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5日 星期一

歡喜學大乘 -電子書

 


 電子書下載

    目  

歡喜學大乘

愛樂大

守護大乘

讚歎大乘

講演大乘

修學大乘

流通大乘

 

歡喜學大乘

悟顯法師講述  

愛樂大乘

我們講經的時候有講過,佛弟子要愛樂大乘、守護大乘、讚歎大乘、講演大乘、修學大乘、流通大乘。具體的作法,我們用短短的時間,一個一個來作解釋。

我們先講第一個,所謂的「愛樂大乘」,怎麼愛樂呢?對於大乘佛法,什麼叫做「愛樂」?你真正愛樂大乘,你對佛法的修學你是放在心上的,無論人多人少,無論是風是雨,你都不會忘記你要修行、你要念佛,不管你處在什麼樣的環境裡面,你都能夠堅持下去,這才稱為「愛樂」。所以能夠長遠心來修學,這是愛樂大乘;修學當中你能斷除煩惱,能夠離貪瞋癡,這是愛樂大乘;你能夠布施,這是愛樂大乘;能持戒,這是愛樂大乘,種種的修行,都是愛樂;你面對邪見,你能不動心,你能善巧方便為眾生開示,這個是愛樂。所以跟世俗的愛欲不一樣,愛樂大乘佛法,你自己懂得上進,為了成道,不斷地學習佛法。愛樂大乘佛法的人,肯定會讀經,給你功課你肯定會做,讓你拜佛你肯定歡喜,這才叫愛樂。所以,為什麼佛在經上講要「愛樂大乘」,就是不管你在什麼樣的環境下,都能夠修學佛法,都能提起正念,這個才愛樂,這是總的來說。

細分六度萬行,不管在風雨之中,大風大浪之中,都不忘佛法,不忘菩提心,這個才叫愛樂佛法,這愛樂裡面更重要的是信─「信受大乘」,你相信佛在經上所說的,依著四依法來修行,依著四依法建立正知正見,這個是相信佛法,相信淨土,相信阿彌陀佛所言不虛,你能執持名號,不間斷、不夾雜、不懷疑,這個都是愛樂的表現。

愛樂的表現,不是只有口頭上的,或是人云亦云的,或是喊口號的,這種愛樂不行。你愛樂大乘佛法,你就會放下世間的事情,來道場共修,來這裡聽經,來這裡學佛,這個才叫愛樂。愛樂─就是可以為了佛法,捨棄世間的一切,這個才叫愛樂,否則都不算。

佛門講愛樂大乘佛法是有標準的,每一個佛弟子都應該做,應該愛樂大乘佛法,把世間事情放下,來修行、來用功、來熏習正法,這個才叫愛樂,否則不是真正愛樂。你回想你碰到你喜歡的東西,你會想盡辦法,在你的能力範圍之內,希望能夠得到它,這個才稱為愛樂;我們想學大乘,想要成佛,當然時時刻刻都在用功,為什麼?因為不忘菩提。教你念佛、教你讀經,你會生歡喜心,為什麼?有人教、有人帶。面對你的煩惱習氣,比如說懈怠現前的時候,你會對治它,為什麼?因為你愛樂大乘。我為了修學大乘佛法,我可以捨棄我的煩惱習氣,我可以把我的貪瞋癡慢疑放下,把世間事情緩一緩,把世間事情看開一點,這個才叫愛樂大乘。

所以講的這個範圍很大,我們具體跟大家說,在各各層面上你要怎麼表現。你回想當你喜歡一樣東西的時候,你希望這個東西歸屬於你的時候,這世間事,你是不是想辦法會希望這東西能夠歸屬於你,比如說買房子好了,一間你中意的房子,你是不是會想辦法。所以你喜歡佛法,你想要成佛,你愛樂大乘佛法亦復如是,你會為了要修行,放下世間;你會為了要修行,放下你的貪、瞋、癡、慢、疑、惡見;你會為了要修行,把你這種沒有耐心、不耐煩的心把它捨掉,你能一句佛號接著一句佛號;你能把你從前喜歡熱鬧的這種浮躁心理放下,你能來道場共修,你能來這裡聽經,你能來為道場發心值班、發心做義工,這個是愛樂大乘。

