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5日 星期四
入香光室
入香光室
了然法師著
弟子徐慧覺編訂刊行
入香光室發刊序
入香光室流通序
入香光室自序
入香光室上集
入香光室下集
自跋
附袁母姜太夫人往生記
附瞻拜舍利功德偈
附西方安樂歌十首
附唐有綱居士來書
入香光室發刊序
唯心淨土‧自性彌陀二語‧乃古昔聖賢‧徹證唯心‧圓彰自性者‧大慈悲心‧極力闡發‧教人深入唯心自性之切要語也。既舉唯心自性‧何以不說唯心華藏‧自性毗盧。又不說唯心靈鷲‧自性釋迦。再不說唯心兜率‧自性彌勒。而獨說唯心淨土‧自性彌陀者‧其故安在。良以唯心難證‧自性難彰。今欲求其能證能彰‧必須依我釋迦世尊‧徹底悲心‧無問自說‧直告大智舍利弗‧令人執持阿彌陀佛名號‧決定求生西方之淨土法門。庶幾上智下愚‧僧俗男女‧一切含靈‧各以現前介爾一念業識心‧專緣一句‧阿彌陀佛萬德洪名‧久久執持‧能令無明業識‧漸漸銷鎔。直至銷鎔盡淨‧晝夜六時‧歷歷分明‧只有一句阿彌陀佛萬德洪名‧全體顯現‧獨露圓彰。欲再求覓無明業識之生滅妄心‧了不可得。復於彌陀洪名之外‧別無自性。自性之外‧別無彌陀。自性即是彌陀‧彌陀全屬自性。彌陀自性‧無二無別‧故名自性彌陀。念佛功夫至此‧西方極樂境界‧自然常得現前。不拘城市深山‧了無丘陵坑坎‧穢惡諸象。開目閉目‧只見黃金為地‧雜寶為池‧七珍樓臺‧八功德水‧四色蓮華‧馥郁光輝。舉足下足‧莊嚴佛地。心外無土‧土外無心‧心土一如‧故名唯心淨土。古人以此自證圓滿真實境界‧普餉同倫者‧恐人疑為念佛求生西方‧乃捨本逐末‧向外馳求‧故說自性彌陀‧唯心淨土。欲令人人同念自性之中接引彌陀‧同生唯心之內極樂淨土。以期生西之後‧悉能徹證唯心‧圓彰自性‧同圓種智‧共證菩提。悲心深切‧鄭重無出其右者。今人雖然業障深重‧無古人力量‧不能現生親證。如能善會古人意旨‧隨分隨力依之修持‧亦可同歸淨土法門‧共入彌陀願海‧命終脫離娑婆‧往生極樂‧如操左券。不慧念佛二十餘年‧久亦習聞二語‧終覺莫名其妙。但見今之提此二語者‧全屬口口談空‧步步行有之口解脫人。見人念佛求生淨土‧便直斥曰‧唯心淨土‧何必要求西方淨土。自性彌陀‧何須再念西方彌陀。直以二語‧即作破人念佛強有力之根據。原其作用‧無非在典籍中看過幾卷語錄‧知識邊聽到幾則公案。見說菩提無樹‧明鏡非臺‧本無一物‧何有塵埃。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唯心淨土‧自性彌陀等語。便認自己業識妄心‧即為唯心自性。除此業識妄心之外‧不明事理‧不諳權實‧徒託空言‧廢棄修持。以為當下即是‧何苦別修。可憐儱侗真如‧顢頇佛性。謗大般若‧自誤誤人。常將自己本覺真實心中‧所具一切善法‧抹殺乾乾淨淨‧一切惡法任其存在心中。以致生生沈淪苦海‧無法出離。如來稱為可憐愍者‧正此輩也。今作一喻‧以證若輩不識唯心自性之錯誤如下。
其喻云何。唯心自性‧譬如精堅寶貴真金之本體。有此真金本體‧當然能生種種隨相立名之作用。如一清潔之士‧利用真金【體】‧造一淨瓶【相】‧內盛清淨光潔之淨水‧日日供在佛前‧時時保護拂拭【用】‧此可名曰真金淨瓶【此則名實相符‧以喻古人所示唯心淨土‧自性彌陀‧必期令人切實念佛‧直至徹證圓彰者】。復如一奢侈富人‧心無愛惜‧利用真金【體】‧造一馬桶或溺器【相】‧終日用盛大小便溺【用】。只有糞尿滿滿盛著‧亦從無人拂拭洗滌‧任其臭穢不堪‧此應名曰真金馬桶‧或真金溺器【上三物‧金體雖同‧相用全異】。忽遇一不知香臭淨穢‧及全不知淨瓶‧馬桶‧溺器‧各狀相之人。只聞人說有真金淨瓶‧亦不知淨瓶是何相用。但見人指馬桶或溺器曰‧此物是金造。其人即誤認為是真金淨瓶‧並誤認內盛糞尿為淨水‧亦不知置馬桶溺器之處‧與供佛之處有別。逢人便說‧我已見過真金淨瓶矣【此則名實相反‧以喻今人專以唯心淨土‧自性彌陀二語‧破人念佛求生西方者‧正與此人無異也】。因此等人‧只知有唯心自性之名‧不知唯心自性‧有廣大無邊之實義。須知所謂唯心淨土‧自性彌陀者‧必須真用念佛功夫‧念到心外無佛‧佛外無心‧心外無土‧土外無心‧心佛不二‧心土一如‧方名唯心淨土‧自性彌陀。此種境界‧不肯用功念佛之人‧何能夢見。
今將森自己心境‧以度不知香臭淨穢‧誤認馬桶為淨瓶者之心境‧聊為形容比對。森因業障深重‧福慧全無。雖挂名念佛二三十年‧悠悠忽忽‧實未專心用功。欲令彌陀時時在念‧淨土刻刻現前‧殊不易得。舉心動念‧總難脫離貪‧瞋‧癡。貪‧瞋‧癡三毒‧實為畜生‧餓鬼‧地獄之根本。故森常自供云‧依吾人現時心境而論‧只有唯心穢土【心中所發現者‧全屬現前人我是非等濁惡境相】‧毫無唯心淨土【西方勝境‧殊少體會得著】。只有自性畜生‧自性餓鬼‧自性地獄【因常與貪‧瞋‧癡為緣】‧實無自性彌陀【念佛時‧均不易得到全心即佛‧全佛即心‧心外無佛‧佛外無心‧心佛圓融‧無雜無閒】。故今急求退休‧以期藏拙待死者‧亦正為此。森雖苦惱無狀‧於古人以唯心淨土‧自性彌陀二語‧為令人念佛‧必期達到徹證圓彰之旨‧自信稍能領略。請問今之只知其名‧不知其義‧反以策進念佛之要旨‧誤用於破人念佛者‧其心境究為如何‧有無比森清淨耶。若稍清淨‧想即不致如此誤會。森之苦惱‧尚自知之。此等鸚鵡學人語‧了不知人事‧大錯特錯‧猶自鳴得意者‧其自誤誤人‧害豈有極。今幸我親教師了公上人‧宿根深厚‧現行精純。昔年參禪‧深契佛旨祖意。繼轉念佛‧了徹自性唯心。早年所著《佛祖心燈貫註》‧與《禪淨雙勖》【禪淨雙勖之名‧印老所題】‧諦印二老‧閱之皆讚賞不置。近年發揮淨修導言‧亦早發刊流通‧普利同倫。今再由徐慧覺居士‧編訂成帙之《入香光室》‧發揮淨土要義‧尤為和盤托出‧徹底掀翻。全書大旨‧皆以佛果為宗‧普勸行人‧念念入佛果覺‧心心住佛正定。如斯提倡‧直與古人切望行人以專持一句阿彌陀佛萬德洪名‧必期徹證唯心淨土‧圓彰自性彌陀者‧名言雖異‧旨趣何殊。可謂今古同揆‧後先輝映。我師發揮淨土‧無一字不深契唯心。教念彌陀‧無一句不圓彰自性。奉勸欲談唯心淨土‧自性彌陀者‧必須熟讀我師先後所著之三書。如不肯讀而妄談‧均難免為不知香臭‧誤認馬桶為淨瓶之人‧識者聽之‧即當噴飯。我師發揮道妙‧三書具在‧有目共睹‧非森阿其所好‧而能偏讚惑人也。更有非人所能強致者‧不得已‧為大眾拈出‧俾生正信。我師近來虛懷若谷‧凡有發揮‧請佛證明‧各感瑞應‧隨得舍利。一、二年來‧次第所得‧隨時收存‧現共有二十顆【所得情形‧師自有記‧不贅】。圓潤光輝‧隨人所見‧各有不同‧【凡登山者‧多請瞻禮‧莫不歎異。復有一念佛精專之弟子‧對森云‧伊瞻禮時‧有十四顆。有一最大如菉豆者‧仔細觀之‧內現極樂世界圖。足徵我師淨業功深‧發揮所見‧而得此瑞應。仍須淨業精專之人‧乃能見到淨業功深‧知見圓徹之特別瑞相。森愧業重‧徒挂修淨之虛名‧實與淨行尚疏遠。較之此弟子‧即自問慚愧無狀‧進較我師‧實難望得肩背。故今即求退休‧回山親近‧以期稍學萬一耳】‧此非淨業功深‧知見圓徹之明徵‧曷克臻此。即今瑣瑣‧似有強人敬信之態度。全由愍念自他‧罔知出苦之要道。今幸我師發揮所見‧實為生死苦海中之一大慈航。只要大家能讀‧能信‧能行‧趕上慈舟‧便可安坐‧直達蓮邦。四十八願度眾生‧九品咸令登彼岸‧我師實作如來使者也。徐慧覺居士‧慨捨淨資‧編訂刊行‧屬為序引‧並助校訂。不禁歡喜助成‧特此瑣告‧以期人人信受奉行‧稍報法乳之恩於萬一耳。
中華民國三十五年古曆天中節苦惱比丘德森敬序於將別之上海暫寄處
入香光室流通序
恭聞如來福德之香‧智慧之光‧人人自性本具‧個個不乏絲毫。祇因我等無始以來‧各稟無明為根‧業識為本‧妄想為枝‧煩惱為葉‧三毒為花‧眾苦為果。念念叢生‧重重蓋覆。因蓋覆故‧雖然自性本具‧歷劫無由證得。縱有少許善根‧復因生逢末世‧業障深重‧智慧淺薄‧不能自力識心達本‧斷惑證真。依然三界飄流‧六道輪回‧受諸苦惱‧無有休息。故我釋迦世尊‧欲暢愍念末世之本懷‧特開淨土念佛之法門‧假借彌陀圓滿之果覺‧作我眾生菩提之因心。教我眾生‧生信發願‧求歸極樂。祇須念念心存至誠‧執持阿彌陀佛名號‧久久純熟‧契入一心。既入如來一心果覺‧即入如來香光淨室‧常蒙如來福德智慧香光‧莊嚴熏照。熏照之極‧能使我等煩惱業識‧念念銷融‧福德智慧‧心心增長。縱使現生不能斷盡惑業‧親證如來實相果覺‧以此功德‧回向西方‧臨終仗佛接引‧決定往生樂邦。彼土境勝緣強‧忍力易就‧直至菩提‧速圓佛果。是以《無量壽經》云‧耳聞其音‧目睹其色‧鼻知其香‧口嘗其味‧身觸其光‧心以法緣‧皆得甚深法忍‧住不退轉‧至成佛道。蓋念佛法門‧因有如是不可思議殊勝善利‧故自古迄今‧咸稱念佛三昧‧三昧中王‧直接上根‧傍引中下‧十方如來‧妙音稱讚。歷代諸祖‧造論宣揚。唐之飛錫大師‧明之妙什禪師‧皆有《念佛三昧寶王論》。及傳燈‧道霈諸祖‧正續《生無生論》等‧發揮三昧奧義‧無不盡美盡善‧久傳盛行‧迄今尚存。惜乎去聖時遙‧人根陋劣。因其文詞淵博‧義理精微‧許多行人翻讀‧卒難當下領會‧空懷羨慕‧無由入門。今有了然大師‧出家修行‧由禪入淨。昔著《佛祖心燈貫註》‧及《禪淨雙勖》合編流通。近年發心掩關‧專修念佛三昧。常於念佛之暇‧以己親知親見‧潤筆著述‧普導同倫‧共入三昧‧咸沾利樂。覺近數年來‧每年一次‧參叩靈巖‧親近妙公。妙公因寺務事忙‧無暇多談‧頻詣關前‧請師開示。承師慈悲‧慇懃開導‧如飲甘露‧獲益良多。去歲參加精進佛七‧荷蒙攝入關房‧拜讀所著《念佛三昧出世寶王論》及念佛堂內演講開示錄。文詞明顯‧義理透徹。因果互融‧權實一致。即頓即圓‧即圓即頓。上根當下悟入佛果實相中道‧中下亦由至誠漸入漸深。句句皆從念佛心中自然流出‧權巧方便‧譬喻指示‧令人易會‧不覺深入‧引進後學‧獲利無窮。縱有禪教之士‧不信念佛求生西方‧偶然翻讀是書‧必使深生信慕。何以故。師以彌陀果覺為宗。如來實相果覺‧無法不包‧無法不融。雖不兼乎禪教‧無不合乎禪教。原來即理即事‧即事即理‧事理圓融‧當體佛果。縱使不信不修‧亦難逃出佛果之外。皆因佛果圓滿‧包含無遺。師入佛果圓理之後‧回觀昔日禪淨雙修‧猶覺兩物合成‧不如通身放下‧念念至誠‧安住佛果。執持佛名‧仗佛含養‧整個圓融‧現成省力‧何用雙修。卓哉妙論‧圓徹至矣。誠謂三根普攝‧利鈍全收‧娑婆苦海之中‧又復添一慈航‧普載念佛行人‧同到樂邦彼岸矣。敬讀論文‧立願度生‧足見吾師悲心懇切‧願力弘深。師凡靜夜潤筆著述‧恆蒙佛力加被‧屢感燈垂舍利‧共十數粒‧粒粒如珠‧色光異類‧大小相殊。覺親獲瞻禮‧歡喜無量‧不禁合掌歎言‧奇哉希有。此正如師所言‧三昧寶王‧世寶莫及‧光明透徹‧獨露圓彰‧今此證明‧愈深信矣。繼思吾人自有生死以來‧久居娑婆‧歷塵沙劫‧昏迷不知。今日蒙師指示‧始知我等濁劣凡夫‧原在如來圓滿果覺真實心中‧不出不入‧豈非得未曾有‧聞所未聞‧千生罕遇‧萬劫難逢耶。從此念佛‧漸覺有味。復觀煩惱業識‧亦覺漸漸轉輕‧不似從前波浪洶湧‧稍見安靜。思此利益‧若非全仗彌陀圓滿果覺‧含養攝持‧及與如來香光熏照之力者‧覺何有此能力哉。因思三昧寶王‧利益難量‧得此熏修‧因緣非淺‧熏照之餘‧何敢獨利。故此敬按大師向日所示深妙意旨‧及覺遇師親近因緣‧乃至恭觀舍利‧深增信仰‧綜此數端‧述成陋文‧勉集淨資‧刊行流通。普願十方淨友‧同修念佛三昧‧以冀現生各人咸染如來福德之香‧共炙如來智慧之光‧命終同歸極樂‧各各高坐寶蓮。覺亦藉此微因‧發願回向西方‧現祈淨業早就‧臨終去時安詳‧親蒙彌陀接引‧彈指即入蓮邦‧常近彌陀修學‧速證菩提實相。然後隨師回入娑婆‧恆侍左右‧助化宣揚。所謂佛恩師恩並報‧自身他身同度耳。倘讀是書者‧或有疑曰‧香光淨室無門‧究竟從何而入。覺已恆聞師曰‧覺性周圓‧生佛一體‧十界同居‧誰在室外。但因久迷不覺‧妄見出入。譬如醉人‧因昏迷故‧雖在屋內‧妄見山林。苟能直下一念承當‧在處安然‧本來不出不入‧住佛正定。師復有言‧一念至誠一念入‧念念至誠念念入。又一念不遷一念住‧念念不遷念念住。因是所謂入香光室也。若作別解‧非但孤負佛恩‧亦乃錯會大師深意。願諸同倫‧靜神翻讀‧正念思惟‧幸勿率略。俾得同入佛果正定之聚‧共受香光熏照之益。書此端由‧藉為序引。
時維
民國三十五年正月彌勒菩薩誕日白衣侍者徐慧覺和南謹序於太倉縣印西鎮菩提園之香光室
入香光室自序
嘗思釋迦世尊‧徹底悲心‧愍念末世眾生‧根機淺薄‧知識昏迷‧不能自力識心達本‧斷惑證真‧超出三界。常在娑婆‧六道輪回‧受諸苦惱‧莫能出離。特開淨土借果修因之仗佛往生一門。初說極樂依正莊嚴‧次教生信發願‧執持阿彌陀佛名號‧一日乃至七日‧期得一心不亂。觀此因緣‧而其中大有不可思議深妙意旨也。但以行人讀之不察‧領會者鮮。所謂深妙意旨者何。蓋佛說一心不亂者‧乃聖凡共源之本覺‧生佛同體之真心。我等若肯念念心存至誠‧執持阿彌陀佛名號‧能使我等念念背塵合覺‧返妄歸真。如川入海‧漸入漸深‧己心融成佛心‧佛心合成己心也。復此一心不亂者‧即阿彌陀佛所證圓滿果覺也。又此一心不亂者‧即我等眾生所迷念佛三昧也。我等若肯念念心存至誠‧執持阿彌陀佛名號‧能使我等念念契入如來圓滿果覺‧安住如來實相正定。譬如碎金得入火鑪‧能使漸漸銷融‧合成一體。念佛行人‧亦復如是。得入如來圓滿果覺‧非但不隨一切塵勞業識所轉‧而能使一切塵勞業識‧漸漸銷融。銷融至極‧畢竟成片。一念成片‧散亂自除。散亂既除‧正定現前【梵語三昧‧此云正定】。我等若能念念入佛圓滿果覺‧心心住佛實相正定‧乃至畢生不退者‧則淨業功夫‧決定成就。既得淨業成就‧然後金臺可以坐待‧寶池可以託生。及乎臨欲命終‧自然娑婆濁惡不現‧淨土勝境昭彰。感佛親迎‧須臾即到。所謂臨終欲生得生‧豈非省力便易乎。歷觀古來諸大聖賢‧臨終瑞相昭著‧坐脫立亡‧任隨其意‧要去即去‧去亦不須人助者‧莫不皆由念佛三昧中得來也。但以今時行人‧雖則發心念佛‧許多不明佛意。認此一心不亂‧全屬自己生滅妄心‧與佛無關。是以念佛行人‧欲得成就一心‧終莫可得。所謂愈摶愈散‧愈捉愈亂。察其來因‧多由過執《永明料簡》‧疑此彌陀一心圓滿果覺‧不敢深入安住其中‧恐落禪定‧變成自力‧不得往生‧是以多人捐棄。既捨彌陀一心圓滿果覺‧則行人念佛之時‧終難定心立足‧如同淺水之魚‧缺乏含養。正謂缺乏他力‧欲得安身立命‧去住自由者‧豈非盡力勉強乎。因是所謂真妄各別‧權實分離。捨實從權‧執權為實。雖則發心持名‧而始終不契佛意‧畢生坐守初步門庭‧不肯前進深入如來莊嚴寶所。如來常謂可憐愍者‧正此類也。設欲勸其前進深入‧必似法華會上窮子‧難免稱怨大喚‧我不犯罪‧云何捉我。殊不知彌陀名號之權‧而與一心果覺之實‧本來圓融無礙‧真實一如‧非即非離‧無內無外。廣大無邊‧量同法界。十方虛空‧悉皆包容。攝盡九界眾生‧無一不在其中。既捨一心果覺之實‧偏執彌陀名號之權‧縱然得益‧終屬淺小‧是以臨終受用亦小。欲得消除累劫積集深重業障‧臨終仗佛接引往生樂邦者‧豈非盡力困難乎。譬如沐浴‧水少垢重‧難得清淨。欲得全體清淨‧必須通身坐入浴池‧漸漸熏染‧久久洗滌‧方能盡除無餘。念佛行人‧亦復如是。但能得入如來圓滿果覺‧從此常蒙佛力加被‧法力融合。融合至極‧全體周圓‧自然不散不亂‧安居正定。譬如孕兒未出母胎‧全身坐在母腹之中‧仗母含養‧漸漸長成。念佛行人‧亦復如是。得入如來圓滿果覺‧安住如來實相正定。可謂全身坐在如來法身之中‧仗佛含養‧能使行人無邊業障‧漸漸消除‧無量福慧‧冥冥增長。此乃所謂借果成因‧即因住果。以佛莊嚴而自莊嚴‧以佛住持而自住持。得此熏修‧利益難量‧縱使現生不能斷惑親證‧到了西方‧為因亦強。從彼漸漸進修‧能令速證佛果。上云‧世尊教人生信發願‧執持阿彌陀佛名號‧一日乃至七日‧期得一心不亂‧而大有不可思議深妙意旨者‧蓋此不可思議深妙利益也。除此疑情分別行人之外‧其餘愚夫愚婦‧不須另加指導‧自然一摸便著。譬如山野農民‧從來未曾出門‧一切世事‧概莫能知。只解每天家裏喫飯‧田中做工‧自然大事成辦‧五穀豐登。愚人念佛‧亦復如是。一切經教‧皆莫能知。唯有念佛一門‧獨能直下承當‧更無疑情分別。念念心存至誠‧執持阿彌陀佛名號‧自然與佛圓滿果覺‧冥冥相契‧暗暗相合。何以故。生佛因心果覺‧本來不隔纖毫。如漚入水‧天然相合。其所不合‧皆由行人妄起疑情‧妄生分別‧不肯通身放下‧死心契入。故使生佛因心果覺‧真妄各別‧自他分離。雖在如來圓滿果覺真實心中‧不敢念念承當‧如隔千里萬里。此正所謂‧佛不遠人‧人自遠佛。佛眼圓觀‧寧不愍乎。或有問曰‧聽師所言‧莫非禪淨雙修乎。答曰‧非也。何以故。阿彌陀佛菩提果覺‧本來福慧圓滿‧權實一如。權人知權‧從權歸實。實人見實‧即權即實。但莫疑情分別‧只須念念存誠‧執持佛名‧雖愚夫愚婦‧可令當下念念契入‧漸入漸深‧何用禪淨雙修。若不禪淨雙修‧覺不圓滿‧似欠半邊‧則汝錯怪阿彌陀佛‧往昔因地‧專為修福‧不曾修慧‧仔細審明‧有是理乎。所謂佛佛道同‧原無二致。因已福慧圓滿‧故名為佛。十方諸佛‧莫不皆然。豈有阿彌陀佛而獨不然乎。惟願仁者‧善思量之‧幸勿誤會‧自惑惑人。然自入關以來‧不覺三周有奇‧勸人同入佛果‧同修念佛三昧‧歷年所有論說‧皆已記錄成篇。每篇脫稿‧供獻佛前‧求佛加被‧俯垂證明‧蒙佛慈悲‧均賜瑞應。凡諸論說‧除《念佛三昧出世寶王論》外‧其餘各篇‧統在本寺念佛堂內‧一行精進法會所說‧先後記錄‧漸積成帙。去春太倉徐慧覺居士來山‧集印拙著淨修導言時‧然已將斯論與其一閱。閱畢‧喜云‧念佛三昧‧人人有分‧個個可入。觀此足見居士夙根深厚‧所讀論文‧頗能領會‧罕有疑惑。是以去冬復更另外籌資‧待印斯書。今見論後各篇‧一並彙集‧愈為歡喜滿願‧而一再翻讀。讀畢恭禮‧歎言善哉‧念佛三昧‧原來淨宗本有重要家業‧價勝摩尼‧千生罕遇‧萬劫難逢。今得值遇‧安敢錯過。弟子決意來年刊印流通‧普結淨緣‧願諸蓮友‧同獲勝益。弟子亦可藉此微少善根‧回向極樂淨土。以冀生西之後‧恆得隨師同侍慈尊‧親近修學‧而速證菩提。然後正好隨師復乘願輪‧回入娑婆‧助化一切有情也。然因見居士發心廣大‧信願真切‧已預來年‧自己先製紙版印一千冊‧嗣後隨人發心任印若干‧以廣流通。復更向然索序‧並請命名‧不得不隨喜允許‧以遂其願。故此略述大綱‧藉以普告同倫。文雖淺俗‧意有可取。復按全書意義‧專以佛果為宗‧普勸念佛行人‧念念入佛果覺‧心心住佛正定‧專持彌陀聖號‧臨終感佛來迎。觀此深妙意旨‧應當總名入香光室。何以故。如來圓滿果覺‧皆由福德智慧莊嚴所成‧具有無量福德之香‧無量智慧之光‧充滿果覺‧真實一如。我等若肯念念執持阿彌陀佛名號‧自然念念契入如來圓滿果覺‧安住如來實相正定。常蒙如來福德智慧香光‧含養攝持‧通身熏照。能使一切塵勞業識‧漸漸銷融。銷融至極‧悉皆化為如來圓滿果覺之大光明藏。全體透徹‧共成一色。此乃所謂借果徹因‧即因顯果。正合經云‧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因是故名入香光室也。俾閱是書者‧一見此題‧顧名思義‧發心看讀‧注意思惟‧依法熏修。深入佛果‧住佛正定‧感佛來迎。如是往生‧千即千生‧百即百生。非但居士功德不可思議‧因是弘揚‧亦感佛暢本懷‧而法門增光‧行人幸甚。伏願承此三寶福德威神加被‧含養攝持之力‧永保國基鞏固‧世界和平‧風調雨順‧人民安樂。並此區區回向發願之心‧錄成蕪文‧即名曰序。
時維
民國三十四年臘月釋迦世導成道日寄食靈巖粥飯僧了然序於佛海泉珍桃園之不退關房
附觀經圓發三心○佛言‧上品上生者。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釋曰‧但能念念至誠‧執持佛名‧自然漸漸深入如來圓滿果覺‧安住如來實相正定。以此功德‧回向發願‧求生極樂‧品位必高。何以故。由此生信發願‧執持佛名‧乃至修諸功德‧皆從圖滿真實心中建立。所謂一真一切真‧一圓一切圓。
入香光室上集
念佛三昧出世寶王論
緣起
念佛三昧寶王論者‧曩昔本有‧乃古德大徹大悟‧親知親見‧專持佛號‧斷惑親證。然後欲報佛恩‧乘大願輪‧普導群迷‧同入三昧果海‧直至樂邦彼岸‧而作此論也。凡一語一字‧無非從三昧海中流出。可稱功堅劫石‧價勝摩尼。文詞奧妙‧事理精微‧洞徹圓明‧無幽不照。如中天日‧光攝四洲‧空前絕後‧獨一無雙。利人無數‧讚莫能窮。直至於今‧奉為至寶。然是何物‧不畏罪愆‧安敢以凡濫聖‧冒名更述。輕將凡夫知見‧妄測聖賢密修。獨自思惟‧罪不容恕。茲將愚情‧披陳如下。恭對先後諸賢‧發露懺悔。今此論者‧略有來由。蓋然未出家前‧鮮讀詩書‧少知翰墨。雖出家後‧復因生逢末世‧身處偏區‧罕遇高人‧親近修習。加以善根淺薄‧慧力輕微。常讀古德之文‧屢興高崖之歎。怯其文詞奧妙‧事理精微‧莫能領會‧不勝愧顏。雖則發心參禪‧略有領會。而一知半解‧仍難濟事‧如同螢火而爇須彌。所謂理性雖明‧事難透徹。至民國十年春‧始偕同學德森法師‧共至普陀‧參謁印公‧恭承訓囑‧教令放下參禪‧專心念佛。不久禮別‧嗣至天台九華‧各處進香。七月共回梅江‧次年住百丈山。每日看讀淨土經論‧兼持彌陀聖號。自覺從彼至今‧對於淨土法門之事理權實‧漸能領會透徹‧罕有疑惑。復愧悠悠忽忽‧不覺衰老現前。區區散心之行‧恐難感佛來迎。因是發心閉關‧欲求一心不亂。詎料入關之後‧依舊妄念遷流。幸覺其中理路‧較之先年愈熟。如同盲人摸象‧雖未親知親見‧略識大體若何。常於念佛心中默占偈云‧念念入佛果覺‧心心住佛正定。專持彌陀聖號‧臨終感佛來迎。假此觀念‧甚覺有效。因是隨筆記錄‧近來錄成一段念佛要言‧意義頗深‧因其不能普利‧不敢出以問世。唯自玩讀‧藉為先導。復自思惟‧念佛法門‧本來三根普攝‧九界全收。有事有理‧能淺能深。隨意表揚‧何用固執。因是忽發大心‧懇祈佛力加被‧願此拙論‧普供同倫。從此再錄‧不覺成篇。復按論文意義‧當名念佛三昧出世寶王。而較之古德所著‧名雖不異‧實隔天淵。但以末世同倫‧善根淺薄‧慧力輕微‧翰墨生疏‧性好簡直‧類如然者‧居其多矣。今此拙論‧頗合機宜。如肯發心披翻而玩讀之‧均皆略有小補。其中有事有理‧有淺有深‧各各隨機獲利‧人人功不虛捐。譬如海納百川‧悉皆統蒙攝受。何以故。良以彌陀果海雖深‧眾生至誠能入。我等如肯至誠念佛‧統能返妄歸真。如川入海‧漸入漸深。久久純熟‧不覺真妄相契‧心佛一如。從此再加精進‧依法熏修‧直至功夫成片‧自然不出不入。念念安居正定‧心心契合實相。方知極樂雖遙‧原在自己現前一念大覺真實心中‧不越絲毫。仗佛弘誓願力‧垂慈接引‧何患不往‧何憂不生。直待娑婆報盡‧定感我佛來迎。恰似滿月臨潭‧不覺自然而現。承佛微妙神力‧須臾即到蓮邦。迨至華開見佛‧當下了悟實相。從此漸漸進修‧速證無上佛果。因有如是不可思議之殊勝善利‧故稱念佛三昧出世寶王。即此三昧寶王‧誠乃千生罕遇‧萬劫難逢。普願十方同倫‧各各發心修習。當知如上善利‧則人人有分‧個個可得。普使皆大歡喜‧同受妙樂。茲乃特敘來由‧普告十方同倫。倘閱此論者‧不以業障凡夫所著‧而不屑玩讀‧復能愍我愚誠‧細心思惟‧依此熏修‧共入果海。然乃向其合掌讚言‧善哉‧君乃我之真實蓮友。現在同見同行‧命終同歸樂邦。同事至尊願王‧同證無上佛果。即此拙論‧雖不能與古並行‧同一功用。亦可謂之功不唐捐‧則然之所望足矣。
