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2日 星期六

心賦註 (12) │永明智覺禪師

 



心賦註 (精彩節錄)

永明智覺禪師


註心賦卷第一
宋杭州慧日永明寺智覺禪師延壽述......

虛聲頓息。法空之正信旋生。

高僧傳云。法空禪師初棲蘭若。每至中宵。庵外常有清聲所召。屢呼空禪。及至開關。又無蹤跡。後乃悟云。乃是自心境界。爾後其聲永絕。

猛焰俄消。靈潤之真誠立驗。

高僧傳云。釋靈潤。常與四僧共遊山谷。忽遇野火四合。三僧迸走。其靈潤獨不動。乃曰。心外無火。火是自心。為火可逃。焉能免火。言訖。火至身自斂。

陞沈表用。體具靈知。

此知是一切眾生心體。不同虛空。性自神解。亦不作意。任運而知。禪源集云。此言知者。不是證知。意說真性不同木石。故云知也。非如緣境分別之識。非如照體了達之智。直是真如之性自然常知。又不同虛空者。靈然覺知。覺知即神解義。陰陽不測謂之神。解即是智。智即是知。知即一心也。故祖師云。空寂體上。自有本智能知。於一切染淨法中。有真實之體。了然鑒覺。目之為心。如是無漏無明種種業幻。皆同真如性相。蓋為真如隨緣成於一切。一切不離真如。以理融之。唯是一味。此是通相。相即無相。若約別顯。染淨施為造作。即是真心不守自性。隨緣之相用。隱顯不定。陞降一差。

2022年10月21日 星期五

心賦註 (11) │永明智覺禪師

 



心賦註 (精彩節錄)

永明智覺禪師


註心賦卷第一
宋杭州慧日永明寺智覺禪師延壽述......

五乘道。鍊出於沖襟。

五乘者。一持五戒。得人乘。二行十善。得天乘。三修四諦。得聲聞乘。四悟十二因緣法。得緣覺乘。五具六度行。得菩薩乘。此五乘法。皆從一念善心熏鍊而出。

十法界。孕成於初念。

十法界者。一天法界修十善業。二人法界。持五戒業。三修羅法界。行憍慢業。四地獄法界。造十惡業。五餓鬼法界。造慳貪業。六畜生法界。造愚癡業。七聲聞法界。證四諦法。八緣覺法界。悟十二因緣法。九菩薩法界。行六度門。十佛法界。行平等一乘法。已上凡聖。共成十法界。陞降雖殊。皆從最初一念發起。爾後念念相續成事。善因樂果。惡因苦果。前後相酬。未曾遺失。故經云。心能天堂。心能地獄。且約地獄界。法華中十如唯心。上九界亦然。如觀音玄義云。地獄界具十如。性相體力作因緣果報本末究竟等。一如是地獄性者。性名不改。如竹中有火性。若其無者。不應從竹求火。從地求水。從扇求風。心有地獄界性。亦復如是。二地獄相者。攬而可別。名之為相。善觀心者。即識地獄之相。如善相師。占相無謬。三地獄體者。以心為體。心覺苦樂。故以當體。譬如釵鐺環釧之殊。終以銀為體質。六道之色雖異。祗是約心。故心為體也。四地獄力者。運御名力。緣刀山。入火聚。皆是其心力也。五地獄作者。發動曰作。既能有力。即有所作。或作善作惡。皆是心作也。六地獄因者。業是心因也。七地獄緣者。緣者假藉為緣也。如貪愛潤業。即因緣會合也。八地獄果者。習果也。如地獄人。前世多婬。生地獄中。還約多婬。見可愛境。即往親附。如見美女。近前抱之。即是銅柱。名習果也。九地獄報者。報者果也。昔有婬罪。今墮地獄。受燒炙之苦。昔行婬罪。名為慾火。後受其報。即受火車鐵牀之苦。初後相等。報應無差。名為報果也。十本末者。地獄本者。性德法也。地獄末者。修德法也。究竟等者。覽修德即等有性德。覽性德即具有修德。初後相在。故言等也。餘九法界亦然。雖逐界行相各別。都不出一心。如性相體力作因緣果報本末等。十界十如。皆從心體而起。先因心造作善惡等業因緣。後受凡聖苦樂等果報。初後是心。本末皆等。故云本末究竟等。

2022年10月20日 星期四

心賦註 (10) │永明智覺禪師

 



心賦註 (精彩節錄)

永明智覺禪師


註心賦卷第一
宋杭州慧日永明寺智覺禪師延壽述......

