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4日 星期五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今說






妄盡還源觀今說

目 錄
妄盡還源觀今說   
第一講   
第二講   
第三講   
第四講   
第五講   
第六講   

妄盡還源觀今說
悟顯法師 講述
第一講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諸位同修,今天我們來啟講這一部華嚴的奧旨,它的因緣可以算是相當地殊勝。這部《妄盡還源觀》,相信現代很多人都聽過。但是你真正想去了解的時候,你會發現今人所說的,裡面很多都是穿鑿附會,把它引到世間法去,弄成結歸在儒家《弟子規》上面。這一種作為,正是法藏大師,也就是賢首國師所喝斥的,所謂「教無綱紀,濫挹淳流」,把錯的當作是對的,把淺的當作是深的,而且師於己見,致使初學者觸事成非,想要成佛反而沒有辦法,他們的所作所為都是破壞正法的狂徒啊!
我從小就看這部《妄盡還源觀》,能看得懂,也解得通。那麼看到人家這樣破壞佛教,我受菩薩戒,又是個出家人,從小又學習《妄盡還源觀》,承蒙佛力加持,承蒙祖師大德的教導,如果不為大眾作一次解說,確實有負佛恩。所以決定在今年講這部《妄盡還源觀》。這次講座有六個小時,讓大家在這個短短六個小時當中,能夠很清楚明了地來學習到華嚴的奧旨,以及華嚴的觀門。
這一部著述「修華嚴奧旨」,顧名思義就是修學華嚴的奧旨。那既然談到要「修」,你就必須明了《華嚴》是在講什麼。它是根本法輪,也就是佛法的根本。這部《華嚴經》是如來出世之正說,一切法門,一切的經教,無不會歸《華嚴經》,所以堪稱眾經中王。對於它的旨趣,我們應當要明白,明白以後才能修。依《華嚴》起修,依正觀而起修,可使妄想盡銷,所以名為「妄盡」。諸妄盡銷名為「妄盡」,能夠徹見本心,故名「還源」,所以叫「妄盡還源觀」。
這一本書,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賢首國師他的著述。人題上講的「唐京大薦福寺翻經沙門法藏述」。「唐京」,這個「唐」就是唐朝,「京」就是指長安,也就是現在的西安。「大薦福寺」是武則天為了幫唐高宗李治薦福,因為他往生了,她幫他薦福所修建的寺院,所以叫「大薦福寺」。在古代它是一個翻經的譯場,有很多高僧大德都在那裡翻譯經典,法藏國師當然也是,他是那邊的住持,「大薦福寺翻經沙門」,「翻經」就是翻譯經典。這個大薦福寺在唐末毀於黃巢之亂。大家都知道「黃巢」,他可以算是把唐朝的首都幾乎付之一炬,把大明宮也給毀了。那麼到宋朝的時候,就把原來的大薦福寺搬到現在西安小雁塔的位置。所以你們現在到西安去,看到的大薦福寺,它不是武則天當時候修建的,它是之後復建的。西安有兩座塔,一座是大雁塔,一座是小雁塔。大雁塔在慈恩寺,也就是窺基大師他駐錫的地方,玄奘大師的舍利也都供養在那裡。另外主要的一座塔,就是小雁塔。你們到西安去會看到這兩座塔。法藏國師他是大薦福寺的住持,他翻譯經典,所以自稱為「翻經沙門」。
我們介紹法藏大師,法藏大師又尊稱為「賢首國師」,也稱「香象大師」。他俗姓康,祖先是康居國的人。康居國在現在的中亞,就是哈薩克斯坦以南,跟烏茲別克斯坦境內。這是康居國首都,現在大概能考據出來的一個位置,在漢朝屬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當年法藏大師的母親,夢見吞日光而受孕,生出了法藏大師。這位祖師從小風度奇正,立志絕倫,意思就是他的根器非常地利,風度跟一般的人完全不同,有種「再來人」的感覺。十七歲的時候求法,入太白山,過雲水生活,也就是過出家人的生活。平常他常誦《華嚴經》,整部《華嚴經》他都會背。所以他要去求受菩薩戒的時候,他的得戒和尚告訴他說:你整部《華嚴經》都會背,早就得戒了,這是他的得戒和尚為他作印證。他聽聞二祖智儼和尚在雲華寺,遂拜智儼和尚做老師,拜他為師,深入《華嚴》。你們常看到的「雲華和尚」,就是華嚴宗的二祖智儼大師。一直到智儼和尚要往生的時候,法藏國師那時候還沒出家,智儼和尚為他作印證,他說「法藏用意於華嚴,可紹隆大法,應使出家」,要讓他出家。所以你看,從前人出家,他是要來紹隆大法,而現在的出家人出家,有些人也不知道出家要幹嘛,就是做法會、搞一些世間事、做一些沒志氣的事情、做一些貶低佛教的事情,所以佛教會衰敗。出家人自己要有志氣,要求作佛,要紹隆佛法;在家人也一樣,要幫助正法弘揚,不是只圖自己的安樂,圖自己的面子,圖一些虛榮,那些都沒有用。所以你看,華嚴二祖雲華和尚告訴大眾,說法藏大師「用意於華嚴」。所謂「用意於華嚴」就是得華嚴的心要,可以紹隆華嚴祖師的位子,意思就是傳法於他,所以叫「用意於華嚴」。
這個時候剛好武則天皇后她的母親榮國夫人往生了,她為榮國夫人廣植福田,捨家建寺,度僧出家。所以法藏大師,奉敕於山西的太原,從太原寺削髮出家,並且立為住持。所以他二十八歲就當住持了,這種出家人就真的是住持佛法,教化一方。上元元年,武則天命京城十大德為賢首國師受具足戒,並賜號「賢首」,又請他在太原寺講《華嚴經》。聽的人非常地多,盛況空前!武則天皇后想了解《華嚴經》的大意,她看《華嚴》看不懂,所以請大師講《華嚴》。當才講到經題的時候,就有瑞相了,口出光明,須臾成蓋。因為武則天皇后聽不懂,大師為她舉這太初宮裡長生殿上,金獅子作比喻。因為那個時候武則天是在洛陽,洛陽的宮殿叫太初宮,太初宮裡面有一個長生殿。大師為她舉長生殿上的金獅子,說明「無盡緣起」,就是你們看到這本書後面印的〈金師子章〉,說明整個佛教。用一隻金獅子來解釋整個佛法,來解釋世間、出世間一切法,由此可知他的辯才無礙啊,不是一般普通的和尚,可以算是在古德當中尤為出類拔萃者。
他又為學人善巧演示,取十面銅鏡,中間放了一尊佛像,並且用一根蠟燭來照明,來說明法界重重無盡,使學者能夠明白「剎海涉入無盡」的義趣。大師善巧化誘,講《華嚴經》講了三十幾遍。他不光是高僧,也是個神僧。講經功德、求雨、求雪、救災、禦侮……,我們常講他的故事,抵禦突厥、抵禦外侮時,他都在後面作法。大家都看到天兵天將,或是觀世音菩薩,所以這些賊寇不攻自破,自然就逃走了,所以他算是個神僧。並且參加佛經的翻譯,翻有《八十華嚴》、《密嚴經》、《楞伽經》。你們看到的《大乘入楞伽經》就是他翻譯的,《八十華嚴》就是他翻譯的。他參加翻譯,跟義淨大師,還有實叉難陀大師、復禮大師他們一起來翻譯經典,尤其是《八十華嚴》,在翻譯的初日就產生出瑞相,感武則天夢甘露呈祥,開講之辰大地震動。所以他不光翻譯《華嚴》,還講《華嚴》。這些都寫在有關於法藏國師的傳記上。
他是國師,是五帝的門師,不是一個皇帝,而是五個皇帝,身為五帝門師。但是他不圖虛名,也不搞政治。不像現在有些出家人喜歡搞政治,巴不得有政治人物趕快來請問他兩句,他好一舒他的治國之策。祖師當國師不是來搞政治的,更不會用《群書治要》在佛門胡說八道。祖師一生「持戒忍辱自守,糞掃其一」,一樣如法地穿著僧服,沒有絲毫地舖張浪費。所以這就是末世的學人應當學習的,不要好名利,不要好當國師、好當大師、大和尚,別總希望人家能來聽聽你的治國理念,講什麼救世,想當個救世主,你這都是不老實。
你看賢首國師,他就是給我們作最好的榜樣。雖然有極高極尊貴的受用,但是始終沒有變質,這就是他在名利當中,沒有被名利考倒。反觀現在很多的出家人、在家人,都被名利考倒了,尤其有些年紀大的出家人,越老越糟糕,沒有任何的功行,幾乎都是在搞世間事。僅為了自己的私欲,為了自己的愛憎,不惜毀壞佛法。所以大家看到賢首國師這榜樣,就要注意,絕不要使佛教變質,出家人就更要注意:不要想當國師,不要當政治和尚,這些都是不如法的。
想當然耳,賢首國師有修有證,預知時至,大薦福寺有碑文記載,他在唐玄宗先天元年,在大薦福寺往生了。是由海東新羅國來中國做官的崔致遠為賢首國師寫的碑文,上面都有記錄下來賢首國師的一生。賢首國師預知時至,世壽七十歲,僧臘四十三年,並且追贈諡號賢首大師。他一生的著述非常地豐富,包括華嚴的《探玄記》、《華嚴旨歸》、《華嚴義海百門》、《一乘教義分齊章》、《梵網經菩薩戒本疏》,我講梵網戒就是依照他的疏來作解釋的。還有大家常讀的《心經略疏》,他用他翻經空閒的時間,註了一本《心經略疏》,也都流傳到後世來。
以上是簡單跟大家介紹賢首國師。這樣大家就曉得,他不是普通的和尚,不是一般的出家人,是國師中的國師。為什麼?因為他徒弟也是國師,他徒弟是清涼國師,九朝七帝的門師。這是大概跟大家講一下賢首國師。以下直接看《妄盡還源觀》的內容,第五頁,第三行的地方。
夫滿教難思。窺一塵而頓現。圓宗叵測。睹纖毫以齊彰。
這一開始,開宗明義。「滿教難思」的「滿教」就是圓滿教,「難思」是說不可思議,所以說「滿教難思」。雖然難思,但是「窺一塵而頓現」,一塵之性,即是法界全體。所以能「窺一塵」,能了一塵。這個「塵」就是微塵的塵。能窺一微塵,法界頓現。華嚴是以法界為宗,但是法界是以心為宗。所以,說得再玄再妙,都不離真心,只是真心的另外一個名詞而已。所以隨舉一塵,無不都是真心的顯現。《法華經》所謂的:「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正是這個道理。一切的法,都是真心本性的顯現,所以說「窺一塵而頓現」,一塵如此,一切塵亦然,這就是滿教難思。
那麼「圓宗叵測」,圓宗不可測,「睹纖毫以齊彰」這「纖毫」就是一毛,也是一塵的意思。在一毛端,能彰全體的圓宗,能顯示如來圓滿的教海。就如同後面示三遍所說的:「一塵出生無盡遍」、「一塵含容空有遍」、「一塵普周法界遍」。這是一開始開宗明義,先告訴我們諸法實相。
然用就體分非無差別之勢。事依理顯自有一際之形。
我們的真心本性無處不在,無法不是,但「用就體分」呢,則有差別之勢。「非無」就是「有」,在作用上就有種種的差別。「事依理顯」,事依真如之理而顯現,但是,不離一際之形。雖然千差萬別,但是「同一心性」,就如同大海的波浪一樣,雖然有千波萬波,但是一一波,無非是濕潤的,不離濕潤之性。仔細分別起來,前浪非是後浪,後浪非是前浪。前波不是後波,後波不是前波。這就是顯示事相上有種種的差別,所以說「用就體分非無差別之勢」,用不離體,顯現出種種差別。「事依理顯」,雖然有種種差別,但自有一際之形,就如同全波是水,全水是波。用這個比喻大家就很好懂了。
其猶病起藥興。妄生智立。病妄則藥妄。舉空拳以止啼。心通則法通。引虛空而示遍。
眾生不了解諸法實相,所以如來方便為說。所以說「其猶病起而藥興」,眾生有「無明、老、病、死」的病,如來則告訴你有「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的藥。「妄生智立」是說你有迷妄、你有無明,所以如來跟你說個「真智」,讓你從虛妄當中能夠回頭,讓你從生病當中能夠康復。雖跟你說真說妄。但是,實際來看,「病妄則藥妄」,病是虛妄的,藥也是虛妄的。一旦你明了什麼是真心本性,那麼也就沒有所謂的煩惱與菩提了,也沒有所謂的病,也沒有所謂的藥了。正所謂藥到病除,藥病俱亡。
因為眾生不了達心性,學著外道邪見,如來為你說二乘。學二乘還不能滿足圓滿的佛法,不能圓成佛果,所以如來為你說大乘。但是說大乘、說二乘,都只是為了破邪而已。一旦明了心性,也無大乘,也無二乘。所以《勝鬘經》裡面講:大乘是權,小乘是實,也都是在破除我們眾生執大執小的邪見,這才是真正的一乘了義。即使為你說個一乘,也都還是方便。所以我講大家要學習大乘,這個也叫因病與藥。一旦你見性了,一旦你成就了,藥病俱無,正是這裡講的「病妄則藥妄」。所以講「舉空拳以止啼」。小孩子在吵鬧,你跟他玩猜空拳的遊戲,相信大家小時候都玩過,甚至你自己帶小孩都玩過,兩手握著拳頭,騙小孩,讓他猜猜看這手上握的是什麼東西,目的就是要他不要哭。如來跟我們說真實的教法、跟我們說一乘、說種種法,目的是要眾生能夠不病,不是要我們永遠吃藥,不是要我們求知作解,而是要我們能夠「復本心源」,能夠「究竟清淨」。所以講的「舉空拳以止啼」。
「心通則法通」,因為法即是心,心即是法,所以「引虛空而示遍」。心性本自圓滿,所謂「法性遍在一切處。一切眾生及國土。三世悉在無有餘。亦無形相而可得。」這是講「法性」,《華嚴經》裡講「法性遍在一切處。」但是你不知道,就告訴你如同虛空,所以「引虛空而示遍」,告訴你心性遍滿,無法不遍。
既覺既悟何滯何通。百非息其攀緣。四句絕其增減。
一旦覺悟了,也沒有所謂「有不懂的」,也沒有所謂「有通達之處」。就像一個人醒來了,永嘉大師講的:「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所以你看祖師說法,無不談論實相,就是要眾生明了實相。任何經典註疏,一開宗明義都是講大乘,都是講真實、講諸法實相、講實際理地,就是希望眾生能夠懂。所以這裡講「既覺既悟何滯何通」。
「百非息其攀緣」,為你說「百非」,是要你息攀緣。這個「百非」,這裡講的:「有、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這四句,四句當中又有「有、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這樣就有十六句了,然後再乘上「過去、現在、未來」,「已起的」、「未起的」,再含「本有的」四句,總共成一百非。所以,說這「百非」,目的是息你的攀緣心,因為一旦攀緣,百非頓成。所以告訴你:「百處俱非」,無論你認為法是有,認為法是無;認為法是同,認為法是異,「有、無、一、異」這些統統都是虛妄之法,都是攀緣,所以說「百非息其攀緣」。
「四句絕其增減」,四句就是「有、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要絕什麼?絕其增減。所謂防止你墮在「四謗」當中,所謂「增益謗、損減謗、戲論謗、相違謗」,你要是學佛法也墮四句,那就是菩薩戒講的毀謗正法,因為你對正法不明了,就名為「謗」。所以大乘裡面講的「毀謗」,不是只有口出惡言毀謗,那個太粗,解得太膚淺了。而是說你對於心性不懂,墮在外道、墮在邪見當中、墮在世間法當中,這都算毀謗正法。何謂「無解作師」?你不懂大乘,你卻胡說八道告訴人,說要去學小乘,大乘才有基礎、才有根;說學《弟子規》、學世俗的東西,你才有本,……講這些都是在毀謗正法,也只有不懂大乘的人才會教人以《弟子規》作大乘佛法的基礎,都是墮在「有、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當中,墮在四句當中,墮在百非之中,都是攀緣,都是謗法之徒,那些人這樣毀謗正法,必然感招輪迴的苦報,必然不能出三界,不能見性,這是最嚴重的了。經典上講:「寧受地獄苦。得聞諸佛名。不受無量樂。而不聞佛名。」墮地獄能聞佛名,還有成佛的機會。你在這個世間輪迴受種種樂,你以為這樣子你就能夠永遠受樂了,實際上這正是墮在大苦之中,因為不能出離,「樂是壞苦」必然會消滅。所以學佛的人要明了大乘,不要墮四句百非,不要毀謗正法,不要對心性不懂。不懂,你要求佛加持,要求善知識。
我告訴你善知識是誰,善知識就是祖師大德,善知識就是諸佛如來、諸大菩薩,這些是善知識,我也是這樣求善知識,這才是真正的善知識,只要是教你依法不依人,依了義經典,不要依不了義,要依大乘,不要依小乘、不要依人天乘,如永明延壽大師等……這個都是善知識。所以我講經,不會給你講一些模糊的,也不會自己吹捧,就是希望大家能夠學正法,能夠聽經聞法,聽聞正法,能夠出三界,能夠往生淨土,希望大家都能夠得到佛法的利益。
故得藥病雙泯。靜亂俱融。消能所以入玄宗。泯性相而歸法界。
所以,你能夠不落入四句百非,你就能「藥病雙泯」,能夠「靜亂俱融」,「靜」就是安靜,「亂」就是動亂。現在有的人學禪,墮在這靜的境界當中;一般沒有學佛的,他墮在亂的境界當中,你叫他靜,他靜不下來。那麼一旦你離了四句百非,你就能夠「靜亂俱融」,能夠「消能所以入玄宗」,「玄宗」就是能夠徹見心源,所以叫「消能所以入玄宗」。「泯性相而歸法界」,性即是相,相即是性,沒有任何的障礙,這就是華嚴講的「法界」,而這個法界又稱為「一真法界」,這一真法界就是眾生本覺的心性,所以叫「泯性相而歸法界」。
竊見玄綱浩瀚。妙旨希微。覽之者詎究其源。尋之者罕窮其際。
這「竊見」就是賢首國師認為,這「玄綱浩瀚」,表佛法高深。這華嚴確實高深,清涼國師所說的:「若夫高不可仰。則積行菩薩。曝鰓鱗於龍門。」這華嚴有多麼高深、佛法有多麼高深,高深到連這些久修的菩薩,都沒有辦法契入,所以說「曝鰓鱗於龍門」,魚躍龍門,一躍成龍,但是沒有躍過去,就曝鰓鱗於龍門之前。大乘之深,「深不可窺,則上德聲聞杜視聽於嘉會。」是說舍利弗這些大阿羅漢,雖然與佛同在逝多林中,卻不見不聞。這玄綱浩瀚,但是這麼深的法,你只要能夠聽聞一會,所謂「見聞為種。八難超十地之階。」雖處八難,但是能夠頓超十地。
能夠真正去修,「解行在躬,一生能圓曠劫之果。」一生當中能夠圓成佛道,所以可見華嚴的殊勝。佛在華嚴會上,入「獅子奮迅三昧」,所謂「獅子奮迅,眾海頓證於林中。」參與法會的,當下圓證菩提。「象王迴旋,六千道成於言下。」文殊菩薩告舍利弗,教他發十種無疲厭心,文殊菩薩如象王迴旋,迴視大眾,這六千小乘的比丘在逝多林中當下成道,你就知道它頓超的力量有多大。這都是清涼國師在《華嚴經疏鈔》裡,前面一段序文中所說的內容,很簡要詳明地告訴我們《華嚴經》,這確實是玄綱浩瀚,一念可以頓脫,一念可以普益,妙旨希微啊!不是一般的學人所能學的,唯大心凡夫所能入啊。你世間心重,愛欲心重,你要學《華嚴經》,你沒有想放下,你很難學,所以說「覽之者詎究其源」,這「詎」就是「哪能」去了解《華嚴》的奧旨。「尋之者罕窮其際」,想要了解《華嚴》,卻不知道《華嚴》有多深多廣,所以說高不可仰,深不可窺。但是它的利益之大,利益之迅速,又是這麼明顯,大家都能得到。所以你聽聞《華嚴》,聽聞包括你聽《妄盡還源觀》,都已見聞為種,必然不墮惡道。
如果能真見華嚴法界,重重無盡的境界,那「八難超十地之階」。雖處八難,他能頓證。我們就處在五濁惡世,苦難當中,八難能頓超於「十地」,圓教十地,法雲地。法雲地它算是功德圓滿,屬受職位,有能力教化一切眾生。所以你就知道這《華嚴經》它的義趣有多麼深、多麼廣,力用有多麼殊勝,《華嚴》講的是圓頓之法,不是一般次第法。你今天能夠聽聞《華嚴》的奧旨,這是無量劫來希有難逢之一日,這是百分之百肯定的,因為「上德聲聞尚且杜視聽於嘉會,積行菩薩曝鰓鱗於龍門」,他們都沒有辦法契入,你能夠來聽聞,能夠來熏習,也是善根福德因緣不可思議。
是以真空滯於心首。恆為緣慮之場。實際居於目前。翻為名相之境。
所以「真空滯於心首。」真空,一切法本就是真空,但是真空就在你眼前,你卻不能見到,還是著有、還是著相。「恆為緣慮之場。」還是在那裡思量、攀緣、計較分別。「實際居於目前。」「實際」就在你眼前,但是卻變成名相之境,執著這個是紅色,那個是白色,這個是你爸爸、你媽媽,你喜歡的,你不喜歡的等等的,「翻成名相之境」這是很可悲的一件事情。這真如實相就在你眼前,你卻見不到,有眼不見,有耳若聾。這是祖師告訴我們的。
今者統收玄奧。囊括大宗。出經卷於塵中。轉法輪於毛處。
祖師為什麼要著《妄盡還源觀》?今天他是為了「統收玄奧」,「囊括大宗」:囊括《華嚴》的奧旨。《華嚴經》裡面講「出經卷於塵中」,在這經文第二十三頁裡面,倒數第三行,就有講到「如有大經卷。量等三千界。在於一塵內。一切塵亦然。有一聰慧人。淨眼普明見。破塵出經卷。廣饒益眾生等。」這是《華嚴經》舉的一個比喻:猶如經卷藏在微塵當中,經卷代表我們的真如自性,但是由於無明蓋覆所以雖在眼前而不見,微塵就是代表著無明,眾生天天看,天天接觸,不知道無明實性就是佛性。有一聰慧人,就是指佛。破塵出經卷,所謂「破塵」,就破除眾生的無明,破除眾生的迷惑,顯示諸法實相,所以叫「破塵出經卷」,而後廣饒益眾生。所以今天賢首國師也是如是用心,出經卷於塵中,轉法輪於毛處,於一毛端轉大法輪。
明者德隆於即日。昧者望絕於多生。會旨者山嶽易移。乖宗者錙銖難入。
這就是講:明了的人,當下頓證,所以說「德隆於即日」。「昧者」是不懂的、業障重的、毀謗的、不信的人,還認為要「用人間法作基礎」的這些人都是迷昧之人,是「望絕於多生」,這類人你就不適合這一部《華嚴經》。給你說實話,因為連二乘尚且沒有辦法,何況是人天乘。所以你說你學什麼人間佛教、人乘的佛法,要來談《華嚴經》,那我可以肯定你是胡說八道,你是邪見,都是亂講一通,因為這是有經典依據的,不是我批評你,是你自墮眾生位中,自己甘墮眾生不願作佛,這沒有辦法,救不了你啊。
「會旨者山嶽易移」,「山嶽」是大山,是說能夠了達華嚴宗旨,連山嶽都可以變現自在,所以說「山嶽易移」。你的一身能復現剎塵身,能夠一身具如來的十身,就如同「山嶽易移」,山嶽一般人是不可能移的,但是能移山必然有大神通力,能夠得此大神通力者,必然是契入華嚴境界者。「乖宗者錙銖難入」,「宗」就是佛法的宗趣。這裡講的「錙銖」就是一點點。你的知見不正,對於心性不明了,你一點都沒有辦法契入,所以說「乖宗者錙銖難入」。
輒以旋披往誥。緬覿舊章。備三藏之玄文。憑五乘之妙旨。繁辭必削。缺義復全。
「輒以旋披往誥」,「誥」就是誥命。就是他看從前古大德的教導,祖祖相傳,也可以說他依經典上記載、經典上所說的,所以叫「旋披往誥」。「緬覿舊章」,「緬」就是緬懷。「覿」就是遠觀。是緬懷遠觀「舊章」,就是看之前祖師大德的註解。「備三藏之玄文」,就是依三藏之玄文。「憑五乘之妙旨」,常說佛法有五乘,五乘的妙旨是什麼呢?很簡單的,就是「一乘」。不管佛說人乘、天乘、聲聞、緣覺、菩薩,就是要告訴你:其實唯一乘。你聽過《法華經》,你就很清楚了。《法華經》云:「我此九部法。隨順眾生說。入大乘為本。以故說是經。」又說:「一切諸世尊。皆說一乘道。」、「我為諸法王。但以一乘道。教化諸菩薩。」佛跟你講這麼多,目的就是要你會歸一乘,所以這裡講「憑五乘之妙旨」,這依憑五乘的妙旨,其實就是依憑一乘,所以「繁辭必削。缺義復全。」如果有繁冗的言辭,必然將其削減;那缺義呢,就復全。如果是講不明白的地方,那賢首國師會把它加以潤飾,使大家可以明白。他是依憑於五乘的妙旨,是依憑經典,依憑於舊章,依憑於如來的誥命,如來的教誡,祖師大德的教誡。
雖則創集無疑。況乃先規有據。窮茲性海。會彼行林。別舉六門通為一觀。參而不雜一際皎然。
這部《妄盡還源觀》是他作的,所以說「雖則創集無疑。況乃先規有據。」他也是依著祖師大德,依著諸佛的經法,依著一乘的妙義,依一實相印而說,希望大家能「窮茲性海」,能夠入毗盧性海,能夠「會彼行林」入於一乘的妙行。佛門常把「行持」當作是樹林一樣,來作比喻,所以講「功德林」。這「會彼行林」,是讓你積功累德,也就是我們常講的「稱性起修,全修在性」。所以,他希望大家能夠窮茲性海,會彼行林,不要只是道理懂,卻不會修,或是只有在修行,卻不懂道理,那就是盲修瞎練。就像一個人他有腳沒有眼睛,或是有眼睛沒有腳,行動都屬於不便的,所以要目足並運,既有眼睛也有雙足,才能夠到達涅槃的彼岸,才能夠走這條菩提的大道,所以他這裡講「窮茲性海。會彼行林」。
這裡說的「別舉六門」,總共有六門。「通為一觀」,實際上是只有一觀。「參而不雜」,雖然「參」,是六門互攝,一門即是六門,沒有任何障礙,但是門門各住本位,這叫「參而不雜」,《華嚴》講的是「參而不雜一際皎然。」非常地清楚明白。所以不是說「什麼都一樣」,大乘法裡面講的「行布圓融,圓融行布」,「行布」就是講次第宛然,「圓融」就是講一位具足一切位。就像一個小孩一樣,生下來他是嬰兒,那慢慢地長大,他會有大人的充足力量,有學識、有學問,但是你不能說小孩他不是人,他還是人。你契入華嚴亦復如是,剛契入的跟圓滿契入的境界無二無別,但是,就個人修證上,還是有位次的差別。就像小孩,同樣是人,他有一歲、兩歲、三歲……,這年紀的差別,學識的差別,這就是行布圓融。這樣解釋大家就很清楚了。
冀返迷方情同曉日。佩道君子俯而詳焉。
「冀」是希望。「冀返迷方」是希望要修學的這些眾生,「返迷之方」就是指我們。「情同曉日」,是說真性如同曉日一樣。你的真性能夠顯現,顯現之時凡情全消,就是你的凡情能夠消除。太陽一出,這些迷霧、瘴氣統統都消除,所以叫「情同曉日」。
「佩道君子俯而詳焉」,這是古人的謙辭。「佩道」就是以前讀書人或是比較有身分的人、有學問的人,他身上會佩著這玉帶,所以常講君子是佩玉的,這有德行的人,他重視禮儀,這是一個古代穿著的禮儀,一定佩有玉帶。所以這玉就代表他的道德,溫潤、和美。這佩道君子俯而詳焉,是祖師的謙辭,希望有修有證的人能夠詳察。當然,我們是在學之人,直接學就對了,不要人家自謙,你反而自以為是了,在那裡妄想、猜測祖師是什麼思想?你這已經全墮於妄想當中了。
今略明此觀總分六門。先列名後廣辨。
他這裡先列六門的名稱,而後一一詳細作說明。我們直接看內容:
一、顯一體。謂自性清淨圓明體。二、起二用。一者海印森羅常住用。二者法界圓明自在用。三、示三遍。一者一塵普周法界遍。二者一塵出生無盡遍。三者一塵含容空有遍。四、行四德。一者隨緣妙用無方德。二者威儀住持有則德。三者柔和質直攝生德。四者普代眾生受苦德。五、入五止。一者照法清虛離緣止。二者觀人寂怕絕欲止。三者性起繁興法爾止。四者定光顯現無念止。五者事理玄通非相止。六、起六觀。一者攝境歸心真空觀。二者從心現境妙有觀。三者心境秘密圓融觀。四者智身影現眾緣觀。五者多身入一鏡像觀。六者主伴互現帝網觀。
總共有六門,這是先列名,我先把名稱講出來,再看下面的「顯一體」。
一、顯一體者。謂自性清淨圓明體。然此即是如來藏中法性之體。從本已來性自滿足。處染不垢。修治不淨。故云自性清淨。性體遍照。無幽不燭。故曰圓明。
這是解釋什麼叫「自性清淨圓明體」。這自性清淨圓明,就是講如來藏中法性之體,「如來藏」就是眾生本有的佛性。本有佛性它是什麼樣子的?是清淨圓明。所以說「如來藏中法性之體」,那麼這個「體」到底長什麼樣子呢?就像你說「杯子」,它是什麼做的呢?是瓷器做的、木頭做的、玻璃做的等等的。那法性之體,那「法性」長什麼樣子呢?就叫清淨圓明。所以眾生從本以來性自滿足,一切眾生本有,沒有任何人有缺少,沒有任何動物缺少,沒有任何法界的眾生有所缺減的,大家都圓具此性,所以說這是本有之體性。「處染不垢。修治不淨。」這是講眾生的心性,在染不垢,雖然在染,但是沒有染著,也不是因為你修行,它才清淨的,是本自清淨。所以為什麼說大乘講的「真性」是不假造作的,因為本來清淨,無因果、無相貌,現在人聽到「無因果」他就怕了,害怕:「沒因果,是不是墮空啊?」告訴你,真實之理確實無因果、無相貌,因為當體即空,所以你說「因果不空」這個說法就錯了,你還是墮在輪迴當中,不解心性。這裡經典就把你破掉了。達摩大師講:「真性無因果、無相貌」。六祖云:「亦無大小方圓。亦非青黃赤白。」這都祖師講的,都是見性的人。這是講我們的真性,它不屬因果。
如果你說:「法師,你這樣說是撥無因果。」我沒有撥無因果,而是講它本來就空啊。那有沒有因果的相用呢?所謂「循業發現」。你起無明,這就是九界之因,就現九界之果。但是,雖然在因果顯現的當下,這因果還是空寂,所以說一空一切空,一假一切假,一中一切中,這道理非常地明白。所以你說我這個說法是撥無因果,那是你搞錯了。不用撥,本來就空,哪還需要等到你撥呢?那「撥」還是有啊,所以因果不待撥無,它本來就空。撥無因果的人還是墮因果中,因為他還是著相,還是造業,所以「撥無因果」必然會墮惡道,因為他一定造業,他是不信,才來撥無;我們是深信因果,知道它空。這跟世俗的人或是一些外道、邪見人、邪師,所說的又不同。我們識得諸法的自性,所以不會墮在頑空當中,不會墮在斷滅空當中。實際上斷滅空就是頑空。你不會墮在斷滅空當中,所以「處染不垢。修治不淨。故云自性清淨。」自性清淨就是你的本性,本來就是清淨的,「性體遍照。無幽不燭。」「幽」就是幽暗,「燭」就是明亮。所謂一切幽暗都能夠使其光明,所以叫「無幽不燭」,其實也沒有幽暗。太陽的光雖然明亮,但是不照覆盆。倒過來的盆子,它沒有辦法照,你躲在室內,太陽光就進不來了。但是心性上徹天堂,下徹地府,所謂「鐵圍幽暗悉皆聞。聞塵清淨證圓通。一切眾生成正覺。」正是此意。扣鐘的時候,正是作如是觀。心性之光,地獄、餓鬼它都照耀,常常在放光動地。說「放光動地」就是說你現在眼能見、耳能聽、身能感觸、口能嚐味,這就是自性在作用、就是自性的光明。即使你在造業,還是自性的光明,所以說:「無幽不燭。故曰圓明。」所以叫「自性清淨圓明體」。
又隨流加染而不垢。返流除染而不淨。
雖然隨流墮在眾生位中,但是心性不染,沒有任何的垢穢。這講的是眾生的本體。有些人學佛學很久了,這基本的佛法他都不會,都認為太高深,他只要五戒、十善,或說「我念佛就好,只要求生淨土」,他對於佛法的教理他都不懂。不懂佛法的教理你怎麼學佛?你就會變成跟那些外道一樣,認為有個「主」、有個「神」來保佑你,你做什麼壞事,他都能庇護你。那你這根本還是墮在一般的宗教當中,而不是佛教,所以對於心性要懂。這裡講的「返流除染而不淨」。你現在修行除染,把染習消除了,恢復本來面目,只是「復本心源」而已。真性也沒有一絲毫的清淨,因為本來就不染,所以說「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這是《心經》講的,講心不垢不淨,沒有任何的增減。你現在修行成就了,神通也沒有多一分,因為本來就具有這些神通,只是你的妄習蓋覆住它,所以它這功能沒起作用。就像家裡的家電一樣,有種種的功能,但是你沒通電,是一樣的意思;但是這些家電本來就具有這些功能,你現在通電,它只是恢復本有功能而已。我們的真心亦復如是,把妄習消除了,見道以後,圓證以後,它只是恢復本有的功能而已,並沒有任何的增加,所以說「返流除染而不淨。」
亦可在聖體而不增。處凡身而不減。雖有隱顯之殊而無差別之異。煩惱覆之則隱。智慧了之則顯。非生因之所生。唯了因之所了。
「亦可在聖體而不增。」這是剛講的在聖不增。「處凡身而不減。」在凡不減。前面講「不垢不淨」,這裡講「不增不減」。
「雖有隱顯之殊而無差別之異。」凡夫迷此心,所以此心隱覆,但它不是消失。就像天空的太陽還是常照,但是為什麼看不見太陽?講烏雲還不算什麼,現在講霧霾,用霧霾也很貼切。有霧霾把太陽光給遮擋住,所以你看不見太陽;那是不是太陽不見了呢?不是的。所以說「有隱顯之殊」,諸佛證之,妄想消除所以顯。只有隱顯的差別,沒有凡聖之異,所以說「雖有隱顯之殊,無差別之異」;這只有隱顯,一個隱一個顯,實際上真性沒有差。即使你墮畜生、墮地獄,它還是一樣清淨,成佛它還是一樣清淨,只是眾生不了自性清淨圓明體而已。
所以後面說「煩惱覆之則隱」。眾生有煩惱所以隱,「智慧了之則顯。」所以總結下面這一句:「非生因之所生。唯了因之所了。」所謂「生因」就是三因佛性裡面講的「緣因佛性」,緣因佛性就是講像六度裡面的前五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要知道,「自性」不是前五度所能修來的,所以講六度中最重要的是般若度,「唯了因之所了」這「了因」就是指智慧。唯智慧能夠顯現,智慧能破煩惱,能運行前五度,所以說「唯了因之所了」。這是名詞上的問題,很多人對這個名詞不能了解,那祖師在註解裡面都有作說明。
《起信論》云。真如自體有大智慧光明義故。遍照法界義故。真實識知義故。自性清淨心義故。廣說如彼。
《起信論》裡講,什麼是「真如自體」?「真如自體。有大智慧光明義。」具有智慧、具有光明,所以叫「大智慧光明義」。心性能遍照法界,故說「遍照法界義。」所謂「遍照」就是一切法都從心所生,故名「遍照」。就像大海包羅萬物一樣、就像虛空能含眾妙,所以講「遍照法界」,不光只是光明,還講它能生。所以《圓覺經》上告訴我們:包括你的無明、包括你的生老病死,都生如來淨圓覺心。所謂「一切諸眾生。無始幻無明。皆從諸如來。圓覺心建立。」正是此意,這是講本體、真如自體。這樣大家對於心性、什麼是心?看到這裡就非常地清楚了,大智慧光明義、遍照法界義,真性還有「識知」的功能,所以叫「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你在這諸法當中,這「識」就是講你的知識、你的了別能力、你的常識。像你現在學習這些東西,你能夠識知、能了別、能夠規劃,這個都是自性的功能,所以說「萬法唯識」。你沒有這個識,你雖然有萬法,這個萬法不存在,因為你沒有了知萬法的能力,所以真性必然有「真實識知義」,它除了能現、能變,還有一個:能夠識別,了別。眾生不解心性,所以墮在妄想意識當中,如果能夠明心見性,則轉八識成四智,這「識」就不是一般的識了,就變成智慧、了別,所以說「真實識知義故」。
有些人他認為這意識是生滅的,那都是屬於「生滅唯識教」,不是真正了義的唯識。了義的唯識是講「不生不滅」,八識都是不生不滅,論其自體則「在妄恆真」,因為自體就是真心,所以《楞嚴經》講:「取頻伽瓶。塞其兩孔。滿中擎空。」「用餉他國。識陰當知亦復如是。」眾生的識陰就是如此,如同「頻伽瓶」。「頻伽瓶」就是兩個孔的瓶子,把它塞起來,「滿中擎空」,這裡面是虛空,帶到別的地方去、帶到別的國家去,這裡的「虛空」跟那邊的虛空,是一樣啊。台灣的空,跟在北京、跟在美國的空都是同樣的空。所以,眾生墮在眾生位中,只是自己妄想、分別,把自己拘束住而已,實際上裡面的德用,跟真如完全無二無別。就像頻伽瓶,瓶內的空跟外面的空是一樣的。眾生就是因為迷失本來,所以變成妄想意識;但是妄想意識的當下,實際上是真如。如果你唯念真如,這個不行,後面會跟你講到,一定要加以種種磨治、種種的熏修才能夠成就。
「自性清淨義故。」所以自性清淨,「性」就是講它的本體,本性就是清淨的,不屬於染著。它所謂的「純淨」,就不屬於染、不屬於淨,所以叫「自性清淨義」,「廣說如彼。」在《起信論》裡面有詳細地說明。
故曰自性清淨圓明體也。
這是總結「顯一體」,是「自性清淨圓明體」。講的是諸法的根本,講的是眾生本來的真心,講的是實際的理地。所謂「實際理地」不著一塵,所以說「自性清淨圓明體」。這個特別重要,這才是佛教學佛的入門、學佛的基礎。你如果不了心性,你後面都不用修了,因為都是盲修瞎練。
自下依體起二用者。謂依前淨體起於二用。
這是依體起用,有「體」就有「用」,用即是體。
第一個:
一者海印森羅常住用。
什麼叫「海印森羅常住用」呢?
