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5日 星期六

心賦註 (7) │永明智覺禪師

 




心賦註 (精彩節錄)

永明智覺禪師


註心賦卷第一
宋杭州慧日永明寺智覺禪師延壽述......

任機啟號。應物成名。

一切法本無名。但是心為名。故般若經云。六塵鈍故。不自名。不自立。皆是因心立名。故云萬法本閑。而人自鬧。又云三阿僧祇名字。皆是心之異號。如天台淨名疏云。一法異名者。諸經異名。說真性實相。或言一實諦。或言自性清淨心。或言如來藏。或言如如。或言實際。或言實相般若。或言一乘。或言即是首楞嚴。或言法性。或言法身。或言中道。或言畢竟空。或言正因佛性。性淨涅槃。如是等種種異名。此皆是實相之異稱。故大智論偈言。般若是一法。佛說種種名。隨諸眾生類。為之立異字。大涅槃經云。如天帝釋有千種名。解脫亦爾。多諸名字。又云佛性者有五種名故。皆是赴機利物。為立異名也。而法體是一。未曾有異。如帝釋千名。名雖不同。終是目於天主。豈有聞異名故。而言非實相理。如人供養帝釋。毀憍尸迦。供養憍尸迦。毀於帝釋。如此供養。未必得福。末代執法者亦爾。或信賴耶自性清淨心。而毀畢竟空。或信畢竟空無所有。毀賴耶識自性清淨心。或言般若明實相。法華明一乘。皆非佛性。此之求福。豈不慮禍。若知名異體一。則隨喜之善。遍於法界。何所諍乎。又諸經內。逗緣稱機。更有多名。隨處安立。以廣大義邊。目之為海。以圓明理顯。稱之曰珠。以萬法所宗。號之曰王。以能生一切。詺之曰母。但是無義之真義。多亦不多。無心之真心。一亦不一。故華嚴私記云。取決斷義。以智言之。取能生長。以地言之。取其高顯。以山言之。取其深廣。以海言之。取其圓淨。以珠言之。此上約有名。尚乃無數。更有無名。豈可測量。如大法炬陀羅尼經云。佛告諸菩薩。汝等勿謂天定天也。人定人也。餓鬼定餓鬼也。乃至如一事有種種名。如一人有種種名。如一天。乃至餓鬼畜生有種種名。亦復如是。亦有多餓鬼。全無名字。於一彈指頃。轉變身體作種種形。如是眾生於一時間現無量色身。云何可得呼其名也。若餓鬼等。有生處名字。受食名字。及壽命名字。若地獄眾生。無有名字生處者。則其形亦無定。彼中惡業因緣未盡。故於一念中種種變身。釋曰。如地獄中。一日一夜之中萬生萬死。豈可名其名字耶。又無間獄中。一一身無間。各各盡遍八萬四千由旬。地獄之量不相障礙。是知業果不可思議。非獨聖果。如云清淨妙法身。湛然應一切。今時人將謂諸佛法身能分能遍。不信眾生亦一身無量身。以眾生業果不可思議故。是以經云。佛界不可思議。眾生界亦不可思議。


2022年10月14日 星期五

觀世音菩薩出家紀念日│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出家紀念日─農曆九月十九



觀世音菩薩出家紀念日│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


悟顯法師 講述


一者由我初獲妙妙聞心。心精遺聞。見聞覺知不能分隔。成一圓融清淨寶覺。故我能現眾多妙容。能說無邊秘密神咒。其中或現一首。三首。五首。七首。九首。十一首。如是乃至一百八首。千首。萬首。八萬四千爍迦羅首。

二臂。四臂。六臂。八臂。十臂。十二臂。十四。十六。十八。二十。至二十四。如是乃至一百八臂。千臂。萬臂。八萬四千母陀羅臂。

二目。三目。四目。九目。如是乃至一百八目。千目。萬目。八萬四千清淨寶目。

或慈或威。或定或慧。救護眾生。得大自在。

 

這是特別講現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之相,說神咒不可思議。「初獲妙妙聞心。」「根境雙融」叫做「妙」,「體絕稱謂」所以稱為「妙妙」。他初獲妙妙聞心,以此脫黏遺聞,就是不隨妄聞,也不隨聲塵,所以叫「脫黏遺聞」。聞性顯現也就是真性顯現,「見、聞、覺、知」本來是分隔的,現在回到原本的一心。所以說見聞覺知不能分隔,成一圓融清淨寶覺。本來眼是眼,耳是耳,鼻是鼻,舌是舌,分開了你的見聞覺知,現在「心精遺聞。」所以見聞覺知不能分隔,也就是真心顯現,所以六根能夠互用,因此他就能夠現眾多妙容,能說無邊秘密神咒。所以「脫黏遺聞,六用不隔」,這是講義上講的,「純一圓明清淨寶覺」,則大用無方,所以能現眾多妙容、說無邊神咒。他這裡所謂的「首」就是「頭」的意思,第一個:「首」能出眾物,觀世音菩薩的「頭」能夠出眾物,就是能現眾多妙容,它是最主要的。

