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菩薩聖誕─農曆四月初四 |
南無大智文殊師利菩薩
一心觀禮,法王長子,七佛之師,勝妙吉祥,
無垢大聖,願共眾生同生極樂,
繫心一佛,專稱名號,
即於念中,得見彌陀,
一行三昧,大智宏深,文殊師利菩薩。
淨修捷要 夏蓮居居士 著
悟顯法師 開示
所以這裡講的「身心淨潔。與善相應。」你這個「善」就要以菩薩戒作原則。
你的身心淨潔,你要常常親近學佛人、善知識、經典。我們現在應該要這樣講,應該要常常親近經典跟古德的著作,這樣才對。
你親近一些學佛人,碰到一些假學佛的,在道場講是非的、在那裡攀緣的,你親近他剛好被他汙染。他看了一些邪見,亂查一通、亂講一通,開個什麼讀書會、讀經會,在那裡發表他的這種看法想法,你剛好被他汙染。你還以為我每天都跑去親近學佛人、親近善知識!
你聽他講,不如你在家裡花一、兩個小時看祖師大德的開示跟著作。看不懂,也是熏習,熏習久了,自然就看懂。
你有這個誠意,你有這個誠心,佛菩薩會加持你。
你沒有這個誠心,你也不想學,你也是想說,我打混過關,那佛菩薩不會加持你,為什麼?人家有「他心通」,他知道你不是真心實意的,你不是至誠心想要學佛,你只是隨便看看,隨便念一念,那個沒有用啊!
所以講「身心淨潔。與善相應。」與菩薩戒相應。這世間的善法不離菩薩戒,包括比丘戒、比丘尼戒都還要次一等。
比丘、比丘尼戒是「遮戒」,菩薩戒是「性戒」,這佛在《梵網菩薩戒經》裡面講,是一切眾生的佛性種子,「當當常有因故,當當常住法身。」憨山大師就告訴我們,菩薩戒是性戒,其餘的都是遮戒。
所以菩薩戒,你不要想說你沒有受,沒有受戒,那就沒罪!我告訴你,它是性戒。五戒,其實前面四條也都是性戒,所以學佛,你要懂得。
悟顯法師 無量壽經講座 256集 (精彩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