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31日 星期一

菩薩行






目 錄
菩薩行      
前言  
布施波羅蜜
持戒波羅蜜   
忍辱波羅蜜
精進波羅蜜
禪定波羅蜜   
般若波羅蜜

前言
悟顯法師 講述
  許多學佛人誤以為做做世間善事:救濟貧困、捐捐棺材、發發獎學金等,就是菩薩行。其實這正是佛法衰敗在學佛人手上的原因,因為不解佛法,錯把著相的善事,當作菩薩的「無我利他」之行。
  今將悟顯法師宣說之《無量壽經》中,阿彌陀佛在因地時發願及修行的狀況節錄出書,讓想修菩薩行的同修有所明了,別再將世間輪迴之業行 ,誤作圓成菩提之正因。
經云:「能救一切諸世間。生老病死眾苦惱。常行布施及戒忍。精進定慧六波羅。」
法藏比丘發願,願自己能夠與諸佛如來完全相同,能普現色身,普使眾生隨類得見;又能宣揚戒定精進之門,能令自他通達甚深微妙之法。希望自己的智慧深廣猶如大海,心地清淨、絕諸塵勞,這些都是法藏比丘的願望。「為彼群生大導師」,是講他希望能成佛,跟過去諸佛如來一樣,做眾生的嚮導。他不是像一般人,學佛只想求個平安、事業順利就好。法藏比丘完全放下身心世界,他是要來作佛的,不是要做世間事,也不是要做一般的好事。唐太宗讚歎玄奘大師:出家之事,非帝王將相之所能為。這句話講得一點都沒有錯。因為出家修行,是要面對無始劫來的生死根本,不是只有處理人事上的問題。你經營一間公司,或帶領一個團體,有的是公益導向,有的是利益導向。但是在佛教裡面,修行不光要能自利,還要能利他,而且自利跟利他,是必須得達到斷煩惱的程度。所以跟一般經營公司事業、或是掌管一個國家政權、或是公益團體,那是全然不相同的。佛教不是一般的公益團體,只做一些好事,皆大歡喜就行,佛教是要教大家斷煩惱、斷除生死根本,這才是佛法!從古到今,佛門中的大道場,能當住持都是不簡單的。因為他要能夠住持佛法、能夠統領大眾、教化一方。幫助來佛門的大眾在這道場中,能夠放下身心世界,能夠打破無明!因此大家對住持都有極高的尊重。
  現在有些道場,他的住持是以利益為導向,有些是看業績當住持的,看他招攬了多少信眾。這就很不如法了,失去佛法真正的意義。所以在佛門裡,要能夠像佛一樣做群生的大導師,要能引導眾生修行出三界。學佛要做佛教的招牌,要知道自己是要來做佛的,既不是只做菩薩,更不是做個好人而已。你們每個人都會做好人,可是要作佛,就不是人人有這樣的本事,雖然不是人人有這樣的本事,但是要每一個人都有這樣的發心!俗話講:「有願就有力」,有發這樣的願,就會努力地去做。要知道,學佛不是在學做人。有些學佛人,很會搞人情世故,把世智辯聰的很圓滑當作圓融,那種人不會是佛,那是標準的世間人!「世智辯聰」用現代話講,就是耍小聰明,這只會增長自己的毛病習氣,增長無明,並不會斷除你的生死根本。
  所以希望大家能夠發心來作佛,做真正能利益眾生的大居士、大菩薩。不要只有名字之大,而要有實質之大,所謂實質就是真正要修行。有些居士護法,很喜歡護持佛教,但是他自己不修行。佛在經上告訴我們,想要護持佛法,自己就要懂得修行,不懂得修行的人,是沒有辦法護持正法的。你又不會修行,也不知道修行成佛的重要,你怎麼能護持道場?護持佛法?而且自己不修,怎麼會曉得道場需要什麼?怎麼樣安排才可以讓眾生進來道場時,身心安穩?自己不修行又怎麼接眾?你所接到的都是一些不想改習氣、不想學的人,或只是來看熱鬧的,寺院好像人很多,很熱鬧,但是都是不想學的。真正要求他,要叫他看破、叫他放下,他就不願意了。所以看現在的佛教裡,做法會的、搞活動的地方很多,人潮很多,但是叫他要放下世間,叫他心裡對家庭要放下、對兒女放下,他就沒有辦法做到了。心中總是對小孩執著,擔心小孩將來沒有工作、沒有好的收入。所以不斷地告訴孩子,為小孩洗腦,說:要好好讀書,才有工作,才能賺大錢,……。其實是他自己貪財、貪名、貪利,還害怕小孩將來貪不到,就貽害下一代,從小孩小時候就灌輸他這些爭名奪利的觀念!搞得像孟子所講:「上下交征利。」
  現在的小孩懂得爭名奪利,家長還會讚歎他:「你很上進」。所以做家長的自己都要反省,已經是學佛人,應該要引導小孩來學佛,要引導他戒殺吃素,修這根本的善業。人如果沒有福報,你有再多的伎倆都沒有用,所謂「伎倆」就是世間人講的「方法」,包括:獲利的方法、晉升的方法等等的種種的手段,都統稱為伎倆。大家總喜歡在無明鬼窟裡做活計,不知道生死之可怕,一氣不來就一命嗚呼,決定在三界六道中輪迴,那時沒有人可以救你。不要妄想以為有地藏菩薩能救你,即使地藏菩薩要幫你,你也會把他看成是凡夫。
  學佛的同修要覺悟,要幫助家親眷屬學佛,而不是幫助他成就世間家庭恩愛、成就名利,那些都是無常、無強、無力,速朽可壞之法,不可貪著,都應當捨離、放棄。即使你貪得到、求得到,那也如同夢中之事,並非實有。所以要學法藏比丘,「為彼群生大導師」。想引導眾生出離三界,自己要先願意出離,同時影響眾生也發心出離,要給眾生出離法,不要給輪迴法。你不要認為他不能接受,就傳變質的佛法給他,佛教變質就不是佛法了。眾生是要來學純正的佛法,而不是變質的佛法,所以不可以亂開緣。釋迦牟尼佛在《涅槃經》講:末世的眾生喜歡亂開緣。開緣就等於把佛法這法乳加水,牛奶摻了水進去了。其實現在沒有純正的佛法,所以也不是牛奶,是奶粉。因為大家不想修行,所以出家人就不斷地開方便,佛門有句話叫:「方便出下流」。結果引一群人到道場,都是來過快活日子的,不懂得要修行。有些道場開書法班、拼破布的拼布班、插花班種種世間才藝,吸引來的根本不是來學佛的,他是來拼布、寫書法的。這些就是古德講的:「之乎者也,誤時光。」都是搞世間事。美其名叫「提倡中華文化」,佛教就是做了生死、成佛道的事,文化有專門的單位會去提倡,佛教不是要提倡文化、文藝的,這一定要清楚。所以要會選擇道場,是教你了生死的道場才去,不是了生死的絕對不要去。如果你看到有道場開方便,搞世間事,你很歡喜,那就要知道,他所開的方便都是你的欲望,都隨順你的習氣,你去那裡,你的習氣只會增長,不會銷落。你就得不到「內心清淨絕塵勞」的境界,因為事事物物都是隨順你的愛好。
  所以要懂得怎麼學佛,要發心作佛,不要怕苦、不要怕難,一回生二回熟,所謂「生處轉熟,熟處轉生」,你本來跟世間法很熟,現在你要開始疏遠它。你之前跟佛法很生疏,現在要開始親近佛法,要令你的善根種子成熟,要學佛、要了生死。學佛不搞別的,就是要了生死,這個道場才有道。其他地方開方便,不能接引到真正想學佛的人,只會接引到不學佛的人,充其量種個善根而已,這一生能不能成就,那是說不準的。
