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1日 星期六

轉禍為福的關鍵




轉禍為福的關鍵


悟顯法師 開示:

在還沒講開示以前先跟你們講,來到佛堂你要攝心,眼睛不要東張西望,不要亂看。人的六根常常在攀緣,一攀緣就成習慣,見到縫、找到漏洞,就想要攀緣。所以自己要能夠調伏六根,眼睛先不看,眼開三分目,也就是說當你在合掌的時候,看著你的中指,你們可以試試看;耳朵不要亂聽,聽佛號,不要向外去尋找聲音,以及一些新奇的、沒看過的這些色相。你在佛堂訓練得好,你回去自然就做得好,修行人就是在這日用生活當中,這一點一滴當中,成就道業,消除煩惱。



我們上個禮拜講到的「人情敗道心」,這開示裡面,對我們來說,對學佛人來說非常重要。很多人常常因為人情,破壞了道場、破壞了自己的功德,甚至因為人情而殺生,因為人情而吃肉、而喝酒,所以做了很多錯誤的事情,這都是損道,尤其是佛弟子。

釋迦牟尼佛規定:凡是佛弟子必須素食,必須吃素,不可以吃肉。你如果吃肉,就不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一佛如是,千佛如是;不光此界如是,他方諸佛亦復如是。

有一些人世間心很重,我們常講的「人情」,總是對於家庭罣礙,對於兒女罣礙。自己沒有道心,沒有決心想要成就,所以在飲食上、在行為上、在律儀上,往往都隨順世間,隨順你的愛欲,隨順你的家親眷屬,隨順你的那些朋友,所以始終不能夠成就。這一點大家就要警惕,因為你殺生吃肉,損害的是你的道業,損害的是你的慧命。你縱然能吃素,但是你買葷的給你的小孩吃、給你的家人吃,這是幫助他們造業,你自己也造業。佛教我們不可以自己吃,也不可以教人,不然都是殺生。

有一些人鑽戒律的漏洞,當然戒律沒有漏洞,是你心器破漏,所以到處投機取巧。他說:我只有吃肉,那動物不是我殺的。這肉哪來啊?你要不吃,牠會死嗎?所以《大智度論》講:「吃肉等於殺生」,這是龍樹菩薩告訴我們的,他是十地的法雲地菩薩,給我們做模範,跟我們講:學佛不可以吃葷的,不能人情,這是講素食上。那包括你在家的戒律、在家的這些律儀,都要做到學佛的行儀,甚至有受戒的要做到菩薩戒,你自己都不可以隨便開緣。

如果你的朋友當中,你認識的人當中,任何一個人有毀謗三寶的、有破壞佛教的、毀謗經典的,你要善意勸他;如果他不聽,這個人你就要減少往來,甚至不與他往來,為什麼?共業。你跟破壞佛教的人往來,那你是跟他一起造業,你跟他不會成就,跟毀謗三寶的人在一起,不光這一生不會成就,永世沉淪。受菩薩戒的,你就犯戒了;沒受的,你也犯戒,為什麼?菩薩戒是「性戒」,每一條都是性戒,不會因為你有受才有罪,沒受就沒罪。

現代人講菩薩戒都講成五戒了。五戒是有受才有,沒有受飲酒戒,那當然你就沒有飲酒戒的問題,但是菩薩戒有,所以它是與性德相應。你學佛,要成佛,一定要受菩薩戒,這是盧舍那佛說的。盧舍那佛就是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是盧舍那佛的化身而已,本尊如是說法,報身、化身當然弘傳。所以我們作為佛陀的弟子,所作所為要護持三寶,護持自己的道業,不能損害眾生、不能損害佛教、不能損害道場,甚至不能損人道業,再縮小一點,不能損害自己的道業。所以為什麼說:你有人情,你常常隨順,那你就破壞道心,毀壞自己修道的心。

如果你用人情心在做執事,在做道場的事,那你可能偷盜常住物,你可能在破壞和合清淨的道場。這種人如果越來越多,佛法就會衰敗,正法就會滅亡。所以你自己作為一個佛陀的弟子,你不能去做這種不仁之事,這種事情不能做。你要做,那你一定會有果報,這果報我相信你一定受得到,這一生你一定會受果報。但是一般俗人不了解、不懂,不斷隱藏、不斷掩飾,那還要再加一條「覆藏罪」,掩過飾非。

所以學佛為什麼要懂戒律,要懂佛教的規矩,你才能夠真正修行,才不會自己的毛病、自己的過失,不斷地遮掩,甚至幫外道、幫邪見惡人遮掩,那對你、對佛法、對眾生都是相當不好的,死後果報必然在三塗,必然墮惡道;縱然得人身,貧窮下賤、孤苦無依、諸根不具、事事為人輕賤,就是被人家糟蹋。所以絕對不可以用人情,人情不能把事情做好,更不能把道場的事情做好,這是大家要能夠警惕的,不能再犯的。

