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6日 星期二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九十七)


請掀開《無量壽經》,看第三頁、第二行,「願於無量世界成等正覺」,那麼這個是菩薩發願,在無量無邊的世界,成就無上正等正覺,也就是,不光是自利,也願意利他,利益其他的眾生,所以成佛以後,就是幫助一切眾生,那麼下面就是菩薩示現做佛的過程。我們來看:「捨兜率,降王宮,棄位出家,苦行學道,作斯示現,順世間故。」那麼菩薩要來這個世間,示現做佛,他會先生兜率天,就示現在兜率內院,也就是後補佛,就像現在彌勒菩薩一樣,他是下一尊佛,所以他會先生兜率天,那麼,再來就是從兜率天下降到人間,所以是捨兜率。兜率翻作中文啊,叫做知足天,不以自己所修所證以為滿足,所以叫做捨兜率,如果,於未足中,生滿足證,還沒有成就,自己以為自己成就了,那這個叫暗證,不是真的。這種暗證在現代很多。實際上,他也不是暗證,這個說暗證呢,都還是誇獎他,有的呢,是自己打一點妄想,眼睛看到什麼了、耳朵聽到什麼了,就以為自己有證了,或是呢,打坐的時候,打禪七、打佛七,看到佛菩薩的相,或是佛來給他授記,那他就以為自己有功夫了,佛都現前來授記了,這些諸如此類的,所謂的瑞相,他生了貪著,所以呢就產生出了這種暗證的狀況;那麼還有一種是附身的,像現在,有些鬼神的附身,附在人的身上,或是呢,透過人來傳達訊息,有一些鬼神是這樣子的,他不一定附在他身上,他是跟他講話,那麼來幫誰印證,他有沒有成就,他是證幾果,都有,像有的鬼神,他就胡說八道,講說這個悟梵法師往生實報莊嚴土,這個鬼來印證他往生實報淨土,他自己三界連鬼道都出不去,何況是實報莊嚴淨土。實報莊嚴土,是要破一品無明,要破無明哪,你沒有身見,沒有見思惑,沒有這個塵沙惑,然後無明再斷了一品,你才能夠說生這個實報莊嚴土。那麼這個神通道力,都不是一般阿羅漢所能測度的,何況是鬼神。所以很多啊,這些藉由附身的,在那裡惑亂大眾,擾亂大家的正念,欺騙眾生,這個都不要相信他。所以為什麼修行人,會沒有修證卻以為自己有修證,就是這個「我」太大了,這個「我」認為自己有感覺到什麼,體會到什麼,見到了什麼,這個都是著相,所以這個菩薩示現捨兜率,兜率翻作中文叫知足啊,他不會對於自己所修的境界生滿足想,反而呢,用己所證,利益一切眾生,這當中是離開四相,所以這是捨兜率天,兜率是知足,把你認為自己已經可以的把它捨掉。所以你們在學,要不斷的增進,《普賢行願品》講的:「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就所有眾生都成就了,所有的煩惱都斷乾淨了,「我此願王,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疲厭,身語意業,無有間斷」,沒有中止的,這個才不會自以為是,那麼這些人又帶著自己過去生的習氣,那麼在念佛在打坐禪修當中,有一點體會了,見到一些瑞相,他就以為這樣是成道,以為自己有這個境界就是究竟,所以這是我們在學佛過程當中,大家都要注意的。你真正成佛了,就跟平常人完全一樣,他有絕對的智慧會觀機,絕對不會希望讓人家知道他成就了,你們趕快來供養,這些都是在沒有功夫的時候,以為自己有功夫,所以你們不要在修行有一點點感應,有一點點這個境界、瑞相,就認為自己已經可以了,所以彌勒菩薩這些大菩薩示現,捨兜率。