  所以要接眾,就要看釋迦牟尼佛是怎麼接眾的?釋迦牟尼佛並不用世間法接眾,他跟國王、大臣、長者、居士雖然講世間現象,但是所講的是:世間無常,會變壞,現在擁有的,很快就會消失,這是在俗諦裡開顯真諦來,佛法開真俗二諦,佛讓信眾悟得中諦。真俗中三諦理,俗諦就是世俗法,真諦就是諸法實相,讓你悟得本心,明心見性,就是中諦之理。所以大家要會揀擇。
  法藏比丘願意像諸佛如來一樣救護眾生,像觀世音菩薩一樣,大慈大悲,幫助眾生,所以說「能救一切諸世間」。在世間裡面,最苦的是生、老、病、死眾苦惱,「眾苦惱」統合來說是生老病死。細分來說,「生」有老病死,生下來以後就會面對老病死,在老病死過程當中有怨憎會、有愛別離、有五陰熾盛苦。在這八苦中互相交煎,是世間最苦之事。世間人不曉得,還把它當作是樂,覺得暫時得到就是永遠,這就是把無常當作是常。世人不覺得這是苦惱,就喜歡天天在五欲六塵的環境當中。佛在經上講這情況猶如糞坑裡的蛆,貪這些糞穢之物。佛在經上又比喻如同「刀頭舐蜜」,一把很尖銳的刀子上面,沾有蜂蜜,眾生不曉得,只覺得蜂蜜很香、很甜、很好吃,就用舌頭去舔刀子,因為刀鋒非常的利,一舔,舌頭就會有斷掉的危險,這就叫「刀頭舐蜜」。
  一般人不曉得自己處於生老病死當中,如同水裡的魚,生活在水裡,認為水就是牠的家。凡夫把生老病死當作是他的家,他不知道可以出離、他可以解脫。所以總在生老病死眾苦惱當中如魚得水,非常的快樂。要叫他脫離生死,要叫他放下名聞利養,他做不到。或跟學生講:當學生不要跟人家爭名奪利,不要天天想念第一名,當學生的也放不下。或提醒大家在公司、在各個社會階層,不要與人爭,不要與人鬥,還是放不下。現在甚至有人認為:競爭是展現自己的實力。其實這是展現你的「我相」而不是實力。
  這種種的世間事,統統都脫不出「生老病死眾苦惱」。世間人卻把它當作非常快樂的事,喜歡在苦惱裡面打滾,還認為是很正常、很舒服、很痛快的事。所以佛要講經,告訴眾生事實真相,叫大家把「名聞利養、貪瞋癡慢、五欲六塵、是非人我」這十六個字全部都放下。那樣心才能真正清淨,才是真正出離「生老病死眾苦惱」。但是要用對方法,是要佛法起觀照,而不是去學世間書,要「起觀」就必須要看大乘經典、讀誦大乘,熏習大乘佛法。
  當煩惱來的時候,能夠覺察煩惱,無論是用佛號、或是用起觀的方法,要能令後念不生,叫煩惱不起現行,所謂「不起現行」就是不讓它持續有動作,不相續就能把它化空。煩惱能不相續,這就是覺悟。眾生的第八阿賴耶識當中,就含藏著習氣種子,每天念頭在妄動,習氣隨時準備發動。動了念又有「遍行心所」勾引趣向境界,境界又分內境、外境。「內境」是習氣種子,也就是八識習氣種子。「外境」就是自心透過無明所變現出來,眾生日日所看到的形形色色種種幻象,一旦自己作意、動念後緣內境習氣種子,習氣種子再透過眼耳鼻舌身意接觸到外境就發動,起現行,自此就開始造業,眾生就是這樣在受境界、輪迴所牽引。以上就是眾生迷惑,心隨境轉的流程,大致如此。但是這「作意」是非常地微細,如同魚在水中,表面看水是沒有動,可是牠在水底下不斷地竄動。這妄動不是一般定力可以看得出來,大概要到不動地的八地菩薩,才能夠見到這微細流注。這作意是微細流注,不是看到自己的心在妄動,做個觀想,就可以靜下來的。你所看到的都還是影子而已,並沒有真正看到業識的根。
  所以講「金剛道後異熟空」,「金剛道」就是十地菩薩。到這功夫,八識裡的習氣種子才除掉。「異熟」就是習氣種子。異熟的「異」就是會變異,「熟」就是成熟。變異的會成熟,成熟的會變異,也就是不斷生起滅去,生起滅去……,習氣種子會起作用,起作用就是「熟」,熟了以後它會變異,種子起現行,現行又熏習累積成種子,所以叫異熟,這是阿賴耶識種子。所以要到十地菩薩業習種子才斷掉。最起碼要到圓教八地的菩薩,才能看到心的生滅微細流注。「作意」以後就想要觸,就是「接觸」,一接觸後,心就黏到境界上去,就有「受」就是感受,感受以後就不想放下。無論苦受、樂受都存到心裡面,也就是現在人講的記恨,這只是方便講,但是就類似這樣子。眾生有感受,不想放下,都在計著苦樂、感受,然後就想念、打妄想,愛著不捨,或是起煩惱轉不開,這都是「想」。「思」就像錯誤的動作一直持續下去。所以「遍行心所」帶著你的心輪迴,至此這五個過程已經動到最後一個了,基本上你的心已經控制不住,就是現在一般人講的「不能自已」了,沒有辦法控制得住它,那就跟個大凡夫一樣了。若再遇到比較強的境緣,那就肯定要起現行造業,這就很嚴重了。所以要靠佛號、靠熏習佛法來讓它止住,把「作意」的意識給斷掉,但這不是指第六意識,而是指「動念」。有些人想要斷掉第六意識,那是斷不掉的,要是斷掉,自性就斷滅了。第六意識是攀緣的功能,第七意識是恆審思量。
  第六意識它能夠攀緣外面一切境界。對內能緣法塵,它又叫做獨頭意識,能夠作夢,它不用前五識的作動,它自己也能夠啟動;所以第六意識是最厲害的。八識是沒有辦法消滅的,所滅除的是遍行心所,把遍行心所裡面的作意滅掉了,那八識自然就恢復為原來的精了。唯識宗將「精明覺了」叫精了。也就是「恢復原來的樣子」。也就是功能就恢復了清淨的。
  八識原本都是清淨的,就是因為眾生迷惑,無明動了以後,產生了遍行心所法,帶著自己在三界裡六道輪迴,出都出不來。現在只有在淨土宗裡面靠念佛的方式;或在禪宗靠參禪;或在密宗靠三密相應,也就是收攝─身、口、意三密,密與佛性相應,才能解決問題。其他有人想要用世間法,像:《弟子規》、《感應篇》等,世間善惡相對,有漏有相之法,來當作修行出三界的根本,都是癡心妄想,唯識宗講那些都是影子而已。想用影像來證得真如,是不可能做到的。所以,無論是從禪、教、密、律、淨各宗各派來看,要用世間法作基礎想要成道,那是不可能做到的。
  連小乘人都不會說:依著《弟子規》、《三字經》修身就等於是修行。世間人修身都不離身見。所以世間人死後還要祭祀他,因為身見沒有破。如果你說:「他身死了,怎麼會身見沒破呢?」那就要告訴你,「身見」不是因為有這個色身,而是因為他有這「見」,執著有個「我」,一定要有個依止處。所以都希望死後有人供奉、燒紙錢,供鮮花、水果,這就是身見沒有破。所以儒家講得再好,也都是執著,講這話雖是得罪人,但卻是事實。
  就像道教的呂洞賓雖然達到道教的「得道」境界了,煉丹煉的很好,第七意識陽神可以出體,可以長命百歲。但當呂洞賓見黃龍禪師時,他問禪師如何是「半升鐺內煮山川,一粒粟中藏世界?」黃龍禪師罵他:「你這個守屍鬼。」他說:「奈何囊中有不死之藥。」黃龍禪師說:「饒經八萬劫,終是落空亡。」是說:縱然讓你修到非想非非想處天,壽命八萬大劫,你終究是要墮落的,也是撲個空。呂洞賓後來才知道,自己所修非真,不能達到真正的涅槃。因此知非便捨:知道自己錯了,就捨棄從前所做的。他跟黃龍禪師講:「棄卻瓢囊擊碎瓶,從此不戀汞中金」,他再也不煉丹、不搞仙術。又說:「自從一見黃龍後,始覺當年錯用心」,自見到黃龍禪師以後,他才知道自己所認為的長生不老終究是會壞滅的,並沒有真正見性,是他搞錯了,所以終究最後他皈依了佛門,這是道教呂洞賓真實的公案。
