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刻觀世音菩薩本行經簡集卷下
作者 宋天竺普明禪師
維眾等至此恭肅站聽。首者出位跪讀祭文。
興林妙莊三十六年。歲次甲申。七月朔越十五日乙巳日。國親臣等謹以清酌之禮。美饌之儀。敢昭祭於
妙善公主痛念。公主淚落汪汪。有量吞空。無心印月。行超今古功越太虛星移斗轉。物換人飛。為證無生。不順父命。青春正當。花綻遭風。香然雲沉。燭明光隱。強離金闕。逼赴黃泉。命速西光。形同朝露。臣等。無以敬別聊表寸忱。奉送雲程。亨霑供儀。嗚呼哀哉。伏惟尚饗。
讀已俯伏叩首稱云大悲觀世音菩薩數聲就位伸偈鳴尺云。個中不勞懸寂鏡。到頭天曉自然明。
南無阿彌陀佛
祭奠告圓皆下淚。滿城啼哭痛傷情。
公主坦然無憂慮。歡歡喜喜往前行。
公主開言問左右。哭聲樂響為何因。
軍兵隨即回言答。告言公主聽知聞。
前面滿街排祭奠。盡是朝廷內宮人。
樂音祭奠齊相送。燒香化紙哭聲頻。
可憐公主當年少。法場斬死見陰君。
今日不知明日事。為此安排祭汝魂。
公主被武士擒來。青絲細髮。結在枷稍之上。白玉容顏。影在紙錢之裏。油墨塗面。赤體無衣。兩腳鐵鐲。雙手蔴繩。軍兵圍繞。刀鎗紛然。一鑼一鼓。解從綵樓下而過。乃見披蔴服的人無數。盡來祭奠燒香化紙。公主遂問軍兵。前面為甚事。
如此苦樂之聲。軍兵回言。因祭奠送公主。早歸泉路。故此動樂舉哀。
靜聽松風響翠淘。閑觀山花似錦開。
南無觀世音菩薩
公主見說微微笑。可笑君皇舞弄人
國令合天天心合。誰敢含冤訴不平
三千條律通天下。犯法違條不認親
國寶代代傳賢士。古今皇法治乾坤
合天行化明天子。自然萬姓眾欽尊
君不重而臣不重。空教四海外傳名
往古來今嘗未有。安排祭奠掩主人
觀看世人皆悲淚。奴心安靜似水平
皇后在綵樓上。遙見妙善。一聲哭死在樓。良久喚醒。嬌娥婇女。扶下樓臺。勸三公主。
黃金殿上珠簾捲。碧玉階前杜宇啼
南無觀世音菩薩
皇后下樓雙流淚。哀哀動哭淚涔涔
滿朝文武齊下淚。合宮眷屬哭聲頻
皇后含淚開言說。我兒何故做囚人
今日好好回心轉。免傷性命過刀砧
當初養兒防身老。誰知今日一場空。
十月懷躭徒勞力。三年乳哺不成功。
見兒長大心歡喜。全靠養老送歸終。
捨卻養育慈悲重。由你千修道不通。
今被父皇多磨難。教娘苦屈訴無門。
見說差兵來挐捉。如刀割腹取心肝。
再不順情招駙馬。青鋒劍下見陰君。
依言本分回宮內。留條草命再為人。
皇后哭罷停哀。問妙善曰。我那聰明女兒。不思父母恩心重。憐憫無歇時。起坐心相逐。遠近意相隨。母年一百歲。常憂八十兒。若知恩愛斷。命盡始分離。你在宮中。順父招夫。有何不可。如今拖枷帶鎖。出身露體。插旗號令。軍兵管押。一鑼一鼓。勝如強盜劫賊。惶恐累世。將何面目。來見諸親。目下再不順情。你命當歸泉路。老身不免討死。好好回心。面奏父皇。赦你回宮。便招駙馬。
山前馬繫普光殿。門外牛纜正覺場。
南無觀世音菩薩
公主當時將言答。母親今且聽緣因。
不是女兒無忠孝。為因生死逆雙親。
甘捨一番刀下死。高超萬劫出苦輪。
不戀皇宮多富貴。情願涅槃要入門。
憑他刀箭分幻身。本性總難圓明分。
從父千般行嚴令。一心不願轉宮門。
假饒留得奴殘命。見人惶恐怎安身。
母子恩情今日斷。他生來世再相逢。
公主答母親曰。奴聞古經云。有愛則生。愛盡則滅。嘆世人個個貪生。人人怕死。一旦無常。魂歸地府。鬼王之所。將何釋業。生世虛假。如花之上露。水面浮漚。似飛塵倚草。夫妻乃是冤家。兒女猶如業債。奴勸母親。死苦難免。莫教蹉過。早辦前程。總有孝子順孫。豈能代得無常。若肯捨身行道。必證佛果菩提。奴今不願歸宮。招甚駙馬。妙書妙音。見母親勸他不醒。二公主齊下樓臺。苦勸妹子。
雪裏梅花霜夜月。可憐同色不同觀。
南無觀世音菩薩
二人姊姊哀哀哭。哭聲妹子不成人。
手扯羅裙揩珠淚。告言賢妹早回心。
好好回宮招駙馬。免得肉體過刀站。
死後豈能重再活。蜂狂討死不知因。
命在須臾還不怕。千般巧語答如雲。
孝子賢妻名標史。莫學尼僧下賤人。
截斷人倫無忠孝。陰陽大禮永埋沉。
依言本分招駙馬。留條殘命奉雙親。
兩人姊姊。哀哀痛哭。淚流滿腮。哽咽開言。問妙善曰。賢妹為因甚事。迷心狂妄。露此一場醜陋。連累我等。羞慚惶恐。目下再不順情。你命無存。妙善聞言便答姊姊。各請尊便。何勞掛懷。生死分定。有甚麼惶恐。世人個個貪生。惟有奴奴願死。煩姊姊穩便歸宮。不必多言苦勸。
一語當機明萬法。蚯蚓鑽泥龍上天。
南無觀世音菩薩
雲騰晴時隱山腳。水流何曾見回頭。
二人姊姊勸不轉。回朝奏上父皇聞。
妙善捨身甘自死。無心再活轉宮門。
處處官員排祭奠。看看延緩到黃昏。
此夜皇后無計較。回宮不語自評論。
殿前敕下如風火。再宣公主問緣因。
軍兵奉旨忙便轉。送還公主進朝門。
拖枷帶鎖回內苑。銅鈴鐵索響驚人。
女官押入歸宮內。冷宮裡面受孤燈。
皇后嬪妃哀哀哭。六宮眷屬痛傷情。
當夜皇后。即令六宮嬪妃。十二院主。你每人須將。好的甜言軟語。勸那廝回心轉意。多重賞你。人皆奉命。徑往後宮。勸三公主。
春花秋菊各自香。兩條大路任君行。
南無觀世音菩薩
嬪妃拜勸三公主。齊聲動哭震皇宮。
含珠帶淚開言說。牽枷扶鎖告知聞。
養兒防老終身時。親近雙親勝修真。
憶惜那日相離別。朝思暮想痛傷情。
特勸公主招駙馬。免將肉體過刀砧。
走獸飛禽皆成對。為人豈可不成親。
莫學敗家貧釋子。將身自賤被人輕。
年少修行非奇特。老來學道始聞名。
宮娥去見公主。披頭散髮。身掛紙錢長枷鎖杻手。灰墨塗面。如像鬼囚。人皆見之。不由人不下淚。哭罷含悲。告言公主青春十九。如日東昇。似花始開。如燈初明似寶方現。怎把自己美貌花容賤如糞土。今晚依奴奴等。乘此時節。因禍至福。招取駙馬。
雨過山前花增色。風吹水面波自生。
南無觀世音菩薩
好言好語齊相勸。勸三公主早回心。
山青水綠還依舊。怎把新人換舊人。
公主若不招駙馬。沉埋忠孝絕人倫。
