壽經》第四品說「假令供養恆沙聖。不如堅勇求正覺。」就是告訴大家,你縱然能供養恆河沙數這麼多的諸佛,換來無量無邊不可思、不可議、不可說的福報,不如你「堅勇求正覺」,堅固勇猛來修行,勤求無上佛道。你才能得到佛法的真實利益,得到佛教的好處。

 

所以佛法不是一般的民間信仰。只教你求神拜佛、擲筊杯、燒金紙,求這些鬼神來保佑你,讓你事業一帆風順等等的,這些民間欲望的祈求與滿足。民間信仰它不講因果!它那個因果是附帶說的,好像有講,但沒講清楚。現在你看到《無量壽經》,這就是佛光照耀,不要向別處求,就在這個上面安住,在這上面用功!那還需不需要去搞世間法、搞弟子規?不用,那個不是佛光。李毓秀沒有光明,只是凡俗之人,說實話,名不見經傳,他是誰?在古代就是個讀書人而已,他沒有求出離的心,你不能依著他的《弟子規》學,當作學佛,學那些世間書不能成就佛道。你是佛弟子,要跟佛菩薩學,跟淨土宗歷代的祖師學,佛教各宗各派的祖師都是國師,通「世、出世間法」,像華嚴宗,從第一位帝心和尚,帝心和尚就是杜順和尚,唐太宗賜號「帝心」,封他做國師,是文殊菩薩再來;賢首和尚也是國師,歷朝歷代的華嚴宗祖師當國師的,至少就有三個;淨土宗也是一樣,永明延壽大禪師也是國師、善導和尚也是國師,都是國師。他們世間法、出世間法都會,但他把世間法都放下,鳩摩羅什大師是達官顯貴;安世高大師是王子;甚至釋迦牟尼佛是可以繼承王位的太子;韓國金喬覺是新羅國的王子;達摩祖師也是王子,他們都把世間法全部放下,接受佛光的攝受、照耀,所以他們根本不搞世間法。現在很多人,甚至出家了,都還沒有醒過來,不知出家所為何事,真是「一盲引眾盲,相牽入火坑」。搞得很多在家人本來想學佛法,他不了解真相,被誤導,變成他認為要先學「弟子規」,甚至有不如法的佛學院,還叫出家人學「弟子規」,實在顛倒至甚,太顛倒了,這是歪風,這種歪風絕對不能盛行。那些人是邪知邪見,他不是正見,他根本不了解佛法怎麼修證,他也不想看祖師大德的開示。為什麼?因為斷煩惱對他來說實在太難了。他以為只要孝順父母、友愛一下兄弟,他就能夠出三界輪迴了,這些事情動物都做得到,人怎麼會做不到呢!明明佛法就在眼前,他就是不願意接受光明照耀。

 

經文講:「絕勝諸佛。勝於日月之明。

 

他成佛的時候「絕勝諸佛。勝於日月之明。」也就是說淨土法門超勝一切法門,超勝世間法及出世間法,所以祖師大德讚歎淨土法門是「教內真傳」,禪宗是「教外別傳」,又說是淨土法門是「徑中之徑」,「徑」就是捷徑的意思。讚歎淨土法門是捷徑當中的捷徑、了義當中的了義、圓頓中最極圓頓。為什麼說「最極圓頓」呢?因為禪宗是圓頓大法,各個宗派、各個大乘都是圓頓大法,但是淨土宗可以幫助一般凡夫、甚至將墮地獄的眾生,能夠依靠念佛超出三界,往生淨土,同佛受用,這是其他法門沒有辦法做得到的。找遍大藏經沒有任何一個法門,可以像淨土宗這麼殊勝,所以真正是「絕勝諸佛。勝於日月之明。」而且不是超勝一點點,不是只有贏過一點點,贏個一分、兩分,它是超勝千萬億倍,是最極殊勝,這就是佛的光明。不要看到「佛的光明」就聯想到:佛的光明會是什麼顏色?不要聽到佛的光明,你就心裡想,法師你怎麼還不講光明,已經放光動地了。淨土法門就是「阿彌陀佛接引眾生的光明正在照耀眾生」,可是你卻不相信。你偏要用錯誤的方法,要聽信個人的看法,去學《弟子規》、學《感應篇》,那些都個人看法,不是佛說,釋迦牟尼佛絕對不這麼說。大家都讀過《心經》,要怎麼成佛呢?《心經》上有說:「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是要依什麼呢?依「般若」而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並沒有說依《弟子規》、依《了凡四訓》可以成佛,那些都不行。而是教你依「般若波羅蜜多」。所以在《禪門日誦》,佛門的早課中是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這就可以證明不是依世間典籍,而是依般若。念一句佛號就是般若,因為,心依佛音聲,不取諸相,念到後來,連這句佛號也是「念而無念」,心佛打成一片,證得「理一心不亂」,要知道這個「不亂」本是一心,了了常知,這就是淨土法門所謂的「一心不亂」!常說「了了見,無所見。了了知,無所知。」就是心裡不著一點妄想、不染一點塵勞,才是真正的一心不亂,念佛念到後來就是如此。

