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1日 星期六

妄盡還源觀





目 錄
華嚴三祖賢首法藏法師聖像  
華嚴三祖賢首法藏法師傳略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華嚴金師子章


華嚴三祖賢首法藏法師傳略
師。諱法藏。康居國人。姓康氏。來居長安。往侍智儼。盡得其教。以巾幘說法。武后度之為僧。乙未詔師開示華嚴宗旨。方序經題。口出白光。須臾成蓋。后大悅。賜號賢首。詔佐實叉難陀譯《華嚴經》。既畢。詔講新經。大地震動。即日指殿隅金獅子為曉譬之因。其說著(金師子章)。睿宗受內禪。請師授菩薩大戒。師講《華嚴》三十餘遍。《楞伽》。《密嚴》。《梵網》。《起信》。《心經》。皆有義疏。先天元年。終於大薦福寺。贈鴻臚卿。是為華嚴三祖。

贊曰
來必有因 燃指立誓
遊毗盧海 窮法界致
口門放光 神京震地
偉哉吾師 垂範萬世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唐京大薦福寺翻經沙門法藏 述
夫滿教難思。窺一塵而頓現。圓宗叵測。睹纖毫以齊彰。然用就體分非無差別之勢。事依理顯自有一際之形。其猶病起藥興。妄生智立。病妄則藥妄。舉空拳以止啼。心通則法通。引虛空而示遍。既覺既悟何滯何通。百非息其攀緣。四句絕其增減。故得藥病雙泯。靜亂俱融。消能所以入玄宗。泯性相而歸法界。竊見玄綱浩瀚。妙旨希微。覽之者詎究其源。尋之者罕窮其際。是以真空滯於心首。恆為緣慮之場。實際居於目前。翻為名相之境。今者統收玄奧。囊括大宗。出經卷於塵中。轉法輪於毛處。明者德隆於即日。昧者望絕於多生。會旨者山嶽易移。乖宗者錙銖難入。輒以旋披往誥。  覿舊章。備三藏之玄文。憑五乘之妙旨。繁辭必削。缺義復全。雖則創集無疑。況乃先規有據。窮茲性海。會彼行林。別舉六門通為一觀。參而不雜一際皎然。冀返迷方情同曉日。佩道君子俯而詳焉。今略明此觀總分六門。先列名後廣辨。
一顯一體。謂自性清淨圓明體。二起二用。一者海印森羅常住用。二者法界圓明自在用。三示三遍。一者一塵普周法界遍。二者一塵出生無盡遍。三者一塵含容空有遍。四行四德。一者隨緣妙用無方德。二者威儀住持有則德。三者柔和質直攝生德。四者普代眾生受苦德。五入五止。一者照法清虛離緣止。二者觀人寂怕絕欲止。三者性起繁興法爾止。四者定光顯現無念止。五者事理玄通非相止。六起六觀。一者攝境歸心真空觀。二者從心現境妙有觀。三者心境秘密圓融觀。四者智身影現眾緣觀。五者多身入一鏡像觀。六者主伴互現帝網觀。
一顯一體者。謂自性清淨圓明體。然此即是如來藏中法性之體。從本已來性自滿足。處染不垢。修治不淨。故云自性清淨。性體遍照。無幽不燭。故曰圓明。又隨流加染而不垢。返流除染而不淨。亦可在聖體而不增。處凡身而不減。雖有隱顯之殊而無差別之異。煩惱覆之則隱。智慧了之則顯。非生因之所生。唯了因之所了。《起信論》云。真如自體有大智慧光明義故。遍照法界義故。真實識知義故。自性清淨心義故。廣說如彼。故曰自性清淨圓明體也。

自下依體起二用者。謂依前淨體起於二用。一者海印森羅常住用。言海印者。真如本覺也。妄盡心澄。萬象齊現。猶如大海因風起浪。若風止息。海水澄清。無相不現。《起信論》云。無量功德藏。法性真如海。所以名為海印三昧也。經云。森羅及萬象。一法之所印。言一法者。所謂一心也。是心即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
體。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妄念唯一真如。故言海印三昧也。《華嚴經》云。或現童男童女形。天龍及以阿修羅。乃至摩睺羅伽等。隨其所樂悉令見。眾生形相各不同。行業音聲亦無量。如是一切皆能現。海印三昧威神力。依此義故。名海印三昧也。二者法界圓明自在用。是華嚴三昧也。謂廣修萬行。稱理成德。普周法界。而證菩提。言華嚴者。華有結實之用。行有感果之能。今則託事表彰。所以舉華為喻。嚴者行成果滿。契理稱真。性相兩亡。能所俱絕。顯煥炳著。故名嚴也。良以非真流之行。無以契真。何有飾真之行。不從真起。此則真該妄末。行無不修。妄徹真源。相無不寂。故曰法界圓明自在用也。《華嚴經》云。嚴淨不可思議剎。供養一切諸如來。放大光明無有邊。度脫眾生亦無限。施戒忍進及禪定。智慧方便神通等。如是一切皆自在。以佛華嚴三昧力。依此義故。名華嚴三昧也。

