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日 星期六

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悟顯法師 宣講 第四十三願:寶香普熏願

 


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

悟顯法師 宣講

(願文)

我作佛時。下從地際。上至虛空。宮殿。樓觀。池流。華樹。國土所有一切萬物。皆以無量寶香合成。其香普熏十方世界。眾生聞者。皆修佛行。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第四十三願)


(講解)

這是第四十三願「寶香普熏願」。

你聞到這世間的香,譬如說你肚子餓,你聞到了飯菜的香味,就生貪欲之心;甚至有些人想要破壞人家吃素的,看到人家吃素就拿葷的來誘惑他,這都是破壞人家的戒行。那西方淨土,下從地際上至虛空,從地到虛空,包括地上的池流、花樹及虛空上的宮殿、樓觀,也就是國土所有一切萬物,除了是「寶」合成還有一個是「香」合成,所以說「皆以無量寶香合成」,寶跟香;像我們這裡的金子、銀子、珠寶,它是寶但是沒有香,它沒有味道。這裡的香:旃檀香、麝香,雖然是香,但是沒有光潔,它不像珠寶一樣能夠發光透亮,而極樂世界具此兩種,是寶也是香,寶能出香。這裡的寶不能出香,這裡的寶它是透過燈光去照它,反射出來的光,沒有自身的光明,娑婆世界的南閻浮提它是如此。極樂世界呢,它的寶自己會發光、自己能出香,而且香氣普熏十方世界。你們一定覺得很奇怪:我怎麼沒聞到?你現在就聽到了,這就是極樂世界的寶。為什麼眾生聞者皆修佛行?你不修佛行則不聞,雖然在眼前但是不聞。譬如說你遇到淨土法門,你還要去搞世間法,那就是不聞;一本《無量壽經》放在你面前,你還覺得不圓滿,你還覺得自己沒基礎,那就是不聞;雖然看到,有眼若盲、有耳若聾,跟他講佛法、跟他講大乘,就好像叫瞎子去看太陽,一個人生下來就是個瞎子,你叫他去看太陽,他怎麼看得到?一個人生下來就是聾子,你叫他於百步外,聽蚊蟲的聲音,他怎麼聽得到?這「蚊蚋之聲」比喻佛聲微妙。所以說這一類眾生,生盲無目,縱然遇到佛法也不信,還要毀謗正法,因為我們不造貪、瞋、癡,他不懂得讚歎佛乘,他還要毀謗說:「你們學佛人腦筋有問題,對這社會沒有貢獻。」現代人認為只要沒有貪瞋癡,對社會就沒貢獻,這是大邪見;甚至有人認為貪欲是社會進步的原動力,邪知邪見。現在人提倡言論自由,說的話可以不用負責任,所以就胡說八道,做人做事不講道德,完全是唯利是圖,只貪圖自身的名聞利養、貪圖自身的受用,這就是娑婆世界的眾生。你跟他說要修行、要來用功,他不能接受。

所以極樂世界寶香普熏到這裡,就像現在我們在講經一樣,這就是極樂世界的寶香,而且十方諸佛都宣揚讚歎淨土法門,這就是寶香普熏;乃至諸佛、諸大菩薩也宣揚、讚歎淨土法門,這些都是「寶香普熏」,你能不能聞到呢?你不要以為「寶」它是什麼樣的香味,是不是跟香水一樣香?比那個還香,比天人的旃檀還香。因為有一些同修他在讀經,有時候會聞到檀香,有些檀香是天人經過看到你在讀經,天人身上有香氣,他會停留,稍微停留了一下,他香氣就透出來,你的心因為不散亂所以能聞到。那西方淨土它的香超出天人之上,因為是自性所顯現的,那你是不是鬻香長者呢?你能不能找到極樂世界的寶香?如果點燃五分法身香普熏一切眾生,一切眾生皆成正覺,皆得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或是於一切聲處聞到香味、一切色處聞到香味、於一切動靜處聞到香味,能夠不隨境界所轉,這就是聞到極樂世界的寶香,所以說香氣普熏十方世界。為什麼?我們剛才講:阿彌陀佛是法界藏身,所以極樂世界也遍滿十方,才能寶香普熏。但是極樂世界就在目前,你就是沒看到。為什麼沒看到?因為心取相、心著相、心分別,所以縱然在你眼前,你也見不到,這就是眾生的業障,眾生沒有辦法見到。所以你只能透過修行把妄想習氣消除;那真的是「春來依舊百花紅,山河大地是如來。」那你就聞到了西方淨土的寶香了。所以你不要認為寶香是香塵,包括一切色、聲、香、味、觸、法都是寶香、都是眾生行佛道之處,皆修佛行。佛的「行」不是只有局限在香塵上,所以你聞得到,你就能修佛行,若聞不到,你就是眾生行;若見色聞聲起貪瞋癡,那就是地獄、餓鬼、畜生行;若見色聞聲能離相,那就是修佛行,所以這一願你要這樣理解。


那麼事相上,極樂世界寶香確實普熏,只是眾生沒有辦法得聞,因為眾生業障太重,就像剛才講的:跟你講淨土法門,你不能相信、不能接受,你還要毀謗,那就沒有辦法,這就是雖然在你眼前,也恍若未聞。

 

 

 


【標月指】彼人因指 當應看月



【楞嚴經白話直解 卷二】  

 (精彩節錄)


【標月指】彼人因指 應當看月

 悟顯法師 開示


佛告阿難。汝等尚以緣心聽法。此法亦緣。非得法性。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當應看月。若復觀指以為月體。此人豈唯亡失月輪。亦亡其指。何以故。以所標指為明月故。豈唯亡指。亦復不識明之與暗。何以故。即以指體為月明性。明暗二性無所了故。汝亦如是。若以分別我說法音為汝心者。此心自應離分別音有分別性。譬如有客。寄宿旅亭。暫止便去。終不常住。而掌亭人都無所去。名為亭主。此亦如是。

 

