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顯法師 開示:福慧雙修 求生淨土
我們佛教,重視福慧雙修,要有出世間的福,也要有世間的福,更要有出世間的般若智慧,如若不然,那就是佛門講的三世怨,今生修福,來生享佛,後世墮落,甚至你可以把它縮短成一生,年輕修福,中年享福,年老墮落,在年輕的時候,因為福報不夠,懂得修福積德,中年的時候開花結果,但是人在福報當中啊,容易迷惑,因為貪瞋癡的習氣都沒有除掉,所以他年紀大了,就累積了一身的業,所以說老年墮落,這個是學佛人必須要警惕的,要福慧雙修,求生淨土。
悟顯法師 開示:福慧雙修 求生淨土
我們佛教,重視福慧雙修,要有出世間的福,也要有世間的福,更要有出世間的般若智慧,如若不然,那就是佛門講的三世怨,今生修福,來生享佛,後世墮落,甚至你可以把它縮短成一生,年輕修福,中年享福,年老墮落,在年輕的時候,因為福報不夠,懂得修福積德,中年的時候開花結果,但是人在福報當中啊,容易迷惑,因為貪瞋癡的習氣都沒有除掉,所以他年紀大了,就累積了一身的業,所以說老年墮落,這個是學佛人必須要警惕的,要福慧雙修,求生淨土。
【楞嚴經白話直解 卷八】 (精彩節錄)
七趣升沉的緣由│楞嚴經白話直解卷八(18)
阿難。一切眾生。實本真淨。因彼妄見。有妄習生。因此分開內分外分。
這裡你就要仔細聽,「內分」跟「外分」差在哪裡?這也是回答「七趣升沉」的緣由。
一開始佛就講「實本真淨。」一切眾生本來清淨,本就沒有虛妄,但是因為妄見而起心動念,成能所二相,然後產生三細相、六粗相,所謂「三細相」就是無明業相,能見相、所見相,繼而產生出六粗相,也就是「智相、相續相、執取相、計名字相、起業相、業繫苦相」。
「因彼妄見。有妄習生。」這是迷妄輪迴的開始,也就是說輪迴是怎麼來的?六道怎麼來的?法界眾生怎麼來的?有人問到底是是雞生蛋還是蛋生雞?在探究這個問題?有人說「人是從爬蟲類慢慢爬起來的」,那應該說有進化論,你也要有退化論,因為進跟退是相待的,這樣才是比較圓滿。因為現在的人他看到有一點類似,他以為就是這樣子,他搞不清楚眾生怎麼來?六道怎麼來?所以他把看到的現象連在一起,從現象上去揣測。佛經上講的就是「業感」,個人的業感感招那個身形,就像「劫初」的時候,我們現在是「賢劫」,在賢劫初期的時候,動物會講人話,為什麼?因為在經典上有講,動物牠是人造業墮落的,那個時候大體上動物的善業還很強,牠才剛墮畜生道,牠會講話,所以會跟人溝通,但是墮久了以後,業障越來越重,牠要講,牠講不出來了,是這樣子。
一般人不曉得六道怎麼來?經典這裡講是「因彼妄見。有妄習生。」就這八個字,講出六道輪迴是怎麼來的?那為什麼有這些眾生在這裡輪迴呢?由此分開「內分」跟「外分」。
我們再來看什麼是「內分」?
阿難。內分即是眾生分內。因諸愛染。發起妄情。情積不休。能生愛水。是故眾生。心憶珍羞。口中水出。心憶前人。或憐或恨。目中淚盈。貪求財寶。心發愛涎。舉體光潤。心著行淫。男女二根自然流液。阿難。諸愛雖別。流結是同。潤濕不升。自然從墜。此名內分。
從內、外而分什麼?分「情想」以定升沉,「內」是情,「外」是想,來定升沉。「內分」就是眾生自心內愛習凝結而為情也!由內而發,所以叫「內分」。「外分」就是從虛想而發,自外而感,所以叫「外分」。「虛想」是想什麼?後面就會講到。想持戒、想佛或是他得禪定生天,所以才有「情多想少」、「情少想多」的六道升沉問題,所以這裡說從內分、外分而分情想,以定升沉,到底是升還是沉,你的情多就是沉,想多則是升。後面會講到,我這裡先說出來,不然一般人看到這裡,對於這內分、外分會搞不清楚,以為是一個講眾生內、講眾生外,實際上是在講情想的差別。