三示三遍者。謂依前二用。一一用中。普周法界。故云遍也。言三遍者。一者一塵普周法界遍。謂塵無自性。攬真成立。真既無邊。塵亦隨爾。經云。華藏世界所有塵。一一塵中見法界。寶光現佛如雲集。此是如來剎自在。準此義故。當知一塵普周法界也。二者一塵出生無盡遍。謂塵無自體。起必依真。真如既具恆沙眾德。依真起用。亦復萬差。《起信論》云。真如者自體有常樂我淨義故。清涼不變自在義故。具足如是過恆沙功德。乃至無有所少義故。經云。如此華藏世界海中。無問若山若河。乃至樹林塵毛等處。一一無不皆是稱真如法界。具無邊德。依此義故。當知一塵即理即事。即人即法。即彼即此。即依即正。即染即淨。即因即果。即同即異。即一即多。即廣即狹。即情即非情。即三身即十身。何以故。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法如是。故十身互作自在用故。唯普眼之境界也。如上事相之中。一一更互相容相攝。各具重重無盡境界也。經云。一切法門無盡海。同會一法道場中。如是法性佛所說。智眼能明此方便。問。據其所說。則一塵之上理無不顯。事無不融。文無不釋。義無不通。今時修學之徒。云何曉悟。達於塵處頓決群疑。且於一塵之上。何者是染。云何名淨。何者為真。何者稱俗。何者名生死。何者名涅槃。云何名煩惱。云何名菩提。云何名小乘法。云何名大乘法。請垂開決。聞所未聞。答。大智圓明。睹纖毫而周性海。真源朗現。處一塵而耀全身。萬法起必同時。一際理無前後。何以故。由此一塵虛相。能翳於真。即是染也。由此塵相空無所有。即是淨也。由此塵性本體同如。即是真也。由此塵相緣生幻有。即是俗也。由於塵相念念遷變。即是生死。由觀塵相生滅相盡。空無有實。即是涅槃。由塵相大小皆是妄心分別。即是煩惱。由塵相體本空寂。緣慮自盡。即是菩提。由塵相體無遍計。即是小乘法也。由塵性無生無滅。依他似有。即是大乘法也。如是略說。若具言之。假使一切眾生懷疑各異。一時同問如來。如來唯以一塵字而為解釋。宜深思之。經云。一切法門無盡海。一言演說盡無餘。依此義故。名一塵出生無盡遍。三者一塵含容空有遍。謂塵無自性即空也。幻相宛然即有也。良由幻色無體。必不異空。真空具德。徹於有表。觀色即空。成大智而不住生死。觀空即色。成大悲而不住涅槃。以色空無二。悲智不殊。方為真實也。《寶性論》云。道前菩薩。於此真空妙有。猶有三疑。一者疑空滅色。取
斷滅空。二者疑空異色。取色外空。三者疑空是物。取空為有。今此釋云。色是幻色必不礙空。空是真空必不礙色。若礙於色即是斷空。若礙於空即是實色。如一塵既具如上真空妙有。當知一一塵等亦爾。若證此理。即得塵含十方。無虧大小。念包九世。延促同時。故得殊勝微言。纖毫彰於圓教。奇特聖眾。輕埃現於全軀。迥超言慮之端。透出筌罤之表。經云。如有大經卷。量等三千界。在於一塵內。一切塵亦然。有一聰慧人。淨眼普明見。破塵出經卷。廣饒益眾生等。若據理而言。即塵眾生妄計。經卷即大智圓明。智體既其無邊。故曰量等三千界。依此義故。名一塵含容空有遍也。