為什麼今天我們再把上個禮拜講的開示內容,再跟你重複強調,因為這是大家的問題,讓很多學佛人能夠清楚、能夠明白;不要再用人情在做佛事,出家人也是,無論在家、出家都是一樣。出家人要是人情,那就會破壞道場、破壞三寶;在家人要是人情,同樣如是。所以不光自己不能成道,也跟著毀壞佛法,你這一生學佛,想要成佛,那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所以大家一定要警惕。

2020年7月6日 星期一

【小暑】 當自己學佛的主人




【小暑】 202007月06日  農曆五月十六

小暑持名心至誠。時時佛號信中行。
日長荷淨如秋月。夜短槐高似太清。
對境何嘗有境界。遣心無處不心榮。
淨中念佛常安樂。句句彌陀分外明。

【小暑】

悟顯法師 開示:

不忘初心 迎向未來


一直到今天,我們精舍算是成立了十週年,這是十週年開始的第一個念佛開示。這十年來,我們還是秉持著弘揚大乘佛法的心願,推廣大乘佛法。

 

精舍這十年來沒有做超度法會,沒有給人家寫牌位要錢,不給居士增加這些學佛的負擔,純粹就是講經、純粹就是念佛,這樣殊勝難得的道場,即使是放在佛陀時代,也都算是非常如法的,非常難得的,何況說是在末法時期,我們能夠這樣做,這個地方就稱之為「寶所」。

 

什麼叫「寶所」呢?


就是有寶藏的地方。精舍長年以來,講說大乘佛法、一乘了義,就像《法華經》上說的「終不以小乘。濟度於眾生。」佛在經上告訴我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你現在看到二乘三乘,那些都是佛的方便說。既然要學佛,我們就學真實的佛法,學了義的大乘;既然要求生淨土,我們就要了解淨土宗的理事、性相、因果,這些才能夠幫助你斷煩惱、成菩提。



我們就是很單純地講經,單純地念佛,沒有搞經懺佛事,也沒有巧立名目化緣,跟人家伸手要錢,所以這樣的地方,又能夠講說大乘,我覺得大家在這裡修學是可以成就的,也可以修到福的,也堪受十方的護持。講經,我們就是單純講經,也不會想說我這一場講座要有多少收入,投入多少的人力、物力,我們沒有做這種生意的想法;我們也不賣結緣品,也不賣佛像,也不賣所謂香、念珠、檀香油、沉香油等等的佛教用品,從來沒有;也沒有假託任何的代理,完全沒有,就是一個道場。

 

有人說:法師,你們精舍也應該有一點商業模式啊。我說:我們是僧人,不是商人。商人才想著做生意,想著這些商賈交易之事;我們是僧人,想的就是怎麼弘揚佛法,怎麼讓大乘佛法能夠廣為流傳,能夠流傳到後世,然後自己修學,了脫生死,這就是僧人、出家人。商人他想的就是怎麼做生意,那個不是我的職業,我也沒有那個心去當商人,所以這個地方是非常清淨的,人事上的是非算少的,因為真正的是非人來,他沒有辦法待得住,大眾修學也非常地如法,我們的義工不會跟你攀緣,也不會拿道場的東西給你做人情,這都是被禁止的,所以你也不要想說送東西給他,你送東西給他,他也不會收,他也會交給道場。我們的在家居士,教的跟出家人很類似,為什麼不敢說一樣,因為還是不一樣的,只是說非常類似,在這裡是學得到佛的,在這裡當義工,你的素質,在佛門算是相當不錯的;同修們的根器也都非常地好,用世間話來講,氣質也很好,進退有禮,也都能夠守規矩,能夠如法修學。

 



當自己學佛的主人

在這十年這樣下來,有一些人當然就是佛法在《楞嚴經》上講的,猶如客塵一樣。《楞嚴經》上這樣講:「譬如有客。投宿旅亭。暫止便去。終不常住。而掌亭人都無所去。名為亭主。」就好像塵勞一樣、灰塵一樣,塵就是灰塵,比喻作塵勞。早上天氣好的時候,太陽光從窗戶的縫隙中照進來,你可以從光的折射,看到有很多的灰塵,揚塵飄來飄去,這個比喻作塵勞煩惱。《楞嚴經》上用這兩個譬喻,比喻這個人心不定,沒有辦法安住,就像客人一樣,在這個旅店投宿,住一下他就走了,就像塵勞一樣,飄忽不定。