百歲三萬六千日。年少風光有幾時。
不願招親欺天罪。懷心不善攪朝廷。
苦勸公主回心轉。依舊本分做宮人。
宮娥勸曰。少年女子。修甚麼行。且待七十八歲。耳聾眼花。腰跎背曲。行須柱杖。坐用人扶。萬事不能生理。那時奉佛持齋。也未是遲。特勸公主。仍前整頓。舊日鑾駕。臥向龍床。簪冠帶釵。著錦衣紫。嬌娥捧擁。婇女跟隨。勝如做個道人也。且在宮中。招親快樂。又見忠孝兩全。願世和情。如若死後。多做些功德。廣排些祭筵。造好墳塋親子親孫。可不奉祀家廟春秋。遠近忌日。豈無祭掃之禮。那見你去。成個什麼佛道。都是徒然。
未明有說皆成謗。明了無言亦不容。
南無觀世音菩薩
公主當時回言答。高明賢位聽知因。
汝說老來堪學道。無常不問少年人。
金銀珠翠粧骷骨。錦綉羅衣裹臭膿。
三寸氣斷如夢去。死後膨脹爛堆蟲。
世上功名成何事。眼光落地杳冥冥。
好妻好子同林鳥。九泉路上不相逢。
生前不修空惆悵。死後虛設信難通。
金棺銀墎
埋青草。春秋祭掃表凡情。
人人要作千年調。個個貪謀百歲齡。
可憐世人心不足。一旦無常萬事休。
骷髏內有真佛性。骷髏終不嫁骷髏。
今朝識破骷髏殼。放去收來得自由。
公主曰。大海可竭。泰山可崩。道心進而不可退也。目今正是為法忘軀時至。豈有貪戀恐懼之心。終不然身不死。永在世間。願求快死。髙超三界。免迴六道。凡為人者。天生最靈。迷號眾生。悟則成佛。但捨身心。皆成佛果。反招一人。被他拘束。是何見識。汝等皆有死患一節。那時無人可托。無處可隱。須是及早自修自度。方免地獄之苦。嬪妃聞言。默而不語。恬然而退。
金風纔動玉露涼。桂花獨占一天香。
南無觀世音菩薩
妙善當時將言說。青春正好辦前程。
宮中快樂籠中鳥。朝中富貴網中魚。
世上萬般皆似夢。吾願修行學道真。
嬌娥婇女無言答。不言不語轉宮門。
經登殿前從實奏。我皇聖耳願知聞。
公主心堅如鐵石。好語忠言耳邊風。
父皇聞奏心煩惱。無法可治怎生論。
朕當親自歸內苑。勸令妙善便招人。
父皇曰。含珠不吐。誰知是寶。如鐘鼓在樓。不擊不鳴。古書云。父慈子孝。緣父不慈故子不孝。父子之道。原有反復之禮。朕當親詣面說。告本宗家廟。願祖宗陰力。今晚速要。令他回心轉意。招親侍奉。
任他野狂吼如雷。窟中獅子睡正濃。
南無觀世音菩薩
水中撈月空費力。刻舟就劍終成空。
此夜皇帝遊內苑。入於妙善冷宮中。
父皇親臨開金口。叫聲妙善我兒身。
不遵父命當受罪。極刑重罪做囚人。
父皇兩眼如珠淚。心酸哽咽痛傷情。
不因二姊回家說。今朝那得轉宮門。
少年若不招駙馬。蹉過青春錯用心。
不知夫婦情懷事。枉在人間做甚人。
今晚好好回心轉。免將性命見陰君。
如今強性還不改。一刀兩段命歸陰。
父皇曰。慈母恩如地。嚴父配於天。不從父嚴訓。何異畜禽獸。你且聽姊姊宮中。因順父招親。如今百般快樂。少甚麼神仙受用。你今晚拖枷帶鎖。為甚麼而來。正是快活不肯受。情願做囚人。世間最好的。無過夫婦之情。共枕連衾。愛重如山。恩深似海。你心何見。不遵古訓。小的子。妙善聞言便答。父皇爺爺。昏迷不覺。邪心熾盛。非是有道君皇。爺爺作萬民之皇。一國之主。不能治家。焉能治國。若是天子。有道人皇。焉肯半夜三更。父入子宮。勸女兒嫁人。四海聞之。是何道理。
馬又不成驢不是。當頭一著得人憎。
南無觀世音菩薩
妙善當時忙便答。我皇聖耳願知聞。
百歲光陰如彈石。區區迷戀為何因。
可信白日迷途客。千呼萬喚不回頭。
飛禽走獸皆愁死。為人豈可不知機。
草木無情知時節。人將老死替無人。
造善造惡從心造。成賢成聖亦心成。
一棚傀儡觀不足。可憐終有散場時。
國正自然天心順。真明天子有忠臣。
父入子宮何道理。半夜三更勸嫁人。
真實有令行朝典。速差監斬莫容情。
違條犯法甘心死。宣傳再轉為何因。
奴今願父刀下死。誓不將身伏侍人。
公主曰。寧可須彌山粉碎。大千世界平沉。教奴招夫。此事莫提。皇怒曰。不識抬舉。教你招夫。為帝。誠實向上。絕妙好事。思想你的言語。無空生有。如龜毛兔角。水中之月。鏡中之形。都是虛詐。公主曰。虛的是實。實的是虛。悟者方知。皇曰。你是春花嫩草。怎耐大雪冰霜。公主曰。花葉榮枯。根源不昧。皇曰。論你形容嬌細。焉經百煉鉗鎚。公主曰。幻殼非堅。真性不壞。皇曰。這廝。縱然汝身似鐵。難當刑法如爐。公主曰。出鑛真金火無傷。神龍入海。水不鹹。父皇嚴令既行。諸侯遵道。雞唱五更。君子拱聽。又云。太陽門下。無星月。天子殿前無貧兒。父皇不能治家。焉能治國。恰是大蟲裹紙帽。好笑又驚人。女兒身心。各有所見。苦苦威逼招人。著甚來由。父皇聞言。咬牙反目。嘆氣如雲。怒聲似雷。奔登前殿。坐守天明。斬那鐵心肝的逆子。言不懼死的精靈。
大 爐中翻身淨。鬼面人頭怎奈何。
南無觀世音菩薩
父皇聞言心大怒。面如土色氣如雲。
忿怒含瞋歸前殿。可怪妖精惱殺人。
坐守五更朝馬動。斬令敕下急如雲。
若不早除為患害。停囚長志亂乾坤。
今後有人來諫朕。先抄家眷滅諸親。
國令既嚴無人簡。任從公主赴幽冥。
三十三天皆震動。龍宮地府盡知聞。
佛眼遍觀知天下。法身全隱太虛中。
舒金色臂人不見。白玉毫光照罪人。
劊子將刀提在手。掙眉怒目咬牙瞋。
雙手著力輝一劍。頂上毫光綻紫雲。
只道公主臨劍死。誰知自在笑顏容。
是軍是民皆歡喜。同聲同讚不凡人。
蒼天有眼空中保。儼然不損半毫分。
監官劊子心驚怕。果然公主是妖精。
立地回朝當殿奏。我皇赦罪聽緣因。
皇帝見奏龍顏怒。拍案高聲便轉瞋。
刀劍若還除不得。這廝精靈惱殺人。
皇帝聞奏。振頭抗耳。魂瞻消烊。若是刀劍不能治他。果是精靈。當與朝臣共議。設法誅滅。以免後患。公主聞知。禱告虛空。容奴一死。免與父王鬥氣。惱亂心腸。天下萬姓不安。是奴之過也。發願未了。佛天感應。令他不知痛苦。如燈火滅。劊子便把弓絃。絞定咽喉。隨即氣斷。命終。當時山崩樹倒禽獸狂奔悲鳴。海乾河竭。龍魚無隱。天昏地暗。日月無光。滿空駕雪。萬類成霜。海角天涯。本國他邦。聞知公主遭刑而死。個個悲哀。人人慟哭。
任使鐵輪非干已。定慧圓明樂自然。