佛告訴阿難,說:你用攀緣心在聽法,這法性之理,你當然沒有辦法悟得。所以說「此法亦緣。非得法性。」「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就像一個人用手指月,告訴你月亮在哪裡。「彼人因指。當應看月。」你要順著他手指的方向見月,如果你不順著他指示的方向去見月,你反把他的手指當作就是月亮。那這個人不光不識得明月,也不識得手指。所以說「此人豈唯亡失月輪,亦亡其指。」「何以故。以所標指為明月故。」因為他要你看的是月亮,不是要你看他的手指。不光不識得手指,連明暗你都沒搞清楚。所以說「豈唯亡指。亦復不識明之與暗。」為什麼?「即以指體為月明性。」因為你把這手指當作月亮,月亮到底是明是暗?你也沒搞清楚。所以不光亡指,也不識明之與暗。因為把手指就當作是月亮。於是對「明暗二性無所了故。」對於明暗他就沒有辦法清楚明了。

 

 

所以佛說:阿難「汝亦如是。若以分別我說法音為汝心者。此心自應離分別音有分別性。」如果以分別我說法音是你的心的話,此則因聲而有分別,此心應離開這音聲分別,而有分別性。

 

「譬如有客。寄宿旅亭。暫止便去。終不常住。而掌亭人都無所去。名為亭主。此亦如是。」就像一個客人到旅店住宿,稍微休息一下他就走了,這個旅店的老板不動不搖。常住真心亦復如是,它是離分別音別有全性。不因聲而有分別,所以叫聞性聞、見性見,聞性不隨明暗通塞,見性也不隨明暗通塞。我們講「明暗通塞」就是指變化相,因為眼對的是明暗,耳朵聽的是有聲無聲,我們的世間有通、有塞。「通」就是通達的,也就是空間。「塞」就是所謂的實體,它是有阻擋的意思。所以說不隨明暗通塞種種變化相,它仍舊有分別。

 

 

所以這裡講它是第二根本。是用「見精」以破七識無體,將顯「識精」為涅槃體。以第七意識是意識之根,它為分別性,這第七意識是依托第六識的分別,來顯現它的作用。六、七這二識其實通屬第八意識的「見分」。以緣內外亦名為緣心,也就是攀緣心,其實就是你的六識跟七識,都算攀緣心,今離前塵則無體。因為它是根塵識發生作用,離開了色塵,離開了香塵,離開色聲香味觸法,離開了境界,它就沒有全性。

 

為什麼他這樣講?因為第六意識不光緣的是法塵,它在起作用的時候,它就能驅動前五識,所以它又叫「同時意識」,就是它能跟前五識同時作用。「根」就是第七意識,第七意識它也可以依托第六意識而分別,顯其作用。這就是祖師大德講話的一個善巧。一般通途唯識它是講:第六識是依第七意識。但它這裡是講第七意識依托第六意識分別,以彰顯其用。

 

其實八識它是互通的,你說誰依誰,都是妄想顛倒而已。所以在看唯識時,有時候這樣講過來,有時那樣講過去。大家不要被它文字給束縛住了。

 

「今離前塵則無體矣,故約緣塵以破。」從攀緣的色塵、香塵,也就是所緣的境界,所以叫「緣塵」以破。因聲而有分別,從知道聲音會變滅,你就要曉得心還是有分別的。「離分別音而別有分別性。」

 

若以分別法音為汝心者,此心應當離聲有體。猶如旅客投宿旅亭,客去而亭主常住;若此分別,果真是汝之真心,則心應該常住,為什麼離開了聲塵,這心就無體了。所以這必然不是你的真心。


2021年4月30日 星期五

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悟顯法師 宣講 第四十二願:徹照十方願

 



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

悟顯法師 宣講

(願文)

我作佛時。所居佛剎。廣博嚴淨。光瑩如鏡。徹照十方無量無數。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眾生睹者。生希有心。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第四十二願)


(講解)

這是第四十二願「徹照十方願」,法藏比丘發願,成佛的時候,所居佛剎廣博嚴淨。極樂世界沒有範圍,是法性土,所以廣博嚴淨莊嚴清淨,是心所現的國土,心光遍法界,所以光瑩如鏡。既然如鏡,這光中能現佛土,光明能徹照佛土,這就表示無微不鑑。為什麼佛要建佛土?因為眾生心闇鈍,雖然十方剎土就在眼前,你卻沒有辦法見到,須是心清淨之相才能徹照。所以賢首國師講眾生是怎麼回事,「鎖真覺於夢夜」,把真如法性鎖在夢夜當中。所以徹照十方的能力不能顯現,為什麼?只因全體在迷,你鎖真覺於夢夜,匍匐於九居之內。永明大師講:向無身中受身,於無趣中立趣,本來沒有三塗六道,「六道」又叫六趣,無趣中立趣,所以才有這二十五有的輪迴現象,「二十五有」可以收為欲有、色有、無色有,變成「三有」,「二十五有」就是講三界。都是因為眾生不知萬法唯心。所以,於心所現的境界上強加立名,分別計著名字,妄加執取,所以才會輪迴至今,本來心包法界徹法界,但是現在法界是徹不了,只想到自己的家庭,甚至只有自身的安樂,變成自私自利、變成貪瞋癡,每一個眾生都是菩薩心腸,但是羅剎面,菩薩心腸羅剎面,你的心跟佛一樣,菩薩心腸,但是現在隨著眾生各自的業力、各自的業習,講業力還不夠貼切,講業習,每個人習氣不同,所以所現的羅剎面都不同。本來你可以徹照十方的,但是現在不行,在你自分上的受用,如今你沒辦法做到,所以才要透過修行來證得,但縱然你證得了,還是本有、還是本來面目而已,不是另外又新添加了徹照十方的功能。剛才講的還不夠究竟,再講究竟一點,你現在雖在迷,但還是一樣徹照十方,所以你起一念貪,墮餓鬼界;起一念瞋,墮地獄界。一念念佛顯現的就是佛法界,所以還是徹照,仍是隨心現量。古德去參學,他問祖師:《楞嚴經》講「如我按指海印發光。汝暫舉心塵勞先起。」這話什麼意思?祖師就罵這學人說:你問這個幹什麼?釋迦牟尼佛拉過來打三十棒。一樣都是海印發光!「釋迦老子好與三十棒」,痛打一頓,因為講這話不究竟,是沒有錯的,佛是方便攝生。因為講到究竟,眾生舉心也是海印發光、如來按指也是海印發光,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都是徹照十方,都是廣博嚴淨,都是不可思議。