執謬解而外道門開。邊邪網密。

西天九十六種外道。皆不達自心。唯苦其身。行投巖赴火無益苦行。但心外見法。理外別求。皆是外道盡成邪見。如密網自圍。不能得出三界。

役妄念而凡途業起。生死波橫。

一切諸業。皆從有心起。無心即無業。故經頌云。諸法不牢固。但立在於念。善解見空者。一切無想念。又云。一念中有九十剎那。一剎那中有九百生滅。故知生死即念。念即生死。所以經頌云。有念即生死。無念即泥洹。

括古搜今。深含獨占。

此一心法。諸教同詮。無不指歸傳通於此。如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觀心品云。爾時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告妙德等五百長者。我為汝等敷演心地微妙法門。我今為是啟問如來。云何為心。云何為地。乃至薄伽梵告諸佛母無垢大聖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言。大善男子。此法名為十方如來最勝祕密心地法門。此法名為一切凡夫入如來地頓悟法門。此法名為一切菩薩趣大菩提真實正路。此法名為三世諸佛自受法樂微妙寶宮。此法名為一切饒益有情無盡寶藏。此法能引諸菩薩眾到色究竟自在智處。此法能引詣菩提樹後身菩薩真實導師。此法能雨世出世財。如摩尼寶滿眾生願。此法能生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功德本原。此法能消一切眾生諸惡業果。此法能與一切眾生所求願印。此法能度一切眾生生死險難。此法能息一切眾生苦海波浪。此法能救苦惱眾生而作急難。此法能竭一切眾生老病死海。此法善能出生諸佛因緣種子。此法能與生死長夜為大智炬。此法能破四魔兵眾而作甲冑。此法即是正勇猛軍戰勝旌旗。此法即是一切諸佛無上法輪。此法即是最勝法幢。此法即是擊大法鼓。此法即是吹大法螺。此法即是大師子王。此法即是大師子吼。此法猶如國大聖王。善能正法。若順王化獲大安樂。若違王化尋被誅滅。善男子。三界之中。以心為主。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究竟沈淪。眾生之心。猶如大地。五穀五菓。從大地生。如是心法。生世出世善惡五趣。有學無學。獨覺菩薩。及於如來。以是因緣。三界唯心。心名為地。一切凡夫。親近善友。聞心地法。如理觀察。如說修行。自利教他。讚勵慶慰。如是之人。能斷二障。速圓眾行。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2022年10月19日 星期三

心賦註 (9) │永明智覺禪師

 



心賦註 (精彩節錄)

永明智覺禪師


註心賦卷第一
宋杭州慧日永明寺智覺禪師延壽述......

聲聞證之為四諦。
聲聞不了自心。但見人空。證作苦諦集諦滅諦道諦。生滅四諦。為灰斷之果。不達一心圓教無作四諦。具廣大神通。所以舍利弗。於法華會中得見心性。親受佛記。後方懺悔云。同共一法中。而不得此事。

支佛悟之詺緣生。
辟支佛但於自心境內。見因緣性離。證十二因緣法門。亦成灰斷之果。皆不能一心圓具十法界之體用。

天女之華無著。
淨名經中。天女散華加菩薩身上即無著。於聲聞身上即華著身。大凡一切菩薩施為。皆是自心作用。以心無著故。華亦無著。是以聲聞執為心外之華。妄起厭離。云不如法。乃隨拂隨生。故知萬法。隨自心生。隨自心滅。

海慧之水澄清。
大集經中。海慧菩薩初來之時。不見四眾。盡見為水。以法外無法故。

五十五位真菩提路─十地 │ 楞嚴經白話直解卷八 (8)

 


 

【楞嚴經白話直解 卷八】   (精彩節錄)


五十五位真菩提路─十地

悟顯法師 講述

接著講十地。

初地:

阿難。是善男子。於大菩提善得通達。覺通如來。盡佛境界。名歡喜地。

這裡是入地。

因為前面四加行勝進功圓,也就是他功德圓滿,會入圓覺寂滅一心,所以叫「於大菩提善得通達。」簡單講叫「善達菩提」。

「覺通如來。盡佛境界。」就是他能夠覺悟,通達如來,能夠入佛的境界,名為「歡喜地。」這是簡介,想詳細了解要去看《華嚴經》。

第二地:

異性入同。同性亦滅。名離垢地。

這是差別理事因果都會歸一心,異性能入同,這「異」就是相異,「入同」也不存同,所以說「同性亦滅」,同也不立,所以叫「離垢地。」

第三地:

淨極明生。名發光地。

法界一心有大智慧光明義,由淨極而光通達,所以叫做「淨極明生。」就是清淨到了極處,產生光明,名為「發光地。」

第四地:

明極覺滿。名焰慧地。

明到極處,覺性圓滿,所以叫做「焰慧地。」「焰」就是火焰。能燒煩惱薪。

第五地:

一切同異所不能至。名難勝地。

這是從一切的差別理事所不能至,所以叫「一切同異所不能至。」名為「難勝地。」也就是遠離了一切的差別同異。說「遠離」,也可以講是「銷融」差別同異,名為「難勝地。」

第六地:

無為真如性淨明露。名現前地。

也就是無為真如全體顯露,所以叫「性淨明露。」叫「現前地。」

第七地:

