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8日 星期六

【寒露】 應如何修行

 



【寒露】 202210月8日  農曆九月十三

普能嵩禪師淨土詩

寒露持名念至微。求生淨土信依依。
試觀昨夜西風急。即見今朝黃葉飛。
四面煙雲皆念佛。百年身世有何違。
不須別處求功效。單念彌陀妄自稀。


 【寒露】 應如何修行

 悟顯法師 開示

若曹作善。云何第一。當自端心。當自端身。耳目口鼻。皆當自端。身心淨潔。與善相應。勿隨嗜欲。不犯諸惡。言色當和。身行當專。動作瞻視。安定徐為。作事倉卒。敗悔在後。為之不諦。亡其功夫。

 

這是教我們怎麼修行。第一個要端心,什麼叫端心?了解心性名為端心。

不是只有世俗人講的誠意正心,你要是拿到這儒家裡面講的誠意正心,那跟這個境界是差得太遠了,跟我們這裡的境界是差得太遠了。

儒家他們不知道什麼是心,我們佛教講的心,心有八種,就是你的八識,都叫做心,你心有著八種功能,強大的功能,

如何端呢?識了其體本自清淨名為端心,這八識心王本來就不造業。

 而後你能夠一心制意,你能夠不要向外攀緣,能夠老實念佛,你就能轉八識成四智,這是我們佛門講的端心,識得眾生都有佛性,這叫端心;

識得心本自端,不假方便,這個叫端心;

識得妄想本空,這個叫端心;

識得五陰非有,這個叫端心。

所以不是只有攝心或是建立一些世俗的正念正見叫端心,那個都是從外,藉由外在,心外取法,在那裡有所攀緣有所取著。

我們佛法講的是不生滅心,「以不生滅心為本修因」,這個是佛法,這是佛教,這個叫端心。

世間人他是熏習聖人的教誨,熏習這個正念,五戒十善,他叫端心。

二乘人他是守心,名為自端,不起思惟、不起思量,能夠觀破這世間,能夠了達諸法無常,這個是他的端心。

大乘是了萬法唯心,心外無法法外無心,心即是法法即是心,這個是大乘的端心。

人天乘的,人乘他是五戒十善。天乘的他是講的有禪定,名為端心。

   悟顯法師 無量壽經講座  第255集 (精彩節錄)


2022年10月7日 星期五

心賦註 (4) │永明智覺禪師

 





心賦註 (精彩節錄)

永明智覺禪師


註心賦卷第一
宋杭州慧日永明寺智覺禪師延壽述......

恆作群賢之母。可謂幽玄。
夫般若者。是諸佛之母。故淨名經頌云。智度菩薩母。能生一切導師。所言般若者。即一切眾生自心靈知之性耳。如寶藏論云。夫天地之內。宇宙之間。中有一寶。祕在形山。識物靈照。內外空然。寂寞難見。其謂玄玄。巧出於紫微之表。用在於虛無之間。端化不動。獨而無雙。聲出妙響。色吐華容。窮覩無所。寄號空空。誰留其聲。不見其形。唯留其功。不見其容。幽顯朗照。物理虛通。森羅寶印。萬象真宗。其為也形。其寂也冥。本淨非瑩。法爾圓成。光超日月。德越太清。萬物無作。一切無名。能轉變天地。自在縱橫。恆沙妙用。混沌而成。誰聞不喜。誰聞不驚。如何以無價之寶。隱於陰入之坑。哀哉哀哉。其謂自輕。悲哉悲哉。晦何由明。其寶也。煥煥煌煌。朗照十方。閴寂無物。圓應堂堂。應聲應色。應陰應陽。奇特無根。妙用常存。瞬目不見。側耳不聞。其本也冥。其化也形。其為也聖。其用也靈。可謂大道之真精。其精甚靈。萬有之因。凝然常住。與道同倫。故經云。隨其心淨。則佛土淨。任用森羅。其名曰聖。又若證此一心。則解一切法門。如止觀云。譬如良醫。有一祕方。總攝諸方。阿伽陀藥。功兼諸藥。如食乳糜。更無所須。一切具足。如如意珠。乃至此一心。是大中大。上中上。圓中圓。滿中滿。實中實。真中真。了義中了義。玄中玄。妙中妙。不可思議中不可思議。若能如此簡非顯是。體權實而發心者。是一切諸佛種。譬如金剛。從金性生。佛菩提心。從大悲起。是諸行先。如服阿婆羅藥。先用清水。諸行中最。如諸根中。命根為最。佛正法正行中。此心為最。如太子生。具王儀相。大臣恭敬。有大聲名。如迦陵頻伽鳥。殼中鳴聲已勝諸鳥。此菩提心有大勢力。如師子筋絃。如師子乳。如金剛鎚。如那羅延箭。具足眾寶。能除貧苦。如如意珠。雖小懈怠。小失威儀。猶勝二乘功德。舉要言之。此心即具一切菩薩功德。能成三世無上正覺。

