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日 星期六
如何選擇了義經典
講座常講到:學佛要依「四依法」而學,其中有「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佛門藏經包含五乘佛法,在這麼多經典當中,要怎麼選擇,哪部經是了義?哪部經是不了義?這對學佛人來說非常的重要,如果沒有能力判別,可能就會選到不了義的經典,如果會選擇的話,那在修行的路上,可以少走很多的冤枉路。依清涼國師所說的,祖師告訴我們什麼叫「了義」,了義第一個就是多說心性少說名相。裡面講很多佛學名相,包括世間名相,這都是不了義法,也就是說:經典裡的內容不能幫助你見性,這都稱之為不了義。常說「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這是了義法。所以我們依祖師大德教的來判斷,就知道什麼法是了義,什麼是不了義,這樣遇到經典的時候,就會選擇了。即使遇到外道經典,也不會被它迷惑。清涼國師不是普通人物,九歲出家,十歲學經教,學了一年,十一歲就對佛法《三藏》完全通達,十一歲就能升大座講經了,《華嚴經》、《法華經》、《般若經》、《涅槃經》、《圓覺經》,也能講《寶性論》、《瑜伽師地論》、《大智度論》等大經大論。他有四十顆牙齒、手長過膝,這都是瑞相、都是相好,人稱他「華嚴菩薩」,所以依他所教的標準,來選擇經典沒有問題,就能夠知道什麼是了義,什麼是不了義。依此來看,能夠幫助你見性、幫助你脫離生死的叫了義。「了」是了脫生死,了脫生死的義趣就稱之為了義,不能了脫生死的就稱之為不了義,判別的方法非常簡單,也非常的容易。再講得更貼切些,能夠幫助你改正你習氣、毛病的叫了義。隨順你煩惱習氣的說法、講法都算不了義。《大集經》裡說:「能調眾生。悉令趣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方便。」能夠幫助你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才稱為方便法。如果你很貪著世間,有些人講法就會為你開方便,他的方便就是講你愛聽的,這方便就不叫正方便,是邪方便,是不正確的,是屬於邪法。所以,能夠幫助你改過的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能夠幫助你斷除貪瞋癡、除我相、除人相、除眾生相、除壽者相,能幫你破無明的,這些都稱之為了義。之前講到「苦行」,什麼叫苦行?對於愛修苦行的這行人來說,這些苦行不算苦行,算樂行,有人喜歡日中一食、喜歡樹下一宿,重點在好樂心沒有除,所以這不叫苦行。但是日中一食對世間人來說,那就是苦行,而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的受用就是樂行,因為他很好樂,他在裡面感受到很快樂,所以稱之為樂行。所以修行要會修,修行要除的是你的好樂心,《維摩詰經》講:「但除其病。不除其法。」是要除掉病,去掉好樂心、攀緣心,這些是修行要除斷的。了義法與不了義法的選擇也是如此。能夠幫助你了脫生死,生死就是自己的貪瞋癡、我見、我執、我慢,能讓自己在一切境界當中回頭,時時刻刻覺察,那就是在在處處受持了義佛法。這是把佛法運用在生活上,而不是只在經典的選擇上。這樣子運用,同時是依智不依識,那這四依法你都會依了。佛法講的是修證,不在名相,尤其是大乘法,「乘」是運行的意思,也就是說:你能夠用究竟的方法修行,才稱之為大乘,「大」就是究竟。大家要能揀別了義法與不了義法。很多人很貪愛這世間,所以跟他講《弟子規》、《三字經》,他就覺得這很好,可是這對他來說是不了義,因為不能解決他的生死問題。但是相反的,對於惡人、不善的人,《弟子規》、《三字經》對他來說是需要的,因為他不具足,他的行為不善、心行不善。可是若你好樂這個世間,想要修行、要出三界,那你就要學佛法,佛法對你來說才是了義法,尤其是大乘佛法,你能夠學、能夠修,才是真實的了義,最上了義,沒有比佛法更殊勝的了。所以每位同修都要能夠揀擇,什麼樣的方法對自己修行是能夠增進的,學了佛,在道場聽經,聽了要會用,聽經就是在養成你的擇法眼、養成你的慧眼。學佛不是跟著流行,現在佛門很流行學世間法,你如果跟著去學,那叫跟流行,是你沒有擇法眼。如果一窩蜂跑去學世間法,到最後一無所得,連佛法跟世間法都沒有辦法判別,那你聽經並沒有認真聽,即使學佛再久也都是空過,因為你沒有能力去揀別,你只是人云亦云,不斷的盲從而已。佛是覺悟的意思,那你不是學佛而是學迷,因為學到後來還是迷惑顛倒,所以不算學佛,不算真正的如來弟子。學佛人是很有智慧的,因為學了經典、聽了講經、聽了開示可以得到智慧,得到了別善法與惡法的能力,了別正法與邪法的能力,了別了義法與不了義法的能力。這能力不是自以為是,也不是自作主張,它是有憑有據的。能夠依經典判斷、依自己的問題來選擇,那就真正會選擇佛法,就真正有學佛。
使心不散亂的第一步
前幾天發給義工們一首四威儀偈,四威儀偈是古來祖師大德所傳下來的。內容是:「舉佛音聲慢水流。誦經行道雁行遊。合掌當胸如捧水。立身頂上似安油。瞻前顧後輕移步。左右回視半展眸。威儀動靜常如此。不枉空門做比丘。」在初學佛就要求做到有威儀,雖然佛門威儀細講起來非常地多,但歸納起來無外乎是行、住、坐、臥這四種威儀。第一句是:「舉佛音聲慢水流」,也就是在誦經唱梵唄的時候,起腔念誦時,不可以音聲過高或是過低,要讓大家都能唱。速度也不能過快或是過慢,過快會急躁,過慢會昏沉。所以舉佛音聲要如水潺潺的流動一樣,不疾不緩,起腔起得好,起一個字就能讓大眾浮動的心迅速靜下來,產生靜定的效果,所以說:「舉佛音聲慢水流」。下一句是:「誦經行道雁行遊。」梵唄唱完後會接著誦經,誦經要如同雁子一樣,一個字接一個字念清楚、聽明白,不跳行、不漏字,這是訓練你的攝心、增長專注力,所以要做到「誦經行道雁行遊」。那在生活上如何落實這兩句呢?就是當在跟人家講話的時候,字句要清楚,不要過於激動,不要像世間人一樣,說話特別急又快,更不要胡言亂語或講是非,這都涵蓋在舉佛音聲跟誦經行道這兩句話裡面。在日常生活當中,所有場合都要少講世間話,說話要輕聲細語,在佛門裡禁語的地方就不能說話,可以講話的地方也不要閒聊,就算真有事情,輕聲細語互相溝通一下就可以。這包含在家、在公司、在學校、在餐廳的時候,這就是學佛人的氣質。這都是祖師大德教的。下一句:「合掌當胸如捧水」,「放掌」應該將手掌平放在心窩的位置,不是放在肚臍部位。這裡講「合掌」,合掌當胸如捧水一樣,就像捧著一碗滿滿的水在胸前,所以手千萬不要鬆掉,一鬆掉水就灑出來了。合掌要當胸,放掌也是當胸,如同捧水。「立身頂上似安油。」在站立的時候,要好像頭頂上頂了一碗油,頭一歪,油就灑在身上。這是教大家站要站好。無論操手或合掌,操手就是放掌,都要做好,這是真正學佛人的威儀,不是只有出家人如此,所以說合掌當胸要如同捧水,立身如同頂上安油。在走路的時候,要做到「瞻前顧後輕移步。」走路要瞻前顧後,要注意前方有沒有動物,有沒有小蟲子,不要看到有蟲在那裡爬,還照樣從牠身上踩過去,那就造業了,這是講「瞻前」。那「顧後」,當在退後的時候,除注意蟲蟻外,還要考慮到會不會撞到人、影響到人,或是後面有坑洞?除了顧慮其他人的安全外,也是保護自身安全,這是「瞻前顧後」。至於「輕移步」,是走路的步伐要輕,不要走起路來人家一聽腳步聲,馬上知道是誰過來,這樣就不好了。腳步一定要輕。要如同貓在走路,非常輕,沒有音聲。學佛人走路要「輕移步」,在道場絕對不要影響大眾用功,在家裡、在學校、或在公司、餐廳統統都一樣,動作不要影響到別人,「瞻前顧後輕移步。」展開來非常廣,在所有的場合都能用得到。所以叫八萬四千威儀,八萬四千就是指各種不同的場合。學了佛,在不同的狀況下所表現出來的威儀都要如法,都要能令大眾生歡喜心。下一句「左右回視半展眸。」這情況在佛門裡就能看到,有學過威儀的人在看東西不會東張西望,只是眼睛有看到就好,不會像從來沒看過一樣,眼睛東張西望四處攀緣。平常的時候就是要攝心,眼睛開三分目,合掌的時候,眼睛的目光看你合掌的中指,注意到中指以外的就算是攀緣了,不是看前面人的後腦袋,而是看中指,這樣自然就是開三分目。所以在佛門學威儀,心自然會定下來,不會攀緣,這都是戒,做得好就能得定。很多人很愛打坐,或是持咒念佛,但是並沒有定力,就是因為威儀沒有學好。威儀是在日常生活當中運用,不是只有在禪堂、佛堂或是在講堂用得上。所以威儀一定要學得好,這是講:「左右回視半展眸」。眼睛看到就好,不要東張西望到處攀緣,耳根也是,鼻根也是,乃至六根都如此,這都是由外而內漸次深入的威儀。接著後面是總結,「威儀動靜常如此。」平常生活就注意這些威儀,常常這樣警惕,常常這樣收攝,念佛一定可以得念佛三昧,這是講:「威儀動靜常如此。」能做到像上面所說的,那就「不枉空門做比丘。」那你來佛門裡,就真正有學到,因為威儀做好,氣質轉變了,從世間人轉變成學佛人,從凡夫轉變成學人,持續再慢慢的轉變,確實的去學習,就能從學人進而超凡入聖,那就「不枉空門做比丘。」所以威儀對學佛人來說非常的重要。這裡雖然只講「比丘」,卻是包含了佛門的七眾弟子,不光是指出家人,所以要懂得這首偈頌引申的意思。現在很多學佛人,學佛不得力,仔細觀察,是他的威儀沒有學好,他到處都在散亂,只有打板念佛的時候好像很精進,一旦出佛堂或是佛七結束,他就開始散亂。一年到頭能打幾次佛七,所以散亂的時間多,放逸的時間多。所以後來就沒有辦法在淨宗法門或在佛門裡,得到佛法的利益,之後就退心。他就想是不是自己沒有基礎?再聽到人家說要學《弟子規》做基礎,他就去學了。實際上,就是威儀出問題,不管哪個宗派,祖師大德在學人一入門就教威儀,因為威儀是最根本的,之後才來談經教,才來談修行的方法。所以這是依照古德的方式教大家,希望每位同修都能夠背誦這偈頌,要信受奉行,那就能夠得到佛法的利益。能背就能提醒自己,就能夠在生活當中用得上,不然在生活上只會說:要注意威儀。可是卻不曉得威儀是什麼,所以把這偈子背起來,就能夠得到無比的受用。