「是故者。」就是能生愛水之故,眾生六根對境,生諸愛染,如鼻舌二根,遇到好吃的他就流口水,心就想香味,他口中就生出口水。眼耳二根,對著前人,或是已故之人,或是憐愍他聲色可愛,或是恨他世壽早亡,或是恨這個人,雖然不見其形,也不聞其聲,但是心中回憶,就「目中淚盈」,就是你會掉眼淚。譬如「意根」貪求財寶,雖貪求財寶,但面前沒有財寶,沒有財寶的人才需要貪求,有財寶的人當然也會貪,財寶還沒有現前,但是它是法塵,心中發生愛涎,財寶欲至,愛涎資身,所以看起來舉體光潤的樣子。如果身根貪著行淫,其實就是貪著觸塵,男女二根,雖未經交遘「自然流液。」這就是「能生愛水」之義。
什麼叫「流結是同。」「流」就是流通,口中水出,目中淚盈,男女二根,自然流液,這個就是水之流通於外,「結」就是蘊結,蘊結就是舉體光潤。這個是水蘊結於內,所以叫「流結」。若流若結,總是濕潤為性,所以叫「流結是同。」總是潤濕為性,「濕潤為性」就是「同」的意思。不管你是外流,你是內結,都是濕潤,都是貪愛。所以叫「流結是同。自然從墜。」自然就下墜了,比喻作水往低處流,水不會往高處流,這是比喻。「自然從墜。」所以「諸愛雖別。流結是同。潤濕不升。自然從墜。」因為貪愛的緣故,不會生出「我要出離」的心、「我要持戒」的心,「自然從墜。」自然就墮落,這個叫「內分」。
再看「外分」:
阿難。外分即是眾生分外。因諸渴仰。發明虛想。想積不休。能生勝氣。是故眾生。心持禁戒。舉身輕清。心持咒印。顧盼雄毅。心欲生天。夢想飛舉。心存佛國。聖境冥現。事善知識。自輕身命。阿難。諸想雖別。輕舉是同。飛動不沉。自然超越。此名外分。
什麼叫「外分」?就是「眾生分外。」什麼叫眾生分之外呢?就是說眾生聽聞接觸勝妙境界,而產生渴仰之心,因諸渴仰,顯外分心,他不安於本類,無論是六道哪一道?廣則包含十法界,也可以這樣講,重點他在講六道。他不安本類,「不安本類」就是他想要出離。比如說:「若有諸龍樂出龍倫。我現龍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這龍牠想出離,餓鬼道想出離,或是地獄道眾生想出離,人道眾生想出離,三界的眾生想出離,他就是外分,不安於本類,因為他聽到勝妙境界渴仰,就是想要勝妙境界。所以他顯外分心。不安於本類,所以志求出離,聽聞勝境,心生渴仰。「渴仰」就是「想」,渴仰之極,所以發明種種清虛想念,想念積聚不休,所以叫「想積不休。能生勝氣。」這個「勝氣」,想極神飛,能生殊勝之氣分,他想要脫離他這個形累。「勝氣」就是形容詞,「能生勝氣。」就是他覺得殊勝,他嚮往那個境界,有人嚮往修仙,嚮往長生不死,想要生天,他「想」多,「情」就少,情就是欲,因為情跟欲是分不開的,「想」與理智跟清淨勝妙的境界是分不開的。包括你修行,你觀想、念佛也是一樣的。所以想念積習而不休,想極則神飛,能生殊勝之氣,所以叫「想積不休。能生勝氣。」想脫離形累,那就成為超舉之因。「超舉之因」就是他能夠超脫他現在這一類的身形。
「是故者。」是能生勝氣之故。心持禁戒,「心持」即是「念」:念戒律、念威儀、能淨三業;念善法戒,能成勝因;念饒益戒,能利樂有情。所以舉身輕清:就是念前二戒,不以自修為累;念饒益有情戒,不以度生為擾。前二戒是攝律儀戒跟攝善法戒,就是講前二戒,不以自修為累;他不光能自修,還能念饒益有情戒,度眾生他又不妨礙自修,是這樣的意思,所以講「心持禁戒。舉身輕清。」持戒就是身心輕安的意思。「心持咒印。」就是念法,因為咒為諸佛的秘印,你心持咒,就如佩諸佛秘印,縱遇魔外,也是無所畏懼,所以說「顧盼雄毅。」「顧盼」就是眼睛在看。人家說他是有主宰的,他不會受魔外的干擾,所以講「顧盼雄毅。」「雄毅」就是他心裡面有主宰。「心欲生天。」就是念天,「厭下苦粗障」就是講天界以下是苦是障礙的,「欣上淨妙離」,他想要生天,想要離開苦而得樂,所以「夢想飛舉。」夢想飛舉就是他想生天,生到天上去。所以「夢想飛舉。」就是超勝之氣,形於夢寐。