自下依此能遍之境。而行四德。謂依前一塵能遍之境。而修四種行德。一者隨緣妙用無方德。謂依真起用。廣利群生。眾生根器不等。受解萬差。樂欲不同。應機授法。應病與藥。令得服行。《維摩經》中具明斯義。又以大悲故。名曰隨緣。以大智故。名為妙用。又不壞假名。而常度眾生。故曰隨緣。了知眾生性空。實無度者。名為妙用。又理即事故名隨緣。事即理故名妙用。又真不違俗故隨緣。俗不違真故妙用。又依本起末故隨緣。攝末歸本故妙用。良以法無分齊。起必同時。真理不礙萬差。顯應無非一際。用則波騰鼎沸。全真體以運行。體則鏡淨水澄。舉隨緣而會寂。若曦光之流彩。無心而朗十方。如明鏡之端形。不動而呈萬像。故曰隨緣妙用無方德也。二者威儀住持有則德。謂行住坐臥。四威儀也。大乘八萬。小乘三千。為住持之楷模。整六和之紊緒。出三界之梯磴。越苦海之迅航。拯物導迷莫斯為最。但以金容匿彩。正教陵夷。傳授澆訛。師於己見。致使教無綱紀。濫挹淳流。得失齊舉。妄參真淨。故令初學。觸事成非。不依經律混亂凡情。自陷陷他。甚可悲矣。故《瑜伽論》云。非大沉非小浮。常住於正念根本眷屬淨修梵行。《華嚴經》云。戒是無上菩提本。應當具足持淨戒。《梵網經》云。微塵菩薩眾。由是成正覺。《起信論》云。以知法性體無毀禁。是故隨順法性。行尸波羅蜜。所謂不殺。不盜。不淫。不妄語。遠離貪瞋欺詐。諂曲邪見。亦應遠離憒鬧。少欲知足。乃至小罪心生大怖。不得輕於如來所制禁戒。常護譏嫌。不令眾生妄起過罪。用此威儀住持。以化眾生也。問。準上文所說。真如一相佛體無二。具足一切功德者。何故要須威儀等戒行耶。答。譬如大摩尼寶體性明淨。久被塵累。而有粗穢之垢。若人唯念寶性。不以種種磨治。終不得淨。真如之法體性空淨。久被無明煩惱垢染。若人唯念真如。不以持戒定慧種種熏修。終無淨時。準此義故理須持戒也。問。出家五眾。超然出俗。可具威儀。在家之流。身纏俗網。寧無愆犯。答。出家之輩自有嚴科。在家之儔。通持五戒。夫三歸五戒者。蓋是出苦海之津梁。趣涅槃之根本。作毗尼之漸次。為七眾之崇基。萬善藉此而生。寔佛法之平地。經云。尸羅不清淨。三昧不現前。當知戒為定體。慧為定用。三學圓備。即證菩提。《四分律》云。第一持戒不毀犯。比丘威儀自端嚴。怨家之人不能近。若不如法即被訶。依此義理。故云威儀住持有則德。三者柔和質直攝生德。謂大智照真名為質直。大悲救物故曰柔和。又質直者約本性不遷。柔和者約隨流不滯。柔則伏滅煩惱。和則順理修行。用茲調和之法以攝眾生也。又質直者。體無妄偽。言行相符。蘊德居懷。不拘名利。輕金若塊。重教逾珍。但為正業調生。速願自他圓滿。故曰柔和質直攝生德也。四者普代眾生受苦德。謂修諸行法不為自身。但欲廣利群生。冤親平等。普令斷惡備修萬行。速證菩提。又菩薩大悲大願。以身為質。於三惡趣。救贖一切受苦眾生。要令得樂。盡未來際心無退屈。不於眾生希望毛髮報恩之心。《華嚴經》云。廣大悲雲遍一切。捨身無量等剎塵。以昔劫海修行力。今此世界無諸垢。謂眾生妄執。念念遷流名之為苦。菩薩教令了蘊空寂。自性本無。故云離苦。問。眾生無邊。苦業無邊。云何菩薩而能普代眾生受苦。答。菩薩代眾生受苦者。由大悲方便力故。但以眾生妄執。不了業體從妄而生。無由出苦。菩薩教令修止觀兩門。心無暫替。因果喪亡。苦業無由得生。但令不入三塗。名為普代眾生受苦德也。《雜集論》云。於不堅堅覺。深住於顛倒。離煩惱所惱。得最上菩提。已上明四種行德竟。

