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13日 星期二

始終心要解略鈔



目 錄
始終心要解略鈔
原序一
原序二
引言
釋題
甲一 釋文題
甲二 列人題
釋文
甲一 總標三諦性德
乙一 總標
乙二 列釋
丙一 中諦
丙二 真諦
丙三 俗諦
丙四 結顯
丁一 顯非前後
丁二 顯非造作
甲二 別明三惑覆障
乙一 總標
乙二 列釋
乙三 結顯
甲三 正示三觀明修
乙一 引征
乙二 反顯
乙三 明修
丙一 初明觀法
丙二 次論修證
丙三 明非異時
丙四 明非次第
乙四 總結

始終心要解略鈔
諦閑法師講述
民國十三年夏在紹興戒珠寺講
原序一
覺王禦世。以法利生。古德拈椎。應機施教。故普光明殿。知識不分于八部龍天。耆闍崛山。得記均沾于四眾弟子。所以道迷心為生。生非定生。生原是佛。了心即佛。佛非定佛。佛本是心。心空也。則生佛一如。法空也。則生佛平等。空空也。則不壞假名。心空者。真諦也。法空者。俗諦也。空空者。第一義諦也。故曰三諦者。天然之性德也。迷性成修。而生三惑。了性成修。而起三觀。觀成諦顯。惑破執亡。性具之道。一以貫之矣。吾祖湛然公之始終心要者。法門之妙鑰。實相之神符也。欲登一切法空之座。離此何居。民七戊午。本寺開辦觀宗學舍。初為諸生發軔。即以是書為神符。嘗曰。諸君欲登清淨法殿。入妙莊嚴縵者。宜先熟此為階梯也。甲子夏。紹興佛學研究會。餘仍假此為開蒙。當演講時。眾中有駱子季和。聰明過人。聞即了解。隨聞隨錄。初不知其為何見解也。經一月。紹興大云旬刊發現。首登是解。始見鈔序。心甚異之。繼見鈔文。心竊喜之。曾謂本社諸生曰是著雖非疏鈔體裁。洵為演講材料。宜留意。不數期。竟成完璧。未始非法門中之要典也。輔講寶靜。囑方子遠凡。付板流通。公諸同志。經云。諸供養中。法供養最。非此之謂乎。
釋尊應世二千九百五十一年臘月除夕日
觀宗老頭陀諦閑述於本寺之密藏居
原序二
經云。人身難得。佛法難聞。然既得人身矣。不知正思慮。遵正道。而日逐逐於五欲之中;務以彼我陵奪為快意。是人而猶未為人也。既聞法矣。不知尋文會義。通其理趣。而徒執滯名言。以為盡沾法乳。是聞而猶未聞也。雄之究心于竺典有年矣。向嘗粗涉台宗之藩。見其網羅眾典。千波競翻。如入五都。如泛大海。令人目眩神蕩。卒不能稍得旨趣。然素稔其貫徹全藏。卓然名家。為不可不研之妙典。特苦無師授。力難深入。而私心向慕。實未忘也。孟夏之月。諦閑大師。來自四明。卓錫於城之戒珠寺。出其手著。荊溪尊者。始終心要解多本。散諸徒侶。持此書開講三日。以普法施。聽者雲集。雖極一時之盛;但甫經一日。散去過半。至三日。竟寥寥矣。吾獨念當日世尊。于法華會上。開演一乘妙諦。一時退席者。至五千之多。其情況以視大師為何如耶。雄於是時。參預法席。見大師口講手畫。神采煥發。妙義宏宣。圓融無礙。由是曆耳會心。欣然有得。舉前頃之目眩神蕩。百思而不得其要者。今則左右逢源。如盲得導。獨惜其講僅三日。而不能時聽圓音。為可悵也。當大師演講時。曾謂是法門要旨所在。諄諄聽者。宜切心研究。必得真實受用。雄體大師之訓勉。且念前之困于自力。特就聽時。凡關於原文外。別有發揮者。集其心力。隨筆記錄。唯大師稱性而談。妙義滔滔。層見迭出。有剎那已過。不及記錄者。實於其講。不能得其萬一。退而深思。多有未饜。倘更日久。何以追索。非即所謂聞而猶未聞乎。竊不自揣。爰以當日法筵親聆所得。綴諸原解條下。略當分疏。庶于大師所解之理。更為明顯。藉以備遺忘。資警發云爾。
佛曆紀元二千九百五十一年
歲次甲子仲夏季和駱印雄謹識
引言
【解】登座談玄。舉筆載書。一則利於當世。一則益及將來。皆用文字。顯第一義諦。以色聲二塵。為正教體也。
【鈔】登座談玄。則法藉言宣。舉筆載書。則言賴文傳。言語所及者近。故只利於當世。文字所垂者遠。故可益及將來。世尊說法。阿難結集。曆正法像法末法。而大教炳然者。其明證也。歷代尊宿。或說法利眾。或著書明道。莫不因經文而悟證。本悟證而述作。故曰皆用文字顯第一義諦。第一義諦。即諸法實相。為究竟真理之名。深有理致曰義。審實不虛曰諦。聖智自覺所得。非言說妄想境界。唯證方知。聲入於耳。而會於心者。言也。色寓於目。而通其理者。文也。耳目為根識。聲色為塵境。塵緣識。識緣根。皆由一念無明而起。同是如來藏妙明覺性之所流出。緣起如幻。當體即性。所謂性非相不顯。故以聲色二塵。為正教體也。
【解】然則徒以眼見耳聞。若不以言達意。隨文入觀。不過托之空言。載之牘策而已。須知文猶門也。言猶路也。即文以通其理。由言以了其心。始可謂之藉語言以顯實相。從文字而起觀照。由觀照而還契實相也。
【鈔】中下根器。聞法時雖能了了。過後習氣又來。故須修習觀行。方獲實證。此聞思修三字。不可不講也。實相者。無相之相。相即是性。亦即覺體。實指其體。相指其用。一性之中。具備體用。觀照者。對一切法。了知本無自性。因緣而有。不取不舍。乃破相顯性之法。此觀照二字。與心經觀自在菩薩之觀字。及照見五蘊皆空之照字同義。