 

觀世音菩薩的「手」有接引之功,「目」有明照之德。以眾生迷失本來的妙明真心,為八萬四千塵勞煩惱所惱害。所以說眾生業力不可思議。如今觀世音菩薩圓證一心,轉業力而為妙用,所以「首」出於群相,「手」接應無方,「眼」則照明無礙。所以一切變現不為煩惱,皆合涅槃清淨妙德,正是菩薩神力不可思議。

通身的手眼,毛孔光明,齊觀同時顯現,調伏眾生,所以說「或慈或威。或定或慧。」救護眾生得大自在,或以定動、或以智拔,所以叫「或定或慧。」這裡講「或慈或威。或定或慧。」什麼叫「或慈或威」?就是能調伏眾生、能夠折伏眾生,叫做「或慈或威。」或以「定動」、或以「智拔」。

一般人不知道什麼叫「定動」?就是以定慧來降伏動亂,所以叫「或以定動」。或以智慧來拔除煩惱,所以得大自在,這是講觀世音菩薩。

 

現「三首。五首。七首。」或是「二臂。四臂。六臂。八臂。」或是「三目。四目。九目。」乃至「八萬四千清淨寶目。」這「數」是指他能夠隨緣妙用,《華嚴經》上講:隨緣妙用無方德。當然不是說《華嚴經》上有這幾個字,而是說《華嚴經》具有這個義趣:隨緣妙用無方德。所以我們就不用在「數」上想:或是現兩目或是三目,這數字是代表什麼?你不用在那裡鑽牛角尖,因為它包括到八萬四千無量無邊,就是講他能夠隨緣妙用。以上是講菩薩能現眾多妙容。


節錄自 楞嚴經白話直解卷六 悟顯法師 講述


觀世音菩薩出家紀念日【觀世音菩薩的德行】

 

觀世音菩薩出家紀念日─農曆九月十九


觀世音菩薩出家紀念日│觀世音菩薩的德行


悟顯法師 講述


離苦得解脫。良哉觀世音。

於恆沙劫中。入微塵佛國。

       得大自在力。無畏施眾生。  

       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  

救世悉安寧。出世獲常住。

 這是總讚歎觀世音菩薩的德行。

「於恆沙劫中。入微塵佛國。得大自在力。」這是讚歎他有三十二應,所謂入國土現三十二應。然後「施無畏」,無畏施諸眾生,觀世音菩薩有十四種施無畏力,這上面都有講到。從「音」能入「妙」,所以叫「妙音」。唯觀世間音聲以成己德,所以叫「觀世音」。於「音」無所著,就叫「梵音」。應不失時,所以叫「海潮音」。這幾個特別要知道。

「從音入妙」就是從音聲來得圓通,不循聲流轉,所以叫「妙音」。聖人沒有自己,以物為己,因為與眾生同一體性。唯觀世間音聲以成己德,所以叫「觀世音」。於音無所著,所以叫「梵音」,也就是「清淨音」。應不失時,所以叫「海潮音」,海潮有漲潮有退潮,時時都有作用,所以叫「應不失時」,也就是尋聲救苦,隨機感應。故令此世間、出世間皆獲利益,所以說「救世悉安寧。出世獲常住。」

這是讚歎觀世音菩薩的德行,讚歎觀世音菩薩能幫助眾生離苦得解脫,於恆河沙劫中能夠現三十二應、十四種施無畏力幫助眾生。......

節錄自 楞嚴經白話直解卷六 悟顯法師 講述


2022年10月12日 星期三

宗鏡錄 卷九─3

 



宗鏡錄卷  (精彩節錄)

宋慧日永明妙圓正修智覺禪師延壽集

敕建慧福寺賜紫臣僧超海 

敕賜遺光寺臣僧通理奉

敕建大慈觀音寺臣僧廣持 


問。何意以絕釋妙。

答。只喚妙為絕。絕是妙之異名。如世人稱絕能耳。又妙是能絕。粗是所絕。此妙有絕粗之功。故舉絕以名妙。此絕非是斷絕。以無盡為絕。如還源觀云。一塵出生無盡遍。一塵之內。即理即事。即人即法。即依即正。即染即淨。即因即果。即同即異。即彼即此。即一即多。即廣即狹。即情即非情。即三身即十身。何以故。理事無礙。法如是故。十身互作。自在用故。唯普眼之境界也。如上事相之中。一一互相容相攝。各具重重無盡之境界也。經頌云。一切法門無盡海。同會一法道場中。如是次第展轉成。此無礙人方得悟。