愛樂大乘要付諸於實際─實際的行動,實際的作為,不可以無所作為。不能想說人家退一步,我才退半步,不能這樣想。是想到人家退一步,我要進十步;人家進十步,我要進百步,是要有這種心態;人家用功十分,我要用功二十分,乃至三十分,這個叫「精進」。所以,在修行上,精進是愛樂,六波羅蜜都可以稱為愛樂大乘,普賢十願也都可以稱為愛樂大乘;在道理上,你讀經、持咒,是愛樂大乘,你解經教是愛樂大乘;在破邪顯正上,你破除邪見,接引眾生來大乘佛法的道場,你接引他,你希望他來,你設善巧方便勸他來,這是愛樂大乘;在面對你的生活上,面對你的事業上,你對你的事業能夠不要這麼在意,你能夠把心多用在佛法上,這個是愛樂大乘;對於家庭不要這麼罣礙,你能夠多放下一些你家庭的生活,多一點時間來道場用功,這個叫愛樂大乘。所以是這樣做,就像你發心來值班,這個就是一個愛樂大乘的表現,你能捨世間心、捨世間事,來參加講經、共修,為了佛法,你能發心捨棄世間事,這一行當中,你就萬善圓修,這個是愛樂。

所以愛樂大乘佛法在各各層面上,它是這樣子表現出來的,不是只有心裡面,如果你只有心裡面,你這叫「執理廢事」,你的這個愛樂大乘不是真的,你每天發願,每天在佛前迴向,這迴向是假的,不是真的,你想說你把今天的功德迴向求生淨土,可是你真的有要求生嗎?你迴向正法久住,但是你自己怎麼做?就像一個人說他自己有慈悲心,等一下就跑去吃肉了、殺生了,你說這慈悲心何在?

同樣的道理,我們佛弟子愛樂大乘佛法,就要付諸行動,在修行上,在世間事上,我們要懂得選擇修行,選擇念佛,選擇熏習佛法,不管是什麼樣的一個境界障礙我們,不管這個地方是否熱鬧,只要地方有道,我們就應當來修行,應當來用功,不管遠不管近,遠近那是你心裡面的差別妄想而已。一心向道的人沒有遠近,你看從前的祖師真心實意想要修道,不遠千里不遠萬里,這樣子來參學,希望找到真正善知識為他開示,讓他能破迷開悟,希望能夠安住依止在正法的道場,所以他肯放下他俗家的生活,他肯離鄉背井,從前離鄉背井是很大的一件事情,因為從前交通不發達,一出門就是一年兩年,是算年的啊,這個是祖師的表現。

你看像玄奘大師,他是真正愛樂大乘,可以從長安,也就是現在的西安,到天竺去求法,不遠萬里,這樣求法,帶佛法回來中國利益後世的眾生。所以你看這個是愛樂大乘,寧可向西一步而死,絕不退後一步而生,這個是愛樂大乘。

希望我們的同修,我們的佛弟子,你要真正付諸行動,要對治你的煩惱習氣,要對治你的散亂,要讓更多的眾生來學習大乘佛法。所以第一個這「愛樂」是總說,裡面包含你信受佛法,包含著我們後面要講的這五個,如果你對佛法沒有好樂之心,那你沒有辦法落實後面這五個自利利他之行,你不會想要去推廣大乘佛法,你不會想要勸這些眾生來學佛,你不會希望他們來,你不會出錢出力。所以第一個很重要,你看看自己是否愛樂大乘,如果沒有,你要趕快發心,這是發菩提心,這是菩薩心腸,菩薩心腸不是只有慈悲,他還有一個好樂大乘佛法,也就是愛樂大乘。因此我們把它擺在第一位,你愛樂大乘佛法,你必然能信受,能信是真正愛樂。

 

守護大乘

我們接著來講歡喜學習大乘佛法,第二個「守護大乘」。

昨天講到愛樂大乘佛法,愛樂是我們的發心,你想學佛、想要學習大乘,你要信受大乘,要能對大乘生愛樂心,要能夠深入佛法,為大乘佛法、為自己的修行、為一切眾生要能放下煩惱習氣,這是愛樂大乘的一個實質表現。為了大乘佛法你可以捨棄你的世間事,捨棄一切的世間法,這個是愛樂大乘,有了這樣的心以後,我們要來實際落實,這後面五個都是細講。