 

學佛人要當主人,當誰的主人?當自己心的主人,就像太陽光一樣普照大地,不要當灰塵飄來飄去。所以有些人能留得下來,有些人沒有辦法。我們就想到這就是佛法講的「客塵」,隨著自己的習氣貪瞋癡,就像客塵煩惱一樣,你是隨著客塵煩惱而走;你要是不隨貪瞋癡,那你是做自己的主人,就像陽光一樣普照大地。所以希望在未來,大家能夠做自己學佛的主人,不要心飄忽不定,不要今天念念佛,明天又改修他法,不要東奔西跑,去求神問卜、跑道場。求神問卜,在我們精舍我比較少聽到,因為畢竟大家長年聽經,像你們有的都來十年了,有的學佛甚至已經四十年了,非常久,本來在其他的地方,也都知道怎麼樣才是如法的,也到我們精舍來依止、來學佛。

 


安住正念

大家一起學佛,希望大家能夠好好安住,安住哪裡?安住正念。淨土法門的正念就是一句「阿彌陀佛」,沒有別的題目;淨土宗的正知正見,你要安住,正知正見就是《無量壽經》,就是祖師大德講經的內容、開示的內容,這就是正知正見,要常常熏習;佛號不可以間斷,就像呼吸一樣,人沒了呼吸會死,死還會再輪迴,但是人沒有佛號,輪迴去哪裡?就是一個大問題!



沒有佛號,沒有念阿彌陀佛,你不能超出三界,你還是在這六道當中。所以這樣十年下來的熏習,我們不忘初發心,護持大乘佛法,修學大乘佛法,弘揚大乘佛法,守護大乘佛法,還要繼續把這個發心持續下去,盡未來際,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粗言及細語,皆歸第一義

要知道我們在佛門熏習,有時候你確實會被罵,有時候會被讚歎,但是你要知道,佛在經上講,所謂「粗言及細語,皆歸第一義。」粗言就是有時候會被罵;細語就是有時候讚歎你、褒獎你,目的都不在那個罵,或是褒獎,目的就是要你契入第一義,要你了生死,所以說粗言及細語,皆歸第一義。



在道場學佛,你可以消除煩惱,消除貪瞋癡,你守大乘佛法的戒律,守道場的規矩,你真正可以修得到福,能夠修得到慧,福慧雙修;再來,就福慧具足,福慧具足就成佛了。所以如法的地方,一定能夠成就如法的修行人,能夠成就具有正知正見的學佛人。大家要保持這念初發心,而在網路上的義工也是一樣,有些人也做很久了,都是一樣的,不光我們自己要做,還要教他,還要見作隨喜,要多熏習佛法,多熏習大乘,多推廣大乘佛法,多推廣淨土法門,因為畢竟在末法,淨土宗真正能夠幫助眾生,幫助上、中、下根的眾生了脫生死,這我們一定要推廣,一定要弘揚。




弘法現代化

隨著時代的進步,我們進入了人工智能的時代,這是一個很大的變遷,我們之前講過,這是百年來,要講淺近一點,叫百年來未有的變局,因為這百年來,我們中國人都在向西方學習,可是從去年開始就不一樣,甚至這些年就很明顯不一樣了,是由我們中國人在引領,包括科技,包括未來的工業等等的,人工智能、5G、區塊鍊這些東西,對我們弘揚大乘佛法,那是有很大的幫助,所以學佛人要懂得進步,要上進。

 

菩薩有五明,「工巧明」廣義地來講,裡面就包含著你弘揚佛法的專業能力,弘揚佛法的智慧,不光只是你會做一些工巧之術,畫畫佛像什麼的,不侷限在這個佛學字典上。這工巧明,我們拿來弘揚佛法,幫助眾生,善用現代化的科技,來弘揚正法。你看以前的人他在畫圖,我們中國的祖師是非常有智慧的,他會用雕刻,木雕、泥塑都有,或是銅做的,或是等等的,甚至用刺繡,繡佛像;髮繡,繡經典。蘇州的蘇繡,有一門工藝就叫髮繡,用頭髮供養佛,要頭髮幹什麼?把它拿來繡成佛像,或是繡成經典,這是相當有智慧的。以前它就善用這些弘法利器工藝;我們在現代,那就不是只有畫極樂世界圖了,要做成虛擬實境,擴增實境,也就是你們常聽到的VRAR,這種虛擬跟現實結合的,包括極樂世界圖,人家戴著眼鏡,在路上就可以見佛,就能看到黃金鋪地,這種視覺、聽覺的這種變化,那是不一樣的。

 