總論全體綱略
蓋此拙論總題‧專以佛果為宗。何謂佛果。一句佛名‧全體佛果。廣大無邊‧量同法界‧十方虛空‧悉皆包容。以名該德‧全德在名。即名而實‧即實而名。名實不二‧體用一如‧因是故名念佛三昧出世寶王。即此三昧寶王‧如摩尼珠‧具足體相用三種大義。三義者何。一者‧以一真獨顯‧空色圓融為體【中諦】。二者‧以清淨明徹‧了無所得為相【真諦】。三者‧以萬德齊彰‧利濟無窮為用【俗諦】。今此三義‧合符三諦。所謂以中諦統一切法‧以真諦泯一切法‧以俗諦立一切法。總而言之‧如來三諦‧舉起一聲佛號‧當體具足。念佛行人‧如能心心契入‧了達圓融‧而此三諦‧合符三觀。但能直下回光‧而行人現前一念‧當體具足。所謂能念之心‧即一心三觀。所念之佛‧即一境三諦。三觀三諦‧義理相符。行人假觀現前‧即符如來俗諦。行人空觀現前‧即符如來真諦。行人中觀現前‧即符如來中諦。凡行人一念與佛果相應‧總不出此三義。如是觀念既熟‧不覺能所雙融‧一念契合‧心佛一如。當彼之時‧三昧寶王‧獨露圓彰。智光洞徹‧充滿十方。以上所述‧皆屬總義。其總義中‧復判二義十科‧以明別義。何謂二義。一者‧不覺義。指不念佛者‧念念迷真逐妄‧背覺合塵。雖在彌陀三昧果海‧全體迷卻‧不解返妄歸真‧背塵合覺‧故名不覺。二者‧覺義。指念佛者‧念念返妄歸真‧背塵合覺。所謂一聲佛號‧全體彌陀之果覺。彌陀所證之果覺‧即眾生所迷之本覺。若肯至誠念佛‧念念契入彌陀果覺‧而與自己本覺‧冥冥相符‧暗暗相合。現雖不覺‧到了西方‧終成滿覺‧故名覺義。何謂十科。第一‧明達宗旨。一聲佛號‧全體佛果‧九界眾生‧攝盡無遺。第二‧開顯實相。一聲佛號‧真實圓融‧聖凡同源‧生佛一體。第三‧辨別真妄。一聲佛號‧淨穢各別‧彌陀眾生‧天地懸隔。第四‧識破昏迷。一聲佛號‧同倫莫迷‧從迷入迷‧展轉受苦。第五‧轉迷就悟。一聲佛號‧當下了悟‧從悟入悟‧得究竟樂。第六‧因正果正‧一聲佛號‧佛果正因‧現生不證‧安養必證。第七‧較量功德。一聲佛號‧出世寶王‧世間寶王‧皆莫能及。第八‧按經會義。彌陀一經‧至簡至圓‧事理融通‧萬德俱全。第九‧懇佛證明。願今拙論‧普供同倫‧以此善根‧回向淨土。第十‧發願流通。願盡未來‧分身塵剎‧以此寶王‧利濟眾生。此乃二義十科‧大綱略述如是。其中細義‧披陳如下。
第一明達宗旨
念佛三昧‧出世寶王。自古迄今‧歷代諸祖‧莫不同聲稱讚‧異口宣揚。機理相契‧殊勝超倫。徹上【上至等覺菩薩】‧徹下【下至禽獸畜類】。至頓【前際無始‧後際無終】‧至圓【包含九界‧容納十方】。大者見大【一句洪名‧全體彌陀之果覺】‧小者見小【四字洪名‧六字洪名】。智者言智【句句彌陀‧定慧圓明】‧愚者言愚【掐珠記數‧一萬二萬】。權者從權【口稱佛名‧心緣相好】‧實者從實【口稱佛名‧心觀實相】。淺者入淺【出聲默念‧攝心諦聽】‧深者入深【不出不入‧安居正定】。乃至斷盡見思粗惑【相似三昧】‧分破微細無明【分證三昧】‧各各雖有差別不同‧而一一皆蒙阿彌陀佛三昧果海‧及慈悲願力‧一體攝受【三昧果海‧乃如來法身攝受。慈悲願力‧乃如來神力攝受】。因是所謂三根普攝‧九界全收。咸令現生報盡‧脫離娑婆‧同歸極樂。從此永不退轉‧直至圓破無明‧圓滿佛果【究竟三昧】。如是直捷穩當‧方便普度。不假多生‧盡生可到。不復退轉‧直至佛位。不可思議之勝妙特別法門‧可謂蓮宗獨有‧而諸宗皆無。假使十方諸佛‧同出廣長舌相‧極其窮劫‧讚莫能盡。奈何世人不察‧視為平常‧心不介意‧或反加毀謗。如同摩尼寶珠‧失入汙泥‧世人不識‧視同瓦礫‧隨意踐蹋‧豈不惜哉。
第二開顯實相
茲乃權分二義‧而開陳之‧令此三昧寶王‧獨露圓彰‧放大光明‧普照法界。一切眾生‧隨意所求‧各滿其願‧皆大歡喜‧同得妙樂。乃至觸著摸著‧見聞隨喜。願其早脫苦輪‧皆得妙樂。直至未來‧而無窮盡。二義者何。一者‧不覺義‧指不念佛者說。二者‧覺義‧指念佛者說。今先舉不覺義‧數種列後。不覺者何。蓋阿彌陀佛‧未成佛前‧最初作轉輪王時‧向世自在王佛‧發四十八大誓願。然後於無量塵沙劫中‧廣修淨行‧萬德莊嚴‧成就四種淨土‧接引九界眾生。得證無上三昧究竟佛果‧真實圓融‧充滿法界。清淨妙明‧莫能思議。在在處處‧無不周遍。十方所有一切依正色心‧若色若空‧若染若淨‧莫不同承阿彌陀佛三昧果海‧廣大無邊攝受之力‧悉皆包含淨盡無遺‧一印印定。由正定故‧名曰三昧【梵語三昧‧此云正定‧亦云正受】。若以佛眼觀之‧本來聖凡同源‧生佛一體。一切眾生‧無非佛子。人人戴德‧個個蒙恩。乃至微細昆蟲‧皆在如來實相三昧海中‧均平受育。慈心等視‧不見輕重‧未來皆當作佛‧畢竟無一棄捨耳。
第三辨別真妄
切念如來證真‧而全妄即真‧因成三昧果海。眾生迷真‧而全真即妄‧故成生滅苦輪。因是聖凡異位‧生佛殊途。如來住持樂邦‧而永受妙樂。眾生旋轉苦輪‧而常受劇苦。人人稟此虛妄業識種子‧各假因緣和合受生。由出胎而又復入殼‧由出殼而又復入胎。乃至溼化‧生生靡盡‧化化無窮。捨身如恆河沙‧脫骨過須彌山。直至現生‧雖得人身‧而此業識種子‧依然三界飄流‧了無真實住所。虛妄顛倒‧莫能制伏。譬若狂象無鉤‧躁猴失鍊‧念念奔馳‧心心執著‧貪染塵勞‧無有休息‧雖在如來三昧果海‧久經曠劫‧不覺不知。不見如來果海實相‧不識如來三昧正定。如魚住水不知水‧似鳥飛空不見空。雖遇知識方便勸導‧教其念佛求生極樂‧永離生滅輪回之苦。奈何昏迷‧仍不覺悟。許多依然醉心娑婆‧以苦為樂。任有勝妙樂土‧不肯決定求生‧甘受眾苦‧豈不悲乎。
第四識破昏迷
蓋今所謂依然醉心娑婆‧以苦為樂者‧皆由完全不信故也。任有勝妙樂土‧不肯決定求生者‧因具雖信而不全也。或半信半疑‧或信而不願‧或願而不行‧或行而不專‧或貪名利而希望福報‧或求神異而兼修別行。因有如是缺乏夾雜‧故不決定求生。此鈍緩輩‧佛亦無可奈何‧唯有垂慈哀愍待時而已【一切眾生‧雖在如來三昧海中‧因捨極樂‧不肯求生‧終不受益】。是故無量劫來‧流轉生死‧六道循環‧等如車輪‧直至今日‧無有停止。今遇念佛三昧出世寶王‧如更依然昏迷‧不肯專心念佛求生極樂‧佛必更加垂慈哀愍。所謂眾生雖不念佛‧佛乃常念眾生。此等不念佛者‧皆屬世間醉人。因其不信不修‧雖在如來三昧果海‧經百千劫‧終不覺悟。所謂從迷入迷‧展轉受苦‧嗚呼痛哉。此等深重醉人‧猶可緩而勿言。急要論者‧惜乎有等夙根深厚之士‧今生復遇知識‧得聞宗教‧親近修習‧心性明了‧彷彿覺悟‧自命智人‧譏誚念佛。此等行人‧若不念佛求生極樂‧親近彌陀‧終非穩當。何以故。皆因末世凡夫‧惑業深重‧自力微弱。縱遇知識開導‧彷彿覺悟‧不能現生斷盡惑業‧超出三界‧安居不退。後世仍在娑婆‧輪轉生死。轉過多生‧難免迷失墮落。若在三塗‧百劫千生‧不聞佛名。欲得人身復悟‧未卜又在何時。譬如熟睡之人‧雖則偶爾被人驚動‧略有覺寤。因其自力疲困‧不能奮起出外遊觀‧復靠床枕‧依然熟睡‧夢中業識‧東飄西流。縱有父母在傍‧妻子滿室‧至親至愛‧而不覺不知。淺覺凡夫‧亦復如是。嘗聞羅漢有出胎之迷‧菩薩有隔陰之昏‧況淺覺凡夫哉。因是不念佛者‧縱使彷彿覺悟‧終非穩當‧難免退失‧依然昏迷‧故皆名不覺義也。
第五轉迷就悟
所謂覺義者何‧今分為二。一者‧上根明達‧二者‧中下潛通。今先舉上根。凡上根之士‧欲得現生深入如來果海實相‧安居如來三昧正定。但正念佛時‧口稱佛名‧心悟實相。當知實相即洪名‧洪名即實相。所謂以名該德‧全德在名。名乃包含萬德之總持‧舉一全收故。直與實相妙理‧同體同時‧同一功用‧無二無別。但以嘗聞實相無門‧我等現今由何悟入‧下陳述之。蓋欲悟入如來實相妙理者‧當先借想龍居海中‧海水包含‧本未出離。在在處處‧無非海水。然後回思我等眾生‧亦復如是。無量劫來‧常居阿彌陀佛三昧海中‧實相包含‧本末出離。在在處處‧無非實相。但因我等迷卻‧不覺不知。譬如醉人‧本在自家祖父屋裏‧通身包含‧未曾出離。因昏迷故‧妄見山林曠野‧鬧市劇場。或憂或喜‧或笑或語‧顛倒亂言‧我欲回家。醒者告之‧汝今本在自家祖父屋裏‧安居不動‧何以更言回家。我等眾生‧亦復如是。無量劫來‧常在阿彌陀佛三昧海中‧直至於今本未出離。當知今日‧毋用更入。但能念念返觀‧我此現前一念業識妄心‧本在如來實相清淨海中‧不出不入‧安居正定。從今正好息心念佛‧莫更奔波飄流。設復奔波飄流‧當下攝之令還。久久如是觀念純熟‧不覺契入如來果海實相‧安居如來三昧正定。所謂一念不遷‧則一念居佛正定。念念不遷‧則念念居佛正定。何以故。如來實相正定‧如大海水‧我等業識妄心‧如水波浪。但能念念心存至誠‧安居如來實相果海‧如水住水‧契合圓融。直至功夫成片‧自然不出不入‧不變不遷。此正所謂以因契果‧借果圓因。得佛氣分‧妙果必現。若能久久如是思惟‧如是觀念。即覺如來三昧果海‧漸見明了‧漸見現前。正現前時‧頓覺內外透徹‧果海全彰。真實圓融‧充滿法界。在在處處‧無非實相。而實相體中‧具足一一莊嚴。而一一莊嚴‧無非實相理體。所謂一舉兩得‧事理同時。譬如鏡像水月‧本來不即不離‧非一非異。悟此可知體用雙彰‧權實一致。既能如是心心覺悟‧理應念念承當‧切莫疏心錯過‧失卻後世難逢。久久覺悟純熟‧承當周圓【法界全體‧一真實相】‧自然隨處憶念現前。一念現前‧頓覺不動身心‧深入如來果海實相。不離本位‧安居如來三昧正定。契合圓融‧周遍法界【現前一念識心‧可為全體法界】。此正所謂以佛果地之覺‧徹我因地之心【以佛印心】。以我因地之心‧該佛果地之覺【以心印佛】。直捷了當‧全體周圓【心佛圓融‧心佛一如】。真淨微妙‧莫能思議。以此功德‧回向極樂‧發願往生‧可名上品資糧。因能具足信願‧持佛名號‧蒙佛攝受‧安住如來三昧果海故。臨命終時‧定得蒙佛接引‧往生樂邦。若得圓證究竟三昧‧當生常寂光淨土。若得分證三昧‧當生實報莊嚴淨土。若得相似三昧‧當生方便有餘淨土。縱使修力未及‧現生不獲親證‧亦復功不唐捐。乘此三昧寶王熏修之力‧仗佛接引‧往生同居‧品位必高。此約上根而言‧以下再敘中下耳。
第六因正果正
次據中根之士‧雖覺不圓。下根之士‧但覺少分‧或全不覺。倘或不能領會如上真實妙理‧不妨專依事修‧順契其機‧求其穩當‧不失蓮位‧亦且足矣。今則總而言之。無論悟與未悟‧覺與不覺‧但能生信發願‧誠懇持名‧縱然愚夫愚婦‧可令潛通佛智‧暗合道妙。何以知之。蓋愚夫愚婦‧雖不明達如來真實妙理‧因念佛時‧念念心存至誠‧能使背塵合覺‧返妄歸真。久久純熟‧不覺真妄相契‧根塵互融。唯有佛號‧歷歷分明‧念念相續‧句句相連。頗與如來真實妙理之心‧密密相通‧暗暗相合。因是所謂上根明達‧中下潛通。既能潛通‧而一一皆蒙阿彌陀佛三昧果海‧及慈悲願力‧一體攝受。凡念佛者‧統能現生同入三昧。一念稱佛‧一念入三昧。念念稱佛‧念念入三昧。如水投水不拘清濁‧天然相契。但有境界大小‧明暗‧權實‧淺深‧究竟之異。故各各所得品位‧亦有高下階級之殊。以此功德‧回向極樂‧發願往生‧可名中下資糧。因能具足信願‧持佛名號‧蒙佛攝受‧得入如來三昧果海故。臨命終時‧定得蒙佛接引‧往生樂邦。譬如癡盲過海‧既上普度輪船‧雖不親知親見船中之境界若何‧自然隨眾同到彼岸。念佛行人‧亦復如是。一句彌陀‧苦海慈航。既能生信發願‧誠懇持名‧具足如是三種資糧。雖不明達如來三昧海中之真實妙理。自然同到樂邦彼岸。所得品位‧當在同居中下。較之上根‧雖有品位高下之異‧與見佛遲速之殊。到了成佛地位‧悉皆等無差別‧同證無上菩提。即上三昧果海‧各各圓滿極矣【三昧果海‧即菩提之別名】。乃至十惡五逆‧禽獸畜類‧若遇知識指導‧立能生信發願‧努力懇切‧稱佛名號。皆得蒙佛攝受‧導歸樂邦‧附在末品【一切眾生‧本在彌陀慈父三昧海中‧一念回向‧立蒙攝受】。到了華開見佛‧聞佛說法‧當下了悟‧從此進修‧悉至佛位。此等凡念佛者‧統屬出世行人。因能現生入佛三昧‧同歸覺路‧報盡往生極樂‧同登不退。直至圓滿佛果【一句彌陀‧佛果正因】‧同到究竟覺岸。是以念佛行人‧從始至終‧無非背塵合覺‧直至大圓滿覺‧故皆名覺義也。上云三昧寶王‧權分二義‧開陳已竟。以下再將世寶功德‧而較量之‧方知佛名之妙‧妙難思議矣。
第七較量功德
今按一聲佛號‧全體佛果。廣大無邊‧量同法界。以名該德‧全德在名。三身四土‧莊嚴具足。自他受用‧應念俱全。全事即理‧全理即事。事理圓融‧權實一如。權人知權‧引權歸實。實人見實‧即權即實。如同摩尼寶珠‧內外透徹‧全體圓明‧原來了無所得。雖然了無所得‧而不妨萬象齊現。雖然萬象齊現‧而原來了無所得。因有如是不可思議微妙之受用‧故稱念佛三昧出世寶王。即此三昧寶王‧世間妙寶‧皆無所及。何以故。世間最貴妙寶‧莫過於摩尼珠王‧善能令人所求如意‧滿足一切。若以比較三昧寶王‧非但一個摩尼珠王‧所不能及‧假使盡十方世界所有摩尼珠王‧悉皆合會‧共聚一處‧積至梵天‧所有功德善利‧算數譬喻‧較此三昧寶王‧所有功德善利‧一分半分‧乃至微細分‧亦莫能及。何以故。世間妙寶‧止能令人世間暫時離苦得樂‧不能令人出世間‧離究竟苦‧得究竟樂。是以算數譬喻‧終莫能及。蓋此念佛三昧出世寶王‧能令一切眾生‧現生報盡‧橫超濁世‧直入蓮邦。永離娑婆六道之眾苦‧恆受西方九品之妙樂。時時奉事慈尊‧步步參隨海眾。珍衣玉食‧應念隨心。靈禽演法‧天樂鳴空。寶華常飄‧異香普熏。黃金為地‧雜寶為池。水具八德‧樹列七珍。眾寶樓閣‧吉祥安寧。欲往他方‧任意飛行。速疾穩當‧須臾即到。供養十方諸佛‧修學一切法門。具足五眼六通‧圓滿三身四智。廣度無邊眾生‧授記當來作佛。如是究竟不可思議之清淨妙樂‧直與彌陀世尊‧同一壽命。乃至盡未來際‧永享而無窮盡。故得十方諸佛共讚‧九界眾生同歸。如眾星之拱北‧似萬水以朝東。誠乃千生罕遇‧萬劫難逢。我等今得值遇‧亦乃夙植蓮因。今當深厚栽培‧幸勿因循錯過。光陰易往‧後悔難追。一蹉百蹉‧展轉退失。趁此色力康健‧大家努力熏修。上根現生剋證‧成就極品資糧。中下隨力修持‧預備往生資糧。盡報為期‧同歸安養。俾得常隨佛學‧速證無上菩提‧以冀上報諸佛之恩‧下濟三塗之苦。普願九界有情‧共赴蓮邦‧親近願王‧同圓果海。以上所論諸義‧專按小本《阿彌陀經》‧一句洪名‧萬德圓融‧最勝微妙不可思議之三昧寶王‧而其中大意‧略述如是。以下再按經義‧而通會之。
第八按經會義
蓋彌陀一經‧義屬佛乘。文詞簡略‧理事周全。若論圓融無礙‧頓超究竟‧直與華嚴‧法華相等。雖等覺菩薩‧尚未造極‧須進一步。何以故。此乃純是彌陀如來‧歷劫修行‧萬德莊嚴‧圓證無上三昧果海故。即此一經‧可謂三身圓滿‧四土具足。主伴交參‧自他不二。依正圓融‧色心一體。即土即身‧即身即土。身土不二‧實相一如。以此觀之‧非與華嚴‧法華相等者而何耶。若據方便接引‧迥超一切諸經之上。縱使愚夫愚婦‧十惡五逆‧禽獸畜類‧若能懇切念佛‧命終得入蓮邦‧悉皆攝受‧等無棄捨。若言穩當直捷‧縱居下品下生‧皆已永登不退。從此進修‧直至佛位。若云修持容易‧止是一句洪名‧該含萬德‧是人皆能。即此一句洪名‧攝盡九界眾生‧同歸極樂‧悉令未來‧漸次作佛。以此觀之‧非迥超一切諸經之上者而何耶。是以釋迦如來‧徹底悲心‧特為我等末世重障凡夫‧不能自力識心達本‧斷惑證真者‧盡量吐露‧不隱絲毫。如來欲暢本懷‧是故無問自說。苦口叮嚀‧婆心勸囑。若有信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既具信願‧更當執持佛名‧乃至一心不亂。蓋一心不亂者‧即深入彌陀三昧果海也。三昧果海者‧即萬德洪名也。離卻萬德洪名‧何處更有三昧果海。離卻三昧果海‧何處更有萬德洪名。即此一句洪名‧乃包括彌陀因地果地‧無量妙行功德之總持也。若欲廣修福德‧厚集資糧‧莊嚴淨土‧而期生上品者‧亦不妨另讀《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及蓮宗諸祖之大著鴻文‧此不繁錄。讀者原諒‧幸勿見議焉。
第九懇佛證明
復愧不揣庸愚‧一時冒昧‧偶爾於念佛心中‧自然流出。因是隨筆記錄‧不覺漸加成篇。但以素失問學‧翰墨生疏。雖有著述‧話不成文。故此言詞欠雅‧事理失周。加以業障凡夫知見‧妄測聖賢密修。皆因為法心切‧利人情慇。縱有晦略‧未暇顧及。敬望遠近各地緇素蓮友‧慈悲愛我‧分明指陳‧俾得修正‧幸莫大焉。復更以此蕪文‧供獻佛前‧懇祈十方諸佛‧釋迦如來‧洞鑒證明。敬求西方接引‧彌陀慈父‧俯垂加被。稽首樂邦會上‧諸大聖賢‧密相教授。伏願古今蓮社‧歷代祖師‧冥垂指示。弟子敬著拙論‧普供十方同倫‧以此少分善根‧回向極樂淨土。令我業障全消‧智明獨朗。蓮臺早就‧果海速圓。願我臨欲命終‧預知時至。身無病苦‧心不昏迷。諸根悅豫‧正念分明。捨報安詳‧如入禪定。佛身巍巍‧金色晃耀‧與諸聖眾‧來迎接我。住立空中‧現諸祥瑞。或天樂百千‧或幢幡無數。感化眾生‧發菩提心。我於爾時‧乘金剛臺‧承佛微妙神力‧彈指即入蓮邦。到彼華開見佛‧聞佛演說實相。當下了悟無生‧須臾偏歷十方。承事無量諸佛‧修學一切法門。具足無生忍力‧親蒙諸佛授記。悉皆摩頂歎言‧不久如我無異。還到極樂本國‧奉事無上慈尊。不動微妙色身‧化身無量無數。恆作如來使命‧十方化導群迷。
第十發願流通
復願盡此今生報身‧乃至未來作佛身‧常當以此念佛三昧出世寶王‧清淨微妙法門‧教化無量無數‧不可思議眾生‧發菩提心。願我作佛之時‧以一不可思議微妙相好莊嚴之身‧變化無量無數不可思議微妙相好莊嚴之身。普現十方無量無數不可思議世界‧盡未來際‧恆作佛事。各各以一不可思議微妙舌根‧演出無量無數不可思議微妙音聲。一一音聲‧具足無量無數不可思議真實妙義。皆當以此念佛三昧出世寶王‧演說教化無量無數不可思議種種差別眾生‧悉皆導彼同歸樂邦‧親近彌陀慈父‧修學種種法門。從此永不退轉‧直至圓滿無上菩提‧皆同阿彌陀佛等無有異。乃至福德壽命‧智慧神力‧亦復如是‧等無有異。我今所發誓願‧若不滿足‧假使十方虛空‧處處有盡‧我此誓願‧及其修持‧終無休息。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今欲以此念佛三昧出世寶王‧總攝全篇一切諸義‧重述偈云。
一句彌陀讚莫窮‧包含萬德體圓融。
眾生稱念同歸淨‧品位高低各據功。
結論護正救偏
拙論初成‧有客請讀。讀畢言曰‧敬讀高論‧殊深欽佩。足見吾師一片婆心‧慇慇發揮念佛奧義‧如開寶藏‧百寶全彰。有目皆睹‧有識咸知。普令大家欣入寶藏‧各各隨自根機而擇善利。非但功不唐捐‧亦可稱為美善。但既教人念佛求生極樂‧云何不以淨土為宗‧令人心緣極樂‧則有所歸。師以佛果為宗‧引人深入佛果‧未知淨土佛果‧兩種宗旨‧有分別乎。答曰‧略有分別。客曰‧有何分別‧請師指示。答曰‧若依《十六觀經》‧專修淨土境觀‧當以淨土為宗。今依《阿彌陀經》‧專持彌陀萬德聖號‧期得一心不亂‧當以佛果為宗。客曰‧師以佛名表顯佛果‧佛名只是六字‧云何可以為宗。答曰‧不見徹悟大師云‧芥子微塵‧尚可為宗‧況法界藏身‧萬德莊嚴之果地彌陀‧而反不可以為宗耶。今此拙論‧專以佛果為宗者‧而正此意也。客曰‧既以佛果為宗‧究竟受用如何。答曰‧蓋此受用‧具有二種。一者‧如來主伴受用。二者‧眾生受用。若論如來主伴受用‧所謂一句佛名‧全體佛果。一真獨顯‧萬德齊彰。三身圓滿‧四土具足。主伴交參‧自他不二。依正圓融‧色心一體。即土即身‧即身即土。身土不二‧實相一如。廣大無邊‧量同法界。十方所有‧無不包容。若論眾生受用‧舉起一聲佛號‧直下該含如來無量功德【因能該果】‧統攝行人一切妙行【果能攝因】。此正所謂以因該果‧借果攝因。因果相攝‧生佛互融。能使行人不動身心‧深入如來果海實相【入佛正定】。不離本位‧安住如來三昧正定【住佛正定】。既入彌陀三昧果海‧而極樂淨土‧即在其中。離卻彌陀三昧果海‧何處更有極樂淨土。若是上上根性‧從此努力熏修‧乃至畢生不退。一朝淨業功成‧則極樂勝境‧而現生亦可得見【古時甚眾】。如人入海‧親見龍宮‧復何疑哉。縱然現生不見‧臨命終時‧決定得見。是以古人臨命終時‧善能預知時至‧正念分明‧坐脫立亡‧安詳西逝。天樂百千‧幢幡無數‧佛及聖眾‧空中來迎。有緣眾生‧悉皆見聞者‧全得彌陀果海正定之力也。但以如此往生‧瑞相最著‧古時雖有‧有亦不多。或傍人不見‧往生之人‧獨自得見‧如此而為最多耳。我等末世凡夫‧業障深重‧根機淺薄‧知識昏迷‧修行懈惰。但肯發心修習‧雖則現生不獲親證‧亦得三昧熏染氣分。是以大勢至菩薩云‧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當知大士所示深意‧正在此耳。是故大士自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云入無生忍者‧即入實相忍也。親證實相‧名得無生。既得無生‧具足忍力‧故名無生忍也。若作別解‧則錯會大士深意。雖不錯會‧亦非究竟。何以故。所言香光莊嚴者‧乃我等正念佛時‧全身契入如來果海實相‧安住如來三昧正定。常受如來無量功德之香‧智慧之光‧通身熏照。使我等無量劫來煩惱業障‧心心消滅。功德智慧‧念念增長。所謂以佛莊嚴而自莊嚴‧以佛住持而自住持‧故云香光莊嚴也。譬如黑鐵入火鑪‧須臾與火光共色。白冰投湯池‧立刻和湯水同體。此乃世間俗法‧尚有如是融合之效力。況此微妙神力‧不可思議之出世念佛三昧‧而反遜彼利益者乎。客曰‧如來三昧神力‧不可思議‧弟子早已深信‧敬慕久矣。但以如來三昧果海‧境界甚深。弟子初機淺學‧知識愚蒙‧不明理性‧云何能入。答曰‧以上論中‧早已說明‧汝何讀之不察。如來三昧果海‧境界雖深‧須知眾生一念至誠能入。所謂一念至誠‧一念入三昧。念念至誠‧念念入三昧。何以故。皆因我等正念佛時‧念念心存至誠‧能使漸漸背塵合覺‧返妄歸真‧是故能入。汝今但能如是念念心存至誠‧不必明達理性‧久久純熟‧自然不覺契入如來果海實相‧安居如來三昧正定。