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4日 星期五

問。真妄二心。各以何義名心。以何為體。以何為相。| 宗鏡錄 卷三─5

 


宗鏡錄卷三  (精彩節錄)


宋慧日永明妙圓正修智覺禪師延壽集

敕建慧福寺賜紫臣僧超海 

敕賜遺光寺臣僧通理奉

敕建大慈觀音寺臣僧廣持 


問。真妄二心。各以何義名心。以何為體。以何為相。


答。真心以靈知寂照為心。不空無住為體。實相為相。妄心以六塵緣影為心。無性為體。攀緣思慮為相。此緣慮覺了能知之妄心。而無自體。但是前塵。隨境有無。境來即生。境去即滅。因境而起。全境是心。又因心照境。全心是境。各無自性。唯是因緣。故法句經云。燄光無水。但陽氣耳。陰中無色。但緣氣耳。以熱時炎氣。因日光爍。遠看似水。但從想生。唯陽氣耳。此虛妄色心。亦復如是。以自業為因。父母外塵為緣。和合似現色心。唯緣氣耳。故圓覺經云。妄認六塵緣影。為自心相。故知此能推之心。若無因緣。即不生起。但從緣生。緣生之法。皆是無常。如鏡裏之形。無體而全因外境。似水中之月。不實而虛現空輪。認此為真。愚之甚矣。所以慶喜執而無據。七處茫然。二祖了而不生。一言契道。則二祖求此緣慮。不安之心不得。即知真心遍一切處。悟此為宗。遂乃最初紹於祖位。阿難因如來推破妄心。及至於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七大性。一一微細窮詰。徹底唯空。皆無自性。既非因緣自他和合而有。又非自然無因而生。悉是意言識想分別。因茲豁悟妙明真心。廣大含容遍一切處。即與大眾俱達此心。同聲讚佛。故經云。爾時阿難。及諸大眾。蒙佛如來。微妙開示。身心蕩然。得無罣礙。是諸大眾。各各自知。心遍十方。見十方空。如觀手中所持葉物。一切世間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遍圓。含裹十方。反觀父母所生之身。猶彼十方虛空之中。吹一微塵。若存若亡。如湛巨海。流一浮漚。起滅無從。了然自知獲本妙心。常住不滅。禮佛合掌。得未曾有。於如來前。說偈讚佛。妙湛總持不動尊。首楞嚴王世希有。消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祇獲法身。即同初祖。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問。心能作佛。心作眾生。以了真心。故成佛。以執妄心。故成眾生。若成佛。皆具圓通五眼。無漏五陰。故經云。滅無常色。獲得常色。又云。妙色湛然常安住。又云。善能分別諸法相。云何說真心不住見聞覺知。永離一切分別之想。| 宗鏡錄 卷三─7

 





宗鏡錄卷三  (精彩節錄)


宋慧日永明妙圓正修智覺禪師延壽集

敕建慧福寺賜紫臣僧超海 

敕賜遺光寺臣僧通理奉

敕建大慈觀音寺臣僧廣持 


問。心能作佛。心作眾生。以了真心。故成佛。以執妄心。故成眾生。若成佛。皆具圓通五眼。無漏五陰。故經云。滅無常色。獲得常色。又云。妙色湛然常安住。又云。善能分別諸法相。云何說真心不住見聞覺知。永離一切分別之想。

 

