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結【楞嚴經玄義】
【楞嚴經白話直解】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楞嚴經白話直解
悟顯法師 講述
卷十
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地想陰盡者。是人平常夢想銷滅。寤寐恆一。覺明虛靜。猶如晴空。無復粗重前塵影事。觀諸世間大地山河。如鏡鑑明。來無所黏。過無蹤跡。虛受照應。了罔陳習。唯一精真。生滅根元從此披露。見諸十方十二眾生。畢殫其類。雖未通其各命由緒。見同生基。猶如野馬熠熠清擾。為浮根塵究竟樞穴。此則名為行陰區宇。
這裡是講行陰。
因為前面是想陰,行陰所發的是心魔,識陰所發的是十種見魔,沒有外來的,都是於自心當中,妄生邪見,得少為足;這裡先講想陰盡了,行陰現前的現相。
所謂「想陰」就是「晝為想心」,白天在打妄想,你晚上就會作夢,所以叫「夜形諸夢」。「是人平常夢想銷滅。」想銷則夢滅,所以「寤寐恆一。」就是這個人想陰盡的時候,他沒有白天晚上的差別,因為自性本自圓明,迷失了以後,你就被浮塵妄想所蓋住,當想陰盡了以後,現在返本還源,我們就用「覺明虛靜。猶如晴空。」來形容它。因為想陰是煩惱濁,煩惱銷滅了,所以說「無復粗重前塵影事。」就是無有粗重前塵影事,本來八識它就有精了的功夫,就像鏡子能照萬物一樣,所以它能夠照山河大地,但是這個鏡子不會分別。因為六識被妄想遮蔽住了,所以經文稱為「想相為塵。識情為垢。」你不明了,你把它當作真實,那就迷失在裡面,越迷就越深,所以沒有辦法出離,如今已經返妄歸真,想陰已經破了,六識已經銷掉,所以就像經文講的「如鏡鑑明。」虛明之體如鏡鑑照,「來無所黏。過無蹤跡。」對境他就不執著。雖然有行陰,也就是「生滅根元」,但是沒有前面的六識妄想的習氣,所以叫「了罔陳習。」這「了」就是「絕」的意思,所以稱為「了」。「罔」就是「沒有」的意思,也就是「無」的意思。「陳」就是「舊」,之前的舊習就銷掉了。既然已無習可陳,沒有這些舊有的習氣,那八識就「唯一精真。」到這裡想陰就破掉,行陰就出現;行陰是微細生滅的根元,經文講「生滅根元從此披露。」行陰的現相就從這裡出現,「行陰」稱為同分生基,什麼叫「同分生基」?就是這十二類生同受生死的根本,這生死根本稱為「同分生基」。十二類生從哪裡來?就是因為有行陰。這行陰長什麼樣子?「猶如野馬」,這野馬不是說真是一匹馬,而是翻譯的人化用莊子裡面的譬喻,莊子把「野馬」代指游動的薄雲或水氣,我們也稱為「陽焰」。形容這狀態就像野馬在跑的時候有灰塵飛揚。你看那甘肅張掖的山丹軍馬場,馬在跑的時候,牠不是一匹馬,是一群馬在跑,會有灰塵,那遠看就好像有一層薄霧、雲氣的那種感覺。我們形容叫「野馬」,或者是叫「陽焰」,這就是行陰的樣子,所以「如野馬熠熠清擾。」什麼叫「熠熠」?熠熠就是閃爍,就像野馬薄雲熠熠的樣子,就比喻作行陰的細相,忽起忽滅,若有若無的樣子,所以行陰之體是輕清。「清擾」就是行陰的相狀。為什麼叫「清擾」?因為已經離開想陰的粗重,所以名為「清擾。」祖師說:行陰之體是輕清的,沒有想陰的粗濁,就稱為「清」,也沒有識陰的澄湛,稱為「擾」,所以叫「清擾。」
「外浮根塵」,就是外面的浮塵根,六根依行陰為樞紐而發動。經文講「為浮根塵究竟樞穴。」這「樞」就是門的轉軸,「穴」就是門臼,這是講想陰盡了,行陰現前的樣子。
這個形容非常清楚,你不得不佩服如來的辯才,還有這些祖師大德翻譯經典非常厲害。佛能把一般人看不到的行陰形容得這麼清楚,所以說如來是徹見心性,徹見眾生生死根本。也要讚歎我們中華的文字,能夠承載佛法這麼高的智慧。
因為音聲出來,還得有文字將其留下來,佛教又是從當時候天竺的梵文翻譯過來,你就知道中國文字蘊含的智慧是相當高的。一般我們看詩詞、詩句就已經很厲害了,它可以透過一些事物以及譬喻,把一個人當時的心境形容出來,這文字已經很厲害了,你再看到大乘經典、看到《楞嚴經》,你就知道中國文字,遠比世間詩詞那些它所承載著的智慧更高,因為世間的詩詞或是有的文章它承載著我們中國古代先聖先賢的智慧,而這經典是承載如來的智慧。所謂「文以載道」就是這個意思。
所以這裡講得非常清楚,把佛陀當時候講的《楞嚴經》用這樣的文字形容出來,讓我們在幾千年後都還看得到,就好像如來親自跟你宣說。而且一般人根本不知道有這行陰,你沒有相當高的證量,一般的禪定是見不到的,即使見到,你也沒辦法形容,因為你根本不知道到底行陰是怎麼回事。你看它這裡講的行陰,都是還迷在行陰裡面的人,見到也沒有用,他還誤把它當作是真如、是真常的,因為他認為它是一直在生滅,而且這個生滅不會改變,以為真如就是不斷生滅變異的,真是錯得非常離譜。
下面是講行陰盡的樣子。
若此清擾熠熠元性。性入元澄。一澄元習。如波瀾滅。化為澄水。名行陰盡。是人則能超眾生濁。觀其所由。幽隱妄想以為其本。
這個「行陰」就是八識體上的生滅相,所以叫做「元性。」
「若此清擾熠熠元性。性入元澄。」因為八識是一切法的本體,一切皆依八識而變,唯一精明,所以稱為「澄」、稱為「一」,所以叫「一澄元習。」如今行陰銷落了,則八識了無生滅,所以叫「性入元澄。」
「若此清擾熠熠元性。性入元澄。」「元性」就是生滅根元的體性。「元澄」就像水浪停息,稱為「澄」。所以如水無波瀾,就唯一止水,這叫「行陰滅」,行陰滅了以後,就像水上沒有波浪一樣。
元澄就是水浪停息,其實第八識「一澄元習。」就是一澄本元的習氣,也就是第七意識行陰盡,種子與現行都盡,都銷亡。
因為「眾生濁」依行陰而有,行陰既然滅除,於是就「超眾生濁。」那行陰為什麼沒有銷?觀其根本,是「幽隱妄想以為其本。」什麼叫「幽隱妄想」?就是幽深難知,所以稱為「幽隱」。因為第七意識就是生滅的根元,第七意識就是第八意識的「見分」,一般人是看不到的,所以說「幽隱難知」。你看不到第七意識的生滅變化,你見不到行陰;所以說第七意識就是行陰主要發動的。在哪裡發動?就在第七意識,為什麼說「主要的」?因為它是眾生生滅的根本,你不能說其他的六識沒有行陰,不能這樣講,但是它的根是在這裡,第七意識其實它不離第八,它是第八意識的見分。
所以說「幽隱難知」,就像一個人不會知道自己心在生滅,因為生滅很快,像急流一樣,但看起來沒有波浪,實際下面有暗流。
阿難當知。是得正知奢摩他中諸善男子。凝明正心。十類天魔不得其便。方得精研窮生類本。於本類中生元露者。觀彼幽清圓擾動元。於圓元中起計度者。是人墜入二無因論。
這是講行陰第一個妄計。妄計什麼?「二無因」。
這裡是先標其名。「定慧堅住」所以叫「凝明正心。」「十類天魔不得其便。」這是前面講的「想陰」已經滅了,天魔是依想陰而有,行陰唯是見魔。想陰銷了,行陰現前,它這是十二類生的同分生基,也就是十二類生的生滅根本。
所以說他能精研行陰窮生類本。「窮」就是窮究,「生」就是眾生,十二大「類」的根「本」。行陰已現,所以生元已露,「生元」就是這裡講的生滅的根元,是通依第七意識,所以叫做「圓元」,這就是指「行陰」。因為他見到行陰,就起妄計,他不知道這「行陰」它還是生滅的,他在這裡他以為是真實的,「於未足中生滿足證。」於是他起了妄計,變成墮在「二無因論」裡面。
經文講:「於圓元中」就是指「圓擾動元。」在「圓擾動元。」之中,「起計度者。」就是在行陰當中起計度,他修到這裡他覺得自己找到根本,因為他以為自己已經知道眾生生滅的根元,實際上他根本搞錯了,他不知道這只是八識體上的生滅相而已,只是看到這個行陰而已,他還沒有辦法解決它的生滅。所以他自己就產生妄計,他就不照著正法的道理來修行了。
祖師講:他說西天的外道都有禪定功夫,但是不知第八識,所以起妄計。
一者是人見本無因。何以故。是人既得生機全破。乘於眼根八百功德。見八萬劫所有眾生。業流灣環。死此生彼。只見眾生輪迴其處。八萬劫外。冥無所觀。便作是解。此等世間十方眾生。八萬劫來無因自有。由此計度。亡正遍知。墮落外道。惑菩提性。
這就是前面講的「二無因論」的第一個,認為「本無因」。
所謂「是人」就是指修禪之人,行陰現前,生滅根元已經披露了,所以叫「生機全破。」既然生機全破,「乘於眼根八百功德。」他就能夠發神通,見到眾生八萬劫來,在這生死裡面輪迴的現相,但是八萬劫前的他沒有辦法見到,所以他就以為八萬劫來的眾生是「無因自有。」
有人說眾生是自然而有的,那是現在的世間人他自己猜測的,以前的人他是真有禪定,是他見到的情況,但是他只見到八萬劫,八萬劫前的他沒有辦法看到,所以他就認為眾生「無因自有。」他沒有見到這是藏識中的種子異熟變異,所以妄計眾生本來無因,「墮落外道。惑菩提性。」
這是第一個認為「本無因」。
因為他沒有看到八萬劫前,他就認為眾生是「無因而有。」由此錯誤的「計度。」也就是錯誤的妄想。經文講:「亡正遍知。」亡失了正知正見,「墮落外道。」迷惑真如菩提之本性,叫「墮落外道。惑菩提性。」這是第一個。
二者是人見末無因。何以故。是人於生既見其根。知人生人。悟鳥生鳥。烏從來黑。鵠從來白。人天本豎。畜生本橫。白非洗成。黑非染造。從八萬劫無復改移。今盡此形。亦復如是。而我本來不見菩提。云何更有成菩提事。當知今日一切物象。皆本無因。由此計度。亡正遍知。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一外道。立無因論。
這是第二個。
他妄計「末無因。」「妄計」就是虛妄的計度,就是他在這裡產生錯解謬解,所以叫「妄計」。這個人以定力窮研眾生的生死根元,見到八萬大劫以來,人跟物有生受形的開始,他知道人會生人,鳥生鳥,生下來之後烏鴉就是黑的,鵠鳥就是白的;「人天」就是天人跟人都是直立站著,「畜生本橫。」畜生都是橫的,牠們沒有手,只有腳。「白非洗成。」他認為白是天然而有,「黑非染造。」黑色也不是特別去染成的。
八萬劫來都沒有改變,因為他只能看八萬劫,八萬劫前他不知道。「今盡此形。亦復如是。」所以他認為人就是生人,鳥就是生鳥,不會改變,「今盡此形。亦復如是。」即使死了以後還是一樣,還是人生人,鳥生鳥。世間人也有人這樣講:人死了以後還是當人,鳥死了以後還是當鳥,狗死了以後還是當狗,有些人有這種認知,你說他的阿賴耶識為什麼會有這個認知?可能他過去生就是這種外道,修得這麼高,但沒有成就,後來墮落,所以他這一生,他腦袋裡面還是有這邪見在,雖然今生沒有禪定,可是他還保留著他當初的邪見。這種邪見我是聽過的,所以他才撥無因果,他認為人吃肉沒有關係,人造業也沒有關係,因為人死後還是當人,這是邪見「立無因論。」現在的人他有的是帶著過去生外道的習氣,還有的是他亂說的,胡說八道的,他胡說八道也是有依據,就是他阿賴耶識就有過去生的邪見在裡面。
包括後面的見魔,什麼叫「見魔」?就是邪知邪見,它一直存在阿賴耶識裡面。我們這樣講是合理的。
這裡他認為:我本來就沒有見到菩提,因為八萬劫前沒有菩提,因為他認為人本來是人,鳥本來是鳥,畜生還是畜生,人還是人,他沒有見到八萬劫前,所以他說「哪有菩提?沒有菩提。」既然沒有菩提,哪有所謂成菩提的事情。因為他執「本無因。」所以末亦無因,於是他說「皆本無因。」因為他沒看到八萬劫前,所以他覺得人就是生人,鳥就是生鳥,他就認定今天「一切物象。」都自然而生,都沒有因。
「由此計度。亡正遍知。」由此邪見計度,亡失了正知正見,墮落於外道之中,或迷失了菩提真性,「是則名為第一外道。」這是第一種外道,「立無因論。」這是行陰的第一個。
阿難。是三摩中諸善男子。凝明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圓常中起計度者。是人墜入四遍常論。
這是第二個:「四遍常論。」
解釋行陰四種遍常論,因為行陰就是八識體中的微細生滅之相,今天一樣是用定力看到生滅相續不斷,所以「於圓常中起計度者。」我們會用「圓常」來形容真如,可你要知道這裡這「圓常」不是指真如,他就是見周遍處,名之為「圓」,見到相續處,名之為「常」,他見到生滅一直相續一直相續,不管怎麼樣都一直生滅,因此他以為生滅是不會變壞的,就是一直生滅。所以他認為是「常」,實際上就在生滅了怎麼會是常?「滅」不是生,「生」不是滅,怎麼會是常?所以他並沒有見到真相,他把錯的當作是真的,所以他不知道「周遍相續」是行陰的遷流變化生滅之相。在這當中起邪見,墮入「四遍常論」當中。
一者是人窮心境性二處無因。修習能知二萬劫中。十方眾生所有生滅。咸皆循環。不曾散失。計以為常。
這是第一個遍計。
他在禪定當中窮「心、境」二法,這叫「窮心境性」,就是窮研心跟境界這二法,他能夠這樣「修習能知二萬劫中。十方眾生所有生滅。」不斷地生滅,而且沒有停住,也沒有「散失。」他認為生滅就一直都在生滅,所以他「計以為常。」因為微細的生滅變化很快,所以他覺得眾生就是這樣不斷地生滅,他認為生滅是常常有,也沒停住,這就顯示他是被行陰給蓋覆住,所以他才認為行陰是真常的。
這是第一個。
二者是人窮四大元四性常住。修習能知四萬劫中。十方眾生所有生滅。咸皆體恆。不曾散失。計以為常。
這是顯示第二個。
這修行的人在定中觀四大性,四大性就是地、水、火、風,他「能知四萬劫中。」眾生生滅,包括眾生生死、生滅,他的心念他能知道,「咸皆體恆。不曾散失。」就是一直不斷生滅,前面是知二萬劫,這裡是知四萬劫,包括四大性他也能曉得,這四大是八識的相分,八識沒破,所以四大沒銷,眾生皆以四大為體,所以他認為四大是變化無常,他看到就是不斷地一直變化無常,他把變化無常當作是真常的,因為他看到的就是一直這麼地變,所以就認為變化是自然而有,是無因的,是常常會這樣子變化的。所以說「計以為常。」
三者是人窮盡六根末那執受。心意識中本元由處。性常恆故。修習能知八萬劫中。一切眾生循環不失。本來常住窮不失性。計以為常。
