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22日 星期六

心經白話述義 (精彩節錄 61)

 





心經白話述義 (精彩節錄 61) 

悟顯法師   開示:

這個咒,在經典裡面是不翻譯的,也不做講解的,因為咒有一些是有意思的,有一些是佛對鬼神說的,那個話我們聽不懂。《心經》:「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裡面的內容,就是把《心經》再重說一遍,念這個咒就是得到了《心經》的重點,所以在這裡沒有再對這個咒作解釋,就是持誦而已;它是《心經》的密說,代表這部經顯密圓融。

二十五圓通─觀世音菩薩觀耳根圓通 (25-3)│ 楞嚴經白話直解卷六(3)

 



【楞嚴經白話直解 卷六】   (精彩節錄)


二十五圓通─觀世音菩薩觀耳根圓通  (25-3)


悟顯法師 講述  ......


若諸有學。寂靜妙明。勝妙現圓。我於彼前。現獨覺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

 

這是說現「獨覺身」。

什麼叫「獨覺」?就是出於無佛世,觀十二因緣而悟道。有一個翻譯叫「麟喻」,麒麟是非常少見的吉祥物,所以把他(獨覺)翻作中文叫「麟喻」,是比喻說他(獨覺)非常稀少,非常獨特的。他叫「獨覺」,在佛門裡面有大乘、有小乘,獨覺算中乘,也就是三乘佛法裡面算「中乘」,裡面各有「資糧位」跟「加行位」,「資糧位」跟「加行位」都算「有學」,待「斷惑」以後便證「無學」。所以說「若諸有學。寂靜妙明。勝妙現圓。」這「有學」,他有資糧位跟加行位,這是還在獨覺裡面的有學位。證獨覺後,就是「無學」。約從自乘理智,就是以獨覺乘的理智將證未證,叫「寂靜妙明。」所以說「若諸有學。寂靜妙明。勝妙現圓。」這「勝妙現圓。」就是他將要證獨覺的時候。那菩薩於這一類眾生前「現獨覺身而為說法。」令其證入,所以叫做「解脫」。這是講度獨覺乘。

 

 

若諸有學。斷十二緣。緣斷勝性。勝妙現圓。我於彼前。現緣覺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

 

梵語「辟支迦羅」:翻作中文叫「獨覺」,也可以叫做「緣覺」。獨覺他是自悟,就是前面所講的,那這裡講的「斷十二緣。」就是教觀十二因緣,出有佛世,佛教觀十二因緣,這個叫做「緣覺」。作「流轉」跟「還滅」二種觀,順十二因緣,它是「流轉觀」,逆十二因緣,則是「還滅門」。還沒有證得以前都名為「有學」。他用七十七智,就是他依十二因緣,扣除最後無明,前面的十一種因緣,他以「聞思修」三慧下去觀照,推審起因,所以叫做七十七智。這細節以後有機會再說。所以用七十七智觀照,「理智將圓」就是他將要證入,所以叫「勝妙現圓。」菩薩現同類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

 

若諸有學。得四諦空。修道入滅。勝性現圓。我於彼前。現聲聞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

 

前面是「獨覺」跟「緣覺」,這裡是聲聞乘。

四果前面的三果名為「有學」,到第四果證阿羅漢,名為「無學」,將證「生空」,所以叫「勝性現圓。」菩薩現身,「現聲聞身而為說法。」令其速證。

上面是現三乘的身。

下面現世間的世主身,包括:梵王、天王。

 

若諸眾生。欲心明悟。不犯欲塵。欲身清淨。我於彼前。現梵王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

 

這是現梵天身。為修梵行的人說法。厭欲界是苦、是粗、是障礙,欣禪天是淨、是妙、是離,「離」就是「捨」的意思,捨受。故曰「欲身清淨。」所以菩薩現身為說四禪出入定法,令其離欲,生於梵世,所以「現梵王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這個是現色界天身。

 

若諸眾生。欲為天主。統領諸天。我於彼前。現帝釋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這是觀世音菩薩示現修「地居天」行的帝釋身來說法。

愛統諸天:就是帝釋居忉利天,統三十三天,他居中央,旁邊有三十二天圍繞,為說上品十善法,令其成就。

 

若諸眾生。欲身自在遊行十方。我於彼前。現自在天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這是現欲界第三天跟第四天,在慈恩大師也就是窺基大師的《法華玄贊》裡面,他講:得異熟果,隨意所念。「得異熟果」就是他修福、修善,成就生天的果報,所以叫得異熟果。「異」就是變異,「熟」就是成熟,是他前一期的報盡,後一期的報成熟了。「隨意所念」,他只要動念就可以了,勝過下面的二天。下二天的果報是依樹而求,也就是「四天王天」跟「忉利天」,這兩天想要的受用,在事相上要祈禱這樹來成就;而上面的他只要動念就可以了。所以對上二天思念而止。下之二天要祈禱,依樹而求得。所以不叫做「自在」。今天能夠隨自己的意念,他想要得到他就得到,所以他叫做「自在」。下二天他想要的東西他還要去祈求,上面的欲界第三層天、第四層天,他就是動個念頭就可以了。所以叫做「現自在天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若諸眾生。欲身自在飛行虛空。我於彼前。現大自在天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這個就是現大自在天。「樂變化天」跟「他化自在天」,就是第五層天跟第六層天,樂自樂他,變現為樂具而受用之,所以名為「大自在」。現大自在天身為他說法令其成就。......




2022年1月21日 星期五

心經白話述義 (精彩節錄 60)

 



心經白話述義 (精彩節錄 60) 

悟顯法師   開示:

在這世間修行,總是進進退退,說老實話根本沒有進,因為退的比進的還多;一退,連想要進的動力都提不起來。所以為什麼有人學佛,學了三十年斷斷續續沒有一點成績,這就是退緣熾盛。勸大家要常來道場,要來共修,才能得一點點不退,煩惱才不容易起現行。要想開發般若波羅蜜多這究竟圓滿的智慧,才會有少分的相應,說到除斷苦惱才會有份。

二十五圓通─觀世音菩薩觀耳根圓通 (25-2)│ 楞嚴經白話直解卷六(2)

 


【楞嚴經白話直解 卷六】   (精彩節錄)


二十五圓通─觀世音菩薩觀耳根圓通  (25-2)


悟顯法師 講述  ......


世尊。由我供養觀音如來。蒙彼如來授我如幻聞熏聞修金剛三昧。與佛如來同慈力故。令我身成三十二應。入諸國土。

 

這是說因為供養觀世音如來的因緣,蒙如來教他,觀世音如來教觀世音菩薩「如幻聞熏聞修金剛三昧」。「與佛如來同慈力故。」因為與佛如來同一慈力,所以能身成三十二應,入諸國土。與眾生同一悲仰,因此能夠起十四種施無畏力。這是獲兩種最勝,總的來說就是「從體起用」,所以現三十二應,得十四種施無畏力,這就是觀音菩薩證得無緣大慈,上等佛心,所以能三十二應,顯現妙用無方。這裡我們引用《楞伽經》上面說的三種意生身:第一個「三昧樂意生身」:這是八地菩薩才有的。第二個「覺法自性性意生身」:這是九地到等覺。再來第三個就是「種類俱生無行作意生身」:這就是等覺入妙覺。這個是「聖種類身」一時俱顯,「聖種類身」也就是佛身。因為觀音菩薩以如幻聞熏聞修金剛三昧力故,一念頓證妙覺,而三十二應正當「種類俱生無行作意生身」,這是由等覺入妙覺位。這裡觀世音菩薩的判教,有的祖師判教講觀世音菩薩是圓教初住,也有祖師講是從等覺直接入妙覺,所以叫「種類俱生無行作意生身」,就是能「普門示現」。那要怎麼證明呢?因為他能夠示現佛身說法。

下面第一段馬上就說明了:

 

世尊。若諸菩薩。入三摩地。進修無漏。勝解現圓。我現佛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

 

這裡判觀世音菩薩為等覺位也符合觀世音菩薩現在的修證,也符合這部經所說的。你不能把這部經所說的統統都判為初住,不能一概而論;看起來好像很簡單,反正統統都判是圓教初住,這樣就好。

那有沒有講錯呢?這是最低限度的,至少是圓教初住,你說他講錯,那也不是講錯,就是沒有把細節給講得圓滿。觀世音菩薩這裡當耳門圓照三昧,所以未登妙覺,判在等覺位入妙覺位,這是可以的,為什麼?因為他這是教眾生從最基礎修一直到成佛。從他的入手處,然後乃至觀世音菩薩能夠示現佛身,能夠教化一切眾生,這在義趣上判作是等覺入妙覺位,這是符合經文上義趣的。所以你不可以認為統統都是初住,那不能這樣看;像彌勒菩薩他就是補處的菩薩,他就不是初住,像大勢至菩薩,他也是補處菩薩,他也不是一般的初住,當然至少修證是在初住以上,那是沒有問題的,可是你從細節去看,那就不是每一個人都是一樣的修證位次,因此你不能一概而論,所以這裡判作等覺入妙覺,也就是說他至少是等覺要入妙覺位。這個判法是很正確,也符合《楞嚴經》從「初發心」一直到「如來地」,也就是成佛,都是修耳門圓照三昧,或是講:從修耳門圓照三昧入手,能夠從初發心一直到如來地,這也沒有問題,從始至終中間永無諸委曲相,這也符合《楞嚴經》說的。其他的呢,當然其他的二十四個圓通也是沒有問題,只是就此方眾生的根器來說,是適合修耳根圓通。其他的也是從初發心到圓滿菩提,中間也是永無諸委曲相,也是沒有錯;只是說你不可以一概而判,都判作是圓教初住。

 十地菩薩坐「寶王座」,也就是「寶華王座」,垂成正覺,還需要佛來教他「聞熏」,教他聽法,讓他斷最後一品生相無明,所以觀世音菩薩現佛身而為說法。這是教十地以上的菩薩。

為其現佛身而為說法,「勝解現圓」就是指最極根本無分別智將要圓滿之時,所以叫「勝解現圓」。這就是等覺位觀行所證之智,因為離開了因位,所以叫「解脫」。這是十地的菩薩將要入等覺,將要斷最後一品生相無明的時候,觀世音菩薩現佛身而為說法。因為離開了因位,他這個算是果位,十地也算是功德已圓,那就不算是一般因位的菩薩,他算是果位的,所以他的修證位次非常高。......





2022年1月20日 星期四

二十五圓通─觀世音菩薩觀耳根圓通 (25-1)│ 楞嚴經白話直解卷六(1)

 



【楞嚴經白話直解 卷六】   (精彩節錄)


二十五圓通─觀世音菩薩觀耳根圓通  (25-1)


悟顯法師 講述


爾時觀世音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憶念我昔無數恆河沙劫。於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我於彼佛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

 

這個是〈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從音說觀」那就已不是用耳聞。這裡一開始就是觀世音菩薩講他從過去無數恆河沙劫前,有一尊佛名為觀世音,也就是觀世音如來。觀世音菩薩從彼佛發菩提心,彼佛教他從聞思修入三摩地,也就是觀音如來教觀世音菩薩,從聞思修入三摩地。所謂「聞思修」,「聞」就是聽聞,「思」就是思惟,「修」就是觀照。所以是從聞中思,思而修也。這是〈耳根圓通章〉,一開始就很直接地講出來,觀世音菩薩從前學〈耳根圓通章〉的因緣。

下面講他是怎麼修學的:

 

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

 

第一個,先亡前塵。

初入門的時候是「入流」,所謂「入流」就是返流,也就是《楞嚴經》上講的:「逆彼無始織妄業流。」即反觀聞性。你能不順流、能逆流、能返流,那就是經上講的:「不由前塵所起知見。」如此聞性即能現前,於是塵境就銷亡,所以叫「入流亡所」。「所」就是境界,前塵就沒有了。他在沒有觀聞性之前,境界有動靜,有動靜,那「聽」就不會超出音聲。今天反觀聞性寂然,則「動靜二相了然不生。」所以前塵就銷亡。

 

如是漸增。聞所聞盡。

 

前面是「亡所」,接著再來深入,這裡就是盡內根,是亡「能聽」的內根。所以他說:「如是漸增。聞所聞盡。」能聞與所聞都銷亡。因為境界寂滅了,繼續深入觀照;所聞的音聲沒有動靜,能聞的耳根也銷亡;耳根亦泯,就是能聞之根亦泯,「亦泯」就是「也銷亡」的意思。所以說「聞所聞盡。」這就是盡內根。

 

盡聞不住。覺所覺空。

 

第一個「遣觀智」。

因為他要證「法空」,所以他先遣觀智;前面是講得「人空」,後面是要「法空」,要證法空之前要先遣觀智。所以他說:「盡聞不住。覺所覺空。」這句話就是《楞嚴經》上講的:「空性圓明。成法解脫。」所以說「盡聞不住。覺所覺空。」就是根、塵雙泯為盡聞之處,而亦不住盡聞之覺,所以更深入,更增觀行,根、塵既泯而觀智亦亡,所以覺「所」之覺也銷亡,這就是把觀智給遣除了,所以叫「覺所覺空」。

再來就是要「遣重空」,就是能空「所空」的也空掉。

下面看經文:

 

空覺極圓。空所空滅。

 

就是空「觀智」之空至於極圓之處,所以叫「空覺極圓。」則空所空之空也任運銷滅,也就是能空所空的這「能空」也任運銷滅,所以叫「空所空滅。」這就是泯除諦理以遣重空,「重空」就是兩重空,也就是「能空」跟「所空」,一個是能空的,一個是所空的,這也要銷除。所以說「遣除重空」,到這裡就證得「法空」。

 

生滅既滅。寂滅現前。

 

到這裡就是「俱空不生」。什麼叫「俱空不生」?就是重重遮遣到於無遣,即所謂無法可遣、無法可除,所以叫「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前面的重空既然已銷亡,生滅全部銷滅,於是寂滅妙性就現前,這就是妙行已圓,三諦一心平等顯現,所以下面才說他能「忽然超越」。這個就是《楞嚴經》中〈耳根圓通章〉修學的過程。實際上前面的二十四個,包括這裡第二十五個都是這樣的修學過程,一定是先除「人空」,後除「法空」,再來「俱空不生」,頓證一心,這就叫「理則頓悟。乘悟併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所以他能夠忽然超越世出世間。

 

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

 

到這裡是一段。他說:一念頓證叫「忽然」。十法界皆是寂滅一心所現的影像,叫做「超越」。「一念頓證」所以平等心顯現,叫「忽然超越」。圓滿十方洞然無礙,所以叫做「圓明」。這都是讚歎妙性。就是前面講的「明相精純。一切變現不為煩惱。皆合涅槃清淨妙德。」這是寂滅之心顯現的,所以叫「明相精純」。一切變現不為煩惱,能現能變一切法,這一切法他能夠隨緣應用而沒有障礙。一般的眾生也是心變的,也是心現的,可是一切變現皆為煩惱,那就是煩惱心。那這裡是他煩惱心銷亡了,所以說一切變現不為煩惱,皆合涅槃清淨妙德,所以「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圓照自心眾生無不願度,就是合十方佛本妙覺心。佛跟眾生是同體,所以無一眾生而不願度,所以說他「與佛如來同一慈力。」跟佛是同一慈悲力。下與六道眾生共一法身,以眾生心中之悲仰即諸佛拔苦之覺地,為什麼說眾生心中之悲仰即是拔苦之覺地?因為眾生有心,「悲」就是本具的慈悲,「仰」就是仰求佛道。眾生今天從迷要返覺,求佛來加持,求佛來傳法給他,這一念心就是諸佛拔苦之覺地。所以說此心與佛完全相同,這就是一念覺心,也就是講「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所以說「與諸眾生同一悲仰。」「與佛如來同一慈力。」這兩個最勝,一時獲得。所謂「圓通超餘者。真實心如是。」就是這個道理。「與諸眾生同一悲仰。」就是與眾生同其「用」。生佛體同,但是一般人不曉得;顯現的作用看似不同,實際上完全相同。「悲」者,是講慈悲,希望佛能夠慈悲來救度,所謂的「悲」還可以當作悲哀,「仰」者仰望,就是眾生有苦難,哀求拔苦,希望與樂;菩薩同其用,所以施無畏力。

 

所以第一個是講他跟佛是同一慈力。第二個是以眾生心中的悲仰,即是諸佛拔苦之覺地。希望佛來救度。這一念覺心迴光返照,所以佛能夠拔眾生的苦,總的來說就是講「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2022年1月19日 星期三

【大寒】轉惡相為淨相

 



【大寒】 2022120日  農曆 十二月十八

普能嵩禪師淨土詩
大寒念佛有精神。一句彌陀日日新。
念佛佛踪無處覓。窮心心跡有何因。
可憐轉腦回頭漢。錯認拈香抱火人。
若解胸中四個字。明珠百八是家珍。




悟顯法師 開示:轉惡相為淨相

你念佛,這個超度的力量,比所有的懺本都還要來得大,這是事實,這是真的。

 

地獄相現、惡道相現,他能夠轉惡相為淨相,轉凡夫而頓成佛,皆是阿惟越致菩薩,你往生淨土皆是阿惟越致菩薩,圓證三種不退。

 

目前在這些懺本、懺儀裡面,還沒有這樣大的功德,所以你說你去哪邊超度誰,不如你為他念佛迴向。我不是說做法會不行,《無量壽經》講的:「假令供養恆沙聖。不如堅勇求正覺。」不如你念佛、不如你自己修行,你做再多的法會,不如你自己念佛用功,超度力量才大。

 


你看像蓮池大師,有一年杭州乾旱,杭州,中國人稱為人間天堂,怎麼會有乾旱呢?但是那一年就乾旱,民不聊生,蓮池大師在杭州西湖的西邊,就是現在的梅嶺這一帶,在這個梅嶺雲棲寺的地方閉關、用功,那個時候還沒有雲棲禪寺,但是現在的雲棲寺,就是當時候他用功修行的地方,那個環境非常地好,現在這個雲棲寺已經毀掉了,但是舊址還在。

 

這時候杭州城乾旱,百姓請人家做法會超度,他們就找到蓮池大師,因為大家聽說後山上有一位和尚,請他下來超度作法,祈望能夠久旱逢甘霖,解除這個旱災。

 

蓮池大師跟大家講,我也不會做法會,這個杭州的民眾,就跟大師說「你不會做法會沒關係,你看你會做什麼,幫我們念一念就可以了。」大家也就是求個心安。

 

那蓮池大師就念佛,佛號一念,天降大雨,解除了旱災,後來大家才為他修建了雲棲禪寺,雲棲寺,這是蓮池大師念佛的功德。所以超度祈求國泰民安,不離念佛。


戒殺放生文圖說 ─廣勸贖罪 (82)

 





廣勸贖罪

河北交河縣書生孟兆祥,鄉試中試,但身體虛弱,染患脾病,病勢危重。夢到冥府,冥王對他說:「你知道你的壽命將盡嗎?又知道你祖、父兩代,都因脾病而死,是何原故嗎?」孟兆祥不敢回答,冥王說:「你祖、父兩代都因殺生很多,受此報應,你的福祿,本來遠大,今後若能戒殺放生,並刊印夢中見聞之事,勸化世人,便可贖罪。」孟兆祥叩頭應諾而醒,於是立誓戒殺,並刻夢中篇,流傳於世。

後來,孟兆祥果然中壬戌年進士,官至吏部(主銓選之官署)。

楞嚴經白話直解 卷六

 





連結【楞嚴經玄義】

【楞嚴經白話直解】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楞嚴經白話直解

悟顯法師 講述

卷六

爾時觀世音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憶念我昔無數恆河沙劫。於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我於彼佛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

 

這個是〈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從音說觀」那就已不是用耳聞。這裡一開始就是觀世音菩薩講他從過去無數恆河沙劫前,有一尊佛名為觀世音,也就是觀世音如來。觀世音菩薩從彼佛發菩提心,彼佛教他從聞思修入三摩地,也就是觀音如來教觀世音菩薩,從聞思修入三摩地。所謂「聞思修」,「聞」就是聽聞,「思」就是思惟,「修」就是觀照。所以是從聞中思,思而修也。這是〈耳根圓通章〉,一開始就很直接地講出來,觀世音菩薩從前學〈耳根圓通章〉的因緣。

下面講他是怎麼修學的:

 

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

 

第一個,先亡前塵。

初入門的時候是「入流」,所謂「入流」就是返流,也就是《楞嚴經》上講的:「逆彼無始織妄業流。」即反觀聞性。你能不順流、能逆流、能返流,那就是經上講的:「不由前塵所起知見。」如此聞性即能現前,於是塵境就銷亡,所以叫「入流亡所」。「所」就是境界,前塵就沒有了。他在沒有觀聞性之前,境界有動靜,有動靜,那「聽」就不會超出音聲。今天反觀聞性寂然,則「動靜二相了然不生。」所以前塵就銷亡。

 

如是漸增。聞所聞盡。

 

前面是「亡所」,接著再來深入,這裡就是盡內根,是亡「能聽」的內根。所以他說:「如是漸增。聞所聞盡。」能聞與所聞都銷亡。因為境界寂滅了,繼續深入觀照;所聞的音聲沒有動靜,能聞的耳根也銷亡;耳根亦泯,就是能聞之根亦泯,「亦泯」就是「也銷亡」的意思。所以說「聞所聞盡。」這就是盡內根。

 

盡聞不住。覺所覺空。

 

第一個「遣觀智」。

因為他要證「法空」,所以他先遣觀智;前面是講得「人空」,後面是要「法空」,要證法空之前要先遣觀智。所以他說:「盡聞不住。覺所覺空。」這句話就是《楞嚴經》上講的:「空性圓明。成法解脫。」所以說「盡聞不住。覺所覺空。」就是根、塵雙泯為盡聞之處,而亦不住盡聞之覺,所以更深入,更增觀行,根、塵既泯而觀智亦亡,所以覺「所」之覺也銷亡,這就是把觀智給遣除了,所以叫「覺所覺空」。

再來就是要「遣重空」,就是能空「所空」的也空掉。

下面看經文:

 

空覺極圓。空所空滅。

 