以智慧力護持正法
在佛門裡,在家居士會發心護持佛法,在護持的時候,希望每位同修都能夠保持正知正見。護持正法不是護持哪位法師的理念或是看法,這觀念很重要。因為佛教是釋迦牟尼佛對一切眾生至善圓滿的教育,出家的比丘或是比丘尼,都應該奉行佛陀的教誨,說法利益眾生。在家居士在護持的時候,觀念要清楚,不能用感情的方式來護持,認為自己跟哪位法師交情比較好,或是某法師的理念我很能認同,就用情感的方式在護持,這都是不對,更是不清淨的。要發心護持佛法,必須這間道場所講的是正法,如果是講大乘佛法,就要依「一實相印」而說,也就是所講的必須是諸法實相。諸法實相是告訴大家:即心是佛,煩惱即菩提。這是大乘。若是宣講小乘,就要依「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他講經的內容跟「三法印」或「一實相印」相應,你才能去護持。不然這道場有世間意,宣揚的是世間法或是把佛法給變質了,你去幫助他,你是在幫助佛教衰敗、幫助佛教加速滅亡,非但沒有功德還有罪過。因為你用的是情識,而不是用智慧,你的情識會讓你覺得講世間法也很好,你的世間意會讓你將世間法看成佛法。如果你用的是智慧,你就能夠判別什麼是該護持的,什麼是不該護持的。絕不是聽一個人開始講了幾句正法,他以後講的就全部都一定正確,用這種方式去認定,是沒有智慧的。更不能看他表面講的是正法,其中有一點點錯,你心裡面就隨意的放過。從本來發心要護持佛法,後來變成用世間財在落實一些個人的妄想上,落實這破壞佛法的行為,那是絕對不可以的。所以每位同修都要有正知正見,如果遇到這種法師,就依照佛門裡面講的「默擯」,「擯」是擯除他,就是離開他,不要再跟他學,因為他不能教授你正法。「默」一般人所能理解的就是「不要說」,這解得太膚淺了。「默」就是你心裡面不要跟著他的邪知邪見轉,你的行為、身口意要跟正法運轉。一旦你跟正法轉,那麼邪師自然就被擯出了,你也就能夠看得清楚了,不會被他所影響、所干擾,這才是在佛門裡面講的「默擯」。如果有因緣,還要勸導已經受影響的同修,不要再繼續下去,這都是包含在佛教「默擯」的意思中。如果只有不說話,也不發慈悲心告訴其他人,這是小乘,不是大乘。大乘的菩薩知見非常正確,什麼時候該說什麼話他很清楚,不該說的時候他就不會再說,這是學大乘佛法所能得到的智慧,不是著在「默擯」這兩個字上,或是著在第一個字,只是語默而已。如果只是語默的話,那釋迦牟尼佛不用說法破六師外道,也不用喝斥六群比丘。所以要清楚,不能用自己的意思來解佛法。要發大乘心、要為正法久住、要為法輪常轉而發心、去落實、去照做。遇到有些知見不正的道場或是法師,也不要心裡面情感放不下,想說:「我已經在這裡這麼久了,就繼續錯下去吧!」這樣的想法就是沒有正念。所以弘揚佛法,並不是在落實哪個出家人的理念,或是看法或是想法,而是要他所說的、所做的,都能夠與經典相應,無論他修學大乘或是小乘,必須要相應你才能護持。有相應,你護持了才有功德,不然會有罪業。看到很多人想要修福,到佛門裡面來沒有修到福,反而增添了罪業,那真是很冤枉的事情。你進佛門沒有幫助佛法流通、沒有幫助佛法弘揚,反而使佛法變質,讓人家誤以為佛法就是「孝順父母」而已,就只是搞世間法,這樣是不對的。這也是蓮池大師所喝斥的,當時有人請問蓮池大師,他說有些世間經典,雖然它不是佛經,但也提倡孝道、也提倡世間的善法,那他們應不應該印送、流通?蓮池大師喝斥他說:你看到的利益非常小,印送這些世間典籍,混濫在佛門裡面,對於佛教的傷害非常大,是沒有辦法計算出來的,因為第一個,你會讓世間沒有學佛的人,認為佛法也就是講孝道而已,講世間善而已。所以才會有人誤會所有宗教都一樣,這是第一個不可。那第二個,會讓這些初學,還沒有深入經藏的人,認為學佛法就只是要做到這樣而已,而沒有辦法繼續向上提升。蓮池大師說這兩個損害比什麼都大,會使佛法變質、會使佛法衰敗。所以蓮池大師極力反對,蓮池大師是淨土宗的祖師,所以這是淨宗祖師的開示。學佛人要有智慧,要能夠明辨,不能看到偽經裡面有「孝順父母」這幾個字,就以為所說的大概沒有錯,就隨意的印送,這是不對的行為。希望每位同修都要清楚,並記住蓮池大師的開示,蓮池大師是阿彌陀佛再來,不是一般凡夫。等於佛親自來跟我們講,所以要深信不疑,蕅益大師也是依蓮池大師學習的,甚至後面的淨宗祖師都是奉持蓮池大師的教誨,大家一定要聽、一定要能夠接受,即使你現在轉不過來,你也要儘量設法轉過來,因為這是祖師大德親自為我們說出真相,讓後面的學人,不致於在佛門裡想要修福,反造了地獄的罪業,想要成佛卻適得其反。如果本來是要護持三寶卻變成去護持哪位法師的理念,或是他個人的看法或是想法,或是他想要做的,那這不算是護持佛法,而是護持這世間的妄想,護持妄想是不會有功德的。
傳法傳給誰
怎麼才算落因果
佛教道場裡有很多的規矩,跟世間一般的公司行號不相同,乃至跟法律也不相同。世間它所在意的是事相,意思是說它所訂的規矩,事相上你有沒有違犯。但是在佛門裡,是講求「起心動念」。即使在事相上,做得看起來很如法,可是你的存心不善,或是刻意的去規避規矩,就是世間常講的「投機取巧」。尤其是修學大乘佛法,這樣統統算是犯戒了。所以在道場裡,每位同修必須端肅身心。能做得好,這一天就有「戒行」,也就是持戒的意思。這行為裡面有「德」,所以稱之為「德行」。如果沒有做好,或是找很多理由、藉口違背規矩,即使理由再正當,在道場裡有護法善神,你雖看不到他,他卻可以看到你,他會把你的行為記下來,等到因緣成熟的時候,他會找你算帳,所以大家都要注意。
在道場,東西屬於齋堂的,就不能隨意拿到大殿來使用。屬於大殿的,也不能拿到念佛堂去使用。這些都是較微細且需要注意的地方,不然,都算是偷盜。佛門的「盜戒」是講到這麼仔細。甚至,某樣東西原來擺放的位置是在哪裡或如何,你一旦借用,再放回去時,都應當放回原位。絕不能認為沒有關係,有放就好、有收就好。萬一執事的人沒有找到,那過失就算是你的,所以跟世間的單位不一樣。在世間,你跟同事在工作上,借個筆、借個紙,也許忘記還,那你是欠他個人的,他如果不計較,你就沒事了。可是在佛門裡,東西都是十方的,你一旦弄壞了,或弄丟了,那麼你要還給眾生。這道理大家要清楚,在佛門裡面結罪是十方。現在世間的教育,其實連父母都不曉得自己在犯偷盜。譬如:有個小孩去書店偷文具,回家後,他父親看到小孩多了新東西,一問之下就罵小孩,他說:「你怎麼可以去書店裡面偷東西呢?你要筆、要橡皮擦,你跟爸爸講,爸爸從公司抓一把回來給你。」大家要知道,這樣也算是偷盜。因為東西是屬於公司的,不是屬於他個人的,即使你是公司的老闆,老闆也要對股東有所交代,所以由此可知,「盜戒」相當的微細,而且佛門裡的規矩,不光只是「盜戒」是如此,所有的律儀、所有的戒行都是如此,都非常的微細。所看的是你的「起心動念」,而不只在於事相,事相上你做得再好也沒有用。如果是刻意找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或藉口,來破壞道場的規矩,破壞道場和諧,那麼這果報自然結罪在你心中。所以,因果是在你心裡結算。不在於事相上,也不在閻羅王那邊,所以,每個學佛人都相信因果,可是卻不曉得因果就在你心中。世間人不懂這道理,因為他沒有學佛,不知道「一切法唯心所現」,而佛弟子曉得。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所有的因果、所有的現象,都是從心所展現的。你的心如果清淨,所現的就是佛法界的因果。如果諂曲、虛偽,到處想別人的不好,那所現的就是六道輪迴,甚至是三惡道的因果,因果皆從心所現。道場的規矩、禮儀、戒律,不只要求表相,更是從你的心念判定,所以每位同修都要清楚,也要去遵守。調伏自己的心,藉由外面的事相約束,約束到自己心裡去,那你就能像優婆離尊者一樣得「三摩地」,身心一切通利,斯為第一。先「執身」,就是讓身能夠合於律儀,再來「執心」,之後才身心一切通利。如果只是執身的話,就不是大乘佛法,很多小乘佛法是在事相上打轉。這裡所講的執「身」,不是單指身體,而是事相的意思。大乘講的是身心一切通利。有些人說:大乘是論心不論事。其實這話不圓滿。在講經時也常常講到,大乘佛法論事也論心。由心清淨所展現出來的行為都清淨,都是「正等正覺」。只要是心清淨,所展現出來的,無論是貪、瞋、癡,殺、盜、淫,你用在幫助眾生的時候,因為你的心是清淨,行為就是清淨的。但如果心是不清淨的,那所展現的就是六道輪迴的行為,就是凡夫的貪瞋癡,而不是佛的貪瞋癡。不要奇怪,想:怎麼佛也有貪瞋癡?不是佛有貪瞋癡,而是佛會善用貪瞋癡。凡夫是被貪瞋癡拖著跑、拖著走,做不了主。這是佛跟眾生不一樣的地方。