你看書,要做電子書,電子書我們自己要能做,電子書我們十年前就在準備了,現在已經非常成熟了,我們還要能做能互動的,慢慢地我們要增強我們這方面弘揚正法的技能,甚至還有未來的我們也要學,這才能讓佛法長遠流傳,才能利益後世。

 

你看從前的人,有些人小時候是自己玩玩具,自己長大的,有些人就是這樣,在家裡、在農村自己玩,你的「髮小」,就是你的小時候玩伴,這樣長大。現在的小孩,有的是看著電視機長大,有的看電腦長大的,有的看手機長大的;再來呢,他是跟機器人玩,機器人陪伴他長大,人工智能陪伴他長大,甚至人工智能陪伴你養老。


所以從前看書,你看我們早期線裝書,後來排版印刷;以前是毛筆,再來是排版印刷,再來電腦製版,再來電子文件,互動的電子書。這個時代在進步、在變遷,我們佛教在刊印書籍,在製作書籍的時候,你就要變遷,你就要跟著這個趨勢去走,所以相當地重要。從前人家看黑白印刷的書,每個人都講,看經就是看黑白的,你看彩色幹什麼,但是現在不一樣,十年前我們就知道,這未來的小孩子,他一定是看彩色的,這是肯定的,因為他從前是沒有,以後都是彩色的,彩色不夠,還要能互動等等的,所以他吸收知識的地方來源不一樣,吸收知識的媒介不一樣,那你就要去變化,去做改變。

 


保持初心,如法修學

精舍已經十年了,所以要如法修學,保持這個初發心以外,還有就是你要迎向未來,未來是非常寬廣的。這一次是由我們中國人來帶領全世界,有一句俗話講:「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這是外國傳過來的。十九世紀看英國;二十世紀看美國;二十一世紀看我們中國。實際上,我們中國也不是說想要取代誰,或是控制誰,我們是希望帶給大家和平發展。只要你是個中國人,你有一點點文化,你都應該知道,我們不是像外國人那一種,那種什麼都是他要最先,他要優先,他要贏,別人都不能贏,都不能有點小便宜,只能都聽他的,我們中國人不是這樣子。我們這個民族發展到今天,五千年了,從古到今它的這個科技,都是世界先進的,你看我們在五千多年前,甚至近一萬年前,我們就能夠耕種,你們不要想說那個時候耕種是很簡單的,到現在都不簡單,你看看我們種的稻米要能養活十四億人,甚至更多。在以前我們中國是個很大的國家,你要能養活這麼多人,看天吃飯,問題怎麼看呢?你對於天氣的預測能力,對於氣候變化的預測能力,你就要有。所以你看像我們現在這個臘八過了,冬至剛過,這都是節氣,我們過的這是夏曆,在夏朝的時候,我們就有這樣的一個節氣,變遷的一個整理,相當精準,到現在都很精準,這是不簡單的。以前科技就非常發達,現在只不過是現代化而已,更厲害。所以不光祖宗很厲害,子孫也很厲害,所以未來的日子隨著國力越來越強,佛教一定越來越興盛。

 

你看佛教怎麼衰弱的?佛教衰弱,就是因為國力衰弱;現代我們國力越來越強了,佛教一定越來越興盛,這也是經典上講的。就是一個國家如果興盛,佛教在這裡弘揚就順暢就興盛;國家要是衰敗了,佛教的弘揚就不好弘揚,這是《華嚴經》上講的。現在的人,有的人不看,他不看就覺得我講的是天方夜譚,不是的,這是佛在經上講的。

 

長治久安,正法久住

所以隨著國力越來越興盛,佛法也會越來越好推,信佛的人也會越來越多,我們不光能影響我們自己的中國人,其實佛教對我們中國人影響,已經是非常大,密不可分。我們已故中國佛教會會長趙樸初老居士講的,他說中國人要是離開了佛教,你就不會講話。這話你細細去想一想,沒有錯。所以不光能影響我們中國人走向更好的未來,這未來包括來生,不是只有這一生,因為你斷惡修善,念佛,了生死,出三界,這是迎向美好的未來;求生淨土是迎向美好的未來,還可以幫助外國人,幫助外國人學佛,對他們有影響,有強烈的影響,所以佛教會很好弘揚,很好推廣,接受的人也會越來越多。

 