盡真如際。名遠行地。

因為有「俱生無明」,就離菩提很遠,所以叫「遠行」。如今盡真如際,則藏識已捨,這裡第八意識就捨掉了,名為「遠行地。」

因為若事若理。當體皆是無為真如。性本清淨。如今本性昭然顯露,所以名為「現前地」。法法既然都是真如,窮盡真如邊際,所以叫做「遠行地。」

因為前面是現前地,後面承接過來,依前面的「現前地」的功用,然後融會一心,入第七地,這個是「遠行地。」

第八地:

一真如心。名不動地。

也就是「純一真如,不假功用,永絕動搖」,也就不動搖了,湛然寂滅,所以這叫「不動地。」這裡就已經算是「轉識成智」。

第九地:

發真如用。名善慧地。

《華嚴經》上說:前面第八地菩薩就是剛講的「不動地」,如果他不捨第八地的定,他會墮在寂滅真如,所以十方諸佛「三加七勸」,就是三次加持七次勸導,才把他從寂滅真如這個定提獎出來,出真如定,從體起用便能說法,居法師位。所以稱「法師」是很恭敬的,至少要九地以上的菩薩才能稱法師。現在稱法師都是尊稱,未必有九地菩薩的修證。九地菩薩居法師位,所以能發真如用,「名善慧地。」

前面是「定」,後面善慧地是「用」。如果他住在湛寂一心,墮在寂滅真如,他沒有捨掉真如定,他就還是停在那裡。是因為十方諸佛去加持,他才出定發真如用。這是《華嚴經》上說的。

第十地:

阿難。是諸菩薩。從此已往。修習畢功。功德圓滿。亦目此地名修習位。慈陰妙雲覆涅槃海。名法雲地。

從「乾慧地」一直過來通名「修習因位」,到這裡「修習畢功」,行極理圓,行到了極處,那真如之理,你已經要接近圓證,所謂「生滅既滅」,也可以算是寂滅現前,所以在此地收功,名「修習位。」。

但是離如來還有一點差距,所以不算真正的寂滅,可以算是有得寂滅忍,下品寂滅忍,不是真正的像如來徹證的這種寂滅。所以要說寂滅現前也可以,但並不算圓滿。

到這裡是總結前面發圓滿的因心,所以叫「結前因圓」,若十地於法性空布慈陰雲,在法性它的體是空寂的,起作用布慈陰雲,然後能夠覆蓋涅槃大海,融前九位通成一心,契入法雲地。所以叫「慈陰妙雲覆涅槃海。名法雲地。」

從「乾慧」到這邊都算是修習位,「亦目此地名修習位。」如今第十算修習功畢,所以行極理圓,「生滅既滅,寂滅現前」,這是十地。

五十五位真菩提路─四加行 │ 楞嚴經白話直解卷八 (7)

 



【楞嚴經白話直解 卷八】   (精彩節錄)


五十五位真菩提路─四加行

悟顯法師 講述


後面講「四加行」。

憨山大師說四加行為「入地」之勝進,總前四十一心通名清淨,從「乾慧地」以來,就算是聖位了。有人說十信位是相似位,實際上在《楞嚴經》它不這麼講。所以你說天台宗它是一心三觀,奢摩他、三摩缽提、禪那,這一心三觀它跟《楞嚴經》很像,從位次上來判,天台宗的判法跟《楞嚴經》就不太一樣,所以從憨山大師這裡講的來看就非常明白了,在將證平等一心之前立「四加行」位,以融前面歷別修相,「歷別」就是經歷次第。重點在於能所兩亡,絕於對待,同樣的繼續深入,泯前的觀智,方證一真,義趣來說是「空、所空滅」;因為觀智難亡,你要銷落觀智,必須展轉四重,離即離非才叫做妙圓。

再來看第一個:暖位。

阿難。是善男子。盡是清淨四十一心。次成四種妙圓加行。即以佛覺用為己心。若出未出。猶如鑽火欲然其木。名為暖地。

這是講前面覺已齊於佛覺,就是以所顯之果覺為入地之因心。前面已經到第十迴向所顯的果覺,今再來作為契入十地的因心,所以說盡是清淨四十一心,「次成四種妙圓加行。」「即以佛覺用為己心。」

經文講「若出未出。」什麼叫「若出未出。」因心已極所以叫「若出」,但是觀智未忘,所以叫「未出」。猶如鑽火之暖相,就像鑽火,想要把這木頭給燒掉,「欲然其木。名為暖地。」

所以蕅益大師講:今以十迴向之始覺,鑽於障初地之無明,以求出初地之本覺智火,此火欲出而未出,無明之木未燃而將燃。比喻如同鑽火,欲燃其木,這是一個比喻,所以暖相現前名為「暖地」。

第二個:頂位。

又以己心成佛所履。若依非依。如登高山。身入虛空。下有微礙。名為頂地。

又以自己的因心成就一真的境界,所以成佛所履。但是觀智似忘而未忘,所以叫「若依」。其實將忘,故云「非依」。以法界如空無所依故,「如登高山。」就像你登高山,雖然爬得很高,身在高空,但是腳根還是未離地,所以說「下有微礙。」「如登高山。」身雖已經入於虛空,但你的腳還是踩著山頂,腳根仍點地,所以「名為頂地。」