2014年1月28日 星期二
無住無著
黃檗禪師《傳心法要》中教導學人,真正要學佛,「一切佛法總不用學,唯學無求無著。」「無求」即心不生,「無著」即心不滅,不生不滅就是佛。所以在學習佛法時,要學「無求無著」。
對於世間法無求,對於出世間的涅槃寂靜也不著。不住世間,就沒有生死。不住涅槃,就能起大機大用。大機大用就是般若智慧,對內能斷煩惱、能夠幫助眾生破迷開悟、能破無明,這是祖師最直接、最了當的開示。現代的學人用功不得力,就是因為「廣求知解」。所以《圓覺經》云:「末世眾生希望成道。無令求悟。唯益多聞。增長我見。」就是說末法的眾生想要成道,他不求開悟,也不求無心,以為只要多看經典,廣求知見,就能夠成就道業。所以世尊教大家「但當精勤。降伏煩惱」,應該要用功修行降伏煩惱。「未得令得。未斷令斷。」菩提還沒有證得,這是「未得」。貪、瞋、癡煩惱沒有斷,我見沒有斷,塵沙煩惱、無明煩惱都沒有斷,這些是「未斷」。要能夠未斷令斷,要捨卻才是真正在修行。不是整天引經據典,在文字上作解,以為文字上有什麼意思、境界,那叫胡思亂想。文字所說的,就是自心清淨的境界而已。但自心清淨的境界,沒有辦法從文字上證得,必須從修所斷得,意思是要透過修行,把煩惱斷掉,才能夠證得,這叫修所斷得。下面又講:「貪、瞋、愛、慢、諂曲、嫉妒,對境不生」。貪、瞋、愛、慢這是總舉,根本煩惱;貪、瞋、癡、慢、疑、惡見。在一切境界當中,你的貪瞋癡、你的愛欲心、你的我慢心,這些種種煩惱,不要讓它生起來,一生起來,馬上把它化空。淨土宗的學人,就是提起佛號,心不要跟著妄念跑。這貪瞋癡的心是妄念,要用佛號轉過來,在轉的時候不要留情。六祖惠能大師講:「若於轉處不留情。繁興永處那伽定。」你在名相枝葉上打轉,那沒有用!唯識講的「五八六七果因轉。但用名言無實性。」只是說而已。要在煩惱起現行的時候,轉變它,「若於轉處不留情。繁興永處那伽定。」這才是真正在修行。
所以自己在學佛,就要去反省看看,是不是都在廣求知解?佛法之所以能夠弘揚,之所以能夠流通,不在文字。是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證道的人才能弘道,而不是說道,說道不能弘道。早年佛法傳到中國來,沒有註解可以看,古代的祖師大德,靠的是道心,靠的是修行。祖師以經解經,以經註經,讀經研教,瞭解經典的道理,從實際修行當中,去證入經典所說的境界,佛法才能夠弘揚。佛法弘揚的的確確不在文字上面的解釋,但也不離,可是也不能著於文字。如果認為文字有什麼意思,生起義解,那就是對境生心。一旦對境生心,那就與道相背。因為真心無相,所以在學佛的道路上聽經研教,要離一切相,不可以著於文字。境界現前的時候,心不要被境界轉,要無求。境界不現前的時候,心也不著於清淨的境界,不著於禪定當中,不著於涅槃喜樂的境界。所以念佛也不要貪輕安、貪見佛,一有住著,這境界就叫魔境界。
魔境就從這一念住著心而生,所以黃檗禪師說一切時處,於一切法總不用學,也不攀緣世間法,也不住著於佛法。所學的是:無求無著。這四個字說起來簡單,但是真正用功起來,是不容易。怎麼樣才是無求?怎麼樣才是無著呢?釋迦牟尼佛教導我們:末世的學人可以使用念佛這方便的方法,把自己的攀緣心、取著心,轉到佛號上來。用這方便法先收攝自己的六根,使自己暫時不攀緣其他的事情。那念佛是不是攀緣?也是攀緣。只是念佛的攀緣不像一般沒有學佛或沒有在用功的人,他們攀緣得非常地複雜。念佛是攝萬念收歸於一念,再從這一念返照自心,知道萬法是心所現,那你就能夠打破無明,證得念佛功夫最高層次的「理一心不亂」。從此知道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淨宗的修法,是這樣修學。絕不是說修學淨土法門不用見性,修學淨土還是要見性。修學淨土到後來,跟禪宗、密宗,跟其他教下所說的、所證悟的境界完全一樣。
現在的淨土宗學人,都以為能往生淨土就好了,總引祖師講的「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那阿彌陀佛天天在你面前,你在念佛堂天天都可以見到,你怎麼不開悟呢?這種人是拿著永明延壽大師的話,來給自己的懈怠作藉口,讓自己繼續迷惑顛倒,這就叫「因藥得病」。你以為見到阿彌陀佛就開悟了,那佛堂也有阿彌陀佛,你為什麼見了還沒有開悟?所以悟不悟是在自己,而不是誰能讓你悟。學佛修行,要按照祖師大德所教的去做,而不是在文字上作解。有些人很會解文字,但是清涼國師告訴我們,這種人都不是真正懂佛法的,只是在文字枝葉上穿鑿附會義趣,意思是說,他把義趣穿鑿到文字裡去,引經據典來附會經義。在講經、解經的時候,只要針對這部經的義趣法做解說,以經典來註解經典就可以了。不是在一句話裡想想:這有什麼道理,那又有什麼道理。如此輾轉下去,那只是在打妄想。所以要會解經、要會註經,如果對於經典不瞭解,千萬不要自己想,去看祖師的註解就可以。
修行的重點就是黃檗禪師講的「不求不著」。不求,你的攀緣心就沒了,所以說「無求即心不生。」心自然就不攀緣了。不著,那心就不滅。因為無論你是住著在涅槃上,或是住著在生死上,都是住,都有生滅。「心不滅」,尚且沒有滅,何來有生?所以稱「無生」。不生不滅就是佛,念佛確實可以證到不生不滅。成佛去哪成?就在你真正能夠做到心「不求不著」。但是這境界不是想像而來,這裡講不生不滅,大家心裡面就想像一個不生不滅的境界,那就又掉到意識心裡去了。所以夏蓮居老居士講:三字真傳「老實念」。不用特別去想:自己的心真的空了,真正無心了,不攀取了,也不住著。對外,不攀取世間,對內,也不著念佛的境界,無求無著、清楚歷然的就是自己的真心。不用到哪邊去求,在這當中,也沒有我相,也沒有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是離開四相,所以祖師大德開示都非常直接,但是有它非常深奧的道理在裡面,希望大家能夠體會。
隨喜功德的重要
《普賢行願品》裡第五個願是「隨喜功德」。這條聽起來很簡單,可是,等到真要你隨喜的時候,卻沒有這麼容易,因為眾生都有嫉妒心,都有障礙別人的心,所以稱之為「凡夫」。既然學佛了,皈依三寶,在依經典修行,正是要在自己心中生起嫉妒,想障礙別人的時候來迴光返照。要隨順眾生的善行,方便成就別人的功德。自己有能力,就要幫助他。如果沒有能力,就要讚歎他。不是什麼好事情都非要自己親力親為才行,自己有能力做,就自己發心,沒有能力做,就隨喜別人的功德,這點很重要。能這麼一隨喜,你的「我相」就消除,你的「我執」就在減退,不然你雖念佛,卻永遠都會覺得自己念得最好,覺得自己很有修。你嘴上客氣,心裡卻不是這麼認為的,看到別人有學問、有才華,就會在背後毀謗他。有些毀謗是不經意的,「不經意」那就是不覺,這種不覺就障礙了自己的功德,讓自己的心沒有辦法清淨。念再多的佛、念再多的咒,都沒有辦法清淨,因為自己根本不曉得這是一種煩惱,也不曉得這種嫉妒心是一種業障。所以普賢菩薩教大家「隨喜眾生的功德」,在隨喜眾生的功德當中,更重要的是要「銷歸自性」。所謂「銷歸自性」就是:一切眾生的善行是稱性的,真如佛性當中具無量的真善妙德,所以當自己隨順他人並不是隨順心外之法,仍舊是隨喜自性本具的德能,這叫隨喜功德。凡是經典上講到「功德」,就是要離相、要清淨。在做一切善法當中,要離開「四相」,就是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一般都是用「我相」做代表,因為有「我」才有其他的三種相產生。所以不管是在念佛,或是在讀經,都要做到「無我」,既沒有能念的我,也沒有所念的佛。初學在做是沒有那麼容易的,剛開始念,每個人都一定會有一個「我」在念佛,或有一個「我」在學習,到後來,因為你懂得隨喜別人,隨喜佛法的功德,那你的這個「我」就越來越小,再用功就得到「工夫成片」,甚至修到後來境智一如,能所打成一片,就叫做「一心不亂」。從這裡見性了,那就稱為「理一心不亂」。