連作夢的時候,他都能夠感覺自己在飛,在空中飛,所以說「心欲生天。夢想飛舉。」就是他連作夢都想要生天,還有就是因為他念天,他修天行,業障輕了,所以他作夢感覺自己在飛升。「心存佛國。」就是念佛,如《十六觀經》,觀想念佛之類。「聖境冥現。」什麼叫聖境冥現?就是禪觀或夢寐之際,得見阿彌陀佛金色身,得歷阿彌陀佛寶嚴國土,但一般人看不到,只有他自己看得到,所以叫「聖境冥現。」「冥現」就是他自己看到。「事善知識。」就是念僧、僧寶。前面是念佛,這裡是念僧。「自輕身命。」就像百城煙水,不辭疲勞。「百城煙水」就是善財五十三參,經歷一百一十城;百城煙水,不辭疲勞,這就是講超勝之氣。
「諸想雖別。輕舉是同。」有的人想生天,有的人想持戒,有的人想求生淨土,但是他的輕舉是一樣的,都是超越的。所以說「輕舉是同。」飛動則不至於下沉,所以叫「飛動不沉。自然超越。」不沉就自然超越。這個叫外分。
悟定居士 校對整理
宗鏡錄卷九 (精彩節錄)
宋慧日永明妙圓正修智覺禪師延壽集
敕建慧福寺賜紫臣僧超海
敕賜遺光寺臣僧通理奉
敕建大慈觀音寺臣僧廣持
問。此宗所悟。還有師否。
答。此是自覺聖智。無師智。自然智。之所證處。不從他悟。自證之時。法從心現。不從外來。故無師契。而能自得阿耨菩提。楞伽經云。大慧白佛言。世尊。若善自覺聖智相。及一乘。我及餘菩薩。若善自覺聖智相。及一乘。不由於他。通達佛法。又經云。舍利弗復問。何故諸賢。復發此言。從今日始。不以佛為聖師。諸比丘報曰。從今日始。自在其地。不在他鄉。自歸於己。不歸他人以為師主。不用他師。是以故往。不以佛為聖師。乃至於是世尊。讚諸比丘。善哉善哉。其於諸法。無所得者。乃為真得。此乃但可自知。方見真實。所以千聖拱手。作計校不成。如經頌云。言語說諸法。不能顯真實。平等乃能見。如法佛亦爾。所以永嘉歌云。不離當處常湛然。覓即知君不可見。又先德偈云。不煩問師匠。心王應自知。斯乃真照無照。真知無知。何者。若有照。則有對處。故云隨照失宗。若有知。則被知礙。故云法離見聞覺知。如信心銘云。縱橫無照。最為微妙。知法無知。無知知要。達此要者。即無一法可同。無一法可異。無一法可是。無一法可非。則何用外求知解。古德歌云。古人重義不重金。曲高和寡無知音。今時學士還如此。語默動用跡難尋。所嗟世上岐途者。終日崎嶇枉用心。平坦栴檀不肯取。要須登陟訪椿林。窮子捨父遠逃逝。卻於本舍絕知音。貧女宅中無價寶。卻將小秤買他金。故大涅槃經云。如平坦路。一切眾生。悉於中行。無障礙者。中路有樹。其陰清涼。行人在下。憩駕止息。然其樹陰。常住不異。亦不消壞。無持去者。路喻聖道。陰喻佛性。是以若達此宗。歸於自地。室中寶藏。豈是外來。衣內明珠。非從他獲。若能開發秘藏。得現前受用之榮。貿易神珠。息積劫貧窮之苦。非數他寶。豈徇彼求。則潤己之智藏何窮。利他之法財無盡。
宗鏡錄卷九 (精彩節錄)
宋慧日永明妙圓正修智覺禪師延壽集
敕建慧福寺賜紫臣僧超海
敕賜遺光寺臣僧通理奉
敕建大慈觀音寺臣僧廣持
問。據其所說。則一塵之上。理無不顯。事無不融。文無不釋。義無不通。今時修學之徒。云何曉悟。達於塵處。頓決群疑。且於一塵之上。何者是染。云何名淨。何者名真。若為稱俗。何者名生死。何者是涅槃。云何名煩惱。云何是菩提。何者名小乘法。云何名大乘法。請垂開決。聞所未聞。
答。大智圓明。睹纖毫而觀性海。真原朗現。一塵之處以眺全身。萬法顯必同時。一際理無前後。何以故。由此一塵虛相。能翳於真。即是染也。由塵相空無所有。即淨也。由於塵性本體同如。即是真也。由此塵相緣生幻有。即俗也。由於塵相念念遷變。即是生死也。由觀塵生滅相盡。空無有實。即涅槃也。由塵相大小。皆是妄心分別。即煩惱也。由塵體本空。緣慮自盡。即菩提也。由塵相體無遍計。即小乘法也。由塵性無生無滅。依他似有。即大乘法也。如是略說。若具言之。假使一切眾生懷疑各異。一時同問如來。如來唯以一個塵字而為解釋。宜深思之。