既得契入如來果海實相‧安居如來三昧正定‧從此正好息心念佛。念念觀照‧常令正念安居實相‧匆使遷流。設復遷流‧攝之令還‧愈習愈熟‧漸入漸深。如蜂採蜜‧取味無厭。若得蜜味‧趁亦不去。我等念佛‧亦復如是。若能知得三昧樂味‧念念心不放捨。復如小兒喫糖‧越喫越要。當彼之時‧則念佛功夫‧略有少分相應。若能從此再加精進‧如法熏修‧必使深入如來果海實相。既得深入如來果海實相‧更為多分相應。自覺如來三昧果海‧廣大無邊‧充滿法界‧洞徹圓明‧融通無礙。一念全體‧全體一念。不出不入‧安居正定。當體一如‧頓契實相。此正所謂觀身即實相‧觀佛眾生然。若會此義‧可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同一真如實相【欲見彌陀真如法身‧隨意即見】。雖則不能斷盡見思粗惑‧分破微細無明‧分證真如實相。亦可藉此漸漸減少遷流‧安心念佛。如同開池待月‧但期我等心水充滿‧妄波平安‧減少遷流‧略契實相‧定心念佛‧侍佛來迎‧何患臨終勝境不現‧佛不來迎。非但不失往生正因‧生則品位高矣。縱無如何瑞相昭彰‧令人得見。能使心不散亂‧正念分明‧感佛接引‧安詳西歸‧而亦且足矣。因有如是不可思議微妙之受用‧故以佛果為宗。當知一句佛名‧全體佛果‧能廣能略‧能展能收。廣則包含三藏‧略則總歸六字。展則普遍十方‧收則攝在一念。此正所謂都攝六根‧淨念相繼。苟能知此意義‧如同漁夫散網‧何妨萬線齊彰‧而當下一索全收。所謂佛名之妙‧妙在此矣。客曰‧一句佛名‧全體佛果‧眾生稱念‧契理契機。因果相攝‧生佛互融。能廣能略‧能展能收。蒙師指示‧妙之極矣。但以持名‧兼修境觀‧合與不合‧弟子不解‧請師分明指示。答曰‧若欲兼修境觀‧如能了悟寂光真境‧則與如來三昧果海‧同體同時‧同一功用‧無二無別。何以故。一真法界故。蓋此一真法界‧乃如來莊嚴果海‧眾生本覺真心。凡古來諸大聖賢‧精修妙觀者‧均皆以此本覺真心為體也。當知本覺真心‧即一心三觀【當體即假即空即中】。依此本覺真心‧起修妙觀‧如執明鏡‧自見面像。直至妙觀成就‧勝境昭彰‧當下覺得親入其境‧不離娑婆‧身居樂邦。所謂彼境不來‧此身不去‧因緣契合‧事相宛然。苟能如是領會‧如是修習‧亦可稱為至頓至圓‧是以同名念佛三昧。所謂寂光真境者‧即一境三諦也【當體即俗即真即中】。悟此寂光真境‧善能了知一境圓現一切境‧一境統攝一切境。雖則境有千差‧體屬一真。既屬一真‧全同實相‧無二無別。會得此義‧持名修觀‧皆無不可。互相圓融‧全體契合。但以此事‧上根易修‧中下難習。何以故。末世行人‧根機淺薄‧慧力輕微。未悟寂光真境‧難免執事背理‧迷心取境‧不能心境一如。必須了知依性起修‧全修在性‧方好修觀。所謂心外無境‧境外無心。心境不二‧體用一如。無論若惡若善‧或粗或細‧一切境相‧皆屬自己唯心所現‧原非外有。否則心理不明‧一向著境‧非但妙觀不成‧或恐反生毛病。是以古人注重持名‧深知省力易就。不尚修觀‧甚恐多力難成。當知持名一法‧至穩至當。但須至誠‧不必觀想。念念因果相契‧心心生佛互融。久久功夫純熟‧不覺合成一片。無論若淺若深‧總以信願為先。一心回向西方‧無不蒙佛攝受。悉皆統歸蓮邦‧同證無上佛果。子若念念存誠‧深心念佛‧常蒙如來三昧果海定力攝持‧智光照徹。使汝無量劫來‧六塵煩惱‧五陰障蔽‧漸漸銷融‧悉皆化為如來果海大光明藏‧全體透徹‧共成一色。他日極樂勝境‧於佛果海光明藏中‧自然而現。縱欲不現‧必不可得。何以故。因果相契故‧感應道交故‧願力相接故‧互相攝入故。譬如皓月當空‧光含四洲‧有緣皆應‧無水不現。當知我佛亦爾‧報身雖在極樂‧應身普現十方。念佛行人‧如能念念攝妄歸真‧定心待應‧命終之時‧必見佛現。如是往生‧千即千生‧百即百生。以此較之作意觀想者‧豈非愈為省力乎。客乃恭禮歎言‧善哉。弟子多蒙指示‧獲益非淺。今日方知持名念佛一法‧乃釋迦如來一代時教‧殊勝特別‧方便普度之法。誠謂徹上徹下‧至頓至圓。三根普攝‧九界全收。大者見大‧小者見小。智者言智‧愚者言愚。權者從權‧實者從實。淺者入淺‧深者入深。各各雖有差別不同‧而一一皆蒙阿彌陀佛三昧果海‧及慈悲願力‧一體攝受‧信不虛矣。弟子從今盡形奉持‧及隨力勸人‧以報佛恩‧與今日吾師開導之恩。言畢禮謝‧歡喜合掌而去。因是援筆記錄‧附此論後‧以為護正救偏‧補之論內不及。惟願讀者‧幸注意焉。
附燈降舍利瑞應記
拙自出家以來‧嘗聞佛力不可思議‧法力不可思議‧眾生心力不可思議。蓋此三不思議‧今乃親自見矣。而所見者‧何耶。緣由去春‧然自不揣庸陋‧於念佛之暇‧著有論文一篇‧名曰念佛三昧出世寶王。拙稿初成‧已託胡松年居士帶滬登刊。因帶去後‧然復生愧悔‧竊思古人造論‧皆已徹悟親證‧義理文字‧淵博精通‧尚須先請三寶加被‧然後發揮奧義‧莫不洞徹骨髓‧顯露精微。縱使論成‧放至一年半載‧或二年三載‧方刻流通。我乃業障凡夫‧知識淺薄‧文義粗疏。拙稿初成‧諸多欠妥‧遽敢輕易出以問世耶。因是函囑德森法師‧慎勿登刊‧侍修好後‧登之可也。迨至近來‧復將原稿重加修理‧分彙標科‧愈覺省目‧繁者刪之‧略者補之‧最後加一結論‧標名護正救偏‧恐人懷疑‧佛名只是六字‧云何可以為宗。文內直示一句佛名‧全體佛果‧能廣能略‧能展能收。廣則包含三藏‧略則總歸六字。展則普遍十方‧收則攝在一念。此正所謂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會得此義‧如同漁夫散網‧何妨萬線齊彰‧而當下一索全收。所謂佛名之妙‧妙在此矣。因是先將論文供獻佛前‧懇佛加被‧俯垂證明。及對佛發願‧今將願文‧略陳數言。弟子敬著拙論‧普供十方同倫。願從今生報身‧乃至未來作佛身‧念念相續‧無有間斷。常當以此念佛三昧出世寶王‧普利十方一切同倫。悉皆導彼同歸樂邦‧親近願王‧永受妙樂。發此願已‧越一、二日‧即十月初三夜‧正在燈下錄稿‧至最後結論問答將終處‧即覺燈上有灰落下於文紙上。隨即以手去之‧覺得堅硬圓轉。復更以手捻起‧用力撚之‧亦覺不碎。近向燈前細看‧乃見其紫色‧煜煜有光‧始知莫非舍利乎。遂將瓷盃盛之‧供在佛前。至翌午太陽光盛‧始捧出將手鏡照之‧見其光彩煜煜‧圓轉若珠。乃至傳及合寺緇索大眾‧各各看之‧所云大小色光‧均皆不一。人人悉皆歎為希有‧現今仍供佛前。但以體量甚小‧不易保存。然乃復自思惟‧拙著將成‧供獻佛前‧懇佛證明。今於論後紙上‧蒙降舍利‧莫非表示證明乎。因是握管記之‧附在論後‧以告同倫。俾閱此論者‧深心注意‧而各各咸生正信焉。
時維
民國三十三年十月十五日寄食靈巖粥飯僧了然記於佛海泉珍桃園之不退關房
註云‧自念佛三昧出世寶王論‧以至最後各文‧共獲舍利二十三粒。大小色光‧各各不同‧因失去三粒‧現今存二十粒。俾往來緇素‧請求瞻禮‧以資信願‧發心修持‧同獲勝益。
民國三十五年七月佛歡喜僧自恣日了然握管再記
附覺明妙行菩薩開示念佛三昧
有問念佛不得一心‧當作何方便。菩薩曰‧汝但息想定慮‧徐徐念去‧要使聲合乎心‧心隨乎聲‧念久自得諸念澄清‧心境絕照‧證入念佛三昧。平日必須多念‧從千至萬‧心無間斷‧根器最易成熟。若強之使一‧終不一也。
釋曰‧息想定慮‧即一念放下‧萬緣俱寂。如漚入水‧真妄不二。然後提起一聲佛號‧徐徐念去‧不高不低‧不急不緩。但使聲心相合‧雜念自然澄清‧久習成片‧心境一如‧不覺證入念佛三昧。譬如果核‧住在果中‧真實圓融‧如如不動。念念相續不斷‧根器最易成熟。若強之使‧終不一也。此段簡單直捷深妙究竟開示‧智愚能行。願諸讀者‧深心注意‧依法熏修‧利益難量。
入香光室下集
靈巖一行佛七開示錄
欲入三昧果海當先知恩報恩
凡我等念佛行人‧欲入阿彌陀佛三昧果海‧當先知恩報恩。若能知恩報恩‧而正念佛時‧則與阿彌陀佛三昧果海‧頓覺親切。隨時憶念‧立即現前。一念現前‧了知自身本在阿彌陀佛三昧海中‧不出不入‧安居正定。自然與佛果海‧念念相契‧心心相合。契合至極‧畢竟成片。一念成片‧如如不動‧真實圓融‧充滿法界。何以故。因能知恩報恩‧自覺於佛三昧海中‧必須念念見佛【見佛法身】‧心心親佛【親佛法身】‧設欲離之‧勢莫可得。譬如世間孝子‧終身不敢遠離父母。直至父母喪後‧依舊念念不忘‧皆由知恩報恩故也。念佛行人‧亦應如是。若不知恩報恩‧雖然終日念佛‧未免與佛相背‧與佛相隔。何以故。因其不能知恩報恩‧覺得阿彌陀佛住在西方極樂世界‧離隔十萬億剎‧好似與我兩不相關。雖然口裏念佛‧實則心上勉強‧故使正念佛時‧不禁念念遷流‧心心走作。不能住佛三昧正定‧不能契佛果海實相。譬如不孝之子‧念念遠離父母‧心心違背家鄉。
何謂知恩報恩。當知阿彌陀佛‧無量劫來‧原是我等之天真慈父。我等無量劫來‧亦是阿彌陀佛之同體眷屬。歷劫慧命相連‧父子相關‧非是偶然仰賴‧勉強皈依。阿彌陀佛‧對我眾生恩德‧較之各位生身父母‧勝過百千萬倍。縱使盡未來際‧算數譬喻‧莫能窮極。何以故。父母對我恩德雖大‧究竟念我止能一世。阿彌陀佛念我眾生‧歷劫無有窮盡。所謂眾生雖不念佛‧佛乃常念眾生。又父母雖然慈悲教育‧愍念護持‧止能望我世間作一完人。釋迦如來慈悲教育‧阿彌陀佛愍念護持‧直欲望我了生脫死‧超凡入聖‧乃至成佛而後已。又父母止能色身攝受‧心力護持。佛能法身攝受‧神力護持。又父母止能生我色身‧佛能生我法身。
何謂天真慈父‧何謂同體眷屬。蓋阿彌陀佛‧過去無量劫前‧發大菩提心時‧原為我等所發。棄捨金輪王位‧原為我等棄捨。投世自在王佛出家‧原為我等出家。最初出家‧號法藏比丘‧愍念我等十方一切眾生‧慈眼等視‧如愛一子。原來與他同一本覺真心‧無二無別。但因我等迷卻‧不覺不知。是故法藏比丘‧於本覺真實心中‧頓興無緣大慈‧運同體大悲‧向世自在王佛‧立四十八大誓願‧原為我等所立。然後於塵沙劫中‧修行無量清淨妙行‧原為我等修行。莊嚴四種淨土‧原為我等莊嚴。直至福慧滿足‧願願圓成‧始在西方極樂世界成等正覺‧原為我等所成。萬德洪名‧號阿彌陀。當知如來洪名‧乃夙生願力所成。垂此方便‧引導眾生‧令從名號而作入門。普度眾生‧同歸樂邦。由此進修‧共證佛果。此恩此德‧所謂天地父母‧不能喻其萬一耳。
今乃溯其來由‧往昔法藏比丘‧未曾發心之前‧本與我等同為凡夫。彼因發心之後‧生生出家‧世世修行‧是故早得成佛。《彌陀經》云‧阿彌陀佛‧成佛以來‧於今十劫。佛乃無有一時不念我等‧奈何我等無始以來‧一向迷卻。因是生生造業‧世世墮落‧或在地獄‧受諸劇苦。或在餓鬼‧飢火交然。或在畜生‧供人口腹。動經幾千萬劫‧不聞諸佛名字。縱使離三惡道‧或在修羅‧瞋怒鬥爭。或在天道‧耽戀快樂。雖在人道‧或生佛前佛後‧及邊地下賤。孤獨貧窮‧飢寒困苦‧癡獃蠢憨‧聾啞盲瘖‧六根不全‧多病短命。縱使衣食豐饒‧六根完具‧或不信三寶‧多造惡業。雖信三寶‧或不識邪正‧兼修外道。雖不信邪‧或專貪福報。縱使福慧雙修‧或不信淨土。雖信淨土‧或半信半疑。或信而不願‧或願而不行‧或行而不專。雖肯專行‧或不逢知識‧缺少進步。因此種種障礙‧皆是機緣不全‧淨業難成‧生死未了。是故無量劫來‧常在娑婆‧六道輪回‧受諸苦惱‧無有休息。佛慈念我‧不覺不知。我等今得聞知‧應當生大慚愧‧悲泣雨淚‧渴仰慈父。念念求見‧心心不忘。云何求見‧云何不忘。我等現今幸得人身‧生逢中國‧雖不值佛出世‧賴遇教有明文。復得親近知識‧開示淨土法門‧直捷穩當‧簡便易修‧不假多生‧現生可了。
所謂教有明文者‧即《佛說阿彌陀經》也。蓋此經者‧文詞簡略‧理事周全。釋迦世尊‧徹底悲心‧愍念我等末世重障凡夫‧不能自力識心達本‧斷惑證真者‧特垂方便‧無問自說。盡量吐露‧不隱絲毫。初說極樂國土‧依正莊嚴。次教生信發願。既具信願‧當起實行‧執持萬德洪名‧期得一心不亂。因此一心‧乃聖凡共源之本覺‧生佛同體之真心。阿彌陀佛‧最初發菩提心時‧即發此心也。建立四十八願‧一一皆依此心建立也。然後於塵沙劫中‧修行無量妙行‧一一皆依此心修行也。莊嚴四種淨土‧一一皆依此心莊嚴也。直至福慧滿足‧圓證無上三昧果海‧即圓證此心也。我等無量劫來‧汨沒飄沈‧生生世世‧迷失墮落‧即迷失此心也。直至現生‧雖得人身‧略知佛法‧依舊不能識心達本‧斷惑證真‧了生脫死‧超凡入聖。是以全仗阿彌陀佛夙生願力所成之萬德洪名‧假作入門。攝歸如來果海實相‧安居如來三昧正定。我等但能念念心存至誠‧稱佛名號。能使念念背塵合覺‧返妄歸真。如川入海‧漸入漸深。所謂一念至誠‧則一念入佛實相。念念至誠‧則念念入佛實相。又一念不遷流‧不走作‧則一念住佛正定。念念不遷流‧不走作‧則念念住佛正定。苟能念念如是用心‧如是覺照‧而步步腳蹋實地。從此念佛‧句句有力‧字字皆從如來實相正定流出。所謂實相即洪名‧洪名即實相。久久純熟‧不須勉強。縱有妄想遷流‧而一覺便還。雖有習氣走作‧而一照即止。契合本源‧如如不動。真實圓融‧充滿法界。既入如來三昧果海‧常蒙如來法身含養‧慈心護念‧定力攝持‧實相融合‧智光照徹‧慧力通明。使我等無量劫來‧六塵煩惱‧五陰障蔽‧漸漸銷融‧悉皆化為如來果海大光明藏‧全體透徹‧共成一色。縱使現生不能斷盡見思滲漏‧及分破微細無明‧親證如來果海實相。亦可藉此減少遷流‧住佛正定‧親炙實相。如染香人‧身有香氣。以此功德‧回向西方‧發願往生。直待娑婆報盡‧西方緣熟‧極樂勝境‧於佛果海光明藏中‧自然而現。定感彌陀慈父‧與諸聖眾‧親垂接引‧往生樂邦。所謂歷劫父子‧一朝相見‧欣慰何如。仗佛神力‧彈指即到。既到極樂國土‧同歸七寶蓮池。迨至華開見佛‧聞佛說法了悟‧親近無上慈父‧及諸清淨海眾。修學一切法門‧成就無生忍力。具足五眼六通‧圓滿三身四智。不動微妙色身‧化身無量無數。恆作如來使命‧十方化導群迷。悉皆統歸蓮邦‧共證果海菩提。以上所謂欲入如來三昧果海‧當先知恩報恩者‧蓋此略述如是也。
須知阿彌陀佛‧對我眾生恩德‧與果海等‧不可思議‧不可測量。世間所有一切恩德‧皆莫能及。我等若在娑婆世界‧生死輪回之中。縱使盡未來際‧生生世世‧粉骨碎身‧難以酬報。唯有現在念念至誠‧入佛實相。心心不遷‧住佛正定。一切時中‧執持佛名‧作臨終想‧侍佛來迎‧往生樂邦。然後上圓佛果‧下化眾生。同歸樂邦‧同證佛果。以此功德‧酬報佛恩。我等果能如是知恩報恩‧而念佛之時‧自然覺得心有所歸‧心有所仗。亦可謂之現在念念見佛【見佛法身】‧心心親佛【親佛法身】。藉此漸漸能轉業識‧而不被業識所轉。現在既如是‧臨終亦如是。是以古人云‧臨終在定之心‧即是淨土受生之心。如是往生‧決定千即千生‧百即百生。普願大家‧腳蹋實地‧念念注意‧幸勿忽焉。
淨土法門古今異同
凡我等念佛行人‧應當考實今時淨土法門‧與古時淨土法門‧究竟是異耶‧同耶。若言是異‧我等歷歲經年‧從朝至暮‧所稱佛號‧皆是南無阿彌陀佛六字‧而與古時佛名‧絲毫無別。若言是同‧云何古人生西‧個個特別容易‧不生則已‧生則驚天動地。上輩往生‧臨終佛來接引‧天樂百千‧幢幡無數‧白鶴飛翔‧異香滿室。人人可見‧個個可聞。要去即去‧去亦不須人助。坐脫立亡‧任隨其意。下至普通行人‧皆能預知時至‧沐浴更衣‧端坐念佛‧見佛來迎【見佛色身】‧安詳而逝。逐一思之‧令人可慕。云何今人生西‧十有七難。縱然得生‧非常勉強‧必須人助。考其臨終瑞相‧許多上輩往生‧不及古時中下。況中下輩‧更不必言。歷觀古人往生‧解脫自由‧何止千萬‧難以盡述。今則略舉數位‧大家知之‧方信其實。
昔有二位居士‧平時以道相交‧目為生死蓮友。約定往生之日‧彼此通知‧二人同去。後有一位‧不告而行。還有一位‧至翌日‧方聞其子告曰‧吾父昨日無病西歸去矣。居士聞之‧當下則曰‧這老漢‧不告而行‧吾只須片刻之功‧可追及汝。隨即沐浴更衣‧端坐念佛而化。復有一位高僧‧愈為希奇。去時自云‧我歸西方去‧欲帶一侍者‧誰願同我去。眾皆無對。傍有一小孩答曰‧我隨和尚去。和尚云‧汝去回家辭別母親。因他母親以為戲言‧無有此事‧乃隨口答應。不料小孩返寺‧立刻念佛坐化。和尚摩其頂曰‧小子何先我行耶。和尚亦隨時合掌‧念佛而去。又昔有懷西居士‧臨終無病告曰‧我歸西方去。家人云‧待燒香湯沐浴去。答曰‧我香湯沐浴久矣‧竟談笑而去。觀此五人‧臨終全無業障所撓‧解脫自由。復有一位僧人誦經‧遇見一雉‧從外飛入‧欲啄僧。隨即傍有一金甲神人‧執杖逐曰‧大師應當生西‧豈可還汝命債。觀此可知真得念佛利益‧而定業可免‧況不定業乎。云何今時行人‧臨終多被業障所撓‧心難作主‧痛苦萬狀‧莫能盡述。我等應當究其古人所得‧得在何處。今人所失‧失在何處。若不究其得失所在‧表顯分明。有不識者‧心不甘服。必謂佛無感應‧法無靈驗。孤負行人‧空勞無益。展轉相傳‧誤人不淺。以下分明辨別‧大家可知。所謂古人臨終‧無有業縛‧解脫自由者‧皆因平時修持功夫得力也。無論修觀‧持名‧統能深入如來果海實相‧安居如來三昧正定。既能深入如來果海實相‧安居如來三昧正定。則平時所有一切塵勞業識境界‧自然漸漸銷融‧化為空寂。乃至滅盡‧了無遺餘。唯有如來果海實相‧普遍十方‧充滿法界。是以古人‧許多入此實相正定‧精修妙觀。如執明鏡‧自見面像。直至妙觀成就‧親證如來果海實相。極樂勝境‧於正定中‧要見即見。隨時憶念‧立即現前。一念現前‧頓覺身在極樂境中。昔日四祖法照大師‧在廬山修觀‧定中親到極樂。見佛傍有一僧‧垢衣蒙頭。佛云‧此乃衡山承遠也。因是大師出定‧親往衡山學之‧一見肖然。非但修觀‧即持名者‧若已深入如來果海實相‧安居如來三昧正定。復肯努力修持‧斷惑親證‧淨土勝境‧現生亦可得見。如人入海‧親見龍宮‧復何疑哉。所謂古人臨終‧善能解脫自由‧要去即去‧去亦不須人助者‧皆已親證如來果海實相也。縱未親證‧必已深得如來實相正定之力。以上所述‧皆是古人所得耳。
云何是今人所失者‧蓋今時行人‧唯知有權‧不知有實。縱有修持‧但能權上用功‧不能會權歸實‧而即權即實‧權實不二‧權實一如。所得利益‧亦屬淺鮮。無量劫來‧業力強盛。譬如一盃之水‧焉能滅車薪之火。復如沐浴‧水少垢重‧安得清淨。欲得清淨‧必須全身坐入浴池‧久久洗滌‧方能盡除無餘。我等念佛行人‧亦復如是。欲得無量劫來‧三業清淨‧三障消除。而念佛之時‧必須全身契入阿彌陀佛三昧海中‧漸漸熏染‧久久洗滌‧方能令其業障淨盡無餘。所謂今人所失者‧失在平時修持功夫不得力也。何以故。平時念佛‧妄不歸真‧臨終正定‧決難現前。因其平時妄念遷流‧定水枯涸‧雜見混亂‧正智昏迷。雖有淨行‧亦屬散漫‧莫能統攝‧會歸一心。縱有功德‧終屬權小‧所以臨終受用亦小。譬如水中之魚‧全仗水力‧方能活動自由。若得滿分之水‧則有滿分之樂。若得多分之水‧則有多分之樂。若得少分之水‧即覺有苦無樂。若全不得水‧則須臾不能活動‧命亦去矣。我等念佛行人‧亦復如是。若能親證如來果海實相‧如得滿分之水。若能深入如來果海實相‧如得多分之水。若但專在權上用功‧不能深入如來果海實相‧如得少分之水。若全不念佛‧則與如來三昧海水‧全不相接‧慧命斷矣。
我等從今欲入如來果海實相‧安居如來三昧正定‧蓋有二種。二種者何。一者覺悟‧利根方能。二者至誠‧利鈍皆能。云何覺悟。所謂阿彌陀佛三昧果海‧本來真實圓融‧充滿法界。在在處處‧無不周遍。十方所有‧悉皆含容。我等無量劫來‧常在阿彌陀佛三昧海中‧虛生浪死‧不覺不知。直至現在雖然口裏念佛‧實則心上勉強‧依舊念念遷流‧心心走作。與佛相背‧與佛相隔。譬如不孝之子‧念念遠離父母‧心心違背家鄉。不能住佛三昧正定‧不能契佛果海實相。我等今當念念返觀‧心心覺悟。云何返觀‧云何覺悟。常觀我此現前一念五陰身心‧本在阿彌陀佛三昧海中‧不出不入‧安居正定。而一念不遷‧則一念住佛正定。念念不遷‧則念念住佛正定。設復遷流‧攝之令還。久久純熟‧不須勉強。自然念念住佛正定‧心心契佛實相。從此念佛‧句句有力‧字字皆從如來實相正定流出‧所謂實相即洪名‧洪名即實相。苟能如是念佛‧是名念念契佛‧心心合佛。
云何至誠。所謂我等正念佛時‧但能念念心存至誠‧通身放下‧死心蹋地‧不假思惟‧老實念去。自然念念背塵合覺‧返妄歸真。如川入海‧漸入漸深。所謂一念至誠‧則一念入佛果海。念念至誠‧則念念入佛果海。既能念念入佛果海‧而念佛之時‧常蒙如來六種利益。六種者何。一者常蒙如來法身含養‧能使行人念念安樂。二者常蒙如來慈心護念‧能使行人念念不退。三者常蒙如來定力攝持‧能使行人念念不亂。四者常蒙如來實相融合‧能使行人念念圓滿。五者常蒙如來智光照徹‧能使行人念念無障。六者常蒙如來慧力通明‧能使行人念念了達。若屬利根‧蒙此六種利益‧現在能生種種智慧‧種種辯才‧凡有言說‧真俗圓融‧理事無礙。從此句句佛號‧皆從如來三昧果海流出。亦復句句佛號‧還歸如來三昧海中。所謂全體一念‧一念全體。當知如是念佛‧乃真念佛。如是仗佛力‧乃仗之至矣。
縱使現生不能斷盡種種煩惑‧親證如來三昧果海‧亦得如來三昧果海熏染氣分。故大勢至菩薩云‧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以此功德‧回向極樂‧發願往生。非但不失往生正因‧生則品位高矣。雖不能如古人‧有何特別瑞相‧令人可見可聞。但能臨欲命終‧預知時至。身無病苦‧心不昏迷。正念分明‧感佛接引。去時安詳‧如入禪定。從此了生脫死‧超凡入聖‧而亦且足矣。
我等欲得如上真實利益‧應當念念至誠‧心心覺悟。通身放下‧一心念佛。極力前進‧勿生退墮。如出廁坑‧如就寶所。當知蓮池在前‧鑊湯在後。一入蓮池‧妙樂具足。一入鑊湯‧楚痛無窮。苟能極力前進‧名為出世丈夫。一朝佛來接引‧彈指往生樂邦。從此漸漸進修‧直至上圓佛果‧下化有情。可謂佛恩祖恩並報‧自身他身等度矣。
淨土法門性修不二
淨土法門‧當以性德為體‧修德為用。何以故。佛言‧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又云‧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若離妄想‧則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即得現前。以此觀之‧可知眾生天然性德‧本來全體與佛相同。而所不同者‧但是眾生業力耳。所謂佛乃無量劫來‧順性而修‧稱為性善修善。直至善業修極‧福慧圓滿‧安居淨土‧恆受妙樂。眾生無量劫來‧逆性而修‧稱為性惡修惡。直至惡業修極‧罪障深重‧淪陷阿鼻‧永受劇苦。因是觀之‧性修二字‧關係極大。但因最初一念‧差之毫釐‧失乎永劫。升樂沈苦‧天地懸殊。實則正眼觀之‧性之一字‧本來徹上徹下‧至頓至圓。上至十方諸佛‧下至九界有情‧悉皆同具一性圓明之體‧無二無別。但以其中得失利害‧全在當人善用心‧與不善用心耳。譬如一室‧燃百千燈‧雖然燈有差別‧究竟光明則一‧全體相同‧絲毫無別。所謂光光相含‧燈燈相攝。契合圓融‧成光明藏。盛如杲日‧無幽不照。但以其中設有一人‧手執一燈‧不善用心‧任意狂走‧到處亂燃。只圖快活‧不顧利害。其人必定招禍‧危險莫測。輕則損傷財物‧重則喪失身命。以此深明‧性修二字‧關係重大‧不說可知。是故諸佛順性而修‧明行圓滿‧則成智慧德相。眾生逆性而修‧貪染束縛‧則成妄想執著。當知阿彌陀佛‧過去無量劫中‧從初發心‧乃至成佛‧一一無非順性。所謂發菩提心‧乃順性而發。立大誓願‧乃順性而立。歷劫修行‧乃順性而修。萬德莊嚴‧乃順性而嚴。圓滿果覺‧乃順性而圓。普度眾生‧乃順性而度。從始至終‧乃至盡未來際‧無有絲毫超出性外。