這「理一心不亂」是不是你心裡面都還念著「阿彌陀佛」這四個字?那就不是了。而是你透過這四字洪名、六字洪名消除了煩惱,見到了真心本性之理,所以叫做「理一心」。所有的人都要修普賢行,因為普賢行可以幫助你,增上你其他的功德,包括念佛、包括持咒……,這是講修行如何用心,是心法。所以開示常講的「隨喜功德」,不是只在善惡對待裡,它是離開是非、離開兩邊,沒有能所對待。表現在事相上,在你們的工作環境,家庭環境、學校環境上,雖然有差別相,但是在心態上,它是稱性的。所以,大家對於佛教所講的「實相」義趣要能明白,這是非常地重要。尤其近代修學淨土宗的人,多數認為「只要念一句佛號」就好,其他的道理他也不想懂,甚至他認為看其他的經典,就代表是你修學走偏了。有這種錯誤觀念的人,可以放心,學佛都依著佛經,依著祖師大德的開示,不會走偏,不會修錯,也不要認為自己可能會走偏,在《無量壽經》中就有講到,這一念心就是懷疑。「懷疑」是根本煩惱:貪、瞋、癡、慢、疑之一。懷疑能夠出生「不信」,你不信,那就會增長一切惡法,使你的道業退轉,使修行停滯不前,都是這「懷疑」在作祟。所以不要認為讀其他的經,會走偏掉。有這種念頭,就是在毀謗釋迦牟尼佛,除非佛講錯,你才會走偏。釋迦如來出世講經三百餘會,所說的就是教導眾生明心見性而已,《法華經》上釋迦牟尼佛講,佛出世就為了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所以世尊在滅度前,講《法華經》開權顯實,顯示如來的本懷,把他一生所說的法做一個總結,任何的法門都一樣,就是要眾生悟入佛之知見而已。所以,想要佛教能夠興盛,淨土宗能夠弘揚,必然要提倡明心見性。用其他的方法不行,尤其裝神弄鬼,搞附身、搞神通,這些外道也會。如果只修五戒十善,印度的婆羅門教的基本戒律就是五戒十善,所以,到印度去跟他們談起佛教,他只會覺得佛教是婆羅門教的一個支脈而已。但實際上,佛教跟其他的宗教確實不一樣,佛法講的是不生不滅的真心,而這不生不滅的真心,在淨土宗就是用持名念佛的方式,絕對可以證得。只要肯一心念佛,直念到能所脫落,沒有能念的「我」,也沒有所念的「佛」,當下不起念的時候,這一念靈明清淨本心,就是你的真如佛性,只要直下認取就可以了,也不用再參「念佛的是誰」,如果再參「念佛的是誰」,那就又頭上安頭,多起一個妄念,直下認取就可以了。
常講的隨喜功德,是隨喜佛性,也就是隨喜「真如佛性」本具的無量功德,這才是普賢菩薩的隨喜功德。它的道理有這麼深,它的境界是這麼廣。一切眾生,上至等覺菩薩,下至阿鼻地獄的眾生,普賢菩薩都能隨喜,所以稱之為無盡的願行。
不能把普賢行願解得很淺,或是解得很籠統,以為就是人家做好事,大家來稱讚他一下,就是隨喜功德,其實這只是隨喜功德其中之一而已。所以經典講的戒律,經典講的善法,都要能夠隨喜,要能夠隨順。這樣也是在修隨喜功德,教大家要持五戒,持菩薩戒,也都要能夠隨喜,見到人家持得好,也要能夠隨喜,不能夠毀謗,更不要去排斥其他的法門,要相信佛在經上講的「法門平等。無有高下。」自己在無量的法門當中,選擇淨土法門來修行,向佛陀學習,那必然能夠成就。心裡沒有對待法,所有的法門就都能成就。
三種念佛
所有的法門都可以稱為念佛法門。在蕅益大師的註解裡,把念佛法門統攝為三種,第一個是「念自佛」。第二個「念他佛」。第三是「自他俱念」。有個很重要的觀念:這三種念佛法都是圓滿的,都可以圓成佛道。
念自佛可以統攝禪宗,禪宗是唯念自性如來,也就是眾生本具的佛性,這叫「念自佛」。念他佛,就像淨土宗,也就是蓮宗,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如來,這是「念他佛」。所謂「自他俱念」,無論是學禪或是學經教,你開了圓解,了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發願念佛,這就稱為「自他俱念」。所以,所有的法門歸納起來就是這三種,三種念佛法門,在這當中沒有任何的差異、沒有任何不圓滿之處,唯一有差異的就是眾生的根器。所以天台宗祖師把他分為四教,就是「藏、通、別、圓」,也就是「藏教、通教、別教、圓教」。藏教是指小乘。通教就是通大乘、小乘,也就是它有講小乘的道理,兼講一點大乘的道理,所以稱為「通」。別教就純是大乘,別教沒有小乘法,也就是有別於小乘,所以稱為「別」。圓教就是總收一切,圓圓滿滿沒有大小乘的分別,也就是常講的圓頓之法,但絕不是指搞不清大小乘差別的那種。隨著眾生的根器開這四教,所以有四教的念佛方式,總共有十二種,四乘以三等於十二。因為眾生根器不同,才有這四教的差別,實際上無論是念自佛、念他佛或是自他俱念,都可以圓成佛道。絕不能說:念自佛不殊勝、念他佛是著相,或說自他俱念很困難,也不能去批評其他的宗派以及修行的方法,這是學佛人必須有的最基本觀念。因為佛在《金剛經》上講:「法門平等。無有高下。」也就是說,任何一個方法都可以圓成佛道,只是看你能不能契入而已。要是能契入、能夠見得佛性,那所有的方法都是好方法。在《楞嚴經》上講的二十五種圓通,沒有任何高下的差別,這才是佛要告訴我們的。
學佛對於心性要瞭解,對於實相要通達。如果對於實相不通,一旦使用念自佛的方式,那就叫做「心內求法,我相不除」。如果對於實相不瞭解,使用念他佛,那就屬於「心外求法,他見未忘」;如果對於心性不瞭解,使用自他俱念,就是「顛倒錯亂」。所以重點在於你對於心性的道理能夠知道,也就是「明心見性」,而不在於方法上面。因為現在有人自己修學淨土,卻毀謗其他的宗派,就是對於淨宗的修學理論以及方法、境界、因果、性相都沒搞清楚,才會造成宗派跟宗派之間的誤會,以及自己修行沒有辦法達到圓滿境界。
因此學佛、念佛想要有成就,基礎要先打好。淨土宗的基礎在於信、願、行。能對於淨土、對於自性,深信不疑,相信自己的心本自清淨,這是信願行中第一個信自,相信自己本來成佛。而後,才能信他。平時常講對於心性要明瞭,因為這是信願行的基礎。信願行又是修學淨宗的根本,如果想在淨土宗修學得利益,想要聽聞淨宗法門永遠不退心,那就要在心性上面下功夫,絕不要認為自己年紀大了,或自己不認識字,或是眼睛視力不好,實際上這些都不是問題。重點是你對於佛法有好求心、有希求心,佛力就會加持你,眼睛看不到的,會看得到,耳朵聽不見的,會聽得見,你不識字的,諸佛如來會在你夢中跟你說法,他會有善巧方便的因緣教你。所以不要用任何的理由或藉口來放棄自己學佛的善根。
每個人都有善根,你就是過去生供養無量無邊諸佛,所以才有今天的因緣遇到淨土法門,這就是彭二林居士所說的:「無量劫來希有難逢之一日」。就是現在,也就是當下你能發心,願意學習佛法,遇到任何的困難都不退心,那這成佛的因緣你就掌握到了,佛力要加持你,也加持到了,這才是佛菩薩給眾生真實的利益,這利益是長長久久的。一般人到佛門,心裡面祈求的利益是短暫的,甚至不是利益,那叫欲望,這欲望會帶來三惡道的果報。所以常勸大家,求佛菩薩要求修行、要求成佛,不要求世間名利。因為你求世間名利,你心裡面起的是貪瞋癡,所感得的是六道輪迴,道理就是如此。
這三種念佛的修行方法,這裡只是簡單說明。如果要詳細瞭解,可以去看蕅益大師的《楞嚴經文句》,在《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裡講得非常清楚,但是不要會錯意了,以為蕅益大師是淨宗的祖師,大概就是說淨土宗好。祖師不會自讚毀他,他的觀念非常地圓融,在天台宗裡是「名字位中真佛眼」,所以大家依著祖師的註解,就是跟祖師大德學,絕不會走偏,不會有問題,不會有不圓滿的地方。學佛不能自己想,或是依哪位有名的法師,或說哪位法師對這部經研究了幾十年,……。幾十年都沒有用,因為重點不是在於年資,而是在於他的知見正不正確。他的知見不正確,一直往錯誤的方向去思考,即使研究幾百年、幾千年都沒用,只會越錯越離譜而已。如果你覺得蕅益大師的《楞嚴文句》困難,那推薦海仁老法師的《楞嚴經講義》。海仁法師是近代專學《楞嚴經》,而且是專門學蕅益大師的《楞嚴文句》,海仁法師的註解比較白話。
學佛要能夠抓得到重點,以上三種念佛就是在淨土宗著述裡看到的「圓超圓攝無量門」,這三種能收攝一切法門,也都稱為念佛法門。每一門都能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念自佛是統攝二十四種圓通。念他佛涵蓋《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這兩種念佛都能夠圓滿成就,可想而知,第三種「自他俱念」當然也可以。