這是為我們開示第三個。
什麼叫「末那」?它梵文全文叫「訖栗瑟吒耶末那」,翻作中文叫「染汙意」,就是第七識。
「執受。」就是第八識,第八識可以叫「異熟」,也可以叫「執受。」「執」就是它能執持根身、器界、種子,就是我們常講的眾生「去後來先做主公」,最後離開的就是八識,什麼叫「最後離開」?就是它的功能是最後喪失掉的,投胎時他先有神識,就是第八識,所以叫「去後來先」,八識先來入胎,所以它能「執受。」根身、器界,對其執著、貪愛覺受,所以叫「執受。」
「窮盡六根末那執受。心意識中本元由處。性常恆故。」他用定力窮研六根至末那到八識,整個前五識包括第六識、第七識、第八識,所以叫做「心意識中本元由處。」至此行陰雖然未盡,但是識性已經顯露出來,所以他能見到,他的定力很深,不光能見行陰,還能見到識性,見到八識,他認為八識常在,所以叫性恆常處。他能夠見到八萬劫中眾生本來常住,因為他見到識性,每個眾生都具八識。八識體常眾生亦常,所以他就認為眾生「循環不失。」本來常住,就在這裡把這八識當作是真常,這就是「無量劫來生死本,癡人喚作本來人。」
「窮不失性。」這句話怎麼解釋?就是窮究此不失之性合計以為常在。這不失性就是講八識,因為他可以看到八識,所以認為是真常的,因此說「窮不失性。計以為常。」這是第三個。
四者是人既盡想元。生理更無流止運轉。生滅想心今已永滅。理中自然成不生滅。因心所度。計以為常。由此計常。亡正遍知。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二外道。立圓常論。
這裡講第四個。
經文講「生理」,生理就是行陰,「生理更無流止運轉。」「既盡想元。」想陰盡了,行人在定中,一向但觀照妄想是生滅的,今天粗浮的想陰已滅,所以說「是人既盡想元。」但是微細的行陰一類相續不斷,所以妄謂生滅已滅,而此行陰自然成不生滅。
他認為想陰是生滅,想陰盡了,行陰就是生理,更無流止運轉,什麼意思?就是他認為想陰滅了,這行陰就是不滅,經文講「生滅想心今已永滅。理中行陰自然成不生滅」就是這樣。認為想陰已經滅了,那應該自然合理化,這個行陰就是不生不滅。
因為自己的邪見,所以計度這行陰是真常,一直在那裡生滅,他就認為它是不會滅的,把不斷的生滅當作是真常的。所以說「由此計常。亡正遍知。」墮入外道四種「遍常論。」所謂「亡失正遍知」就是亡失正知正見,「墮落外道。惑菩提性。」
這是「第二外道。立圓常論。」實際上講「圓常論。」講「遍常論。」都是一樣的意思。有些人執著前面怎麼講「圓常」,這裡又講「遍常」,其實「遍」就是「圓」,所以要知道它的意思。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自他中起計度者。是人墜入四顛倒見。一分無常一分常論。
這是顯示行陰第三個,妄計四顛倒,「一分無常一分常論。」就是第七意識執第八意識的「見分」當作是我,所以執「我」能生他,則「我」是常,他是所生所以是無常,或是執我從他生,則他常我無常,在自己的妄想心當中,起了妄計,「妄計」一分常一分無常,或是他真常我無常,或是我真常他無常。認為一切法是我所生,我是真常的,他是無常的,或是認為一切法是他所出生的,包括我也是從他所生的,所以他常我無常,這就是「一分無常一分常論。」這裡講「四顛倒見。」我們稍微講一下凡夫的四種顛倒,還有二乘的四種顛倒,凡夫的四種顛倒是什麼?第一個「常顛倒」,就是在世間無常當中起了常見,把無常當作真常。
第二個「樂顛倒」,凡夫在世間諸苦當中起樂見。
第三個「淨顛倒」,凡夫在世間不淨之物當中生起淨見,認為它是清淨的。
第四個「我顛倒」,在世間法當中「無我」,沒有主宰,他認為有「我」,覺得有個「我」,就有「我所」,沒有「我所」就沒有辦法顯示出有「我」,於是我見、我愛就生出來。所以於無我法而起我見者。就是「我顛倒」。這是凡夫的四倒。
再來是二乘人的四倒:第一個是「無常顛倒」,就是他沒有見到涅槃之常,認為一切法是無常。
第二個「無樂顛倒」,涅槃有寂滅之樂,二乘沒有得到究竟,所以認為「無樂」。
第三個「無我顛倒」,於涅槃之我,他沒有見到法性的真我,所以認為一切法無我。
第四個「無淨顛倒」,涅槃本自清淨,但是他也沒見到,所以認為一切法都不淨。
以上就是一般凡夫跟二乘,兩種四顛倒見,都是著相,都是顛倒。
這裡因為他也是「窮生類本。」見到「幽清常擾動元」,就是見到行陰。在自他當中還是被行陰蓋覆住了,他破不了,墮入這四顛倒見。
看第一個:
一者是人觀妙明心遍十方界。湛然以為究竟神我。從是則計我遍十方。凝明不動。一切眾生。於我心中自生自死。則我心性。名之為常。彼生滅者。真無常性。
這是四顛倒見當中的第一個妄計,因為觀智研窮,所以妄想已銷,見到八識精明遍滿十方界,因為本來一切法就依八識,不離八識,自然十方法界皆八識的相分,不知道識體有精明了知的作用,所以他認為是「神我」,從這裡他認為「我」遍十方,因為八識遍,所以「我」也遍,「一切眾生。」在我心中自生自死。所以他認為我的心性是真常的,眾生是無常,生滅者是真無常性,這是單觀自己,從他自己做出發點來看萬法,所以叫「單觀自」。祖師就是這樣講,從他自己做出發點就是「湛然以為究竟神我。」「我遍十方。」「一切眾生。」都在我心中「自生自死。」
二者是人不觀其心。遍觀十方恆沙國土。見劫壞處。名為究竟無常種性。劫不壞處。名究竟常。
這是四顛倒見中第二個,在定中他不觀自心,但觀十方國土,看到三災起就是劫壞之處,「名為究竟無常」,有的地方還沒壞,「劫不壞處。」他就認為說那個地方是常住不壞,這是「單觀他」,就是「觀外物」,所以劫壞處他就認為是無常,「劫不壞處。」他就認為是真常的。這是第二個。
三者是人別觀我心。精細微密。猶如微塵。流轉十方。性無移改。能令此身即生即滅。其不壞性。名我性常。一切死生從我流出。名無常性。
這是第三個,在定中觀察自心「微密。」「流轉十方。」性無改移,所以就稱為「我」。他可以看到自心微密之相,在色蘊當中,「能令此身即生即滅。」
於即生即滅當中,「不壞的」他認為這是我心性,經文講:「名我性常。」一切眾生生死從我流出,流出者名為「無常」,這是「自他共觀」,「他」就是指十方界,十方界包括四大,而色身當中不會變的「我」是真常的,從「我」流出的他則是無常的。所以他見一切眾生生死從他流出,他認為是無常。經文講:「能令此身即生即滅。」就是什麼?就是前面說的「業運每常遷於國土。」能令此身剎那變滅,所以叫做「即生即滅。」
其「不壞性」,就是無改移之心性,他認為這心不會改,沒有變所以是「常」,叫「我性常」。而一切生死之身從我不改之性而流出,名為「無常性」。他以自己的身心妄計有「常」跟「無常」。
四者是人知想陰盡見行陰流。行陰常流。計為常性。色受想等今已滅盡。名為無常。由此計度一分無常一分常故。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三外道。一分常論。
這是四顛倒當中的第四個,定中觀這四陰先後,因為他沒有見到五陰的最後一個,他先觀前面四個陰,就是所謂色、受、想、行,這四陰,因為他這裡功夫還見不到最後一個識陰。見到行陰遷流相續不斷,他認為是真常。
前面色、受、想三陰已經滅了,所以是無常;行陰是常的,色、受、想三個是無常,所以四陰合在一起看,所以叫「一分常一分無常論」,這都是不了「常住真心性淨明體。」所以說「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所以「名為第三外道。一分常論。」
這就是行陰第三個。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分位中生計度者。是人墜入四有邊論。
這是行陰第四個「四有邊論。」
同樣是以定力研窮想陰,就是想陰已經被他銷滅了,行陰現前,行人他自己在這裡生起了妄計,「妄計」就是虛妄計度,產生了邪見,墮入「四有邊論。」
一者是人心計生元流用不息。計過未者。名為有邊。計相續心。名為無邊。
第一個。
「妄計」就是計生元「流用不息」,行陰現前流注不息,所以叫「流用不息。」
「計過未者。名為有邊。」就是妄計過去跟未來則名為有邊。「計相續心。名為無邊。」妄計心正在相續的時候,名為無邊。因為他一直相續流注生滅不息,過去也沒看到,未來也不知道,所以名為「有邊」,就是有邊際的,可以度量的,或是有限量的,叫「有邊。」而相續心因為是一直相續,他就認為是無盡的,是「無邊」的。這是第一個。
這是從「三世」也就是「過去、現在、未來」,於時間上產生虛妄的分別,從三世產生妄計。
二者是人觀八萬劫。則見眾生。八萬劫前寂無聞見。無聞見處。名為無邊。有眾生處。名為有邊。
第二個。
定中觀「八萬劫前」,因為他沒有辦法看到八萬劫以前,所以他就認為那是「無邊」的。「有眾生處。」也就是八萬劫以內,他能見到眾生,他認為他看得到的就是「有邊」,是可限量的。
第三個:
三者是人計我遍知。得無邊性。彼一切人現我知中。我曾不知彼之知性。名彼不得無邊之心。但有邊性。
第三個。
就是定中見到我的覺知心遍知一切處,一切眾生現於我覺知心當中。他認為他自己「得無邊性。」眾生屬於有邊,因為眾生雖然出現在我的覺知心當中,但是眾生他自己不知,為什麼他不知?因為他之覺知心未能普知,所以眾生屬於「有邊性」。
整段講下來白話就是這個意思。
「彼一切人現我知中。」他說你們都「現」在我的覺知心當中,「我曾不知彼之知性。名彼不得無邊之心。」他認為:我不知道你的「知性」,不知道你這是無邊的心,所以稱它為「有邊」。其實這是他的取巧之論,他認為:因為你沒得「無邊之心。」所以你這心是有邊,你的心在有邊處,你不曉得你出現在我的覺知心當中。
四者是人窮行陰空。以其所見心路籌度。一切眾生一身之中。計其咸皆半生半滅。明其世界一切所有。一半有邊一半無邊。由此計度有邊無邊。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四外道。立有邊論。
這是第四個。
他認為「空處」就是「滅」,「見處」就是他看得到的就叫做「生」。他妄計一切眾生身中,一半屬於生,一半屬於滅,包括這個世界也是一半生一半滅,現前看得到的,他就認為是「有邊」,看不到的他就認為是「無邊。」這是從生滅的分位來生起虛妄計度。
上面第三個,是從彼此分位產生妄計,這裡是行陰的第四個,他因為此錯誤的分別邪見墮落外道,迷惑菩提真性。此「名為第四外道。立有邊論。」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知見中生計度者。是人墜入四種顛倒不死矯亂遍計虛論。
這是第五個。
「四種顛倒不死矯亂遍計虛論。」《楞嚴經長水疏》裡面引《婆沙論》講到:外道認為天是常住,「常住」就是不死。他認為只要不隨便回答、不要答錯他就能生天,這是外道的認知。外道認為:如果你不知道,卻去回答,恐成矯亂,「矯亂」就是講錯,會把真理給搞錯了。所以有時候人家問他,他不知道,他就回答人家說「這是秘密」,或是說「不定」,或只說一個字「是」,這正是佛法所呵責的,因為他無知,無知就亂答,這無知亂答才是真矯亂。他沒有正知正見,因此他沒有辦法抉擇諸法實相,所以叫「不死矯亂遍計虛論。」他想生天,他以為生天就能不死,他誤認為不要亂回答就行,實際上這在我們來看才是真的矯亂。
這「矯」就是不正,外道矯智亂答,所以叫「矯亂」。
一者是人觀變化元。見遷流處。名之為變。見相續處。名之為恆。見所見處。名之為生。不見見處。名之為滅。相續之因性不斷處。名之為增。正相續中中所離處。名之為減。各各生處。名之為有。互互亡處。名之為無。以理都觀。用心別見。有求法人來問其義。答言。我今亦生亦滅亦有亦無亦增亦減。於一切時。皆亂其語。令彼前人遺失章句。
第一個:他觀照窮研生滅的根元,所以經文講「觀變化元。」見到遷流變化之處,就稱為「變。」見到不斷地「生起滅去」相續之處,他就認為是恆常的,所以名之為「恆。」見所見之處,見到他所能見的地方,就名字為「生。」「不見見處。」就是「見不見之處」,是以「理」總觀變化之心,用分別心見到生滅的八義,所以認為是「滅」的,所以叫「不見見處。」這是觀生滅的八義,是哪「八義」?他看到行陰當中生滅有八義,就是常、變、生、滅、增、減、有、無。所以叫做「不見見處。名之為滅。」
「相續之因性不斷處。名之為增。」就是在生滅當中因為不斷地生滅相續,並沒有斷掉,如同前面行陰已經滅了,後面行陰未生,但是中間必有相續之因,那相續即是中有身,其「體」就是識陰,但是他看不到,他的定力還沒有辦法達到。因為他不知道行陰之外,還有一個識陰,所以他認為在行陰之外,也就是行陰不斷之處,好像又多出一法。所以「名之為增。」他認為這是增長的,就是多了一樣。「正相續中中所離處。名之為減。」在相續當中必有所缺乏之處,如同人的出入息,一出一入還缺中交,中間沒有就停住了。這「缺少」他就認為是減,也就是減少,這是「增、減」一對。
所以他前面「見所見處。名之為生。不見見處。名之為滅。」這是生滅一對。又「各各生處。名之為有。」就是觀眾生,每個眾生受生之處,他就以為是有,以生為有;「互互亡處。」什麼是「互互亡」?就是以滅為無,他認為銷滅了就是沒有,所以說以滅為無,這是「有、無」一對。「增減有無」,增減一對、有無一對、生滅一對、常變一對,「常」就是恆常的意思,「變」就是會變化,不恆常,這是一對。總共有八義四對。
他這樣子產生妄計,有求法的人來問:你是得什麼道?你是何道理?他說:我觀一切諸法,「亦生亦滅亦有亦無亦增亦減。」也就是生滅有無增減常變,「常」就是恆的意思,「變」就是變化的意思。所以說「見遷流處。名之為變。」變化的意思,「於一切時。皆亂其語。」就是胡說八道一通。因為他沒有見性,所以「令彼前人遺失章句。」讓學人也沒有辦法明心見性,反而使人家一起墮落外道,因為人家問他,他回說:我「亦生亦滅亦有亦無」。以此八義來回答,沒有定見,問的人沒有辦法得到真理,所以叫「遺失章句。」
