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顯法師法語
悟顯法師 開示:
這一句話講「自相約檢」,就提醒我們不要只勸人家修行,不要只是勸人家學佛,你自己要學,自己要改變。
改變第一個,你要先看到自己的問題,或是人家告訴你,你要很歡喜。
宗鏡錄卷四 (精彩節錄)
宋慧日永明妙圓正修智覺禪師延壽集
敕建慧福寺賜紫臣僧超海
敕賜遺光寺臣僧通理奉
敕建大慈觀音寺臣僧廣持 ......
問。心分四名。義開十種。識之名義。約有幾何。
答。若約同門自相。不可分別。若約異門共相。隨義似分。名約性相有九。義包內外具五。
名有九者。一眼識。二耳識。三鼻識。四舌識。五身識。六意識。七末那識。八阿賴耶識。九淨識。
義具五者。一識自相。謂識自證分。二識所變故。一切境界。從心現起。三識相應故。同時受想等心法。四識分位故。識上四相等。五識實相故。謂二空真如。是識實性。
自上諸法。皆不離識。總名唯識。故知若相若性。若境若心。乃至差別分位。皆是唯識。卷舒匪離。總別同時。猶雲霧之依空。若波瀾之涌海。又古德廣釋唯識。
義有十門。明此唯識二字。先離解。次合解。先且離解。初唯後識。初唯字者。
有三義。一者揀持之義。揀之。謂揀去我法所執。持謂持取。持取依圓二性。唯識論云。唯言為遣離識我法非無不離識心所無為等。
二者決定義。決無離心之境。定有內識之心。謂小乘離心有境。清辯破無內心。
三者顯勝義。謂心王勝。心所等劣。今但顯勝。不彰於劣。瞿波論師二十唯識云。此說唯識。但舉王勝。理兼心所。如言王來。非無臣佐。次解識字者。即了別義。
謂八種心王。是識自性等。五位百法。理之與事。皆不離識。不爾。真如應非唯識。攝餘歸識。總立識名。經云。三界唯心。次合釋唯識者。唯謂揀去。遮無外境。境無非有。識能了別。詮有內心。心有非無。合名唯識。唯謂遮無是用。識表詮有是體。攝用歸體。唯即識。持業釋。
夫六釋之文。簡法為妙。今欲性相俱辯。且略引持業依主二釋。可稱今文。第一持業釋者。有二。一持業。二同依。且持業者。持謂任持。業謂業用。若法體能持用。用能顯體。名為持業。如言藏識。識是體。藏是用。識體能持藏用。即名持業。又如妙法即蓮華等。二同依釋者。即多用同依一體。如言分段生死即身。變易生死即身等是。所以一切萬法。以心為體。萬法是用。法不離心。用不離體。心體能持萬法。法即是心。用即是體。名持業釋。
若一切法。不得自心之任持。無一法可立。又若無法。則無業用。無用不能顯體。故知一切法是心。心是一切法。體用相成。非一非二。
第二依主釋者。有二。一依主釋。二依士釋。依主者。有法以勝釋劣。將劣就勝以彰名。如言眼識。眼是所依即勝。識是能依即劣。以勝眼釋劣識。故將劣就勝以彰其名。眼之識故。依主釋也。或以別簡通依主。即別名勝。通名劣。二依士釋者。謂劣法是勝法之士用。
故今將劣法解於勝法。勝法從劣法以彰名。如言擇滅無為。擇滅是有為即劣。無為即勝。將勝就劣以彰名。依士釋。是知心王為勝。一切法盡是心法。又心是所依即勝。法是能依即劣。以劣顯勝。心之法故。即依主釋。無有一法不屬心者。若以一切法顯心。以劣彰勝。法之心故。即依士釋。所以宗鏡內。於持業。有財。依主。依士。鄰近。帶數。六釋之中。不出持業依主等二釋。下文不更一一廣明。以一例諸。自然無惑。
問。此言唯遮外境不有。為遮離心之境。為遮不離心之境。
答。設爾何失。難。二俱有過。若遮離心之境是無。餘有不離心相分在。何以但言唯識。不言唯境識。若遮不離心境是無。應但有能變三分。闕所變相分過。如何通釋。答。所言唯識者。遮心外境無。不遮內境不離識相分是無。
問。內境與識。既並非無。如何但言唯識。不言唯境識耶。