言海印者。真如本覺也。妄盡心澄。萬象齊現。
所以「海印森羅常住用」。所謂「海印」者,就如同大海沒有波浪,沒有波浪的時候,海天一際,海上無波,天空也無雲,你分不出是天、分不出是海,就是形容「境智如如」,所以它講「真如」是覺也。「妄盡心澄。萬象齊現。」所以稱為「海印」,海上無波,能映現,如同鏡子一樣能映現萬物,所以說「萬象齊現」。
猶如大海因風起浪。若風止息。海水澄清。無相不現。
《楞伽經》講: 「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風起。洪波鼓溟壑。無有斷絕時。」眾生這識浪亦復如是,就像海浪一樣,一旦這海浪平息了,那就萬象齊現。但是,海浪怎麼來的呢?「斯由猛風起。」說「境界風」、說「心動」都對,為什麼?因為它是熾然成立的,一個是能緣的,一個所緣的。總是有一個先講的,有的經典是講先有妄心,後有妄境;有的經典是講先有妄境,後有妄心,這兩個說法都是通的,沒有任何地障礙。
眾生的識浪,因境界風而起,不斷地相續,因為你見相生心,這識浪就相續了。「洪波鼓溟壑。」小浪推大浪,最後就變成海嘯,你就沒溺在這業海當中,所以說「洪波鼓溟壑。無有斷絕時。」但是「若風止息」,你心若不動了,「海水澄清。無相不現。」這是解釋「妄盡心澄。萬象齊現」,這是祖師大慈大悲,怕只說義趣你看不懂,給你講個海水的比喻。
《起信論》云。無量功德藏。法性真如海。所以名為海印三昧也。
《起信論》講:「無量功德藏。法性真如海。」講的是這個「海印森羅常住用」,是講海水澄清,以海水來形容自性澄清有照現之功,有它的作用,所以說「無量功德藏。法性真如海。」所以名為「海印三昧」,這第一個「海印森羅常住用」而且這個作用是常住的,不是有間斷的。所以佛告訴你:「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一切相都是真性作用所照現的,就像剛才講自性有「遍照法界義」,是照現的。為什麼用照?就是讓你了解跟這裡講的「海印」有相當地關係,因為它不是屬於造作、不是屬於神變,是「法爾如是」的功能。所以說:「妄盡心澄。無相不現。」這個是講「海印三昧」。
經云。森羅及萬象。一法之所印。言一法者。所謂一心也。是心即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妄念唯一真如。故言海印三昧也。
所以經典講:「森羅及萬象。一法之所印。」都是真心所顯現的,這都是作用,所以有遍照的作用,有海印的作用。
講「海印」你就想到「妄盡心澄,無相不現」。所以說「一法之所印」,這「一法」者即是一心,就是心能現諸法。所謂是心即攝一切世間法跟出世間法,這是《起信論》裡面說的。那此心呢,「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即是法界之全體,這樣子這句話你就很清楚了。此心即是法界的全體,是全體法界,所以說「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
但是呢,「唯依妄念而有差別。」就是說因為眾生有妄念,所以有六道的升沉;實際上「若離妄念,則唯一真如」。妄念若除,真性本有的作用,它就能夠顯示出來。你就知道原來這個虛空法界,就是你心所變現的。所以禪宗祖師講的「盡大地是沙門一隻眼」就是指這裡所說的義趣。但是呢,這是人家親證的境界,你不要自己去打妄想,不要沒事跑到海邊去看海,看看能不能看出個「海印三昧」出來,明明就是愛看風景,你就老實地承認,你不要說你去看海印三昧。海印三昧是講「妄盡心澄」,你的妄想、顛倒都消除了,你自然就相應到,這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是沒有辦法言說,沒有辦法言傳,只能講到這裡。
所以說「妄盡心澄」。一定要把妄想、顛倒給除掉,你才知道什麼叫「海印三昧」。這裡是用文字來作形容,希望你們能夠善聽,不要著相,在那邊想海、想海浪、想天空沒有雲……。到時候去就碰到你的冤親債主,我說的是活冤親,還不說海邊的那些亡靈。在海邊看到人家手牽手,你也想要手牽手了,你就開始迷惑顛倒。要知道保護自己的善根,所以說:「若離妄念唯一真如。故言海印三昧也。」
《華嚴經》云。或現童男童女形。天龍及以阿修羅。乃至摩羅伽等。隨其所樂悉令見。眾生形相各不同。行業音聲亦無量。如是一切皆能現。海印三昧威神力。依此義故。名海印三昧也。
這一句經文,我常在講經的時候用到。《華嚴經》講「或現童男童女形」,是說它能現童男童女,能現天龍以及阿修羅,乃至摩睺羅伽等。「摩睺羅伽」是大腹神,就是大蟒神。「隨其所樂悉令見。」這是說心性能現。「眾生形相各不同。」眾生有種種形、種種相。同一形的,就像人道,每個人長像又不同,但是都是真心所現的。「行業音聲亦無量。」用的語言、每個人思想、造作都不同,「如是一切皆能現」這個就是「海印三昧威神力」。所以說「真性」現在確確實實就在作用,現在就是海印三昧。不用你去修。說實話,本來就如此,現在你看到、見到就是海印三昧。但是你現在聽我講,你只是理解,沒有親證;其實剛才所說的,不用修,就是講它不是「修」所成的。因為一「修」就是造作,它是本來就具有,只要你妄想消除,所以說「不修而修,修而無修」,跟你講不用修,是講本來清淨;而修就是教你要方便除染。淨土宗常講的「念而無念,無念而念」。為什麼?因為說「無念」,是講「本來清淨」,所以「念而無念,無念而念」。永嘉大師講:「修證即不無,染汙即不得。」不無修證,但是真性確實無染。
所以這「海印三昧」它是自性的德用,本來就如此。你現在看到了法界種種的現象、種種的萬象,都是「一法之所印」,都是真性所顯現的,不是你刻意造作而得來的。但是你想要證到這樣的果位,你必須透過修行。但是修呢,實際上無修,因為是眾生本具,這是講海印三昧。所以說:「如是一切皆能現。海印三昧威神力。」真性能夠顯現諸法的功能,是海印三昧也。
二者法界圓明自在用。是華嚴三昧也。
第二個,是有第二種作用,叫「法界圓明自在用」。就是講,你要修行才能夠得到。實際上,這兩種用是同一種用,沒有二用,還是一用。一個是講本具之用;一個是講修證以後,你才能夠得到的作用。所用是一,但是你現在凡夫地,確實你的德用沒有像佛一樣,這裡講的「華嚴三昧」。
謂廣修萬行。稱理成德。普周法界。而證菩提。
「廣修萬行」像:念佛、持戒、禮佛、拜懺等等的,這是廣修萬行。「稱理成德。」「德」就德行。這句話很重要,修行要依理起修。那什麼是「理」?就是前面教的「自性清淨圓明體」,是真如實相之理,你要依理起修。所以為什麼我們常講:「菩薩行」不是只做一點世間善事,因為你如果不悟心性之理,那就不叫「稱理成德」,不叫「從體起修」,你修的只是有漏的福報。就像六祖慧能大師講:「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因為你不解心性,你所做的善事,只是修福而已,不是稱性起修,所以是沒有辦法做到像這裡講的「稱理成德」。
所以「廣修萬行」,一定要「稱理成德」。知道自性無慳貪故,而行布施;自性離過絕非,而行持戒;自性無冤懟故,而行忍辱;自性離身心相,常行精進;自性不動亂,所以行禪定;知道諸法無生,所以不墮境界相中,而行般若,就是這樣修行,這才是「稱理成德」。包括你持五戒、修十善都是這樣子。所以為什麼講「三福」要一起看,不能只有第一福。你只做第一福就是俗人,第二福就只是受個皈依戒而已,所以一定是要三福一起看,因為第三福講的就是你明了大乘的道理。明了這個道理,你再來行持「孝養父母、奉事師長」,你就不會墮在愛欲當中,你就不會墮在境界當中,你修行就好修了,也知道要怎麼修、修什麼。現在有的人很想修行,但他不知道修行要幹什麼?說實話,你沒事何必日中一食?你沒事何必持午?你為什麼要修六齋?他們只知道要修行,卻不知道修行為的是什麼?修行為的就是「見性」而已,就是「復本心源」而已。所以講「稱理成德」,因為心性「普周法界」,所以德行也「普周法界」。一行即是一切行,一切行入一行當中,所以叫「稱理成德」。「而證菩提。」而成就菩提。
言華嚴者。華有結實之用。行有感果之能。今則託事表彰。所以舉華為喻。嚴者行成果滿。契理稱真。性相兩亡。能所俱絕。顯煥炳著。故名嚴也。
什麼叫「華嚴」呢?這個「華有結實之用」,就是代表因行,華嚴的這個「華」字就代表因行,因行有結實之用,所以說「行有感果之能」。你依心性所起的行叫正行,這行能感果。
「今則託事表彰。所以舉華為喻。」這是以大家所能見到的「花」來作比喻。所以為什麼佛堂都會供花,是代表你依不生滅而起的正行,所以「行」能感不生滅的果。所以要以「不生滅」為本修因,然後圓成果地修證。所以「華」代表因行,「託事表彰。」這是表法作用的。那什麼叫「嚴」呢?嚴就是莊嚴的意思,「行成果滿。契理稱真。」你依不生滅而起行,所以能感不生滅果,這是講行成果滿,行圓滿行,感圓滿果。「契理稱真。」與真如實際之理相契合,則「性相兩亡」。這「兩亡」就是講「性即是相,相即是性」,也就是功夫打成一片,無能所,這是「性相兩亡」。「能所俱絕」是無能觀之心,也無所觀之境;無能證之智,無所證之理。「顯煥炳著。故名嚴也。」一切的德用,熾然顯現,所以叫:「顯煥炳著。故名嚴也。」這是簡單跟大家講什麼是「華嚴」。
第二講
良以非真流之行。無以契真。何有飾真之行。不從真起。此則真該妄末。行無不修。妄徹真源。相無不寂。故曰法界圓明自在用也。
這是講「起二用」,第二個:「法界圓明自在用」。前面解釋了什麼是「華」、什麼是「嚴」。「華」代表因行,行有感果之能,所以「華」代表因。「嚴」就是這裡講的「能所俱絕。顯煥炳著」,故名為「嚴」。就是圓滿的果證,所以「能所全銷,真性全顯」,所以稱為「華嚴」。
「良以非真流之行。無以契真。」所謂「非真流之行」,一般人或通途的學佛,都是以生滅心、以妄心在那裡修行,他不了解怎麼契合真如,不知道「從體起用」、「稱性起修」,所以總在枝葉上打轉,總在名相上尋枝摘葉、求知作解,這些在一乘教義裡來看,他們都算是外道。何況是你要用世俗的情見、用二乘,那就更是外道,都不是這裡講的「真流之行」。所謂「真流之行」就是你要明心見性,你要明白心性,從性起修,所以說良以非真流之行,則「無以契真」,就是沒有辦法證得真如。所以祖師大德講:「一切法門,明心為要;一切行門,淨心為要。」所以最重要的,是要明白什麼是真如佛性。沒有辦法一下子證悟,也要先有解悟,你才能夠在境界上知道怎麼用功,能夠證得真如。所以說「非真流之行則無以契真」。
「何有飾真之行。不從真起。」所謂「飾真」的「飾」就是嚴飾的意思。以萬行嚴飾真如,包括修六波羅蜜、《華嚴》講的十波羅蜜,就是六波羅蜜後面再加上「方便」、「願」、「力」、「智」,這四種波羅蜜。這些都是飾真之行。這「真」就是指真如,嚴飾真如;嚴飾自心。所以說「何有飾真之行。不從真起」。
「此則真該妄末。行無不修。妄徹真源。相無不寂。」「該」就是涵蓋的意思,真如涵蓋著;「妄末」,所謂「末」就是枝末,包括五戒十善等等的,都是真如所涵蓋,包括你的貪瞋癡,也都是真如所涵蓋,所以說「真該妄末。行無不修。」所以你修行只是修斷佛性當中本無的煩惱。常講「煩惱性空」,煩惱不是實有的,你要了煩惱性空,必然要知道真如實相,才懂得什麼叫「真該妄末」,知道妄想的當下即是空寂,甚至更徹底的,知道煩惱即是菩提,這個就是「真該妄末。行無不修」。所以一行即是一切行,念念契真,心心在道,這個就是祖師講的「行無不修」了。「妄徹真源。相無不寂。」一切的虛妄,一切的煩惱,一切的生滅變異都即是真如,所以說「真該妄末」、「妄徹真源」。
我們常講「妄」亦是從真而起,但是真不是妄。就像波浪是從水而起,但是「動」義非「濕」義故,這波浪是動的,水是濕潤的。《圓覺經》講,一切眾生種種幻化,種種的無明,皆依如來圓覺心而得建立。所以說:「一切諸眾生。無始幻無明。皆從諸如來。圓覺心建立。」所以妄亦是從真而起。我們常講的「全妄是真」,就像你作夢,夢中的境界就是你現在的心所現的,所以「全夢是心」,是一樣的道理。在夢中隨舉一法,無不都是你心的顯現,舉這比喻這個道理就非常地清楚了。所以你整個夢境就是你心的展現。
再反觀到現前這個世間,也是你心所現。很多學人不了解這一層道理,雖在修行,卻是在盲修瞎練。所以祖師常講:「向無事內剛求捨離。」本來就無事,有什麼可捨?在沒有對待當中妄生對待,在沒有能所當中妄生能所,都是「迷宗背旨」,迷失佛法的宗旨,失去自性本有的湛然,所以叫「失湛乖真」,「乖」是違背。乖於真如啊!
這裡講「妄徹真源。相無不寂。」一切相即是如來藏性,所以《楞嚴經》講:「陰入處界本如來藏。」只是眾生墮在「因緣」跟「自然」當中,有種種的妄動,有貪瞋癡煩惱的顯現,不知道「全相是心」,被境界所轉,被煩惱所繫縛,沒有辦法成佛。不知道虛妄的當下即是真如,而虛妄本空。為什麼達摩大師講「不得將佛禮佛,否則自墮於眾生位中」。為什麼說自墮眾生位中呢?因為眾生本來是佛,你有佛、有眾生,是心有二相,所以自墮眾生位中。但是這說法不是墮空,不是撥無因果,不是不修十善,不是不持戒,而是戒律照持,佛照禮。所謂「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僧求,常禮如是事。」是要你心中離開「佛與眾生」這兩種對待相。你要是造業,那就墮惡業眾生位中,就不是一般的眾生。你看到這一句,你要是不懂,撥無因果,以為不要禮佛,這樣就不墮眾生位。如果也不修行,也不持戒,那你就墮惡業眾生位,你就在造業了。
這裡講:「妄徹真源。相無不寂。」一切現象本自寂滅,這「寂滅」就是講「無生」。所以說「無生」不是斷滅,但是它不屬有生,也不屬有生、無生的中間。因為有生跟生滅這兩個,本來就是不相干的東西。就像一個生一個滅,生不是滅,滅不是生。可是二乘人不了,以為生滅是相續,實際上,生相不是滅相,滅相不是生相,這個東西已經滅除,不會再生另外一個東西。所以祖師講「生自緣生」,所以叫緣起,因緣所生法,但是緣起的當下即是無生,所以說「緣起性空」。凡夫以為「滅了以後會再生,生了以後會滅」,就墮在這生滅相當中。那為什麼你會見到這個虛妄相呢?為什麼會見到這個生滅的相續相呢?實際上是你的心在攀緣,你迷失真性以後妄想相續,識浪相續。所以前面講:「妄盡心澄。萬象齊現。」但是眾生識浪相續,所以見到這個虛妄相,見到這種相續相,實際上是你的妄心妄識在相續,不是真的有生有滅,實際上當下是無生。所以為什麼說「明心為要」。前面講過,《楞伽經》上說本來是「如同大海」一樣,因為有風,所以有浪,所以說「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風起。洪波鼓溟壑。無有斷絕時。」眾生的意識就是這樣啊!「藏識海常住。境界風所動。種種諸識浪。騰躍而轉生。」眾生就是這樣迷惑顛倒,為境界風所動。因為迷失本來,所以妄見有境界、妄見有一切現象。把境界比喻作風,境界風所動,所以種種識浪騰躍而轉生,才見到生滅相續相,不知道生滅的當下,即是無生,不知道海浪的當下,全體即是潤性,所以隨波逐流。於無生當中,立二十五有。本來沒有佛,也沒有眾生,就幻現出「二十五有」,這二十五有就是講三界六道輪迴。這是眾生迷惑顛倒之處,就是因為不知道妄徹真源。
「故曰法界圓明自在用」就是告訴我們,「真」本就該於妄末;「妄」本就徹於真源。所以是也無真也無妄,唯一真如之用,所以叫「法界圓明自在用」,「法界圓明自在用」就是你徹證真如以後,它起的大機大用。後面會引經文跟大家解釋什麼叫「法界圓明」。
《華嚴經》云。嚴淨不可思議剎。供養一切諸如來。放大光明無有邊。度脫眾生亦無限。施戒忍進及禪定。智慧方便神通等。如是一切皆自在。以佛華嚴三昧力。依此義故。名華嚴三昧也。
所以「法界圓明自在用」又叫「華嚴三昧」,前面的「海印森羅常住用」又叫「海印三昧」。這裡告訴我們什麼叫「法界圓明自在用」,《華嚴經》講「嚴淨不可思議剎」,這「嚴淨不可思議剎」就是種種萬行莊嚴國土,承事供養一切諸佛如來,所以叫供養一切諸佛如來。從諸佛如來會下聽經聞法,修道證道,所以「放大光明無有邊」。「度脫眾生亦無限」,度脫無量無邊的眾生,而且常行「施戒忍進及禪定」,「智慧方便神通等」十波羅蜜。「如是一切皆自在」,一切的神通道用皆悉自在。「以佛華嚴三昧力」,為什麼他一切皆自在呢?因為他徹證心源,妄想皆除,所以得華嚴三昧。這是華嚴三昧的力用,他可以廣度群生,可以示現種種不同的身,行同事法、行四攝法,來饒益眾生。
這「四攝法」大家要搞清楚,所謂「同事行」,是讓眾生同菩薩事,不是讓你去同眾生事。現代很多講經的人都誤解,以為「同事行」是菩薩去變成跟眾生一樣墮落。不是的!菩薩是能示現「同類身」,就像他能示現在人道當中,在人道裡面,他跟人一樣,有種種的際遇,但是一般的人是起煩惱,而他會示現出家、示現學佛來教化眾生,讓眾生能夠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這種很多都是菩薩示現。所以你在家也可以當個菩薩,也同樣是在家裡面,同在公司、學校當中,人家吃葷腥,你為他示現不要吃葷腥,你為他示現素食,告訴他殺生的惡報,這就是行同事法。世間人為了爭名逐利,機關算盡,你示現禪定,示現離欲之法,跟他講:不要與人鬥爭,教他隨緣、教他自在,這都是同事行。從前喜歡賭博,喜歡喝酒,你行同事法,你教他不要賭博、不要喝酒,而不是跟他一起賭,把他賭贏了。眾生看到你這麼會賭,他只會想要跟你學賭而已。看你這麼能喝,他只會想要跟你拼酒而已,他不會想覺悟。所以,菩薩在這當中,在酒鬼當中、在賭徒當中,他就示現不賭了、示現不飲酒,轉變了,讓這些眾生知道飲酒的壞處。那些眾生本來好賭,看你這麼會賭,你都能不賭了,他賭了也沒意義,他應該學著把賭的習慣給改掉。想到你從前這麼能喝,現在滴酒不沾,他當然也能夠回頭。所以,不是去跟他喝酒、拼酒,跟他一起賭博再度他,不是的。剛開始菩薩會示現好像迷惑的樣子,之後他會回頭。所以你之前迷惑顛倒,你現在回頭,你現在就是菩薩,這才是菩薩同事行,是這樣子修的。眾生在家貪欲,所以告訴他「要出家」,告訴他「家是貪愛繫縛之所」,希望一切眾生都能來出家、來學佛,沒因緣出家也能做個「在家的出家」,這叫示現同事法。不是菩薩跟眾生一起墮落,那菩薩就變眾生了。所以「同事」是令眾生同菩薩事,這個觀念要清楚。
這是講「華嚴三昧力」,能夠以種種方便度脫眾生,示現種種身,行種種事。你現在還沒有這個能力,你只要把佛的教誡做好,就是行菩薩行,就是行菩薩四攝法,都在攝受眾生,讓眾生看到你,知道要學佛,要有正知正見,不起煩惱,不墮境界當中。這都是在攝受眾生,而不是變得跟他一樣爛,一樣退轉,一樣迷惑顛倒,那樣不能攝受眾生,因為你自己就是個大眾生。所以救度眾生要有方法,要能夠看得懂經典,你才懂得怎麼救度眾生。
三示三遍者。謂依前二用。一一用中。普周法界。故云遍也。
前面是「依體起用」,這裡再講得詳細一點。這個「用」,普周法界、周遍法界,故名遍也。所以這「三遍」就是顯示自性的作用遍法界虛空界。當然不是只有「廣大」而已,還包括入於一微塵當中,一微塵中能夠出生無盡法,能夠出現一切諸法,這都是自心遍滿的作用。
言三遍者。一者一塵普周法界遍。謂塵無自性。攬真成立。真既無邊。塵亦隨爾。經云。華藏世界所有塵。一一塵中見法界。寶光現佛如雲集。此是如來剎自在。
一一塵中「見」法界,實際上也是當「顯現」的意思。這裡說的「三遍」,「一者一塵普周法界遍」,一微塵能普周法界,為什麼呢?下面祖師講「塵無自性」,「塵」當體即空,無自性。怎麼來的呢?攬真而成立,「攬真」就是依於真如而得成立。就像海中的波浪,依於大海而得成立,所以說「攬真成立」,依於海水而有波浪。那麼「真既無邊。塵亦隨爾」,所以你在大海當中,無論是哪邊的海水,無論是怎麼樣的波浪,你把海水盛起來,它都是濕潤的。所以「真既無邊。塵亦隨爾」。所以說,一波之潤性跟大海的潤性沒有差別。就像「芥孔之空等太虛之容納非別。」一個小孔,就像芥子這麼小的洞,它裡面的「空」跟太虛空的「空」是一樣的。就像頻伽瓶裡的「空」跟太虛空是一樣的。眾生的妄心當下,跟真如完全相同。所以說一切眾生都有佛性,就是這個道理。如來善巧比喻,讓眾生能夠開解。所以一微塵亦復如是,一微塵性空,依真而成立,真既無邊,塵亦無邊。所以經云:「華藏世界所有塵。」「華藏世界」包含著我們這個娑婆世界,這世界長得像一朵蓮花的樣子,所以叫華藏世界。想詳細了解,你可以去看法界安立圖,就有畫出來華藏世界是什麼樣子。說「華藏世界所有的微塵」,就包含了世間、出世間一切法,一一塵中能夠現法界,一一塵中能夠容納無邊的諸佛剎土,包括一切菩薩因地所行、一切六道眾生在裡面造善造惡,都能夠於一塵當中圓滿顯現,如一塵既爾,一切塵亦復如是。這裡講:「寶光現佛如雲集。此是如來剎自在。」這是說如來的剎自在,能夠於一塵當中,能夠普現一切世界,這是如來的十種自在之一,剎自在。「寶光現佛如雲集」是說在光中能夠現佛。所以說:「光中化佛無數億。化菩薩眾亦無邊。」一塵能夠現法界,能夠容納盡法界虛空界,這就破除了你空間的思惟、你情見的思惟了,這是事實真相。眾生就是著在相中,認為相實有,所以大小不能相容、一多不能相容、有情跟無情不能相容。但是如來徹證,所以能夠有這樣的受用,那麼再告訴我們:一切的眾生亦復如是。即使你不明了,現在的事實真相也是這個樣子,沒有任何的差別,只是眾生不見不聞而已。所以這裡講:「寶光現佛如雲集。此是如來剎自在。」如來在光中能化佛,在光中能夠顯現一切的依、正二報,就是依報跟正報。這依報就是講「物質」,正報就是講「有情眾生」,甚至在依報當中,能夠現正報跟依報。就是在物質當中,能夠現佛身。這到後面就會講到。
準此義故。當知一塵普周法界也。
所以,依此義故,一塵能普周法界,名為「一塵普周法界遍」。
二者一塵出生無盡遍。
一塵,能出生無盡之法。故名「一塵出生無盡遍」。
謂塵無自體。起必依真。
這跟前面講的一樣,塵無自性,起必依真。
真如既具恆沙眾德。依真起用。亦復萬差。
這是講德用,真如有恆沙的眾德,數不清,如同恆河裡的沙,所以說有「恆沙眾德」。「依真起用。亦復萬差」,所以「一塵」不光是普周法界,而且一塵之中的作用,亦復隨真如「起應萬差」。這「應」就是感應。眾生有感,真如就有它起的作用,所以說「循業發現」。眾生的業感,隨九界之緣,能夠顯現九法界;隨佛界之緣,現佛法界。不管是佛法界,還是眾生法界,或是其他的任何法界,全都是真如所現。真如有種種的作用,一塵亦爾,一切塵亦復如是,所以說「亦復萬差」。
《起信論》云。真如者自體有常樂我淨義故。清涼不變自在義故。具足如是過恆沙功德。乃至無有所少義故。經云。如此華藏世界海中。無問若山若河。乃至樹林塵毛等處。一一無不皆是稱真如法界。具無邊德。
這是《起信論》裡面講的,真如自體有「常樂我淨」之義,具足常樂我淨,「常」是真常。這「樂」就是所謂的法喜。「我」是真我。「淨」就是講本自清淨。所以叫「常樂我淨義故」。而且具有「清涼不變自在義故」,所謂「清涼」就不屬於熱惱,眾生有煩惱,所以墮在熱惱當中,真如是清涼的,而且不隨時間而改變。一般世間的禪定,於禪定裡,他雖然得暫時的清涼,但是八萬大劫後,終是落空亡,即使讓你修到非想非非想處天,仍舊不免生死,所以雖然清涼,但是不是真的。所以這裡是揀別於二乘、揀別於凡夫他們的受用。「自在」就是前面講的「一切皆能現」,所以說「清涼不變自在義故」。
「具足如是過恆沙功德。」是說從「體」起用,有種種的功德,或能夠「延促同時」,或能夠「大小相容」,或能夠「一多無礙」,或能夠「交參無礙」、「重重無盡」,這些都是功德。所以現在你們看到外道在那裡顯神通,那些都不算什麼,要講神通,在《華嚴經》裡面神通可多著呢!而且這些神通都是眾生本具,沒什麼好希奇的,所以佛說不要用神通來幫助眾生,就是要用講經來讓眾生明了實相的道理。所以你大可不必好樂神通,因為這些神通、德用都是眾生本具,而且絕對比你在外面看到的那些「鬼神附身」的神通,實在是大得太多了。這《華嚴經》的境界是能夠「芥子納須彌」,能夠「一念開為無量劫」,能夠使無量劫入於一念當中,這時空全部被它打破了,比一般的神通還厲害。能夠「手擒大千」,一個手掌內能夠握住大千世界,能夠「藕絲懸須彌盧之山」,能夠「以蚊腳為梯登」,能夠讓你爬至梵宮,種種都是不思議事,都是希有之事。比你現在看到的:他能夠知過去、知未來,那都是小兒科的神通,我們《華嚴經》裡面講的神通,那真是大神通。而且觀世音菩薩在《華嚴經》裡面「隨緣感赴、三十二應」,稱名馬上就能夠示現在眾生面前,相信大家念觀世音菩薩也都有這樣的感應,這些都是《華嚴經》裡面講的神通德用,都是自性的德用、自性的功能,而且一切眾生本來都具足。所以你不必去好樂,不必向外希求,你不用去求看誰幫你開天眼,你越開你就越糊塗,為什麼?講給你們聽,你們就曉得,有的是鬼上身,是他叫一些小鬼附在你的身體裡,讓你感覺好像你有神通,實際上是鬼通,不久你的陽氣就被那些鬼給吸掉,吸你的精氣,你就會開始衰老,才四、五十歲看起來像七、八十歲,因為陽氣都被他吸掉了。還有一種就是他會下藥,讓你眼睛好像可以看到一些東西,那個是幻象、幻覺,或是有一些藥可以開發出神通的,這種講的是「術通」。我們佛教講的神通,是講「道通」,也就是明心見性,它就不是一般的神通,所以叫「德用」。
「具足如是過恆沙功德。乃至無有所少義故。」「真如自性」具恆沙的功德,無有所少,所以,「經云。如此華藏世界海中。」這華藏世界海,就是講我們現在的這個華藏世界,娑婆世界在華藏世界中央,普照十方熾然寶光明世界種中,裡面的第十三重,屬毗盧遮那如來的教化區。所以我們也在華藏蓮華臺藏世界最中間,也就是蓮蓬的地方,這裡有二十重華藏世界,我們在第十三層。所以在華藏世界海當中,「無問若山若河。乃至樹林塵毛等處。」隨舉一物,隨舉一塵,「一一無不皆是稱真如法界。具無邊德。」所以常常看到人家問「祖師西來意」、「見性後如何」?祖師就隨拈一物,或是告訴你「庭前柏樹子」,就是告訴你「法法全真」,所以有人問永明大師:大師你是什麼家風?是什麼旨意?永明大師回答他,說:「欲識永明旨。門前一湖水。日照光明生。風來波浪起。」所以說「隨舉一物,無不皆是真如」,正是這華嚴的境界。所以禪宗開悟,跟你契入華嚴是完全一樣的,沒有任何的差別。永明大師的宗旨,跟華嚴講的「隨舉一法」無不都是稱真如法界,具無邊德,這道理是一樣的。永明大師讓你在肉眼當中見道,大慧宗杲禪師講:「肉眼見道,才是真見道。」你只是心裡面,心地法眼見道,不算是真正見,要肉眼見道。所以說「在事境界上會得者,道力壯」,他的道力就很強。但是如果只是「在文字上解得者,道力弱」。所以為什麼祖師教我們要在境界上能夠領悟、能夠見性,你知道沒有一法不是真如,所以說華藏世界「無問若山若河。乃至樹林塵毛等處。一一皆是稱真如法界。具無邊德。」正是此義。
所以永明大師的宗旨,相信你們也都很清楚。包括一切禪宗祖師的宗旨,亦復如是,只是「教下」用文字給你表達出來,禪宗它是從肉眼當中能夠悟得真心,肉眼當中直接見道,不是只有解悟而已。
依此義故。當知一塵即理即事。即人即法。即彼即此。即依即正。即染即淨。即因即果。即同即異。即一即多。即廣即狹。即情即非情。即三身即十身。
所以,依此義故,就是一塵具無邊德,依此義故,一塵即事即理,「事」就是事相,「理」就是法性。即人即法,「人」就是指有情眾生,「法」就是指一切的無情。即彼即此,即是彼,即是此,自他二相就沒有了。即依即正,即是「依報」即是「正報」,「依報」就是我們居住的環境,「正報」就是指我們自己,所以一塵即依即正。即染即淨,即是「染」即是「淨」,在一塵當中就具有。即因即果,所以說「因果同時」,為什麼?因為同一真性。
淨土宗有一句話講:「因果同時。為蓮故華。華開蓮現。華落蓮成。」講的就是因果同時,講眾生心即是佛心,是講因果同時。所以「華」跟「蓮」打開的時候,它代表因果同時,華開蓮現,華落蓮成,這「華落蓮成」就代表圓滿的修證。在我們淨宗裡面,有一首偈子是這樣講的。所以「即因即果」,「即同即異」,即是同即是異。一切同異相,一塵當中炳然顯現。「即一即多」,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即廣即狹」,廣跟狹沒有障礙,都在一微塵當中顯現。「即情即非情」,「情」是有情,「非情」就是無情。「即三身即十身」,即是法、報、應三身,即是如來的十身,包括所謂的「智身、應身、威勢身」等等的,有十種身。
何以故。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法如是。
說「理即是事,事即是理」,所以故名無礙,所以叫「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一切法本來如是。所以你學佛,是要了解一切法的現象是如何,而不是像一般外面教的,你去找這因,找它生起之處。你連問這個話都不必問,因為龍樹菩薩告訴你「無生」,諸法無生,既然無生,你這個問心,就應當除滅,在那裡思想發問、妄想顛倒的「根」就要除滅,不然你在這裡沒辦法看得懂這華嚴的境界。「華嚴」是超情離見,你一直在問為什麼、為什麼……,你就不能見性。所以為什麼《楞伽經》裡面佛破百八問,大慧菩薩這個也問、那個也問……,世尊告訴他:這些統統都是知見、都是顛倒。因為你一問,就墮在你的情想當中,所以你要用眾生心,要來測如來智,你測不了。如來直接給我們顯示什麼是真如法界。因為眾生心能夠生出別的,這個別的東西又再跟其他東西和合,又再生出別的,都是「有生」。所以在那裡妄想「雞生蛋、蛋生雞,先有種子還是先有樹」,實際上龍樹菩薩告訴我們:本來無生。那些都是眾生看到後面的現象,妄自揣測,在那裡顛倒。說是先有雞,說是先有蛋,這兩個都是不見性,都是墮在「相續相」當中。
所以你要明了華嚴的道理,你要把你從前這種「能所對待」的思惟方式打破。所以為什麼祖師做很多問難?為什麼給你講「中觀」?就是要破除你認為「有來處」、認為「有去處」。所以說一切法,無所從來,無所從去,唯心所現。就像你的夢境,是由你的心顯現,不是因為你夢中看到微塵跟微塵和合,來產生出夢境。夢境就是心一時頓現的。所以跟你講法界一時頓現,誰來頓現?就是眾生的心。但是歸根結底,來處不可得,去處也不可得,所以說為「無生」。說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說無生。「共生」就是和合生,也不屬「無因」生,不是沒有因。是什麼「因」呢?是真如所現。你用世間的思惟,用世語言欲入佛知見,是無有是處。所以你看到這裡,你會覺得怎麼想不通?「一塵當中怎麼會普周法界」?有些人就因此毀謗華嚴、毀謗大乘。其實那是他境界不夠,而不是釋迦牟尼佛的問題。是他沒有這樣的境界,所以說「真空滯於心首。恆為緣慮之場。」「實際」就在目前,但是翻成「名相之境」。今者釋迦如來破微塵出經卷,告訴我們法界之義,但是眾生就墮在「能所」當中、「相續相」當中,所以不能自悟、不能悟心、不能徹見華嚴法界。你們迷惑的地方,我直接給你們講出來,你就比較容易能夠契入。你們從前學的那些世間法,都是所知障,都是煩惱障。
現在佛門裡面還有人提倡要學儒家來作學佛的基礎,這是腦筋有問題。華嚴五祖圭峰宗密大師告訴我們:他從前學儒,所謂「髫專魯誥。冠討竺墳。」「髫」就是垂髫,小孩子的時候,他十二歲的時候學儒。「冠討竺墳」,「冠」是「弱冠」的時候大概是十八歲,「竺墳」就是指佛經。但是「俱溺筌罤。唯味糠粕。」意思是都墮在名相枝葉當中,只食佛法的「糠粕」,就像酒渣,米糠這種東西,並沒有得到真實的義趣。「幸於涪上。針芥相投。」涪上,這「涪」就是四川的涪水,在川北一帶,這涪水就是現在的涪江,接嘉陵江,嘉陵江是長江的支流,涪水就是現在的遂寧,四川的遂寧,以前是遂州,他在那裡得遇大乘的正法。「針芥相投」就是相互契合,「針」能被磁石所吸,「芥」就是芥子,能為琥珀所吸,所以叫「針芥相投」。講的是正極跟負極相吸,針芥相投。「一言之下。心地開通。」一軸之內,對於佛法全部明了。祖師說他從前學儒,就是墮在知見。俱溺筌罤,只學到佛教的名相枝葉,所以「唯味糠粕」。現在的人,你不看祖師怎麼學的,祖師是過來人,你還用你自己的想法、用你自己的顛倒妄見,來說學什麼儒家作基礎,祖師就已經講他親身的經驗了,他從小就學儒,所以處處都是所知障。印光大師也是這個樣子,歷代的祖師都是棄儒從佛。為什麼?因為那個就是世間的所知障,讓你沒有辦法契入啊。所以為什麼要修禪定?禪定破除你的知見,讓你的心不要妄想亂動,你再來看佛經,你才能看得懂,持戒就是讓你的身心不染世俗,你才能夠契入。所以你要把從前認為「有能所」、「有來處」,這種思想觀念放下,你才能夠契入「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的境界。