所以同修們要努力,把一個學佛人的本分做好,不要每天只想著自己的家庭、工作,那些說實話,有四個字送給你:「夢幻泡影」,沒有一樣你帶得走,沒有一樣你拿得去,但是你學佛就不一樣了,學佛這個功德是跟著你的,人家在路上可以搶你的錢,可以搶你的名錶、鑽戒,偷你的財產,但是功德法財偷不走的,這是沒有辦法動搖的資產。你要說無形,不對,它是有形的,為什麼?它能牽引你往善道,牽引你往極樂世界,但是我們凡夫肉眼認金銀珠寶為有形的財富,實際上,佛法的這個財富-功德財,你要說無形,它是無形;你要說有形,它是有形,它可以幫助你,實實在在地幫助你。你看你有煩惱,你坐在那邊念佛,念半個小時,煩惱就沒有了,這不是有形嗎,有實質的幫助。所以你這世間的事情要減少,學佛要越來越精進,這世間的事情要放下得越來越多,身心得到真正的輕安,得到佛法的利益。




 精進學佛,自利利他

今天剛好是十週年後第一次的念佛共修,我就講一講,十年來包括你們要面向未來,大家應該要注意的,發心要注意的,還有未來你要注意到,作為一個現代的學佛人,你有弘揚正法的責任,你有傳承佛法的責任。你看一本經書,三千年了,這是無價之寶,放在你手上,你是一個學佛人,你就有義務把它傳承下去,你不能讓這稀世珍寶就此埋沒,這樣子你沒有盡到你的本分,你沒有做好你該做的事情;三千年了,這寶物在你手上,你應該閱讀,從裡面學習佛法,了生脫死,不然你等於沒有得到,就像拿了藥方卻不抓藥,卻不如法製藥,也不如法煎藥,也不按時吃,那這個藥方有用嗎?沒有用。所以你不光要傳承這個藥方,你還要去使用這個藥方,先不用對別人,先對自己,所以叫自行化他,自利利他,這個一定要做,而且要把它做好、做圓滿,做圓滿你才有好的結果。

 


你世間法做圓滿了,那個沒有用的,夢幻泡影一場,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佛法是可以跟著你的,就像普賢菩薩講的,這個人在他臨終的時候,一切的眷屬財富,悉皆捨離,因為他有發普賢願,有修普賢行,唯此願王不相捨離,於念念中引導其前,能夠幫助他得生善處,這是沒有辦法動搖的。所以佛要好好學,要幫助佛法推廣弘揚,要學習更多弘揚正法的專業能力,我們現代的話講就是專業能力,來幫助佛法,讓正法更為興盛,讓正法更為殊勝,同時接觸我們的人,跟我們結過緣的人也越來越多,引用我們講經的人也越來越多。

 

同修們在打字、在校對務必要上心,一定要注意,為什麼?這是大家一起共同成就的功德,不光是我講,還有你們來打字,還要你們來幫忙協助校對。那麼越多人看,越多人引用,我們更要如履薄冰,更要戰戰兢兢,正法流傳是很好的一件事情,但是我們在打字、在校對的時候,你更要清楚,不要讓眾生看的東西是有問題的,所以要更努力,也要更上進,佛法講要更為精進。


恭錄自 悟顯法師 念佛開示:

大乘定香精舍成立10週年 悟顯法師 特別開示 

不忘初心 迎向未來


不忘初心 迎向未來




不忘初心 迎向未來

悟顯法師    開示:

一直到今天,我們精舍算是成立了十週年,這是十週年開始的第一個念佛開示。這十年來,我們還是秉持著弘揚大乘佛法的心願,推廣大乘佛法。

 

精舍這十年來沒有做超度法會,沒有給人家寫牌位要錢,不給居士增加這些學佛的負擔,純粹就是講經、純粹就是念佛,這樣殊勝難得的道場,即使是放在佛陀時代,也都算是非常如法的,非常難得的,何況說是在末法時期,我們能夠這樣做,這個地方就稱之為「寶所」。

 

什麼叫「寶所」呢?就是有寶藏的地方。精舍長年以來,講說大乘佛法、一乘了義,就像《法華經》上說的「終不以小乘。濟度於眾生。」佛在經上告訴我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你現在看到二乘三乘,那些都是佛的方便說。既然要學佛,我們就學真實的佛法,學了義的大乘;既然要求生淨土,我們就要了解淨土宗的理事、性相、因果,這些才能夠幫助你斷煩惱、成菩提。

 

我們就是很單純地講經,單純地念佛,沒有搞經懺佛事,也沒有巧立名目化緣,跟人家伸手要錢,所以這樣的地方,又能夠講說大乘,我覺得大家在這裡修學是可以成就的,也可以修到福的,也堪受十方的護持。講經,我們就是單純講經,也不會想說我這一場講座要有多少收入,投入多少的人力、物力,我們沒有做這種生意的想法;我們也不賣結緣品,也不賣佛像,也不賣所謂香、念珠、檀香油、沉香油等等的佛教用品,從來沒有;也沒有假託任何的代理,完全沒有,就是一個道場。