南無觀世音菩薩
莊王絞死三公主。哭動千千萬萬人。
皇后哭得肝腸斷。合宮眷屬痛傷情。
可憐公主當年少。滿朝文武淚涔涔。
天上天神皆悲泣。地下地祇盡傷心。
地動山搖驚人怕。街坊巷陌絕人行。
走獸飛禽惆悵苦。猿啼鳥叫哭聲頻。
監官因見公主死。喝令亂箭作泥塵。
箭箭須射心肝上。全身皮肉莫留存。
道言未了天昏暗。八方起霧滿天雲。
烏風猛暴天地動。鬼哭神嚎眾人驚。
見一猛獸花班虎。過頭三跳大驚人。
啣拖公主歸林去。立地回朝奏九重。
監官回朝奏上君王。臣欽敕差。綁公主。即赴法場絞死。欲令箭射馬踏。忽然天昏地暗。見一猛虎。將公主屍靈。拖入逝多林內而去。臣不敢不奏。皇帝聞言。龍顏大喜。朕心合天心。不忠不孝。合應除滅。皇問曰。何為逝多林。臣答云。是一片荒山官地。凡有死屍。無人埋葬者。盡拖於此處與鳥餐獸食。皇曰。勞卿神力。解朕寛懷。
凡情脫落聖意真。如金出鑛月離雲。
南無觀世音菩薩
休論莊王心大喜。且說公主赴幽冥。
靈光透出歸陰界。不顧幻體那邊存。
半陰半沉如夢去。知是何處甚鄉村。
是何州縣奴不識。思量眼淚落紛紛。
弟子若有修行分。虛空感應指途程。
發願未了雙流淚。哀哀動哭告神明。
忽見童子多容貌。髻挽青螺兩垂鬢。
手執幢幡來引路。公主一見問緣因。
童子拱手深深拜。低頭軟語告知聞。
我是善部青童子。奉王敕命特來迎。
善人須用童子請。惡人貫滿夜叉勾。
煩請公主歸陰府。冥陽殿上見陰君。
公主見說。不覺失驚。你是陰司之人。來我陽間則甚。童子曰。此處正是陰司。公主曰。我因何得到陰司。童子答曰。公主因不肯招親。卻被父王絞死。故到陰司。久聞公主。大慈大悲。道風高超三司啟奏。十王喜見普傳敕旨。特來迎請。不須驚怕。即便登程。公主始知。命歸泉路。
莫道生前無報應。誰知死後有分明。
南無觀世音菩薩
公主方知歸陰府。恓惶兩淚落如傾。
杳杳冥冥知何處。沉沉路遠可傷情。
童子持旛來引路。自隨童子往前行。
先過鬼門關一座。鐵人見此也心酸。
阿鼻獄城高萬丈。鐵圍幽暗絕光明。
三司案前無私曲。十八獄主沒人情。
又見鐵床銅柱獄。刀山劍樹白如銀。
鑊湯爐炭驚人怕。寒冰鋸解怕殺人。
業鏡臺前親照出。絲毫罪犯不容情。
萬劫死生誰動念。百年身世獨傷神。
男女鬼囚無萬數。號啼哭泣如鵝鳴。
思量地獄千般苦。誰人免墮不經臨。
又到破錢山下過。枉死城中見尼僧。
埋冤叫屈來扯住。累及我門早亡身。
汝出三界先度我。與君兩息別無因。
公主當時開言說。尼僧今且聽緣因。
自古有生還有死。只爭來早與來遲。
若要不經閻王手。須是真空大定人。
善部童子。引公主。過破錢山。枉死城中。撞見數個尼僧。一把扯住。高聲叫言。我等被你連累。屈死。墮此。受苦無奈。公主曰。我和你背日無讎。今日無冤。生死限定。數到形崩。善惡果報還自受。於我何干。尼僧曰。從然如此。望師慈悲。救度超生。
迷時冥冥有六趣。悟後空空無去來。
南無觀世音菩薩
回頭便是西方路。只要當人願力真。
公主當時頻發願。願度尼僧出苦輪。
弟子若能成正果。十方諸佛降幽冥。
發弘願已即感應。紅白蓮花開滿城。
地藏菩薩開言問。善哉公主為何因。
公主禮拜時便答。低頭合掌告慈尊。
多感我師親降赴。酆都界內現金身。
惟願尼僧離地獄。逍遙快樂往天廷。
公主發此願已。忽見光明洞耀。百樂齊鳴。酆都界內。純是紅白蓮花。閻王殿上俱現五色祥光。爾。時地藏菩薩。坐摩尼寶座。放大白毫。照破地獄。夜叉拱手。獄卒叩頭。公主殷勤作禮。白言大師。弟子初出家時。所屬之寺。名曰白雀。因不順父命。故來燒滅。驚死數個尼僧。是弟子之過也。望師慈悲。救度生方。爾時地藏菩薩。聞是語已。即時引領尼僧。速歸淨土。
回頭便登菩提岸。不懼陰司鐵面郎。
南無觀世音菩薩
地藏菩薩昇空去。尼僧足下便生雲。
此時公主加精進。便隨童子往前行。
酆都化作逍遙境。地獄變成快樂宮。
十八獄王齊迎接。三司案典盡相迎。
公主移步登橋上。金鐘玉磬一齊鳴。
橋畔孟婆迎茶菓。三盃茶後越精神。
橋下罪人聲叫苦。是何州縣那鄉人。
監橋使者躬身答。盡是陽間作業人。
富貴只道長在世。瞞心昧己害良民。
不信陰陽欺天罪。造業如山罪不輕。
生前並無絲毫善。如今受苦悔無門。
死後別無功德力。未能得去見陰君。
公主親登橋上。觀看四面。有時聽得悲啼哭泣。有時聽得百樂暄天。遂問童子曰。何以哭樂之聲。童子答曰。樂者十王殿內之樂。哭者奈何橋下之哭。公主見說。玉手倚欄杆。慈眼觀橋下。果見男女鬼囚。千千萬萬。乃發願云。度盡鬼囚。方證菩提。作是念已。忽見五色蓮花開滿。橋下罪人見已。合掌歡喜。便登彼岸。拜謝而去。
一超直入如來地。天堂地獄總無干。
南無觀世音菩薩
此是罪人超生去。奈河化作寶蓮池。
監橋使者飛星奏。幽冥殿上說元因。
陽間有個莊皇女。名稱妙善不凡人。
佛部差來遊地府。願力無邊莫比喻。
親自遊從橋上過。度盡河中孽罪人。
閻王見奏龍顏悦。宣傳內苑出來迎。
公主慈光超陰界。鐵圍幽暗洞然明。
鑊湯變成功德水。刀山化作百花林。
全仗公主慈光照。獄中罪人盡超昇。
馬面夜叉皆歡喜。牛頭獄卒盡相迎。
有時聽德歌吟者。有時聽得樂聲頻。
未知此處何緣故。問言童子為何因。
童子躬身時便答。告言公主聽緣因。
歌吟鬼囚離苦趣。逍遙快樂往天廷。
面前便是閻王殿。閻王殿內樂聲頻。
公主見說心歡喜。將身經入正陽門。
公主與十王嬪妃。同翫酆都。是諸夜叉。盡化仙童玉女。一切地獄。皆成天堂聖境。十王大喜。請留供養。嚴潔道場。鋪陳法座。聞經受戒。出離酆都。公主允請。登臨寶座。教諸鬼眾。齊赴法壇。清淨三業。聽受五戒。五戒既受永為佛子。(p75)汝等若能。齋戒一日。勝積黃金三兩。後受清福一年。再能轉勸一人念佛者。勝造七層寶塔。是人命終之後。彌陀親自接迎。往生極樂悟無生忍。我今普勸陰宰。總權冥府何日了。廉明治案幾時休。平等法中。起自他想。覺性圓明證無上道。是諸王官。聞法語。已敕下諸司。普放鬼囚。皆來聞法。
卻來端坐閻王殿。有時獨立妙高峰。