2022年10月11日 星期二

【認識佛教--釋教三字經】 悟顯法師 集解編著 (下冊-26)

 


認識佛教─釋教三字經 (下冊)


悟顯法師 集解編著

十二因緣

自無明。至老死。十二因。為緣起。

這裡解釋十二因緣。

無明:就是平常人所說的糊塗、不明真理。由糊塗之助緣,就有妄行了,無明是導致妄行的。
眾生之所以妄行,皆因無明之故,所以說是「無明緣行」。
無明並不是真實存在的,它是妄覺、是迷惑、是貪瞋癡等煩惱。若不明真理,就有妄行,此即「無明緣行」。要怎樣打破它呢?只要一念覺悟,無明就破了,就像作夢一樣,無論是何種夢境,只要醒了就不再墮於當中。

行:就是妄行,就是造作諸業。又因有妄行之助緣,就對人事物有所辨識,即分別、識別。

認為某人事物好,則喜歡,就想要得到,或認為某人事物壞,則厭惡,就不要它,甚至傷害、排斥。因妄行的緣故,使眾生生起分別的妄識,所以說是「行緣識」。

識:就是分別、辨別、識別之心,也就是糊塗的認識、錯誤的認識。眾生過去世因為不明真理,而有妄行。有行就造業,造業就受報。

所以人死後的中陰身,在投胎的時候,就是根據過去世(活著時)所造的業,經過識別,選擇有業緣的父母而去投胎。
有何種業識就生成何種胞胎,所以稱為「識緣名色」。
中陰身的歸宿,均是隨過去所造的業,由業緣所支配。
你過去做的好事多、善業多,就會見到光明之地,若是投生在人道,則遇到環境條件好的有緣父母。
反之,因前生造惡業的緣故,則中陰身只能見到昏暗不好的情況,而投胎到窮苦之家,甚至去三惡道中。
若一個人惡業做得太多,他的中陰身是見不到光明之地,所見到的都是種種可怖的境界。
譬如:下冰雹打他、夜叉追他、虎狼要吃他等等,嚇得他慌不擇路,以致躲進壞的地方,投生到條件惡劣、窮苦潦倒的人家。
另外,因為惡業多、業障深、心性昏暗的緣故,他只能看到幽暗、昏昧的光即三惡道光。當看到時,他會認為這些暗光和他的心相應,就跑到那裡,投到三惡道裡去了。
眾生想要了分段生死,就要在修行的時候,見一切境界而心不動,不為境所攝引,不生愛惑,這樣功夫就真正做到有把握了,縱然到了中陰境界,見一切境,你心也不動了。即使見到男女同房交媾行淫,你心也不動,那你就不會投胎了。
人之所以投人胎,就是因為他在中陰身時,見到了有緣父母而心動,作為第三者加入到同房的父母當中去了。當男人射精時,就將其沖到女人的子宮裡面去,這就是投胎、住胎,一念把持不住就住進去了。

名色:就是初入胎中,也就是神識剛到了子宮裡面,這時只具色蘊,而「受想行識」四蘊尚只徒有虛名。
這名色是一胞膿漿,像瘡裡面的膿一樣,這是男女精卵匯合在一起而成的,無以名之,則叫做「名色」。借這名色的助緣,漸漸形成長出胎形,六根也漸漸長成,謂之「名色緣六入」。
人死後作七,就是因為中陰身每七天就會有一個變化。
投胎後也是七天一個變化:最初像一團漿,慢慢像一個膿瘡,慢慢長成一個胞,慢慢長成胎形,慢慢長出頭、四肢,但六根未具,慢慢長出眼、耳、鼻、舌等六根,慢慢長出毛髮、指甲……

六入:指的就是「見、聞、嗅、嘗、覺、知」六種心性。在胎胞裡,人的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都已長成,能起見、聞、嗅、嘗、覺、知各種作用。「根」對「境(塵)」時,則會有這六種性能,這就是「六入」。又藉由六入當助緣而形成「觸」。