下面講「諸佛世界。眾生睹者。生希有心。若不爾者。不取正覺。」你們見到了嗎?能生希有心嗎?知道自己本來具有如是功德,所以《阿彌陀經》講「成就如是功德莊嚴」,這功德莊嚴是本來就成就的,本就是現成的,所以叫成就如是功德莊嚴。今者只是把你的本性顯發出來而已,所以眾生睹者生希有心,原來我們自己就是一尊天真佛;好一尊佛可惜不明,就因墮在六根門頭,眼見色被色轉,耳聞聲隨聲轉,好一尊佛,可是不明,自己不能了達。所以只要你能從此返照,你就能夠知道諸佛世界不可思議,你的自心不可思議,所以說「眾生睹者。生希有心。若不爾者。不取正覺。」從事相上來說,這裡的眾生要是能夠知道,必然生希有心,能夠見到西方極樂世界的功德莊嚴,一定願往。所以你看《觀無量壽佛經》上說的:韋提希與五百侍女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世尊悉記,皆當往生。這就可以證明阿彌陀佛所說的完全實現,你只要看到了一定生希有心,那要看到必須要有緣,現在念佛就是緣,所以要教你念佛、教你觀想淨土,這是第四十二願「徹照十方願」,都是心所現清淨的境界。


2021年4月29日 星期四

做超度法會的感應

 


做超度法會的感應

悟顯法師 開示

道場在做法會,難免會有一些感應的事蹟出現。在佛法當中,佛在經上告訴我們四眾弟子,這些感應的瑞相,或是見佛、或是見菩薩、或是聞到異香,甚至你見到這些冤親債主都超度了,或是有鬼神附身等等的這些異相或是瑞相,那都不要覺得有什麼特別的,這是很平常的事情。

釋迦牟尼佛在《楞嚴經》講:「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如果你好樂這些境界,貪著這樣的一個覺受,甚至認為有這樣的一個現象,你就比人家殊勝、比人家有修,那是不可取的、是不行的。

其實不要說做法會,真正修行人碰到這些瑞相,那是比做法會更多。你看《楞嚴經》講的五十種陰魔,這五十種展開來可以是五百種、五千種,千奇百怪啊!那麼世尊告訴我們,你不要在這上面生貪著心,認為很特殊、很特別,甚至有的道場拿這些瑞相來招攬徒眾。為什麼呢?因為他知道你們心裡面好樂。告訴你來這裡做法會,有什麼樣的瑞相,有多少個人見到了佛菩薩,多少個人見到了這些殊勝的光明等等的,甚至有的還說這個鬼神會來附身,會來講一些有的沒有的話,這些統統都是現代人講的:「行銷的技倆」,不管是真的或是假的,在佛法當中不提倡這些東西。



從古到今祖師大德碰過這些瑞相不曉得有多少,沒有一個有修有行的祖師是把它掛在口中的,甚至拿來招攬信眾。你看像慧遠大師,淨土宗第一代祖師,一生當中見西方極樂世界,不是只有一次,有三次啊!善導大師著《觀經四帖疏》,晚上夢見極樂世界的菩薩,來教導他要怎麼寫;法照大師還沒遇見三祖承遠大師的時候,就夢見承遠大師站在阿彌陀佛的旁邊;法照大師自己也見過五台山的大聖竹林寺。淨土宗歷代祖師在修行上都有大成就,但是從來不把這些神通感應掛在嘴上,也不會在這上面生起貪著的心。這是講我們淨宗的,其他宗派的,像三國時代,孫權的一個臣子,聽見供養佛陀舍利有很大的功德,他就向康僧鎧大師求教,求說希望能夠得到舍利讓他來供養,康僧鎧大師就教他如法祈求,就從這個祈求當中生出了十幾顆舍利,無中生有;而康僧鎧大師,也展現出感應舍利給孫權,讓他開開眼界,他禮佛禮了二十一天,瓶中出現佛陀的舍利,這些諸如此類的瑞相、異相,祖師大德從來不覺得有什麼可以高人一等的;像唯識宗的窺基大師著《彌勒上生經疏》,筆下出二十七顆舍利,諸如此類的瑞相;蓮池大師念佛可以求雨;閻羅王皈依永明延壽大師。這些統統都是有修有證的,但是祖師大德從來不提倡這些事情,為什麼呢?因為眾生貪著。還有,你如果提倡了,會失去佛法的宗旨,也是佛所喝斥的。怎麼知道的呢?現在七月份到了,大家都知道有齋僧大會,為什麼有齋僧大會呢?賓頭盧頗羅墮尊者當初就是應用神通,去取放在屋頂上的七寶缽,回來被釋迦牟尼佛喝斥,要求他不准入滅,他說:你隨意地展現神通,那你跟外道有什麼兩樣?佛法是教你明心見性,佛法是教你了脫生死,是把你的煩惱給除掉,不是像外道搞鬼神、顯神通,這不是佛法的宗旨。所以無論是東土的祖師,或是西天的祖師,這些祖師各各都有大成就,但是從來不提倡這些所謂的瑞相,更不會用這來招攬信眾,顯示自己有修有行,這是很不好的事情。

佛門要清淨,佛法要弘揚,要能夠順利,就不能夠去好這些神通,好這些瑞相、異相,不然你的心走不到菩提正道上,你反而整天好奇務怪,所以南懷謹居士講:「神通跟神經是兄弟,你好神通好到後來,你就發神經,你就神經出問題了。」所以要知道這是千古以來的教訓。從古到今有多少人好樂這些神通、好樂這些瑞相,最後都發瘋了!甚至不能控制自己,沒有辦法控制自己的言語、沒有辦法控制自己的行為,就像《楞嚴經》講的,被這個陰魔所干擾,「如宰臣家。忽逢籍沒。宛轉零落。無可哀救。」就像宰相被抄家一樣,沒有人敢再與他接觸,也沒有人可以救得了他。所以我們佛弟子要有正知正見,要知道學佛是幹什麼的。念佛是要求生淨土,除了西方極樂世界,其他這些路上的花花草草,一切不管。即使你在念佛的時候,見到了佛,見到了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見到西方極樂世界,你也不要覺得奇怪,也不用向人說,更不用向人炫耀。你只要知道,這是你的心清淨所變現出來的一個虛妄境界,你不要著為實有。如果你著為實有,天天在那裡好求,你的心就亂了,你得不到一心不亂。那麼魔王也有這些的邪方便,天天現這些瑞相、異相給你看,為什麼?他知道你好樂,他不希望你出三界,他只希望你著相,所以你就受騙上當了。