【解】《淨名經》云。諸佛解脫。當于眾生心行中求。今之具縛凡夫。誰曰不能用觀道。使親見自心佛乎。爰釋台宗九祖心要。以供夫學佛者。
【鈔】生佛同秉此心。論性德。則生佛不二。論修德。則聖凡各別。其實在凡不減。由不覺而全真成妄。在聖不增。極究竟亦不過全修在性。如結水為冰。融冰成水。同一濕性。如轉輪聖王。夢為蟻子。雖昏妄顛倒。尋膻階下。及其覺醒。依然王體。故曰諸佛解脫。當于眾生心行中求。台宗。自北齊慧文大師。讀《中論偈》。悟三觀理。以授南嶽慧思大師。隋智者大師得其傳。棲天臺山。始立五時八教。為一家宗說。時惟散說。至章安灌頂。始筆記而結集以成典籍。再傳法華智威。天宮慧威。左溪玄朗。六傳至荊溪湛然尊者。師本習儒。姓戚氏。世居晉陵荊溪。始尚以儒服講道。旋受衣戒。晚歸台嶺。祖述所傳。著為記文。凡數十萬言。彈偏小而大宏圓頓之教。一時號中興焉。
釋題
甲一 釋文題
始終心要
【解】心。即吾人現前一念之心。本非肉團。亦非緣影。以肉團乃色法。緣影即非心。的指圓明寂照。常住真心。所以無有內外。中間。過現。未來。分劑。方隅等虛妄之相也。
【鈔】現前一念之心。即是覺性。此覺乃絕待之覺。非依幻說覺。若依幻說覺。非真覺也。以其因塵而有。亦名為幻。屬生滅法。言心而必言性者。表其非生滅也。肉團有形質。無靈知。凡夫以心居一身之中。血脈相關。遂以為此肉團。有了別作用。但人於睡眠。或死亡時。此肉團未嘗不在。何以知覺全失。於此可見。緣影托塵而有。於色聲香味觸法境上。現起能緣影子。是虛妄分別想。離塵即無。故以緣影稱之。其實為妄想而已。緣起無性。不為境轉。曰覺。體用周遍。自在無礙。曰圓。應物隨情。淨虛不滯。曰明。唯其緣起無性。淨虛不滯。故曰寂。唯其體用周遍。應物隨情。故曰照。肉團具形色。故有內外方隅之判。緣影屬六塵。故有過現未來三際生滅之相。具質礙。即不能圓通周遍。有生滅。即不能常住不動。心本無念。對無知而假名為念。不念取捨。憎愛。苦樂。即是一切處無心。不生憶著。是為無念。無念者。無邪念。非無正念也。無正念。則有寂而無照。何以為覺。不幾類於肉團之冥頑不靈乎。須知無念而念。斯為真念。真心本無住。對生滅。而假名為住。不住善惡。有無。內外。祗此不住一切處。即是真住處也。若有所住。則住此離彼。何以為圓。不幾類於緣影之逐塵而馳乎。須知無住為住。斯為常住。圓明。寂照。常住。皆所以表現前一念之體用也。此現前一念心性。果非妄心。然亦不離妄心。而別有真心。迷者為妄。如水成冰。悟者為真。如冰還成水。濕性是同。堅流似異。故曰真妄同源。生佛不二。然理悟者暫。事迷者常。不經大徹大悟。實在解脫以後。不能作如是和會。而廢功修。具縛凡夫。日處迷惑之中。而欲覓此一念心性。倘不依法修治。即使有得。亦非真心。以其不能離念。從作意而知。是前塵分別虛妄相想。即上文所謂緣影心。於六塵境上。屬法塵。於六根門頭。屬意根。雖無生滅之相。而有生滅之影也。
【解】要。即三諦也。
【鈔】依《大乘起信論》。表立三義。一如來藏如實空義。空。即自心寂體。能泯一切法。此真諦理也。二如來藏如實不空義。不空。即自心照體。能立一切法。即俗諦理也。三如來藏如實空不空義。空不空。即自心寂照不二。常住圓明。能統一切法。即中諦理也。
【解】迷之為三惑。見思。塵沙。無明也。
【鈔】按《大乘起信論》中。說染法本末五重。初唯一心為本源。二依此一心。開出二門。一心真如門。所謂心性不生不滅。二心生滅門。謂如來藏與生滅和合。名阿賴耶識。三依此識。複開二義。一者覺義。謂心體離念等。二者不覺義。謂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不覺心動等。四依不覺故。生三種細相。一無明業相。依不覺故心動。說名為業。覺則不動。動則有苦。果。離因故。二能見相。依動故能見。不動則無見。斯於無生。妄見生滅。起心動念。而有轉相。此妄心也。三境界相。以依能見故。境界妄現。離見則無境界。此是俱生法執。然妄心妄境。種子極細。非菩薩不見。是為根本無明。故名三細。由此而有六種粗相。一智相。依於境界。心起分別。愛與不愛故。是為分別法執。此尚屬根本無明。二相續相。依于智故。生其苦樂。舉心起念。相應不斷故。自此流出。有枝末無明矣。三執取相。依于相續緣念境界。住持苦樂。心起著故。乃思惑也。是為俱生我執。四計名字相。依於妄執分別。假立名言相故。乃見惑也。是為分別我執。五起業相。依於名字。尋名取著。動於身口。造種種業故。六業系苦相。以依業報。受輪迴苦。不得自在故。古德云。無明為因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此細相粗相。相生之次第也。夫真如不守自性。迷妙明為無明。由因中癡。而生三細。為根本無明。由緣中癡。而生六粗。為枝末無明。由根本無明。而生枝末無明。枝無明。思惑也。末無明。見惑也。於是迷頭認影。炫亂反復。日顛倒于森羅萬象之中。廣之百界千如。三千性相。層見迭出。一如空中之塵。恒河之沙。紛擾不了。而為塵沙惑矣。推原其故。最初皆由一念不覺而起。故《起信論》五重染法。以一心為本源。而本文原解。