觸:是六根接觸六塵的意思。懷胎圓滿了,要下生出胎了,胎兒初生開始與外界環境接觸了。

名色、六入是在胎胞裡,而「觸」是出胎,母胎內和外界環境的溫度相差很多,所以嬰兒剛出胎時,和外界空氣一接觸,全身就感到像針在戳一樣難受,痛苦得猶如「活馬剝皮」,所以出生的胎兒沒有一個是笑的,都是哭著來到這個世上。
我們常說生、老、病、死、苦。
「生」的確是苦,胎兒硬是從母親的盆骨間(像兩座大山)被擠出來,不僅嬰兒苦,母親也是痛得死去活來,有時遇到胎位不正、難產或大出血,還會有生命的危險。
但是,人就是這樣,這種痛苦他也能忍,而且痛苦過後就忘掉了,還覺得生活愜意快樂,等他要離開這世界時,他還戀戀不捨,所以這娑婆世界以「堪忍」而得名。
由於與外界環境接觸,會生起苦、樂、憂、喜等感受,所以叫做「觸緣受」。

受:就是領納、領受、接受的意思。小兒一開智慧,就有受。
如:眼受色、耳受聲、鼻受香、舌受味、身受觸、意受法。由於六根對六塵,會生起色、聲、香、味等等感受。
從業識投胎以來,識、名色、六入、觸、受則是感過去世「無明、行」所造的因,而於「現在世」所得的五種苦果。由此受而生出貪愛,所以叫做「受緣愛」。

愛:是對境產生愛欲的念頭。心起了貪愛,就一定要想方法得到手,占為己有,此即「愛緣取」。

緣:是幫助的意思,既然愛,這緣就幫助你把所愛之物想辦法取到手。

取:是追求、造作。既然有求取,則有得。因有得之故,所以謂之「取緣有」。因為你要得到手,你這個求取之心就會幫助你把它得到而擁有之。

有:就是「業」已形成。「有」是求取而得,因為求取之故,則造作成業。
譬如:打乒乓球、排球,想拿到獎牌、創造出好成績,平常不進行刻苦訓練,就不會具有高超的技能水平及好成績。做任何事情都是造業,只是業有善、惡不同而已。
修行有所求也是造業,但修行所要修的是淨業,不墮在善惡二邊,最究竟的善就是清淨。
這裡要強調,有求、有所得,都是世間的事。學佛就是要知道實相,並證入,若修偏,反而對於世間有所求、有所得,那就壞了。心有所得,就不是成佛,而是成魔了。
《心經》云:「以無所得故」,心裡要一絲不掛、一塵不染,才能成佛。凡夫俗子執妄為真,執著假相,認為實有,總要有所得。
因為有求、有所得之故,就會造業受報。所以,「愛、取、有」是現在世所造的因。你現在造業就是造因,將來就要受果報。業果不亡,必透過緣於來世之生,受未來的生死苦果。
更因為心有所得的緣故,必然持續生死流轉,生死不能了。所以,「有」就是有生死,叫做「有緣生」。
生:是受現在世所造的因,而感得未來世的五蘊身。有生則一定有老死,這是一定的,所以叫「生緣老死」,除非學佛修行有成就,才得以脫離生死循環。

老死:是未來世之身又要漸漸老了、死了。人老了,不免憂苦悲惱。人到死的時候,家屬哭哭啼啼,捨不得親人離去。要死的人也是哭哭啼啼,捨不得離開親人家屬,捨不得丟掉自己所擁有的一切,捨不得離開這個娑婆世界。
人老將死,生離死別,誰不憂悲苦惱呢?因為眾生執著很深,即使活得再久,也不甘心死去,都希望再多活些時間,所以說人是愚癡的!
人們不知道自己本具佛性並不是隨著人的生死而生滅。就是說,這個佛性並不是由於小毛頭出生了才有,也不因為人死了,靈識就沒有了。
人死了,只不過是這具皮囊壞了,不堪使用,就像房子壞了,要搬個家、另換間房子一樣。所以,不要執著這身體是真的,以至於貪戀這個世界,不肯離去。
尤其是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更要坦坦然然、歡歡喜喜地去。這個娑婆世界是五濁惡世,是令人痛苦煩惱的地方,而西方極樂世界是最快樂的光明世界。離開痛苦煩惱之地而到快樂光明的地方,又何樂而不為呢?
所以,真修行人的妄念比較輕,是不怕死的。再說,人死時是痛苦萬般的。因為這時四大要分散。地大分散時,就像一座大山壓在身上一樣沉重;水大分散時,就像整個身體浸在水裡一樣,潮濕寒冷;火大分散時,就像火燒一樣,身體熱得難受極了;風大分散時,就像大風吹捲山上的泥土,一層一層地削掉,這叫做「風刀解體」,這痛苦最厲害。當最後一口氣不來,就是風大分散完了,所以呼吸不來,這時就像「生龜脫殼」一樣,一隻活著的烏龜,被活生生把殼拔掉,十分痛苦淒慘。所以,每個臨死的人,都是呻吟哀嚎、痛苦萬端的。


2022年10月10日 星期一

心賦註 (6) │永明智覺禪師

 




心賦註 (精彩節錄)

永明智覺禪師


註心賦卷第一
宋杭州慧日永明寺智覺禪師延壽述......