故十身互作自在用故。唯普眼之境界也。
所以說一塵能夠出生無盡,因為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十身互作自在用故,十身互作,所以一身能夠現十身,這「十身」後面會說。「唯普眼之境界」能夠見理事無礙、事事無礙,能夠見門門相即相入。一塵當中能出生無盡,這在華嚴宗裡面稱為「普眼境界」,所以說唯普眼之境界,你真的心地法眼通達了,在事相當中見道了,這個稱為普眼境界,這是成道,唯證乃知。
如上事相之中。一一更互相容相攝。各具重重無盡境界也。經云。一切法門無盡海。同會一法道場中。如是法性佛所說。智眼能明此方便。
所以說如上事相當中,不光一塵即事即理,即人即法,即彼即此,一切法相即都入一塵當中,而且互相容攝、法法容攝,人跟法可以容攝,人跟染淨可以容攝,都入一塵當中。所以說:「一一更互相容相攝。各具重重無盡境界也。」所以於一塵當中又隨舉一一法,前面說的「一切法入一塵」,現在到這一微塵裡面隨舉一法,又各互相容攝一切,所以名「重重無盡」,這是講第一重跟第二重。第二重裡面也是隨舉一塵,一塵當中又容攝一切法到第三重,也是「重重無盡」,正是各具重重無盡之境界也。所以「經云」:「一切法門無盡海。同會一法道場中。」一切法門,這個「法」就包含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法,不可說不可說,無有窮盡所以稱為「無盡海」,同會一法道場中。這一法道場,「一法」說是一微塵也沒有問題,因為一微塵之性即是一切塵之性,一微塵性即是佛性,所以說同會一法道場中,同入佛性之中。「如是法性佛所說。」諸法之性、諸法之真實義是佛所說,「智眼能明此方便」,但是唯智能知,法爾如是。這個「智眼」是《華嚴經》上的普智眼天王,普智眼天王為我們示現「普眼法門」,這是講「一塵出生無盡遍」。
下面有一個問答:
問。據其所說。則一塵之上理無不顯。事無不融。文無不釋。義無不通。今時修學之徒。云何曉悟。達於塵處。頓決群疑。
這是「問」,所以是佛學問答,現在外面有些佛學問答都亂問一通,不會問。你看祖師設問答,同時也是在開示學人。他講:「據其所說。」據前面所說,「則一塵之上理無不顯。」佛性全顯,「事無不融。」事跟事得以相融。「文無不釋。」一切的文章,都可以得到解釋。「義無不通。」這裡面的義趣都說得通。但是「今時修學之徒」,「云何曉悟。」要怎麼來明了?「達於塵處。」能夠見到這樣的境界、能夠契入這樣的境界。
這真的是要有開悟的人,才能夠回答這樣的問題。所以這是祖師自問自答,幫助我們後面要學佛的人、學華嚴的人,能夠於一塵當中,見到普眼境界,能夠見到「重重無盡」的境界,這是使眾生眼,當下變為佛眼,當下是「普眼境界」。
接著問:
且於一塵之上。何者是染。云何名淨。何者為真。何者稱俗。何者名生死。何者名涅槃。云何名煩惱。云何名菩提。云何名小乘法。云何名大乘法。請垂開決。聞所未聞。
這裡就是問:一塵之上何者是染?何者是淨?何者是真?什麼是俗?什麼是生死?什麼是涅槃?什麼是煩惱?什麼是菩提?什麼是小乘?什麼是大乘?請祖師為大眾開示。
所以祖師用一微塵就能夠解釋無盡的法界,這跟後面的〈金師子章〉有異曲同工之妙,他是用金獅子來解釋世出世間一切法。這裡是用「一微塵」,可見賢首國師辯才無礙。
我們直接看祖師回答:
答。大智圓明。睹纖毫而周性海。真源朗現。處一塵而耀全身。萬法起必同時。一際理無前後。
這裡講「大智圓明」,「大智」就是講眾生的般若智慧,本自圓明,所以「睹纖毫而周性海」,這「纖毫」就是一毫毛,隨舉一毛無不周遍法界。而「周性海」,「周」就是周遍,「性海」就是真性。意思是「真如自性,無不遍滿」。形容自性廣大無礙,所以「睹纖毫而周性海」。「真源朗現」,「真源」就真如,朗然顯現,所以,雖然在一塵之中,而全身獨耀,如來的法身全體顯現、如來的十身全體顯現,所以說「真源朗現,處一塵而耀全身」。
「萬法起必同時」,萬法一起則一切起,一成則一切成。《無量壽經》講:「圓滿昔所願。一切皆成佛。」這就是表示法藏比丘契入了毗盧性海、契入了華嚴三昧,圓滿成佛。所以說「萬法起必同時」,一起則一切起,一真則一切真,一假則一切假,「真、俗、中」這三諦都同時起作用,是染、是淨、是大、是小,是情、是非情都同時而起。就像隨牽一髮而動全身,你全身都有感覺,這是講「萬法起必同時」。「一際理無先後。」皆是一際、皆是一心,沒有前後的差別。
下面祖師仔細分別,他說:
何以故。由此一塵虛相。能翳於真。即是染也。由此塵相空無所有。即是淨也。由此塵性本體同如。即是真也。由此塵相緣生幻有。即是俗也。由於塵相念念遷變。即是生死。由觀塵相生滅相盡。空無有實。即是涅槃。由塵相大小皆是妄心分別。即是煩惱。由塵相體本空寂。緣慮自盡。即是菩提。由塵相體無遍計。即是小乘法也。由塵性無生無滅。依他似有。即是大乘法也。
這是解釋他前面的問答,祖師用一微塵能夠涵蓋諸法。這裡是仔細解釋。他說:何以故,「此一塵虛相」。塵相是虛的,所以「能翳於真」。因為眾生不了,隨著境界,迷失真如。所以「即是染也」,則就稱為染法。「由此塵相空無所有」,雖然是染,但是相是虛妄的,你現在覺悟了,明了了,塵相空無所有,所以「即是淨也」,所以說「即染即淨」。
「由此塵性」,一微塵之性。「本體同如」,所以說依真而起,所以「即是真也」。「由此塵相緣生幻有」,因緣所生,虛幻而有,所以即是俗諦,即是世俗之法,因為世俗之法,緣生如幻,「即是俗也」。它這裡講的真、俗、染、淨,都涵蓋著一切法,都涵蓋著一切諸法。所以不要只想到佛門的名相,要想到名相的意義。講真諦理、講俗諦理,「俗諦」就是世俗法,世俗的世間法,就是你們現在在世俗當中種種的作用,無不都是緣生幻有,所以說一塵亦復如是。
「由於塵相念念遷變,即是生死」。「塵相」會毀壞,會變異,所以念念遷變,這個就是生死。「由觀塵相生滅相盡」,觀塵相即是無生,生滅相盡,空無有實,即是涅槃。所以祖師為我們開示出來,一塵確實含攝諸法。「由塵相大小皆是妄心分別」,所以即是煩惱。為什麼會見有塵相?妄心分別,就是塵世煩惱。「由塵相體本空寂」,講塵體本空,所以緣慮自盡,種種攀緣亦復不起。眾生為什麼能見虛妄相?因為有「緣慮」,現在妄相既然空了,「所相」既空,「能緣之心」亦復空寂。就像六根攀緣六塵,才產生出「識」,既然你了知六塵它空,能緣之心亦復空寂,所以「根塵具盡」,說「盡」,不是「滅」,你就能夠知道它當下是「空」,所以說「緣慮自盡。即是菩提。」
下面看,「由塵相體無遍計。」小乘認為眾生現在看到的、所接觸到的這些,都是貪瞋癡所感招的現象,但是他把貪瞋癡化空。塵相體無遍計,是說離開了遍計所執。「遍計所執」就是你的妄心在境界上不斷地攀緣,所產生出的種種煩惱,叫「遍計所執性」。「遍」就是在境界上攀緣。「計」就是思量分別計度。產生出執著,就叫「遍計所執」。那為什麼會有「塵相」?是遍計所執而生。塵相,你觀其體,沒有遍計,但是你的妄心分別而已,所以「即是小乘之法」,「滅色入空」即是小乘法。觀塵性依他似有,小乘是觀無遍計,它不達不生不滅,不達煩惱即菩提。知道為什麼會有微塵?是依他似有,所以小乘它離開了遍計所執,得的是偏真涅槃。
但是大乘知道,一塵之性不生不滅,知道煩惱即菩提。知道一切法不生不滅,離開了依他起性,而證圓成實性,所以即是大乘之法。
如是略說。若具言之。假使一切眾生懷疑各異。一時同問如來。如來唯以一塵字而為解釋。宜深思之。
這裡確實很深,所以要你們要先讀過。祖師這裡做一個總結,「如是略說。若具言之。」總的來說,假使一切眾生懷疑各異,都有疑問,各各不同的疑問,一時同問如來,同問釋迦牟尼佛,或是你到極樂世界去,清淨大海眾一時同問阿彌陀如來,如來唯以一塵字而為解釋,你就知道如來的辯才,確實無礙。這裡確實難懂,所以教我們「宜深思之。」我簡單跟大家這樣講過。
下面引經來作證明。
經云。一切法門無盡海。一言演說盡無餘。依此義故。名一塵出生無盡遍。
「一切法門無盡海,一言演說盡無餘」,所以唯以一「塵」字來作回答,「依此義故」,名為「一塵出生無盡遍」。所以,一塵既爾,一切塵亦然。這都是我們「真心本性」本來就具有如是性德,這就是真心的功德,在一塵當中圓滿顯現。
所以萬法起必同時,一塵出現,一切塵都具有圓滿佛性的德用,我不要講那麼複雜,簡單跟你們講就是這樣子。所以隨一一塵,一舉手一投足,無不皆是海印三昧,無不皆是華嚴三昧。所以為什麼以前祖師的徒弟在讀《楞嚴經》時,讀到「如我按指。海印發光。汝暫舉心。塵勞先起。」他這徒弟不解,去問他的和尚,和尚說「都是海印發光」,這「釋迦老子,好與三十棒」。依《華嚴經》來說、依根本法輪來說,實際上確實都是海印發光,只是祖師為我們解釋它光明的程度:一塵含容一切法。不然,你說同樣是發光,以前的鎢絲燈泡也是光,現代化的燈泡也是光,蠟燭也是光,到底它發什麼光?這裡祖師跟我們講「一塵出生無盡遍、一塵普周法界遍」,這就是講光的功能。你現在沒辦法契入,沒有關係,給你種個善根,你到極樂世界去,馬上就見到。但是在這裡一樣要熏習,因為你熏習這境界可以消你的業障,讓你的心不要那麼著相。所以你這一會「妄盡還源觀」,一次沒聽懂,請你要多聽幾次,因為不可能聽一次就懂。所以賢首國師在世的時候,講《華嚴經》講三十遍,如果壽命還夠,講四十遍、五十遍。他的徒弟清涼國師,一生講五十遍《華嚴經》,要是壽命還夠,還可以繼續講,就是因為這不是聽一次你就能夠理解的。
三者一塵含容空有遍。謂塵無自性即空也。幻相宛然即有也。良由幻色無體。必不異空。真空具德。徹於有表。觀色即空。成大智而不住生死。觀空即色。成大悲而不住涅槃。以色空無二。悲智不殊。方為真實也。
這是講「一塵含容空有遍」。相信前面講「一塵普周法界」、「一塵出生無盡」,再來看這個「一塵含容空有遍」,你的壓力就不會這麼大,因為只有兩個,「空」跟「有」而已。不過,「空、有」也是代表一切法,你在《華嚴經》中,在解經時,你要知道,隨舉一法無不都是具一切法,稱真如法界,具無邊德。它裡面沒有凡夫所謂「染、淨、高、下、對待、能所」,它就是講諸法實相。這裡講「一塵含容空有遍」。「謂塵無自性即是空也。」這是說塵相本虛,即是空也;「幻相宛然即是有也」雖空卻不礙幻有,所以即是有。所以一塵能含容空有,一塵即空即有。
「良由幻色無體。必不異空。」這虛幻的色沒有自體,所以不異於真空。這裡的「空」要搞清楚,沒搞清楚,你就會變成「斷空」。「斷空」就跟「實色」相違背,它不能容色。在《華嚴法界觀門》第一個「真空觀」裡面,就會跟你講得很清楚,這裡巧妙地引用「真空觀」讓我們知道。所以說「良由幻色無體。必不異空。」「真空具德。徹於有表。」所以,「有」是即空之有,「空」是即有之空。這裡說的「空」,不是屬於二乘斷滅空,或是後面講的三種亂意空,《寶性論》裡面有三種亂意空,在後面就會講到。它不屬於這種斷空、頑空,或滅色空。它是講「真空」,經典裡面講「妙有」,所以說極樂世界是妙有,「妙有即是真空,真空即是妙有」。有人毀謗淨土,他認為極樂世界是化城,不是真實之法,這就是他不懂《華嚴經》的義趣,他不懂得如來真實的境界,因為華嚴會上普賢菩薩勸大家求生淨土,結歸在西方極樂世界,這是事實。這顯示極樂世界不是二乘這種化城的境界,如來在法華會上講的化城是指二乘,不是指西方極樂世界。「真空具德。徹於有表。」這有表就是徹於有上。一切的「有法」無不是真空所現,所以觀色即空。《心經》講:「色即是空。」這「空」就是真空。所以「成大智而不住生死」,色即是空,你不墮在色當中,所以有大智慧,不住於生死。觀空即色,知道空即是色,起大用,就「成大悲而不住涅槃」,成就大悲心,不住涅槃;一般二乘人是住在涅槃當中,他不知道色空無礙,他只知道滅色入空,他沒有大悲心,所以不圓滿;大乘不住生死也不住涅槃。
「以色空無二。悲智不殊。方為真實也。」色、空完全相同,悲、智不殊,這才是真實。
《寶性論》云。道前菩薩。於此真空妙有。猶有三疑。一者疑空滅色。取斷滅空。二者疑空異色。取色外空。三者疑空是物。取空為有。
《寶性論》裡講「道前菩薩」,也就是還沒有見性以前,都稱為「道前」,沒見性都稱為道前菩薩。「於此真空妙有。猶有三疑。」對於「真空妙有」他搞不清楚。第一個,「一者疑空滅色,取斷滅空」。就像二乘入於偏真涅槃,他滅一切見聞覺知,也就是色,因為有見聞覺知,他就能夠觀色,他滅掉了。所以他「內守幽閑」,這是二乘人證阿羅漢。「疑空滅色」,所謂「疑」就是不解,他入於空寂當中,入於偏真當中,不起種種造作故名「滅色」,取斷滅空。
「二者疑空異色。取色外空。」疑「空」跟「色」相對,在色外取空,認為煩惱之外有個菩提,這就是道前菩薩的疑惑,還沒見性以前就有這樣的疑惑,相信大家都有這樣的疑惑,所以這疑惑要消除。「疑惑」就是不解,你不是懷疑大乘,你是不解大乘。這「疑」有好幾種意思,那你是不解,所以說疑空異色,取色外的空。
「三者疑空是物。取空為有。」把「空」當作是一物,以為空是有的,有個空,所以取空為有,這些都是疑惑。
今此釋云。色是幻色必不礙空。空是真空必不礙色。若礙於色即是斷空。若礙於空即是實色。
前面講過,色是幻相,必不礙真空,跟真如沒有任何的相妨礙。所以,色是幻色,一切現象本體如幻,就如同夢中的境界,你作夢的境界,夢中見種種色相,並不礙於你的心。要是你在夢中,你還能夠清楚知道自己在作夢,你就能夠自在,你就可以「要大則大,要小則小」,因為你知道夢中的境界,這個「色」是虛妄的,一切法是虛妄的,所以說「色是幻色,必不礙空。」「空是真空必不礙色。」
在夢中,這心即是真心,在夢中的境界當中,跟色也沒有妨礙,所謂「幻化空身即法身」正是此意。「空是真空必不礙色」講得非常地清楚。「若礙於色」如果空會礙於色,那「空」就是斷空。為什麼?因為斷滅空才跟實色是相對的。佛門講的「真空妙有」就是剛才所說的,它是一切的空、有都沒有障礙。
如果這個空是斷滅空的話,那必然礙於色,因為色就是實色。既然色是幻色,空是真空,真空跟妙有就沒有障礙。「若礙於空即是實色。」剛才說:如果這色跟空不能相容的話,那這色是實色,空是斷空。這是祖師大德告訴我們的,你先直接聽進去就可以了。想要詳細地分別,其實還是要去看《楞嚴經》,你才能知道到底是為什麼。佛法還是可以問的,《楞嚴經》裡面會解釋清楚。但是你要知道,佛的解釋,還是為了要破除你的「問」,佛法不是無因論,但不是要讓你一直問,不是要讓你不斷地找原因。
像世間的科學家,說他發掘宇宙萬有的本體,實際上他那個是無因論,為什麼?因為他根本找不到因素,他只能說:現在找到的是這個原因,沒幾年又找到別的原因了,一下有這個說法,一下有那個說法,他講的又被推翻了,因為他墮在「相」當中,在現象界當中去找,他不了解「諸法實相」,所以他永遠找不到源頭,不知道萬法就是你現前這一念心所生。他們一直在量子力學上面找,一直在太空物理上面找,絕對找都找不到。還有出家法師去引太空物理學來解釋佛經,那是走偏了,根本沒有必要,因為跟佛經是不相應的。所以你看這類法師在引用太空物理學講經,學到後來,無法離相,自己都變成個俗人,可知完全不解真如實相。
祖師大德那個時候沒有現在科技這麼發達,照樣見性,為什麼?因為「見性」只是見自己的本來面目而已,見自己這一念心而已,並不是向外尋求色相,或是找個「寂滅」,找個「斷空」來安住,或是去發掘色相當中,看它是怎麼來的,那些都是著相。明明《心經》就已經講出這世界怎麼來的,它很清楚地告訴你:「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只要你不著相,你就能夠見到本來,你就能夠見到法界重重。
如一塵既具如上真空妙有。當知一一塵等亦爾。
一塵如是具真空妙有,一切塵亦復如是。
若證此理。即得塵含十方。無虧大小。念包九世。延促同時。
如果你能夠證得此理,你就見得到「塵含十方,無虧大小」,沒有所謂大、小的分別,小能容大,大能入小。「一念包九世」,「九世」就是過去、現在、未來。過去、現在、未來當中又各有過去、現在、未來,「三乘以三」等於九,悉入一念當中,一念能開為九世,九世收為一念。所以華嚴杜順和尚的〈漩澓頌〉云:「一念照入於多劫。一一念劫收一切。」這就是一念能開為九世,能夠使延促同時。所謂的「延促同時」,不是神變。其他的大乘經當中,有很多都是神變,一念展開來為無量劫,它有的是神變,但是這裡講的是「法爾如是」、「緣起實德」。所以二祖雲華和尚說:華嚴所說的是「因果緣起,理實法界」這是華嚴宗的宗旨。可以延促同時,念包九世,它不是神變、不是神通,不是你證得以後才有這樣作用,而是現在就是這樣子,所以跟一般的神通又不同。神通有的是外力,或是菩薩的神變。
故得殊勝微言。纖毫彰於圓教。奇特聖眾。輕埃現於全軀。迥超言慮之端。透出筌之表。
所以說「故得殊勝微言」。一句話、一個字、一毛頭許,圓滿的教海全體顯現,所以說「纖毫彰於圓教」。「輕埃現於全軀」的「埃」是非常微細的,非常微小的。 在微塵當中,能現無邊的諸佛,在光中能化無數的諸佛,所以說「奇特聖眾,輕埃現於全軀」。「迥超言慮之端」意思是「不可以用言語來形容」。「透出筌罤之表」,「筌罤」就是陷阱,就是殺生的工具:捕獸網,捕兔子、捕魚的……,稱為筌罤。超出於一般的言表當中,超出於「能所」當中。佛門常把筌罤當作是「著有」或是「著空」,或是著在相上,都算墮筌罤之中。所以圭峰大師說他還沒有真正遇到華嚴以前、還沒有遇到大乘法以前,學那些儒家、學那些佛法名相,都害他墮於筌罤當中,「俱溺筌罤,唯味糠粕」,只吃了佛法的糠粕而已,沒有得到真實的義趣、沒有得到真實的受用。所以祖師說他怎麼修行的,我們自己要警惕,不要再走那些不該走的冤枉路、再走錯的路。
經云。如有大經卷。量等三千界。在於一塵內。一切塵亦然。有一聰慧人。淨眼普明見。破塵出經卷。廣饒益眾生等。
《華嚴經》講:有大經卷,量等同三千大千世界。這三千大千世界是舉一個世界同時入於一微塵當中,所以說這經的數量、體量有多大,就如同三千大千世界這麼大,入於一微塵當中。這「經卷」就是指我們的佛性。所以說「量等三千界。在於一塵內。一切塵亦然。」一一塵中都有等大千之量的經卷。有一「聰慧人」,這是指佛。「淨眼普明見」,佛成道了,知道諸法實相,所以「破塵出經卷,廣饒益眾生等」。這「塵」就是指塵勞,讓你著相的這些習氣業障。貪、瞋、癡、慢、疑都消除,叫「破塵出經卷」。「經卷」就是指真如自性。所以說「破塵出經卷,廣饒益眾生等」,眾生依之修行,能夠自己成道,而且廣饒益眾生。佛為眾生破塵出經卷,讓我們知道一塵含容空有,一塵出生無盡,一塵普周法界,也算是破塵出經卷的義趣。
若據理而言。即塵眾生妄計。經卷即大智圓明。智體既其無邊。故曰量等三千界。依此義故。名一塵含容空有遍也。
這「塵即是眾生妄計」,「塵」就是眾生的妄想分別。「經卷即大智圓明。智體既其無邊。故曰量等三千界。」所以《華嚴經》講,這「塵」在事相上,「塵」不光是指微塵而已,也可以代表煩惱塵勞。煩惱之性即是全體佛性,即是全體法界,這在一般二乘法裡面、儒家裡面是沒有的,《弟子規》那是根本不會有。因為那些外道典籍都是讓你墮在塵勞當中,墮在「男女相」當中,墮在「過去、現在、未來」三際相當中,你去學的那些東西,本身就是輪迴的人寫出來的話,只會讓你輪迴而已,不可能成道。釋迦牟尼佛是成道的人,所以說出的法,能讓眾生出三界,能夠開啟本有的大智圓明。這裡講:「智體既其無邊。故曰量等三千界。」智慧無邊,所以說量等三千界。《華嚴經》裡面,不光這塵是微塵,微塵裡面確實具足無邊法界,確實具足一切諸法。所以告訴你「即染即淨、即同即異、即一即正、即事即理」,都入一塵之中。
所以你在解經時,心量要廣大,不能只去找特定的意思,或只有一種意,要廣開解義味。所以你真正看了《華嚴》,你才知道佛家的富貴、佛法的高深,這一部是華嚴的奧旨,你在這裡用心,你可以略微體會到真的是佛法無邊,超出你的思量,超出你的凡情,超出你的見解,確實如同《華嚴經》上講的「一塵含容空有、一塵出生無盡、一塵普周法界」。確實如同《妄盡還源觀》這裡講的一樣,這是確確實實的,佛沒有妄語,這裡講的「塵」也不是拿來表法的,只是方便告訴你說,它可以代表你的塵勞煩惱,也可以代表一微塵,所以這叫「託事顯法生解門」,藉由事上的法來顯示一切諸法,所以你的心量要廣大,要廣開解義味。「依此義故。名一塵含容空有遍也。」準此意故稱為「一塵含容空有遍」。
自下依此能遍之境。而行四德。
自性具德,而行四德。
謂依前一塵能遍之境。而修四種行德。
所以它是猶如鉤鎖,環環相扣,但是又不妨「一能攝多」,隨舉一觀能夠統攝六觀,隨舉一門能夠統攝諸門。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這是一德。
一者隨緣妙用無方德。謂依真起用。廣利群生。眾生根器不等。受解萬差。樂欲不同。應機授法。應病與藥。令得服行。
第一個叫「隨緣妙用無方德」,知道「真性」能遍,依能遍之境行四種行德,第一個就是「隨緣妙用」。什麼叫做「隨緣妙用無方德」呢?就是從真起用,一直強調從真起用,廣利群生。所以「菩薩行」是從真起用,不是從你的愛欲心起用、從你的世間情見起用,而是知道「同體大悲」,從真起用,廣利群生。「眾生根器不等」,眾生有種種不同根器,不同的生活環境。「受解萬差」,每個人理解的程度都不一樣。「樂欲不同」,想要的東西不同。有的人想要聽簡單的法,也就是略說;有的喜歡廣分別,也就是詳細地說明;有的喜歡單持佛號,有的喜歡參禪,有的喜歡持咒,有的喜歡禮懺,這都是樂欲不同。
「應機授法。應病與藥。令得服行。」重點在於應機說法,能夠應病與藥,眾生是什麼病,就給他什麼藥。重點是:給的必須是藥,是佛法,不是給世間法,給世間法,那你是在給病,不是給他藥,你用世間法來教他,他只會病得更深,病得更嚴重而已。
《維摩經》中具明斯義。
《維摩經》中很清楚地把這意思講出來。
又以大悲故。名曰隨緣。以大智故。名為妙用。又不壞假名。而常度眾生。故曰隨緣。了知眾生性空。實無度者。名為妙用。又理即事故名隨緣。事即理故名妙用。又真不違俗故隨緣。俗不違真故妙用。又依本起末故隨緣。攝末歸本故妙用。
這裡是講「隨緣」跟「妙用」。以大悲故,能夠利益眾生,是隨緣;以大智故,所以從體起用,名為妙用。又不壞「假名」,假名是虛假的名字。「而常度眾生」,為你說種種法,所謂「三乘五性皆醒悟」,「三乘」是講聲聞、緣覺、菩薩三乘,「五性」是指善性、惡性、定性、不定性、闡提五種不同根性的眾生,也就是包含一切眾生的根性。能夠方便常度眾生,所以名為「隨緣」。但是了知眾生性空,實無度者,會歸真性,名為「妙用」。
又理即是事,故隨緣,這是講從體起用,顯現種種差別萬相,起種種的大智光明,故名隨緣。事即是理,故是妙用,事依理而成,所以稱為妙用,會相歸性叫妙用。又真不違俗故隨緣,說真諦法不礙俗諦,所以隨緣。要知道「真不違俗」,現在的人用俗諦教化眾生,馬上自己都變成俗人。如來說三乘法,如來還是如來,所以他真的是「真不違俗」,如來能夠隨緣說俗諦法,能令眾生悟得真如,所以叫「俗不違真」,故叫做妙用,這才是攝生。所以你懂得佛法,懂得佛經裡面所說的義趣,你就用佛法去教化眾生,你就用眾生日常生活當中,接觸到的東西來舉比喻,讓他了解什麼是真如佛性。所以佛常用水、用虛空、用夢境等等的這些比喻,讓眾生來了解佛性,這就是隨緣妙用。說俗諦法,俗諦就是舉你在世間能夠懂得的東西,來譬喻說法,所以「真不違俗,俗不違真」。又依本起末故隨緣,「末」是枝末,所以你看講的有大乘、有小乘、有人天乘。所以為什麼如來出世先講《華嚴》,先講根本法輪。因為眾生不懂,才從本起末,講阿含、講方等,裡面有兼講五戒十善等等,這就是從本起末,叫隨緣。到最後法華涅槃,就「攝末歸本」,叫妙用,這就稱作「隨緣妙用無方德」。
第三講
前面從顯一體,起二用,講到示三遍。那麼這三遍當中,有「一塵普周法界遍」,即是於一微塵當中能周遍世界,也就是一微塵能夠普周法界。這「法界」不是只有指地球,還包括盡虛空遍法界,所以叫「一塵普周法界遍」。因為一塵即是全體佛性,佛性充滿法界,所以塵亦復如是。
第二個「一塵出生無盡遍」,講「遍滿」不光是一塵遍滿法界,一一法界皆入於一塵當中。所以一塵當中,有盡虛空遍法界六道四生,上至諸佛,下至阿鼻地獄的眾生。那麼在此一塵中的一切法界,隨舉一塵亦復遍攝一切法界,所以說「一塵出生無盡遍」。這都是我們真如自體「緣起實德」的作用。不是你用神通或是你修證所能得到的,因為「法爾如是」,即使你墮在凡夫,事實還是如是。就像天空的太陽被烏雲遮蔽了,並不是太陽消失了。眾生被無明煩惱遮蔽了,並不是佛性的作用消失了。所以你透過修行,只是恢復本來而已,見到本來面目,發起本有的德能,所以說「不假造作」。這就是大乘的道理。
第三個「一塵含容空有遍」,在一塵中含容空有,一切對待的、一切相、一切理,它都含容,所以叫「含容空有」。這「空有」就是講「真空妙有」。佛在經上講的一切的「理事」它都含容。所以內文裡講到:「奇特聖眾。輕埃現於全軀。」所謂「輕埃」這「埃」就是塵埃。於一塵當中能夠顯現全身,「現於全軀」,自在沒有障礙,任運隨緣。這個就是《華嚴經》所說的:「於一塵中塵數佛。各處菩薩眾會中。無盡法界塵亦然。深信諸佛皆充滿。」即塵中有諸佛,塵中能現佛身,所以說「奇特聖眾。輕埃現於全軀。」這都是涵蓋在「一塵含容空有遍」裡的功德,也是自性緣起之實德。也是我們眾生本有的德用,不假造作。
以上是我們前面所講的內容。
自下依此能遍之境。而行四德。謂依前一塵能遍之境。而修四種行德。
我們前面講到,猶如鉤鎖,環環相扣,但是又次第宛然,不妨一即是多。所以前面賢首國師說:不妨隨舉一門,能夠攝六門;隨舉一觀,含攝全部觀門。這在一開始就有講到。文中這裡講的「依此能遍之境」,是說:既然心性無障無礙,依此三遍而行四種行德。
第一個:
一者隨緣妙用無方德。謂依真起用。廣利群生。眾生根器不等。受解萬差。樂欲不同。應機授法。應病與藥。令得服行。
「隨緣妙用無方德」,這「隨緣」就表示它能夠隨眾生心「應所知量」,能夠隨緣起用,沒有任何的障礙,所以稱為「無方」。眾生有感,心性就有應,所以經典上講「隨緣起用」。這裡說的「謂依真起用」,是依真如而起作用廣利群生,所以我告訴你,學佛你要依真性、依真如,不是依世間法,不是依你的情見。你依著情見、依煩惱習氣,都是墮在愛見分別當中。不管你家庭和樂不和樂、你的事業順不順……,那些都是情見,都是煩惱。所以你要識得它空,知道都是緣生如幻、如夢幻泡影。要了解「什麼是佛法」?了解真如自性,要依真起修、依真起用,廣利群生。所以不光佛依真起用,廣利群生,我們修行也是這樣,要依於「真如」行四種行德,所以後面的四種德,都是依真起用。而且依前面「能遍之境」,於一塵當中、於一切塵處,每一德都遍滿。就是前面所說的依真起用,德德俱遍,廣利群生。
那麼「眾生根器不等。受解萬差。樂欲不同。」眾生有不同的根器。「受解」就是現在人講的理解力。受解則有「萬差」,則有「不同的」理解力,所以說「受解萬差」。心裡習氣不同,所以「樂欲不同」就是:想要的各不同。佛都能應機說法,應病與藥,令得服行。或是廣分別,或是略說;或說一字陀羅尼,或說多字陀羅尼。所以說法門無量,殊途同歸,都是講同一樁事情。
這裡講「應機說法,應病與藥,令眾生能夠服行」。這裡講的「說法」,特別要注意,絕不是說世間話、不是說不了義法,那些東西都是讓人墮落輪迴的,所以不算是德行。你不要看世俗人在講德行什麼的,有時候他只是圖個善人的虛名。佛法講的「德」是講離相,是講「稱性之德」,所以說依「真」起用,佛應機說法,舉種種的譬喻言詞,讓你明了大乘。所以《法華經》說:「我此九部法。隨順眾生說。入大乘為本。以故說是經。」佛講的種種法,九部法,大乘、小乘、人天乘,目的是要你學一乘了義,能明白這方向,就能夠令眾生得到佛法的利益。
《維摩經》中具明斯義。
在《維摩詰經》裡面有講到這個義趣。
又以大悲故。名曰隨緣。以大智故。名為妙用。又不壞假名。而常度眾生。故曰隨緣。了知眾生性空。實無度者。名為妙用。又理即事故名隨緣。事即理故名妙用。又真不違俗故隨緣。俗不違真故妙用。又依本起末故隨緣。攝末歸本故妙用。
這是為大家解釋「隨緣」與「妙用」。什麼叫「隨緣」?什麼叫「妙用」?
以大悲故,能夠隨緣地廣度眾生。所以現在人講的「隨緣」跟佛門講的「隨緣」,在認知程度上有很大的差異。世間人講的隨緣,很多都是隨他自己的習氣,就像當我們在勸人家:要吃素、要修行、要持戒,就有一些不如法的出家人、比丘、比丘尼在那裡說「你要開緣」。問題是:你開什麼緣?你是在開地獄之緣、開輪迴之緣,像這種緣就不能開。所以,佛為眾生制戒就是開緣,持戒就是開緣,開成佛之緣,讓眾生依戒、依著正法修行來成佛。所以要清楚,佛果無上,不可言說,故《法華經》講:「以方便力故。為五比丘說。」這就是開緣。菩薩戒是「光明金剛寶戒」,非青黃赤白黑,非大小非方圓,離一切名字相,離一切言說相,取不得捨不得,你要怎麼契入?所以方便說有「十重四十八輕」,讓你來契入,這個就是開緣,是開眾生成佛之緣,不是開墮落之緣,不是開殺生之緣。
講「隨緣」是要隨順佛法之緣,隨順成佛的緣,不是隨順你世俗的緣。所以講「隨緣」是大悲,以方便力故,為五比丘說。如來有大悲心,入五濁惡世,示現八相成道,為眾生示現捨兜率、示現處胎、示現降王宮,他知道眾生貪著,所以示現出家……示現降魔、示現馬麥之報,最後示現涅槃,這些都是如來大悲隨緣起用。所以說大悲故,名曰隨緣。「以大智故。名為妙用。」告訴你,在這些種種示現當中,唯是一念、唯是一心,不離寂滅、不離本處而能示現八相成道,這叫「妙用」,這「妙用」是從體起用,攝用歸體,所以叫妙用。所以說「以大智故。名為妙用。」這個「大智」可以鑒真,讓你徹見真如。
「又不壞假名。而常度眾生。故曰隨緣。」不壞假名就是善立假名。佛不壞假名,常度眾生,所以佛善說法,立種種名相,告訴你「真性」又叫「如來藏」,又叫「真如」、又叫「法界」、又叫「法住」、又叫「第一義」等等的。隨眾生的根器不同,隨眾生受解萬差,善巧說法,善巧教化,舉種種譬喻言詞,以種種方便力,度化眾生,所以說「不壞假名,常度眾生」,這叫隨緣。那麼,「了知眾生性空。實無度者。名為妙用。」剛剛是舉佛為例子,而我們自己在幫助眾生的時候,要知道「實無眾生可度」。可是現在有些出家法師,他看到人家往生了,他就趕快說:「你看他都是因為有聽我的話」。其實,人家是依著佛法修行求生淨土。說實話,就問你,你有什麼法?佛弟子所說、佛弟子所作一切,皆歸三寶,即使出家人也是一樣。所以《大乘起信論》一開頭就講「歸命偈」,《華嚴經疏鈔》、《華嚴探玄記》等等的祖師著述,一開頭全部歸命三寶,而且還希望三寶能夠加持他、加持看的人。所以真正有修有德的人不敢居功,認為人家是因為看他的、聽他講的才有成就,這都是「我相」重。賢首國師有修有證,清涼國師也是有修有證,都不敢居功。你不是看人家有點功行,你就趕快說:「他是我的弟子,他都是聽我講經」。這樣是不可以的,你要知道,都是釋迦牟尼佛慈悲教化,都是佛菩薩的智慧,沒有釋迦牟尼佛你永遠都不會懂。要知道,全都是依正法而成就,不是依人而成就,所以佛說是「依法不依人」。
在現代佛門裡面,很多這種為了要出名,為了要名聞利養的人,就會趕快說「這個神變都是因為他」。比如說:在台灣有颱風,這些人在佛門裡面搞迷信、搞名聞利養,他就會說:「你看!都是因為我在台灣,所以颱風就不來了。」那在台灣還有很多沒學佛的,還有很多邪知邪見的呢?颱風一樣沒來啊!所以不要往自己臉上貼金,以為你貼上金就能夠作佛。真正祖師大德度眾生,不作度眾生想。眾生是自悟自度、自性自度。做弟子的要懂得「尊師重道」,這其中最重要的還是要「重道」。因為師是「依道而教,依法而教」。因為和尚是「依正法」,他為你開解,破除你的迷惑,使你心得清涼,所以你尊重他,這個才叫「尊師重道」,絕不是盲從,不是一味迷信。所以在現代,就有很多這種出家人,真的以為自己有什麼本事能度眾生,說自己度了多少鬼。很多做法會的人,很喜歡這樣講,又說看到什麼瑞相,看到什麼鬼神來告訴他,說他:法會做得有多好,有多少鬼都因為他往生淨土了。那怪了,這個來說話的鬼怎麼沒往生?那若真有本事,你自己能不能去呢?