南無觀世音菩薩
此時公主登法座。聞經受戒得超生。
公主說法由未了。殿前擂鼓兩三通。
掌判陰官齊來奏。朝王八拜進言文。
自從公主陞法座。(p76)救盡酆都眾罪人。
勾來新鬼都放轉。善惡沉埋不能分。
若留公主長在此。閑卻三塗地獄門。
公主在酆都界內。登座說法。聽者無厭。忽然三塗大臣。十八獄官。共登幽冥殿上。啟奏十王曰。自從公主到此。不成陰府。諸般刑具。化作蓮花。一切罪鬼。悉放超生。自古有天堂。則有地獄。善惡果報。理合昭然。若無地獄。誰肯修善。臣等不敢不奏。伏望我王。早送公主。速轉還魂。閻王准奏。便傳敕旨。牒下諸司。送三公主。轉還人世。
閻王點頭暗會道。夜叉開口便知機。
南無觀世音菩薩
閻王聞奏龍顏悅。宣召牒下急如雲。
諸司曹官登時到。幽冥殿上聽緣因。
閻王當時開言說。陰宰鬼判聽分明。
陽間有個莊王女。名稱妙善不凡人。
發願特來遊地府。救盡三塗眾罪人。
十八獄官前來奏。莫留公主在幽冥。
公主在此三七日。屍靈未審那邊存。
寡人宣卿別無事。送出公主轉還陽。
閻王曰。寡人宣卿。因無別事。將那生死簿來看。判官隨即。捧上文冊。王乃逐一細看。果見公主名姓。已在簿中。年至十九。合遊地府。敕差殿前鬼判。速排鸞駕。送三公主。各王嬪妃。同送公主。遇奈河橋畔。引至屍所。各回宮殿。
無限浮雲風捲盡。一輪明月照乾坤。
南無觀世音菩薩
宣完公主遊地府。再表還陽一假情。
閻王敕差排鸞駕。一時起馬便登程。
幢旛寶蓋前引路。王妃王眷後隨身。
馬面牛頭齊相送。夜叉獄卒兩行迎。
送至奈何橋南岸。拜辭公主各回程。
公主此時歸陽界。仙童仙女轉幽冥。
公主上過金橋。往至前途。忽聞百鳥聲頻又。見大硃紅門頂天立地關鎖自開。轟聲如雷。即時八魄還魂。猶如半天拋下。頂帶弓絃。一時掙斷如夢覺醒。方知自身臥在林樹下。仔細沉吟。竟不知是何方所。心中恐怖。意裡恓惶悲淚哽咽。兩淚如珠。哀哀慟哭。
死中得活事非常。密用還君別有長。
南無觀世音菩薩
休說冥府陰司事。且說公主再還魂。
公主身臥林樹下。轉身移步骨酸疼。
抬頭舉目觀四面。)見皇宮殿見皇城。
發願要出三界路。何期今日再還魂。
違條犯法甘心死。教奴那裡去安身。
無山可居行佛道。無林可隱辦前程。
太白金星親觀見。星飛如箭下凡來。
九霄雲內將身化。化作人間一老翁。
頭戴一頂逍遙帽。身穿一領皂羅袍。
手執一條過頭杖。胸中懷本百般經。
叉手近前開言問。少年娘子為何因。
公主將言時便答。先生今且聽緣因。
公主還魂。噓謔之間。)顧瞻四方。乃見父王京城宮殿。如雪上加霜。似苦中添苦。自恨天濶地窄思量無處安身。心悶惆悵。煩惱恓惶。哽咽憂愁。兩淚交流。往至前途見一座山。)方闊平正。欲登山上。忽見有一公公。立於巖畔。開言叫聲娘子。何來。公主對曰。奴欲在此結菴。修道。守過時光。先生曰。妙哉妙哉。娘子若在此山居住。小生與娘子。常在於其中。經行及坐臥。同氣與連枝。且喜不求而自至。天生一段好姻緣。我今與你。結成夫婦。合配陰陽。同修到老。豈不樂乎。公主聞言便答。先生言不合理。焉可其語哉。男女有別。草木無雙。修行若不斷恩愛。淫心未除。縱然得悟。名為淫悟。雖經百千劫。終不成佛道先生含笑回言。吾非凡人也。乃是上天帝釋。因見公主至此修行。本山原有惡龍一條。其形長大臭不可聞。出入驚人。不堪修道。吾今指汝。福德之地惟有本國。惠州。澄心縣。山號香山。今古隱仙之所。左邊獅子吼。右邊象玉聲。栴檀峯頂。滿目栴檀。紫竹林中。一概紫竹。不悞公主。安身養道。公主見說。躬身下拜。問彼緣由。
獨行獨步無拘束。得寬懷處且寬懷。
南無觀世音菩薩
多感帝釋親降駕。將身出現下凡廷。
果實有個名山所。從頭逐一顧須聞。
先生拱手回言答。金枝玉葉聽緣因。
州號惠州澄心縣。山號香山天下聞。
白雲閒處名仙地。百花林內淨無塵。
那方萬姓更能善。並無半個不良人。
金寶在地無人拾。太平晝夜不關門。
無寒無暑常如此。有花有菓永長春。
伏願公主成正果。三界路上度群生。
公主見說心歡喜。不分晝夜便登程。
公主見說。心地朗然。再問先生。到彼有多少路程。先生曰。路途非遙。止有三千餘里。公主曰。路程三千猶是可。腹中饑餓實難行。只恐力不自勝。在路延緩。先生曰。吾有長生休糧丸。可用一服。公主答言。止願成道。不願長生。先生便向衣袖中取出。仙桃一個。大如金瓜。送與公主。此桃非是凡間之桃。是上界歡喜園中之桃。吃者。四時無飢。八節不渴。行路身輕。又無寒暑。公主拜謝。各往雲程。
碧天皎皎無雲障。清風朗朗月光新。
南無觀世音菩薩
先生回宮朝金闕。辭別公主往天廷。
漸漸昇空登雲去。看看公主也登程。
獨行獨步無人伴。過一程時又一程。
弓鞋三寸難移步。登山涉水獨自行。
日間金烏為奴伴。夜間玉兔伴我身。
仰面看前前途遠。回頭顧後後無人。
在路行程多辛苦。胝生腳底痛傷心。
玉皇大帝親觀見。便傳敕令赴雷霆。
先差九天遊奕使。次牒香山土地神。
身變錦繡花斑虎。搖頭擺尾出山林。
上天玉帝。敕下香山土地。遊奕使者。扶侍公主。往至前途。此時公主。行路辛苦。身體懈倦。欲坐山下。忽見一猛獸。努目哮吪。驚天動地。仔細看之。乃是虎也。公主近前曰。吾是不孝之女。曾入陰司。再得還魂。如今欲往香山。隱身修道。自嘆宿緣淺薄。凡有所為。皆不稱意。今遇汝便將身濟汝之饑。任從飽餐。虎乃聞聲。蹲身如猿。便作人言。吾乃香山土地。奉上帝敕差擁護公主。不須驚怕。任便乘騎。公主聞言。朝天拜謝。隨即坐虎背上。合眼須臾。便到香山。懸崖洞中。乃見群虎數千。咬木啣石。遮蓋四圍。山神土地。衛護八方。猿猴獻菓。百鳥含花。龍象參隨。神鬼欽奉。人天交接兩得相見。自此公主。逍遙自在。對境心空。聞聲悟道。正是青松帶露。盡是真如。白雲載月無非般若。往來者皆是諸佛菩薩。參禮者悉是羅漢聖僧。鳥飛兔走。不覺已經九載矣。
幻殼脫出如如在。方知不涉死生關。
南無觀世音菩薩
公主高隱香山上。洞中春色異人間。
處處草木開花接。山山巖石吐香迎。
無數戒神常擁護。天龍八部盡隨參。