亦以迷之為三惑。迷者。迷此一念不覺之心。非心外別有三惑。譬如洪濤細浪。無非海水之變現相用而已。若論無明。境界極細。是黑暗之義。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乃一假名。今試問心在何處。自內至外。自頂至足。遍尋不得。祗有黑漆漆地。即無明也。煩惱一起。無明即現。是為枝末無明。若根本無明。則大而無外。小而無內。遍一切處。枝末無明無體。而尚有根。根本無明。並根無之。謂之根本無明者。因其為枝末無明之根本。非其有根也。然則根本無明。從何處來。並無來處。一念不覺。即是無明。真智一照。無明即斷。如燈能破暗。全體即是如來大光明藏矣。故無明無體。真如無相。非離無明。別有真如。在未悟以前。內而身心。外而世界。儼然是真。及至大悟以後。方知一切身心世界。並無實體。如夢既覺。了不可得。若論其要。不出唯識家之三自性。一圓成實性。二依他起性。三遍計執性。相不自相。依性而起。緣會而有。即依他起性。不覺為因。輾轉變現為緣。非有而有。由是起分別愛憎。即遍計執性。然既依他起。本無自性。諸有如幻。當體即空。唯是一心。心外無法。本無分別。有何執取。則當體即成圓成實性矣。故知最初無明。是依他起性。執之為遍計執性。遍計。惑也。由惑而造業。故受輪迴之苦。其病在一執字。若能不執。則無明性空。我法二執皆破。何來三惑。但凡夫離依他起性。固無心可言。須知依他。即是圓成。然必待一念不生。寸絲不掛。斯為真心顯露。本體全彰。證到自知。此固難以言傳也。
【解】悟之為三因。正因。了因。緣因也。修之為三止三觀。體真止。空觀。方便隨緣止。假觀。息二邊分別止。中觀也。證之為三智。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也。成之為三德。法身。般若。解脫德也。
【鈔】正因。對圓成實性。緣因。對依他起性。了因。對遍計執性。圓成實有。依他如幻。遍計本空。因該果海。果徹因源。能悟及此。當體即佛。故亦名三因佛性。三止三觀。是因病立方。用藥之法也。三智三德。是修證所得之果也。義詳下文。茲姑不贅。
【解】至果成三身。法身。報身。應身也。
【鈔】三身之義有二。一依法相宗。以出纏真如為體。但是凝然不變之性。在纏名如來藏。出纏與無為功德為所依。故名法身。報身者。酬因名報。謂諸佛菩薩。藏識具有菩提種子。在因中時。障覆不現。由聖道力。斷障破惑。令從種起。直至等覺位後。解脫道中。轉賴耶識成圓鏡智。于色究竟天。坐華王座。十方諸佛。流光灌頂。根塵相好。徹周法界。受用法樂。不對機宜。名自報身。即以真無漏五蘊為體。複由依定起用。應十地機。令他受法樂。名他報身。二報開合。隨時說異。應身者。變現為義。依前報身後得智中。起大悲心。依大悲心。現三類身。一者。千丈大化身。應地前機。說大乘法。二者。丈六小化身。應二乘機。及諸凡夫。說三乘法。三者。隨類化身。謂猿中現猿。鹿中現鹿等。此他報身。及三類化身。皆以無漏五蘊為體。二依法性宗所說。三身依體。相。用。三大而立。《起信論》云。一者體大。謂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減故。謂性體當相。即法身也。二者相大。謂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依不空藏性德本具。修行出障。與此相應。名報身也。三者用大。能生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謂佛以如幻三昧。隨類各應。名化身也。法身。中諦所證。報身。真諦所證。化身。俗諦所證。
【解】始終二字。賅六即。通迷悟。含修證。收因果也。以迷悟言。理即為始。以修證言。名字即為始。以因果言。觀行即為始。皆以究竟即為終也。言六。以事釋。不無迷悟。修證。因果。之殊。言即。以理明。則三惑。三因。三止。三觀。三智。三德。三身。皆即三諦。無二體也。然則迷悟本空。修證亦幻。全性起修。全修在性。始終一貫。迷者悟者。修者證者。皆三諦也。事則始終宛然。故有六。理則始終不二。故曰即。明于斯。乃知一心之要旨也。釋題竟。
【鈔】六即者。凡夫只具性德。而無修德。名理即。初發心人。聞覺性之名。而未悟理。為名字即。從此修觀行。為觀行即。修之相似解發。為相似即。由是本覺佛性。分分而顯。以分破力故。名分證即。待至由等覺。而契妙覺。斷盡無明。為究竟即。始則因不覺而迷三諦。成三惑。繼則修三止三觀。以對治三惑。而顯三諦。即以悟三因。而證三果。從所證之位次言。由淺而深。故分為六。約所顯之理體論。迷悟同源。位位不二。故名為即。即不妨六。六處常即。故得六而複即也。由此言之。可知所修者。是修幻。而非修性。以本體具足。不加修為故。《圓覺經》所謂諸幻盡滅。覺心不動。離幻即覺。亦無漸次等語。皆足證始終一貫之理。
甲二 列人題
荊溪湛然尊者原著
釋文
甲一 總標三諦性德
乙一 總標
夫三諦者。天然之性德也。