答。若是妄心見聞。須假因緣能所生起。如云。眼具九緣生等。若無色空和合之緣。見性無由得發。五根亦然。皆仗緣起。斯則緣會而生。緣散而滅。無自主宰。畢竟性空。如楞伽經偈云。心為工技兒。意如和技者。五識為伴侶。妄想觀技眾。如歌舞立技之人。隨他拍轉。拍緩則步緩。拍急則步急。五根亦如是。但隨意轉。如云。身非念輪。隨念而轉。何者。意地若生。身輪動作。意地若息。根境寂然。真心則不爾。常照常現。鐵圍不能匿其輝。遍界遍空。穹蒼不能覆其體。非純非雜。萬法不能隱其真。無住無依。塵勞不能易其性。豈假前塵發耀。對境生知。自然寂照靈知。湛然無際。故首楞嚴經云。佛告阿難。如是六根。由彼覺明。有明明覺。失彼精了。黏妄發光。是以汝今離闇離明。無有見體。離動離靜。元無聽質。無通無塞。嗅性不生。非變非恬。嘗無所出。不離不合。覺觸本無。無滅無生。了知安寄。汝但不循動靜合離。恬變通塞。生滅闇明。如是十二諸有為相。隨拔一根。脫黏內伏。伏歸元真。發本明耀。耀性發明。諸餘五黏應拔圓脫。不由前塵所起知見。明不循根。寄根明發。由是六根互相為用。阿難。汝豈不知今此會中。阿那律陀。無目而見。跋難陀龍。無耳而聽。殑伽神女。非鼻聞香。驕梵缽提。異舌知味。舜若多神。無身有觸。如來光中。映令暫現。既為風質。其體元無。諸滅盡定。得寂聲聞。如此會中摩訶迦葉。久滅意根。圓明了知。不因心念。阿難。今汝諸根。若圓拔已。內瑩發光。如是浮塵。及器世間諸變化相。如湯消冰。應念化成無上知覺。阿難。如彼世人。聚見於眼。若令急合。闇相現前。六根黯然。頭足相類。彼人以手循體外繞。彼雖不見。頭足一辯。知覺是同。緣見因明。闇成無見。不明自發。則諸闇相永不能昏。根塵既消。云何覺明不成圓妙。釋曰。如彼世人聚見於眼者。此先明世見。非眼莫觀。若令急合。則無所見。與耳等五根相似。彼人以手。循體外繞。雖不假眼。而亦自知。此況真見。不藉外境。緣見因明闇成無見者。此牒世間眼見。須仗明闇因緣。根塵和合。方成於見。無見。不明自發者。此正明真見之時。見性非眼。既不屬眼。又何假明闇根塵所發。則不明之明。無見之見。自然寂照靈知。何曾間斷。且世間明闇虛幻出沒之相。又焉能覆蓋乎。是以明不能明。闇不能闇也。故云。則諸闇相。永不能昏。真性天然。豈非圓妙。所以學人問先德云。如何是大悲千手眼。答云。如人夜裏摸得枕子。


心經白話述義 (精彩節錄 48)

 



心經白話述義 (精彩節錄 48)

悟顯法師   開示:

我們升座前唱的開經偈:「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這開經偈是《華嚴經》翻譯好之後,武則天皇帝為它作的偈頌,讚歎《華嚴經》,一直流傳到現在。

2021年12月23日 星期四

【佛門異記】吳蒼鷹所感之佛像 (26)

 



佛門異記 煮雲老和尚 


吳蒼鷹所感之佛像

法顯法師到天竺求法時,住過一所寺廟內。顯師在那所寺內生了病,寺中的大小僧侶很多,寺主親自為他照顧,並命沙彌為他到家鄉尋覓齋食給他吃。那個沙彌去了不久,就給他帶來了家鄉的飯盒來,並見此僧腳上有血,問其所以,他說是往中國彭城吳蒼鷹家中求食,被他家的狗子所咬的。顯師驚異他於轉瞬之間來回數萬里,始醒悟寺僧不是常人了。

後來,法顯法師隨船回國,特往彭城一訪,親見吳蒼鷹其人,問起以往之事,答有這麼一回事,還指看餘血塗門的地方給顯師看,顯法師說:「這是羅漢聖者之血也。僧為我覓食來此,不幸而遭此損。」

蒼鷹聞知,慚悚不已,便捨宅為寺以贖其罪。後來,又往揚州請求經像,船行在江中,船身忽然傾側,有一雙白長骨隨波騰湧躍入船上,知者說是龍齒。抵揚州求佛像,沒有找到,在江邊林中休息,遇見一位婆羅門僧,持佛像一尊,說要送往徐州給吳蒼鷹供養的,這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了!