答。以護法菩薩云。境名通於內外。謂有離心境。不離心境。恐濫外境。但言唯識。所以唯識論云。謂諸愚夫。迷執外境。起煩惱業。生死輪迴。不解觀心。非謂內境相分。如外都無。
讀誦地藏菩薩本願經得二十八種利益
(二)善果日增
(三)集聖上因
(四)菩提不退
(五)衣食豐足
(六)疾疫不臨
(七)離水火災
(八)無盜賊厄
(九)人見欽敬
(十)神鬼助持
(十一)女轉男身(十二)為王臣女
(十三)端正相好(十四)多生天上
(十五)或為帝王(十六)宿智命通
(十七)有求皆從(十八)眷屬歡樂
(十九)諸橫消滅(二十)業道永除
(二一)去處盡通
(二二)夜夢安樂
(二三)先亡離苦(二四)宿福受生
(二五)諸聖讚歎(二六)聰明利根
(二七)饒慈愍心(二八)畢竟成佛
釋教三字經
梁時三世佛
齊時有僧護法師,住石城山(浙江)隱獄寺,寺北有青石壁,直上有數十丈,石壁中央有一塊好像隱現著佛像焰光之形,上有叢樹曲幹垂蔭。僧護每次經行到青石壁時,就看見有光明煥發,並聞有梵唄讚佛之聲音。僧護從此於佛前焚香發誓:決心要依山鐫造十丈高的佛像。
齊建武年間,僧護招集道俗,同結善緣,共同發心做這一偉大工程。經過一年的疏鑿,僅僅成功了石像的面模,而這位僧護法師不幸得病而死。
僧護病危時立誓說:「我早知非一生成辦,第二身再來,乃至第三身……以達於成而後已。」
後來,果然有一位僧淑法師來繼其功,結果又因資力不夠,未完成而終。
梁天監六年,有吳郡的陸咸,因任始豐令罷官回邑,夜宿剡溪(浙江曹娥江上游),夜間風雨暴至,陸咸驚懼。假寐中夢見三個道人來對他說:「君識堅貞,自然安隱。現有建安殿下,患病未癒,他若能把剡縣僧護所造的石佛得成就者,其病必定平癒,冥理不虛。你趕快前往。」
陸咸到了京都,竟將此事忘了。後來一日出門,在路上遇見一位僧人對他說:「去歲剡溪所囑建安王的事,你還記得嗎?」
陸咸懼然回說:「不記得了!」
僧人笑道:「你好好的想想!」說罷辭去。
陸咸感其非凡,追尋僧人時,已失其蹤影。他也豁然憶起前在剡溪之夢,因而立刻跑到建安王那裡,告訴經過。建安王奏聞皇上,武帝聆聞歡喜,即派僧祐律師前往,專為負責營造佛像之事。當僧祐未到寺的前一天,寺僧慧逞夢見黑衣大師立於龕所,天明祐師到此,神應如此。
僧祐到山查視了一下,嫌其舊造淺陋,思緒未絕,夜間忽然山崩,其內佛現,自頸以下還在石中,僧祐飾工剷鑿浮石,外石既去,乃見本相,佛之真儀赫然顯現。
有一天夜間,石像胸前的卐字,呈赤色隆起,至今此字不施金粉而仍金色閃耀。
自天監十二年到十五年春,完成此一偉大佛像的工程。坐軀高五丈,立形十丈。像成之後,建安王宿疾亦痊癒。太子舍人劉勰撰碑文以記其事。僧祐即僧護之前身也,所以後人稱此佛像為三世佛。
華嚴經淨行品
眾會聚集,當願眾生,捨眾聚法,成一切智 (10)
悟顯法師 開示:保持正念 同處不同住
什麼叫「同處不同住」呢?就是我們跟世間人雖然同在一處,但是你的心是正念的,我們念佛人,心是在念佛的,表面上跟他們有應對往來,但是你的心不會隨著流轉,不會隨著起舞、起波浪,這個叫「同處不同住」,這個是真修行。
因為人在順境的時候,或是在熱鬧的環境當中很容易散亂,這就叫「心隨境轉」。一旦散亂,自己的習氣馬上就現前,自己的正念馬上就忘失,所以在現代為什麼說障道的因緣多,退墮的因緣多。除了眾生自身有貪瞋癡,有煩惱習氣以外,再來就是外運不好,尤其現代有太多的俗事要參加,所以我勸同修,你能不要參加就不要參加,不得已才去做這些世間事,多留點空間、多留點時間拿來用功修行,保持自己的清淨心,使自己道業成就。
成就道業以後,再來度家親眷屬,再來度你的親朋好友,這不是小乘,這是大乘人所為。