守護大乘,很簡單很明白地,就是告訴我們要護持大乘佛法,護持大乘佛法在印經上面、在道場上面、在人事上面,我們都要護持,我們要為佛教出錢來印經,要能夠捨財來印送佛法,要能護持三寶,供養如法的道場、如法的出家人,看到道場有需要護持,有需要值班、有需要打字、有需要校稿等等的,你都要來發心,這個叫守護大乘佛法,這個是守護常住三寶守護佛、守護法、守護僧。你看這道場是佛所安住之處,佛所出現之處,你護持道場讓道場清淨,讓道場可以如法地營運下去,你出錢出力,就是守護常住佛寶;印經,是守護常住法寶;供僧是守護常住僧寶,這個都是守護大乘。

我們佛弟子出了錢來道場不傲慢,把自己的「我」放下,盡心盡力為佛教來做。來共修,也許你覺得你念佛很好了,在家念也很殊勝,但是我們學大乘的,有菩薩心不一樣,即使我在家念得很好,那又何妨到道場來作影響眾,來這裡依眾靠眾,也能作影響眾,影響著初學,幫助初學佛的人,讓他能夠趕快進入修行的狀況,自己在道場以身作則、作示範,不壞道場規矩,即使出錢出再多,印經印再多,發心做的事再多,我們也是不犯常住的規矩戒律,這個才叫守護,真正的守護。

所以守護大乘不光只是出錢,或是自己來道場而已,這些都要做,但是在這當中不能起傲慢心,不能起貢高心,不能想說我自己有多大的功德,這個都是守護大乘;你不壞道場規矩,你不壞佛法戒律,這個就是守護大乘佛法,這是講常住三寶。

見到有邪見的人、有外道人,毀謗三寶,你要護持正法,要好心向這些惡人勸導,你要把真實的狀況讓他知道、讓他清楚,告訴他不要再毀謗,告訴他毀謗的惡報;用你的關係、用你的人脈來護持正法,用你的勢力,以前佛教裡面有些護法是國王,他有國王的勢力,他可以禁止這些邪見,你看像雍正皇帝,雍正皇帝作了《揀魔辨異錄》,把當時候這些邪見的出家人,都勒令還俗,這就是護持正法,守護大乘。在現在,你可以使用你的關係、使用你的人脈,為佛教來盡一份力,為推廣正法、為正法久住、為佛教的形象來盡一份心力,這就是守護大乘。

守護大乘,真實有德,不要想說:「哎呀,我去勸人家,我破邪見,這樣是不是造口業?」這不是造口業,這個是口善,因為你講的是善法,講的是正見,你破斥了邪見,你把邪見給消除了,你救一方的眾生,你讓這一方的眾生可以正知正見,你讓這一方的眾生可以聽到佛法,這個是第一善。口業第一善,就是講說正法、講說大乘,這些都是守護大乘佛法的實際行動。所以我們佛弟子不能無所作為,不能想說:「哎呀,人家沒有來念佛,那我也偷懶。」這個就不是一個好的樣子,不能想說人家都不做,那我也不做,這種心態都是退道心,你要想到人家不做,我拿來做;人家做一分,我再更精進、更努力,做更多,但是不要比較,我看到人家這樣發心,我自己還要再發心來勉勵自己,讓自己能夠提升,這一念心要常常保持著。所以人生在這個世間,你要想到我要為佛教做一點什麼,我能為釋迦牟尼佛做點什麼,為阿彌陀佛做點什麼,不要每天只想著自己的孫子、兒子、女兒、家庭,這都是自私自利的表現,你要把守護你家庭的心,拿出來守護大乘佛法;你要把守護自己的心,拿出來護持三寶,為佛教出錢出力,不是只有出錢還要出力,這個才叫「守護大乘」,這個很重要,不然一般的人他不知道怎麼守護,是不是來佛門裡面站崗、站衛兵就叫「守護」?不是的。這佛門裡面有很多的事情要做,道場的值班、道場的稿子校對、道場的種種事情,還有共修、聽經等等的,你都能來作影響眾,這都是守護大乘佛法。

你以自身來守護,同時我們學大乘的人還知道要勸別人一起來,讓正法的道場有更多的人知道,讓更多的人學習到正法,這都是守護大乘佛法的實際作為。大家要去做,你身上要像我一樣,都有帶著法寶,隨時都希望眾生可以聽經聞法,為他介紹佛法,乃至送個佛像給他,給他種個善根,讓他落下這金剛種子,乃至碰到畜生,你都可以為牠念佛、念往生咒,方便為牠受三皈,這都是幫助眾生學佛,守護大乘要這樣做。