自下攝用歸體入五止門。五止門者。謂依前能行四德之行。當相即空。相盡心澄。而修止也。所言入者。性相俱泯。體周法界。入無入相。名為入也。《華嚴經》云。如來深境界。其量等虛空。一切眾生入。而實無所入。又準《入佛境界經》云。入諸無相定。見諸法寂靜。常入平等故。敬禮無所觀。此乃一切眾生本來無不在如來境界之中。更無可入也。如人迷故謂東為西。乃至悟已。西即是東。更無別東而可入也。眾生迷故謂妄可捨。謂真可入。乃至悟已。妄即是真。更無別真而可入也。此義亦爾。不入而入。故云入也。何以故。入與不入。本來平等。同一法界也。《起信論》云。若有眾生。能觀無念者。是名入真如門也。言五止者。一者照法清虛離緣止。謂真諦之法。本性空寂。俗諦之法。似有即空。真俗清虛。蕭然無寄。能緣智寂。所緣境空。心境不拘。體融虛廓。正證之時。因緣俱離。《維摩經》云。法不屬因。不在緣故。依此義理。故云照法清虛離緣止也。二者觀人寂怕絕欲止。謂五蘊無主名曰寂怕。空寂無求名為絕欲。故云觀人寂怕絕欲止也。三者性起繁興法爾止。謂依體起用。名為性起。起應萬差。故曰繁興。古今常然。名為法爾。謂真如之法。法爾隨緣。萬法俱興。法爾歸性。故曰性起繁興法爾止。經云。從無住本。立一切法。即其義也。四者定光顯現無念止。言定光者。謂一乘教中。白淨寶網萬字輪王之寶珠。謂此寶珠。體性明徹。十方齊照。無思成事。念者皆從。雖現奇功。心無念慮。《華嚴經》云。譬如轉輪王。成就勝七寶。來處不可得。業性亦如是。若有眾生。入此大止妙觀門中。無思無慮。任運成事。如彼寶珠。遠近齊照。分明顯現。廓徹虛空。不為二乘外道塵霧煙雲之所障蔽。故曰定光顯現無念止也。五者理事玄通非相止。謂幻相之事。無性之理。互隱互顯。故曰玄通。又理由修顯。故事徹於理。行從理起。理徹於事。互存互奪。故曰玄通。玄通者。謂大智獨存。體周法界。大悲救物。萬行紛然。悲智雙融。性相俱泯。故曰理事玄通非相止也。上來明五止竟。

自下依止起觀。問。準上義理。依之修行。足為圓滿。云何更要入止觀兩門耶。答。《起信》云。若修止者。對治凡夫住著世間。能捨二乘怯弱之見。若修觀者。對治二乘不起大悲狹劣之過。遠離凡夫不修善根。以此義故。止觀兩門。共相成助。不相捨離。若不修止觀。無由得入菩提之路。《華嚴》云。譬如金翅鳥。以左右兩翅鼓揚海水。令其兩闢。觀諸龍眾命將盡者。而搏取之。如來出世。亦復如是。以大止妙觀而為兩翅。鼓揚眾生大愛海水。令其兩闢。觀諸眾生。根成熟者。而度脫之。依此義故。要修止觀也。問。止觀兩門既為宗要。凡夫初學未解安心。請示迷徒。令歸正路。答。依《起信論》云。若修止者。住於靜處。端坐正意。不依氣息。不依形色。不依於空。不依地水火風。乃至不依見聞覺知。一切諸想隨念皆除。亦遣除想。以一切法本來無想。念念不生。念念不滅。亦不隨心外念境界。然後以心除心。心若馳散。即當攝來令歸正念。常勤正念。唯心識觀。一切魔境自然遠離。凡夫初學邪正未分。魔網入心欺誑行者。又無師匠。諮問莫憑。依四魔功。將為正道。日月經久。邪見既深。設遇良緣。終成難改。沉淪苦海。出離無由。深自察之。無令暫替。此義如《起信論》中說也。六起六觀者。依前五門即觀之止。而起即止之觀。何以故。理事無礙法如是故。定慧雙融離分齊故。一多相即絕前後故。大用自在無障礙故。言六觀者。

一者攝境歸心真空觀。謂三界所有法。唯是一心造。心外更無一法可得。故曰歸心。謂一切分別。但由自心。曾無心外境。能與心為緣。何以故。由心不起。外境本空。論云。由依唯識故。境本無體故。真空義成。以塵無有故。本識即不生。又經云。未達境唯心。起種種分別。達境唯心已。分別即不生。知諸法唯心。便捨外塵相。由此息分別。悟平等真空。如世有醫王。以妙藥救病。諸佛亦如是。為物說唯心。以此方知。由心現境。由境現心。心不至境。境不入心。當作此觀。智慧甚深。故曰攝境歸心真空觀也。