小乘是自了漢,只顧自己了生死,他沒有發度眾生的大願,而我們學大乘的,我們修行本身就是為了幫助一切眾生,所以有些事情並不急在眼前,《法華經》教我們,你要度眾生,你要先成就自己的道業。
這是最實際的行為,也是對眾生最有幫助的行為,所以在這些熱鬧的環境當中,吵雜的環境當中,或是在這些較容易散亂的環境當中,自己要保持正念。
如果剛開始沒有辦法,你自己就要去避免這些環境,也就是避開這些障道因緣。
障道因緣有時候不是這種不順心的,有時候反而是順心的,順著你的習氣,讓你開開心心地,讓你忘記了自己要提起正念,這就是障道。
你不要想說只有你的家人反對你學佛叫障道,你要知道一切散亂的環境,都是障道因緣,讓你不能修行用功,所以無論你是跟世俗人,或是跟學佛人在一起,你自己心裡都要保持正念。
像我們道場這樣要求,這樣就做得很好,大家共修完就回去,私底下也不攀緣,這樣子保持清淨心,講話也不要講沒有用的話,也不要託名為談論佛法,自己好好用功,好好修行,這樣我們的心才能夠做到真正的清淨,這個是幫助你修行,給你做增上緣。
悟顯法師 念佛開示 (精彩節錄)
釋教三字經
農曆二月十五
將此深心奉塵剎 是則名為報佛恩
悟顯法師 開示:
《地藏經》講:「縱發善心。須臾即退。」好像起了一點善念,馬上就退轉了;遇到惡緣了,這個惡念,念念增長,沒有辦法間斷。
所以你就知道你跟諸佛如來差在哪裡?人家是看到正法,他懂得護持,懂得去推廣。你碰到正法,你就想說我家裡怎麼辦?我先生怎麼辦?我太太的感受怎麼辦呢?所以你永遠是個凡夫,永遠福報不夠。
受菩薩戒,學菩薩戒,遇到了大乘佛法要大力推廣,盡心盡力護持、供養,你身心都來供養到佛教裡面來,所謂「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
這深心就是發菩提心,不是只有這個身體,《楞嚴》講的深心,「深」是深刻的深,深心來護持正法,奉塵剎,這個是報佛的恩。
受了菩薩戒了,學了大乘,不管你有沒有受戒,其實都應當如此。身、口、意這三業護持正法、流通正法,所以你看十方諸佛,他懂得怎麼修行、懂得怎麼種福田,所以他讚歎大乘,守護大乘;那你也如是學,你也得十方諸佛的讚歎,如果你能這樣做你的功德確實無量。
因為心性無盡,特別是淨土法門,又能普遍契合一切眾生的根器,令一切眾生帶業往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一生成佛,那更應該用全部的心力來護持。
不光是推廣,自己要來修行,推廣的當中不要讓佛法變質。
有一些人他在推廣佛法當中,他會使用現代的工具,如果他把佛法變質了,那就不叫推廣佛法,他是在滅除佛法;好像有很多人,很多這些世俗人來學,來他的道場,但實際上不是真正要學佛的,也不曉得什麼是佛教。
佛教講的就是要你出三界、出輪迴、明心見性,這個是佛教,不是搞人間的,什麼家庭和樂那一套,他們說這個是人間佛教,我告訴你佛教不是只有在人間,佛法度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只有心量狹窄的人認為佛教只有在人間。
你看《無量壽經》,十方諸佛同讚,你看這些經典都是十方的海會大眾過來參加,菩薩的位次,每一個位次的菩薩都能來參加,乃至畜生、餓鬼,甚至地獄道的眾生,一時都得超度,這是佛教,不是只有在人間。
悟顯法師 無量壽經 講座 192集 (精彩節錄)
釋教三字經
宗鏡錄卷四 (精彩節錄)
宋慧日永明妙圓正修智覺禪師延壽集
敕建慧福寺賜紫臣僧超海
敕賜遺光寺臣僧通理奉
敕建大慈觀音寺臣僧廣持 ......