2022年10月5日 星期三

心賦註 (3) │永明智覺禪師

 





心賦註 (精彩節錄)

永明智覺禪師


註心賦卷第一
宋杭州慧日永明寺智覺禪師延壽述......

獨標天地之先。

傅大士頌云。有物先天地。無形本寂寥。能為萬象主。不逐四時彫。老子云。有物渾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之曰大。寶藏論云。空可空。非真空。色可色。非真色。真色無形。真空無名。無名名之父。無色色之母。作萬法之根源。為天地之太祖。上施玄象。下列冥庭。元氣含於大象。大象隱於無形。為識物之靈。靈中有神。神中有身。無為變化。各稟乎自然。

常為諸佛之師。能含眾妙。

諸佛以法為師。起信論云。所言法者。眾生心是。又知之一字。眾妙之門。禪源集云。夫言心者是心之名。言知者是心之體。能含眾妙者。一心杳冥之內。眾妙存焉。清淨法界。杳杳冥冥。以為能含。恆沙妙德。微妙相大。以為所含。相依乎性。性無不包。故稱為含。又云。妄念本寂。塵境本空。空寂之心。靈知不昧。即此空寂之知。是前達磨所傳清淨心也。任迷任悟。心本自知。不藉緣生。不因境起。迷時煩惱。知非煩惱。悟時神變。知非神變。然由迷此知。即起我相。若了此知。剎那成佛。故心要箋云。心法本乎無住。無住心體。靈知不昧。又況如一摩尼珠。一靈心也。唯圓明淨空寂知也。都無一切差別色相。以體明故。對外物時。能現一切差別色相。色相自有差別。明珠不曾變易。且如珠現黑時。但云黑等是珠。如洪州馬大師云。起心動念。彈指瞬目。所作所為。皆是佛性。此是即妄明真。或擬離黑覓珠。如北宗秀大師云。眾生本有覺性。如鏡有明性。煩惱覆之不見。如鏡有塵暗。妄念盡則心明。昏塵滅則鏡朗。此是離妄明真。或云明黑都無者。如牛頭融大師云。諸法如夢。本來無事。心境本寂。非今始空。宜喪己忘情。情忘即絕。此是真妄俱無。初一皆真。次一皆妄。後一皆無。皆是未見珠也。如荷澤和尚。於空無相處。指示知見。了了常知。不昧心性。見珠黑之時。但見珠體明白。不觀黑色。及青黃等雜色。既不即黑。亦不離黑。亦不黑白俱拂。了了見心性之時。不即不離。無住無著。非一非異。不取不捨。又真心本體。有二種用。一者自性本有。二者隨緣應用。猶如銅鏡。銅之質是自性體。銅之明是自性用。明所現影是隨緣用。影即對緣方現。現有千差。明即光明。明唯一味。以喻心常寂是自性體。心常知是自性用。今洪州指示能語言分別等。但是隨緣用。闕自性用也。又顯教。有比量顯。現量顯。洪州云。心不可指示。但以能語言等驗之。知有佛性。是比量顯也。荷澤直云。心體能知。知即是心。不約知以顯心。是現量顯。洪州闕此。又不變是體。隨緣是用。又荷澤所宗空寂知者。空寂即是無相。以神解之性。雖無形相。而靈知不昧。故云寂知。亦云寂照。亦云無相之知。亦云無知之知。如肇論云。放光般若云。般若無所有相。無生滅相。道行般若云。般若無所知無所見。此辯智照之用。而曰無相無知者。何耶。果有無相之知。不知之照。明矣。何者。夫有所知。則有所不知。以聖心無知。故無所不知。不知之知。乃曰一切知。故經云。聖心無知。無所不知。信矣。空寂即是無相。即是無知。論云無所不知。又云。乃曰一切知者。此知即是真知。為一切眾生自心之體。真性靈知。湛然恆照。亦云無念之知。若有念而知。凡夫境界。故云知覺乃眾生。若無念無知。二乘境界。若無念而知。諸佛境界。空寂即是無念。亦云無住之知。若有所住。如人入暗。則無所見。若無所住。如日月光明。照見種種色。華嚴錦冠云。含眾妙而有餘者。謂一切事。皆不改本相。不離本位。法法皆能為大為小。為一為多。為主為伴。即此即彼。即隱即顯。即延即促。互相攝入。重重無盡。如帝網天珠。以要言之。隨一一事。念念皆具十玄之義。同時具足。無有前後。如海一滴。即具百川。滴滴皆爾。故名為妙。