為什麼我跟大家講,你學佛一定要看大乘經教。你看大乘經教,你就不會著在事相上,你就不會只是念佛而已,自己知見不正都不曉得。很多同修他不曉得,以為自己念佛就好,就能了生死,可是他在生活當中,還有很多的緣、很多的人事,在這當中,他的知見不正,他不能覺察,念佛到底念得好不好?念得清不清淨?他也不知道。你叫他要看經、要讀經,他卻看報紙、看股票,他很樂意,可是要看經典,他就說:「哎呀!我眼睛花了,我看不到了。」這就是自己給自己做障礙。所以一定要讀經,一定要熏習佛法,念佛跟經教互相配合,相輔相成,你在末法時期,要出離三界六道輪迴,才有多幾分希望、多幾分把握。不然你以為你自己念阿彌陀佛就可以往生,你知不知道念佛有幾種方法?怎麼樣是得力,怎麼樣是不得力?怎麼樣是走偏了?怎麼樣是走在正途上?你不曉得。你以為你自己放下了,你以為你什麼都不管了,沒想到我執越來越重、我見越來越重。我什麼都不要,「我」不能不要,這個一般人不曉得。身外之物可捨,身內的妄我不肯捨,這都是念佛的問題,你沒有透過經教,你沒有透過佛法的熏習,沒有釋迦牟尼佛告訴你,你永遠都不會知道。我是說實話,你沒有釋迦牟尼佛教導,你永遠都不會覺察自己有什麼過失。所以一定要聽經,一定要熏習大乘佛法,是大乘佛法,不是小乘,也不是人天,人天是屬於非乘,連三界都出不去。大乘,小乘,還有一個非乘;非乘就是不能夠幫助你出三界的,所以你們學要學了義、要學正法。

這大乘佛法非常地殊勝,你看像淨土宗,一念頓超,而且這一念頓超,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眾生,下至阿鼻地獄,上至等覺菩薩,所有的眾生念阿彌陀佛,都能夠一生成佛、一生補處,這麼殊勝、這麼難得的利益,這種大乘了義經典,你不讀、你不看、你不學,你說你還要再夾雜這些有的沒有的來浪費時間、浪費你的精神,這是非常不恰當。所以我們的同修,你學佛要有成就,你要聽祖師大德的話,你要聽釋迦牟尼佛在經典上教導你的:「皈依佛,不皈依外道天神;皈依法,不皈依外道典籍;皈依僧,不皈依外道徒眾。」什麼是外道徒眾呢?教你去學外道法的,告訴你:「哎呀!你沒有基礎啊!」講一些嚇唬你的話,這都是外道徒眾。叫你在本修的法門之外,還要夾雜世間法,這個就是外道;佛法雜外道義,這個就叫做外道,所以你們要清楚怎麼辨別。

最後還是提醒大家,你不要喜歡這些神通、不要喜歡這些瑞相,不然你就受騙上當了。誰騙你的呢?說實話,沒有人想要騙你,是你自己騙自己,你自己好樂,所以你就受騙了。不是別人騙了,是你自己騙了,因為一切現象本自虛妄,無論見佛、見魔,自己心裡面把它化空即可,不要耽著在這個境界上,這個很重要。做法會的時候也是一樣,你不要好奇務怪,要好好用功、禮懺,唱誦梵唄,把這個戒定慧的功德,迴向給你的冤親債主,希望他這一生能夠超脫惡道、永脫輪迴,這就是真正的超度。


2021年4月27日 星期二

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悟顯法師 宣講 第四十願:無量色樹願 第四十一願:樹現佛剎願

 



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

悟顯法師 宣講

(願文)

我作佛時。國中無量色樹。高或百千由旬。道場樹高。四百萬里。諸菩薩中。雖有善根劣者。亦能了知。欲見諸佛淨國莊嚴。悉於寶樹間見。猶如明鏡。睹其面像。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第四十、四十一願)


(講解)

 這是第四十大願「無量色樹願」跟第四十一大願「樹現佛剎願」。

 

極樂世界的樹也是如來法界身雲,「國中無量色樹。高或百千由旬」,但「道場樹高。四百萬里。」道場樹就是菩提樹,高四百萬里,是所有樹中最高的。「道場樹」表如來果地,其餘的樹呢,是表一切眾生,一切菩薩階位。但是無論是菩薩、無論是彌陀,皆是「法界藏身」,不一不異,所以眾生心中有「阿彌陀佛」成佛,有「阿彌陀佛」行道,而彌陀心中有眾生讓他接引,都是自心所現。所以我們眾生是佛心內的眾生,諸佛是眾生心內的諸佛,所以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這道理有這樣地深。

 