 

有人說:法師,你們精舍也應該有一點商業模式啊。我說:我們是僧人,不是商人。商人才想著做生意,想著這些商賈交易之事;我們是僧人,想的就是怎麼弘揚佛法,怎麼讓大乘佛法能夠廣為流傳,能夠流傳到後世,然後自己修學,了脫生死,這就是僧人、出家人。商人他想的就是怎麼做生意,那個不是我的職業,我也沒有那個心去當商人,所以這個地方是非常清淨的,人事上的是非算少的,因為真正的是非人來,他沒有辦法待得住,大眾修學也非常地如法,我們的義工不會跟你攀緣,也不會拿道場的東西給你做人情,這都是被禁止的,所以你也不要想說送東西給他,你送東西給他,他也不會收,他也會交給道場。我們的在家居士,教的跟出家人很類似,為什麼不敢說一樣,因為還是不一樣的,只是說非常類似,在這裡是學得到佛的,在這裡當義工,你的素質,在佛門算是相當不錯的;同修們的根器也都非常地好,用世間話來講,氣質也很好,進退有禮,也都能夠守規矩,能夠如法修學。

 

在這十年這樣下來,有一些人當然就是佛法在《楞嚴經》上講的,猶如客塵一樣。《楞嚴經》上這樣講:「譬如有客。投宿旅亭。暫止便去。終不常住。而掌亭人都無所去。名為亭主。」就好像塵勞一樣、灰塵一樣,塵就是灰塵,比喻作塵勞。早上天氣好的時候,太陽光從窗戶的縫隙中照進來,你可以從光的折射,看到有很多的灰塵,揚塵飄來飄去,這個比喻作塵勞煩惱。《楞嚴經》上用這兩個譬喻,比喻這個人心不定,沒有辦法安住,就像客人一樣,在這個旅店投宿,住一下他就走了,就像塵勞一樣,飄忽不定。

 

學佛人要當主人,當誰的主人?當自己心的主人,就像太陽光一樣普照大地,不要當灰塵飄來飄去。所以有些人能留得下來,有些人沒有辦法。我們就想到這就是佛法講的「客塵」,隨著自己的習氣貪瞋癡,就像客塵煩惱一樣,你是隨著客塵煩惱而走;你要是不隨貪瞋癡,那你是做自己的主人,就像陽光一樣普照大地。所以希望在未來,大家能夠做自己學佛的主人,不要心飄忽不定,不要今天念念佛,明天又改修他法,不要東奔西跑,去求神問卜、跑道場。求神問卜,在我們精舍我比較少聽到,因為畢竟大家長年聽經,像你們有的都來十年了,有的學佛甚至已經四十年了,非常久,本來在其他的地方,也都知道怎麼樣才是如法的,也到我們精舍來依止、來學佛。

 

大家一起學佛,希望大家能夠好好安住,安住哪裡?安住正念。淨土法門的正念就是一句「阿彌陀佛」,沒有別的題目;淨土宗的正知正見,你要安住,正知正見就是《無量壽經》,就是祖師大德講經的內容、開示的內容,這就是正知正見,要常常熏習;佛號不可以間斷,就像呼吸一樣,人沒了呼吸會死,死還會再輪迴,但是人沒有佛號,輪迴去哪裡?就是一個大問題!沒有佛號,沒有念阿彌陀佛,你不能超出三界,你還是在這六道當中。所以這樣十年下來的熏習,我們不忘初發心,護持大乘佛法,修學大乘佛法,弘揚大乘佛法,守護大乘佛法,還要繼續把這個發心持續下去,盡未來際,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要知道我們在佛門熏習,有時候你確實會被罵,有時候會被讚歎,但是你要知道,佛在經上講,所謂「粗言及細語,皆歸第一義。」粗言就是有時候會被罵;細語就是有時候讚歎你、褒獎你,目的都不在那個罵,或是褒獎,目的就是要你契入第一義,要你了生死,所以說粗言及細語,皆歸第一義。在道場學佛,你可以消除煩惱,消除貪瞋癡,你守大乘佛法的戒律,守道場的規矩,你真正可以修得到福,能夠修得到慧,福慧雙修;再來,就福慧具足,福慧具足就成佛了。所以如法的地方,一定能夠成就如法的修行人,能夠成就具有正知正見的學佛人。大家要保持這念初發心,而在網路上的義工也是一樣,有些人也做很久了,都是一樣的,不光我們自己要做,還要教他,還要見作隨喜,要多熏習佛法,多熏習大乘,多推廣大乘佛法,多推廣淨土法門,因為畢竟在末法,淨土宗真正能夠幫助眾生,幫助上、中、下根的眾生了脫生死,這我們一定要推廣,一定要弘揚。

