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30日 星期六

《華嚴經・淨行品 》若在厄難,當願眾生,隨意自在,所行無礙 (11)

 



華嚴經淨行品  

若在厄難,當願眾生,隨意自在,所行無礙 (11)


悟顯法師 開示:佛光普照 修行自在無礙

  

有一些諸佛,他成佛他的光明,照一個佛剎、照兩個佛剎。那麼,阿彌陀佛他發願,他成佛的時候,要照十方的佛剎。

 

所以,有眾生想成佛,他都會加持你。像你們修行有障礙,你要求佛加持你,你自己排解,沒辦法排解,沒有辦法避免,你要求佛菩薩加持,讓你身安道隆。

 

那如果你已經身安道隆了,就不要找事。

 

很多人退休了,或是很年輕他就退休了,遇到佛法,但是,他不知道珍惜自己的命光,他已經比別人幸福很多了,還是想攀緣。雖然遇到法,但是沒有辦法修,總是要向外攀緣,總是沒有辦法靜下來。

 

所以,我常勸同修,如果你有能力退休的,就趕緊退休,那是不得已才工作。不是要你去當億萬富豪,只要生活正常過得去,趕緊把時間拿來用功修行,加功用行。

 

世間這些事情,我們常講沒什麼好爭的,所以,用順治皇帝的「讚僧詩」裡邊講:「秦吞六國漢登基,自古多少英雄漢,南北山頭臥土泥。」你再怎麼算計,再怎麼攻於心計,多少的英雄好漢,都是塵歸塵土歸土。你顯示的這個我相,無論你有多英雄、多麼豪氣,到後來都是虛妄的,沒有人記得你。

 

所以,這個六尺巷的故事,你們就很清楚,就應當要清楚了,凡事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這世間的事情,你不用爭,爭到了也不是你的,你沒有辦法帶走,你帶的是你那一念鬥爭的業,與人鬥爭與人競爭的業,這個你會帶走。

 

那麼,你去看好鬥亂者、好鬥爭者,將來墮在鬼道、墮在畜生道。他是什麼類的眾生,這在《楞嚴經》裡面都有講到。

 

所以,為什麼叫你要好好用功,有能力的要趕緊用功,趕緊退休。退休還有能力的,護持正法。

 

有一些人他是只想護持正法,不想修行,那這個勸也勸不來。那如果真正深入佛法的,自己修,又有財力的,你就要護持正法,使正法久住,因為你學習大乘,就要像《涅槃經》,佛交代的一樣。


釋迦牟尼佛交代後世的佛弟子,要愛樂大乘、守護大乘。這是學大乘佛法的人應該做的,就是希望大家能夠聽聞正法,能夠平等解脫。

  悟顯法師 無量壽經講座 第166集  (精彩節錄)

第五八功德水想觀│觀經 (5)

 



第五八功德水想觀觀經   (5)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精彩節錄)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樹想成已。次當想水。欲想水者。極樂國土。有八池水。一一池水。七寶所成。其寶柔軟。從如意珠王生。分為十四支。一一支作七寶妙色。黃金為渠。渠下皆以雜色金剛以為底沙。一一水中有六十億七寶蓮華。一一蓮華。團圓正等十二由旬。其摩尼水。流注華間。尋樹上下。其聲微妙。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諸波羅蜜。復有讚歎諸佛相好者。如意珠王。涌出金色微妙光明。其光化為百寶色鳥。和鳴哀雅。常讚念佛。念法。念僧。是為八功德水想。名第五觀。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2022年4月29日 星期五

【印光大師法語】32




 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精彩節錄)


印光大師 開示:
讚淨土超勝......


◎汝發露地學校、露地蓮社之願,固為省事,然又不如隨地隨緣之為方便易行也。上而清廟明堂,下而水邊林下,得其可語之人,即以此事相勸。文潞公發十萬人念佛求生西方之願,以結蓮社;吾謂一人以至無量人,具當令生西方,何限定以十萬也。(三)復唐大圓書



【佛門異記】不肯出嫁感像放光 (36)

 



佛門異記 煮雲老和尚 


不肯出嫁感像放光

宋元嘉年間,江陵有個比丘尼,未出家前,曾經過一番奮鬥的。

她原名張定妹,從小就信奉佛法,並立志要出家,常供養一尊小金佛像,作為終生的依皈。

她的父母把她許配給邴家,她最初不知道,後來曉得了,誓死反對。到出嫁那一天,邴家花轎來迎時,她悲號不去,向佛像燒香伏地,準備取死。這時金像大放毫光瀰漫一村。親鄰驚異她有通感之靈,張邴兩家婚事因而作罷。見者聞者咸起敬仰心,她也獲得出家。

宗鏡錄 卷六─1

 



宗鏡錄卷六  (精彩節錄)


宋慧日永明妙圓正修智覺禪師延壽集

敕建慧福寺賜紫臣僧超海 

敕賜遺光寺臣僧通理奉

敕建大慈觀音寺臣僧廣持 ......


夫宗鏡本懷。但論其道。設備陳文義。為廣被群機。同此指南。終無別旨。切不可依文失其宗趣。若悟其道。則可以承紹。可以傳衣。如有人問南泉和尚云。黃梅門下有五百人。為甚麼盧行者獨得衣缽。師云。只為四百九十九人。皆解佛法。只有盧行者一人。不解佛法。只會其道。所以得衣缽。

問。只如道如何會。

答。如本師云。如來道場所得法者。是法非法。亦非非法。我於此法智不能行。目不能見。無有行處。慧所不通。明不能了。問無有答。又古人云。此事似空不空。似有不有。隱隱常見。只是求其處所不可得。是以若定空則歸斷見。若實有則落常情。若有處所則成其境。故知此事非心所測。非智所知。如香嚴和尚頌云。擬議前後。安置中邊。不得一法。沒溺深泉。都不如是。我我現前。十方學者。如何參禪。若道如是。豈可會耶。所以古人云。直須妙會始得。斯乃不會之會。妙契其中矣。故先聖悟道頌云。有無去來心永息。內外中間都總無。欲見如來真佛處。但看石羊生得駒。如此妙達之後。道尚不存。豈可更論知解。會不會之妄想乎。如古德偈云。勸君學道莫貪求。萬事無心道合頭。無心始體無心道。體得無心道也休。先洞山和尚偈云。者個猶不是。況復張三李。真空與非空。將來不相似。了了如目前。不容毫髮擬。只如云者個猶不是。豈況諸餘狂機謬解。所以經云心不繫道。亦不結業。道尚不繫。降茲可知。入宗鏡中。自然冥合。


香山寶卷(6)

 



 香山寶卷(精彩節錄)


重刻觀世音菩薩本行經簡集 卷上

宋 天竺普明禪師......