所以說「度眾生」,實無眾生得度。為什麼?因為眾生性空。你真正了解諸法實相,你就沒有所謂「有眾生可度」,因為眾生性空。所以地藏菩薩講:「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為什麼說地獄不空,不能成佛呢?告訴你:因為地獄本空。如果你空不了心中之地獄,決不能成佛啊。所以說「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因為眾生就是:一切的「有法」、一切的「無法」,「有無相對」都名為眾生。「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就是你知道眾生性空,方能證得菩提。所以叫:「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這是憨山大師教的。你雖然幫助眾生,但不作功德想、不作度眾生想,這個很重要,佛亦復如是、祖師亦復如是,這個叫作「妙用」。為什麼?因為歸於真如自性,所以稱為「妙用」。
「又理即事故名隨緣。」理即是事,因為「事」全體是「理」,它能夠「隨緣」,事上千差萬別,所以理能隨事應用,所以「理」即「事」,故名隨緣。雖然用,全「事」即「理」故,所以叫妙用。
「又真不違俗故隨緣。」講真諦不違俗諦,「俗諦」就是告訴你:這個世間因緣和合,只是假名。這叫俗諦法;真諦法是直接告訴你「性空」、「真俗圓融」、「真」跟「俗」又宛然。不懂的人,就沒有辦法和融,有些人雖嘴說「和融」,實際上他也搞不清楚,只要一詰問,他就破功了。我們把實際的道理跟你講,讓你知道:「真」是什麼?「真」是佛性,「俗」是佛性之用。所以「如空印空」,哪有不和融的道理?
所以說「真不違俗。故名隨緣。」在俗諦法上因果歷然,位次宛然,種種的森羅萬象差別,分毫不差,該守的規矩都守,這就是「真不違俗」,所以名為隨緣。「俗不違真」,所以叫妙用。雖然隨緣,就像《華嚴》講的:一一位雖然次第宛然,但是,不妨一位攝一切位,俗不違真。不妨「初發心便成正覺,成就慧身不由他悟」。不妨即凡身成佛身,所以不妨你往生淨土,雖然居下下品,得彌陀全體的受用。
所以,你不了解經教,你就不曉得極樂世界有多麼殊勝。真的是「經教易懂,淨土難知」。我自己學經教,對這一點確實有很深的感觸。《金剛經》容易、《心經》容易、《華嚴經》容易,但淨土難知!一般人不懂,輕看了西方極樂世界,他不知道為什麼能「一位即是一切位」。一旦往生淨土,即使是五逆十惡、具諸不善,也能夠頓超,也能夠同佛受用!這叫「俗不違真故妙用」。
「又依本起末故隨緣」,從本起末,「本」就是「本來」,起「末」就是「枝葉」,這叫隨緣。「攝末歸本故妙用」,從佛法來說「依本起末」,「本」是指《華嚴》,「起末」就是指佛跟你講阿含、講方等、講般若。最後說《法華》、《涅槃》,是「攝末歸本」故妙用,就是要你見性而已。這講的就是隨緣妙用。
良以法無分齊。起必同時。真理不礙萬差。顯應無非一際。用則波騰鼎沸。全真體以運行。體則鏡淨水澄。舉隨緣而會寂。
「法無分齊」,是說「法沒有差別」。前面講:「一塵普周法界。」塵塵無不稱性,所以說「法無分齊」。因為講世間法、出世間法,最微小的就是「一微塵」。微塵既然無分齊,一切塵亦復如是,所以說「法無分齊,起必同時」,一塵一切塵,一起一切起,所以起必同時,這是真正甚深的境界。就像一間房子,離開了一微塵,這個房子就不成了。離開了一微塵,一切世界皆不成。所以真性在起用的時候,是「頓時顯現」,所以一塵一切塵,但是其中又不礙次第宛然。
所以祖師講:「你初步如果不到,步步不能到。」可是如果你不了心性的話,你將這「初步」落在「數」上,落在一二三四……上面,落在有次第,你不光初步不能到,即使走二三四……步,你走再遠都不能到。所以為什麼小乘次第修,都不能到達,就因為他不了心性。大乘明了心性,初步到即是步步到;不光初步見性,二步、三步、四步……,念念流入覺海。所以說「一塵一切塵,又不妨次第宛然」。天台宗講:「即橫論豎,即豎論橫。」這「豎」就是講次第,「橫」就是講頓超。所以在淨土法門也講:九品往生同佛受用,又不礙九品宛然。又不礙極樂世界有凡聖同居土、有方便有餘土、有實報莊嚴土的這些大菩薩,可以同聚一會,聽佛說法。故說如來以一音說法,極樂的大眾隨類得解。所以說「起必同時」。
「真理不礙萬差。顯應無非一際。」這「萬差」就是森羅萬象。所以真理不礙於森羅萬象,沒有任何的妨礙。就如同大海裡的水波,以水波來作比喻,每一個波都是濕潤的,這「潤性」就是比喻真理;「萬差」就比喻水裡的波,這兩個互相沒有障礙。「顯應無非一際。」顯現作用都是同時起用,所以你要離波求水,是求不到的;離水求波,也求不到。這是講「體用一如」。再講深一點:一波入於大海的時候,不妨同時入於諸波當中,不妨全匝於大海。這部分詳細的說明是在《華嚴法界觀門》,裡面講得最詳細,是用八門來作解釋,理事相望各有四門:理四門,事四門。這裡只是簡單地跟大家講過。
「用則波騰鼎沸。全真體以運行。」「用」是作用。這「鼎」就是以前的煮器,像現在的鍋子一樣。鼎裡煮著沸水,一旦煮沸,它裡面的水是同時煮沸。波「騰」:騰是騰起、騰躍。水煮沸時水波騰動;所以說「波騰鼎沸」,就是講在作用的時候,是同時作用,「全真體以運行」,這是講「用」。所以講到「起用」則是「波騰鼎沸,全真體以運行」,這是說你的心在作用。就像你現在能聽經,同時你們能感覺到身體上會癢、脖子會痠等等,這些都是你的心同時在作用,就是「全真體以運行」。
下面講「體」,「體則鏡淨水澄。舉隨緣而會寂。」如同乾淨的鏡子一樣,又如同水澄清無波一樣,能夠映現萬物。「舉隨緣而會寂」,「寂」就是寂滅。雖然映現萬物,但是它體是寂滅的,沒有任何的波浪,沒有任何的汙染。
若曦光之流彩。無心而朗十方。如明鏡之端形。不動而呈萬像。故曰隨緣妙用無方德也。
「若曦光之流彩」,就像早晨的太陽光,陽光普照,但太陽終不自言它能遍照十方,但實際上它就是遍照。所以說「無心而朗十方」,只要太陽一出,十方皆得光明。
「如明鏡之端形」,就像你在明亮的鏡子前面整理你的衣著、儀容。「不動而呈萬像」,鏡子不會分別你長得好看或長得不好看。更不會因為你長得好看,它今天就顯現出你的相;你長得不好看,它就不現相。它沒有分別,就只是「胡來胡現,漢來漢現」。所以說「不動而呈萬像」。這叫「隨緣妙用無方德也」。
二者威儀住持有則德。
這是講雖然明心,雖然談論實相,還是要有威儀,還是要住持於戒律之中。
謂行住坐臥。四威儀也。大乘八萬。小乘三千。為住持之楷模。整六和之紊緒。出三界之梯磴。越苦海之迅航。拯物導迷莫斯為最。
是講要有威儀,大乘有八萬威儀,小乘講三千威儀。大乘講八萬細行,講的就是威儀,從行住坐臥當中來教導。及小乘的三千威儀。這「威儀」是住持之楷模,能夠整六和;「六和」是天下的意思。整六和之紊緒,「紊緒」就是混亂。你有威儀、你有戒律就能夠使混亂的現象消除,所以說「整六和之紊緒」。「出三界之梯磴。」能夠讓你出三界。
所以佛法是用戒律出三界,不是用《弟子規》、用《了凡四訓》在出三界。所以你腦筋要清楚,不可以把那些當戒律。佛教的戒跟其他宗教的戒不一樣,因為它含有「出離心」。其他宗教的持戒只是行善,不知道要出三界,力用不同。世間的善法是善惡對待,為了修福而去行善,即使無求福之心,但也無出離之念;佛法是為了出三界而持戒、而行善,為圓滿菩提,所以它有體有用。
蕅益大師說:你如果把世間的「仁義禮智信」當作是佛教的五戒,他說那你就搞錯了。為什麼?因為它雖然好像五戒,但實際上沒有五戒之戒體。這話講得真的是太好了!蕅益大師告訴我們:五戒才有戒體,世間的「仁義禮智信」它不明心性,不明眾生的本性。所以事相上它好像是五戒,但實際上沒有五戒的功能。從前佛教還沒傳到中國來前,大家也都是學著這一套「仁義禮智信」,但是沒有人出三界、沒有人成佛。
「戒為出三界之梯磴,越苦海之迅航。」所以佛法講的戒,能夠幫助你超越苦海,就像坐快船一樣能夠趕快到達涅槃的彼岸。「拯物導迷莫斯為最。」這句話是祖師讚歎戒律。所以你看祖師講經不會用世間的或外道戒來充當佛戒,也不會嫌佛戒太深、太廣,叫你去學世間法、學外道,或是一般世間人的戒律;那些都只是修身而已,並不能明心。
講修身,「身」是虛妄的,《楞嚴經》中文殊菩薩講「非身無所束,元非遍一切,云何獲圓通?」你不知道這個色身終歸幻滅。
世間人講修身,那只是做個好人。但是佛法講的出三界,是要破身見,不是在講修身;是要破男女相,不是在講女德。對於這點大家要清楚。佛法是破男女相,所以你看極樂世界它是破男女相,沒有男女眾的差別,這些都是戒律。佛弟子要依戒律,雖然我告訴你們初學佛時用《學佛行儀》,但這也都是依戒律而來,很多都是《沙彌律儀》,裡面很多都是菩薩戒。你學佛要依著佛戒,因為佛戒是以「光明金剛寶戒」作為根本,這是根本戒、是「性戒」,其他的戒名為「遮戒」,這些後面就會講到。
但以金容匿彩。正教陵夷。傳授澆訛。師於己見。致使教無綱紀。濫挹淳流。得失齊舉。妄參真淨。
「金容匿彩」就是指釋迦牟尼佛滅度。滅度以後,「正教陵夷」,這「陵夷」就是逐漸衰敗。「傳授澆訛」,這「澆」是浮薄。「訛」就詐偽、虛偽的。在傳法的人所傳授的不是純正的佛法,而且師於己見。就是你現在看到,有些出家人暗示他自己是善知識,叫你聽他的就對了,可是他卻不依經典,也就是「師於己見」。你學佛若是依人不依法就會使「教無綱紀」,所以你看現在佛門裡,有些人在學人間佛教、在提倡《弟子規》,藉口為佛教基礎,在佛門講這些東西,都是使佛門「教無綱紀」。為什麼?因為這些在推廣的人都是依人不依法,所以祖師喝斥這些人;所以你要清楚,絕不可以在佛門搞那些不如法的。學佛就老實學,依佛經典,依祖師大德的教誡。你意見不要那麼多、想法那麼多;不要以為你自己很會開緣、很會方便,其實都是你的妄想,都是顛倒。所以告訴你,「師於己見」就會致使「教無綱紀」,佛教的綱紀、戒律就被你破壞了。
「濫挹淳流」,「濫」就是錯誤。「挹」就是酒杯。「淳流」,「淳」是濃的酒。「流」是漓,這個漓是薄的酒。意思是薄酒跟濃酒。什麼叫濫挹淳流?把薄酒當濃酒,把濃的酒當薄酒。濃的就是深的,是形容佛法,世間法是淺的,你把世間法當佛法,然後把佛法捨棄,使教無綱紀;這些狀況在《當來變經》裡面都有講到。祖師用這個形容,就是說一個人迷惑顛倒,把薄酒當濃酒,把濃酒當薄酒;把深法淺看,甚至還用世間淺法取代佛法。就像你們現在看到佛門中有用「人間佛教」、《弟子規》、《三字經》、《論語》、《孟子》這些俗書來取代佛法,讓大眾以為那些世間書就是佛法,這行為就叫「濫挹淳流」。所以「得失齊舉」,「得」就是覺悟。「失」就是迷。「得失齊舉」就是覺跟迷搞不清楚。是佛法,是世間法他都搞不清楚,什麼樣的法才能夠成就,他也不知道,他還直接告訴你:「都一樣」。這裡是賢首國師把現代的問題直接給講出來,都是因為不依戒律,不依經典。導致「妄參真淨」,世間法是妄,你把虛妄的當真實,把虛妄法摻於大乘當中,摻於一乘當中,反把真實的忘記了。
故令初學。觸事成非。不依經律混亂凡情。自陷陷他。甚可悲矣。
你依世間法修行絕對不會成就;反讓想要學佛的人,沒學到佛法,都學成世間法了,變成學「人間佛教」、《弟子規》、《感應篇》……這些東西。賢首國師是一代的國師,他在這裡提醒大家,你們要聽進去,不要迷惑顛倒,不要把不了義法當作是正法;把不能成就的世間法當作是了義的。那你就「妄參真淨」,你就「得失齊舉」,搞不清楚何者是得,何者是失。然後你再亂教那些初學,「故令初學。觸事成非。」
我有遇到一些初學人,我問他:「你學佛學到什麼?」他說他學到「弘揚傳統文化。」這實在太顛倒了,來佛門你弘揚傳統文化?這就是祖師說的「故令初學。觸事成非。」都已經接觸到佛法,反而不能學佛,出了家反而變成一個俗人,變成只在做法會、搞世間法、搞人情、做生意;自己也不想看經,嘴上講要利益眾生、要度眾生,實際上自己的貪瞋癡一毫都沒度。叫他講戒、傳戒,只講個五戒,就在那邊一直耗時間,後面的菩薩十戒全部沒講。
祖師大德這裡講的,確實是現代人的問題。很多初學佛的人,是想要接觸佛法,卻接觸不到正法;想要了生死,用的方法是錯的。這真的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那些出家人、在家人很可惡啊!非常地可惡啊!拿十方的錢做這些不如法的事!依照佛教戒律,這些人將來唯一的一個去處就是阿鼻地獄,因為他把十方的錢亂用,這個就是盜十方僧物,偷十方的供養拿去做這些世間事。這些人,你只有一條路可以走,就是阿鼻地獄,沒有人救得了你,念佛也沒有用,為什麼?因為你心沒有佛,只是口念而已,你害了多少人,斷了、殺了多少眾生的法身慧命,使眾生墮愛見坑、失菩提路。那些人都是被名聞利養考倒的人,沒有道啊!所以我說你們不用跟他學,更不用替他辯護,因為沒有用!你保護他只是讓你自己的業更重而已,讓他罪業更重而已。現在佛法變質就是這些人害的,不是外道啊,外道不能破滅佛法。其他的宗教沒有辦法破滅佛法,附佛外道也沒有辦法破滅佛法,所以佛講:「譬如獅子蟲。還食獅子肉。」獅子身中蟲吃獅子身上的肉。所以古德說:「和尚是佛教的罪人。」什麼和尚?不如法的和尚。他們是佛教的罪人。那些人講經不依經律,混濫凡情,讓你搞佛化婚禮活動,其實搞的都是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讓你凡情都斷不了,還不斷地增長。真是「自陷陷他。甚可悲矣。」自己墮在煩惱當中,又害人出不了煩惱,祖師講這些人可悲到了極處,所以叫「甚可悲矣」。
這個就是祖師起隨緣妙用無方德,是大悲救物啊!看看能不能把這些人罵醒,是希望這些迷惑的人能夠回頭;你從前迷惑,你趕快回頭啊!能夠回心轉意,你還有出離三界的希望;不然你來生,你只有一條路可以走,就是到阿鼻地獄去了。而且,你這樣破壞佛法是直墮地獄!不會經過審判的,直接死了就下去了。你醒來就是阿鼻地獄等著你,你見不到閻羅王審判,為什麼?業障太重了。所以業障重的,他沒有中陰身,死了就直接下去,他也是直接受生。你以為還能有人家幫你念念佛,你都還沒等到助念,你就先直墮地獄了,非常地恐怖啊!你自己要趕快醒過來!
我也是發慈悲心,看到很多初學想學佛沒辦法學,很多出家人想要出家沒有道場,沒有常住可以依止,因為常住都在做那些世間事。想要出家,出了家卻沒有佛法可以學;有些出家人早課還在念《弟子規》,這是絕對的不如法。你要是看到你的和尚是這樣教你,我告訴你:「你趕快離開」。免得將來你自己怎麼死的,你都不知道啊!這一件袈裟沒有這麼好穿,十方的供養沒有那麼好受!你自己賺錢,賺得多或少來養活自己,過得好、過得差都無所謂。如果受十方供養卻不講正法,講一些混濫凡情的話,做一些自陷陷他的事情,這罪業非常地嚴重。所以祖師講的要依戒律。
故《瑜伽論》云。非大沉非小浮。常住於正念根本眷屬淨修梵行。
《瑜伽論》是《瑜伽師地論》上面教我們,不要墮大沉,不要墮小浮。這「大沉」,「沉」就是昏沉。「小浮」就是掉舉。不墮昏沉掉舉中,那你心就明朗了、心就清楚了。「常住於正念」,「正念」在淨土宗就是念佛,學教的就是教觀,參禪的就是話頭;然後要「根本眷屬淨修梵行」。所謂「根本眷屬」就是講五支戒,「五支戒」就涵蓋著佛法大、小乘的戒律。那說根本,根本跟眷屬,「根本」是根本戒,「眷屬」是眷屬戒。那根本戒,就大乘來說,就是「性戒」,稱性之戒,光明金剛寶戒。眷屬戒就是講十重四十八輕,乃至比丘兩百五十條、比丘尼三百四十八等等的,依戒律來「淨修梵行」,不是依世間法,不是依個人的看法、想法。這是祖師教學人依戒律。
《華嚴經》云。戒是無上菩提本。應當具足持淨戒。
你們在受菩薩戒、受五戒時都會唱「戒為無上菩提本。應當具足持淨戒。」一心就是具足,依一心來持戒,可是現在戒場都不教一心。現在佛門許多人去受了戒回來後,問你什麼是「無作戒體」?不知道。什麼是「光明金剛寶戒」?不知道。只會唱「應當一心持淨戒」,也不知道這「一心」即是具足。居然有戒場的出家人還告訴你可以揀擇受,或受完還可以退戒的!所以都是白唱了,只是隨口念過而不解其義。祖師講「應當具足持淨戒」,戒要具足持,不要揀擇受戒,不要揀擇持戒。因為你一想揀擇,你就是想犯這條戒!寧可你受戒而犯戒,不可以不受而無戒,有戒可犯,你終究有懺悔心;你不可以不受,不受你就會恣意犯、隨便犯,即使沒受戒,你犯了還是有罪報。而且完全沒有受戒的功德來保護你,沒有戒律來保護你。所以你在做犯戒事情的時候,你自己都不會有警覺心,也不會懺悔,那就會造更多的罪業。所以祖師講:「應當具足持淨戒。」戒要具足持,你不可以受了菩薩戒還退戒,菩薩戒一受永受,沒有辦法退喔!你不可以受五戒還揀擇受,雖然五戒在《戒經》裡面雖說可以揀擇受,但是佛希望你滿分受,「揀擇受」絕對不是上策,如法的戒場都是鼓勵大家滿分受,所以你不要虛偽。有些在家人沒有道心,遇到一些法師也沒道心的,他就告訴你:「來來來!我這裡可以讓你揀擇受。」告訴你,心有所揀擇受戒,就表示你要犯戒!所以說到「開緣」,你要開什麼緣?看你是開犯戒的緣,還是開持戒的緣。現代人講的「開緣」其實很多都是在犯戒。「開緣」不是你嘴巴說:我今天開緣,就開緣那麼簡單。你要按照律宗的規矩來,開緣要有羯磨法;不是你說開緣,就今天就來開個緣。它有「僧伽作持」,有戒律的方式來教你開緣,不是你自己今天高興想開就開。
《梵網經》云。微塵菩薩眾。由是成正覺。
無量的菩薩大眾,因為持戒而成正覺。
《起信論》云。以知法性體無毀禁。是故隨順法性。行尸波羅蜜。所謂不殺。不盜。不淫。不妄語。遠離貪瞋欺詐。諂曲邪見。
這是《起信論》講的,知道法性,也就是自性當中「體無毀禁」,自性當中沒有持戒與犯戒的問題,所以常持禁戒,隨順戒律。為什麼呢?既然無毀禁則無過失。那怎麼無過失呢?持戒才能無過。「不持」則有過、則有毀、則有禁。因為戒律是對治你犯戒的。道理要這樣理解,不是說「法性體無毀禁」,我就不持;你沒有持戒一定犯戒。所以馬鳴菩薩講:「知體無毀禁。」「體」是性體。「毀」就是犯戒。「禁」就是禁戒。既然體無毀禁,本自清淨,所以必須持戒。這部分你要是沒聽懂,可以再重聽。
「是故隨順法性。行尸波羅蜜。」這「尸羅」就是禁戒的意思。「波羅蜜」就是到彼岸。「行尸波羅蜜」就是行持戒波羅蜜,「所謂不殺。不盜。不淫。不妄語。遠離貪瞋欺詐。諂曲邪見。」意思就是不造殺、盜、淫、妄,遠離貪瞋以及欺騙,還有諂曲以及邪見。「諂曲」就是虛偽。最大的諂曲,就是自己騙自己,根本不想成佛,這種最諂曲。總認為佛法不離世間法,其實他是世間法也想搞一點,佛法也想搞一點,這是世俗人認為的「佛法不離世間法」。實際上,佛在經上講的「佛法不離世間法」,是因為世間法是空,佛法亦說一切法「性空」,所以說世間法即是佛法。那既然是空的,就沒什麼好執著的,依著這個道理,就要懂得把世間法放下。因為都是空,所以說「佛法不離世間法,世間法不離佛法」。所以不要太諂曲,不要邪見,這邪見就會引導你去輪迴。
亦應遠離憒鬧。少欲知足。乃至小罪心生大怖。不得輕於如來所制禁戒。常護譏嫌。不令眾生妄起過罪。用此威儀住持。以化眾生也。
也應該遠離憒鬧,那些讓你心散亂的一切人事物,都要遠離。「少欲知足」,要能夠知足,要能夠少欲,知足就能少欲。「乃至小罪心生大怖」,即使有小罪,心裡也生大恐怖。「不得輕於如來所制禁戒」,不可以輕看佛戒,不把戒律當回事,不可以自己改戒,不可以自己認為戒要怎麼持,一定要依佛經上的教誡,依祖師大德的教誡,依「光明金剛寶戒」,這才有做到「不得輕於如來所制禁戒」。「常護譏嫌」,就是護持佛法的形象,不要破壞佛教的形象。像現在於佛門中提倡「人間佛教」這就破壞佛教的形象,把佛法商業化、世俗化、人情化,這就是破壞佛教的形象。甚至把佛教的戒律淺解、錯解,變成《論語》、《弟子規》這些俗事,這就是破壞佛教的形象。讓佛教被一切眾生之所譏嫌,讓想學的人沒有辦法學佛,讓世間人不了解真正的佛法,這都是在破壞佛教的形象。所以佛弟子要「常護譏嫌」,不是去堵宣說正見的嘴,而是要那些人不要破壞佛教正法,要護持真正的佛法形象,要講正法、學正法,這叫「常護譏嫌」。一般人講的常護譏嫌,就是讓人家不要說你、對你沒話說,因為他怕人家說他做錯,就會故意說「我們修自己就好,不要說別人的過失」,一般講這種話的人,很多都是他自己有犯錯的。有一些出家人年紀大,做事不如法,犯了錯,被揪舉出來,他就講這種話來搪塞那些質疑他的居士。他就是不想懺悔,掩過飾非,把舉出他不如法的真相,都曲解成是對他的批評與毀謗。為什麼他會這樣?因為他也不想改,所以他就用這種話術欺騙他的信眾。我誠懇地告訴這些年紀大的人,實際上你犯錯,你不是該「修忍辱」,是應該「修懺悔」。所謂「修忍辱」不是你這狀況在修的,所謂「忍辱」,是你真正做得很好,比如說:你流通正法,偏偏人家障礙你,你還能夠不退初發心,能夠繼續去弘揚正法,這個才叫「忍辱」。不是你拿十方的錢去炒地皮、去做生意,把佛教世俗化,把佛法變質,被人家舉發出來,說你做錯、不如法,被批評了,你就說你在「修忍辱」,忍辱不是這樣修的。你應該要修懺悔,要出來公開懺悔,跪在大眾面前說你自己錯了,你做錯了,向大眾百拜禮懺才對。有些人年紀大就更好面子,做錯了不懂得懺悔,還說他在忍辱,其實是他自己做錯事,是他在羞辱自己,還講話來掩飾自己過失,實際上他要做的是懺悔,不是忍辱。忍辱不是像他這樣忍的,他那樣子忍,不會達到波羅蜜,因為他根本修錯了,連怎麼修都不會。做錯事是要修懺悔法,要懺悔業障,不是修忍辱,你自己做得不如法是要改正,不是修忍辱,這點大家要懂,觀念要正確。
所以講「常護譏嫌」,不令眾生「妄起過罪」。什麼叫「妄起過罪」?聽聞正法本來可以消業的,可是你不流通正法,你反而流通世俗知見,讓眾生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墮在愛見分別當中,起種種行、造種種業,貪著世間,貪瞋癡不能息滅,就是妄起過罪。或是人家是想學佛法,卻沒有辦法學到,沒有辦法把心安住在正法上,反起種種心念,這都是妄起過罪。在現代你要這樣子修,不是只是在事相上,堵人家嘴巴,以為人家嘴上不說,人家心裡就沒事,實際上你破壞佛教的形象,你把佛教變成世間化,變成世俗化,變成企業化、商業化,這個都是令眾生妄起過罪。不光令佛教以外的人妄起過罪,人家毀謗正法,還讓你自己的徒弟、信眾妄起過罪,因為他的煩惱沒辦法消。必須用正法的威儀來住持教化眾生,這叫「威儀住持有則德」。
問。準上文所說。真如一相佛體無二。具足一切功德者。何故要須威儀等戒行耶。
這是問:依照上文所說,真如一相,佛體無二,具足了一切功德,為什麼還需要威儀等種種持戒呢?
答。譬如大摩尼寶體性明淨。久被塵累。而有粗穢之垢。若人唯念寶性。不以種種磨治。終不得淨。
祖師回答:
《起信論》裡面講,大摩尼寶體性明淨。「摩尼」翻作中文叫如意,這裡指的是如意珠,像水晶球,水晶球它是透明的,「體性明淨」。但是「久被塵累」,上面長期蓋了一層灰,「而有粗穢之垢」,有骯髒的垢在上面。如果這個人只是想:「這個珠子本來是乾淨的」,「不以種種磨治」,而不動手去把它擦乾淨,那它仍舊是布滿灰塵垢穢,是不會變乾淨的。所以說你只念著寶性,就如同眾生只知道心清淨,只知道實相而你不修行,這是不行的。
下面是「以喻合法」:
真如之法體性空淨。久被無明煩惱垢染。若人唯念真如。不以持戒定慧種種熏修。終無淨時。準此義故理須持戒也。
這裡說真性亦復如是,「真如之法體性空淨」,就像摩尼珠一樣,體性清淨。但是長期被無明煩惱汙染覆蓋。「若人唯念真如」,你只知道心本自清淨、本自遍滿,本自具恆沙功德,你只是知道,而「不以持戒定慧種種熏修」,你如果不修行,不對治你的煩惱習氣,那是「終無淨時」。所以「準此義故理須持戒」,依著這個道理,應該要持戒、一定要持戒。
再來還有一個問答,
問。出家五眾。超然出俗。可具威儀。在家之流。身纏俗網。寧無愆犯。
問:出家人的五眾,超然出離世俗,可以具有圓滿的戒。但是仍然在家的這些人,身糾纏世俗業網,要怎麼樣才能夠把戒給持好?怎麼樣才能夠不要有這些犯戒的過失?