吳蒼鷹正為求不到佛像發愁,忽有人親自要送佛像給他,他趕快頂禮說:「弟子就是吳蒼鷹,特為佛像到此。」那位梵僧就把佛像交給了他,他奉了佛像將要回去,忽然詔令下來,要模造此像一千尊,像成以後,新舊莫辨,任他取一尊回去,佛像卻降夢告訴他那一尊是原來的本相,吳居士因取本相而回。

後來此像常常放光,魏孝文帝請入北臺,到了高齊後主,派使者迎還鄴下。到了唐朝,此像又到了大慈恩寺。

悟顯法師開示:不住禪定

 


悟顯法師開示:不住禪定

《思益經》講,不住禪定。但是不住禪定,對一般人來說,連禪定尚且沒有,如何不著禪定,禪定還是要修的,心若不定,如在風中燃燈,終究不能照明,若無禪定波羅蜜,則智慧不開,所以還是要修禪定,但是心不住禪相,所謂不住禪相,就是不取著禪定境界覺受,這個就是不住禪定。

 

《大智度論》說:「今欲出生摩訶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要因禪定門,禪定門必須大精進力。何以故?散亂心不能得見諸法實相。譬如風中然燈,不能照物;燈在密屋,明必能照。」

 

所以沒有禪定就像是在風中點燈一樣,不能照物,點不著的。我常跟大家說要念阿彌陀佛,要到精舍,或是佛教的寺院來念,不要以為自己在家可以用功,在家有種種境界風動亂,欲得禪定,發般若波羅蜜,就如同風中燃燈,不能照物。


大方廣佛華嚴經感應傳 ─ 唐太宗受持華嚴(24)

 



大方廣佛華嚴經感應傳

四明山大方廣無生居士胡幽貞刊纂

上元年中。孫思邈服流珠舟雲母粉。生一百五十歲。顏如處子。至長安說齊魏間事。明如目睹。書寫此經七百五十部。

太宗欲讀佛經問邈。何經為大。邈云。華嚴經佛所尊大。帝曰。近玄奘三藏。譯大般若六百卷。何不為大。而八十卷華嚴經。獨得大乎。邈答云。華嚴法界具一切。於一門中。可演出大千經卷。般若經乃是華嚴中一門耳。太宗方悟。乃受持華嚴一乘祕教。亦名大不思議解脫經。功用大故。感應亦大。道者欲學佛心慧。了佛境界。證佛地位。依此一乘法性悔而修行者。不歷地位。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悉與三世諸如來等。譬如眾流一滴之水。纔入海中即名海水。若依大乘二乘權教。備修萬行。綿歷多劫。不知聞是經。以少方便疾得菩提。經云。此經不入一切眾生之手。唯除菩薩摩訶薩。一切聲聞緣覺。不得此經。何況受持。若菩薩億那由他劫。行六波羅蜜。不聞此經。雖聞不信。是等猶為假名菩薩。若有經卷地如來塔廟。禮拜供養。彼眾生等。具足善根。滅煩惱患。得賢聖樂。吾徒其勉之。予師事禪祖無名公側。聞普賢大行海印深定法界體性。方知華嚴釋氏宗極。所以刊修此傳。廣示未聞也。

大方廣佛華嚴經感應傳 ─ 不可思議的華嚴經(23)

 