第三個:忍地。

心佛二同。善得中道。如忍事人。非懷非出。名為忍地。

這是第三個忍地,是心境一如,心佛二同,平等一心,所以叫「善得中道。」前面雖然以中中流入,但是任運次第見三諦理,因為先見真諦理,再來俗諦理,再來中諦理,這是次第見,未為善;今圓滿一心,不思而合,所以叫做「善得中道。」

那麼觀智將泯,所以叫「非懷」。可是觀智實際上還未斷,這緣影還在,所以叫「非出」。「名為忍地。」

所以「如忍事人。非懷非出。」這個人在忍耐的時候,他要銷落他自己所厭惡的,又不能表現出來,所以叫做「忍」。就像這觀智,你要銷落它,但是它又沒有全銷,所以說「非懷非出」,這是形容。

第四個:世第一地。

數量銷滅。迷覺中道二無所目。名世第一地。

持續用功,理行斷證的功夫一切俱泯,所以叫做「數量銷滅。」「數量」就是講他用功的功夫銷滅。十信位尚迷為有,三賢把覺當作空,到此才中道泯絕無寄,十信還沒有真正證真,到三賢位還把真如當作是空,一直到這裡中道泯絕無寄,所以叫「迷覺中道二無所目。」「二無所目」就是空、有都銷融了,這「二」就是指空、有。所以叫「二無所目。」十信尚迷為有,三賢屬覺為空,把覺當作是空,三賢位還是有這個問題,所以為什麼一直講說「漸次深入」。「理則頓悟。乘悟併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到這裡泯絕中道,一切理行斷證的功夫都銷落了,前面講的「二無所目」,就是認為是「有」或認為是「空」的,這兩個對於中道的迷惑也都銷落了,方有出世之分,名為「世第一地。」就是世間第一地。

這是加行位的第四個。

由是而觀,足見三賢位乃通以中道觀智總照無明住地,任運淺深而顯現,從這裡來看是次第,不是分斷分證者可比。因為一般人會以為這裡是所謂「分斷」或「分證」。一般天台宗講:十信是相似位,三賢到十聖是分真位。所以他有所謂的分證,但是這裡憨山大師直接說不要這麼看。

《文句》講:什麼叫「世第一地」?就是從初「暖地」中,用佛覺以為自己的心。尚存己心的數量。第二「頂地」中,依己心成佛所履,所以尚存佛履的數量。這兩個都是迷中道之數量。第三「忍地」中,心佛二同。尚存二同之數量。所以乃是覺中道之數量。

今則不但無迷,而且無覺,始本冥合,始本俱忘,所以「迷覺中道二無所目」,名為世第一地。蕅益大師講:從初「暖地」到這裡第四個「世第一地」。憨山大師他是連同前面的十信、三賢都把它涵蓋進來。所講就是一個廣一個略,「略」就是簡略的意思。主要是講蕅益大師講得簡略一點。

這裡講稱性起修,雖復極圓極頓,一念便能該因徹果。於一念當中,法爾就具足四加行。四加行雖然次第這樣說,但他行是在於一時,所以名為「妙圓加行」。四加行是四種妙圓加行。

2022年10月18日 星期二

五十五位真菩提路─十迴向 │ 楞嚴經白話直解卷八 (6)

 



【楞嚴經白話直解 卷八】   (精彩節錄)


五十五位真菩提路─十迴向

悟顯法師 講述


再來是「十迴向」:

就是以中道妙觀「空假互入」,即空即假證空不空如來藏。

第一個:

阿難。是善男子。滿足神通。成佛事已。純潔精真。遠諸留患。當度眾生。滅諸度相。迴無為心。向涅槃路。名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迴向。

這裡是迴向位,由前面「涉假」,也就是「出假」以入中道。菩薩修行迴向三處:哪三處?迴向實際、迴向菩提、迴向眾生,這三個迴向。迴向實際就是迴向真如實際,迴向菩提就是迴向本覺真心,迴向給一切眾生,眾生即如,所以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十行清淨沒有缺漏,則藏性之體,已然純潔,這就是形容。一真無為,藏性之用,大用現前,所以叫「精真。」整個來看,就是「從體起用」,叫做「純潔精真。」這就是形容。以本覺出纏,遠離空有,入空不留,入有無患,所以叫「遠離留患」。「當度眾生。」就是迴向眾生。「滅除度相。」以眾生即如,本來平等,所以就是迴向實際。「迴無為心。向涅槃路。」所以叫迴向菩提,不離三種迴向。因為眾生跟自己一體不二,終日度生不見有生可度,所以叫「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迴向。」度一切眾生,而無眾生可度,所以名為「離眾生相迴向。」這是第一個迴向。

第二個:

壞其可壞。遠離諸離。名不壞迴向。

所謂「可壞者」就是無明煩惱,乃是雜染眾生相,所以叫「壞其可壞。」那「遠離諸離。」離相之離亦離,所以叫「遠離諸離。」名為「不壞迴向。」那是真正不壞。如果你還存有一個「離」,那就還不達究竟。