  我們知道,佛能救一切世間的生老病死眾苦惱。凡夫不曉得自己在生老病死無常當中,總想要永遠保持長久,就像呂洞賓一樣,貪著這色身。一般世間人貪著功名,想做個偉人,希望被人稱頌萬世,所以神識都墮在三界當中不得出離。這都是他自己一念貪心、好名之心造成的,即使他不為自己、不為這些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他不為世名,也是貪清名,希望人家讚歎。這都屬於「生老病死眾苦惱」。佛告訴大家,貪、瞋、癡是生死根本,應當要捨去。「貪瞋癡」只是講大綱,細目就要各人自己去觀察,在什麼樣的狀態下是貪心起,什麼樣狀態下是瞋心起,什麼樣狀態下是起愚癡。大家可以去觀察─心有攀緣就是貪;心有對待就是瞋;不解無生就是癡。沒有用佛法來除斷,貪瞋癡是沒有辦法破的。滅了貪瞋癡,即成就三德密藏。或是滅貪成法身德;滅瞋成解脫德;滅癡成就般若德,或離諸對待成就解脫德。愚癡就是不了實相,那當然就沒有般若。貪著就見不到法身。「法身」無有身心之相,一貪著自身就有身心相,所以成就不了法身德。
  接著講「常行布施及戒忍。精進定慧六波羅。」這是講「六度」。前面加一個「常」字是有意思的,因為二乘根本沒有六度的概念;二乘心裡只有自己要修行,所以沒有辦法行六度。凡夫雖然發願想做,可是不常,無法持續,馬上就退,這叫做「露水道心」。講「常行」就是不斷的意思。《普賢行願品》講:「身語意業。無有疲厭。念念相續。無有間斷。」如是「眾生業盡。眾生界盡。眾生煩惱盡。我此六度。無有窮盡。」這是一樣的道理。所以叫「常行」。

布施波羅蜜
  「波羅蜜」翻作中文叫「彼岸到」,直接順過來叫「到彼岸」。這直接翻譯過來叫「波羅蜜」。所謂「彼岸」是指到涅槃彼岸。透過這六大綱領修行,能夠到達涅槃彼岸,也就是從生死此岸到涅槃彼岸,其實六度展開來就是「萬行」。大家不要以為把布施做到家就是「布施波羅蜜」。「布施做到家」這話講得很空洞。有些人真是布施做到家,他對自己身心都放下了,就只罣礙家裡,那也是布施做到家,但那是凡夫!天下的媽媽、爸爸,都是一樣的執著,沒有人是例外的,做父母的都能為家庭放下自己的身心,沒別的本事,當孝子倒是做得很像,孝順自己的小孩。就因為父母有愛欲心,有罣礙心。一旦罣礙,就起執著;一執著,就放不下。所以就「為欲所奴」。被誰奴役?被自己的欲望、被自己的罣礙所奴役著,所以總是放不下。還自欺地說:「唉,我在行布施,不是執著。」等一下一通電話進來,告訴你:「唉呀!你小孩怎麼了……,喔?真的啊!」剛講什麼布施就全忘了。
  才剛說要放下身心世界,要眾生無邊誓願度。誰是無邊眾生? 其實就是你自己,因為你的妄想無邊。所以現的法界各各不同,或有時在天人境界、或時下到地獄、或時淪為畜生、或時又成餓鬼……。心念常常在變異,所以總在六道升沉;一下發心,一下又退心,所以眾生無邊就是指你的煩惱無邊。自己要能反觀。所以,這裡講布施波羅蜜,「布施」就是要把自己所貪著、貪愛的放下。貪家庭,要放下;貪親情,要放下;貪愛情,要放下。看你貪什麼就要放下什麼,把它布施掉、捨掉。當看到眾生有需要幫助的時候,要方便幫助。或是錢財、或是醫藥、或是他所需要的資具,「資具」就是需要的東西。文言文講得很好,叫資具;就是平常生活資生之具。現代人講得比較通俗一點,其實就是包括生活的用品。或是他人事上需要幫助,你都要能行布施。布施跟供養是一樣的,不要刻意把它拆開來,布施沒有所謂的「上對下」。布施是但就自己份上,從自德上來說。特別強調在自己的貪著上要布施掉。
  瞋恨也要布施掉,慳貪也要放捨;貪財的要把財放掉。有的人不好名利,他特別喜歡書,或喜歡收集古玩、字畫、扇子等等,所貪愛的一切,統統都要放下,這叫布施。前面講的是布施外財。捨內財就是要斷煩惱,斷煩惱成菩提,內、外雙捨,捨至究竟,了達佛性本無慳貪,這才叫「布施波羅蜜」。所以由淺到深,在凡夫位是要布施掉三界中的「見思煩惱」;在二乘聲聞位是要布施掉「塵沙煩惱」;在菩薩則要布施掉「無明煩惱」。這三種布施一樣成就三德密藏。所以大家要會修布施,唯有布施方能波羅蜜。
  
持戒波羅蜜
  再來是持戒,經文中云:「常行布施及戒忍。」持戒簡單講是五戒,第一是不殺生,一講不殺生,大家不要又誤認為五戒的不殺生,是不要殺害眾生就好。如果你認為牠是自己死的,你就可以拿來吃,那你要知道,你是在投機取巧,在鑽戒律的漏洞。所以古代中國四大譯經師之一的真諦三藏法師,他想要傳菩薩戒藏來中國,卻怎麼都運不過來,真諦三藏嘆了一口氣說:「哎! 中國之人其心奸巧。」這是祖師大德在觀機,看當時因緣,所以菩薩戒沒有辦法傳到中國來。當時確實,因為中國人腦筋好,喜歡鑽漏洞,一說不殺生,他就說:「五戒不殺生是事相戒,只要事相上沒有殺就可以了」。他自己可以不殺,讓別人殺,他再拿來吃,就鑽這個漏洞。所以就有些法師亂講:「學五戒,不用吃素」。
  如果不用吃素,那就不用持五戒了。《涅槃經》中就規定佛弟子必須全部素食,沒什麼好找藉口,不要討價還價、不要再有眾多的理由。所以第一條不殺生戒,很簡單,你吃素就對了,絕對不要殺害眾生。如果殺害眾生,在事相戒中,還分殺哪一些眾生是屬於殺得重的或殺得輕的。殺生裡最重的是殺人,律宗講殺人就屬犯重。殺動物,看牠的身形大小,有輕重之分,這是事相上的戒。但是,在大乘佛法來看,統統都犯重,連動了殺念,都屬於不清淨。可是也不要說動殺念就犯重,就不敢持戒了。用大乘的心態來看五戒,就幾乎是菩薩戒了。五戒照規矩說是事相上的殺、盜、淫、妄、酒。想了解的人可以去看弘一大師解釋。
  這裡要特別說明酒戒,舉凡一切能令眾生心迷之物都名為酒。不要說酒一定是要哪邊釀出來的才是酒,要怎麼樣做工出來,或裡面酒精濃度是多少才叫酒。佛法講:凡一切能醉人之物,就是酒。小朋友喜歡打電動的、或打人的、喜歡名的、喜歡財的,為了財不擇手段,整天追逐財,這財就是酒。喜歡爭第一的,以顯示自己,那好名之心就是酒。所以要知道,能讓你迷惑顛倒、為此不擇手段的、精疲力盡的,就是酒。所以要能看得懂、要會持戒,五戒裡的酒戒,是有受這條酒戒喝了酒才算有犯,沒有受就不算犯。酒戒屬於遮戒,「遮戒」是遮止,是防止你犯前面殺、盜、淫、妄四條根本戒。從前有人因為喝了酒,習氣現前,失去理智,控制不了,看到隔壁鄰居的雞,就把雞偷抓來殺了吃,這是既犯盜戒又犯殺戒;然後隔壁的婦人來找雞,婦人問他說:你有沒有看見我家的雞,他騙她說:「沒有!」這是犯妄語戒,之後他跟婦人行淫,就犯了淫戒,所以喝酒會讓一般的眾生,犯前面的殺、盜、淫、妄四個戒,所以不飲酒戒叫遮戒。持了就能夠預防你犯殺、盜、淫、妄。愛喝酒的人覺得自己不喝醉就好,喝一杯不醉,一杯以後就會有第二杯,再來就一罐了。尤其有些人喝酒很不節制,習慣很差,每次就是要乾杯,一杯嫌不夠,都是乾一罐。有的時候上餐廳不是放一瓶,而是擺一箱、兩箱,甚至坐在路邊喝,喝得醉醺醺,他還告訴你:「我沒有醉啦!」他都已經躺在地板上了,他還覺得他自己是站著的,他沒有醉。所以就能知道酒對眾生的傷害,非常嚴重,不光害己又害他人。從偷竊、殺雞、到打妄語、犯淫,這都是由飲酒而犯的過失。菩薩戒是從這五條開展,有的是六重二十八輕、有的是十重四十八輕。但是菩薩戒講求的是心態上怎麼持戒,菩薩戒的根本是以大慈悲心為根本,是求無上道的心為根本,以菩提心為本才是菩薩戒。這戒能夠幫助眾生明心見性,所以才叫菩薩戒。菩薩戒的規範主要是在利益眾生。