二者是人諦觀其心互互無處。因無得證。有人來問。唯答一字。但言其無。除無之餘。無所言說。
第二個:見念念滅處名為「互互無」,念念銷滅之處,就叫做「互互無」,他認為一切法都是「無」的,他認為不光念頭是這樣,一切法都是這樣,證得一切皆「無」。他「因無得證。」所以有人來問,唯答一字--「無」。這個你就要小心了,因為有些禪宗,他是參這「無」字,可千萬不要沒有明心見性反參成了外道,因為這類外道當人家來問他,他是回答一個「無」字。所以一定要搞清楚:禪宗之「無」不是外道之「無」。所以講同樣一個字,那個境界是不一樣,就像同樣在那裡打坐,有人成仙了,有人成魔,有人成佛,有人成二乘;有的他得阿羅漢果,有人成菩薩,所以為什麼說「願解如來真實義」。
三者是人諦觀其心各各有處。因有得證。有人來問。唯答一字。但言其是。除是之餘。無所言說。
第三個:一樣是以觀窮研行陰生滅,見到念念生處,名為「各各有」,「生處」就是念頭生起來的地方。前面是念念滅,這裡是念念生,所以名為「各各有」。經文講:「因有得證。」他認為一切法都是有,可是他不敢講,有人來問,他就答「是」一個字,因為他雖然見到有,可是他也見到滅,他也不敢認為一切皆有,怕人家去問難他,所以他就答「是」,「是」就不是「有」,他也沒有說「有」,也沒有說「滅」,他只答「是」,這樣去迴避人家的問題。
所以「除是之餘。無所言說。」人家問他:你是何道理?你傳的是什麼道?他只答一個字:「是」。
四者是人有無俱見。其境枝故。其心亦亂。有人來問。答言。亦有即是亦無。亦無之中不是亦有。一切矯亂。無容窮詰。由此計度矯亂虛無。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五外道。四顛倒性不死矯亂遍計虛論。
第四個:「雙計有無」。同樣是想陰銷滅,行陰現前,以這觀照行陰生滅二相,雙計有無,因為在這境界上非常地繁雜,所以說「其境枝節多而不一」,他見到這個境界,生滅不停,「其境枝故。其心亦亂。」境枝的「枝」就是枝節的意思,就是形容非常多,多而不一。有人來問,他答言「亦有即是亦無」,他認為亦有當中即是無,因為他見到念頭生起來又馬上就滅去,所以說見生即滅故;「亦無」之中不是「亦有」,他見到的是:當這念頭銷滅,前念已經滅,後念就不是前念。所以「亦無」當中不是「亦有」,但是在「無」中他不敢言「有」,以此互相遮防,「遮防」就是怕人家問難,故云「無容窮詰。」
所以就是要讓人家沒有辦法去問難他,他就說:我是亦有之中即是亦無,亦無之中不是亦有,所以一切矯亂,總是妄計,到底是有是無他搞不清楚,所以叫「一切矯亂。無容窮詰。」故云:矯亂遍計虛論。這是「第五外道。四顛倒性不死矯亂遍計虛論。」這個是特別講「不死矯亂遍計虛論。」四種外道,也叫四顛倒性。
這裡有四種外道顛倒,所以說「四顛倒性」,跟《涅槃經》講的「四顛倒」是不一樣的。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無盡流生計度者。是人墜入死後有相發心顛倒。
再來是行陰第六個。
這行人錯誤地認為死後有相,所以起十六見,這裡講的「無盡流」就是行陰,他見到行陰遷流不息,認為死後有相,將行陰當作是「我」。
或自固身。云色是我。或見我圓。含遍國土。云我有色。或彼前緣隨我迴復。云色屬我。或復我依行中相續。云我在色。皆計度言死後有相。如是循環有十六相。
這裡他看到行陰無盡,所以認為死後有相。
第一個:「或自固身。云色是我。」他「自固身。」就是自己堅固這個「色身」是我,固守此身形,認為這四大之色都是我,而後三陰也是我;他觀行陰無盡流,也就是不斷地遷流,觀前三陰也是無盡,所以認為死後有相,成十六相,也就是色身雖死,「我」還是存在。色陰既然存在,那其他三陰也是存在的,如是循環,就是每一個陰有這「四相」,至於是哪四相後面會講。四乘以四所以有十六相,色陰已破,同行陰無盡,所以「自固身。」堅固執持固守這個身形,這是第一個認為四大之色皆是我,這在佛門講叫「妄計即色是我」,錯誤地認為「色」就是我。
第二個:「或見我圓。含遍國土。云我有色。」「或見我圓。」就是或見我性圓融,含遍十方國土;他認為我性圓滿,含遍十方國土,「云我有色。」這是什麼呢?他認為「我大色小,色在我當中」。
第三個:「或彼前緣隨我迴復。云色屬我。」什麼叫「或彼前緣」?就是眼前的色,「隨我迴復。」都是隨我迴旋往復,就是被他所應用的。所以「云色屬我」,色既然屬於我,那就是「我所」,那這「色」就不是我,這在佛門講是他認為「離色是我」;前面講隨我應用,既然是隨我應用,那就不是我,所以他認為離色之外還有個「我」。
第四個:「或復我依行中相續。云我在色。」或是認為我依於行陰之中,所以叫「或復我是依於行陰遷流相續,所以云我在色中。
因為行陰相續之相即是色陰,所以計色大我小,我在色中,這是講在色陰當中作這四個妄計,同樣在「受、想、行」這三陰當中,也是產生這四種妄計,因此說十六種妄計,總共有十六相。
所以外道也是邪見熾盛。
從此或計畢竟煩惱畢竟菩提。兩性並驅。各不相觸。由此計度死後有故。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六外道。立五陰中死後有相心顛倒論。
這是因為計四陰死後有相,所以別計煩惱、菩提不相陵奪,他認為死後有相,就是死後還是有的,因為死後都有,兩性並驅,煩惱跟菩提沒有妨礙,煩惱可以有,一樣菩提也有,真與妄可以同時並行不悖,沒有抵觸,就好像四陰一樣,因為色、受、想、行,它只見到行陰而已,所以他這是顛倒邪見。
因為他誤認為死後有相,所以「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本來想成佛的,卻墮落成為外道。「是則名為第六外道。立五陰中死後有相心顛倒論。」
所謂「死後有相心顛倒論。」就是色身雖死,「我」還是存在的。色陰既然存在,其他三陰也是一樣,所以如是循環,總共「有十六相。」所以叫「死後有相心顛倒論。」
這是第六個。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先除滅色受想中生計度者。是人墜入死後無相發心顛倒。
第七個。
前面是他誤認為死後有相,這裡是認為死後無相。他觀察前三陰已經滅了,認為行陰也應該是要滅的,所以死後必然無相,就是死後什麼都沒有。
見其色滅。形無所因。觀其想滅。心無所繫。知其受滅。無復連綴。陰性銷散。縱有生理。而無受想。與草木同。此質現前猶不可得。死後云何更有諸相。因之勘校死後相無。如是循環。有八無相。從此或計涅槃因果。一切皆空。徒有名字。究竟斷滅。由此計度死後無故。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七外道。立五陰中死後無相心顛倒論。
他認為四陰現在因亡,未來果喪;現在的四陰它就已經是滅的,怎麼會有未來?所以未來的四陰是不會存在,人死或是生命盡以後,就不可能有未來,更不可能有來生,也沒有所謂的菩提涅槃,就是認為「死後斷滅」。以四陰來說,因中沒有四相,果中沒有四相,所以成「八無相」;也就是說每一陰生前以及死後皆無相,而色、受、想、行四陰加起來共有八無相。
我們來看第一個,「色」就是四大之色,「形」就是一身之形。所以「見其色滅。形無所因。」色既然銷滅,怎麼會有身之形呢?這四大之色銷滅,身形則無所因。
「想」是意識之想,「心」為意根之心,也就是「意根」的意思。心因想而有,觀其意識之想既然銷滅了,根的功能也沒有了,根也沒有了。他認為是這樣子,所以想滅了心也沒有了。這是色跟想,色跟想中間有個受,所以色居受陰之前,心居受陰之後。
那中間有個「受」,所以色心可以連綴在一起。你看到色你能想,中間還有一個感受,所以他是感受來作為色心的連綴,知道這受陰一滅,那色心就無復連綴,那就都沒有了,這是外道認為。
所以據此前三陰之性,既然已經銷滅了,經文講:「縱有生理。而無受想。與草木同。」縱然有行陰,但是沒有受想,那就跟草木是一樣的。「此質現前猶不可得。」此身質現前猶不可得,就是這個色身現前尚且不可得。云何死後「更有諸相。」
所以他認為死後什麼都沒有,這個是禪定功夫看到,看錯了,產生的錯解。「因之勘校」,從這裡他就認定死後都是沒有相的,「如是循環。有八無相。」這八無相哪來?就是四陰因亡果喪,因上是滅的,果當然是滅的,「從此或計涅槃因果。」因此認為一切都是空的,「徒有名字。」究竟都是滅的,究竟都斷滅。
「由此計度死後無故。墮落外道。」他撥無因果,墮落在外道當中,迷惑菩提真性。這是「第七外道。立五陰中死後無相心顛倒論。」認為死後究竟斷滅,涅槃、世間法、出世間法都只是名字而已,並沒有實體,死後究竟都是斷滅,都是沒有的,所以叫「死後無相心顛倒論。」這是第七個。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行存中。兼受想滅。雙計有無。自體相破。是人墜入死後俱非。起顛倒論。
這是行陰第八個,妄計死後俱非相也。
經文講:在「行存中。兼受想滅。雙計有無。」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將前面的三陰,比照現前的行陰,然後從這裡生起四個非有句;不屬於有。
再把現前的行陰比照前面的三陰,作四個非無句;「非無」就是「有」的意思。因為色、受、想這三個已經滅了,用已滅的來看現存的行陰,作非有句,「非有」就是「無」,又把現前存在的行陰,去看前面已滅的三陰,作四個非無句,「非無」就是「有」。
所以前後相望,每一陰都有「非有非無」,成四個俱非。現在既然是這樣子,那之後也是這樣,所以稱「八俱非相」。所謂「俱非」是什麼?「俱非」就是「非有非無」,我們簡稱為「俱非」,「俱」就是具足,每一陰當中都是「非有非無」。
所以「色陰」非有非無,「受陰」非有非無,「想陰」非有非無,「行陰」非有非無,現在生前的四陰是這樣,死後的四陰也是「非有非無」,所以稱為「八俱非相」,八個俱非相。聽起來感覺迷得很深。
色受想中。見有非有。行遷流內。觀無不無。如是循環。窮盡陰界。八俱非相。隨得一緣。皆言死後有相無相。
這裡就講得很清楚,「色受想中。見有非有。」他於色受想三陰當中見先有而今無,之前是有的,現在滅掉了,所以叫「先有今無」。比照行陰來看,前面先有今無,那行陰也是現在有,將來終究是沒有的,所以此「四非有俱」。
「行遷流內。觀無不無。」以現存的行陰來看前面的三陰,觀現前的遷流不斷,那前三陰也是一樣的。所以叫「行既非無」,「非無」就是「有」,所以前三也是有的,所以成四個「非有非無」,所以叫「四俱非」。再看後面的:死後又有四俱非,所以成「八俱非相。」
「如是循環。窮盡陰界。」者,將這個四陰循環相例,一一皆見,他都看到非有非無,所以叫做「循環。」因為從這裡他推論死了以後,「窮盡陰界。」有「八俱非相。」
「隨得一緣。」隨舉一陰死後都是「非有非無」,所以「有相」就是非無,「無相」就是非有,所以叫「隨得一緣。皆言死後有相無相。」所以就是「非有非無」的意思。這是外道錯誤的認知。
又計諸行性遷訛故。心發通悟。有無俱非。虛實失措。由此計度死後俱非。後際昏瞢。無可道故。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八外道。立五陰中死後俱非心顛倒論。
這是四個俱非之中產生虛妄的計度,「虛妄」就是不實的意思。
他觀這四陰有無俱非,就是四陰非有非無,他認為四陰是有無俱非,所以「計諸行性遷訛故」,就是一切法,一切的行為,一切的想念,都會變化。
他通悟一切都是非有非無,非有非無就是虛實不定,到底是有還是無,虛實不定,所以叫做「虛實失措。」因為現前有無不定,所以死後「昏瞢。無可道故。」後際昏瞢就是死後昏瞢。
就是現前他有無不定,死後昏瞢他就更不知道了,這就是顛倒見,「虛實失措。」墮落外道當中,「惑菩提性。」迷惑菩提真性。
所以「是則名為第八外道。立五陰中死後俱非心顛倒論。」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後後無生計度者。是人墜入七斷滅論。或計身滅。或欲盡滅。或苦盡滅。或極樂滅。或極捨滅。如是循環。窮盡七際現前銷滅。滅已無復。由此計度死後斷滅。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九外道。立五陰中死後斷滅心顛倒論。
這是第九個。
一樣地想陰滅行陰現前,他看這個行陰念念生滅之處名為「後後無」。設生七處,他假設生於七個地方,「七處」者:第一個是身滅:就是人、天。欲盡滅:就是初禪。苦盡滅:就是二禪。極樂滅:就是三禪。極捨滅:就是四禪跟無色界。這七個地方,最後都是斷滅的,包括現前也是斷滅的,現前斷滅,那死後當然也是斷滅,死後不復生,所以說妄計死後斷滅,「墮落外道。惑菩提性。」迷惑菩提真性。
因為他看到行陰滅處,他就認為這七處現前就是斷滅,那死了以後更是斷滅。所以「由此計度死後斷滅。」所以「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九外道。」「立五陰中死後斷滅心顛倒論。」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後後有生計度者。是人墜入五涅槃論。
這是第十個,妄計五涅槃。
觀行陰滅而復生,所以名為「後後有」,前面是後後無,就是滅了以後,就不再生,而他這裡是看到行陰滅了以後還會再生,所以名為「後後有」,前面是妄計七處都是斷滅,這裡是妄計五處都是涅槃,我們看是哪五處?