大方廣佛華嚴經感應傳

四明山大方廣無生居士胡幽貞刊纂

幽貞竊聞。西薩遮俱槃國山中。有具足下本一十萬偈不思議解脫大方廣佛華嚴經。唯願此經。早得具足。傳譯此土。普利一切有情。幽貞以有唐建中癸亥紀。敬發此願。為此歸命文。於諸禮佛時次。及十二部經而禮之。不禮佛時。念持此歸命文。華嚴有不可說剎海微塵數偈品。豈貝葉所能傳寫。皆諸大菩薩陀羅尼力之所記持。海雲比丘所受持經。以大海量墨須彌山聚筆。書寫一品。猶不可窮少分。龍樹祖師。於龍宮見文字結集所傳之經。有上中下三本。上本有十箇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偈一四天下微塵數品。中本有四十九萬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下本有十萬偈四十八品。其上中之本。亦非閻浮人力可能受持。所以西域。唯有下本十萬偈經。今在彼國山中。此土所譯八十卷經。梵偈唯四萬五千。於十萬中。乃略出耳。幽貞悲此土經猶未具故。廣發是願。附出此傳。蓋欲勸諸道者見之。皆同禮念哀請。下本經具足。早傳此土也。傳中僧所教檀越神亮誦偈。是前所譯經本也。後譯偈言

若人欲了知  三世一切佛  

應觀法界性  一切唯心造   

 

2021年12月22日 星期三

大方廣佛華嚴經感應傳 ─ 受持華嚴感文殊護念(22)

 



大方廣佛華嚴經感應傳

四明山大方廣無生居士胡幽貞刊纂

齊太和年中。王子燒身。以供養文殊菩薩。謙之薄殘缺。乃發心住五臺山。專業華嚴。晝夜受持。六時禮懺。頻歷歲時。精懇匪懈。乃感文殊加護。忽然鬚鬢自生。根體具備。聲韻雅朗。人鮮及之。既復形鬚。單懇彌志洞曉經旨。乃製華嚴論六百卷。 

心經白話述義 (精彩節錄 47)

 



心經白話述義 (精彩節錄 47)

悟顯法師   開示:

《華嚴經》講的:「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菩提心就是般若波羅蜜多,要是忘失了、失去了正念,般若波羅蜜多就是正念;一旦失掉了,你所作所為都叫做魔業,魔業就是讓你輪迴的。凡與心性不相應的,都稱之為魔。所以說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修善法都還是魔業,那造惡就更是魔業了。因為很多人都誤以為學了佛,學了《心經》,一切惡事都可以做,反正本來是佛,又說修諸善法是名魔業,所以就隨順自己的貪瞋癡慢,這就是不解如來真實義。

大方廣佛華嚴經感應傳 ─ 抄經感放光之瑞(21)

 



大方廣佛華嚴經感應傳

四明山大方廣無生居士胡幽貞刊纂

永徽年中。定洲有禪師。名修德。學徒數萬。禪之領袖也。而專業華嚴。欲寫斯經敬為宗故。先以沈香漬水。而種諸樹。樹大取皮造紙。而用寫經。經生筆匠造紙等三人。大小便並皆洗浴護淨。每一卷了。施以十縑。裝染周畢。設齋慶讚。香函盛之。志心禮拜。當設齋日。道俗雲趨。初開函時。金光遠照。徹百餘里。山東五十餘洲。皆來禮經開。外道俗無不聞知。時有閹人劉謙之。北齊第三王子之從者也。 

2021年12月21日 星期二

【冬至】大善根大福德

 



大善根大福德

悟顯法師 開示

講科技我們是領先的,古代科技領先;醫學我們是領先的,文化、種種的古代的醫術,我們都是領先的,根器也是超級好的,不然佛法不會東傳,釋迦牟尼佛就看中國人的根器非常好,適合學大乘,所以就跟這些大菩薩講:以後法傳震旦。佛法到中國來生根發芽,所以你們是有智慧的,你們是堪受大乘法,是釋迦牟尼佛印證的、認可的,都是大善根大福德之人,所以不要自暴自棄,不要妄自菲薄,認為自己不行。

 


你祖宗的文化非常豐富,遠遠超過外國文化,我們中國人現在的科技,更是領先全世界,不客氣講,我們不是世界先進水平,我們是世界頂尖水平。你看我們的核電站,你看我們的這個高鐵,你看我們的這個大飛機等等的,都是中國人做的。

 

我們的火箭,我們找到了可以替代石油的能源,可以大量開採的可燃冰,這個都是我們中國人的技術啊!外國人沒有,外國人只會想到怎麼把我們封鎖,沒有想到越封鎖我們越強,在現代的科技,我們是處於頂尖水平,絕對的頂尖水平,雖然還有很多要進步,但是呢,相當地厲害啊!那麼在文化、歷史上,文化積澱上,真的是領先全世界數千年。