那麼,總的來說,一開始講的守護常住三寶,護持如法的道場,護持如法的出家人,使正法道場可以在這一個地方利益眾生,這個是最要緊的。我們為了正法,大家一起來出錢出力,這是守護大乘,不要去計較你做的多我做的少,我們只看自己的發心,自己要為佛教多做,為佛教多盡力、多發心,這樣你的我執我相慢慢就消除了,這就是大乘佛法。在利他的同時,自己的煩惱就減少;在利他的同時,自己對於家庭、自己對於世間的罣礙就減少。你煩惱越來越少,智慧越來越高,福報越來越增長,你的惡業消除得越來越多,這就是所謂「福慧雙修」。

以上是我要講的科目─守護大乘。希望大家回去能夠多聽多熏習,並且把它落實下來,把它做出來,真正去做,不要只有發心,不要只有聽經懂道理而已,這個遠遠不足,除了懂道理以外,我們還要實際來奉持佛法,要來奉行如來的教法。

 

讚歎大乘

我們接著講第三個「讚歎大乘」。讚歎大乘,就是用身語意這三業,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來讚詠大乘佛法。身業─落實佛法、修學佛法,是身業的讚歎;意業|憶念如來功德、憶念如來因地發心、憶念如來種種莊嚴,這是意業的讚歎;口業|稱如來名號,持如來的神咒、讚詠講說佛法、讚歎如來的德行,這是口業的讚歎大乘。

為什麼我們要讚歎大乘呢?這大乘佛法靠我們大家來護持,佛法雖然殊勝,但是需要我們一起來推廣,每一個佛弟子都有責任,要來讚歎佛法,讓大眾對於佛法能夠生起信仰心,而且這個讚歎不能只有嘴上讚歎,所以為什麼剛才講的身口意,就是你自己能夠修學佛法。你自己修學佛法,這是一種讚歎,你做出來給人家看,不能只有口讚歎,但是心行不一,心行不一或心口不一,這個都不對。

我們講讚歎大乘佛法,就是你要讚歎大乘的功德,讚歎修學大乘的殊勝,希望更多的人可以來學大乘佛法,這個是我們要做到的。不可以只有口上讚歎,用自己身口意這三業,用你的六根都來讚歎佛法,讚歎如來的功德,來攝受眾生,這個讚歎才是圓滿的,不光在這個世界讚歎,還要發更大的願,盡法界虛空界,一切的諸佛剎土,我們都讚歎大乘佛法,都弘揚大乘佛法,讓人家知道大乘佛法的殊勝。

如果有人毀謗,你要讚歎大乘,來破除他的毀謗,以讚歎之法來破除外道邪見對佛法的毀謗,以讚歎的方式來破除人家對佛法的誤解,這是讚歎大乘。為初學者讚歎大乘,令他能夠開啟大乘善根,能夠一門深入永不退轉;為老修者讚歎大乘,讓老修的人可以知佛境界,能夠快速到達涅槃彼岸;為沒有善根的人讚歎大乘,為他種金剛種子;為有善根的人讚歎大乘,令他善根增長;為善人讚歎大乘,令他能夠轉迷為悟,轉凡成聖,而不是只有在世間的善法;為不善的人讚歎大乘,讓不善的人,能夠斷惡修善,能夠消除惡業,永不墮於惡道乃至畢竟成佛。

為一切眾生讚歎大乘,讓一切眾生都能夠一心歸命大乘佛法,在菩提道上一帆風順,永不退轉,畢竟成佛,而且你讚歎大乘,不光只是利益到一個眾生、兩個眾生,你不光只是幫助他一生而已,而是幫助他永劫,你不是只有利益一兩個眾生,同時他能聽進去,又能夠影響周邊的人,這個功德一重又一重,他度脫了眾生,這跟你也有很大的關係,這都是你當初為他讚歎講說大乘的功德。所以應該為一切眾生來讚歎大乘佛法,你這麼做就是隨順諸佛的本懷,隨順一切諸佛的心願,一切菩薩行的指南,都不離此讚歎法門。這讚歎大乘佛法,也同時等同於普賢菩薩的稱讚如來,如來者即是證入大乘者是也,所以你讚歎大乘佛法就是讚歎如來境界,你自己同時也在提升。