皇帝。每日五更三點。帶月披星。百樂齊鳴。迎上寶殿。振大朝鐘。擊大朝鼓。靜鞭三下。喧天如雷。文武兩班。齊齊整整。執恭舞笏。三祝三呼。二十四拜。言稱萬歲。忽一日朝罷當問序班。今日早朝。臣完否序班傳奏。臣啟陛下。內有左丞相。張拱辰。不來朝見。皇曰。何故不來朝見。右丞相。許智出班奏曰。臣啟萬歲。臣聞他家。昨夜為因夫人生一孩兒。以此失朝。伏望我皇。赦罪寬恩。皇帝見奏。鎖定眉頭。精神不爽。恨他男子。偏不來寡人宮中托生。他年長大。替朕為君。卻不是好。

△海寶千般未為貴 先求如意無價珍

南無觀世音菩薩

五更三點皇登殿 掌扇纔開見帝君

掛甲將軍無萬數 兩班文武共隨身

舞踏三呼稱萬歲 二十四拜口稱臣

(妙莊皇帝開金口 動問左右眾朝臣)

(左右朝臣齊聲奏 只有拱辰未來臨)

未審此人何緣故 不來朝見為何因

許智丞相時便奏 我皇聖耳願知聞

他因夫人生男子 失來朝見願寬恩

皇帝見奏心煩惱 恨他男子錯安身

托朕宮中為太子 金盆沐浴號東宮

文武朝臣齊聲奏 國無太子宿何因

三清上帝無分曉 玉葉金枝不布容

十祖虞山普仁行策大師│淨宗十三祖讚 (10)

 


淨宗十三祖讚

十祖虞山普仁行策大師讚

闡楊淨土.懇切少儔。

以深信願竭誠修,心佛兩相投。

萬念皆休,決定出苦邱。

南無蓮池會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蜜

2022年4月28日 星期四

學佛人的氣質,你具備了嗎?

 



學佛人的氣質,你具備了嗎?

悟顯法師 開示:

所謂「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智人除心不除境。」心既除矣,境豈實有!所以妄心若除,妄境怎麼會是實有?

 

我們就是因為心裡沒有主宰、沒有定力,隨著自己的妄想、雜念去造作,才會被境界轉。一起念就隨著它去,隨得很自然,所以我們要念佛、要回頭,要想回頭也沒有那麼容易,因為隨順煩惱習氣太習慣了。一個念頭一起,馬上就要造作,現在叫我們不要打妄想、不要動念,這反而成了生疏不熟悉的。

 

所以祖師大德講:要「生處轉熟。熟處轉生」。你現在跟妄想很熟悉,跟煩惱習氣、貪瞋癡很熟,要藉由佛法的熏習力量來除斷,

 

為什麼用熏呢?「如染香人身有香氣。」以前沒有香水,衣服穿出去要有香的味道,要掛著用沉香去熏,這是以前人用的香水;這樣子熏,由外而內,到後來自己發心轉,徹底的轉過來。

 

所以生處要轉熟,熟處要轉生。什麼是熟處呢?跟煩惱習氣很熟,要讓它淡化,先從淡化開始,從剛開始還是個凡夫,一遇境緣就起念,先克制住,不要有動作,妄想、貪瞋癡還是在裡面翻騰,先忍耐一下,至少不要有動作,不要有不好的行為出現,先這樣子慢慢把它淡化。

 

再藉由長時期的聽經、念佛熏習,這要有耐心。大家都願意發心,願意熏習,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你知不知道現前的舉手投足這個是煩惱?這個動作出來是煩惱?能覺察這些就是學問,這要靠修行,我們講的微密觀照。

 

微—就是細密的觀察,心思要細密,這才能夠覺察得到自己的貪瞋癡、我執、我見、我愛。

 

它們在哪裡?我們講的:「潛伏藏識。遊戲諸根。」在你的意識心裡面,在你的六根中展現,你才能覺察得到。所以為什麼要求大家動作要輕、要緩、要慢,呼吸要順暢,不要有風,不要有很粗重的鼻息,這都是幫助大家把心定下來,有它的道理。

 

為什麼《學佛行儀》很重要,這些行儀若能記得住,就會收攝身心,就會注意到自己的起心動念,這叫因戒得定。

 

當然戒不僅只是有律儀,戒是調身,律是調心,這叫戒律。

 

總的來說,就是藉由這些律儀來調伏我們身口意的行為,然後把心給定下來。

 

很多人念佛念了幾十年不得力,我們仔細觀察,他的威儀沒有學好,沒有注意到,就像蓮池大師講的:隨口叫喊。

 

可是他說,我念佛的時候有專心,我有仔細念,字句分明;那是在念佛堂,如果離開念佛堂,佛號一停威儀就忘了,心中的雜念就上來了,這就是修行失敗的地方,心靜不下來,所以律儀很重要。

 

律儀就是我們現在講的氣質,你用佛門的律儀,就會得到佛門的氣質,人家一看就曉得,這個是學佛人,不一樣,我們講身上有一種光明,這種光明當然不是放光,是那種氣氛、磁場,透出一種學佛人的氣氛、學佛人的樣子,一靠近他,你的心是安定的,不會浮躁。


宗鏡錄 卷五─5

 




宗鏡錄卷五  (精彩節錄)


宋慧日永明妙圓正修智覺禪師延壽集

敕建慧福寺賜紫臣僧超海 

敕賜遺光寺臣僧通理奉

敕建大慈觀音寺臣僧廣持 ......