事廓恆沙。理標精實。吞滄溟於毛孔。唯是自因。卷法界於塵中。匪求他術。
首楞嚴經云。眾生迷悶。背覺合塵。故發塵勞。有世間相。我以妙明不生不滅合如來藏。而如來藏。唯妙覺明圓照法界。是故於中。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小中現大。大中現小。不動道場現十方界。身含十方無盡虛空。於一毛端現寶王剎。坐微塵裏轉大法輪。是知背境觀心。自然大明相含。不為物轉。亦如芥納須彌等。百門義海云。且如見山高廣。是自心現作大。今見塵小時。亦是自心現作小。今由見塵。全以見山高之心。而今現塵也。是故即小容大。如云萬象如須彌。淨心如芥子。故云森羅及萬象。一法之所印。即是萬法一心。一心萬法。故稱毛吞巨海。芥納須彌。非干神通變化之力。真心具德法性如是。如華嚴記云。如經一毛端中一切世界差別性者。謂一毛端性。即是一切世界差別性。今一切世界即事。隨其法性即一毛端。以性即毛端。諸界即性故。

2022年10月9日 星期日

心賦註 (5) │永明智覺禪師


 



心賦註 (精彩節錄)

永明智覺禪師


註心賦卷第一
宋杭州慧日永明寺智覺禪師延壽述......

靈性有殊。該通匪一。

此一心靈臺之性。最靈最妙。作萬法之王。為群有之體。豎徹三世。橫亘十方。大智度論云。在有情數中為佛性。在無情數中為法性。所以華嚴經頌云。法性遍在一切處。一切眾生及國土。三世悉在無有餘。亦無形相而可得。如肇論離微體淨品云。夫性離微者。則非取非捨。非修非學。非本無今有。非本有今無。乃至一法不生。一法不滅。非三界所攝。非六趣所變。非愚智所改。非真妄所轉。平等普遍。一切圓滿。總為一大法界幻化靈宅。迷之者歷劫浪修。悟之者當體凝寂。

千途盡向於彼生。萬象皆從於此出。

淨名經云。一切法以無住為本。無住者。一切眾生第八識心。此心無住無本。故云從無住本。立一切法。如華嚴經云。不離於心。所見清淨。又云。不離於心無處所。是知心生一切法。如地出水。如谷孕風。如石生雲。如木出火。是知離心無法。離法無心。如長者論云。若直說第八種子識為如來藏者。即業種恆真。生怖難信。以法如是之力。何一含識而不具神通。承本覺性之功。豈一剎塵而靡含道跡。故華嚴經云法如是力者。本合如然。又云佛神力者。應真曰神。所以古德云。自力與佛力無別。自智與佛智無差。又云。一身即以法界為量。自他之境都亡。法界即自身遍周。能所之情見絕。如大海之渧。渧渧之中皆得大海。比眾生之心。心心皆含佛智。

宗鏡錄 卷九─2

 


宗鏡錄卷  (精彩節錄)