你要怎麼讚歎呢?你對於大乘佛法,了不了解?自己有沒有用功?有沒有看經?如果沒有,你沒辦法讚歎,對於人家誤解佛法的地方,你是不是也像他一樣這樣迷惑顛倒,也是這樣不理解,如果是,那你沒有辦法為這些善根不夠的人來讚歎大乘佛法。所以你自己要精進、要增進,這個都是你在為眾生,在幫助眾生的過程當中,你自己都在提升,這是自利利他,所以為什麼講你要愛樂大乘、守護大乘,而後落實讚歎大乘,因為你讚歎大乘的殊勝,說聽經聞法的殊勝,說護持正法的殊勝,說持大乘戒的殊勝,說念阿彌陀佛的殊勝,都是自利利他,都能令眾生以及令自己破迷開悟。所以一定得做,希望有更多的人來我們這裡學習正法,希望正法能夠廣為流傳,你要用你的身口意,三業六根,講三業包括你的六根,來讚歎大乘佛法,勸人家學習大乘佛法。

大乘佛法裡面,在末法最契機的無外乎淨土宗,所以勸人家來念阿彌陀佛,勸他念佛求生淨土,勸他念佛放下貪瞋癡,放下五欲六塵,這都是我們在讚歎大乘佛法。

以上是我所要說的第三個「讚歎大乘」,希望大家能夠如理思惟,能夠這樣子來做,我們讓更多的眾生一起來成就佛道,一起來學習大乘佛法,學習淨土法門。

 

講演大乘

我們接著來講第四個「講演大乘」。昨天講到「讚歎大乘」,讚歎特別著重在於你要讚歎修學佛法的功德,讚歎如來的功德、相好莊嚴,讚歎極樂世界的殊勝等等的。

「講演大乘」,偏重在於你要有耐性,依自性四無礙辯才,為眾生演說佛法、講說佛法,也許你一部經不會說,但是你會一篇,你看得懂這一篇,你依祖師大德的說,這是可以的,你會一句,你會一字,你都可以依著一乘實相之印為眾生分別演說,但是重點是要依著自性的四無礙辯才。

為什麼講說依自性呢?因為離經一字,即同魔說。你依自己的意思這是不對的,所以一定要皈依自性、皈依心性,依著實相的道理而說,不管你講什麼宗派,都沒問題,講演要耐性地為眾生開導,為沒有善根的眾生講說佛法,讓他發起他的善根;為人天乘善根的眾生講說佛法,能夠提升他的境界;為二乘的人講說大乘佛法,讓他能夠發大乘心;為大乘根器的眾生講說佛法,能夠幫助他,再更上一層樓,能夠直入如來一乘的覺地。所以為一切眾生演說大乘佛法,都能令眾生得利益,三惡道的眾生聽聞之後,能夠出離惡道;人天的眾生聽聞以後,能夠不再貪著世間以及天上的種種享樂;二乘的眾生聽聞以後,能夠不住著二乘,能夠發大心迴向佛道;菩薩聽聞一乘,聽聞大乘佛法以後,能夠直接契入如來的境界,而且能夠快速成佛。所以你要能夠為眾生廣說一乘佛法,廣說大乘佛法。

為什麼叫「講演大乘」,你要有耐性,眾生對於佛法不理解有誤會,你要用他常常能夠接觸到的譬喻為他解說,你要有耐性要能觀機,看他是什麼根器,為他方便解釋,讓他能夠理解,你可以用世間他能夠接觸到的東西,或是用他熟悉的行業來讓他了解佛法,了解佛陀這個至高無上的智慧,你要能夠做到這樣子,同時你自己也得提升才行。如果你對佛法都不懂,你怎麼講演大乘,怎麼讓眾生對於佛法起正信,有正知正見,你怎麼能夠為一切眾生講演大乘。所以在利他的同時,自己也要提升,也是自利,同時利他,修學大乘佛法的殊勝就是這樣子,自利利他,自他兩利。