然既如來往昔因地如此‧我等今日因地亦應如此。雖則聖凡異位‧生佛殊途‧眾生天然性德‧究竟與佛何殊。若以佛眼觀之‧上至十方諸佛‧下至九界有情‧莫不皆在如來三昧果覺性中‧而同入三昧。何以故。虛空非大‧性德最大。以此觀之‧足知我等無量劫來‧直至於今‧常在阿彌陀佛三昧果覺性中‧本未出離。我等一切時中‧起心動念‧作善作惡‧皆在如來三昧果覺性中‧佛乃悉知悉見。但以我等無始以來‧一向迷卻‧不覺不知‧不見如來果覺真性‧不識如來三昧正定。如魚住水不知水‧似鳥飛空不見空。是以釋迦如來‧徹底悲心‧愍念我等末世重障凡夫‧無佛可親。雖有三乘教典‧莫能如法修習。縱能如法修習‧千萬之中‧罕有一人親證。縱能親證‧未到惑業斷除淨盡‧依舊不能超出三界。縱能斷盡惑業‧超出三界‧未得圓證三不退位。若欲直至菩提‧永無退轉‧而皆不可得。世尊欲暢此愍念本懷‧故方便自說《阿彌陀經》。初教生信發願‧次教執持佛名。蓋此佛名‧乃阿彌陀佛夙生願力所成‧以己所證圓滿果覺‧全體表顯一句洪名。普令我等念佛眾生‧但能念念心存至誠‧稱佛名號‧自然念念契入如來圓滿果覺‧安住如來三昧正定。所謂一念至誠‧則一念入佛果覺。念念至誠‧則念念入佛果覺。又一念不遷‧則一念住佛正定。念念不遷‧則念念住佛正定。如川入海‧漸入漸深。設有妄想遷流‧當下攝之令還。久久純熟‧不須勉強‧自然與佛圓滿果覺念念相契‧心心相合。句句佛號‧皆從如來果覺正定流出。既入如來圓滿果覺‧從今一一修持‧皆是依性起修‧全修在性。
所謂我等如是生信‧乃稱性而信。如是發願‧乃稱性而願。如是專行‧乃稱性而行。命終往生極樂‧乃稱性而生。到了西方華開見佛‧乃稱性而見。聞佛說法‧了悟無生‧乃稱性而悟。直至圓滿佛果‧乃稱性而圓。普度有情‧乃稱性而度。我等從今日起‧乃至盡未來際‧亦無毫絲超出性外。是以古人云‧現前一心‧本具萬法‧及以智明。上等佛心‧下同含識。當知釋迦如來‧教我念佛眾生‧七日期得一心不亂者‧即得阿彌陀佛圓滿果覺真實妙心也。入此圓滿果覺真實妙心‧久久融合‧自然不亂。復能了達其中無法不具‧無法不融。所謂萬德莊嚴‧利濟無窮‧當體即有。清淨明徹‧了無所得‧當體即空。空有無礙‧真實圓融‧當體即中。能念之心‧即一心三觀。所念之佛‧即一境三諦。若以唯佛為宗‧則當下全心即佛。若以唯心為宗‧則當下全佛即心。若以絕待圓融為宗‧則當下心佛雙融。若以超情離見為宗‧則當下心佛雙泯。性德之體‧獨露圓彰。全體一念‧一念全體。體用不二‧體用一如。此正所謂以佛莊嚴而自莊嚴‧以佛住持而自住持。
苟能如上領會‧熏修不退。以此功德回向極樂‧發願往生‧到了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於此圓滿果覺真實心中‧自然而現‧親垂接引‧往生樂邦。迨至華開見佛‧決定品位高超。何以故。如是往生‧乃無生而生‧生而無生。雖則終日熾然求生極樂‧而常契無生之旨。以上所謂淨土法門‧性修不二者‧蓋此深妙不可思議之旨也。凡一切宗教之士‧不信念佛求生西方者‧皆未深入阿彌陀佛圓滿果覺也。若已深入阿彌陀佛圓滿果覺‧了知從今日起‧乃至盡未來際‧自利利他‧深妙無窮‧直至菩提‧永無退轉者。設欲阻之‧不許念佛求生西方‧定知萬牛莫能挽矣。普願識者‧深思量之。
淨土法門有事有理
淨土法門之事‧乃即理之事‧而理外無事。淨土法門之理‧乃即事之理‧而事外無理。若會其理‧則當下一真獨顯‧而深妙難思‧縱大智罕造其極。若探其事‧則當下萬德齊彰‧而淺近易就‧雖凡愚可入其門‧但以淨土法門之事‧則與一切法門殊勝特別。淨土法門之理‧則與一切法門全體相同。何以故。所謂殊勝特別者‧蓋由阿彌陀佛最初立願‧及因地修行‧則與十方諸佛超然迥異。故果地受用‧國土嚴淨方便度生‧亦與一切法門殊勝特別也。又所謂全體相同者‧復由阿彌陀佛‧最後成佛‧福慧兩足‧所證果覺‧三諦圓融‧真窮惑盡。圓破無明‧圓證法身。彌滿清淨‧量周法界‧稱為法界藏身‧則與十方諸佛所證‧等無有異。故淨土法門‧全事即理‧全理即事‧事理圓融‧事理一如‧亦與一切法門全體相同也。凡淨土法門‧所有一切功德妙行‧事理修持‧無不從此法界流出。所謂法法從此法界流‧法法還歸此法界。今以淨土法門事理別同之義‧下略陳述‧眾位可知。
竊以十方諸佛‧雖有淨土‧皆可求生。而四土之中‧只有上三俱淨‧凡聖同居‧則不淨也。或有地獄‧餓鬼‧畜生‧女人‧根缺‧二乘‧修羅及三災‧八難等嫌。唯有極樂淨土‧四土俱淨‧全無如上譏嫌等名。凡生彼國者‧皆具三十二大丈夫之相‧清淨香潔‧金色光明。彼國雖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非實有畜生者也。雖有聲聞弟子‧無量無數‧皆具大乘根器‧非同二乘聲聞者也。又十方諸佛國土‧凡聖同居‧多屬胎生。唯極樂淨土‧純是蓮華化生。又十方諸佛國土‧雖則上三俱淨‧上善凡夫‧尚且不能生彼‧何況愚夫愚婦‧十惡五逆‧禽獸畜類‧欲求生彼‧豈可得乎。縱然三乘聖賢‧可能生彼‧全仗自己戒定慧力‧斷惑證真。分破無明‧分證法身。以己功德‧回向發願‧願生彼國‧方得往生‧未聞皆有佛力可仗。唯極樂淨土‧具有四土九品。上至諸大菩薩‧下至逆惡凡夫‧乃至禽獸畜類‧求生彼國。若能自力識心達本‧斷惑證真‧分破無明‧分證法身。以己功德‧回向發願‧願生彼國。所生淨土‧愈為勝妙。所得品位‧愈為高超。縱使自力全無‧但具真信切願‧執持佛名。或隨力修諸功德‧至心回向‧仰仗佛力接引‧亦可帶惑往生。復因一切法門‧統屬豎超。唯此淨土法門‧特別橫超‧仗佛接引‧故得往生。既得往生樂邦‧縱居下品下生‧悉皆永受妙樂‧而同居不退‧從此進修‧直至佛位。
又十方諸佛‧雖有德號‧皆可稱念‧而不易感通。我等縱然一時感極‧只能暫時離苦‧乃至漸除惡業‧漸種善根。唯有阿彌陀佛萬德聖號‧乃夙生願力所成‧以此方便普攝眾生。我等若肯懇切至誠‧持佛名號‧乃至終身不退‧能令當生了生脫死‧超凡入聖。從此常隨佛學‧速證無上菩提。是以釋迦如來‧徹底悲心‧金口誠言‧特教我等執持萬德洪名‧期得一心不亂。所謂一心者‧即阿彌陀佛所證圓滿果覺真實妙心也。蓋此圓滿果覺真實妙心‧如摩尼珠‧一真獨顯‧萬德齊彰。三身圓滿‧四土具足。主伴交參‧自他不二。依正圓融‧色心一體。即土即身‧即身即土。身土不二‧實相一如。阿彌陀佛‧以己所證圓滿果覺真實妙心‧全體彰在一句洪名。普令眾生‧欲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但當念念心存至誠‧持佛名號‧自然漸漸深入如來圓滿果海‧安居如來實相正定。如水住水‧天然契合。契合至極‧畢竟成片。一念成片‧生佛互融。得佛氣分‧妙果必現。正現前時‧頓覺身心‧內外透徹‧果海全彰。真實圓融‧充滿法界。清淨明了‧莫能思議。此正所謂以佛果地之覺‧徹我因地之心。以我因地之心‧該佛果地之覺。即因顯果‧因果同時‧當體不二‧真實如如。久久純熟‧自得一心。既得一心‧一切顛倒散亂‧漸漸自除‧故名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忽於圓滿果覺真實心中‧而現其前。接引行人‧往生樂邦。仗佛神力‧彈指即到。既到極樂國土‧同歸七寶蓮池。迨至華開見佛‧聞佛說法‧豁然了悟。始知娑婆極樂‧雖隔十萬億剎‧原在自己現前一念菩提真實心中‧本來不出不入‧非去非來。全事即理‧全理即事。事理圓融‧事理一如。超情離見‧不可思議。
以此觀之‧足見淨土法門‧徹上徹下‧至頓至圓。事是大因緣‧理是祕密藏。具足一切禪教律‧高超一切禪教律。是以千經萬論‧處處指歸。往聖先賢‧人人趣向。如眾星之拱北‧似萬水以朝東。但以有等宗教之士‧不肯細心研求‧深入佛果圓理‧妄擬淨土法門而為小乘。見人念佛求生西方‧嗤為捨本逐末‧向外馳求。讀此試問‧復何言哉。
開佛知見‧入佛知見‧住佛知見
凡我等念佛行人‧欲得臨命終時‧阿彌陀佛圓滿果覺現前‧自己清淨正念分明‧感佛接引‧安詳西歸。必須現在真信切願‧念念心存至誠‧持佛名號。若肯念念心存至誠‧持佛名號‧能使念念背塵合覺‧返妄歸真。如川入海‧漸入漸深。久久觀念純熟‧自然識障開通‧深入如來圓滿果覺‧安住如來實相正定。從此句句佛號‧歷歷分明。頓覺內外透徹‧全體圓融。而不見遷相‧不見流相‧不見起相‧不見滅相。當知此時‧正與如來果覺相契‧真實如如不動。因是所謂開佛知見‧入佛知見‧住佛知見。既已開佛知見‧入佛知見‧住佛知見‧而持佛名號。從此常蒙佛力加被‧法力融合‧能使我等無量劫來‧六塵煩惱‧五陰障蔽‧漸漸銷融‧悉皆化為如來圓滿果覺之大光明藏‧全體透徹‧共成一色。譬如黑鐵入火鑪‧須臾與火光共色。白冰投湯池‧立刻和湯水同體。此乃世間俗法‧尚有如是融合之效力。況我彌陀世尊‧往昔因地‧發大慈悲‧立大誓願‧無量劫來‧久修久證‧萬德莊嚴‧融通無礙‧圓滿清淨‧真實一如‧不可思議‧出世一乘菩提之果覺。眾生若肯念念存誠契入‧心心安住其中‧持佛名號‧而反不如彼融合之利益乎。是故大勢至菩薩云‧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此乃開示眾生‧憶佛念佛是因‧見佛成佛是果。又云‧不假方便‧自得心開。此正所謂開佛知見也。又云‧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此正所謂入佛知見‧假借如來福德智慧‧而自莊嚴也。又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此乃總結上義‧所謂我本因地‧以念佛心‧開佛知見‧入佛知見‧住佛知見‧憶佛念佛‧乃至分破無明‧分證無生法忍也。當知大士所示深妙意旨‧正與上意天然相同。皆是大士往昔因地‧自己所修‧實行親證之念佛法門。今於娑婆‧大慈大悲‧以此開示‧利濟眾生。是故下云‧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所謂此恩此德‧勝於嚼食餧嬰‧何止百千萬倍。若不遵命‧切實念佛‧求生西方‧乃至上圓佛果‧下化眾生。縱使盡未來際‧粉骨碎身‧莫能酬報。我等應當全身頂戴‧一心奉持。
云何全身頂戴‧云何一心奉持。所謂我等既能深入如來圓滿果覺‧安住如來實相正定‧從今正好專心念佛。若肯專心念佛‧常蒙如來無量福德之香‧無量智慧之光‧通身熏照。此正以佛莊嚴而自莊嚴‧以佛住持而自住持也。譬如窮子‧得入大富長者之家‧不覺法王寶藏自然而至‧深知其中‧百寶具足。雖然百寶具足‧而其中當體即空。雖然當體即空‧而其中百寶具足。因是空有無礙‧色心一如‧此正所謂中道實相第一義諦。我等若能念念存誠契入‧心心安住其中‧所謂全身頂戴也。
又此圓滿果覺‧若在眾生因地‧但名一心。一心之中‧包含萬法。萬法圓融‧原來一心。緣此一心‧乃廣大圓滿實相無礙之心。其中無法不包‧無法不融。在凡不減‧在聖不增。亦可作生‧亦可作佛。亦可作因‧亦可作果。若在眾生分上‧全體屬因。縱使大徹大悟‧全體圓彰‧而究竟莊嚴何在‧只得名為素法身。是以自古迄今‧許多宗教雙通之諸大善知識‧已得徹悟心宗‧大開圓解。復肯通身放下‧步步蹋實‧專修淨業‧作觀持名‧禮拜讀誦‧發願求生極樂者。正為假借如來福德智慧‧而莊嚴自己本覺真心也。若在如來分上‧全體屬果。本來一真獨顯‧萬德齊彰‧三身圓滿‧四土具足‧受用自在‧利濟無窮‧而不假更再修持也。
是以我等現今真信切願‧念念心存至誠‧持佛名號者‧正是借果攝因‧即因趣果。亦名借果徹因‧即因顯果。又名因果相攝‧生佛互融。即因即果‧因果同時。當體不二‧實相一如。此正所謂觀身即實相‧觀佛眾生然。欲見彌陀如來真如法身者‧因是而隨意即見也。以上皆是聖凡同源‧生佛一體‧真心本具之妙用‧及彌陀眾生歷劫因緣之成熟。今得值遇‧借果圓因‧如水逢水‧天然契合。我等若能念念領會‧心心契合‧所謂一心奉持也。
有不識者‧疑此生佛因果同體之一心‧單屬行人‧與佛無關。如果單屬行人‧與佛無關者‧我等專仗佛力‧但持佛名則已‧世尊何必教人要得一心不亂哉。蓋今所謂念佛要得一心不亂者‧正是我等即今念念心存至誠‧持佛名號‧而念念入佛果覺。乃至念念住佛法身‧仗佛含養‧蒙佛加被‧承佛護念。現在念念增長福慧‧命終感佛接引‧往生樂邦‧非但不失往生正因‧生則品位高矣。
今見許多行人‧平常說起念佛要得一心‧究竟談到一心‧看他有些駭怕‧疑不敢入。縱然偶爾契入‧不敢腳蹋實地‧住佛正定。恐仗自力‧孤負佛恩‧不得往生‧情願棄之‧另仗佛力。明眼觀之‧如龍失水‧令人不禁可歎惜也。所謂碎金不入火鑪‧難求其化。雜念不投佛智‧安得其融。不知一心‧正是如來所證圓滿之果覺‧句句佛號‧該含一心。當知該含一心‧即是該含佛果‧因是所謂因該果海也。又我等即今念念心存至誠‧住己本覺‧持佛名號。當知住己本覺‧即是住佛果覺‧常蒙佛光照徹‧佛智融合‧因是所謂果徹因源也。並非離己本覺‧而別有如來果覺。亦非離佛果覺‧而別有自己本覺也。又此佛名‧亦可作權‧亦可作實。權人知權‧引權歸實。實人見實‧即權即實。何謂權人知權‧引權歸實。若未入如來果覺之前‧句句佛號‧唯是六字‧量等音聲‧因是而全實成權。何謂實人見實‧即權即實。若已入如來果覺之後‧句句佛號‧顯佛果覺‧量同法界‧因是而全權即實。可謂洪名即果覺‧果覺即洪名。是以世尊教人執持萬德洪名‧期得一心不亂者‧意在令人由淺入深‧從權歸實‧念念契入彌陀如來圓滿果覺也。當知契入彌陀如來果覺‧即是契入自己一心。欲得契入自己一心‧成片不亂‧必須念念心存至誠‧持佛名號。如水住水‧似水合水‧久久成片‧自然不亂。因是真妄相契‧智識一如‧故名一心不亂也。
何謂真妄相契‧智識一如。緣此一心‧原來眾生本覺之真心。但因我等無始以來‧一向迷卻‧不解返本還源。故此假借如來之果覺‧還歸自己之本覺。欲得念念安住自己之本覺‧但須念念安住如來之果覺。欲得莊嚴自己之本覺‧須假如來莊嚴之果覺。欲得圓滿自己之本覺‧須仗如來圓滿之果覺。平常所謂念佛法門‧以果地覺‧為因地心‧以因地心‧該果地覺者‧而正此意也。當知因地心者‧即自己本覺真心也。蓋此本覺真心‧我等雖然無始以來‧一向迷卻‧不覺不知。究竟現在‧與佛果覺‧體量相等‧不欠絲毫。是以我等‧但能念念心存至誠‧持佛名號‧自然漸見如來果覺清淨光明。既見如來果覺清淨光明‧即見自己本覺清淨光明。若能再加精進‧如法熏修‧乃至漸見如來果覺廣大無礙‧真實圓融‧無內無外‧充滿法界。當知皆與自己本覺同體相合‧同時現前‧同念相應‧無有先後。因是所謂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一人既爾‧個個亦然。但以如來果覺雖圓‧人人有分‧個個可入。唯有二種行人‧最易契入‧最易相應。
二種者誰。一者上上利根‧二者下下鈍根。但以利者明入‧鈍者暗入。云何上上利根。如古來許多大徹大悟之明眼人‧心中了無疑惑‧看得如來果覺‧整個圓融‧毋用選擇。隨時憶念‧立即現前。一念現前‧頓覺身入其中。所謂不動身心‧深入如來圓滿果覺。不離本位‧安住如來實相正定。契合生佛本源‧真實如如不動。恰似清淨海中珠王‧淨明四達‧念念遍照。自覺句句佛號‧皆從珠王流出‧而復覺句句佛號‧遍滿清淨海中。是以徹悟大師云‧齊澄眾染‧圓現本空‧頓契靈源‧直趣果海‧此乃所謂明入也。云何下下鈍根。即如現今許多愚夫愚婦之老實頭‧雖然一字不識‧一文不通‧不善分別是非好惡。教他生信發願‧懇切至誠‧念佛求生西方。便能發心信受‧一直念去‧始終不變‧不生一點疑惑‧只知越多越好。反能念到內外契合‧根塵一如‧唯有佛號‧歷歷分明。如同地裏流泉‧念念不斷。因是故名潛通佛智‧暗合道妙‧此乃所謂暗入也。因他念佛得益‧自己不知。古人有個譬喻‧表示極當。恰似貧婦腹中‧懷了轉輪聖王‧他自己完全不知‧終日還在到處乞食。唯天人知之‧將來該婦腹中所懷之孕‧決定第一輪王‧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千子圍繞‧百寶具足‧萬民有賴‧利濟無窮。此表愚人念佛‧往往許多得益‧而自己完全不知者‧亦復如是也。
彼等常云‧自己苦惱‧不識文字‧不通經義‧不解修行。唯佛知之‧將來此人‧命終決定往生西方‧蓮華化生‧乃至畢竟成佛‧普度眾生矣。因其得到念佛真實利益‧是故命終之先‧善能預知時至。沐浴更衣‧端坐念佛。身無病苦‧心不昏迷。見佛來迎‧安詳西逝。此乃皆蒙如來圓滿果覺香光熏照‧及佛慈悲願力加被攝受‧故得臨終佛來接引‧而自在往生西方矣。除此二種行人‧還有一種‧最易契入‧最易相應。一種者誰。所謂小孩念佛‧出乎天然‧不須勉強。因其性情淳良‧貪愛輕薄‧雜念甚少‧而其造業亦少。彼肯念佛修行‧一一皆從真實‧毫無虛偽裝飾。是以往往有些小孩‧命終往生‧瑞相很好。許多大人‧念佛數十年者‧而反不及他所得之受用也。此乃皆由平時念佛‧心無夾雜‧自然與佛果覺相契。而因果相攝‧願力相接‧感應道交‧如磁石吸鐵。雖則平常用功甚微‧臨終受用得力‧而反其大矣。
除此三種之外‧餘者我等普通念佛行人欲得念佛真實利益‧皆須勉強善用方法對治‧而更難其他者何耶。因其平時書上看得‧耳裏聽得‧選擇是非之種種分別‧而不能忘卻。及貪染塵勞之種種熏習‧而莫能休息。所謂分別不忘‧二邊難決。熏習不休‧前途障隔。我要心佛一如‧他要其中夾雜。加之多人‧總有些好名利‧要面子之心‧時時思量計較‧亦難使其消滅。縱能精進修持‧算來多虛少實。終不及愚人小孩‧出乎天然‧純粹不雜‧念念前進‧步步蹋實‧安住一心‧專誠念佛‧得大便宜‧受用具足。是以晚學常言‧我等欲得念佛真實利益‧須學愚夫愚婦‧莫起疑情‧莫生分別。但須存誠‧執持佛名。如雞抱卵‧似龍養珠。念念不捨‧心心不忘。若覺妄想遷流‧當下攝之令還。久久觀念純熟‧自然漸漸契入如來圓滿果覺‧安住如來實相正定。可謂不用安排而自安排‧又正所謂不期然而然矣。倘或不信‧請今試驗‧只須片刻之功‧便知此法甚妙。如蜂採蜜‧若得蜜味‧撥之不去‧追之復來。復如小兒喫糖‧越喫越要。念佛念到如是‧可謂嘗著些子滋味。若肯再加精進‧久久熏修不退‧必能開佛知見‧入佛知見‧住佛知見。縱使不能明入‧定能暗入。既能暗入‧則淨業可成‧生西可望。既得生西‧從此生死可了‧佛道可成‧眾生可度‧而亦且足矣。有志之士‧幸深注意。
自力他力同時並顧不可偏廢
竊念佛力不可思議‧法力不可思議‧眾生心力亦不可思議。蓋此三不思議‧謂之機教相契‧心性相合‧如空契空‧似水合水。契合至極‧畢竟成片。一念成片‧自他一如。知此修行‧則用力愈易見效‧道業更速成就。既有如是不可思議相成之力‧理應同時並顧‧不可偏廢。否則執一廢一‧行人縱有修持‧只能熏習成種‧而為後世遠因‧現生難獲實用。所謂執一廢一者。或偏信自力‧不信他力。或偏信他力‧不信自力。或自他俱信‧修行功夫全不努力。凡有乏缺‧皆不名三不思議‧共相合成之力也。
何謂自力他力‧同時並顧。所謂眾生心力不可思議者‧乃自力也。佛力法力不可思議者‧乃他力也。又能修之人‧乃自力也。所修之法‧乃他力也。又念佛之人‧能念之心‧而為自力。所念之佛‧而為他力也。此乃所謂自力他力‧同時並顧‧愈易感應道交‧蒙佛接引‧橫超三界‧往生樂邦。非同參禪‧單靠自力‧識心達本‧斷惑證真‧豎出三界也。所謂自力他力同時並顧者‧必要行人自己有一分真實努力修持‧方能得到他力一分真實受用。若自己修持‧全不真實努力‧則他力亦無由施處。譬如貧兒‧飄流乞食‧居無定所‧長者雖有施心‧莫能使其受用。淨修行人‧亦復如是。游游汎汎之行‧難感佛力加被‧法力融合‧現在消除業障‧臨終仗佛往生。
若論阿彌陀佛菩提海中之微妙利益‧本來萬德莊嚴‧利濟無窮。眾生求之‧歷劫無盡。但因我等根有大小‧行有勤怠‧功有定散‧故各各所得利益‧亦有淺深‧多寡‧遲速之不同耳。譬若四大海水‧任其大地眾生‧悉皆飲之‧終莫能盡。上至阿修羅王‧下至微末昆蟲‧各各但能隨腹而飽‧終莫能盡其底。阿彌陀佛菩提果海‧亦復如是。九界眾生‧悉皆飲之‧終莫能盡。唯佛與佛‧方能一口吸盡‧了無遺餘。何以故。諸佛如來‧皆已圓破無明‧圓證實相果海故。菩薩雖證未圓。二乘雖證屬偏。凡夫雖具因迷‧從來不覺不知。縱能了悟覺知‧奈何惑業未除。內照似脫‧對境仍迷。如同坏器‧逢水則散。假使一朝失足‧依舊墮落有分。若在三塗‧百劫千生‧不聞佛名。因是無論若智若愚‧總宜信願念佛。上根現生了悟‧深入彌陀菩提果海。中下雖未了悟‧但具真信切願‧念念心存至誠‧執持阿彌陀佛名號‧能使漸漸契入如來菩提果海‧亦蒙如來菩提果海‧及諸願力‧悉皆攝受‧統歸蓮邦。
良以我等眾生‧無量劫來‧常在阿彌陀佛菩提心中‧直至於今‧本未出離。但因我等一向迷卻‧不覺不知‧不解念佛求生極樂。是故雖在如來菩提心中‧經千萬劫‧終不受益。我等現今‧果能深信自己‧本是彌陀菩提心內之眾生。從此修行‧漸漸覺得有了依靠‧比較先前省力。如龍住海‧性水包含。念念有靠‧步步蹋實。要行即行‧欲止則止。所謂自力他力‧頓覺親切。如水會水‧天然相合。全體一如‧纖毫不隔。凡所修行‧總不出阿彌陀佛菩提心外。若念佛時‧自覺句句佛號‧皆從如來菩提心中流出。復覺句句佛號‧還歸如來菩提心中。契合圓融‧周遍法界。得此含養‧常蒙佛力加被‧法力融合。如湯消雪‧似鑪化金。能使我等無邊業障‧漸漸消除‧無量福慧‧冥冥增長。此正所謂以佛莊嚴而自莊嚴‧以佛住持而自住持。直待娑婆報謝‧西方緣熟‧頓覺如來菩提心中‧忽然勝境昭彰‧現在目前。縱有山林屋宅‧彼時了無障礙。開眼亦見‧合眼亦見。仗佛神力‧彈指即到。蓋此不可思議之殊勝善利‧豈非機教相契‧心性相合‧如空契空‧似水合水。契合至極‧畢竟成片。一念成片‧自他一如‧三不思議之力‧共相成就之所得者乎。所謂自力他力‧同時並顧者‧即此意也。