2022年10月4日 星期二

【重陽】今生不把彌陀念,空在人間走一遭

 



【重陽】今生不把彌陀念,空在人間走一遭


悟顯法師 開示:


人身難得趕緊用功 (精彩節錄)


古德講:「受盡三塗血火刀,百千萬劫暫時饒,今生不把彌陀念,空在人間走一遭。」這首偈頌是警醒我們學佛人,每一位眾生在三塗受盡苦報,曾無休息。經典上比喻頭出頭沒,頭沒的時間非常地長,出頭的時間非常地短,所以說受盡三塗血火刀,這是講在三塗惡道當中受盡苦難。

這一生有因緣得人身,佛在經典上講這「人身難得,猶如須彌穿針,猶如盲龜浮木。」

在《菩薩處胎經》裡面講的「盲龜浮木」,這是講得人身的機會非常稀少,比盲龜浮木的機率還要少,比須彌穿針還要困難。

須彌就是妙高山,從妙高山上放條線下來,在山底下有一根繡花針,中間有毗嵐猛風在那裡障礙,風吹著線,從山頂上落下來,這條線要剛好穿過這根繡花針。你要得人身比須彌穿針還要困難,所以得到人身要好好利用,不要拿來造業,要好好學佛,要勤斷惡業,要能打破無明,用這一生虛幻的人身,來成就真實的功德。

得人身不容易,得人身聽聞佛法,那又是難上加難,在末法又能遇到正法,那無過此難。

《楞嚴經》講的:「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沙。」有種種不同的邪知邪見,你一不小心馬上被汙染了,馬上受到這個邪見的損害,即使得人身,也不一定能遇到佛法,遇佛法還要認真修行。

所以說第二句講「百千萬劫暫時饒」,你在三塗的時間非常地長,現在好不容易出來了,得人身了,暫時饒恕你一下子;你遇到佛法,要趕緊藉著修行來求出離,不然只要一口氣喘不上來,馬上又墮三惡道,所以說百千萬劫暫時饒。你現在受的苦是暫時停止而已,不是真的停止。

所以佛在經上講「樂是壞苦」,終究會變壞,在壞苦之外還有苦苦,人世間說不完的苦,可是你們都把它當作是樂,以苦為樂,苦中作樂,這苦不是身心皮肉的。這無常大鬼,你的煩惱習氣在惱害你,不是只有身體,不是只有你現在暫時的感受、心裡的感受。是根本無明、見思、塵沙纏縛住你。

你現在有一點喘息的機會,你不要造業,因為「百千萬劫暫時饒」,你只是暫時不受苦,並不是真正離苦得樂。

「今生不把彌陀念」這一句是勸我們要好好地念佛,求生淨土。你不好好念,那真的是「空在人間走一遭」。你這一生是空過了、是白費了,你這一生的人身沒有意義。

從小念書,長大工作,結婚賺錢生小孩,老了等死,這個是每一個人的循環。不管你事業做得再大、再有名都一樣,免不了這四個字「生老病死」;在生活上有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這是每個人都有。