「講演大乘」跟「讚歎大乘」最大不同的地方,在於你能為眾生有耐性地分別解釋佛法,為他來講說佛法,讓他對佛法可以了解,從前對佛法誤解的地方,經過你的講述,經過你為他仔細地說明,他可以把自己的誤解放下,把從前對佛法錯誤的觀念放下,而後回心轉意來修學大乘,這個是我們作為佛弟子應該做的事情。所以每一個人都要具備這樣的能力。你不能想說講經是出家人的事情,與我無關,講經說法每一個人其實都可以隨自己的程度,隨自己的發心來做,為什麼說隨自己的程度呢?不是隨你自己的意思,是你碰到這個人,剛好他的問題你能解答,你的程度可以幫助他,你可以為他破迷開悟,可以方便隨緣,依諸法實相來為眾生分別解釋。如果你自己沒辦法講,你可以介紹他看祖師大德的,讓他學到正知正見,或是介紹他聽經,不要把他學佛的因緣給錯過了。

我希望每一個同修你對於大乘佛法都要了解,都要能夠知道眾生的問題,或是多分或是少分都可以,你要能發這樣的心,為什麼?因為有時候這個人就是跟你的因緣,他現前就想聽你解釋,想聽你講,你要是不會的話,你要是不了解的話,你給他講錯了,你給他講得讓他心中疑惑更深,那就不好了!所以你平常就要會,重點是你要有這個發心,要有這個耐性,讓眾生來學習大乘佛法,發心希望更多的眾生來學習佛法,學習大乘,來修學淨土,這是發心,你要有這個耐性,因為眾生他有他的業障,他愚癡迷惑的地方很多,你要能夠耐性地為他解釋,這需要你的努力,你自己要能夠提升,要能夠上進,要能夠勉勵自己前進。

所以不光是發心而已,自己還要能夠深入經藏。這是我今天要講的「講演大乘」。在講的時候一定要求佛力加持,一定要依經典,不可以依自己的意思,你依自己的意思,依你自己的偏見看法,這是絕對錯誤,你一定要按照佛經所說,不可以離開經典,離經一字,即同魔說,什麼樣的人都一樣,不管他名氣再大,他也是妖魔鬼怪說法,所以講經講說佛法必依經典,一定依著大乘經典,縱然你在接眾的時候,你會跟他講一些人天乘,講一些五戒十善,講一些小乘,目的是要能夠攝受眾生,契入大乘,就像釋迦牟尼佛為眾生開演三乘,目的是要讓他入於一佛乘,入於大乘的妙法之中,你這樣用心就對了。所以雖然有種種的方便,善巧言詞譬喻,目的是要讓他能夠學習一乘了義,目的是要讓他能夠了生脫死,明心見性,你這樣子存心就對了。要學釋迦牟尼佛,他就是最好的榜樣,為眾生來此娑婆世界八千返,為大家方便說三乘而令入一乘,開三車之喻,廣接眾生,最後會歸一乘,令入無上佛道。

希望大家能夠了解「講演大乘」的意思並且去做,提升自己,也利益其他的眾生。

 

修學大乘

我們接著講「修學大乘」,「修學大乘」這四個字,就是直接告訴我們,你要修學大乘佛法,不要學一些不了義法,不要學一些外道法,或是世俗法,直接學習大乘,發大乘心,求出三界圓證菩提,這個是修學大乘。

大乘裡面,最契眾生根器的無外乎淨土法門,而淨土法門之中四種念佛,與眾生最能相應的是「持名念佛」,佛號不能間斷,一切時一切處都要提起正念,這個就是修學大乘。修學大乘你還要了解大乘的經典,你還要了解大乘的道理,如何是心性,如何是實相,你要去了解,釋迦牟尼佛在大乘戒經上講的這些戒律,你要去了解,什麼是大乘的戒律,什麼是大乘的行持,不是只有念佛就好,你還要持戒,你還要行六度萬行,這都是修學大乘。你具備了這些基本的正知正見以後,要在一切時、一切處、一切剎修學大乘。所以說一切時都要修學大乘,一切處都要修學大乘,一切微細境界中都要修學大乘,在在處處不離大乘佛法、不離正念、不離彌陀,這就是修學大乘,念念銷歸自性,時時不忘本心,這就是「修學大乘」。