何謂不可偏廢。所謂自力他力‧合則容易見效‧偏則淨業難成。縱使能成‧利益甚小。或曰不信‧偏則淨業難成者‧而有何據焉‧下陳述之。拙乃數十年來‧所有歷境逢緣‧迄今憶著‧了了分明‧如在目前。常見有等行人‧聽說釋迦如來一代時教‧一切法門全仗自力‧唯淨土法門全仗佛力。因是對於自力毫不注意‧設或偶爾對他提著‧看他誤會‧恐落參禪‧變成自力‧違負佛恩‧不得往生。因是對他分別說明‧當知念佛自力‧而與參禪自力‧頗不相同。何以故。參禪專以自心為宗‧一切唯心。念佛專以佛心為宗‧一切唯佛。既以佛心為宗‧一切唯佛‧則念佛行人‧常以佛心而為歸宿‧凡念佛時‧覺得自己本是彌陀心內之眾生。既是彌陀心內之眾生‧理應念念安住佛心‧而定心念佛‧不可遷流。若覺遷流‧攝之令還。因是所謂自力他力‧而同時並顧也。
又參禪得定‧必須開慧‧念佛單求得定足矣。所謂單求得定者‧即得一心不亂也。因此一心‧乃如來菩提真心。得入如來菩提真心‧然後方能念念住佛正定‧較之平常念佛‧有了依靠。句句佛號‧覺得有力。非但不隨一切塵勞業識所轉‧而反能使一切塵勞業識‧漸漸銷融。銷融至極‧畢竟成片。一念成片‧散亂自除。散亂既除‧正定現前。又參禪必須要參‧念佛只須單念。又參禪單看自力‧念佛自力佛力‧同時並顧。若不同時並顧‧口雖念佛‧心則遷流‧因與佛力‧不能相合‧故使受用‧亦不得力。現在受用既不得力‧到了臨終受用而反得力乎。所謂淨土法門‧全仗佛力‧當然如是。但汝過執‧偏廢自力‧佛力難仗。俗云‧羊皮雖暖‧不暖無氣之人。此乃亦然‧佛法縱靈‧不靈偏廢自力之人。若無自力‧將何用功修行。若無他力‧從何定心立足。如魚在水‧方能安身立命‧去住自由。自力他力‧不隔纖毫‧設或離之‧兩失其用。因是所謂自力他力‧而不可偏廢也。如是對他分別說明‧彼乃欣然信受‧不生一點疑惑耳。
復見有等行人‧誤會更甚。因見《彌陀要解》云‧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便擬淨土法門‧容易之極‧有了信願‧隨便念佛‧臨終仗佛接引‧決定往生‧下品總穩。及見《十六觀經》云‧十惡五逆‧臨終十念‧蒙佛接引‧帶業往生。因是對於自己身口意‧隨緣放蕩‧少加檢束‧少加覺照。屢常造業‧作已無悔。或曰‧某也念佛隨便‧沒有兩年‧但信願真切‧臨終瑞相頗好‧皆得往生。因是對於自己淨業功行‧全不注意。雖則念佛‧多虛少實。不問功夫得力不得力‧腳跟立穩未立穩。隨其汎汎游游‧不覺漸漸衰老。及乎大限到來‧惡疾臨身‧醫藥罔效‧救濟無術‧呼爺叫娘‧呻吟床蓆‧病久延長‧不知休日。求生不得‧求死不得。若有愧之人‧到此自生悔恨‧方知昔日健時‧念佛功行‧自不努力。是以到了今日‧受用全不得力‧業障現前‧心難作主‧顛倒糊塗‧了無依靠。佛雖慈悲‧莫能度我。直至到了糊塗之極‧雖有傍人助念‧自己不覺不知‧渺渺茫茫‧漸漸而去。惜乎當生了生脫死之行‧只成後世遠因。若無愧之人‧遇著自己痛苦難受‧反生毀謗。謂佛法騙人‧我不信矣。設有勸其念佛‧臨終感佛來迎。則曰‧我不見佛在那裏。因此毀謗三寶之罪‧死後定墮惡道‧嗚呼惜哉。只因當初一念誤會‧終不知返‧竟使當生了生脫死‧超凡入聖‧直至成佛‧永受妙樂之無上善因‧而反招成百劫千生‧三塗受苦之惡果者矣。今乃按其原因‧豈非皆由當初一念誤會‧終不知返。不解自他並顧‧能所相成‧執一廢一‧自欠修持‧而反怪佛法騙人之所失者乎。
拙因出家以來‧經歷有年‧目睹耳聞‧終身不忘。屢思念及‧心驚毛豎‧垂淚沾襟‧慚惶何及。因此始知信願二字‧只可以為先導‧不可當作實行。所謂信願如眼見‧念佛如足行。是以古人判信願而為慧行‧持名而為行行。所謂慧行者‧如已所知所見也。所謂行行者‧必須足行方能到彼也。讀此更加明確‧而大有據矣。若自不努力修持‧漸漸腳跟立穩‧待佛來迎。單靠少許信願‧臨終仗佛接引‧帶業往生‧終非穩當。雖則不無其人‧非屬人人可得‧千萬之中‧難獲幾何。除宿種蓮因‧已得深厚栽培者‧方可不在此限也。歷觀古人‧臨終瑞相昭著‧令人可見可聞。坐脫立亡‧任隨其意。要去即去‧去亦不須人助者‧莫不皆由三不思議力中‧共相成就之所得來也。因是所謂自力他力‧同時並顧‧不可偏廢者‧而蓋此深妙意旨也。願諸淨侶‧留神思惟‧依法熏修‧共入果海。法門幸甚‧同倫幸甚。
常讀阿彌陀經感覺妙極
經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拙屢讀至此‧即留神觀察‧正念思惟‧感覺此段因緣‧微妙之極‧令人痛快難言。所謂微妙者何‧下陳述之。蓋此因緣‧恰似開池待月‧漸漸水滿成池。迨至十五良宵‧空中障雲‧忽然一齊散開‧不覺池中滿月‧自然而現。所謂開池者‧即喻我等聞說西方極樂國土‧依正莊嚴‧妙樂無盡。由此生信發願‧神識雖然未往‧信願已到西方也。待月者‧即喻我等希望‧臨終佛來迎接也。漸漸水滿成池者‧即喻我等‧現今念念心存至誠‧執持阿彌陀佛名號‧漸漸契入如來圓滿果覺‧安住如來實相正定。如水歸水‧漸覺充滿。己心融成佛心‧佛心合成己心也。迨至十五良宵者‧即喻我等臨命終時也。空中障雲‧忽然一齊散開者‧即喻我等彼時胸中‧所有種種塵勞業識‧豁然一齊頓開‧無有絲毫貪戀罣礙也。不覺池中滿月‧自然而現者‧即喻我等本在如來圓滿果覺真實心中‧親見如來相好莊嚴‧垂手接引也。下文又云‧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所謂是人終時‧心不顛倒者‧即彼時我等正念‧住在如來圓滿果覺真實心中。如空中朗日‧炯炯不昧‧了了分明‧不生一念顛倒亂想也。所謂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者‧即極樂對於娑婆‧雖隔十萬億剎‧原在如來圓滿果覺真實心中‧不越絲毫‧仗佛神力‧彈指即到也。拙因屢讀至此‧觀察思惟。思惟不已‧頓覺身在如來圓滿果覺真實心中‧安居正定。如如不動‧契合圓融‧周遍法界。復自思惟‧念佛行人‧若能人人假此熏修‧現在雖然不能斷惑親證‧到了臨終‧為因亦強。
從此始知一心不亂四字‧乃十方諸佛果覺正定‧九界眾生念佛三昧。原來徹上徹下‧至頓至圓。對於上圓佛果‧下度有情之一段大事因緣‧總在裏許‧不乏絲毫。關係極大‧至重至要‧盡未來際‧讚莫能窮。凡修行之士‧皆當深心注意‧不可隨便讀過。何以故。所謂隨便讀過者‧凡普通行人‧讀此一心不亂四字‧完全看作自己生滅妄心‧希望成片不亂。殊不知自己生滅妄心‧幻化無常‧無有實性。若不假仗如來圓滿果覺真實妙心‧含養攝持融合之力‧云何能使成片不亂哉。是以大家念起佛來‧大概多數‧都是一個妄心‧如同猿猴‧無法制伏‧不知如何‧令其自在安寧也。所謂我等現今欲令自己妄心猿猴‧順善調伏‧自在安寧者‧必須假仗如來圓滿果覺真實妙心‧含養攝持融合之力‧方能令其漸漸順善‧漸漸調伏‧久久純熟‧自然不散不亂‧而自在安寧耳。譬如六月伏天‧酷暑逼人‧心不自在。忽然跑到清涼池中‧通身沐浴‧立覺內外清涼‧豈不身心自在乎。念佛行人‧亦復如是。六塵煩惱‧熾盛逼人‧心不自在。忽然得入如來圓滿果覺清涼海中‧通身含養‧頓覺內外清涼‧當下身心自在耳。復如臘月凍天‧嚴寒逼人‧心不安寧。忽然跑到大暖日光中‧通身朗炙‧立覺內外暖和‧豈不身心安寧乎。念佛行人‧亦復如是。五陰蓋覆‧障蔽逼人‧心不安寧。忽然得入如來圓滿果覺大光明藏中‧通身融合‧頓覺內外光明‧當下身心安寧耳。既得自在安寧‧從此妄心漸漸順善‧漸漸調伏‧調伏至極‧自然不制而制矣。
云何是如來圓滿果覺。蓋上所云‧一心二字者‧正是如來圓滿果覺也。不亂二字者‧即是我等眾生生滅妄心也。若能念念心存至誠‧執持阿彌陀佛名號‧能使我等生滅妄心‧冥冥之中‧不知不覺‧自然漸漸契入如來圓滿果覺真實心中‧安居正定‧如如不動‧契合圓融‧周遍法界‧因是故名一心不亂也。當知我等無量劫來‧常在阿彌陀佛圓滿果覺真實心中‧直至於今‧本未出離。但因我等從來一向迷卻‧不覺不知。若以正眼觀之‧除佛一人‧圓證果覺。九界眾生‧皆在如來圓滿果覺真實心中‧而借果修因也。何以故。緣此一心‧有總有別。若據總論‧本來聖凡同源‧生佛一體。若按別論‧生佛地位‧階降懸殊‧人人各別‧個個不同。何以故。若論究竟一心‧唯佛一人獨證。圓破無明‧圓證實相。如同日食‧因已全體圓彰‧統身光復‧故名究竟一心也【究竟三昧】。是故經云‧三賢十聖住果報‧唯佛一人居淨土。此乃所謂究竟一心者‧即如來常寂光淨土也。又究竟一心者‧乃如來法界藏身也。除佛一人之外‧自等覺還至初住‧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皆是分破無明‧分證實相。如同日食‧漸漸圓彰‧漸漸光復‧但名分證一心也【分證三昧】。緣覺‧聲聞‧見思粗惑雖斷‧微細無明全在。如同日食‧圓相雖現‧真體不明‧但名相似一心也【相似三昧】。歷代祖師‧除分證相似外‧雖已大徹大悟‧大開圓解‧皆因見思粗惑未斷。如同日食‧淡雲蓋覆‧雖覺有日‧圓相不現‧但云名字一心也【名字三昧】。是以蕅益大師云‧名字位中正法眼‧未知今日付何人。若能依此一心‧勤修觀行‧了知十方所有一切依正色心‧若色若空‧若染若淨‧悉皆同歸真實一心‧一印印定‧無二無別。乃至圓伏見思煩惱‧任運不起。如同日食‧淡雲已止‧雖未去盡‧不復再生‧可名觀行一心也【觀行三昧】。昔日智者大師示登五品‧即此位也。我等普通凡夫‧雖則人人本具‧奈何從來未悟。如同日食‧厚雲蓋覆‧影相不現。復如眚盲‧從未見日‧全然不知‧但名理具一心也【理性三昧】。以上所述六種一心‧前三一心‧皆屬聖位。若不念佛‧求生極樂‧仗佛接引‧橫超三界‧一生彼國‧參入聖流者。必須自力識心達本‧斷惑證真‧豎出三界‧方入聖位。末世凡夫‧誰何能哉。
幸我釋迦世尊‧於涅槃海中‧三千年前‧先知預見。愍念我等末世重障凡夫‧根機淺薄‧知識昏迷。如同眚盲‧難見天日。不能自力識心達本‧斷惑證真‧了生脫死‧超凡入聖。常在娑婆六道輪回‧受諸苦惱‧莫能出離。如來欲暢本懷‧是以無問自說‧特開淨土借果修因之仗佛往生一門。普令我等念佛眾生‧但能生信發願‧念念心存至誠‧執持阿彌陀佛名號‧自然漸漸契入如來圓滿果覺‧安住如來實相正定。如川入海‧漸入漸深。既入如來圓滿果覺‧安住如來實相正定‧然後方知名號‧乃如來果覺之權‧果覺乃如來名號之實。復知如來名號‧乃夙生願力所成。如來因實施權‧普令十方眾生‧假此名號之權‧念念執持不忘‧漸漸契入如來圓滿果覺之實。既入如來圓滿果覺之實‧念佛之時‧自覺句句佛號‧皆從如來圓滿果覺真實心中流出。復覺句句佛號‧還歸如來圓滿果覺真實心中‧契合圓融‧充滿法界。此乃所謂如來洪名即果覺‧果覺即如來洪名也。
我等大家‧果能如上領會‧如上修習‧則淨業功夫‧雖然未曾斷惑‧親證一心‧總算入了如來圓滿果覺真實一心之門。用起功來‧覺得有了歸宿‧有了依靠‧有了主權‧有了法味。不似從前‧如同躁猴失鍊‧到處飄流‧專求穢食‧貪逐六塵‧無法收留。從此再加精進‧自然日有進步。但能終身不退‧依法熏修‧現雖不能親證‧臨終為因亦強。何以故。如來實相果覺‧廣大‧圓滿‧十方虛空‧悉皆包容。我等正念佛時‧但在各人自己起心動念處‧立定腳跟‧蹋著實地‧念念觀照‧勿使遷流。若覺遷流‧攝之令還。若能念念如是持名‧如是觀照‧是名念念入佛果覺‧心心住佛正定。但自直下承當‧莫起疑情‧莫生分別‧自然漸漸深入如來不可思議境界。是以古人云‧身在含元殿‧何必問長安。當知如來真實果覺‧即是自己清淨本覺。自己清淨本覺‧即是如來真實果覺。此乃所謂即因即果‧因果同時‧直捷了當‧全體周圓。是以古人云‧一句彌陀‧絕待圓融‧超情離見‧不可得而思議也。
良因我等‧雖然識與如來不同‧覺性本無分別。如漚入水‧天然契合。苟能自己一念腳跟蹋實‧通身放下‧則當下入佛果覺‧住佛正定‧從此正好安心念佛‧待佛來迎。復如乞兒‧得入破廟‧雖非自己所有‧亦可假借安居‧較之昔日露天‧勝過多矣。縱有行動走作‧幸能知去知回。我等念佛行人‧亦復如是。假借如來菩提果覺‧而為自己菩提因心。幸蒙我佛慈悲‧夙有願力‧令假名號而為入門‧攝歸如來圓滿果覺‧安住如來實相正定。雖有遷流走作‧當下一覺便回。從此亦可常借如來實相清淨海水‧通身沐浴‧當下頓覺身心快樂‧而內外清涼。復借如來福德智慧香光‧通身熏照‧當下頓覺身心安然‧而內外透徹。此正所謂以佛莊嚴而自莊嚴‧以佛住持而自住持。直待娑婆印壞‧淨土文成‧佛來接引‧往生樂邦。正好親近慈父‧修學一切法門‧了此一心不亂‧上圓佛果‧下度有情之一段大事因緣。既有如是不可思議之勝妙利益‧理應善與人同‧方合菩提大道‧故此述其要略‧普供十方同倫。願諸淨友‧讀斯經者‧皆當留神觀察‧正念思惟‧依法熏修‧共獲勝益。現在身居娑婆而深入佛果‧命終往生極樂而高登寶蓮。復願處處以此相傳‧人人以此相授。庶使念佛三昧而久住世間‧淨土正宗而永不替矣。今欲簡約易持‧統攝全篇一切諸義‧重述偈云。
正念如同午朗日‧虛空含養日安居。
圓光統攝無邊際‧歷歷明明獨自知。
六字洪名相續念‧聲聲價值勝摩尼。
及時臨暮佛來引‧徑往西方七寶池。
以上八句譬喻‧表顯念佛三昧‧事理圓彰‧體用具足。所謂因果相契力‧定慧圓明力‧自他感應力‧生佛相見力。四行四力‧一一分明‧識者觀之‧自然明了。念佛行人‧如肯讀熟記憶‧念佛之時‧隨文觀念‧久久熏習純熟‧自然覺得身在如來圓滿果覺真實心中‧安居正定。如果平時習熟‧能在如來圓滿果覺真實心中念佛‧到了臨終‧亦在如來圓滿果覺真實心中見佛。如鏡現像‧似水攝影‧不須勉強‧自然而然‧念佛同倫‧幸勿疑焉。
註云‧篇內所述六種一心‧合符教義‧表顯念佛三昧位次‧庶免儱侗。除前三一心‧名得名證。後三一心‧但名借果修因‧皆不名得名證。若不言得言證‧假此熏修‧利益難量。若故妄語‧言自已得已證‧而反招惡殃。是以古人只言修持‧不言得證。何以故。念佛三昧‧若論下手入門‧而與一切法門特別。若言證果‧全與教義相同。然證果一事‧古時猶難‧是以智者大師‧示居觀行‧蕅益大師‧示居名字。以此觀之‧古人尚爾‧末代凡夫‧誰較易乎。讀此可免以凡濫聖‧犯妄語罪。但肯發心修習‧功德不可思議。現在消除業障‧廣增福慧。命終往生極樂‧高登寶蓮。願諸同倫‧各各須知‧依法熏修‧同歸淨土耳。
附文殊般若經一行三昧
佛言‧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應處空閒‧捨諸亂意‧不取相貌‧繫心一佛‧專稱名字‧隨佛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何以故。念一佛功德無量無邊‧亦與諸佛功德無二。不思議佛法‧等無分別‧皆乘一如‧成最正覺。悉具無量功德‧無量辯才。如是入一行三昧者‧盡知恆沙諸佛法界無差別相。
釋曰‧佛言‧法界無差別相者‧即十方如來同證真如法身也。《法華經》云‧十方諸如來‧同共一法身。又《金剛經》云‧如來者‧即諸法如義。此正所謂觀身即實相‧觀佛眾生然。欲見阿彌陀佛真如法身者‧因是而隨意即見也。入此境界‧住此境界‧名為入佛知見‧住佛知見。亦名入佛正定‧住佛正定。會者明入‧不會暗入。但肯念念心存至誠‧執持阿彌陀佛名號。雖愚夫愚婦‧可令潛通佛智‧暗合道妙。何以故。一真法界‧本來凡聖共源‧生佛同體。若肯至誠念佛‧能使漸漸背塵合覺‧返妄歸真。如漚入水‧天然契合。契合至極‧全體周圓。故云‧悉具無量功德‧無量辯才。觀此更知極樂國土‧依正莊嚴‧悉皆包含‧總在其中‧一印印定。雖然現在不見‧臨命終時‧決定得見。我等現今念佛‧如同開池待月‧直至滿月當空‧池中自然而現。普願各各信受‧幸勿疑焉。
自跋
切念一真覺海‧萬德圓融。凡聖共源‧生佛同體。是以古人云‧眾生現行煩惱‧即是諸佛真實智體。誠哉妙言‧明徹至矣。若以佛眼觀之‧九界眾生‧皆在如來圓滿果覺真實心中‧同入三昧‧同成正覺。如來真實果覺‧即是眾生清淨本覺。原來皆同一心‧究竟無二無別。但以如來往昔因地‧歷劫修證‧福慧圓滿‧香光充塞‧三身四土‧莊嚴具足。即土即身‧即身即土。身土不二‧實相一如。永享妙樂‧利濟無窮。眾生無始以來‧歷劫昏迷‧煩惱惑亂‧業識障蔽。雖在如來圓滿果覺真實心中‧經塵沙劫‧不覺不知。不見如來果覺實相‧不蒙如來香光利益。常在六道輪回‧受諸苦惱‧直至未來‧無有停止。譬如眚盲‧從來未見天日。雖在天日之下‧不蒙光明利益‧常受黑暗顛倒墮落之苦‧直至終身‧無可免離。故我釋迦世尊‧大智圓觀‧大悲普愍。於三乘教內‧諸法門中‧特開淨土借果修因仗佛往生一門。教我娑婆末世一切昏迷眾生‧聞說西方極樂依正莊嚴。若欲求生彼國‧但當生信發願‧執持阿彌陀佛名號‧久久持念純熟‧自得一心不亂。所言一心不亂者‧即教我等正念佛時‧念念住在阿彌陀佛圓滿果覺真實心中也。假借阿彌陀佛圓滿果覺真實妙心‧含養攝持‧心心融合。如水住水‧似水合水‧久久成片‧自然不亂。既得成片不亂‧所謂一念全體‧全體一念。己心融成佛心‧佛心合成己心也。得見如來真實果覺‧即見自己清淨本覺。是故經云‧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所言現在其前者‧即現在行人清淨本覺心中也。是以傍人不見‧唯有行人獨自得見。如果行人淨業早已成就‧則淨土勝境‧或在定中‧或在夢中‧而現生亦可得見【古時甚眾】‧非定須臨命終時方能得見也。譬如清水池塘‧滿月當空‧自然而現‧毋用疑矣。又大勢至菩薩云‧不假方便‧自得心開。所言不假方便‧自得心開者‧即不假別種方便‧只須憶佛念佛‧專仗如來福德智慧香光‧含養攝持‧通身熏照‧得佛氣分‧能使煩惱業識漸漸銷融‧實相心地自然開通。既得心地開通‧當處深入實相‧空色圓融‧如如不動。是故經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所言入無生忍者‧即入實相忍也。親證實相‧名得無生。既得無生‧具足忍力。良以如來實相果覺‧原來廣大無邊‧量同法界‧名為法界藏身‧十方虛空‧悉皆包容‧攝盡九界眾生‧無一不在其中。是以我等無量劫來‧常在阿彌陀佛圓滿果覺真實心中‧直至於今‧本未出離。所謂昔本不出‧今亦不入。苟能深信自己現前一念五陰身心‧常在阿彌陀佛圓滿果覺真實心中‧本來不出不入。而行人念佛之時‧念念如是觀照‧而念念入佛果覺‧住佛正定。既能念念入佛果覺‧住佛正定‧不求一心而自然一心。何以故。如來圓滿果覺‧原來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佛與眾生‧同一真實妙心‧無二無別。我等欲求一心不亂‧當以佛果而為歸宿宗旨。除卻如來圓滿果覺之外‧何處更有一心不亂哉。今見許多行人‧欲求一心不亂‧不識心性路頭‧不明歸宿宗旨。只知努力性急‧專用自力伏住妄念‧希望速得一心。因與佛力不能互相融合‧往往急出毛病。甚至無法可想‧反謂嘗聞念佛穩當‧云何佛不護持。正眼觀之‧不禁歎息。不知生佛因心果覺‧本來不隔纖毫。行人念佛之時‧但能通身放下‧念念存誠‧執持佛名。如水歸水‧似水合水。久久純熟‧不覺真妄相契‧自然心佛一如。當彼之時‧唯覺身心安樂‧復何毛病之有乎。因是不揣庸愚‧只顧利人心切‧專按小本《阿彌陀經》及《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兩種意義‧於最要緊處‧用普通文字‧分明解釋‧略概披陳‧疏通義理‧引入佛果‧住佛正定。因此二經‧專屬定善。對於生佛因心果覺‧關係極大‧至親至切。然淨土五經‧雖則各有闡發淨業資糧‧補助行人修持之不及。求其機理相契‧省力易修‧惟此二經‧對於末代行人‧最合機宜。專仗如來圓滿果覺含養攝持之力‧及自己至誠正念安住佛果之力‧互相融合。融合至極‧淨業成片。譬如乘輪渡海‧既上普度輪船‧只須行人自己安心穩坐‧自然得到彼岸。念佛行人‧亦復如是。既入如來圓滿果覺‧只須自己定心念佛‧自然得到樂邦彼岸。非敢執一廢餘‧取其機理相契‧省力易修。其餘一切淨土經論‧而非不讀。一切散善功德‧亦非不修。但隨力隨分‧若有能力為之‧愈為美上加美‧善上加善。若貧乏之士‧無力能為‧有此定善功德‧亦可往生。若定散二善皆無‧往生西方便難。所以今人往生‧十有七難者‧皆由缺乏定善之力‧專靠散善功德‧信願回向故也。縱得往生‧多屬勉強。古時行人‧根機深厚。除散善外‧無論修觀‧持名‧皆能得定。是以千即千生‧百即百生。不生則已‧生則瑞相昭著‧去時自由。今時行人‧根機淺薄‧定心修觀‧十有九難。唯此二種行法‧及淨土懺法‧智愚皆能。由淺入深‧漸獲勝益。但須通身放下‧念念存誠‧念佛拜佛‧久久熏修‧頓覺自身如在空中‧了無障礙。當彼之時‧即已契入如來圓滿果覺‧住在如來圓滿果覺真實心中。復如果核‧住在果中‧自力他力‧頓覺親切‧內外一如‧不出不入。苟能如是熏修至極‧更覺內外透徹‧全體圓融。此正所謂一心萬法‧萬法一心。凡聖共源‧生佛同體。一朝娑婆印壞‧淨土文成‧西方勝境‧宛在目前‧仗佛神力‧彈指即到。方知極樂雖遙‧原在阿彌陀佛圓滿果覺大香光室中‧不越絲毫。倘讀是書者‧常作如是領會‧如是熏修‧可謂善入如來香光室也。非但慧覺居士刊行是書‧歡喜遂願。則然之愚忱‧區區所望‧而亦且足焉。
時維
民國三十五年三月朔日寄食靈巖粥飯僧了然跋於佛海泉珍桃園之不退關房
附憨山大師念佛三昧銘○念佛念心‧念心念佛。佛不外心‧心不是物。自性光明‧心心照燭。妄想潛蹤‧形骸空谷。淨土不離目前‧蓮華常襯兩足。何必待死後方生‧即現前不出不入。此正普光三昧‧只在當人一嗾。○釋曰‧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同一真如實相‧正好其中安心念佛。可謂句句佛號‧皆從自性光明流出‧照了諸法本來空寂。妄想自然潛蹤‧形骸亦如空谷。唯有一句佛號‧歷歷分明‧如滴水流泉‧相續不斷。雖然身居娑婆‧如在淨土。念念安住彌陀圓滿果覺真實心中‧不出不入。此正普光三昧‧攝盡彌陀三身四土‧統在其中。一朝娑婆緣盡‧淨土緣熟‧極樂勝境‧現在目前。此正所謂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也。
附袁母姜太夫人往生記