 

特別還領先歐美數千年,你看我們中國人現在都用手機在支付,都用手機在過生活,這個東西你拿到歐美去,他們就像鄉下人進城一樣,他沒看過,你看我們中國人買東西,六個小時就可以送到家,這在國外是沒有的,甚至還要再加速,聽說三個小時就能夠拿到,你在網路上買,三個小時貨就送到你家,這是中國人的成就。

 

我們的根器這麼好,福報又這麼大,在這個國土上,到處看到的都是大乘佛法,在中國你這麼一圈走下來什麼最多?可以說寺廟最多,寺廟裡面什麼最多?禪寺最多,你去哪邊,它都有一個禪寺。為什麼禪寺最多,禪宗最興盛,學禪的人多,學佛的人多,所以根器特別好,這個是事實。

 

再來你看中國人喜歡讀什麼經?讀《心經》、《金剛經》都是般若部的經典,這根器這麼好,大家都讀過《心經》,沒學佛的也都聽過《心經》好像不錯,你去問問看,大家都知道,中國人有慈悲心。

 

大家都喜歡觀世音菩薩,跟觀音菩薩緣特別好,他是有慈悲心,我們中國人到國外去、到非洲去,是幫助他們,不是去殖民他們,你看西方國家去到非洲,從東非到西非這麼近的距離,居然還要先飛倫敦、巴黎,才能到達東非、才能到達西非,我們中國人一條鐵路就解決了,我們是去幫助人,這就是中國人骨子裡有惻隱之心、有慈悲心。


悟顯法師 無量壽經講座 第295集  (精彩節錄) 



【冬至】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極樂世界不可思議功德莊嚴 (2)

 



【冬至】 202112月21日  農曆十一月十八


普能嵩禪師淨土詩

冬至陽生更又寒。聲聲佛號靜中安。
風吹葉落千山瘦。雨打濃霜百草乾。
會得胸中真法性。便明心地入空觀。
雖然幾句平常話。勝比三車妙義翰。



極樂世界不可思議功德莊嚴

悟顯法師 講述

 

(願文)

我若證得無上菩提。成正覺已。所居佛剎。具足無量不可思議。功德莊嚴。無有地獄。餓鬼。禽獸。蜎飛蠕動之類。所有一切眾生。以及焰摩羅界。三惡道中。來生我剎。受我法化。悉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復更墮惡趣。得是願。乃作佛。不得是願。不取無上正覺。(第一、第二願)

 

(講述)

這是第四十八願的第一願跟第二願。

 

「國無惡道願」跟「不墮惡趣願」。「國無惡道」這願是總願。


 

往生淨土沒有三惡道,也沒有二乘人,所以你們不要有二乘心。為什麼我教大家「深信大乘,心不退轉」,因為極樂世界是「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極樂世界沒有女眾,也沒有諸根缺陷的人,二乘種性的也不能往生。你存著小乘的心,你沒有辦法往生淨土,所以不要有二乘心存在你的用功當中。

 

這裡說:「我若證得無上菩提。」意思就是:我成就無上佛道的時候。「成正覺已。」這個「正覺」不是阿羅漢,這裡是略說,前面已經說了無上菩提了,所以下面這個正覺,是「無上正等正覺」。他成佛的時候,所居的佛剎,他住的國土具足,「具足」就圓滿的意思,「無量不可思議功德莊嚴。」這是總說,後面四十八願,裡面的內容它都涵蓋了。

 

所以要知道裡面兩個意思:

 

一個是:具一切不可思議功德莊嚴。

 

第二個意思是:四十八個大願裡面所有的大願,每一願,現在人講極樂世界的「場景」,每一個「教學設施」,都具不可思議功德莊嚴。

 

「國無惡道願」,就是不可思議莊嚴。

 

「不墮惡趣願」,是不可思議莊嚴。


 