二者從心現境妙有觀。即事不滯於理。隨事成差。謂前門中。攝相歸體。今此門中。依體起用。具修萬行。莊嚴報土。又前門中。攝相歸體。顯出法身。今此門中。依體起用。修成報身。故曰從心現境妙有觀也。

三者心境秘密圓融觀。言心者。謂無礙心。諸佛證之以成法身。境者謂無礙境。諸佛證之以成淨土。謂如來報身。及所依淨土。圓融無礙。或身現剎土。如經云。一毛孔中無量剎。各有四洲四大海。須彌鐵圍亦復然。悉現其中無迫隘。或剎現佛身。如經云。華藏世界所有塵。一一塵中佛皆入。普為眾生起神變。毗盧遮那法如是。就此門中分為四句。如玄談疏中說。如是依正混融。無有分齊。謂前兩觀各述一邊。今此雙融會通心境。故曰心境秘密圓融觀也。

四者智身影現眾緣觀。謂智體唯一。能鑑眾緣。緣相本空。智體照寂。諸緣相盡。如如獨存。謂有為之法無不俱含真性。猶如日輪照現迥處虛空。有目之流。無不睹見。生盲之輩。亦蒙潤益。令知時節寒熱之期。草木無情。悉皆滋長。如來智日。亦復如是。故曰智身影現眾緣觀也。

五者多身入一鏡像觀。即事事無礙法界也。謂毗盧遮那十身互用。無有障礙也。經云。或以自身作眾生身。國土身。業報身。聲聞身。緣覺身。菩薩身。如來身。智身。法身。虛空身。如是十身。隨舉一身攝餘九身。故曰多身入一鏡像觀。如一身有十身互作。一一毛孔一一身分。一一支節中。皆有十身互作。或以眼處作耳處佛事。或以耳處作眼處佛事。鼻舌身意。亦復如是。何以故。證此大止妙觀法力加持。得如是故。經云。或以多身作一身。或以一身作多身。或以一身入多身。或以多身入一身。非一身沒多身生。非多身沒一身生。皆由深定力故。得有如是。或以異境入定同境起。或以同境入定異境起。或以一身入定多身起。或以多身入定一身起。故曰多身入一鏡像觀也。

六者主伴互現帝網觀。謂以自為主。望他為伴。或以一法為主。一切法為伴。或以一身為主。一切身為伴。隨舉一法。即主伴齊收。重重無盡。此表法性重重影現。一切事中。皆悉無盡。亦是悲智重重無盡也。如善財童子從祇桓林中。漸次南行。至毗盧遮那莊嚴大樓閣前。暫時歛念。白彌勒菩薩言。唯願大聖。開樓閣門。令我得入。彌勒彈指。其門即開。善財入已。還閉如故。見樓閣中。有百千樓閣。一一樓閣前。各有彌勒菩薩。一一彌勒菩薩前。各有善財童子。一一善財童子。皆悉合掌。在彌勒前。以表法界重重。猶如帝網無盡也。此明善財童子。依此華嚴法界之理。修行位極。頓證法界也。此舉一樓閣為主。一切樓閣為伴也。故云主伴互現帝網觀。亦是事事無礙觀也。