 

所以你要知道,他這裡講的「勝於日月之明。千萬億倍。」這是代表淨土法門就是如此。經文上說,他成佛的時候,光明無量普照十方,而且超勝諸佛,超過日月之明千萬億倍,光明比世間的還亮。

 

大梵天王出現時,他身上的光明,可以隱蓋天眾的光。天人身上也有光明,但是沒有梵王的亮,《無量壽經》講:「日月火珠皆匿曜。」佛身上的光明,能夠掩蓋一切眾生的光。阿羅漢可以蓋住天人的光,菩薩可以掩蓋阿羅漢的光;一尊菩薩就可以掩蓋所有阿羅漢的光明;一尊如來的光明可以蓋覆一切眾生的光明,那是最極清淨,所以叫「超日月光」。阿彌陀佛有一個號叫做「超日月光佛。」所以經文講:「絕勝諸佛。勝於日月之明。千萬億倍。」不光超日月之明,還超一切諸佛。剛才講:「佛佛道同」,這裡講:「超過一切諸佛。」因為有佛的光明,只照一個佛剎、兩個佛剎。阿彌陀佛普照無量、無邊、無數佛剎。也就是說一切眾生他都接引,淨土宗這接引眾生的法門,普及十方法界。十方佛土都有諸佛讚歎勸修淨土,這是可以肯定的。善導大師說:「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不光釋迦如來,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如此說,這是阿彌陀佛的大願。十方諸佛都稱歎「阿彌陀佛」的名號,讚歎西方極樂世界。怎麼證明呢?你們每天讀《阿彌陀經》就很清楚,《阿彌陀經》講「東方亦有阿閦鞞佛。須彌相佛。大須彌佛。須彌光佛。妙音佛。」東方有恆河沙數諸佛;南、西、北方、四維上下,各有恆河沙數諸佛。皆「出廣長舌相。」所謂「廣長舌相」就是不妄語。一般人不妄語是「三世不妄語,舌尖至鼻」,釋迦牟尼佛生生世世不妄語,舌能覆面。十方諸佛「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十方佛土、十方的諸佛都讚歎《無量壽經》,讚歎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為什麼?因為殊勝難得。上至等覺菩薩、下至阿鼻地獄的眾生,淨土法門都普遍攝受。那現在有人說:沒有學《弟子規》不能往生,這說法就跟經典不相應了。你拿《阿彌陀經》四十八願來看,一對照,就知道他講那些話,都是個人的思想見解及喜好,他也不依經典,沒有一絲毫正確。無論在家或出家的佛弟子都要依經典來看,依經典學習才是最客觀的,因為佛經是佛親口宣說的,絕對不會錯,更不會有任何問題,而且有歷代祖師大德為我們做證明,他們都有修有證,都是真正的修行人。所以十方諸佛都讚歎淨土法門,經文裡講:「絕勝諸佛。勝於日月之明。」這「日月之明」就比喻作世間法。意思是淨土法門絕對超過日月之明。現在有人胡說「學淨土還是要用世間法來做基礎」。你們看看這四十八願,再看看那些邪見之人他的說法,你就很清楚了,絕對是他們錯。因為你掛上佛教,說你是講佛法,要是跟佛經講得不一樣,那絕對是你的問題,絕對是你胡說八道,不會是佛的問題。所以我常講:學佛,你一定要依四依法,「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智不依識。」依四依法,你才是真正學佛,尤其要「依法不依人」,這是最基本的。