或以欲界為正轉依。觀見圓明。生愛慕故。或以初禪。性無憂故。或以二禪。心無苦故。或以三禪。極悅隨故。或以四禪。苦樂二亡。不受輪迴生滅性故。迷有漏天。作無為解。五處安穩。為勝淨依。如是循環五處究竟。由此計度五現涅槃。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十外道。立五陰中五現涅槃心顛倒論。
我們先看什麼叫「轉依。」「轉依」就是轉生死依涅槃,這是佛教講的。
修行人未離欲界,在他這定力當中觀見心中有圓明之相,看到他的心當中有圓明之相,他就認為欲界是他的涅槃之處,所以叫為「轉依處」;剛才講「轉依」就是指涅槃。
「或以初禪。性無憂故。」或是認為初禪已經離開欲染無復憂心,二禪離開苦,三禪是極喜,四禪苦樂雙亡,所以名為「極捨」;所以他認為這五處就是他轉依之處,所以叫「五現涅槃」。
他認為自己生死已經捨了,到那裡他就是涅槃了,有五處,五個地方都是他涅槃之處,所以叫「五現涅槃」。
他把這五處當作是涅槃無為,以為是安穩處。所以他「迷有漏天。作無為解。」把有漏天當作是涅槃之處,他認為這五處是安穩的,是他的「勝淨依。」殊勝清淨的依止處,所以「如是循環五處究竟。」把這五處認為是無上的極果。
祖師講這就要小心了,因為修禪定得少許輕安,不知現在他仍處在有漏當中,妄執有漏以為涅槃,這是錯誤的,錯誤的認為,「五現涅槃。」是究竟的,所以墮落於外道當中,迷惑菩提真性。
這是第十個外道,「立五陰中五現涅槃心顛倒論。」
行陰有這十個。
阿難。如是十種禪那狂解。皆是行陰用心交互。故現斯悟。眾生頑迷。不自忖量。逢此現前。以迷為解。自言登聖。大妄語成墮無間獄。
以上是行陰的十種狂解。
因為他沒有圓滿的正見,就是行人本身有正見也有邪見,在修行過程於行陰當中激發心中的邪見,邪見熾盛把正見給超過去,所以說「用心交互。」如果是正見盛,那他就不會墮落外道,如果是邪見盛,那就會墮落成這十種外道,這只是講一個大概。
是因為由修禪定,激發他阿賴耶識當中邪見,所以產生這種禪那狂解。在生滅中妄起計度,「狂解」就是虛誑不實的見解,所以叫「狂解。」
「眾生頑迷。不自忖量。」行人他沒有辦法覺察,「逢此現前。」於是把迷惑當作是覺悟,所以叫「以迷為解。」還認為自己已成就無上菩提,跟人家講法,當然都是虛妄說法,都是大妄語,「未得謂得,未證謂證」,沒有成道說自己成道,沒有修證說自己已經修證圓滿了,這就是大妄語,死後就墮落無間獄,爬得高摔得重,就是這個道理。
「用心交互」就是因為理觀不明,在行陰當中有產生正見跟邪見,所以名為「交互。」因為邪見熾盛超過了正見,所以就墮落於外道當中。
汝等必須將如來語。於我滅後。傳示末法。遍令眾生覺了斯義。無令心魔自起深孽。保持覆護。銷息邪見。教其身心開覺真義。於無上道不遭枝歧。勿令心祈得少為足。作大覺王清淨標指。
這是佛勸我們要弘揚,前面於想陰當中所招引的是外魔,所以叫做「天魔」。這裡行陰微細,都是在定中自己產生的邪見,所以叫做「心魔」。所以說「無令心魔自起深孽。」前面的魔是外來的,這裡是自己產生的,就是自作災孽,不是外來的,當然前面也因為他自身有邪見,有妄習、有習氣存在,所以妖魔鬼怪會來,行人他有貪習、有詐習,他感得的妖魔鬼怪來擾亂他。
那這裡就很單純,是他自身邪見的緣故,所以這裡佛勸我們要弘宣保護,讓眾生能夠預知覺察,才能不墮邪見,所以叫「不遭枝歧。」「枝」就非根本,「歧」就非正路。
能夠「不遭枝歧。」就可以得至究竟安穩之處。「勿令心祈。」「祈」就是祈求的意思。
就是說,眾生想求無上道,在這裡就不要得少為足,要能夠做學佛人、作大覺王的「清淨標指。」這就是很清楚地給你指示出來,你在菩提道上應該要怎麼走,不要墮落外道迷惑菩提真性。
這個是行陰。
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提行陰盡者。諸世間性幽清擾動同分生機。倏然隳裂沉細綱紐。補特伽羅酬業深脈。感應懸絕。於涅槃天。將大明悟。如雞後鳴。瞻顧東方。已有精色。六根虛靜。無復馳逸。內外湛明。入無所入。深達十方十二種類受命元由。觀由執元。諸類不召。於十方界。已獲其同。精色不沉。發現幽秘。此則名為識陰區宇。
這是行陰破了,然後識陰現前,「修三摩提行陰盡者。諸世間性幽清擾動同分生機。倏然隳裂」,這就是行陰滅掉了。因為行陰它是世間生死之體,實際上就是虛妄的,因為行陰妄動一直生滅不停,所以才有生死,眾生生死都是依行陰,這行陰又叫「同分生機。」
「同分」就是指眾生,各個不同的眾生他相同之處就是都依行陰而生滅,「生機」就是生滅之機,前面講的是基本的「基」,是指行陰,是其本,而這裡的「機」是樞機,也就是關鑰,就是重點,這是行陰最極深沉微細之處,所以網羅諸趣,結不可解,「網羅諸趣」就是講所有的眾生,可以這麼說,只要是在生死當中,還沒有出生死的,都被這行陰所蓋覆住,甚至可以講:只要你沒有見性、沒有圓滿成佛,你都是被行陰所蓋覆住,所以說「網羅諸趣」,沒有辦法超脫。
「沉細綱紐。」「沉細」就深沉微細,「綱紐」就是綱要,這是講行陰。
經文講:「倏然隳裂」,如今你用甚深的定力把行陰破掉了,「補特伽羅」翻作中文叫「數取趣」。因為十二類生是由行陰所取,「數取趣」就是不斷地生死。這一生盡了,再到另外一生去,所以叫「數取趣」。如今行陰破掉,因亡果喪,不受後有,所以叫「酬業深脈。感應懸絕。」
「酬業深脈。感應懸絕」就是他生死的根斷了,他不再去一道一道地受生輪迴,所以說「感應懸絕。」
「感應」就是什麼?你造業受報,然後這一生的報,報盡死了,再到來生去;所以祖師講行陰斷了以後,就永脫「分段生死」。
所以說你只要行陰沒有斷,你的輪迴,也就是分段生死都還在。大體上可以這麼說,為什麼這麼講?因為行陰破了,難道就出三界了嗎?還沒有。因為還有些事火的外道、求水的外道,都是墮在識陰當中,他的功夫很深,他可以把行陰給破掉,他已經到識陰了。通途來說的話,你只要行陰斷,那你已經可以降伏分段生死。
「五陰黑暗蓋覆涅槃性天」,所以稱為「生死長夜」;現在四陰已經破掉,就像天要亮了,「如雞後鳴。瞻顧東方。已有精色。」天要亮的時候,公雞在叫,你看東方就像太陽要出來而未出,那種亮的感覺,看過日出你就知道了。他這裡說「識陰精明」,它有精明了知的功能,它要現前了,所以說像東方的精色一樣;就是太陽將要出而未出的時候,明亮的感覺,就類似這樣子,但是還是有點昏暗,它不是全亮,是剛亮的時候。所以叫「瞻顧東方。已有精色。」因為形容像識陰它有精明了知的功能,它有這樣的一個境界。所以用「東方精色」來作為形容。行陰既然已經盡了,那意根也銷亡,六識無體,所以說「六根虛靜。」不再外馳,既然不向外,它就能內照識體,「內照」就是向內看,所謂「內外」就是一個形容而已。內照識體,他可以看到第八阿賴耶識,所以他說內照識體,但其實還是被識陰給蓋覆住。
這裡講「內照識體通一湛明,湛入合湛更無可入」,就是所謂的內外通達光明,就沒有能入所入,也沒有能造與所造,它是通的。
識陰它是十二類生受命的元由,到此你「能夠深達」,就是你能夠知道,觀這個識性是執持一切法的根元,這時候習氣不再現前,因為六識已經無體了,等於是它不起作用了,「習氣不行,新業不起」,不再造業,那就不會受生。所以說「諸類不召。」十方世界十二類生的身心世界,是唯識所變,如今你能觀到識性,所以叫「已獲其同。」識精現前不昧,所以叫「精色不沉。」識體幽秘,現在我們用定力來觀照,看到它了,所以叫做「發現幽秘。」這就稱為「識陰區宇。」「區」就是侷限,「宇」就是覆蔽,這就是識陰的範圍,這樣解釋下來就很清楚了。
「於涅槃天。將大明悟。」就像早上太陽將出的時候,也就是你見到這個識陰,甚至可以說你看到第八意識,而且你的意根已經銷亡,這時候不會造業。所以說「六根虛靜。無復馳逸。」這時候「內外湛明。入無所入。」因為他既然不造業,他就能反照識體,可「深達十方十二種類受命元由。」到底這識陰的背後是什麼?因為有生滅,在滅去的時候,未生而將生之時,還有一個「中間」,這「中間」是什麼?他可以看到,原來就是我們的阿賴耶識。
「觀由執元。」就是觀執持一切法的根元,你可以看得到,看到以後,這時候習氣不生了,那就沒有所謂的輪迴受生,這叫做「諸類不召。」「召」就是牽引的意思,你不會去受生,十方世界「已獲其同。」為什麼?因為識陰也就是阿賴耶識,它是變現一切法的根本。歸根結底還是「心」,就是《起信論》上講的:你動念、你作意,「作意」以後產生妄動,有「無明」,有「能所」,有能見相、有所見相,然後有「六粗相」。這時候已經看到眾生在生死當中,這現相怎麼來的?法界怎麼來的?「法界」就是唯識所變,唯心所現;「心現」他還不曉得,但「識變」這識體他看到了,所以說「十方世界已獲其同」,在這個時候識精現前,也就是識現前,他看到了,所以叫做「精色不沉。」識體從來幽秘,但是如今定力觀照窮研看到它了,所以叫「發現幽秘。」這就是識陰的區宇。
這是佛為我們形容出來的,講得相當地清楚,識陰將要現前的時候是什麼樣子,就是「如雞後鳴。瞻顧東方。已有精色。」這時候「六根虛靜。無復馳逸。」所以他能夠觀照到識體,識體就是十二類生的「受命元由。」一切法的根本,這個時候你沒有造業,就不會受輪迴,所以叫「諸類不召。」
「於十方界。已獲其同。」都銷歸到識性上,所以叫「已獲其同」。識精又能現前就叫「精色不沉。」這是指識陰。
若於群召已獲同中。銷磨六門。合開成就。見聞通鄰。互用清淨。十方世界及與身心。如吠琉璃。內外明徹。名識陰盡。是人則能超越命濁。觀其所由。罔象虛無顛倒妄想以為其本。
「若於群召已獲同中。」「群召」就是講「群生」,「召」就是牽引的意思,「牽召」,群生果報皆能牽引受生。
「已獲同中。」就是行陰已破,諸類不召,識陰現前,所以觀「十方唯識」,是一體變現,更無別法,所以叫「已獲同中。」這時候六根就能銷落,六根銷落就能開合互用,所以六根就能夠互用,眼睛可以嘗,眼睛可以嗅等等,這六根功能就可互用,因為他知道萬法唯識,所以他觀察到十方唯識,都是識體所變現的,這時候他的見聞都能互用,所以叫做「見聞通鄰。互用清淨。」
十方世界以及身心就好像「吠琉璃。」「吠琉璃。」就是「琉璃」的意思,「內外明徹。」這叫識陰盡。
識陰盡了,他就超越命濁。「觀其所由。罔象虛無顛倒妄想以為其本。」若有似無,「罔象虛無」就是法身上的影明,也就是指「生相無明」,就是動念的這念無明;罔象虛無即是最初的生相無明,因為有「生相無明」的關係,所以產生出「八識」以為識體。「顛倒妄想」就是在心中起無明,有能見相與所見相,因為「作意」而產生的意識,其實這八識可以通稱為意識。
阿難當知。是善男子。窮諸行空。於識還元。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能令己身根隔合開。亦與十方諸類通覺。覺知通淴能入圓元。若於所歸立真常因。生勝解者。是人則墮因所因執。娑毗迦羅所歸冥諦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是名第一立所得心。成所歸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外道種。
這是識陰第一個妄計。行陰已空,返識還元。雖是返識還元,但是無明未盡,還有微細的流注,所以說「而於寂滅精妙未圓。」就是他沒有辦法見性,還是被識陰給蓋覆住,因為觀照圓明他可以看到識體,所以六根可以開合互用,觀十方一切眾生都是他識體所變現的,所以說「唯識所現」,他禪定功夫可以達到這個程度,「覺知通淴能入圓元。」的覺性,所謂「覺知通淴」就是他六根能夠互用,他可以見到他跟眾生是同一識體,所以說「能入圓元」,但是這觀照的力量還是沒有達到究竟,雖說「覺知通淴能入圓元。」這個「圓元」不是指常住真心,而是指他的第八意識,他可以看到。
「圓元」是圓滿,圓滿就包含十方虛空法界,他以八識為根元,他可以看到這法界眾生怎麼來的?但是觀照力量還沒有究竟。若於所歸之地,他起了聖解,認為:我這樣已經究竟了。
立真常之因,生決定解者,那這個人就墮在「因所因執。」就是他把識陰當作是真常,所謂「無量劫來生死本,癡人認作本來人。」就是這樣。
他看到識能生萬法,他就認為它是常住的,因為萬法會生滅,所以他執識陰為真常,是萬法的根元,他「非因計因」所以叫「因所因執。」
因為世間萬法因妄有生,實際上妄本無因,所以說為無生。他今天執定意識能生萬法,那與外道娑毗迦羅所說的「冥諦」是沒有差別的,娑毗迦羅這外道他立二十五諦,最初的主諦就是「冥諦」,他們認為「冥諦」是生法之因,即所謂「晦昧為空」。「冥」就是「暗冥」的意思。非因計因,謬起妄計,所以叫做「因所因執。」以致「亡失知見。」把錯誤的當作是正確的。「非因計因」到這裡亡失正知正見。
佛說他妄計什麼?就是以有所得心為所歸地,以「有所得心」作為他所歸之處,違背了涅槃,變成外道種。所以參禪的人存絲毫知見未忘,就會變成外道邪見,何況是「妄計」。這「妄計」是指外道的「因所因執。」
「違遠圓通。」就是失去了本來發心修行無上佛道的道心,他不能出生死,所以叫「背涅槃城。」變成了外道種性,叫做「生外道種」
這是第一個。
阿難。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若於所歸。覽為自體。盡虛空界十二類內所有眾生。皆我身中一類流出。生勝解者。是人則墮能非能執摩醯首羅現無邊身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是名第二立能為心。成能事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大慢天我遍圓種。
這是識陰的第二個妄計。
行者觀照窮研,其行陰雖空,而於寂滅一心未能圓滿覺悟,於是他就將所歸的識性認為就是自體,也就是「我」,因為他能夠見到識性圓滿包含虛空法界,所以就認為這十二類生都是從我身中一類流出,他這就墮在「能非能執」;其實不能,但他妄計為能,所以他墮在「能非能執」,「摩醯首羅」就是大自在天,外道他認為大自在天是常住不滅的,能生諸法,「現無邊身」就是執著我身能現無量的眾生,他這不是正知正見。
因為知見不正了,墮在外道當中。「違遠圓通。背涅槃城。」所以亡失本修,不能出生死。以致於「生大慢天我遍圓種。」「大慢天」就是大自在天,他認為一切都是他所生,這叫起什麼慢?「祖先慢」,他自認是一切眾生的祖先,所以叫「大慢天我遍圓種。」
在《楞嚴正脈疏》中有講到一個問題:既然外道計「識」為自體,流出一切,那跟佛所說的「萬法唯識」有什麼差別?
交光大師回答說:佛說的「萬法唯識」是緣生如幻,生即無生;但是外道他認為「識」是實有,實能出生萬法,所以怎麼會一樣?