仙童仙女從天降。獻花獻菓下雲層。
六方六佛為眷屬。千賢萬聖作四鄰。
菩薩聖僧常為伴。雲遊四海往來親。
花紅柳綠經九載。道風高布十方聞。
白雀寺中消息斷。未知何日再相逢。
公主初登香山。靜坐岩室中。一塵不掛。深入禪定。不求諸聖。不昧己靈。不以聖凡情解而起分別。不以善惡境界而生愛厭。但屏一心。默默體究。自性相源。念茲在茲。便得全身輕安。睡魔無侵。偶聞猿啼谷鳴。神識自在。廓然頓脫。心法雙忘。名曰觀世音。始識有相身中無相身。迴光返照證圓通。公主曰。不是白雀寺中之因。焉有今日成正之果。舉心動念。天地皆知。
不因這番輕踏著。沉埋優缽一枝花。
南無觀世音菩薩
公主方起心思忖。白雀土地便知聞。
莊皇已曾生惡意。放火焚燒滅寺門。
伽藍興雲昇上界。三天門下進言文。
獨奏莊皇前情事。叩頭伏地訴緣因。
三界上帝聞說奏。整冠扶帶笑聲頻。
便差值日天使者。傳令符命普天聞。
玉皇上帝開言說。滿天真宰顧知聞。
凡間有個興林主。風狂顛倒不知因。
毀佛滅法除僧道。合應監察召天神。
三十三天都發怒。並無一個肯容情。
玉帝符命。普召九天共議。莊皇無道。削除三寶。犯罪不可輕恕。敕差瘟部。行病使者。送病與妙莊皇。患生迦魔羅疾。折福現受報。瘟部欽旨。不敢久停。風馬雲車。竟往人間。正是福緣善慶。禍因惡積。天網恢恢。報應甚速。
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
南無觀世音菩薩
昊天上帝親納奏。天曹六部共評論。
可怪莊皇無道理。焚燒寺院滅三尊。
生當坐罪迦魔疾。死後永墮鐵圍城。
捉住莊王鞭三百。通身亂打莫容情。
先付酸疼寒熱病。次將惡疾裹纏身。
速差五瘟歸下界。奉天敕命急如雲。
乘雲駕霧來送病。興林皇帝未知音。
此時莊皇昇金殿。瘟神見了自評論。
莊皇生得非常相。威容挺直勢如龍。
曉月殘星光未隱。一時轉變病臨身。
日日帶病登金殿。文武朝臣盡喫驚。
通身皮肉流爛落。滿宮臭氣不堪聞。
往古來今無此恙。任點諸方病轉增。
此時瘟神歸天界。莊皇病苦永纏身。
莊皇初病來時。渾身寒熱。頭目沉重。百骨酸疼。後來皮風燥癢。遍身迸烈。膿流血淋。臭氣遠徹。滿宮恐懼。個個嘔惡。人人翻吐。嬪妃彩女。盡皆推托。不肯侍奉。公主駙馬。掩鼻遠行。怕見近前。正是。問卜求神神不靈。祭祖服藥藥不效。單有皇后。時時不離床枕。有力無用。皇乃每日帶病。登殿。看看全身蹋爛。未經一月。手拳腳曲。滿頭生瘡。眉鬚墮落。皮肉生蟲。攅 肉痛。耳塞鼻蹋。眼突牙蛀。唇露舌大。指節寸斷。平天冠。引青蠅。袞龍袍。花斑爛。寶簡玉帶。染膿漿。雲頭履鞋。盛血靨面御體看看尪殘。病患時時沉重。癢時癢疼骨髓。痛時痛拔肝腸。自此萬般不喜。金銀寶貝。怪如牢獄。羊羔美酒。怪如糞土。錦繡龍袍。怪如枷鎖。百般細樂。怪如啼哭。象牙龍床。怪如刀劍。宮妃彩女。怪如蛇虎。一日一夜。如過千年。狂惶號哭。驚天動地。眼耳鼻口。膿血交流。動轉艱難。痛不可忍。方纔不能陞殿。未知宿何冤業。至受斯恙。觀此病症。實可憂懼。傳令出榜。遍召天下名醫。能醫此病者。任意陞賞。此時香山公主。佛眼觀見。脫卻幻軀。現真法身。碧羅仙洞。駕雲而出。觀世間音。尋聲救苦。
特地討場煩惱道。知恩者少負恩多。
南無觀世音菩薩
皇帝出榜朝門掛。香山公主便知聞。
脫卻幻軀將身現。化作人間一老僧。
頭戴一頂破僧帽。身穿一領衲道袍。
滿面生瘡令人怕。背包柱杖出山林。
霎時便到皇城內。揭皇金榜奏緣因。
老僧能醫天子病。不勞一服病除根。
把門官軍呵呵笑。好笑顛僧患在身。
自臉生瘡不能治。有藥何不醫自身。
天下名醫無萬數。除滅多少有名人。
看你不是高妙手。吞天大膽入朝門。
好好掛還金榜去。免傷性命見陰君。
國法嚴令無面目。不管僧道及俗人。
和尚近前開言說。相公諸位聽緣因。
四百四病人人有。般般病症有原根。
有方無藥難可治。無方有藥可評論。
貧僧若無如此藥。緣何敢入大朝門。
布袋包珠人不識。錦囊盛糠要賺人。
且說今時休說古。權與山僧奏聖君。
守門官軍。呵呵大笑曰。這廝顛僧不知在那裡撞將來。正是乃不知死活的漢子。朝廷國家。不是你翫耍的所在。道言未了。便叫長老。你且來古人云。僧來看佛面。我和你好好說。本國多少翰林學士。高手醫官。尚且醫皇不效。好笑你。自家臉上。爛瘡尚不能治。何以救人。我想你是一個潑皮和尚。顯見只來討死。好好掛還金榜。速急便走。等些時節。將軍拏住。你命難饒。僧人笑曰。諸位相公。何故嚇人。老僧自幼出家。周遊七十二國。但有纏身惡病。及死屍骷髏。不勞靈丹一服。病除根本。骷髏再活。上國爺爺。雖染這些病症。各有來由。莫笑化貧僧面瘡有方無藥。君皇染症。有藥無方。上直官軍曰。這和尚。說得十分有理。星飛啟奏引見君王。
水向石邊流出冷。風從花裡過來香。
南無觀世音菩薩
上直將軍歸大內。金鸞殿上奏明君。
入拜叩頭呼萬歲。直言奏上帝皇聞。
外邦有個禪和子。身長丈六不常人。
肩拕六環金錫杖。體掛如來福田衣。
口誦梵音無人識。百般摩尼手內輪。
杖懸藥包葫蘆子。馨香撲鼻滿皇城。
頭面生瘡難猜惻。好言好語可中聽。
道言能治諸般病。慣遊湖海有名人。
他在外國來見聖。朝門揭榜進朝廷。
未敢擅自登金殿。預先啟奏我皇聞。
皇帝聞奏龍顏悅。擎拳拱手謝朝臣。
敢是聖僧來救朕。高陞大賞不忘恩。
時乃上直將軍。請旨定奪。欽取進朝。皇帝一見大喜。請問和尚受業何處。答曰臣僧。得業樂邦。行道幾載。乍人叢林。方得九載。令師何人。臣僧本師號為悉怛多汝師何諱。臣僧賤名。普怛囉汝醫何人傳授。曾見藥王藥上。皇又問曰。朕今染病。可醫治否臣僧能醫。合應察脉。看病行醫皇乃便賜繡墩。僧人坐下。良久云。察脉便知。不須憂慮。
四病出體三身顯。心花開敷萬法明。
南無觀世音菩薩
須知苦樂原同體。禍福由來總在人。
皇帝見奏龍顏悅。安排筵宴待僧人。
醫得寡人身安健。金銀玉缽謝師恩。
山僧躬身時便答。先須察脉便知因。
皇舒龍臂僧胗脉。察此病症不非輕。