我們剛才講的這大乘導歸到淨土宗,你修學淨土宗,但是不能排斥其他宗派,不能排斥其他的用功方法,否則你就是修偏了,你修錯了,《華嚴經》講的「受一非餘。魔所攝持。」你只執著「持名」才能究竟,其餘都不能究竟,那你沒有正知正見,沒有得到佛法的精髓,你是偏見,你自己修學大乘,你用持名的方式來念佛,不排斥其他的方法,不排斥人家持咒,不排斥人家讀經,這個才是正知正見。那麼,只有念佛還不夠,還要廣修六度,廣發普賢的十願,要能斷貪瞋癡,能修戒定慧,這個都是修學大乘,要能受菩薩戒,能持菩薩戒,能夠念念不忘,不忘自己是大乘行人,這是修學大乘;修學除了自己修學,再來勸他人修,不光勸人道的眾生修學大乘,也為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乃至十方法界一切的眾生,你都勸他們修學大乘,將你修學大乘的功德,迴向給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這是我們大乘佛法的心量,你要這樣學,這才叫「真修」。

我們不光自己修學,還要勸別人修,勸人家來學習大乘佛法。你看到這些動物,你做超度法會,你都希望這些眾生一同來學大乘佛法,不管你看不看得到,你遇不遇得到,總是希望眾生學習大乘佛法,修學大乘佛法。所以說勸惡道的眾生修學大乘,能令惡道眾生出離惡道得生善處,乃至成佛;勸人天的眾生修學大乘,能令人天善法增上,乃至圓滿菩提;你勸二乘人修學大乘,讓他們能夠捨棄二乘,捨不了義行,令其到達無餘涅槃;你勸菩薩修學大乘,令他心心念念流入如來一乘覺海,成滿菩薩所發大願。所以說勸一切眾生都修學大乘,使眾生一生圓滿成佛,讓二乘人能棄捨小乘,讓菩薩能夠一超直入。

所以我們要自己修學,也要同時勸一切眾生修學。自己修在一切時、一切處、一切微細境界當中,都要能夠不忘大乘佛法,不忘大乘戒律,不忘念佛,不忘正念;在一切的善行上都要銷歸自性,這才是修學大乘。勸他人勸十法界的眾生,都能修學大乘,令一切眾生能夠圓成佛道,能夠永脫輪迴,這也是「修學大乘」的意思。

同修們自己要做,自己要學,還要了解大乘佛法,大乘佛法談的就是真如實相,談的就是我們眾生的本來面目,所開出來的法門,教你念佛、教你持咒、教你持戒,種種的行持、種種的行儀,就是要你明心見性而已,就是這個目的。縱然你求生淨土也是為了要明心見性,因為明心見性才是真正成佛,若不明心,念佛、持戒、種種的善法是外道法,不是佛法,這是達摩祖師講的,達摩祖師得佛心印,乃至我們淨土宗歷代祖師都是這麼說,學佛念佛要是不能明心見性,要是不求圓成佛道,這念佛也都是枉然,所謂「喊破喉嚨也枉然」。

念佛、修學大乘佛法,最重要的是「明心見性」,你要想達到這樣的一個境界,你必須得了解大乘佛法,你必須得清楚大乘佛法,所以不光是念佛,你還要讀誦大乘經典,你還要去聽聞解說,聽聞善知識解說大乘經典,同時還要勸別人一起來修學,一起來了解大乘佛法,希望更多的人知道大乘佛法,希望有更多的人來我們這裡學習大乘佛法,所以需要靠大家去推廣,靠大家一同來護持。

以上是我所要說的「修學大乘」,希望你們回去能仔細聽,因為範圍非常地廣,境界非常地微細,希望能夠仔細聽、仔細思惟。

 

流通大乘

我們來講第六個「流通大乘」,「流通大乘」這四個字,就是教我們要流通大乘佛法,不流通邪說,不流通外道以及這世俗的經典,縱然與人談說二乘,也應該會歸大乘,這就是流通大乘。