那我們講的:「無智亦無得」,連智慧尚且都不可得,怎麼會有佛果可證呢?這都是捨兜率的意思。那麼下面講的,「降王宮」,那降王宮不是貪金銀財寶啊,有些人,世間人認為,這釋迦牟尼佛是好日子過膩了,就出家過苦日子,我想這個說法大家一聽就知道了,這是世間人的看法,而且是錯誤的看法,完全錯誤,因為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會這樣想。佛為什麼示現王宮,降到王宮裡面去,他投胎到王宮,就是代表這世間最極富貴,因為國王的身分他有絕對的財富,也有絕對的權力,甚至有軍隊,有這個智囊,都會擁護他,從小就過著非常舒適優渥的日子,他不示現窮苦,他示現富貴,但是他能捨,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因為富貴、權力都是世間人所追求的,但是他能夠捨卻,世間人對此用盡心機,有還想要更多,得到了,沒有一念放下的心,但是佛示現他從小就是這麼富有,那他都能夠捨棄掉,都能夠出家,這是告訴我們這個世間,世間的這些所有的人,你要放下對於這些名利財富追逐的心,這是他降王宮的用意啊。那麼下面講的「棄位出家」,這是他把國王的王位捨掉了、他不要了,像這個安世高大師也是這樣子,他是安息國的這個太子,他也把王位捨掉、讓給他的叔父,就是他爸爸的兄弟,讓給他,他也是去出家,這安世高大師。所以你看這個真正看透的人,他不會再去追逐這些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他不會,這個棄位出家。那麼剛才講到的有一些是世間人毀謗釋迦牟尼佛,現在有一些是出家人,是學佛人,也毀謗釋迦牟尼佛,說釋迦牟尼佛好日子過膩了,想要體會一下不同的生活,這個都是毀謗如來,把釋迦牟尼佛利益眾生的德行給抹滅掉了,他們都是披著袈裟,都是有高學歷。是不是有高學歷的人就一定會謗佛?不一定,只是呢現在看到高學歷的、披著袈裟的謗佛的很多,這個是現在的現象,所以你們自己要有智慧,要有判斷的能力。學佛你要有智慧,不要學了到後來連辨別是非的能力都沒有,什麼是正法可學,什麼不是正法不可學,這要遠離,你搞不清楚,還在那裡向別人詢問,向別人討教,那就不對了,為自己的無知冠上一個謙虛的名號,那你是佛法裡面,你在這個佛法裡面完全沒有了解,所以我看到有一些俗稱的老同修,學到後來是非邪正搞不清楚,到底什麼能學?什麼不能學?他不懂,所以為什麼人家一講要來學個《弟子規》,他就去了,他就顛倒了,為什麼?那就是學佛沒有基礎,我們現在講你的佛學基礎這門課程你要重修,就是你的基礎沒有打好,你沒有辦法升級,這最基本的。什麼是了義法?什麼是不了義法?你都要認識清楚。《弟子規》一樣,《感應篇》這些東西全部都是外道,這是外道,心外求法,《了凡四訓》,了凡先生也是個外道,你不要看他持《準提咒》,心裡面求的是世間法,沒有絲毫的道心,釋迦牟尼佛捨兜率、降王宮,棄位出家,這是行的是正道,八正道裡面的正道,是正業,是正命,你學一個凡夫沒有用。學凡夫他是一個很好的凡夫,你跟他學你學不到他那個樣子,反而會墮落,那你這一生就枉然了,就空過了,所以我們勸所有的學佛人,你要學,你要跟佛學習,清涼國師講的:「當取信於佛」就相信佛所說;「無取信於人」,不要依人,依人不依法,這個不對。所以現在的這些人基礎沒有打好,他以為先學世間法就是基礎,這個就搞錯了,我們甚至有時候碰到一些初學佛的,他說這個初學佛,法師啊是不是要先學《弟子規》,我聽了嚇一跳,我說你這哪聽來的?