問。此說真妄二心。為是法相宗。為是法性宗。

答。準華嚴演義云。論云。三界虛妄。但是一心者。若取三界虛妄。即是所作。便屬世諦。今取能作。為第一義。論釋唯是能作。今經云三界唯心轉者。則通能所。然能所有二。若法性宗中。以第一義隨緣成有。即為能作。所有心境。皆通所作。以不思議熏。不思議變。是現識因故。若法相宗。第一義心。但是所迷。非是能作。有三能變。謂第八等。唯識論云。又復有義。大乘經中說三界唯心。唯是心者。但有內心。無色香等外諸境界。此云何知。如十地經說。三界虛妄。但是一心作。故心意與識。及了別等。如是四法。義一名異。此依相應心說。非不相應心說。心有二種。一相應心。所謂一切煩惱結使。受想行等。皆心相應。以是故言。心意與識及了別。義一名異故。二不相應心。所謂第一義諦。常住不變。自性清淨心。故言三界虛妄。但一心作。是相應心。今依法性。故云第一義心。以為能作。言轉者。起作義。亦轉變義。

問。如上所說。真妄二心。但是文理會歸。何方便門。得親見性。

答。妄息心空。真知自現。若作計校。轉益妄心但妙悟之時。諸緣自絕。如古佛悟道頌云。因星見悟。悟罷非星。不逐於物。不是無情。又寶藏論云。非有非空。萬物之宗。非空非有。萬物之母。出之無方。入之無所。包含萬有。而不為事。應化萬端。而不為主。道性如是。豈可度量。見性之時。自然披露。所以古偈云。妄息寂則生。寂生知則現。知生寂已捨。了了唯真見。又信心銘云。前際知空。知處悉宗。分明照境。隨照冥蒙。一心有滯。萬法不通。去來自爾。不用推窮。

如學人問黃檗和尚。祇如目前虛空。可不是境。豈無指境見心。

答。甚麼心向境上見。設爾得見。元來祇是照境心。如人以鏡照面。縱得眉目分明。元來祇是影像。何關汝事。

問。若不因照。如何得見。

答。若涉因。常須假物。有甚麼了時。汝不見道。撒手似君無一物。徒勞謾說數千般。

問。他若識了。照時亦無物。

答。若是無物。更何處得照。汝莫開眼寱語。復云百種多知。不如無求。乃第一道人。

宗鏡錄卷五

【佛門異記】重雲閣騰雲去 (35)

 



佛門異記 煮雲老和尚 


重雲閣騰雲去

陳武帝駕崩,他的兒子繼位,是為文帝,國創新定,便欲打重雲殿的壞主意。此殿是梁武帝所建,殿中的經像及錦飾珍寶映奪諸國,價值連城。文帝想取殿中的佛帳珠珮等寶物,來裝飾他死去了的父親陳武帝的墓地。

文帝派了許多人到重雲殿來,但見雲氣擁結,流繞在重雲殿的四周,其他的地方則是晴朗的天氣。百工道俗都驚怪其異,競往觀看。一會兒又大雨如注,雷電交加,流光四射,起初似有焰幕罩蓋著重雲殿,剎時在雷電聲中,重雲殿由四部神王並及寶座一時上騰,煙火挾持漸漸遠逝。四眾觀者雲集,有的頂禮膜拜,有的感激流淚,等到雲散雨停之後,重雲殿已經不見,唯留地基存在,寶殿佛像全部飛去。

一個月後,有人從東州見殿影佛像向海飛去。後來有人望海還偶然可見,如同北魏胡太后所建的永寧寺寶塔失火一樣,塔上層飛去,有人即於東海雲中隱約望見。

梁武帝建重雲殿塑金銀二佛像,早晚禮拜,數十年如一日。侯景之亂後,太尉王僧辯迎貞陽侯為帝。那時僧辯的女婿杜龕典衛宮門,杜為人兇悍,不信因果,他欲毀此銀金二像圖利。派了數十人到三休閣準備動手,二像忽然一時回顧,所去的人皆失瘖如癡如醉,不能動彈,杜龕更慘,被金剛力士打得遍體鱗傷,呻號了數天,全身腫爛而死。此毀佛之惡報也。

九祖北天目靈峰智旭大師│淨宗十三祖讚 (9)

 


淨宗十三祖讚

九祖北天目靈峰智旭大師讚

 幼即信佛.隨母禮誦。

入塾宗宋遂放縱,讀竹窗自訟。

力弘大乘,冀同出陷阱。

南無蓮池會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蜜

2022年4月27日 星期三

八祖杭州雲棲袾宏大師 │淨宗十三祖讚 (8)

 



淨宗十三祖讚

八祖杭州雲棲袾宏大師讚

初住雲棲,即滅虎患。

早請念佛雨慰盼,村民咸感歎。

庀材開辦,道場重興建。

南無蓮池會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蜜


香山寶卷(5)

 



香山寶卷(精彩節錄)


重刻觀世音菩薩本行經簡集 卷上

宋 天竺普明禪師......


皇帝一朝登殿。龍顏大怒。朝臣失色。帝乃口中不語。心下思想。後宮嬪妃眷屬。三千七百。盡是泥塑木雕的死人。並無一個能生子息。朕思山河草木。年年逢春。開花結子。寡人絕嗣。徒勞為國之君。若得宮中。生一太子。嗣續朕命。坐掌山河。興隆帝道。名佈他邦。是朕之願也。今日無門可訴。只得宣卿前來。聽朕細說衷腸。

△有子此事都放下 更無餘事和太平

南無觀世音菩薩

皇帝當時開金口 卿等前來聽朕因

堆金積玉成何事 算來異寶未為真

光陰如箭催人老 國無太子朕無親

朕今自恨身軀老 鎮掌山河無後人

若得宮中生殿下 何愁四海不清寧

(眼前滿朝朱紫貴 誰解煩愁一點情 四相九卿齊便奏 再朝八拜說緣因)

滿朝盡是忠臣士 更無違礙不良人

宮中還有三公主 合招駙馬在宮門

伏望我皇親電覽 龍顏且喜納微臣


2022年4月25日 星期一

香山寶卷(4)

 


香山寶卷(精彩節錄)


重刻觀世音菩薩本行經簡集 卷上

宋 天竺普明禪師......