就是空「觀智」之空至於極圓之處,所以叫「空覺極圓。」則空所空之空也任運銷滅,也就是能空所空的這「能空」也任運銷滅,所以叫「空所空滅。」這就是泯除諦理以遣重空,「重空」就是兩重空,也就是「能空」跟「所空」,一個是能空的,一個是所空的,這也要銷除。所以說「遣除重空」,到這裡就證得「法空」。

 

生滅既滅。寂滅現前。

 

到這裡就是「俱空不生」。什麼叫「俱空不生」?就是重重遮遣到於無遣,即所謂無法可遣、無法可除,所以叫「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前面的重空既然已銷亡,生滅全部銷滅,於是寂滅妙性就現前,這就是妙行已圓,三諦一心平等顯現,所以下面才說他能「忽然超越」。這個就是《楞嚴經》中〈耳根圓通章〉修學的過程。實際上前面的二十四個,包括這裡第二十五個都是這樣的修學過程,一定是先除「人空」,後除「法空」,再來「俱空不生」,頓證一心,這就叫「理則頓悟。乘悟併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所以他能夠忽然超越世出世間。

 

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

 

到這裡是一段。他說:一念頓證叫「忽然」。十法界皆是寂滅一心所現的影像,叫做「超越」。「一念頓證」所以平等心顯現,叫「忽然超越」。圓滿十方洞然無礙,所以叫做「圓明」。這都是讚歎妙性。就是前面講的「明相精純。一切變現不為煩惱。皆合涅槃清淨妙德。」這是寂滅之心顯現的,所以叫「明相精純」。一切變現不為煩惱,能現能變一切法,這一切法他能夠隨緣應用而沒有障礙。一般的眾生也是心變的,也是心現的,可是一切變現皆為煩惱,那就是煩惱心。那這裡是他煩惱心銷亡了,所以說一切變現不為煩惱,皆合涅槃清淨妙德,所以「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圓照自心眾生無不願度,就是合十方佛本妙覺心。佛跟眾生是同體,所以無一眾生而不願度,所以說他「與佛如來同一慈力。」跟佛是同一慈悲力。下與六道眾生共一法身,以眾生心中之悲仰即諸佛拔苦之覺地,為什麼說眾生心中之悲仰即是拔苦之覺地?因為眾生有心,「悲」就是本具的慈悲,「仰」就是仰求佛道。眾生今天從迷要返覺,求佛來加持,求佛來傳法給他,這一念心就是諸佛拔苦之覺地。所以說此心與佛完全相同,這就是一念覺心,也就是講「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所以說「與諸眾生同一悲仰。」「與佛如來同一慈力。」這兩個最勝,一時獲得。所謂「圓通超餘者。真實心如是。」就是這個道理。「與諸眾生同一悲仰。」就是與眾生同其「用」。生佛體同,但是一般人不曉得;顯現的作用看似不同,實際上完全相同。「悲」者,是講慈悲,希望佛能夠慈悲來救度,所謂的「悲」還可以當作悲哀,「仰」者仰望,就是眾生有苦難,哀求拔苦,希望與樂;菩薩同其用,所以施無畏力。

 

所以第一個是講他跟佛是同一慈力。第二個是以眾生心中的悲仰,即是諸佛拔苦之覺地。希望佛來救度。這一念覺心迴光返照,所以佛能夠拔眾生的苦,總的來說就是講「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世尊。由我供養觀音如來。蒙彼如來授我如幻聞熏聞修金剛三昧。與佛如來同慈力故。令我身成三十二應。入諸國土。

 

這是說因為供養觀世音如來的因緣,蒙如來教他,觀世音如來教觀世音菩薩「如幻聞熏聞修金剛三昧」。「與佛如來同慈力故。」因為與佛如來同一慈力,所以能身成三十二應,入諸國土。與眾生同一悲仰,因此能夠起十四種施無畏力。這是獲兩種最勝,總的來說就是「從體起用」,所以現三十二應,得十四種施無畏力,這就是觀音菩薩證得無緣大慈,上等佛心,所以能三十二應,顯現妙用無方。這裡我們引用《楞伽經》上面說的三種意生身:第一個「三昧樂意生身」:這是八地菩薩才有的。第二個「覺法自性性意生身」:這是九地到等覺。再來第三個就是「種類俱生無行作意生身」:這就是等覺入妙覺。這個是「聖種類身」一時俱顯,「聖種類身」也就是佛身。因為觀音菩薩以如幻聞熏聞修金剛三昧力故,一念頓證妙覺,而三十二應正當「種類俱生無行作意生身」,這是由等覺入妙覺位。這裡觀世音菩薩的判教,有的祖師判教講觀世音菩薩是圓教初住,也有祖師講是從等覺直接入妙覺,所以叫「種類俱生無行作意生身」,就是能「普門示現」。那要怎麼證明呢?因為他能夠示現佛身說法。

下面第一段馬上就說明了:

 

世尊。若諸菩薩。入三摩地。進修無漏。勝解現圓。我現佛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

 

這裡判觀世音菩薩為等覺位也符合觀世音菩薩現在的修證,也符合這部經所說的。你不能把這部經所說的統統都判為初住,不能一概而論;看起來好像很簡單,反正統統都判是圓教初住,這樣就好。

那有沒有講錯呢?這是最低限度的,至少是圓教初住,你說他講錯,那也不是講錯,就是沒有把細節給講得圓滿。觀世音菩薩這裡當耳門圓照三昧,所以未登妙覺,判在等覺位入妙覺位,這是可以的,為什麼?因為他這是教眾生從最基礎修一直到成佛。從他的入手處,然後乃至觀世音菩薩能夠示現佛身,能夠教化一切眾生,這在義趣上判作是等覺入妙覺位,這是符合經文上義趣的。所以你不可以認為統統都是初住,那不能這樣看;像彌勒菩薩他就是補處的菩薩,他就不是初住,像大勢至菩薩,他也是補處菩薩,他也不是一般的初住,當然至少修證是在初住以上,那是沒有問題的,可是你從細節去看,那就不是每一個人都是一樣的修證位次,因此你不能一概而論,所以這裡判作等覺入妙覺,也就是說他至少是等覺要入妙覺位。這個判法是很正確,也符合《楞嚴經》從「初發心」一直到「如來地」,也就是成佛,都是修耳門圓照三昧,或是講:從修耳門圓照三昧入手,能夠從初發心一直到如來地,這也沒有問題,從始至終中間永無諸委曲相,這也符合《楞嚴經》說的。其他的呢,當然其他的二十四個圓通也是沒有問題,只是就此方眾生的根器來說,是適合修耳根圓通。其他的也是從初發心到圓滿菩提,中間也是永無諸委曲相,也是沒有錯;只是說你不可以一概而判,都判作是圓教初住。

 

十地菩薩坐「寶王座」,也就是「寶華王座」,垂成正覺,還需要佛來教他「聞熏」,教他聽法,讓他斷最後一品生相無明,所以觀世音菩薩現佛身而為說法。這是教十地以上的菩薩。

為其現佛身而為說法,「勝解現圓」就是指最極根本無分別智將要圓滿之時,所以叫「勝解現圓」。這就是等覺位觀行所證之智,因為離開了因位,所以叫「解脫」。這是十地的菩薩將要入等覺,將要斷最後一品生相無明的時候,觀世音菩薩現佛身而為說法。因為離開了因位,他這個算是果位,十地也算是功德已圓,那就不算是一般因位的菩薩,他算是果位的,所以他的修證位次非常高。

 

若諸有學。寂靜妙明。勝妙現圓。我於彼前。現獨覺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

 

這是說現「獨覺身」。

什麼叫「獨覺」?就是出於無佛世,觀十二因緣而悟道。有一個翻譯叫「麟喻」,麒麟是非常少見的吉祥物,所以把他(獨覺)翻作中文叫「麟喻」,是比喻說他(獨覺)非常稀少,非常獨特的。他叫「獨覺」,在佛門裡面有大乘、有小乘,獨覺算中乘,也就是三乘佛法裡面算「中乘」,裡面各有「資糧位」跟「加行位」,「資糧位」跟「加行位」都算「有學」,待「斷惑」以後便證「無學」。所以說「若諸有學。寂靜妙明。勝妙現圓。」這「有學」,他有資糧位跟加行位,這是還在獨覺裡面的有學位。證獨覺後,就是「無學」。約從自乘理智,就是以獨覺乘的理智將證未證,叫「寂靜妙明。」所以說「若諸有學。寂靜妙明。勝妙現圓。」這「勝妙現圓。」就是他將要證獨覺的時候。那菩薩於這一類眾生前「現獨覺身而為說法。」令其證入,所以叫做「解脫」。這是講度獨覺乘。

 

 

若諸有學。斷十二緣。緣斷勝性。勝妙現圓。我於彼前。現緣覺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

 

梵語「辟支迦羅」:翻作中文叫「獨覺」,也可以叫做「緣覺」。獨覺他是自悟,就是前面所講的,那這裡講的「斷十二緣。」就是教觀十二因緣,出有佛世,佛教觀十二因緣,這個叫做「緣覺」。作「流轉」跟「還滅」二種觀,順十二因緣,它是「流轉觀」,逆十二因緣,則是「還滅門」。還沒有證得以前都名為「有學」。他用七十七智,就是他依十二因緣,扣除最後無明,前面的十一種因緣,他以「聞思修」三慧下去觀照,推審起因,所以叫做七十七智。這細節以後有機會再說。所以用七十七智觀照,「理智將圓」就是他將要證入,所以叫「勝妙現圓。」菩薩現同類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

 

若諸有學。得四諦空。修道入滅。勝性現圓。我於彼前。現聲聞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

 

前面是「獨覺」跟「緣覺」,這裡是聲聞乘。

四果前面的三果名為「有學」,到第四果證阿羅漢,名為「無學」,將證「生空」,所以叫「勝性現圓。」菩薩現身,「現聲聞身而為說法。」令其速證。

上面是現三乘的身。

下面現世間的世主身,包括:梵王、天王。

 

若諸眾生。欲心明悟。不犯欲塵。欲身清淨。我於彼前。現梵王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

 

這是現梵天身。為修梵行的人說法。厭欲界是苦、是粗、是障礙,欣禪天是淨、是妙、是離,「離」就是「捨」的意思,捨受。故曰「欲身清淨。」所以菩薩現身為說四禪出入定法,令其離欲,生於梵世,所以「現梵王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這個是現色界天身。

 

若諸眾生。欲為天主。統領諸天。我於彼前。現帝釋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這是觀世音菩薩示現修「地居天」行的帝釋身來說法。

愛統諸天:就是帝釋居忉利天,統三十三天,他居中央,旁邊有三十二天圍繞,為說上品十善法,令其成就。

 

若諸眾生。欲身自在遊行十方。我於彼前。現自在天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這是現欲界第三天跟第四天,在慈恩大師也就是窺基大師的《法華玄贊》裡面,他講:得異熟果,隨意所念。「得異熟果」就是他修福、修善,成就生天的果報,所以叫得異熟果。「異」就是變異,「熟」就是成熟,是他前一期的報盡,後一期的報成熟了。「隨意所念」,他只要動念就可以了,勝過下面的二天。下二天的果報是依樹而求,也就是「四天王天」跟「忉利天」,這兩天想要的受用,在事相上要祈禱這樹來成就;而上面的他只要動念就可以了。所以對上二天思念而止。下之二天要祈禱,依樹而求得。所以不叫做「自在」。今天能夠隨自己的意念,他想要得到他就得到,所以他叫做「自在」。下二天他想要的東西他還要去祈求,上面的欲界第三層天、第四層天,他就是動個念頭就可以了。所以叫做「現自在天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若諸眾生。欲身自在飛行虛空。我於彼前。現大自在天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這個就是現大自在天。「樂變化天」跟「他化自在天」,就是第五層天跟第六層天,樂自樂他,變現為樂具而受用之,所以名為「大自在」。現大自在天身為他說法令其成就。

 

若諸眾生。愛統鬼神。救護國土。我於彼前。現天大將軍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若諸眾生。愛統世界。保護眾生。我於彼前。現四天王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若諸眾生。愛生天宮。驅使鬼神。我於彼前。現四天王國太子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天大將軍身」就是帝釋天所管的將軍,分住三十二天,各統領鬼神鎮護四方。這個叫「天大將軍身」。他說:你喜歡統領鬼神,救護國土,他就「現天大將軍身而為說法。」

 

有的眾生他「愛統世界。保護眾生。」就是欲界的第一層天「四王天」,也就是在須彌山腰,各居一方,統領鬼神。四大天王,每王統二部,總共是「八部鬼神」。

我們講的「天龍八部」就是講四王天,他們救護國界。包括我們中國在唐朝的戰神,就是北方多聞天王,他護持我們國界的安寧,因為我們國家有佛法,唐朝那時候有安西五國之亂,唐玄宗請不空三藏大師作法,請得北方多聞天王,派他底下的天兵來守護我們中國,這就是救護國界。

 

下面是現「天王太子」身。他說:「若諸眾生。愛生天宮。驅使鬼神。我於彼前。現四天王國太子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這「天王太子」也都是出唐朝那個時候,天王的太子也同樣來守護我們中國,他也是統領鬼神,就像北方多聞天王的兒子獨健、哪吒這一類的,按照道宣律師說,哪吒他就是四大天王的太子。輔政統攝護世益人。「輔政統攝」,他保衛過我們的國家。這個是真的是有天王統領鬼神來護持我們的國土,菩薩現同類身,令先成就,後令出離。因為眾生所求不同,菩薩先給他方便,後來再度化他。前面是講現色界天身,這裡是現六欲天身。

 

若諸眾生。樂為人王。我於彼前。現人王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這是現人王身。

「王」就是「往」也,歸往的意思,人皆歸往。「歸往」就是一般的人民都尊敬他、恭敬他。一般轉輪王有四種,也就是「金、銀、銅、鐵」,這個是輪王,也就是人間的王裡面他福報算是特別大的,尤其是「金輪王」的福報,比其他的銀輪王、銅輪王、鐵輪王他們的福報還要大,以「金輪王」福報是最大的。一般講的王,國家有大有小,像我們中國是大國,還有很多的那種小國,就稱為「粟散王」,「粟」就是「小米」的意思,像小米這麼多,像英國、法國、西班牙這些都是算粟散王,小國還有日本跟當時候的韓國,這些他們也有王,這都是小王,粟散王是形容跟粟米一樣這麼多,這個就是粟散王。要真是比起輪王來說的話,我們中國的王也不算是真像輪王一樣福報這麼大,還不夠,還有更大的。有一些王包括封的,像清朝封有親王,以前還有郡王,每個朝代的制度不一樣,他領有封地的,這也算是粟散王。也可以這樣講。這是出《仁王般若波羅蜜經.菩薩教化品》裡面所說的「粟散王」,都是人中之主,以上化下,人民都歸從於他。

粟散王,小王就很多了,像以前清朝的時候,在蒙古它有很多的小王,在皇帝底下還封了很多親王,這是我們國家裡面還有許多小王,其他國家他們也有,所以是有非常多的小王,整個來看,我們中國的皇帝算是大的帝王,其他都是小王。

 

若諸眾生。愛主族姓。世間推讓。我於彼前。現長者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這是現長者身。「長者」具有十德:第一個是「姓貴」,就是高門大姓。「位高」:他有社會地位。「大富」:家裡有錢。「威猛」、「智深」:就是講他個人有智慧,而且他勇猛果敢。「年耆」:年紀大。「行淨」:行為清淨。「禮備」:他很知禮節。「上歎」:上面的王公貴族都稱歎他。「下歸」:下面的一般的大眾也尊敬他。具此十德名為大長者。

如有眾生想要成為長者,長者須具有十德;世間的眾生愛主族性,人家推為長者,他就「現長者身而為說法。」意思就是:你喜歡做長者,他就教你怎麼做長者。簡單講就是這樣。

 

若諸眾生。愛談名言。清淨自居。我於彼前。現居士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這是講若有眾生愛談名言,喜歡「清淨自居。」也就是隱士。以前的居士就是隱士,他能博聞強識,他不一定想做官,他能隱居求志,所以叫「居士」,菩薩就「現居士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若諸眾生。愛治國土。剖斷邦邑。我於彼前。現宰官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這是現宰官身。

「愛治國土。剖斷邦邑。」「國」就是國域,「邦」就是封地,有功者就封在這個地方或是封作王,「邑」就是縣邑、縣城。裡面有我們中國古代的依據,什麼是邦?什麼是邑?都講得很清楚。

觀世音菩薩「現宰官身而為說法。」他喜歡治理國土,移訓風俗,剖判決斷民之枉直,所以叫「剖斷邦邑。」菩薩就「現宰官身而為說法。」這個是講義裡面講到的。

 

若諸眾生。愛諸數術。攝衛自居。我於彼前。現婆羅門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這是現婆羅門身。「婆羅門」翻作中文叫「淨行」,「攝衛自居」就是有一類眾生,喜歡天文地理,陰陽度數,所以叫做「數」。還有一類眾生,他喜歡醫卜命相,咒水書符,這是「術」的意思。「愛諸數術」第一個「數」就是天文、陰陽。第二個「術」就是符咒、法術。喜歡調攝身心,節勞靜神,就叫做「攝」。保衛生命,固精養氣,叫做「衛」。有人喜歡養生、修道,像婆羅門一樣「攝衛自居。」那菩薩就「現婆羅門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就是度化他。

 

若有男子。好學出家。持諸戒律。我於彼前。現比丘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這是現比丘身。

喜歡出家,持戒的男眾。

「戒」梵文叫做「尸羅」,「毗尼」叫做「律」。依律防非止惡,故名為戒,就是比丘二百五十條戒。觀世音菩薩為其「現比丘身而為說法。」教持戒。

 

若有女人。好學出家。持諸禁戒。我於彼前。現比丘尼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一般我們都講比丘尼,實際上「尼」要唸「女」,也就是「女比丘」的意思,專指出家女眾。持五百戒,這五百戒是總說,因為有些戒有開合,有些人說是三百多條,總的來說大概就是五百條,很多大德說是五百戒,像:憨山大師,還有善導大師。「戒德自嚴,軌物成化」,就是教化眾生,能夠速出三界。菩薩現比丘尼身而為說法。

我們一般還是習慣念比丘尼,但是要知道這個字是唸「女」,也就是出家女眾。

 

若有男子。樂持五戒。我於彼前。現優婆塞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若有女子。五戒自居。我於彼前。現優婆夷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這個是現男、女二身,「優婆塞」翻作中文叫「近事男」,「優婆夷」翻作中文叫「近事女」,樂持五戒,志慕清淨,菩薩現身而為說法。「五戒」就是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眾生持這五戒至少是能夠得人天的果報。所以說:五戒不持,人天路絕。

 

若有女人。內政立身。以修家國。我於彼前。現女主身。及國夫人。命婦。大家。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若有眾生。不壞男根。我於彼前。現童男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若有處女。愛樂處身。不求侵暴。我於彼前。現童女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這個是現女主身。以修家國而益群生。

「女主」就是像「誥命夫人」或者是後宮的「正宮皇后」。「內政立身。以修家國。」「內」是女子的正位。以前女子負責家門以內之事,正位是在「內」,所以叫「內政」。就是家門以內之事叫內政,由女人主之,就是古代講的孝敬公婆、教育子女這個是內政。貴而能勤,富而能儉,貞靜幽嫻,以修女人之德,名曰「立身」。所以叫內政立身。「以修家國。」就是內政立身而身修矣,感化家庭,關係國政。

 

你看古代皇帝的後宮要是亂起來,等於自家後院起火。皇家真的就是這個樣子,家不和則國家就不興旺。所以以前的中國人還是有他的遠見,我們看包括歷代的聖人後面都有一個很好的媽媽在那裡教導,就像岳飛的媽媽。以前的女人其實沒辦法識得幾個字,可是德行她是有的,所以能教出像至聖先師孔子、亞聖孟子,教出岳飛這些民族英雄,所以真是關係到整個社會。

「命婦」就是受朝廷誥命的婦女,「大家」這個家念「姑」,古代才德兼備,能入宮為女主之師就尊稱為「大家」,如當作皇后貴妃的老師,菩薩都能夠現身為其說法,乃至「現童男身而為說法。」「現童女身而為說法。」菩薩都能示現廣度眾生。

 

若有諸天。樂出天倫。我現天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若有諸龍。樂出龍倫。我現龍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若有藥叉。樂度本倫。我於彼前。現藥叉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若乾闥婆。樂脫其倫。我於彼前。現乾闥婆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若阿修羅。樂脫其倫。我於彼前。現阿修羅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若緊那羅。樂脫其倫。我於彼前。現緊那羅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若摩呼羅伽。樂脫其倫。我於彼前。現摩呼羅伽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這是現八部鬼神的形態。菩薩要度化他讓他出離。天厭樂,龍怖苦。鬼神其實是很苦的。

首先是「龍」:「若有諸龍。樂出龍倫。」龍有三患,就是龍有三種苦難,第一個是「熱沙炙身」,第二個「風壞宮衣」,第三個「金翅鳥噉」。金翅鳥會吃牠,牠有三苦,所以想要出離。

再來是「藥叉」,藥叉是「勇健鬼」。

「乾闥婆」翻作中文叫「香陰」,在須彌山的南邊的金剛窟住。這個神他不吃酒肉,他吃香,聞香他就飽了,聞香以資五陰。他是帝釋的樂神,性情比較放蕩,這個是乾闥婆。

「阿修羅」翻作中文叫「無端正」,似天而無德,其性多傲慢。

「緊那羅」翻作中文叫「疑神」,長得像人但是頭上有角。

「摩呼羅伽」翻作中文叫「大腹行」。

這些是在佛會下參加的八部之眾,宿世因為毀戒的惡緣,所以墮在鬼神,如今他想要出離,菩薩就現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所以菩薩現八部鬼神身度化他們。

 

若諸眾生。樂人修人。我現人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若諸非人。有形。無形。有想。無想。樂度其倫。我於彼前。皆現其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這是講菩薩現人、非人身度眾生。