他說大家都這麼說,這個觀念是錯誤的,要先學這個世間法再來學這個佛法,實際上這觀念是不對的。學佛要先明瞭心性,你看我們道場流通這些祖師大德的著作,每一本經都不一樣,注釋解釋的方式也不一樣,但是有一個共通之處,所有大藏經,不管哪一個版本的,中國的版本,韓國的版本或是這個藏傳的版本,這些他們祖師大德的著作都有一個共通之處,就是先講玄義。玄義是幹什麼的?我們現在講的佛學概論,佛學概論,你這本經就算沒看完,你也可以了解到什麼是佛法,所以你去看《彌陀要解》,看這個清涼國師的《疏鈔》,看這個李通玄長者的《華嚴合論》,甚至道霈禪師的《疏論纂要》前面一定都是玄義,這玄義就是學佛的基礎,裡面講的就是教起因緣,一開始都是用教起因緣,教起因緣就是讓你知道,佛法是怎麼來的,佛出世要講什麼?你學佛要學什麼?所以你看佛法傳了幾千年都沒有變質,可是到現代,到民國初年的時候,有一些人自作聰明,自以為是,他沒考慮到佛教傳承的問題,所以呢講經他也不講佛法,說我這是在接眾,甚至他根本不了解佛法,說用接眾這兩個詞,來掩蓋他對佛法的不了解。那麼他講經就隨順這個世間法去說,他不講玄義,你看現在講經有幾個人在講玄義的,他沒有按照規矩講,所以這佛法就變質,他講一些世間的因果這些東西,好像是接眾,實際上呢這些人根本就不是來學佛,所以學了幾十年連最基本的,佛教的該學什麼他都搞不清楚,問題出在哪裡?在講經的人,他沒有把佛教最基本的告訴你,說法的人的過失,所以為什麼祖師大德,你去看中國的、外國的這些祖師,註經一開始就講玄義,我們只是略舉幾個代表而已啊,他一開始就講玄義,像這個智者大師,《妙法蓮華經》這個妙這個字,他玄義就講九十天,叫九旬談妙,你去看法華,這個《妙法蓮華經》它的玄義,智者大師講述,章安大師就是他的弟子,章安灌頂大師記錄的,一開始就講玄義,玄義十卷裡面四卷在解釋一個妙,幾乎是四卷啊,解釋這一個字,一個妙字用四卷的文在解釋,讓你知道佛法要講什麼,這個智者大師不是在顯示自己的才學啊,他要顯示出來,四卷不夠他寫啊,他是一宗的祖師啊,世間法、佛法全部通達,又得一旋陀羅尼,一旋陀羅尼就是辯才無礙啊,這個世間沒有人說法說得過他,我們人稱小釋迦,就是讚歎他,這個他是釋迦牟尼佛再來,這讚歎啊。所以從以前的祖師就是這麼做,所以這佛法沒有變質,就是因為他前面講經前已經講玄義,緃然沒有那個形式,也有那個意味存在,一定把佛教最深的、最核心的跟你說明,所以所有的學佛人都是先瞭解這個東西,才來談修行,不然呢就是盲修瞎練,祖師講得好啊,叫「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淵」啊,瞎子盲人嘛,騎著一匹瞎馬,在晚上的時候,又靠近懸崖邊,你說這個危不危險?非常危險啊,這一個不小心人馬俱失啊,就摔到山谷裡面去啊,這墮這個有為法當中啊,墮無為尚且不行,何況墮有為啊。所以這個是佛教,它學佛的基礎在哪裡?你要先了解釋迦牟尼佛,為什麼要出世教化眾生,這個很重要,不是學世間法。其實在南北朝的時候,一直到宋朝初年…這佛教的歷史,那個時候的讀書人根本沒有人學儒家,沒有人在學儒。儒家是在沉睡的狀態,所有讀書識字的人都學佛,真的是這樣子,讀書識字的學佛。那是到後來,我們講的宋明理學,這個程子、朱子-朱熹他們,學佛法又謗佛法,造無量無邊的罪業,那麼才把這個風氣從學佛改成學儒。