 

隨著時代的進步,我們進入了人工智能的時代,這是一個很大的變遷,我們之前講過,這是百年來,要講淺近一點,叫百年來未有的變局,因為這百年來,我們中國人都在向西方學習,可是從去年開始就不一樣,甚至這些年就很明顯不一樣了,是由我們中國人在引領,包括科技,包括未來的工業等等的,人工智能、5G、區塊鍊這些東西,對我們弘揚大乘佛法,那是有很大的幫助,所以學佛人要懂得進步,要上進。

 

菩薩有五明,「工巧明」廣義地來講,裡面就包含著你弘揚佛法的專業能力,弘揚佛法的智慧,不光只是你會做一些工巧之術,畫畫佛像什麼的,不侷限在這個佛學字典上。這工巧明,我們拿來弘揚佛法,幫助眾生,善用現代化的科技,來弘揚正法。你看以前的人他在畫圖,我們中國的祖師是非常有智慧的,他會用雕刻,木雕、泥塑都有,或是銅做的,或是等等的,甚至用刺繡,繡佛像;髮繡,繡經典。蘇州的蘇繡,有一門工藝就叫髮繡,用頭髮供養佛,要頭髮幹什麼?把它拿來繡成佛像,或是繡成經典,這是相當有智慧的。以前它就善用這些弘法利器工藝;我們在現代,那就不是只有畫極樂世界圖了,要做成虛擬實境,擴增實境,也就是你們常聽到的VRAR,這種虛擬跟現實結合的,包括極樂世界圖,人家戴著眼鏡,在路上就可以見佛,就能看到黃金鋪地,這種視覺、聽覺的這種變化,那是不一樣的。

 

你看書,要做電子書,電子書我們自己要能做,電子書我們十年前就在準備了,現在已經非常成熟了,我們還要能做能互動的,慢慢地我們要增強我們這方面弘揚正法的技能,甚至還有未來的我們也要學,這才能讓佛法長遠流傳,才能利益後世。

 

你看從前的人,有些人小時候是自己玩玩具,自己長大的,有些人就是這樣,在家裡、在農村自己玩,你的「髮小」,就是你的小時候玩伴,這樣長大。現在的小孩,有的是看著電視機長大,有的看電腦長大的,有的看手機長大的;再來呢,他是跟機器人玩,機器人陪伴他長大,人工智能陪伴他長大,甚至人工智能陪伴你養老。


所以從前看書,你看我們早期線裝書,後來排版印刷;以前是毛筆,再來是排版印刷,再來電腦製版,再來電子文件,互動的電子書。這個時代在進步、在變遷,我們佛教在刊印書籍,在製作書籍的時候,你就要變遷,你就要跟著這個趨勢去走,所以相當地重要。從前人家看黑白印刷的書,每個人都講,看經就是看黑白的,你看彩色幹什麼,但是現在不一樣,十年前我們就知道,這未來的小孩子,他一定是看彩色的,這是肯定的,因為他從前是沒有,以後都是彩色的,彩色不夠,還要能互動等等的,所以他吸收知識的地方來源不一樣,吸收知識的媒介不一樣,那你就要去變化,去做改變。

 

精舍已經十年了,所以要如法修學,保持這個初發心以外,還有就是你要迎向未來,未來是非常寬廣的。這一次是由我們中國人來帶領全世界,有一句俗話講:「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這是外國傳過來的。十九世紀看英國;二十世紀看美國;二十一世紀看我們中國。實際上,我們中國也不是說想要取代誰,或是控制誰,我們是希望帶給大家和平發展。只要你是個中國人,你有一點點文化,你都應該知道,我們不是像外國人那一種,那種什麼都是他要最先,他要優先,他要贏,別人都不能贏,都不能有點小便宜,只能都聽他的,我們中國人不是這樣子。我們這個民族發展到今天,五千年了,從古到今它的這個科技,都是世界先進的,你看我們在五千多年前,甚至近一萬年前,我們就能夠耕種,你們不要想說那個時候耕種是很簡單的,到現在都不簡單,你看看我們種的稻米要能養活十四億人,甚至更多。在以前我們中國是個很大的國家,你要能養活這麼多人,看天吃飯,問題怎麼看呢?你對於天氣的預測能力,對於氣候變化的預測能力,你就要有。所以你看像我們現在這個臘八過了,冬至剛過,這都是節氣,我們過的這是夏曆,在夏朝的時候,我們就有這樣的一個節氣,變遷的一個整理,相當精準,到現在都很精準,這是不簡單的。以前科技就非常發達,現在只不過是現代化而已,更厲害。所以不光祖宗很厲害,子孫也很厲害,所以未來的日子隨著國力越來越強,佛教一定越來越興盛。