公主在宮中。修行學道。宮娥彩女。盡皆笑曰。快活不受。何故如此。公主曰。吾因生死事大。自性眾生誓願度。自性佛道誓願成。嘆日月如梭。光陰似箭。常愁人身一失永別千秋。吾今普勸。知音者。宮中快樂未為貴。莫若空門做道人。乃作一偈。

朝廷富貴實軒昂 六宮三殿勝天堂

莫道長生無煩惱 臨終不免見閻王

公主在宮中。修行。未知終後如何。且說妙莊皇帝。鎮掌山河。神驚鬼怕。有功者賞。犯法者不饒。四相九卿恭奉。百萬軍兵擁護。后宮眷屬三千七百。日日九宴。琴樂應天。少甚金銀異寶。思量只少一個太子。乃作一偈。

帝皇無嗣總由天 流傳一段大因緣

萬劫千生難遭遇 端然靜息聽宣傳

南無觀世音菩薩      (此處念佛號起。但遇菩薩名。則眾稱念一聲。鳴尺一下。)

妙莊皇帝登天下 有道君皇治萬民

百億山河居一統 萬象交參賀太平

休論皇帝多有道 聽說宮內正宮人

名稱寶德為皇后 聖賢佛母降凡廷

天生美貌都端正 仁德心慈世莫論

三十六宮齊恭奉 七十二院總欽尊

雖在後宮為皇后 不生太子小儲君

前後親生三個女 三個女子告知聞

大姐妙書為第一 第二名稱號妙音

第三妙善年最小 父娘偏惜掌中珍

2022年4月24日 星期日

香山寶卷(3)

 



香山寶卷(精彩節錄)


重刻觀世音菩薩本行經簡集 卷上

宋 天竺普明禪師......

且說國后。自此身體康泰。眼常見優缽花圍繞。耳常聞。天樂動鳴。鼻常聞異香馥鬱。身常有光明照曜。喉中常自。醍醐涓潤。如此祥瑞。十月滿足。至妙莊十八年。二月十九日。國后大喜。合宮嬪妃眷屬。盡行翫花三日。那御花園內。有八十餘所觀花柳巷。盡是白玉為街。黃金為闌。再有三十二處賞花亭。上蓋青綠琉璃瓦。金梁玉柱。下嵌銀磚間七寶。處處安排筵宴。撫琴歌歡。漸漸遊至成天殿後。共登千花樓上顧瞻四面。太陽當空。日正巳時。乃見天花散彩。地湧異寶。花香噴鼻。熏入樓臺。隨即降生公主。時乃空中。百鳥唱賀云。菩薩出世間。廣度無量眾。合宮聞言。乃作一偈。

賞花遊翫到樓臺 黃鶯啼叫百花開

二月十九春光好 公主身從降下來

此時皇后。便令宮娥婇女。把金盆沐浴。合宮人讚言。此公主非凡人也。容顏甚微妙。猶如淨滿月。手有千輪相。目如摩尼珠。指爪如白玉。玻璃面貌。具三十二相。綠眉翠髮。世上無比。六宮共議。自合進上。父皇觀看一面便將錦袱包藏。金盤盛貯。婇女捧托。宮娥後隨。六宮三殿。百樂喧天登臨寶殿父皇喜曰。此女乃正宮。感夢而生。名曰妙善。待明日早朝。與朝臣共議。合應詔告。遍行天下。乃作一偈。

織金龍袱錦包藏 金盤捧出見君皇

寡人與民同安樂 朕若貧時也不妨

休說皇帝大喜。且說公主。生在宮中。人人愛惜。似寶如珠。漸漸長大。年至十歲。志量洪闊。高明博厚。自然通曉琴書綵畫。織錦成文。百味珍饈。無所不會。體態尊重。清潔義讓。謙和忠孝。知廉識恥。慈悲忍辱。不貪不愛。自然齋戒。晝則看經禮誦。夜則入定坐禪。時時如此勤修不懈。不覺長在宮中一十九歲。公主每告上蒼。願捨皇宮。出家奉佛。參明師。奉知識。行正道。不退心。離地獄。出火坑。願成佛。度眾生。發此願已。夢往妙高峰頂參無量壽佛之記。夢中覺醒。心悟了然。乃作一偈。

長在宮中十九年 萬般快樂我無緣

堅固自然心不亂 少曾將脇倒床眠

十二類生│ 楞嚴經白話直解卷七 (9)

 



【楞嚴經白話直解 卷七】   (精彩節錄)


十二類生

悟顯法師 講述......


乘此輪轉顛倒相故。是有世界卵生。胎生。濕生。化生。有色。無色。有想。無想。若非有色。若非無色。若非有想。若非無想。

這是總標十二大類,正示輪迴之狀:前面經文講到說「知見每欲留於世間。」就是貪著這個世間,隨業而受身,所以叫「業運每常遷於國土。」乘此各具旋復輪轉顛倒相故,所以有十二類生之苦果。古大德說「卵惟想生。」所以這「卵」就放在最前面,那麼「胎因情有。」再次就是胎生了,「濕以氣合而感」,「化以離形而應」,「卵胎濕化」。這是講義裡面講到,其餘八類各以情想熏變而成;這是指眾生日用現前之情狀,不是從道理而推,什麼叫「從理而推」?就是有人他會認為這個世界它是先有卵生的,然後才有胎生,人是從爬蟲那裡來的,爬蟲那裡裡面還有卵生,所以它會誤以為說這十二類生裡面,最根本是從卵生,你這個想法、這個說法是錯誤的,所以他說不是從理而推論過來的,只是順它的經文講的「卵惟想生。胎因情有。濕以合感。化以離應。」是這樣順著經文過來的。「情想合離。更相變易。所有受業。逐其飛沈。」這就產生十二類生。這些都是經文,所以你前面的經文你要是不熟,我在這裡講你就聽得很辛苦。十二類生是這樣來的,這只是順著經文的順序,不是說是先從卵而生,再從胎而生濕生化,不是這樣看的,這個要清楚。因為有些人很著相,他認為我這裡先講卵生,那卵生是十二類生裡最先出來的,其實不是的,他只是隨業受身而已,但是講經文你總得先有第一個,這點一定要清楚,不然會產生誤解。

再來看十二類生,第一個:

一、卵生:

阿難。由因世界虛妄輪迴。動顛倒故。和合氣成八萬四千飛沈亂想。如是故有卵羯邏藍流轉國土。魚鳥龜蛇。其類充塞。

這是講「卵生」。

所謂「輪迴」就是講生滅妄想。雖云四生受形之因各別,大體上分為十二類,都是妄想熏變所成。為什麼這裡「卵惟想生。」放在第一個?這是講諸類都是六亂妄想因,最開始因為一念妄動,習氣內鼓以為妄想之根本,故曰:「因動有聲」,這是產生十二類生,這是因為一念妄想而產生的。所以取「卵惟想生。」因為妄想而生,所以就給他放在最前面了,實際上根本胎、卵、濕、化、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色、非無色,非有想、非無想,都是一念妄想所成。不光卵惟想生,胎也是惟想生,都是一樣的,不會離開一念妄想而生,只是剛好經文先講到卵。十二類生都是最初一念生滅妄心妄動,習氣內鼓而為妄想之根本。為什麼卵生叫虛妄輪迴?就是習氣妄動,動顛倒故。因起最初一念生滅心,認此「動念」為心,所以叫「動顛倒」。以生滅為心,以動為境,心境和合,妄心攀緣妄境,習氣內發,妄有緣氣,所以叫「和合氣成。」生滅不停,所以叫「飛沈亂想。」經文講:「八萬四千飛沈亂想。」因此「故有卵羯邏藍流轉國土。」這「卵羯邏藍」翻作中文叫「凝滑」,就是「妄想」吸此而成形,故有魚鳥龜蛇之類。

他說妄想初起之因是因動有聲,從習氣熏變開始,所以把卵生放在前面,不是眾生之初先有此類,這是祖師大德講的,你不要搞錯。大家要搞清楚,不是眾生生起之初先有卵生,只是他談「卵惟想生。」剛好既順著經文也符合經義,所以就把他放在最前面,這個一定要知道。因為眾生很愚癡,他就在找人是怎麼來?他以為人是猴子變來的,那猴子怎麼來?又以為是爬蟲類來的,那爬蟲怎麼來?你知道的,就是那一套;眾生是很著相的,他認為是這樣子來的,那是愚癡、著相。所以一講十二類生,為什麼這裡一再強調,從前面就強調到這裡,就是怕你誤認為第一個先講卵就是大家都是從卵生,所以他說只是習氣熏變之時,把卵生放在最前面。從情想偏重而言,所以故胎因情有,其實卵生未嘗無情,也是有情。胎也是有妄想,也是有妄想緣氣於中積聚,你要說「胎因想生」可不可以?也可以。只是說胎裡面在妄想當中偏重情見,所以叫「胎因情有。」那情是不是妄想?也是妄想。

二、胎生:

由因世界雜染輪迴。欲顛倒故。和合滋成八萬四千橫豎亂想。如是故有胎遏蒲曇流轉國土。人畜龍仙。其類充塞。

這是講「胎生」。

欲習熏起,所以叫做「雜染輪迴。欲顛倒故。」以染欲相交、愛欲相交,所以叫「和合滋成」情有偏有正,所以叫「橫豎亂想。」「豎」的叫正,「橫」的叫偏,所以叫「橫豎亂想。」流愛為種,納想為胎,所以叫「胎遏蒲曇。」這個「胎遏蒲曇」乃是胎中二七之相,「人畜龍仙。」都算是胎生類,龍也有卵生,仙也有化生,仙也有胎生的,所以這裡是講舉其業重者而言,不是說「人畜龍仙。」一定只是胎生,人也有化生,像「奈女」,奈女是名醫耆婆的媽媽,奈女就是化生的,她在奈樹上化生的,那是化生的人,有一部經叫《奈女耆婆經》。所以人不是只有胎生,人也有卵生在《大毗婆沙論》講到:「人卵生者。昔於此洲有商人。入海得一雌鶴。形色偉麗奇而悅之。遂生二卵。於後卵開出二童子端正聰慧。年長出家。皆得阿羅漢果。小者名鄔波世羅。大者名世羅。」人也有濕生的,在《俱舍論》講到:「人有濕生者,如曼馱多、遮盧、鄔波遮盧、鴿鬘、庵羅衛等。」《大般涅槃經》上也說到:「一切眾生有四種生,卵生、胎生、濕生、化生,是四種生人中具有。如施婆羅比丘、優婆施婆羅比丘、彌迦羅長者母、尼拘陀長者母、半闍羅長者母,各五百子同於卵生,當知人中則有卵生。濕生者,如佛所說:我於往昔作菩薩時,作頂生王及手生王,如今所說菴羅樹女、迦不多樹女。當知人中則有濕生。劫初之時,一切眾生皆悉化生。」

佛在這裡如此說,也因為這個世界大多數人都是胎生,所以他舉一個多數大類這樣子。總的來說人有胎生的,人也有化生的,奈女就是化生的,人有卵生的,也有濕生的,現在研究人類是怎麼來的這些專家,建議他們可以多看看佛經,不要一下就否定佛法,如此方能一探人類究竟的本源。

三、濕生:

由因世界執著輪迴。趣顛倒故。和合暖成八萬四千翻覆亂想。如是故有濕相蔽尸流轉國土。含蠢蠕動。其類充塞。

這是講「濕生」。

附合習氣而熏起,所以說「執著輪迴。」就是合於習氣,這就是一個形容他是習氣怎麼樣在造作,形容他的輪迴;就是因為他習氣執著,所以叫「執著輪迴。」「執著」者就是希求附合,執取勢力,妄生茍合,如同世間人逐氣尋香,趨炎附勢,或是趣勢附利,所以叫「執著輪迴。趣顛倒故。」像世間趨炎附勢,就叫做「趣顛倒。」「有氣燄處即便合之」,就是有他貪著的,他就合上去,所以叫「和合暖成。」心無定向,故曰「翻覆亂想。」一下想到這個,一下想到那個,有氣焰之處他就合之,所以叫「暖成」。哪一個是他所想要的,他覺得有他所要的,他就依附在上面。

這裡講「故有濕相蔽尸流轉國土。」「濕相」就是講濕生,「蔽尸」翻作中文叫「軟肉」,就是蠕動,這是濕生之類眾生成形之開始!所以叫「含蠢蠕動。其類充塞。」

四、化生:

由因世界變易輪迴。假顛倒故。和合觸成八萬四千新故亂想。如是故有化相羯南流轉國土。轉蛻飛行。其類充塞。

這是講「化生」。

「化生」是什麼?詐習熏起,所以叫「變易輪迴。」就是「附離而感,望勢即變其所守」,失勢就改變其本心。或假權貴而變姓名,托勢力以為己有,所以叫「假顛倒故。」,「假」就是藉由的意思。