你如果不好好念佛、不好好修行、不好好用功努力,一口氣不來,馬上下三惡道。所以三惡道離我們有多遠呢?一口氣而已啊!實際上離得很近,尤其是末法時期,尤其是現代,眾生的貪瞋癡特別重,調伏不了,所以你一定要老實念。

老實念就是提起一句佛號,一切不管萬緣放下,不要懈怠、不要懶散、不要放逸、不要失正念,就這麼一直念下去。

也不求一心、不斷妄想、也不求開悟、也不求證果、也不求見佛、見菩薩,統統都不求,這叫「行起解絕」。修行修到這樣子,才有成就的希望,還不是真正成就,要這麼用功、這樣精進,不然你人生是空過,你空在人間走一遭。


心賦註 (2) │永明智覺禪師

 



心賦註 (精彩節錄)

永明智覺禪師


註心賦卷第一
宋杭州慧日永明寺智覺禪師延壽述......

祖胤親傳。

此土初祖達磨大師云。以心傳心。不立文字。又云。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亦云。默傳心印。代代相承。迄至今日。

大開真俗之本。

如大乘起信論云。有摩訶衍。能發起一切眾生大乘信根。所言摩訶衍者。此云大乘。又大乘者。是眾生心。心體周遍。故名為大。心能運載。故名為乘。立心真如門。心生滅門。論云。摩訶衍者。總說有二種。一者法。二者義。所言法者。謂眾生心。是心則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依於此心。顯示摩訶衍義。何以故。是心真如相。即示摩訶衍體故。是心生滅因緣相。能示摩訶衍自體相用故。所言義者。則有三種。一者體大。謂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減故。二者相大。謂如來藏具足無漏性功德故。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一切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薩皆乘此法到如來地故。是知一心。是諸佛本所乘。菩薩因乘此心法。皆到如來地故。離此一心外。別無殊勝。故今賦詠。志在於此。藏法師云。真俗雙泯。二諦恆存。空有兩亡。一味常現。所以華嚴疏云。真俗雖相即。而各不壞其相。謂即有之空。方是真空。即空之有。方為妙有。空有不二。兩相歷然。如波即水而恆動。俗即真而俗相立。如水即波而恆溼。真即俗而真體存。已上皆況心之體用。非一非異。又云。不壞生滅門說真如門。不隱真如門說生滅門。良以二門唯一心故。所以十方諸佛。常依二諦說法。若不得俗諦。不得第一義諦。以俗諦無有自體。即第一義諦故。

2022年10月3日 星期一

心賦註 (1) │永明智覺禪師

 



心賦註 (精彩節錄)

永明智覺禪師


註心賦卷第一
宋杭州慧日永明寺智覺禪師延壽述

覺王同稟。

楞伽經。佛語心為宗。無門為法門。又經頌云。如世有良醫。以妙藥救病。諸佛亦如是。為物說唯心。問。佛語心為宗。無門為法門。既稱心賦。便是標宗。何假廣用文言。仍繁註解。且凡論宗旨。唯逗頓機。如日出照高山。駛馬見鞭影。所以丹霞和尚云。相逢不擎出。舉意便知有。首楞嚴經云。圓明了知。不因心念。揚眉動目。早是周遮。如先德頌云。便是猶倍句。動目即差違。若問曹溪旨。不更待揚眉。答。今為樂佛乘人。實未薦者。假以詞句。助顯真心。雖掛文言。妙旨斯在。俯收中下。盡罩群機。但任當人。各資己利。百川雖潤。何妨大海廣含。五嶽自高。不礙太陽普照。根機莫等。樂欲匪同。於四門入處雖殊。在一真見時無別。如獲鳥者羅之一目。不可以一目為羅。治國者功在一人。不可以一人為國。如內德論云。夫一水無以和羹。一木無以建室。一衣不稱眾體。一藥不療殊疾。一彩無以為文繡。一聲無以諧琴瑟。一言無以勸眾善。一戒無以防多失。何得怪漸頓之異。令法門之專一。故云。如為一人。眾多亦然。如為眾多。一人亦然。豈同劣解凡情。而生局見。我此無礙廣大法門。如虛空非相。不拒諸相發揮。似法性無身。匪礙諸身頓現。所以藏法師云。自有眾生。尋教得真。會理無礙。常觀理而不礙持教。恆誦習而不礙觀空。則理教俱融。合成一觀。方為究竟博通耳。斯乃教觀一如。詮旨同原矣。