所以「國中無量色樹」也代表極樂世界的大眾無量,代表法門無量;「樹」代表德行,「無量色樹」表德行無量。「或高百千由旬」百由旬、千由旬,都有高有下,唯佛一人高「四百萬里」,這四百萬的「四」就代表「四無礙智」,「百萬」呢?是表從「智」起用,故名百萬,所以說「高四百萬里」。「諸菩薩中。雖有善根劣者。亦能了知。」因為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皆能「一生成佛」,縱然善根再差「皆能了知」。為什麼?因為此菩提樹、此道場樹,即是眾生本具如來智慧德相,所以你善根再差終究會成佛。所以說菩薩雖有善根劣者「亦能了知」,不是說能不能看到這樹的大小,那你又著相了。如來有「無見頂相」,要是按事相來說,你看不到如來頂,為什麼不見如來頂相?因為自身即是如來!所以不見其頂,所以如來的「無見頂相」是這個意思;一切眾生本來是佛,都是如來,所以不自見其頂。那這裡講「道場樹高。四百萬里」,菩薩中善根再差的都能夠了知。為什麼?因為究竟必至「一生補處」。「欲見諸佛淨國莊嚴。悉於寶樹間見。」不光能見樹,而且能學法門,能學一切諸佛剎土清淨莊嚴。所以你見此菩提樹成正覺,而且能夠見一切皆成正覺,就是「欲見諸佛淨國莊嚴。悉於寶樹間見。猶如明鏡。睹其面像。」就好像你自己照鏡子一樣,因為心境不二!心即是境,境即是心。「若不爾者。不取正覺。」這才稱之為「無量色樹願」跟「樹現佛剎願」。現在的人學淨土看到經文這裡,只想到有好多樹,有些人還講起世間話來,說:「極樂世界很環保,都是綠建築。」滿腦子想的都是世間的事,都是著相。他不知道菩提樹即是自己正覺、即是自己本來面目,見此本來面目,亦見一切眾生本來面目,所以叫「悉於寶樹間見」,「猶如明鏡。睹其面像。」心境不二,心法一如,心即是境,境即是心,就像《心賦註》所講的:「餐香積之廚。真堪入律。聽風柯之響。密可傳心。」聽聞風柯的聲音。「餐」就是我們講的午餐、中餐的餐,不是參究的參。「餐香積之廚。」香積如來的國土,那裡以香飯為佛事,眾生聞到飯香就能具足律儀、就得光明金剛寶戒,他就能悟道。西方淨土呢?「聞風柯之聲。」這「柯」就是樹葉、樹枝,風吹樹葉,吹到那裡的寶樹,發出的聲音,聽了能夠證無生法忍、能夠達至究竟;從音響忍、柔順忍到無生法忍。「音響」就是聽佛說法,對於實相不驚不怖,能夠信受,名「音響忍」;信解此理,隨順深入,名為「柔順忍」;後來照體無生,知法無盡,這叫「無生法忍」。這三種忍都是大乘,所以到西方淨土都是學大乘,沒有講小乘。你要是在這裡搞錯了,拿小乘法要來作我們淨土宗的基礎,那是做不到的。現在我還有看到一些小乘的,要剽竊我們淨土宗。什麼叫「剽竊淨土宗」?他看很多人修念佛法門,他就說小乘也有念佛法門。問題是小乘根本不信他方諸佛,你根本不信淨土,即使念了,佛也不會來。小乘講三大阿僧祇劫成就,我們一句六字洪名可頓超十地,早就超過你的果位了。往生到極樂世界縱然位居下下品,也是阿鞞跋致,是一生補處。那個智慧、神通、道力,真的是舍利弗、目犍連沒辦法比;不要說舍利弗、目犍連,後面《無量壽經》講:「聲聞億劫思佛智。盡其神力莫能測。」假使滿天下皆如舍利弗,盡思共度量不能測佛智。大目犍連於一晝夜,可以知道我們這個閻浮提的眾生到底有多少,我們把它擴大一點,一晝夜可知三千大千世界眾生之數,但是在第十三品裡面講,即使讓這神通第一的大目犍連,他估算西方極樂世界的菩薩大眾數量,他也沒有辦法算出來,只叫他算數而已,不講菩薩的修證,所以聲聞人沒有辦法測知、沒有辦法度量出來人數多少,以及菩薩的境界。但是現在有些學小乘的,他看大乘殊勝,大乘人很多,他就要來攀附著大乘,欺騙那些不懂的。我們稱佛一聲可以頓超十地,你要稱幾聲,那表示你沒有淨土宗,淨土宗是大乘了義圓頓之法,華嚴奧藏、法華秘髓,不是這些淺智、愚者所能知。在華嚴宗祖師判聲聞為愚法聲聞教,這是對於根器很鈍的人說的。但是現在學小乘的,他好樂名聞利養,就把法亂說,連小乘法都講錯,連最基本的事相上也講錯,這麼簡單的你也講錯,那就沒辦法了,真的是你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小乘沒有淨土宗,也不念阿彌陀佛。因為現在念佛的人多,他為了混淆你的視聽、為了他自己道場的營運、為了自身的名聞利養,連小乘法他都亂講;叫你老老實實做個阿羅漢,你也沒辦法。

 


所以極樂世界真正殊勝莊嚴,不是凡夫、二乘所能想像,即使是大菩薩也沒有辦法想像。所以這裡與會的,叫著上首舍利弗,舍利弗是聲聞眾裡面智慧第一,文殊師利菩薩是菩薩眾智慧第一,他們也只有聽的份,甚至聽完了,文殊菩薩都還發願求生淨土;彌勒菩薩也都到極樂世界去;乃至《華嚴經》普賢菩薩也發願求生淨土,所以就知道極樂世界不是小乘,不是方便,而是真正的究竟、真正的圓滿。這裡講的:「無量色樹願」跟「樹現佛剎願」,也涵蓋著《華嚴經》的意思,「小能現大」,樹是小,國土是大;樹能現法界,而且不光現一國土,是現無量無邊諸佛剎土,都是自心現量的境界,不是神通;有的是神通顯現,而極樂世界不是,它跟《華嚴經》一樣。你看有些經典講菩薩能大入小,小入大,他那是神通,神通來顯現的,這裡講的是「法爾如是」,「緣起實德」,不是神通造作變化,統統都不是,所以才說達到究竟。為什麼普賢願往?因為是真正究竟。你看其他的經典,它是佛或菩薩示現神通,讓小入大,讓大入小,給眾生看,那是佛菩薩的神通。極樂世界卻不是,華嚴祖師告訴我們它是「法爾如是」的境界,本來就是如此,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交參無礙。所以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遍入一切眾生心想,《觀經》講:阿彌陀佛法界藏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眾生心就是佛,所以你心想佛時,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就顯現了,「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是心現,法爾如是,不是神通變化而成,也不是修證而成的,你這才知道西方淨土是真正的殊勝,所以才跟你講:聲聞億劫思佛智,盡其神力不能測,小乘沒有辦法想像,因為他們都是有所造作、有所修,不要說聲聞,即使是大菩薩也沒有辦法想像,文殊菩薩、普賢菩薩,他們都沒有辦法想像,因為這是阿彌陀佛法界藏身,就像盧舍那佛法界身雲一樣,這才是真正的莊嚴、真正的清淨。


【恭祝 準提菩薩聖誕 】如何徹底改變命運

 

準提菩薩聖誕     農曆三月十六



準提菩薩贊  憨山大師

我聞諸佛出生處    本從微妙秘密印

密印即是諸佛心    散入眾生妄想夢

夢想若破諸佛現    猶如寒空見日光

 若破眾生煩惱雲    現仗如來密咒力

持咒即持諸佛心    我心原是秘密咒

三緣會合本不二    是故一念悉具足

但能日用常現前    如子得母不捨離

佛心既入持咒心    不用求佛自解脫




如何徹底改變命運

悟顯法師 開示

你誦經、持咒、念佛能消宿業,這一點袁了凡永遠都不會懂。他寫了一篇《了凡四訓》,好像是他改過的過程,實際上他沒講到重點,他對於佛法是完全不懂,這是憨山大師說的。他去找雲谷禪師,雲谷禪師跟他講:一切法唯心,你的命也是從你自己的心所現的。

 