六道之中唯有人身難得,所以古代有大德講:「鬼神沉幽愁之苦」,即使大鬼也一樣,在鬼道他沒有飯吃,因為他有業障的緣故,他都活在黑暗當中,所以叫「鬼神沉幽愁之苦」。「鳥獸懷獝狘之悲」,動物界弱肉強食,所以鳥獸懷獝狘之悲,「獝狘」就是鳥獸驚恐飛散逃走的樣貌。所以說「鳥獸懷獝狘之悲」。「脩羅方瞋。」修羅很容易瞋恨,你一不小心讓他不如意,他就瞋恨。「諸天耽樂。」諸天則耽著於樂,天人沉著於天樂當中。唯有人道可以整心慮、趣菩提。這是古代大德所說的。「樂人修人。」因為可以親近三寶來聽聞佛法,菩薩現人身而為說法。

什麼叫「有形」?「有形」就是「有色蘊」,如下面講的「休咎精明」,這一類的眾生。

「無形」就是「無色蘊」,如空散消沉,就像虛空神一樣,他沒有色法,但是他還是有心。

「有想」就是有四蘊,如鬼神精靈。

「無想」就是無四蘊,所謂沒有四蘊,就是精神化為土木金石,這就不是一般的人類了,所以叫「有形。無形。有想。無想。」大概世間的眾生不出這四種,總的來說是十二類生,這是講了四種比較大的歸類。

這一段是菩薩「現人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包括「有形。無形。有想。無想。」這是非人,他也能現身,於彼前皆現其身而為說法,讓他隨心滿願來成就,讓他能夠出離。

 

是名妙淨三十二應入國土身。皆以三昧聞熏聞修無作妙力自在成就。

 

這是結歸他所得的三昧,因為他從「耳門圓照三昧,如幻聞熏聞修金剛三昧」來下手修行,所以成就三十二應入國土身。其實法界本來沒有所謂「出沒」,也沒有三界輪迴升沉之事,只因「迷本圓明」,所以妄生有九界眾生這種現象,不止三界,包括九界都是,猶如空華亂起亂滅,眾生就是迷本圓明,在三界內的眾生,迷佛法迷菩提,所以三界輪迴;而出世的三乘是依佛法來出離三界。菩薩圓證此心,於寂滅心中,知道眾生皆心所現,所以在寂滅心中隨其所欲使其一一成就,不光成就這些眾生,也是顯示自性圓明,沒有心外的眾生。

總結叫做「聞熏聞修無作妙力自在成就。」所以是名「妙淨三十二應入國土身。」度的是菩薩心中的眾生,眾生求的是眾生心中的觀世音菩薩。他與佛如來同一慈力,所以可以現三十二應入國土身。菩薩證寂滅一心,他有這樣的作用。

 

下面的講十四種施無畏力。

 

世尊。我復以此聞熏聞修金剛三昧無作妙力。與諸十方三世六道一切眾生同悲仰故。令諸眾生。於我身心獲十四種無畏功德。

 

這是講跟眾生同一悲仰。

眾生悲仰如來,如來憐愍眾生;因為諸佛之心即是眾生心,眾生心即是諸佛心。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所以他能與諸眾生同一悲仰,因為是同一心,所以令得十四無畏功德。

他是怎麼成就的?他是以金剛三昧無作妙力來成就。因菩薩身心與諸眾生無有二相,所以菩薩之三昧即眾生之業用,眾生之悲仰即菩薩之悲仰,所以在菩薩身心當中,令諸眾生獲十四種無畏功德,這「無畏」就是「無所畏懼」。

 

一者由我不自觀音以觀觀者。令彼十方苦惱眾生。觀其音聲。即得解脫。

 

菩薩不自觀音,但觀聞性,所以根、塵銷落;能令十方苦惱眾生如果眾苦逼迫,你稱菩薩名號,稱觀世音菩薩一聲名號,觀世音菩薩全體顯現,苦難自然就消除。所以他說:「由我不自觀音以觀觀者。」根、塵脫落,所以能夠令眾生稱他名號者,在苦惱當中,就能夠解脫;前提就是菩薩他已經成就,所以他能夠普遍十方,化度苦惱的眾生。

這段文章看起來有點難,難在哪裡?「不自觀音以觀觀者。」就是不循聲流轉,能夠安住在哪?就是上面講的:「金剛三昧無作妙力。」能夠安住於功德力,能夠安住在耳門圓照三昧,才能夠「令彼十方苦惱眾生。」觀其音聲,所謂「觀其音聲」就是「稱其音聲」。為什麼用「觀」?因為最低的是「稱」,用這「觀」字比較圓滿,這就不是只有口誦,還包括「心觀」心裡在觀照。包括:觀菩薩的音聲無來無去,無生無滅,觀菩薩的形相,觀菩薩的因地所行,這都能夠得到解脫。我這個講法是完全符合經典的,包括你稱菩薩名號,包括你讀〈普門品〉、讀〈耳根圓通章〉、《華嚴》的〈觀自在章〉,都能解脫苦惱,包括讀《心經》,《心經》也是觀世音菩薩,最有名的就是玄奘大師,他就是讀心經。取經途中他本來是要被殺害的,最後因為讀《心經》得到解脫,這是玄奘大師的例子。

所以「令彼十方苦惱眾生。觀其音聲。即得解脫。」包括你讀經,念誦觀世音菩薩名號,念大悲神咒,都能夠解脫。所以他說自己「不自觀音以觀觀者。」所以「令十方苦惱眾生。觀其音聲。即得解脫。」所以就不是只有稱菩薩名號,還包括讀菩薩的經典,誦菩薩的神咒都是,乃至念菩薩的本尊或是念菩薩的化身都能夠解脫,觀世音菩薩化身那就很多了。

 

一般人痛苦的時候,他就會喊父母,實際上你喊父母沒有辦法解脫,因為跟稱菩薩名號的功德是完全不一樣的。觀世音菩薩他是具有大神通力,比你的父母殊勝太多了。一般的凡夫、二乘、鬼神都不能為比。你稱鬼神名號、稱凡夫的名號,包括叫喊你的父母,喊爸喊媽的都不能幫助你解脫,只有稱佛菩薩名號、念佛菩薩咒語才能夠解脫,所以跟喊天地、喊鬼神、喊父母是不一樣的。為什麼?因為他沒有證入「金剛三昧無作妙力。」他們沒有這個修證,差得太遠了。

 

二者知見旋復。令諸眾生設入大火。火不能燒。

三者觀聽旋復。令諸眾生大水所漂。水不能溺。

 

這「知見旋復。」也就是知見轉過來。

他把多知多見比喻作火,知見很熾盛,今天「知見旋復。」所以「眾生設入大火。火不能燒。」

而音聲就如同鼎沸的水,觀聽跟水一樣,「觀聽旋復。令諸眾生大水所漂。水不能溺。」水沒有辦法害他。

本來四大是分開的,今天旋復歸於一心,所以四大銷融,令眾生水火不能害。這是第二個跟第三個合在一起講。

 

四者斷滅妄想。心無殺害。令諸眾生入諸鬼國。鬼不能害。

 

妄想如鬼,傷害法身慧命,今妄想已經斷除,所以他能夠護佑眾生「入諸鬼國。鬼不能害。」有的鬼所住的地方非常地幽暗,稱菩薩名號就能放大光明,身上有光明那鬼就不敢害你。

 

五者熏聞成聞。六根銷復。同於聲聽。能令眾生臨當被害。刀段段壞。使其兵戈猶如割水。亦如吹光。性無搖動。

 

這個是以三昧力熏妄想虛妄的攀緣,什麼「攀緣」?就是耳根攀緣。把虛妄的攀緣,以心取境的攀緣,也就是根塵相對,轉變成以真實心來聽聞;既然不攀緣,則本有的智光就顯現,「六根銷復。」沒有形礙。為什麼眾生會被殺害?就是因為有這個色身。今天銷形同於音聲,音聲沒有形,等於沒有塵可對,既然無塵可對了,那就了無可觸。如講義上講的:心水湛淵,也就是湛然,慧光圓滿,所以能令刀兵如同割水一樣,如同吹光一樣,像用刀砍光砍水,都沒有辦法傷害他。這是以割水以吹光來形容「性無搖動」。他已經「熏聞成聞。」所以「六根銷復。同於聲聽。」六根全部都銷復,「銷復」就是「銷亡」,沒有根塵,就是沒有所謂的形礙,所以「能令眾生臨當被害。刀段段壞。」這是第五個。

 

六者聞熏精明。明遍法界。則諸幽暗性不能全。能令眾生。藥叉羅剎鳩槃茶鬼及毗舍遮富單那等雖近其傍。目不能視。

 

「聞熏精明」這慧性就發光,因為他的心地光明,而鬼魅生於幽暗,黑暗之性無法影響他,沒有辦法令他昏昧。如今聞熏精明則「明遍法界。」真實心現前,「則諸幽暗性不能全。」因為你稱菩薩名號,或是誦菩薩神咒,菩薩有大神通力,能夠加持你。所以「能令眾生。藥叉羅剎鳩槃茶鬼及毗舍遮富單那等雖近其傍。目不能視。」能令諸眾生即使藥叉、羅剎,包括鳩槃茶鬼、毗舍遮、富單那,這些惡鬼在旁,他們的眼睛都沒有辦法看你,因為鬼都生於幽暗,就像羅剎他不能看見太陽。

所以說你念觀世音菩薩,這光比太陽光都還亮,一般人看不到,但是對那些惡鬼他們來說,他根本沒有辦法正眼看你。

 

七者音性圓銷。觀聽返入。離諸塵妄。能令眾生。禁繫枷鎖所不能著。

 

塵勞煩惱就好像枷鎖一樣,把你六根繫縛住,今天既然已「觀聽返入。」那就離開了虛妄的根塵,所以能令「禁繫枷鎖所不能著。」這「音性圓銷。」就是銷歸自性,「觀聽返入。」就是不隨流了,那自然「離諸塵妄。」所以「能令眾生。禁繫枷鎖所不能著。」繫縛生於貪著,如今既然離開了塵勞煩惱,那塵勞煩惱就不能繫縛於他,所以能加持眾生稱觀世音菩薩名號則「禁繫枷鎖所不能著。」

 

八者滅音圓聞。遍生慈力。能令眾生經過險路。賊不能劫。

 

佛門講六為賊媒,自劫家寶,這六根就像賊一樣,它時時刻刻都在攀緣,劫奪眾生的功德法財,這個「劫奪」就是因為有敵對,今天菩薩「滅音圓聞。」完全不隨音聲,聞性圓滿顯現。前面講的「真實心聞」就是聞性顯現,則六根頓空,平等照了無自無他,雖然「經過險路。」雖涉險而賊不能劫,賊沒有辦法去傷害他。

 

九者熏聞離塵。色所不劫。能令一切多淫眾生。遠離貪欲。

十者純音無塵。根境圓融。無對所對。能令一切忿恨眾生。離諸瞋恚。

 

貪欲是因為緣六塵而生愛取,瞋恚同樣是緣六塵而生違逆之心,也就是不順他的意。

如今修學耳根圓通,所以「聞熏離塵。」離開了塵勞,根、境皆空,所以無能取也無可對,所以能令眾生遠離貪欲跟瞋恚。

因為他「熏聞離塵」,所以「色所不劫。」就是不為色所動,能令一切「多淫眾生。遠離貪欲。」包括後面第十的「純音無塵。根境圓融。無對所對。能令一切忿恨眾生。離諸瞋恚。」「純音」的「音」就轉成「妙音」了,因為聞性顯現所對的就是妙音,沒有能所,所以他這裡講「純音無塵」,這「音」就不是一般的音聲,就變成了「妙音」,這個「妙音」其實不是別有旋律,只是因為菩薩全身心的轉變,根境圓融,無有能對及所對,所以一切音聲、一切的境界,法界整個轉變。所以說叫「根境圓融。無對所對。」本來是生滅音聲,那就變成不生不滅。說「不生不滅」,實際上本來就是不生不滅,只是眾生墮落在自己的妄心當中,妄見有生滅。如今「純音無塵。根境圓融。無對所對。」所以能令一切眾生離諸瞋恚。

 

十一者銷塵旋明。法界身心。猶如琉璃。朗徹無礙。能令一切昏鈍性障諸阿顛迦。永離癡暗。

 

「塵銷旋明」同樣是真實心顯現,「旋明」的「旋」就是不隨流,「明」就是本有的智光。「法界身心。猶如琉璃。」整個法界,包括自己的身心,也就是器世間跟有情世間,融通猶如琉璃沒有障礙,所謂一身清淨一切身清淨,一世界清淨多世界清淨,所以「猶如琉璃。朗徹無礙。能令一切昏鈍性障諸阿顛迦。永離癡暗。」這是講能夠破愚癡昏暗。「阿顛迦」翻作中文叫「一闡提」,就是沒有「信根」,也可以說沒有「善根」,聽到佛法他不相信,這種人很多,尤其在末法,你跟他講半天他不相信,不相信就算了,沒有辦法,那你只能幫他多印經迴向,希望他能夠消除愚癡。不過有時候眾生的業障也不是你印幾本經就能消了,要常常印,常常推廣佛法,現在來說就是電子書要去分享,把它上到一些平台上去。

癡暗覆心,所以不能生於實信,所以叫做「一闡提」。今天聞熏三昧,所以銷塵復明,身心洞然,永破諸暗,能令昏鈍性障眾生永離癡暗。這是十一個。

 

十二者融形復聞。不動道場。涉入世間。不壞世界。能遍十方。供養微塵諸佛如來。各各佛邊為法王子。能令法界無子眾生欲求男者。誕生福德智慧之男。

 

一般講男子有幹事之能,就是男子能夠做事情。

「融形復聞。」就是其形能隨聞性遍滿法界,所以說「融形復聞。不動道場。」「涉入世間。」所以進入這個世間,能夠一身為無量身,遍滿十方供養微塵如來,於各各佛邊為法王長子,都是法王子,能夠紹隆如來的家業。因為供佛的緣故,所以福德具足,也因為入三昧,所以智慧圓滿,能令無子眾生想要生男孩的,求觀世音菩薩,就得「誕生福德智慧之男。」這是講菩薩能夠滿眾生所願。

 

十三者六根圓通。明照無二。含十方界。立大圓鏡。空如來藏。承順十方微塵如來秘密法門。受領無失。能令法界無子眾生欲求女者。誕生端正福德柔順眾人愛敬有相之女。

 

一般講女有柔順之德。

六根圓通性無違逆,所以說「明照無二。」這就是隨順佛性隨順到了極處。「立大圓鏡。空如來藏。」這是修證已破除無明,講義上講「虛受之至」,虛受「之至」就是到了極處了。他隨順佛性隨順到了極處,所以微塵如來秘密法門皆能受領,這就是女子柔順之德。它的表法就是叫我們要隨順佛性,所以令無子的眾生欲求女者,「誕生端正福德柔順、眾人愛敬有相之女。」其實「男、女」在經典的表法,一個是「實智」,一個是「權智」。法界眾生的法性之權、實二智雖然具足,卻沒有顯現,所以應該要求法界之權智跟實智,唯有具足權、實二智才算是真正的福德智慧,才算是福德柔順眾人愛敬,這才是我們佛門應當求的男女。

 

所以觀世音菩薩雖然能夠滿足眾生的所求,但是佛弟子應該要知道男、女在《楞嚴經》上面的表法。所以他這裡說「女」就是隨順法性,這「男」就表示能夠成就佛事,能夠供養如來,所謂「供養如來」就是能行佛法。

 

十四者此三千大千世界。百億日月。現住世間諸法王子。有六十二恆河沙數。修法垂範。教化眾生。隨順眾生方便智慧。各各不同。由我所得圓通本根。發妙耳門。然後身心微妙含容。周遍法界。能令眾生持我名號。與彼共持六十二恆河沙諸法王子。二人福德正等無異。世尊。我一名號。與彼眾多名號無異。由我修習得真圓通。

 

這六十二恆河沙數法王子以智慧教化眾生,雖然各各不同,但都不離法界海慧;所以他說:「此三千大千世界。百億日月。現住世間諸法王子。有六十二恆河沙數。」這麼多,「六十二恆河沙數。」就是恆河中的一粒沙,算一位法王子,共有六十二條恆河沙,這麼多的法王子,他們「修法垂範。教化眾生。」「隨順眾生方便智慧。各各不同。」能以方便智慧,隨順眾生,教化眾生。

「由我所得圓通本根。」就是從耳門圓照三昧這裡修學,得圓通本根,「然後身心微妙含容。周遍法界。」所以「能令眾生持我名號。」持我名號包括持觀世音菩薩名號、念觀世音菩薩神咒、讀誦觀世音菩薩經典。「與彼共持六十二恆河沙諸法王子。二人福德正等無異。」這是因身心微妙,周遍法界所以能一身為無量身,這就不屬於名數限量,所謂不屬「名數限量」就是不能以數來限制它,全體顯現一多互融,所以能令持一名號與彼眾多名號無異,而所求福德亦無有異。所以說「二人福德正等無異。」

因為觀世音菩薩修習得真實圓通,所以能夠令眾生持一名號與彼「六十二恆河沙諸法王子。二人福德正等無異。」你同時持六十二恆河沙這些法王子的名號跟持一尊觀世音菩薩名號功德是一樣的。觀世音菩薩就有這樣的功德,何況是阿彌陀佛,因為在經典上講:有恆河沙數的阿彌陀佛名號,「三十六萬億一十一萬九千五百同名同號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名號,你念一尊佛就跟念多尊是完全相同,乃至跟念這法界是完全相同的,因為體性相同。那如果從「用」上說,我們稱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名號,就是要求生淨土,沒有別的目的。這就是各各力用不同。

 

最後是總結。

 

是名十四施無畏力。福備眾生。

 

這就是觀世音菩薩十四種施無畏力,能夠幫助眾生,所以叫「福備眾生。」包括離水、火、刀兵、賊難、王難,遠離貪、瞋、癡,乃至求子:求男得男,求女得女,還有:稱一名號與彼眾多名號無異,這都是十四種施無畏力的功德。經文講:「我復以此聞熏聞修金剛三昧無作妙力。」因為菩薩安住金剛三昧無作妙力,這個妙力能夠令眾生於觀世音菩薩身心當中稱他的名號,念菩薩神咒、大悲咒等等的,能夠獲十四種無畏。說「十四種」是大類,還有很多的細項。

 

世尊。我又獲是圓通。修證無上道故。又能善獲四不思議無作妙德。

 

因為妙契涅槃,所以得四種不思議。

前面講:一切變現不為煩惱,皆合涅槃清淨妙德;因為佛的神力不可思議,眾生業力不可思議,皆一心變現之妙,所以「言思路絕」,沒有辦法以言語來形容。

今天觀音圓證一心,所以諸佛全體業用自在,隨機適時,可以隨眾生的根器,在最正確的時候幫助眾生。什麼叫「不可思議」?因為心性不可「思」,「言」不能議,所以稱為不可思議,「無作妙德。」既說是「無作」,那就不是造作。

再看下面:

 

一者由我初獲妙妙聞心。心精遺聞。見聞覺知不能分隔。成一圓融清淨寶覺。故我能現眾多妙容。能說無邊秘密神咒。其中或現一首。三首。五首。七首。九首。十一首。如是乃至一百八首。千首。萬首。八萬四千爍迦羅首。

二臂。四臂。六臂。八臂。十臂。十二臂。十四。十六。十八。二十。至二十四。如是乃至一百八臂。千臂。萬臂。八萬四千母陀羅臂。

二目。三目。四目。九目。如是乃至一百八目。千目。萬目。八萬四千清淨寶目。

或慈或威。或定或慧。救護眾生。得大自在。

 

這是特別講現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之相,說神咒不可思議。「初獲妙妙聞心。」「根境雙融」叫做「妙」,「體絕稱謂」所以稱為「妙妙」。他初獲妙妙聞心,以此脫黏遺聞,就是不隨妄聞,也不隨聲塵,所以叫「脫黏遺聞」。聞性顯現也就是真性顯現,「見、聞、覺、知」本來是分隔的,現在回到原本的一心。所以說見聞覺知不能分隔,成一圓融清淨寶覺。本來眼是眼,耳是耳,鼻是鼻,舌是舌,分開了你的見聞覺知,現在「心精遺聞。」所以見聞覺知不能分隔,也就是真心顯現,所以六根能夠互用,因此他就能夠現眾多妙容,能說無邊秘密神咒。所以「脫黏遺聞,六用不隔」,這是講義上講的,「純一圓明清淨寶覺」,則大用無方,所以能現眾多妙容、說無邊神咒。他這裡所謂的「首」就是「頭」的意思,第一個:「首」能出眾物,觀世音菩薩的「頭」能夠出眾物,就是能現眾多妙容,它是最主要的。

 

觀世音菩薩的「手」有接引之功,「目」有明照之德。以眾生迷失本來的妙明真心,為八萬四千塵勞煩惱所惱害。所以說眾生業力不可思議。如今觀世音菩薩圓證一心,轉業力而為妙用,所以「首」出於群相,「手」接應無方,「眼」則照明無礙。所以一切變現不為煩惱,皆合涅槃清淨妙德,正是菩薩神力不可思議。

通身的手眼,毛孔光明,齊觀同時顯現,調伏眾生,所以說「或慈或威。或定或慧。」救護眾生得大自在,或以定動、或以智拔,所以叫「或定或慧。」這裡講「或慈或威。或定或慧。」什麼叫「或慈或威」?就是能調伏眾生、能夠折伏眾生,叫做「或慈或威。」或以「定動」、或以「智拔」。

一般人不知道什麼叫「定動」?就是以定慧來降伏動亂,所以叫「或以定動」。或以智慧來拔除煩惱,所以得大自在,這是講觀世音菩薩。

 

現「三首。五首。七首。」或是「二臂。四臂。六臂。八臂。」或是「三目。四目。九目。」乃至「八萬四千清淨寶目。」這「數」是指他能夠隨緣妙用,《華嚴經》上講:隨緣妙用無方德。當然不是說《華嚴經》上有這幾個字,而是說《華嚴經》具有這個義趣:隨緣妙用無方德。所以我們就不用在「數」上想:或是現兩目或是三目,這數字是代表什麼?你不用在那裡鑽牛角尖,因為它包括到八萬四千無量無邊,就是講他能夠隨緣妙用。以上是講菩薩能現眾多妙容。

 

以下講菩薩現眾多妙形。再來看第二個:

 

二者由我聞思脫出六塵。如聲度垣。不能為礙。故我妙能現一一形。誦一一咒。其形其咒。能以無畏施諸眾生。是故十方微塵國土。皆名我為施無畏者。

 

眾生為六塵所隔礙,有動就有苦,所以有很多的怖畏,心裡面煩惱很多;觀世音菩薩以聞思三昧之力,六塵既然脫落,無復障礙,則身能夠妙現多形,心能妙誦多種神咒,以形攝受、以咒加持,所以能令眾生得離怖畏。以此身心妙應無方,所以微塵國土皆稱我為施無畏者。這是「聞思脫出六塵。」也就是因為他觀聽反入,因為他修學耳根圓通,所以「脫出六塵。如聲度垣。不能為礙。」就像音聲能夠穿牆,牆壁沒有辦法障礙。所以「能現一一形。誦一一咒。」以神咒力,以清淨莊嚴的相,攝受眾生,幫助眾生。

 

再來看第三個:

 

三者由我修習本妙圓通清淨本根。所遊世界。皆令眾生捨身珍寶。求我哀愍。

 

菩薩以三昧力永離諸愛,所以「能令眾生捨身珍寶。求我哀愍。」修習本妙圓通清淨本根。耳根清淨,所以叫「清淨本根。」

「所遊世界。皆令眾生捨身珍寶。求我哀愍。」就像〈普門品〉裡面的無盡意菩薩捨瓔珞供養觀世音菩薩。

 

四者我得佛心。證於究竟。能以珍寶種種。供養十方如來。傍及法界六道眾生。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三昧得三昧。求長壽得長壽。如是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

 

這是因為已得三昧力,佛心平等究竟,所以說「我得佛心。證於究竟。」能以無限法施來迴向,「能以珍寶種種。供養十方如來。」「傍及法界六道眾生。」而世出世間凡有所求皆能獲益。

因為他得佛心,證於究竟,所以能以珍寶種種。供養如來。他這是以法施來迴向,這「珍寶」是代表佛法。所以說以種種珍寶供十方佛,「傍及法界六道眾生。」令眾生「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三昧得三昧。求長壽得長壽。」「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

 

最後總結是說他到底得的是什麼三昧?