一心學佛莫夾雜
相信每位學佛同修在平常生活當中,都會跟別人討論佛法。但是有些熏習佛法沒有很深入的,講一講就從佛法變世間法,如果政治意味比較重的,就講成政治了。佛告訴學佛人,學佛心要清淨,不要心裡老是夾雜世間法,在家人如此,出家人也如此,學佛就專心學佛,不要學了佛,心裡還對這世間放不下,給自己理由、藉口,說自己沒有看一點報紙不行,沒有講這些世間話就跟不上時代,實際上你們反觀,這就是自己世間意太重。所以要用很純正的心來學佛,平常要固定時間熏習佛法,一心一意的學,把你的看法放下,把你的成見放下。成見就是我見,把世間的念頭都放下,心才會清淨,你應緣接物的時候,就叫做般若智慧起作用,你不會生煩惱,你不會起無明。因為你的心是空的,眾生就是有自己的成見、有想法、看法而且執著在這妄想上,所以遇到事情,跟自己想法不一樣的、看法不同的,就會生煩惱,就要火燒功德林了。實際上大家不像大菩薩一樣,功德還沒有成林,只是小樹苗而已,這菩提樹苗才剛剛發芽,你的瞋心一起來,煩惱心一起來,馬上就把它燒死了。燒死以後,你又重新發心,又開始種,再遇到境界又把它損壞了。如果週而復始,常常如此,那永遠都不會成就一顆真正的菩提樹。為什麼有人學了很久都沒有道力,念了什麼咒都沒有效,念佛也加持不上,所以又跑去求上師、求活佛,請他給你灌個頂,加持一下,得個心理安慰,以為回來了就有與眾不同的力量,實際上還是一樣。所以,修行在於自己,不在於別人給你加持、給你灌頂,那是一個儀式,是一種鼓勵,也是隨喜你的發心,但這儀式過後,你必須認真斷煩惱,認真的修行,這才是透過儀式來達到實質的助益。學佛就老實學,不要說話時夾雜著世間的新聞。有些學佛人講得很好聽,還說可以從新聞裡面看到因果,明明心裡是看新聞,嘴上說是看因果、看眾生相。要看就看自己吧,因為自己就是最大的眾生,不用往外找來看,往外看其實是心在攀緣。
所以眾生的習氣很重,老是給自己找藉口、找理由,總是想方設法的留在娑婆世界裡面繼續輪迴,這是件很悲哀的事情,像《地藏經》講的:「縱遇善緣。須臾即退」。好不容易有一點發心,想做好事,想要用功修道,很快道心就沒有了。就是常講的:「三分鐘的菩提心」。三分鐘還太長,「須臾」就是頃刻、馬上的意思。前念才生,後念就滅。是生滅心在發心,這樣子在修、在念佛,永遠不會成就,所以要常常熏習佛法。大家在公司、在學校接觸的世間人太多了,用現代科學來講,他們的思想波容易干擾你,每個人都帶著世間的念頭,而你沒學佛前也是世間人,當六根所接觸的境緣沒有佛法,你的世間意就會被帶起來了。所以要利用時間用功,不然一旦無常來到,沒有人可以幫助你,你後悔就太晚了。
學佛就是很單純的學,這包括出家人在內。有些法師講經到後來,變成講「怎麼治國」,講「怎麼辦教育」,學佛人不要參與這些事情。古代的叢林道場有一塊碑文,上面寫著:「當今皇上萬歲萬萬歲。」意思就是講佛教不管這些事情,不干預政治,這樣自己心裡面才會真正平等,才會真正的清淨。在家人也不要參加這些政治活動,出家人自己更要檢點,不要常常在講經時加入了自己的理念,其實這也就是加入自己的妄想。講好聽是理念,實際上就是「我見」,那都沒有必要。學佛人心清淨最重要,所謂「一念淨心是菩提。」心能夠清淨,這一念清淨是百千萬劫難遭遇。
希望大家回去都能夠照著剛剛講的去做。那在佛法裡,才會得到真正的利益,這是釋迦牟尼佛教的、是祖師教的。佛怎麼成佛?佛放棄國家,放棄王位,放棄他的權力,放棄他的愛好,然後出家修行。佛是這樣成就的,大家就這樣學習,這才叫學佛。絕不要受人家蠱惑,一聽說:「學佛人也要愛眾生、也要關心天下事」。這「關心」是佛教用語。就是說你心在意了,這事情才叫「關心」。佛法講的是「無所住」,就是「般若無知。無所不知。」這才叫「清淨心」。也就是《金剛經》講的「無住生心」。心若有所好樂,著在色、聲、香、味、觸、法上,那就是心有所住。那你就不是諸佛如來,甚至連小乘阿羅漢的程度都沒有達到。
清淨的道場
有學佛基礎的人都知道,到佛堂來,在大雄寶殿,其實也不光是佛堂,只要一入了道場,就不能再講世間話,這是學佛人最基本的概念,絕不要東家長、西家短。如果在佛堂,那只能討論佛法,對於佛法有問題可以提出來,大家一起學習,其他的話就不用再多說。這個觀念非常重要,因為道場是修行的地方,不是讓你起世間意的地方,到佛堂裡面,心裡想的是佛,口中所說的是佛法,不談世間法。《無量壽經》講:「不欣世語。樂在正論。」也就是「不要談世間話」,所講的內容就只能是佛陀所告訴我們的經典,但即使是在討論經典,也不可高聲大笑,都要非常恭敬、非常慎重。像現在有些道場,「場」就是場地,這「場」並沒有道,徒有道場的樣子,「道場」沒有道,就是佛門很悲哀的事情。尤其在裡面宣揚著世間法,講的是世間的典籍,甚至有道場的負責人還鼓勵大家結緣,說這是人生的歷練,諸如此類的邪說很多。如果你不幸遇到了那種地方,就要趕快離開,那種地方不能增長你的道業,只會讓你的情欲心、愛欲心愈來愈重,要知道「生死根本。欲為第一。」眾生就是有貪欲,所以才有輪迴。《圓覺經》講:「由有諸欲。助發愛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續。」這正是眾生生死的根本。那地方如果講的是世間法,所請的是世間人來上課,那就不是道場,因為沒有道。「道」就是成佛的方法。他告訴你的話不是讓你成佛,而是讓你繼續輪迴,那你就不用在那裡修學了,因為成就不了你的道業。
如果你想要依眾靠眾,什麼叫「依眾靠眾」?「依眾」就是依著真正想修行的大眾,依靠他們提醒自己,甚至自己在懈怠、偷懶,世間心起來了,他會提醒你用功。大家依照釋迦牟尼佛講的經典、祖師的開示來修行,這道場的大眾都是這麼如法修學,你在這裡依止他們,你的道業才能增進,這才真的是「依眾靠眾」。不是幾個世間人跑到佛堂聚在一起,點點頭笑一下,講幾句謙虛的話,或泡茶閒聊時,講幾句皆大歡喜的話,就代表他在這世間很圓融了,對佛法很通達,可以作為大眾的依止,那不算是道場。跟那些世間人在一起,不算是諸上善人聚會一處。
佛經上講的:「諸上善人」,第一要有「菩提心」,有菩提心所做的就是菩薩行,這種人心裡不會有世間的念頭,怎麼還會講世間情愛之事來迷惑眾生。有些地方甚至為了講世間法,把大殿的佛像用布遮擋起來,這是造彌天的重罪!是非常嚴重的錯誤行為。這些現象都發生在現在這末法時期。要知道,佛講經是大梵天王為他升座,大梵天王的福報比忉利天王的福報要大,忉利天王管的是一座須彌山,大梵天王管的是一百億座須彌山,也就是一個娑婆世界,他為釋迦牟尼佛升座,佛講經,他為佛當梯子升師子座,四大天王把法座高舉扛在肩上,他擁護正法,所以連天人,都不敢對佛不敬。何況一個世間人講的是世間事,怎麼可以把佛像遮住?這有嚴重的過失。如果你親近的道場是這樣子,這地方我勸你們不要再去了,這個地方不是修行的好地方,因為他連自己的「本師」釋迦牟尼佛他都不恭敬,那這地方連根本都沒有,更不用再談成道了。
在道場不要談世間法,不要講世間典籍,這非常的重要,這是學佛後,在你的行持當中都要懂得的。每個人都有習氣,因為有習氣才來這裡共修,既然來道場,雖然有習氣、有煩惱自己也要能克制。道場的殊勝就在於每位來的同修都能克制自己的煩惱習氣,願意對治自己的問題,那這道場就殊勝。所以即使你自己心裡面有很多的想法、看法,也要把它降伏,不要讓它起來,更不要說出來,因為說出來就是造口業。如果只在心裡面打妄想,那是意業不善,用佛號降伏它就可以了。但是如果到道場講是非,講這些世間法、展現你的世間意,教人家去做輪迴的事情,或是在道場「搭親」,這些都不可以。精舍沒有這些問題,只是有收看我們講經的蓮友講,他修學的地方是這樣,他覺得很苦惱,不知道該怎麼辦?所以,這裡就把真正道場的樣子及修學的方法告訴大家,那每個人就會選擇,能夠揀別。
以前祖師大德的道場,絕對不會講這些世間有漏之法,或是教你去結婚、生小孩。所以,每位學佛的同修自己就要有正知正見,要能夠揀別道場如不如法,那地方是不是真正在幫眾生修行、了生死,如果它裡面雖有在念佛,也說迴向淨土,但不是真在修行的話,那自己就要考慮一下,為了自己的慧命、為了修行、為了成道,就要有所選擇。
什麼是法寶
在有些寺院或道場都會看到,有個功德箱上面寫「經書法寶流通」,今天就來解釋什麼叫做「經書法寶流通」。
什麼是法寶?凡是能稱為法寶的,就是書裡的內容可以幫助你明心見性、幫助你了生脫死,這才稱之為「法寶」。「法」就是了生脫死的方法,因為能夠了脫生死的方法非常難得,非常稀有,比世間的寶物都還要珍貴,所以就稱之為「寶」。