佛法講「生即無生」,但是外道是認為實有一法能生;佛講的唯識是明「心外無法」,這裡外道他認為他自己能生諸法,還是有「自他相」,所以是非常地顛倒。佛法的道理當然跟外道大慢天,或是西天的種種外道所說「自然論」是不一樣的。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若於所歸。有所歸依。自疑身心從彼流出。十方虛空咸其生起。即於都起所宣流地。作真常身無生滅解。在生滅中。早計常住。既惑不生。亦迷生滅。安住沉迷。生勝解者。是人則墮常非常執。計自在天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是名第三立因依心。成妄計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倒圓種。
這是識陰第三個妄計。
「已滅生滅。」行陰已經滅了,「而於寂滅精妙未圓。」
「若於所歸。」「所歸」就是識體,「前覽所歸為自體,今認所歸為他體」,前面是認為「識是我」,這裡是認為「識非我」,那問題就來了,於是懷疑自身及一切法是從一個識所出生;前面是認為這個識是我,這裡是認為識非我,一切法包括「我」都從它生,「彼大我小,我在他中」,所以說「有所歸依。」
以「識」為都宣流地,認為是「真常無生滅」的,就是認為有一個「識」它能生一切法,所有的法都是它生的,包括我自己也是它生的,所以叫「都起所宣流地。」「地」就是「處所」的意思,識陰能生虛空等一切法,都從它所生,包括我的身心也都是它所生,所宣流之處,就是從它那裡流出的,所以叫做「都起所宣流地。」
「都起所宣流地。」就是他認為真常無生無滅,有一個識它是不生不滅的,能生一切法,包括我也是從它生,而我及一切法都是生滅的,所以說在生滅當中「早計常住。」
所以它尚在生滅,就以為這個識是真常的。不達無生之義,把生滅當作是「不生」,所以經文講「既迷不生,亦迷生滅」,不知道什麼叫做「無生」,當然也迷了生滅,生滅他也不識得,所以二俱不識,但是又堅執不捨,妄想很重,邪知邪見很深,又放不下,所以叫「安住沉迷。」非常計常,所以叫「常非常執。」
「識」還是生滅的,只是它流注得非常快,就像暗流一樣,第八意識它還是生滅的,只是流注得非常快,一般人看不到。
既然妄認「彼能生我」,那就變成像「自在天」一樣,自在天就是欲界頂天,魔王天,又稱迦旃延天。《涅槃經》上外道迦旃延說:一切眾生都是自在天所變現出來的,就是他造一切眾生、造一切世界。
《楞伽經》也有塗灰外道,他們認為自在天是萬物的生因,就是萬物之因。識陰乃至身心都是從自在天所生,虛空萬物也都是他生。
所以說「自在天成其伴侶。」自在天認為「我能生彼」,跟這裡講的「有一個識能生一切法」很像,但這是完全錯誤的,所以說「迷佛菩提。」亡失本修所以叫「違遠圓通。」不能出離生死大難,所以經文講「背涅槃城。生倒圓種。」
為什麼叫「倒圓種」?就是他認為一切法都是依識陰所生,包括我自己也是依識陰所生,這是「非果計果」,所以叫「妄計果。」把生滅當作是不生的,所以叫「倒圓種。」「倒」就是顛倒,圓就是妙圓,於妙圓中,常住真心中,妄生顛倒心,非果計果,所以叫做倒圓種。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若於所知。知遍圓故。因知立解。十方草木。皆稱有情。與人無異。草木為人。人死還成十方草樹。無擇遍知。生勝解者。是人則墮知無知執。婆吒霰尼執一切覺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是名第四計圓知心。成虛謬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倒知種。
這是識陰第四個妄計。
「若於所知。知遍圓故。」此處經文講的「所知。」就是所觀的識陰,觀這識體圓滿遍十方,十方都是它所生的,包括草木都是唯識所現,因為他認為草木是唯識現的,它是有情,它有知,他沒有辦法揀擇是有情或無情,所以叫「無擇遍知。」且還在這裡起執著,生起這種顛倒的邪見,「是人則墮知無知執。」「知」跟「無知」他搞不清楚,他把「無知」當作「知」,佛在經上稱這為「知無知執。」
「婆吒霰尼」是兩個外道的名稱,就是妄計一切無情都是有知的,「成虛謬果。」
「婆吒」翻作中文叫避去,在《善見律》裡面講,他當初為牧童,毘舍離王還沒即位的時候,他跟毘舍離王小時候一起遊戲,婆吒被王所踐蹋,就是毘舍離王踩他,他回去就向他父母哭訴,他父母就說你應該遠離他,因此立名叫「婆吒」。這「霰尼」或是叫「先尼」,翻作中文叫「有軍」,立名之意未詳,就是不知道為什麼叫這名字。
「執一切覺」就是認為一切都有知覺,認為草木也是有知的。所以你要是認為草木是有知的,那你就墮落到外道去了,不達無生,「迷佛菩提。」沒有辦法揀擇有情跟無情,把無知當作是知,所以「無擇遍知。」於是就墮落外道。這是第四個「計圓知心。」因為識圓滿遍知。它在圓滿遍知當中生一切法,他就認為一切法只要是它生的都屬於有知,這是錯的。所以說「計圓知心。成虛謬果。」因為這個根本是虛妄不實的,是不可能的。
「違遠圓通。」就是講的亡失本修,離圓滿通達的常住真心是越來越遠了,出不了生死,所以說「背涅槃城。生倒知種。」「倒」就是顛倒的意思。「知」就是這裡講的「無擇遍知。」原本有情是有情,無情是無情,可是他把它顛倒過來,所以就叫「倒知種。」所謂「顛倒過來」就是什麼?他認為無情也是有知的。
我這裡要特別講一下,因為近代有人他認為吃菜也是殺生,雖然看起來好像有相似之處,實際上不是,今人他沒有那個功夫,這裡人家是有禪定,看到識陰了,他見識陰能生萬法,他誤以為萬法從識所生,萬法屬於有知,他是在有情無情這裡搞成顛倒。
人家是以禪定的功夫看到的,而現在的人他是因為貪嘴而胡說八道,為他自己吃肉來脫罪,所以他就故意說:你吃菜也等於是殺生。實際上他是在為他自己吃肉脫罪,他覺得:「你說我吃肉有罪」,於是他就反咬一口說:你吃菜也是等於吃肉。這純是胡說八道,菜它只有生機,它沒有情識,它是八識的相分,它沒有命根。如果你在這裡搞錯了,你認為無情也有命根,那你也可以算是一種「倒知種。」只是你是沒有功夫的那種「倒知種。」
因為現在有些人他沒有禪定,他認為你吃菜也是殺生,其實他不是真正在護生,他只是想為自己吃肉脫罪。實際上這樣子能脫罪嗎?那不行的,反而更增罪業。他不是真正見到識陰產生妄計,他只是因為貪吃,為了自己吃肉脫罪,才胡說八道的。
這個是第四個。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若於圓融根互用中。已得隨順。便於圓化一切發生。求火光明。樂水清淨。愛風周流。觀塵成就。各各崇事。以此群塵發作本因。立常住解。是人則墮生無生執。諸迦葉波并婆羅門。勤心役身事火崇水求出生死。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是名第五計著崇事。迷心從物。立妄求因。求妄冀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顛化種。
這是識陰第五個妄計。觀照窮研,此時這六根雖然還無法完全地互用,但是已得隨順,互用之妙,含而未發;只有少部分可以沒有隔礙,僅有一點點的能力出現。
「四大漸融」,「四大」是地水火風這四大,慢慢就銷融了。
所以他在這裡產生顛倒的想法,認為「圓化一切發生。」既然一切都從「識」所生,包括四大也是從識所生,所以四大也是常住。所以這裡講的那種拜火求水的外道,不是一般人認為很膚淺的那種外道,他是修行禪定見到這地水火風是從識而生,既然從識而生,識常住,那地水火風也常住,所以他拜火崇水,也就是崇拜地水火風。
經文講:「便於圓化一切發生。」就是四大漸融,妄謂此圓融化理,一切諸法都是由四大所生,所以求火的光明,樂水的清淨,喜歡風的流動,觀塵成就,這「塵」就是地大,「地大」就是微塵的和合,和合然後成就這個世界。
「各各崇事。」「崇」就是尊崇,「事」就是侍奉,所以供火、拜水,產生偏執。「以此群塵發作本因。立常住解。」這什麼意思呢?「群塵」就是指四大。
「發作本因。」他認為一切法都是四大和合的,識性常住,那四大也常住。他以四大為常住解,能生勝果;實際上不能生,他誤以為能生,所以經文講:「生無生執。」你墮在這「生無生執」當中,就像諸迦葉波,這「三迦葉波」就是事火外道這些人,既迷唯心,所以妄從四大來立因果,所以叫「立妄求因。求妄冀果。」所謂「妄求因」就是「非因計因」,「妄冀果」就是「非果計果」,顛倒生化之理,「生化之理」就是:一切法怎麼來的,他對於一切法是怎麼來的,他搞不清楚,他顛倒了,所以叫「生顛化種。」
「違遠圓通。」就是講修行不依正路,墮在邪見當中,不能出生死,所以說「背涅槃城。」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若於圓明。計明中虛。非滅群化。以永滅依為所歸依。生勝解者。是人則墮歸無歸執。無想天中。諸舜若多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是名第六圓虛無心。成空亡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斷滅種。
這是識陰第六個妄計。一樣是行陰滅了,識陰還沒滅。「觀照窮研」,就是以他的定力深入觀照,見到前四陰已經滅了,他就認為一切永滅,所以叫「非滅群化。」「非」這個字就是「滅絕」的意思,所以他說這一切的群相、一切的眾生終究是歸於滅絕的,所以他產生了一個妄計:認為一切法永滅,就是認為它永遠銷滅,就不再生了,所以叫「永滅」。
經文講:「以永滅依為所歸依。」就是他在這裡產生了歸依與認同,他認為一切法銷滅以後就沒有了。「是人則墮歸無歸執。」他就墮在「歸無歸執。」裡面,所謂「歸無歸執」,就是說「斷滅」不是他所應該皈依的地方,可是他謬執為歸依之處,所以叫「歸無歸執。」
「無想天」它就是「想心不行」,就是他不再妄想,所以稱為「無想天」,還有「舜若多成其伴侶。」「舜若多」就是空,就是偏空、執空的,認為一切都是空亡、斷滅的,這一類的人就成其伴侶,他就跟這一類的人相同,就歸為這一類。這個人「迷佛菩提。亡失知見。」就是迷失佛性,沒有正知正見,這個是「第六圓虛無心。成空亡果。」執此圓虛無心,「圓」是他見到識性圓滿包含著虛空法界。但是他在裡面生斷滅見,以斷滅為因,所以「成空亡果。」「空」就是歸於畢竟空,「亡」是畢竟斷滅,「違遠圓通。背涅槃城。」離真正的修行就越來越遠,離涅槃也越來越遠。這一類人認為一切法永滅,稱為「斷滅種。」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若於圓常。固身常住。同於精圓長不傾逝。生勝解者。是人則墮貪非貪執。諸阿斯陀求長命者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是名第七執著命元。立固妄因。趣長勞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妄延種。
這是識陰第七個妄計。他觀識陰圓滿常在,認為色身既然是從四陰生,那也應該常在,所以說「於圓常。固身常住。」在圓常當中、在識陰當中,想要讓這個色身常在;因為他覺得色身也同於識陰,識陰常在,他這個色身也應該常在,所以妄求長生不老,故云:「長不傾逝。」在識陰當中「同於精圓」,「精圓」就是指識陰。他認為色身既然能「同於精圓」,為識陰所含藏著,就是在識陰當中,那識陰常住,他的色身也應該常住,所以說「長不傾逝。」
他在這裡「生勝解者。」覺得這樣就是最究竟的,於是這個人則墮「貪非貪執。」色身無常本不應該貪著,但如今妄生貪著,希望長生,所以叫「貪非貪執。」就是在不當之處生貪。
「諸阿斯陀求長命者成其伴侶。」「阿斯陀」翻作中文叫做「無比」,就是長壽仙。
這些求長命的人,長壽仙就成其伴侶;於是他就墮在這一類專門求長壽的仙人們當中。他固執妄識為因,既然他產生這種錯誤的知見,所以就「迷佛菩提。亡失知見。」這是第七個「執著命元。立固妄因。」
什麼叫「固妄因」?就固執妄識為因,就是堅固幻妄色身,是依妄識陰作為能生之因,從妄識而生妄身,所以認為妄身,也應該同妄識真常不滅,所以說是「立固妄因。趣長勞果。」以前古德解釋經文,古大德說這裡的「勞」,不是這勞累的「勞」,而是當牢固的這個「牢」來解釋。
他認為這個識陰常在,色身也應該常在,所以叫「趣長勞果。」色身長久又堅固又不壞,這種錯誤知見,他所修行都是「違遠圓通。背涅槃城。」最後都是亡失本修,不能出離生死,所以說與涅槃相違背。
「生妄延種。」「妄延」就是妄執延年,因為他不達真如自性常住,所以他「存想固形」,產生想要堅固身形,希望能夠長命的妄想,以及錯誤知見。
他這「長命」不只是百歲,可能是算好幾劫的,活得比山林土地還久,他就變成長壽仙之類的,所以說「生妄延種。」妄執延年,希望命很長,能夠長生不死。
這是第七個。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觀命互通。卻留塵勞。恐其銷盡。便於此際坐蓮華宮。廣化七珍。多增寶媛。恣縱其心。生勝解者。是人則墮真無真執。吒枳迦羅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是名第八發邪思因。立熾塵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天魔種。
這是識陰第八個妄計。「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識陰是十二類生受命的元由,他今觀此識,見十方眾生的命彼此是互通的,因為大家都同一根元,所以叫「觀命互通。」由此產生「妄計」,這「妄計」就錯誤的想法。他認為:我如果命盡,眾生的命也盡,因為大家的命是互通的,我如果死了,那其他眾生也死了,又有誰來證得真常?誰來教化眾生?於是他「卻留塵勞。」他在這裡產生了貪著,「恐其銷盡。」因為貪著塵勞,怕他現在的受用沒有了,所以就貪圖享樂,希望命能夠常住。
「便於此際坐蓮華宮。」塵勞是以貪欲為本。於是在這裡現「坐蓮華宮」,「蓮華宮」是一個形容,是取其莊嚴美麗,微妙香潔。
在宮殿當中「廣化七珍。」就是七寶,「多增寶媛。」有美女,「恣縱其心。」他在這裡放縱他的貪欲,產生「勝解者。」他認為這樣就是究竟。
「是人則墮真無真執。」因為他以為他見到識陰就是究竟了,所以就起貪欲,恣欲。實際上非是真實,所以叫「真無真執。」「非真」,而你認為是「真」,還產生執著,所以叫「真無真執。」
「吒枳迦羅成其伴侶。」「吒枳」翻作中文叫做「結縛」,「迦羅」翻作中文叫做「我所作」,這是妖魔鬼怪的名稱,祖師講他是「魔王天」天魔的名稱。
亡失本修,所以稱為「違遠圓通。」不能出離生死,所以叫做「背涅槃城。」這一類人都是「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是名第八發邪思因。立熾塵果。」就是在定中忽起邪思以為因,「立熾塵果。」就是立熾盛塵勞以為果覺,就是把塵勞當作是果覺,所以「生天魔種。」就變成天魔。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於命明中。分別精粗。疏決真偽。因果相酬。唯求感應。背清淨道。所謂見苦斷集。證滅修道。居滅已休。更不前進。生勝解者。是人則墮定性聲聞。諸無聞僧增上慢者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是名第九圓精應心。成趣寂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纏空種。
這是識陰第九個妄計。這個就是講「定性聲聞」,同樣地,他也是以觀照窮研,也就是以甚深的定力,「已滅生滅。」生滅已經滅掉了,「而於寂滅精妙未圓。」但這識陰還沒有破,真正的寂滅他沒有見到。「於命明中。分別精粗。」因為他在這識體當中,以為識體是精明真常的,認為惑業為粗偽的,所以叫「分別精粗。疏決真偽。」
這「命明中」就是識陰顯露,他已經能夠通達了知,已知識陰當中含著一切的漏、無漏種子,即一切凡聖所依。
所以由是「分別精粗。」他在這裡分別聖位,就是分析辨別,聖位為精,就是聖人的果位是精妙的,其他的就是粗偽。所以叫「分別精粗。」「分別精粗。疏決真偽。」「偽」就是指惑業是粗偽的,聖位是精的。