  至於比丘戒、比丘尼戒,是不能講,因為佛在經典上有制,大家不是比丘也不是比丘尼,講了就犯戒,只能點到為止。所以若在外面結緣架上,看到有擺比丘戒、比丘尼戒,千萬不要去翻,因為沒有受戒、沒有經過羯磨,羯磨就是作業、作法的意思。沒經過作羯磨法,就去看了比丘戒、比丘尼戒那就犯盜戒,佛說這樣將來出家受戒是無法得戒的。所以學佛的人自己要注意,絕不能犯。有些法寶流通處,雖然有流通比丘戒、比丘尼戒,他會提醒:「僅限出家眾」,出家人才能看。如果想要學出家人,可以看沙彌戒,沙彌有十戒、二十四門威儀,戒律是作出家人的基礎。經文云:「常行布施及戒忍。」狹義地說「戒」是指佛門的戒律。廣義地說到任何一個地方,都要遵守國家法律,還包括當地風俗民情,這都算是戒。當然遵守時也不能跟所持的佛陀教誡相衝突。一般人不曉得,以為入鄉隨俗沒有關係,眾生就是這樣,人家拿葷的你就吃,心想:「反正不是我要吃,是人家拿來的,自己當然要隨俗,這也是守戒」。有些學佛人喜歡出國,出國人家會請他吃葷的,他會說:「這不是我要吃的,是聽了某法師講學佛人要隨俗,才吃的。」輕易隨俗那就變俗人了。所以當風俗跟佛教戒律有違背的時候,就要善巧方便地迴避,要持佛的戒律。
  以前在佛陀時代,出家人身上要帶濾水囊,水沒有經過過濾會有蟲子,喝了就殺生,佛制不可以喝。那時有兩個比丘,要去見釋迦牟尼佛,可是沒有帶濾水囊,有位比丘想:「沒關係,我是要見佛,不是刻意要殺生」,所以他就喝了沒有濾過的水,犯殺生戒;另外一位他也沒帶,但他沒有喝水,最後渴死,他的神識比那位喝水的比丘先到釋迦牟尼佛那裡,後來這還活著的比丘見到佛,世尊罵他說:你為了自身的利益,想要來見我,卻沒有持佛戒,你雖然見到我,卻等於沒有見到。
  所以菩薩戒講:「一切有心者。皆應攝佛戒」,攝就是受持的意思。「眾生受佛戒。即入諸佛位」。所以持戒非常的重要,持戒要從淺入深。知道自性本自清淨,無所持犯,所以離諸持犯,無所持、無所犯。戒是「防非止惡」,有非可止,就有戒可持。把非都除盡了,就沒有戒可持,所以說:無有「持犯」就是持戒跟犯戒。那就得到六度中的持戒波羅蜜。
忍辱波羅蜜
  世間人不能忍受別人對他的侮辱,所以常常會因為自己受到侮辱,而去傷害其他人,甚至傷害國家,或為了自己的私仇,而報復全國的人民,這狀況在古代就有,這都是因為不能忍辱。所以佛教導學佛人行六度,要能忍辱,忍受眾生對自己的不歡喜。如果人家對自己不歡喜,就不要滿腔熱情的說:「沒關係,我去感化他」,這反而是在令眾生起煩惱,所以要懂得怎麼忍辱。在修行過程當中,有很多的事情需要忍耐,比如說:學習打坐需要一個過程,每天都要用功、要坐,這是需要忍耐的,因為打坐腳會酸、麻、痛。還有念佛時心會煩、會躁動,也都是過程;或是聽經一直打瞌睡,聽也聽不懂看經教也看不懂,那也都是過程,所以要學忍辱波羅蜜。人家對你有怨恨,自己心裡面要能化解,別有絲毫的瞋恨,就像《金剛經》中講的忍辱仙人。忍辱仙人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前身,這仙人在山上修行,歌利王帶著後宮綵女去打獵,大家打完坐在那裡休息,綵女們就到處跑,找到這仙人。等國王休息好起來要找人,奇怪!怎麼跟來的人都不見了?他就去找,找到這忍辱仙人,看到他的嬪妃、綵女都在供養他、恭敬這忍辱仙人,心裡就不歡喜了,他想說:「我是國王,妳們都是皇宮裡的人,應當來恭敬我,怎麼可以恭敬這個修行人」。所以歌利王就向前去問難忍辱仙人:「你有沒有修證?」仙人說:「我沒有修證」。又問:「那你有沒有禪定」?又回:「沒有」。問:「那有沒有慈悲喜捨」?他說:「都沒有」。問:「那你修什麼行?你有什麼功德?」仙人說:「我修學忍辱」。歌利王說:「真的嗎?你是學忍辱的?好,那我來試試看」。於是歌利王叫人把仙人的手砍掉,把仙人節節支解。忍辱仙人講:「如果我對你有一絲毫的瞋恨心,在你把我支解以後,我的身體不會復原,我的血不會變成白色」。確實,忍辱仙人得到忍辱波羅蜜,他身體被肢解後又恢復原狀,所流的血全部是白色乳汁的樣子。所以歌利王嚇一大跳,趕緊跟仙人懺悔,說自己有眼不識泰山,不知道是聖者,所以來障道、傷害聖賢,請忍辱仙人接受他懺悔。然後將仙人迎請回皇宮受供養,發願將來能當他的弟子。歌利王就是佛陀的第一位弟子憍陳如尊者。忍辱仙人的忍辱是真正達到了波羅蜜,因為沒有自他二相,忍的功夫真到達彼岸,在此成就了忍辱波羅蜜。希望每位同修能夠落實忍辱波羅蜜,但不是要你拿刀來割自己,不用這樣試驗自己忍辱波羅蜜有沒有到家。也不要學人家燒身、燒手指、自焚,還說這是供養如來、供養諸佛,這會讓世人誤會,讓佛教變成邪教,但絕對不是佛教偏邪,而是你自己認知錯誤。
除忍辱仙人的公案外,在修行成佛的過程當中,也要忍受境界對你的誘惑。一般人不知道什麼叫做業力。所以當業力現前時,就不知不覺隨業力而去。業力就是:「自己現在認為有什麼事情是非做不可,或沒有這樣做就不行。」這就是一種業力的展現。如果真要修行,就還要能夠忍受業力對你的牽引,當被業力吸引,要能夠回過頭來,要親近善知識。說到善知識,現代人就會認為是哪一位或是有名的、或是自己心裡面好樂的法師。然而佛在經上講:善知識是能夠幫助你成道的。《圓覺經》也講到,善知識的標準是:遠離四病,無「作止任滅」,心遠二乘者。真正善知識的知見是大乘知見,離開作止任滅這四個問題。心是嚮往大乘、不著聲聞、緣覺這種小乘境界,因為小乘是不了義法。學佛修行要向這種善知識學習。現在這種人很少、很難找,所以大家就依大乘經典,依祖師大德的學就可以,這才叫親近善知識。所以忍辱不光是講人家侮辱你,連人家讚歎你,你也要能夠心不動搖,不隨人家的讚歎而生歡喜心,生好樂心,順逆境界都不動心,這樣才真正有做到忍辱波羅蜜。還要能夠忍受「修行剛開始不得力」的過程,很多人學佛、甚至出家剛開始都很勇猛精進,但是到後來,學佛、出家久了,他就鬆懈了,不能夠持續勇猛精進。就像有很多出家人,剛開始都說要接眾,所以亂開方便,開到後來連自己都變成眾生了。