 

佛問圓通。我從耳門圓照三昧。緣心自在。因入流相。得三摩提。成就菩提。斯為第一。

 

這是總結他用功的方式:從耳門圓根來聞思修,所以叫「耳門圓照三昧。」法界一緣,故心得自在,始從逆流,終成大定,所以叫「因入流相。得三摩提。」他是以此「成就菩提。斯為第一。」

他說他是修「耳門圓照三昧。」就是從最初的「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包括三十二應入國土身,十四種施無畏力,上面講的四種「不思議無作妙德。」

 

這是總結他三昧的名稱,到底是什麼三昧?就是「耳門圓照三昧。」所以是從耳門起聞思修,所以叫做「耳門圓照三昧。」從這裡逆流,不隨動靜,遠離覺觀,泯除根塵,遣除觀智,乃至前面講的「重空亦遣」,而後寂滅,就是「生滅滅已,寂滅現前」。從這裡「因入流相。得三摩提。成就菩提。斯為第一。」

 

世尊。彼佛如來。歎我善得圓通法門。於大會中。授記我為觀世音號。由我觀聽十方圓明。故觀音名遍十方界。

 

這是講觀音如來教他「如幻聞熏聞修金剛三昧。」也讚歎他「善得圓通法門。」所以得如上無量功德,這是以「果覺」為「因心」。今天蒙觀音如來授記他為觀世音,就是所謂的「因果一如,始終無二」,因地是觀世音,果地是觀世音如來。觀音如來教觀世音菩薩,這代表「因果一如,始終無二」,觀聽圓明則微塵普照,所以心遍而名亦遍,如日月照臨大地,人皆知是日月。就如同觀世音菩薩,能夠得耳根圓通,觀聽十方圓明,所以觀音之名遍十方界。

 

眾生本來具有清淨圓明寶覺真心,但是因為無明障蔽,而後根塵產生隔礙,所以有「愛、取、有」的牽纏,常在生死而不能超出,這就是「自心取自心」之過。今依圓通本根「聞熏聞修金剛三昧」從這裡起聞思修,則稱性法界圓照十方,根、塵、識心應時銷落,法界大用一念現前。雖然講三十二應,講十四無畏,講四不思議無作妙德,都還是以限量心來測度觀世音菩薩,只能知其少分。其實「全體顯現」是沒有辦法用數量來形容,觀世音菩薩也不止三十二應,此經三十二應只是講了一個大概,觀世音菩薩在《法華經》中有三十三應,也可以說有三十五應,這是開合不同;那麼這裡「十四種無畏功德」又何止十四種、四十種、八萬四千種無畏,是都沒有辦法用言語、以數字來形容。

 

所以善財童子在《華嚴經.觀自在章》裡面講的,他說:「云何我以微劣智,於仁勝德能稱讚。」就是說以一般凡夫微小的淺智,是沒有辦法去測度觀世音菩薩的功德,也沒有辦法去測度心性無量無邊的功德;凡夫他根本搞不清楚,因為他連自己的心念都把握不住。

 

爾時世尊。於師子座。從其五體同放寶光。遠灌十方微塵如來及法王子諸菩薩頂。彼諸如來。亦於五體同放寶光。從微塵方。來灌佛頂。并灌會中諸大菩薩及阿羅漢。林木池沼。皆演法音。交光相羅。如寶絲網。是諸大眾。得未曾有。一切普獲金剛三昧。即時天雨百寶蓮華。青黃赤白。間錯紛糅。十方虛空。成七寶色。此娑婆界大地山河。俱時不現。唯見十方微塵國土。合成一界。梵唄詠歌。自然敷奏。

 

這就是如來徹底圓證圓通,極盡一心之源,普遍微塵世界,通身吐露,所以說世尊於「五體同放寶光」,遠灌十方微塵諸佛及法王子諸菩薩頂,彼諸如來也是同樣於五體,也就是他的身體同放寶光,「從微塵方。來灌佛頂。」以及會中的大眾,且「林木池沼。皆演法音。」光光相互交織如羅網,所以叫「交光相羅。如寶絲網。」這是表自他不二,依正圓融,有情無情,同圓種智。所以說一切大眾「普獲金剛三昧。」這就是「銷習漏於剎那,一念備萬德於性天。」此時天雨百寶蓮華,虛空成七寶色。就是「淨穢情亡」,所以娑婆世界隱而不現,根塵銷復,十方合成一界。此時則林木池沼都是法音,風動水流皆成法喜,所以說「梵唄詠歌。自然敷奏。」這是同為證成,共宣法利,這是真實圓通在這裡勘驗。

 

於是如來。告文殊師利法王子。汝今觀此二十五無學諸大菩薩及阿羅漢。各說最初成道方便。皆言修習真實圓通。彼等修行。實無優劣前後差別。我今欲令阿難開悟二十五行。誰當其根。兼我滅後。此界眾生入菩薩乘。求無上道。何方便門得易成就。

 

這裡要請文殊菩薩揀擇圓通。

佛說:你看這「二十五無學諸大菩薩及阿羅漢。各說最初成道方便。」都說他們的修習能夠得真實圓通,「修習」就是「修習佛法」。他們的修行是沒有「優劣前後差別。」一般人不懂,他會以為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才是最殊勝的,其餘二十四個是不行的,實際上並非如此。你看經文上佛講:「彼等修行。實無優劣前後差別。」只是「我今欲令阿難開悟」而已,就是今天要令阿難開悟,讓這裡的眾生知道這「二十五行。誰當其根。」包括阿難在裡面。不是說二十五個圓通裡面只有耳根圓通才行,而是二十五個圓通裡面每一個都可以達圓通,但是每一個圓通,根有利鈍。所以前面講「發覺初心二決定義」的時候,就先告訴你每一根它的功德差別。到這裡講了二十五行,最後再為你揀擇,說是耳根圓通。因為每一個都能入道,你總得挑一個利根的來入道。這裡多數的人絕對是耳根利,只要他出生在這娑婆世界,多數還是耳根利。這二十五人中的其他二十四個是比較特殊的,他們用他們不同的方式修,這就代表門門都能入道,但是觀世音耳根圓通是特別針對此方的眾生,這裡的眾生耳根是最厲害,最適合拿來修行。所以為什麼說念佛要攝耳根,像「聽經」就是以音聲為教體,以耳根來聽經、以音聲來宣揚佛法。這裡的眾生就是以音聲為佛事,因為他的耳根特別利,包括畜生道的眾生也是一樣,雖說是二十五行,實際上只要是出生在這個世間,他的耳根都是相當利,都能夠具有圓通,只是說在耳根之外他還有其他的根一樣也很利,所以他用他那一根來修學;不是說鼻根利的,或是用鼻識或是用身識、舌識修的,他的耳根就不利,不是這回事,不要誤解。這裡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彼等修行沒有優劣的差別,只是今天欲令阿難開悟。在佛門裡面真的有些人他會誤解,認為只有耳根才能成就,甚至認為〈念佛圓通章〉也不行,認為唯識宗也不行,他認為「耳門圓照三昧」就是修禪;誰說「禪」一定是從耳根,若是「禪」的話,六根、六塵、六識、七大都是開悟之處,哪有說一定從耳根,所以說你不能把〈耳根圓通章〉定義為只是禪宗的修行方法,不能這樣講。因為佛在世的時候,沒有所謂宗派的問題,佛就是講一個修行方法,讓你去修而已。你是禪宗的,能不能用耳根?可以。你是密宗的,能不能用耳根?可以。淨宗的也是用耳根,都可以。所以佛說:「何方便門得易成就。」大家修行其實離不開「耳門圓照三昧」,是這樣子的。所以這二十五行他們的耳根同樣都是利的,不會說觀世音菩薩耳根比較利,而文殊、普賢耳根就不利,不是這樣子。實際上這些大菩薩有的他是示現的,他到此方這個世界,哪怕是來示現的,他也是示現耳根特別利,一樣的,只是說他在同樣利的同時,他還有別根也很利,包括從「識」上入,從「色塵」上去開悟的,這點一定要知道。

因為我有聽過,有人認為:耳根才能成就,沒有修學〈耳根圓通章〉,就算念佛也不行。實際上念佛不會離開〈耳根圓通章〉,末法有些人不解經義,於是就產生偏見,所以我特別要講明這一段:彼等修行沒有優劣前後差別,只是欲令阿難開悟。

 

文殊師利法王子。奉佛慈旨。即從座起。頂禮佛足。承佛威神。說偈對佛。

 

這裡是文殊菩薩揀擇圓通。

三乘等觀性空得道,並沒有修行優劣前後差別,所以說門門皆可入道,門門皆可還源,只是要找一個入手處而已。文殊告訴我們的是從耳根來修學。

 

覺海性澄圓。圓澄覺元妙。

 

「覺海」是比喻「真覺」就如同大海,其性澄寂圓滿,湛然圓通,所以叫「覺海性澄圓。」

「圓澄覺元妙。」這「澄圓」跟「圓澄」只是倒過來講而已。這「圓澄」是講覺性元來妙明,絕諸對待。「澄」就是澄清湛寂的意思,都是形容詞。不屬迷悟,所以叫「圓澄覺元妙」。妙明沒有迷悟的差別。這半句偈就是顯示一心的真源。後面還有一偈半,六句。

 

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迷妄有虛空。依空立世界。

想澄成國土。知覺乃眾生。

 

這六句是依真起妄。

元明體中本有大智慧光明,遍照法界,本來沒有能所,唯是一真,只因無明妄動,起了一念妄想而已,因為此無明而立妄所,所以叫「元明照生所。」這裡的「照」就是起了一念照境之心,「能所心」就頓然顯現,所以叫「元明照生所。」本來元明,但是起了一念照心就產生了所相,所相既立就亡失本性,「亡失」就是忘失,忘失了本性,所以叫「所立照性亡。」本來妙明之真空由無明力故,變成無知的頑空,所以叫「迷妄有虛空。」這「迷妄」就是無明,因為無明而有虛空。依此虛空,「虛空為同。世界為異。」它是相待的,有同有異,同異發明,所以說「依空立世界。」

「想澄成國土。」虛妄的妄想持續加重,就變成了無情的國土。「色雜妄想,想相為身」,就變成這裡講的「知覺乃眾生。」就變成有情的眾生。

這是講眾生「背覺合塵」,故發塵勞有世間相。後面也是一樣,一偈半教你背塵合覺,就是教你返妄歸真。來看,

 

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  

有漏微塵國。皆依空所生。

漚滅空本無。況復諸三有。

 

虛空、世界、眾生皆因迷妄而有,所以說「迷真起妄」。虛空雖廣大,然於大覺心中就猶如海中的一個水泡而已。所以說「如海一漚發。」更何況是依虛空所立的世界,那是更為渺小,所以說「有漏微塵國。皆依空所生。」「漚滅空本無。」當大海中的水泡破了,它原來裡面的水其實還是大海水。這「漚」是水泡的意思,比喻作「無明」。一旦一念無明、一念迷妄破了,哪還有所謂世界、國土、眾生?何況「三有」。所以後面經文講:「汝等一人發真歸元。此十方空皆悉銷殞。云何空中所有國土而不振裂。」所以說「況復諸三有。」這是解釋返妄歸真。

 

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

 

這就講到重點,你要返妄歸真,就應當作如是觀。這就是頓悟一心不假方便,真實歸元之性本無有二;本來沒有二,所以說「歸元性無二。」但是隨根器之不同,那方便就有多門。這二十五門沒有優劣前後差別,那你總得選擇一門來修行,雖說門門都可以入道,但是你不可能門門入。就像一個人要進城,你不可能同時從四個城門進入。或是像以前的北京城,大的門起碼有九個門,你不可能同時從九個門入,你總得找一個方向進去,一入,那就算是到了,以前講:你進了這個城門就算你到了北京城,不管你是從哪一個門入,或是你從正陽門入,或你從東直門、你從西直門、德勝門、安定門……,你只要進了,那就是進到北京了。所以說「方便有多門。」

這「歸元性無二」,大家的目的是一樣的,都是要見性,就像大家的目的一樣都是要到北京城,它有九個門你都能進去,進了就算是到了北京。所以說「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這是講一般修行沒有優劣前後的差別,但是你總要選一個門來契入。

 

聖性無不通。順逆皆方便。

初心入三味。遲速不同倫。

 

聖性無往不通,沒什麼好揀擇,順逆都是方便,無論是隨順佛性,或是逆無始織妄業流;不管你是「遮」,或是「照」,你是從「妙有」入手,或是從「真空」入手,都是方便。但以初心方便,如果「順」則易入,收效就速,如果「逆」則難入,收效就遲;就像舍利弗,他教修行的方式用錯了,他教一位冶金的弟子去修不淨觀,教一位在墳場工作的去修數息觀,這就是不契機。佛教他們兩個修行方式換一換,很快就證果了。所以說「初心入三味。遲速不同倫。」要揀擇圓通,挑一個方便來入手,一般人是沒有能力挑的,所以佛讓文殊菩薩為我們揀擇,文殊菩薩是七佛之師,他大智大慧,自然有能力來觀娑婆世界眾生的根器。

 

下面這是講六塵。第一個:

 

色想結成塵。精了不能徹。

如何不明徹。於是獲圓通。

 

這是講優波尼沙陀觀色塵,觀色性空而悟入。

色惟憑妄想而凝結,所以說「色想結成塵。」「塵」就是有障礙的塵相。如果以心精來了別它,「精了不能徹。」始終不能明徹。「色塵之體」原本就是經文講的「晦昧為空。」「結暗為色。」本來就是昏昧的,如何依以此不明了、不透徹之物去修。初心要依色塵來修,是很難從這裡去見性的,所以說優波尼沙陀是比較特別的,他在這裡可以得圓通,但是不是說他能得就每個人都能得,一般人是沒有辦法的。

 

第二個:

 

音聲雜語言。但伊名句味。  

一非含一切。云何獲圓通。 

 

這是講憍陳那尊者,是從聲塵入道。這聲塵除了音聲,還參雜著語言。

「但伊名句味。」就是一句話它就是一個意思,一名沒有辦法遍含一切名,一般初心的學人沒有辦法藉此修學入圓通。

所謂「初心」就是剛開始,初步你要入道,你沒有辦法一含一切,一義含一切義。初心沒有辦法圓遍音聲語言,所以說「一非含一切。」他沒有辦法從這裡獲得圓通,沒有辦法依此不通之物,幫助你速獲圓通,因為音聲雜著語言,一名不能遍含一切名,一句不能遍含一切句,一義也沒有辦法遍含一切義,初心的人也就是就剛開始修學的人沒有辦法。

憍陳那尊者從這裡來入道,算是特別的。

 

再來是香嚴童子:

 

香以合中知。離則元無有。

不恆其所覺。云何獲圓通。

 

香嚴童子是從「香塵」入。

那香塵必然要有鼻根來聞,所以說「香以合中知。」有鼻來聞,才能顯發出香塵。如果離而不合,那就沒有香了。而且能覺知的鼻根,不能恆常與所覺知的香塵相合。如果與塵合的時候,則有能覺,離塵的時候,就無所覺,一下有覺一下無覺。云何初心之人,依此不恆常之物來獲得圓通。所以說「不恆其所覺。云何獲圓通。」

 

第四個是藥王、藥上兩位菩薩:

 

味性非本然。要以味時有。 

其覺不恆一。云何獲圓通。

 

藥王、藥上這兩位菩薩是從味塵來契入的。

但是味塵它的體性非是本然,「本然」就是自然。也就是什麼?它要有一個舌頭來嘗,要合於舌根的時候,你才知道有味,舌根的能覺之性,不能恆常與「所覺」合而為一,你不可能每時每刻都在吃東西,每時每刻都在嘗東西。所以「其覺不恆一。云何獲圓通。」不恆之物沒有辦法速獲圓通。

 

第五個:跋陀婆羅,

 

觸以所觸明。無所不明觸。

合離性非定。云何獲圓通。 

 

跋陀婆羅是因觀觸塵而悟入的。

觸塵本無自性,要以有知的身根來接觸,才有所謂的覺知冷暖澀滑違順等相,這樣才有觸。

「觸以所觸明。」上面這個「觸」字是指「觸塵」,下面這個「觸」字是指身根。「所觸」就是要有身根去碰觸它。所以說「觸塵」必須以身根所對之物,乃得發明顯現。所以說「觸以所觸明。」

「無所不明觸。」若沒有所觸之物與能觸的身根,則不能顯發觸塵。合離之性,本非一定,云何初心,「初心」就是初學,初學的人如何能以此不常之物,速獲圓通,是沒有辦法的。

這是講跋陀婆羅,所以他是比較特別的,「跋陀婆羅」翻作中文叫做「賢護」。

 

第六個是摩訶迦葉,

 

法稱為內塵。憑塵必有所。

能所非遍涉。云何獲圓通。

 

摩訶迦葉從法塵而悟入。

法塵不同於外五塵之實質,乃是五塵謝落的影子,謝在意地之中,惟獨「意」中所緣。它原本是五塵謝落的影子,謝落以後它就變成法塵,在意根當中去攀緣就是獨影境,所以叫「法塵」稱為「內塵」。

「憑塵必有所。」憑外五塵謝落,那必有所謝落之影,所以外塵為「能謝」,內塵就是「所謝」,但是外塵有五個,謝落必有先後,內塵也有五個。這個影子它就是一個境,此境則非彼境。「能所非遍涉。」是說「能」不是「所」,「所」不是「能」,「能緣」非「所緣」,「所緣」非「能緣」,所以叫「能所非遍涉。」

一般人沒有辦法打破「能、所」,所以惟專一境,捨一緣一。「捨一緣一」就是這個不看了,他就專注到另外一個塵相,也就是境界上面,這叫「捨一緣一」。「能所非遍涉。」「能、所」沒有辦法互遍互涉,就是沒有辦法打成一片,都還是「能緣之心」與「所緣的境界」,雖然緣的是內塵,但還是有「能所相」,這樣是沒有辦法打成一片,所以叫「能所非遍涉。」「云何」就是你怎麼能夠,你怎麼能夠依此能所熾然的法塵來獲得圓通,這是沒有辦法的。

 

再來是講五根。第一個是阿那律陀,

 

見性雖洞然。明前不明後。 

四維虧一半。云何獲圓通。

 

明明是要講六根,為什麼講五根?就是把「耳根圓通」放到最後面去。

阿那律是依眼根,是因為見性而悟入者。

眼根雖然洞然明徹,但如果從四方來看,就是「明前不明後。」前面他能知道,左右兩方他能夠看到;以我們人為中心,眼睛視力的範圍大概可以看到一百八十度、一百九十度,前、左右可以看到,後方你就看不到了,所以說「明前不明後。」如果從四維上來講,只見前兩維,不見後兩維,所以說「四維虧一半。」「三分言功。一分無德。」初心怎麼能夠在這裡速獲圓通?是沒有辦法在這裡速獲圓通的。所以說「云何獲圓通。」

 

再來是鼻根,

 

鼻息出入通。現前無交氣。  

支離匪涉入。云何獲圓通。

 

周利槃特迦是用鼻息,因鼻根而悟入。

「鼻息」就是鼻中的氣息。他觀鼻息出入,「出」通於外,「入」通於內,所以叫「鼻息出入通。」就是前面講的「有出有入」,「現前無交氣。」什麼叫現前無交氣?就是出息盡的時候,就不是「入」,入息盡的時候,就不能「出」。即此出入稍停之時,名為「現前」,並沒有交接之氣,是前面講的「而缺中交。」一樣是三分缺一,這一就沒有功德,所以說「三分言功。一分無德。」

這裡「出」息是一分,「入」息是一分,還有一分就是「停留」,最後這個停留只有功而無德了,所以說「三分言功。一分無德。」

 