流通大乘的方法很多,你可以印佛書跟人家結緣,你可以帶佛書跟人家結緣,隨身帶著佛像、念珠、計數器跟人家結緣,勸人念佛;在生活上,你跟你的同事、朋友在談話的時候,看到有因緣就要趕快把話題帶入佛法,讓他了解大乘佛法,讓他了解佛教,這就是在生活上流通大乘;還有可以透過網路,可以透過影音,我們來推廣大乘佛法,像我們在做的電子書、電子書籤,把一本厚厚的書化整為零,它可以讓你隨身攜帶,這都是以善巧方便來流通大乘佛法;有人會畫圖、會畫佛像,可以畫佛像跟人家結緣,讓人家知道佛像的莊嚴;有的人會做動畫,有的人會設計程式,你可以設計佛教的遊戲,可以分年齡的,讓小孩從小就接觸佛法,你可以畫動畫、畫佛教的故事,讓大家都能夠透過這樣輕鬆的方式,來接觸到佛法,這都是流通大乘佛法很好的方式。所以我常講的你要用你自己的專長,用你自己的能力,來為大乘佛法付出一份心力,不要只想著我的能力是拿來賺錢的,我賺錢都很累了,哪有這個體力再來設計、再來為佛教去做這些事情,你這樣想,就沒有真正發心。我們就是看到沒有人做,沒有人在流通大乘佛法,我們才要流通;就是因為我們具有這個能力,我們才要來做。你要想到流通大乘捨我其誰,除了我以外,那就沒有人可以做了,所以我一定要做,要是大家都這樣想,大乘佛法就興盛了。大家都肯為大乘佛教去付出一份心力,在在處處言語造作當中,你都能流通大乘佛法,這是我們佛弟子應該發心,應該想到的事情,也應該去做到的事情。

流通大乘佛法對我們來說很重要,你要時時刻刻想著我希望眾生來學佛,希望眾生來學習大乘佛法,希望眾生來念佛,來消除今世乃至累劫以來的這些業障,所以你有慈悲心,你這樣想,你就會去流通大乘佛法,就會去推廣大乘佛法,除了自己做,你也可以隨喜印經、護持大乘正法的道場、護持修學大乘正法的修行人,這都是幫助正法久住,幫助佛日增輝,我們作釋迦牟尼佛的弟子、作彌陀的弟子,應該要為佛教盡心盡力,這個才是正確的。把你的我執我見放下,把你世間的那些想法看法統統都放下,那個並不重要,只是妄想而已,你放下這些來為佛教做,你就得自在,你身上的病自然就沒有了。你要是每天想著自己,每天想著自己的利害得失,你滿身心都是病,你想著自己的利害,想著自己的得失,你處處都生煩惱。所以萬緣放下來為佛教發心,來為佛教做,人家不做我們做,人家做我們讚歎,我們隨喜,我們幫助他,我們成就他,這都是流通大乘很好的心態,不要爭功諉過,不要拉幫結派,大家是一起在學佛的,大家是一個方向一個目標,要推廣大乘佛法,希望正法久住,希望眾生都能念佛都能學佛。所以佛弟子要團結起來,佛門才不會讓這些外道,或讓邪師給破壞掉,大家要為佛教盡一份心力。

那麼這六個,從愛樂大乘、守護大乘、讚歎大乘、講演大乘、修學大乘,到流通大乘,這六個看似好像有六個,實際上六即是一、一即是六;六非是一、一非是六,所以舉一可以總收,但是又各各不同,全在當人的發心,你若真正發心,你就能夠明了其中的奧義,你就能夠把它落實出來。所以你把一樣做好,其實你其他的也都做得圓滿,你其他做圓滿了,這六條你隨舉一條,統統是圓滿的,就像如人食蜜,中邊皆甜;就像大火一樣,無論是邊、無論是中,火的中央、火的旁邊,都是熱的;就像大水、大海水,無論是邊,無論是中,無論是一滴,無論是大海,它都是濕潤的。

以上是我們講的歡喜學大乘,你自己歡喜學、勸別人學,則令自他歡喜,則令龍天歡喜,則令一切諸佛如來,一切的諸大菩薩歡喜。這個歡喜能除去自身以及一切眾生無始劫來的宿業,是真正歡喜,不是一般的高興,一般的快樂而已,佛法講的歡喜是法喜。所以我們講的「歡喜學大乘」,把這科目分為六個,我們作細部的解釋,希望大家能夠去落實,能夠去做到,常常聽常常想,因為我發現你們如果不聽經,沒有常聽常想,都會忘記,為什麼?因為世間煩惱太重,所以要天天發願、天天聽經、天天熏習佛法,無時無刻都不離佛法、不離佛教,這樣子你修道才會順,你這個道心才會堅固,你才不會被煩惱所蓋覆,當煩惱現前的時候,你就可以把它轉過來,甚至煩惱根本不會現前,為什麼?因為你天天都在佛門佛法當中熏習,在煩惱剛起之時,就已經把它消滅掉了,不用等到後面大風大浪才來想辦法平復。

以上歡喜學大乘,我們講了總共有六個科目,希望大家能夠仔細去聽去做,不要忘記自己是個佛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