自己就是凡夫,漸漸退菩提心,再來被人家一恭敬,稱呼大法師、大和尚,什麼事都和尚說了算,他就不講因果、不講修行,肆無忌憚起來了,各種法會一做、錢一收,那就真的變成「因果怕和尚」了。所以像這種恭敬關、財利關……,也都要能過得去,這些都屬於忍辱的範圍。「辱」就是侮辱,也就是障礙成道,包括順境和逆境,都是障礙、都是羞辱。一般人覺得逆境是羞辱,其實順境對道業也是一種羞辱。人家說你有修說你清淨,說你念佛念得好,持戒持得圓滿,說你有學問,通宗、通教,心中就志得意滿,這都是忍辱沒有修好。在菩提道上被路上的花花草草給欺騙了,停在路途中,停下來看風景、拍照,想要占有路上的景色,甚至只走到半路,以為就成就了,這也是忍辱沒修好。所以要能夠看得破這兩關,也就是古德所講的「兩頭勘驗」,一頭是順境、一頭是逆境。要在順境、逆境當中都能過得去。逆境是障礙你的境界,像學了佛以後,有錢財生活上的障礙,或身體上的障礙,或是有些人學佛後,無始劫來的業力會顯現,障礙自己學佛,有的是冤親債主,有的是自己的業力。或是本來想要吃素,覺得很好,會健康。可是吃了素食以後,最不健康的人就是你。為什麼?因為你過去宿世的殺業沒有消掉,所以這一生一吃素,馬上就有業障來障礙你。或是過去生當人家發心吃素,你有障礙他,或你在旁邊說風涼話,或你故意夾葷食給他吃。或誘惑他破壞人家的梵行,這些都會導致你在這一生想要修行的時候,業障現前。這都是逆境,有的是家人障礙你,不讓你學佛,當你想聽經,他就在旁邊吵鬧,你想讀經,他就叫你,找事給你做,這些都是障道因緣。或是當你發心想要來道場用功的時候,不知不覺地,一下這裡有事情,一下那裡有事情,而且這些事情都是你覺得非去做不可,或沒有你在場就不行,這都是障緣。
  學佛要看破、要放下、要勇猛心,所以無論年紀大的、年紀小的都一樣,年紀大的,這些世間事你已經做了幾十年,年紀輕的,你將要做這些事做幾十年,你為什麼不現在就放下?很多居士一想要來修行、要來念佛聽經,世間事就一大堆,一下兒子的事、女兒的事、先生的、太太的、家親眷屬的、公司的事,那都是業太重,家庭的叫家業,公司的叫事業,都是業。業力太重,這都是逆境,是障道因緣,自己要能夠突破、能夠貫穿它,不要被它擋住菩提道。以前打仗的將軍,多是猛將,如同大力士,一人敵百萬大軍,這些業力就像百萬大軍一樣,要能穿得透它,不要被它障住、被它繫縛住,被它綁手綁腳,任它驅使你,要打破這種逆境,這也是忍辱。
  順境就是沒有這些人障礙你,而是軟冤家來了。你想要修行,你先生、你太太就開始關心你了,這是來軟的。他說:「唉呀!不要這麼用功啦,平常上班就已經很辛苦、很累,要多休息。」你一聽心軟了,就開始退轉。平常都不理你,你要共修、要用功,他就開始找你,說:「我們去某某餐廳吃飯、去某某百貨逛街、去哪個名勝玩」,甚至台灣玩不夠,還要出國去玩,或說要帶小孩……,重點就是他在想方設法用軟的手段來障礙,不讓你修行,結果你還愚癡地以為很好。
  你不知道樂是壞苦,就像牢獄,佛在《無量壽經》講:「一切種類珍寶成就牢獄。」「種類珍寶」就是心裡面好樂的東西。世間人大部分無外乎是好財,這些都是繫縛住你的,現在你被它框住,被它鎖住了卻沒感覺,反而還覺得很自在,每天都好像活在忉利天宮一樣。這種是來軟的軟冤家,使你克制不住你的情欲,克制不住你的愛欲心,本來還有一點抵抗力,此時聽到人家講,「學佛要學《弟子規》」、「學佛要從基礎做起,要孝養父母、要把家庭先顧好……。」你就崩潰式退轉,這都是忍不過順境的考驗。在家人是這樣,出家亦復如是,像有的出家人,既不讀經,也不學經教,發好心出家修行用功,也是聽到有人說要學《弟子規》,要把家裡先顧好,他就開始回俗家,穿著袈裟回家照顧他俗家的爸爸媽媽,照顧他的妻子兒女,這都是不像樣,屬於崩潰式退轉,對不起釋迦牟尼佛,對不起身上的袈裟,對不起十方的信施供養,為什麼?如果施主的供養要做這些世間善事,他會去捐給育幼院、養老院,施主是看在你穿這身袈裟,才將錢給你,是要給你修道了生死、出輪迴、成佛道的。所以要知道,忍辱波羅蜜沒有這麼好修,破壞你道業的方法手段,真是千奇百怪,防不勝防,要怎麼樣才能過關?你必須要有道心,絕對不退轉,絕對不改變修行的願心。這些考驗只有用道心才能夠突破,沒有想求道,沒有道心,忍辱波羅蜜是不會成就的,逆境一來馬上就倒。有人是倒在逆境當中,有人是倒在順境當中,要看他的業習如何,有時候是順逆境界一起來,或逆境完了之後,再給你來個順境。逆境就像演黑臉的,順境就是演白臉的,一黑一白拷問你,所以忍辱很難成就。
  寺院門口為什麼擺彌勒菩薩?就是要告訴你:「萬法唯識。」一切法從心所現,是虛妄不實的。一入佛門有天王殿,擺了四大天王,就是告訴大家要有金剛般的道心,護持自己的正念,維持善念,這「善」是求道的心。所以天王殿都是護法,剛開始入佛門要先保護道心,知道一切都從心所現,是假的,那才能有道心,才能再進到後面的大雄寶殿。大雄寶殿就是表「成就」,要這樣才能真正入佛門修行成道,第一間天王殿,你能不能入門?門打開了,你進不進得去?中國的佛教寺院都有天王殿,大家要知道它代表的意思,不是看到彌勒菩薩坐在那裡笑哈哈,說學佛要心生歡喜,講一些空洞無義的話,那叫做「著相」,沒有用的。彌勒菩薩是學唯識觀,是要告訴你:了知「萬法唯識,從心所現」,識心轉現的一切的影像、一切的作用都是假的,不是真的,千萬不要執著。不要管是果上轉或因上轉,這都是名相,都是虛妄的,現前身心世界原不可得。如《金剛經》講:「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是彌勒菩薩的表法。你別以為彌勒菩薩是屬於相宗,性宗跟相宗是一樣的,明白了,你才能夠入得了佛門。所以一入佛門就是告訴大家萬法從你的心所現,從你的識所變這是根本。彌勒菩薩又稱為「慈氏」,世間人認為的「慈」是愛欲心,這慈氏的慈悲不是教你起愛欲,而是讓你了知萬法唯識。
  想要能夠真正踏入佛門來學佛,就看你能不能修忍辱,現在大家有的有讀經的、背經的,能來道場共修的、用功的,幫道場做事的,就看你能不能在這些順逆當中持續,這是指外境。還有一個是你自身的業,自己有沒有聽經?道心有沒有退轉?你一個禮拜只聽一個小時的經,這是嚴重不足。用現代話講是:你充分營養不良!眾生的發心就像小樹苗,剛開始長出來,你天天都要讓它照到陽光,要讓它喝到水,讓它能夠行光合作用。眾生的菩提心也是一樣,剛開始發芽的時候,要能夠熏習佛法,佛法正知正見,有出世的智慧,也比喻作陽光,比喻作水,要潤澤菩提心苗。要是一個禮拜才給它澆一次水,不用等一個禮拜,三天不澆就枯掉了。何況是末法的眾生,一個禮拜只聽一次經、念一次佛,是絕對不夠的。大家平常在家就要用功,道場的共修一定要去,這才是真正在修行,不然你們初發心,菩提心苗很快就毀壞掉了。