第三個:

本覺湛然。覺齊佛覺。名等一切佛迴向。

這個就是空有不住,一心清淨,寂滅湛然,叫做「本覺湛然。」既然本覺湛然,所以說「覺齊佛覺。」名為「等一切佛迴向。」

第四個:

精真發明。地如佛地。名至一切處迴向。

寂滅的心地精真現前,所以說如同佛地一樣,無往不真,所以名為「至一切處迴向。」

第五個:

世界如來。互相涉入。得無罣礙。名無盡功德藏迴向。

一真法界依、正互融;世界是依報,如來是正報,互相涉入,依、正不二,沒有障礙,如來當中毛孔能出現世界,世界當中又有如來八相成道,這都沒有障礙。所以說依、正互入,「互相涉入。」沒有障礙,名為「無盡功德藏迴向。」

你要是有看過《華嚴經》,你才知道他這裡講的依報跟正報互相涉入,到底是在涉入什麼?《華嚴經》上就講得很清楚,「一身復現剎塵身」,一個身能現剎塵身,這是正報現正報。正報也可以現依報,現出來的依報裡面又有無量化佛、化菩薩在裡面,這是依報又能現正報。「正能現依,依能現正」,如是重重無盡也可以同時;這正能現正、正也同時現依,這就是「互相涉入。」沒有障礙。

第六個:

於同佛地。地中各各生清淨因。依因發揮。取涅槃道。名隨順平等善根迴向。

「於同佛地」就是他知道心性之理是一,「地中各各生清淨因。」所謂「各生清淨因」就是明白事無盡,清淨因無盡,意謂始覺、本覺,同佛之理地,其理是一。既然互相涉入,圓融交涉,通為一真,那即使草芥塵毛皆是成佛真體,所以叫「地中各各生清淨因。」即此就是涅槃妙行,是依佛真因,所以叫「依因發揮。」

所謂「郁郁黃花無非般若,白雲流水盡是真如。」就是這裡講的「草芥纖毫皆是成佛真體」,前面講的正報能現依報,依報裡面又能現正報,這裡就是講依、正互相涉入,通為一真。那就顯示從最小到最沒有價值的,像一般的草芥是非常小的,從草到塵毛、灰塵、毫毛都是成佛真體,就叫「地中各各生清淨因。」你了達這個道理,依此為涅槃妙行,依佛真因,這就是正因,所以叫「依因發揮。取涅槃道。」由此來證涅槃,名為「隨順平等善根迴向。」

什麼叫「平等善根」?就是依正互入,圓融交涉,通為一真法界,這就是平等善根。跟一般凡夫講的五戒十善的善根完全不是一個境界,他這個善根是依正互入,草芥塵毛都是成佛真體,所以叫「地中各各生清淨因。」這個要曉得。

再來看第七個:

真根既成。十方眾生皆我本性。性圓成就。不失眾生。名隨順等觀一切眾生迴向。

這就是已證平等法界。

是講平等法界,眾生「皆我本性。」「真根既成。」一切眾生純是真如,所以叫「皆我本性。」成就自性就是成就眾生,所以說「不失眾生。」名為「隨順等觀一切眾生迴向。」

這裡面的境界非常地高深,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所以我們就文字上這樣看過,要詳細深入你要看《華嚴經》講得更為清楚。

因為他是依前面這樣漸次深入的,無明分分破,法身分分顯,所以這裡講「真根既成。」眾生即是真如,他已經見道,說「不失眾生。」所以叫「隨順等觀一切眾生迴向。」

這「等觀」就是「自他不二」了,眾生即是真如。

再來第八個:

即一切法。離一切相。唯即與離。二無所著。名真如相迴向。

「全理成事,事能奪理」,所以「即一切法。」前面是「理能奪事」,這裡是「事能奪理」。

這裡講「全事即理,理能奪事」,所以「離一切相。」

「即一切法。離一切相。」這裡面的道理是有點不一樣的:一個是事能奪理,所以叫「即一切法。」一個是理能奪事,所以叫「離一切相。」理事無礙,互奪則兩亡,沒有障礙。所以叫做「二無所著。」「唯即與離。二無所著。」名為「真如相迴向。」

他是真的契入了真如之理,其實每一個都是契入,就是他這裡破一分無明,真如又顯現一分。本來他還理事有礙,到這裡又慢慢地在「理事無礙」上更為增進。

再看第九個:

真得所如。十方無礙。名無縛解脫迴向。

因為「真得所如。」所以無一法不如。縛脫兩亡,所以叫「無縛解脫迴向。」

再看第十個:

性德圓成。法界量滅。名法界無量迴向。

這是法界性德,中道圓成,唯一真心,所以叫「法界量滅。」經文所說的:「空覺極圓。」名為「法界無量迴向。」

此十迴向依前十行,念念證真,心心寂滅,妙契中道,所以叫做「迴向」。

你要知道什麼叫「迴向」。念念證真,心心寂滅,妙契中道,這叫做「迴向」。不是迴向你個人的名聞利養、貪瞋癡,能夠所求都滿願,那都是有所求心、貪著心,在那裡念佛、在那裡修學佛法。我們佛門講的迴向是「念念證真如,心心契寂滅」之理,妙契於中道,所以叫做「迴向」。