我皇若要龍軀健。三般妙藥病除根。
君王見奏心大喜。高僧快說我知聞。
和尚當時回言答。我皇聖耳聽緣因。
自古藥醫不死病。從來佛度有緣人。
此藥街坊無處買。諸處有舖未曾聞。
須用不瞋人手眼。合和靈丹病除根。
莊皇見奏龍顏怒。喝罵如雷左右聽。
與你黃金千萬兩。誰肯將刀割自身。
痛痒一般皆愛惜。除非木石不生瞋。
喝令左右拏斬了。沿街碎剮示眾人。
妖言煽惑無條赦。欺君誑國罪非輕。
皇帝見奏。面如鐵色。言如火箭。氣似烟雲。喝罵如雷。把那顛僧。及引進官員。一概與他。照樣淩遲。從古至今。且如最苦之人。百病纏身。衣不蔽形。食不充口。倒臥街巷。下賤乞兒。尚且愛惜身命。問他肯捨手眼。不生瞋恨否。僧乃含笑奏曰。龍軀少安。萬事容耐。臣僧昔受具戒。效古佛行化。一言半句。必有來由。若無如此之人。焉敢啟奏朝廷。皇曰。此人住何州縣。姓甚名誰。朕當欽召。殿前問他。肯捨手眼否。如不情願。怎生是好。僧乃笑曰。終不然。是個無手眼的人。來見天子。
解得一些轉身力。頭頭物物本自然。
南無觀世音菩薩
山僧躬身時便奏。我皇息怒聽緣因。
今有不瞋人現在。香山守道數年春。
此人忍辱無瞋恨。常生歡喜不生瞋。
皇帝見奏龍顏喜。擎拳拱手謝僧人。
朕今若得身安健。黃金殿前報師恩。
此去香山多少路。用何財寶與他人。
山僧拱手時便答。他重修行不重金。
止用栴檀香一盆。菴前禮拜告仙人。
皇曰。果有此人。未可全信。著令力士將軍。帶在門下。謹防左右。聽旨定奪。問他此去。香山多少路程。僧曰。此去香山。約有三千餘里。不勞舖馬。登程便到彼處。州號惠州澄心縣。山號香山。自有仙人居山。此人心堅如鐵石。世間金銀。所不欲。不貪名利。永絕塵緣。能捨幻軀。如脫垢衣。伏望我皇。差一官僚。須用敕文一道。寶香一盒。竟往求告。那仙自然喜捨。皇帝聞奏大悅。便差劉欽。星飛而去。
肯信接木便生花。多少聰明未到家。
南無觀世音菩薩
皇帝敕差劉欽白。寡人染症不非輕。
幸有僧人來救朕。奇方妙藥有處尋。
須用不瞋人手眼。和合靈丹救寡人。
勞卿與朕香山去。專求手眼叩仙人。
劉欽蒙旨如箭急。不敢推辭論苦辛。
叩頭退朝星飛去。揚鞭上馬便登程。
途中萬事都莫說。且話香山紫竹林。
山中百花開似錦。頻伽鸚鵡鬥聲頻。
劉欽直入菴中去。仙人端坐不移身。
劉欽一見心歡喜。朝袍掛體把香焚。
胡跪高聲宣敕旨。大仙今且聽緣因。
聖旨。朕聞大仙。久隱幽谷。道風高超。名布乾坤。天人欽仰。凡聖交參。慈愍四生。愛如赤子。病君建立興林。大國四十五載。天下和平。與民同樂。未知有何冤業。忽染一恙。任點諸方。並無寸效。今遇僧人。發點藥材。合用不瞋人手眼。方能成就。伏望大仙大喜大捨。朕若病痊。不忘報德。故敕。
剜割如常秋風至。無意涼人人自涼。
南無觀世音菩薩
劉欽開宣皇敕旨。雙手高抬向頂門。
伏祈仙人生慈愍。施臣靈丹轉朝廷。
仙人聞敕容顏喜。莊皇染病不須憂。
五百世來為忍辱。不生怨恨不生瞋。
任從將軍來割去。只願君皇病離身。
劉欽叩頭便下手。拔出青峰白似銀。
此時仙人。聞言便許。將左邊手眼。奉獻君皇。劉欽蒙許。不免動刀而割。初下手時。鮮血迸流。後乃如割旃檀。寸寸是香。就將手眼。金盒盛貯。拜辭仙人。徑直回京。
這番聲價弗依俙。黃金殿上更有誰。
南無觀世音菩薩
劉欽取得仙人藥。不勞多日便回京。
登時直入皇宮內。君皇一見問來因。
劉欽躬身時便奏。我皇聖耳願知聞。
臣今取得仙人藥。果然歡喜不生瞋。
便請和尚來合藥。霎時圓成獻明君。
君皇服藥經一宿。龍軀半效半纏身。
左邊完全如舊日。右邊不減半毫分。
皇帝請問高僧曰。緣何朕患不除根。
山僧當時回言答。不是僧人不志誠。
一邊手眼一邊效。全身手眼效全身。
我皇若要前身效。除非再去叩仙人。
莊皇見說龍顏喜。便傳敕旨召劉欽。
劉欽再蒙君皇召。拜辭皇帝出朝門。
快馬如飛登程去。山高路遠不辭辛。
看看去到香山上。神仙聖境永長春。
隔林遙觀相將近。劉欽一見喜精神。
下馬捧敕歸菴內。焚香明燭表凡情。
八拜叩頭開敕旨。高聲宣讀向仙人。
聖旨。朕蒙大仙。喜捨。左邊手眼。左邊病效。今以右邊不減分毫。朕今負罪。不免再叩。大慈悲念朕。若病痊。處處建蘭若。家家立真像。獨尊大法。流傳于世。本國及他邦。年年進香燈。歲歲供花菓。伏望大仙。大喜大捨。故敕。
有水能含秋夜月。無山不帶夕陽雲。
南無觀世音菩薩
劉欽宣敕方纔罷。朝仙八拜告仙人。
願師慈悲親憫鑒。我皇終不負師恩。
仙人聞言微微笑。將軍不必苦多吟。
全身捨命渾不顧。只願我皇病除根。
仙人曰。右邊手眼。再獻君皇。纏身惡疾。速使消除。上祝皇帝。身如藥樹。萬病無侵。永鎮山河。不老長生。劉欽蒙許。不免動刀而割。便將手眼。錦袱包藏。如雲勢轉。
寂照雙忘觀自在。返本歸源證圓通。
南無觀世音菩薩
劉欽取得仙人藥。叩頭百拜出菴門。
飛鞭上馬如放箭。上山落嶺勢如龍。
在路風霜都休說。遠觀相近帝皇城。
馬倦人困天色晚。權且官驛暫安身。
坐等五更歸宮內。朝袍官帶進朝門。
便將手眼親捧上。雙手擎抬說事因。
仙人喜捨傳祝讚。願皇病患永除根。
鎮掌乾坤長不老。如天帝釋坐龍廷。
皇帝見臣所奏。呵呵大笑曰。天生這個好人。又見其手眼。擎拳合掌。朝空拜謝。著令光祿寺。茶飯。好生看待。劉欽便宣和尚合藥。僧乃就將手眼。金盒成眝。捧入內宮。與皇后嬪妃。其觀一面且看如何。
移下一天星斗月。荷風擺動錦山川。
南無觀世音菩薩
捧入宮內昭陽殿。叩頭獻上正宮人。
皇后仔細親自看。見仙手眼甚分明。
仙人手有千輪相。三十二相罕曾聞。
不見手眼由是可。因見相像痛傷情。
我兒手有千輪相。手眼都來像十分。
妙善未知歸何處。除非夢裡得相逢。
皇后哭得肝腸斷。哭聲噎死在宮門。
闔宮眷屬皆下涙。送仙手眼出宮門。
休說皇后聲哭死。且聽回來奏明君。
僧人合藥親進上。病源藥對便身輕。
皇帝服藥經一宿。遍身病患盡除根。
此時皇帝龍軀健。太平金榜掛朝門。
丹墀詔告宣敕諭。寡人得命再還魂。
天賜聖僧來救朕。是朕前世宿世親。