  從前世尊的弟子天天聽經、天天修行,祖師大德也是天天用功,這樣熏習佛法才有功夫,就像長慶禪師,坐破七塊蒲團才開悟。我們要學人家是怎麼修行?怎麼用功?不是只學形式,而是要學發心,二六時中不忘失正念,要常常親近善知識、親近道場、親近佛法,身上要帶著經書,帶經書不是用來保平安的,過馬路如果不守規矩,照樣會出事。帶經書在身上,是要常常看。古代的人是帶《楞嚴經》,你們要帶《楞嚴經》也可以,精舍的法寶都是特別設計的,要求字體不能太小,書的體積不能太大,要方便攜帶,如果你看不懂《楞嚴經》,可以帶《圓覺經》,內容是大同小異。就看你對哪一本經得力,就帶哪一本經,喜歡讀《金剛經》的也可以帶,喜歡讀《無量壽經》的也可以。現在手機很方便,想要帶一套大藏經在手機裡面都沒有問題,不過你們也不會看。所以就在程式當中,下載一些自己喜歡看的經典或祖師大德的開示,有空就把手機打開,直接線上閱讀,像精舍的網站很方便,根本不用下載,就可以看,精舍的程式,會自動偵測是使用手機、還是電腦、還是平版,完全都是自動的,所以大家要懂得利用。這都是幫助你們熏習佛法不退轉、修忍辱波羅蜜。順逆境界都過了,沒有對待、沒有煩惱,波羅蜜就成就了,到這裡是講「常行布施及戒忍」。
精進波羅蜜
經文:「精進定慧六波羅」。
「精進」就是用功,不懈怠。有些人偏於說文解字,說精是「專而不雜」,就以為自己讀一部經就算精進,念一句佛號才是精進。其實,重點不在於只讀一部經或只念一句佛號,而是在於你的煩惱能不能斷?煩惱能斷才叫真正的精進。釋迦牟尼佛會觀機,他說有的眾生喜歡廣分別,「廣分別」就是佛細細為他說明,講得清清楚楚;有的眾生喜歡略說,講得簡單些。所以經典有的長、有的短,像《般若經》有六百卷,非常的長,《心經》只有兩百六十個字,非常的短。《華嚴經》傳到中國來的,有八十卷,有一些經雖只有一卷,好好用功也能得力,所以不是在於哪一部經。有人念一句佛號可以得力,有人要加持經咒。像從前參禪的祖師,他參話頭參不透,就持楞嚴神咒,用神咒的威力消除宿世的業障,再參話頭,然後才開悟見性。
  所以修行不是只有一種方法,目的是要見性、要斷煩惱,與心性相應,這才叫精進。經典所講的都是諸法實相,只是裡面用詞譬喻不相同而已,是對應不同的人事物而說的,目的就是讓眾生見性成佛。念佛要念到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話頭要能參得透,參禪要打開本來,密宗修行要三密相應,修華嚴有法界觀、妄盡還源觀、三聖圓融觀等等的觀門,目的是要入法界。天台宗一心三觀、一心三止,不管用什麼樣的方式修行,摩訶止觀或十乘觀法,目的就是要見性。唯識則要能入圓成實性,這樣才算見性。不管你怎麼修,都是一樣,要能夠成就、能夠斷煩惱就叫精進。煩惱斷了才算純一,也就是說:修行的方法要如法,這才算純,才能夠往菩提道上精進。是不是一定只用一種方法呢?那不一定,要看根器、看他的喜好。有人持往生咒非常得力,那需要持名嗎?也可以持也可以不持。有人持大悲咒得力,大悲咒能不能斷煩惱?絕對可以。有人持藥師咒、念藥師佛得力,那看你選擇怎樣去修行用功,佛在經上都有講,須看他的根器來配合,所以《禪門日誦》,早課是念楞嚴咒,楞嚴咒就是《楞嚴經》的濃縮版本─密說。晚課是念《阿彌陀經》、拜八十八佛以消宿世的業障。但有人說,要拜佛就拜一尊阿彌陀佛難道不能消嗎?當然也可以消。但是八十八佛有他們宿世的願力,所以能直接消,這端看各自的因緣。精舍是提倡持名念佛,至於你自己要再加修什麼,只要是正法,你自己看著學習。我們只要求你對於佛法核心的道理要能明白,知道學佛是不搞世間法,別無所求,唯求見性而已。學佛不見性,只想求生極樂世界,那就應了六祖慧能大師講:迷人求東求西,東方人造業求生西方,西方人造業求生何方呢?你想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其實並沒有自心以外的西方極樂世界給你去。所以說「西方人造業」那怎麼辦?這話是六祖大師在救你!他並不是批評淨土宗,是讓你認清事實真相、認清佛法的宗旨。
禪定波羅蜜
  禪宗是佛教的核心、是如來的正傳,是正法眼藏,其他的都只是枝葉而已,淨土宗那更是方便當中的方便,念佛也是為了明心而已,離開這個,並沒有商量處,這是釋迦牟尼佛在《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裡講的,要求末法的弟子以心為宗,任何的經、咒修行的法門,不可以與他所傳給摩訶迦葉的真心自性相違背。《楞伽經》講:「佛語心為宗。無門為法門。」禪宗是佛教的中心重點。其他的宗派,如:天台宗、華嚴宗、三論宗、淨土宗等,統統不能離開這個原則。釋迦牟尼佛講:離開這些原則,那些都是波旬所說。《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中,釋迦牟尼佛傳法摩訶迦葉,告訴後世的弟子,修學所有的法門,不可離開佛性、不可離開真心本性。你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契入,可以從經教契入、可以從持咒契入,你可以透過直指,但是不能離開心性這重點。
  《楞伽經》是禪宗印心的經典,《楞伽經》中的「佛語」就是佛說。「心」為佛教的宗旨,是教外別傳,以無門為法門,「顯自覺聖智境界」,所謂「自覺」就是自己覺悟自心。自覺聖智不從外得,「自覺聖智境界」就是所謂的精進波羅蜜。大家不要看大乘佛教有八個宗,就被大乘這八個宗派引往八個方向去了,真相是這八個方向同歸一心。大分為禪、教(指教下)、密、律、淨。也就是:性宗與相宗。性宗則有─華嚴、天台、三論宗;相宗則是法相唯識,這些統統都以佛心為宗,絕不能離開。釋迦牟尼佛說一離開,那就是波旬所說。波旬也就是魔王,那你就被魔王所攝持。所以你要會聽經,無論是哪位法師講,只要離開了這個原則,就走偏了,講得再好聽都是魔說。
  《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傳到日本去,日本視為國寶;現在有些不懂的人說它是偽經。其實現在的人,因為沒有修證,心太執著,也不信聖言量,所以只要講到心性方面的、講到真正佛法義趣的,他查不到資料,就說這佛經可疑,也許是假的,祖師註解是假的,存心破壞佛教,這類人的言行早在幾千年前,釋迦牟尼佛早就知道了,《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裡面也有講到,在末法時,有很多自以為是的人,會說佛講的這部經是假的。佛已經徹證,祖師有實修實證,而今人念幾本書,查查資料找不到,就想否定前人實修的成果,真是太可笑了!如果不信,你可以問他:一天坐幾支香?念幾句佛?……必然是什麼都沒有!