後面的身悉金色願、三十二相願、身無差別願、……,統統都是不可思議莊嚴,所以這話是從這裡一直連貫到下面,全都是不可思議莊嚴,也就是說:凡夫想像不到。

 

有人說「地球每天都在轉,哪邊是西方?」看起來他好像很聰明,但是要知道,我們的東西南北是用磁力線來分析的,所以還是定得出來。整個娑婆世界來說,也就是有百億日月,它有它運行的一定軌道。以前是九大,現在科技發達可以看到十二大行星,繞著地球走,也許還有第十三大、十四大、……,隨著太空科學的發展,所看的範圍會越來越廣,會找到的共通點會非常地多,有它一定的軌跡,只是人還沒有發現而已,所以你不能因為你沒發現就說沒有。

 

在這娑婆世界的西方,過十萬億個佛國土,每一個國土都如同這裡,有百億日月,這樣的國土有十萬億,非常地遠,現在的科學家根本看不到,他連娑婆世界的邊際也看不到,何況是「過十萬億的佛國土」。

 

根器差的阿羅漢、聲聞人不作意,他眼睛可以看一千個世界,也就是一個小千世界,作意則可以看中千世界,也就是兩千世界;利根的,不作意可以看兩千世界,「作意」就像阿那律,他可以看一個娑婆世界。這是阿羅漢,他的天眼通可以看到這麼遠,一個大千世界百億日月,他清清楚楚看得到。

 

有的人近視很深,有的人沒有近視,沒有近視的人,他看的距離也相當有限,即使刻意看清楚,也是在一定的範圍之內,但是阿羅漢的能力就能夠看一個大千世界。這是講阿羅漢裡面視力比較好的,像阿那律有天眼通,現在人講「視力比較好」的,他的天眼可以看一個大千世界,如觀掌中菴摩羅果。這是天眼通能夠看到的距離,就好像看手掌心上的水果一樣,這麼清楚。

 

但不能說你沒看到就是沒有,極樂世界在娑婆世界以外,過十萬億佛國土,每一個國土以百億日月來算,再乘上十萬億。所以是遠之遠矣,非是凡夫心力所能及,還有很多小乘的阿羅漢說:沒有他方佛。其實不是沒有,而是他視力不好,他有近視,他看不到,很多都只能看到二千世界而已,他看不到整個娑婆世界,所以釋迦牟尼佛讚歎阿那律天眼第一,因為他可以看一個娑婆世界,算是將阿羅漢能力做到極限了。

 

所以當你們遇到小乘阿羅漢,他跟你講:我沒有看到有其他的國土。你就要知道,他有近視。阿羅漢是比一般人看得遠,可是比起大菩薩,比起諸佛如來,他的能力還是差太多了。所以,不能說「沒看到」就等於沒有。

 

要是用科學來看,科學能力都還沒有阿羅漢厲害,要依《四十二章經》來說,未證阿羅漢前,不可信汝意。沒有錯,但是證得阿羅漢難道就可信嗎?所以,要相信佛說的:有他方國土。

 

因為阿羅漢的能力真的不及佛,雖然他們有天眼、天耳、……、他心通,最厲害的像大目犍連,能力也是一個大千世界而已,他方國土他就沒有辦法了,他從娑婆世界要到娑婆世界附近,去旅遊一下,都要跋山涉水,都要用上點功夫,對他來說算是比較費力的事情。但是在娑婆世界內,他的神足通是隨意即到,他能夠想到,他就能到,這是阿羅漢。所以你不可以說你沒有看到,就說沒有。

 

這裡講「不可思議功德莊嚴」,所以凡夫看不到、想不到,那當然也說不出來,能說出來的就不是凡夫了,所以大家要清楚,你要有善根、要有福德,你才能夠相信。

 