經頌云。一切法門無盡海。一言演說盡無餘。依此義理。故名一塵出生無盡遍也。所言即者。現今平等故。此一心法門。如鏡頓現。不待次第。如印頓成。更無前後。一見一切見。一聞一切聞。不俟推尋。若待了達而成。皆為權漸。若能觀於心性之一。則是一道甚深。即正道之一。是唯一之一。千佛同轍。今古不易之一道也。亦云一路涅槃門。亦云一道出生死。又名大佛頂首楞嚴王。具足萬行。十方如來一門超出。妙莊嚴路。猶如百華共成一蜜。故知萬法同會斯宗。若諦了之。一切在我。升沉去住。任意隨緣。示聖現凡。出生入死。變化難測。運無作之神通。隱顯同時。闡如幻之三昧。是非冥合。逆順同歸。語默卷舒。常順一真之道。治生產業。不違實相之門。運用施為。念念而未離法界。行住坐臥。步步而常在其中。若不信之人。對面千里。如寒山子詩云。可貴天然物。獨一無伴侶。促之在方寸。延之一切處。汝若不信受。相逢不相遇。如明達之者。寓目關懷。悉能先覺。若未遇之子。可以事知。舉動施為。未嘗間斷。如蔡順。字君仲。以孝聞。順少孤。養母。常出求薪。有客卒至。母望順不還。乃嚙其指。順即心動。棄薪馳歸。跪問其故。母曰。有急客來。吾嚙指以悟汝耳。又唐裴敬彝。父為陳王典所殺。敬彝時在城。忽自覺。流涕不食。謂人曰。我大人凡有痛處。吾即不安。今日心痛。手足皆廢。事在不測。遂歸覲。父果已死。又唐張志安。居鄉閭稱孝。差為里尹。在縣忽稱母疾急。縣令問。志安曰。母有疾。志安亦病。志安適患心痛。是以知母有疾。令拘之。差人覆之。果如所說。尋奏高表門閭。拜為散騎常侍。
文殊菩薩德難量,久成龍種上法王。
因憐眾生迷自性,特輔釋迦振玄綱。
為七佛師體莫測,作菩薩母用無方。
常住寂光應眾感,萬川一月影咸彰。
南無清涼山金色界
大智文殊師利菩薩
自性具足般若智慧
這裡講的「如是妙法幸聽聞。」這個淨土法門稱為妙法,有幸來聽聞,得人身不容易,之前都講過,如須彌穿針、如盲龜浮木、如爪上土,都是不容易的事情。
又能聽聞大乘佛法,又能解了一乘,又能了知心性之法,能聽聞以後,後面世尊講「應常念佛而生喜。」應該常常念阿彌陀佛,而且心中為此事而生法喜,所以有法樂可以自娛。
什麽法樂呢?樂念阿彌陀佛,歡喜念佛、歡喜讀誦大乘、歡喜持大乘戒律,這都是念佛而生喜,生喜而念佛,安住在法喜當中。
一般人他是念佛產生法喜,我們倒過來,我們念佛就是法喜,喜歡念佛、喜歡讀大乘經典。你有業障你在讀大乘經典,你會覺得很難受,但是你不要管它,讀久了,業障消了,這個難受就變享受了,你會覺得很好,我的心可以安住在這佛法裡面,我的心得清涼得輕安,我可以學到如來的般若智慧,學到自性具足的般若智慧,學到如來在經典上講的般若智慧。
你會產生法喜,你會喜歡讀、喜歡看,是一定會的;你不喜歡讀、不喜歡看,那業障沒有消,就像「譬如暗中寶。無燈不可見。」
這佛經「無上甚深微妙法」,無上寶珠放在你面前,你居然看不到,你覺得很普通很平常,你反而喜歡金銀珠寶、翡翠、真珠、瑪瑙……你覺得那個叫寶,學佛人你的價值觀要導正,佛經才是寶。
我講世間的來說,你看從三千年前,佛法傳承到今天,我們每一本經書都是國寶,都是國寶級的典籍,這個典籍這個書本,沒有說單獨藏在博物館裡面,而是在我們大家都接觸到的環境下,能夠流通能夠看得到。
所以按照世間來說的話,每一本佛經都是無價珍寶,它有歷史、它有文化、它有傳承、它有文字……甚至有的還有書法造詣都在裡面,這是古本,古本才有。
像從前的人,他用紡織來織《金剛經》,那現在用電腦紡織,織《金剛經》那不稀奇。從前,我記得在唐宋時期,那時候,我們中國這個紡織很厲害,幾乎跟現在電腦紡織類似,只是沒有現在電腦紡織這麼強,它算好它的經緯,可以織出一本《金剛經》,這是我們中國的紡織,它的工藝。
悟顯法師 無量壽經講座 298集 (精彩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