【解】首句標。夫。發語之端也。三諦。真俗中也。次句歎。謂稱性功德。具足河沙之多。雖迷不減。悟亦不增。不假修有。何待證成。故如天之自然受用。吾人日用自不知耳。
【鈔】含生同具。本諸天然。應物無方。備足眾德。聖凡判乎迷悟。歸元初無二致。不假修有。因修而顯。不待證成。須證方知。
乙二 列釋
丙一 中諦
中諦者。統一切法。
【解】中。不偏不倚也。諦。審實不虛也。一切法者。一。盡際之詞。切。賅括之謂。略則根塵識界。廣則百界千如。處中而言。即五位百法也。此等諸法。原無別體。故以中諦而總統之。即自性之體大也。
【鈔】《大智度論》曰。一切法。略說有三種。一者有為法。二者無為法。三者不可說法。天親菩薩。因世尊謂一切法無我。一言。而造論。建立百法。其中色法十一。心法八。心所法五十一。不相應法二十四。此九十四法。皆從眾生心中。造作而出。概屬有為。後立無為法六。寂寞恬虛。湛然常住。隨順法性。無所造作。故屬無為。合之成百法。即以明一切法三字也。下列二種無我。既以明無我二字。意顯以前百法。皆因有我而出。不但九十四有為法。難免我法二執之縈擾。即後之六種無為法。猶於微細我法二執。未能雙忘。蓋有我。即是無明。既住在無明裡。故一一法都非真常。必無我方顯性靈。既會歸性靈上。故一一法皆成妙諦。由是會八識成一識。複化一識為八識。分之合之。皆是二空妙境。全顯一真法界。即《智度論》所謂不可說法矣。以上所述。百法分為五位。其中以八種心法為主。五十一心所法。是依心所起。為心家本有法。離心不能獨生。十一色法。為心之影像。心生則生。心滅則滅。亦非心外之物。二十四不相應法。皆是心境互相交涉所成之假相。非是離心而有。心識中含有染淨二分。六無為法。乃是淨分所顯。亦為心家固有之法。雖開百法。實唯八法。而心體圓明。本無可表。所表唯識。由是立為八識(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賴耶。)八識以阿賴耶識為主。發之於外。必因眼。耳。鼻。舌。身。意。六識而顯。但六識依根而生。接塵而起。色。聲。香。味。觸。法。為六塵。故以六根六塵六識。為十八界。以此十八種類。各有界限。作用。不同也。界雖十八。實唯六識。而六識實唯一識。一識仍不出一心。吾人現前一念之心。全真成妄。全妄成真。終日不變。終日隨緣。夫不隨佛界之緣。而念佛界。便念九界。不念三乘。便念六凡。不念人天。便念三塗。不念鬼畜。便念地獄。以凡在有心。不能無念。凡起一念。必落十界中之一界。更無有念出十界外者。以十法界更無外故。故每起一念。即為一受生之緣。若此心能與平等大慈大悲。依正功德。以及萬德洪名相應。即念佛法界也。能與菩提心。六度萬行相應。即念菩薩法界也。以無我心。與十二因緣相應。即念緣覺法界也。以無我心觀察四諦。即念聲聞法界也。或與四禪八定。以及上品十善相應。即念天法界也。若與五戒相應。即念人法界也。若修戒善等法。兼懷瞋慢勝負之心者。即落阿修羅法界。若以緩軟心。念下品十惡。即墮畜生法界。或以緩急相半心。與中品十惡相應。便墮餓鬼法界。若以猛熾心。與上品十惡相應。即墮地獄法界。此十法界。本於一真。由一真法界。而開為十法界。而十法界。仍不出一心之所造。隨起一心。必落一界。而一界顯起。九界冥伏。非是沒有。所謂心無二用。善起必惡伏。既伏亦必理具。故知一念雖落一界。而一念之中。實具足十界。以一一界必各互含。是則十界。即有百界。一界各具十如(十如者。即《法華經》所謂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是也。)則百界即有千如。介爾一心。炳然頓具。惟一念體圓。名為理具。隨起一念。即名事造。而理必有事。斷無事外之理。事必有理。斷無理外之事。而其實皆圓具於一念心中。所謂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也。推原百界。起於十界。而十界本於一真。由真如不守自性。開為根塵識十八界。因根塵識相接。而百法齊開。因此而一法界。開為十法界。十界既具。百界朗列。由微至著。自簡而繁。輾轉相因。可得而數焉。故曰略則根塵識界。廣則百界千如。處中而言。即五位百法也。但非八種心識。則十八界與百法。均不成立。二者不立。即十法界之義不成。而八種心識。仍不外乎一念心性。一念之所包者廣。故曰體大。此中諦理也。
丙二 真諦
真諦者。泯一切法。
【解】真者無偽。即空寂也。泯者泯合。即融會也。意謂一切諸法。原無自性。當體即空。不過緣會則有。緣散則無。稱真而觀。當處寂然。了不可得。融通會合。本來無相。即自性之相大也。