很多人不能相信,真的是「無量不可思議功德莊嚴」,像權教的菩薩也不能相信,連觀世音、大勢至、文殊、普賢這些大菩薩、等覺菩薩,對於如來的境界他都沒有辦法測度,因為這是佛果地上的境界,這些等覺菩薩來測佛的智慧,想見極樂世界,對極樂世界的功德莊嚴,大部分他知道,但是知道得不徹底,所以有一個形容叫「隔羅望月」,就是隔著一層羅紗,這羅紗雖很薄,但是畢竟是遮住了,隔著羅紗看月亮,就是「隔羅望月」,羅紗就是布裡面算是最薄的。所以即使是等覺菩薩也沒有辦法測。

 

經典上說,就算娑婆世界的眾生都成就了等覺,智慧都跟文殊菩薩一樣,把他們的能力,神通道力集合起來,給他想百劫、想千劫、想億劫,要來測度佛的智慧,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分不及其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為什麼呢?因為佛的智慧、境界是證到的,你沒有證道,你想像不到,所以西方極樂世界,是圓滿果佛的境界,不是化佛。

 

很多人都誤解,說極樂世界這佛是化佛,他說錯了。極樂世界的佛是圓滿報身佛,是成就功德法身的,圓證三智三德的,他三智已經圓顯了,三德也都顯現,顯現三德秘藏,他都證到了。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像的,確實是不可思議,確實是萬德莊嚴。所以能夠相信諸佛如來的功德,那你的善根都不淺。



【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

悟顯法師 無量壽經講座 第142集  (精彩節錄) 


2021年12月20日 星期一

恭祝 阿彌陀佛聖誕 ✨│阿彌陀佛是萬德洪名

 

恭祝阿彌陀佛聖誕─農曆十一月十七

              淨修捷要     夏蓮居居士

一心觀禮,極樂教主,因地聞法,即發無上正覺之心,住真實慧,誓拔勤苦生死之本,棄國捐王,行作沙門,號曰法藏,修菩薩道,于無量劫,積植德行,所發殊勝大願,悉皆圓滿成就,名具萬德,聲聞十方,接引導師,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是萬德洪名

悟顯法師 開示

(願文)

我作佛時。十方世界無量剎中。無數諸佛。若不共稱歎我名。說我功德國土之善者。不取正覺。(第十七願─諸佛稱歎願)


(講述)......

按心性之理來看,隨舉一名,無非諸佛名號。所以,稱一佛名即是稱一切諸佛名;這是無二無別的。眾生迷惑本心,在自心所現的境界上,堅固執取,計著名字,念念相續,起惑造業。所謂「無明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但若就根本來說,三細六粗之相原是虛妄,你要是識得本來,那麼你計名字,一切的名字皆為佛名。

 

所謂諸佛稱歎,並不只是侷限於阿彌陀佛名號。一切法無不是諸佛名號,這個是華嚴境界。舉一個為主,其餘皆為眷屬。用一法攝一切法,一切法無不是此一法。所以,一佛名即是一切諸佛名,隨舉一諸佛名,亦是一切諸佛名。如帝網珠,互相影現而沒有障礙,如同光光相照,又不壞一多相收,無障無礙。阿彌陀佛在因地發這樣的願,希望自己名聞十方。這也只有成佛才能夠有這樣的境界。


如果你還是迷在三細六粗相當中,計著名字,執取起業,那就沒有辦法「名稱普聞」,因為你還是墮在你妄心所現的境界相當中分別執取。


唯有徹底離開妄想、離開煩惱,你才能真正做到「名稱普聞」。現代人要出名,想方設法搞怪,在佛門亦復如是。許多在家人、出家人看到有名氣的大和尚來,趕快去裝一副恭敬的樣子、裝一副孝親尊師的樣子。目的呢,就是希望自己能讓人家注意到他,就是想出名。他不知道只要把三細六粗相給破了,自然名稱普聞,隨舉一名無不是如來德號。


祖師大德告訴我們:任舉一名,無不是諸佛如來的名號,並不只侷限在阿彌陀佛名號。若悟心性則名稱普聞。你不悟心性,才會整天分別,所以妄有三界六道輪迴,妄有父有子、妄有家親眷屬......,這些全都是計著名字,執取虛妄相,墮在六粗相當中。