觸勢而變,所以叫「和合觸成」「觸勢而變」就是這個勢力沒了,他馬上就轉。「新故亂想。」是棄舊迎新,就是喜新厭舊。「羯南」翻作中文叫做「堅肉」,「化相羯南。」就是化生,乃化生受胎之始。如蠶化為蛾,脫行為飛;雀化為蛤、蜣蜋化為蟬,這些都是轉蛻飛行。

雀,雀就是小鳥,其類不一,你要說黃雀也可以,雀入大水,進入水變成蛤(蛤音隔)。在《國語》裡面講到:「雀入大海為蛤」,就是小鳥進入大海化為蛤,就是轉蛻飛行。一般現實中看到,比較知道的就是「蠶化為蛾」,如毛毛蟲變成蝴蝶,這是轉蛻飛行,所以叫做「和合觸成。」要說化生,牠就是化生,還有一種化生,就像天人的那種化生,他沒有入胎、出胎,也沒有受卵生的苦,他是直接就出現。經文這裡講的「化生」指的是「轉蛻飛行。其類充塞。」像「蠶化為蛾」是最清楚。

五、有色:

由因世界留礙輪迴。障顛倒故。和合著成八萬四千精耀亂想。如是故有色相羯南流轉國土。休咎精明。其類充塞。

這是講「有色」類。

凝習熏起,叫「留礙。」什麼叫「凝習」?就像外道以日月星辰為父母,吸日月精華,就是外道講的「餐霞飲露」(吞飲日光,超塵脫俗,修煉成仙。)外道餐霞飲露就以為是修養真性,心理對於餐霞飲露就是修養真性,產生堅固之意而不化,障蔽妙明,所以叫「障顛倒」。就像外道修行,凝習熏起,這不是正確的修行方式,因此障蔽妙明,所以叫「留礙輪迴。障顛倒故。」「留礙」就是他貪著,以日月星辰為父母,這是障蔽妙明。他們修的是外道禪,凝想日久,精光昭著,所以叫「和合著成八萬四千精耀亂想。」什麼叫「精耀亂想」?「大」而為日月星辰,在「物」為螢火蚌珠之類,所以叫「精耀」。但以色相而顯現,所以叫「色相羯南。」就是有色。「羯南」翻作中文叫硬肉。「色相羯南流轉國土。休咎精明。其類充塞。」「休咎」就是休徵跟咎徵,「休徵」就是吉祥物,「咎徵」就是不吉祥的,所以叫「休咎精明。其類充塞。」

六、無色:

由因世界銷散輪迴。惑顛倒故。和合暗成八萬四千陰隱亂想。如是故有無色羯南流轉國土。空散銷沈。其類充塞。

這是講「無色」類。

惑習熏起,銷礙入空,叫「銷散。」所以說「由因世界銷散輪迴。惑顛倒故。」「惑顛倒」就是惑取虛無,就是著空。「昏昧無知」叫做「暗成。」不斷地造業,攀緣妄境,所以叫「和合暗成。」「八萬四千陰隱亂想。」所謂幽潛神識,暗昧心靈,叫「陰隱。」「無色羯南。」就是空散銷沉之類。所以說「如是故有無色羯南流轉國土。空散銷沈。其類充塞。」「無色羯南」這一類是無色。那既然是無色,為什麼叫「羯南」?羯南不就有色相嗎?這裡是指無業果色,是以定果色定名。「空散銷沉」:是對「四空天」說,第一個「空」指空處,滅色歸空故;「散」指識處,就是遍緣散亂故;「銷」就是指無所有處,就是銷除七轉識故;實際上也沒真銷除。「沉」是指「非非想處」,也就是「非想非非想處」,意思是一樣的,沉淪空海故。包括「舜若多神」、「旋風魃鬼」,都是無色類,所以叫「空散銷沈。其類充塞。」

七、有想:

由因世界罔象輪迴。影顛倒故。和合憶成八萬四千潛結亂想。如是故有想相羯南流轉國土。神鬼精靈。其類充塞。

這是「有想」類。

憶習熏起,若有若無,所以叫「罔象。」「罔」就是迷惘的意思,一下有一下無。奉事神明,邪著影像,叫「影顛倒故。」憶想神明,潛結狀貌,所以叫「憶成。」「八萬四千潛結亂想。」什麼叫「潛結亂想」?就是志慕靈通,潛神聖蹟,結想狀貌。所以是「有想羯南。」或幽而為鬼神,或昧而為精靈。什麼叫「神鬼精靈」?「神鬼」就是包括嶽瀆城隍,還有魑、魅、魍、魎;「精靈」就如山精、海精、風精,還有祠廟土地,「其類充塞。」

你想著這些神明,就變成「和合憶成八萬四千潛結亂想。」這是「有想」。

所以你想要想佛,不要想鬼神,想鬼神到時候就變成鬼神了。

八、無想:

由因世界愚鈍輪迴。癡顛倒故。和合頑成八萬四千枯槁亂想。如是故有無想羯南流轉國土。精神化為土木金石。其類充塞。

這是無想類。

就是癡習熏起,妄計無情有命,金石堅牢,固守愚癡,所以說「世界愚鈍輪迴。癡顛倒故。」這「癡習熏起,妄計無情有命」就是錯認為石頭也有命、草木也有命;這在以前就有。像有人會說吃草就殺生、吃菜就是殺生的這一類人,他那只是世間人為了不要吃素,想吃肉,所以他就胡說八道,他不是真正在修行,他那是愚癡,妄計無情有命,「金石堅牢」,石頭壽命很長幾劫都不壞,所以說「金石堅牢,固守愚癡」,所以叫「愚鈍輪迴。癡顛倒故。」

「頑成無知,精神枯槁」,他妄心冥頑不靈,「和合頑成。」因為他愚癡心,冥頑不靈。「枯槁」就是像石頭一樣,愚鈍無知,所以叫「八萬四千枯槁亂想。」他認為金石堅牢,不斷地堅固他這個亂想,看似好像不動念,但其實還是亂想,沒有智慧,所以取「無所知」為亂想,就是以無所知當作「亂想」的意思。就像望夫成石、華表生精,想至「無情」,所以叫做「無想羯南流轉國土。」