五十五位真菩提路─十行 │ 楞嚴經白話直解卷八 (5)

 



【楞嚴經白話直解 卷八】   (精彩節錄)


五十五位真菩提路─十行

悟顯法師 講述


阿難。是善男子。成佛子已。具足無量如來妙德。十方隨順。名歡喜行。

這裡是十行位。

下面十個行位,是出真入俗,就是從空出假,起「假觀」的作用,證「不空如來藏」。

前面是證「空如來藏」,這裡證「不空如來藏」。因為「如來藏」循業發現,隨染用以起染行,隨淨用所以起淨行;因為藏性具有恆沙性功德,一向被無明障蔽,如今無明既然被破除了,真性德用顯現,所以叫「具足無量如來妙德。」不住果覺,能隨順十方,所以叫「十方隨順。」理滿心足,所以生大歡喜,名為「歡喜行。」就是無明銷落了,真心又顯現了一分。因為他後面是破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所以理滿心足,「名歡喜行。」

他能夠饒益眾生,能夠十方隨順。

善能利益一切眾生。名饒益行。

這是第二行位,這二行位就是「躡十住滿心」「躡」就是「依」,就是依前面十住滿心,十住位,再前面是講十信滿心。經教上常這樣很簡單地講,所以要懂。「十住滿心」就是第十住圓滿成就。融成一味,所以生大法樂,所以名為「歡喜行」。

自利功德成就,能轉自己的功德利益眾生。所以「善能利益一切眾生。名饒益行。」

再來第三個:

自覺覺他。得無違拒。名無瞋恨行。

這是觀眾生隨順覺性,永無違拒,名為「無瞋恨行。」因為瞋恨是起於違拒,觀眾生隨順覺性因此他沒有任何的違拒,不起瞋恨。所以名為「無瞋恨行。」「以觀眾生」,就是度眾生的時候,能夠隨順覺性,所以永無違拒,名無瞋恨行。這裡是「從空出假」,從初行到十行都是從空出假。

再來看第四行:

種類出生。窮未來際。三世平等。十方通達。名無盡行。

所謂「種類出生。」就是十二種類,能隨類化身,廣行教化,菩薩的行願稱法界性,沒有休息,窮未來際;所以三世平等而無出入,「無出入」就是沒有出沒,「十方通達。」而無往來,所謂不動本處而至十方,所以能現無盡身,度無盡的眾生,所以名為「無盡行。」

再來看第五行:

一切合同。種種法門得無差誤。名離癡亂行。

佛界跟眾生界是一界無二,所以叫「一切合同。」能夠鑒機說法,「得無差誤。」不著法相,所以叫做「離癡亂行。」

再看第六行:

則於同中顯現群異。一一異相。各各見同。名善現行。

這就是「我以妙明不生不滅合如來藏」,以圓妙觀智契入如來藏。而如來藏本自覺明,「唯妙覺明。圓照法界。」加「妙覺明」那就不是一般的「有明明覺」。「唯妙覺明。圓照法界。」所以能夠離開癡亂,「是故於中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同中現異,異中現同,理事無礙」,所以叫做「善現行。」

所以這裡講「同中顯現群異。」在異相能夠見同,同異沒有障礙,名為「善現」。

再看第七行:

如是乃至十方虛空滿足微塵。一一塵中現十方界。現塵現界。不相留礙。名無著行。

這就是《楞嚴經》上講的:「於一毛端。現寶王剎。坐微塵裡。轉大法輪。」「現塵現界。不相留礙。」所以叫做「無著行。」這是「十方虛空滿足微塵。一一塵中現十方界。現塵現界。」在一微塵中現世界,世界當中的微塵又現世界,「不相留礙。」一重又一重,重重無盡,所以「一毛端。現寶王剎。坐微塵裡。轉大法輪。」名為「無著行。」

再看第八行:

種種現前。咸是第一波羅蜜多。名尊重行。

凡所示現無非大用現前,都是第一智慧全彰法界,所以名為「尊重行。」應該尊重。這是第八行。

再來第九行:

如是圓融。能成十方諸佛軌則。名善法行。

這個就是「滅塵合覺」,故發真如妙覺明性,所以說:如是圓融的妙行,能夠成就十方諸佛軌則。「十方諸佛軌則」就是佛的教化,「軌則」就是法,法則軌生物解,能成十方諸佛妙法,也就是圓融度眾生,包括種種大用現前,同中現異、異中現同,前面的種種利生之相,都能圓融不壞於十方諸佛之法,能夠不壞十方諸佛軌則,不離十方諸佛的妙法,自己有信心契入,能開發真如妙覺明性,所以名為「善法行。」也可以說他所立身一一皆攝歸大乘及攝歸佛法,名為善法行。

再來第十行:

一一皆是清淨無漏一真無為。性本然故。名真實行。

這就是一切諸法會歸藏性,因為事得理而融通,理能奪事,所以一一皆是清淨無漏妙行,事理融通,以理奪事,事全部就是理,「奪」就是把它搶奪過來,搶奪的意思就是理全現,而事入於理中。所以一一皆是清淨無漏妙行。無思成事,稱性而行,一真無為,性本然故,所以叫做「真實行。」這個十行位是依理發行,從體起用,涉俗而利生,經文講:「覺所覺空。」所以顯示證「不空如來藏」。

五十五位真菩提路─十住 │ 楞嚴經白話直解卷八 (4)

 



【楞嚴經白話直解 卷八】   (精彩節錄)


五十五位真菩提路─十住

悟顯法師 講述


下面要講「十住」,以中道妙觀「攝假入真」,以顯本覺出纏,證「空如來藏」。

接著看十住位。

十住是以「中道妙觀」攝假入真,以顯本覺出纏,然後證「空如來藏」。

阿難。是善男子。以真方便發此十心。心精發暉。十用涉入。圓成一心。名發心住。

這是十住位。

前面十信位滿足了以後,繼續觀行深入,開發本覺常住真心,就是前面講的「盡聞不住。」盡聞不住以「無住」為住,所以叫做「十住位」。《華嚴經》上說:每一位從觀行上有「入、住、出」三相,所以依前起後,依前位而後發起勝進,然後進入後位。經文講:「以真方便發此十心。」就是以「三漸次」到「乾慧地」為真方便,這叫做「入」,就像《華嚴經》講的「入」;發此十種信心,十種信心就是前面講的「十信」,這個叫「住」;但這十種信心,因為還有經歷次第地這樣修行,到十信滿心,寂照雙流,融成一味,使十心涉入,沒有次第相,圓成一心,這個叫「發心住」,這個叫「出」。所以就是《華嚴經》上講的每一位有「入、住、出」三相。所以是以十信觀行勝進功圓,總成「初住」這一位。所謂「始覺有功,本覺乃顯」,叫做「心精發暉。」以此心初顯,所以叫「發心住。」真心本性顯露出來了。無始無明須漸次窮研深入,所謂「理則頓悟。乘悟併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從此向後四十四心由是而立也!

這個是第一個「發心住」,就是發妙明心,發常住真心,這「發」就是開發出來,但是無明習氣還是沒斷盡,所以要次第窮研。

心中發明。如淨琉璃。內現精金。以前妙心。履以成地。名治地住。

這是第二住。

就是以「中道觀」圓照自心,所以叫「心中發明。」所觀的理境了然現於觀智心中,如如智照如如理,智跟理相合,所以說「如淨琉璃。內現精金。」就像琉璃裡面有純金一樣,即以前微妙的觀智遊履此心,淨治無明,就是把無明給除掉,所以叫「以前妙心。履以成地。」以微妙觀智遊履此心就是契入此常住真心,就是以智入理,能夠淨治無明,所以叫「以前妙心。履以成地。」叫做「治(音:持)地住」。「治」這個字念「持」,就是講他有淨治的功能,也有保持不失的意思。「淨治」就是他把無明給除掉了。

心地涉知。俱得明了。遊履十方。得無留礙。名修行住。

這是第三住。

因為第二住「以智照理」,「理」就隨之而現,所以叫「心地涉知。」理現前,境智歷然,所以叫「俱得明了。」境智如如。智照既然明了,則理亦大現於前,所以說盡十方際成一真境,叫做「遊履十方。」

理智冥符,不落空,不落有,理智一如,所以空不能留,有不能礙,所以叫「遊履十方。得無留礙。」

心心無間,就是沒有間斷,也就是保持不失了,所以叫「修行住。」

行與佛同。受佛氣分。如中陰身。自求父母。陰信冥通。入如來種。名生貴住。

這是第四個。

由修行位中以「中道妙智」觀「中道妙理」,心境不異,所以「行與佛同。」剛開始以智來熏真如,真如漸顯,也返熏於智,智既然能照於真如,所以叫做「受佛氣分。」念念證真,既然智得所如,智要照真如之體,既然照到了,真如又返熏於智,就叫「智得所如」,所以這個就是「受佛氣分。」既然受佛氣分則念念證真,所以「如中陰身。自求父母。」這當然不是真指中陰身,這是舉一個譬喻。「如中陰身。自求父母。」中陰身跟他有緣的父母會互相吸引,就像這裡「智」跟「如」相合,念念證真,是取這樣的意思。始、本暗合,就是始覺跟本覺暗合,所以叫「陰信冥通。」

「如中陰身。自求父母。陰信冥通。」就是「始覺」暗合於「本覺」,融會藏性,所以叫「入如來種。」就是契入藏性,融會於藏性之中。以本覺種子令彼觀智新熏發生,所以叫做「生貴住。」這本覺的種子,一個是始覺,一個是本覺,始覺觀智跟本覺暗合,本覺又能令觀智繼續增強,你的智慧越來越高,當然這個「高」跟「大」就不只是一般形容而已,所以這個叫「生貴住。」為什麼?因為特別尊重般若,所以以「貴」為名,「貴」就是講貴重的意思,叫做生貴。這個「生」上面講過,就有點像中陰身自求父母一樣;受佛氣分,念念證真,始本暗合,融會於藏性當中,又能夠發起本具的般若智慧,又能夠增強他的觀智。所以叫「生貴住。」

