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1日 星期一

【認識佛教--釋教三字經】 悟顯法師 集解編著 (下冊-32)

 


認識佛教─釋教三字經 (下冊)


悟顯法師 集解編著

十界(正報)......

曰聲聞。曰緣覺。取滅度。為獨樂。

自此以下,說到四聖法界了。四聖之中,又先說小乘聖者。小乘又名二乘。二乘,就是「聲聞」和「緣覺」。聲聞,因聞佛音聲而悟道的。聲聞有四果之別,名為四聖。四果之前,又有七方便位,又名七賢位。方便者,這七個位次是進入四聖位的橋樑,又是鄰近於四聖,所以名賢。
那麼,七方便位是些什麼呢?那便是五停心觀、別相念住、總相念住、暖法、頂法、忍法、世第一法。前面三位又名三資糧,後面的四位又名四加行。五停心者:凡夫用心,多半是在聲、色、貨、利、人、我、是、非的貪著和爭鬥。佛陀的說法是對病下藥,因而為貪欲心深重的眾生說不淨觀,觀察男女身體的構造,無非是骨、肉、筋、血、五臟、六腑,骯髒、齷齪,難看極了。然而有些男女,只看到對方的五官端正、骨肉勻稱、唇紅齒白,就認為,是美麗或者英武,而互相愛著,生死流轉,也因之而不得休息。所以修不淨觀,總、別相念斷去貪欲,為第一步的功夫。如此依次而修四念處包含在內,觀身、受、心、法不淨、苦、無常、無我。再進觀四諦。依觀力的淺深,分暖、頂、忍、世第一為四加行位。然後以八忍、八智,斷欲界八十八使見惑,入見道位,證初果須陀洹,名為入流,謂初入聖人之流。或名逆流,謂逆生死之流也。進入初果以後,其所修,仍為四諦,進斷欲界九品思惑中之前六品,入修道位,證二果斯陀含。證二果以後,進斷欲界思惑中的後三品而證三果,名阿那含。阿那含者,譯為不來,謂不來欲界受生,而寄居五不還天淨居天。三果阿那含仍是觀四諦,進斷上二界七十二品思惑,而證四果阿羅漢。阿羅漢者,譯為無生、殺賊、應供的三義。具足天眼明、宿命明、漏盡明之三明,加天耳、他心、神足之三通,名為六通。還有十八神變,初、二、三、四果名為四聖,而阿羅漢又名證道位。
至於,文中的見、思二惑,是粗細的不同。而殺賊者,乃殺煩惱之賊。殺煩惱之賊,則不來三界受生,應受天上、人間之供養,故名無生與應供。
「緣覺」的「緣」指十二因緣而言。有十二種法,互相為因,互相為緣,展轉生起,使我們的生死永遠沒有了期。那麼,那十二種因緣呢?這在前面已有十二因緣的一章,很詳細地講過了,現在不再說。緣覺根性的眾生,遇到我佛出世,聽聞佛說十二因緣的教法,因而作甚深的觀照的的確確地如佛所說,從因緣而覺,所以名緣覺。
在聲聞、緣覺之下,《釋教三字經》上說「取滅度。為獨樂。」者,這是聲聞、緣覺兩類行人修行的境界。「滅度」的「滅」是滅去煩惱,「度」是度過了生死苦海,而達到了不生不滅涅槃的彼岸。然而二乘聖者們,卻「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冤家」,取著於涅槃,所以喝斥他們是「取滅度」。二乘聖者們超越三界而了脫生死了,沒有大悲普濟之心,以又譏刺之曰:「為獨樂。」《法華經》上將他們比喻為羊車、鹿車,所謂「器小易盈」,而《維摩詰經》上更喝斥他們為高原陸地,不生蓮花,也就是說聲聞、緣覺他們修行所證得的還不究竟!

曰菩薩。曰如來。撫眾生。如嬰孩。

第一句是四聖中的菩薩法界。梵語菩提薩埵,中國人的文字愛簡單,所以簡去提、埵二字而稱「菩薩」。譯成中文,叫覺有情。覺有情者有三種意思:第一、能覺悟之有情,是為自覺。第二、覺悟於有情:菩薩們有大悲心、和一切眾生風雨同舟,誓不獨濟的勇氣。其所以不同於二乘的,就在這一點上。是為覺他。第三、菩薩堅持大悲願力,不計時間,不避艱苦,生生世世履行六度萬行,經歷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五十多個位次,漸漸斷除人我、法我的兩種執障。在《維摩詰經》上的淨佛國土,成就眾生。就是菩薩們應做的工作。
「曰如來」者,乘如實道來化眾生也。《金剛經》上說:「如來者。即諸法如義。」「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這是宇宙萬有、人人、物物所共依的性體。先天地而不生,後天地而不滅,不變,不異,所以名「一切諸法如義」。「如」的本體是豎窮三際、橫遍十方的。既然「無所從來,亦復無有所至」而如來也就是親證此理,依此所證的義理來教化眾生。這是十法界中的佛法界。
佛的完整名字應該是佛陀。佛陀譯成中文,曰覺者。有三種義:自覺、覺他,這和前面的菩薩並沒有什麼兩樣。所不同者,第三義的「覺行圓滿」。前面講菩薩講到等覺為止。等覺已經鄰近於佛,所以叫等覺。等覺菩薩還有一分無明未斷,因緣時節一到,以最後身的菩薩出現人間,用喻如金剛大定力,斷去最後一品無明,才圓成佛果,所以叫覺行圓滿。
那麼,佛與如來有什麼不同呢?諸佛皆有十種通用稱呼,所謂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這裡有十一種,這裡將善逝、世間解分開來了,以前面十個為別,後面一個為總。如果合起來,正好是十個。而佛與如來,都是十種通號之一。依照習慣,佛經上有「諸佛、如來」的稱呼。有些人指佛像,統稱之曰「如來佛」,那是外行話,因為這樣的稱呼,「如來」變成別名,所以這種稱呼是不正確的。「撫眾生。如嬰孩。」者,菩薩和如來,皆等視眾生如赤子,一言以蔽之,如地藏菩薩「地獄未空,誓不成佛」。我們就很容易知道諸佛和菩薩的偉大了。

此四聖。並六凡。為十界。一性含。

聖者,正也。聖人的言語、行為,都是合乎心性之理的。
依十法界,聲聞、緣覺到菩薩、諸佛,這是「四聖」法界,就是說對凡夫而言,他們都是聖人。
凡者,輕微也,這裡面包含了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天道的眾生具有五通,受變化身,衣食自然,壽命長久,飛行自在。地獄、畜生二道的眾生固然和天道不能相提並論,就是人道中的眾生如我們,也與天道距離太遠。可是,拿天道和四聖比較起來,他們和阿修羅道以下的五道同樣是具有煩惱的凡夫,所以說:「並六凡。」合四聖、六凡,而「為十」重法「界」。然而凡、聖之間雖然有天淵的距離,但都是同一真性,所以說「一性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