2022年10月2日 星期日

【認識佛教--釋教三字經】 悟顯法師 集解編著 (下冊-24)

 



認識佛教─釋教三字經 (下冊)


悟顯法師 集解編著

六通

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

神境通。漏盡通。聖與凡。各不同。

六通又名六神通。神者,變化莫測;通者,無障無礙。
六種神通的因因果果以及它的現狀,在《瑜伽師地論》卷三十七、〈威力品第五〉上講得最詳細。
第一、六神通的因,也就是六種神通從那兒來的。
六神通的因有三種:
一者、聖威力:謂諸佛、菩薩的定自在力,依定自在的力量,能夠隨心所欲,成辦一切度生的事業。
二者、法威力:法威力的法,就是六度。諸佛、菩薩因修六度,有廣大果,有廣大勝利。
三者、俱生威力:俱生是與生俱來。由於諸佛、菩薩過去多生多劫修集廣大福德資糧,證得俱生甚希奇法。
前二種名修得,後一種名報得。
第二、六種神通的果。「果」也就是效能或者功效。諸佛、菩薩之所以現種種神通者,一、為了引諸眾生入佛聖教,二、為了無量受苦眾生,惠施他們的種種利益和安樂。
第三、六種神通的現狀。
六種神通,即「神足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天眼通、漏盡通」。「神」者,不測之義。「通」者無礙之義。神妙不測無礙自在之六種智慧,是曰六神通,略云六通。
一、天眼通又稱為「死生智證通」:就是說,諸佛、菩薩以超過人、天的清淨天眼,能夠看到一切眾生生時、死時的妙色、惡色以及出生以後的成長、成長以後的善行、惡行。諸佛、菩薩的天眼又可以見到諸光明色、諸變化色、諸微細色、諸淨妙色。至於在空間上說,下至無間地獄,上至色界第四最高的色究竟天。假如作意運用的話,能見十方無量世界一切諸色以及彼土諸佛集會、說法的情形。
還能見到十方世界眾生的作善、作惡,皆隨其機緣,以神通力,惠予他們的利樂。
二、天耳通又名天耳智通。天耳通的妙用,不管是天聲、人聲、聖聲、非聖聲、鳥獸的叫吼聲,十方諸佛的說法聲、六道眾生的享樂聲、叫苦聲,也和天眼通一樣,隨其所宜而予以訓導。
三、他心通又名知心差別智通。諸佛、菩薩以他心智能周遍地知道,十方無量無數世界中的一切有情,有沒有煩惱纏縛,有沒有染心、邪願心、外道心,下至一切禽獸等心,都能洞悉無遺。又能以他心智,知道十方有情根器的勝劣、勝解的程度,而隨其根性、程度,再示以種種的正行。
四、宿命通又名隨念宿住智通。這是諸佛、菩薩能隨自己的意念,知道自己和其他一切有情,過去每一生中,在某一道中受生,姓什名誰,是男是女,受報好醜。又能令他有情得宿住智,對於宿世所有或多或少諸微細事、諸所思惟,皆能纖悉無遺。至於在時間上,過去、未來,無邊際劫,固然是不可數計,尤其是過去生中,為行菩薩道,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化諸有情種種事跡,諸佛、菩薩將它宣示出來,令一切眾生,對佛、菩薩生起敬信,生起恭敬,對於生死深生厭離。又將宿世每一生中千變萬化的善惡業果,原原本本、委婉而動聽地道出,使那些執「常」的外道破除常見。
五、神境通又名神足通及神境智通。
神境通又分為二種:
能變通,能化通。
能變神境智通,在《瑜伽師地論》上列有十八種神變,《妙法蓮華經》妙莊嚴王本事品上,淨藏、淨眼兩位王子為感化他的父親妙莊嚴王而表現的神通,簡略地敘述出來,讓我們知道個大概。