「支離匪涉入。」什麼叫「支離」?這鼻根支分離異,各有所據,所以說有出無入,有入無出,這就是支離之處,沒有辦法互相攝入;出就不是入,入就不是出。初發心的學人是沒有辦法依不圓之根速獲圓通的;沒有辦法從鼻根這裡速獲圓通,論三分之功,它還缺了一分。

 

再看從舌根的,

 

舌非入無端。因味生覺了。

味亡了無有。云何獲圓通。

 

憍梵缽提是從舌根而悟入。

舌不因味,而即能覺了,乃為無端。「舌非入無端。」就是說這舌沒有味道、沒有東西來給它嘗,它是沒有辦法顯發出來這舌根的功能,所以難為無端,「無端」就是「無因」。所謂「舌入」不屬於「無因」而能知味,是有味塵、有東西來給它嘗的時候才能產生覺知,所以叫「因味生覺了。」

「味亡了無有。」東西你吃掉了,或是你不嘗了,那舌根功能就顯示不出來。所以多數的人沒有辦法依舌根而獲得圓通。

 

再來是身根,

 

身與所觸同。各非圓覺觀。 

涯量不冥會。云何獲圓通。

 

「畢陵伽婆蹉」翻作中文叫「餘習」,因為觀身根苦諦而悟入。

這身根與彼所有觸塵相同,就是前面講的:「觸以所觸明。無所不明觸。」這跟身是一樣的,身要能覺觸,必須要有「所觸」,就是要有東西來接觸:「觸塵」要能顯發必然要有「身根」,身根的「觸」是要有東西來觸才能發明,沒有「觸塵」,也就是所觸之塵,那就沒有辦法發明。

什麼叫「各非圓覺觀。」「圓」一字是雙貫於覺、觀二字,就是圓觀、圓覺。「圓覺」就是獨立的全體。「圓觀」就是絕待的智慧。身根與前的觸塵都不屬於圓覺、圓觀。為什麼?因為它必須要有東西來相合,也就是要「根塵相合」才能顯現出來,所以前面講觸塵離身根就沒有辦法顯現。身根離開了觸塵也沒有辦法作用,也沒有獨立的絕待。

「涯量不冥會。」就是「身」之於「觸塵」,一個是有知,一個是無知,各有邊涯、分量,所以叫「涯量不冥會。」不能在離開的時候,冥知契會,一定要合上去,一旦離開,它就無法顯出作用,所以說「云何獲圓通。」合離有無,其性不定,一下合一下離,一下有觸一下沒觸。一般人沒有辦法在這裡去悟道,沒有辦法從這裡速獲圓通。

 

再來是第五個須菩提,

 

知根雜亂思。湛了終無見。  

想念不可脫。云何獲圓通。

 

須菩提尊者從意根而悟入。

這「意根」就是「意知根」,就是第七意識「末那識」。「意識」就是第六意識。

「知根雜亂思。」的「知根」就是「意知根」,也就是第七意識。「雜」是「夾雜」。「亂思」就是亂想,指第六意識,此識在諸識中最亂最強,最難調伏。

什麼叫「湛了終無見。」就是說脫盡意識,湛然了知之境,終究是不可見。這「想念」一般人是沒有辦法一時頓脫,因為你「知根雜亂思。」沒有辦法去見到湛然之境。為什麼?因為你「想念不可脫。」意識一直在妄動,沒有辦法一時頓脫。所以初發心的學人,要依雜亂、亂想的意根,也是沒有辦法速獲圓通。

所以說須菩提算是比較特別的。

 

下面講六識,第一個是眼識:

 

識見雜三和。詰本稱非相。

自體先無定。云何獲圓通。 

 

舍利弗是從眼識而悟入。

「識見」就是「見識」。「識見雜三和。」就是「見識」屬於眼,即是眼識,「雜三和」就是根塵相對,識生其中,能所合說,所以叫「識見雜三和。」「能所」就是「有能有所」,眼識它必須要有東西攀緣,它才能顯現。眼家是隨念分別,外對色塵,內對眼根,中間乍現,所以叫「識見雜三和。」

隨念粗略的分別,這是眼識,因為它「能」依自體,「所」依根塵,所以叫「雜三和」。一個依著眼根,一個依著色塵,必須根塵相對,它才能夠顯現出來。

 

什麼叫「詰本稱非相。」就是所生之識,詰其根本,無所從來。第一個,不從根生。就是只有根沒有塵,則不自生。第二個,不從塵生。色塵是無知的,不能生識,詰其根本,它根本沒有體性。第三個,不是根塵和合共生。因為根是有知,塵是無知,所生的「識」不可能一半有知一半無知。所以說「詰本稱非相。」因此舉體是虛妄不實。「非相」就是指虛妄不實。「自體先無定。云何獲圓通。」就是講這個「識」它的「根」是虛妄不實,所以一般人依此是沒有辦法獲得圓通。這是講眼識。

 

再來是耳識,

 

心聞洞十方。生於大因力。 

初心不能入。云何獲圓通。

 

普賢菩薩從耳識而得悟入。

這「心聞」就是耳識,能洞徹十方,能圓聞無礙,這是過去生歷劫修行而來,所以說「生於大因力。」這「大因力」就是它因地的大願力之所成就,他才能夠「心聞洞十方。」不是有耳識就有洞聞十方的功能,須是深位菩薩才能夠。就像《圓覺經》裡面講:眾生要是清淨到極處,十方世界下幾滴雨,他都知道,眾生起個心念他都知道,眾生的音聲他都能聽到。但是一般凡夫的耳識,頂多大概就是聽到牆壁那一頭講的一些話而已,也還聽不太清楚,所以說初心沒有辦法入,你大概就是能分別某些東西,像現在講的在一定的頻率範圍內他聽得到,超過這個頻率以外的,也沒有辦法聽到。所以說這是深位的菩薩才有辦法做到,初發心的學人是沒有辦法,所以說「初心不能入。云何獲圓通。」

 

再來是鼻識,

 

鼻想本權機。只令攝心住。  

住成心所住。云何獲圓通。

 

孫陀羅難陀從鼻識而悟入。

「鼻想」就是於鼻端觀鼻端白。「鼻想本權機。」本來就是隨機而施設的,不是鼻識本有的,鼻識是分別香臭的,所以「鼻想」本來就是權巧令其收攝散亂心,令得暫住而已。一旦有所住,則有能住之心;其實真心是無所住,觀鼻端白,鼻端白就變成所住之境。你依此而修,就算修成了,那也是心有所住,是沒有辦法獲得圓通。所以說「住成心所住。云何獲圓通。」

 

再來看第四個是舌識,

 

說法弄音文。開悟先成者。

名句非無漏。云何獲圓通。 

 

富樓那從舌識而悟入。

舌識說法,是播弄音聲,以及音聲文字,富樓那能大開悟,成阿羅漢,這是曠劫辯才之力,所以他才有辦法,這不是一生所能得到的。

富樓那他是歷劫以來都這樣在舌識上用功,不是一時舌識的功能,因為舌識本是了別味覺,可是他能嘗得法味,那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以名身、句身、及文身,不是你舌識嘗的功能。所以說「名句非無漏。」「名句」就是講經典的文字語言,歸根結底終究是文字語言,不是無漏之法,初發心的學人在這裡沒有辦法獲得圓通。

再來是身識,

 

持犯但束身。非身無所束。  

元非遍一切。云何獲圓通。

 

優波離尊者是從身識而悟入。

「持犯」就是講持殺盜淫戒,要令清淨,不使有犯,但也只能約束身識而已,要記住,是身識。身識的範圍其實就是「覺觸」。

他說「非身者無所束。」有兩種意思,一個就是身識範圍之外,就沒有辦法約束。實際上按照戒律來說它是可以約束的,因為他攝這身識,其他的他就能攝。所以說「我先執身,次第執心」,可是一般人他沒有辦法,身雖不動,心還在攀緣。很多持戒的人他是著相的,他以為:我身識約束住了,其他的就能夠約束。其實那只是一個初心方便而已,他沒有辦法從這裡獲得圓通。

那要先說明:不是說持戒不能成就,而是說他沒有辦法從身識這裡悟入。

那第二個意思就是:有一些他是沒有身的,「虛空神」沒有身,「舜若多神」沒有身,他們不是一般的這種肉身,覺觸合離這樣了別,但是他們還是有身識,虛空神還是有身識。你把兩個合起來看,「非身無所束。」離開了身識的範圍,雖然一般人他用戒律約束身分,一旦離開身識的範圍,腦袋就開始打妄想,舌頭:妄言、綺語、兩舌,這就是身識的範圍之外,所以尚不遍於口業和意業這兩種業;何況菩薩,清淨律儀,八萬細行,一切法門。

「元非遍一切。」「遍」就是「遍滿」的意思。初心剛開始是沒有辦法,將這身識約束住了,其他也都全部約束住,是沒有辦法依此不遍的法門,而速獲圓通。

所以要知道:舜若多神無身,但他不是沒有身識。

這兩個要合著一起看,一個是身識的範圍內,他只能約束身識的範圍。「持犯但束身。非身無所束。」舜若多神他沒有身,你要約束他,他是沒什麼可以約束的,但是他還是有身識。一般人身識的範圍,你叫他守戒律,相上做得好,那沒有問題。但在心地上,其他的五識他沒有辦法降伏住,所以要清楚。

 

再來是意識,

 

神通本宿因。何關法分別。  

念緣非離物。云何獲圓通。

 

大目犍連用意識而悟入。

不可測度,所以叫做「神」。自在無礙,所以叫做「通」。「神通」是他宿世的因緣,大目犍連的神通是「心光發宣」,追究其根本,乃是宿世久修,所以遇佛聞法就成就。其實一般人的意識沒有辦法像他一樣,馬上就達到這樣的境界。所以說「何關法分別。」「法分別」就是意識。何關於意識對於法塵上所起的分別;意識對法塵所起的分別是念念攀緣,法塵合則有,離則無。所以說「念緣非離物。」你攀緣一個境,此境則非彼境,彼境則非此境,所以說「念緣非離物。」初發心的人沒有辦法依著攀緣的妄識來獲得圓通。念緣非離物,「物」就是「法塵」,一般人是一定要有東西可攀,大目犍連他不是一般人,他的大神通是他宿因而來,他心光發宣是久修而成,初發心的人用這生滅意識,是沒有辦法成就的。

目犍連的根器在這裡示現也是特別的,所以一般初心人是沒有辦法入。

這是講六識。

 

再來講七大,第一個地大,講持地菩薩,

 

若以地性觀。堅礙非通達。

有為非聖性。云何獲圓通。 

 

這是從地大來悟入。

以地大之性而為觀察,所以說「若以地性觀。」境界則是堅礙之物,而非是通達。持地菩薩平填道路屬於有為的善法,不是無漏之善。所以後來佛教導他「銷歸自性」,那才成就無漏。如果不銷歸自性,那就是有漏的善,所以說「有為非聖性。」他這是有漏之法,不能快速契入無為的真如佛性,所以說「云何獲圓通。」

 

再來看水大,

 

若以水性觀。想念非真實。  

如如非覺觀。云何獲圓通。

 

月光童子是從水大而悟入。

若從水大觀水性,是要想念而成,非是真如實際,所以說「若以水性觀。想念非真實。」「如如非覺觀。」覺觀不是如如不動之理,如果你想要契入真如不動之理,須得如如不動之智;若起分別心來覺觀,都是不相應。所以說「如如非覺觀。」如如不是六識覺觀所能契入的。所以說初發心的人沒有辦法依此覺觀之心,來獲得圓通。

 

再來是火大,

 

若以火性觀。厭有非真離。  

非初心方便。云何獲圓通。

 

「烏芻瑟摩」翻作中文叫「火頭」,他因觀火大而悟入,是以火大之性,而為觀境。

烏芻瑟摩有欲火,他想要求離欲。但如果沒有做到身心俱斷,斷性亦無,那就不是真的離欲,初心之人沒有辦法把欲望一下子就消滅掉,還會有微細的欲望。所以說「非初心方便。云何獲圓通。」初發心的人沒有辦法把淫心馬上給消除。「厭有非真離。」沒有達到「身心俱斷,斷性亦無」,仍舊有欣厭之心,不是真離。對初發心的人而言,觀火大這不是方便之法,所以不能獲得圓通。

 

再來是風大,

 

若以風性觀。動寂非無對。

對非無上覺。云何獲圓通。

 

琉璃光法王子是從風大而悟入。

若以風大之性,而為觀境,風大之性,一下動,一下寂靜,他遍觀內外,皆是妄緣風力所轉。風有動有寂,「有動」就是在吹的時候,但也有停下來的時候,那就是循環生滅,有對待之相,即是無常之法。「對非無上覺。」既有對待,自然不是無上的覺體,所以初發心的人,沒有辦法依此無常變壞之法,來獲得圓通。

 

再來是空大,

 

若以空性觀。昏鈍先非覺。  

無覺異菩提。云何獲圓通。

 

虛空藏菩薩是觀空大而悟入。

 

這是以空性來觀察,以空大之性為所觀的境界,觀四大無依,妄想生滅與虛空無二,佛國本同。

虛空是怎麼來?是「晦昧」而來,所以說「晦昧為空」,「晦昧」就是「昏昧」的意思。「昏」就是「冥」,「鈍」就是「頑」,變成「冥頑」之相,也就是變成「頑空」,所以自體是昏鈍的,不是靈明覺知的,既然不屬於靈明覺知,則與菩提佛性相異,所以說「無覺異菩提。」菩提就是覺性。初發心者沒有辦法從這裡獲得圓通,證得無上的覺道因為本身境界相就是昏鈍的。想以昏鈍之因,取靈明之果,那是不可能的。

 

再來是識大,

 

若以識性觀。觀識非常住。  

存心乃虛妄。云何獲圓通。 

 

彌勒菩薩是從識大而入,因觀識大而悟入。

如果以「識性」為所觀境,諦觀十方唯識。但是「識」歸其根本還是念念生滅,觀識體它是生滅不停,終究是迷失佛性而來,所以說「觀識非常住。」且存心觀之,已是虛妄,所以說「存心乃虛妄。」

何況所觀的識大非常住,它是生滅念念不停,所以也是虛妄的。講「識大」就不光是意識而是包含八識。

初發心的人沒有辦法依此虛妄的識大來成就。

 

再來是見大,

 

諸行是無常。念性元生滅。

因果今殊感。云何獲圓通。 

 

大勢至法王子從見大而悟入。

見大一般是排在第六,今天彌勒菩薩的「識大」在前面,大勢至的「見大」放在這裡,這是要讓我們知道它是一個特別法門。

「諸行是無常。」「見大」即是「見分」,見分怎麼來?是因無明蓋覆真性,虛妄而有的,所以說「諸行是無常」。你一切的起心動念,你的種種行為,六根對六塵的分別,都是見大的功能,不是只有眼見,還包括耳聞它都有「見分」存在,都是它的功能、作用,但是觀其性原是生滅的,所以說「念性元生滅。」它是虛妄的。以此為因,實屬生滅。如果以生滅之因,而求現證不生不滅的圓通,因果相背,不相應,所以說「因果今殊感。」以生滅的妄心,要求不生不滅的果,是做不到的。初發心的學人沒有辦法依此來獲得圓通。

所以說「諸行是無常。念性元生滅。因果今殊感。云何獲圓通。」

 

我今白世尊。佛出娑婆界。 

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

欲取三摩提。實以聞中入。

 

這就是文殊菩薩揀擇二十四聖,都不堪任此方之機,為什麼?因為總結如果從六塵而入,六塵妄結而不一,六塵是色、聲、香、味、觸、法,你都要有根來合,那才能夠顯發出來;如果從五根而悟入,五根,此根則非彼根,隔越而不通;如果從六識而入,六識生滅宛然;如果從五大而入,五大是無知昏鈍;如果從識大而入,識本生滅非是常住;如果從見大而入,念性是無常,詰其根源,它終究是無常。以上的都不合此方的根機,所以難入圓通本根。

這裡文殊菩薩總結,他告訴世尊,「佛出娑婆界。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欲取三摩提。實以聞中入。」如果想要速取三摩提,要從耳根來契入,同時離苦得解脫。

這是文殊菩薩為我們揀擇圓通。

 

離苦得解脫。良哉觀世音。

於恆沙劫中。入微塵佛國。

得大自在力。無畏施眾生。  

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  

救世悉安寧。出世獲常住。

 

這是總讚歎觀世音菩薩的德行。

「於恆沙劫中。入微塵佛國。得大自在力。」這是讚歎他有三十二應,所謂入國土現三十二應。然後「施無畏」,無畏施諸眾生,觀世音菩薩有十四種施無畏力,這上面都有講到。從「音」能入「妙」,所以叫「妙音」。唯觀世間音聲以成己德,所以叫「觀世音」。於「音」無所著,就叫「梵音」。應不失時,所以叫「海潮音」。這幾個特別要知道。

「從音入妙」就是從音聲來得圓通,不循聲流轉,所以叫「妙音」。聖人沒有自己,以物為己,因為與眾生同一體性。唯觀世間音聲以成己德,所以叫「觀世音」。於音無所著,所以叫「梵音」,也就是「清淨音」。應不失時,所以叫「海潮音」,海潮有漲潮有退潮,時時都有作用,所以叫「應不失時」,也就是尋聲救苦,隨機感應。故令此世間、出世間皆獲利益,所以說「救世悉安寧。出世獲常住。」

這是讚歎觀世音菩薩的德行,讚歎觀世音菩薩能幫助眾生離苦得解脫,於恆河沙劫中能夠現三十二應、十四種施無畏力幫助眾生。

 

再來看,

 

我今啟如來。如觀音所說。  

譬如人靜居。十方俱擊鼓。  

十處一時聞。此則圓真實。

 

這裡是特別講到:為什麼選擇觀世音菩薩的耳根圓通。他說:「我今啟如來。」「啟」就是恭敬地向佛稟明的意思。「如觀音所說。」就像觀世音所說的。

下面講「圓、通、常」,第一個是圓真實:「譬如人靜居。十方俱擊鼓。十處一時聞。」

一個人在安靜的時候,十方同時擊鼓,十處的鼓聲你可以同時聽到。所以說「此則圓真實。」這就是圓真實。聽沒有障礙,來自十個方向,也就是三百六十度,都可以聽見,就像現在的環繞音響一樣,你聽到這音聲,無論是哪一個方位過來的,都能知道,這就是「圓真實」,「圓」是「圓滿」的意思。

就是說這裡的眾生他的耳根特別利,哪裡利呢?具有圓、通、常這三個作用。

 

下面講「通、常」,

 

目非觀障外。口鼻亦復然。  

身以合方知。心念紛無緒。  

隔垣聽音響。遐邇俱可聞。

五根所不齊。是則通真實。

 

經文這裡就講得很清楚了,這就是「通真實」。

他說:「目非觀障外。」「眼」要有色塵可對,你這眼睛只要有遮擋,你就看不出去了。口鼻也是一樣,鼻子捏住就沒有辦法呼吸了,沒辦法去聞氣味。舌頭也是一樣,沒有東西來給它嘗,就沒法有嘗的作用。你沒有與身體合離,就沒有辦法有覺觸。「意」,你眼睛閉起來,其他的五根,你要是不攀緣,也沒有謝落的法塵,必然要有法塵才能顯現意根。眼、鼻、舌、身、意都沒有這麼利,所謂「利」,必然要具有「圓、通、常」,這裡的眾生耳根是特別利的,其他的五根是沒有辦法比得上的。所以說「目非觀障外。口鼻亦復然。身以合方知。心念紛無緒。」心念一直妄動沒有辦法停住。

但是耳根不一樣,耳根是「隔垣聽音響。」隔著一堵牆壁你都可以聽到音聲,所以叫「隔牆有耳」。「遐邇俱可聞。」無論遠近瞬間都可以聽得到。這就是其餘五根沒有辦法做到的。這耳根它具有「通真實」,「通」就是「沒有障礙」。乃至在睡夢中它都能聽,只是有時候會聽錯。

 

音聲性動靜。聞中為有無。  

無聲號無聞。非實聞無性。

聲無既無滅。聲有亦非生。  

生滅二圓離。是則常真實。

 

音聲雖然有動靜,聞性不屬於有無,聞性不會因有聲而生,也不會因無聲而滅。所以說「無聲號無聞。非實聞無性。」無聲的時候你說你沒聽到,並不是聞性不見,「聲無既無滅。聲有亦非生。」就是講「聞性常在」,聞性不生不滅,不隨聲的有無,不隨聲的生滅而變化,這就是聞性。

「生滅二圓離。是則常真實」,「圓離」就是圓滿離開、徹底離開。也就是徹底離開生滅,這就是「常真實」。所謂「利根」必然具有圓、通、常這三個真實。圓真實、通真實、常真實。

 

縱令在夢想。不為不思無。

覺觀出思惟。身心不能及。 

 

縱然是在熟睡,於夢想之中的時候,「不為不思無。」你忘卻夢外動靜之境,了無所思,而此聞性亦不因為你無所思而變滅。「為」就是作為,「思」就是去思考,去思量,不會因為你不作為,不會因為你不思量不思考,這聞性就沒有了。

也不會因為你沒有去想而銷滅。所以縱然是在夢想,聞性也是常在的,即使你沒有刻意去聽,你沒有刻意去想,這聞性還是能聽到,所以叫「不為不思無。」你縱然在夢想它也是常在的。

 

「覺觀出思惟。身心不能及。」上一個「覺」就是「聞性」,「觀」就是指「聞性的照用」,這個照用是寂而常照,不假思惟,所以說「覺觀出思惟。」

 

「身心不能及」,這個「身根」兼眼、鼻、舌其他三根,還有「心」就是「意根」,「身心不能及」就是五根沒有辦法與它相比,這是講耳根它特別利,這裡給你指示出來,那你就會修了,你就知道為什麼我們要用耳根,因為耳根特別利,利在哪裡呢?具有圓、通、常。縱然你在那裡無所作為,你身體沒有動,躺在床上,甚至你在夢中你在昏睡,昏睡的時候,意識也沒有在那裡思考思惟,這個聞性還是常在的。一般來說,身心有寤寐開合,聞性不為夢想所昏,乃至到夢中聞舂擣聲,你縱然搞錯,你聽成是別的音聲,但是聞性還是常在,不是無聞,所以說「不為不思無。」