大家在流通法寶的時候,就要稍微留意一下,你所要流通的這些書籍、光碟、影音或是網路上分享的連結,這些內容,能不能幫助眾生了脫生死?如果可以,那你這流通的行為才稱之為有功德。「功」就是親自去做,「德」就是你所贈送的這些法寶,能夠使眾生脫離輪迴,這才稱之為德。為什麼說「流通佛法」它有功德,而且超於日月,比日月更為明亮,功德不是一般世俗所能比的。因為釋迦牟尼佛出世,如同優曇花一樣,非常稀有難得。佛的法運有一萬二千年,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在這一萬二千年當中,從正法經歷了不斷的變質,一直到法滅,你還能流通正確的佛法,流通令人了生脫死的方法,這功德比做什麼都還要大。這裡是在校量功德,你做世間人所講的好事當中,做好事哪一樣功德最大?就是流通正法的功德最大。所以當你看到道場功德箱上面寫著「經書法寶流通」,那你就要注意了。它印送的經典是不是「了義的經典」,有一些是偽經,像《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這部經,它是有問題的,所以當你們在投功德箱的時候,就要看看他們架上流通什麼法寶,是不是能幫助佛日增輝,法輪常轉,能不能夠幫助佛法興盛?如果不行,那麼你投功德箱沒有功德,而且還有業障。
《大方便佛報恩經》裡面講,在佛陀時代有外道,他假裝很孝順,提倡孝道,行世間善法,惡意破壞佛教,他也說他這樣是修行,也說他有道。佛在經上喝斥這些人,為利養故殘滅正法。說這些人都是為了自己的利養,討好眾生,誑惑眾生,而來破壞佛陀的教育。所以你們到寺院或是精舍,當它上面寫了流通經書法寶,就要看他的法寶架上流通的是不是真佛法,如果不是,那你去跟著他一起印善書,俗稱的「做功德」,有沒有功德?不能說完全沒有,但是那不算是佛門裡講的最勝福田。福田裡面還有分:最殊勝的跟較不殊勝的。就像世間的土地一樣,有一些土地比較肥沃,有一些土地比較貧瘠,種子種下去都能夠長出果實來,只是這果實完不完美,究不究竟而已。現在有很多地方,拿著佛教的名義搞世間法,所以你們在投功德箱的時候,就要先問清楚,要想清楚,你是想要流通佛法,還是想要流通世間的善書?你可以問他們櫃檯的執事,或是法師或是義工居士,問清楚再做不遲。我們當然是希望正法久住,希望這些外道不要混到佛門裡面來,現在有太多外道把世間的善當作是出世間法,將不了義法認為是無上道,這是佛所禁止的。這種狀況,在《大方便佛報恩經》裡面都有說到,這部經相當好,相當的殊勝,它教導你怎麼樣做個孝順的人。所謂「大方便」,「大」就是究竟、廣大的意思,不是用你的情愛心,更不是你的世間心。而是用究竟的方法來孝順父母,所以稱之為《大方便佛報恩經》。這是釋迦牟尼佛教導後世的弟子要怎麼孝順,要怎樣來學佛又不廢世間法,所以這部經在現代相當適用。
現在佛門有人把人天乘的經典當作是佛法,這正應了《佛說當來變經》裡面所講的狀況,相信有參加講座的同修都很清楚,這是佛所禁止的。因為釋迦牟尼佛在經中告訴我們,提倡這些典籍會使正法毀滅。每個人聽了以上的解說,都清楚什麼是「法寶」?什麼是「佛法」?你去流通的是不是佛教的典籍?或是所流通的是不是一乘了義的佛法?到底有沒有功德?如不如法?
那你是要無上的功德?還是要世間有漏的福報?世間福報一旦享完了,你就會下三惡道,因為有漏的福,不是真正究竟的。而出世法會幫助你解脫輪迴生死。這都是佛弟子應該要清楚的。
古來祖師大德很有智慧,講了「五重玄義」跟「十門開啟」。所以在講經正式進入經文以前,先為大家介紹什麼是佛陀的教育,就是希望每位學佛的出家人或是在家人,都能夠揀別什麼是正法。佛的講經教學,哪一時是講什麼法?哪一時講的是最究竟的?哪一些是佛弟子當學?哪一些是不當學?但因為現在的人求快速,因此講經場合都省略了「五重玄義」以及「十門開啟」,簡化成「講經因緣」,也導致大多數的學佛人,對於佛教不了解或是誤會,甚至錯解,這都是因為大家對於經典的分科、判教不清楚,所以才導致這種狀況。補救的方法就是大家趕緊向祖師大德學習,把不會的趕快學起來,才能對佛法有真正的認識。在流通法寶修福的時候,才能清楚知道什麼是真福田,能做或不能做?
遇到毀謗該怎麼做
有同修問:「法師,什麼叫做『默擯』」?所謂「默擯」,「默」是沉默的「默」,「擯」是擯除的意思。 世尊在入滅前交代,如果遇到惡性的比丘,或是行為不良的學佛人,應該要怎麼樣對待。佛弟子生在末法,會遇到很多的特殊狀況,做為學佛人應該要怎樣使用佛陀教的方法?「默」對自己來說,就是不要起心動念,不要見人家的過失。這是在自修上,不要講人家的是非;還有,就是心不要隨它轉,自己的六根不要受他人不好的行為影響,這是「默」在自修上的意思。如果是為利益眾生,那就要「擯」。「擯」是念擯(ㄅㄧㄣˋ),擯就是擯除他,請他離開,或是你自己離開,不再跟他學。所以「擯」在使用起來就要很善巧。譬如說,有學佛的同修受到邪知邪見的汙染,你為了要幫助他,你就要使用「擯」,就是摒除他的邪見,要把正知正見告訴他,使他心中沒有這些邪念,或是錯誤的知見、錯誤的做法。 所以在末法,如果會使用「默擯」,真的可以幫助很多眾生。那如果不會使用,只知道「語默」,或是只知道「擯」,這兩個,你只會用一種,那是沒有辦法幫助眾生的。所以,「擯」主要是用在利益眾生分上。像從前在佛教的道場,就有這些規矩。如果是惡性重大的人,無論是出家人,還是在家人,只要他影響大眾,或是破壞學風、道風,常住就會請他離開道場。譬如說,這道場是修淨土宗的,你偏到裡面跟人家講「修淨土不好」;這是破壞道場的學風、道風。這道場管學風、道風的糾察,就會請這破壞大眾修行的人離開;或是有惡性重大的人,在道場喝酒、吃肉;或是偷常住錢財的出家人或是在家人,道場都會請他離開。以前道場也有一些出家人,是負責保安的工作,就會將你「亂棒打出」,就是用棍子把你轟出山門,再也不歡迎你。他不但將你趕出山門,同時通告其他附近的寺院,不要讓你掛單,不讓你再去別的道場,擾亂其他大眾的修學。以前的道場是這樣,現在也有,是由佛教會公布他的身分證字號,以及其餘的資料,讓大家知道他這個人行為不檢點,破壞佛門。這是在佛教裡護教的機制。 佛弟子見到有人毀謗三寶,障礙正法流通,或是有邪知邪見染汙佛門,都可以使用這些方法。你可以善言開導他,或是為佛教做澄清。像現在很多世間人,常常毀謗佛法,或是謗大乘,或是謗小乘,或是小乘謗大乘,或是外道謗佛法……等等,諸如此類的,或是其他的宗派互相毀謗。那你做為佛弟子,就要有正知正見,要勸他不要毀謗,要替三寶維護形象。這都是使用摒除的方法,是摒除眾生心中的邪見、邪念、邪思。所以這些方式你會用,就能夠幫助佛教,幫助眾生得聞正法。在從前禪宗很多公案,古德也都是使用這種方式。他自己有修證,但是看到人家毀謗正法,或是知見錯誤,他都是用「棒」或用「喝」來處理,這都是所謂「默擯」的方法,都能幫助眾生。 像世親菩薩有「鞭屍之德」,外道邪論與如意論師對辯,如意論師嚼舌自盡。後來世親菩薩為如意論師平反,世親菩薩把外道的屍體拖出來鞭屍。陳那比丘有「吼石之能」,陳那是賢劫千佛之一,陳那菩薩破外道邪論。「迦毗羅」外道立了外道論,陳那菩薩做「三支比量」破外道邪論。二者都是破斥外道。而在中國有法朗大師,用「三論宗」破小乘邪說,所以小乘沒能在中國落實生根。中國不是因為有儒家的關係,所以不用小乘,而是因為法朗大師造論破小乘,為大乘佛法在中國奠定穩固的基礎。一般人比較不知道法朗大師,或許有人看過吉藏大師的《無量壽經嘉祥疏》或是《中觀論疏》。吉藏大師就是跟法朗大師學習的,都是「三論宗」的祖師。祖師大德會破斥邪說。甚至,如果有人毀謗三寶,他也會為三寶做澄清,護持佛教。所以,佛弟子自己就要有智慧,要有觀察辨別的能力。見有人毀謗三寶,或是破壞正法、障礙正法,你都要用你所學到的正知正見護持正法,使正法久住。這是佛教我們用「默擯」的方式來維護佛教。會使用的話,這是件非常好的事情。不是一副事不關己的態度,認為:「反正釋迦牟尼佛的法運就是一萬兩千年,修我的清淨心就好,不用刻意去維護,時間到佛法也就滅掉了」。這觀念是不對的。佛弟子看到有人毀謗正法,不能事不關己,要懂得護法、護教,這才是受持如來甚深法藏。自己在佛門裡得利益,感受到佛的慈悲力及佛教化的力量,你就會希望後面的人,或是你的子孫、其他的學人,都能夠聽聞正法,懂得護教,那代表你在佛門裡面,是有得到受益的。如果沒有,就要發心為正法久住;不能認為這是你們佛教的事情,跟自己不相干,要知道自己已經受三皈,是三寶弟子。甚至有的已經受了「菩薩戒」,有不謗三寶戒,這是大戒,非常重要。菩薩戒講:「聞惡人謗三寶,如三百鉾刺心」。寧以萬石弩自射身,也不敢起一念毀謗三寶的心,這都是佛教導菩薩及想要學佛、成道的弟子。如果犯了,那是菩薩「十波羅夷」罪,「波羅夷」翻作中文叫「斷頭」。「斷頭」意思是說:你這行為就不是菩薩,更不是「三寶弟子」了。所以,凡是佛弟子,要有智慧判斷。如果沒有智慧,就求佛菩薩加持,求龍天善神加持你,這都是為正法久住盡一份心力。
世間意學佛的後果