 

所以法藏比丘因地發的願,除了彌陀名號能普利一切眾生以外,還有就是:往生淨土必然永斷三細相,所以阿彌陀佛堪為一切諸佛之所稱歎,名稱普聞。



這第十七願:諸佛稱歎願。就是告訴我們:十方世界無量剎中無數諸佛,皆共稱歎他的名號。為什麼呢?因為任一名皆是他的名號。就像「鬱鬱黃花無非般若,白雲流水盡是真如」、「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這個境界就是徹底離一切相,最極清淨的境界,所以得十方諸佛稱歎。


一般世俗人看到一定會覺得很奇怪,「為什麼法藏比丘希望人家稱歎他的名字?如果按照世間的善法來說,不是說要『為善不欲人知』嗎?那法藏比丘是不是有名利心」?你如果用世間的眼光來看,那你就看錯了。所以我叫你們不要學《弟子規》,不要學那些世間法。你學了那些世間法,你就肯定用世間心來看,那照這一願來看,法藏比丘豈不是「為善希望一切諸佛皆知」。以世間的道德觀來看,為善應該不欲人知。那他為善欲人知,他是否有名利心?你就會開始懷疑經典、毀謗經典。


所以為什麼菩薩戒會制定,不可以看外道典籍。在有的菩薩戒本中,看外道典籍是重罪。《地持菩薩戒本》裡面,背大向小是重罪。《梵網菩薩戒本》教你不得宣說外道典籍,它在四十八輕戒裡面講到,犯了,叫輕垢罪。所謂「輕垢罪」是罪的名稱,不是說你犯的罪很輕。

 

你教人看外道典籍、講說外道典籍,這些人看了,將來必然毀謗正法,那正好犯了菩薩十波羅夷罪的其中一條:〈謗三寶戒〉,不是小題大作,而是可以由小見大。本來講小乘、講人天乘,都只是不得已的方便法。你卻教人家看外道,看了小乘、看人天,他看了以後,你沒把他導向大乘,他反而變成毀謗大乘。那你等於是「自作教他」。所以為什麼菩薩戒會制定你「不能去講說外道典籍」,尤其是在講座上不可以講


釋迦牟尼佛在戒律都有規定,戒只有佛可以制定經有五種人說,也就是說經的有五種人,但是都得佛印可。戒只有佛一個人可以制,沒有菩薩制戒的,也沒有這個阿羅漢制戒的,只有佛一個人可以制戒。


所以你要曉得佛制戒的原因,佛為什麼叫你不要看,就是因為你看了以後,你會學習外道法,你會退大乘心、你會毀謗大乘。所以學一般世間典籍的人來看,法藏比丘豈不是被他看成世間人了,這點要清楚。


佛已經打破見思煩惱、塵沙煩惱、打破無明,煩惱都斷盡了,佛的名稱普聞是可以利益眾生的,可不是世間人的看法、世間人的想法。也因為他四十八願的殊勝,名號功德之大,能令三根普被,利鈍全收,所以諸佛稱歎,這是名號的功德。


如果講經只講事相,大家自己看經文就可以了,所以一定要會相歸性。所以不只一佛號普聞,一切名號皆普聞,乃至隨舉一名,無非諸佛名,隨舉一法,無非真如實相,皆是如來藏,本是無上妙明淨圓真心,全都是自性的功德,《華嚴經》講的就是如來果地上的境界,這裡亦復如是。

 

所以他講:「我作佛時。」這個「佛」就是指究竟圓滿佛,而不是藏教佛,也不是通教佛,而是圓滿佛,所以名稱普聞。


悟顯法師 無量壽經講座  第150集  精彩節錄




2021年12月19日 星期日

福到了......【悟顯法師法語】

 



悟顯法師法語

悟顯法師 開示:

受了菩薩戒,你要發大誓願,不能夠再做不如法的事情。

你更不能在受戒時去問法師、去問「說戒和尚」,說自己必須煮葷腥,想找他幫你開脫,這是絕對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