此上所述。六重觀門。舉一為主。餘五為伴。無有前後。始終俱齊。隨入一門。即全收法界。此理喻如圓珠。穿為六孔。隨入一孔之中。即全收珠盡。此亦如是。開為六門。隨入一門。即全收法界圓滿教理。法自爾故。善財一生。皆全證故。卷舒無礙。隱顯同時。一際絕其始終。出入亡於表裡。初心正覺。攝多生於剎那。十信道圓。一念該於佛地。致使地前菩薩。觸事生疑。五百聲聞。玄鑒絕分。融通無礙。一多交參。圓證相應。名為佛地。然此觀門。名目無定。若據一體為名。即是海印炳現三昧門。若約二用而論。即名華嚴妙行三昧門。若據三遍為言。即是塵含十方三昧門。若準四德為名。即名四攝攝生三昧門。若約五止而言。即為寂用無礙三昧門。若取六觀為名。即是佛果無礙三昧門。如是等義。隨德立名。據教說為六觀。隨入一門眾德咸具。無生既顯。幻有非亡。攝法界而一塵收。舉一身而十身現。如斯等義。非情所圖。識盡見除。思之可見。余雖不敏。素翫茲經。聊伸偶木之文。式集彌天之義。
頌曰
備尋諸教本  集茲華嚴觀
文約義無缺  智者當勤學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華嚴金師子章
唐京大薦福寺翻經沙門法藏 述
初明緣起。  二辨色空。
三約三性。  四顯無相。
五說無生。  六論五教。
七勒十玄。  八括六相。
九成菩提。  十入涅槃。
◎明緣起第一
謂金無自性。隨工巧匠緣。遂有師子相起。起但是緣。故名緣起。
◎辨色空第二
謂師子相虛。唯是真金。師子不有。金體不無。故名色空。又復空無自相。約色以明。不礙幻有。名為色空。
◎約三性第三
師子情有。名為遍計。師子似有。名曰依他。金性不變。故號圓成。
◎顯無相第四
謂以金收師子盡。金外更無師子相可得。故名無相。
◎說無生第五
謂正見師子生時。但是金生。金外更無一物。師子雖有生滅。金體本無增減。故曰無生。
◎論五教第六
一。師子雖是因緣之法。念念生滅。實無師子相可得。名愚法聲聞教。
二。即此緣生之法。各無自性。徹底唯空。名大乘始教。
三。雖復徹底唯空。不礙幻有宛然。緣生假有。二相雙存。名大乘終教。
四。即此二相。互奪兩亡。情偽不存。俱無有力。空有雙泯。名言路絕。棲心無寄。名大乘頓教。
五。即此情盡體露之法。混成一塊。繁興大用。起必全真。萬象紛然。參而不雜。一切即一。皆同無性。一即一切。因果歷然。力用相收。卷舒自在。名一乘圓教。
◎勒十玄第七
一。金與師子。同時成立。圓滿具足。名同時具足相應門。
二。若師子眼收師子盡。則一切純是眼。若耳收師子盡。則一切純是耳。諸根同時相收。悉皆具足。則一一皆雜。一一皆純。為圓滿藏。名諸藏純雜具德門。
三。金與師子。相容成立。一多無礙。於中理事。各各不同。或一或多。各住自位。名一多相容不同門。
四。師子諸根。一一毛頭。皆以金收師子盡。一一徹遍。師子眼。眼即耳。耳即鼻。鼻即舌。舌即身。自在成立。無障無礙。名諸法相即自在門。
五。若看師子。唯師子無金。即師子顯金隱。若看金。唯金無師子。即金顯師子隱。若兩處看。俱隱俱顯。隱則秘密。顯則顯著。名秘密隱顯俱成門。
六。金與師子。或隱或顯。或一或多。定純定雜。有力無力。即此即彼。主伴交輝。理事齊現。皆悉相容。不礙安立。微細成辦。名微細相容安立門。
七。師子眼耳支節。一一毛處。各有金師子。一一毛處師子。同時頓入一毛中。一一毛中。皆有無邊師子。又復一一毛。帶此無邊師子。還入一毛中。如是重重無盡。猶天帝網珠。名因陀羅網境界門。
八。說此師子。以表無明。語其金體。具彰真性。理事合論。況阿賴識。令生正解。名託事顯法生解門。
九。師子是有為之法。念念生滅。剎那之間。分為三際。謂過去現在未來。此三際各有過現未來。總有三三之位。以立九世。即束為一段法門。雖則九世。各各有隔。相由成立。融通無礙同為一念。名十世隔法異成門。
十。金與師子。或隱或顯。或一或多。各無自性。由心迴轉。說事說理。有成有立。名唯心迴轉善成門。

◎括六相第八
師子是總相。五根差別是別相。共從一緣起。是同相。眼耳等不相濫。是異相。諸根合會有師子。是成相。諸根各住自位。是壞相。
◎成菩提第九
菩提。此云道也覺也。謂見師子之時。即見一切有為之法。更不待壞。本來寂滅。離諸取捨。即於此路。流入薩婆若海。故名為道。即了無始已來。所有顛倒。元無有實。名之為覺。究竟具一切種智。名成菩提。
◎入涅槃第十
見師子與金。二相俱盡。煩惱不生。好醜現前。心安如海。妄想都盡。無諸逼迫。出纏離障。永捨苦源。名入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