袁了凡搞不懂,他說:雲谷禪師跟他講,唯心立命之學,袁了凡不懂,只求名利。你要求名利,雲谷大師也很慈悲,教他念準提咒。準提神咒剛好有這個功能,也給他種了善根,種了學佛的遠因,也滿足他現前的願望,所以他這一生的業才能轉。不然天下做好事的人之多,為什麼只有他轉變了?是因為持咒的功德。根本原因是持咒,不是因為他自己能做得什麼好事,所以這一點要清楚,是因為持誦準提神咒。

 

所以世俗人不懂,不知道感恩三寶,還以為自己很能改過,很能如何規劃,如何來修善積德,實際上不是。所以我講這個袁了凡,你不要學他,他不懂得感恩三寶,這一生福報消盡了,來生就墮落了,三世怨。

 

所以我勸大家學憨山大師,遇到雲谷禪師一生明心見性,參一句「念佛的是誰」,直下頓脫,他是明末四大高僧之一,所以同樣碰到雲谷禪師,果報不同。憨山大師的命運徹底轉變了;袁了凡的命沒什麼改變,還在三界當中,還在那裡輪迴。你學佛是要出三界,學佛是要成菩提,憨山大師他的金身到現在都還在,他是肉身不壞。


節錄自 悟顯法師 無量壽經講座  241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YkEj-Mrngw&list=PLmNmEdox3Gr19DEt-ogSNoTQvmncbNjdP&index=242

 



【準提神咒】

 

稽首皈依蘇悉帝。頭面頂禮七具胝。

我今稱讚大准提。惟願慈悲垂加護。

南無颯哆喃。三藐三菩陀。具胝喃。怛侄他。唵。折戾主戾。准提娑婆訶。

 

准提神咒佛在祇園會上,因哀憐眾生,易墮三途而說,但至心持誦,能使短命眾生,福壽無量,令現世得無量福,凡有所求,無不稱遂,如如意珠,一切隨心,功效很大。



2021年4月26日 星期一

戒殺放生文圖說 ─ 兇殘顯報 (20)

 






兇殘顯報

孟瓶庵先生廣愛錄記載:何念修侍郎官司字逢僖曾說:蘇州有一家鱔魚麵店,比別家賺錢,其烹煮的方法是在蒸籠四周用鐵線密系鐵釘,魚被蒸悶熱,就迴圈走動,自行脫皮剖肉鍇,然後用以和麵,味道甚美。


數年後,有一晚上,忽然出門,一夜不歸,次日,其子沿著河尋找,發現其父已溺死在河裏,其子正要撈起屍體,背回家時,見數萬鱔魚,環繞在腰腹之間,眾人圍觀,莫不驚駭,認為這是兇殘殺鱔魚最顯著的惡報。






2021年4月25日 星期日

【佛門異記】地下湧出育王像 (12)


 


佛門異記 煮雲老和尚 


地下湧出育王像

東晉義熙元年,司徒王謐一日上朝入宮,從東門經過時,隨從見東門外有五色異光自地湧出。報告司徒,王謐叫從人掘之,得古形銅盤一個,盤下有金像一尊,約四尺高,光趺具全。這又是一尊阿育王像,同孫皓於園中所掘得的一樣。因此奉進宮去。宋祖素來不大相信佛教,及見此像後,倍加禮敬。敕命把像供於瓦官寺,後又移到龍光寺供養。


戒殺放生文圖說 ─ 兇殺投釜 (19)



 

兇殺投釜

紀曉嵐先生造詞上記載:山東臨清縣名儒李某,曾敘述一段事蹟說:「他鄉里的屠夫,有一次購買一隻牛,牛知將被牽往宰殺,所以站立不走。屠夫氣憤,用鞭抽打,牛強橫躲避,還是不走,直到氣力將盡,只好讓屠夫牽著前進。」牛經過一富家門口,見了主人,忽然兩膝跪下,涔涔淚下,好像求救,富家主人見狀,深為憐憫,問知牛價為八千銀元,願意照價贖買,以救牛命,可是屠夫,痛恨此牛強橫不屈,堅不肯賣,富人願再增加價錢,屠夫仍然不肯,並說:「這只牛太可惡了,我必定要將它宰殺烹煮,才能甘心,就是增價到萬貫,我也不賣。」牛聽到這話,已知沒有求生的希望了,憤然急速站起來,跟隨屠夫而去。

屠夫宰殺了牛,便將牛肉放在大型釜中烹煮,然後回房睡覺。到了翌日五更時,獨自起來嘗嘗釜中牛肉滋味,隔了數小時,未見返回,其妻覺得奇怪,心中疑惑,便去探看窨,不料屠夫已經自投釜中,上半身都在釜內,與牛肉一同煮爛了。嗟呼!凡是動物「好生怕死」的心情,與人一樣,見牛恐怖怕死的情狀,不但不同情憐盡,反而大發瞋恚憤怒,必要宰殺才泄瞋恨。此時牛心中的怨毒,必然加深,憑著這股怨恨的厲氣,自然很快遭受到怨怨惡報。

地藏王菩薩成佛利生的大願

 



地藏王菩薩成佛利生的大願


悟顯法師 開示


你看像《地藏經》裡面講到這地藏菩薩度眾生的願有多大,它講「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這是他的願,他願度惡道的眾生,這在《地藏經》上面講得很清楚,希望眾生都能脫離惡道,能不要墮惡道,所以他願力特別強,也代表一個學佛人他的孝道。


蓮池大師講,他說你在家養你的父母,你父母往生了,你為他安葬,這個是小孝;蓮池大師講,你令父母安樂,為其積德,這個是大孝,讓他名留千古,這個是大孝,但是都還不夠究竟;真正究竟是「令其起正信」,而後往生以後,能夠不墮惡道,能夠往生淨土,這個才是大孝中的大孝。


所以我們看到《地藏經》裡面,地藏菩薩示現作婆羅門女、示現作光目女,她表演給我們看。像光目女她的母親就是邪見,而且又喜歡吃葷的,所以死後墮在惡道當中,光目女為她供養清淨蓮華目如來,後來她母親才出離惡道;她又為她母親再發大願,而後她媽媽才永脫惡道,生尊貴家。這個就是他做給我們看,你自己修行,才能夠真正幫助你的父母親,才是真正地孝順,這個是稱性的,因為只有作佛的功德、供佛的功德、自己修行的功德,才能夠幫助他。