 

淨土法門超過一切法門,絕對不是建立在世間法,或是二乘之上。外面有一些附小乘的外道為騙學大乘的佛弟子轉跟他學,就說小乘也有念佛法門,那是胡說八道,明明那跟大乘的淨土法門-念「阿彌陀佛」是不同的,他們故意用話術拐那些不懂的人。小乘只相信一尊「釋迦牟尼佛」,根本不相信有「他方佛」,他怎麼會有大乘的念佛法門!

 

小乘只看到一個娑婆世界,他並沒看到他方國土,所以他根本不相信有「他方佛」。阿羅漢天眼通的能力,頂多到娑婆世界的邊緣,再過去一點他看不到,他甚至不曉得前面有什麼。有些他知道有一個佛剎、兩個佛剎,可是他不曉得有他方諸佛,因為有的佛剎,諸佛如來沒有出現。而且他也不是每一個佛剎都能到。為什麼?因為他還有煩惱沒斷,業障沒有消,不是他不願意知道,而是他能力就是如此,想知道也沒有辦法。

 

現在有些宣揚小乘的人,他剽竊大乘禪宗,說他教的調呼吸,那就叫作「禪」。真正大乘禪宗,六祖慧能大師就已經講得很清楚。神秀和尚派弟子志誠法師,去向六祖慧能大師請教,六祖慧能和尚就問他:「你師父在北方,教你些什麼?」他回說:教「住心觀靜」。所謂住心觀靜就是心認為有個安靜的境界,不能化空,卻以為自己是用正確的方式在修行,以為自己在觀心,不知這念「安靜」是因心有,而心體本空,所以修錯。正是古德所呵;然後說:教「長坐不臥」。六祖大師劈頭一奪,「奪」就是奪取。「劈頭一奪」就是完全「否定他」的意思。他說:「住心觀靜,是病非禪」。「長坐不臥」不是真正的修道。所以六祖說:「生來坐不臥,死去臥不坐」。死了就躺在那裡了,你要想要叫他坐起來也沒辦法。「元是臭骨頭,何為立功課」,「長坐不臥」怎麼能當作修行。

 

而有些在附小乘的外道,他剽竊禪宗,提倡「住境觀心」也說是禪。中國的禪宗是大乘法,非是小乘,六祖慧能大師是禪宗的祖師,早就對於那類錯誤的教法予以否定,祖師直接講:禪是「外不著相」,「內心不亂」是定。什麼叫「坐禪」呢?坐見本性才叫「坐」;遇緣不亂這叫「禪」。小乘說的「寂滅」是滅六識,其實他的「滅」不是真滅,而是使第六意識不動。「不動」就是根本不緣任何境界,他怎麼能「逢緣不亂」。所以為什麼有阿羅漢入皇宮受供養,習氣又起來了。

 

有阿羅漢聽到緊那羅女彈奏音樂唱歌,他以為自己在禪定,其實不知不覺起來跳舞,所以釋迦牟尼佛講「迦葉不安」。迦葉的禪定功夫非常好,可是他沒有見性,他有習氣,所以碰到境界,還是不知不覺地習氣就被勾起來,這是講禪宗。

 