甚至到了明朝末年,有人提倡滅佛法,那麼這個時候幸好有四位大師,就是你們現在看到的-憨山大師、蓮池大師、還有這個蕅益大師跟紫柏大師,他們出來提倡,再用佛教的義趣去註解儒家的經典,幫助學儒的人提升他的境界,才緩和了這個衝突。那麼一直就傳到現在,所以你們會看到這個儒釋道好像講的都一樣,實際上是不一樣的,境界不一樣。那為什麼講的一樣?是因為這四位祖師加入了佛教的東西,在解釋儒家跟道家的經典,所以講起來好像都一樣。因為這四位祖師融通世間法跟出世間法,不然佛教真的會在那個時候給滅掉,我們現在就聽不到佛法。所以一直到現在,這一段歷史沒什麼人知道,知道的也不多,那麼才以為說學佛要先學儒,實際上呢,在南北朝一直到宋朝初年,讀書識字的人都在學佛,他沒有在學儒啊,儒家基本上是在沉睡的狀態啊,所以這一段發展的歷史,你們要曉得,你就有信心了,你就可以肯定了,他們的說法是錯的。為什麼用佛教的經典去註解儒家的經典?那是時勢所逼啊,不得已而為之啊,實際上有沒有必要?根本沒有必要啊。他去註解,把儒家講的這麼好、境界這麼高,實際上還是佛教的境界,儒家沒那個境界啊,道家也沒那個境界啊,當初傳法傳過來的時候就已經比過了,這學道的跟這個攝摩騰大師他們就比過了,把佛教的經典跟道家的經典放在火上,看誰的先壞,佛教的經典完全沒事,道教的經典一放就壞掉了,全部焚毀啊,所以就知道了。在三國的時候,孫權去問他的太子太傅-闞澤,他問他:佛教跟儒家哪一個高?那麼他回答得很有智慧,他說:這個孔老設教-孔子跟老子施行教化。法天制用,不敢違天-這依天道而行,法天制用,順於天道,順天啊,常講順乎天命,不敢違天。那麼釋迦牟尼佛設教,教化眾生,諸天奉行-連天都遵守佛陀的教誡,不敢有絲毫的違背,所以可見佛教高明。相信你們大家讀經也都很清楚,讀到最後的時候,這個八部鬼神、諸天乃至人非人等或是與會的大菩薩,咸共這個作禮歡喜信受-都是向佛禮敬,歡喜信受作禮而去-這就是不敢違佛啊,這個「如來設教,諸天奉行,不敢違佛」啊,所以可見佛教高明,這個是古人他的看法,所以這個現在人他搞不清楚這一段歷史,所以他一直執著不肯捨却、不肯放下,這個錯誤的觀念,所以才導致啊大家會誤會說學佛要先學《弟子規》、學這個道家的,這是錯誤的,你知道這一段過程你就不會被它迷惑,那個是胡說八道啊! 所以這裡講的降王宮,棄位出家,剛才說的很多毀謗釋迦牟尼佛的,其實都是出家人,都是魔子魔孫啊,那麼釋迦牟尼佛捨棄這世間人最貪愛的,來出家、來行道,這個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苦行學道,他這苦行剛開始,他做的是無益的苦行,有的時候一天只吃一粒芝麻,有的時候眼睛他也不閉起來,這都是心外求法,這做無益的苦行,而且他做得非常認真啊,但是他後來知道這些都是無益的苦行,他往心性上下手,因緣時節到了,晚上見到流星,一念迴光返照,見性成佛,所以這個是教我們行苦行,什麼叫苦行?要能迴光返照,要能見性啊,不然都叫無益的苦行,這學道、學佛你不瞭解心性,你不明心見性,你不瞭解這個道理,你所做的都是有漏,都是苦行,你念佛也有漏,你們不要以為我念佛就是無漏,不是啊,你心還是有漏啊,你念這個佛號雖然能帶業往生,但是呢不能見性,所以不要以為我念佛就好,念佛就沒事,要能迴光返照,所以這苦行啊大家要會學,有一些學佛人甚至或是出家人,認為冬天不穿衣服或是穿得少,他就是很有耐力,修苦行對治這個色身,晚上不吃早上也不吃,幾天不吃,他這個就是一種修行,那個就是外道,這外道呢看到這個狗死了以後生天,他也想生天啊,貪著這個天樂啊,天上的這個享樂,他就學狗的樣子,狗趴著,他也學狗趴著,狗這個站著他學狗站著,就模仿狗的動作或是模仿牛的動作,所以這持牛戒、持狗戒,狗吃屎他也跟著吃屎,你這個心外求法,所以像這些很多啊充斥在佛門裡面,他不是持牛戒、不是持狗戒,他是看到人家這麼做能成就,他就學那個樣子,看到祖師大德做的一些樣子成就了,他就學那個樣子,他不瞭解裡面的用心,像有些出家人很愚癡,學祖師大德佛前退戒,退戒是什麼?