父母在世的時候,你要導其正信,知見如果不正,毀謗三寶、毀謗經典,又不修善,時常造惡,又吃葷食,臨終必墮惡道;那為人子女的就算是不孝,因為你父母這一生把你養大,最後死墮三塗,那非常不好的,所以地藏菩薩做給我們看。


就像蓮池大師講的,在世的時候導其正信,光目女在她媽媽還沒有往生前給她正信,可是她媽媽不聽,往生以後,她媽媽受到苦了,知道慘了,她為其超薦,「死薦其靈」就是超度她的母親令生善處。婆羅門女亦復如是,為她念佛得念佛三昧,將這個功德迴向,不光她的母親得度,同一天墮地獄的眾生,全部得生忉利天。所以你看這佛法有這麼大的功德,這就是地藏菩薩的行持,度惡道的眾生,教你們怎麼孝順父母。


所以地藏菩薩他的父母是誰?是一切眾生;所謂「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以孝順之心順於至道之法,孝順一切眾生,這一切眾生心即是如來,這在《華嚴經》上都有講過。所以地藏菩薩發心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即是破盡一切無明,因為這個無明最後一品就是生相無明,還見有一眾生,那這眾生未度,還有度生之相、度生之行,這眾生也未度,所以必然破盡無明方能成佛,這是他自己成佛利生的一個大願,在《地藏經》裡面都顯示出來。


💖💖💖💖💖💖💖💖💖💖💖💖💖💖💖


畫佛因緣 悟顯法師 講述因緣

諸位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

你們現在在這篇貼文上看到的這張佛菩薩像,是我多年來認識的一位居士,她所至誠恭敬繪畫,她雖身有重疾,仍然虔心畫佛,並且分送海內外寶剎道場,與眾生廣結善緣,並且不願留名,她不但自己畫,還免費教人畫佛,可謂是自利利他。

所以雖身有重病,但是願力超過了業力,她徹底轉過來,我心想難得末法時期有如此發心的居士,我們應該來分享他畫的佛像。

那天她到精舍送了一幅佛像給我,也跟我講到她的發心,正好與我的心願相同,願與更多人廣結佛緣,讓更多人看到佛菩薩莊嚴法相,所以我跟她要了她的畫作,並請同修電子後製,將其在臉書、LINE以及微信、微博⋯⋯貼文分享,希望更多的有緣人可以看到,同霑法益,也請大家多多分享,一同來成就這份殊勝美好的功德。

悟顯 和南



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悟顯法師 宣講 第三十九願:莊嚴無盡願

 





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

悟顯法師 宣講

(願文)

我作佛時。國中萬物。嚴淨。光麗。形色殊特。窮微極妙。無能稱量。其諸眾生。雖具天眼。有能辨其形色。光相。名數。及總宣說者。不取正覺。

  (第三十九願)

(講解)

這是第三十九大願「莊嚴無盡願」。

 