這「愆犯」的「愆」就是過失。
這後面祖師教你次第的,這是一般世俗人常常會問的問題:你們出家人這麼清淨,自然沒有這些煩惱,我們在家人怎麼辦哪?那一般講這種話的,有一些是想學的,有一些是不想學的。有人說:你們出家人都上天堂,我們在家人只好下地獄。其實講這種是退道心的話。
答。出家之輩自有嚴科。在家之儔。通持五戒。夫三歸五戒者。蓋是出苦海之津梁。趣涅槃之根本。作毗尼之漸次。為七眾之崇基。萬善藉此而生。寔佛法之平地。
這裡祖師他設的問答是代表真正想學的,想知道怎麼樣來把戒持好。他講:出家人自有出家嚴謹的戒律,在家的人可以通持五戒。「蓋是出苦海之津梁」這三皈五戒是出離輪迴苦海之津梁,「津」就是碼頭,「梁」就是棟樑,意思就是「不可缺少」的,像房子,要有樑柱才能夠建立起來。「趣涅槃之根本」,是能夠讓你達到涅槃,所以祖師說三皈五戒是必要的。
你們去受在家菩薩戒的時候,若是依優婆塞在家菩薩戒本,戒場會傳三皈傳五戒,次第受上來,讓你漸次具足。能夠「作毗尼之漸次」,「毗尼」翻作中文是「調伏」的意思,能夠幫助你調伏煩惱。「為七眾之崇基」,這是指佛教廣大的徒眾,就稱為「七眾」,包括在家與出家。
不管講什麼戒,它都不離開殺、盜、淫、妄這四個根本戒,五戒亦復如是,所以說是七眾之崇基。「萬善藉此而生」,萬善從此而生。「寔佛法之平地」,你要蓋高樓,你要先知道平地在哪裡,哪一塊地可以蓋。你的地要選在五戒的基礎上,選在戒律的基礎上,因為它可以讓你漸次深入。所以「理則頓悟。乘悟併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由事相上漸次來修。
經云。尸羅不清淨。三昧不現前。當知戒為定體。慧為定用。三學圓備。即證菩提。《四分律》云。第一持戒不毀犯。比丘威儀自端嚴。怨家之人不能近。若不如法即被訶。依此義理。故云威儀住持有則德。
經典講,尸羅不清淨,「尸羅」就是淨戒。戒沒有持清淨,不會得三昧,即使你得到,那也都是假的三昧。所以說,你殺生必然是大羅剎;淫欲必然是大魔王;或是打大妄語,也都是墮在惡道當中,所以三昧不會現前,「三昧」翻作中文就是「正受」,佛法的正受不會現前。所以應當知道:「戒」是「定」之體,「慧」是「定」之用。所以是因戒而能得定,因定而能發慧,所以說「戒為根本」。「三學圓備」這「三學」就是戒定慧三無漏學,三學具足「即證菩提」。
《四分律》講「第一持戒不毀犯。比丘威儀自端嚴。怨家之人不能近。若不如法即被訶。」這《四分律》是出家人的戒,這裡是祖師把它引過來,所以在外面流通這不會是個問題,你們不算盜看,是祖師引過來給你看的。最重要的是要「持戒不毀犯」。比丘是七眾之首,威儀要保持端嚴,自然那些怨家之人不能靠近。想要破滅佛法的、想要毀壞正法的外道以及邪師們自然沒有辦法來破滅;那些搞世俗法的,他就沒有辦法破滅佛教,因為有戒律,所以你必須依戒來行持。
「若不如法即被訶」,如果不如法,就為戒律所喝斥。所以我依「光明金剛寶戒」在破斥那些外道,破斥佛門裡面的不如法,都是依於「戒」在破斥的。
佛門裡面它必然有破有顯,「破顯」是為了破斥這些外道、破斥邪見,是為了彰顯真性,使眾生本具的佛性能夠出現。破除你的煩惱,是為了讓你能夠明心見性。所以,佛說法必然含有破顯的功能,破除邪見、破除外道,顯示真如實相之理,顯示如來的果位。所以這裡講,「依此義理。故云威儀住持有則德。」所以理需持戒。
三者柔和質直攝生德。謂大智照真名為質直。大悲救物故曰柔和。
柔和質直可以攝受眾生,那要怎麼攝受呢?是不是表面裝得很慈悲的樣子?很有愛心的樣子?講話用很輕柔的語氣?現在有些出家人語音不正,男眾講話故意裝成講得跟女眾一樣。老實告訴你:那都是不莊嚴的聲音,都是心裡面諂曲虛偽,故意裝得很柔軟的感覺,其實在勾起眾生心中的愛欲,讓你們對他起纏綿之想,所以那不叫「柔和質直」。
這裡佛告訴我們什麼叫「柔和質直」,「大智照真」名為質直。所以祖師對學人棒喝交馳,這都算柔和質直。如果你錯了,你墮在邪見上、你墮在知見上,不能見性,祖師就用棒子伺候你,用言語喝斥你,這都算柔和質直;如果你做對了,他給你讚歎,也算柔和質直。所以不是只有裝得很溫柔的樣子,那個不對。但是大家還是很容易被「溫柔」這兩個字給騙了,要知道:像有些已結婚的,結了婚以後才學佛的,你還沒學佛以前,你已經被溫柔這兩個字騙一次,現在學佛了,不要再到佛門尋找這種溫柔的感覺。你所需要的是了解什麼是「大智」,要能夠以大智照真,這才叫質直。以「大悲救物,叫柔和」。用大悲大智,這叫柔和質直。
因為有大悲心同體心,所以教你懂得要能夠戒殺、能夠放生,這都是大悲心。有些出家人跟你說話聲音講得很柔和,你問他說:「師父,我可不可以煮葷腥?」他說:「可以啊,沒有關係啊,師父為你開緣。」這個話聲調雖然很柔,但沒有用啊,還是殺生啊,所以不是屬於大悲。話說得好聽、說得柔,沒有用,但是仍然很多人一聽這音聲就覺得:「這個師父有修哦,很慈悲哦」。所以你要知道,祖師教我們佛弟子的柔和質直不一樣。真正想學的人,不會喜歡聽那些軟話,那些話很多都沒有用,隨順你的習氣,只會讓你造更多的業而已。
又質直者約本性不遷。柔和者約隨流不滯。柔則伏滅煩惱。和則順理修行。用茲調和之法以攝眾生也。又質直者。體無妄偽。言行相符。蘊德居懷。不拘名利。輕金若塊。重教逾珍。但為正業調生。速願自他圓滿。故曰柔和質直攝生德也。
這裡講得更清楚:質直者,本性不遷。大智照真所以知道真如不遷不變。你自己知道,也令眾生知道,用一乘了義教化眾生。「柔和者,隨流不滯。」你雖然在這個世間,你不貪著世間,在這些煩惱當中,人家在煩惱但是你不煩惱,你還要教他不煩惱的方法。這就是柔和質直攝生。這就是講攝受眾生,講「同事行」;你教他學佛要明心見性,教他學佛要了生死,要他跟你一起來學,不是你跟著他一起墮落,這才叫「攝受眾生」,讓眾生來同菩薩事,所以叫「同事行」。是讓眾生來同於佛菩薩的教化,跟佛菩薩相同,而不是你跟眾生同。
所以講「隨流而不滯」,這「流」就是講:雖然在世俗,但是你不貪著,不滯著於世俗當中。「柔」則能在境界當中調伏煩惱。「和」則是和於理,順理修行。所以佛門講「六和敬」,這就是現在僧團裡常講的「六和敬」,不能只有「事」和,更要「理」和,和於理,順理修行。
「用茲調和之法以攝眾生」,就是用這所謂「一乘了義」來教化攝受眾生,既自修又利他,就是「自行化他」,所以叫「柔和質直攝生德」。「攝生」是使眾生能夠學佛,能夠從煩惱當中解脫出來,不要墮於煩惱、不要墮愛見分別,這才叫「攝生」。不是講話講得聽似很溫柔,講得好像很能接眾,這樣不能真正攝生。是要讓他明了什麼是真如,讓眾生能夠明心見性,所以說「大智照真」,自己要明了,也要令眾生明了,也要讓他能夠修行,這才叫攝生。
「又質直者。體無妄偽。」體無虛妄,言行相符,說的跟做的要一樣。所以說「蘊德居懷」,這「懷」就是「心」的意思。你心裡面要有德行,而這「德」是要契於真如。心中要存有利生的真實之德,有大悲心有大願力,力行佛法,幫助眾生脫離苦難,這就是「蘊德居懷」。所謂「不拘名利」就是不圖讚歎,不圖名利,不被名聞利養所束縛。你不要想:「講正法都沒有人讚歎。」你不要這樣想,不要用你的形象來謀取名利,不要貪圖利養,做到了,這也是不拘名利。還有,不要害怕人家因為你說正法、不隨俗流而批評你,這也是「不拘名利」。因為那些外道、邪師,都很會用一些世間話術:德行啊、孝順啊故意來批評正法,歪曲正見。你不需要害怕。譬如說我們常講:你要教人家戒殺放生吃素。有人就會告訴你「這樣會讓人家退道心」,這種邪見。那你心裡面如果貪名利,還有這種名利心的話,你就不敢講了。但是,你不敢講,你不教他正確的,第一個,你害他殺多少眾生?第二個,你害多少眾生被殺?如果一個人能夠吃素、能夠懂得戒殺,那又能救多少眾生?又能少造多少業?但是他卻用「道德」這話術來套你。實際上,他講這個話,根本就是在謗佛。他說你勸人家持戒會讓人家退道心,戒律是佛制的,那佛還勸人家持戒呢!所以你只要把名利心給拿開,不要人家幾句話就把你套住了,你叫對方守戒,他如果會退,那你看這個人有道心嗎?是那些人根本沒道心。當你想修行,人家想障道,就會說你不孝、說妳不守婦道整天就跑道場、不顧家等等藉口都有。那外面還有很多真正不守婦道的人,他們根本沒有跑道場。
所以你不要被一句話套住了。你為什麼會被套住?就是你名利心還在啊。你講正法,他就說:你跟現代哪位有名的法師、大德講的不一樣。你要是有名利心,你就被套住了。你要想到:所講的法要跟佛陀的「四依法」相應,要跟「一實相印」相應,這才叫「不拘名利」。要「輕金若塊」,對於物質、對於錢財,不放在心上。你要聽清楚,重點在「不放在心上」,有些人他好像是不放在心上,實際上呢,心裡很罣礙。表面上什麼都不要,心裡面還是認世間為實有,這就是沒有做到「輕金若塊。重教逾珍。」重視佛法超過這些世俗的珍寶,超過這些名利。所以絕不可以用佛法來搞名利,圖人家恭敬,圖人家讚歎,顯示自己有修、顯示自己有德,這些都不需要。講正法,推廣正法不要怕人家毀謗你,不然你心裡名利心一樣沒有消除,你的「我相」還是沒有消除,所以祖師講「不拘名利。輕金若塊。重教逾珍。」
「但為正業調生」,依佛法來修持,名為正業;依大乘來修行名為正業,以大乘法來調伏自己的煩惱,來攝受眾生,就叫「正業調生」。「速願自他圓滿」,希望自己能夠圓成佛道,也希望眾生能夠圓成佛道。不光只是脫離一時的苦難,而是要永脫輪迴,所以叫「速願自他圓滿」。永脫輪迴還不夠,要圓滿成佛。
所謂「柔和質直攝生德」,就是講你自己要用一乘了義來修學,同樣用正法來教化眾生,用種種的善巧譬喻言詞,不為名利,不怕任何阻礙,這就是「柔和質直攝生」。「質直」就是大智鑒真、就是大智照真,名為「質直」。大悲救物,名曰「柔和」,你有大悲心要幫助眾生,這叫「柔和」。以上是「行四德」裡面的三個,這三個你要認真去做。
一一德行,皆隨前面的一塵普周法界。一德即是一切德,一戒即是一切戒,度一眾生即是度一切眾生。為什麼呢?因為眾生相空,實無眾生可度。所以隨前面的一塵,普周法界;隨前面的一塵,含容一切真空妙有;隨前面的一塵,出生無盡。依前面所說的「三遍」而「行四德」,都是「從性起修,全修在性」,沒有離開真如自性之外。
特別要講的是:你學佛不要去搞那些世俗法,不要像前面所講的「濫挹淳流、得失齊舉」,絕不要「師於己見」,不要自己受害又害別人,自己成就不了,又害別人成就不了。如果遇到那些邪師、外道,絕不要護持他、錢不要捐給他、不要去他的道場參加法會。我跟你講實話,真正的「法會」是講經,是熏習佛法。你讀經就是在參與釋迦牟尼佛的法會,釋迦牟尼佛、諸大菩薩就在你眼前,他們就跨越時空來到了現代,就在你眼前;你念舍利弗尊者、念目犍連尊者,他們就在你眼前;你念文殊師利菩薩,他就在你眼前,為你開示說法,這才是參加法會。你讀《無量壽經》,就是參加《無量壽經》的法會;你讀《華嚴經》,就是參加《華嚴經》的法會,這才是真正的法會。你就這樣用功修行,你一迴向,絕對可以超度你累劫的冤親,可以超度一切眾生,為什麼?因為有經典的功德。
做法會之所以有功德,是因為經典裡面具有功德,你讀誦熏修,能夠攝心,能夠隨文入觀,能夠在裡面修戒定慧,用這個功德來超度。所以你不用特意跑去哪邊做法會,我告訴你:你去那些不如法的那裡做,一樣沒有功德,而且你反受其害。所以你不要人情,你不用把錢給他,不用護持他,你要讓正法久住,要護持正法道場,要推廣正法,要讓眾生能夠破迷開悟,能夠離苦得樂,那你自己就不會跟那些外道邪師共業。至於你推廣正法的功德,我們不用講到後世,就講這一生,你這一生學佛的緣會越來越好,你會一直都遇到正知正見。因為你推廣正法,你對經典不懂的地方,你漸漸一定會懂。推廣正法的方式有很多,有能力的可以印送經書,或是你親自把佛教的大乘經典,拿出去流通、結緣,就像我們精舍法寶櫃上,有很多大乘經典,或是祖師的開示等等,你們可以拿去流通;或是你們在網路上分享講經、開示影片,把正法分享給人家,或是把影片的重點截成一小段,或是將文字截成一小段,這樣子去社群網站分享,去幫助眾生。在現代分享佛法確實比十幾年前容易,大家要會修這樣的功德福報,自己才能夠得到好的果報,才能夠消過去謗法的罪業,能夠消宿世的惡業,能夠成就未來的佛果,讓自己這一生學佛,可以一帆風順。因為你幫助人家學正法,給人正知正見,你所學到的知見必然純正。一定要用大乘佛法來攝受眾生,來幫助眾生,自行化他,這是佛弟子應該要做的。
第四講
四者普代眾生受苦德。謂修諸行法不為自身。但欲廣利群生。冤親平等。普令斷惡備修萬行。速證菩提。
這是第四個「普代眾生受苦德」。什麼叫「代眾生受苦」?就是修行不為自身,但為廣利群生,冤親平等。這「冤親平等」是在你自身上,沒有冤懟,沒有絲毫的愛染,所以稱為冤親平等。冤親平等裡面有「冤」跟「親」。這「親」就是你的親人、家親眷屬,你自己所愛的、所好樂的,就是「親」。那麼「冤」呢?就是冤家對頭。所以說迴向要「冤親平等」,在現在只是希望自己的死對頭不要來找我麻煩,這是狹義的解釋。那麼深入地理解,就是我們之前講的,自己的對待心要放下,愛好心要放下。可是,說「放下」,不是只用嘴巴說,而是靠修行。
所以在淨土宗是用念佛的方式,在一切境界當中,心不隨境轉,心不生煩惱。如果心隨境轉,馬上回頭。因為剛開始修行,業障比較重,很容易心隨境轉。好不容易有少時的安住,但是,要不了多久,馬上就煩惱重重。因此大家就要會:一旦忘失正念,一定要懂得「再提起佛號」,這才算達到冤親平等。那麼久而久之,你業障消了,「我執」減少了,「我愛」減少了,也就沒有所謂的「冤」跟「親」的問題,那就達到平等了。
「普令斷惡備修萬行。速證菩提。」普遍令一切眾生斷貪瞋癡,破無明。而且要能夠廣修萬行。這「萬行」就是講菩薩六波羅蜜。六波羅蜜展開來就是萬行,所以說令眾生「速證菩提」。祖師講的度眾生、幫助眾生,是要像前面講的「柔和質直攝生」,都是要令眾生出三界六道輪迴,而且圓證佛果。這裡所講的德行不是世間人認為的那種著相德行,講的德行都是教你離相,斷貪瞋癡,這才叫「有德」。更重要的是要教你明心見性,要教你「永斷夢妄思想念」,了知「根身器界」唯是一心,這才叫「功德」。這個是真正佛教講的德行,而不是只有世間的溫、良、恭、儉、讓而已。在言語上謙虛,在行為上恭慎而已。那些還不夠,而且不究竟。你只要對心性能明了,對佛法能明了,這世間的德行自然具足,而且更為圓滿。
又菩薩大悲大願。以身為質。於三惡趣。救贖一切受苦眾生。要令得樂。盡未來際心無退屈。不於眾生希望毛髮報恩之心。
祖師更教著學大乘發心行菩薩道,要想成佛的這些學人,也就是我們,要以大悲大願度眾。「大悲」是了知眾生與我同一體性。「大願」,就是發願度一切眾生,行四弘誓願。要「以身為質」,「質」就是質押,也就是藉此身,入於三惡趣當中救苦難眾生。所以我們自己也要發這樣的大願,要幫助一切受繫縛、受束縛的眾生,令眾生能回頭。以下講得更清楚:
講菩薩的大願「以身為質」,示現在三惡趣,為什麼呢?為什麼說「以身為質」呢?因為菩薩本來神通自在,那你示現到惡道去,就要有他們的形象,就有他們的飲食,有他們的見聞,所以算是隱覆自己的身相光明,以及神通道力,質於三惡道中,也可說是人質的「質」。菩薩在三惡趣中,救贖一切受苦眾生,要令得樂,令其永脫三惡道,並且發願盡未來際心無退屈。
你們受了菩薩戒,都是發願「盡未來際」永不退轉。你有發這個願,就已經種了金剛種子,菩薩戒是一受永受。所以《瓔珞經》講的菩薩戒,只有受法,沒有捨法。因為你發願了,盡未來際你都願意行菩薩道、修菩薩行,其他的諸大菩薩亦復如是。所以既已發了菩薩大願,心就不要退轉。有時候你們去受戒或是在佛門裡問的一些問題,在我看來很多都是退轉的問題,很多問題表面上好像是戒律跟你在工作上有衝突,實際上,是你心沒有發出來。你真的要接受佛教,你真正要持戒,你真的要學佛,你就會去轉變,就看你有沒有真發心。你有幫助眾生的心,你就不會想再去殺生吃肉;你有幫助眾生的心,你就不會去偷盜;你就不會打妄語、欺騙,你就不會做犯戒的事情。所以告訴你們:不要發了願以後又萌生退意,正是此意。
但是幫助眾生時自己要有智慧,不要幫到後來,自己變成眾生,若自己定慧不足,就要增強定慧。不光願心要不退,道行也不退。所以講「盡未來際心無退屈」。下面講「不於眾生希望毛髮報恩之心」,你幫助眾生,無論你給他佛法或是給他衣服、飲食、醫藥……,你沒有希求他給你回報,也不是要圖個善人的美名,或孝子的美名,或尊師重道的美名。凡有所做不為名利,就是為正法久住,就是為了眾生可以永脫惡道、永離輪迴。更不能口說慈悲,卻存心靠著辦法會來賺錢維持生活,所以我常講,我不反對做法會,但是你如果用這種獲取名聞利養的心來辦法會,那這是我絕對反對的。說「反對」,是因為你不如法,你破壞佛教。實際上做法會,它本身沒有什麼過失,祖師大德也做法會。但是祖師沒有希望在法會當中,弄點名聞、弄點利養、弄點錢來養廟。所以,要幫助眾生,你就很單純地去幫助眾生,包括你保護動物、你救濟貧窮、施食等等的。布施眾生衣服、飲食、醫藥、錢財……,你就是希望眾生能夠離苦得樂,而不是希求要做大功德主。你能供養三寶,那真的是三寶給你機會。在佛門護持正法,不是想要做大護法,更不要以為自己出了一些錢,拿個幾百萬、幾千萬,捐個一、兩億就不可一世,其實那些都是小錢而已。為什麼?人家供養釋迦牟尼佛,都是幾恆河沙的金銀珠寶來計算,你拿一點貨幣,並不算什麼,是給你一點修福的機會。給孤獨長者是用黃金鋪地來供佛,持地菩薩平地待佛,他有神通,只要是佛要走的地方,他把路全部給填平了。這些天王、梵王、無量的大眾他們供養釋迦牟尼佛都是以「恆河沙數」來做計算,或是以「世界微塵數」來做計算。你們在佛門裡面,你出錢,你做護法,那是應該的,因為你是佛弟子。你想要在這裡得個大功德主的美名,我告訴你,你只會得到業障很大、罪業很重。你在佛門裡面護法,這是佛菩薩給你機會,讓你修福,讓你來生不要墮在惡道當中,你感謝佛恩尚且不及,怎麼可以更生傲慢之心,破壞佛門的規矩,大家要有這個正知正見。
我想現在佛門裡面很多的出家人,不敢對居士講這種話,但是我必須得把實話告訴你,免得你花錢消不了災,還弄了一身罪業,來生墮在三惡道當中,那你真是欲哭無淚。因為在經典上就有記載,在家人護持佛教,但在佛教裡面不守規矩,出家人出於人情而不告訴他,害他死後墮在三惡道當中,非常地痛苦。所以你們不要以為出點錢,你就能修到功德,重點是你要全心全意為護持正法、護持佛教,不能希望有「毛髮報恩之心」,絕不會希望能從眾生那邊得到任何恭敬,或特殊的待遇,這樣才算有正知正見,你這樣才能得無量福報,成就無量的功德。
《華嚴經》云。廣大悲雲遍一切。捨身無量等剎塵。以昔劫海修行力。今此世界無諸垢。
「廣大悲雲遍一切。」是講《華嚴經》中盧舍那佛,慈悲猶如天空的雲一樣,所以稱為「悲雲」,遍覆一切眾生。「捨身無量等剎塵」,為了幫助眾生脫離苦難,所以在三界六道當中示現種種不同的身,都能夠捨身度脫眾生。「以昔劫海修行力」,從無量劫以來,所謂的「無量劫」就是數不清的劫數以來,都能夠保持這樣的長遠願心來利益眾生。所以成就了如來華藏莊嚴世界,成就如來清淨的國土,所以說「今此世界無諸垢」,這是講盧舍那佛在因地他修行捨身幫助眾生。
謂眾生妄執。念念遷流名之為苦。菩薩教令了蘊空寂。自性本無。故云離苦。
眾生從無始劫來妄執,念念隨著境界轉,隨著妄想而轉,所以稱之為苦。佛門講的「苦」,就是眾生起妄造業,生執著心,所以叫妄執。又不斷地使妄念相續,在妄境當中不斷地造作。所以《宗鏡錄》一開始就講「於無身中受身,向無趣中立趣。」。本來沒有這個色身,因為妄執的緣故,所以感得了這個業報身;本來沒有三界六道,因為無明妄想的緣故,幻現出三界六道輪迴的現象。全都是因為不了真心,不識本性所造成的,就是因這一念無明。所以說:「一微涉境,漸成戛漢之高峰;滴水興波,終起吞舟之巨浪」。這「一微」就是一微塵,你認一微塵為實有,那就有「心境相對」,所以說一微涉境,「漸成戛漢之高峰」,這「戛漢之高峰」就是指四川的貢嘎山,又稱為蜀山之王,它周遭的山峰平均就有六千公尺高,但這蜀山之王「貢嘎山」高度有七千五百多公尺,高出群峰之上。這一句話的意思就是講:你一旦認境為實有,不斷地錯認,造就了這個世界。你起妄念,如同「滴水興波」,一滴水滴在大海裡面,一波推著一波,小波成大波,大波終成吞舟之巨浪。這「舟」就是船。滴水產生了這樣吞舟的巨浪,就像大海嘯一樣,所有的船隻全部被它吞沒。這巨浪從哪來呢?從滴水、從一小波而來。這就是眾生可憐之處,眾生為什麼可悲可憫?就是因為「自心取著自心相」。本來沒有幻相,但是因為取著,所以「非幻成幻法」,念念遷流。佛說這就叫苦,但這裡的眾生他不覺得這叫苦,他不知道這叫受苦受難。
所以「以二見妄想之絲,纏苦聚之業質」。「二見」指斷見、常見或有、無,都稱為「二見」,因為你不了實相,必然產生出二見。「纏」是苦聚之業質,這是比喻像蠶作繭自縛,造就了這個根身器界。用無明貪愛之翼,撲生死之火輪。這「貪愛」就比喻作蛾的兩翼,眾生如飛蛾撲火,墮在三界六道輪迴裡面,想要出離,卻沒有辦法出離。眾生不知道什麼是苦,總以為無明貪愛是正常的,所以在生死裡面不斷地輪轉。
「菩薩教令了蘊空寂」,菩薩依「大乘法」教他「觀」,就像《心經》講的:「色即是空」,乃至「受想行識亦復如是」,皆是空,什麼空呢?這個「空」就是講真空。教他知道當下即是真如,教其「了蘊空寂」。佛門用「真空」二字,就代表不是一般的「空」,不是經教裡面所謂「空宗」的那個「空」。佛門有「性宗」、有「相宗」,還有一個「空宗」。講「真空」就是講「真空」跟「妙有」是一體的,是所謂「圓滿的空」,不是一般經教講的「體空」而已。這裡講「了蘊空寂」,那你就知道《心經》講的空是講「真空」。
明了於自性當中本無,為什麼?因為色是幻色。之前講過,色如果是實有的,那必然礙於空,與空不能相合,不能入。所以「色」必是幻色,「空」必是真空,因為「了蘊空寂。自性本無。故云離苦」這才叫離苦。簡單講就是:讓你明了諸法實相,你才能離苦。不明了,你做再多的善,修再多的福,你再孝順,永遠都沒有辦法離苦得樂,因為那是兩回事。人做得再好,還是脫離不了無明煩惱。
問。眾生無邊。苦業無邊。云何菩薩而能普代眾生受苦。
這是一個問答。問:眾生有無量無邊,那麼苦業也無量無邊,為什麼菩薩能代一切眾生受這些苦難呢?這也是近代佛門裡面常錯解的,所謂「代眾生苦」。很多在家人、出家人,都想找個有修的師父,看他能不能幫你擔點業,以為這叫「代眾生苦」。實際上,誰都沒有辦法替你擔業,連佛都沒有辦法替你擔。要是佛有辦法替你擔的話,那釋迦牟尼佛早就都把眾生的業給擔掉了,不用再跟你講經說法,叫你要修行。所以業要自己消,自己心念要轉,業才能消,心念不轉則消不了。你從前殺生,現在不殺;從前諂曲虛偽,現在不再諂曲虛偽;從前妄言、綺語、兩舌、惡口,現在不再墮在十惡業當中;從前常起貪瞋、愛慢、邪見,你現在趕快轉,這樣才能消業。
下面講,什麼叫「代眾生受苦」呢?
答。菩薩代眾生受苦者。由大悲方便力故。但以眾生妄執。不了業體從妄而生。無由出苦。菩薩教令修止觀兩門。心無暫替。因果喪亡。苦業無由得生。但令不入三塗。名為普代眾生受苦德也。
這是說明什麼叫「普代眾生受苦」。菩薩如何代眾生受苦?「由大悲方便力故」,因為有大慈悲、有大辯才,所以能方便說法。但是眾生對於自己的妄想顛倒非常地執著,也不知道它是虛妄的,所以稱為「妄執」。「不了業體從妄而生」,不知道貪瞋癡的根本是虛妄的,不知道一切的見思煩惱、塵沙煩惱,它的本性都是虛妄的,所以無由出苦。所以「菩薩教令修止觀兩門。心無暫替。因果喪亡。苦業無由得生。」菩薩怎麼代眾生受苦呢?就是教眾生修行,修學「止觀」二門。這裡所用的「止觀」,你不要只想到天台宗的止觀。這「止觀」就代表佛教所有的行門,應機逗教、因病與藥,這就叫「教令修止觀兩門」。使「心無暫替」,什麼叫心無暫替?眾生的心就是攀緣在自己的業力裡面,攀緣在自己的妄想裡面,現在教你念佛,教你念念都念佛,心中佛號綿密不斷,那自然你就不會去念你的煩惱、念你的業障了。所以你說「業障怎麼消」?「念佛為什麼能消業」?從這裡你就可以看得懂了。
你心沒有在念這些妄想,沒有墮在這妄想當中,沒有墮在惡業當中,你的業就慢慢就消掉了,所以叫「心無暫替」。你的心全心全意在念佛、全心全意在修止觀、參禪、持咒,這樣子把業障給消掉,能使因果喪亡。所謂「因果」就是你的念頭、你的習氣種子。《瑜伽師地論》講什麼叫「習氣種子」?這習氣種子有「因果同時」的意思。這個種子,它是過去之果、未來之因,它具有因果,所以它能生後面的業習種子,再不斷地這樣相續,成為眾生各自現前的習氣。只要你念佛,你就不墮於世間的業習、不墮於世間的煩惱當中,你念佛自然代替了你的業習,以參禪、止觀、持咒代替了你的妄想、顛倒,所以說心無暫替,因果喪亡。這裡說的「因果喪亡」你不要錯解,這不是撥無因果!這是祖師講得稍為深一點。意思是能除惡業之因、能消現前的惡業,叫做「因果喪亡」。就是從心上去轉變,從根本去起修,所以教你念佛、教你打坐參禪。這就是「教修止觀」,所以「苦業無由得生」,心既不生,業怎麼生?所以達摩祖師講:「人能造業,業不能造人;人若造業,業與人俱生。」人若不造業,這個業就沒辦法生了。那造業就是動念、動心、著相,所以為什麼禪宗教你參話頭、教你提起疑情?這「疑情」就是用來打掉你的妄念。因為眾生的妄念不是墮「有」就是墮「空」,所以他提這疑情讓你問自己「念佛的是誰」,叫你參「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這「話頭」沒有義味,就讓你在那裡疑來疑去,自然妄想全部被它打掉了。時節因緣到來,自然打開本來,能夠見性成佛。這是禪宗的修行,講「參話頭」。但在早期的禪宗祖師是用「直指」的方式,直接告訴你什麼是心?當時學人迴光一鑒,從此根身器界脫落。在這當中有漸悟的、有頓悟的,確實不是一下子就馬上開悟。所以在《指月錄》、《景德傳燈錄》裡面,很多祖師他並不是馬上開悟的,他是默然有省,意思就是他有所體會,集小悟成大悟;大悟十七八逐漸地這樣修行用功,最後終究大徹大悟。所以當時是用「直指人心」的方式,這是大概跟你講一下其他的宗派,像禪宗他們是怎麼修行的。
你心裡全部都安住在佛法,苦業自然無由得生。「但令不入三塗」能夠讓眾生不入三塗,這才算是普代眾生受苦。所以「代眾受苦」,是使眾生的心都能安住在佛號裡面、安住在正法當中熏習,眾生既然熏習正法,就不起世間業了;既然不起世間業、不起貪瞋癡,自然就不會墮三惡道了,所以名為「代眾生苦」。這個「代」字,就是心無暫代、心無暫替。用什麼方法代?用佛教修行的方法代,教令修止觀二門。所以真正的悲濟眾生是用佛法,是用大乘佛法來教化眾生,讓他們來修行,這都是祖師所說。所以外面那群不懂佛法真實義的,說要用世間法、人天乘來教化佛教信徒,那些都不行。現在那些出家人或在家人,跑來佛門裡面學世間的東西,他以為:「我成佛要先把人做好」。我跟你講,那個根本是走錯路了。他會說:「因為我是初學,我應該要先修五戒十善,學學《弟子規》,了解因果」。乍聽之下,講得好像很對,但是永明延壽大師告訴我們,他說:你這種修行方式是錯的。永明延壽大師是阿彌陀佛再來,佛講的話你都不信,那你不是佛弟子啊!
永明大師說你拿這種世間的五戒十善與人,就像一個人很餓,你給他東西吃了,他好像飽了,但是這食物不乾淨,最後終究是生死毒發,沒有辦法了脫他的生死。所以說「但說大乘無咎」,就是直接教眾生學大乘,這沒有任何過失,而且窺基大師講:你現在直接學大乘,你就是頓根的人,是所謂的頓教。所謂的頓根不是愚鈍的「鈍」,是頓超的「頓」。因為你學小乘、學人天乘那是漸次教,你現在回過頭來直接學大乘,就是學圓頓大法,那你就是上根利智。這雖是窺基大師講的,但不是窺基大師的意思,是窺基大師依《涅槃經》的義趣告訴我們的,是事實,而不是窺基大師自創的,也不是在安慰你們的。所以祖師講經說法一定有依據,不是像現在的人穿鑿附會、胡說八道,以為做做法會就能超度眾生,做做慈善就叫幫助眾生,以為這樣就算代眾生受苦,這些都是不看經典,用自己的意思去揣測佛法,才會說「人做好了他就有佛法的基礎」!實際上正好相反,不光佛教基礎沒有,連做人基礎也沒做好,根本從來沒有入佛門。所以祖師講的「普代眾生受苦德」,簡單講就是教大家修行。
《雜集論》云。於不堅堅覺。深住於顛倒。離煩惱所惱。得最上菩提。已上明四種行德竟。
在《雜集論》講「於不堅堅覺」,這是講菩薩修行。所謂「不堅」就是說六道輪迴當中的一切都是不堅固的,終究壞滅。能夠在這裡面「堅覺」意思就是:能夠覺悟、能夠發出離心。大菩薩如是,大家修行亦復如是。
知道這個身終歸幻滅,終究是敗壞,這是「不堅」。
可是你能在這當中懂得要修行,這就「於不堅堅覺」。所謂「深住於顛倒」不是教你心顛倒,而是要你在這個顛倒的世界當中,能夠離煩惱所惱。後面兩句是要一起看,「深住於顛倒。離煩惱所惱。」
所以,你們看經若只看上面那一句而不看下面那一句,就會像現在外面有些出家人看不懂經典一樣,像《佛說父母恩難報經》這部安世高大師翻譯的版本是真正的佛經;可是另一部《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是假的,經題差了一個字,那是偽經,裡面假託孝順之名,而實際上是在毀謗出家人,是在毀謗正法的。你們不要亂看,看了,你就會開始毀謗出家人,你業障就會很重。那部偽經它裡面所說的、所毀謗的事情,佛在《大報恩經》裡面早就全部都把它破掉了。如果你看經只看上面那一句,而不看後面的經文,那你就變成斷章取義。
若不整部經看清楚,不全篇去了解,看經只看文字而不懂意思,就因為有講「孝順」就認為是正確的,那你根本不懂佛法。現在有很多人,尤其是出家人,錯解《佛說父母恩難報經》去教信徒,說:「你即使左肩挑父、右肩挑母,你還不孝順!」這就是只取一半的意思。佛是告訴我們「左肩挑父、右肩挑母」這樣在世間孝順也都不算圓滿。接著後面的經文有講到,要你度你的父母學佛,這才叫圓滿,所以佛做給我們看。你不要只看到佛回去抬他爸爸棺材,就以為佛有那種世間人的情執、情見。釋迦牟尼佛在《涅槃經》裡面有講,如果你們這樣看我,你們就搞錯了,你們是在毀謗我!
所以,佛法重點不是在教眾生去做世間事。就像佛講過淨業三福,佛為什麼講淨業三福?是因為阿闍世王把他爸爸關起來,這樣做有不好的影響,所以釋迦牟尼佛順帶講個淨業三福,教大家要孝順父母。但是這三福中最重要的是後面的第三福,不是第一福跟第二福,第三福具足,那前面的兩福自然具足;若你只有前面兩福,缺了後面第三福,那不算具足。所以必然是「三事」,這也是在告訴你,在看經典時,要懂得怎麼看。
「深住於顛倒。離煩惱所惱。」在這顛倒的世界當中,你能夠離煩惱所惱,而且得最上菩提,有所成就。
「已上明四種行德竟。」到此,說明了以上四種行德。
再看下面,
自下攝用歸體入五止門。
前面講自性的作用,現在要教你怎麼來修證,怎麼來成就。用不離體,所以「攝用歸體」入五止門。
五止門者。謂依前能行四德之行。當相即空。相盡心澄。而修止也。所言入者。性相俱泯。體周法界。入無入相。名為入也。
五止門者,謂依前行四德之行當相即空。所以前面講「無有眾生,無有能度所度」,沒有希望眾生有毛髮報恩之心。雖然度眾生,但是眾生相空,心裡毫不執著。雖然行布施而不著布施相,雖持戒而不著戒相,雖然行一切的善行而不著於善惡當中,這個叫「當相即空」。「相盡心澄」是說了知「相」空,既然空,心自然沒有絲毫的妄想顛倒。「相盡心澄。而修止也。」就是會相歸性,知道心體寂滅,所以叫做「止」。這是大乘的止觀,跟小乘所謂的止息煩惱入空不一樣,大乘它是「即觀之止」。所以大乘的「止」不是只像世間的禪定,定在那邊、死寂一片,或是像二乘墮空之止,或是一般菩薩捨兩邊取中道的止,這都不算真正的大乘止觀。大乘止觀是教你能夠知道心體寂滅,知道一切法、一切相當下寂滅。它是教你這樣來作觀。
「所言入者。性相俱泯。」「性」就是指我們的真性、真如佛性。「相」就是一切的相狀、現象。俱「泯」就是寂滅的意思。「體周法界」是說心體本自周遍法界。「入無入相」是:無有能入與無有所入,沒有「能入的心跟所入的境界」,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離開能所」。性相俱泯,不存絲毫知見,不存絲毫軌則,知道法界相寂滅,這個才叫做「入」。無有能入、無有所入,所以講性相寂滅,體周法界,這才是所謂的「入止」。
《華嚴經》云。如來深境界。其量等虛空。一切眾生入。而實無所入。
這是《華嚴經》裡面講的,如來甚深的境界,其量有多大呢?「等虛空」,所以說「體周法界」。「一切眾生入。而實無所入。」所以一切眾生入此大寂滅禪定,而實無所入。為什麼?因為本自寂滅。若有「所入」呢?則有能所,那就失去了寂滅的義趣,所以說一切眾生入而實無所入。所以這裡跟你講大乘的止觀,你再去對照外面小乘所說的:它也有止觀、它也有禪,你去比看看!絕對是大乘的究竟。它教你有所修、有所取、有所證。我這一講,那些外道又要轉計:「我也是無所修,無所取,無所證」。不一樣,你的「無」是墮在無中;我們大乘佛法講的「無」是「即有之無、即無之有」。那外道還會再轉計,說他的也有「即有之無、即無之有」。這正是祖師講的,叫「盜牛之論」。自己犯了錯、還要狡辯,偷了牛,還說只是看見繩子,拉了繩子而已,沒偷牛。這就是盜牛之論。所以不管小乘他說它有、還是說它無,說它亦有亦無,說它非有非無,這些小乘、外道都還是不了心性。所以你只要用佛法來對照、用《楞嚴經》來對照,那就一清二楚了。可是你要小心,現在有些外道也講《楞嚴經》,所以我提醒你們不要聽現代人說的,你看祖師的、看蕅益大師的,那就沒有問題了。看不懂沒有關係,只要肯多熏習,自然業障消,佛菩薩會加持你,你會慢慢懂得。不要總以為你看個一次、兩次就想懂,沒那麼簡單。但只要你是看祖師的,我可以跟你保證:縱然不能全盤的領悟,至少你不墮邪見,因為祖師不會傳邪見給你。除非你自己心裡不正、妄想顛倒太重,那自己起邪見錯解,那就是你的問題,不是祖師的問題。
又準《入佛境界經》云。入諸無相定。見諸法寂靜。常入平等故。敬禮無所觀。
依照《入佛境界經》所說,入無相定,什麼叫「無相定」?這不是禪定的無相定、無想定。這是講大乘的「無相」,知相寂滅,唯是自心所作,唯是心現之法,這才叫無相。所謂「無相」不是沒有相,而是說「心所現相」,所現之法全體是心,所以叫「無相」。前面引《華嚴經》講,所謂華藏世界無論若山若河,皆是稱「真如法界」具無邊德。所以說「唯心」故名為無相,眾生不了達,以為真的有相可除。實際上佛法講的無相是講唯心。「相」是假名,全體是心。心,不墮斷常,能起隨緣的妙用,所以能現相。我講這個都是按經教跟你講,沒有講很快,你們要慢慢理解。因為剛開始接觸難免生疏,但不要覺得很難,我也是依祖師大德、依經典這樣一點一滴累積起來,慢慢學才能夠了解的,是要有一點耐性,不要怕難、不要怕苦、不要怕煩,你真正下功夫,你會得到佛法的利益。
「入諸無相定。見諸法寂靜。」見到諸法寂滅相,所以「常入平等故」,為什麼說「常入」呢?因為「一入永入」,所以名為「常入」。世間人的禪定,他還有「入定、出定」,二乘也是。菩薩常在定中,為什麼?因為他知法寂滅,所以他的定是沒有出入的。但是,沒有出入,不妨出入,這就是大機大用。這裡講的五「止」,所謂的寂滅,不是死寂一片。他還能夠東方入定、西方起,男身沒、女身彰,一身入定、多身出定,他都可以,這是得大自在。所以,「常入平等故。敬禮無所觀。」也沒有能觀之心與所觀之境,所以稱為「無所觀」。這無所觀是講沒有所觀的境,既然沒有所觀的境,也沒有能觀的心,因為「本來如此」,這才叫真入,不是去想像、去造作。所以你修《觀經》、你念佛,它不是去想像的,而是心真正契入佛境界。藉由觀法、藉由念佛來契入這樣的境界。
所以大乘講的禪定、講的止觀,不是有出、有入的那種止觀。有出、有入的那種都是不了義。
此乃一切眾生本來無不在如來境界之中。更無可入也。
所以就跟我前面講的一模一樣,眾生本就在如來境界之中,所以現在所謂的「入」,也只是「復本心源」而已。真正入了這個境界,也是恢復本來而已,所以說一切眾生入而實無所入,沒有能觀之心與所觀的境界。為什麼?因為本來就在寂滅境界之中。
如人迷故謂東為西。乃至悟已。西即是東。更無別東而可入也。
就像一個人迷路了,以為東邊是西邊。等你用現在的衛星定位系統,把你所在位置方位搞清楚了。一旦你把方向搞清楚了,你誤以為的西邊,其實當下就是東邊,所以說「更無別東可入也」。眾生亦復如是。
這上面是比喻,再看下面,是以比喻來合於所說之法,所以叫「以喻合法」。
眾生迷故謂妄可捨。謂真可入。乃至悟已。妄即是真。更無別真而可入也。
眾生迷惑顛倒,以為有妄可捨、有真可入,以為有個「真如」、有個「涅槃」來讓他契入,實際上「乃至悟已」,真正入了這樣的境界,「妄即是真」,所以說「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更無別真而可入也。」所以說「當相即空」,在煩惱當中,煩惱即是菩提、生死即是涅槃,這講的就不是一般二乘、凡夫、小乘以及外道所能理解的。但現在你要小心那些外道,他會用一些相似的名詞,講一些相似法,來摻入外道法裡面、或是小乘法裡面,他以為也有大乘力用,實際上是完全沒有的。所以釋迦牟尼佛大慈大悲在《法華經》上告訴我們:十方佛土中,只有一乘法,沒有二乘。佛法中只有菩薩,沒有聲聞。為什麼?這就是破這些在末法的二乘人,或是在他法滅後的轉計。所以這是世尊在法華會上,展現出他的大慈大悲,把真話說出來,省得後世的這些弟子爭論不休。
所以你直接學大乘,那就是契合佛的本懷。
此義亦爾。不入而入。故云入也。何以故。入與不入。本來平等。同一法界也。
這就是先告訴你「諸法實相」,「入」與「不入」本來就平等。所以這裡講「此義亦爾」,「不入而入」故云「入」也。所謂「不入」者,就是講眾生本有的境界。而「入」呢?就是講你要去修行。就跟念佛一樣,「念而無念,無念而念」,所說「無念」者,因為眾生本來是佛,故名無念。
只是眾生有無始劫來的妄想顛倒,就像前面所說的「大摩尼寶,體性明淨而有粗穢之垢,如不加以種種磨治,終無得淨」。眾生的真如自性亦復如是,久被無明塵勞所蓋覆,如不以定慧種種熏修,終究沒辦法清淨。所以還是要修,但是「修無所修」;所以不入而入,故云入也。何以故?因為入與不入本來平等。為什麼呢?入了這個境界,或不入這個境界,這個境界本來就寂滅。雖說平等,但是力用不同,眾生不入,所以九界輪轉。為什麼說「九界輪轉」呢?因為六道輪迴的眾生有「分段生死」,四聖法界有變易生死,雖全在這當中輪轉,它的力用會有所不同。所以這裡講「入與不入本來平等,同一法界」,重點在「同一法界」。為什麼?你入與不入,法界一樣是寂然,但是這裡有密意,就是「力用」會不同。
《起信論》云。若有眾生。能觀無念者。是名入真如門也。
《起信論》講:你能觀「無念」,即是入真如。心能無念即是真如;心若有念那就叫凡夫。所以大家還是要修行,但是為什麼祖師費這麼多口舌呢?或許你覺得祖師怎麼講得那麼難,修就對了嘛。其實這正是祖師大慈大悲之處,為什麼?因為祖師怕你預立一個境界,在那裡起「能所心」,所以先告訴你事實真相是什麼,而後你再來修,這才叫稱性起修。
所以凡是祖師要講到這個觀法,前面一定是一大篇先告訴你何謂「能入」與「所入」、「能證」與「所證」,就是怕你無法消除「能所」,還墮在「能所」當中,不能把「能所」消除,反而還立了能所,不能圓滿成道,所以事先告訴你。這裡還算講得比較簡單一點,你要是去看南嶽慧思大禪師的《大乘止觀法門》一書,在你要修止觀以前,你要先了解的道理比這裡所說的還長,我記得前面有一半以上都是在講,所以這裡說的算簡單了。所以《起信論》講,「若有眾生。能觀無念者。是名入真如門也。」
言五止者。一者照法清虛離緣止。謂真諦之法。本性空寂。俗諦之法。似有即空。真俗清虛。蕭然無寄。能緣智寂。所緣境空。心境不拘。體融虛廓。正證之時。因緣俱離。
什麼叫五止呢?第一個「照法清虛離緣止」。照法清虛離緣止,就是講「真諦之法」,「真諦」就是講一切法空,但所謂的「空」是講「性空」,也可以說「體空」。所以說「本性空寂」,本體空寂。
而「俗諦」之法,是有「幻有」的作用,所以叫「似有」,但是「體」仍舊是空的,所以叫「似有即空」。就是常說的「有即非有」。
「真俗清虛」是說:無論是真諦,無論是俗諦,二者俱不可得,故云「清虛」。真諦不作真諦解,俗諦不作俗諦解,所以說「蕭然無寄」。
「能緣智寂」,能觀的智是「寂滅」,所緣的境界,當下是「空」。為什麼說「能緣的智」是寂滅呢?因為這個「智」是講你本具的智慧,所以當你在觀無念,你在觀境界的這個「觀智」,實際上它就是全體的般若,就是你的真心,所以叫「能緣智寂」。而所緣的境界,你所觀的境界,當下即空,所以叫能緣智寂,所緣境空。因為能所俱空,所以心境無礙,能所合融,所以說「體融虛廓」,就是講真心遍滿法界,一切法無不如是,所以說「心境不拘,體融虛廓」。於「正證之時,因緣俱離」,「因」就是能觀之心,「緣」就是所觀之境,是說:在證入這個境界的時候,是離開了「能所」,所以叫「因緣俱離」。這是講大乘的止觀。
《維摩經》云。法不屬因。不在緣故。依此義理。故云照法清虛離緣止也。
這是讓你知道,當你在照法的時候,實際上這法仍舊是「清虛」,仍舊是「離緣」。所以「能觀智寂」,這個能觀的智就是「般若智慧」,所觀的法、所緣的境也都是空的,所以云「照法清虛離緣止」。所以引《維摩詰經》所講,法不屬因,不在緣故。離開了因緣和合對待之相,當下即是真如。所以你在《楞嚴經》裡面看到的「陰、入、處、界」,四科、七大皆本如來藏,妙真如性,全都是離開因緣和合,所以說:法不屬「因」不在「緣」故,依此義理,故名「照法清虛離緣止」。這是講「入五止」的第一個:照法清虛離緣止。
二者觀人寂怕絕欲止。
這個字不是唸害怕的「怕」,而是唸「泊」。停泊的意思。
什麼叫「觀人寂怕」?