還俗啊,祖師大德退戒是不敢居其名啊,像這個蕅益大師他就佛前退戒,退這個退名啊,退其名,不是退戒行,那有一些出家人,蕅益大師都不敢稱比丘,我們怎麼敢稱比丘,稱比丘不是什麼大問題啊,比丘還在學位啊-乞士、破惡、怖魔啊,還在學的出家人啊,可是他這不會學,學事相,學蕅益大師退戒,一退呢他比丘戒不要了,不要了他就不是出家人了,之所以稱比丘是因為你受比丘大戒,你退,一退那就是個俗人,就是還俗啊,還俗以後再犯戒,為什麼?他自己也不曉得也披著袈裟,搭著僧伽黎到外面受人供養,這心非沙門,偽作沙門,你看這個問題嚴不嚴重?學祖師退戒,祖師是懺悔自己啊沒有做好,人家稱他比丘,他不當其名,不是他真的不學啦,不依照佛制,不照比丘戒走了,所以祖師退是退名,不是退行,那現代人學祖師學那個樣子,他也在佛前跪著跟釋迦牟尼佛說我要退戒,那佛往生了嘛不會講話,他這顆心也沒有辦法跟佛感應道交啊,他這行為就是還俗,所以要搞清楚啊,不要學那個樣子,這叫畫虎弗就反類狗啊,想畫老虎沒有畫好啊,畫得跟狗一樣,這個就是只學事相不學心法,那麼退戒了,自己是個凡夫啊,是個在家人啊,又以為自己是出家人,穿著袈裟,他退了之後,充其量是個沙彌或是沙彌尼,充其量啊,還保沙彌十戒,在學沙彌、沙彌尼,可是他却穿著僧伽黎,那就偽作沙門,這個罪非常的重,所以你看學祖師學事相,不好好學,學他的心法,不好好學祖師的心法,只學事相,所以搞得自己本來不會下地獄,結果呢下地獄,所以叫君子樂得作君子,小人冤枉作小人,這個你們學祖師大德要學他的用心,用心是什麼呢?對治你的傲慢、對治你的煩惱習氣,這才叫學佛,所以像這些人佛前退戒,那跟持牛戒、持狗戒那些人一樣,好,事相上他沒有持牛戒、沒有持狗戒,但是他持牛戒、持狗戒的意義,就是人家做一些事情,你也跟著做,也不知他的原因,不知其原由,不知道為什麼這麼做,那這個學佛就是沒有智慧,這是愚癡啊,愈學愈愚癡,那什麼原因呢,還是回到剛才講的,對於佛教心性不瞭解,瞭解心性這是學了義法。佛在《大集經》講的,多說心性,少說名相。這名相就是事相,這個經典就稱為了義,告訴你「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那麼這個呢就稱為有道啊,這個就是善知識啊,這個經就是了義法啊,可以依止啊,告訴你貪瞋癡性空,貪瞋癡性即是戒定慧性,貪瞋癡性空嘛,戒定慧也性空啊,性都一樣啊,這個經典就是了義經典,真正的了義,真正的大乘,所以學佛你要學大乘、學心性,然後呢要有辨別邪正的能力,這個很重要,你不要學到後來,搞不清楚只學事相上,整天在事相上打轉,就害怕呢頭髮動了一下,這鼻毛動了一下,在這個枝末小事上打轉,不知道自己整天在起心動念,在那裡虛妄顛倒,他不以為這個是問題,他反而看到我是不是哪裡事相上沒做好,哪邊事相上沒有裝出來,我為什麼說他是裝的,因為他不知其所以然啊,所以都是裝的,即使是發心還是裝的,裝模作樣啊,求彼恭敬,希望人家覺得他有修、覺得他有德,這個都是不會學道。苦行學道的,愈學愈苦,他也在苦行學道啊,但是呢不會學的愈學愈苦,實際上這個苦行不是苦行,是樂行啊,為什麼你會覺得苦呢?