靈巖山,遇一位陳太太者,湖北人也。近年皈依本寺妙公和尚,現住上海,因厭家居繁雜,有礙修行,常來山上靜居念佛。一日聽然所說念佛功德不可思議,許多愚夫愚婦,一字不識者,平常看他只會念佛,別無所能,到了臨終,他之所能,都現出來。平常許多能文能說者,到了臨終,皆不及他所能也。按此理由,豈是阿彌陀佛愛有偏乎。但不過愚夫愚婦,能念念死心,步步蹋實,專歸一門。如龍入海,漸入漸深,得佛氣分自然無能而能。識得此理,正好念佛也。彼聽此說已,翌日持四照片,對然說云,此我義母袁老太太之玉照也。第一張,我母康健念佛時所攝也。第二張,我母示疾於床時所攝也。第三張,我母將欲西歸,預知時至,沐浴更衣,落髮受戒之後,右脅而臥時所攝也。第四張,我母臨命終時,巍然端坐,口稱佛號,見佛來迎,奄然示寂時所攝也。弟子昨日聞師所說念佛功德不可思議等語者,正與我母種種事實相合也。故今持此照片,特來奉告,請師證明。茲將我母生沒各種事實,恭對師前,略陳如下。我義母袁門姜氏,法名常靜,家住湖北漢口。求皈依於清德法師座下,受五戒於漢口圓照寺中。長齋念佛三十三年,至六十九歲生西。平常修行精進,任其寒暑無間。每早刻定四點鐘起床念佛,日間專常拜佛。縱遇三伏汗溼,即以海青數件易之。此乃我母平常修行精進如是也。若見苦人身無衣服,登門乞化者,寧將自身所著而脫與之。或遇貧人無法度歲,故來母家盜物者,母一面令盜取物,一面向廚盛飯,與盜食飽而去。此乃我母平常給施飢貧如是也。有次在歸元寺,設千僧齋供眾時,應供者,約千餘人。聞鍋內所辦,不足贍食,市上小菜,早已收完,無法再辦。母曰,請向鍋內再添三擔水,後眾食之,美味透鮮。此乃我母平常供養僧寶如是也。至民國三十三年正月,母略示微恙。偶然哭曰,漢口有大災難。家人詢之,我們怕不怕乎。母曰,我們不甚要緊,人民痛苦難堪。至四月初十後,將欲西歸,親見西方三聖來迎,母知西歸時至。囑曰,汝等速去佛堂燒香,佛來迎我,我要去了。家人云,老太太,既歸西方去,須請阿彌陀佛,擇一好日期。今天日子平常,不必去也。母曰,我知道。越數日,母曰,汝等害了我,這幾天,阿彌陀佛不來也。家人云,老太太,心莫急,到了西歸時至,佛必再來迎接也。至次日,母曰,我願要坐缸,缸內要放燈草松香,趕快與我一一辦好。彼時恰被日兵擾亂,百行罷工,市上獨有一口劣貨缸,雖已買好,抬未至家,母曰,汝等快接缸。家人云,缸未至。母曰,云何與我買此劣貨缸。少頃,數物皆至,家人視之,果然劣貨。母又曰,云何與我買此碎燈草。家人云,是整一捆。母曰,汝不信,拆開看。家人拆開,果是碎者。此乃我母將終心靈格物如是也。至十七早,母曰,我願要落髮,汝等速去歸元寺,請首座和尚來,與我說戒。又曰,汝等速燒檀香水來,為我沐浴。至沐浴更衣畢,首座和尚至,為母落髮,授沙彌戒。母受戒已,即右脅而臥。此乃我母將終身奉戒律如是也。至二十早,母曰,我今日要歸西方去了,汝等速去歸元寺,請首座和尚領諸師來,助我歸西。至八點鐘,首座和尚領諸師至,母命扶端坐椅上,雙足跏趺,胸佩戒牒,手持數珠。母曰,將布枕來,墊在背面。復因眾人遮路,母面帶憂容。眾云,我等中間讓開。母喜曰,阿彌陀佛,與諸聖眾,早已來了,汝等勿哭,與我念佛。說畢,自稱佛號數聲,眾同稱佛號。至十點鐘,母奄然示寂,如入禪定。此乃我母末後安然歸西如是也。至翌日,十點鐘,裝缸時,端然如故。火化之日,送葬念佛者,約千餘人,莫不歎為希有也。收靈骨時,骨帶金黃色,得淡白色舍利,大小共七粒。最希有者,母裝缸時,身穿海青灰色。至化身後,拾出海青角四條,變成青色,邊上線珠纍纍,雪白分明,人人兩手對拉,則不斷也。至三十三年冬,國軍將復,果然漢口遍地皆炸,人民房屋將盡,獨我母家,安然無殃。回思我母預言,纖毫無差。正炸之時,有人看見三彈,落我母房。其人撫掌歎曰,可惜陳太太一個好人,這也完了。後探詢之,始知分落傍屋焉。識者莫不歎云,皆由袁老太太昔日道行所感,佛力所加,此乃我母身後靈感護持如是也。然欣聞之下,不勝欽佩。敬按袁太夫人,身後得白色舍利七粒者,即表生平戒行清潔,道心堅固也。火化之後,得海青角四條不壞者,即表生平道行精進,勤苦修持也。病中瓦缸燈草,自未親見,尚能分明了了者,足證心如清水,有物皆現也。昔日添水代齋,美味透鮮者,此乃誠心所感,願力所成也。將終落髮,虔受沙彌戒法者,正合《十六觀經》,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也。按此各種表現之瑞相,末法時代,堪稱希有。況值時局,正當紊亂,人心惶惶,驚恐不安。臨命終時,尚能端坐念佛,見佛來迎,安詳西歸者,愈為難得之難得也。彼以智人自命,譏誚愚人念佛者,觀此而寧不愧死耶。然本非讀書文人,從不與人錄傳記,此亦非陳太太有意請然所錄也。因觀彼照片,現出實憑確據,恰與陳太太所述各種事實相符,毋容纖毫擬議。令人不覺自然感動,羨慕不已。較之許多虛言裝飾者,彼此天淵相隔也。況陳太太,常來山上念佛,一住數月,人人知其道心真切,語無虛妄。即此種種實事,亦從未對人說過。因日前聽然所說,恰與彼母種種事實相合,心即感動,故特來相告。然思此來因,希奇罕有。想必由袁老太太冥中所加,道力所使,假借因緣湊合,成斯往生傳記。故此援筆敬錄陳太太所述各種事實,與袁太夫人臨終念佛坐脫攝影,一并登於弘化月刊,以公同志。俾見聞者,作增上緣。願諸同倫,讀是錄者,留神觀察,深注意焉。
民國三十六年臘月釋迦世尊成道日寄食靈巖粥飯僧了然敬錄於佛海泉珍桃園之不退關房
附瞻拜舍利功德偈
諸同倫 瞻舍利 百千劫
難遭遇 佛菩薩 大慈悲
降五色
真舍利 令瞻拜 開心地
遠塵勞 入佛智 若恭敬
身頂禮
口讚歎 心歡喜 消業障
增福慧 此果報 唯佛知
若念佛
心常憶 轉業識 成佛智
感佛迎 到蓮池 蓮華開
上品位
純妙樂 難思議 隨佛學
永不離 得忍後 運悲智
度眾生
同歸西 福慧圓 證菩提
瞻舍利 益如是 願同倫
深注意
附西方安樂歌十首
勸同倫,悉念佛,出聲默念皆可得。
念時專用至誠心,漸能背塵而合覺。
放四大,莫把捉,真實心中好安著。
淵深似海妙難酬,即是彌陀大圓覺。
教正念,須惺覺,切莫昏沈亂走作。
念念安住真實心,決定命終生極樂。
感佛迎,離五濁,七寶池中蓮華託。
蓮華開後入聖流,常隨海眾親佛學。
黃金地,七寶閣,迦陵頻伽並孔雀。
諸寶行樹悉莊嚴,華果鮮明燄灼灼。
聞異香,聽天樂,空中寶網多鈐鐸。
微風吹動悉鏗鏘,頓忘身心真安樂。
飲醍醐,啜酥酪,食時自然七寶缽。
珍饈百味隨意嘗,不須便利無穢濁。
七珍池,甚寬廓,諸天人民共澡浴。
溫冷淺深隨所需,金沙布底絕塵腳。
欲遠行,用神足,任意供養十方佛。
縱橫飛行無障礙,須臾遍歷萬億國。
證法身,真廣博,十方剎土盡包卻。
分身無數坐道場,普度眾生成正覺。
附唐有綱居士來書
了然老師慈鑒。拜肅者,每讀大著《入香光室》一書,未嘗不撫卷而長歎也。蓋世之學者,以其捲雲掃霧之力,戴晦追曦之勤,日進月貯之功,竭見窮聞之智。終留滯乎玄異,或止蹟乎化城者,恨不能接其端霓,破其狹見也。
老師婆心弘切,廣濟有情。震希世之奇音,成出格之傑作。洋洋巨述,如奇華異草,滿目光輝。因是文彩乍吐,恍若佛地先成。復如寶華初開,異香普聞十方。故舉世爭觀,天神側聽,大聖降瑞,舍利繽紛。其方出也,如上弦之新月,足破幽昏於長夕。既行世也,似中晝之朗日,更放光耀於大千。疑古宿之再來,續慧燈於今日。行使南浮提上,梵聲遍聞。想見西土池中,蓮華競出。喜智愚之共持,歎明暗之等受。圓光遍照,身同皓月之瑩。性香普熏,心逾太虛之量。綱初居學地,幸未退席,今讀鴻文,暢開下懷。智如火發,擬燒煩惱之林。慧若燎原,頓醒當頭之喝。來日有緣,則金剛座下,定當趣拜
尊前。神若可教,則白雪地中,敬乞安予心源。專此肅呈,恭候 玉音,健樂綏祥,至敬 無上。
民國三十六年、寒露。弟子唐有綱、投地拜下述。
因果輪迴實錄 印光法師鑑訂
因果輪迴實錄
印光法師鑑訂
俞明哉居士選錄
陳慧昶居士譯述
敘
輪迴類
入冥類
戒殺類
補遺類
敘
吾友俞君明哉,感世道日非,天災人禍,循環交迫,莫可挽救。此之現象,果何自而來乎?昧者自昧,明者自明;若不仗清醒者警發晨鐘,則莫能覺迷昧者之幻夢。舉世滔滔,殺盜婬妄乃感召天災人禍之確因,此理實極明顯,聞者試省而察之,當噤然而懼,恍然而覺。夫因果豈空談理論而已,自古迄今,歷史筆記之所載錄,鄰里閭巷之所聞見,班班鑿鑿,豈欺我哉!證之佛說三世因果之理,探本窮源,無可諱辯;苟猶不信,可謂喪心病狂。吾師
印老法師嘗曰:今天下之災禍,種因在宋儒闢佛,撥無因果,徒以誠意正心教人,難矣。不信因果報應,而能誠意正心者有幾人?上智者不易得;中下之人,雖有因果報應之昭箸,猶難自克;再從而闢之,是誠啟小人肆無忌憚,欲其不殺盜婬妄,豈可得乎!吾友有鑑於是,欲將因果報應之說,普遍宣傳,使婦孺習聞,而泯邪僻之萌,誠為根本之救治。以歷史筆記不能普及,乃選前人真誠可靠及近時事實確鑿之記載,屬余譯成簡明之白文,以便稍識字義之男女老幼,互相講閱,俾得窺因果報應之若事若理,明憭無疑,展轉勸化,俾修省有自,不敢作惡,則天災人禍,無形消泯,是誠根本之救治,其利溥矣。愧余之筆,未能暢達,有負吾友!
民國二十三年春陳慧昶謹敘於弘化社
●輪迴類
◎說人同物死後靈性不滅之理(黃涵之居士)
黃涵之先生說:靈性是不會變,也不會滅。靈性在人身體裏,像人住在房屋裏;身體會死,靈性不會死。靈性離開了身體,就叫人死了,實在死的是身體,靈性並沒有死,不過靈性同身體離開了;靈性離開了身體,就像人不住在這所房屋裏了。若是這人活的時候造過孽,他的靈性就要投到畜生的身體裏了;但是,身體雖然變了畜生,靈性實在還是這一箇,像換了一所房屋一樣。所以說畜生的靈性,是同人一樣;好比藥草雖在鍋裏炮炙煎煮,性質平和的還是平和,毒的還是毒。無情的草木將他燒成了灰,他的性質尚不滅,那有人和一切動物的靈性,反不如草木,而會消滅呢?
◎紅廟僧墮落輪迴(竹窗隨筆)
蓮池大師說:總戎楊公對我說,他死去的哥哥,在十三四歲時,忽說北方口音的話,說平常只說南方好,南方好。又叉開兩手說,現今生在這裏,來得好,來得好。問他什麼緣故?他說前生是山東某處紅廟裏的和尚來投胎的。老總戎以為是妖,要打死他;他從此不敢再說,第二年就死了。
◎二豕對語(見聞錄)
蕅益大師說:淞江有一人姓朱,專作收買豬子賣肉的生意。崇禎己卯年正月,一夜二更時,到廁所大便,聽得有人說話,疑是盜賊;拏了棍尋去,這聲音乃在豬圈裏。一說苦得很,我明天要捱殺了。又一說:你應當作豬七次,今已六次,罪苦快脫離了;我應作豬五次,今才第一次,我的罪苦長得很呢!這人聽了豬子說話,才曉得畜生完全是人轉變的,從此不作賣肉的生意了。
◎投豬還債(見聞錄)
蕅益大師說:南安縣山裏,有居民半夜起來,看見一人,趕了一人到鄰居家去;那人不肯進門,說我只欠他家三分銀子;趕他的人,用杖打他進去。居民看了很奇怪,明天早起到鄰居家探問,生了一隻豬;心疑這豬的價錢,不止三分銀子。沒多日,這豬落在糞坑裏淹死了,果然有人出三分銀子買去。
◎投牛還債(見聞錄)
蕅益大師說:湖州府武康縣有一差役,在路上遇一男人兩女人,他跟了走,到一姓駱的鄉紳家門前;這三人一同進去了,很為奇怪,等到將夜,不見出來。問看門人,以為胡說,兩人爭吵;主人得知,也很疑心,查問各房有無生產,只有牛棚新生三隻牛,一雄兩雌。主人叫差役去看,三隻牛的毛色,同那三人的衣服,是一樣顏色,這三人是投牛了。後細打聽,都是欠駱家租米的人;三隻牛長大,力有大小,力大的是欠債多的,力小的是欠債少的,竟是分毫不差。
◎二豕謀逃命(隋書)
隋朝開皇末年,有渭南人,寄宿在一人家,半夜聽得豬說話。一豬說年底了,明天要殺我作菜了,到那裏去躲呢?一豬說到水北邊姊姊家去;二隻豬竟同逃去。天明,主人不見豬,疑是寄宿人偷藏;告知主人夜裏聽得豬的話,果然尋到了。
◎尤廿三死後投牛(夷堅丙志)
洪邁先生說:有長洲富人,尤廿三,住大瀆村,紹興三年病死;那時崑山東鄉人家,生了一隻小白牛,脅下黑毛長成七字,是「尤廿三曾作牢子」。他窮時是作看監牢人,暗作惡事,所以投了牛。他兒子拏二萬錢去贖,那人家不允許,後來這牛老了捱殺死。
◎犯邪婬死後投豬(果報見聞錄)
靈隱晦大師說:康熙八年六月,蘇州城過街橋趙德甫豆腐店,有兩隻豬,要賣二兩五錢銀子。十五日夜,豬忽說話,說我們因前世犯了邪婬,今生投豬,快要捱殺了。趙德甫夫妻當作街上走路人說話,仔細一聽,這聲音乃在豬圈裏,很驚奇。十六夜,又聽得一豬說:今天是中元節,地官赦罪,玄妙觀作黃籙大醮,我們要能免了殺,一同到西園去修行。一豬說:我願意到玄墓去。趙德甫夫妻聽了,更加害怕。這事傳出,鄰居汪俊思,出了一兩六錢銀子,買了放生。許孝酌親見此事。
◎變豬還債(果報見聞錄)
康熙癸丑年春,常熟橫塘屠戶劉七,一兩銀子,買了一隻豬;因忙,請人代殺。夜夢豬變人說道:你今天肯出一兩二錢銀子買我,我前世該那人的債,就算還完了,可以投人;現因少賣二錢銀子,還要投豬一次,補還他的債。此次你親自殺我,只捱一刀的痛苦;請人代殺,怕要多受幾刀的痛苦。那豬又託夢賣豬的人說:我前世該你一兩二錢銀子,你今天只賣我一兩銀子,我還要投豬一次補還你。賣豬的人說:不要你補還。豬說:你雖不要我還,那陰間的官,不肯允許;但是賣豬殺豬,都是很罪過,勸你們不要作這生意。第二天,賣豬人同殺豬人當面說比這夢,心裏害怕,從此都改了業。
◎奸婬寡婦死後投豬(果報見聞錄)
崑山小澞,鄔翽如,向人要條銀,還他兩隻小豬;翽如欠內兄沈伯蘧的銀子,也將這兩隻小豬作抵。康熙十二年十二月二十八夜,他阿弟鄔右式,夢在豬圈邊,遇一男人說姓李,生前因奸婬一寡婦,今罰投豬,四蹄白色的豬是我;你哥哥要拏我抵還沈伯蘧的銀子,伯蘧是我的女婿,你可說明這因果,叫他切不要殺我。右式夢醒了,家中人剛剛在豬圈裏捉這豬;說明此事,鄔翽如兄弟,親送這豬到安禪庵放生。
◎變驢還債(果報見聞錄)
康熙二十年,旌德縣十二圖地方,劉英,號叫惟一,作按察使的書辦,前往寧國縣放債;因路遠,買了一隻驢坐騎。一次到東岸地方,那驢不肯快跑,僕人用鞭痛打。驢忽說話,說前世少債不多,今將還滿,不要打我。劉惟一聽了大喫一驚。後在東岸造一涼亭,給過路人歇腳,從此很作好事,子孫都入學。
◎犯貪業墮落投驢(果報見聞錄)
金陵華山有一居道人,不信因果報應,貪喫庫房的東西;後淹死在門前戒公池裏,託夢達照和尚說,我已投了驢,明天要來還債。第二天果然來了一隻驢,叫牠居道人,就很快跑來,且常到庫房想喫東西,像前身作人的脾氣一樣;幾年後,落在池裏淹死了。
◎父造殺業兒媳墮入畜道(信徵錄)
吳蘭墅先生說:康熙丙子年,杭州油燭橋豬行老板吳德甫,殺豬賣肉三十多年,一兒一媳,六月裏接連死了。九月裏,德甫夫妻,夢見兒媳歸家,兒子穿的白衣,腰巾黑帶,媳婦穿褐色衣,說到閒壁鎮夏家投狗,求二老來看我們,認衣服的顏色。德甫夫妻驚醒,第二日到夏家去看。夏家夫妻,夜裏也同樣作了這夢,在夢中問他二人,你是吳家的子媳,為什麼到這裏來?答說:來投胎,求你們可憐。又見兩男一女闖進來,夏家夫妻驚醒。早晨吳德甫夫妻來問:你家媳婦生產麼?夏家回說:兩箇媳婦都沒懷孕,只有母狗,生了幾隻小狗。一看三隻雄,兩隻雌;內有兩狗,像夢中兒媳衣服的顏色。吳家夫妻,哭訴他兒媳託夢的情形,都很驚奇。兩狗離了喫乳時,由吳家帶回家去。
◎十七人投入豬狗胎(信徵錄)
吳蘭墅先生說:康熙壬寅八月,在江于中沙一家香行宿息;五更時,聽有許多人打門很急。店主疑是強盜,起來在門縫偷看;見門外有一差人點名,共十三人;又一差役,拏棍趕點過名的到屋後去。另有四人要同去,那差人喝道:你四人是到隔壁王贊明家去的。差役又拏棍趕那四人到隔壁去。第二日早起,後面豬圈,生了十三隻小豬,王贊明家生了四隻小狗。
◎旗牌官投三世豬胎(信徵錄)
金文通公,作通薊道時,有一旗牌官,自說投過三世豬,最苦是殺後零碎割肉;後求陰官慈悲,允投騾。一次馱一客,遇了強盜追趕;心想:客人捱劫,我的罪。因用力跳河,客人逃去,我淹死在水裏。陰官因我忠心救主,此次投人,且有小官職,今世能作旗牌官終身。金文通公,在綠野堂中,常常對人說這事。
◎作官冤殺人命墮入畜道(信徵錄)
江南一武官,自說有一世作官,冤殺一囚犯,死後,陰間罰投馬,在棧道中馱客,心裏記得前生事,但是不能說。一日遇了很急的差事,走在最險的山路上,捱鞭打非常痛苦,想跳下山崖死。又想:前世因冤殺了人,墮落畜生道裏;如再作錯事,永無出苦的日子了。念頭一轉,安心忍受。今生投人作官,投馬的痛苦,還記得清楚;因特作軟鞍幾百送棧道馬行中,因木鞍壓得馬背很疼痛。這事是方伯王邁人先生說的。那武官左腿上,還生有馬的皮毛數寸,人多相信。
◎奸臣墮落惡道常遭天雷打擊(人海記)
查慎行先生說:李林甫很姦惡,雖得了好死,但是死後轉生,屢捱天雷打。在唐朝元和時,惠州雷打一妓女,脅旁有李林甫三紅字。宋朝紹興時,漢陽蔡家女兒,捱雷打死,也有紅字,是唐相李林甫。明朝洪武時,吳山陸允誠家殺雞,雞背有李林甫三字,是已在畜生道中受苦了。
◎豬現人形(信徵錄)
沈紹蓮先生說:有一徐漢才,在皖城殺豬賣肉,每天要殺十幾隻豬。幾年後,一日將夜回家,見店裏掛的豬肉,都變了人形,大嚇一跳!因信畜生都是人變的,人投畜生,畜生投人,輪迴可怕;請和尚拜懺超度,不作殺豬生意了。
◎馬驢對語(居易錄)
王漁洋先生說:淄川縣窵橋,王家馬驢忽對語,且嘆說,你的苦要滿了,我在這裏,要受苦十年。甲戌七月初八日事。
◎忤逆子死後投豬(香祖筆記)
王漁洋先生說:邯鄲人侯二,不孝父母。母親給米討飯子,他發怒打罵,要趕出母親;妻子哭勸,無效。不久滿身生毒瘡,破爛死,死後託夢他兒子說:我因忤逆母親,罰到京城宣武門西車子營,張二家投豬,你快去救我!他兒子趕去,果然這人家新生一豬,豬身人面,像他父親。這人家不允他兒子買回。康熙三十九年事。
王漁洋先生說:他有一同考的朋友,邵嶧輝,號士梅,濟寧人,自知前生是寧梅州人,己亥年中進士,作登州教官;親到前世住的地方,訪他的兒子,替他計劃生活,且教他讀書,中了秀才。士梅自知只有縣官的祿位,作了吳江縣告病歸家。他夫人早死,他曉得投生在陶家;等他長近二十歲,娶他重作夫妻。河南給事張文光,記得三世事。李嵩陽御史,樂安李煥章貢生,都能記得前生事。這都是我親見,最確切的事實。
◎群馬悲語(閱微草堂筆記)
交河習潤礎,雍正乙卯鄉試,晚宿石門橋客棧,房近馬棚,夜深人靜,馬忽說話。一馬說:今才曉得餓的苦,前生短藏的草豆錢,現在在那裏呢!又一馬說:我們多是養馬的人投來,受了報應,才曉得生前的錯,活在世上是不醒悟的!又一馬說:陰官不公平,王五為什麼可以投狗?又一馬說:陰差說王五妻子,同兩箇女兒,都婬賤,偷他的錢給奸夫,可抵一半罪。又一馬說:罪有輕重,姓姜的投了七次豬,受宰殺的苦,比我們的罪,又更重了!習君輕輕一咳嗽,馬就不說話了。習君常對養馬的人說這果報事。
◎常喫雞肉死後投豬(閱微草堂筆記)
紀文達先生說:王文安的姨母,是我先太夫人的五妹妹,他說在未出嫁的時候,一天坐在帆影樓中,看見河邊一隻官船,有一中年婦人,伏在窗上哭,看的人很多。奶媽來說,是某知府的夫人,午睡夢見他已死的女兒,捱人綁了殺,悽慘可憐,嚇醒,哭聲還在耳邊。聲音在鄰近船上傳來,叫婢女去探,鄰船殺了一隻小豬。婦人夢裡看見女兒的腳用繩綁,手用紅帶綁,這小豬前後腳綁的繩帶,與夢相同,知這小豬,是女兒投的,心裏悲痛大哭;把小豬買來葬埋。他家男女傭人,都說這女兒十六歲死的,生前性情很溫和,歡喜喫雞,每天殺一隻雞。這是殺生的果報。
◎隔世不昧前因(閱微草堂筆記)
紀文達先生說:六道輪迴是的的確確的。恆蘭臺的叔父,生下來才幾歲,自說前生是城西萬壽寺的和尚,能拏筆畫出這寺的大門路徑,大殿走廊,花樹擺設都相合;但是他一生不肯到這寺裏去,不知什麼緣故。
◎記前生漸長漸昧(閱微草堂筆記)
紀文達先生說:親戚袁愚谷制臺,(名畔守侗,長山人,死後稱清慇公。)小時同我在一處讀書,他說三四歲時,還記得前生的事,五六歲時,恍惚不很記得了,現在只記得前世是一歲貢生,家離長山不遠,姓名籍貫,家裏的詳細情形,完全忘記了。又說四五歲時,夜裏能看見物件,同日裏一樣;到七八歲以後,就漸漸昏闇。十歲以後,完全不看見;或半夜睡醒後,偶然能看見,一霎時就不看見了。十六七歲以後到現在,一二年中,或有一兩次能看見,像電光一樣的快就過去了。這全是欲念一天多一天,那神明的清爽,一天減一天的緣故。
◎貨郎投騾還債(閱微草堂筆記)
辛彤甫先生記異詩曰:六道誰言事杳冥,人羊轉轂迅無停,三絃彈出邊關調,親見青騾側耳聽。這是康熙辛丑年,辛先生在我家教館時作的詩。因某貨郎,借我先祖父的錢不還,且說負心話;先祖父性很曠達,惟有一笑。一天午睡起來,對先父姚安公說,某貨郎已死,剛才夢見他;忽報馬房生了一隻青騾,都說是貨郎來還債。先祖說,欠我債的人很多,何以只有某貨郎來還?某貨郎欠錢多家,何以只來還我?事有巧合,不要說得像,叫人家子孫出醜。看馬房的人,對青騾戲叫某貨郎名字,騾即抬頭,作發怒的樣子。貨郎在生最喜彈三絃,唱邊關曲調;有人對他唱這曲子,他就豎起耳朵來聽。
◎有隱惡投入狗胎(梁溪雜事)
陳近思,號叫九川,是很有學問的君子人,不信輪迴事。嘉靖十三年九月夜,經過城隍廟,時已半夜,見一穿白衣的女人,同一和尚,由廟裏跑出來,那和尚像惠山寺的慧奎。近思追去,他們跑得很快;追到西門,隱入王思任家。近思同思任是好朋友。第二天,思任說:昨夜家中生了兩隻狗。
◎吳徵君靈性不昧(郎潛紀聞)
陳康祺先生說:吳農祥徵君,(徵君,是有學問的人,皇帝請過他的。)在喫乳的時候,能說明朝建交時代亡國的事,十歲後不說了。徵君同吳任臣先生,生在一地方,小時都博學能文,人都稱他們是虎林二吳。
◎惡人投入畜生道(蓴鄉贅筆)
齊學裘先生說:有宜興縣的鄉下人許杳元,死後投牛,背有白毛,生成許杏元三字。又有宜興城裏任伯益,行凶作惡,親戚朋友都怕他如豺狼;死後投豬,肚下白毛,長成任伯益三字。又有潘阿喜,欠蔣船戶妻子的錢不肯還,死時對妻子說,我死了,要投狗在蔣家船上,罰我還債,黑頭黃身。隔了一天,他的妻子,到蔣家船上去望,果然生了幾隻小狗,有一隻,是黑頭黃身,抬了頭向他妻子叫喊,像求可憐的樣子。他妻子不忍丈夫作狗,還了蔣家的債,抱了這狗回家去養活。
◎作隱惡罰投狗胎(清波小志)
徐逢吉先生說:萬松嶺陳內侍,在紹興十五年夏天,坐在露天下乘涼,忽見外邊有黃衣的差人,帶領了三箇人,由北向南;第一箇穿金紫衣,第二箇穿紫衣,第三箇穿青衣,都到劉供奉家門前,逼他們進去。後面二人說道:彥通呀,你早聽我的話,也不致於到這裏來了。陳內侍心裏很奇怪,第二天,聽說劉家生了三隻小狗;陳內侍將看見的情形告知劉家。狗長大,叫彥通的名字,內有一狗奔來。