獨宣劉欽加官職。封侯拜將不非輕。
多賞金銀并寶貝。錦衣玉帶號忠臣。
滿朝朝官增俸祿。大赦洪恩放罪人。
敕傳天下諸州郡。盡持齋戒誦經文。
拜請醫師登金殿。九龍床上禮師尊。
多感國師親降駕。聊表今朝朕虔誠。
皇帝與朝臣共議。朕今得命非常。乃是死中再活。似寒灰發焰。如枯木生花。天差天醫。感恩非淺。是朕宿世父母也。朕當詔告天下。大赦罪人。權且正殿為講堂。暫把龍床。為法座舖設道場敕賜和尚。號曰。大寶法王。鎮國禪師。皇天之下。一人之上。文武兩班。禮為帝師。和尚曰臣僧不願如此。可念香山仙人。割捨手眼。若有報恩之念。親詣香山。面謝一回。和尚言已。昇空而去。
鶯啼鶴鳴鸞鳳舞。箇中能有幾人知。
南無觀世音菩薩
和尚飛錫勝空去。空中傳語國明君。
脫苦身輕休忘苦。得恩惠處要記恩。
吾是普門觀自在。特來救汝病除根。
從此真心行聖道。莫使靈真染色塵。
乾坤尚有更變動。浮漚塵世豈長存。
修羅方瞋天正樂。鬼神愁苦鳥懷悲。
惟有人倫堪作佛。奉勸君王及早修。
越聖超凡成正果。清風明月得自由。
妙莊皇帝。親聞此語。望空百拜。叩頭轉步。隨即登殿。宣傳敕下。集諸大臣。并諸眷屬普令速持齋戒。清淨身心。內外俱潔。各持香花。共乘象駕。即便登程。竟往香山。面謝大仙報德一回。
心定親登華藏界。脫魔羅網出沉淪。
南無觀世音菩薩
皇帝敕傳排鸞駕。龍亭象駕百千層。
后妃公主并駙馬。各宮眷屬眾皇親。
四相九卿隨聖駕。一時起馬便登程。
方出皇城離金殿。敕文早到惠州城。
惠州文武來朝見。朝袍官帶出來迎。
莊皇遙觀香山近。青松翠竹滿山林。
山青木秀無心看。停兵歇駕出龍廷。
舉步親登香山上。低頭竟入草菴中。
手捧寶香高承上。躬身百拜祝香文。
叩頭跪地稱有罪。寡人得命感仙恩。
這番功效非可小。猶如枯木再逢春。
為此合朝來酬謝。願師鑒納表愚情。
妙莊皇帝。親臨惠州。澄心縣。乃觀香山。二十里之遙。遠見紫雲鎖碧岫。花雨降青天。千峯老岳秀。萬嶂不知秋。皇乃劄下鸞駕。與諸宮眷。步往登山。只見栴檀峯頂紫竹林中。果有草菴一所。便令百樂齊鳴。菓品珍饈。抬至山前。各持香花。拜至仙所。皇乃頂金冠執王簡。掛龍袍。到爐前三上香。稽首百拜。跪地曰。朕今先焚寶香。後供清齋。聊表寸忱。願賜慈悲。伏垂洞鑒爾時仙人。端坐巖上。寂然無言。
萬山不隔今霄月。一片清光分外明。
南無觀世音菩薩
皇帝仰觀仙人面。仙人端坐不抬身。
手眼捨卻形軀別。莊皇難識骨肉親。
滿面血塵無手眼。不言不語實難論。
皇帝當時開金口。告言仙姑聽緣因。
朕因自身生病患。可憐仙姑損傷身。
粉身碎骨恩難報。救得殘君草命存。
特辦香齋來供養。合朝面謝大仙恩。
思量別無酬大德。一炷心香表凡情。
皇曰。朕是山河大地之主。一國萬姓之皇。感大仙之德。遠來面謝。緣何無聲寂然。皇乃慚顏而退再令皇后。宮眷拜問仙人。且看如何。
凜凜威光混太虛。天上人間總不如。
南無觀世音菩薩
皇后便入菴中去。合宮官眷後隨身。
點燭光耀照山谷。焚香烟昇結雲亭。
拜罷近千親觀看。仙人滿面血和塵。
兩眼烏珠都剜去。又無雙手見刀痕。
皇后便使香湯浴。香湯沐浴認虛真。
再三仔細心思忖。如同妙善我兒身。
皇后哭得肝腸斷。一聲哭死再還魂。
我兒離別經九載。阿娘眼淚未曾乾。
幾番夢中尋妙善。哭聲驚動六宮人。
日間不餐夜不睡。愁憂成病沒精神。
在宮不敢高聲哭。父皇聞知怒生瞋。
千般快樂渾不喜。一心思憶我兒身。
若是我兒休藏隱。依實說與母親聞。
此時仙人回言答。告言慈母聽知聞。
奴思養育恩難報。出家學道為雙親。
若不是娘親生女。誰肯將刀割自身。
忍痛受苦都不論。一心要救父皇身。
皇后是奴親生母。天教與娘再相逢。
欲要捧娘無了手。舉目抬頭少眼睛。
皇后聽得哀哀哭。一聲哭死在山中。
闔宮滿朝齊下淚。哀聲高震上天聞。
莊皇見說心膽碎。振頭扤耳失精神。
彈指叫屈方懊悔。這場惶恐羞殺人。
自恨當初無先見。有眼何曾識好人。
空掌山河為帝主。枉做君皇號聖人。
朕若早知燈是火。迴光返照出苦輪。
皇曰。好個香山境。花開滿地錦。山樹添翠色。古洞白雲深。山境如此朕未終信。當與朝臣曰。那時妙善。弓弦絞死。被虎拖去。並無形跡。焉有他在。朝臣奏曰。善惡無報。乾坤有私。這仙人。正是公主。皇曰既是妙善。上天感應。令他再生手眼。端嚴如舊。
依然不會空惆悵。說盡山雲海自清。
南無觀世音菩薩
妙莊皇帝親下拜。叩頭拱手訴緣因。
果然自朕親生女。皇天不負孝心人。
再生手眼如舊日。朕捨聲名做道人。
百般道言由未了。忽然平地起青雲。
須臾雲開紅日現。清光明亮境和春。
仙人端然如花綻。勝前二九貌重新。
骨肉相逢哀哀哭。衷腸訴向父娘聞。
天上有星皆拱北。人間無水不朝東。
萬古有天能蓋地。當然子孝奉雙親。
奴因生死事最大。拋離父娘去修真。
若不割愛離父母。萬劫千生道不成。
無罣無礙平等理。忘人忘法了脫身。
此時仙人。身如淨琉璃。內現真金像。時乃雲收風靜。崢光耀日。忽然仙人容貌端嚴。勝前二九。所謂昭昭乎天日在上。蕩蕩乎佛祖有靈。奉教至者。可不懼乎。
親證無為觀自在。放去收來總自然。
南無觀世音菩薩
仙人果證無生道。乾坤草木盡霑恩。
釋梵諸天皆歡喜。萬聖千賢賀太平。
菩薩掀開龍宮藏。闡揚妙法露真情。
嚴父婆伽六十八。卯年卯月卯時辰。
慈母正宮名寶德。算來天壽父同春。
奴奴妙善二十八。二月十九巳時辰。
為因宮中無太子。特來報答父娘恩。
普願回心行正道。無常不怕國皇親。
今得人身非容易。失卻人身何處尋。
千生萬劫難遭遇。降駕草菴宿有因。
生死大事非小可。光陰能幾莫朦隴。
得到寶山須採寶。莫教空去再來難。
皇后問女兒曰。汝到陰司。再得還魂。地府之事。細說來因。只見人死千千萬萬。那有再生。以得還魂者。仙人聞言。即時便答。
佛法若無如此驗。宗風那得到如今。
南無觀世音菩薩
奴入陰司如夢去。黃泉路上杳冥冥。
童子持旛前引路。奴隨童子往前行。
又見獄卒排鸞駕。牛頭馬面兩行迎。
直入冥陽閻王殿。十王王眷出來迎。