宋慧日永明妙圓正修智覺禪師延壽集

敕建慧福寺賜紫臣僧超海 

敕賜遺光寺臣僧通理奉

敕建大慈觀音寺臣僧廣持 


淨名疏問云。玄義處處多明觀心。已恐不可。入文復爾。將不壞亂經教耶。

答。說經本為入道。若懷道之賢。觸處觀行。豈有尋求涅槃聖典。而不觀行者乎。但巧說得宜。非止不損文義。兼得觀慧分明。分別法門。非觀何逮。豈有壞亂之咎乎。夫有所說。意在言前。祖佛本意。皆為明心達道。假以文義。直指心原。豈可執詮迷旨。背心求道耶。所以正法念處經偈云。天龍阿修羅。地獄鬼羅剎。心常為導主。如王行三界。心將詣天上。復行於人中。心將至惡道。心輪轉世間。寶雨經云。云何菩薩得奢摩他毗鉢舍那善巧。謂此菩薩心善巧。已觀察諸法如幻如夢。思惟諸法。此是善法。此非善法。此出離法。此不出離法。謂諸菩薩觀一切法。皆依於心。心為自性。心為上首。能攝受心。善調伏心。善了知心。故能攝此一切諸法。既善調伏。又善了知。由此因緣。便能修習奢摩他法。如是繫心。如是止心。及安住心。勤修如是奢摩他故。便能安住心一境性。弘道廣顯定意經云。彼德本者。了識心本。以此心行。慈及眾生。識了知彼。空無我人。其心德本。助勸於道。故知心為德本。即是總相。心佛眾生。三之別相。心是總相者。法界染淨。萬類萬法。不出一心。是心即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故名總相。餘染淨二緣。各屬二類。然總相說十法界中。六道為染。四聖為淨。則十法界中染淨二緣。凡聖兩道。俱不出一心矣。故經云。心能導世間。即自在義。心能遍攝受。即隨行義。如是一心法。皆自在隨行。金剛三昧論云。出世之因者。入實相觀。出世之果者。一味解脫。故知初則信心而入道。後則證心而得果。始終不出宗鏡矣。入楞伽經偈云。唯心無所有。諸行及佛地。去來現在佛。三世說如是。賢劫定意經云。等視一切諸法根原。皆如是諦。本無所有。是曰一心。華嚴經夜摩天宮偈讚品云。譬如工畫師。分布諸彩色。虛妄取異色。大種無差別。大種中無色。色中無大種。亦不離大種。而有色可得。心中無彩畫。彩畫中無心。然不離於心。有彩畫可得。彼心恆不住。無量難思議。示現一切色。各各不相知。譬如工畫師。不能知自心。而由心故畫。諸法性如是。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應知佛與心。體性皆無盡。若人知心行。普造諸世間。是人則見佛。了佛真實性。心不住於身。身亦不住心。而能作佛事。自在未曾有。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疏釋云。此頌顯於具分唯識。此不相知義。謂非唯所畫之法。自不相知。喻所變之境。無有體性。能畫之心。念念生滅。自不相知故。亦不能知於所畫。雙喻心境皆無自性。各不相知。故言不能知自心。而由心故畫。又雖不知畫心。而由心能畫。喻眾生雖迷心現量。而心變於境。又由不能知所畫。但畫於自心。故能成所畫。喻眾生由迷境唯心。方能現妄境。又喻正由無性。方成萬境。故云諸法性如是。應觀法界性者。即真如理觀。一切唯心造者。即唯識事觀。以理觀唯識之性。諸佛證此為成佛之體。以事觀唯識之相。眾生達此為出離之門。如華嚴演義云。良以一文之妙。攝義無遺。一偈之功。能破地獄。故普賢菩薩告善財言。我此法海中。無有一文。無有一句。非是捨施轉輪王位而求得者。非是捨施一切所有而求得者。釋曰。以一是一切之一故。稱性之一故。纂靈記云。有京兆人姓王。失其名。本無戒行。曾不修善。因患致死。被二人引至地獄。地獄門前見一僧。云是地藏菩薩。乃教誦偈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菩薩授經已。謂之曰。誦得此偈。能破地獄苦。其人誦已。遂入見王。王問此人。有何功德。答云。唯受持一四句偈。具如上說。王遂放免。當誦此偈時。聲所至處。受苦之人。皆得解脫。後三日方穌。憶持此偈。向諸道俗說之。參驗偈文。方知是華嚴經夜摩天宮。無量菩薩雲集所說。即覺林菩薩偈。意明地獄心造。了心造佛。地獄自空耳。故知若觀此心。言下離苦。不唯破地獄界。乃至十法界一時破。以入真空一際法故。則平等真法界。無佛無眾生。此非妙術神通。假於他勢。以法如是故。可驗自心。不可思議神妙之力。高而無上。淵而不深。延而不長。促而非短。廣而無相。顯而無蹤。有而不常。無而不滅。照體獨立。稱性普周。妙萬物。故稱之為神。孕一切。故名之為母。統御該攝。通變無窮。任照忘疲。若明鏡之寫像。應緣無作。猶虛谷之傳聲。居方而方相分明。處圓而圓文顯現。在悟而悟成諸佛。墮迷而迷作眾生。跡任千途。本地不動。台教云。心如幻化。但有名字。名之為心。適言其有。不見色質。適言其無。復起慮想。不可以有無思度。故名心為妙。非是待粗成妙。以絕待為妙。故傅大士稱為妙神。亦云妙識。妙神即是法身。佛若無妙神。誰受寂滅樂。寶藏論云。其為也形。其寂也冥。本淨非瑩。法爾天成。光超日月。德越太清。萬物無作。一切無名。轉變天地。自在縱橫。恆沙而用。混沌而成。誰聞不喜。誰聞不驚。如何以無價之寶。隱於陰入之坑。是以體之即妙即神。顯無價之寶。迷之成粗成昧。墮陰入之坑。遍覽圓詮。釋之莫盡。仰唯諸聖。讚之靡窮。可謂入道玄關。成佛妙訣。乃至凡聖因果。行位進修。不離此心而得成辦。契同心性。何德不收。以一切法。隨所依住。皆於一心。頓圓滿故。如斯之事。豈非絕待之妙耶。如法華玄義云。絕待明妙者。為四。一。隨情三假法起。若入真諦。待對即絕。故身子云。吾聞解脫之中。無有言說。此三藏經中。絕待意也。二。若隨理三假。一切世間。皆如幻化。即事而真。無有一事而非真者。更待何物為不真耶。望彼三藏。絕還不絕。即事而真。乃是絕待。此通教絕待也。三。別教。若起望即真之絕。還是世諦。何者。非大涅槃。猶是生死世諦。絕還有待。若入別教中道。待則絕矣。四。圓教。若起說無分別法。即邊而中。無非佛法。亡泯清淨。豈更佛法待於佛法。如來法界故。出法界外。無復有法可相形比。待誰為粗。形誰得妙。無所可待。亦無所絕。不知何名。強言為絕。大涅槃經云。大名不可稱量。不可思議。故為大。譬如虛空。不因小空名為大也。涅槃亦爾。不因小相名大涅槃。妙亦如是。妙名不可思議。不因於粗而名為妙。若謂定有法界。廣大獨絕者。此則大有所有。何謂為絕。今法界清淨。非見聞覺知。不可說示。經云止止不須說。我法妙難思。止止不須說。即是絕言。我法妙難思。即是絕思。又云。是法不可示。言辭相寂滅。亦是絕歎之文。不可以待示。不可以絕示。滅待滅絕。故言寂滅。又云。一切諸法。常寂滅相。終歸於空。此空亦空。則無復待絕。中論云。若法為待成。是法還成待。今則無因待。亦無所成法。華手經云。既得無生忍。亦不生無生。生即無生。是名絕待。降此已外。若更作者。絕何物。顯何理。流浪無窮。則墮戲論。乃是迷情分別。絕待不絕。非絕非待。待於亦待亦絕。言語相逐。永無絕矣。何者。言語從覺觀生。心慮不息。語何由絕。如癡犬逐塊。徒自疲勞。塊終不絕。若能妙悟寰中。息覺觀風。心水澄清。言思皆絕。如黠師子放塊逐人。塊本既除。塊則絕矣。妙悟之時。洞知法界外無法而論絕者。約有門明絕也。是絕亦絕。約空門明絕也。如駃馬見鞭影。無不得入。是名絕待妙也。用是兩妙。妙上三法。眾生之法。亦具二妙。稱之為妙。佛法心法。亦具二妙。稱之為妙。