謂五蘊無主名曰寂怕。
五蘊是虛妄的,所以名曰「寂怕」。「寂怕」就是寂滅的意思。
空寂無求名為絕欲。
是說既然五蘊是寂滅的,五蘊無主,還有什麼所求、好求的?所以說「空寂無求故名絕欲」。
故云觀人寂怕絕欲止也。
說人,就是講五蘊。因為人具「色、受、想、行、識」。當然不光只是人,還包括境界,因為人是正報,還有所依的依報,所以一個「人」字,它就代表著依報與正報,俱是寂滅,所以叫「觀人寂怕絕欲止。」
當你在境界上起貪瞋癡的時候,比如說:你受不了大拍賣、大減價,當你衝動想要買東西時,你就「觀人寂怕絕欲止」。這是教你生活上簡單使用,確實有點大才小用。你能作如是觀,知道境界寂滅、五蘊無主,知道五蘊是空,沒有來處,不屬因緣,不屬和合,那自然這想要攀緣的欲望,自然就沒有了,所以名為「觀人寂怕絕欲止」。
三者性起繁興法爾止。謂依體起用。名為性起。起應萬差。故曰繁興。古今常然。名為法爾。謂真如之法。法爾隨緣。萬法俱興。法爾歸性。故曰性起繁興法爾止。
「性起」就是依「體」起用。一切法無不從真如自性而起,所以叫「依體起用」,又名為「性起」。「起」,能應萬差,所謂「循業發現」,隨著眾生的業,所見不同,所感受的也不同。即使你是同一娘胎出來,同是兄弟姐妹,你得的受用,過同樣的生活、居住環境,同樣一件事情,各自感受也不一樣,感受不同,所以講「起應萬差」。都是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就像人看水,水是我們可以喝,可以止渴的,但是魚看水是牠居住的地方,牠就覺得到家了。所以有十界見異的不同,十法界眾生同看一水,所見的境界,各各不同。鬼道看水就如同火;天人看水就如同甘露;二乘人看水就知道因緣所生,所以是空的;菩薩知是中道之義,因為離空離有;而佛看水,性水真空,性空真水,清淨本然,周遍法界。所以十界的眾生在看,各各不同,所以起應萬差。這是就一法上所見不同、所受不同,還有隨眾生的業,同在一處,所緣的法界不同。所以如來雖然在這娑婆世界示現,他是住他的報土,我們是住我們的凡聖同居土,雖然同在一處,但是境界不同,就是「起應萬差」。如來跟我們示現一樣的人身,但是「同處不同住」,境界各不同。這是講得稍微仔細一點,讓你知道「起應萬差」,所以有種種的差別。就現象上,地水火風等成就各種不同的物質出現,衍生基本的元素、材料,再經過製造,把它變成生活的器具,在生活上受用,這叫「起應萬差」。
故曰繁興。「繁興」就是眾多的意思。「古今常然。名為法爾。」意思是從古到今都是如此,都是從性而起,這「性」就是我們的真心本性。《法華經》說:「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所謂「世間相常住」,它「住」哪裡?就是我們的真如本性,世間一切法皆住法位當中,所謂「法位」的「法」就是講法性,住於法性真如之位。一切法都是從真如所顯現,所以說: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它不是說世間相不會變異,世間相如果不會變異,那你用火就沒辦法燒木頭,你煮水,水就不會煮沸,……這些都是「隨緣妙用」。「古今常然,名為法爾」,意思是:從古到今都是如此,都是從心所現。
「謂真如之法。法爾隨緣。」所以「萬法俱興。法爾歸性。」所以你要了解一切法,從心所生,所生之法,無不即性,這叫「止」。性起繁興,但是法爾止,是說「從真性而起,現繁興差別之相」,但是又「法爾歸性」。所以大乘講的「止」就「法爾歸性,法爾寂滅」。前面所講的「照法清虛離緣止」也是一樣,一切法的當下「清虛離緣」。所謂法不屬因,也不屬緣,當下寂滅。寂滅是講「歸性」,要作如是觀。所以這裡講「性起繁興法爾止」。
經云。從無住本。立一切法。即其義也。
什麼是「無住本」?永明延壽大師講「無住本」就是我們的心。心空無有一法,所謂「無有一法」不是指沒有「諸法」,而是講「法法皆是寂滅」,所以叫「從無住本立一切法」。永明大師講這「無住本」,也就是第八阿賴耶識。阿賴耶識的體即是真性,沒有轉過來時叫阿賴耶識。那阿賴耶識它是怎麼成的呢?所謂「生滅與不生滅」和合,眾生迷妄以後,產生出的「生滅相」,夾雜於「不生滅相」當中,所以說生滅與不生滅和合,就叫做「阿賴耶識」。
所以為什麼眾生修行可以成佛,就是因為阿賴耶識有「覺」義與「不覺」義。眾生隨順這「不覺」,所以迷惑顛倒,變為眾生;現在學佛,熏習正法,同樣是不離開你的意識,你了知佛法、識知佛法,都是你的意識藉此熏修,然後「返本還源」。為什麼?因為阿賴耶識中具有「覺」義,所以眾生可以覺悟。又一切法都不離阿賴耶識,所以說「唯心所現,唯識所變」。這「心」就是講「常住真心」,「識」就是能了別。一切法都從心現,心現之法,你要用「識」來了別。凡夫迷惑叫「識」,覺悟了叫「智」。有祖師為大家做個揀別,就是:迷惑了叫做「意識」,覺悟了,這意識轉成「智慧」。用「智」來「了別」,所以叫「如如智照如如理」或「如如智照如如境」又叫「境智如如」。
實際上,你要是迷惑顛倒,這個「智」它就變成「意識」了;你要是熏習佛法,覺悟了,知道境界唯心,那就叫「智」。但是修行是漸修,我這樣講,在「理」上,你可以馬上了解,但是你在修證上,它的過程是漸進的,所以你現在覺得好像懂了,但是等一下你出去接觸到境緣,又迷惑了,所以對於此理你們要常常熏修、常常提起。
永明大師講「從無住本立一切法」,這個「無住本」就是講的「第八阿賴耶識」,講得很精確,不然眾生聽到「無住本」,他也不知道是什麼,實際上這「無住本」就是你的心。心迷惑了,就變成「識」、變成「阿賴耶」;心覺悟了,就稱為「佛性」,或叫第九「白淨識」或「菴摩羅識」。其實是沒有所謂的第九識,第九識就是「覺悟的第八識」。你第八識覺悟了,轉過來了,那就立個名,叫做第九識。實際上這八識本來就清淨寂滅,你只要遠離「依他起及遍計執」,它自然就轉成「圓成實性」。彌勒菩薩「觀十方唯識」,知道十方法界都是心所現。所以他在經中講:「我以諦觀十方唯識,識心圓明,入圓成實,遠離依他及遍計執,得無生忍,斯為第一。」這是唯識宗的修行方式。所以學「唯識」是要拿來修行用的,不是講心理學,現在有人把唯識當作心理學,那都是搞錯了。唯識是告訴你眾生是怎麼迷惑的,是「諸識轉變,分別所分別」,這些都是分別,就是教你要懂得不要分別,要知道「一切百法無不即心」,所以叫百法明門。
《百法明門論》就是告訴你一切的萬法無不從心所現。《百法明門論》它不是要跟你分析心有幾種,遍行心所、別境心所,或是善有幾種、惡有幾種、善心所幾種、惡心所幾種……,這些都是枝葉。所以百法明門的重點就是告訴你:萬法唯心。諸佛如來、祖師大德用種種名相說明,同樣是「真如」,也可以叫「如來藏」,因為如來藏就涵蓋了世間與出世間一切的染淨諸法,這就叫如來藏。取其義來說,就是心。又說:心是第八意識,第八意識的當體即是真如,只是名詞不同,換來換去,實際上沒有所謂染淨之別。
所以說「幻化空身即是法身」,這道理要懂。雖然現在還證不到,但是道理一定要懂,你如果不懂,你就會被外道所迷惑、被邪見所迷惑。很多人就是覺得教理太深,不好懂,所以他就說:沒關係,我念佛號就好。結果他自己腳跟不穩,沒有正知正見,被人家ㄧ說:「你沒有根」,他心裡也虛,因為當初也是存心偷懶,現在正好被歪打正著,就說:那不然我來學。結果叫你學的人不是教你紮佛法的根,對方說:那你來學《弟子規》吧,他就這樣被騙上當了。那是什麼原因被騙去學的?是自己造成的。自己不用功,又想要偷懶,又想要撿便宜,又想要圖方便。要知道,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你想要學佛,你想要成佛,你要在佛經上用功,不是在世間法上用功,世間法只會給你帶來輪迴,只會給你帶來「業繫苦相」,甚至整個世間就是業繫苦相。眾生有業,被業繫縛住了,所以生種種苦,而且更可悲的是:你在這裡面你還不覺得是苦。你還覺得:「沒關係,人家障礙我,我稍微讓他一點,讓他障礙一次,我還有幾次可以來聽經」。我看有很多學佛人都是這樣,還跟自己的同修講好,報備:我什麼時候會在,什麼時候不會在。這是又想要成佛,又想修行,但是家裡又放不下,這就叫「抱樁搖櫓」。「樁」是拴住船繩的。你一邊把船拴著,一邊搖著櫓,希望船能夠帶你航向涅槃彼岸,實際上你放不下,究竟還是在生死那頭。
現在佛門很多都是這樣,再加上一些不如法的出家人跟你說:「學佛,家庭也是要顧」,你心裡就更迷惑了。你應該反問:「法師,你既然說要顧家庭,又怎麼會來出家呢?你教我要顧,你怎麼沒有留著顧呢?」那樣說你們就很清楚了。表示這出家人有沒有正知正見?沒有啊!沒有正知正見。你跟他學,你學不到真正佛法,他更不能作為你的依止。所以你看現在很多出家人都教在家人:「世間事很重要」;當遇到小朋友、學生時,出家人就說世間事很重要,要好好讀書。如果這些小孩遇到我,我都教小孩:「佛法很重要,要好好學佛。」我不會告訴你世間法很重要,因為你本身就已經夠執著了,我如果再告訴你世間法很重要,我是把你往火坑裡面踢,我是在害你。你聽我講這話似乎不近人情,那是你不懂。
俗人都認為學生應該要忙功課,還有其他活動等等的,總是把功課視為第一重要。但我告訴你,學佛人就不一樣,你要你的小孩學佛,應該什麼擺第一?你一定要讓他來佛門熏習佛法,要讓他做佛教的事情,為佛教來服務,他才有可能學佛,但只是「有可能」,是可能性比較大。為什麼這樣說?因為還要加上他的善根。你做為父母的,希望孩子學佛,增上緣要好,要能夠助發他的善根,縱然沒有辦法,也給他種善根,讓他知道佛教是什麼。絕不是又教著他出三界,又教著他搞世間事,那你自己做父母的都很矛盾。有些出家人他自己也很矛盾,又要搞好世間,又要搞出離的事情,於是他就很矛盾。有這狀況就是因為他對世間沒有放下,世間法跟出世間法如同兩匹馬,跑的方向不同,所以絕不會走到一塊去。
四者定光顯現無念止。言定光者。謂一乘教中。白淨寶網萬字輪王之寶珠。謂此寶珠。體性明徹。十方齊照。無思成事。念者皆從。雖現奇功。心無念慮。
祖師告訴我們,這個「定」也可以是金字邊的「錠」,這代表「燈光」,它可照現,這定中有「慧」,是定慧顯現的意思,所以叫「定光顯現無念止」。所謂「定光」者,謂一乘教中,「一乘教」這裡特別指華嚴。「白淨寶網萬字輪王之寶珠」這是一句,這是指十地菩薩。把十地的菩薩形容成「白淨寶網萬字輪王」。「萬字輪王之寶珠」,是說輪王他的王冠上有如意珠。此寶珠,「體性明徹」,它的性體是明徹的、是透明的。「十方齊照」,是說此珠就像水晶球一樣,它所在的地方,十個方面的影像都進入了它水晶球中,所以叫「十方齊照」。
這個如意珠,也就是摩尼珠,它跟一般的東西不一樣,你想要什麼,你跟它說,就是現在講的「許願」,你對著它許願,它就會顯現給你,這是「無思成事」。它並沒有想它自己能夠變現出什麼樣的東西,全都是應眾生心,所以常把摩尼珠當作寶物,也比喻作我們的真心本性、真如佛性,能無思成事,「念者皆從」,你希望什麼你跟它講,它會顯現給你,讓你受用。但是這摩尼珠終究不會認為自己是個寶,能夠現種種寶物出來,所以說「雖現奇功,心無念慮。」
《華嚴經》云。譬如轉輪王。成就勝七寶。來處不可得。業性亦如是。
這是〈華嚴經.菩薩問明品〉裡面說的,只要轉輪聖王在世,他出生的時候就有七種寶物,所以叫「輪王七寶」。這輪王七寶「來處不可得」,是說這七寶並不是別人給他的,而是他福報所感得的,一出生就有。這就是教我們觀業性是空的,十方法界亦復如是,亦復皆空,所以說「來處不可得。業性亦如是」,並不是有東西來成就你的業,所以說「業性本空」,眾生雖然造業,但是能造業的心不可得。所以從這個比喻你就知道,眾生無論造什麼業,他的業都是虛妄的,並不是實法。所以你不要認為自己煩惱很重,沒辦法斷,這都是在妄想煩惱中又再造業,不是真正無念,是你的「定光」沒有顯現。
所以這裡講「定光顯現無念止」,就是告訴你真性本空,真性如同摩尼珠一樣,能夠起用,是無思成事,包括「業」也都是從心所現。「真性」沒有來處,沒有去處,真性不受染著,所以說雖現奇功,心無念慮。
第五講
若有眾生。入此大止妙觀門中。無思無慮。任運成事。如彼寶珠。遠近齊照。分明顯現。廓徹虛空。
這是講第四個「定光顯現無念止」。「定光」就是講「慧光」。這「定」就當「燈光」的意思,也顯示這「定中有慧,慧中有定」,此「定光」即是心性本具的光明。
所以它舉「一乘教中,白淨寶網萬字輪王之寶珠」。佛門常把這寶珠譬喻作心性,所謂的「寶珠」性體明徹,十方齊照。就跟真如自性一模一樣,清淨無染,十方齊照。它能夠循業發現,能夠隨緣妙用,所以說「無思成事」。一切法,皆依心所現,一切法皆是心具,「具」是具足的意思,不待你造作,所以說無思成事,不假造作,念者皆從,就是前面講的「循業發現」,雖現奇功,心無念慮。此寶珠終不自言「自己是個珍寶,能夠現種種寶」,真如自性亦復如是。自性沒有「我見」、「我愛」之想,沒有這虛妄的「我」,認為自己能夠有什麼功能,有什麼作用,所以說「心無念慮」。
下面引《華嚴經》裡講到的:「譬如轉輪王。成就勝七寶。來處不可得。業性亦如是。」就像轉輪聖王,他一出生就有七種寶物跟著顯現,這是輪王的福德所顯現,不是別人賜予他的,真如自性亦復如是。能夠起隨緣的妙用,能夠顯現諸法,但是它不是藉由造作,所以說業性亦如是。教你知道這業是本空,這「空」即是真空,真空就是我們的佛性,所以說業性亦如是。
這裡講:「若有眾生。入此大止妙觀門中。」如果有眾生能夠入此「大止妙觀」當中,是這裡講的「定光顯現無念止」。只要講大乘、講一乘了義的「止觀」,雖然說「止」,必定含「觀」;雖然說「觀」,必定含「止」,否則這個「止」就不圓,「觀」也不妙,所以叫「圓頓止觀」。所以前面講「性起繁興法爾止」,這裡講「定光顯現無念止」,它這都是講作用,它講作用的當下即是寂滅,所以稱為「止」,就是「攝用歸體」入五止門。後面是從體起用「修六觀」。所以「入此大止妙觀門中。無思無慮。」不用思慮,「任運成事。如彼寶珠。遠近齊照。」所謂:一接觸就明白,一明白就有清清楚楚、圓圓滿滿的作用。這就是「無思無慮,任運成事」。
世間人接觸事情,思前慮後想半天,得失計較,這都是心裡面煩惱心太重。你教他要放下,他還說「不想不行」,那都是墮於思慮之中。不管你想什麼,不管你計劃什麼,這都是墮在思慮當中。所以說眾生入此「大止妙觀」當中,能無思成事。凡事遇緣他就很清楚,馬上就明白這事情怎麼做,而且事情做得很好、很圓滿。但是因為凡夫夾雜著貪瞋癡,即使思慮得很周到,或是一個人想,甚至多人想、一個團隊來想,還是有問題。所以為什麼講要「修止」?因為了知心體空寂,你後面才能起作用,才能任運成事,才能定光顯現。
「如彼寶珠。遠近齊照。」就像寶珠有光明,能夠遠近齊照,清楚顯現,遍滿虛空,所以說「分明顯現。廓徹虛空。」這就是講你一旦入此大止妙觀門中,自然就有這樣的境界。這個境界雖是我們心本具,但是你不入的話,是得不到這樣的受用。所以為什麼教你平常要修行用功,不要打妄想。一件事情你想那麼久,這很多都是心不清淨的展現。世間的事情能夠不要去想的,就少去思量,要多用功、多念佛、多讀經,沒事最好,你才能夠把思慮給斷掉,你才能夠了達心體寂滅,這樣你遇緣起作用時,你的智慧之光就能透出來。
不為二乘外道塵霧煙雲之所障蔽。故曰定光顯現無念止也。
這是做一個揀別。此大乘甚深禪定,不是二乘外道的禪定。祖師大慈大悲,給後面的學人說出來,讓你曉得大乘講的性定,跟二乘外道完全不同。所以說「不為二乘外道塵霧煙雲」,這把他們的功夫比喻作「塵霧煙雲」,就像現在講的「霧霾」一樣。學了二乘外道會障蔽心性本有的光明,所以說不要去學。
《楞伽經》告訴我們,二乘以及外道那些東西不會讓我們成就。祖師大德、諸大菩薩告訴我們:你學二乘、外道只會讓你墮在「無因論」當中,終究「撥無因果」。真正的大乘佛法不會撥無因果,所以你不要聽到大乘講「空」你就害怕,覺得「空」就是沒因果,覺得學大乘你就會著空、會撥無因果,那是你自己解錯了。實際上,你再怎麼用心去學二乘,最後還是撥無因果,因為你不知道法界是怎麼來的。所以那些都是「塵霧煙雲」,都是塵勞,都是煩惱。你學了,真心本性的慧光不能夠顯發,因為你不知道一切法唯心,你不知道心體寂滅,所以原有的定光無法顯現,原有的慧光無法顯現。所以祖師教我們修「定光顯現無念止」。
五者理事玄通非相止。謂幻相之事。無性之理。互隱互顯。故曰玄通。
這裡講第五個「理事玄通非相止」,「事」是「事相」。這裡講的「事相」就是「幻相」,「性」就是「無性之理」。「互隱互顯」,所謂「互隱」,是說「事能隱理,理能隱事」,這是「雙隱」,就叫互隱。而「事能顯理,理能顯事」,這叫「互顯」。所以說「理事互顯,理事互隱」,故曰玄通。叫「理事玄通非相止」,這講的還是真如自性,大寂滅場地。
在這觀門裡面,你要知道,一切事相皆如幻,一切的事相本體即是無性,所以說「無性之理」。這「理與事」能夠玄通沒有障礙。理能隱事,事能隱理,所以理顯的時候事隱,事顯的時候理隱,所以說「互隱互顯」。
下面講得更清楚明白:
又理由修顯。故事徹於理。行從理起。理徹於事。互存互奪。故曰玄通。
前面講的「隱顯」是玄通,這裡講「存奪」也是玄通。「存」就是顯現。「奪」就是隱。為什麼呢?因為你迷於理,著於事相,所以「理」被「事」所奪;你悟於理,知道「事」攬「理」而成。所以「以理奪事」,你能夠見性開悟。無論互存,無論互奪,唯一真性,所以「故曰玄通」。在《華嚴》裡面確實講到「無佛無眾生」,眾生跟諸佛同一佛性,眾生跟國土同一法性,這是《華嚴》根本法輪裡面告訴我們的。所以無論是迷,無論是悟,皆稱真如法界具無邊德,這是深入地去分析,告訴你為什麼。
就像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現在只知持名,事相上顯現,不解心性,這個「理」自然就隱。那若是「直觀心性」,不解極樂世界全是妙有,就是「理顯事隱」。必須要知道「事由理而成,理由事而顯」,存與奪皆沒有障礙,這才是真正圓通。我是會歸在淨土法門來看理事,讓你了知淨土,這講得確實有一點深,不過,覺得說得深,也是因為大家還不熟。你剛開始聽而已,所以你覺得不熟,但是事實真相確實如此。
這裡講「理」由修而顯,所以你念佛修行,你能悟心。「事」能徹於理:或是你肉眼直接見性,或是你參禪直接開悟,或在話頭中開悟,身心世界一時脫落。所以說「事能徹於理」,「徹」就是徹底的意思。「行從理起」,你在修行是依理而修,所以「理徹於事」。前面講,你雖念佛修行,但你不了解「理」,理就隱了。所以,理事不圓通,就不能玄通。對於心性之理要懂,要知道「事理無礙」,對於修行之事才能夠叫做「實修」,所謂「實修」就是與「實際理地」契合。不然就叫「盲修瞎練」。這裡是講「行從理起,理徹於事」。
那麼,一旦見性的時候,也可以從「果」上來講,見性的時候互存互奪。「以理奪事」則全事即理,「以事奪理」則全理即事。那二者互奪呢?互奪,就雙存,「存奪無礙」,存跟奪沒有障礙,所以叫「互存互奪」。存即是奪,奪即是存。這「存」就是存在。所以才有後面的「事事無礙觀」。「見事」即是「觀理」,因為你已經明了「事理玄通」。剛才講「以理奪事」,則「事隱理顯」;「以事奪理」,則「事顯理隱」。所以說互存互奪,存跟奪沒有障礙,不妨「存」時即是「奪」時,「奪」時即是「存」時,這個叫「玄通」,對於不懂的人而言,確實很玄!實際上運用在平常當中,當下就是事理玄通,因為「事依理成」。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眾生就事相上,千差萬別,皆有佛性。佛性從哪顯現呢?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在鼻嗅香,在舌談論,在身覺觸,在足運奔。所以明知這個「玄通之理」者,稱作佛性,於此理無知者,喚作精魂,所以墮為眾生。實際上,眾生即佛,佛即眾生。所謂「非相止」,是因為眾生著相,所以迷於理事,現在告訴你事理能夠玄通,當相見性,見到真如自性,自然不取於相,當下如如。
玄通者。謂大智獨存。體周法界。大悲救物。萬行紛然。悲智雙融。性相俱泯。故曰理事玄通非相止也。上來明五止竟。
這是讓你知道,所謂的「玄通」即是大智獨存,所以說「唯如如智」。就是以如如智,照如如理。見到心性之體,體周法界。因為全相即性,全性現相,所以說「非相止」。也無生滅,也無變異,故《法華經》中說:「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佛法的道理就是如此。你能發大悲心救物,則「萬行紛然,悲智雙融」。因為有悲就有智,有智就有悲。而凡夫有悲沒智,所以叫「濫慈悲、假慈悲」。若有智而沒有悲,那是慈悲不夠,叫「慈心不普」。大乘佛法講的「悲智雙融」,是悲中有智,智中有悲。所以「相即是性」,則相泯;「性即是相」,則性泯。所以說「性相俱泯,性相俱顯」。為什麼?因為「互即」。說「性即是相」,此性全泯入於相中,所以相顯;「相即是性」,相全泯入於性中。那既然性相「互泯」,所以「互顯」亦是同時。這就是「隱顯同時」,無障無礙。這是華嚴宗的教義。
現在很多掛著講《華嚴》的招牌,其中很多都在胡說八道,有的跟你講鬼神,或跟你講世間、講善法,或把華嚴說成:「一個人修善,再影響另外一個人,這叫重重無盡」。那豈不是一個人造惡業也可以影響其他人造惡業,也是重重無盡?那種說法根本就墮在善惡兩邊,都不見性。所以為什麼我講這高深的道理?因為這才是真實相。一切法,無論是世間法、出世間法都是如是,沒有例外的。所以教你「普觀」,你能入此觀,即是普觀。為什麼?這就叫「從體起修」,為什麼叫「從體」呢?就是讓你直接見法界的本體,知道一切法的根源是怎麼回事,知道一切法「性相雙融」,知道「性相俱泯」,知道這個「事理」就能夠玄通。這是從體起修,所謂「從體」,就是先了達「自性」。這個觀就是「普觀」,不動本處而觀十方。「本處」就是心性,是一切萬物之本處。無論它的速度有多快,存在時間有多少,是長是短?或是延,或是促,它的本處就是「佛性」。所以說一切法的根本,就是「真如」。連無常的根本,還是「真如」。就像《楞嚴經》裡面講的「捏目妄見有二月」,在天空中妄見有兩個月亮,那就叫眾生迷惑顛倒,實際上二月的當下,只有一月。眾生亦復如是,因為無明的緣故,所以妄有「能見相」、有「所見相」,就如同第二月,如同你幻見天空有兩個月亮。
沒學佛的人,不斷地相續此迷情,造作種種善業、惡業;未了一乘的學佛的人,想要令「能所雙合」,不知道根本沒有能所,就像天空中唯是一月。眾生不知道「事即是理,理即是事」,唯一真如。所以說為「一乘」,「一乘」就是一心之乘,用一心法來運載一切眾生。所以《楞嚴經》講,但一月真,中間更無是月非月。正是告訴你:天空只有一月。若你說要「泯能所」,本來就沒有能所,能所自泯。就像淨土法門的念佛,念到後來,「能所」為什麼不消自消?因為唯是一心,這能所自然就消融。為什麼會有能所?是因為你捏目,所謂捏目,就是你著相了,認為心外有法。那你為什麼會認為心外有法呢?就是你不了達實相。所以佛才出世,為大眾說「實相」,為物說「唯心」,讓大家能夠知道:原來這「真如自性」是怎麼一回事。世尊確實善使金錍,剔除眾生的眼病。跟我們講實相的道理,不讓大家墮在善惡當中,所以講《華嚴經》、講華嚴的奧旨,不是叫你去造善造惡,因為造善造惡都還是輪迴,是要你直了見性,直接了達真如佛性。
這是說第五個「理事玄通非相止」。
「上來明五止竟」,以上闡明這五種止。
自下依止起觀。問。準上義理。依之修行。足為圓滿。云何更要入止觀兩門耶。
從這裡開始是「依止起觀」,就是「從體起用」。
這裡有個問答「準上義理。依之修行。足為圓滿。」相信我們這樣子講下來,大家看到《妄盡還源觀》裡面教你的每一個觀門都非常圓滿,包括前面的五種止門,隨舉一門,各各圓滿。到這裡,大家就會有疑問,由祖師幫我們問出來:從上義理來看,依著修行應該就非常圓滿的,那為什麼還要更入止觀兩門?明明是要講「觀」,為什麼要講「止觀二門」?