五根發識皆有遍行之思,就是都有遍行心所,不能圓照,唯獨耳根虛融,音聲一到無思無念,寂然而照,這個是特別講耳根。

實際上每一根都具有圓、通、常,只是這裡的眾生,他感得的業報就是耳根特別利,所以從這裡開悟。他方世界的眾生也有其他根特別利,所以才說在娑婆世界,其餘二十四聖是比較特殊的,這裡大多數的眾生都是耳根利,所以才會特別強調耳根。就依經文的義趣說就好了,你不要想:「我在眼根也可以發現它的圓、通、常,我是眼根特別利。」實際上並沒有,因為這裡的人,他的業生下來就是這個樣子,所以自己不用在那裡再多作妄想。因為現在的人妄想很多,你跟他講「耳根利」,有的他就會說:「那我眼根利不行嗎?」不是行或不行,就是你自己看看,你睡覺的時候,你眼睛還能看嗎?你在睡覺的時候,你鼻根幾乎沒什麼作用,睡著的時候跟隻死豬一樣,把你擡來擡去,你也不知道,表示你這身觸也沒感覺。所以說還是耳根利,這是沒有錯的。不然為什麼睡覺時你用鬧鐘,它可以把你叫醒,乃至有人學外文,他用睡眠學習機,他睡覺的時候還在聽外文,為什麼?因為他耳根利。一般來說,這裡的眾生他多數都是先聽得懂,所以就是耳根利,那小孩也是一樣的,他一定先聽得懂,他不會講,但他能聽得懂。包括你學外文,不管你學英文,你學日文、學俄文、德文、法文都一樣的,多半都是先聽得懂,多數的眾生都是這樣,之後才慢慢會說,這就是耳根特別利的一個鐵證。所以有人學外文,他就是聽那個國家的流行音樂,這也是他學外文的一種方法,因為也是耳根特別利。我舉世間的這些例子,就已經很清楚了。

 

今此娑婆國。聲論得宣明。  

眾生迷本聞。循聲故流轉。

阿難縱強記。不免落邪思。  

豈非隨所淪。旋流獲無妄。 

 

這個娑婆世界是以音聲而為佛事,所以說「聲論得宣明。」但是眾生循聲流轉,所以迷失本來的聞性,所以叫「眾生迷本聞。循聲故流轉。」

「阿難縱強記。」阿難縱然記憶力很強,能夠憶持如來所有講過的話,他都能記憶,但是因為不達聞性,所以不免落於邪思當中。

 

沒有見性,你聽再多也沒有用。阿難他的記憶力好是一個,還有他的耳根也算利,聽了他就能記,但是因為不達聞性,他是以攀緣心在聽法,非得法性,這是《楞嚴經》上講的,所以「不免落邪思。」

「豈非隨所淪。」這是說他還是隨著音聲輪轉生死,縱然天天聽經還是沒有辦法見性,沒見性就還是隨音聲而轉。

 

「旋流獲無妄」,「旋」就是「返流」,也就是「入流」。他沒有辦法斬斷他的攀緣、他的妄想,所以沒有辦法入流,來獲得無妄。獲得無妄就是不隨生死,要能夠入流隨於真常才能獲得無妄。阿難之前他縱然強記,但還是不達聞性,沒有辦法見性,所以不能「旋流獲無妄。」

 

阿難汝諦聽。我承佛威力。

宣說金剛王。如幻不思議。  

佛母真三昧。

 

下面這,從「阿難汝諦聽」一直到「佛母真三昧。」這就是總結佛在此所要教的法。

「我承佛威力。」這是文殊菩薩講的。宣說「金剛王。如幻不思議。佛母真三昧。」這可以當一句來看。「金剛王。如幻不思議。佛母真三昧。」這是總結這個「法」,勸阿難修,以顯示「法」的殊勝。諸佛由此三昧而出,所以叫「佛母真三昧。」

 

汝聞微塵佛。一切秘密門。  

欲漏不先除。畜聞成過誤。

 

這是講阿難他多聞沒有用,聽再多經沒有用,就像一些學佛人,經聽得再多,道理覺得再對,最後還是退轉的人太多了,何況他們根本沒有阿難這樣的記憶力,他們佛經也記不住。人家阿難是聽了一遍他就記住了,有人聽經聽了十幾年,還是照樣顛倒,有的人到後來連素食都沒有在吃,這就是顛倒的眾生。

他說:阿難即使你聽到微塵佛講的一切佛法,但是因你習漏沒有除,所以你聽得再多也沒用,「解」過多了,沒有「行」,這就叫「有解無行」,「有解無行」那只會增長邪見。

 

將聞持佛佛。何不自聞聞。

 

「將聞持佛佛。」「佛佛」就是講「佛法」。你能聞持佛所說的佛法,乃至佛佛所說的佛法。「憶持如來億劫秘密妙嚴」,是說這尊佛講的,你聽了記得住,下一尊佛講的你也能記得住。所以說「將聞持佛佛。」佛法是佛佛相傳,佛佛道同,所以講「將聞持佛佛。」

那麼既然能持佛所說,你何不反聞聞自性呢?就是「何不自聞聞。」如果你能返照就能成就真實三昧。

 

聞非自然生。因聲有名字。

 

從「聞非自然生」以下有六句,一直到「六根成解脫。」是顯示「妄不是真」,隨逐音聲之聞根不是自然而生,而是要因「聲」而顯,所以叫「聞非自然生。」就是說「聞根」是因為音聲而相對的,這個是虛妄的。所以說「因聲有名字。」

這裡是教你怎麼「旋聞與聲脫。」教你怎麼返源,從耳根返源。他先告訴你:「聞根」跟「音聲」它是相待法,是虛妄的,前面講:「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到這裡「聲塵」跟能聞的「聞根」就銷亡,所謂的「銷亡」不是說他不聞,而是不循聲流轉。你要是修行修到後來耳根不見了,那是不可能的事情。這裡是顯示「妄不是真」。

 

旋聞與聲脫。能脫欲誰名。

 

旋其虛妄的聞根,脫離聲塵,這能聞的、能脫的又是誰?這裡主要是講「能脫的」是誰。根塵就銷落,就沒有能聞所聞了,所以講「能脫欲誰名。」「欲誰名」是要問你「能脫的是誰」?但不是叫你去找誰,而是叫你「反觀」;既然已經銷亡,那能聞的、能脫的又是誰?其實也沒有所謂「能聞」的,因為必然有「所聞」才能聞,必然有「所脫」的,才有「能脫」的。所以說「能脫欲誰名。」

 

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脫。

 

從耳根這一根返源,「六根成解脫。」

這裡教旋其「妄聞」而脫「聲塵」,所以叫「旋聞與聲脫。」你真脫了以後,那「能脫欲誰名。」能脫者又當叫做誰?意思就是沒有能脫的,這時「能、所」就徹底銷亡了。

到最後「能、所」真的徹底銷乾淨,沒有「能聞」的耳根,也沒有「所聞」的音聲,也沒有「空觀智」來觀這個覺,就是沒有空觀智可得,所以是徹底地清淨。

 

見聞如幻翳。三界若空華。  

聞復翳根除。塵銷覺圓淨。

 

這是「從假入空觀」。

舉「見聞」就包含覺知,總示六根虛妄猶如幻翳,不光耳根如幻,包括六根都如幻,三界都如同虛空華。但於聞性旋復,則六根銷除,所以說「聞復翳根除。塵銷覺圓淨。」耳根清淨,則六根清淨,六根清淨,則六塵清淨。所以說「塵銷覺圓淨」,則本有的圓淨佛性就徹底顯現。

這是從假入空觀,觀「見聞如幻翳。三界若空華。」

 

淨極光通達。寂照含虛空。

卻來觀世間。猶如夢中事。  

摩登伽在夢。誰能留汝形。

 

這六句是「從空入假觀」。

所謂若諸塵淨極,心光獨露,通達無礙,寂而常照,包含虛空,自性圓明,回觀這個世間猶如夢中之事。這世間是虛妄的,因緣和合而有的所以叫「假」,前面是「真空」,這裡是「假」。若以此觀安心,則摩登伽亦在夢中,誰能留汝的形骸?這就是「從空涉假」,即使是摩登伽也如同夢中之物,何況你這身心,也是如夢中之物,這就是「從空入假」。

 

如世巧幻師。幻作諸男女。

雖見諸根動。要以一機抽。  

息機歸寂然。諸幻成無性。

 

這是「從空假以入中觀」。

「如世巧幻師。」以下有十五句「先假次空以入中道觀」。

「如世巧幻師。」就像世間使用幻術的術師,他能夠變幻出幻化的男女相,所以叫做「幻作諸男女。」

「雖見諸根動。」「諸根動」就是六根在妄動。「要以一機抽。」「一機抽」就是比喻一精明之體。

「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在眼曰見……,在意曰知,所謂「雖見諸根動。」是六根的差別。「要以一機抽。」就是惟以一精明,隨緣異用。「息機歸寂然。」「息機」就是休息的機關。「機關」是什麼,就像槍的扳機一樣。你這心在妄動,這一念妄心要叫它銷滅,自然就寂滅。所以喻旋一根精明之體,令其還源,所以叫「息機歸寂然。」叫你要以一機抽,就是要你反觀一精明之體,也就是反觀心性,不要黏妄,若能從耳根,反聞聞自性,則能聞所聞自然銷落,所以說一根返源息機,六根自然就寂滅解脫。「諸幻成無性。」一切的幻相,當體即空,所以說「一根返源,六根解脫。」

 

六根亦如是。元依一精明。

分成六和合。一處成休復。  

六用皆不成。塵垢應念銷。  

成圓明淨妙。

 

前面是舉譬喻,這裡是跟「法」相合。

所以六根也如同幻事一樣,元是一精明之識體,用唯識講是「同一心識」,但是迷失真心以後,分成六個,甚至分成八個,因為你有八識,那這裡是講六根。若一處休復,就是從一根返源,特別是講耳根,就從耳根這一處休復,則「六用不成」,耳根一破,那「根、塵、識」三則應念銷亡。所以「一處成休復。六用皆不成。」塵垢應念銷,就自然成就圓明淨妙之德,也就是根、塵、識三個銷亡以後,無明暗昧的識體自然就轉成圓明淨妙之德,所以叫「成圓明淨妙。」到這裡則不墮空也不墮假,就證「一心中道」,這耳根三昧絕妙於此。

 

餘塵尚諸學。明極即如來。 

 

「餘塵」下面這兩句是說明「觀」的淺深。

如果餘塵未淨尚在學位,就叫「餘塵尚諸學。」若你去反觀,心性到達最極之處,就叫「明極即如來。」所謂去泥純水永斷根本無明,這就是成佛。所以叫「餘塵尚諸學。明極即如來。」如果你還有塵勞未盡,則尚在學位,如果徹底清淨了,那你就是如來。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這樣。

 

大眾及阿難。旋汝倒聞機。

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  

圓通實如是。

 

這是正結觀行。

就是「耳根圓通」並無別法,只是旋汝倒聞之聞機而已,什麼叫「旋汝倒聞機。」「旋」就是反觀聞性,「倒聞機」,「倒」就是顛倒。你顛倒的妄聞,你向外攀緣,現在他教你不要向外攀緣,不要循聲流轉。不向外攀緣,那「聞」什麼呢?「反聞聞自性。」跟「反見見自性」,「反嗅嗅自性」都是一樣的,不循聲,六根都一樣,不逐色聲香味觸法。

所以這裡耳根就是教你聞自性,所謂「聞自性」不是真的有個自性的音聲給你聞,而是叫你反觀而已,所以說「反聞聞自性。」總的來說,你可以「反觀觀自性」,這樣看你會更清楚。「性成無上道。」依聞性、依自性成就無上道。「圓通實如是。」你學佛法是要學什麼佛法呢?這個就是佛法,你還要去哪邊別求呢?「圓通實如是。」這就是真實圓通。從耳門圓照三昧入三摩地。

 

此是微塵佛。一路涅槃門。  

過去諸如來。斯門已成就。  

現在諸菩薩。今各入圓明。

未來修學人。當依如是法。  

我亦從中證。非唯觀世音。

 

這裡總共有十句是顯「同證」。

這是十方諸佛一路涅槃門,過去的佛已經因為耳根而成就,現在諸菩薩也因為耳根而入於圓明,未來修學人也當依於耳根。文殊菩薩說他自己也是從中而證入,不是只有觀世音菩薩。這是文殊菩薩自己現身說法,來證明這個法門是真實無妄,而且契合這個世間的眾生。

 

此上十五句是總結觀行,以顯因果同證。

 

誠如佛世尊。詢我諸方便。

以救諸末劫。求出世間人。  

成就涅槃心。觀世音為最。  

自餘諸方便。皆是佛威神。

即事捨塵勞。非是長修學。  

淺深同說法。

 

這是文殊菩薩說:誠如世尊讓我為大眾揀擇圓通方便。所以叫「誠如佛世尊。詢我諸方便。」

為什麼要揀則圓通?是因為要救度末劫的眾生,幫助這些想要求出離的人,要讓他們能夠取得涅槃,能夠成就涅槃心,是以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為最殊勝。

「自餘諸方便。」其他的方法,都是佛的威神,方便針對他們各人的,其實原本也沒什麼優劣的。但是若要按此間眾生的根器來說的話,那還是要用耳根,所以說「自餘諸方便。皆是佛威神。」

讓這裡的眾生「即事捨塵勞。」他們無法做到,這裡講「非是長修學。」非是可以通長這樣來修學。為什麼講「通長」?「通」就是通途,「長」就是長時間,這樣子來修學。「淺深同說一貫之法」是沒有辦法的,你叫一個業障重的眾生,讓他用其他的法門或是同用其他的法門,或是淺根跟深根同說同用一種修行方法,教他們用同樣一個法門修學,他沒有辦法,但是耳根是可以的。

 

頂禮如來藏。無漏不思議。  

願加被未來。於此門無惑。  

方便易成就。

 

所以為什麼說淨土宗它就是稱念阿彌陀佛名號,他不會離開耳門圓照三昧,所以算是方便中第一方便,了義中最極了義。

 

這裡說「頂禮如來藏。無漏不思議。」這是請佛加持未來的眾生「於此門無惑。」於此耳門修學沒有疑惑。耳門是最方便最容易成就的,要請佛加持,因為講佛法沒有佛菩薩加持,一般人是聽不懂的,沒有辦法信入,所以他禮請三寶來加持。

「頂禮如來藏。」這就是指「法」。「如來藏」就是具有三德秘藏:法身、般若、解脫,三身圓證,三寶圓具,一體沒有障礙,所以叫做「頂禮如來藏。無漏不思議。」這是請佛加持。

 

堪以教阿難。及末劫沉淪。  

但以此根修。圓通超餘者。

真實心如是。

 

這是末後教授當機。

這可以教阿難以及末劫的眾生,以此耳根圓通來修學,超過你用其他的法門,其他的是所謂五根、六塵、六識,包括七大,你用耳根比用其他的修學實在都還快,真實的心要就是如此。

這裡的眾生就是用耳根,所以說「但以此根修。圓通超餘者。真實心如是。」

 

於是阿難及諸大眾。身心了然。得大開示。觀佛菩提及大涅槃。猶如有人。因事遠遊。未得歸還。明了其家所歸道路。

 

這是阿難跟大眾聽了佛開示以後,「身心了然。得大開示。」對於佛說的殊勝道理心中了然明白,身心輕安。「觀佛菩提及大涅槃。猶如有人。因事遠遊。」就像這個人出遠門,雖還沒回家,但是他已經明了他歸家的路,也就是知道要怎麼回去。

 

普會大眾。天龍八部。有學二乘。及諸一切新發心菩薩。其數凡有十恆河沙。皆得本心。遠塵離垢。獲法眼淨。性比丘尼聞說偈已。成阿羅漢。無量眾生。皆發無等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這是聞法獲益。

「普會大眾。天龍八部。有學二乘。及諸一切新發心菩薩。」這與會的聽眾數量有十恆河沙這麼多,「皆得本心。」就是明了圓通本根,也知道自己歸家的道路,所以說「普會大眾皆得本心」。「遠塵離垢。獲法眼淨。」獲法眼淨就是得到「淨法眼」。

「性比丘尼」也就是「摩登伽女」,她得阿羅漢果,其餘眾生皆發菩提心,這就是聞說「圓通本根」的利益。

前面阿難不是有講過嗎?譬如「天王賜與華屋。雖獲大宅。要因門入。」從那裡經文一直到這裡,通示「妙圓自利理行」就講到這裡。

「揀擇圓通」就到這裡結束。

 

阿難整衣服。於大眾中。合掌頂禮。心跡圓明。悲欣交集。欲益未來諸眾生故。稽首白佛。

大悲世尊。我今已悟成佛法門。是中修行。得無疑惑。

 

阿難整理好衣服,在大眾中合掌頂禮佛,「心跡圓明。」「心所」乃心行之處,所以叫做「心跡」。

阿難說他自己已經很清楚,一向真性被無明蓋覆,真性迷失了,被「心所」拖著走,所以循聲、循色。「心所」有:「遍行心所」跟「別境心所」……。今天聞佛開示生滅頭數了然自見,所以叫「心跡圓明。」知道不要循聲流轉,不要被境界還有妄想煩惱顛倒所轉,就是不被「心所」所驅使,所以他知道要怎麼來修行,他已經很清楚很明了。

「悲欣交集。欲益未來諸眾生故。稽首白佛。」所以他很高興,悲欣交集,「悲」就是他知道從前循聲流轉是錯的,「欣」就是歡欣、歡喜他現在能夠掌握成佛的法門。所以他想要幫助未來的眾生,他說:「我今已悟成佛法門。」於中修行沒有疑惑。

 

常聞如來說如是言。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薩發心。自覺已圓。能覺他者。如來應世。

我雖未度。願度末劫一切眾生。

 

常聽佛說:自己尚未得度,先度他人的是菩薩發心。

自覺已經圓滿,能覺悟他人的是如來應世。我雖然尚未度脫,但願意度末法的一切眾生。

這是阿難知道眾生跟自己同體,所以發心先度眾生,這是利他之行。

 

世尊。此諸眾生去佛漸遠。邪師說法。如恆河沙。

 

這就是講末法時期,離佛越遠,「邪師說法。如恆河沙。」如恆河裡面的沙一樣多。末法時連這世間法都有邪師,何況是佛法當中,更有的邪師是穿著袈裟的,他也講《楞嚴經》,也講《華嚴經》,但是他不教《楞嚴經》怎麼修學,他也不教《華嚴經》怎麼修學,他教你去搞世間法去了;還有把佛法解成世間法的,像有的邪師把《無量義經》理解成做回收、做善事,這就是淺人,膚淺的邪師。還有一種邪師他是說:「你們《華嚴經》聽不懂,就是沒有學孝道。」這可真是滑天下之大稽,普天之下的孝子多得是,他們也不懂《華嚴》啊!所以這種都是膚淺的邪師,他們講的這些邪語,斷人法身慧命,將來必墮三塗,即使做再多世間好事都沒有用,都是偽善,不是真的。真正的佛法是大善,你把它曲解了,那你有無量的過失。還有一種邪師,他是在佛門裡面,他是修學搞錯,他著相了,這也是一種邪師,或是解得不圓也是一種邪師,只是說他這個「邪」沒有像佛門外的那麼邪,佛門外的那個邪是不能讓你出三界,而佛門裡面有的邪師他是佛法義趣講得不圓,頂多令你沒有辦法見性,或是沒有辦法一生成佛,但是三界還是出得去。若是以大乘來說的話,小乘就統統都是邪師,因為他沒有辦法讓你圓滿成佛。若你以小乘對於外道來說,外道是邪師。真可以說是「邪師說法。如恆河沙。」

 

你想要能聽到這《楞嚴經》圓淨之法,圓滿的教理,實在是非常地困難,不但你要聽得懂,還要能夠安住下來修學,要能放下這世間法。

這是講末法「眾生去佛漸遠。邪師說法。如恆河沙。」

 

欲攝其心入三摩地。

 

這是問「攝心的方法」。

阿難想要令眾生攝心,能入三摩地,「三摩地」就是正受。

 

云何令其安立道場遠諸魔事。於菩提心。得無退屈。

 

這個是問:要怎麼樣能夠「安立道場。」能「遠諸魔事。」就是不受群邪,在菩提道上心不退轉。

早就知道末法邪師如恆河沙,眾生想修學菩提沒有辦法得正熏修,那要怎麼攝心?怎麼安立道場?