問。若隨分別。立真妄心。約此二心。總有幾種。
答。大智度論云。有二種道。一畢竟空道。二分別好惡道。
若畢竟空道。尚不得一。何況說多。若分別好惡道。理從義別。事乃恆沙。
且約一心。古釋有四。
一紇利陀耶。此云肉團心。身中五藏心也。如黃庭經所明。
二緣慮心。此是八識。俱能緣慮自分境故。色是眼識境。根身種子器世界。是阿賴耶識之境。各緣一分。故云自分。
三質多耶。此云集起心。唯第八識積集種子。生起現行。
四乾栗陀耶。此云堅實心。亦云貞實心。此是真心也。
然第八識無別自體。但是真心。以不覺故。與諸妄想。有和合不和合義。和合義者。能含染淨。目為藏識。不和合者。體常不變。目為真如。都是如來藏。
故楞伽經云。寂滅者。名為一心。一心者。即如來藏。如來藏。亦是在纏法身。經云。隱為如來藏。顯為法身。故知四種心。本同一體。但從迷悟分多。
經偈云。佛說如來藏。以為阿賴耶。惡慧不能知。藏即賴耶識。
佛說如來藏者。即法身在纏之名。以為阿賴耶。即是藏識。惡慧不能知。藏即賴耶識。有執真如與賴耶體別者。是惡慧也。然雖四心同體。真妄義別。本末亦殊。前三是相。後一是性。性相無礙。都是一心。即第四真心以為宗旨。
又古德廣釋一心者。望一如來藏心。含於二義。
一約體絕相義。即真如門。謂非染非淨。非生非滅。不動不轉。平等一味。性無差別。眾生即涅槃。不待滅也。凡夫彌勒。同一際也。
二隨緣起滅義。即生滅門。謂隨熏轉動。成於染淨。染淨雖成。性恆不動。只由不動。能成染淨。是故不動。亦在動門。
楞伽經云。如來藏名阿賴耶識。而與無明七識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斷絕。又云。如來藏者。為無始虛偽惡習所熏。名為識藏。若此一心。推末歸本者。謂證第一義。則得解脫。第一義。是緣之性。若見緣性。則脫緣縛。華嚴經云。皆一心作。論云。但是一心者。一切三界。唯心轉故。諸教同引。證成唯心。
云何一心而作三界。有三。
一。二乘謂有前境。不了唯心。縱聞一心。但謂真諦之一。或謂由心轉變。非皆是心。
二。異熟賴耶。名為一心。簡無外境。故說一心。
三。如來藏性。清淨一心。理無二體。故說一心。
是知凡聖二法。染淨二門。無非一心矣。
又此一心。約性相體用本末即入等義。更有十門。
一。假說一心。則二乘人。謂實有外法。但由心變動。故說一心。下之九門。實唯一心。
二。相見俱存。故說一心。此通八識。及諸心所。並所變相分。本影具足。由有支等熏習力故。變現三界依正等報。
三。攝相歸見。故說一心。亦通王數。但所變相分。無別種生。能見識生。帶彼影起。
四。攝數歸王。故說一心。唯通八識。以彼心所。依王無體。亦心變故。
釋云。攝相歸見者。唯識偈云。唯識無境界。以無塵妄見。如人目有翳。見毛月等事。凡作論有三義。一者立義。即初句。二者引證。即第二句。三者譬喻。即下二句。所緣緣論云。內識如外現。為識所緣緣。許彼相在識。及能生識故。意云。內識似外境現。為所緣緣。許眼等識。帶彼相起。及從彼生識。故結云。諸識唯內境。相為所緣緣。理極成也。則非全無相。相全屬識。故云歸見。