三塗化作逍遙境。五色祥雲滿幽冥。
舊受罪鬼都放轉。新到新魂盡赦宥。
掌判陰司官啟奏。便送奴奴轉還魂。
回到逝多林樹下。山神土地護屍靈。
肉身不壞常堅固。靈明復入舊軀身。
此時還魂如夢醒。弓弦掙斷骨酸疼。
記昔開言問二姊。賢哉姊姊聽緣因。
稱誇孝順招駙馬。如何不捨手眼睛。
難中不報非孝子。辜負雙親養育恩。
世上名為號公主。陰司地府未知聞。
鬼王鬼使無面目。判官判筆沒人情。
不問王妃并公主。不識皇親及國親。
生前不入蓮社會。死後焉得免沉淪。
若人欲免輪迴苦。一心只管念佛陀。
仙人曰。自古佛法。付與國皇大臣。普濟群生。悟佛知見。代代相承。兒檢古典。闡提深入無如父者。智無洞徹之照。行無高下之節。酷刑盡法。損害無止。但取自樂。不念他苦。下民易虐。上天難欺。患病臨身。悔無所補。父王聞言。兩淚如珠。開口吐氣。一言閉之。
玉藏楚石誰人識。剖出方能見寶珍。
南無觀世音菩薩
仙人當時開言問。父皇聖耳聽緣因。
道言龍軀常安健。原來也有病臨身。
見兒修心千般難。重行嚴令斬奴身。
比想那時今何在。焉能與父再相逢。
文才武德稱忠孝。惡病臨身枉有親。
駙馬代得無常路。帝皇不死永長存。
死患一節無躲避。貧富貴賤赴幽冥。
獨行此苦無人代。將何功行免罪輕。
人惡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
父皇被問眸看地。兩行珠淚落淋淋。
賢哉故事休題起。朕今與汝共修真。
自恨當初無先見。今日方覺悔無門。
妙莊皇帝。告白仙曰。朕思那日。羞慚之至。情知坐罪。悔無高明遠見之亮。如雲掩太陽。一旦昏迷。今見大賢。實無隔宿之讎。乃有報恩之德。願恕罪名。納父出家。入於此山。思惟佛道。儘顯法門。浩蕩普度。一切眾生。
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處度此身。
南無觀世音菩薩
妙莊皇帝方醒悟。推位讓國願修行。
萬榮宮殿齊割捨。千般富貴永埋沉。
宮妃眷屬回心轉。持淨戒行出紅塵。
金冠玉帶皆歸火。滾龍袍簡化灰塵。
登壇受戒為佛子。學做香山老道人。
天散迷雲三光朗。人證凡心即佛心。
合國朝臣同行道。大圓滿覺鑒凡情。
攝受三根歸淨土。直教萬派盡朝宗。
爾時十方諸佛。現寶玉華座。出微妙音。讚言善哉善哉。大皇。宿福深厚。捨一女出家。九族升天。再能推位讓國。降臨草菴。現世即人皇當來成。佛道妙莊皇帝。蒙佛授記心生歡喜。乃作一偈。
和佛至止。鳴尺偈云。
菩薩慈悲降凡廷。皇宮內苑長生身。
普勸佛子依此樣。果然學道不虧人。
莊皇說此偈已。隱山修道。二十餘年。春秋八十有九。預知時至。告眾去世遂作一偈。
金鑾位推入真空。清虛寂寞徹底窮。
止有一具無明殼。散場付與丙丁翁。
休說莊皇。歸淨土。且說現在觀世音。功成行滿。蒙佛授記。遂感大千世界。六種震動。天垂寶蓋。地湧金蓮。十方諸佛。菩薩聖僧。釋梵諸天。龍神八部盡赴香山。乃作一偈。
大喜大捨大慈悲。托皇宮內沒人知。
刹那轉凡心成佛。森羅萬眾放光輝。
香山會上。有一月蓋長者。領五百人。俱至於座前。拜跪問曰。云何外道云何正道。願師慈悲。開示盲迷。作是念已。胡跪合掌。目不暫捨。一心渴仰。爾時仙人。告四眾言。汝以好心來辨。豈得不說。外道者。心外求佛。觀頂著相。眉鼻見光。認空執有於色身內。有甚奇特。修無漏斷紅白。採陰助陽。做作十地工夫。知吉凶神事暗傳妙法。立重誓願。兀坐守空。自知生死路頭。印號合同。位登上品。遊好境界。見一切相。不許外人知之。自稱得道。自立教門。作法休糧。顯異惑眾。欺罔賢聖。此乃盡是外道也。譬如猿猴。聯臂攀樹懸崖。下水捉月。徒勞心力。到底成空。若是正因正見之人。總不如此。以偈答曰。
欲達如來真淨界。當淨身心如虛空。
莫學出神修煉法。始覺從前錯用功。
爾時仙人。告諸後賢。吾於過去。無量劫中。寶藏佛時。淨音皇宮。曾作第一太子。出家行道。至今身心不倦。頭頭救拔。隨類化身。今國皇者。乃吾宿世檀越。妙書妙音。乃是他生良友。及餘眷屬群臣。悉是助緣信施。前生曾結善緣。以致世世相隨。乃作一偈。
無量光中淨觀音。特來此土度群生。
久隱普陀人罕識。唐朝顯露始開名。
此時仙人。方稱觀世音菩薩。自然體掛瓔珞。頭戴珠冠。手提淨瓶綠柳。足踏千葉金蓮。頂放白毫相光。遍照沙界是諸大眾。齊白佛言。請問世尊。香山仙人。本行因地令諸信樂。云何受持。遂答一偈。
此卷因緣不依稀。萬聖千賢盡受持。
抽釘拔禊除雲障。一性圓明等太虛。
爾時世尊。告四眾言。如今諦聽。當與汝說。本山仙者。乃古佛正法明如來。於諸佛中。慈悲第一。憫諸眾生。出現凡世。假入輪迴。化令同事。能捨身心。救拔迷人。歸於淨土。捨雙眼。今得千眼報。捨雙手。今得千手報。號曰。千手千眼。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如來應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即觀世音菩薩。十號也。而說偈曰。
觀音慈父受魔冤。流通大教世間傳。
莫道女身不成佛。功成行滿證金仙。
南無觀世音菩薩
此偈八句。和佛收功。
此卷因緣說已全。古鏡重明照大千。
信得及者成正覺。不成佛果也成仙。
觀音慈父本行經。普滋大地眾群情。
見聞解義知端的。此事功圓賀太平。
卷終。誦大悲咒一遍舉。後四句擊磬朗誦。
大悲觀世音菩薩本行經簡集卷下
宣卷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
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刹。
再能為眾心者跪誦佛各懺悔文畢 領眾念佛一堂。終
宋天竺普明禪師編集
清梅院後學淨宏簡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