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想學佛是否一定要次第經歷「轉惡為善、轉迷為悟、轉凡成聖」的過程?
開示:
修學的次第,你看《圓覺經》中講二十五種修行法門,也就是二十五種清淨定輪,在《楞嚴經》是二十五圓通。
有先修、中修、後修,隨著每個人根器不同,有人先修定,有人先修觀,有人止跟觀雙運,有人先止觀雙運而後再修定,每個人不同。
所以「轉惡為善、轉迷為悟、轉凡成聖」這當中是有一個順序:惡變成善,迷變成悟,凡變成聖。因為「凡」一定是屬於「迷」,迷裡面要透過修行。
那實際上,惡裡面有善,現在以我們凡夫來說,凡夫有貪瞋癡,那二乘、阿羅漢他就算善;可是二乘對大乘來說,它就算惡。所以它善惡裡面還有次第,不是一定這個順序過來。
那一個「轉惡為善」裡面,他也可以達至究竟。一個轉迷為悟,凡夫對二乘來說算是迷,而二乘對大乘來說、對菩薩來說,二乘他就是迷,凡聖亦復如是。
我們凡夫三界六道叫「內凡」,二乘四聖法界叫「外凡」,除非你見性,才真正超十法界,才真正成聖成賢。
現在有的出家人講「成聖成賢」是變成世間的聖賢,那個不對,在佛教來看,聖賢的教育就是講佛菩薩教化眾生,佛菩薩才是聖賢,佛菩薩的教化,才是聖賢教育。你身為出家人,你不依經典,佛經不依不看,你反教人家學世間人,那個不對。
所以你看永明延壽大師,人家問他:「儒家也很好啊,道教也很好啊,為什麼你要偏讚佛教?」他就講老子的「抱一守雌」,抱一守雌就是講柔和自守不與人爭,獨善其身,僅在這一生當中;這個色身在這一生當中獨善。雖然無為,不與他人爭奪,但是他只獨善自己身,不是象外之暇談,不是像佛法教你超出五行,超出色聲香味觸法。而孔子只講人生的道理,所以他引子路問孔子有關鬼神的問題,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所以,孔子設教只在這一生,也不算是真正談說出世法的人,不能真正解脫。所以唯有世尊、唯有佛法超然物外,能夠運法界之玄觀,這才是真正殊勝的,這是佛門講的聖賢。
所以你看祖師大德的都不會錯。永明大師是阿彌陀佛再來,佛經講的聖賢,是以佛或是菩薩才稱為聖賢。傳統文化它不是佛法,不能把它當作佛法,現在外面他們藉由傳統文化,把它穿鑿附會進佛門來了!
作為一個人,你學習,你看看儒家的東西、道家的東西,說實話以世間人來說,這個無所謂,我們中國人就是有這種倫理道德,這種思想,這是基本的概念;可是你要是把它搞錯了,認為非得學那個才能成佛,那不對!甚至有的還說「讀什麼《玫瑰經》啊,讀什麼基督教的經典啊,或是道教的經典,或是儒家的經典......也能成佛,也跟佛教的功德一樣」,那你千萬別相信,不要搞錯了,他那就是穿鑿附會!
這個正知正見大家要有。
這裡「轉惡為善、轉迷為悟」這過程,有的人他會次第經過,有的人他跳著走的,有頓超的,所以你看淨土宗,它是頓超的,即凡而聖;這惡業的眾生十念一念就往生,凡夫是頓超。你看我常講的,「稱一佛名即能滅除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念佛一聲滅罪無量」,那怎麼滅罪無量?它就能即凡成聖,從惡轉為至善。所以,要說有次第,它有次第;你要說它頓超,淨土宗有頓超,佛門有頓超之法,就像學生,有些學生他能舉一反三啊,那你就應該為他再做更進一步的說明;有一些學生不行,那你得次第來。那麼在教學過程中,你說有沒有一定得經過這樣的次第?總體來說,它是有次第的,也有頓超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