也就是精粗二種因果相酬,他想要證阿羅漢果,所以他修精真之因,捨粗偽的惑業,求感應之果,就是有取有捨、有修有證,所以說「因果相酬。唯求感應。」「感」即是修,「應」即是證。這還是著相,「背清淨道。」
再說清楚一點「因果相酬。唯求感應。」就是世出世間,它都是依因感果,互相酬答。
今天你要「易粗為精,捨偽從真」,他為求感應,要求真實的,就要捨掉虛偽的,捨掉粗重的煩惱垢障,求他認為的真心,所以叫做「易粗為精,捨偽求真。」
「感」就是修行,「應」就是證果,所以叫「有修有證、有取有捨」,為求真修實證,想要快速地出離三界,所以叫「因果相酬。唯求感應。」
「所謂見苦斷集。證滅修道。」見苦、斷集、慕滅、修道,這「苦集滅道」雖然是佛所說的,這裡他卻是以小乘來看,小乘的道理確實不究竟,佛這也是在告訴這些學人:你學的就是不究竟。佛希望他能夠提升,能夠學大乘。
但是現在有些學人他不知道佛的苦心,反而還謗佛,認為諸佛如來祖師大德在罵他,瞧不起他,實際上不是的。
「居滅已休。」他如今得以滅除煩惱,他就覺得這樣就是究竟了,所以「更不前進。生勝解者。是人則墮定性聲聞。」於是墮在定性聲聞當中,「定性聲聞」的「定性」就是不發「迴小向大」之心,就是鈍根的阿羅漢,叫做「定性聲聞」。
「諸無聞僧增上慢者成其伴侶。」這「無聞僧」就是無聞比丘,四禪無聞比丘之類,未得謂得,為增上慢人。小乘阿羅漢也算是增上慢,因為他覺得這樣子就已經很圓滿了。
「迷佛菩提。亡失知見。是名第九圓精應心。成趣寂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纏空種。」違遠圓通就是亡失本修,亡失這個真正的修行。
沒有辦法出離生死,所以叫「背涅槃城。」什麼叫「圓精應心」?就是圓滿的易粗為精,就是捨粗偽之心,求感應精妙之因心,所以叫「圓精應心。」墮在沉空趣寂的小果當中,所以叫「成趣寂果。」
這是第九個「定性聲聞。」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若於圓融清淨覺明。發研深妙。即立涅槃而不前進。生勝解者。是人則墮定性辟支。諸緣獨倫不迴心者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是名第十圓覺淴心。成湛明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覺圓明不化圓種。
這是識陰第十個妄計。是「定性辟支」。跟前面一樣「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經文講「若於圓融清淨覺明。發研深妙。」這「覺明。」它就是講「識精圓明」,「識體」是意識的本體,四陰已經銷滅,此時識陰也將要破除,可是還沒有破,再沒有粗濁的垢染,所以叫「圓融清淨」。
「覺明」就是識陰,於這圓融清淨識陰當中,「發深研妙」,以此不斷窮研則更為深妙,他認為是非常深妙的,也確實比一般深妙太多了,於是他就立這個是「涅槃」,把識體當作是涅槃,這就是「妄計」,虛妄的計度。
「即立涅槃而不前進。」於是他就不前進,實際上他還沒有證得真正的涅槃,這個人就墮在「定性辟支。」當中。
這裡講他研究,也就是「發研深妙。」「發」就是「發心」,還有「開發」以及「覺悟」的意思。
那麼有兩種:一個是「獨覺」,就是寂居觀化,「無師自悟」。「無師」就是沒有和尚、阿闍梨教,他能夠自己開悟。
第二個就是「緣覺」,他觀十二因緣,悟因緣無性,所以叫「開悟體究深妙之理」,就是「發研深妙。」的意思。
「定性辟支」,「辟支」包括緣覺跟獨覺,這裡特別要講的就是緣覺跟獨覺之類,他們認「識陰」以為是圓覺,合妄計以為淴心,「淴」就是「契合」的意思。把虛妄的想法當作是究竟真實的,所以叫合妄計以為淴心。
把識陰當作圓覺,寂然不動,雖然寂然不動,但是未破無明,所以他是「迷佛菩提。亡失知見。」同樣都是迷失佛性,沒有正知正見,這是第十個「圓覺淴心。成湛明果。」所謂「圓覺淴心」就是認「識陰」以為真如圓覺,把妄計當作是契合之處,雖然寂然不動,但是無明沒有破。「生覺圓明不化圓種。」「覺」就是指獨覺、緣覺這兩種果位,「圓明」就是他悟證之境。什麼叫「悟證」?他悟證的境界是「把識陰當作是圓覺」。「獨覺」能無師自悟,「緣覺」是悟緣生無性,他認為他自己悟到這個理就是圓滿的、是圓融的。
他誤認為「偏真涅槃」就是真實的涅槃,所以不能融化透過,所以叫「生覺圓明不化圓種。」「不化」就是說他沒有辦法圓通,「不化圓」就是沒有辦法通達諸法實相,他「生覺圓明不化圓種」這一類的。
這裡講的「圓覺淴心」,「圓」就是圓遍諸類,「覺」就是覺知通淴,這是識陰境界,就是以悟境為因心,「成湛明果」,「寂靜」名為「湛」,所以成「獨覺」,得自然慧之果;「洞徹」稱之為「明」,所以成「緣覺」,他觀「緣生無性」以為是究竟。
他這個「緣生無性」是什麼?知道諸法因緣生,但它是無性的,終究化空歸於滅,是「觀法唯滅」,所以他的緣生無性,不是我們大乘真正的「緣起性空」。
他認為法還是有生,有生以後,它實際上還是散滅的,他二乘人說「緣生無性」是這樣的,所以不是真實的。
他今天是依識陰當作是開悟的境界,見到識陰,就以為見到涅槃,得少為足,中止於化城當中,這兩類之人,就是包括定性聲聞跟定性辟支都是中止於化城當中,把識陰當作是涅槃,都是搞錯了。
所以說「違遠圓通。背涅槃城。」前面的是「纏空種」,這裡是「生覺圓明不化圓種」這個是第十個。
所以五十陰魔除了外道以外,還包括二乘,也就是我們常講的「二乘外道」,《楞嚴經》說二乘外道它都算是邪見。
阿難。如是十種禪那。中途成狂。因依迷惑。於未足中生滿足證。皆是識陰用心交互。故生斯位。眾生頑迷。不自忖量。逢此現前。各以所愛先習迷心而自休息。將為畢竟所歸寧地。自言滿足無上菩提。大妄語成。外道邪魔所感業終。墮無間獄。聲聞緣覺。不成增進。
這個是祖師通斥這些妄計。「通斥」主要是針對這「十種禪那。」遠的其實包括五十陰魔也是,這裡講的是「十種禪那。」將破識陰而沒有達到圓妙,「似覺而未覺」,看似好像覺悟,實際上根本沒有覺悟,於此產生邪計,這就是經文講的「中途成狂。」「中途」是指他修行修到一半發狂,他這「發狂」不是真的變成精神病,他是變成狂解、狂慧或是邪見。
不了識陰,妄生止足,所以說「因依迷惑。」依著這個迷惑,在「未足中生滿足證。」還沒有圓滿,他卻認為自己已經圓滿。「皆是識陰用心交互。」於識陰將破而未破,用心不純。妄念與正念,交互而起,淺者為外道邪魔種,深者墮二乘地。所以如果妄念比較強的時候,他正見就沒有了,產生這識陰的十種陰魔。
「眾生頑迷。不自忖量。」行者在這裡迷惑顛倒,沒有辦法自己覺悟。「逢此現前。」遇到陰境現前的時候,「各以所愛先習迷心」,就是過去的習氣種子受定力的激發,在這裡生貪著而止住,所以說「各以所愛先習迷心而自休息。將為畢竟所歸寧地。」以為自己所證得的識陰境界就是圓滿的,「自言滿足無上菩提。」自認為已經證無上菩提,實際上是根本搞錯了。
「外道邪魔所感業終。」業報盡了,你雖然生天生得很高,終究會墮到無間地獄,哪怕你證得的是阿羅漢或是緣覺、辟支佛,你也沒有辦法增進。即使你生天,你終究也是墮落,或是你證阿羅漢,你也是不了「常住真心性淨明體。」所以沒有辦法圓滿究竟成就。
總結以上五十陰魔,不出外道六十二見。
我稍微補充一下:這裡跟外道的六十二見其實是很像的。
六十二見大概有三種說法,我是依《大品般若經》裡面講的:「六十二見」就是外道邪見,是以「五蘊」,就是色、受、想、行、識,為所對的境界相,依色法跟心法為根本,起六十二見,就是以色、受、想、行、識,在這五蘊當中生起「常、無常、亦常亦無常、非常非無常」,這四個,乘以五就是二十個邪見。
還是以色、受、想、行、識,再起「有邊、無邊、亦有邊亦無邊、非有邊非無邊」這二十個邪見,這樣總共有四十個邪見。
同樣地還是以五陰:色、受、想、行、識,在這五陰當中起「有去來、無去來、亦有去來亦無去來、非有去來非無去來」這些邪見,共產生二十見,那這樣就總共有六十個見,再加上「根本色、心二見」,所以共成六十二種邪見,都是墮在五陰當中。
外道就是不離五陰,都是五陰沒有破,修行被五陰給蓋覆住、纏縛住了,所以產生這些邪見。我們講到這六十二見,你再回想前面講的,你就曉得實際上外道沒有離開這六十二種邪見。
汝等存心秉如來道。將此法門。於我滅後。傳示末世。普令眾生覺了斯義。無令見魔自作沉孽。保綏哀救。銷息邪緣。令其身心入佛知見。從始成就。不遭歧路。
識陰當中都是依妄見,所以叫「見魔」。自心取著,自壞真修,所以叫「自作沉孽。」他自己心裡面產生取著、貪著,自己破壞自己的修行,所以叫「自作沉孽。」
如果沒有大乘佛法,就沒有辦法「保綏哀救。」「保」是保護你,「綏」就是安定,意思就是保護你,讓你產生安定,哀救行人。祖師講的「保綏」是「保綏禪定,哀救行人」,沒有大乘佛法,你的禪定就沒有辦法產生正知正見,沒有辦法讓你能夠在菩提道上一帆風順。
「銷息邪緣。」銷磨息滅邪見之緣。「邪緣」包括外魔,還有自己裡面的邪見,你沒有辦法「銷息邪緣。入佛知見。」邪緣也包括前面講的顛倒分別的愛見,這些都是障正知正見。
所以沒有大乘佛法,沒有《楞嚴經》,你就沒有辦法「保綏哀救。銷息邪緣。」沒有辦法修學真正的首楞嚴三昧、使用真正的首楞嚴三昧,雖然修禪定,就會變成外道邪見,只有《楞嚴經》能「保綏哀救。銷息邪緣。令其身心入佛知見。」
當然我雖講只有《楞嚴經》,其實就包括大乘經典,能讓我們的身心「入佛知見。」「從始成就。」從發心一直到成就,「不遭歧路。」
「心外取法」就稱為「歧路」,五十陰魔當中其實都還是因為心外取法。佛說《楞嚴經》能夠幫助眾生不要去心外取法,能夠真正身心「入佛知見。」從初發心一直到圓滿成佛,都不會心外取法、不會走錯路或是走岔路。
「歧」就是「分歧」的意思,也就是「岔路」,走岔路走到後來變成外道。所以你看:同樣都是打坐、同樣都是修禪定,有些人就變成外道,差在哪裡?就差在沒有大乘的正知正見,沒有大乘佛法,所以他就變成外道,他們那個禪定其實都很深,其實像阿羅漢,他的功夫也非常好,超過世間所有的人,辟支佛也是一樣,但是他就是沒有見性。
如是法門。先過去世恆沙劫中微塵如來。乘此心開。得無上道。
這是顯示諸佛都是同證的。每一尊佛都是破識陰而得菩提,所以說「過去世恆沙劫中微塵如來。」都是銷除了五陰,然後證得圓滿菩提。
識陰若盡。則汝現前諸根互用。從互用中。能入菩薩金剛乾慧。圓明精心。於中發化。如淨琉璃。內含寶月。如是乃超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四加行心。菩薩所行金剛十地。等覺圓明。入於如來妙莊嚴海。圓滿菩提。歸無所得。
這是顯示識陰盡了圓滿修證的功用。什麼功用呢?就是「諸根互用」。「則汝現前諸根互用。」「從互用中。能入菩薩金剛乾慧。」這識陰一破則不歷諸位,一超直入,圓證佛果;為什麼?因為如來藏清淨真心本無迷悟,只是一念妄動,所以產生「生相無明」。
不生滅與生滅和合變成「阿賴耶識」,這阿賴耶識變起「色心諸法」成就五陰之眾生,你如今返妄歸真,以「金剛如幻三昧」直觀八識根本無明,轉生死而為涅槃,所以「不歷諸位。」就是不用經歷次第,一念頓證無上菩提,這是上根利智。
這裡講「金剛乾慧。」「金剛」就是菩薩金剛十地,「乾慧」就是最前面講的「欲習初乾未與如來法流水接」,意思也就是從始到終,包括中間所有修行的位次。「能入菩薩金剛乾慧。」就如同觀音的「耳根圓通」,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如今識陰一旦破除,則六根互用,從互用中就「能入菩薩金剛乾慧。」就是但破生相無明便成佛果,不必定歷諸位。
所謂「定歷諸位」是什麼?就是這裡講的五陰次第,一個一個破,或是前面說的從乾慧一直到金剛十地,經歷這樣次第修證,有的不用,有的他就直接過去。但是因為今天講經,佛要度化眾生,所以就是從觀心修行的通途次第,必須一一次第開示,實際上在修行過程當中,有時候是頓超的,有些菩薩位次他是一念就超越過去。也有根器好的,他就直接頓破「生相無明」,但是這種人應該比較少;所以說頓破無明就成佛,不用定歷諸位。
這裡講識陰盡者,「圓明精心。於中發化。」什麼叫「圓明精心,於中發化」?就是上同諸佛慈力,下合眾生悲仰。就跟觀世音菩薩一樣,能普門示現利益眾生,所以叫「於中發化。」因為真心世界諸佛眾生圓融交徹,所以叫做「如淨琉璃。內含寶月。」「琉璃」是透明的玻璃,裡面包含著月亮,其實這是一個形容。所以叫「圓明精心。於中發化。」真心本性顯露出來,內外明徹,所以他能頓超諸位,入於果海歸無所得,如此才是達到究竟。「入於果海」是說他能「入於如來妙莊嚴海。圓滿菩提。歸無所得。」
此是過去先佛世尊。奢摩他中。毗婆舍那。覺明分析微細魔事。魔境現前。汝能諳識。心垢洗除。不落邪見。陰魔銷滅。天魔摧碎。大力鬼神褫魄逃逝。魑魅魍魎。無復出生。直至菩提。無諸少乏。下劣增進。於大涅槃心不迷悶。
這是過去先佛世尊,「先佛」就是指過去諸佛,傳授心法指示行人,這「空、假、中」三觀乃佛佛成道之根本,而「定中魔事」乃是過去諸佛如來所經歷過的,不光只是釋迦牟尼佛現在說,過去佛也是這樣說,這是勸我們要諦信。
你如果能夠「預識魔事」,能夠預先知道修行過程中會有這些事情發生,那當魔境現前時你就不會落於邪見當中。「陰魔銷滅。天魔摧碎。大力鬼神褫魄逃逝。」魔氣銷滅自然可以直至菩提。
「奢摩他」就是「止」,「毗婆舍那」就是「觀」,這是解釋一下名詞。止觀當中,奢摩他、毗婆舍那,止觀雙運,定慧均等,覺明分析微細魔事。陰魔其實不出「心魔」跟「見魔」二魔,這兩個魔銷滅了,則外在的天魔、大力鬼神就沒有辦法干擾你,自然也就能催碎他們想要來擾亂眾生修行的心,所以說「大力鬼神褫魄逃逝。」「褫」就是「喪」,也就是「喪失」的意思。喪失他的魂魄,也就是說他不敢來亂,「諸小鬼神。去此善人十二由旬外。」這是前面講的,逃逝於十二由旬之外;也就不敢靠近你。
「魑魅魍魎。」這些小鬼小神就潛匿蹤跡,無復出生。你能夠先識得就能直至菩提,沒有少乏,「無諸少乏。」就是沒有缺減,能夠圓滿菩提。「下劣增進。」這「下劣之人」是指二乘,定性聲聞和定性辟支,能夠成其增進,就是能夠再繼續努力,「於大涅槃心不迷悶。」他最終就能證得如來的大般涅槃。
若諸末世愚鈍眾生。未識禪那。不知說法。樂修三昧。汝恐同邪。一心勸令持我佛頂陀羅尼咒。若未能誦。寫於禪堂。或帶身上。一切諸魔所不能動。汝當恭欽十方如來究竟修進最後垂範。
佛說如果末世的眾生愚鈍,「未識禪那。」對於在修學禪那當中,有妖魔鬼怪來干擾,或是自己邪見太盛了,不知如來所說法,且樂修禪的行者,「汝恐同邪。」恐其因為不識得五十陰魔的境界,以至於受魔擾而淪墜。
佛說要一心「持我佛頂陀羅尼咒。」所以為什麼佛門都是念楞嚴咒,因為這是諸佛的心印,仗楞嚴神咒的力量,魔不能動,這就是外無可降之魔,裡面也沒有邪見;有諸佛的心印,魔就不能來擾亂。
為什麼講「外無可降之魔」?因為根本就不敢再亂了,所以叫「外無可降之魔」。唯此法門就是十方如來究竟修證,出世之密因,是如來最後的垂範,「垂範」就是他最後的開示,是最究竟的開示,所以叫我們要「恭欽十方如來究竟修進最後垂範。」十方諸佛都是這樣分析在修行當中的微細魔事。
其實《楞嚴經》是如來大智大慧、大慈大悲的展現,佛慈悲眾生怕眾生墮在魔道,所以以他的大智慧、大辯才這樣來宣說。
這裡佛勸我們一定要深信,你不要懷疑,不要誹謗經典。所以當你修三昧的時候,魔會來擾亂,你就持佛頂陀羅尼咒,如果不能誦,你就戴楞嚴咒,戴在身上,妖魔鬼怪他就不敢來。
這一大段「五十陰魔」就是如來修進最後垂範。
下面講五陰妄想。
前面講了五十陰魔,接下來佛要告訴我們這五陰全部都是妄想而已。
阿難即從座起。聞佛示誨。頂禮欽奉。憶持無失。於大眾中。重復白佛。如佛所言。五陰相中五種虛妄。為本想心。我等平常。未蒙如來微細開示。又此五陰。為併銷除。為次第盡。如是五重。詣何為界。惟願如來發宣大慈。為此大眾清明心目。以為末世一切眾生作將來眼。
這是阿難他之前聽聞的開示,這五陰都依妄想而立,但是不知道妄想以何為根本?因為上面把五陰破掉了,五陰相當中的頓漸次第,他不曉得是次第盡,還是一併銷除?他也不知道五陰以何為界。所以這裡總共問了三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就是「如佛所言。五陰相中五種虛妄。為本想心。我等平常。未蒙如來微細開示。」
第二個問題:「又此五陰。為併銷除。為次第盡。」
第三個問題:「如是五重。詣何為界。」這五陰它的分界是什麼?比如說哪一個是屬於色陰?色陰它的界限在哪裡?怎麼樣是屬於受陰?所以說「如是五重。詣何為界。」
釋迦牟尼佛他先回答第一個問題,然後再來是回答「五陰以何為界」?最後才回答到底是一起消除還是次第盡?