 

爾時世尊。於大眾中稱讚阿難。善哉善哉。如汝所問安立道場。救護眾生末劫沈溺。汝今諦聽。當為汝說。阿難大眾。唯然奉教。

 

這是世尊稱讚阿難。

 

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毗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

 

「毗奈耶」翻作中文叫「律」,你要修學得定得慧必然要以戒為根本,所以說「攝心為戒。」攝心方能為戒,不攝心那就不叫持戒了,持再多的戒,都如同持牛戒、持狗戒一樣沒有用。所謂「攝心」,是攝什麼心呢?是「攝歸心性」。這才是根本戒,下面就會講,這才是「性戒」,才稱性,也就是「光明金剛寶戒」,依此戒能發種種戒,所以能生種種「定」,能發種種「慧」,能出生無量定慧,這個叫「三無漏學」。所以要「攝心」才能為戒,所謂「攝心」不光只是攝心不動而已,而是要「攝歸心性」,就像前面講的一樣,要「依不生滅圓湛性成。」所以這裡就包含著「事相戒」,包含著「無作戒」,這樣講才圓滿。因「戒」才能生「定慧」,所以是以「戒」為首要,因「定」才能發「慧」,這個叫「三無漏學」。

 

下面教持四種根本戒,就是讓他斷除「發業」與「潤生」二種無明。用四根本戒,所謂淫、殺、盜、妄,斷掉發業及潤生二種無明。

 

阿難。云何攝心我名為戒。

 

這是先講你要修三無漏學,要以戒為本。《楞嚴經》以「戒淫」為首。戒有多品,以這四根本戒為先,《梵網經》其他大乘菩薩戒,都以「不殺生」為首,這一部經以「斷淫」為首,從「利生」上說以佛性種子而觀眾生,所以一般講的就是先「斷殺」,這裡要講真修,那是先「斷淫」。所以說「其心不淫。則不隨其生死相續。」這是這部經的特別之處。《梵網經》上說:盧舍那佛坐千華臺,一葉一釋迦,奉盧舍那佛的教導,以心地法門和光明金剛寶戒宣傳流通於十方,所謂「若人受佛戒則登諸佛位」。所以「釋迦出世說法四十九年,是傳盧舍那佛所說的光明金剛寶戒而已」,這是憨山大師講的。所以說以攝心為戒,「戒」是什麼?光明金剛寶戒。所以說「攝心為戒」,這「戒」它是指歸到光明金剛寶戒上面去,即使殺、盜、淫、妄事相戒也不會離開光明金剛寶戒,這就是所謂「法法相通,佛佛道同」,若你了解佛法,那你就知道,你要是不了解佛法,你看到這裡,明明前面講要依「圓、通、常」,要依圓通本根,就是講的「圓明、圓妙」,到這裡又變成二乘的事相戒,那你等於退轉了,這就是因為不解《楞嚴經》;不光這裡不解,你連前面的七處徵心也不解,所以有些人解《楞嚴經》解到後來又退回去了,變成在那邊繞圈圈,原地打轉。比如說有人講「捨識用根」,蕅益大師說講這個話的人就是邪說,為什麼?可以引經文來證明,你連「七處徵心」你都沒搞懂,你才會認為要捨識用根,《楞嚴經》前面就告訴你「心在哪裡」?他取「根中之性」,所謂「根中之性」不就是說潛伏在根裡嗎?就是七處徵心,心在身內,身也是根,潛伏在眼根裡,如琉璃碗,那你前面都沒搞懂,所以看到後來你才會覺得要「捨識用根」,那你說要「捨識」,你怎麼捨識?唯識宗「轉識成智」,就講得很好。《楞嚴經》從來沒有一句話講捨識用根,也沒這個義趣,你去《楞嚴經》找,有沒有「捨識用根」這四個字?沒有。有沒有這個義趣,那更沒有。因為有人說經文上沒找到,那義趣有。那你看哪邊有?根本沒有。如果說「捨識」,彌勒菩薩的識就捨掉,識捨掉,那誰來成佛?彌勒菩薩他沒有教我們捨識用根。他說:「我以諦觀十方唯識。識心圓明。入圓成實。遠離依他及遍計執。得無生忍。斯為第一。」這個是彌勒菩薩,他教「觀唯識」,他沒有教觀捨識,所以講捨識用根是跟《楞嚴經》講的完全不同。

 

而且《楞嚴經》教什麼?教你耳根圓通,耳根圓通裡面,講的根、塵、識性這三個,一根脫了,其他的六根自然銷復。所以不是把這「識」給捨掉,「識」沒有辦法捨,他是「轉」的。因為根本從頭到尾沒了解過《楞嚴經》,不解實相,你才會認為捨識用根是對的;講這個話,有些人聽了氣死,但這是事實。因為是末法,我知道現在很多人用「捨識用根」胡說八道,亂講一通。最早這講法從哪來的?是交光大師講的。有人說「交光大師往生淨土」,往生淨土是他的事情,但佛法講得不圓,講得有缺漏,也是他的事情。所以是要依經典,不是說他是個大師,他是個有名氣的人,有往生淨土,他講的捨識用根就絕對是對的,這你就變成「依人不依法」。所以他前面沒搞懂,到這裡它就變成事相戒。

憨山大師他是懂的,他非常懂,不是只有懂一點,大師他全懂。所以大師告訴我們,這裡講的戒,就是《梵網經》上說的「唯傳光明金剛寶戒」,所以說「云何攝心我名為戒。」戒是攝歸光明金剛寶戒,以此作基礎,然後從這裡開展出四種清淨明誨,也就是根本的「性戒」。所以光明金剛寶戒是「體」,而四根本戒是「遮用」,它是遣除煩惱的,是遮除你的煩惱。所以他要講根本戒前,他先講「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但傳盧舍那佛所說「光明金剛寶戒而已」,這是真實的,一切戒、一切大乘戒皆以心為體,所以叫「云何攝心我名為戒。」這一句話就很重了。一般講「攝心為戒」,多數人就會認為:我把妄心、攀緣心收攝回來,然後調息。實際上不是,是講「攝歸心性」,這個才是重點。

 

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淫。則不隨其生死相續。

 

這一段祖師說: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就是傳盧舍那佛所說的金剛寶戒而已。金剛寶戒不能只有「體」而沒有「用」,所以戒淫、殺、盜、妄就是它防非止惡的作用,這個就是戒體,還有戒的「相用」,這裡說這四個根本戒。這一大段就是有名的<清淨明誨章>。這裡說:如果這個世界六道眾生,心若不淫,自然不隨生死相續。眾生會相續就是因為有欲貪為本,今天願出生死,必然以斷淫為第一。

 

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淫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諸魔。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熾盛世間。廣行貪淫。為善知識。令諸眾生落愛見坑。失菩提路。

 

學人修行本來可以出塵勞,但是「淫心不除。塵不可出。」縱然這個人有智慧,而且不是一般智慧,而是「多智」,乃至「禪定現前。」但是淫如果不斷,「必落魔道。」也就是說他來生必然是墮在魔道的。「上品魔王。」一般魔王就是指第六欲天的他化自在天王,他有一點點的禪定功夫,但是淫心沒有斷,所以他還是在欲界,只是他是欲界最高層,「中品魔民。下品魔女。」那魔民魔女就很多了,或是他的徒眾,也就是魔王的徒眾。「彼等諸魔。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他們覺得自己都能夠成就無上佛道。經文上講:「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熾盛世間。廣行貪淫。為善知識。」就是說在末法的時候,很多魔子、魔孫、魔民熾盛在南閻浮提,也就是在這個世間,廣行貪淫為善知識,「令諸眾生落愛見坑。失菩提路。」包括現在末法所看到的種種的邪淫,包括同性戀等這些都是廣行貪淫,甚至他覺得眾生平等,為什麼不能同性戀?說老實話,所謂「眾生平等」,是講眾生的心性平等,不是講他的欲望,你不可以本末倒置,沒有道德,那就沒有辦法談什麼平等了。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斷心淫。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一決定清淨明誨。

 

這是教導世人「修三摩地。」也就是修道想要得三昧。那要「先斷心淫。」也就是淫心要斷掉,這個是「如來先佛世尊第一決定清淨明誨。」所以<清淨明誨章>第一個是先斷淫。因為按照大乘來說,一般都是先斷殺,但是這裡它是以成道為主,所以是先斷淫,這是「如來先佛世尊」,包括釋迦牟尼佛,也包括過去諸佛如來,賢劫千佛、過去莊嚴劫千佛,乃至未來星宿劫千佛,都是這樣教的,因為佛佛道同,這是第一決定清淨明誨,「清淨明誨」就是清淨,「明」就是光明,「誨」就是教誨,開發心地光明,使心地恢復本來就有的清淨,所以叫「清淨明誨」。

 

是故阿難。若不斷淫修禪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飯。經百千劫。只名熱沙。何以故。此非飯本。沙石成故。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縱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輪轉三塗。必不能出。如來涅槃。何路修證。

 

如果淫心沒有斷,「修禪定者。如蒸沙石。」就像你把沙石放到鍋子裡面去蒸,想把沙蒸成飯,哪怕你蒸上個百劫千劫,那也只是熱沙而已。為什麼?因為沙不是飯本,沙石不是米,它不可能煮成飯,所以他說:「汝以淫身求佛妙果。」你以這個淫身來求佛妙果,「縱得妙悟。」縱然開悟了,「皆是淫根。」根本的這淫心沒有斷掉,所以叫「根本成淫。」

「輪轉三塗。必不能出。」那還是在三塗裡面輪轉,沒有辦法修證如來的涅槃。所以說「如來涅槃。何路修證。」意思就是:你要怎麼來修行而證得涅槃?所以佛說連三塗都尚且出不去,何況人身?人身也沒有辦法得到,何況修學成佛?

這是講到根本成淫的問題。

 

必使淫機身心俱斷。斷性亦無。於佛菩提。斯可希冀。

 

這「淫機」,「機」就是像機關一樣,也就是發動的由頭。講義上講叫「發動之由」,就像以前是弓弩的弩牙,現在就是像槍的扳機一樣,你要開槍,必然要有一個扳機,才能作開槍的動作。淫機的「機」就是根由。要淫欲,你必然要有個根由,那身的根由就是淫心,淫心的根由就是心放縱攀緣,所以他說:心之淫機是因為念頭的弛放,必使一念不生,身心二途俱斷。所以說「必使淫機身心俱斷。」「斷性亦無。」就是做到連能斷淫的都沒有,也就是「能所皆空」,就叫「斷性亦無。」「於佛菩提。斯可希冀。」

這就是這一段的意思。

所以他說必斷才是真的,「必斷」就是淫心必斷,「於佛菩提。斯可希冀。」成佛才有希望。

 

如我此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他說修禪之人如果不斷淫,如以甘露灌溉毒樹,灌溉越深則毒氣越盛,所以必落魔道。所以你在末法要修行,一定要按照佛經上說的做,你不能按照你自己想的,或是哪一個人說的,那就是「依人不依法」,依人不依法最終就是「波旬說。」

這個是講第一個清淨明誨。

再看第二個,

 

阿難。又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殺。則不隨其生死相續。

 

這是第二個,講不殺戒。修禪如果不斷殺,必墮鬼神道,所以這裡講「又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殺。則不隨其生死相續。」自然就不會流轉三塗,也不會在三界輪迴。

 

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殺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殺。必落神道。上品之人。為大力鬼。中品則為飛行夜叉諸鬼帥等。下品當為地行羅剎。彼諸鬼神。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鬼神熾盛世間。自言食肉得菩提路。阿難。我令比丘食五淨肉。此肉皆我神力化生。本無命根。汝婆羅門。地多蒸濕。加以沙石。草菜不生。我以大悲神力所加。因大慈悲。假名為肉。汝得其味。奈何如來滅度之後。食眾生肉。名為釋子。汝等當知是食肉人。縱得心開似三摩地。皆大羅剎。報終必沈生死苦海。非佛弟子。如是之人。相殺相吞相食未已。云何是人得出三界。

 

這裡講的修學佛法、修學三昧,本來可以出塵的,但是「殺心不除。塵不可出。」這跟前面講的一樣,前面講「淫心不除。塵不可出。」這裡是講「殺心不除。塵不可出。」不然「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果殺心不斷,像這個人要是得罪你,你想把他殺掉,或是害他,這都是殺心不斷。而且在殺裡面特別還講到吃眾生肉,佛經上教我們要素食,所以是釋迦牟尼佛提倡素食。包括你吃肉,這也是殺心不斷,「如不斷殺。必落神道。」

「上品之人。」是大力鬼,中品是「飛行夜叉諸鬼帥等。」下品是「地行羅剎。」所以上品之人禪智勝於殺業,但是他殺業還沒斷,神通大,福德大,所以為大力之鬼。也就是天行夜叉諸鬼王,如川嶽等這些鬼王,人間會供奉他。中品之人,禪智跟殺業正等,神通福德比上品之人還要再差一點,就為「飛行夜叉諸鬼帥等。」飛行夜叉就是空行夜叉,如山林的鬼神城隍。下品之人,禪智劣於殺業,神通也比較小,福德也比較少,就為地行羅剎,噉人精氣,就像大海邊羅剎鬼國一樣,羅剎是飛行的,他會吃眾生,殺心熾盛。所以佛講經不光是對人道的眾生制這殺戒,對鬼神道他也是制殺戒,一樣的意思。佛講經通三界,不是只有對人,在這三界裡面,你要修行就是要吃素,這是沒得說的。這就是釋迦牟尼佛教的,祖師大德都奉行。

早年佛法傳到中國來,那時候很多出家人他不知道要吃素,後來《楞伽經》傳來,佛經陸續傳來越來越多,越來越完整了,大家才知道要素食。所以你看出家人一律素食,正宗的佛教它就是吃素的。因為末法有很多旁門左道或是附佛外道,他是沒有吃素的。

這些鬼神也都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他們認為:我吃肉也可以成佛。「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鬼神熾盛世間。」佛滅度後就有這些鬼神熾盛世間,都說吃肉得菩提路,這些人要麼是被鬼神附身了,要麼就是鬼神現前了,在那裡信口雌黃胡說八道,說吃肉能夠得菩提路,能夠成佛。經文上講「阿難。我令比丘食五淨肉。此肉皆我神力化生。本無命根。」講「五淨肉」,就是佛開五種條件,叫你看看有沒有符合這五種條件的,如果有,那才能吃;就像釋迦牟尼佛去度人,有個女眾,她因為死了兒子,所以很難過,求佛救她兒子,釋迦牟尼佛就叫她去其他人家門口找一種草,這種草必須具足一個條件,就是這家人他家是沒有死過人的,於是這個女的就去找,她到處問,結果家家戶戶都有死過人,所以說這種草是找不到的。佛說這五淨肉也是一樣,他是叫你去找,有沒有符合這五種條件的淨肉?肉本就不淨,怎麼會有淨肉呢?所以這是叫你反觀,表面上是容許你吃,但實際上是叫你反觀,是制止你,所以佛說當時這肉是他「神力化生。本無命根。」佛說:「汝婆羅門。地多蒸濕。加以沙石。草菜不生。我以大悲神力所加。因大慈悲。假名為肉。」「汝得其味。」使你們有東西吃。

 

但是「奈何如來滅度之後。」吃肉眾生「名為釋子。」釋迦牟尼佛就講:你吃肉就不是佛弟子,不管是出家或在家你都不是,你受過三皈也沒有用,你也不是,所以這點一定要清楚。有很多人是假學佛人,假佛弟子,或是假和尚,都有。

他這裡講的「汝婆羅門。」五天竺悉號婆羅門就是婆羅門國,地多蒸濕,什麼叫「蒸濕」?就是過炕(烘乾)謂之「蒸」,過潤謂之「濕」,也就是特別乾或是特別濕,或都是砂石,長不出草菜,長不出五穀,所以說「草菜不生。」

 

如果佛不以神力化五淨肉,或是化成稻粱蔬菜,他沒有辦法過活,這「五淨肉」第一個不見殺。第二個不聞殺。第三個不為我殺。第四個自己死。第五個鳥吃剩的。

但是以現在來說,交通很發達,農業很發達,比三千年前那是發達太多。連在鹽鹼地都有辦法種稻。所以現在人再吃肉這是不應該的,而且吃肉沒有慈悲心,所以說佛是「因大慈悲。」神力化現,只是「假名為肉。」也就是說這肉是假的,不是真的有命的。所以佛說:汝等當知,這吃肉的人好像很懂佛法,縱然好像開悟,得了禪定,得三昧正受,但是皆是大羅剎,「報終必沈生死苦海。非佛弟子。」所以你學佛要修行,不管你受什麼戒,都是要吃素的,這都是《楞嚴經》裡面說到的。「如是之人。相殺相吞相食未已。」互相殺害,殺害眾生,互相吞食沒有停止,這個人沒有辦法出三界。

下面用《大乘入楞伽經》講的,佛說:「大慧!夫食肉者有如是等無量過失,斷而不食獲大功德,凡愚不知如是損益,是故我今為汝開演,凡是肉者悉不應食。」這個就是在《大乘入楞伽經》裡面講到的,釋迦牟尼佛是禁止佛弟子吃肉的,所以素食是釋迦牟尼佛提倡的,是釋迦牟尼佛說的。又說到:

「大慧!凡殺生者多為人食,人若不食亦無殺事,是故食肉與殺同罪。」所以你吃肉就是殺生,為什麼會殺生?為了人要吃;人如果不吃,那這殺就沒有了,所以說吃肉就是殺生,與殺同罪。因為有些人他會狡辯說:我只是吃肉,我沒有殺。

你要吃肉你必然要奪眾生的命,你奪眾生的命,那就是殺生,所以如果你不吃,那就沒有「殺」這件事了,所以不吃肉「殺」自然就斷掉了。

又說:「大慧!未來之世有愚癡人,於我法中而為出家,妄說毗尼壞亂正法,誹謗於我言聽食肉亦自曾食。」這就是講末法時,有出家人胡說八道,妄說毗尼壞亂正法,「妄說毘尼」就是把戒律亂說,倒說經律,破壞正法,甚至誹謗釋迦牟尼佛,說釋迦牟尼佛也讓眾生吃肉,說釋迦牟尼佛教弟子托缽時,人家給什麼他就吃什麼。實際上佛陀僧團不是這樣的,肉食是有挑掉的,而且大部分的印度人都知道修行人就是吃素,從古到今都是這樣,包括現在印度也是,大概有百分之五十,一半以上的人吃素,甚至有的小區他們的社區都是素食的社區,還有的省份規定是不能吃蛋的,這些都有。印度有它的素食文化存在,人家看到修行者,知道他必然是素食,所以佛教大家修行,他也是提倡素食。末法中有出家人妄說毗尼壞亂正法,說釋迦牟尼佛也是讓眾生吃肉,因為是去托缽,連佛都吃肉,因為他也是托缽的。這就是妄說毗尼壞亂正法,這種人就是妖魔鬼怪再來。因為《楞嚴經》上說,「如我此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再來看,「大慧!我於諸處說遮十種許三種者,是漸禁斷令其修學;今此經中自死他殺,凡是肉者一切悉斷。」諸處說「遮十種許三種」就是指「三淨肉」,還有這十種肉是可以吃,目的是什麼?為讓這些沒有辦法一下斷的漸禁斷。今此經中自死他殺,凡是肉者一切悉斷,都是不能吃的。

再看,「大慧!我不曾許弟子食肉,亦不現許亦不當許。大慧!凡是肉食,於出家人悉是不淨。」所以佛說:我從來沒有讓弟子吃肉,過去沒有,現在沒有,未來也沒有。也就是說未來的出家人也是,包括在家人都一樣,都是不准吃的。因為說「佛陀弟子」一定包含四種:出家二眾、在家二眾。佛說:「大慧!凡是肉食,於出家人悉是不淨。」所以有些學小乘的,他自己胡說八道給自己亂開緣,他說:「你看,我這肉是五淨的,或是三淨肉,我只有吃肉,我也沒有殺生。」那你看看佛教小乘觀不淨觀,乃至自身不淨,何況是肉食。所以,肉對於出家人、對修行人來說都是不淨的。

 

再看,「大慧!若有癡人,謗言如來聽許食肉亦自食者,當知是人惡業所纏,必當永墮不饒益處。」所以你要是聽到有出家人講或是有在家人講「如來聽許食肉亦自食者」,這些都是愚癡的人。所謂「若有癡人」,就是釋迦牟尼佛講:如果有這種愚癡之人,毀謗如來,說如來也讓眾生吃肉,甚至如來也吃肉。佛說這些人罪業深重,必當永墮不饒益處。這「不饒益處」就很廣了,「饒益處」就是豐饒福報大的地方。「永墮不饒益處」,就是下三惡道。所以你要是誹謗釋迦牟尼佛,說如來聽許吃肉,那你一定會墮三塗的。

 

再看,佛說「我之所有諸聖弟子,尚不食於凡夫段食,況食血肉不淨之食。」什麼叫「諸聖弟子」?就是這些大阿羅漢,尚且不食於凡夫段食,何況是血肉不淨之食。阿羅漢他可以入定,他可以不用吃飯,他是禪悅為食。所以你說佛教修不淨觀,觀這世間及自身不淨,那你還在吃肉,你怎麼觀不淨?