《當來變經》是佛說將來佛教會變成什麼樣子。世尊在經典告訴我們,不遵守佛陀的教誨,就會令佛法毀滅,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學佛人的世間意沒放下。世間意在自己的意識當中常常蠢動,影響著自己的念頭,所以當遇到事情,就不是想到佛法,而都是用世間的見解、想法來決定事情。已經身為佛陀的弟子,為什麼世間意還是這麼重?就是因為熏習的力量太小,跟佛法不夠熟悉,仍然非常的生疏,所以遇到事情要解決,還是以世間的方法手段在應付,這樣是沒辦法真正解決心裡的煩惱。佛門的人有世間意,才導致佛教的衰敗及毀滅。
佛門每一宗的教學方法及修證目的,都是幫助本宗學人明心見性、大開圓解,出離輪迴,進而成就佛道。自古每宗的傳法者及接法者,都是明眼有成就的祖師,越到近代末法,不知如何修持本宗法門的人居多,更遑論有成就者。而真學佛的人就知道「佛法的傳承」是傳給真正有功夫、明心見性的人。出家不是在搞「子孫廟」,不是「法卷傳法」就可以了。「法卷傳法」只是形式,沒有實質,因為接法的人斷不了煩惱,不是真正的宗師,根本無法教導他本宗的學人出離三界。
現在還有更離譜誇張的所謂「傳承」,他也是打著佛教的招牌,卻是傳授世間的儒、釋、道。「釋」即指佛教,佛出世主要是教「出輪迴、成佛」之法,他偏取世間法這塊當佛法。像現在有一些單位,拿佛教的名義向你化緣,卻用十方的財物去做世間的事,他也說他是在遵守古大德的教誨,但是裡面全部都是在做世間事,你供養這種地方絕沒有功德,所以你就要注意,不要受騙上當,不然你以為自己在修福,實際上你是在幫助佛法毀滅,適得其反。
在佛門裡,想要真正能修到福報、修到無漏的功德,那你要弘揚大乘,要印送大乘經典,幫助大乘佛法流通,這是釋迦牟尼佛在經典裡講的,佛說,印世間的典籍、做世間的事,它的功德就好像螢火蟲的光,忽明忽暗。印送大乘經典,護持佛陀的正法,你的功德就如同日光,能遍照一切,沒有人可以跟你相比!現在一些有大福報的人,他非常有權、有勢,他的財富可敵國,他有這麼大的福報,都是過去生在佛門裡面護持大乘佛法,印送大乘經典修來的。因為大乘可以讓眾生見性,裡面所說的都是眾生本具的心性,教導眾生最快速出離的方法,是最巧妙的,而且契合每位眾生的根器。所以如果你能夠流通正法,這福報確實不是一般人可以相比的。想要讓正法可以久住,我們身為佛陀的弟子,就必須要有「正法眼藏」,所謂「正法眼藏」就是「正知正見」,或叫做「擇法眼」,知道什麼法當學,什麼法不當學。不要把不了義法當作是寶,所謂「不了義」就是不能幫助你出離三界,不能幫你除斷煩惱的,這些統統稱之為不了義法。「法」不光是指經典,還包括做法、想法、說法統統都是。不光只是知見、做法、想法,只要是與清淨心相違背的,全都要放下、要捨棄,不要再念念地執著、念念地希求,因為這些不能幫助我們出三界。
那要如何覺察自己的心念,跟經典相不相應呢?在現代必須要透過念佛,確實沒有第二個方法可以令眾生成就。所以一定要老實、認真的念這佛號,千萬不要懈怠偷懶。要有定課,每天的功課不要間斷,精舍最近印了一種功課表,大家可以請回去,自己訂功課,禮佛、念佛、讀經……,天天督促自己用功,用功圓滿,在佛前做迴向,願生西方。最好不要求世間法,這世間是要趕緊放下的,不要再執著了。眾生就是這樣,一旦求到、順意了,心又貪著了;如果不順意,對佛法又退心,所以何必呢!不對這世間起希求想,你這用功才是真正的發心,才是真正的修行。
《佛說當來變經》這部經典,對末法的大眾起莫大的警惕,也給予我們最深的省思,要反省自己的行為,反省自己的觀念,看看自己是在毀滅正法,還是在助佛轉法輪。你要是真正聽懂《佛說當來變經》,你所行要是跟那些惡行相違背的話,就可以把末法時期變為正法時期,但是如果像佛說的一樣,繼續造業、用世間意來行佛法,那你就是把正法變成末法、變成滅法的人。這全在你的知見正不正確,而不在於釋迦牟尼佛那一邊。
隨境流轉
人人過去生所造的業大小不一,所修的福也多少不同,受用自然有差別,但比起古代的窮人,現在這時代每個人的物質生活,都還算過得不錯,相較要好得多。
佛在經上說:「富貴學道難」。在這種大環境下,富貴並不一定是指非常有錢的人,當然它有這意思。還可以說,現代人生活都過得衣食無缺,這也算是一種富貴。可是,當要你放下的時候,你卻捨不得,或是天天貪著在安逸的環境裡,給自己增添了許多煩惱習氣,而不願意放下。一看到真正肯用功的人,肯修行的人,反而不願讚歎他,不發隨喜心,更不願意學習。甚至還毀謗說:釋迦牟尼佛教的佛法,在現代有現代人修學的方法,不用過得這麼苦,這就不是學佛人該有的觀念。
真正學佛的人,是不會感覺到苦跟樂。因為沒有世間心、沒有世間意,當然不會覺得修行是一件辛苦的事情。反而是中、下根的人,既沒有智慧,也沒有福報,看到人家修行用功,還不願精進,不願意努力,反而說風涼話,這種人都有嚴重的果報。大家在現前這種環境裡面,每個人都有家庭、有工作,佛法講,你的家庭跟你的工作,就是你的業。這些業纏縛著你,你心裡不曉得要捨離、放下,你還覺得過得很幸福、很美滿。甚至來佛門,只是為了要求得家庭比現在更幸福、更美滿。這是貪心沒有放下!現在有些所謂的「道場」,也說它有道可求、可修,其實它只是在迎合、隨順你的煩惱習氣,講一些空洞無意義的世間話來鼓勵你,讓你更貪、更執著、更放不下。一般人看不出來,也聽不懂話中的意思,偏偏你又很愛去,這些都是障道因緣。讓你迷惑在心滿意足的生活環境裡面,迷惑在你認為歡喜的境界裡面,這種就是佛在《楞嚴經》上講的「五十陰魔。」就是妖魔鬼怪,它會順著你的貪愛、習氣,讓你眼前好像得到了一點利益滿足。如同佛在經典上講的「刀頭舐蜜」,就是一把非常鋒利的刀,上面沾了蜂蜜,無知的小孩看到蜂蜜,一貪嘴,就用舌頭去舔這把刀,蜂蜜是吃到了,舌頭被割斷掉了。這就像人人現前的生活,你貪著的優渥環境,你要從心裡面徹底放下。不用再追求,三界虛妄,追求這些沒有好處,絕不要當真。《法華經》講:「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眾生如同經上比喻的小孩,不曉得自己家裡著火,還在裡面玩耍,不曉得要趕緊跳出火宅,還認為在裡面很安全,可以天長地久地玩下去。這些認知都是「邪知邪見」。學佛的人要把這種錯誤的觀念除掉,去除了錯誤的思想、見解,這樣學佛才能夠成就。這件事情,不用做給出家法師看,也不用做給同參道友看,而是要面對自己的問題。
你心裡面貪著,喜歡這些物欲,為了得到這種錯覺而攀緣不捨,造作種種的善、惡業,全都是迷惑顛倒。或許有人懷疑,「造作善業」也不行嗎?像有的人希望家庭幸福美滿,才來佛門裡面發心,他雖是做善業,可是這「善」不清淨,因為他帶的是世間汙染心,一旦所求的沒有得到滿足,他馬上就退心,調頭離開,不願學了。這就是帶著世間意念來佛門裡做好事,雖在行善法,護持三寶,但觀念卻是錯誤的。不能存著有所求、有所貪取的觀念。這是世間心沒有捨掉,那你所做的只是世間有漏的福報。你來生的福報會很大,這一生所要的也許能得得到,也許不一定得得到。但是,三界你是絕對出不去,還是在六道輪迴裡面,那佛法所要給你的真實利益,你就沒有得到了。
佛教是教眾生「轉煩惱,成菩提」。不管你用什麼名目修善,心裡面都要放下;不管你是什麼緣,來到佛門裡,都要知道佛教的宗旨,學佛在於要「明心見性」。學淨土法門,不是往生極樂世界,就算開悟了。開悟跟往生淨土,沒什麼太大關係,這點要清楚,有些往生到極樂世界的人,他往生時不一定有開悟。學佛法最重要的觀念是要「深達實相」!《維摩詰經》講:「深入緣起。斷諸邪見。」能知道一切法「因緣所生。當體即空。了不可得。」就不會再貪愛了,也不會再執著了,即使得到也不會生歡喜,失去了,心裡也不難過,因為知道不生不滅,根本沒有得也沒有失。一切法不生,不生所以不滅,「生無所從來。滅無所從去。」既沒有生滅,就沒有來去,更沒有同異,當然也就沒有得失了。你抓得到這根本,當然你能夠照破世間萬法,那就叫「開般若智慧」。而不是學了佛,從前種種世間意,全部生起來,很會跟人家應對往來,搞世間人情、攀緣附會叫做開智慧,這種絕不是。那只是攀緣,是迷惑顛倒,是心不安定,沒有真正的功夫,所以「世智辯聰」生起來,這叫做「邪慧」。它不能斷除你的煩惱,反而令你增長煩惱。在這樣的環境裡,道心很容易退失。每位同修都要能警覺,不能夠放逸、懈怠。尤其是六根攀緣六塵時,很容易就迷惑顛倒,一不小心,你就會掉到你自心變現的「虛妄境界」裡去,也就是《楞嚴經》所說的「自心取自心」,自己貪取自心所現的相。你一旦貪著,就很難回頭,很難出得來。無量劫來,好不容易有一點善根,卻因為一念的迷惑,就全部毀掉。又再加上現在有些法師,講經不講佛法,專講世間典籍,存心要毀滅正法。那就是佛在經上講的「世智辯聰」,現出家相卻不講大乘經典,反而教你去學外道,學儒家的典籍,學道教的典籍,這是附佛外道。偏偏你沒有智慧、因緣不好、福報也不夠,受他的迷惑,真去學外道法,心中生起了世間意,將這一生的善根,全部都報銷掉了,實在可惜。腳跟不穩就是這麼可怕!