五陰相中這五種妄想,就如同:色陰中堅固妄想,受陰中虛明妄想,想陰中是融通妄想,行陰是幽隱妄想,識陰是虛無妄想,一般人他以為是實有的,其實根本就是妄想而已。
我們來看下面第一個問題,就是「五陰相中五種虛妄。為本想心。我等平常。未蒙如來微細開示。」也就是說請佛來為我來微細說,這「五種虛妄。為本想心。」就是說「這五種虛妄的五陰,本來就是虛妄的想心」,這句話的意思是這樣子,所以說「五種虛妄本為想心」,本來就是妄想。
佛告阿難。精真妙明。本覺圓淨。非留死生及諸塵垢。乃至虛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斯元本覺妙明真精。妄以發生諸器世間。如演若多迷頭認影。妄元無因。於妄想中立因緣性。迷因緣者。稱為自然。彼虛空性猶實幻生。因緣自然。皆是眾生妄心計度。阿難。知妄所起。說妄因緣。若妄元無。說妄因緣元無所有。何況不知。推自然者。是故如來與汝發明五陰本因。同是妄想。
這裡是總示五陰都是以妄想為本。
這裡佛要說明五陰是妄想,先告訴你一真法界是妄想的根本,這「一真法界」就是常住真心。所以一開頭就講「精真妙明。本覺圓淨。」
「精真妙明」就是本覺的真心本來圓滿清淨,在當中沒有生死以及這些煩惱塵垢,所以叫「非留死生及諸塵垢。」就是說真心本來一法不立,哪有五陰差別之相?乃至虛空世界眾生的業果之事,也都是因為妄想而起。本來就都是本覺妙明真精妙心,只是虛妄發生世間種種的現相,所以說「妄以發生諸器世間。」
就像前面講的演若達多那個人「迷頭認影」之事,所以他無狀狂走,你說他的「發狂」是從哪來的?其實就是「妄元無因。」都只是自己妄想所產生的,你找不到妄想的根由,既然說是「妄」,那就沒有原因,所以「於妄想中立因緣性。」也是迷惑顛倒,因為這是迷惑顛倒,那「迷因緣者。」你又「稱為自然。」那實在就是「迷上加迷」。
經文講:「皆是眾生妄心計度。」這「妄」不是本來就是有的,如果虛妄有起處,才有因緣可說,所以說「知妄所起。說妄因緣。」如果「妄」是實有的,你再來說這虛妄的起處,那才能說「妄因緣」,「若妄元無。說妄因緣元無所有。」既然說這虛妄根本沒有,虛妄根本元無,那你還在分別因緣或自然,還說「妄因緣」,那根本是沒有必要的。
「何況不知。推自然者。」所以根本不必去推究說有一個「自然」。我們佛教講的「諸法因緣生」,這還是方便說,是要讓你了達「緣起性空」之理,這「緣起性空之理」最根本的是要讓你知道「萬法唯心」、「唯心所現」,所以說因緣或說自然都是迷惑的。「是故如來與汝發明五陰本因。同是妄想。」所以如來為我們開發,「開發」就是開示,讓我們明了五陰都是妄想。
第一個色陰:
汝體先因父母想生。汝心非想。則不能來想中傳命。如我先言。心想醋味。口中涎生。心想登高。足心酸起。懸崖不有。醋物未來。汝體必非虛妄通倫。口水如何因談醋出。是故當知汝現色身。名為堅固第一妄想。
這是講色陰本是妄想。
就是講你本來是沒有這個色身的,這色身是不實的,只因父母妄想,也就是淫欲,父母妄想交遘,你的心就乘著這個妄想,所謂「流愛為種。納想為胎。」這也就是我們眾生色身的開始,眾生如果心不妄想,又怎麼會來這裡受生呢?怎麼會「想中傳命。」
「如我先言。心想醋味。」所以前面佛說:你想醋想酸的,嘴巴就會產生口水,「心想登高。足心酸起。」想到自己臨於懸崖旁邊,或站在高樓的旁邊,你的足心就會酸澀,也就是會兩腿有點發軟。
但這個時候也只是你的妄想而已,因為「懸崖不有。」你也沒有站在懸崖或是高樓旁邊,你想醋,可是醋並沒有放在你眼前,你這個色身,它屬於色質,它不屬於想心,所以說「汝體必非虛妄通倫。」虛妄就是妄想,你的身體不屬於虛妄的妄想。這裡佛反問:那口水為什麼會因為談「醋」而出?
這裡就是讓你知道:是因為你這個妄想能驅動著你的身體,所以想梅、想懸崖,口水、足酸都是因為妄想而有的,妄想雖虛而實有酸水,妄想雖虛而你的足心會酸澀。
所以這裡可以證明,知道汝身從妄想有。妄想凝結,所以成就這個色身,稱為「堅固第一妄想。」什麼叫「堅固第一妄想」?就是取著有力,堅固且沒有辦法解開。
這個色身就是妄想所成,就像一個人生氣他會臉紅,前面講「心發愛涎。舉體光潤。」「貪財」他就產生紅潤的樣子,這個都是妄想它在控制這個色身,在主導這個色身,這樣就很清楚。
佛藉由醋梅、藉由懸崖作例子,讓你想醋梅、你想懸崖,會「口中出水。」會「足心酸澀。」來告訴我們這個色身是妄想所成,所以說「想中傳命。」眾生是在「想」中來受生,這是從眾生怎麼入胎的?色身是怎麼來的?然後又舉這實際的例子來作證明,讓我們能夠知道。
就像有一個人他手的部位或是腳受傷,後來截肢截掉,雖已經截掉,可是每到時間到了的時候,他那裡還會痛,這清況在醫學上都有遇到過。
因為這妄想如旋火輪,一直相續一直相續,你很難讓它停下來,也就像流水你要它停下來,你縱然是把它攔下來,它還是有餘波,妄想也是這樣。那個人他縱然手截掉了、腳截掉了,時間一到那個時候,那手、腳原來受傷的那個地方,他還是覺得那地方會痛。
這就是妄想心執持這個色身,所以這樣就很清楚,所以「堅固第一妄想。」確實非常地堅固,手都沒了、腳都沒了,他那裡還是會痛,所以眾生執著這個色身的妄想心是非常地堅固。
第二個受陰:
即此所說臨高想心。能令汝形真受酸澀。由因受生。能動色體。汝今現前順益違損二現驅馳。名為虛明第二妄想。
這是告訴我們「受陰」本是虛妄。
你的覺受本非實有,但由「虛想」,也就是虛妄的妄想,所以你感受到虛妄的「臨高想心。」「臨高」就是你想像自己是站在懸崖旁邊,臨於高處,你就能明顯感覺到足心酸澀,由此可知這「受陰」也是因為妄想來驅動,所以說「能動色體。」在受陰當中包括了「違順」,就是「順受」、「逆受」跟苦、樂二受都是虛明妄想而有,所以「二現驅馳。」二現驅馳是什麼?就是苦樂能驅役自心,也就是驅役你的心,馳流不息,所以叫「二現驅馳。」
「虛明第二妄想。」所謂「虛明」,是虛有所明,虛妄而有,但是有虛妄的覺受,所以叫「虛明妄想」,這是受陰,它也是妄想。
第三個想陰:
由汝念慮。使汝色身。身非念倫。汝身何因隨念所使。種種取像。心生形取。與念相應。寤即想心。寐為諸夢。則汝想念搖動妄情。名為融通第三妄想。
這是講「想陰」本是虛妄。
這身體屬於四大,本屬無知,前面講「身非念倫。」色身是無知的,「汝體必非虛妄通倫。」色身它是屬於「色」,它不屬於「想念」,所以說「身非念倫。」同樣的意思,但被妄想念慮所轉,它屬於色法,但被妄想念慮所轉,也就是妄想來驅動它。
所以說「心生形取。與念相應。」就是因為想念,所以產生這個妄心,而後「諸根之形方取」,也就是因為有想念,而後有諸根;則知根身,所取之像,必定與想念相應,所以說「心生形取。與念相應。」
因為妄想心生,而後產生諸根之形,它再來取著。所謂「納想為胎。」因為想念而受身,因為想念而生諸根,就是產生六根,產生六根以後它又取著,所以叫「心生形取。與念相應。」
「寤即想心。」「寤」就是醒著的時候。白天醒著就打妄想,「寐」就是睡覺的時候。睡著了你在作夢,所以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就是這個意思。「則汝想念搖動妄情。」這「寤寐夢覺」皆是妄想搖動妄情,為什麼講「搖動」?因為妄想生滅,一下想這個,一下想那個,搖擺不定,皆是妄想融通於一身當中。所以「身」以妄想為主也!
「融通第三妄想。」「融通妄想」是什麼?為什麼說「融通」?因為此「想陰」雙融色、心兩處,「通寤寐兩境」,所以叫「融通」。「融」色、心二處,「通」於寤跟寐,就是包括你醒來的時候,醒來就是在那裡打妄想,睡覺就是變成夢境,所以「通寤寐二境」,所以名為「融通第三妄想。」
這個是講的想陰。所以說「由汝念慮。」「念慮」就是想陰,來驅使你這個色身,你這個身不屬於念,但是為什麼會隨這個念又取種種相,只因「心生形取。與念相應。」就是所謂的「納想為胎。」想念心生,產生諸根之形,而後又取著諸根,根身所取之像,必定與想念而相應。
下面講第四個:行陰。
化理不住。運運密移。甲長髮生。氣銷容皺。日夜相代。曾無覺悟。阿難。此若非汝。云何體遷。如必是真。汝何無覺。則汝諸行念念不停。名為幽隱第四妄想。
這是講「行陰」本是虛妄。
「化理不住。」這「化理」就是行陰變化不停,但是又不明顯,所以說「運運密移。」就像什麼?像你的指甲在長、頭髮在長,它一直在生長,但是一般人他沒有辦法察覺,過一段時間以後你才知道。
乃至「氣銷容皺。」就是講人的氣力漸漸衰退,容貌、皮膚變成有皺摺,「日夜相代。曾無覺悟。」白天晚上這樣子循環不息,但一般人沒有辦法覺察。
佛說:「阿難。此若非汝。」如果這個行陰不是你,為什麼你的身體有這樣的秘密地改變?如果真是你,為什麼你又沒有辦法覺察?沒有辦法感覺到你的指甲在生長,頭髮在生長?