《法華經》上說:「於是二子念其父故。湧在虛空。高七多羅樹。現種種神變。於虛空中行住坐臥。身上出水。身下出火。身下出水。身上出火。或現大身滿虛空中。而復現小。小復現大。於空中滅。忽然在地。入地如水。履水如地。現如是等種種神變。令其父王心淨信解。」然而這只是十八神變中之一二而已!
大致說來,能變通者,能轉變有自性的物體,令成餘物。這便是能變通的一個概念。能化神境智通者:無而忽有謂之化,也就是,能以禪定的力量造作他人未曾目見耳聞的種種事實。
此中又分化身、化境、化語。能變化自身或他人身,或男、或女、或鬼神、諸天、三惡道眾、妍、媸、大、小,皆能隨意自在變化,為無量有情作利益事。這叫做化身。
化境者,對於身外的事物,大小、貴賤,皆能隨意自在地使他轉變。如攪長河為酥酪、變大地作黃金之類,使眾生得到受用。至於化語,也有多種,如諸佛、菩薩的化語,他們的聲音深遠,有如雲雷之音。和而且雅的時候,有如迦陵頻伽鳥,因其聲音深可愛樂,能夠感動眾心。最為奇妙的是,諸佛、菩薩以一種聲音說法,能使天、龍八部、十方各類的眾生,各各隨自己的語言,而聽懂佛、菩薩的說法,並且得到受用。
六、漏盡通或名漏盡智通。漏者,破損的意思。譬如一隻玻璃杯被碰了一下子而裂了一條縫,失去作用,只有棄置到垃圾堆上去而不值得一顧。那麼,「漏」究竟是什麼呢?貪、瞋、癡愛等等的煩惱,就是「漏」。眾生們因具備這許多煩惱,所以造殺、盜、淫、妄的惡業,以致不成道器而流浪生死,受苦無窮。諸佛、菩薩於生死道中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從千磨百煉中而斷盡了煩惱。這就叫「漏盡」。諸佛、菩薩在生死煩惱中,經得起磨煉,受得起考驗,立定腳跟,不隨生死煩惱所轉,這是什麼力量?那便是「智」慧。由於智慧,斷盡了煩惱,使心性中本具的妙用得到運用的自由,也就是「通」。所以合之則為「漏盡智通」。
六通中的「智通」二字,皆是這樣的講法。
諸佛、菩薩還有個奇特處。諸佛、菩薩為了度化眾生,雖然獲得漏盡,而不取證。不取證者,不入涅槃也。這在法相宗名曰「留惑潤生」,也是與二乘聖者迥然不同的地方。
六種神通講過了,現在來說說有關神通的故事:《阿彌陀經》序分十六位阿羅漢當中,有一位賓頭盧頗羅墮尊者,有一位樹提伽長者,用旃檀木,造了一隻缽,再用絲繩,結成袋,將旃檀木缽放在袋裡,懸在非常高的杆上,發出消息去說,不管是沙門、婆羅門,不得用梯、杖,誰能取得缽,就送給誰。外道們知道,非神通不可,皆望望然去了。賓頭盧尊者得到這一消息,向大目犍連說:「老兄!你是神通第一人,取之如探囊耳!」目犍連怕受到佛的責難,默不敢應。賓頭盧去到樹提長者家裡,禪定而坐,伸手取缽而去。釋迦牟尼佛知道了,將賓頭盧呼到座前,以喝斥的語氣說:「出家人怎麼可以用外道用的缽?更不應該在未受戒者的面前顯現神通!從今天起,盡你的形壽,不得在南閻浮提居住。」賓頭盧尊者遵佛的教法,去西洲瞿耶尼,教化四眾。過了些時,釋迦牟尼佛的四眾弟子,都很思念他。世尊觀機,將他召回來了,但敕令他,不許他入滅,要常住世間,接受四眾的供養,作人間的福田。賓頭盧也自己發誓,除了北俱盧洲,其餘的三洲,則有請必到。所以賓頭盧尊者到現在還住在捷陀摩羅山中,而唐朝的初年,在各大寺的食堂裡,都供有賓頭盧尊者的像。
出家人吃飯的缽,應該是鐵質和土質的,所以旃檀木質的缽,是外道用的。
不許賓頭盧入滅,就是對他隨便使用神通的一種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