現在小乘故意說他也有念佛法門。大家都知道念佛法門是大乘、是了義,是講他方諸佛,而且往生淨土等於生十方佛土。為什麽?後面經文有「樹現佛剎願」、「徹照十方願」,極樂世界的地是透明的,可以看到十方國土,寶樹跟寶樹行間就像大螢幕一樣,可以見到十方國土,有他方諸佛。還有前面講的「神足通願」,能遍供諸佛,這不是一般阿羅漢做得到的。由此可知,他們是剽竊大乘的淨土宗、剽竊大乘的禪宗。那些人只為名聞利養,顛倒說法,提醒這類人:不要以為你沒有受菩薩戒就沒罪喔,即使沒有受菩薩戒,為利養一樣有罪。聲聞乘的戒,是有犯才制;有人犯戒,佛才制戒。而菩薩戒是眾生本具的戒,也就是性戒,即使沒有受,沒有人犯,一樣有這戒存在,這叫「一切眾生本性具足」的戒法,所以在《梵網菩薩戒經》講:「一切有心者皆應攝佛戒」。這個「戒」是一切眾生心中本具,你與心性本具的戒法相違背,即使你是學小乘、學聲聞戒,你說你沒有受大乘戒,你一樣也犯。所以為什麽講大乘論事也論心。事相上你有發願要受,就算受;心上這戒是本具的,你迷惑顛倒,違背了,一樣有罪,所以叫性戒。因為這戒是稱性的,所以你要清楚。我們講了很多,目的在於保護大家的善根,不要被汙染。那些邪說對我來說,我不會被他們迷惑,但是對於很多初學、想學佛的人而言,聽到這些似是而非的說法,一旦邪見入心,那他想要成道就非常地困難了,就像五十陰魔一樣,會障菩提道。為什麽釋迦牟尼佛要講五十陰魔,五十陰魔就是講末法修行的亂象。眾生想修學但是沒有人為他把事實真相講出來。釋迦牟尼佛大慈大悲宣說五十陰魔,為我們分析修行過程當中的微細魔事,所以,一旦這些魔境現前,你就能夠知道,你就不會被這些陰境給迷惑了。希望你們能夠記取,能夠專心把我所說的多聽幾遍,因為講的內容比以往多,做的揀擇,雖然明確,但是非常地多,裡面微細的部分,你要能揀擇得出來大乘跟小乘。大乘跟一乘是一樣的,但大乘跟小乘不同。在現代的亂象,淨土宗、禪宗等等的,你都要能揀擇,你如果不能揀擇,你就會被他們迷惑。你不要只聽一些表面的好聽話:「佛法教我們平等、教大家不要這樣分別」。我告訴大家:這「分別」不是我教你的,是釋迦牟尼佛教的,釋迦牟尼佛講要為大家分別出來。所以你看經典上只要有人提問題,釋迦牟尼佛就會讚歎:「善哉。善哉。」就讚歎他:「問得好。」他說:「汝等諦聽。吾當為汝分別解說。」「分別」就是跟你講清楚。釋迦牟尼佛可不是像一般人,糊里糊塗地搞不清楚,釋迦牟尼佛教眾生要「分別」,分別什麽呢?什麽是「可行的」、什麽是「不可行的」。就像八正道一樣,什麽是正業應當做、什麽是正命、什麽是正語、正思惟,佛都為你揀擇出來,這八個正道,就是正確的道路,不是世間路,而是修行成佛之路。

 

七覺支的第一個「擇法覺支」,就是教你能有智慧眼,能抉擇。什麽時候應當用「止」,什麽時候應當用「觀」。止觀:如果「止」過多,就應起「觀」;若「觀」過多,就應修「止」,這是擇法覺支。再者,你每天讀經:「如是我聞。」這句「如是我聞。」就是在揀擇。在《大般涅槃經》中釋迦牟尼佛告訴阿難,一切經首要安「如是我聞。」他還解釋這就是要揀異外道。外道經典前面就是「阿、優」。揀異外道是要告訴大家這是佛經,不是外道典籍,佛經講的是「如是」,「如是之法」是眾生所應當聽聞,這在我們眾生受持分上要做這樣解釋,在阿難分上,如來所說的這一部經是他所聽聞的。那我們要聽聞的就是「如是」而已。這「如是」的「如」就是真如,學佛依真如而修,決定不會錯。曰「是」就是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