◎豬現父面張屠改業(酌泉錄)
無錫黃迴谷先生說:新安鄉有一張屠戶,殺豬很多。一天,到豬圈裏綁豬;有一隻豬,忽變了人面孔,像他父親。張屠急急叫他妻子來看,果真是他的公公,大家很傷心痛哭。不多時,那豬還變原形死了;張屠買了棺材,把死豬埋葬,改業不喫豬肉。
◎善人子再來投胎(酌泉錄)
陳萃,號叫集之,從小就失去了父親,家裏很窮,性喜讀書、作好事;娶妻姓杜,生一兒子,名叫善才,很聰明,七歲出痘死了。集之很悲痛,用墨在兒子左股上作一記識,禱告說:望你再來投生。從此夜夜號哭不忘。一夜夢善才來說:我來投生已有了定期,父親不要悲哭了。到辛丑年上元夜又夢見說:兒子再來了。這夜果然生了他;後作觀察,名叫筠堂,左股上還有墨色記識。觀察常說:我們讀書人,不信輪迴,從前探環披甲,許多輪迴的證據,都說是假的,其實因果輪迴,是千真萬確的。
◎張子蒙記得前生(酌泉錄)
嘉靖年時,無錫張蘭涵,號叫子蒙,是一秀才,兩歲能說話,說前世的事很多。六歲時到惠山去,經過五里街,遇了姓敖的老太,大哭奔了他懷裏說:這是我前生的母親。說前生的事,一點不錯。以後敖老太常到張家,同親戚一樣。蘭涵七歲出痘很重,敖老太說:他前世是出痘死的,今次幸得好了。病後,蘭涵不記得前世的事了。尤鏜,號叫伯升,同他在一處讀書,知此事很確。
◎生人作冥差(酌泉錄)
蠡峰地方,有一姓鄧的鄉下人,人都叫他鄧野狐,常到陰間作差役,到陰間去的時候,暈倒在地,像死了一樣,不能搬動原地,經過兩三箇時辰就蘇醒了,醒了以後,肚裡很飽,是受了亡靈人家的齋供。有友人問他:可以同去麼?他說可以。一天那人正睡,他又到陰間捉人,攝了友人的魂靈一同去;那次被捉的有九人,都送去投豬。鄧陰差醒轉,那友人睡了一天不醒;家裡人很驚慌,來問他。他到生豬的人家去查看,生了十隻小豬;拏一隻擲死,說跟我歸家,友人就醒了。他在陰間當差三年,這是乾隆年間的事。
◎李嵩陽不昧前因(蓴鄉贅筆)
李嵩陽邦邱人,一榜起家,到江南作視學,人都稱他是明公,能知前世事。小時說前生姓劉,住在縣城東關,苦心念書,中年入學。一天偶然有病,(指今生)到藥店買藥,遇了姓李的舊友,請他到家裏去,忽推倒他,拏紅紗罩住他,覺得很悶氣,沒多時出來,就不記得前世的事了。這事同明朝彭城萬年山壽祺的事相像。
◎一念善惡人畜分途(守一齋筆記)
金捧閶先生說:武進劉文定公的太翁省度先生,祖居張王廟前,同住多家。文定公太夫人生產的晚上,他太翁出去請接生婆,見未及盤問。回來時,已經生了一箇孩子,就是文定公。明天問同住的人家:有作佛事的麼?都說沒有,只有一家,生了十二隻小豬。文定公因胎素不喫葷腥。看他們十三箇和尚,人畜不同,果報明顯。虎眼禪師說:若使是人都覺悟,驢駝象馬教誰作?這話確實不錯。要曉得我們將來是投人,或是投畜生,只要看今生所行所為,是善是惡,可斷定將來的結果。他們同是和尚,善惡的報應,已經分明,冥冥中是不差的。
◎殺生太多投雞受苦(右臺仙館筆記)
俞曲園先生說:休寧縣朱村地方,有一人姓朱,父母早死,他的妻子姓許,拏十幾箇雞蛋給母雞孵。一夜夢見他的公婆由外面來,用紅手巾遮了頭,臉色憂愁悽慘,到雞窠旁不見了;第二天早晨,雞窠裏有兩隻雞已經出殼。許氏心裏明白,必定是我公婆來投的;拏兩隻小雞丟在水裏溺死,請和尚念經三天,求免公婆的罪過。幾月後,許氏夢見公婆來謝他,說我二人因在世殺生太多,陰間罰我們投雞;今幸媳婦替我們懺悔,此後轉世投人了。
◎殺豬現報(右臺仙館筆記)
柯屠戶一天到豬圈裏綁豬,豬忽說話,一隻豬說今天你去投生,我明天也不免一刀的苦,我要跟你去,你應等等我,一隻豬答應他;柯屠戶從此改業。又有鄭屠戶的學徒鄭三睡在樓上,半夜忽到樓下,左手放在碪上,拏刀砍斷,大叫倒地,人都驚起。他說,看見有人來買豬蹄,割了給他,不曉得是砍斷自己的手;說完死了。閔小圃君詳知此二事,兩屠戶都是湖州鄉裡人。
◎牛知府自記三生事(痛盦筆記)
薛福成先生說:無錫汪寫園先生,號叫士侃,是前清的進士。作四川知縣時,上司牛知府,同汪先生一年考中鄉榜,是嘉慶甲子科的亞元。牛知府左手是馬蹄,能記得三世事,告訴汪先生說,前世是一武官,因征伐苗子,殺人太多,死後罰投馬;在馬棚裏心很悲痛,跳叫不喫餓死。因罪未滿,又罰投馬,不敢再尋死了;作某武官的坐騎,他的脾氣很躁,常鞭打我。一天他同敵人打仗,追兵逼來,我馱了他很快的逃走,忽遇山澗,一丈多寬,對面都是尖石像刀鋒。心想跳過去,我一定是死,我主將或可逃命;若不跳過去,主將必被追兵殺死,拏定主意跳過去,我的肚皮戳在尖石上死了,主將因得逃命。陰官因我忠心,允許投人,且作四品官。初次投馬,鬼差孥馬皮穿在我身上。這次投人,鬼差又將我身上馬皮剝去;皮同肉粘在一處,拏刀劃開,痛不可忍,劃到蹄尖,忍不住,縮了左蹄,轉了人身,馬蹄沒有變換。又說,官作這位分為止,在世沒多時了,某日要死了。果然。
◎動瞋恨又墮輪迴(鷗波漁話)
葉調生先生說:佛家輪迴的說法,讀書人多不信,但是轉世託生的事,世上常有。阿文成公,曉得前生是邊地外的喇嘛,因小沙彌犯戒律,起了瞋恨心,投胎轉世。德清地方蔡穀山,自知前生是黑橋地方的一箇老太婆,因作善事,轉投男身。這都是確實的憑據。
◎人手白蹄豬(澄海蔡騰記)
民國十四年,澄縣南門外,肉店主人,買一隻豬,人手白蹄,不敢殺;後因冬節,肉不夠賣,不得已綁出來殺;才舉刀,忽然暈倒。另一人硬把這豬殺了,回家後,得病死了。
◎夢豬肉化人形發心學佛(黃道隆居士自述)
崑山車站站長黃道隆,近來發心學佛,自說學佛的因緣,是夜裏常夢見豬肉變人形,因此看見街上肉店裏掛的肉,都變作人形,豬頭是人頭,聞了肉味作嘔;這是他的善根發現,要曉得豬確是人投的。
◎七人墮落畜道(黃葆楨居士)
六道輪迴的事,實在是的確可信,世人不細心考察,以為是迷信,任意殺害牲畜,不以為殘忍,很可歎!今有一件輪迴事寫下告知世人,請大家醒悟醒悟!族伯斐然公,家養一隻母豬;一夜母豬剛要生小豬時,斐然公夢中,聽得敲門的聲音很急。他在夢中起來開門,有七人進來,六人穿黑衣黑帽,一人穿白衣黑背心,內有一人是瞎眼;斐然公驚醒。天明,母豬已生了七隻小豬,六隻是全黑,一隻白腳黑背,內有一隻眼睛是瞎的,與夢相合。
◎狂生遭雷殛(寬靜大師)
我鄉有一人,叫羅吉亭,是讀書人,性情輕狂,不信因果,常以僧道無緣的許多話,寫貼四壁,專作闢佛教道教的文章,發揮韓愈歐陽修的話,雖窮極無聊,依然不覺悟自己的錯處。民國初年,借住榮州吳家寺教書;初秋時,每日領了學生釣捉蝦蟆。一日捉了一百多隻,放在廚房,因事出外;妻子朱氏,不忍許多蝦蟆,活活剝皮,都放去。羅吉亭回來,把朱氏扭打不止;朱氏氣極吊死;羅吉亭怒還不歇,蹋了屍身,大罵不止。忽陰雲四起,大雷大雨,一箇霹靂後,天就晴了;羅吉亭全身焦黃,身體同頭,已經分在兩處;朱氏活轉,現還康健在世。這是民國元年的事,那時我在成都作事,想起先大父紫蘭公,曾在手諭中記下這事。事隔廿年,久已忘了;今因同鄉顧雅齋先生來,偶然研究現在的人,都說雷打人是觸電,因果報應是沒有的。雅齋先生詳細說出這事,叫我記錄出來,給人研究。顧翁是羅吉亭的妹夫,當日親見這事。
◎一老人投過豬身(鄭宗聶居士)
前幾十年,浙寧北鄉十七房地方,有一作稷繃的餘姚老人,住在大街杏一藥房對門,平時只用一隻手作事,一隻手縮在袖裏,人都以為奇怪。有一少年拉出他的手,是一隻豬腿。他哭說,投過三世豬身,喫泥糠,凍餓,痛苦極點,現在還不忘記,捱殺時叫喊想逃,刀刺入喉痛極暈去,苦不可言;分割時痛苦更加厲害,刀刮湯燙,破肚抽腸,塊塊分開。說到這裏,悲不成聲。又說凌遲的痛苦,要等肉賣完才止。在末次投豬,有一隻腿沒人來買,痛不能忍;靈性脫離了腿,飄蕩恍惚,投了人身,所以這隻豬腿沒有變換。我母生我時,看見一隻豬奔來。我長大後,常在鄉裡出醜,躲避到這裏,給你們看出。說完後,很不快樂,不多日逃向別處去了。藥店老板鄭玉田親眼看見此事。這很明顯確實有輪迴的證據,那可不信呢?
◎背有記識再來投生(永春通訊)
永春通訊,佛教輪迴的說法,現在科學家都闢駁是假的,這地方,近來竟有姓王的兒子,轉生到林家的消息,確實有據。蓬湖壺掘鄉王家,數月前,小兒死了;壬某愛子心切,用硃筆在兒背上,寫了兩行字,是蓬湖壺掘鄉某堂名,姓王的兒子,然後收殮。三天後,林家生了一箇兒子,背有硃字兩行,同王某寫的字一樣;用布揩,更顯明。有人說洗兒時請他前生父替小孩揩去字跡,可以有效;林家派人去訪請,允許將小兒作兩家的後人。廈門商報,登載此事時,雙方正在商議中。
●入冥類
◎某秀才代閻王職證妻竊雞(見聞錄)
蕅益大師說:湖北有一秀才,心地正直,上帝命代七殿閻王職。一天看文簿,見妻子一條罪:偷鄰家雞一隻,重一斤十二兩。將這一頁摺在簿裏,回陽問妻;妻說鄰家雞來喫我曬的東西,失手打死,怕鄰人吵鬧,所以藏起。一稱斤兩,一些不差;賠還鄰人。一天看文簿,一頁仍照摺,罪名已無字跡了。
◎陳直方知前四世確證(見聞錄)
陳直方,名容永,陳彥升先生的兒子,同福建黎媿曾先生,是甲午年同科,一天對媿曾說,我不能同你多見面了。問他為何說這話,他說曉得前四世的事,第一世作四川通判的兒子,因嫡母管束嚴,出外作生意,父死才回家。第二世投富貴人作公子。第三世投作京城竹林寺的和尚,一天放參出外,有一群婦女,偶然注目,因此墮落,投生今世;八歲時,隨父到竹林寺,齋房路徑,完全記得清楚。今世雖然生在宰相家,恐怕後世又要低下了。我定數應早死,如不早死,必遭刀兵之禍。又說今生九歲時,曾作陰官,每夜初更到冥府,判決案件,曉鐘響時回人間;陰間種種事情,開眼出聲後,就忘了。十二歲時,因犯事革職;犯的事,不肯告訴媿曾。媿曾說,直方是樸實人,不說妄話。沒多時,直方果然死了。
◎錯捉王建(果報見聞錄)
靈隱晦大師說:蘇州王建,品行很謹慎。忽一日,無病死去;跟一青衣童子,到陰間。閻王問知捉錯,應捉山東王建,送他還陽;走出大殿,見地獄黑煙沖天,叫喊聲很大。有三箇和尚,坐在大樹頂上,用淨水一灑,聲音就止了。王建近前一看像是觀音、普賢、地藏,三位菩薩。王建同報國寺茂林律師相識,看見他在陰間,身穿袈裟,手拏禪杖,同平時一樣。王建有自記回生錄。
◎圓通和尚當陰差(果報見聞錄)
圓通和尚,常熟梅里人,未出家時,中年喫齋,忽接到陰間的公文,叫他捉人。初到陰府,看見頭門外有一井亭,接差事的人,身穿皮襖,手拏大棍,向井裡一照,面現虎形,身體騰空,渡梅穿山,一霎時能走千萬里;將人捉吊棍上,雖吊一二十人,輕同鴻毛。每五天一去,心很厭煩,想許多方法,脫不了這差事;出家作和尚,仍脫不了。乙酉冬,同慧大師,到玄墓剖石老和尚座下,受三壇大戒,這差事就除脫了。
◎徐婁東代冥判案(果報見聞錄)
太倉徐成民,是我同考的朋友,季生先生的兒子,從小喫素,喜作善事,結一念佛社,常念佛,忽作陰官,每夜在堂中暗處坐,呼叫兩邊冤鬼,判斷很快,聲音很嚴厲,陰森可怕。左右耳房朋友同家人,備了燈火紙筆,記錄判案;日久抄成一厚冊,上題婁東冥判,各處書坊都有流通;判斷善惡事,如照肝膽,看了令人毛豎。靈隱晦大師說:成民是我庚午年念佛會的朋友,人很淳厚樸實,不喜多說話,除了念書,就念佛。忽受陰官職,聲音更加宏亮;訊案時一字一句,斬釘截鐵,三教的書沒有看過,判案時引用經句,很恰當。他判陰案,有時我替他鈔寫的;判案時的話,嚴正有至理,鈔寫了不能加減一字。成民自說,起初是作閻王的分司,死後實受閻王職。這是婁東平生的奇事,我親見,親替他鈔判案,再確不過了。
◎因善還魂證明惡報(說鈴)
蘇州戴舉人,平素行為凶惡。有一鄰人死去還魂,說閻王因他三年前辨明人家冤枉事,保全人家夫妻,加壽十二年。他在還魂前,看見戴舉人在陰間,手銬腳鐐,怨對很多。陰官指了戴舉人說:照你的婬惡,應受油鍋地獄。鬼卒抬了油鍋來,猛火燒得熱油滾滾,把戴舉人丟下去。鄰人回陽後,一心行善。
◎因救人命加壽回陽(虞鐸筆記)
唐元素先生說:他父親在揚州作知縣時,有看門人王錫,五十歲時得病幾死,病裏看見有兩箇差役來,說衙門裏喚你,他只當是我父親喚,跟了走。過了衙門向西,走進城隍廟,有大白果樹,樹陰四圍,都是桌凳。差役說,這叫白家茶館。忽聽殿上呼喚,差役領他跪在庭下。有一官吏說,此人陽祿已盡,二十年前,救活兩命,應延壽一紀。殿上說,放他回陽。差役領他到外邊,迷了路,忽來一人,面如車輪,高聲喝道,快走。他大喫一驚,睜開眼睡在床上,滿身大汗,病就好了。問他救了那兩命,他說洪楊髮軍到江陰時,一老婦人,一女兒,在路旁哭,說是縣官的女兒,老婦是乳母,縣官已殉難,乳母帶了這女兒逃出城,無處安身。我領他到釐捐局,局員某君,是縣官的朋友,他們得到生路,不想因此有陰功。
◎因逆案誤捉陶亦昌(虞鐸筆記)
陳惟精先生,在江蘇省作官多年,因母死,回六安抱兒山作佛事。工人陶亦昌,焚化冥衣,忽昏倒一晝夜。醒轉,對陳惟精先生說:有一差役,拏鐵練牽我走進城,路旁男女很多。內有一人,對差役喚道:馬老總!帶的是那一件案子?差役回說忤逆案。到了衙門,聽得敲雲板聲,有許多惡面孔的人,立在堂下,森嚴可怕。官傳我上去,拍案怒道:你敢大膽打死親娘?我說小人姓陶,因哥哥殺了人,我逃出;母親還活在世上,那有打死親娘的事?那官呼婦人來對證。那婦人說兒子亦昌,買小豬一隻失去,怒我不能看守,用棍將我當頭打死;這人不是我的兒子。冥官恐他溺愛,又叫母舅來,也說不是。翻簿查對,應捉姚亦昌;打差役三百板,吩咐送我回陽;遇見哥哥,形狀悽慘,說因殺人捉了來。我哭醒,手腕還有鐵練痕。光緒十九年八月二十七日事。
◎鬼差加藥(簡慕廬居士)
先堂祖考簡南屏公,名叫宗杰,作部郎時,住在京城,因疫病喫藥,發汗死,見兩差人,拏傳票叫他去對質,他穿好衣帽,坐了車,一霎時到了衙門。官坐堂上,很威嚴,傳他問話,南屏公說是雲南昆明人,某科進士,現在某部作官。冥官說,錯了,要傳湖南刑部官某人,叫鬼差快送回去。並道:你病時醫生開麻黃三分,鬼差到藥鋪混作三錢。南屏公出了衙門,問鬼差:堂上是什麼人?答道:是前刑部司員,姓曹,因為人廉正作冥官。南屏公回到家裡,看見親友,正在商議身後事,覺得身體漸煖,漸能說話了。病好後,檢查藥渣,麻黃約有三錢,醫方是三分,家人都相怪不細心;南屏公將陰間的事告訴他們。不多日,街鄰湖南人某主事果然死了。又查前刑部司員,果然有廣東人姓曹,已死好久了。南屏公平素好善,自入冥後,更好善,且精修佛法。
◎亡友託夢黨人信佛(聶雲臺居士)
李柏農居士說:有一潘君,是老同盟會最有力的人,他夫人,也是革命人物,現在很明白從前的錯處,每想起從前的言論,自打嘴吧。五年前,告訴柏農居士說,五夜夢見死去的同黨朋友某人,帶了枷鎖,說在地府受刑的苦痛,求念佛超度。亡友的妻子,也連夜夢見丈夫是這樣情形,并說是仗祖宗作佛事的功德,才能託夢;因勸亡友的妻子喫齋,替丈夫念佛。這時潘君正在管理廣州孤兒院的事,帶了亡友的子女到院教養,并教念佛,超度他父親。隔了幾箇月,亡友的妻子,又夢丈夫來,枷鎖比前減輕,穿白色衣,不是赭色衣了。對妻子說:蒙佛力加被,罪已減輕。并說親人念佛超度亡魂,力量最大。叮囑妻子,加緊念佛,不要懈怠。友人的姓名,未肯說出。
◎死水死火證明入冥管輪迴(聶雲臺居士)
李柏農居士說:有麥君,當香港華民政務司英文書記并教授英文,性情清正,絲毫不苟;政務司英國人,常對人說:中國人能像麥君,國事那裏會弄到這樣!麥君每月中,要整睡七晝夜,說是當陰間放關的職務,掌管輪迴。人多不信,問他七天所放的靈魂有多少?說有幾十萬。問他一同作事的人有多少?說很多。問他天地中有這樣多的人投生麼?說投生不都在人道裏,香港廣東人,喜喫乳鴿,一天殺無數,這無數的乳鴿在幾十日中生生死死常受輪迴,也在我們手裏經過。又說同事二人,有大禍,一不孝,一枉法,將死在水火裏,叮囑不要到省城去,二人不信,特到省城去,那時正當省城大水,關同時大火,一人死在水裏,一人死在火裏。麥君西說地府最重佛法。
◎寫金剛經得免入冥幫忙(紹興大雲月刊)
泰縣居士林林友何定臣居士,在陰間幫友人治理簿冊。何君的友人姓王,死的時候,看見陰間種種情形,對何君說,我已作冥府的官,筆墨很忙,你的筆札很快,可以幫我的忙;何君笑他胡說。果然一天夜裏頭痛,忽然作夢,看見他的朋友王君來了,引他到一處,有官很威嚴,友人說是叔祖,現在作值日功曹,你可稱他太姻叔。又引到一公案旁坐下,書簿很多,桌上點了兩行蠟燭,同事的人面孔很黑,不相招呼。忽然堂上叫王天培,何君就寫名在簿上;又呼李家祐,對面桌上的人,拏簿對了何君,何君就照寫了李家祐,并且註明是隊官。又聽堂上喝道發下去,看見一人捧了簿子,很快的走出去,接唱人名很多,隨唱隨錄,記不清楚。事完,引他出來,經過衙署街道很多,灣灣曲曲,走回來。醒轉數日後,報載王天培槍斃的消息。何君心裏害怕,恐怕亡友再來引他去,用朱筆寫的金剛經,放在床邊。何君又說,在陰間看見一官,藍袍紗帽,友人說是十四號官;一日到城隍廟,十四號的神像,衣服形狀,同陰間看見的一樣。
◎女傭陳毛子病中入冥(陳曼居士)
甲子年十月三十夜一更時,女傭毛子病重,昏迷中,看見三箇鬼差來,前面拏蠟燭的鬼差,用力拖他手臂跑,毛子大哭不肯跑;回頭看見兩箇鬼差在後面,嚇得跟了跑;像喫醉酒,身體飄蕩,自然行動。燭光照在路上,有泥,有石子,稍遠黑暗如漆;不多時,到一條河邊,有橋幾丈長,一尺多闊,下面流著黑水;毛子害怕,鬼差馱了他過去。跑了一刻,看見都是石頭路,很平正寬闊。不多時到一大殿,前門很高大,紅色牆,進去有庭,約一畝多田大,照樣有三進,才到裏面。堂上有大案桌,中坐一官,六十多歲,戴風帽,著黑衣,鬚髮雪白,很威嚴;案旁立著三箇差役,像在訊囚。三鬼差跪報到了,那官查看簿冊,問姓名,毛子哭說叫陳毛子;另取一簿有紅字有黑字,陰官一面翻小簿看,又時時看大簿,寫字很快。寫完,拏了竹簽一拍,發怒罵鬼差,鬼差磕頭不止;罵了許久,陰官說送他去。又很溫和對毛子說,不要怕,送你回去。喝叫鬼差將毛子帶去,毛子跟鬼差到一家門口,鬼差在他背後一推,就醒了。又說陰間森嚴可怕,有許多情形,大半忘了。大堂下,有一六七尺高的大鍋,下面火光很猛,還有一大鐵叉,不知鍋裏是什麼。陰官同鬼差們說話很多,我那時嚇暈聽不清楚,不能細說。
◎記陳幼清入冥所見情形一則(陳寶慧居士)
紹興樊江鄉廣仁寺,有一寶光和尚,俗姓陳,名幼清,家住紹興城朝東坊,很有善根,十四歲受人勸化,喫長齋,幾年後,道心增長,十九歲開菸葉店,叫店裡人都喫長齋,另給葷菜錢。這年秋天,兩眼忽瞎,第二年,頸項害瘰痢,又害鶴膝風,聽說觀音大士靈感,臘月初一日起,每天五更時,跪在庭前露天中禱告,禱告了四十九天,沒有效驗,那時冰凍寒冷,家裡人怕他加病,勸阻不止,說大限到來,情願快死;壽數未盡,願賜快好,病好願出家作和尚。又許願放十萬生命。第二年正月底,五更時,正哀苦禱告,忽昏倒,見一男子來,叫道:陳先生,你有病麼?又對他說道:病是前世罪業的果報,你跟我來。幼清跟了他走過大路,兩邊都是黃沙灘,房屋很多,走了一里多路,到一地方,有大廳七間,中一間設有公案,椅子兩張,一白髮婆坐在左邊,一黑髮婆,坐在右邊,黑髮婆起身走進裏面去。白髮婆叫幼清坐在右邊椅上,說道:你要修道,曉得道字怎樣寫法?幼清說首字加走字,白髮婆說不是,我說的道字,是三箇直字。幼清聽了,不懂;漸漸有些明白,說道:我作生意,尋錢不少,怎樣沒有積聚?白髮婆立起身,向左右看看,又坐下。引路人說道:太太的意思,說轉眼是空。白髮婆指廳外月洞門,叫幼清去看。走入洞內庭中,覺寒氣徹骨,庭後屋中,人聲嘈雜悽慘,有羊鴨雞鵝種種的聲音。裏面又有大廳五間,外有紅色木柵,中間放一公案;有一穿黃褂的人,坐在上面,一人跪在下面。又見兩人拖一赤膊大漢到柵內跪下,命將舌頭伸出,有兩箇,一同常人一樣,一紫黑像豬肝,拖大漢的人,在袋中拏出鐵鉤,鉤了大漢的舌頭,又一人,拏小刀割大漢的背脊,幼清嚇得不敢看。忽一人很快跑來,要捉幼清,幼清嚇了逃走;前面有大河攔住,拼命跳過,驚醒。作夢的第二天,身上發寒熱,有半月久,病漸好,一隻眼復了明。他要出家,老母不肯;民國元年八月,老母死了,第二年二月出家,在廣仁寺剃髮,那年二十六歲;從此一心真誠修淨土法門,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今年四十四歲。寶光師親對我說這事實,叮囑我記錄了,登在靈感錄中勸化,報菩薩的恩。
●戒殺類
◎印光老法師開示戒殺放生法語