 

再看,《象脇》與《大雲》,《涅槃》、《央掘摩》,及此《楞伽經》,我皆制斷肉。所以說在諸大乘經裡面,包括這裡講的《楞嚴經》,都是教我們要吃素的,大乘菩薩戒、梵網戒都是教要吃素的,不可以吃肉。這是在《楞伽經》裡面釋迦牟尼佛講的,他說:我在很多地方都有講到,都是禁止吃肉的。我講過這世間沒有三淨肉,這話到底出自於哪裡?就是出自於《楞伽經》。三淨肉不能吃,沒有三淨肉。這裡就引用經文來作說明。

經云:「不想不教求,此三種名淨;世無如是肉,食者我訶責。」吃三淨肉是佛所訶責,因為世間沒有三淨肉。所謂「不想不教求」就是不想、不教、不求。因為這世界上沒有(不教、不想、不求而能獲得肉食的。)所以叫「不想不教求,此三種名淨,世無如是肉,食者我訶責。」所以你要是遇到出家人告訴你三淨肉可以吃,那是他講錯,他教錯了,這出家人是要被佛罵的。這就像《楞伽經》中講的:末法中有這種癡人,「癡人」就是愚癡、白癡。謗言如來聽許食肉亦自食者,當知是人惡業所纏,必當永墮不饒益處。我只是引用了一點點《大乘入楞伽經.斷食肉品》 的經文,挑一些裡面比較重要的出來講,詳細的你們可以自己去看,裡面講得很清楚,沒有所謂的三淨肉。因為剛好講到清淨明誨,所以引用出來。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次斷殺生。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二決定清淨明誨。

 

這是第二決定清淨明誨,先斷淫次斷殺。

 

是故阿難。若不斷殺。修禪定者。譬如有人。自塞其耳。高聲大叫。求人不聞。此等名為欲隱彌露。清淨比丘。及諸菩薩。於歧路行。不蹋生草。況以手拔。云何大悲。取諸眾生血肉充食。若諸比丘。不服東方絲綿絹帛。及是此土靴履裘毳。乳酪醍醐。如是比丘。於世真脫。酬還宿債。不遊三界。何以故。服其身分。皆為彼緣。如人食其地中百穀。足不離地。

 

這裡講的是顯示持犯的得失,就是持戒跟犯戒的得失。

佛說如果「不斷殺。修禪定者。」「譬如有人。自塞其耳。高聲大叫。」就是我們講的「掩耳盜鈴」一樣的意思。你把耳朵塞起來,然後高聲大叫,還希望人家聽不到,這叫「欲隱彌露。」也是我們中文講的「掩耳盜鈴」、「自欺欺人」。

「欲隱彌露。」「欲隱」就是想要隱藏,但是實際上他藏不住,所以叫「彌露」。「清淨比丘。及諸菩薩。」在走路的時候尚且「不蹋生草。」「蹋」就是「踏」,連生草都不會去踩踏,何況用手去拔生草,在戒律上也有制定不蹋生草。「云何大悲。取諸眾生血肉充食。」所以比丘戒裡面就有講到,連草都不讓踏,何況你去吃眾生肉,所以說「云何大悲。取諸眾生血肉充食。」他說「若諸比丘。不服東方絲綿絹帛。」東方絲綿絹帛就是我們中國的,我們很喜歡絲綿絹帛,是出口大國,從古代就是專門出口絲綢,乃至後面唐朝出口瓷器、茶葉。早期就是出口絲綿絹帛,以及此土的靴履裘毳,「乳酪醍醐。」這是乳製品,你能夠不吃、不穿這些皮毛的東西乃至絲織品,佛說「如是比丘。於世真脫。」他就能夠做到真正的清淨,「酬還宿債。不遊三界。」

所謂的東方的絲綿絹帛就是一些絲織品,一些精致的東西,容易讓人家生懈怠的,乃至「土靴」就是長筒的鞋子,「履」就是鞋子,「裘」就是皮裘,「毳」就是鳥獸的羽毛。主要是現在人講的皮草,穿動物的皮毛,拿來當作衣服。要是在印度北邊接近高原,是比較冷,以前沒有這麼多保暖的東西,現在有,而且很多,用現代科技就能做到保暖,所以你不用再去穿眾生的皮毛。所以說「如是比丘。於世真脫。酬還宿債。不遊三界。」這是他真正在修行的。還有一個是「乳酪醍醐。」乳酪醍醐就是乳制品,這「乳酪醍醐」在大、小乘戒律裡面都是可以的,佛制戒是可以吃的。今云不「服」者,「服」就是服用,也就是「吃」。能夠不要吃就不要吃,能少吃就少吃。至於「靴履裘毳。」小乘戒裡面都可以穿,大乘戒裡面也沒有說全部禁止,但是現在其實是做得到的,所以要盡量去避免。在現代你想要一些穿得暖,想要保暖的,鞋子要耐用,是都做得到的。所以要盡量避免使用,不要去傷害眾生,能夠不穿就最好不要穿,這是好事。

剛才講到的「比丘。於世真脫。酬還宿債。不遊三界。」為什麼?因為你穿這些東西就跟牠結到惡緣。「如人食其地中百穀。足不離地。」這話是怎麼講?就像人吃「地中百穀。足不離地。」如同劫初之人,身體有光,足有躡雲,就是他會飛,他不是像人一樣用走的,但是因為吃了地上的自然穀,以致足不離地,他就飛不起來了。所以說人是從「光音天」下來,吃了地中百穀,又造惡業,所以他又往下墮落。你想要真正找「眾生是怎麼來?」其實是退化的。畜生道是人退化的,或是其他道的眾生退化,是這樣子來的。所以應該講「退化論」是比較正確的。但也有進化,因為畜生道的眾生牠修善,或是業報盡了,牠就生人天,也有的,所以說現在講的進化論只講對了一半。要以當初來說的話,你看到畜生,看到爬蟲、蜎飛蠕動之類,這是退化來的,這在佛經上有講,真憑實據,現在的科技是沒有辦法研究到,那你就要用禪定。

 

必使身心。於諸眾生。若身。身分。身心二塗。不服不食。我說是人真解脫者。

 

這是讓眾生能夠身不要穿這些皮草,心不要貪吃肉食,當然包括口也不要貪吃肉食。所以佛說這是「真解脫者。」「我說是人真解脫者。」再來,是以實相印來印定,

 

如我此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就是讓「身心二塗。不服不食。」這個才是真解脫,如果「不如此說。」反認為佛法裡面,世尊還讓人家可以吃肉,或是說吃素只是中國佛教才有,其他的沒有,實際上這個說法是完全錯誤的。不管是大乘或是小乘佛法都應該吃素,所以佛說你要是吃肉,那你就不是佛弟子。如果「不如此說。即波旬說。」所以縱然你得禪定,你也是大羅剎,不要說你要明心見性,你學小乘你也是一樣的,學大乘也是一樣,都要素食。「不如此說。即波旬說。」「波旬」是魔王的名字,翻譯為殺者,惡者。不依照佛所說的,那就是魔說。

 

阿難。又復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偷。則不隨其生死相續。

 

六道的眾生要是心能夠不偷盜,就不會「隨其生死相續。」

再來看,

 

汝修三昧。本出塵勞。偷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偷。必落邪道。上品精靈。中品妖魅。下品邪人。諸魅所著。彼等群邪。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熾盛世間。潛匿姦欺。稱善知識。各自謂已得上人法。詃惑無識。恐令失心。所過之處。其家耗散。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捨貪。成菩提道。諸比丘等。不自熟食。寄於殘生。旅泊三界。示一往還。去已無返。云何賊人。假我衣服。裨販如來。造種種業。皆言佛法。卻非出家具戒比丘為小乘道。由是疑誤無量眾生墮無間獄。

若我滅後。其有比丘發心決定修三摩地。能於如來形像之前。身然一燈。燒一指節。及於身上爇一香炷。我說是人無始宿債。一時酬畢。長揖世間。永脫諸漏。雖未即明無上覺路。是人於法已決定心。若不為此捨身微因。縱成無為。必還生人酬其宿債。如我馬麥正等無異。

 

這是講修行三昧本來可以出塵勞,但是若你「偷心不除。塵不可出。」所以縱然你有禪定,你有多智,「如不斷偷。必落邪道。」邪道有哪幾種?「上品精靈。」就是盜日月之精氣而食者的神靈;「中品妖魅。」就是盜人精氣為妖魅鬼;「下品邪人。」所謂「邪人」就是鬼魅所著,這被鬼魅所附身的。「邪人」是中邪的人。這裡講的邪人是講中邪的,這是下品的。「彼等群邪。亦有徒眾。」那些邪人也都說自己能夠成就無上佛道,也有徒眾。「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熾盛世間。」很多這種所謂「鬼神附身」的在那裡狂妄說法,「各各自謂成無上道。」說他自己成就了,「熾盛世間。潛匿姦欺。」「潛匿」就是潛藏、隱藏,內心潛匿。「姦欺」就是欺誑,虛偽欺詐。懷著這種欺騙眾生的惡心,「稱善知識。」就是詐現威儀,詐現有德,「詐」就是詐騙的意思,假裝好像有德。「各自謂已得上人法。」這些邪人、妖魅、精靈都認為自己已經成就了,專門欺騙這些沒有正知正見的人。所以說「詃惑無識。」令其失去原有的菩提心、求道的心。「所過之處。其家耗散。」遇到這類邪人,騙走他財物,偷了他的錢。佛說:「我教比丘循方乞食。」就是佛教比丘托缽,「令其捨貪。成菩提道。」要捨貪,以成菩提,乃至要這些比丘「不自熟食。」也就是不自己煮,而是去托缽,以前是這樣子。

 

「寄於殘生。旅泊三界。示一往還。」就是講你只是來三界,在這裡旅遊的。這一生報盡,就是「示一往還」。一生報盡去已無返,你就成道了,你就出三界,比丘修行就是這種心態。

經文講:「云何賊人。假我衣服。裨販如來。造種種業。」也就是說佛教的比丘乞食、成道,他不是想從眾生處求得什麼財物乃至名聞,因為出家人都知道:這一生報盡了要求生淨土,要出三界,這才是真的,在這世間只是像旅行一樣。所以不會像他們那些偷盜的、騙人的,求人家恭敬,或求清名,或是求世間的名聞利養,這些都不是比丘所求。蕅益大師講「好清名者」不要來出家,因為「好清名」也是貪欲,這種人你不要來出家。

所以佛說「云何賊人。假我衣服。」「假我衣服」就是偷穿我的僧服、偷穿我的袈裟。「裨販如來。造種種業。皆言佛法。」「裨販如來」的「裨販」就是出賣,「裨販如來」就是講利用佛教、佛法來騙錢,來造種種業。「佛法」當然是不能造業,但因為他們詐現威儀、詐現禪相,「潛匿姦欺。」他們騙人,就是我們中國人俗話講的「神棍」,這種「附佛外道、神棍」還說他自己是佛教,講的是佛法。佛說這些人不是真正出家人,也不是真正比丘,甚至這些人學的是小乘,這都是害眾生,疑誤眾生墮無間獄。「墮無間獄」有兩種意思,一個是這些裨販如來的人將墮無間獄,一個是被害的眾生也墮無間獄,所謂「一盲引眾盲,相牽入火坑」,就是這個道理。

佛說「若我滅後。其有比丘發心決定修三摩地。能於如來形像之前。」如你要發心修行,於如來像前。「身然一燈。燒一指節。及於身上爇一香炷。」就是燃香供佛或燃指供佛。就像去受戒時他們燃香供佛,所以燃香供佛是有經典依據的。有人說那是雍正皇帝那個時候提倡的,其實不是的,這是釋迦牟尼佛教的。所以近代這一百年的一些佛教講法,你聽聽就好,參考就好,還是要依據經文,要看經典,有人說是以前雍正皇帝怕有些逃犯假冒出家,因為大家剃光頭,他要做個揀別,所以他就讓出家人頭上燃香,既是供佛也是消業,那也是考驗他是不是真出家,這是雍正皇帝那個時候是有這事情,但也有經典依據,也沒有錯。但雍正還是依據佛經,所以你不能說這是雍正皇帝提倡的我就不做;就像有些愚癡的人,他說:「素食是梁武帝提倡的,我幹嘛吃,我也不是聽梁武帝的,我是跟佛學。」既然你跟佛學,那我們看看,梁武帝是依佛經提倡的,我們也是跟佛學,所以吃素是佛陀教我應該做的,雍正皇帝他也是依佛經提倡的,所以是一樣的,你不要斷章取義。這裡經文講「我說是人無始宿債。一時酬畢。」這能銷宿世的惡業。

「長揖世間。永脫諸漏。」就是再不來世間輪迴,六根也不漏失功德了,「雖未即明無上覺路。」縱然他沒有馬上知道大乘佛法怎麼修學,但是「是人於法已決定心。」「若不為此捨身微因。」如果不種這小小的善因,「縱成無為。」「縱」就是縱然、縱許的意思,實際上是不可能的。佛說這人縱然成就無為,還是會墮落的,「必還生人酬其宿債。如我馬麥正等無異。」必定再生於人間,償還他的宿債,如同佛受馬麥之報一樣。

 

佛教諸比丘等不自熟食,就是讓他知世間無常,不過是旅居於此而已,就像旅遊一樣,去已就不會再回來,這就是這裡經文講的意思。一般的眾生他不達五蘊虛假,總想多取資財以養身命,這種的就不是出家比丘,你藉如來的形象用以騙錢、騙取也就是偷盜,就是「裨販如來。」將來一定要償還的。

 

為什麼佛這裡教「身然一燈。燒一指節。」這就是讓你消掉宿世的身業,他有偷盜的業,如果你不這樣做,你業障還是沒有銷;就像佛一樣,示現在毗蘭邑王馬廄當中,吃馬麥三個月,因為他過去生罵比丘應吃馬麥的。所以說用一惡言尚且受這樣的報應,何況是多貪,多貪那你必然要償還。

 

你看佛已經成佛,都還示現有馬麥之報,何況你還沒有成就,還多貪眾生的供養,或是說欺騙眾生,貪取眾生的供養,這都是必須要償還的。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後斷偷盜。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三決定清淨明誨。

 

所以說六道眾生其心不偷,自然不隨其生死相續,這是第三決定清淨明誨。

 

是故阿難。若不斷偷。修禪定者。譬如有人。水灌漏巵。欲求其滿。縱經塵劫。終無平復。若諸比丘衣缽之餘。分寸不畜。乞食餘分。施餓眾生。於大集會。合掌禮眾。有人捶詈。同於稱讚。

 

佛說:所以阿難,如果不斷偷,貪眾生供養,騙取或是偷眾生的東西,偷常住的都一樣。就像一個「水灌漏巵。」「巵」就是古代的一種圓形的盛酒器。「漏巵」就是巵破漏。酒器是破漏的,你怎麼灌都不會滿,所以「縱經塵劫。」也沒有辦法成就,所以佛教比丘「衣缽之餘。分寸不畜。」就是不要貪求,不求多,「乞食餘分。」有多的就施予饑餓的眾生。「於大集會。合掌禮眾。」在大集會當中能夠恭敬一切眾生,「有人捶詈。」有人打你或是罵你,「同於稱讚。」要當作是在稱讚你。要知道這是在消業障,佛教我們這樣存心,這樣子用功。

 

必使身心二俱捐捨。身肉骨血。與眾生共。不將如來不了義說。迴為己解以誤初學。佛印是人得真三昧。

 

「心不起瞋,身不加報」是為「身心二俱捐捨。」乃至觀自己身肉「與眾生共。」就是講「平等無二」。自己與眾生同一體性,所以叫「身肉骨血。與眾生共。」不要聽那些方便的話或是不了義的話,在佛經中,如來也有講一些方便之語或是一些不了義法,你不要把它當作是真實的佛法,自害害他「以誤初學。」「佛印是人得真三昧。」佛說這個人終究會成就三昧。

 

下面是以實相來印定,

 

如我所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跟佛講的一樣,那是佛說,跟佛講不一樣的,就是波旬說,所以不必理會。縱然再有名氣,神通再大也是波旬,不用管他。

 

再來是第四個:不妄語戒。

 

阿難。如是世界六道眾生。雖則身心無殺盜淫。三行已圓。

 

這是一小段。

「世界六道眾生。」雖沒有「殺盜淫。」這「三行已圓。」就是都已經做得好。

 

若大妄語。即三摩地不得清淨。成愛見魔。失如來種。所謂未得謂得。未證言證。或求世間尊勝第一。謂前人言。我今已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道。辟支佛乘。十地。地前諸位菩薩。求彼禮懺。貪其供養。是一顛迦。銷滅佛種。如人以刀斷多羅木。佛記是人永殞善根。無復知見。沈三苦海。不成三昧。

我滅度後。敕諸菩薩及阿羅漢。應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種種形。度諸輪轉。或作沙門。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女。如是乃至淫女。寡婦。姦偷屠販與其同事。稱讚佛乘。令其身心入三摩地。終不自言我真菩薩。真阿羅漢。洩佛密因。輕言未學。唯除命終。陰有遺付。云何是人惑亂眾生。成大妄語。

 

前面講「三行已圓。」但如果大妄語,於三摩地也不得清淨,成愛見魔。什麼叫「愛見魔」?就是愚癡,起增上慢,所以叫愛見魔。為什麼?因為他「未得謂得。未證言證。」他沒有成就,卻說自己成就了,沒有出三界,卻說自己出三界,「求世間尊勝第一。」還告訴其他人說:「我今已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道。辟支佛乘。」乃至十地菩薩或是十地地前的菩薩,「地前」就是十地以前,就是「三賢位」。

 

「求彼禮懺。貪其供養。」這是佛說的「一顛迦」,一顛迦就是斷善根。「銷滅佛種。」愚癡到極處。「如人以刀斷多羅木。」「多羅木」在南印度建那補羅國之北,有貝多羅樹,樹葉長廣光潤,諸國書寫,以前都寫在貝多羅樹葉上,所以我們佛經又叫「貝葉經」,你把重要的東西記在貝多羅樹葉上面,「以刀斷多羅木」,把這個樹砍斷了,它就不會生長,就死掉了。所以說「如人以刀斷多羅木。」就像斷善根一樣,「佛記是人永殞善根。」無復正知正見。這是說他會很長的時間沒有正知正見,當然將來業報盡,還是會慢慢遇到佛法,還是會慢慢走上正途,就看他的緣。「沈三苦海。不成三昧。」沒有正知正見,必沈三苦之海,不能成就三昧。佛說:「我滅度後。敕諸菩薩及阿羅漢。」在末法之中,示現「作種種形。度諸輪轉。或作沙門。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女。乃至淫女。寡婦。姦偷屠販與其同事。」示現各種身形、身分,「稱讚佛乘。令其身心入三摩地。終不自言我真菩薩。真阿羅漢。」他們示現不同的身分,接引眾生來學佛,但他絕對不會透露出他自己是菩薩、是阿羅漢,「洩佛密因。輕言未學。」不會把他本地的修證洩露出來,要人家來恭敬他。「唯除命終。陰有遺付。」除了命終之時。你看一下我們中國的這些祖師大德,像寒山、拾得這兩位在家菩薩,或豐干和尚、永明延壽大師、善導大師這些都是命終時才講,他不會活著時就惑亂大眾。所以佛講「云何是人惑亂眾生。成大妄語。」這個人說自己是菩薩,自己是阿羅漢或是說別人是。現在有的他說不說自己是,他說別人是,顯示自己修行到什麼程度,能知道那個人是佛菩薩再來,這類故意說別人是,意思就是:你看我識得出這個人是佛,那個人是菩薩;暗示人家來恭敬自己,佛門裡面也有這種的。不然就說那個人是祖師、那個人特別有修。這祖師、佛、菩薩、高僧、大德都是他來印證的,這類的言行也是大妄語。為求人家來恭敬,就隨便去讚歎人家,你不要看他以前不讚歎人,就想說他讚歎大概是不會錯,其實不是你想的那樣子,所以要有智慧。現在的人他不講自己是佛,因為佛經已經講了,說自己是佛,那你是妖魔鬼怪,他故意講別人是佛,那等於「他來印證」,那這個人也是妖魔鬼怪,胡說八道。為什麼?你能印證人家,連佛你都印證了,那你豈不是古佛了嗎?是不是?用這種暗示方式,暗示自己是佛,暗示自己是菩薩也不行,任何一切的形式,任何方法來欺騙眾生,這都是大妄語。「洩佛密因。輕言未學。」「輕言」就是撒謊,騙初學佛的人,為求他來恭敬你,這是不可以的,乃至騙老修也是不可以的。為什麼說「輕言未學」?因為初學好騙,老修不好騙,有的老修很我慢的,覺得他自己就是佛,幹什麼還去拜你。所以騙那些初學的,叫他來恭敬你,這是不可以的。或是說印證別人是佛,自己都還沒有修證,才看兩本經就去印證別人是佛,或是印證別人是祖師。你看現在外面有人還印證人家是淨宗第幾代祖師的,簡直胡說八道,淨宗祖師豈由他去認定,這個是錯的,淨宗祖師目前就是到十三代。

 

所以教世人修禪定要斷妄語,才能入三摩地。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後復斷除諸大妄語。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四決定清淨明誨。

 

所以第一個斷淫,第二斷殺,第三斷偷,再來就是斷大妄語,所以是殺、盜、淫、妄。「偷盜」就欺騙眾生,騙眾生的供養。

 

是故阿難。若不斷其大妄語者。如刻人糞為栴檀形。欲求香氣。無有是處。我教比丘直心道場。於四威儀一切行中。尚無虛假。云何自稱得上人法。譬如窮人妄號帝王。自取誅滅。況復法王。如何妄竊。因地不真。果招迂曲。求佛菩提。如噬臍人。欲誰成就。

 

佛說如果不斷大妄語,就好像把人的糞便刻成栴檀木的形狀,你想要從糞便裡面求得栴檀氣味是不可能的,因為終究是糞便,即使刻成栴檀的形狀還是糞便,不會有栴檀香,所以說「無有是處。」佛說:「我教比丘直心道場。於四威儀一切行中。尚無虛假。」教比丘也就是教弟子們。以直心真誠心為道場,「四威儀」行住坐臥,就是在生活中,尚且不做作、不虛假。「云何自稱得上人法。」怎麼會欺騙眾生,說自己是佛或是印證別人是佛,叫人家恭敬。「譬如窮人」就像一個窮人「妄號帝王。」撒謊說自己是皇帝,這是要誅九族的,「自取誅滅。」根本是自己找死。以前假冒欽差或是假冒皇帝,那都是很重的罪,「況復法王。如何妄竊。」何況是法王,你怎麼敢妄自冒充,佛為諸法之王,那你造了多大的罪。從前你騙人家說你自己是皇親國戚,或說那個人是皇親國戚,或兩個聯合起來欺騙人家尚且都有重罪,何況是冒充法王。

所以,因地心不真誠,果地必然不能成就,就是「因地不真。果招迂曲。」「迂曲」就是繞遠路,就是不能成就,永遠在那裡打轉。

 

「求佛菩提。」這種人想要求佛菩提「如噬臍人。」就像一個人用嘴巴去舔他的肚臍,口跟肚臍差得非常遠,是舔不到的,所以說沒有辦法成就。

 

若諸比丘。心如直弦。一切真實。入三摩地。永無魔事。我印是人。成就菩薩無上知覺。

 

如果說這比丘「心如直弦。一切真實。」自然能「入三摩地。永無魔事。」佛說:我印證這個人成就菩薩無上知覺。這「知」也可以當「智」,是無上智覺的意思。

最後以實相來印定,

 

如我所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所以說「心如直弦。」心沒有委曲之相,就是入道之根本,永無魔事。講義上講:梵網戒品十重四十八輕普攝一切,名為性戒,是以「佛性種子」等觀一切;此經以真修務斷生死根本,「務斷」就是務必斷除生死根本。淫、殺、盜、妄這是性業,以斷此四根本戒為主,若能持此四戒,則一切枝末永不現行。所以這裡已經跟《梵網經》的諸品,包括三聚五篇:三聚淨戒是菩薩戒,五篇是比丘戒,盡在<清淨明誨章>裡面。這裡是講持四根本戒,「制斷發業、潤生二種無明」,就是斷除發業、潤生二種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