這裡秘密地告訴你,「止就是觀,觀就是止」。所以隨舉「止」門即是「觀」門,隨舉「觀」門即是「止」門。
底下是祖師回答,
答。《起信》云。若修止者。對治凡夫住著世間。能捨二乘怯弱之見。若修觀者。對治二乘不起大悲狹劣之過。遠離凡夫不修善根。以此義故。止觀兩門。共相成助。不相捨離。若不修止觀。無由得入菩提之路。
祖師講經說法,教化眾生,都是依經依論,依了義的經典、依了義的大論。你不要看《大乘起信論》它很薄,它是了義的論典,是禪宗的祖師馬鳴菩薩所寫的,他用《大乘起信論》振興大乘佛法,破二乘外道邪見。
所以依《起信論》裡所說,若是修「止」者,是要對治凡夫住著世間,所以告訴你「一切世間相當體即空」,同時也是對治二乘怯弱之見。因為凡夫樂於小法,什麼叫「樂於小法」呢?就是喜歡小乘,凡夫他覺得:「哎呀!這樣就好了、這樣就夠了!」所以現在你們才會在外面聽到有學佛人說:「我只要學個五戒,我持好就能成佛了」。是誰告訴你「五戒持好就能成佛」?那根本是胡說八道。前面我們看到:「三皈五戒者,佛法之平地」,才平地而已,你還沒蓋樓,還有大樓要蓋呢。你以為去買一塊地,地上自己就有樓了?那你叫「幻見」。你只是買了一塊地而已,還沒有蓋起樓房,你就滿足,這就不對了。這是比喻,搞錯的人以為自己學個小乘,能覺察到一下自己的心念了,有點寂滅感覺,他就覺得自己可以了。這是講凡夫的問題,同時帶破小乘人的問題。為什麼祖師說小乘知見是怯弱之見呢?因為小乘人見相生心。什麼叫「見相生心」呢?小乘生害怕的心,因為「怖苦」所以想要出離,所以修「苦集滅道」,小乘觀世間都是「苦」,這正是見相生心,徹底著相,所以小乘是怖苦後想要斷除煩惱,想要修道、想要證到涅槃。想要「離苦」這個心就是怯弱之心,就是祖師在這裡講的。見苦生怖,所以這叫「怯弱之見」。這裡同時破凡夫、同時破小乘。既破凡夫心中的惡,也破小乘人樂小法的業習。所謂「樂小法者」就是「得少為足」。
就像一根麻繩一樣,這麻繩它全體是麻,因絞而成為繩。凡夫不懂而妄見,把繩子當作是蛇,可是凡夫還很喜歡這條蛇,終究為毒蛇所傷,為什麼說被毒蛇所傷呢?因為凡夫認妄為真,所以在虛妄當中受報。二乘人也是看錯了,把繩子看成蛇,可是他是害怕,他不知道這條蛇本身是虛妄的,當下全體是繩子,其實全體是麻。二乘人對此也沒搞清楚,所以他害怕,他想要把蛇給捨掉,實際上也無蛇可捨,所以兩個都是問題,而且二乘雖把蛇給捨掉,也沒捨至究竟。小乘以為無蛇,他就已經成就了,但是,他不知道這蛇的當下即是麻繩,全體是麻。
小乘人不知道五蘊即是如來藏,他們只知道「蘊中無我」,所以他們墮的是「偏真涅槃」,所證的是「有為的菩提」。
所以這裡講「修止」是對治凡夫住著世間,也能夠對治二乘怯弱之見,同時也正是對治凡夫「得少為足」的錯誤觀念。這是講修止。
「若修觀者。對治二乘不起大悲狹劣之過。」「修觀」是對治二乘不起大悲心,所以叫他修觀。他們沒有想要利益眾生,沒有想要圓成佛道,所以說大悲心不足。修觀者「遠離凡夫不修善根」,同樣也是對治凡夫不願修習善根的這種錯誤心態,所以叫「不修善根」。「以此義故。止觀兩門。共相成助。」所以這止觀二門,能夠互相助成,「不相捨離」是沒有辦法分開的。若不修止觀,沒有辦法成就圓滿菩提。
下面用《華嚴經》金翅鳥的比喻為我們作說明:
《華嚴》云。譬如金翅鳥。以左右兩翅鼓揚海水。令其兩闢。觀諸龍眾命將盡者。而搏取之。如來出世。亦復如是。以大止妙觀而為兩翅。鼓揚眾生大愛海水。令其兩闢。觀諸眾生。根成熟者。而度脫之。依此義故。要修止觀也。
《華嚴經》講:譬如金翅鳥。金翅鳥的福報很大,牠可以知道哪一隻龍的命將終,當金翅鳥看到海中的龍,有命要盡的,牠就從山頂上飛下來,到鹹水海的海面上,用牠的兩翅這麼一振,牠的翅膀力量非常地大,能振開海水,將海水「兩闢」,把海水分開,牠就可以看到這海底的龍,這命要盡的龍,就會顯現出來,看龍命要盡了,就把牠吃掉,牠不從龍身先吃,是從尾巴先吃。「觀諸龍眾命將盡者。而搏取之。」
「如來出世。亦復如是。」這是把如來比喻作金翅鳥王,說釋迦牟尼佛出世也是這樣,「以大止妙觀而為兩翅」,以止觀作為他的兩個翅膀,「鼓揚眾生大愛海水」。就像金翅鳥要吃龍的時候一樣,鼓揚海水「令其兩闢」,闢開海水來,「觀諸眾生,根成熟者而度脫之」,所以眾生根器成熟的,能夠學大乘止觀的,就教大乘止觀兩門來教化眾生。
「依此義故。要修止觀也。」就是依這個道理,所以要修止觀。
下面還有一個問答,
問。止觀兩門既為宗要。凡夫初學未解安心。請示迷徒。令歸正路。
這是承上面的問答,接著問。
問:知道止觀兩門是佛法的宗要,非常地重要,那麼「凡夫初學未解安心」,不知道怎麼修,所以「請示迷徒」,這是請祖師開示,指一條路出來,讓迷途上的人,「令歸正路」,是要讓我們能夠修學大乘的止觀。
祖師這裡回答說:
答。依《起信論》云。若修止者。住於靜處。端坐正意。不依氣息。不依形色。不依於空。不依地水火風。乃至不依見聞覺知。一切諸想隨念皆除。亦遣除想。以一切法本來無想。念念不生。念念不滅。亦不隨心外念境界。
這是祖師開示怎麼修止。依據《起信論》所說:「若修止者。住於靜處。」在安靜的地方,「端坐正意」:打坐名為端坐。「正意」就是提起正念。「不依氣息」,這是揀別於小乘的。你們現在看到外面教的調息法,有些也不是小乘。附佛外道也有附小乘的,因為現在交通發達,資訊傳播得非常快,有些附佛外道也附在小乘法,他也說他是小乘,也說他實修,會教你調息、靜坐……,實際上,很多都是教你著在這身心當中。
所以大乘止觀教你「不依氣息,不依形色」,形色就是你這個肉身。為什麼?因為這些都是虛妄幻化的。你依氣息,氣息會變動,一變,你心就亂了。祖師教你「呼吸念佛」,這看似依於氣息,但真正重點是讓你念佛,而不是讓你著在那個定境中,關鑰、關鍵要搞清楚,很多人用呼吸念佛、用數息念佛、用計數念佛,要知道,計數念佛的關鍵不在數,關鍵之處在於念佛,這是幫助你念佛、攝心,而不是在數一、二、三,如果注意力在數數,你就墮在數中。所以說要是真的修大乘止觀,是教你不依氣息,不依形色。有的小乘教放慢動作,那只是前方便,教你腳舉起來慢慢地往前踏,從腳跟先落地,然後去感受腳落地的感覺,每一塊肌肉,每一條神經,一直踏到腳尖。有的腳舉起來就舉了大概五分鐘,放下去也放了五分鐘,這就是依形色在修行。大乘止觀不是這樣,所以說人人可修,腳斷掉的也可以修,不用腳;手斷的也可以修,盲聾瘖啞也可以修,都可以修,所以攝機之廣,不可思議!上根的可以修,鈍根的也可以修,根器差的也可以修,你們覺得自己根器很差的,正需要學大乘。
《朱子治家格言》講:「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我告訴你們:「眾生在迷,大乘一定要學」。越是迷,越要學。絕不能捨大乘,大乘經典即使你看不懂,都還能夠給你增福慧、消業障,你雖然看不懂,只要你讀了,都能見聞為種,八難超十地之階。要是能夠深解大乘,「解行在躬」,是說你只要能夠依解起行,那你一生能圓曠劫之果。這是《華嚴經》的力用,是ㄧ乘了義的殊勝。所以你越是迷惑顛倒,你越是要學大乘,你越覺得自己根器差,你越要來學,為什麼?因為大乘可以轉變你的根器,讓你從下根轉成中根、中根轉成上根,學佛的智慧、福報會越來越大,所以,你不要覺得你自己根器差,不能學大乘,沒有辦法學經教,沒有辦法聽《華嚴》,這是你自己妄自菲薄,沒志氣,自己看不起自己。做一個學佛人,三寶弟子要有志氣,志在作佛,越是迷惑越要學,這個很重要,不可以認為自己不行。要知道: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成佛尚且沒問題,解經、念佛、修行這些都不是問題,所以你自己要能夠提起來。
這裡講不依形色,「不依於空。」空就是講「空見」或是空的感覺,或沒有的感覺,或是講「捨受」,還有講「不依地水火風」,因為有些外道就是依地水火風,有的是拜火的、 拜水的、 拜風神的……,在這當中,修禪定。不依地水火風,也可以說,不依這個根身,不依器界。為什麼講「不依」?因為都是虛妄的,沒辦法依。所以「乃至不依見聞覺知」,所謂不依見聞覺知,就是心不隨境轉,而不是沒有見聞覺知。你要是以為不依見聞覺知,是不見不聞的話,那你就聽錯了意思。如果不見不聞,那誰來解經、誰來成佛?所以講「不依」,不是說沒有見聞覺知,是教你心不隨境轉,心不隨色相轉,不隨地水火風而轉,那麼「一切諸想,隨念皆除」。這就講到重點了,所有的想念皆是妄想,無論是善是惡,皆是妄想,所以隨念皆除,知道念頭當體即空。「能觀的」亦復歸空,所以叫「亦遣除想」,為什麼呢?以一切法本來無想。但是「歸空」之想也不作意,你只是了達「能觀之智」,本就是你心具,所以不用再起個念頭,把除妄想的這個「能觀之智」化空,只是念頭一轉,這樣就可以了。你不用再作意:「我在觀,能觀的這個心是空的」,那你永遠都有「能觀」要除,那這一觀就過不了,就化不空,所以說「亦遣除想」,怎麼遣呢?就是知道「一切法本來無想,念念不生,念念不滅」,所以說「唯空」,就是不生不滅。「亦不隨心外念境界」,為什麼?因為終無「心外法」為所緣。因全體即心,心體本空,境界是虛的,境界既虛,所以無有心外境界,才說「亦不隨心外緣念境界」,這是教你大乘修止觀的「修止」。
所以你看現在外面教你修止觀的,他說小乘也有止觀,那個止觀跟這裡一對照,你就知道了。這個大乘止觀殊勝,這個大乘止觀究竟,而且大乘止觀徹底,還有這止觀斷煩惱之迅速,只一念,隨即全部化空,不用次第斷。你要是修小乘的止觀,有先修後修的問題,先修這個,再修那個,一個一個修上來,先修「五停心觀」、「四念處」、「四正勤」……這樣「三十七道品」逐步地修上來。大乘一念就圓具,所以單就「止」門,就已經圓超圓攝無量門。
然後以心除心。心若馳散。即當攝來令歸正念。常勤正念。唯心識觀。一切魔境自然遠離。
再來「以心除心」,所謂「以心除心」是講外塵既無,能緣之心空。而不是你不了心性的「以心除心」,不了心性的以心除心,那還是認境為實有。這裡是「知境本空」,以你的「正知見」除「妄知見」。怎麼除呢?了達虛妄心的當下,全體是真,所以叫「以心除心」。剛開始因為不熟悉,你常會失念,就跟你念佛一樣,剛開始念佛的時候,你覺得妄想很多,念一念就跑到妄想裡去。就像有的同修,他在拜佛的時候,他說很奇怪,拜了半個小時,感覺全部都在打妄想。我說:「沒錯,你現在終於知道了」,因為你平常都在打妄想,現在拜佛的時候,你心收攝回來,所以你看到了你的心很亂。可是要知道:能見亂者,此心不亂,這就是「心光發宣」,這是心的光明透露出來了。但就是講你的心有收攝了,能夠照到煩惱。你不要拿我講的把你自己解得太高,你要知道你還有煩惱沒化空,還有路要走哦,不要我講個「心光發宣」,你就以為你見性了。要知道:眼睛一睜開也是心光發宣;耳朵,不要說早上起床,連在睡夢當中,你也能聽到鬧鐘在響、手機在響,這也是心光發宣。所以佛法的重點不是在於你「看到煩惱」,「看到」只是一個好兆頭而已,大乘講「化空」,重點是要把煩惱給化空,念佛亦復如是,你念佛的時候,你見到煩惱了,你不用害怕,你被煩惱蓋覆住了,你就趕快依照這裡講的:「心若馳散,即當攝來令歸正念」,要立即回頭,提起正念,趕快念佛這就可以了。而不是你能了了清楚看到煩惱,看到煩惱幹什麼?那個就是該要化空的東西。因為我知道現在外面有人在教,告訴你們:這樣攝心你就能了了清楚看到煩惱。還要你們看著它,我說:你看著它幹嘛,那就是應該化空的。看著它,就「能所心」熾然成立,還是墮煩惱中,所謂「知覺乃眾生」。
所以你們要學《楞嚴經》,你不看《楞嚴經》,聽外面的人胡說八道,依照他教的,你雖然有看到煩惱,覺察到煩惱,然後有慢下來、緩下來,這還是墮在知覺當中,仍舊沒有辦法化空啊。他給你講一些名相,你以為是大乘止觀,其實差得遠了,這裡講的才是真的大乘止觀。所以祖師教你「心若馳散。即當攝來令歸正念。常勤正念。唯心識觀。」知道諸法唯心,知道萬法唯識。「心」即是「識」,為什麼講識呢?「識」有揀別的功能,講「心」是一切法的本體。本體即空,但是不落斷空,它能夠有了別的作用,所以講「唯心識觀」,這「識」就是「真實識知」義,「遍照法界」義,這前面有講過。所以教你「常勤正念唯心識觀」,一切的魔境自然遠離。所以你問魔境怎麼遠離?就教你唯心識觀。所以為什麼《楞嚴經》後面講五十陰魔。你會見到這五十陰魔,很多都是你「洗心非正,落於邪見」當中。所以現在有些人念佛、打坐參禪,著魔了,預言災難,然後也會狂妄說法,說他見到「誰」,哪個人是佛再來,哪個人有往生淨土,哪個沒往生,……這些都是妖魔鬼怪。這就是他在修行過程當中「洗心非正,墮於邪見」,我這樣講你就很清楚了,所以你不要去相信那些鬼神附身,他說某人多有修,說你多有修,說你過去生跟誰有什麼因緣,又有多少眾生要求你超度……,這些都是妖魔鬼怪。會講這些話的人,你就知道他正墮在《楞嚴經》講的五十陰魔當中,而且仔細看來,他還不夠厲害,人家五十陰魔那個境界,確實是很厲害,神通更大,講得更準。有一些預言災難的都不準,那就叫「著鬼神」了,遇鬼神附身,那就更要小心。
凡夫初學邪正未分。魔網入心欺誑行者。又無師匠。諮問莫憑。依四魔功。將為正道。日月經久。邪見既深。設遇良緣。終成難改。沉淪苦海。出離無由。深自察之。無令暫替。此義如《起信論》中說也。
「凡夫初學邪正未分」是教你要清楚:有很多人剛開始要學佛,或是剛開始修行,也都算「初心」。就像你初心在學佛,因為沒修證,「魔網入心欺誑行者」,你著境界了,或是天魔來擾亂,或你冤親債主來擾亂,鬼神來擾亂,他的擾亂你,不是只讓你痛苦,還有就是讓你著境界:受樂,或是讓你發神通,之後你就會發神經,這種是真的有。也有人念佛,念一念自覺得見到西方極樂世界,然後跳樓,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他心裡好樂,所以這妖魔鬼怪就現那個相去騙他,讓他從樓上跳下來。要知道,這個不是淨宗的問題,是那個人修行的問題,是他用心錯誤。所以要知道:你修行,你發了神通了,或是你有這些奇異境界,你不用太高興,《楞嚴經》講:「暫得如是。非為聖證。」所謂「暫得如是」,是說這情況是暫時有而已,不是真正有大成就,所以說「非為聖證」。經文中還說:「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所謂「若作聖解」意思就是:你以為你自己成佛了,你以為你自己有功夫了、有成就了,那你就會受他控制。
所以說「初學邪正未分,魔網入心欺誑行者,又無師匠,諮問莫憑。」我看現在有「師匠」也沒有用,師匠是要告訴你,你也不覺得這是你的過失,你也不覺得是顛倒,你可能還覺得:「師父你哪有我有修,打坐也坐不了多久,站也站不了多久……」,你跟他講:「你要小心」,他還覺得「你不懂,你嫉妒我」。有的鬼神附身了,他可以一直走一直走,一直繞一直繞,不斷地繞佛,不斷地行走,好像很精進的樣子,他好像又能顯神通,又能知道一些事情,他就到處去眩惑那些無識之人。在現代,就算有人能識得他著魔的境界,跟他講,也不一定救得了他。所以,在以前的人來說是沒有師匠,現在就算有師匠,他也不聽,他還覺得:「你哪有我功德大」!這就是現代人的問題,以前是「諮問莫憑」,沒辦法諮問。現在亦復如是,縱然有幸遇到一些善知識,卻因為你傲慢,也沒辦法問,何況沒有師匠。
佛在經上講:在末法時,「賢聖隱伏。」我們聽到這四個字覺得很難過。我說的「聖賢」是講佛教這些有修有證的聖賢,不是講世間人那種聖賢。在末法,你遇不到他們,即使遇到你也不認識,他們都躲起來了,所謂「躲起來」就是你沒有緣見到,而不是他害怕你,所謂「隱伏」就是你沒有緣見到他,還有就是:你福報不夠,業障太重,視而不見。
「依四魔功。將為正道。」「四魔」就是指「煩惱魔、五陰魔、天魔、死魔」,有這四種魔。你以為你有這些神通,有這些怪異的現象,你就是成就了。那麼「日月經久」,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邪見既深。設遇良緣。終成難改。」剛才前面講的,諮問莫憑,沒有師匠,那個是遇不到。這裡是你自己已經邪見日深,即使遇到良緣,縱然遇到善知識,你也難改變。所以我跟你們講:《弟子規》那些世間書不要學不要看,聽說還有《群書治要》這種世間書出現在佛門,你在佛門裡面,這種東西不要去看。可是還是有些迷惑的人,就像這裡講的:依著自己的妄想顛倒去看去學。所以縱然遇到正法,他也改不過來,「設遇良緣。終成難改。」那麼正中祖師這裡所說「沉淪苦海。出離無由。」所以你知見不正,墮在邪見,著在神通上面,或奇異的瑞相上面,終成難改,導致沉淪苦海,沒有辦法出離。我們道場也有很多的瑞相,可是我們從來不會跟你講,瑞相就瑞相,沒什麼大不了,很正常,不要執著。有些道場的人看到窗戶上有法輪,就用相機拍,或是拍到天空、或是牆壁、哪邊又有現佛菩薩相。我告訴你:天魔都能現佛菩薩的形相,重點是要看「知見」,所以佛是示現四十九年講經說法,更禁止弟子現神通。所以,一個正法道場,它不會提倡神通,用這種手段去吸引大眾,更不會去欺騙信眾。所做的就是講正知正見。
哪一個道場有釋迦牟尼佛道場的瑞相多?每一部經都有瑞相,而且還能夠做到我們現在講的「即時連線」,可以看到他方諸佛,全都是直播的,但是雖有這樣的瑞相,佛也沒有炫耀,因為佛不是在提倡瑞相,他是教你有正知正見,能分辨。所以你就知道佛法講的是正知正見,講的是大乘的了義,教你實際去修行,不是要搞神通、不是要搞鬼神。你縱然有這樣的成就,你也不要覺得高興,所謂「不作聖心。名善境界。」因為你要是高興了,心就著相了,一著相就著魔,不是等到以後才著魔,是當你一著相你就著魔,所以說「出離無由,深自察之」。「無令暫替」就是不要讓這些妖魔鬼怪來擾亂你的心,不要讓這些不正見來影響你的正知正見,影響你的道心。
「此義如《起信論》中說也。」這裡所說的,是依照《大乘起信論》中所說的。
六起六觀者。依前五門即觀之止。而起即止之觀。何以故。理事無礙法如是故。定慧雙融離分齊故。一多相即絕前後故。大用自在無障礙故。
前面有講「理事玄通非相止」,那你就知道「理即是事,事即是理」,「止即是觀,觀即是止」,到這裡你再來理解就不成問題。所以祖師說「隨舉一門能收全部,又不妨其中次第宛然」。確實如此。
這裡開始講第六、「起六觀」。「起六觀者,依前五門即觀之止。」這是說前面講的「五門」是即觀之止,「觀」就是講「繁興的作用」,但作用的全體寂滅,「而起即止之觀」,寂滅性中有圓圓滿滿的作用,這叫「即止之觀」。「何以故。理事無礙法如是故。」為什麼呢?因為理與事,互隱互顯、互存互奪,沒有障礙。「定慧雙融離分齊故。」定即是慧,慧即是定,所以雙融。後面會告訴大家,什麼叫「定即是慧,慧即是定」。它會起作用,「男身沒,女身彰。東方入,西方起。」東方入定,西方出定,這就「定慧雙融」。「離分齊故」,「分齊」就是分別。「一多相即,一即是多」,所謂「一念能開為無量劫,無量劫收為一念」,「一法即是一切法,一切法即是一法」。所謂「一微空故眾微空,眾微空故一微空」,「一微塵」之塵性是空,眾微塵亦復如是,「一即是多」,一微空故眾微空。「多即是一」,所以眾微空故一微空。「微」就是微塵。「眾微」就是「眾多的微塵」,是當體寂滅。
「一微空中能含眾微,眾微空中能含一微」,在這當中的「一」跟「多」,此「一」即是講「心體」,即是說眾微空,重點在「空」。講「多」就是講「眾微」。講「相」上就是講「一微」或是「眾微」,所以「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相即絕前後故」就是無有前後。這「絕前後故」有它的深義,我到後面再來作說明。
「大用自在無障礙故」。這是講「大機大用」。佛門常講的大機大用,到底有多大?用有多廣?一般只是簡單地帶過,後面「依止起觀」就會為我們來做比一般還要詳細地說明。
言六觀者。一者攝境歸心真空觀。謂三界所有法。唯是一心造。心外更無一法可得。故曰歸心。謂一切分別。但由自心。曾無心外境。能與心為緣。何以故。由心不起。外境本空。
第一個「攝境歸心真空觀」:境即是心,當體即空,所以叫「攝境歸心真空觀」。其實前面都有揀情的作用。所謂「揀情」,「揀」就是揀別、揀除的意思。是讓你知道什麼是你的情見,而且要把這情見給除掉,所以說是揀情的作用。因為眾生不了境唯心,所以《唯心訣》講「未達境唯心。起種種分別。達境唯心已。分別即不生。」所以先告訴你「攝境歸心真空觀」,讓你知道一切境界唯心所現,心體是空,所以無「心外法」為所緣。
這裡講「謂三界所有法。唯是一心造。」三界中的一切,唯是一心所造,就像夢中的境界,唯是心所現,更無心外的夢境,全夢是心,三界亦復如是。一切諸法唯是一心造,誰的心?就是你的心,你心現諸法,所以說「心外更無一法可得」,這個道理我常在講。「故曰歸心」,所以叫攝境歸心。「謂一切分別。但由自心。」一切的分別,分別什麼?森羅萬象。一切分別都是自心,見明見暗,見好見醜,所以說「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境緣無論是好是醜,皆從心所起。所以一切的分別,但是分別於自心。「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這首偈子很有名,後面還有:「智人除心不除境,心既除矣,境豈實有。」有智慧的人了達,在這當中「心不隨分別、心不隨境轉」名為除心。可是,但除其「病」,不除其「法」。了一切法唯心,所以叫「除心」,而不是把心給除掉,心除掉,誰來修證?沒有人可以修證。只是「了境唯心」已,所以叫做「除心」,心既除矣,萬境本空,所以「一切分別。但由自心。」所以講「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不是說你的心能分別,而是說好醜皆由心所現,這個解才是究竟。因為現在佛門中,有些人會引這一句話,但他是把它理解成「你不要分別,好醜都是你的心在分別」,實際上這一句更深的意思是講:「好醜由心造,心平等顯現,只是眾生不了,萬境皆空,才起於分別。」做到「不起分別」還不夠,還要「了境唯心」。你只知道「境緣無好醜,而不起分別」,這個還沒達到究竟,真正達到究竟是:「達境唯心已,分別即不生」。就不會生起分別的妄想,所以講「但由自心」。
下面「曾無心外境。能與心為緣。」這句話我常引用,這是賢首國師講的話,所謂「終無心外法,能與心為緣,但是自心生,還與心為相」。所謂「曾無心外境,能與心為緣」,是說你心所緣的,就是自心所現的境界。在《解深密經》裡面講,「我說識所緣。唯識所現故。」都是同樣的道理。在末法,眾生把「識」當作是煩惱、是虛妄的,實際上,「識」根本就沒有所謂「煩惱」的問題,因為當下即心。「八識心王」沒有染淨的差別,是能作染淨的依止,特別是以「第八阿賴耶識」為染淨的依止。是「依止」,能現染淨,但它不屬染淨。一切染淨但是自己分別而已,識體本自清淨,所以稱為「如來藏」,迷失了真如自性,所以稱它為「妄識」。現在教你修行,教你了萬法唯識,叫你遠離「依他起」及「遍計執」,所以由此可知,「性宗」跟「相宗」是絕對可以融通的,沒有任何障礙,捨除的只是你的攀緣妄想而已,《楞嚴經》講:汝但不隨「分別妄想」……,重點是在「不隨」,「不隨」不是沒分別,你隨了,心就著境,墮在境界上。
就是我之前講過的「於無身中受身。向無趣中立趣。約依處則分二十五有。論正報則具十二類生。」眾生有十二種大類,約依「處」來說有二十五有。這二十五有就是三界,可以分為二十五有,這就是迷失自性、迷失本來,之後所起「相續之識浪」,如飛蛾撲火,「以二見妄想之絲,纏苦聚之業質,用無明貪愛之翼,撲生死之火輪」。就在無身中受身,「無身」就本來沒有這四大假合的身,而幻有這四大假合,心就著在境界上,從此一向迷惑,不知道要「返本還源」,「積滯著之情塵,……匍匐於九居之內。」這「九居」就是講「天下」、講在六道四生當中,捨身受身,改形易道,都是不了唯心的緣故。「意識」本身沒有問題,問題就在於你取相分別,所以《楞嚴經》教你不隨分別,重點在於「不隨」,一隨了就入境界,所謂「一迷為心。決定惑為色身之內。」一旦惑為色身之內,則不知「外洎山河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現物」。你不曉得,你就鎖在這個頻伽瓶當中,雖然鎖在頻伽瓶裡面,但是我們的八識與真如佛性無二無別,頻伽瓶中的空跟外面的虛空,無二無別,頻伽瓶裡的空就是講「八識」,瓶外面的空就是講「真如自性」,實際上沒有任何的差別。就像海中的水泡,泡裡面的水跟水泡外面的水,同是海水,所以講「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都是同樣的道理。只是眾生不了達,所以變為眾生。所以我們現在要念佛、要修行、要持戒來「返本還源」,說返本還源不是刻意造作,因為心性本具。就像祖師講的:「修證即不無。染汙即不得。」真性從來不受染汙,但是不妨你修,可是修證並不是產生出一個新的佛性,而是復本心源而已、恢復本來的面貌。這裡講「曾無心外境。能與心為緣。」何以故。因為「心不起,外境本空。」只要你不起心,境界本是空寂。
論云。由依唯識故。境本無體故。真空義成。以塵無有故。本識即不生。
論裡面講到,「依唯識故」,一切法唯識所現。「境本無體故」,「境」就是講境界,本無自體。所以《解深密經》講:「我說識所緣,唯識所現故。」境界是「識」所現,也就是講第八阿賴耶識的「相分」,你現在見到的色相物質,就是阿賴耶識的相分,能見的心就是「見分」。但是若不了唯心,見、相二分,就成為對待,一旦了境唯心,則能夠透過修行、透過熏修,發起本有的「證自證分」跟「自證分」。因為自體有自證的能力,為什麼?因為第八阿賴耶識是生滅與不生滅和合。「不生不滅」就是講真如自體,也就是講「自證分」,有自證的能力,能夠成佛。那「證自證分」就能夠起用,能夠起種種的妙用,這就是護法菩薩講的「自體四分」。
你們不要著在名相上,還說:「法師,你只講了一個第八阿賴耶識。」實際上,所有的諸識都從第八而轉生,《楞伽經》講種種轉生都是幻化。所以,說「第八」廣義上一定含著前面的七識。這裡講:「依唯識故。境本無體故。真空義成。」所以說是「真空」,因為境本無體,當體即空。「以塵無有故,本識即不生」,既然塵無有,本識即不生。你要清楚,說「不生」,不是沒有,所謂不生,是說它轉成大圓鏡智。
因為有生就有滅,有滅它就有生,就有種種識浪相續轉生,所謂「前異熟既盡,復生餘異熟」正是此義。種子滅去以後,會再生種子,因為這個種子,它是未來之因,是過去之果,它會變異、它會成熟,所以又叫「異熟」。都是屬第八阿賴耶識,因為含藏無量習氣的種子,所以它又叫「含藏」又叫「異熟」。
「本識即不生」,不生,它就會轉成大圓鏡智。可是你迷惑了,它就有生,就妄有八識,你的智就變成識。
又經云。未達境唯心。起種種分別。達境唯心已。分別即不生。
這正是前面講過的,經上說:未達境即是心,起種種分別,了達境唯心,分別即不生。你知道境界唯心,分別自然就不生,就不起種種分別了。
知諸法唯心。便捨外塵相。由此息分別。悟平等真空。如世有醫王。以妙藥救病。諸佛亦如是。為物說唯心。
這裡講「知諸法唯心。便捨外塵相。」了達境唯心,分別即不生,所以你能夠捨一切的塵勞之相。所以說「修行」以了達心性最為重要。因為知道諸法唯心,便能捨外面的塵勞。所以說一切的煩惱皆能捨,一切的恩愛貪欲皆能捨。「由此息分別」,是依心來捨,所以說從根本修。「悟平等真空」,不但人我平等,一切差別染淨皆悉平等。又說:「如世有醫王。以妙藥救病。諸佛亦如是。為物說唯心。」就像世間有醫術很高明的醫生,稱為「醫王」,以妙藥救病,諸佛也是如此,你看釋迦牟尼佛,出世教化的宗旨是什麼?「為物說唯心」,而不是講世間法,不是講人天乘,這點大家一定要懂,他是「為物說唯心」,說唯心之法,正是契機、契理之要。為什麼說「契機」呢?因為眾生本來就具有此心,所以說「契機」。此心即是十方諸佛所證之理,所以說「契理」。十方諸佛出世但為此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不只釋迦牟尼佛,十方諸佛亦復如是。所以說「諸佛出世,以唯心之法教化眾生」,這是契機契理,是救世的妙藥,確實非常圓妙。
以此方知。由心現境。由境現心。心不至境。境不入心。當作此觀。智慧甚深。故曰攝境歸心真空觀也。
這樣你就知道了,境是由心所現,叫「由心現境」,「由境現心」。這兩個現在有些佛學院以及學經教的人常搞錯,誤以為心境是互相依存的。心境互相依存,則心境相對,不能夠「心境一如」。所以這裡講「由心現境」,所以這「境」是空的;「由境現心」,「心」是空的。所以說「心不至境」,心為什麼不至境?心能了別、境界有差別,境不入心,又不妨「心境宛然」,又不妨「心境雙融」,所以叫「境智如如」。所以,問永明延壽大師他的教化是何宗旨啊?他就給你指著門前的西湖說「欲識永明旨。門前一湖水。日照光明生。風來波浪起。」但於一切境界上,不求知不作解,就是永明延壽大師的宗旨。所謂「化人問幻士,谷響答泉聲;欲達吾宗旨,泥牛水上行。」心不至境,境不入心,心境如如、心境宛然。由心現境,由境現心,這講的是「心境如如」,心境如如又不妨「心境宛然」,心是心、境是境。
「當作此觀。智慧甚深。」起這觀,才叫智慧。不是你很會搞世間法,很會人情世故,很會在世間勤身營務、好營世務,這都不叫智慧,只是很會攀緣,誤把攀緣當結緣,明明是在攀緣,他還以為他是在結緣,這就是心太粗了,智慧不足。所以,講「智慧甚深」是教你唯心識觀,知道境即是心,這才是般若智慧。這是講六觀的第一個觀門:攝境歸心真空觀也。
第六講
二者從心現境妙有觀。即事不滯於理。隨事成差。
這是「起六觀」的第二個觀門,「從心現境妙有觀。」前面第一觀是講「攝境歸心真空觀」,讓你知道「境即是心」。
當知境即心,還要能夠作如是觀,「觀」就是觀照。所以說第二個「從心現境妙有觀」。因為心體本空,「從心現境」,心能現一切境界,這道理是一樣的。
「即事不滯於理。」事與理沒有相妨,所以說不滯於理。「隨事成差」,隨著事相上,能夠出現種種不同的妙用,所以說「隨事成差」。這心,能夠變現一切的森羅萬象,所以說「事不滯理,隨事而成差」。
謂前門中。攝相歸體。今此門中。依體起用。具修萬行。莊嚴報土。又前門中。攝相歸體。顯出法身。今此門中。依體起用。修成報身。故曰從心現境妙有觀也。
前面是「攝相歸體」,所以說「攝境歸心」。「今此門中。依體起用。」這裡講的是「從體起用」,所以要讓大家知道這「空」不屬於斷滅,它是有妙用,就是「依體起用」,能「具修萬行」,以此萬行莊嚴報土。這些「萬行」總的來說,不超過六波羅蜜。以六度對種種的境界、對種種的人事,所以稱為「萬行」。大家由此知道,六度也是依體起修。所以,慈悲不是只有一般的「愛緣慈」或是所謂的「眾生緣慈悲」,而是要起「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用這種心來修六度。能識得眾生心與我們的心,是同一心體,那你所行的六度都會「稱性」。不然,只是在做好事、善事,頂多得些人天福報而已,絕對沒有辦法了生脫死,所以講依體起修「莊嚴報土」。
「又前門中。攝相歸體。顯出法身。」前面是讓你知道「攝境歸心」,這「心體」講的就是「法身」。這「今此門中」,是說這裡講的,是從體起用來修而成就報身,就是解脫之相。法身人人本具,你從體起用,依體起修,斷除煩惱,就能成就圓滿的報身。所以說法身人人本有,各各本具,但是講到「圓滿報身」,那只有佛才能究竟,像: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他們就是圓滿證得,成就報身。所以總結:「故曰從心現境妙有觀也。」你要作如是「觀」,知道「境是心所現」,一切的萬法皆是心所現,心現之法,當體即空。所以要做到:「念念不生分別,念念不取著。」如此才能算是契入此觀。不然,你只是知道境界是心現的,那你只是念珍寶之性,就會像前面所講的「大摩尼寶體性明淨」,但是在這摩尼寶上有粗穢之垢,而你如果不加以種種磨治,終不能淨。所以不是只知道道理就好。
前面講的是讓你知道「一切境界體空」。這裡是讓你知道「境是心現的」,心現之法是幻有,是幻有之法。幻有之法,徹底唯心。所以你要依照此理而起修萬行,這就叫「從心現境妙有觀」。
三者心境秘密圓融觀。言心者。謂無礙心。諸佛證之以成法身。境者謂無礙境。諸佛證之以成淨土。謂如來報身。及所依淨土。圓融無礙。
這裡是講「心境秘密圓融觀」。「言心者。謂無礙心」,所謂無礙心,就是「法身」,也就是「真如自性」。此心無礙,不為一切煩惱、一切業障所障。所謂「山河石壁無能障。恆沙世界在其中。世界本性真如性。亦無無性即含融。」這是達摩祖師在《悟性論》中說的。講「心」,就是無礙心,眾生本具此心,諸佛證之,以成法身。講「境」,就是無礙境,既然心是無礙心,心現的境界自然也是無礙。
可是現在眾生為什麼有礙呢?就因為不了「唯心」,認境為實有。眾生不曉得「地水火風」四大,只是心中一念妄想而已。一念妄想凝結,成為地相;一念暖相,成就了火;一念濕潤妄想,成就了水;全都是妄心所現。妄想不屬於物質,但是這些物質確實是妄心所現。就如同夢境一樣,你在夢中,能見火、見水、見一切物象、現象……,所以就要知道「全夢是心」,在這境界當中的一切,皆由心所現。
所以眾生見到的地水火風,都是心中一念妄想所生。這個妄想,歸根結底是沒有自體的,稱為「無明」。無明它沒有根、沒有體相,普賢菩薩在〈普賢行願品〉告訴我們:惡業是沒有體相的,所以妄想當體即空。那什麼叫「無明」?講得徹底,就是對於心性不明。此一念「不明」妄生有能見相與所見相,眾生繼續堅固此無明,就產生出了「六粗相」。所以說「無明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歸根結底,眾生的根本煩惱,徹底唯空,只是對心性不懂而已。所以修學大乘跟一般次第修的不一樣,是先破無明,再來斷除「見思煩惱」跟「塵沙煩惱」,消除你的「我執」,而後在境界上「歷事練心」,消除你的塵沙煩惱,成就「意生身」,這是大乘佛教修行的方式。所以《圓覺經》告訴我們,所有的修行方式是要先「悟淨圓覺」,悟淨圓覺就是破無明。不管你是修「奢摩他」、「三摩缽提」或是「禪那」,它一開始就是告訴我們要先「悟淨圓覺」,就是開悟淨圓覺心,也就是先把無明給打破,而後「保任」,所以要「取靜為行」,修「如幻觀」或修「禪那」,以頓見自性。一切的行法,亦復如是。
大乘跟一般次第修學不同,它是從根本先下手,「根本」就是讓你對於心性能夠明白。因為沒有辦法像禪宗祖師一樣「直悟本心」,所以就只能「藉教悟宗」。所以「聽經研教」對大家很重要,可以透過聽經教慢慢地了解,再搭配淨土法門用功,即使此生未了,也能藉念佛帶業往生。如果根器好,用功精進,業障消得快的,打開本來,這一生就可以明心見性,確實是一生成辦,這一生就沒有空過了。
這裡講「境者謂無礙境」,因為「境從心現」,所以「心無礙」故,境亦無礙。「諸佛證之以成淨土」,諸佛能證此無礙境,而成就淨土。那麼,這兩個有沒有先後次序的問題呢?實際上沒有先後,證心之時,即是證境之時,所以才說「隨其心淨,則佛土淨」。這兩個是沒有障礙的,前面講「諸佛證之以成法身」,這裡講「諸佛證之以成淨土」,但不是說先證心,然後境界再轉成無礙,說之次第,但它是同時的。下面說「謂如來報身。及所依淨土。圓融無礙。」是說如來的報身以及所依的淨土,是圓融沒有障礙。