【鈔】《中觀論》云。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又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起信論》云。一切諸法。唯依妄想。而有差別。若離心念。即無一切境界。意謂法若實有。則不假因緣。既假因緣。即無自性。且法既因緣生。故即法即空。如百法中八種心法。緣阿賴耶識而起。輾轉引起一切。流為百界。苟非無始以來。晦昧真性。則一切法。泯然無跡。渾是一真法界。是知一切法。因無明而起。無無明。則無一切法。謂之曰空。其理皎然。但雖言空。不礙緣起。異於幻空不實。是故曰真。《金剛經》云。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云。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是知無相之相。其相斯大。此真諦理也。
丙三 俗諦
俗諦者。立一切法。
【解】俗者俗有。無法不備也。立者建立。萬象森然也。一切法者。天親菩薩約為五位百法。所謂色法十一心法八。五十一個心所法。二十四個不相應。六個無為成百法。略則內六根。外六塵。中六識。謂三六十八界也。廣則三千性相。百界千如。數繁不贅。詳見教乘法數。稱俗而觀。不舍一法。事事無礙。相相宛然。即自性之用大也。
【鈔】一念心起。具足百界。而其中即含三千性相。所謂國土世間一千。山河大地日月星辰是也。五陰世間一千。染淨一切色心是也。眾生世間一千。四聖六凡假質是也。一念心起。三千性相一時起。一念心滅。三千性相一時滅。念外無一毫法可得。法外無剎那念可得。一念之間。具足諸法。剎剎塵塵。無餘無欠。繁興大用。橫遍豎窮。此俗諦理也。
丙四 結顯
丁一 顯非前後
舉一即三。非前後也。
【解】夫法性無為。不墮諸數。須知三諦。三非定三。約義說三。一非定一。據理說一。說三說一。皆隨情耳。從通而言。一中一切中。無真無俗而不中。則三諦都統理而絕待也。一真一切真。無中無俗而不真。則三諦俱泯合而絕相也。一俗一切俗。無真無中而不俗。則三諦並建立而宛然也。所以舉一即三而不縱。非前後也。言三即一而不橫。非並列也。
【鈔】三諦不出一心。而一心本具寂照。寂中有照。寂而非寂。則真諦即是中俗。照中有寂。照而非照。則俗諦即是真中。寂而常照。三千宛爾。照而常寂。三際泯然。是中諦亦即真俗。故曰舉一即三。非前後也。《止觀》五云。介爾一心。三千具足。亦不云一心在前。一切法在後。亦不言一切法在前。一心在後。輔行五中云。言介爾者。謂剎那心。無間相續。未曾斷絕。才一剎那。三千具足。即此意也。
丁二 顯非造作
含生本具。非造作之所得也。
【解】凡血氣之屬必有知。故曰含生。凡有知者必同體。故曰本具。此指真淨明妙。虛徹靈通之心。非一非三。而三而一之諦理。即前云天然之性德者是也。既云天然。不假造作。迷時無失。悟亦無得。故曰非造作之所得也。
甲二 別明三惑覆障
乙一 總標
悲夫。秘藏不顯。蓋三惑之所覆也。
【解】悲夫。嘆詞也。諦理非他。是吾人固有之真心。如衣裡明珠。不逢親友指示。其人不知。所謂懷珠作丐。故可歎耳。不知自心之妙曰秘。含於煩惱垢中曰藏。從來未悟。雖常現前。迷不自知。故曰不顯。三惑謂見思。塵沙。無明惑也。蓋。推源之詞也。意謂。吾人固有靈妙之真心。所以秘藏不現前者。蓋是迷此一心三種妙諦。迷。即不了也。不了真諦。起見思惑。不了俗諦。起塵沙惑。不了中諦。起無明惑。以迷惑故。雖現前而不知。如眼被翳障。覿面而不相識也。然三惑無體。全依三諦為體。如人迷方。依方故有迷也。問。惑性本空。無相可得。安能覆諦。答即以不了為覆。非同以物覆物也。
【鈔】《法華經》五百弟子受記品云。譬如有人。至親友家。醉酒而臥。是時親友。官事當行。以無價寶珠。繫其衣裡。與之而去。其人醉臥。都不覺知。起已遊行。到於他國。為衣食故。勤力求索。甚大艱難。若少有所得。便以為足。於後親友。會遇見之。而作是言。咄哉丈夫。何為衣食。乃至如是。我昔欲令汝得安樂。五欲自恣。於某年日月。以無價寶珠。繫汝衣裡。今故現在。而汝不知。勤苦憂惱。以求自活。甚為癡也。汝今可以此寶貿易所須。常可如意。無所乏短。此喻眾生本具佛性。不用佛法對治。終難顯發。及既顯發。亦是本有之物。非從外得。特溺身五欲之場。逐境移情。不知自返。三惑蘊結。甘受輪轉。反不明自身本可成佛。而以退居下流為得計。與懷珠作丐。又何以異。秘藏者。即楞嚴所謂如來藏妙真如性。本體不失曰藏。染汙不明曰秘。在大徹大悟之人。則其本具全體大用。炳然齊彰。觸處洞然。實無所謂秘藏。唯其迷於三惑。遂致隱而不露。故不了真諦。則心隨境遷。為物所轉。譬彼病目。生空中華。認為真有。炫亂於前。執取於後。而見思惑以起。不了俗諦。則不知吾性周遍。具足恒沙。本有如是妙明。譬諸幻師。種種變現。皆由己作。詫為新得。昏昏擾擾。隨處顛倒。而塵沙惑以起。不了中諦。於無我中。橫計為我。因起二執。遂生二障。眾過繁興。而無明惑以起。然三惑全依三諦。如以繩為蛇。無別有蛇。不過因迷悟變現而異。故曰即以不了為覆。
乙二 列釋
故無明翳乎法性。塵沙障乎化導。見思阻乎空寂。
【解】此釋三惑覆三諦也。法性即中諦。前云統一切法者。言法性也。化導指俗諦。俗諦門中。一切有情。為所化導也。空寂即真諦。謂一切法本來寂滅。終歸於空也。無明。根本惑也。塵沙。見思。枝末惑也。謂不了中諦。一中一切中。離邊無中。空有即中也。不了。即無明之異名辭耳。不知俗諦門中。一切諸法。能化所化。唯是假名。各無實體。則一假一切假。離真中無假。真中俱假也。此惑數多。如塵若沙。從喻立名也。不解諸法無生。依他而起。當體本空。則一空一切空。離俗中無空。俗中皆空也。以不解故。妄于諸法上。起見思惑。執我我所。此惑從謬解立名也。翳障阻三字。即覆之變名詞耳。