因為是要對治自己的煩惱習氣啊,煩惱習氣重啊,對治起來不好對治啊,慢慢的一點一點轉過來,觀念轉過來、想法轉過來,事相上你自然就轉過來了。你從前,譬如說吃素,剛開始學佛不容易啊,從前沒有學佛以前,根本不會想到要吃素啊,不會想到要放生啊,覺得吃素,你大概腦筋有問題啊,相信很多人都是這樣覺得,你們有的吃素吃了二、三十年的,之前也都是這麼認為啊,吃素,吃素也是一種殺生,都是說這些歪理啊,但是你們現在瞭解了、轉過來了,再來吃素以後呢,不光只是吃素,生慈悲心利益眾生,給予一切眾生這個慈悲安樂,素食,從吃素再更為增進,都是從心態上一點一滴轉過來,煩惱習氣是一點一點轉的,你沒有辦法一下轉過來,有一些是可以頓斷的,是可以馬上轉,有一些沒有辦法,你熏習佛法的力量不夠,所以沒有辦法轉,那麼在轉的過程當中很辛苦,為什麼?還不得力啊,剛開始功夫不得力啊,轉了一下,好沒兩天呢又退回去了,所以佛在經上講:如隔日瘧,這瘧就是瘧疾的意思,瘧疾今天把它治好了,隔天又發作了,叫隔日瘧,所以不好斷,但是呢正是因為不好斷才要斷,剛開始叫苦行、後來就樂了,你就會愈學愈有心得,愈學呢你這個愈輕鬆、愈自在啊,在裡面你會得到法喜充滿,這才叫法喜,法喜是什麼?受持佛法轉變了煩惱習氣而得到的歡喜,不是到道場跟人家講是非,談的很投機,東家長西家短講完了叫法喜,暢所欲言,這個到處講是非這叫法喜,我看很多同修啊尤其是一些老菩薩習氣重的,講了幾十年的是非了,學佛才一、兩年,即使學十年他前面的五十年、六十年都在講是非啊,怎麼停得住,十年內也都夾雜著是非,停不住啊!那你就要約束你自己啊!你不能在這裡擾眾啊,以為講是非是一種法喜啊,到道場講,到道場講是非,你不下拔舌地獄誰下拔舌地獄,那講完了再去佛前懺悔,這個晚上拜懺的時候,往昔所造諸惡業,這不是往昔所造是今日所造,早上講的是非晚上去懺悔,懺悔完了反正法師說嘛,有懺悔罪就有消啊,明天再講,沒有,他一般懺悔完,回去寮房就開始講是非了,不會等到明天,控制不住啊,習氣太重。所以這個剛開始學佛是有一點辛苦、有一點不耐煩,聽經會想睡覺,但是這個是昏沉蓋,你把它這個對治了,這個這一段過程,你過去了,你聽經就得法喜,你會很有精神,你的心不會昏,這個都是過程,所以不要感覺到一時的難過、一時的辛苦,你就不學了,吃素一時麻煩一點,實際上在台灣,我可以說全世界吃素最方便的地方就是我們台灣,在台灣所有的佛教徒都應當吃素,都應當吃素,沒有任何的理由,你說不好買、不方便,實際上呢是你啊還想吃一點葷的,還想看看有沒有客戶來請你去吃好吃的,你自己說我吃這個方便素,這是為自己開脫,不是為眾生開方便,有一些人他確實是不方便,確實不方便,不過很少,多半說要吃方便素的都是為自己開啊,開脫,不是人家請,人家請你也可以告訴他我吃素,吃素是一種榮耀、是一種品質、是高尚的品德,是現代的潮流,這是所有人所崇尚的,所以吃素是對的。那女眾呢在家煮素食,多煮素食,少這些魚肉,儘量不要煮,要煮呢叫他們自己去弄,現在的社會大家都可以接受啊,家庭要照顧好,你不要煮葷的給他吃,這才叫照顧家庭啊,你煮葷的給你的小孩吃,給你的這個先生或是公婆吃,這是幫助他造殺業,你自己持戒也持的不乾淨,你也造殺業,自己身體不好,家人的身體也不好,所以怪病非常多,有的吃葷的全家食物中毒,都有啊。