攝數歸王者。如莊嚴論偈云。自界及二光。癡共諸惑起。如是諸分別。二實應遠離。釋曰。自界。謂自阿賴耶識種子。二光。謂能取光。所取光。此等分別。由共無明。及諸餘惑。故得生起。如是諸分別。二實應遠離。二實。謂所取實。及能取實。如是二實染汙。應求遠離。所以論偈云。能取及所取。此二唯心光。貪光及信光。二光無二法。釋曰。求唯識人。應知能取。所取。此之二種。唯是心光。
五。以末歸本。說一心。謂七轉識。皆是本識差別功能。無別體故。經偈云。譬如巨海浪。無有若干相。諸識心如是。異亦不可得。
六。攝相歸性。說一心。謂此八識。皆無自體。唯如來藏。平等顯現餘相皆盡。一切眾生。即涅槃相。經云。不壞相有八。無相亦無相。
七。性相俱融。說一心。謂如來藏。舉體隨緣。成辦諸事。而其自性。本不生滅。即此理事。混融無礙。是故一心二諦。皆無障礙。
八。融事相入。說一心。謂由心性。圓融無礙。以性成事。事亦鎔融不相障礙。一入一切。一一塵內各見法界。天人修羅不離一塵。
九。全事相即。說一心。謂依性之事。事無別事。心性既無彼此之異。事亦一切即一。一即是多。多即一等。
十。帝網無礙。說一心。謂一中有一切。彼一切中。復有一切。重重無盡。皆以心識如來藏性。圓融無盡。以真如性。畢竟無盡故。觀一切法。即真如故。一切時處。皆帝網故。如漩洑頌云。若人欲識真空理。身內真如還遍外。情與非情共一體。處處皆同真法界。不離幻色即見空。此即真如含一切。一念照入於多劫。一一念劫收一切。於一境內一切智。於一智中諸境界。只用一念觀諸境。一切諸境同時會。時處帝網現重重。一切智通無罣礙。漩洑者。水之。漩流洄洑之處。一甚深故。二迴轉故。三難渡故。法海漩洑亦然。一唯佛能究故。二真妄相循。難窮初後。三聞空謂空。聞有謂有。則沉於漩洑。若不了斯宗。難超有海。隨善惡之浪。漂苦樂之洲。不遇慈航。焉登覺岸。
如偈云。真如淨法界。一泯未嘗有。隨於染淨緣。遂成十法界。隨染緣成六凡法界。隨淨緣成四聖法界。六凡法界者。一天法界。二人法界。三修羅法界。四地獄法界。五餓鬼法界。六畜生法界。四聖法界者。一聲聞法界。二緣覺法界。三菩薩法界。四佛法界。眾生於真性上。以情想自異。則六趣升沉。諸聖於無為法中。以智行為差。則四聖高下。然凡聖跡雖升降。縛脫似殊。於一真法界之中。初無移動。
又依華嚴宗。一心隨理事。立四種法界。
一理法界者。界是性義。無盡事法。同一性故。
二事法界者。界是分義。一一義別有分劑故。
三理事無礙法界者。具性分義。圓融無礙。
四事事無礙法界者。一切分劑事法。一一如性融通。重重無盡故。
以此十法界。因理事四法界。性相即入。真俗融通。遰出無窮。成重重無盡法界。然是全一心之法界。全法界之一心。隨有力無力。而立一立多。因相資相攝。而或隱或顯。如一空。遍森羅之物像。似一水。收萬疊之波瀾。入宗鏡中。坦然顯現。
又有所入能入。二種法界。如清涼疏云。先明所入。總唯一真無礙法界。語其性相。不出事理。
隨其義別。略有五門。一有為法界。二無為法界。三俱是。四俱非。五無障礙。
然五各二門。初有為二者。