【鈔】無明由於不覺。法性即是真如。無明無性。以真如為體。真如為染淨依。隨緣不變。能生萬法。卻煩惱已。乃得見之。若一念不覺。則全真成妄。而本具之法性。不能自顯。即可知無明翳乎法性。以真如為諸法之性。故統一切法。塵沙由於觸境生著。能了知萬法唯識。則百界千如。無法可得。身入塵勞。便成解脫。淫坊酒肆。即是道場。不能了此。則事事纏縛。自他兩失。即可知塵沙障乎化導。悟俗諦。斯隨處可以行化。故立一切法。見思起於執有。不知法從緣起。本無自性。以其無性。當體即空。所言一切法。即非一切法。離心意識。實相乃證。若知見立知。則病隨藥轉。惑業熾然。即可知見思阻乎空寂。以依他起。故泯一切法。依無明而不了。故不了為無明之異名詞。能化者諸佛。所化者眾生。自世尊說世諦因緣。及破相顯性。以至法華開權顯實。授記成佛。皆藥隨病轉。實際理地。不立一法。故曰說法四十九年。未曾說著一字。又曰。若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又曰。如是滅度無量無邊眾生。實無有一眾生如來度者。此即能化之假。又曰。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又曰。如來普觀法界一切眾生。具有如來智慧德相。此即所化之假。一切法無自性。故曰空。一切法有形相。故曰假。然非離假而有空。非離空而有假。因假說空。因空說假。然則空假亦是對待。既是對待。兩不可執。當體即中。但中對二邊而立。離邊無中。則中即空假也。故曰一中一切中。一假一切假。一空一切空。
乙三 結顯
然茲三惑。乃體上之虛妄也。
【解】然。轉語也。三惑無體。唯是假名。如空裡狂花。夢中幻境。空原無花。花由目病。夢本無境。境由心迷。乃徹底不真。故曰虛妄。體。即三諦也。
【鈔】三惑。依不了三諦而起。故以三諦為體。所言惑者。特從謬解立名耳。
甲三 正示三觀明修
乙一 引征
於是大覺慈尊。喟然歎曰。真如界內。絕生佛之假名。平等慧中。無自他之形相。
【解】無明大夢。雖十地等覺諸大士。睡眠未醒。唯佛一人。可稱大覺。乃我本師大慈悲父。稱慈尊也。喟然。是歎聲。曰下。是歎言。前是祖歎。今是佛歎也。真如平等。都指真心妙諦。其性不妄曰真。無分際方隅等虛妄相故。不異曰如。無生滅垢淨等差別異故。不高不低曰平。離聖解凡情見故。無黨無偏曰等。情與非情悉周遍故。界慧二字。指妙諦之範圍。範圍寬大。橫豎賅羅也。眾生諸佛。皆假名耳。自己他人。皆妄相也。妙諦性中。都無是事。故曰絕無。經云。妙性圓明。離諸名相。本來無有世界眾生。論云。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究竟平等。不可變異。此之謂也。
【鈔】《華嚴經》云。佛子。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證得。真如是體。平等是相。橫羅豎賅是用。十地。一歡喜地。二離垢地。三發光地。四焰慧地。五難勝地。六現前地。七遠行地。八不動地。九善慧地。十法雲地。以上十地。地地各斷一品無明。證一分中道。更斷一品無明。入等覺位。始名一生補處。猶有一品無明。故有一生。過此一生。即補妙覺之處矣。
乙二 反顯
但以眾生妄想。不自證得。莫之能返也。
【解】眾生。乃九界通稱。一向在迷。從來未悟。不了真心。用諸妄想。故曰不自證得。妄想。指三惑也。謂用見思。不證真諦。用塵沙。不證俗諦。用無明。不證中諦。一向隨想流轉。不能返妄歸真也。隨見思流。名六凡眾生。隨塵沙流。名二乘眾生。隨無明流。名大道心眾生。
【鈔】眾生通於九界。菩薩因情識尚在。無明未盡。故名大道心眾生。羅漢喜涅槃。菩薩上求佛道。仍是法愛。無明未盡。不出變易生死。直至成佛。方破微細無明。而愛能永斷。若博地凡夫。則苦惱眾生耳。又世間六凡。有枝末無明。出世三聖。有根本無明。故同名眾生。具五陰曰眾。發生四大曰生。
乙三 明修
丙一 初明觀法
由是立乎三觀。破乎三惑。證乎三智。成乎三德。
【解】由是。承接之詞。承上文。接下文故。立乎下。佛祖用大乘法藥。對治眾生之心病也。立觀是用藥。修觀是服藥。破惑是除病。證智成德。乃見效複元也。山家用文。三諦准《仁王經》。三觀准《瓔珞經》。三惑准《智度論》。三智准《大品般若經》。三德准《大般涅槃經》也。
丙二 次論修證
空觀者。破見思惑。證一切智。成般若德。假觀者。破塵沙惑。證道種智。成解脫德。中觀者。破無明惑。證一切種智。成法身德。