「則汝諸行念念不停。名為幽隱第四妄想。」這裡「此若非汝」以下四句就是顯示「妄想無體」。
佛說:如果行陰不是你,為什麼能夠讓身體有所變化?如果真的是你,你為什麼又覺察不出來?求之不得,則知諸行念念生滅沒有辦法停下來,所以名為「幽隱妄想」。
「幽隱」就是幽深隱微。就是非常幽深難知。所以這裡講「則汝諸行」,「諸行」就是指行陰,念念遷流,不斷地流轉,沒有辦法停住,這就稱為「幽隱第四妄想。」
再來是第五個:
又汝精明湛不搖處名恆常者。於身不出見聞覺知。若實精真。不容習妄。何因汝等。曾於昔年睹一奇物。經歷年歲。憶妄俱無。於後忽然覆睹前異。記憶宛然曾不遺失。則此精了湛不搖中。念念受熏有何籌算。阿難當知。此湛非真。如急流水。望如恬靜。流急不見。非是無流。若非想元。寧受妄習。非汝六根互用開合。此之妄想無時得滅。故汝現在見聞覺知。中串習幾。則湛了內罔象虛無。第五顛倒微細精想。
這是講「識陰」本是虛妄。
這是講你這個「識」雖然湛然清淨,但是受到妄想熏習蓋覆真性,所以才有這些作用。
佛就舉了一個例子:你以前曾看到過一樣奇怪的東西,被你記憶下來,過了很多年,你也忘了你曾看過,但是有一天你忽然看到,你就想到自己之前曾看過這個東西,這就是阿賴耶識,也就是你的「藏識」因前六識的攀緣,再透過你攀緣所產生的記憶,自己變現這個境界,再由自己的見分去攀緣,也就是妄想心去攀緣,然後產生記憶,這就是「自心取著自心相」,所以「識」還是受到六識向外攀緣的熏習。
這裡講的所謂「向外」其實還是自心所現的相分。
我們看經文,「又汝精明湛不搖處名恆常者。」這裡是講「識陰」本是妄想,識陰本來不有,元是妙明真精心體,但是受到妄想熏習蓋覆真心,所以叫做「識」。
「識體」元是真精湛不搖處,在此身中不出「見聞覺知」,這「見聞覺知」就是識的作用。識體原來是真精,如果識體果真是真,則「不容習妄。」那就應該沒有這個妄想,為什麼?因為不受熏乃可名「真」,所以說跟「若離前塵有分別性,即真汝心」,是一樣的意思。
由前「六識」或你說「六根」向外攀緣這個境界,但是了別境界的還是你的「識」。它去攀緣境界,熏習之力熏習成種,在八識田中,不曾遺失,所以它還是透過「取相分別」,將其記錄在阿賴耶識裡面。
祖師註解裡講:之前看過一樣特別的東西,記在心裡面久而不忘,日子長了他也忘了這件事,突然有一天又看到類似的,或是說又看到同樣的東西,他就想起來:我之前看過那個。
這就是我們平常講的:你有沒有印象,你有沒有記憶,因為阿賴耶識它有記憶的功能,所以說它受境界熏習,它就記憶下來,就是這裡講的「收執不忘」,這是講第八識,它能憶持多劫無量的「種習」,就是種子跟習氣,次第成熟,不光是睹眼前之物,包括你無量劫的習氣它都能夠執持。
從此你就可以知道,「則此精了湛不搖中。念念受熏有何籌算。」這個識還是要受到熏習才有作用。
「精了」就是「精明了知」,即是現前的見聞覺知,它同是無分別性,所以叫「湛不搖中」。本來是不分別的,但是起念受熏,前念後念,受妄習熏習,念念受妄想熏習,沒有停下來的時候。
「分劑頭數」,就是無量無邊的妄想,多到沒有辦法算計,所以叫做「念念受熏有何籌算」,就是講你現前這個心,「見聞覺知」本來是湛了,是不會動搖的,但是受到妄習的熏習,不斷地熏習,所以本來真心本性就轉成妄識,轉成妄識以後又不斷受熏;他這裡講的其實是先起無明,而後才有妄識的,妄識念念受熏,這妄想多到沒有辦法計算,所以說「念念受熏有何籌算」。
這是說你所執之八識的「湛了」不是真正的「寂湛」,因為它裡面還有微細生滅流注,你沒有辦法覺察。所以佛說:「阿難當知。此湛非真。」「如急流水。望如恬靜。」就像急流一樣,表面看起來是平靜的,是你看不見它底下有急流,但實際上底下有急流、暗流。所以說只是「流急不見。非是無流。」由此證明第八識還是受著妄想熏習。所以說「若非想元。寧受妄習。」這個八識識體還是妄想所成。
這裡五陰總的來說就是《起信論》上講的:你「作意」而來的。「作意」就是「動念」,「動念」就是一個妄想,因為動念而產生了什麼?「心意識」。
這八個識都可以稱為「意識」,這是祖師所說的,沒有問題,因為前六識依第七識,第七識依第八識,所以都是不離八識。
那這八識怎麼來的?是「動念、作意」,打妄想而來,所以,你就可以知道這跟《起信論》是可以相互參照的。
「若非想元。寧受妄習。」識體它本身就是妄想而來,如果不是妄想,又怎麼會產生妄習呢?它怎麼會有作用?它怎麼會有記憶呢?既受這妄想熏習,就知道這個識不是真的。
如今你想要讓它返本還源,如果要識得這識體是純真的,你必須得打破這個識陰,最後你六根能互用,則妄想「無時得滅」,這個妄想就能夠完全地銷滅。
所以你不可以把受妄想所熏習的這八識當作是真心,那就是「癡人當作本來人」,意思是說:愚癡的人把這當作是真心。
祖師講:故汝現在見聞覺知粗現於外,而於其中有串習微細生滅之相。這就是說你的見聞覺知在那裡攀緣了別,但同時在這見聞覺知當中,也是念念受熏,他看到了什麼、接觸到什麼以後,都會反熏自己的八識,在這當中就有微細的生滅之相,所以說「中串習幾。」這在下面會再講得詳細一點。
「於湛了內」,就是八識當中,若無而不無,似有而非有,妄想多到沒有辦法計算,所以說「無容窮詰」。這正是「罔象虛無,微細精想」,這是八識之體,稱之為「罔象虛無。」就是若無不無、似有非有,「微細精想。」非常微細。
「中串習幾。」在這當中還有微細的生滅之相,就像「水流非常快,但不是無流」一樣,此為識陰之體,這識陰是妄想。由此觀知五陰都是以妄想為體。
講到「見聞覺知」,在八識當中念念受熏,互相串穿,所以叫「中串習幾。」
「幾」這音是念「機」,就是非常地微細,這習氣非常「幾微」,這是怎麼串起來的呢?是一分無明為「能串」,六根的「習幾」,就是六根的習氣為「所串」,所以叫「中串習幾。」於是就產生生滅之相。
什麼叫「罔象虛無。」若無不無、似有非有。凡夫以「識體」當作是命根,二乘當作是涅槃。前面講二乘到識陰他沒辦法破,所以他證偏真涅槃,還是墮在識陰當中,將識陰認作涅槃,把虛當作是實,把無當作是有,所以叫做罔象虛無顛倒微細精想。這是第五個。
所謂「微細精想。」就是迷真而執著於虛妄的。迷失真如藏性,執相似的藏識,把它當作是真的。
「藏識」跟「藏性」雖然同體,但是藏識是迷惑的作用,跟藏性作用不一樣;如來藏性跟阿賴耶識(藏識)是不一樣的。為什麼不一樣?「體」是一樣的,萬法同根同元,一定相同的,但是「藏識」因為是受無明的熏習、受妄想熏習,所產生的,所以在這當中有生滅不停的妄想,它受妄想的熏習才產生作用,它不是真心。
雖然八識它清淨本然,它沒有所謂的善惡染淨,但是它仍舊是受妄想熏習,所以不是真實。
前面四陰是粗,此識微細,所以叫「微細精想。」此識不是妙精明心,如第二月,所以名為「精想。」
再來是總結:
阿難。是五受陰。五妄想成。
整個來說,五陰都是妄想。所以佛講得很詳細,「識」是長什麼樣子?裡面是什麼作用?你是怎麼迷惑的?講得一清二楚。
要知道能夠這樣清楚的分析,必然是有親證的境界,而且如來他能「覺明分析微細魔事。」即使像憨山大師、像歷代祖師是坐化的,都是全身舍利,他們也說他們沒有辦法見到這樣微細的境界,所以是「先佛世尊」,就是如來「覺明分析微細魔事」,所以以凡夫心去測度如來的境界無有是處。
佛分析得這麼微細,我們看了都是五體投地的佩服,這是釋迦牟尼佛圓滿的智慧,他真實的修證,才能夠為我們這樣分析出來,不然一般人根本就搞不清楚,是不可能知道的。
這裡是總結五受陰。
「五受陰」,這「五」就是眾生受報之地,所以通名「五受陰」,也叫「五取蘊」,是補特伽羅所數取故。「補特伽羅」叫作「數取趣」。你怎麼會有輪迴的現相,此生滅了再轉下一生,就是因為「五受陰」,五妄想成五陰的本因。
下面回答問題:
如是五重詣何為界?
汝今欲知因界淺深。唯色與空。是色邊際。唯觸及離。是受邊際。唯記與忘。是想邊際。唯滅與生。是行邊際。湛入合湛。歸識邊際。
這是問「因界淺深」,「因」即是「界」,就是分界、分限。
阿難請問佛:哪一個是屬於「色」?哪邊是屬於「受」?怎麼樣是屬於「想」?怎麼樣是屬於「行」?怎麼樣是屬於「識」?所以說:這五重詣何為界?這講得比較文言,意思就是說介紹一下怎麼樣是五陰?
「色」是形色,空與色相對,「空」能顯色,都屬於色蘊所攝,都算「色陰」,所以說「唯色與空。是色邊際。」
「唯觸及離。是受邊際。」「觸」是接觸,有違、順,「離」則無違、順,也就是「捨受」,所以說違、順以及捨受,這三受是受邊際,就屬於受陰。
「唯記與忘。是想邊際。」記憶跟忘失,是屬於想陰。
「唯滅與生。是行邊際。」生滅,就是心念生、心念滅,「生住異滅」四相「是行邊際。」
「湛入合湛。歸識邊際。」這「湛入合湛」比較不好懂,「湛」就是八識之體,就是湛然了知。生滅從「湛然了知」流出,所以就是「行陰」,「行陰」是從「湛然了知」流出,即從八識所出生的,流出以後,當生滅滅了,所以還歸於湛,所以叫「湛入合湛。」旋歸妙湛,所以叫「湛入合湛。」這屬於「識邊際。」
近代大德講:「湛」就是清淨,清淨合於清淨,所以叫「湛入合湛。」而按照古德所說的:識陰當中以「有入」為湛入,就是泯「行陰」歸於「藏識」,歸於這「識海」,所以經典講:「性入元澄。一澄元習。如波瀾滅。化為澄水。」這是「湛入」,但是這「湛入」還不算究竟,還有一個「以無入為合湛」,所謂「內外湛明」,它「入無所入」就是「通」。這個「合」字就是「不動」的意思,你入了藏識,實際上是無所入,為什麼?因為本來就都是藏識在含藏,所以叫「湛入合湛。」
經文講:「內外湛明。」用心就如同琉璃一樣,但是這還是屬於「識」,因為它還是受熏。「湛入合湛」是講流急不見其流,看起來是「湛入合湛。」實際上不是真正的湛寂,它只是流急不見其流而已,這就講得很清楚。
以上是講五重陰界的邊際,到底色陰是什麼?乃至識陰是什麼?
再來回答「五陰是一起銷除還是次第盡」?
此五陰元。重疊生起。生因識有。滅從色除。理則頓悟。乘悟併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我已示汝劫波巾結。何所不明。再此詢問。
這是回答「五陰是一起銷除還是次第盡」。
這五陰最初生起是從阿賴耶識變起見、相二分,以此色、心二法互相和合,而產生五陰眾生,所以叫「生因識有。」這就解釋得很清楚了。
現在你要「返妄歸真」,所以先破色陰,再來最後破識陰,所以叫「滅從色除。」先從色陰滅,最後識陰滅,所以前面的五十陰魔第一個就是先破色陰,所以說「滅從色除。」如果是依圓教之理一念頓悟,那就沒有次第,所以說「乘悟併銷。」但是因為歷劫無明習氣熏習,所以必須漸次破除,所以叫「事非頓除。因次第盡。」
要依次第而把它除滅。就像前面所示「巾結」,雖然六結同體一巾所成,但是你還是要次第解除,「當於結心解即分散。」所以佛說「我已示汝劫波巾結。」你怎麼還是搞不清楚,還又重複問這個問題。
汝應將此妄想根元。心得開通。傳示將來末法之中諸修行者。令識虛妄。深厭自生。知有涅槃。不戀三界。
一切世界是妄想所持,如今已知五陰身心同是妄想,一切無非都是妄想建立;都是妄想所成,五陰身心也是妄想。
如果我們能夠了知妄想無性,則身心世界當下就銷亡,「有何涅槃之難證」?那涅槃就很容易證得的,「又何三界之可戀」?三界又有什麼可留戀的呢?原來就都是妄想,所以必須將這妄想根元傳示末法,五陰以及這世界都是妄想,將這真實的道理傳給後世的眾生,讓大家知道是怎麼回事,令知修行之要,這個是特別重要的,讓眾生知道有涅槃,就不會貪戀於三界當中,所以叫「知有涅槃。不戀三界。」令眾生識得虛妄,所以叫「令識虛妄。」「深厭自生。」「自生」就是指此五陰虛妄的色身、虛妄的世界,根本都是妄想。讓眾生知道有涅槃,不會貪戀於三界當中。
正宗分到這裡就圓滿了。
下面是流通分,流通分就是勸你修行,告訴你流通經典有多大的功德。
阿難。若復有人。遍滿十方所有虛空。盈滿七寶。持以奉上微塵諸佛。承事供養。心無虛度。於意云何。是人以此施佛因緣。得福多不。
這裡講「十方虛空」就是指「廣大」,「盈滿」就是充滿。「盈滿七寶。」就是能布施的財物之多,「持以奉上微塵諸佛。」所供養的佛也非常多,是真心誠意來供養,所以叫「心無虛度。」用如此殊勝的七寶,以這樣殊勝的發心來供養諸佛,佛問阿難:這樣得福多不多?
供佛所得的福報當然是非常地大,不可思議。供養一尊佛都已經不可思議,何況供養微塵諸佛。這裡是佛問阿難這樣得福多不多?
阿難答言。虛空無盡。珍寶無邊。昔有眾生。施佛七錢。捨身猶獲轉輪王位。況復現前虛空既窮。佛土充遍。皆施珍寶。窮劫思議。尚不能及。是福云何更有邊際。
這段是講在佛門裡面福報有多大。
阿難回答:「虛空無盡。珍寶無邊。」這麼多的珍寶。以前有眾生供佛七錢,七錢你要當作現在的七塊錢也可以,這七錢是比喻非常少,「捨身猶獲轉輪王位。」這個人他來生還當轉輪聖王,他才布施七錢而已,何況是現前「虛空既窮。」國土都充滿珍寶,「窮劫思議。尚不能及。」盡窮劫都沒有辦法思議,「是福云何更有邊際。」那福報怎麼會有邊際呢?
所以就像須達多長者,他在「珊檀那長者」那裡聽到佛的功德,他想見佛,於是前往竹林精舍,在路上走的時候,碰到一個天神,他是毗沙門天王的兒子,他說他過去生就是因為看到舍利佛尊者心生歡喜,往生以後,生到天上做護法。
所以出家人的功德真的很大,連看到佛陀的弟子生歡喜心,尚且有這樣大的功德,還能生天,遑論是見佛心生歡喜,還能供養,又何況是供養無量無邊的諸佛,這個福當然是沒有辦法計算,是沒有邊際的。
佛告阿難。諸佛如來。語無虛妄。若復有人。身具四重十波羅夷。瞬息即經此方他方阿鼻地獄。乃至窮盡十方無間。靡不經歷。能以一念將此法門。於末劫中開示未學。是人罪障。應念銷滅。變其所受地獄苦因。成安樂國。得福超越前之施人。百倍。千倍。千萬億倍。如是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阿難。若有眾生。能誦此經。能持此咒。如我廣說。窮劫不盡。依我教言。如教行道。直成菩提。無復魔業。
這是講布施這部經的福報。
「佛告阿難。諸佛如來。語無虛妄。」佛是真實語。如果有人「身具四重十波羅夷。」就是說四重戒:殺、盜、淫、妄你都造了,十波羅夷你也都造了,人家說「壞事做盡,惡貫滿盈」。死後「瞬息」,是形容時間很短,就是立刻、馬上。就「即經此方他方阿鼻地獄。」「此方」就是這個娑婆,假設娑婆壞掉,在地獄的眾生就轉寄他方,就到他方世界的阿鼻地獄去受苦難,這是《地藏經》裡面講的。
乃至窮盡十方無間地獄「靡不經歷。」這是指罪業極重的眾生,如果能夠以一念心「將此法門。」就是將這《楞嚴經》、將大乘佛法,在「末劫」就是末法的時候,「開示未學。」為眾生演說,乃至一念,說「《楞嚴經》很殊勝,大家應該多多去了解」,你就這樣讚歎,或是說這經裡面的一個道理,哪怕是一字、一句義,這個人「罪障。應念銷滅。」
「變其所受地獄苦因。成安樂國。」地獄立刻轉為淨土,「安樂國」就是西方極樂世界,「得福超越前之施人。」所得的福報超過前面以七寶供養微塵諸佛,超過「百倍。千倍。千萬億倍。」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就因為用心深度的不同,發心廣大的不同。
「如是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因為性德無盡,所以沒有辦法以算數譬喻來形容比擬。所以你就知道:護法的功德能夠消重罪,這在《涅槃經》上有講到,這個人造很重的罪,因為他發心護持正法,尤其在末法流通正法,哪怕是犯戒罪,種種的業障都能夠銷滅,因為他護法的心力非常強,這也是告訴我們:你習氣重,造作這些罪業,你有懺悔心,然後來推廣正法,這個罪業就能消掉。
尤其是推廣大乘佛法,只有推廣世間善法是沒有用,是沒辦法消,一定要推廣大乘。如果有人覺得自己業障重,那你更應該推廣大乘佛法,讓大家能夠知道《楞嚴經》,包括知道大乘的這些經教道理。
佛說:「若有眾生。能誦此經。」能夠讀《楞嚴經》,能夠持楞嚴咒,這個功德「如我廣說。窮劫不盡。」「依我教言。如教行道。」照我這裡所說的,依教來奉行,「直成菩提。無復魔業。」能依教修行,一直到成就都沒有魔業,這是最殊勝的法門。
祖師講:圓頓法門一念熏修就得無上菩提之果,因為此經說如來藏性功德無窮,「咒」乃至諸佛的心印,顯密雙修是成佛的真要,所以「說不能盡」。
這裡講的「安樂國」,我把它解釋成極樂世界,是可以這樣說。因為〈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及〈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都出《楞嚴經》,你要是以通途來解的話,就是變地獄苦因為淨土,包括一切的淨土,都可以隨意往生,所以稱為安樂國,就不侷限在西方極樂世界,那你要以功德迴向極樂世界,那也是沒有問題的。
到這裡就知道弘揚宣說這部經的功德福報不可思議。
佛說此經已。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及諸他方菩薩。二乘。聖仙童子。并初發心大力鬼神。皆大歡喜。作禮而去。
這部經佛就講到這裡。
會中的「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及諸他方菩薩。二乘。聖仙童子。并初發心大力鬼神。」這天上、人間包括阿修羅及他方的菩薩、二乘,還有仙人、童子,及初發心的大力鬼神、鬼王,「皆大歡喜。作禮而去。」這是總結這場法會。
如來以最極之至聖,集凡聖同居之法會,這是佛在「凡聖同居土」講這《楞嚴經》,現無量光明的瑞相,演說此難思的秘密神咒,說微妙難解的法門,斷眾生歷劫的生死愛根,銷五陰邪思之魔業,可謂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所以大眾「皆大歡喜。作禮而去。」這「作禮而去」就是依教修行,就是如教奉行,他不是只有「作禮」,不是只有向佛禮拜,它這代表是依教奉行;也就是聽佛講經以後向佛作禮,然後如教奉行的意思。這法會到此才圓滿。
我們《楞嚴經》就講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