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2日 星期二

宗鏡錄 卷四─5

 



宗鏡錄卷四  (精彩節錄)


宋慧日永明妙圓正修智覺禪師延壽集

敕建慧福寺賜紫臣僧超海 

敕賜遺光寺臣僧通理奉

敕建大慈觀音寺臣僧廣持 ......


問。唯識性與唯識。有何同異。

答。各有二義。且唯識性二義者。一者。虛妄唯識性。即遍計性。所遣清淨。二者。真實唯識性。即圓成實性。所證清淨。若言唯識者。

有二義。一者。世俗唯識。即依他起。所斷清淨。二者。勝義唯識。即圓成實。所得清淨。

又言唯識性相不同。相是依他。唯是有為。通漏無漏。性即圓成。唯是真如。無為無漏。

又云唯言識者。是了別義。意云五位一百法理之與事。不離識。今攝歸識。總言識名。以萬法由心起故。然即非唯一人之識。亦非唯一識。更無餘識等。

出唯識體者。一。所觀出體者。即取五位一百法為體。以通觀有為無為法故。即以識相識性。合為唯識體。皆不離識故。

二。能觀出體者。即唯取心心所為體。心所與識。常相應故。即唯能非所。若約唯識觀。即取於境中慧為體。於所觀境。觀察勝故。

又明唯識差別。總攝諸緣及理。有其十種。

一。遣虛存實義者。遣為除遣。虛為虛妄。觀遍計所執。唯虛妄起。都無體用。應正除遣。為情有理無故。存者留義。實謂實有。即觀依圓法。體是實有。是本後二智境。應正存留。為理有情無故。良由一切異生小乘。無始時來。妄執我法為有。清辯菩薩等。妄撥理事為空。今於唯識觀中。遣虛者。空觀對遣有執。存實者。有觀對遣空執。非有非空。法無分別。離言詮故。

二者。捨濫留純義。捨為捨離。濫即相濫。留謂存留。純為無雜。雖觀事理。有境有心。為心不孤起。仗境方生。境不自生。識變方起。由境有濫。捨之不稱。唯心體既純。留說唯識。故唯識論云。我唯內有。境亦通外。恐濫外境。但言唯識。非為內境。如外都無。華嚴經云。三界唯心故。

三。攝末歸本義。攝謂綰攝。末即見相二分。歸即向。本謂識自證分。是所依體故。今攝末見相分。歸本自證分體。故言唯識。故解深密經云。諸識所緣。唯識所現。

四。隱劣顯勝義。謂王所俱能示現。心所即劣。依他起故。隱劣不取。心王即勝。所依體故。故言唯識。即名顯勝。故莊嚴論云。許心似二現。如是似貪等。

五。遣相證性義。識言所表。具有事理。事謂相用。遣而不取。理為體性。應求作證。故攝論偈云。依繩起蛇解。見繩知是無。證見彼分明。方知明性亂。

六。境義。境謂所觀境。識即能觀心。此所觀境。由識變現。境不離識。立境唯識義。阿毗達摩經云。鬼人天等。所見各異。

七。教義。即能詮教。說有唯識義故。楞伽經偈云。由自心執著。心似外境轉。彼所見非有。是故說唯心。

八。理義。道理唯識。唯識頌云。是諸識轉變。分別所分別。由此彼皆無。故一切唯識。

九。行義。行謂觀行。即菩薩在定位。作四尋伺觀等。即觀行及定。俱不離識故。瑜伽論偈云。菩薩於定位。觀境唯是心等。

十。果義。謂佛果四智。菩薩所有功德。皆不離識故。莊嚴論云。真如無境識。是淨無漏界等。

如上十義。性相境智教理行果等。皆唯是識。無有一法而非所標。故稱群經了義中王。諸聖所依之父。若有遇者。頓息希望。無一法而可求。無一事而不足。全獲如來無上之珍寶。寧同荊岫璞中。已探教海祕密之靈珠。豈比驪龍頷下。遂得盡眾生之苦際。斷煩惱之病原。一念功全。千途自正。

是以法華經云。如清涼池。能滿一切諸渴乏者。如寒者得火。如裸者得衣。如商人得主。如子得母。如渡得船。如病得醫。如闇得燈。如貧得寶。如民得王。如賈客得海。如炬除闇。此法華經。亦復如是。能令眾生離一切苦。一切病痛。能解一切生死之縛。故知唯此真實。萬法皆空。以此標宗。更無等等。

如觀法經云。彼有菩薩。名曰上首。作一乞士。入城乞食。時有比丘。名曰恆伽。謂乞士言。汝從何來。答。我從真實中來。

又問。何謂真實。答曰。寂滅故名為真實。

又問。寂滅相中。有所求。無所求耶。答曰。無所求。又問。無所求者。何用求耶。答言。無所求中。吾故求之。

又問。無所求中。何用求耶。答。有所求者。一切皆空。得者亦空。著者亦空。實者亦空。來者亦空。語者亦空。問者亦空。寂滅涅槃。一切虛空分界。亦復皆空。吾為如是次第空法。而求真實。

故知若能於法法上求空。則於門門中解脫。若人法問答。言語往來。如宗鏡中像。若般若智照。寂滅涅槃。如宗鏡中明。所以若像若明。一切皆空。唯有鏡體。恆常披露。遍一切處。未嘗出沒。故云。吾為如是次第空法。而求真實。即知一切法。皆真實故。無所求中。吾故求之矣。亦是夫求法者。於一切法。應無所求。故融大師云。若有一法可得。即是非時求也。

所以淨名經云。空當於何求。答曰。當於六十二見中求。又問。六十二見。當於何求。答曰。當於諸佛解脫中求。又問。諸佛解脫。當於何求。答曰。當於一切眾生心行中求。

古釋云。空智因於見生。則空智無性。無性故智空。故名空智。邪見因諸佛解脫而有。邪因正生。邪見亦空矣。諸佛解脫。因悟眾生心行。則解脫空矣。即約其空體無二。所以互求。理無不遍。

釋曰。邪正既體本同。空理又未曾暫隱。若於此平等性中。即不須求。為未知者說求耳。如無生義云。如經云。願求諸佛慧。亦不著願求。求佛慧尚不令貪著。何況其餘善法。又菩薩以離願求。但眾生不知求佛道。菩薩故發願。只云我願求佛道。眾生因此。方知發心而求佛道。得意自知無所求也。

如上所解。則念念與實相相應。更無餘念也。所以楞伽經云。一一相相應。遠離諸見過。是知若於諸相。常與實相相應。自然遠離諸過。會第一義。清淨真心。朗然明徹而無念著。即事即如。唯心直進。即佛之所許。自覺之境矣。故論偈云。自知不隨他。寂滅無戲論。無異無分別。是則名實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