 

你看佛教怎麼衰弱的?佛教衰弱,就是因為國力衰弱;現代我們國力越來越強了,佛教一定越來越興盛,這也是經典上講的。就是一個國家如果興盛,佛教在這裡弘揚就順暢就興盛;國家要是衰敗了,佛教的弘揚就不好弘揚,這是《華嚴經》上講的。現在的人,有的人不看,他不看就覺得我講的是天方夜譚,不是的,這是佛在經上講的。

 

所以隨著國力越來越興盛,佛法也會越來越好推,信佛的人也會越來越多,我們不光能影響我們自己的中國人,其實佛教對我們中國人影響,已經是非常大,密不可分。我們已故中國佛教會會長趙樸初老居士講的,他說中國人要是離開了佛教,你就不會講話。這話你細細去想一想,沒有錯。不光能影響我們中國人走向更好的未來,這未來包括來生,不是只有這一生,因為你斷惡修善,念佛,了生死,出三界,這是迎向美好的未來;求生淨土是迎向美好的未來,還可以幫助外國人,幫助外國人學佛,對他們有影響,有強烈的影響,所以佛教會很好弘揚,很好推廣,接受的人也會越來越多。

 

所以同修們要努力,把一個學佛人的本分做好,不要每天只想著自己的家庭、工作,那些說實話,有四個字送給你:「夢幻泡影」,沒有一樣你帶得走,沒有一樣你拿得去,但是你學佛就不一樣了,學佛這個功德是跟著你的,人家在路上可以搶你的錢,可以搶你的名錶、鑽戒,偷你的財產,但是功德法財偷不走的,這是沒有辦法動搖的資產。你要說無形,不對,它是有形的,為什麼?它能牽引你往善道,牽引你往極樂世界,但是我們凡夫肉眼認金銀珠寶為有形的財富,實際上,佛法的這個財富-功德財,你要說無形,它是無形;你要說有形,它是有形,它可以幫助你,實實在在地幫助你。你看你有煩惱,你坐在那邊念佛,念半個小時,煩惱就沒有了,這不是有形嗎,有實質的幫助。所以你這世間的事情要減少,學佛要越來越精進,這世間的事情要放下得越來越多,身心得到真正的輕安,得到佛法的利益。

 

今天剛好是十週年後第一次的念佛共修,我就講一講,十年來包括你們要面向未來,大家應該要注意的,發心要注意的,還有未來你要注意到,作為一個現代的學佛人,你有弘揚正法的責任,你有傳承佛法的責任。你看一本經書,三千年了,這是無價之寶,放在你手上,你是一個學佛人,你就有義務把它傳承下去,你不能讓這稀世珍寶就此埋沒,這樣子你沒有盡到你的本分,你沒有做好你該做的事情;三千年了,這寶物在你手上,你應該閱讀,從裡面學習佛法,了生脫死,不然你等於沒有得到,就像拿了藥方卻不抓藥,卻不如法製藥,也不如法煎藥,也不按時吃,那這個藥方有用嗎?沒有用。所以你不光要傳承這個藥方,你還要去使用這個藥方,先不用對別人,先對自己,所以叫自行化他,自利利他,這個一定要做,而且要把它做好、做圓滿,做圓滿你才有好的結果。

 

你世間法做圓滿了,那個沒有用的,夢幻泡影一場,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佛法是可以跟著你的,就像普賢菩薩講的,這個人在他臨終的時候,一切的眷屬財富,悉皆捨離,因為他有發普賢願,有修普賢行,唯此願王不相捨離,於念念中引導其前,能夠幫助他得生善處,這是沒有辦法動搖的。所以佛要好好學,要幫助佛法推廣弘揚,要學習更多弘揚正法的專業能力,我們現代的話講就是專業能力,來幫助佛法,讓正法更為興盛,讓正法更為殊勝,同時接觸我們的人,跟我們結過緣的人也越來越多,引用我們講經的人也越來越多。

 

同修們在打字、在校對務必要上心,一定要注意,為什麼?這是大家一起共同成就的功德,不光是我講,還有你們來打字,還要你們來幫忙協助校對。那麼越多人看,越多人引用,我們更要如履薄冰,更要戰戰兢兢,正法流傳是很好的一件事情,但是我們在打字、在校對的時候,你更要清楚,不要讓眾生看的東西是有問題的,所以要更努力,也要更上進,佛法講要更為精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