所以世間人不瞭解,以為我這樣是在盡我的本份,這真的是錯誤的,你不用煮葷的給他們吃啊,要吃讓他們自己去弄,你要是家裡的長輩,這個過生日你作得了主的,你就請素食,或是你自己是家裡面年紀最大的、輩份最高的,你就要求你的子孫全部辦素食,請素食,那你這一天生日那真正有功德啊,放生啊,這世間人不懂啊,這造殺生的業,生日殺生啊,你生日是這些動物的忌日啊,那你生日怎麼會吉祥?不會吉祥啊!所以你要是在家作得了主,要求他們全部吃素,你說我從今天開始,我不幹啦,我不再弄葷的,要弄葷的你自己去弄,殺業送給你,我不再做啦,洗手不幹啊,就是這麼一念轉過來,那你就成就無量功德,也是對你家人有好處,也對你自己有好處,這種自利利他的行為,你們要去考慮一下、去想一想,不是一昧過著以前那種樣子,我是人家的媳婦我就得煮葷的,沒有這個道理啊,尤其是在現代那更沒這個道理,不是照著古代的那一套方式去走啊,而是怎麼樣對你家人最好,佛告訴我們素食對你的家庭最好,對你的身心最好,你要這麼做,所以我們提倡都要吃素食。學佛人不吃素,那不是佛弟子啊,學佛人還煮葷的,那你要在佛前懺悔,我過去生到底是造什麼業啊,還得煮這些葷食,這身業不淨啊,殺生的業重啊,要懺悔、要求佛菩薩加持啊,保佑你啊,這就要求佛菩薩保佑你啊!保佑你趕快轉過來,或是你可以罷工不要幹啊,不再煮啦,葷的沒有,叫我買葷的,不要,自己去買,絕對不再弄葷的,這現在啊女人為大啊,不是男尊女卑的社會,是兩性平等的社會,那這個時候你就要運用這個法律賦予你的權利,讓他知道你也是一家之主,不是說女眾就非得去煮飯,還煮葷的,煮素的沒有問題,煮葷的免談,就是要有這個決定力,不是再照著那一套迂腐的方式,造作殺業,殺害眾生,這個不是功德,這個反而會給你的家人帶來災禍,這個就是學佛以後你有智慧,那麼這裡講的「棄位出家,苦行學道」,或是「捨兜率,降王宮」,都是「作斯示現,順世間故」,做這些表現給眾生看啊,你才知道釋迦牟尼佛連要示現做佛,這些諸佛如來要示現做佛都是用盡苦心,希望眾生能夠從他的示現當中,能夠覺悟、能夠覺醒,不要再貪名聞利養啊,不要再搞是非人我啊,這個是隨順世間,可是世間人看不懂啊,有的還說釋迦牟尼佛不用工作養家,他生下來就是王子,我們不一樣啊,我們還要工作還要養家,他生下來不用養他的父母,我還有父母要養,我怎麼能學,你看這麼邪見,這邪見啊,重點是什麼?不是每一個人要養父母的都能放得下,這只是你放不下的藉口而已啊,也有人要養父母啊,也有人放下,轉過來啦,所以這個是做給世間人看,那麼你們沒有辦法出家,心態上要出家,學佛人沒有辦法現出家相,你心態上要出家,要想到我是一個出家人,我要當一個出家的佛弟子,心裡面要這樣想,你不能想說,啊呀我不行,那我就鬆一點吧,懈怠一點,這個葷食也照吃,這個不對,或是這個戒律,你也不守。有的在家人很傲慢啊,說你看你們出家人沒修好要下地獄,這地獄門前僧道多,門前嘛,裡面的都是在家人啊,僧道只到門前嘛,地獄門前僧道多,看到地獄了,懺悔就出離了、就走了,裡面都是在家人,在家學佛不精進、不用功,或是呢根本沒學,都是在家人,地獄基本上在關不學佛人的—不學佛的人,一般人不瞭解,所以呢以為當個在家居士比出家更殊勝,不可能,不可能比出家人更殊勝,除非你有修證,但是呢這個身相的功德他不一定有,因為出家相有出家相的功德,佛在經上講破戒比丘猶勝外道種性,這個出家人破戒,破戒,破這個重戒,還是比外道殊勝,這外道就包含不學佛的在家人,所以為什麼要讚歎人家出家,恭敬三寶,我們出家人也恭敬三寶,我們教人恭敬三寶,自己也做恭敬三寶的行為,我們也修福啊,所以這個是釋迦牟尼佛表現出,出離的樣子給我們看,所以你看到這樣的一個示現,你要懂得回頭,順世間故,世間人迷的太厲害啊!