一。本識能持諸法種子。名為法界。如論云。無始時來界等。此約因義。而其界體。不約法身。
二。三世之法差別邊際。名為法界。不思議品云。一切諸佛。知過去一切法界。悉無有餘等。此即分劑之義。
二。無為法界二者。
一。性淨門。在凡位中。性恆淨故。真空一味。法無差別故。
二。離垢門。謂由對治。方顯淨故。隨行淺深。分十種故。
三。亦有為亦無為法界二者。
一。隨相門。謂受想行蘊。及五種色。並八無為。此十六法。唯意所知。十八界中。名為法界。
二。無礙門。謂一心法界。具含二門。一。心真如門。二。心生滅門。雖此二門。皆各總攝一切諸法。然其二位。恆不相雜。其猶攝水之波非靜。攝波之水非動。故迴向品云。於有為界。示無為法。而不滅壞有為之相。於無為界。示有為法。而不分別無為之性。此明事理無礙。
四。非有為非無為法界二門者。
一。形奪門。謂緣無不理之緣。故非有為。理無不緣之理。故非無為。法體平等。形奪雙泯。
大品經云。須菩提白佛言。是法平等。為是有為。為是無為。佛言。非有為法。非無為法。何以故。離有為法。無為法不可得。離無為法。有為法不可得。須菩提。是有為性。無為性。是二法不合不散。此之謂也。
二。無寄門。謂此法界。離相離性。故非此二。又非二諦故。又非二名言所能至故。是故俱離。
解深密經云。一切法者。略有二種。所謂有為無為。是中有為。非有為非無為。無為。非無為非有為等。
五無障礙法界二門者。
一。普攝門。謂於上四門。隨一即攝餘一切故。是故善財。或睹山海。或見堂宇。皆名入法界。
二。圓融門。謂以理融事。故令事無分劑。微塵非小。能容十剎。剎海非大。潛入一塵也。以事顯理。故令理非無分。謂一多無礙。或云一法界。或云諸法界。然由一非一。故即諸。諸非諸。故即一。乃至重重無盡。
是以善財暫時執手。遂經多劫。才入樓閣。普見無邊。皆此類也。上來五門十義。總明所入法界。應以六相融之。二明能入。亦有五門。一淨信。二正解。三修行。四證得。五圓滿。
此五於前所入法界。有其二門。
一。隨一能入。通五所入。隨一所入。遍五能入。
二。此五能入。如其次第各入一門。此上心境。二義十門。六相圓融。總為一聚。無障礙法界。
百門義海云。入法界者。即塵緣起是法。法隨智顯。用有差別是界。此法以無性故。則無分劑。融無二相。同於真際。與虛空等。遍通一切。隨處顯現。無不明了。然此一塵與一切法。各不相見。亦不相知。何以故。由各各全是圓滿法界。普攝一切。更無別法可知見也。
經云。即法界無法界。法界不知法界。若如是。更無別法可知見者。云何言入。以悟了之處。名為入故。又雖入而無所入。若有所入。則失諸法性空義。以無性理同故。則處處入法界。前約情智凡小所見。隨染淨緣成十法界者。即成其過。今依華嚴性起法門。悉為真法界。若成若壞。若垢若淨。全成法界。如經云。分別諸色無量壞相。是名上智者。古釋云。六道之色。壞善壞定。二乘之色。壞因壞果。菩薩之色。壞有壞無。佛色者。壞上諸壞。壞為法界。非壞非不壞。悉是法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