這一願顯示西方極樂世界是唯佛與佛乃能究竟,不是九界凡夫自力所能信解也。因為法藏比丘發願,他成佛的時候,也就是現在的西方極樂世界,國中萬物莊嚴清淨、形色殊特、光明美麗、窮微極妙,無能稱量。沒有辦法來稱揚讚歎。為什麼?因為全是阿彌陀佛因地修行行願所致。所以為什麼說西方極樂世界不是化城,不是諸佛如來變化的,而是他願力托顯出來的,也就是說是成佛才顯現,沒有成佛他沒有辦法顯現。所以只有成就圓滿無上佛道,國中萬物才能嚴淨、光麗、形色殊特。「形色殊特」就是非常地特別,「窮微極妙」是非常地微妙,「窮」跟「極」都是形容詞。「窮」是徹底,「極」是達到極限。沒有人能夠稱說,即使是菩薩也不行。等覺菩薩看如來果地上的境界,不要說一位等覺菩薩,縱然盡虛空滿十方一切等覺菩薩一起集合起來,思量如來的智慧,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乃至優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意思就是沒有辦法算數。非是算數、非是思量所能知,因為如來果地不屬思量,我們眾生垢穢就是因為思量過重,計度分別,眾生天天打妄想,因此所現的就是穢惡充滿,這個世界的染汙現象都是眾生自心業感所成,不是另外有人來操作,所以說天災人禍是人為的,不是上天降罪的,上天沒辦法降罪給你。從前古人非常地迷信,他以為「天」真的能降罪,所以說「法天制用不敢違天」,他們不知道「萬法唯心」,不知道這一切的業感從心所現,這道理只有佛經才講得清楚。這個世界一切的因果是以心為體,就是《楞嚴經》講的:「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是以心做為根本。所以你的心要是有貪瞋癡,就感得這三塗的苦報,你的心要是具戒定慧,就能出三界,如果心無念,那就能證真如,就能成佛道。不管是戒定慧還是淫怒癡都不離心,所以說「心生萬種法」,但是心不隨萬種法而生而滅。所以大乘佛法教我們了悟自心,更不起造作,才能夠嚴淨、光麗、形色殊特無能稱量,因為「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方稱為究竟的佛果。古德講「佛跟佛見面,口掛牆壁」,一句話也說不得,沒辦法說了。所以文殊菩薩問維摩詰居士,什麼是「不二法門」,維摩詰居士默然不答,這是真入不二法門,不然有一、有二、有不二都是落於二法,唯有離言說、離心緣,才是真正的「無能稱量」。這個道理你懂了,下面說的 「其諸眾生。雖具天眼。有能辨其形色。光相。名數。及總宣說者。不取正覺。」也就是說在極樂世界的眾生,乃至十方無邊的眾生,雖然有天眼,你不要以為這天眼是天上的眼睛,這是講有神通,像阿羅漢有阿羅漢的神通,菩薩有菩薩的神通,人如果被鬼附身了也有一點點神通,還有,有時候胡思亂想也算是一種妄想神通。經文說「雖具天眼」也都沒有辦法知道那邊的形色、光相、名數及總宣說,到底有多莊嚴?是無法形容的。前面不是講「西方淨土普被三根」嗎,為什麼眾生又見不到呢?這裡是說西方極樂世界,是如來果地上的境界,果地上的境界非是思量所及。所以念佛要想成佛,真的要把思量、把你的雜念、把無明給斷掉,才能達到這樣的境界,那麼也正是因為「窮微極妙」所以才能三根普被。如《法華經》講的,所謂「以方便力故。為五比丘說。」不妨無作用中起無邊作用,為眾生說,所以能夠三根普被,眾生雖見但是仍未達到究竟,因為眾生在自分上有自己的業習覆蓋,但是正在覆蓋的當下,所見的徹底是真如,是徹底全真,即所謂「當體全真」,只是自己的業力障住了。這樣講你們不容易懂,我用《維摩詰經》中,舍利弗問釋迦牟尼佛來說明,舍利弗說其他諸佛國土都是淨土,為什麼世尊你的是穢土?那如來以足指按地,意思就是用腳趾這麼輕輕點地一下,娑婆世界頓時變成莊嚴清淨的國土。舍利弗這個時候才知道,原來是「仁者自己心有分別」,故見此土穢汙不淨。我們現在看到的這些環境、這些境界,都是我們業力所現的。在釋迦牟尼佛的分上是清淨莊嚴,但是在我們眾生分上看的是穢汙不淨。所以不妨清、濁同時顯現,染跟淨一體而不二,所以眾生身中就有如來智慧德相,諸佛也具眾生之性惡,所以能方便開「性惡法門」化導眾生。所以如來要受生,他能示現下三惡道、能示現貪瞋癡,這是性具之惡,但如來能夠拿來化導眾生,這是他的工具;眾生雖然本具如來智慧德相,但是被虛妄的習氣所蓋覆住,所以沒有辦法見到自己的真心本性,雖然見,仍舊是見而不見,因為沒有辦法證悟佛性;所以染淨不妨一體,不妨同時顯現。我們住在這裡看到是穢汙的,釋迦牟尼佛跟我們在同一處,他看到的是清淨,這就是眾生的業力不同。所謂:「眾生形相各不同。行業音聲亦無量。如是一切皆能現。海印三昧威神力。」都是稱真如本性,是華嚴境界,是如來果地上的境界,所以你要懂得《華嚴經》,你才知道極樂世界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個世界。所以弘一大師教導初學者先學《華嚴》,你才能夠了解佛教到底是在學什麼?對於西方極樂世界的清淨莊嚴,你才能夠有少分的體會。為什麼?因為你還沒成就。你要是成就了,那才能夠「總宣說」,實際上,縱然成就也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你縱然有億口億舌,像千百億釋迦一樣,就是億口億舌,也講說不完「光明金剛寶戒」,西方淨土亦復如是,所以這一願叫「莊嚴無盡願」。因為它是體證無生,無生則無滅,無滅則無盡,所以能夠顯現莊嚴無盡。你看這世間的珠寶都會毀壞,都會變質、變異,唯有心性之寶不會隨著時間、空間,甚至人為而有所毀壞、改變,因為它是心現的。在這裡你看到的寶,是業感的,雖然都是心現,但卻是染業所感召的,所以不算是真正的莊嚴,而且有生有滅;極樂世界不生不滅,所以「莊嚴無盡」這一願很深,因為這是如來果地上的境界,我們在這裡講也只能略說少分,如果有人能總宣說的話,那佛就絕不成佛。這也顯示極樂世界究竟殊勝、究竟清淨,不是一般漸次修行的,或是一般凡愚之人所能測度的。像有人不信淨土法門,就是他誤認為淨土宗只是《法華經》上講的「化城」。譬如商人要到遠方去尋寶,因為過程長遠又非常地辛苦,於是在途中就建了一個暫時可以休息的地方,我們稱之為「化城」。可是這些人,在那裡休息安住久了,反而不願意再往前走了。所以釋迦牟尼佛就告訴這些二乘的人、小乘的人:你們所證得的境界是偏真涅槃,不是真的,還要再繼續修行,這才能夠到達寶所。那麼西方淨土不是暫止的化城,不是暫時有的,而是寶所,它是阿彌陀佛心願所現,是如來果地上的境界。因為「化城」就代表不圓滿,但是這裡「莊嚴無盡」就代表究竟圓滿,所以到西方淨土,你見的佛是報身佛。法、報、應這三身不可分,不可分為三,你要是把法身、報身、應化身分成三個,那這因果就不對了。因為化身不離報身,報身不離法身,名雖說有三,實際上是一體,但是雖然是一體不妨方便說三,乃至開為十。所以西方極樂世界它是如來果地上的境界,如來證了圓滿佛果所顯現出來的。就像《華嚴經》盧舍那佛一樣,華嚴會上沒有分法身、報身、應化身這三身,它只講盧舍那佛,這是盧舍那佛說法教化之處,遍一切處,乃至遍入微塵當中。《華嚴經》上講「佛身」就講十身,沒有講「法、報、應」,為什麼?因為全體是盧舍那佛顯現,西方淨土亦復如是,全體是阿彌陀佛的法界身雲所顯現的,這才講到究竟圓滿。其他的你說在凡聖同居土見有化身,在實報莊嚴土見有報身,這些所說的都未能達到「莊嚴無盡」,唯有依照《華嚴經》才能夠說明西方極樂世界的殊勝莊嚴。極樂世界的莊嚴,皆是阿彌陀佛的法界身雲所顯現的,所以身即是土、土即是身,身土不二!後人不達,強作分判。如果說有四土,那是隨眾生業而現四土;但就如來地上是沒有四土之分,所以說「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於行布」。如來果地是「圓融」的,眾生修證是「行布」的,是有次第、有漸次的,「圓融」與「行布」;兩個不相妨礙,所以四土不妨一土,一土不妨四土,但是究竟來說,都是阿彌陀佛法界身雲所顯現。你說是四十八願所顯現也可以,說是法界身雲所顯現,所以土即是身、身即是土,乃至極樂世界一切的教化之事。你看後面的樹現佛剎、徹照十方、無量色樹……等等的,這些統統都是佛的智慧身,乃至前面接引眾生之事,皆是佛的「願力身」。念佛能降魔是佛的「威勢身」,所以為什麼講如來有十種身。十萬億程實在是不隔塵,此土即是西方,西方即是此土,所以我們稱為「法界藏身阿彌陀佛」。你們拜佛都有拜到「法界藏身阿彌陀佛」,全法界是彌陀身雲,你要說全法界是「藥師身雲」也可以,因為都是究竟圓滿無能稱量。所以你看極樂世界時,你不要再想:「唉呀!那裡有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那都是貪瞋癡心沒有息掉,是要知道極樂世界的「莊嚴無盡」。

 

這是總說。

 

下面則是細細跟你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