迷的太嚴重了,迷的太深了,甚至呢迷到自己不曉得自己迷惑顛倒,他認為人生下來,生、老、病、死正常啊,讀書、識字,長大結婚、生子,有一份工作正常啊,他就是在這個,這就是他的業啊,在這業力當中過活,所以他視為正常,他沒有一點點想要修行的心,你能發這個修行的心,不簡單啊,這一念淨心啊是菩提啊,是想修行的心,淨心就是清淨心,想修行想成道,勝造恆沙七寶塔,勝過你造這個恆河沙數的佛塔,佛塔用七寶做的,七寶比喻作這世間最頂級的材質,最好的材質,這是七寶,以前古人認為這七寶是世間最好的材質,那麼在現代來說,這個時代的演變,有一些古人認為的寶那在現代不一定是寶,但是就是告訴我們,用世間最好的材質去做成的寶塔,你造多少?有恆河裡面的沙這麼多,勝造恆沙七寶塔,造塔有造塔的功德啊,造塔是一般是存放《藏經》,就是指說你護持正法,你這個弘揚佛法,你發一念想修行的心,勝造恆沙七寶塔,為什麼呢?寶塔畢竟碎微塵啊,這個寶塔終究是會毀壞的,經典是文字記錄在這個紙張上面、竹簡上面,終究是會毀壞,但是一念淨心成正覺,你發這一念想修行的心,乃至出家的心都能成就無上正覺,或是未來的遠因,遠因,就是給未來種這個種子,我們稱為遠因,遠就是這個路程較遠的遠,因就是因素的因、因果的因,給未來種遠因,或是現前你有因緣出家,這個都是功德啊,那你發這一念心修行、想要修道、想要吃素、想要放生這都是功德,甚至你想念佛,你想持咒,我們下午講的,你求你所好樂的,你要如法而求,如理而求,也就是你要對佛法你要瞭解,佛教不是不能求,可以求,但是你要對佛法瞭解,瞭解以後再來求,你這個才能求得心安理得,這心安理得不是世間話是佛教的話,心呢安住於實相之理當中,心安理得啊,所以你要先有認識。我學佛是要幹什麼的?持咒、持戒、持佛名號是要做什麼的?你瞭解以後,你對於你的欲望,你就能夠揀別,看是欲望?還是需要?如果是欲望,那你自己就懂得放下,如果是需要,那你就如理如法而求,那佛菩薩就會滿你的願,有時候你認為是需要,但是呢實際上不需要,是你的需要是帶著欲望在裡面的,那這佛菩薩不會滿你的願,或是你看的不清楚,不需要以為需要,那佛菩薩也不會滿你的願,這就是交給佛菩薩安排,他怎麼安排實際上還是決定在你,怎麼樣對你最好,他會替你想方設法。所以這個我們講的隨順這個世間啊,做給世間人看,做給一切眾生看。那麼下面的,我們留待下一次再來說。總歸一句,你們能吃素的,就儘量吃素,能夠不要再殺生的就不要再殺生,這個很重要,尤其是現代很多人在反對放生,反對放生是全天下最愚癡的行為,最沒有智慧的行為啊,他不明就裡就反對,反對是錯誤的,是要改善放生的方法,不是禁止放生,不是反對放生,是因為時代不同,因緣不一樣,放生的形式不同,從前人殺生吃肉,就在他那個村子裡面、那條河裡面,頂多就隔壁村,現在不一樣,以前放生只要把魚蝦買了放回河裡就沒事,現在呢有一些是養殖的、有一些是外國的,那麼你就要有相當的認識,相當的瞭解,做這個放生的動作,不是不放,也不是反對放,這都是愚癡啊。所以你能夠吃素就是放生第一步,吃素再加放生,那你就是成就了慈悲的行為,是最好的行為。廣欽老和尚講:一個人這一輩子基本上不會幹什麼壞事,你只要能夠吃素、念佛,你往生極樂世界沒什麼問題,這廣欽老和尚講的,廣欽老和尚大家都知道他的成就啊,所以依止有成就的人說的話,勝過啊這些一般世間人的邪知邪見,好,我們今天時間到了,就講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