【解】此為不得意者。作次第說耳。其實圓頓行人。于名字位中。圓悟一諦三諦之理。於觀行位中。圓起一觀三觀之修。全性德而起修德。相似位中。粗垢任運先落。脫四住煩惱也。分證位中。圓破三惑。圓證三智。圓成三德。所謂一悟一切悟。一修一切修。一破一切破。一證成一切證成也。文雖次第。意在一心耳。知諸法無性。而不起分別。於此相應。名空觀。達諸法如幻。唯是假名。於此相應。名假觀。觀了諸法。非有非無。不一不異。若時若處。無不相應。名中觀也。於三止中。空觀。即體真止。謂體解無性。當體即真故。假觀。即隨緣止。謂識得假名。到處可隨緣故。中觀。即息邊止。亦名不止止。謂了非有無一異。則二邊俱可息滅。不止而止也。一切智者。明知諸法本空。無二相也。道種智者。明知十界種性。差別不同也。一切種智者。明見佛性。離四句。絕百非。惑解同源。生佛莫二也。徹照心源。名般若。究竟無縛。名解脫。一切俱是。名法身。各具常樂我淨。故三皆稱德也。
【鈔】舉一備三。無有偏缺。故名圓。唯其舉一備三。不由漸次。故名頓。謂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有佛無佛。性相常住。又一色一香。無非中道等言。或從善知識。及從經卷。聞見此言。為名字即。妙宗云。名字即佛。修德之始。聞前理性。能詮名也。異于全不聞者。故云乎爾。若但聞名口說。如蟲食木。偶得成字。是蟲不知是字非字。必須心觀明了。理慧相應。行如所言。言如所行。是謂觀行即。由圓觀力。相似解發。如鑽木取火。暖相先現。如消堅冰。漸令濕潤。如似金。若瓜比瓠。故名相似即。因相似觀力。分破分見。如木出火。還燒於木。如冰成水。還泮餘冰。故名分證即。圓道滿足。惑無不破。德無不顯。如火出木盡。如冰盡水澄。故名究竟即。約修行位次。從淺至深。故名為六。約所顯理體。位位不二。故名為即。是故深識六字。不濫上聖而增慢。委明即字。不生自屈而甘劣。三諦為性德。止觀為修德。一念豁破無明。是為圓破。一悟一切悟者。圓悟也。一破一切破者。圓破也。一證成一切證成者。圓證也。隨舉其一。三者咸得。非圓而何。四住即四住地。一見愛住。二欲愛住。三色愛住。四無色愛住。脫四住煩惱。能出三界生死。《大乘止觀》云。所言止者。謂知一切法。從本以來。性自非有。不生不滅。但以虛妄因緣故。非有而有。然彼有法。有即非有。唯是一心。體無分別。作是觀者。能令妄想不流。故名為止。一止皆具三止。而止中有觀。知一切法之知字。即觀也。知得如此。則不起三惑。妄想遂得不流。亦即是止。又云所言觀者。雖知本不生今不滅。而以心性緣起。不無虛妄世用。猶如幻夢。非有而有。故名為觀。雖知本不生今不滅。即第一義諦。即圓成實性。此知字。即從上文知一切法之知字而來。圓成實隨緣而起。故有依他起性。然緣生而本體未嘗生。緣滅而本體未嘗滅。前無始。後無終。中間無現在。此即不生不滅也。法雖不生不滅。而隨染緣。以起世用。非有而有。乃為遍計執性。識得此理。故名為觀。一觀皆具三觀。而觀中有止。作如是觀。則妄想不流。亦即是止。息二邊分別止。二邊。指一切對待法言。如空有。我無我。常無常。大小。高下。長短。親疏等。凡有對待。皆是二邊。對待法本無實體。皆由比較而生。如大小對待也。大非真大。因小見大。小非真小。因大見小是也。今對於一切境。不起分別。故謂之息。不著空有。不偏一法。無邊可止。即邊即中。並無二邊。有何可止。蓋不期止而自止。故可謂之不止止。凡舉一對。便成四句。且就有無言之。若云有。是增益謗。若云無。是損減謗。若云亦有亦無。是相違謗。若云非有非無。是戲論謗。既俱有過。故須遠離。他如一異斷常等。例此應知。上四句中。每句演有。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四句。便成十六句。十六句中。有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共成四十八句。每句分已起。未起。便成九十六句。帶根本四句。即成百句。皆無實義。故云非也。由破我執之功。則四句百非。纖毫不起矣。一切智。即無師智。據大乘止觀意。謂無師智。了達十界一相不由他悟故。又謂三智一心中得。不從他授故。道種智。即自然智。了達三千性相。無量差別。不由作意故。謂一心法爾。具足三智。能與聖道為因故。一切種智。即無礙智。了達一切無相。無相無不相。一一相中。具見一切諸法真實之相。究盡邊底。無障蔽故。三諦並中。無隔礙故。由是推之。證一即三。三而一者也。《起信論》云。諸佛如來。離於見相。無所不遍。心真實故。即是諸法之性。自體顯照。一切妄法。有大智用。無量方便。隨諸眾生。所應得解。皆能開示種種法義。是故名一切種智。《仁王經》云。滿足無漏界。常淨解脫身。寂滅不思議。名為一切智。蓋自體顯照一切妄法。有大智用。離於見相。無所不遍。及寂滅不思議。皆一切智也。隨諸眾生。所應得解。開示種種法義。及滿足無漏界。常淨解脫身。即道種智也。合二說觀之。不愈可明。一智備具三智。一證一切證之理乎。法身德為本覺。正因性。般若德為始覺。了因性。解脫德為究竟覺。緣因性。且法身為覺滿。般若為自覺。解脫為覺他。覺滿則體大。更無可上。自覺則相大。不可相見。覺他則用大。放光現化。體相用。本是圓成。體則離過絕非。相則豎窮橫遍。用則具足恒沙。成此三德。則可以作三十二應。隨類現身。而果成三身矣。自古不變曰常。從來無苦曰樂。隨處自在曰我。隨地不染曰淨。