下面仔細地分別。
或身現剎土。如經云。一毛孔中無量剎。各有四洲四大海。須彌鐵圍亦復然。悉現其中無迫隘。
或是身現剎土。這是《華嚴經》裡的經文。一毛孔中,能現無量的諸佛剎土,這是如來證無礙心入無礙境,所以一毛孔能容無邊的剎土。這個剎土裡面,各有四洲四大海。「四洲」就是東勝身洲、南贍部洲、西牛貨洲跟北俱盧洲。「四大海」是這洲的旁邊都有鹹水海,所以叫四大海。這是講:一毛孔中能現須彌,一座「須彌山」的山腳下,有四個大洲。這就像我們這個世界,最外層有一重大鐵圍山。這個鐵圍山它是最高的,次第往下遞減。一個日月之處,有九山八海,在一毛孔中都能顯現,而且一毛孔中,不是只有現一個日月、一座須彌山,它能現無量的諸佛剎土,不可說不可說諸佛剎土。所以說「須彌鐵圍亦復然。悉現在中無迫隘」。
或剎現佛身。如經云。華藏世界所有塵。一一塵中佛皆入。普為眾生起神變。毗盧遮那法如是。
或是剎土現佛身,如《華嚴經》所講「華藏世界所有塵」,也就是所有的微塵,華藏世界所有的微塵,一一塵中佛皆能入,這就是身跟土沒有障礙,身土圓融。「普為眾生起神變」,能入這樣的境界,就是不思議神變。「毗盧遮那法如是。」意思是「毗盧遮那佛」就是入此圓融無礙之法。
就此門中分為四句。如玄談疏中說。
「就此門中分為四句」,為什麼說四句呢?因為前面說「一毛孔中無量剎。各有四洲四大海」。這「一毛孔中無量剎」是所謂的「正」內現「依」。那麼「華藏世界所有塵」是「依」內顯「正」。「一毛孔」,這毛孔是正報,能夠有四洲四大海,是正報裡面顯現依報。而「華藏世界所有塵」是依報裡面顯現正報。為什麼?「一一塵中佛皆入」這是依報當中顯現正報。那麼後面的四句,就有所謂的「正報當中顯現正報,正報當中顯現依報跟正報,依報當中顯現依報,依報當中顯現依報跟正報」,所以總共來說是有六句。因為這《妄盡還源觀》,祖師把它省略,所以他只說四句,實際上是六句。
「如玄談疏中說」,這「玄談」就是《華嚴探玄記玄義》,裡面講到的。
如是依正混融。無有分齊。謂前兩觀各述一邊。今此雙融會通心境。故曰心境秘密圓融觀也。
所以祖師說「如是依正混融」,依報能現正報,正報能現依報,沒有任何的差別。
這個「神變」不是講一般的神通變化,而是「毗盧遮那法如是」。法爾就有如是的作用,而且它的作用不是一次只有一種作用,它是同時作用。前面講「毗盧遮那法如是」就是講「法爾如是」,是自性緣起的實德,這是真實的德能,不是用神通或是用幻術所來變現的,這是真正契入「依正混融。無有分齊」這樣的境界,依報跟正報是沒有任何的差別。後面總結說「謂前兩觀各述一邊」,最前面的一觀是「攝境歸心真空觀」,第二個是「從心現境妙有觀」。「今此雙融會通心境。」這裡是把它們合起來看,這「依正」能夠會通,是非常深密難知,稱為「秘密」。所以說「心境秘密圓融觀」。
一般凡夫、二乘是沒有辦法契入這樣的境界,即使你是久修功行的菩薩,所謂「積行菩薩」,仍舊「曝鰓鱗於龍門」,是沒有辦法契入這樣的境界,唯有見性才能夠知道。所以說:「非生因之所生。唯了因之所了。」這「了因」就是智慧,唯有開啟般若智慧,你才能夠契入這樣的境界,而不是你用其他的修行方式、種種的造修,所能夠證入的。所以稱為「心境秘密圓融觀」。這裡說的「秘密」,不是講佛法裡面有什麼秘密,而是這真相就在你眼前,但是你卻見不到。這樣來說真的算是秘密了。因為眾生不了心性,都是著相,貪瞋癡尚且轉不過來,何況跟眾生講依正圓融,無有前後、無有差別、無有分齊。這個「分齊」就是分限、界限的意思。這是說明第三個「心境秘密圓融觀」。
四者智身影現眾緣觀。
這是第四個,「智身影現眾緣觀」。一智能現眾多之緣。
謂智體唯一。能鑑眾緣。緣相本空。智體照寂。諸緣相盡。如如獨存。謂有為之法無不俱含真性。猶如日輪照現迥處虛空。有目之流。無不睹見。生盲之輩。亦蒙潤益。令知時節寒熱之期。草木無情。悉皆滋長。
這是講「智身影現眾緣觀」,智體唯一,能鑑眾緣。這「智」能「鑑」,「鑑」就是照了眾緣。此智能夠了別眾緣,但是緣相本空。我常講「一切法因緣所生」,而所生之法當體即空,所以講的是「性空」。二乘人他雖然看到一切法是因緣和合,但他沒有辦法了達緣相本空,他必須用分析的,叫「析法入空」。而且二乘人他只知道有法,它是因緣生滅的,但不知道這法從哪裡來。
這裡講「緣相本空」,大乘知道這法從哪裡來,是從心所現之法,當體即空,隨眾生心應所知量,所以說為「緣起」。不用你去分析,不需要用析空觀,是當下即空。就像你作夢的時候一樣,你能夠如實了知這夢中的境界是假的、是虛妄的,所以說當體即空,這是大乘的體空,所以叫「緣相本空」。
這「智」能照「體」,「智體」能照寂,能照於心體,所以叫「智體照寂」。本性是寂滅的,要用智慧來契入,也唯有「智」才能夠契入。所謂「智體照寂」,就是以「智」來了達一切境界,以達「諸緣相盡」,就是前面講的,這本具的「般若智」能鑑眾緣,知道「緣相本空」,所以能讓你徹見本性。一徹見本性,則「諸緣相盡」。「諸緣」是指一切的因緣。「諸緣相盡」就是講「境如」,「如如獨存」就是講「智如」。一切的現象,皆悉空寂,所以叫「諸緣相盡。如如獨存」。這就是所說的唯「如如智」與「如如境」。
「謂有為之法無不俱含真性。」意思是:因為「諸緣相盡」,所以一切有為法,無不即是真如自性,所以叫「無不俱含真性」。「猶如日輪照現迥處虛空。」就像太陽一樣,在虛空當中普照。
「有目之流。」指有眼睛的人。「無不睹見。」沒有沒看到的,意思就是「大家都看得到」。「生盲之輩。亦蒙潤益。」即使你生下來就瞎,生下來就沒有能見的能力,但你也可以感受到太陽光的熱,知道時節寒熱之期。令草木無情都能夠得到滋長。以上是祖師舉一個比喻,說真性就如同太陽,在天空中照耀著大地,有情無情一切萬物悉蒙潤益。
如來智日。亦復如是。故曰智身影現眾緣觀也。
如來的智慧,也是如此,所以叫「智身影現眾緣觀」。這裡就告訴你,其實歸根結底,你現在在看的,不是所謂的「見覺聞知」。歸根結底就是「智」在鑒照、在鑒察。所以達摩大師的師父般若多羅大師,也就是西天禪宗二十七祖,他那個時候到王宮去,達摩大師的父王供養第二十七代祖師皇宮中最珍貴的寶物。那祖師就問眾皇子,說:還有沒有比這個更珍貴的?大家雖然有學佛、聽法,卻沒有人可以回答。唯有達摩祖師講:以心為貴,所以說「心王為寶」。祖師問他:為什麼呢?達摩祖師說:因為世間種種的寶,再怎麼珍貴,如果沒有心來證知了別,那這個寶物也沒有用。所以,講「智身影現眾緣觀」,就是讓你知道:你現在在用的心,其實就是真心,從來就不曾墮煩惱當中,所以叫「智身影現眾緣」,只是這裡講得確實是複雜了一點,但是,說複雜並不是批評,只是對於不了解的人來說,確實複雜,但如果你真正了解,你就知道祖師講得圓滿、透徹。所以知道,你所見的境界唯是你心所現的,跟前面說的一樣,《解深密經》講:「我說識所緣。唯識所現故。」你現在見到的一切諸法,都是你的心所變現的。賢首國師說:「終無心外法,能與心為緣。」心現之法,以智來照了,緣相自盡,一旦諸緣相盡,唯如如智獨存。這個世間沒有所謂的染淨,唯有「如如智」及「如如境」獨存,所以叫「智身影現眾緣觀」。
這確實稍微深了一點,如果還不懂,那就先這樣聽,多聽,慢慢會懂的。
五者多身入一鏡像觀。即事事無礙法界也。謂毗盧遮那十身互用。無有障礙也。
這是第五個,「多身入一鏡像觀」,也就是事事無礙法界。前面讓你知道「理即是事,事即是理」,這裡教你「見事即是見理」。以次第來說,此觀就是承接前面,前面講「一切萬法皆以智來鑒察」,所以「萬法即心,心即萬法」。又前面的三個觀門已經告訴你「心境圓融」,唯如如智及如如境。這裡是告訴你「多身能入一身」,所以說「十身互用」,它是可以講得有關聯,卻又各個獨立。有次第有圓融,圓融又不礙次第,次第不礙圓融。所以先教你「攝境歸心」,再告訴你「從心現境」,而後「心境圓融」,再後是告訴你唯「如如智及如如境」,所以說「智身影現眾緣觀」。你既然知道唯如如智及如如境獨存,這裡就再告訴你「多身入一鏡像觀」,顯示無障無礙的作用,即「事事無礙」,所以說「事事無礙法界」。告訴你毗盧遮那十身互用,「毗盧遮那」翻作中文叫「遍一切處」,或叫「淨滿」,「毗盧遮那」就是「盧舍那佛」,清涼國師講:其實盧舍那佛就是毗盧遮那佛。是後人翻譯的時候或是梵音楚夏所導致的錯誤,實際上他就是「毗盧遮那」,並沒有另外一尊佛,那麼清涼國師是華嚴宗祖師,又參加經典的翻譯,所說肯定是沒問題的,所以說「毗盧遮那十身互用。無有障礙也。」
經云。或以自身作眾生身。國土身。業報身。聲聞身。緣覺身。菩薩身。如來身。智身。法身。虛空身。如是十身。隨舉一身攝餘九身。故曰多身入一鏡像觀。
這是解釋「十身互用」。以自身能現眾生身、能現國土、能現業報身、……,就像佛示現有馬麥之報,可是眾生不懂佛是示現的,所謂「於法自在為法王」,他已經於一切法皆得自在,所以並不是佛真的有這樣的業苦。而是他能夠顯現業報,乃至現聲聞身、現緣覺身……,所以,應以什麼身得度,他都能現。或現菩薩身、現如來身,現菩薩現如來。或能現智身,所謂「智身」就是以智為身。大智大慧就叫智身,所謂大智圓明。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經典,其實就是如來的智身所顯現的,因為裡面所說的都是如來的境界,經典裡所說的也是如來的國土身,像《無量壽經》所講,就是阿彌陀佛的國土身。彌陀的身土,能夠有所謂的眾生,有所謂的聲聞、緣覺、菩薩,有種種的水鳥樹林,六塵說法,這就是《華嚴經》講的「十身互用」,所以不是小乘。極樂世界它是實報莊嚴土,是如來徹證心性,徹底頓脫煩惱所示現的。西方極樂世界不是一般外面不懂淨土又毀謗淨土的人所說的化城,所謂「化城」就是幻化不實的。那你看極樂世界對照《華嚴經》來看,確實是如來十身互作。所以有智身有法身,法身就是以法界為身,法界身,所以證無漏法界之體,名為法身,也能現虛空,能現虛空,所以叫虛空身。如是十身,隨舉一身攝餘九身,隨舉一身能夠攝其餘的九身,所以叫多身入一鏡像觀。如同鏡子裡面的影像,重重復重重,隨舉一身能攝餘九身,自己亦攝其餘九身在於其他的一一身中,所以說多身入一鏡像觀,猶如帝網珠一樣,所以告訴你是「事事無礙法界」。
下面再講得更清楚一點,不光一身能現十身,乃至
如一身有十身互作。一一毛孔一一身分。一一支節中。皆有十身互作。
不光一身能十身互作,一一毛孔,每一毛孔每一支節,這支節就是你身上有這個骨骼、關節、四肢,皆有十身互作,所以稱為「多身入一鏡像觀」。
或以眼處作耳處佛事。或以耳處作眼處佛事。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眼能作耳處佛事,這就是你們在《楞嚴經》看到的諸根互用。眼根能聽能聞,它能夠聽聞,眼根也同時能夠嚐,同時能夠憶,它六根諸根能夠互用,六根互用,或以耳處作眼處佛事,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所以講十身互作,包括六根也能互用,這個就是不思議解脫境界,確實是解脫。一切的這些小乘經都沒有說到,所以這個大乘才是佛法的正宗,才是佛法的根本,一切法無不從大乘而出,所謂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正是此意。
所以從這一句話你就知道,是先有大乘,而後眾生不懂才給你講小乘。《圓覺經》講:「從圓覺流出一切清淨真如。乃至菩薩諸波羅蜜。」都是依淨圓覺心而得顯現,你現在看到的小乘法、聲聞法、緣覺法,還是依淨圓覺心來顯現,就像圭峰大師的《原人論》裡面講的。現在有些佛學院的,或是一些哲學教授他看不懂《原人論》,還寫了一大篇論文。《原人論》不是在合會儒釋道三教,它沒有合會,而是告訴你一切法從心所現,它還告訴你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就像你在夢中的境界,有善有惡,有天堂有地獄,都是唯心所現,這才是人本來的面目,所以叫做「原人」,本來面目即是真性。所以你要看得懂經典,要全面來看,不要斷章取義,辜負了圭峰禪師一片好心。所以他一開始就給你揀別外道、小乘,乃至世間的儒家、道家,告訴你那個不是,那個未達究竟,而後結歸一乘了義為究竟之法,再總收前面的儒教、道教、小乘,說它們皆唯心所現,這就是《原人論》。
因為我看到有很多學者在講《原人論》,越講越遠了。所以你要講佛法你就要注意,一不小心你講錯了,你問題就很大了。尤其現在的這些文章,都保存在雲端伺服器裡面,你的錯誤一旦造成,很難把你消掉,所以不懂真實義趣,不要隨便亂講。從前臨濟宗有八棒四喝,對於這些信口亂捅的、胡說八道的,能夠狠狠地痛打你一頓,所以沒有人敢亂說。那現在沒有了,這棒子全部都收起來了,所以那些胡說八道的又出來了。自己胡說八道被人家指出來,不懂得要懺悔,反而生起瞋恨,反過來批評毀謗,說:你怎麼一直都在說人家過失。這種人就是《法華經》講的:「不自見其過。於戒有缺漏。」又護惜其瑕疵,是眾中之糟糠。這佛門裡面沒有用的東西叫做眾中之糟糠,斯人鮮福德,不堪學大乘,不堪受是法,是法即是大乘,這是順便講到《原人論》的部分。
何以故。證此大止妙觀法力加持。得如是故。
為什麼有這樣的一個不思議作用,就是因為證入此大止妙觀法力,你入此大乘止觀當中,它有力量能夠加持你,所以能得如是無礙的作用,所以有如是不思議事。
經云。或以多身作一身。或以一身作多身。或以一身入多身。或以多身入一身。非一身沒多身生。非多身沒一身生。皆由深定力故。得有如是。
所以經典裡面講的,或以多身作一身,多身能入一,或一身能作多身,一身能容納多身,或以一身入多身,「入」就一身入於各各身當中,或以多身能入一身。前面就講「作」,這裡講「入」,華嚴宗在關鍵處差一個字,那就不一樣。像「作」跟「入」,「入」就是進入的意思,「作」就是以一身當作多身,此一身沒有所謂的和合變異,一身不壞本相,能作多身,多身亦不壞本相,能作一身。一身能入,他也不縮小,一身能入多身,也不是分身,即是「一身能入多身」,多身也不放大也不縮小,能入一身,所以說「悉現在中無迫隘」。不是一身沒多身生,這就證明剛講的完全正確,不是一個身消滅了,多身出現,不是多身消滅了,一身出現。所以觀世音菩薩可以同時現三十二應入國土身,像很多人到觀世音菩薩的道場普陀山去,同樣看一尊觀世音菩薩,有的人見到觀世音菩薩是男身,有的見到是女眾身,有的見是出家相,有的見是雙臂,有的見是四臂八臂等等的不同,但是明明是同觀一身。就像你看佛陀的舍利,亦復如是。像我去寧波的阿育王寺瞻仰佛陀的頂骨舍利,同去之人同樣瞻仰佛頂骨舍利,同樣頂禮供養,有人見到的是咖啡色的,有人見到的是其他種種不同的顏色,也有人見到是金色的,確實佛陀舍利只有一顆,沒有其他的,但是它能夠隨眾生的心清淨與不清淨,或是誠心與不誠心,所現的顏色,有種種的不同。觀世音菩薩亦復如是,在法界當中,能夠現三十二應入國土身,他是同時入。阿羅漢就絕對做不到這樣的境界,阿羅漢可以有很多的分身,但是他一次只能現一種而已,都是同樣的一個人,因為他沒有契入華嚴無礙法界。可是觀世音菩薩契入,這皆由深定力故,為什麼?這叫法界定,故名「深定力故」,得有如是。
或以異境入定同境起。或以同境入定異境起。或以一身入定多身起。或以多身入定一身起。故曰多身入一鏡像觀也。
所以同樣一句話,含有這麼多的義味,還有這麼深的道理。所謂「異境入定同境起」,這「同」跟「異」,它是相對待的,或是你在持咒,或是你在散亂,定跟亂,菩薩都沒障礙,他可以在定中,可以在此入定,在動亂中出定,示現動亂相,都沒有問題。在動亂當中,他也能夠入定沒有障礙,示現不同的身,能夠入定沒有障礙。或是「同境入定異境起」,「起」就是出定,他的定力,出入沒有障礙,而且不是只有一身,多身都是如是。這「同境」、「異境」比較不好懂,佛在《華嚴經》上舉了一個譬喻,就如同「咒於死屍」,什麼叫「咒於死屍」呢?在我們中國,大家都知道江西有趕屍的,以前很窮,人到外地去工作,人死了總要落葉歸根,這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可是沒錢送屍體回鄉,怎麼辦呢?那就叫趕屍的來念咒送亡者回老家。這屍體因為咒的緣故,它能夠起身,然後回到家裡。這在中國是有的。那麼在經典上講,我是聽一些長老講的,你們讀〈普門品〉裡面經文「咒詛諸毒藥」,咒詛這個「詛」就是用咒來驅動屍體,這屍體是剛死的人,因為你念咒,剛死的這個人神識離開了,念了這個咒,會有其他的鬼進到這個新死的屍體當中,可以用這咒的力量,驅使這屍體去殺人,叫「咒詛諸毒藥。所欲害身者」。這個「詛」就是講的用咒語對這個屍體來加以控制,那麼進入這屍體的這個鬼叫「起屍鬼」。那麼這個咒就比喻作「同境」,屍就比喻作「異境」,一個是念咒,它是音聲相;一個是屍體,它是四大假合相,「同境」跟「異境」它不同,但是「同境」能驅動「異境」,你念咒,它這個屍體會動,我不是要講這些鬼怪的東西嚇你,是真的有這樣的事情,我也不是提倡要你去控制屍體,不是要教你去做趕屍的,只是舉一個例子讓你知道。
「或以一身能入定多身出定。或以多身入定一身出定,「故曰多身入一鏡像觀」。這樣看了,應該就很清楚了,一身入定多身出定,多身入定一身出定,都沒有障礙。
六者主伴互現帝網觀。謂以自為主。望他為伴。或以一法為主。一切法為伴。或以一身為主。一切身為伴。
所以叫做「主伴互現帝網觀」,以自身為主,其他為伴,或以一法為主,就像以淨土為主,其他一切法門,就是它的眷屬,「伴」就是眷屬。或以一身為主,一切身為伴,或以佛身為主,光中所現的其他菩薩、聲聞乃至六道種種之事,都是他的眷屬。
隨舉一法。即主伴齊收。重重無盡。此表法性重重影現。一切事中。皆悉無盡。亦是悲智重重無盡也。
所以這裡講,隨舉一法主伴齊收,重重無盡,因為主中有伴,此伴又能為主,因為他是隨舉的,所以即主即伴,重重無盡,這是要表法性有重重影現的功能。在一切事中,皆悉無盡,不光在佛身當中,菩薩身亦復如是,乃至六道四生亦復如是,一切的依報、正報亦復如是,隨舉一法都是重重影現。「亦是悲智重重無盡也。」慈悲跟智慧重重無盡,下面舉善財童子的一個公案:
如善財童子從祇桓林中。漸次南行。至毗盧遮那莊嚴大樓閣前。暫時歛念。白彌勒菩薩言。唯願大聖。開樓閣門。令我得入。彌勒彈指。其門即開。善財入已。還閉如故。見樓閣中。有百千樓閣。一一樓閣前。各有彌勒菩薩。一一彌勒菩薩前。各有善財童子。一一善財童子。皆悉合掌。在彌勒前。以表法界重重。猶如帝網無盡也。
所以這裡主伴互現帝網觀,如帝釋天的羅網重重無盡,這是善財童子參彌勒菩薩,在《四十華嚴》裡面,他參彌勒菩薩。「從祇桓林中」,這「祇桓林」就是「逝多林」。「漸次南行」,在《四十華嚴》裡面會看到很多「漸次南行」,為什麼一直講「漸次南行」?圭峰大師就是華嚴宗的五祖,圭峰大師說:所謂「漸次南行」,這「南」就表「中正」之意,因為由北向南是中正,東西是左右的意思,所以「漸次南行」是「行於中道」,不落偏邪,又可以代表「棄暗向明」。這「南」屬「陽」又屬「火」,表棄暗向明,所以說「漸次南行。至毗盧遮那莊嚴大樓閣前」,「毗盧遮那莊嚴大樓閣」這是彌勒樓閣的一個名稱。「暫時歛念。」這話在此都有密意,「暫時歛念」就是攝心不落善惡。所謂「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便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惠明法師即時開悟,確實契入毗盧遮那莊嚴大樓閣。「毗盧遮那莊嚴大樓閣」就是表「圓滿法界」,也就是表圓滿的心性。
這裡講:「暫時歛念。白彌勒菩薩言。唯願大聖。開樓閣門。令我得入。」所以善財童子暫時歛念,就是不思善、不思惡之時,這樣子來祈求彌勒菩薩為他開示。「彌勒彈指。其門即開。」一彈指,這彈指就是講「一念頓悟」。「其門即開」,就是契入心性。「善財入已。還閉如故。」所謂「入無所入」,所謂「識得心性時,可說不思議,了了無所得,得時不說知。」所以說「還閉如故」。
「見樓閣中。有百千樓閣。」在樓閣當中又有百千樓閣,「一一樓閣前。各有彌勒菩薩。一一彌勒菩薩前。各有善財童子。」它這是表「法界重重」。「一一善財童子。皆悉合掌。在彌勒前。」這確實就是代表法界重重,主伴齊收,彌勒為主,善財為伴,隨舉一法皆攝主伴;主伴能夠互容,主伴也次第分明,所以「以表法界重重。猶如帝網無盡也。」這是帝釋天,妙勝殿的羅網,表帝網無盡,如同帝網珠一樣,重重無盡。
此明善財童子。依此華嚴法界之理。修行位極。頓證法界也。此舉一樓閣為主。一切樓閣為伴也。故云主伴互現帝網觀。亦是事事無礙觀也。
這裡「明善財童子。依此華嚴法界之理。」就是說明善財童子依華嚴法界觀,也可以說是依《妄盡還源觀》,因為《妄盡還源觀》所說的就是「法界之理」,依華嚴法界之理。修行位極,頓證法界,能契入華嚴境界,所以舉一樓閣為主,一樓閣前各有彌勒菩薩,一一彌勒菩薩前,各有善財童子。一樓閣為主,一切樓閣為伴,故云「主伴互現帝網觀」。所以說「主即是伴,伴即是主」,因為一一樓閣前各有彌勒菩薩,各有善財童子,圓滿具足,這是講「主伴互現帝網觀」。
此上所述。六重觀門。舉一為主。餘五為伴。無有前後。始終俱齊。隨入一門。即全收法界。
這是做總結,「此上所述。六重觀門」,從前面所謂「顯一體,起二用,示三遍,行四德,修五止,起六觀」,這六重觀門。「舉一為主。餘五為伴。」所以在這裡告訴我們,這個主伴互現帝網觀,用在這裡亦復如是,「舉一為主。餘五為伴。」其他的都是眷屬。
「主」就是你主要修的,其他的為「伴」,可以作助修。實際上這樣子講,理還不算純圓,只是順著你們想要有個落處,想要有個取捨處,那就丟個取捨、丟個台階給你上來,所以說「用」在行門上,修止觀,其他為伴,其他是助成。還有一個,你修一觀,其他的觀門,圓攝圓俱,就像一一樓閣前,各有彌勒菩薩及善財童子,都圓攝圓俱。所以說這六重觀門「無有前後,始終俱齊」。你不要把它看成:它是眷屬或是它是為主之伴,它比較差一點。
所以《華嚴》講的「次第不礙圓融,圓融不礙次第」,正是此意。隨舉一重觀門,皆能契入華嚴法界,只是眾生於第一個觀門不懂,不能直下悟心,所以後面開了五重的觀門來作為解釋,來讓你契入。實際上,真契入者或是了此觀法者,隨舉一門,無不該攝六門,所以說「始終俱齊,隨入一門,即全收法界。」全證自心,沒有先後。
此理喻如圓珠。穿為六孔。隨入一孔之中。及全收珠盡。
就像一顆珠子打了六個孔,隨便從哪一個孔入,都能到達圓心,都能夠契入此珠,用這個譬喻就很明白了。
此亦如是。開為六門。隨入一門。即全收法界圓滿教理。法自爾故。善財一生。皆全證故。卷舒無礙。隱顯同時。一際絕其始終。出入亡於表裡。初心正覺。攝多生於剎那。十信道圓。一念該於佛地。
這裡也是,開為六重觀門,隨入一門,即全收法界,而且全收圓滿的教理,所以說「法爾如是」,這裡的法爾如是就是代表圓滿具足,沒有絲毫的缺減,而且圓滿現成,為什麼呢?因為法界之理都是眾生心具,你本來就具有如是性德,如今你修觀、你念佛,「但是本性光明顯發耳」,就是本性顯現,所以說「法自爾故」。就是我常講的「復本心源」而已,恢復你本來面目。
下面說:「善財一生。皆全證故。」善財童子一生圓證無上菩提,「卷舒無礙。隱顯同時。」「卷」就是收起來,「舒」就是展開,收起來跟展開沒有障礙,就是「卷舒無礙」。隱跟顯是同時,就像你看月亮一樣,此方見半,他方見滿,我們在這裡看的月亮,跟其他地方在看月亮,同看ㄧ月,但是所見的月,月相雖然不同,所見的月體是一。所以說這月亮隱跟顯是同時,為什麼?月體是一,不管你是初一的月亮,還是十五的月亮,只是你所在的位置不同,但是它顯現的仍舊是全體之月,所以說「隱顯同時」。
「一際絕其始終。」既是「一際」則無有始終,就像你吃蜂蜜一樣,所謂「如人食蜜,中邊皆甜」,不管是從中間或左邊吃,還是從右邊吃,中邊皆甜。「初步到,即是步步到」,所以說「一際絕其始終」,「始」就是開始,「終」就是結束。「出入亡於表裡。」出則有表,入則有裡,內外透徹,則亡於表裡。「初心正覺。」初心即是正覺,所以說「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成就慧身,不由他悟」。「攝多生於剎那。」所以你念佛,功超累劫。稱佛名號,超於十地,這是「攝多生於剎那」。
「十信道圓。一念該於佛地。」從「十信位」,剛開始契入,一念就該於佛地,所以說「初心便成正覺」,這「信」就是信心。一切諸佛從信心起,所謂「十信」,信能示現一切佛,你信入此大乘法門,即與如來無二無別,所謂「信為道源功德母」,信能示現一切佛,所以講「十信道圓」,十信位即是圓滿成佛,所以說一念該於佛地。實際來看,十信位距離佛果還很大一段距離,但是《華嚴經》裡告訴我們「十信位就能圓滿成佛」,為什麼?因為與佛同證真心,剩下的就是習氣的問題,所以說「十信道圓。一念該於佛地。」十信位的菩薩與佛同證真心,所以說一念該於佛地。
致使地前菩薩。觸事生疑。
這「地前菩薩」就是還沒見性的,沒有見道的,稱為地前菩薩。未入此華嚴法界的,所以觸事生疑。
五百聲聞。玄鑒絕分。
「五百聲聞」就是講五百阿羅漢,雖然與佛同在祇陀林中,但是「杜視聽於嘉會」,沒有辦法見到如來的華嚴法會,所以說「玄鑒絕分」。
融通無礙。一多交參。圓證相應。名為佛地。
唯有契入此理,融通無礙、一多無礙,所以說「一多交參」,此理「圓證相應」,這理圓證乃知,名為佛地。
然此觀門。名目無定。若據一體為名。即是海印炳現三昧門。若約二用而論。即名華嚴妙行三昧門。若據三遍為言。即是塵含十方三昧門。若準四德為名。即名四攝攝生三昧門。若約五止而言。即為寂用無礙三昧門。若取六觀為名。即是佛果無礙三昧門。
前面講頓超,所以說十信道圓能該於佛地,但是這樣圓頓之法,一般的菩薩以及聲聞,或是凡夫,沒有辦法契入。唯有你真正具大善根,能夠深信大乘,心不退轉,能夠了達此理,圓融無礙,能夠知道一切法本來一多交參,能夠於此實修圓證,方能相應,才名為佛地。
「然此觀門。名目無定。」所謂的「名目無定」就是講又有多種的名稱。他說:「若據一體為名。」可以叫海印炳現三昧門;「若約二用而論。」名為華嚴妙行三昧門;「若據三遍而言。」從三遍來說,即是塵含十方三昧門;「若準四德為名。」即是四攝攝生三昧門,所以要知道,「德行」是拿來攝生的,可以搭配四攝法來看,行四德,用四攝法來看,所以又叫「四攝攝生三昧門」;「若約五止而言。」從五止來說,即為寂用無礙三昧門,寂而常照,所以寂用無礙,照而常寂,也可以叫寂用無礙三昧門;「若取六觀為名。」即是佛果無礙三昧門。這顯示圓滿的佛果,所以又可叫做佛果無礙三昧門。
所以他說名目無定,又有多種名稱,總攝前面六觀的義趣。
如是等義。隨德立名。據教說為六觀。隨入一門眾德咸具。無生既顯。幻有非亡。攝法界而一塵收。舉一身而十身現。如斯等義。非情所圖。識盡見除。思之可見。
他說「如是等義。隨德立名。」隨這六重觀門裡面的德行以及義趣來建立它的名稱,所以說「據教說為六觀」,是依據經教來說,說為六觀。「隨入一門眾德咸具」,所以隨舉一門即全收法界。講到法界,《華嚴》講法界,指的就是真心本性。這「法」就是法身、法性;「界」就是分界。法性能現森羅萬象,種種不同的差別,皆入法性之中,所以我們稱為「法界」。它能現一切差別萬象,又無障無礙者,這就是我們的自性,只是換個名稱而已,所以你不要聽到「法界」就感到茫然,這就是在破除你著相,在破你的文字相。所以說「隨入一門,全收法界,眾德咸具。無生既顯,幻有非亡」,一切法當體即空,真空之理你知道了,所以叫「無生既顯」。知道真空之理,那就不礙妙有,所謂「幻有非亡」。所以,攝法界而一塵收,全體法界,十法界依正莊嚴,全在一塵。舉一身而十身互用,而十身現,一身能現十身。
祖師講「如斯等義。非情所圖。」這個義趣,不是凡夫帶著你的情見,或是你用世間法作為基礎能來契入的,《楞嚴經》上已經講過,你用世語言想入佛知見,是無有是處的。意思是:你用世間的語言,想要契入佛知佛見,那絕對不可能。世間語言所說的就是世間的知見,甚至再告訴你明白一點,就是情見,這個「情」不光只是感情,還有就是它所謂的「能所分別、對待分別」,都是屬於情見。所以跟你講一能攝多,多能入一,你如果情見不除,愛見未忘,你沒有辦法契入,甚至你會覺得不可能,會覺得:釋迦牟尼佛在講一些不切實際的東西,還不如持五戒。如果你動這種心念,你就是退大乘心,而且反謗大乘,這是有罪過的。你這種心念如果不斷地相續,你的根器就會越來越暗鈍。為什麼呢?因為下根可以熏習大乘佛法,變成中根、上根,但是因為你沒有達到「不退」,所以你本來是中根,也會退成下根。或你本來是上根,因你不解法,不能契入,也會退轉,所以說它是需要長時間的熏修。心要空,要把世間的情見捨掉,所以這裡講「非情所圖」。你現在聽不懂,很正常,就是要熏習,因為他講的就是我們本來的面目,你現在聽不懂,就是因為情見太重,妄想太多,所以你沒有辦法合融,從文字上你尚且不能解得,何況你說要能夠契入這樣的境界。所以唯有「識盡見除,思之可見」,「識盡見除」就是你的八識轉成四智,故名「識盡」;「見除」就是你的妄想顛倒,你的「我見」,你的種種邪見除滅了,那才能夠真的契入,不然只是解悟,那個都沒有用。即使解悟,如果不修,一樣沒有辦法了生脫死,所以一定要斷煩惱。
我們大家看了這華嚴《妄盡還源觀》確實能夠體會到《華嚴經》的殊勝與深奧,如來果地上的境界確實不可思議。你能聽聞,就像經典上講的「一歷耳根。永為道種。」「見聞為種。必然成佛。」你聽聞大乘,來生生生世世都能得遇正法,都能修梵行。即使你修念佛法門,你能聽聞大乘、聽聞一乘了義,都能夠作為你的助行,能夠增長你的蓮品,也許你現在不悟,但是臨終時佛力一加持,當下開悟。為什麼?就是因為現在種了這個善根。只是眼下業障重,暫時不懂,但是已經聽進去,所以你要多熏習。
前面講的玄妙境界,不是聽一遍你就能懂,也不是聽一百遍你就能契入,重點還是你要除習氣。但是,多聽聞、多熏習,你對於心性、對於如來的境界,你就不陌生,你就不會產生害怕,或是不敢學。多聽,業障也會消,為什麼?因為這些都是破除你的能所心,破除你的我執、我見,破除你的情執。所以不要覺得自己聽不懂、看不懂,就是看不懂,所以才要看。有一些人心想:我就是業障重,我不敢去道場。我告訴他:「就是業障重才要來道場。」講這種話就是很愚癡的人,你沒有正知正見。業障重都還不來,那你只有去三惡道,業障重才要來,來這裡念佛消業,來守道場的規矩,守佛門的戒律,你才能消業。業障重要想辦法消,不是繼續保留,不修、不改,習氣只有越來越重,所以要有正知正見。這就好像一個人生病,他說:「我生病了,我不敢去醫院」,「因為我生病了,我不敢看醫生」。那他只會越病越嚴重而已,不會因為不去看醫生,他的病就自然好,即使自然好了,也只是表面沒有現在這個症狀,症狀又轉變成另外一種症狀。
眾生有煩惱業習才需要熏習大乘,你就是沒有契入這樣的境界,你才要熏習;你就是有貪瞋癡,所以你才要持戒;你就是會犯殺盜淫妄,你才要持戒;你就是沒有菩提心,所以才要去受菩薩戒。再者,你就是會犯戒,所以更要受戒,因為「有戒可犯是菩薩,無戒可犯是外道」,寧可犯戒,也不可無戒,「寧可有戒可犯,不可無戒可破」,所以要在佛法裡面熏習,這都是祖師大德教給我們的。你熏習《華嚴》,你看不懂,看不懂只是暫時的,日積月累一定看得懂,就像清涼國師疏鈔裡面舉了個例子,清涼國師是五臺山大華嚴寺的住持,就是你們現在看到的塔院寺。塔院寺有個白塔,那個是清涼國師住持的地方,它是東漢永平十二年建造的寺院,在他山頭裡面發生的事情:一位比丘尼,她讀《華嚴經》讀三十年,確實用功,她不解其義,但是讀了三十年,自然心通,她的業障消了,契入微塵相海身,契入華嚴法界,這是在五臺山裡面發生的事實。所以你只要肯用功、肯努力,一定可以契入,一定可以圓證。但是你不用功,你退心,想說:「哎呀!很難啊,法師你講的我聽不懂,還是念佛比較實在。」不是說你念佛不行,而是你起這種心就是退菩薩心。到明天你又在佛前發「法門無量誓願學」,那就是騙人的。昨天才說你不願增進,今天又再發四弘誓願,說「法門無量誓願學」騙菩薩。所以你發願的時候,你就要發願對於這些難解的、難契入的,你都要發願能夠契入,只要你業障消,就能契入。
余雖不敏。素翫茲經。聊伸偶木之文。式集彌天之義。
這是賢首國師的謙詞,他說「余雖不敏」,「余」就是他的自稱,他說他自己雖然不是利根之人。這話是勉勵我們大家,雖然根器不利,但是只要能夠長時地熏修。「素翫茲經。」「翫」就是研習,就是熏習的意思。
祖師確實有修有證,不是一般之人,以他根器這麼好,尚且熏習。何況是根器差的人,那更要熏習。要知道「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這是世間人都懂的道理,學佛人不能不懂,所以你越是迷惑顛倒,越是業障重,越要學大乘佛法。因為大乘佛法講的就是眾生本來面目,一切眾生本來成佛,只要你熏修,必定成就,因為阿賴耶識具有覺與不覺之義,你現在是「不覺」帶著你走,只要你回頭,依於覺悟,那覺悟必然能夠引導你與不生不滅相契合。眾生即使迷惑顛倒,因為阿賴耶識具有覺義,一定能夠返本還源。你熏習佛法就開始始覺,「本覺」是本有,「不覺」是本無,所以一定能成就。
下面講:「聊伸偶木之文」,「聊伸」就是講說他自己敘述「偶木之文」,所謂「偶木」就是講「盲龜浮木」,就是大海裡的一隻烏龜,五百年才浮起來一次,茫茫大海上漂有一塊木頭,上面有一個洞,隨著大海水漂啊漂,剛剛好這隻烏龜浮起來的時候,牠的頭穿到木頭上的洞,這樣少的機率,幾乎是不可能的。這裡「偶木」就是比喻《華嚴經》,是非常難遇,如盲龜浮木,所以說「偶木之文」。《華嚴經》是如來正法的象徵,在唐朝能聽到已經不容易,何況在現代能聽到,確實是難上加難。我們能夠看到《妄盡還源觀》、看到《華嚴經》裡面的這些句子,都是大善根、大福德之人,所以一定要好好把握自己的善根,成就菩提的資糧。
「式集彌天之義」,這「式」是一個語助詞,集彌天之義就是集此觀門,這是祖師的謙詞,說他自己不是利根,但是常常熏習佛法、熏習《華嚴》,依《華嚴經》來註解這一部《妄盡還源觀》,所以叫「式集彌天之義」。「彌天之義」就是《華嚴經》的義趣。
頌曰。備尋諸教本。集茲華嚴觀。文約義無缺。智者當勤學。
祖師說法都是依經典、依教理,沒有依他自己的意思。照理來說,他還是依著經教來講。
為什麼說他是祖師可以呢?因為他已經見性,已經有修有證,而且他不是一般的境界。為什麼呢?大家尊清涼國師為華嚴菩薩,何況是華嚴菩薩的和尚。他有修有證仍舊是依著經教來說,「備尋諸教本。集茲華嚴觀。」就是寫下了這一本《妄盡還源觀》。「文約義無缺。」文章雖然短,但是義趣絕對沒有絲毫的缺減,「智者當勤學。」有發大心的,想要志求無上佛道的,就稱為「智者」。應當在這裡用功下手。
這一本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我利用了幾個小時,簡單地講過一遍,以後有機會,會再安排時間把它講得再詳細一點。這次義趣與重點部分也都有講到,你如果比較沒時間,可以聽短的,以後我再把這一部《妄盡還源觀》作詳細地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