原來水中同陸地上的眾生,他的真心本性,直同過去未來現在三世的許多佛,沒有二樣,沒有分別,只因前世作了惡事的罪力,遮蓋了這玄妙光明的心,不能顯現出來,就沈淪在畜生道中,因此知識很淺陋,很下劣,除了尋求飲食,逃避痛苦死亡以外,一點也不曉得什麼。譬如一面很大的寶鏡,經了許多劫數的灰塵,不但已經沒有絲毫光明,就是鏡身的銅質也看不出了,直同廢物一樣;忽遇一有智慧的人,曉得眾生的真心譬如是寶鏡,有照天照地無邊的光明,天天用力去磨擦,起初略露一點鏡體,後來漸漸發出光明,磨擦到極點,他照天照地的光,就仍然完全顯露出來了,無智的人,才曉得貴重他,以為是至寶。要曉得這光明,是鏡子本有的,並不是從磨擦中得來的;雖然說是本有的,假如沒有用這磨擦的功夫,那就永劫沒有發現光明的日子。一切人天六道眾生的心性,都是這樣,從無始以來,本有的妙明心,受煩惱惑業的力(惑,就是煩惱的意思。從煩惱中作出來的事業,名曰惑業。)阻礙遮蔽,不能顯發出來,迷背了自己真性,造成這生了又死,死了再生的苦事。大覺世尊(就是我們娑婆世界的教主釋迦牟尼佛),曉得六道眾生一念的真心本性,同佛的心性,原是一樣,因出種種的方便,隨眾生的根機,說許多法,教大家修行學習持戒、禪定、智慧,等道理,希望大家能斷除煩惱的惑業,還復本來的妙明心體,圓滿福德智慧,證到清淨的法身,又教世人發慈悲心,戒殺放生,實因我們同一切眾生,都在輪迴中,從無始來,轉來轉去,你生我、我生你,你殺我、我殺你,有在前世中,曾經作過我的父母兄弟姊妹兒女,我也曾經作過他們的父母兄弟姊妹兒女,他們因惡業的力量,或是在人類中,或是在畜類中,常受我的殺害,我也常在人類中,或是在畜類中,常受他們的殺害,經過很長久的劫數,相生相殺,沒有完的時候。凡夫不能曉得,佛是看得明明白白;糊塗人全不覺得,仔細想想,就覺得受不住的慚愧悲哀可憐了!我們現今幸虧前世的福德善緣,生在人類中,應當解除怨恨,消釋仇結,戒殺放生,叫一切生命各各得到生存的地方;又幫他念佛回向,求生淨土,使他能超出輪迴,解脫苦惱。縱然他罪惡重,不能往生,我也應當仗這慈悲的功德,決定求臨命終時往生西方淨土;既得往生,就能超凡入聖,了生脫死,永出輪迴,漸漸修到佛的果位了。愛惜物命,救放生物,古時候聖人賢人都注重作這事。書經上有鳥獸魚鱉咸若的一段文字;文王的恩澤,顧及枯朽屍骨,何況有知覺靈性的生物呢?還有簡子放鳩、子產畜魚、隨侯濟蛇、楊寶救雀,這實在是聖賢一視同仁的心;還不曾曉得愚蠢有靈性的畜生,都有佛性,在輪迴中轉來轉去,時升時沈,有時作怨家對頭,有時作親友骨肉,將來還能決定成佛的許多道理。等到佛教來中國,三世因果、佛同眾生心性平等無二的道理,才大大明白在世上;凡是大聖大賢,沒有不用戒殺放生作挽回殺劫、培植福果、止息刀兵、快樂天年的根本依據。古人說:欲知世上刀兵劫,須聽屠門半夜聲。又說:欲得世間無兵劫,除非眾生不食肉。可以曉得戒殺放生,是拔除殺劫的根本,塞住殺劫的源頭,救濟世道的好教訓。昔日智者大師,買臨海江扈溪梁六十多處,長四百多里,作放生池,奉旨立碑,禁止捕捉,偷捉的人,立即得禍,直到唐朝貞觀時代,沒有改變。唐肅宗乾元二年,聖旨命天下各州立放生池;顏魯公作放生碑文,文中有云:『我皇舉天下以為池,罄域中而蒙福,承陀羅尼加持之力,竭煩惱海生死之津。』宋朝真宗天禧元年,也命天下立放生池;杭州西湖,就是宋朝的放生池。明朝蓮池大師,立放生池在上方、長壽二處,他作的戒殺放生文,流傳天下;至今三百多年,賢人君子,都欽仰敬佩。可見得慈心護生的在家出家有學問道德的人很多。有人說:鰥寡孤獨,貧窮患難,何不周濟?為什麼急急救畜生?這不是顛倒麼?說這話的人,是沒曉得佛菩薩教人戒殺放生的大緣故。人同畜生,雖然是兩樣,他原有的心性,本來是同的,他因前世作惡的罪業,淪落在畜生道中,我因作善事,幸得人身;若不憐憫他們,任性殺了喫,一朝我的福氣享完,他的罪受滿,難免從頭一一還他們的殺債,給他們吞喫。要曉得刀兵大劫,都是大家前世同今生造的殺業感召來的,若是前世同今生沒有殺業,遇了強盜賊,他的惡念都消了,善念就生了,自然不忍來殺害的;何況瘟疫水火,許多災難橫事,戒殺放生的人總是很少遇到的。可以曉得保護眾生,原是保護自己;戒殺生命,就可以免去天殺、鬼神殺、盜賊殺、未來怨怨相報殺。鰥寡孤獨,貧窮患難,也應當隨自己的身分力量去周濟,那裏是戒殺放生的人,一些不作這種功德麼?鰥寡貧窮這等的人,雖很可憐,還不曾到死的地步;那畜生不去救、不去買了放生,立刻就要凌遲割切,投入湯火烹煮。有人說物命種類很多,沒有窮盡,能放幾多?要曉得放生的這件事,實在是為的發起大眾普遍保護物命最大的善心;望大家能夠體貼放生的意思,生慈悲心,不忍再喫這同是貪生怕死,曉得疼痛的生物了。大家既不喫肉,那捉賣的人也就停止了,水陸空行一切的物類,庶幾可以飛行游泳在這很自在安樂的境界裏,沒有驚怕了,這就變成不放生的普遍大放生了,這就是前人說拏天下來作放生池了。縱然不能人人這樣,但是一人不忍喫肉,那無量數水陸中的生命,就可以免受一人殺害;何況不忍喫肉的人,不止一人呢!又替未來現在一切人,斷除鰥寡孤獨、貧窮患難的苦因,成了長壽無病、富貴安樂、父子團圓、夫妻偕老的善緣。這正是預先周濟,使那未來的人,生生世世,永不遭鰥寡貧窮的種種痛苦,長享那壽富團圓的種種快樂,豈不是盡天地中大家得著福利麼?那可以不關心呢?你們仔細想想,戒殺放生,還是急于為人的關係,還是急于為畜生的關係?要曉得救畜生的性命,實是真正徹底救人。這緩急輕重,何嘗顛倒呢?(謹遵極樂寺放生疏原文用白話演述)
◎豬作人語求饒命(伽藍記)
伽藍記上說:有一人,名叫劉胡,兄弟四人,作殺豬生意。在永安年的時候,劉胡殺豬,豬忽然能說話,哀求饒命,聲音很大,四邊鄰居都聽得,以為是他們兄弟打架,都來看,才曉得是豬。劉胡從此改悔,房屋改作歸覺寺,全家修行。
◎全家戒殺免冥捉(竹窗隨筆)
華亭人趙素,到青浦地方探親;船行到半路,看見已亡的僕人立在船上,心裏一嚇。問他的話,他說在陰間作差役,今天追捉三箇人,一是湖廣人,一是主人去青浦探望的親戚,還有一人不肯說出。問是我麼?答是的。趙素心裏很害怕,到了親戚家門前,聽得裏面的哭聲,更害怕。那亡僕對他說:你不要怕,到夜我不來,就不捉你了;因在路上看見有人替你解救,是你全家戒殺的功德。到夜果然不來,趙素竟沒有死。
◎鱔魚討命(見聞錄)
蕅益大師說:孝豐靈巖寺自謙和尚,未出家的時候,有一朋友,叫勞振宇,是江右人,在遞鋪灘地方賣鱔魚麵,一年殺鱔魚幾千斤;後搬住德清縣,仍然作這生意。一天用滾湯燙鱔魚,像有人抓住手,不能蓋鍋,鱔魚都跳起,在他滿頭滿臉咬住不放,痛得大哭;鱔魚死了才落下。不到十天,振宇也死了。
◎殺生惡報(見聞錄)
性戒和尚,俗家弟萬七,專用繩索吊鳥雀野獸,勸不改。十多年後,一夜睡在床上,自己用繩盤頸;早晨有人開門看見,已死了。
◎江神求懺悔(樂生集)
崇禎庚辰年,江夏賀宰相,一夜停船在鱘魚嘴,夢見廟神來說,是九江神宋大王,前生同你和三昧師是師兄弟,三昧今世作國師,你作宰相,惟我墮落作江神;來往客商,都用豬羊祭我,殺生很多,我必墮落惡道。三昧師道行很高,超渡墮落的人很多;明晚他的船停在這裏,請你暫住一天,替我請三昧師禮佛懺悔,消除我的罪過,齋供和尚,必定有神僧來,這功德是無量的,我可脫離孽障,證善果了。賀宰相允許了他。第二天,三昧師的船果然來了,建水陸道場,齋供和尚。忽有一火頭僧,他說舊江神因這次功德,生了西方;新來的江神,也皈依了佛法,受五戒,從此不享受葷腥,以後務必改用淨素。有一人不信,乃用葷酒供祭;香伙忽跌倒地下,又立起說,我已皈依三昧國師,不享受血食;前日懶殘禪師已經說過,為什麼又破我的戒?以後切切不許殺生祭我。人問誰是懶殘禪師?說是火頭僧。大家去尋,已不知去向了。
◎虐殺妾婦投羊惡報(廣仁錄)
蓬溪縣官,劉道原,下任時宿在姓秦的家裏,夢見一婦人,哭訴說,是秦家婦,生前捶殺一妾,陰官捉去罰投羊,我現在圈襄,明天要捱殺給你喫,我死不惜,只因肚裏有小羊,他因我同死,我罪更大。天明告知秦家主人,羊已殺死了。秦家很悲痛,拏小羊放入老羊肚裏埋葬了。
◎魚螺報恩(樂生集)
杭州阮起鵬,年小時發願放生,最喜放螺螄魚子,因用錢不多,救命很多;又懇切勸化旁人。康熙十九年,坐船經過富春,船底觸石破了,水竟不漏進;靠岸後,見有幾萬魚聚在船底破處,又有螺螄攢滿,才明白這是報答阮起鵬放生的恩。蔡舂江作了一篇文勸人。
◎愛惜生命加壽免禍(樂生集)
福建人曹舜聰,在汀州鄭家教書,凡是鮮雞蝦蟹一類活物都不喫,恐怕主人為他殺生害命。順治丙申年,得病,殭冷了三晝夜,忽甦醒告訴人說:我的命應在甲申夏,捱流賊殺死,因在人家教書愛惜生命,所以加壽十二年,且免橫死;又因庚寅夏,勸人刻金剛經三頁,加壽三年。可見愛惜生命,能夠加壽延年,解除大禍;如要得福免災,惟有不殺生命,是最有效驗的。
◎好善放生免瘟疫(樂生集)
太湖裏的人家,多數是捉魚為生,只有沈文寶,合家好善放生,人都笑他癡,但是他很快樂。一年災疫流行,有人夢見鬼拏旗一把說:除了放生的沈家,其餘的人家門前都要插旗。沒幾天,一村三百多家,染疫病死的一大半,只有沈文寶全家沒疫病。
◎戒殺與殺生禍福立見(樂生集)
北京人吳兆興,戒殺生物,念準提咒多年。康熙二十年正月初十日,停船在京口碼頭,見岸上一人殺雞;勸他不殺,不信。夜夢神人說,你平時能戒殺,已脫了十樁禍,免了十次死,將來還有許多好處。今天勸人戒殺,雖人不信,你還是有功德;那人要信你的話,還能活一年,他明天午時,生喉病死。兆興嚇醒,天明到街市作生意,天晚回船,聽了那人家有哭聲,是殺雞的人生喉病死了,心裏很害怕報應的確,印發這事實的傳單勸人戒殺。
◎豬入法庭求救命(沈紹蓮先生)
沈紹蓮先生說:乾隆丁未年春,漢陽有一縣官,在坐堂時,忽有一隻豬跑來,跪在階下;很為奇怪。問有冤麼?豬搖搖頭。問要喫食麼?也搖搖頭。問是怕死麼?點點頭,落下眼淚。查是城外肉店逃出,買了養在寺裏。
◎假稱喫素救雞命免溺(勸戒錄)
梁溪地方,有一鄉下人,到親戚家,殺雞待他;他即阻止,說喫三官素。回家時在船中,忽岸上有一白髮老人喊說,船上有假喫三官素的人,不要渡他。他被同船人推上岸,那老人不見了;回頭看那船在河中,遇風翻了。救一雞命,能脫此難,可知好生心切,還是自己便宜。
◎病中發善願增壽得祿(勸戒續錄)
林少穆先生,名則徐,他說朋友錢塘屠琴塢太守,在辛巳年秋天,得重病,醫生用錯了藥,幾乎死;病中立誓懺悔,發願利人,救濟一切。一夜夢見觀世音菩薩對他說:你前世在湖北作官,辦事雖公,太嫌刻薄;雖沒私心,也要減福祿。又多殺生命,今生應當得短命報;幸你發願很誠,冥府可加壽,還加福祿。你應勉力作好事!醒後,教全家戒殺,買物放生。後作袁州九江縣官,為國家起用,得到皇帝多次特別的恩惠;病也全好了。
◎誤殺黃狗罰宣因果免死(右臺仙館筆記)
俞曲園先生說:漢口鎮,有一人姓陳,開乾肉店。有一黃狗,到他店裏尋食;他正在割肉,隨手斫狗一刀,將狗斫死,丟在溝裏。幾年後,一天,見一老年人,坐在門外。問來買肉麼?老人說:來抓你的。問抓我作什麼?老人說:你丟我在溝裏三年了,今天幸得出來,能忘了你麼?說完即不見了。問店裏人看見這老人麼?都說沒看見,只見一隻黃狗向你叫。一霎時,覺得發熱頭痛,眼花不認識人了。忽大聲說,我前生是江寧縣城外黃土坡人,姓周,因罪死後投狗。你殺死我,丟在溝裏,困苦不得出來;現因有人挖溝,才得出來。閻王說你無意中殺我,不抵命;我訴說種種痛苦。閻王可憐我,命兩箇差役同我來;今天並不要你的命,只要你宣傳這事,叫人曉得一切畜生的性命,不可任意殺害;因我一命,保全多命,我因此可消除宿世的罪孽,再得人身了。他妻子驚慌說道:請等他病好後,一定宣傳。不多時病就好了。
◎殘殺狗命立地變狗慘報(寬靜大師)
我到宜賓縣佛學社,聽說有一人名叫黃玉成,他俗號叫打狗么麻子,是地方上的惡人,平素性情很殘暴,常作殺狗捉魚的生意。民國六年,雲南兵駐紮在宜賓縣,有一城防司令官,很注重道德。一天,巡查縣城街道,見黃玉成,綁了一隻狗,用稻草焚燒,那狗叫喊悽慘;許多人來看,不敢阻止。巡官派兵抓了黃玉成,用很重的刑罰責打;那時大雪,西北風很猛冽,剝去黃玉成的衣服,推到露天中,用冷水澆;看的人,都很快心。這夜黃玉成變成狗一樣,兩手在地上走,作狗叫,向廁所裏跑;好事的人跟了看。到了廁坑裏,像狗一樣喫糞;喫完,睡在廁坑旁,全無人形了。第二天在街道上亂奔咬人,被兵殺死,破肚抽腸,丟在荒野。
◎善烹鱉魚慘死如鱉(匡山隨筆)
宜賓縣沙河驛,有鄉人李二混,夫妻都喜捉水裏的生物;烹煮鱉魚,是第一好手。民國十九年七月十六日,在白沙河捉了一隻大鱉,那時他族中人李緘三等在他家,殺鱉作樂。才動筷時,他的妻發了昏,像忘失了物件,到房內去,多時不出來;二混進去看他,也不出來了。族人很驚疑,進去一看,夫妻都爬在地上,像蛇游,頭抬像鱉,喚他不應,用手亂抓肚皮、胸前,肝腸流出,七孔流血死了。社員鄢聲玉對我說得很詳細,二混是他佃戶的妻弟,鄢居士是有學問品格的人,說話很謹慎,沒有半句浮言,望大家不要造殺業。
◎喫雞求子遭火死(寅畏室筆記)
有一六安人,住在上海,是小康人家;中年沒有兒子,很憂愁。有一朋友,教他天天喫雞,身體強壯,可以生兒子;因此喫了幾年的雞,還是不生兒子。民國二年正月回家,白狼匪攻陷六安城,燒他家的房屋,將他燒死,身體手腳焦爛,像火薰雞。同鄉某人親見告知我。凡人子嗣有無在天命,要求兒子,應當戒殺;今反殘害生命,受惡報,是不明罪福的因果;勸他喫雞的朋友,遲早也要受慘報。
◎戒殺癒兒病(寅畏室筆記)
有一王老太太,嘉興人,喫素念佛,七十多歲還是強壯。他的親戚石君,也在嘉興中國銀行作事,三房合這箇兒子。十九歲,忽得了癆病,醫不好。後有一醫生說:可天天喫小雞湯,三箇月後,再開藥方。家中人都以為是,只有王老太太極力勸阻說:要兒子病好,要放生求天保佑,為什麼反殺生,促短兒子的命?我替他念大悲咒,並用供佛的清水給他喫,當可病好。不半年,兒病果然好了,這是戒殺的靈效。
●補遺類
◎趙定宇正直作閻王(蓮池筆記)
蓮池大師說:少宰趙定宇,同雲南巡撫陳毓臺,是同考的朋友。定宇在明朝萬歷丙申年三月半去世;那時陳毓臺在任作官,因妻病扶乩請神,神判定他妻快死。懇求保佑。神說:五殿閻王新到任,很剛正,不能以私事求他。毓臺問:新任閻王是什麼人?回說是常熟趙定宇。不多時,趙家的訃聞寄來,他死的日期,同毓臺請神的時候相合;陳毓臺很驚異。他的妻果然不多時就死了。
◎張義卿作趙定宇閻王的書記(管見酬咨續錄)
管東溟先生說:張浩,號叫義卿,是一有名的秀才,生前與我很交好。在將死的三日中,能清清楚楚說前生的事,他在晉朝是投什麼人,在宋朝是投什麼人,都能說出;在明朝作過兩次邊將,今死去作陰府五殿閻王趙公的書記。趙公是我同榜友,作過吏部左侍郎,號定宇,名叫用賢。此事見雲南撫院陳毓臺祭奠文中。
◎陸深犯罪滅壽祿(朱平漢小品)
嘉靖年中,有陸詹事,名叫深;死了三天活轉,對他兒子陸楫說:你拏筆記下我的話,我在病中不看見你們後,覺得自己身體坐在廳中,有穿黃衣二人,跑到廳上說:奉了王命請你去。我正要問話,忽覺身已上轎,黃衣人在前引路,後跟數十人;我心中很怕。轎行如飛,到一城,黃衣人請下轎步行,一霎時,轎已失去;二黃衣人扶我走,腳不著地,到一城。又叫我改穿衣服,不知不覺衣服已換了。走多時,又到一城,很高,像京城式樣,有十幾里長,門有好幾重,大殿很大,有一穿王服的人,坐在殿上,黃衣人先進去稟告,王起身請我進去,問我認識他麼?我說王是不是蔣燾?王說:你作官應到一品,壽應活八十歲,因你在生犯了三大罪,十二小罪,所以官降三品,壽減一紀。那年我(陸深自指)六十八歲,聽了冥王這話,很驚怕。問王:我要死麼?王說:不死那得到此。王命拏簿予我看,生平所作所說,簿上無一不記;簿後又有朱色宇總結罪過。因求王念從前的感情,赦我轉活。王說不能專主,只能放你還陽二十日,趕快預備後事,不要為子孫計。又命黃衣人引看地獄,可傳告世人,警戒不要犯罪;所看地獄情狀很慘,嚇得慌張退出。出城在一處高岸上走,走了多時,很昏黑,忽見一燈微有亮光,跑近一看,是自己的屍身睡在床上,心中很惡嫌;黃衣人推我附人屍身,因此回生。過了二十日,陸深果然死去。閣學朱平漢說:蔣燾,號叫仰仁,是武功伯徐有貞的外甥,長洲秀才。
◎曹翰屠城冥罰世世投豬(果報見聞錄)
靈隱晦大師說:蘇州人劉玉受,號叫錫元,作貴州房考官。一次出門,走過湖廣的地方,夜裏夢見一長臉人,告訴他道:我是宋朝的曹翰,前世在唐朝時代作買賣,偶然經過一處寺院,有法師講經,我發心辦素齋供養一次,聽經半日;有這善因緣,世世作小官。到宋朝作偏將軍,名叫曹翰;攻打江州不下,發惱恨心,殺害全城人命;因這殺業太重,世世投豬。前幾年,投豬在你佃戶家,承你救活了我;今日你停船的地方,就是我將捱殺的地方,明日第一箇捱殺的豬就是我。有因緣遇了你,很是僥倖,務請哀憐救我!劉玉受驚醒,看看停船的地方,果然有殺豬店,拖出一豬叫聲很大。劉玉受出錢買了這豬,養在閶門放生園;有人喊他曹翰,就答應。這是許多人親眼見的事。
豬子的罪孽很重,性質很蠢,那能託夢?所以能託夢的,還是因前世聽講佛經的一點智慧。我辛未年,同劉錫元公在即中堂,聽講經,劉公對我說此果報,我到西園去看這豬,很喜潔淨,叫曹翰他就答應。從前曹翰同曹彬是從兄弟,曹彬行兵不肯妄殺一人,子孫富貴;曹翰任性殺人,世世投畜生,受人宰殺。可見因果分明,種什麼因,得什麼果,不過遲早不同,是逃不了的。又王丹麓,遂生集中說此事,劉公夢中問曹翰道:平日見你們捱殺的時候,用什麼法子可以解救?曹翰說:惟有聽到念佛的聲音,能免痛苦。求公凡是看見捱殺的畜生,替他誠心念佛成是準提咒,不但能解除苦惱,且能超度脫離苦道。說完悲哀流淚,拱手謝謝。
◎投豬還債(果報見聞錄)
靈隱晦大師說:高郵三垛鎮,有一鄉下老人,養一隻母豬,生小豬很多,幾年後發了財。忽一夜夢見一人對他說:我還你舊債已多年,現在只欠你一肩蘆蓆了。醒後很覺奇怪,忽家人來報說母豬死了。老人因這母豬有功,叫兒子去埋葬。兒子到一河邊掘坑,忽有一蘆蓆船行來,問他葬什麼?回說葬豬。船夫說:死豬肉可喫。拏一肩蘆蓆掉換死豬。兒子頂了蘆蓆回家;老人看見,因與夢相應,很嘆息。余西堂,號叫卓源,親見此事。
◎雷擊騙米老嫗(信徵錄)
康熙三十五年六月初三日,蘇州養育巷,有母子二人,兒子十幾歲。這日午時,天空忽起烏雲下雨,雷電時繞門前;兒子懼怕,躲到母親懷裏;雷在他母親懷裏提出擊死,母親也嚇死。第二日母親又復甦,說今春有一乳母,抱一嬰兒到育嬰堂照驗,領米三斗回家;因遇雨,借我家躲避。我騙他說:雨久,路上難走,可先抱兒歸;米暫留我家,再來取。他依我話,抱兒回家,使他丈夫來取米;我抵賴不承認。他丈夫回去,叫他自己來;我終不承認。他因沒憑據,只得懊惱回家,被他丈夫痛打一頓;他夜裏吊死。他丈夫將嬰兒送還育嬰堂;要同我理論,也因沒憑據作罷。今天我母子遭雷打死,是應當的。說完,口吐綠水,是膽已破了,到晚氣絕。
◎雷擊奇聞
現在科學昌明,不信因果鬼神;但是常有奇怪事,叫人不能不信。最近我家鄉袁家壩,發生雷打人的事,情節很希奇。有姓張的老婦(隱其名),六十多歲,貪財忘義,人多惡嫌他。一天,帶小孫到臨平地方買物,因疲倦,在某當鋪天井中休息;遇一不相識的鄉婦,由談話漸漸親密,閒談多時。鄉婦是來贖金飾的,票洋交當夥後,因解溲出外;老婦趁鄉婦出外,竟將金飾冒領逃去。鄉婦回來,知金飾已被老婦冒去,向當夥理論;當夥因見他們談心,以為是同伴,不肯認錯。鄉婦又怕當夥的威勢,只得哭回家;中途情急投河死。老婦冒得金飾,帶小孩急急奔回。離家一里多路,在黃家漾的地方,忽天起烏雲,雷電很大,黑氣一團,直罩老婦,衣服都成細條,赤身露體,捱雷打死;面胸等處,血跡斑斑,形狀可怕,金飾還未放手。小孫跌在三丈外田溝裏,安然無事,天氣仍然放晴。可見雷擊惡人,並不是偶然遇巧,是確有神明作主。
◎曾心田生為冥官(聶雲臺居士)
曾泳周兄說:卿果夭先生,是一端正君子人,他父親,同我母親介石先生是好友。一天果夫的父親對介石公說:令叔宮太保不久要去世了。此事是卿家有一親戚,曾心田,在生作湖南冥官,告訴果夫的父親,說勾冊時,見這消息。太保忠襄公,不多時果然去世。泳周那時十二歲,親聽卿君說。
◎白日斷冥案
上海名畫家某御史說:在京作官時,有某同寮友,因貧兼作大學教員,人多曉得他作冥官。某御史祕密問他,他說:陰間有急案,白日也要去。問:斷什麼案?不肯洩漏。某御史說:此人性情剛直,不誑語。
◎傅鶴岑自記病中入冥
光緒丙午秋,我病溫瘧,醫生誤用柴桂;九月初八日,覺心腹如火燒,求死不得;午時後恍恍惚惚到一衙門,有許多囚犯跪階下,形狀可怕。一官坐堂上,呼我到案前,命差役拏一本冊子叫我看,冊面寫德渡二字,內有我的名字,下註:事多明察,中少誠實,八箇字,其餘不及細看。差役取呈案上,送我出衙門,聽得遠遠有哭聲,忽覺近在耳旁,睜眼一看,只見收殮的物件都備好了,我已死過多時了,由游敬山、王煥章二君,用大承氣湯治好。後聽妻子說,氣絕的時候,面色蒼黯,身體僵硬,不料活轉。我想此事當他是夢,但是那時氣絕多時,神經已失作用,決不能作夢,這樣清清楚楚,分明是鬼神的境界,實在無疑了。
◎徐雷夢受冥刑改過念佛生西方
徐雷,號叫電驅,浙江樂清人,出身軍營,喜喝酒喫肉。民國庚申年元旦夜,夢見一人,手腳綁在四根短柱上;兩鬼卒,用木樁擣他的背,悽慘可怕。近前一看,是自己的身體;一嚇,覺得恍恍惚惚,本身四肢被綁在木樁上了;背上受很重的捶打,痛得大叫。忽微微聽得虛空中有念佛的聲音,隨口跟了念,忽然驚醒;背上還覺得痛。心中害怕,追想平時邪行,慚愧懊悔;又想起聽人說學佛可以了生死,脫離地獄的痛苦,因改過天天念華嚴經、普賢行願品、阿彌陀佛聖號,不間斷。不多日,得病很重,還是拚力誦經念佛;病中看見空中有白光,如圓鏡。一夜對他妻子說:明天佛菩薩來接引我,應將屋裏掃除清潔,預備燒香。第二天洗澡換衣整齊後,端坐念佛去世。
◎謝祥巖謀殺正妻遭當打死
七都鄉,謝祥巖,在上海作外國人的廚司,一家五口。妻蔣氏,性情樸實,孝順婆婆,常織布貼家用;祥巖要娶妍婦作正妻,與蔣氏離婚,母親不許。祥巖暗同嬸母商議,要毒死蔣氏。戊辰年五月十二日將晚時,旅毒物在桂圓湯裏,叫蔣氏喫;忽天起黑雲,大雨,霹靂一聲,祥巖同嬸母都遭雷打死;祥巖的陰囊同腿肉打裂,嬸母頭面劈去一半。可見惡報很快,能不信有雷神麼?
◎蔣世不忘前世事(佛學半月刊)
河北省武強縣西南,召什村,有劉壽的女兒,生下來就能說話,現已五六歲;自說前生是獻縣鎮上村人,活了六十六歲,在民國十七年三月死,有兩箇兒子,三箇女兒,家中的情形,說得一點不錯。有一次與他前世所生的女兒(現在還活著的),細談前世家務;此事鎮上村的人,無不曉得。此是轉世還能明白前世事的確據。
◎鱔魚報恩(寅畏室筆記)
南京人喜食鱔魚麵;城南河邊有一麵館,生意比別家好。有一學徒,見鱔魚不容易死,雖砍斷還能動,心很不忍,背地裏每天偷揀一條肥大的鱔魚,放入河中;學徒期滿後作夥計,更加多放。被店主得知,停他生意;因失業不能生活,到下關跳江;忽覺腳下有物托住,被人救起;回頭看看江裏,是一群的鱔魚團在一處。店主聽得這事,很懊悔作這生意,改作素菜館;復用他作夥計,生意更好。這是民國初年的事,南京人多曉得;那能說這微小的魚,不曉得報恩呢!
◎不殺牲禽免水難(寅畏室筆記)
我有相識的鎮江人李君,半世不殺牲禽。一次在天津乘船沈沒,半夜飄流風浪中,已絕生望;忽聽耳旁有人說:你半世不殺生,可免一死。忽有浮板觸手;抱住浮板,遇救船得生。從此更加努力作善事,一生隱德很多。
◎怨鬼現相(聶雲臺居士)
潘達微居士,番禺人,長齋念佛,受五戒。在南洋公司擔任廣告事的時候,對八不居士說:有友人在京照相,約定三日取片;到期照相館不肯取出,要他同親戚或朋友來取,或有警察當面;因請朋友同去。照片還未曬,取出片底一看,有一女鬼,在他相後,髼髮怒目;一嚇暈倒,用薑湯灌了多時醒轉,說我對不住你。朋友送他進醫院,以後時時說見鬼,不多時死了。潘居士受佛戒很嚴,不說妄語;此人是潘居士的親友,所以不說出他的姓名。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