丙三 明非異時
然茲三惑。三觀。三智。三德。非各別也。非異時也。天然之理。具諸法故。
【解】此為得意者。作圓融具德說耳。此本旨也。意顯迷悟修證。破立同時。不離當念。故非各別。同在剎那。故非異時。能破是觀。所破是惑。能證是智。所成是德。能所不二。修證一揆。性具一宗。迥超諸說者。良在茲焉。
【鈔】夫因迷諦成惑。複因修觀而顯覺。能了本覺之理。即成始覺。不有始覺。何至究竟。極其究竟。始知吾心不離當處。本自明覺。一而三。三而一。皆不出一心之妙。是謂圓證圓成。故曰能所不二。同在剎那。此所以為始終心要也。
丙四 明非次第
然此三諦。性之自爾。迷茲三諦。轉成三惑。惑破藉乎三觀。觀成證乎三智。智成成乎三德。從因至果。非漸修也。說之次第。理非次第。
【解】此結翻迷成悟。從性起修。成因證果。輾轉相由也。意謂迷一心而起三惑。無別有迷。即迷此三諦也。如依方故有迷。惑東謂西也。悟一心而為三因。無別有悟。即悟此三諦也。如悟東西之方。分明不惑也。修一心而為三止三觀。無別有修。即依三諦而修也。如人既不迷東西之路。可直道而行也。依真諦而修。為體真止。名空觀。即觀一念心。當體了不可得也。依俗諦而修。為隨緣止。名假觀。即觀一念心。當下歷歷明明也。依中諦而修。為息邊止。名中觀。即觀一念心。當了不可得時。正歷歷明明。當歷歷明明時。正了不可得。如是則能觀之觀。空假不二。所觀之境。真俗不二也。證一心而為三智。無別有證。證此三諦也。成一心而為三德。無別有成。成此三諦也。如人就道而行。得路還家也。止觀是因。智德是果。因果本乎一心。故非漸修。始終不離當處。故非次第。同一三諦之理耳。
【鈔】止觀雖分為三。其實修一含三。即如修體真止。空觀。隨處皆用此工夫。即是方便隨緣止。假觀也。又對外遇境。不起分別。則息有。對內不以靜為究竟。則息空。即是息二邊分別止。中觀也。任修其一。三者具足。所觀一念心。即現前一念之心。亦即無念無住之圓成實性也。當此前念已滅。後念未生。中間孤孤一念。為能觀之智。觀此本性無念之境。初次用功。未忘能所。久久境智一如。能所兩忘矣。然切不可將已滅之前念。為所觀之境。是為至要。但以智觀境。此智並非真智。仍是情識。特下手時。不能不借之以為用耳。若欲知修證功夫得否。三惑斷否。自己亦可試驗。即如平日臨事之時。境界當前。對於順境。能不起貪慕否。對於逆境。能不起瞋惡否。對於眷屬。能不起愛戀否。對於他人。能不起輕慢否。貪瞋愛慢。為根本煩惱。諂曲嫉妒。是小隨煩惱。若根本雖除。而微細之相。難保不生。尤須注意。果其貪瞋癡慢等。對境不生。便是功夫得力。果其彼我恩愛等。一切寂滅。便是惑業已斷也。
乙四 總結
大綱如此。綱目可尋矣。
【解】大綱。指心要。綱目。指教眼也。教法無量。猶之彌天之網。即以諦觀為綱。性修為目耳。三諦原一法。佛說種種名。龍樹悟之而造論。智者證之而立宗。佛祖授受。遞代相承。莫不教人悟乎三諦。修乎三觀。破乎三惑。證乎三智。成乎三德。今則觀修諦顯。惑破智證。則始終之能事畢矣。故荊溪用之為心要。說之為大綱。綱提目張。觀明道悟。俾學者。庶免問程泣歧之歎。故曰。綱目可尋矣。釋文竟。
【鈔】釋論下云。除諸法實相。餘皆魔事。是故諸大乘經。同以實相為印。為經正體。今三諦即是實相正印。但有異名。更無異體。佛說種種名。如華嚴名一真法界。維摩名不思議解脫。般若名一切種智。法華名一乘實相。涅槃名常住佛性。楞嚴名如來藏妙真如性等是也。龍樹菩薩。造《中論》五百偈。破二邊之見。顯中道之理。至北齊有慧文大師。因《中論》偈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遂悟入三觀旨趣。一傳南嶽思大師。再傳天臺智者大師。因以立宗焉。
(駱印雄鈔大游標科參梓)
始終心要者。乃台宗九祖荊溪尊者之傑著。文略而義廣。詞簡而意幽。誠山家提綱挈領之要典。故諦老人既述解於前。複頻講於後。良有深意存焉。余出家之第二年。戊午秋。入觀宗學舍。開始即聞斯心要。而此後聽經。無不明解無滯。是誠大綱有在。綱目了然。去夏老人蒞紹。亦為啟迪初機起見。闡弘心要。有現居士身者。為大雲報社編輯之駱君印雄。聞法會心。獨欣然有得。複從事記錄。及諸徵引。述成略鈔。揭載於大雲旬刊。余見而珍之。惟恐久後散失。不特埋沒老人與駱君之苦心。似亦非尊重法流之道。是以倩人按期抄錄成本。以備付印流通。適有方君志梵。青年耆德。篤信佛乘。既已宏刊皇懺隨聞錄於前矣。茲偶將此鈔相告。誰知方君初覲老人。亦蒙授心要解。三複研讀。頗有契悟。今複睹駱君之略鈔。益見心要顯徹。不禁喜躍無量。且以日久複歸磨滅為慮。毅然獨任印資付梓。以供諸世。余念諦老人之婆心妙舌。固垂不朽。而兩居士不先不後。無獨有偶之熱誠。尤覺難能可貴。愧余不文。何足歎美于萬一。第歡欣之餘。難安緘默。略述緣起。聊致欽崇云爾。
民國乙丑歲暮觀宗學社寶靜跋
(民國二十二年上海佛學書局印行本)
始終心要解略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