「精神化為土木金石。」就像我們中國的傳說「望夫成石、華表生精」是真的有。

《博物志》裡面講,晉朝的司空張華,字茂先。他跟一個年輕人談論,這年輕人是狐狸精化身的,他在要見張華之前有問過依附在華表上面的「精魅」,華表也有鬼神依附在裡面,華表上的精魅勸這狐狸別去,但狐狸不聽。

張華跟這年輕人談後,覺得這個人怎麼什麼都懂,懷疑他不是人。張華用狗測試卻無效,就後來想到要拿千年之木點火照燭,所以他就拿燕昭王陵上的華表柱,華表雖然已爛掉,他把千年的木頭拿來點燃,華表上面確實有個精靈,就是之前跟狐狸精講過,叫他不要去跟張華對辯,現在完蛋了。張華就點燃木頭,最後這個精魅被燒死,去照這個年輕人也被燒死,現出原形,是隻花斑狐狸。這就是講「華表生精」,這裡簡略說說。這在《搜神記》裡面有記載,在《晉書》裡面也有。這個人他不是一般的小民,他是晉朝的司空,叫張華,張茂先。在歷史上也算是個人物,《博物志》就是他寫的,這本書也很有名。所以才知道這年輕人是狐狸精,伏於昭王的墓中,與華表的精魅一起,最後點燃華表,兩個一起燒死。詳見《晉書》。這是以前的記載,叫「華表生精」。

「望夫成石」大家應該都知道。

九、非有色:

由因世界相待輪迴。偽顛倒故。和合染成八萬四千因依亂想。如是故有非有色相成色羯南流轉國土。諸水母等以蝦為目。其類充塞。

這是「非有色」類。

就是「偽習熏起,遞相假待,造作詐偽」,所以叫「相待輪迴。偽顛倒故。」「相待」就是相互欺騙,「遞相假待」,就是互相造假欺騙。所以叫「相待輪迴。偽顛倒故。」

「習染成類,因依求食」,什麼叫「習染成類,因依求食」?他的習染變成了這一類叫「非有色類」。「因依求食」,他是依附別人而求食的,就像他是靠詐騙來騙取人家財物,來得到食物,得到他生存的錢財。「和合染成。」這是一個染的行為,「八萬四千因依亂想。」所以叫因依求食,他是需要去騙人,需要詐偽。就像世間造假的,造假的印章、假的古畫,而後造謠欺騙,或是連結朋黨,騙財自活。所以說「故有非有色相成色羯南流轉國土。」就如同水母無眼,需要依賴蝦來求食,原形不露,所以叫「非有色相。」待色而成形,這叫「成色羯南。」就像水母一樣。「如是故有非有色相成色羯南流轉國土。」這是依業而感到報應之相。本來是非色相,假借外物,成己之色。因為過去造業需要依他去騙人,就是假借外物,所以他感得的果就是「假借外物,成己之色」,他不能自用,待物而用,就像水母,以水沫成身,牠的體就跟豆粉一樣,像我們做粉條,如豆粉凝結,水母就像那個樣子,「以蝦為目。」就是要藉由其他的生物,牠自己才能看見行走,才有辦法生活,所以這個是「非有色」這一類。

「故有非有色相成色羯南」就像「諸水母等以蝦為目。其類充塞。」所以叫非有色相,就是水母因蝦而得行,蝦因水母而有托,互相依賴,就像蟯蛔依人,像寄生蟲之類的。這就是所謂的非有色,比較明顯的就是水母,這是讓我們知道大概是這樣。

這是一個大類。

十、非無色:

由因世界相引輪迴。性顛倒故。和合咒成八萬四千呼召亂想。由是故有非無色相無色羯南流轉國土。咒詛厭生。其類充塞。

這是講「非無色」類。

「非無色」類是怎麼來的?誘習熏起,音聲相誘,叫「相引」。「相引輪迴。性顛倒故。」因為「習與性成」,就是靠音聲去引誘別人,就像世間寫淫詞艷曲的,寫淫詞歌曲的來挑逗人家。就像「相如琴心」、還有「御溝紅葉」,包括邪術、咒術這些都算,所以叫「和合咒成。」包括邪咒、邪術、淫聲、淫詞、淫曲,「和合咒成八萬四千呼召亂想。」因為是用唱,所以叫「呼召。」所謂「相如琴音」就是講司馬相如以古琴「鳳求凰」,挑動卓文君的故事。而「御溝紅葉」,「御溝」就是流經宮院的河道,「紅葉」是講傳情,比喻男女奇緣。唐朝在洛陽有一個人叫孟棨(音:起),他在《本事詩》裡面記載:顧況在洛陽游苑當中,在流水上得大片的梧葉,上面有宮女的題詩,次日顧況也於上游題詩於葉上,泛於波中,與宮女這樣傳情,所以叫「御溝紅葉」。

本非有色就是非無色,非無色的眾生,因呼聲召喚,引發神識,所以非無色相,引之不已,所以有輪迴。「性顛倒」,其性是顛倒的,迷惑自性,因為隨符咒調遣,有一些鬼神是符咒可以驅使的,你念咒他就來,因為他迷惑顛倒所以隨符咒調遣,與真如相違背,迷失自心,主要就是講「迷惑」。所以「和合咒成八萬四千呼召亂想。」包括淫詞、淫曲都是呼召,你要唱,咒也是要唱的。依此惑而起業,都是邪咒呼召,而顯靈異,所以叫「和合咒成。」就是他的業,就像人間不明正理的,大家認識互相誘引,糾結一群人,聽從命令一起去幹壞事,就是「呼召亂想。」「由是故有非無色相無色羯南流轉國土。」這是依業而感報,於是有咒詛而靈異者,稱仙稱道,所以叫「咒詛厭生。」透過咒語驅使他去害人,包括蠱毒。隨厭禱而作祟,厭禱鬼你驅使他,他會去作祟,為妖為怪。聽人驅役,「報吉談凶」:鬼神你問他這件事情是好、是壞、是吉、是凶?他會跟你講,就像扶乩、樟柳鬼那樣子。所以說「咒詛厭生。其類充塞。」這是非無色相。

十一、非有想:

由因世界合妄輪迴。罔顛倒故。和合異成八萬四千迴互亂想。如是故有非有想相成想羯南流轉國土。彼蒲盧等異質相成。其類充塞。

這是非有想類。

就是欺習熏起,非合而合,就是罔冒欺人以為不知,所以叫「合妄輪迴。罔顛倒故。」「合妄輪迴」就是詐騙。欺人不知,罔顛倒故,「罔」就是讓人家在造輪迴業,把人家騙得團團轉,罔顛倒故。本非同體,所以叫「異成。」他跟你本來不同心,你把他騙過來。誠恐人知,所以叫「迴互亂想。」怕人家把你揭穿,你每天都在想:我怎麼騙人才不被人家識破,所以「誠恐人知」。「八萬四千迴互亂想。」「迴互」是什麼?保護自己。或像世間的托孤繼嗣,忘本父母而托他人,或是抱他子以為己子,把人家小孩騙過來,變成自己的小孩,或是騙人小孩去賣。所以感螟蛉之類。

螟蛉負踝贏,「蒲盧」就是踝贏,就叫細腰蜂,在《詩經》裡面講到:螟蛉有子,蜾蠃負之。這是古代的說法,為什麼?因為古代沒有現在的昆蟲學,他不知道細腰蜂。從昆蟲學上其實那個就是牠的小孩。古代的人沒有研究到那裡去,他認為牠是去抓人家小孩當自己小孩,所以叫「螟蛉子」,就是這個意思。比喻作養子。所以叫「彼蒲盧等異質相成。」所以感螟蛉之類,就講這一類的,抱他子為己子,或是忘本父母而托他人,所以叫非有想以成想,「成想羯南流轉國土。」古時候認為這螟蛉就是青桑蟲,蜾蠃就運泥作房,負青桑蟲把牠納為己子,牠就想這個是像我,七日就化成牠的小孩。

桑蟲本非有想,欲成蜾蠃之相,所以因其咒故,遂成其想,是為「異質相成。」本來牠不認識你,你不是牠父母,但是你給牠洗腦,讓它認為你是牠父母,牠也懵懵懂懂的被你洗腦,大概是這樣的意思,所以叫「成想羯南。」「想」是因為你去將牠洗腦,用洗腦比較好懂。這是說螟蛉之類。

你不要認為「螟蛉傳說」是古人對昆蟲學沒研究,就對此產生否定的結論,而要是從他代表的意思來看,大概就是這一類的眾生,要取其意思,不要在這裡鑽牛角尖。

十二、非無想:

由因世界怨害輪迴。殺顛倒故。和合怪成八萬四千食父母想。如是故有非無想相無想羯南流轉國土。如土梟等。附塊為兒。及破鏡鳥。以毒樹果抱為其子。子成。父母皆遭其食。其類充塞。

這是「非無想」類。

「世界怨害輪迴。」是因為恨習熏起,所以有怨害。由「怨」而害,所以叫「殺顛倒。」子成而父母皆遭其食,這是最怪的事,就是忘恩負義,所以叫「和合怪成八萬四千食父母想。」這個是最離譜的了。

就像鴟梟附塊為兒,鴟梟就是貓頭鷹,「附塊為兒」,貓頭鷹以樹洞為巢穴,上邊弄一個橫樑,牠自己準備生產孵蛋,起先是大貓頭鷹去外邊給打食,但是因為打不到食物,之後也就飛不動了,牠在窩裡沒有吃的,小貓頭鷹又孵出來了,也沒有吃的,這個時候牠用嘴咬住窩上準備好的橫樑就不鬆口,底下的毛都脫了露出肉來,小貓頭鳥餓的難過,牠就吃牠母親的肉,把牠母親身上的肉都吃完了,這小貓頭鷹吃了自己母親的肉,也存活了,翎毛也長全了,也會飛了,這是指畜生道,為了生存,而沒了倫理,不光貓頭鷹,有些家禽,在飢餓的時候,也會互相食噉,也有聽過狗吃人肉的,因為主人死了,狗在家沒東西吃了,就吃主人的肉,所以貓頭鷹只是其中特例,也有畜牲是善根好的,有倫理的,就是看習性,業習厚薄而定,所以不是所有貓頭鷹都是吃父母的,這點要知道,就是講在極端無法生存時,有些會違背倫理,但是有些不會,會違背倫理的,這一類我們就稱為非無想類。

破鏡獸及毒樹果,因為在我們中國古代有破鏡獸一說,這破鏡鳥應該是翻譯有點問題。按道安法師《檄魔文》裡面講的「梟獍競起」,破鏡鳥的「鏡」就是指破鏡獸,這是中國古代有一種破鏡獸,破鏡獸以毒樹果餵牠的小孩,小破鏡獸長大了卻反過來吃了自己的父母,所以說「子成。父母皆遭其食。其類充塞。」

「如是故有非無想相無想羯南流轉國土。」這是依因感果之相,所以必由前世受人至恩至愛,而反負恩仇害,怨對相值,報此仇恨,所以故有此生。「非無想相,無想羯南」者:就是當初抱為其子,就是有恩愛之想,所以說「有想」,後來父母竟反遭其食,就是恩愛斷絕,所以叫「無想。」

「如是故有非無想相無想羯南流轉國土。」本來是有恩愛,所以說「有想」。可是因為他父母反遭其害,所以叫「無想」。

要看清楚,前面叫「非無想相,無想羯南。」非無恩愛之相。當初他去養牠小孩,那就有恩愛之想相,所以說「非無想相。」但是後來父母皆遭其食,所以恩愛斷絕,所以視為「無想」;當初「有想」,但後面又「無想」,所以叫「非無想相無想羯南流轉國土。」這是出乎意外,居然會反食自己的父母,如土梟等,及破鏡獸以毒樹果來餵養牠小孩。小孩長大反食父母,這雖然是報怨,但還是殺父母,屬於逆罪,動物殺父母也是逆罪。

是名眾生十二種類。

這是總說十二種類。

祖師大德講:「妙淨明心離諸名相,本來無有世界眾生,是故世界眾生但因妄想而有也。」

上面是講無明熏真如成染法為十二類生的根本之因。

所以歸其根本還是無明妄想所成,那是十二種類,而不是特別指哪一種生物。十二種類的生起緣由,他是因為一念無明產生的亂想而造成的,而不是說從哪一類先生的,那你就是尋枝摘葉、捨本逐末,那是大錯特錯,就像世間的愚癡之人一樣,著相不見性,不要說見真如了,連妄性他都見不到。所以他著相,在那裡找,以為人是從猴子變來的,還有美國的科學家講人從豬變的,各種說法都有,其實都還是著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