  精進要依定、慧。「定」就是禪定;「慧」就是智慧。要依禪定、智慧而修。「禪」是外不著相;「定」是內不動心。不著相、不動心才叫禪定。現在外面有很地方說他是教禪的,那是凡夫禪、外道禪。那不是佛門講的禪定,佛門的禪定不是四禪八定。你去學小乘的內觀,那是二乘禪。透過經教所學的則是屬於有相、有漸次的禪法。真正佛教講的「禪」是出世間上上禪、第一義禪。所謂第一義禪,是不落痕跡,「直指人心,見性成佛」這才是禪。透過講經教而理解的是漸禪,而不是頓禪,很多人講錯禪定、或禪。
  有的禪修的,只是教你坐在那裡打妄想、修神通的,他也說它是禪。很多外道拿著禪來附會,甚至有的他也懂得引禪宗公案,摻雜玄妙之語,講一些話頭,根本都是話尾。禪宗的話頭是沒有意思的。像「橋流水不流」,其實沒有意思!水是流動的,橋是不動的。傅大士偏偏講橋是流動,水不動。為的就是要斷你的妄見。讓你心無行處!心無行處即是見道。這才是禪宗!千萬不要以為兩條腿一盤,打個彌陀印、打個法界定印,弄一些五花八門的手印,教一些著相的方法叫做禪。要清楚知道凡夫禪、外道禪、二乘禪的差異。六祖慧能大師講得好:「外不著相。內不動心。」就是禪定。事實上,外不著相,內不動心也是六祖「空拳誑小兒」,是騙小孩子的。真正見性,哪有什麼內外著相或不動心的問題?你說「內、外」怎麼分?要是遇到六祖,你問他:「您的內跟外怎麼分?」根本無內外的問題。所以只是騙騙一些不懂的人。像《壇經》後面,六祖要坐化了,人家問他:「六祖大師,您往生後去哪?」六祖回他:「我自有去處。」意思是自己知道要去哪。其實,根本無著落處!所謂大千世界是沙門一隻眼,哪有什麼去處?真相是哪有什麼西方極樂世界給你去?也沒什麼東方藥師琉璃光如來、北方阿鞞佛,那都是指方立向、著相不見性的法門,權為幫助眾生而方便施設,以上這番話是對上根利智的人講。他才懂得什麼叫禪、禪定。不要說講得高,佛法就是如此門風高峻!佛講禪宗的心法是在楞伽山講,楞伽山翻作中文叫「不可到」,晴天的時候看不到這座山的形狀,越是風雨交加的時候,越黑越明顯,這就是告訴大家:在纏有佛性。真正晴空朗然的時候,也無心、也無佛可得,佛就在這座山講《楞伽經》。接待他的是夜叉王,「夜叉」翻作中文叫做可畏鬼,它能吃鬼,真是極可畏。
  真正禪定是「外不著相」,因為無相可著,心本自無相,所以即使起作用的時候也不著相。「內不動心」是講「心如如」,本來就不動。寂而常照、照而常寂。自性無內外,真的沒有內外可以給你分,方便說內外,那是因為學人不懂。所以六祖慧能大師講:「何期自性。本不生滅。」這句話講得真好,自性本沒有生、沒有滅。禪宗不是在談玄說妙,禪宗講的是事實真相,只是眾生太著相,所以無法會入。大家不要以為這是在《無量壽經》的講座上批評淨土法門,淨土法門確實是方便法,這是釋迦牟尼佛自己說的。大家去看《觀無量壽佛經》世尊說末法的眾生無法見佛,所以佛教大家十六觀門,才能得見。無量壽佛身非是凡夫心力所及,然彼如來有異方便,令汝得見。說「異方便」就不是真的。所以大家要知道,現在修的就已經是佛的方便法,是接引大家見性,根本不必要再去找那些世間法來當方便法,那些法子是不會見性的。學佛修行,你可以選擇學禪、或學教、你可以持名、你可以念佛、持咒,這些都是方便,但絕不要搞世間法,那些不是方便。「不著相、不動心故名禪定」,這是對禪定非常圓滿的解釋。六祖慧能大師不識得字,由此就知道,佛法重在於悟心,在於放不放得下?轉不轉得過?而不在於識字多少。六祖以後還有一位密雲悟禪師也是開悟見性的祖師,他也是不認識字,所以識不識字跟學佛見性沒有關係,若不悟心,即使讀到博士學歷也不會有成就。
般若波羅蜜
  《心經》講的「照見五蘊皆空」,這就是般若、就是慧。不要在名相上作解,分照住、照見。照見就是見到五蘊皆空。《心經》講得很直接,當見到五蘊皆空以後,就可度一切苦厄,在這當中是沒有次第的,這才是般若、是慧。有些人覺得學佛後腦筋變得比較靈光,比較會跟人家搞人情,他就覺得自己智慧有增加。若說有開智慧,請問你照見五蘊皆空了嗎?沒有。所以那不是智慧,那叫世智辯聰,只會增益邪心,不能出離生死大難,還會招致生死輪迴。佛法講的智慧,是照見五蘊皆空,照見「色陰」本如來藏,「受、想、行、識」皆本如來藏。六根、六塵、十二處、六入、十八界、七大皆本如來藏、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無所得。」這才是照見五蘊皆空。「空」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即如來藏。「如來藏」本就是真心本性,雖是眾生本具,但眾生迷了不識得,所以叫意識。如來藏是形容真心是眾生本具的,眾生身中有如來的不生滅性含藏其中,所以叫如來藏性。所以告訴你「陰、入、處、界」,陰就是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十八界就是根塵識,六入就六根,十二處就六根對六塵而有,六根對六塵不離地、水、火、風、空、根、識這七大;七大皆如來藏。所以釋迦牟尼佛講:「如我按指。海印發光。汝暫舉心。塵勞先起。」所謂「汝暫舉心。塵勞先起。」意思是:作同樣的動作,佛是海印發光,眾生卻是塵勞先起。從前有人問祖師:「為什麼佛按指是海印發光,眾生是塵勞先起呢?」祖師說:「把釋迦老子捉來打三十棒」,意思是把釋迦牟尼佛捉過來修理,因為其實都是海印發光,根本沒有所謂塵勞先起的問題。這就是禪,直指人心!