【認識佛教--釋教三字經】 悟顯法師 集解編著 (下冊-25)

 



認識佛教─釋教三字經 (下冊)


悟顯法師 集解編著

四諦

曰苦集。曰滅道。四諦法。須尋討。

先講第三句。
「四諦法」的「四諦」,就是一、二兩句中的「苦、集」、「滅、道」。

釋迦牟尼佛初成正覺,在摩竭提國阿蘭若法菩提場中,坐大寶華王座,現千丈盧舍那身,為四十二位法身大士說圓滿修多羅教,那便是《大方廣佛華嚴經》。最後的一會在逝多林園,已有二乘聖者們在座,但是他們對於這圓頓大教不能接受。世尊不得已,才依本起末,而說四諦法論。

《法華經》方便品上說:「我始坐道場。觀樹亦經行。於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眾生諸根鈍。著樂癡所盲。如斯之等類。云何而可度。爾時諸梵王。及諸天帝釋。護世四天王。及大自在天。並餘諸天眾。眷屬百千萬。恭敬合掌禮。請我轉法輪。我即自思惟。若但讚佛乘。眾生沒在苦。不能信是法。破法不信故。墜於三惡道。我寧不說法。疾入於涅槃。尋念過去佛。所行方便力。我今所得道。亦應說三乘。」三乘者,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也。「諸佛以方便力。於一佛乘分別說三。」所謂四諦法,就是這樣來的。

那麼,苦、集、滅、道的四諦,如何講法呢?第一、苦者,逼迫為義。有三苦、八苦以及種種諸苦。三苦者,苦苦、行苦、壞苦。八苦者,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三苦、八苦所不收者,名種種諸苦。這許許多多的苦逼惱眾生的身心,迫害眾生不得自在,所以說,苦以逼迫為義。