所以每位同修都要清楚知道,不要貪著這世間的一切。看到有人能修苦行,能夠發心用功,都要隨喜讚歎,要能發願跟著這麼做。即使自己現在沒有因緣,沒辦法做到,也要生隨喜的心。
當處出生隨處滅盡
每位學佛人都發心要了生死,但是卻不曉得什麼叫「生死」,生死又是從哪來的。佛在《楞嚴經》講:「一切浮塵。諸幻化相。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幻妄稱相。其性真為妙覺明體。」「當處出生。隨處滅盡。」是告訴大家,現在看到的妄相,看到的所有現象,都是生滅的。生,是從心所生;滅,是從心相滅,但不是真有東西生滅,所以說「隨處滅盡」。「隨處」就是指真心本性。一切現象、差別,都是真心本性所顯現的。所以相生、相滅,念頭生、念頭滅,都是自己的真心,所以說「當處出生。隨處滅盡。」無論是生是滅,都是真如佛性。這就是釋迦牟尼佛「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方法。
如果學佛人能夠在這裡體會,就不再落於知見當中、落在名相當中。更不會一聽到講「生滅」,就用小乘的「析空觀」,分析這四大是假合、是因緣和合而有,這都正是落在虛妄相想裡,這種觀法就是浮塵幻化相。《楞嚴經》中直接告訴你「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其性真為妙覺明體。」生滅的當下,它的本性就是真心。大乘跟小乘不一樣,大乘叫「體空觀」,一眼看破生滅的當下,當體即空了不可得,不再「以心照境。以心除心。以法除法。」這是《楞嚴經》裡講到的。我們通常都說要了生死,但這生死還是從真如本性來的。佛在《圓覺經》上比喻:「譬如虛空花。依空而有相。」你現在眼睛生病了,看到虛空有花出現,也就是現代人講的「眼花撩亂」,現前的生滅現象,也是依虛空而有。妄想是從真心顯現的,但是真心不是妄想。如果真心是妄想,那真心就會生、會滅。
大乘講:真心不生不滅。學大乘是先讓你從生滅當中跳脫出來。你曉得妄想的當下是「當體即空」,生是心相生,滅是心相滅,那當你在念佛的時候,就能照破煩惱,這是從根本修,這才是學佛的根本。
我們看有些古大德教人學佛,是從儒家學起,因為那時候全中國的基礎教育系統就是學儒,想要讀書識字,想看懂文章,就必須讀《論語》、《四書》。現在不用,現代有國民教育,只要你從小學一直念到高中,很自然地你對於中文就能夠認識瞭解。古德去註解這些儒家的典籍、道家的典籍,目的是為了接引廣大不學佛的人來學佛,因為從前的教育體系就是學儒、學道,看的是《四書》、《五經》,所以才有古德註解這些典籍,像憨山大師的《老子道德經註》、蕅益大師的《四書蕅益解》……等等,裡面所說的都是接引沒學佛只學儒、道的人過來學佛,而不是要學佛人退回去學世間法、學儒家或學道家。後人誤解祖師的用心,以為學佛要先學世間法,實際上不是,這一點大家要搞清楚。當你懂了之後,就知道學佛要從哪裡下手。你要先認得這妄想的本心是空的,這才是根基,而不是去學世間法。
古今教育體系不同,現代人學佛,你直接學佛、直接讀經,就能開悟,因為世間的典籍都是生滅法,都是《楞嚴經》上講的:「浮塵諸幻化相。」都是有生、有滅,所以虛妄。因為虛妄所以稱之為浮塵。所起的作用也不是真實的,所以不能幫助你達到究竟,所以稱為幻化相。無論是儒家講的境界、道家講的境界,甚至小乘的偏真涅槃,都是幻化相,是「當處出生。隨處滅盡。」不是真實的。如有人教你依世間法起修,那正應了佛在《楞嚴經》上講:「是波旬所說」。《楞嚴經》是照妖鏡,你依《楞嚴經》、依大乘修學,不會有錯。
精舍提倡「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最後根本的「依智不依識。」「智」就是般若智慧。「識」就是眾生的情識,就是虛妄相想,即是常講的妄想。妄想就稱之為「識」,所以一旦你用情識在學佛法,所證得的是生滅、是輪迴,不會是解脫。現在很多地方是帶著世間心在教人學佛,也說自己的地方是道場,這是三惡道,是輪迴的場所。精舍所教的,是依佛菩薩、依古德,是真正成佛的道場、修學佛法的道場,不是修學世間法。學世間法的人也說他有道,那道是輪迴之道,不是成佛之道。掛著佛教招牌,裡面夾雜著世間法,說得好聽他是方便接眾,但這方便絕不能達到真實,不能達到究竟的目的,那種方便我們就不能使用,否則就應了那句「方便出下流」。就好像教小孩,給他一些輕鬆的活動,目的是讓他放鬆,讓他能夠休息一下,之後能夠專心學習,可是如果不斷的讓小孩放鬆,放到後來就變放逸、放肆,那你用的方便法、就不能達到解脫的目的。釋迦牟尼佛教學佛的弟子要依《沙彌律儀》學佛法。初學要依《學佛行儀》,要以戒為師,從戒生定,因定發慧,「戒、定、慧」是三無漏學,這樣學佛,就不會再來輪迴。那你依世間的學問、標準做,你充其量是個好人,卻不能出離三界。
有很多人認為,自己學淨土,只要做到世間的好人,就能夠往生淨土,實際上這想法完全錯誤,《阿彌陀經》跟《無量壽經》上所講的:「善男子。善女人。」「善」的標準不在五戒十善,如果五戒十善做好了,就能往生淨土的話,那忉利天王、四王天的這些天眾早就往生淨土了,為什麼還會有天人?就是因為他們沒有具足「信、願、行」,所以修學淨土的標準在於具足「信、願、行」,「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才算是「善男子。善女人。」這才稱為善,不是指五戒十善。如果五戒十善要做好才能往生,那麼《觀經》下品下生就成為妄語,「下品下生者。若有眾生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像近幾年看到有的死刑犯,懺悔往生了,這些人都是具諸不善,十惡不赦的人,所謂的大壞蛋,他們都能往生,原因在於他有「信、願、行」,不在於他的行為善不善。他行為不善,是因為他生前無知,這一生無知,後來懺悔,發菩提心念佛求生,所以他能夠往生,出離三界。所以重點是在於「出離心」,不在於善法,這點要清楚。對於佛法,尤其是淨土法門,絕不能用你的世間意作理解。那五戒十善能不能幫助往生呢?也能,它能夠使我們的蓮品增上,是有好處的。但是往生成就的關鍵點是在於「信、願、行」、在於「出離心」,不在於世間的善法,或是事相上的善行,這一點修學淨土法門的同修絕對要清楚。佛法講的是內學、講的是心法,不要被外面似是而非的說法所混淆。
大家都曉得要了生死,那就必須知道生死的根本在哪裡?怎麼來的?這才是學佛的基礎,這在《楞嚴經》上、大乘方等經典、大乘般若經典裡都講得非常多,如果你看不懂,你要懺悔你的業障,因為過去生沒有法布施,或是人家在印經的時候、印送經典的時候,你障礙人家或是說風涼話,或是給予制度上的障礙,那你要去佛前生大懺悔心,那自然你對於大乘就能夠安心、能夠深入,能看得懂,所以是要先懺悔業障。就好像一個碗,要盛無上甘露,碗要先洗乾淨。一切眾生都是法器,只是這法器帶著過去生所造的業,有點髒了,你先用懺悔之水把它洗乾淨,業障消了,佛法這無上甘露自然能夠潤澤到你心田裡去。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