  你千萬不要告訴我:「生活就是禪」。凡夫的生活每天都在苦惱中,整天在打妄想,怎麼會是「禪」?那是纏縛的「纏」,完全束縛你。佛與眾生都是海印發光,即使你在煩惱當中,也是海印發光、也是五蘊皆空。只是你作實有,因此空不掉。所以要假修成,「假」是藉由。「修」是修行、修證。南嶽懷讓禪師講:「修證即不無」,雖不無修證。「染汙即不得」, 但是真心本性確實是染汙不得,根本沒有辦法染汙它。真心是「在聖不增,在凡不減」。如同驪珠一樣,獨耀于滄海,「驪珠」就是太陽;「桂輪」就是月亮,孤朗于中天。就如同太陽、月亮,日月是不可磨滅,也不因明暗而消滅,這就是真心、就是本性,佛性不從心外而得。所以大家要知道什麼是般若?有了這智慧,就到彼岸了。波羅蜜就是到彼岸的意思。
  學了佛,要會修菩薩行。絕不要說:「我要去修菩薩行」。結果是跑去搞世間事、雖幫助眾生,但滿心執著,認為這樣就叫「菩薩」,那是講好聽話,根本名不符實!菩薩是能照見五蘊皆空,你能照見五蘊皆空嗎?你能「外不著相,內不動心」嗎?如果不行,那就要趕緊用功。做到「照見五蘊皆空」,真外不著相,內不動心,在正道上精進不退,才符合「精進定慧六波羅」的義趣。
  這是大乘佛法,法藏比丘懂這道理。有些人自以為很客觀,說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哪有大、小乘的分別?那又是誰告訴你沒有分別的?大、小乘的分別就是釋迦牟尼佛分出來的。也是祖師大德分科判教判出來的,確實是有。經文中講:「不著聲聞緣覺境界」,還有「遠超聲聞辟支佛地」這就是不著小乘,不然什麼是聲聞緣覺!還有《藥師經》的第四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行邪道者。悉令安住菩提道中。若行聲聞獨覺乘者。皆以大乘而安立之。」這裡就告訴你大乘法圓滿,你修小乘聲聞獨覺法,藥師佛要以大乘法幫你提升,你說誰分?是佛分的!《維摩詰經》中講:「樂小法者」就是小乘,都是佛判的。《法華經》的〈化城喻品〉裡也有講到小乘,小乘境界不是究竟,小乘是有餘涅槃,不是真正的無餘涅槃,所以佛告訴弟子:小乘只是暫止的化城而已,並不是真的菩提寶所。
  所以不要看那些所謂的學者專家好像很客觀地分析,其實幾乎都很主觀,而且無知者居多,這種無知的客觀是不能聽的。在末法時期,破壞大乘佛法的人特別多,因為他們不是實修,都是自己臆測妄想,全是知見。只要會查資料、寫論文就有學位可拿,所以不要被他的學位給迷惑了。當然,更不要被他的師承給迷惑,無論他的師承是誰都不要緊,重點是他有沒有依著經典而講?
  或許他說他有依經,那要看這經是不是了義經典?在了義經典當中,他又是不是依智說,而不是依識;識會變,智不變。彌勒菩薩講:會變者生輪迴,不變者它的作用是出離,分別是識,不分別是智。這是揀別意識跟智慧,佛教你依智不依識。當智起作用的時候,前五識叫「成所作智」,能成就一切功德,對境不分別,不隨境轉,成就功德。第六意識本來是分別,但是轉為妙觀察智。第七意識是我執,轉為平等性智,沒有自、他二相。第八意識本是含藏異熟種子,習氣熏發鼓動,轉成大圓鏡智以圓照法界。以上是轉八識成四智,學佛修行要依智不依識,這才是波羅蜜,法藏比丘都懂。
  後面經文是:「未度有情令得度。已度之者使成佛。」這是法藏比丘的願望。讓沒有得度的有情眾生,皆令得度,也就是要眾生皆成佛。大家已經在修行,這就是已度。「已度之者」就要讓他真正圓滿成就。還沒有得度的,要讓他來學。這是大開方便之門,普攝一切根機。淨土法門之所以能三根普被,利鈍全收,就是法藏比丘在因地時如此發心,所以在果地上就直接顯現出來。
  法藏比丘發了願,也知道怎麼修正因,法藏比丘沒有學《弟子規》、《感應篇》,更沒有學世間法,他成佛用的是佛法。也因為末法的眾生根器特別差,所以更不能接觸或使用世間法,更應當直接學佛法,這樣就能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叫你用世間法的人,正是你的障道因緣。法藏比丘「棄國捐王。行作沙門。號曰法藏。修菩薩道。高才勇哲。與世超異。信解明記。悉皆第一。」既能發願,又有定力,能斷煩惱,使自己的道心堅固不動,精進修行,沒有人能超過他,他修行用功一切依佛所教。可是現代人不懂,在佛門中倒說經律。大家就是因為貪著世間才輪迴的,所以不需要再用世間法作基礎學起。千萬不要把「不了義法」迴為己解,更別把不了義法認為是了義法的基礎,這樣修行不會有成就。
  看過經典就知道,法藏比丘發願修行成佛的過程中,並沒有搞世間法。經上云:「所有國城。聚落。眷屬。珍寶。都無所著。」他統統不執著,全部放下。他絕不會想要回去再孝順一下父母,再使家庭和樂一下。他真正「發菩提心。一向專志。莊嚴妙土。」這就是成就如是功德莊嚴。大家若知道他是發什麼樣的願?是怎麼修行而成就的?就不會被外界錯誤言論所迷惑了。所以推薦大家跟法藏比丘這位大善知識學,他已經成佛,不會指錯路,絕對沒有問題。不會像現在有些人為你開邪方便,引你繞遠路。而且這善知識已經成佛。「今現在說法」,就是現身說法,讓大家來學習。雖「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卻是「一念即到,不隔毫端」,距離我們很近,這「一念」是哪一念?其實就是願意放下自己貪瞋癡的這一念。這一念可破十萬億,因此根本不遠。
  原本要發心出家修行的人,因為怕人家講他對社會國家沒貢獻,就拿著信眾要供養三寶的錢去做世間的好事,既是堵人家的嘴,也是為自己搏得美名。其實,就因世間人不懂修行這件事,更應該要去教化他,讓他們明白修行是怎麼一回事?出家人又是要做什麼。在世間當老師要先上師範大學,在還沒有畢業前是需要自我學習的。等到有能力時才正式當老師,世間老師要領薪水,佛門的法師卻是隨信眾發心而受供,當然,訂價錢收費的不在我說的範圍,這裡所說的是如法的出家人。身雖出家,卻因為不懂如何修行,如何講經,就把善事講成菩薩行,把做法會講成度眾生,既誤導廣大群眾,更用來美化自己。

  希望大家看了法藏比丘的因地菩薩行,能夠一改之前對菩薩道的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