佛未出世以前,印度人的宗教氣氛本來就很濃厚,山林水邊、深山窮谷中修苦行而求脫苦、生天的道者,所在皆是。但是他們不研究,苦的因由如何才能解脫,所以世尊譏刺他們,「以苦欲捨苦」,是不起絲毫作用的。那麼,苦是如何的除法呢?苦必有因。由有苦因,才感到苦果。苦的因是「集」。集者,招感為義,也有積聚的意思。然而「集」只是一個總綱,它的細目是:貪、瞋、癡、慢、疑。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前五叫五鈍使,後五叫五利使。由於內心上有了貪、瞋、癡,經不起人欲的刺激,發動於身、口,而造出殺、盜、淫、妄等等的惡行。惡行是因,三苦、八苦是果。怡山了然禪師禮佛發願文上說:「十纏、十使積成有漏之因,六根、六塵妄作無邊之罪。」懂得這兩聯的引文,對於苦、集的因果關係,就了如指掌了。

現在講到「滅」諦了。滅者,滅去煩惱障貪、瞋、癡而證入涅槃,超越三界,了脫生死。只是滅去煩惱障而後的聖者,如舍利弗、大目犍連,儘管住世若干年而後入滅,他們的生和死,皆可以自由。

由於迷失真心,所以妄生煩惱,煩惱平常不會起現行它就潛伏在我們的心中。遇到外境的刺激,它馬上會暴發出來。我們固然不聾不瞎,即使生下來,就是既聾又瞎的殘廢者,照樣有和他與生俱來的欲望煩惱。如何才能將這些壞念頭由減輕而消滅,這不是說說就成,是要經過一番功夫來磨鍊的。功夫是什麼?那便是「道」諦。

道諦的「道」。道者,道路。譬如你要進城,城門是必經之道。我們要想斷煩惱,脫離苦果而證入涅槃,必得經過三十七種道品的修鍊,而後方可成功。品者,品類,以類相從也。
三十七道品又分為七類:一、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二、四正勤:未生惡令不生、已生惡令滅、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長;三、四如意足:欲、念、進、慧;四、五根:信、進、念、定、慧;五、五力:同於五根;六、七覺支:念、擇、進、喜、輕、安、定、捨;七、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苦、集、滅、道為什麼都稱諦?諦者,實也。《佛遺教經》上說:月可以令熱。日可以令冷。佛說四諦,不可令異。

我們現在將四諦綜合起來說一說:「苦是世間果,集是世間因,滅是出世間的果,道是出世間的因。」所以苦、集、滅、道,俱備了世間、出世間的兩重因果。

假如有人問:「因在前,果在後,是必然的法則。為什麼四諦法中卻顛倒其詞呢?」要知道,這是世尊方便善巧的說法。因為要使眾生先知道世間是苦,而後探討出苦的因由,再設法消滅苦因,是之謂:「知苦斷集。」可是問題又來了:集因斷而苦果離,那麼,我們又向什麼處安身立命呢?有,那便是涅槃「滅諦」。然而煩惱集因,不是隨便可以斷,涅槃之果,也不是無條件可以證。所以要修「道」。這便是「慕滅修道」。有涅槃的樂果,使眾生羨慕,而後我們方肯修道。

所以佛在《法華經》上說:「我此九部法。隨順眾生說。」九部法者,大、小乘佛教也。世尊說四諦的方便,已夠明顯的了。

《佛遺教經》上有所謂三轉四諦法輪的話,輪等於附屬於火車之下鋼鐵鑄成的「輪」盤。火車沒有這輪盤的「轉」動,不能風馳電掣的行駛於鐵軌之上,作客貨的使用。但是,當它正迅速地向前行駛時,鐵軌上不管有什麼東西,都會被它碾碎。佛法有摧毀、降伏魔怨的力量,使眾生由凡夫而進入聖賢之域,由此岸而誕登彼岸,有摧碾的意思,也有運轉的意思,所以以輪來作一比喻。然而,法既然稱輪,說法之說,也就名之為轉。那麼,如何叫做三轉呢?

第一、示相轉。示相者,告訴弟子們以四諦之相。所謂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滅,可證性。此是道,可修性。

這裡面的性和示相轉的相,同一個講法。

第二、勸修轉。勸修者,勸導弟子們修行也。所謂此是苦,汝應知。此是集,汝應斷。此是滅,汝應證。此是道,汝應修。
第三、作證轉。作證轉者,為弟子們作證明也。也就是應知、應斷、應證、應修的法,我都一一地如實做到了。所謂「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斷。此是滅,我已證。此是道,我已修。」

以上四諦是用天臺四教裡的藏教方便解釋給大家聽,但是未達「圓教無作四諦」,上面未說圓滿,有想了解的同修可以看永明延壽大師的《宗鏡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