既遊道胎。親奉覺胤。如胎已成。人相不缺。名方便具足住。容貌如佛。心相亦同。名正心住。身心合成。日益增長。名不退住。十身靈相。一時具足。名童真住。

這個是五、六、七、八這四位。

從住胎之相以明觀智的功德,你要講說「功力」也可以,因為他觀智越來越強,以始覺觀照含育本覺,所以叫「親奉覺胤。」「胤」就是子孫相承,子孫相互繼承的意思。你能夠繼承於本覺,也就是與如來同一血脈的意思。所以說這裡都用胎相來形容,前面是講如中陰身自求父母,那既然已經入胎了,則親奉覺胤,「如胎已成。人相不缺。」所以說觀行已成,就是「如胎已成。」所以叫做「方便具足住。」這「方便」就是觀智,意思是講如果不是觀智,那本覺是沒有辦法顯現的;由方便而具足本覺,所以叫「方便具足住。」這是第五住。

再來是「理智不二,心境一如」,所以說「容貌如佛。心相亦同。」這容貌跟佛一樣,心相亦同,所以叫做「正心住。」因為理智不二,心境一如。

所以從初發心一直到後面十地,包括整個五十四個位次,乾慧地算一個,再來信、住、行、向、地這五十個,中間從「登地」來說的話,他在「十迴向」到「地前」有一個「四加行」,所以有五十四位,再加第一個「乾慧地」就是五十五位,《楞嚴經》是這樣算的。

再看,「理智冥合,理隨智增」,就是理隨於智而增長,要說「增長」就是因為無明銷落了,實際上理體本來不增不減,這只是一個形容。因為有進無退,所以名為「不退住。」這「理智冥合,理隨於智增」,就像「身心合成。」有點像入胎以後,身心漸合成,所以六根會日益增長。這是形容理智不退,理隨智而增長,有進無退,名為「不退住。」這是第七住。

再來,本覺圓滿,一念頓證,所以說「十身靈相一時具足」。具體而微,什麼叫「具體而微」?就是「猶如胎滿,初生六根」,像小孩子胎剛形成有六根的時候,「四體雖具」就是四肢雖然具足,但是還非常地微小,所以叫「具體而微」。所以叫「童真住。」還像個小孩一樣。

這裡講的「十身」就是「聲聞身、緣覺身、菩薩身、如來身、法身、智身、虛空身、業報身、眾生身、國土身」這十身。

當然,「十身」有好幾種,我是講比較常看到的。前面是胎相已成,後面是出胎了。

形成出胎。親為佛子。名法王子住。表以成人。如國大王。以諸國事分委太子。彼剎利王。世子長成。陳列灌頂。名灌頂住。

這是第九位跟第十位。

前面還在胎中,這裡就出胎了,從出胎之相以明觀智,一樣是始覺有功,本覺乃顯,所以叫「形成出胎。」名為「法王子住。」就如同法王子一樣;就像大王的小孩一樣。

下面講「始本合一」,名為「究竟覺」,因為《華嚴經》上說「位位成佛」,如同王子長成堪紹覺位,就是繼承覺位,所以名為「灌頂住。」為什麼叫「灌頂」?因為輪王授太子位的時候,會取四大海水灌這王子的頭頂,名為「受職」,因為這是轉輪聖王的真子,就像你證入了這「灌頂住」,就是如來的真子,所以稱為「灌頂」。

這邊有一個問題:到這裡就「灌頂位」了,那後面的十地菩薩怎麼辦?因為十地菩薩他是真正的「受職位」,所以他這裡有特別講:「灌頂」是指一般的粟散王,「粟散王」就是一個小王而已,所以叫「剎利王」,「剎利」就是粟散的意思。剎利講的是一般的粟散王、小王,跟金、銀、銅、鐵四大輪王是不一樣的。後面十地菩薩到法雲地的時候「受職位」,他是猶如轉輪聖王的太子,而這裡是指一般的粟散王。

因為菩薩受職,就是以諸佛智水來灌其頂,所以名為受大智職的菩薩,也就是法雲地,才堪稱受職位,能夠教化一切眾生。今天這「灌頂住」就是舉剎利王的世子長成,世子就是承繼他王位,「陳列灌頂,表以成人之道」,就是長大了給他灌頂,然後讓他準備將來繼承王位,這是一般的粟散王。跟《華嚴經》上講的十地的灌頂,雖然都叫灌頂,但是有不一樣,他是取轉輪聖王的太子,這裡是一般剎利王,那這樣說就很清楚了。其實即使他沒有講是粟散王,你也應該知道十住跟十地是絕不一樣的。

這是第十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