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御錄宗鏡大綱序
御錄宗鏡大綱卷一
御錄宗鏡大綱卷二
御錄宗鏡大綱卷三
御錄宗鏡大綱卷四
御錄宗鏡大綱卷五
御錄宗鏡大綱卷六
御錄宗鏡大綱卷七
御錄宗鏡大綱卷八
御錄宗鏡大綱卷九
御錄宗鏡大綱卷十
御錄宗鏡大綱卷十一
御錄宗鏡大綱卷十二
御錄宗鏡大綱卷十三
御錄宗鏡大綱卷十四
御錄宗鏡大綱卷十五
御錄宗鏡大綱卷十六
御錄宗鏡大綱卷十七
御錄宗鏡大綱卷十八
御錄宗鏡大綱卷十九
御錄宗鏡大綱卷二十
御錄宗鏡大綱序
宗鏡錄者。永明壽禪師。約舉佛祖大意。經論圓詮。刊落餘文。單標至要。俾覺王所授之旨。大德相傳之心。到眼分明。指掌斯在。語其少。則不立一字。語其多。則該遍恆沙。無一點一畫而非佛心。無一言一句而異佛口。不二圓通之旨。與難思教海。歷歷相應。大千方便之門。皆無際真心。重重交照。
舉一心以立宗要。若天母之乳千兒。攝萬法以歸鏡中。如瞳人之印來物。五千華藏。一字中王。不減不增。無欠無剩。未來大士。句下自契靈源。博地凡夫。開卷多聞妙法。即使未得未證。亦不離正位之中。如其頓圓頓成。將永斷纖毫之惑。挽天河以注甘露。信口可嘗。開龍藏以施寶珠。任人探取。絕思絕議。罕比罕儔。利自利他。無邊無量。誠為紹祖佛之真子。破魔外之將軍。救眾生之慈父。教百世之宗師也。
朕讀茲書。良深嘉悅。是以付諸剞劂。散在香林蘭若之中。復為述其指歸。弁諸卍字靈文之首。欲宣朕諄切期望之意。普勸後賢。特再頒叮嚀訓諭之文。昭示來學矣。茲念古佛纂集教文。目為宗鏡。其間曾宣金口。深表本懷。謂
一為好略之人。撮其樞要。精通的旨。免覽繁文。
二為執總之人。不明別理。微細開演。性相圓通。
截二我生死之根。躡一味菩提之道。仰群經之大旨。直了自心。遵諸聖之微言。頓開覺藏。去彼依通之見。破其邪執之情。
深信正宗。方知月不在指。迴光返照。便見性不徇文。此古佛悲含同體。慈起無緣。以虛空中之風。吹蓮華上之水。滅大海裏之焰。蘇無根樹之苗者也。
然而此書行世千有餘年。肉眼昏蒙。不知寶貴。固緣末世緇流。多愚少慧。亦以篇章浩瀚。意怠情煩。雖縮教海為一盂。而飲者腹猶易懣。雖開義天於一線。而觀者目尚未周。今為好略者。俯徇機宜。如實垂示。為執總者。明條要目。直截區分。揀天龍女如意之珠。更取如意中之如意。握金剛王無雙之劍。更求無雙內之無雙。
萬幾餘暇。乙夜繙披。親御鉛丹。錄其綱骨。刊十存二。舉一蔽諸。此乃過去法王。助朕不住於相之布施。所冀當來佛子。同朕永弘斯道之深心。用述所懷。明詔學者。爰為頒布。安樂有情。
昔之本錄百卷。比此非繁。而今摘錄如干。較彼非簡。猶夫五千教典入宗鏡而無餘。宗鏡百篇括教典而無剩。然古佛述茲宗鏡。非令人置教典而不觀。則朕今刊此要文。又豈令人置宗鏡而不閱。作宗鏡者。正為窺教典之梯航。則刪宗鏡者。即為入宗鏡之嚮導矣。
惟願盡未來際。遍法界中。上上根人。一聞千悟。中下之侶。依正修行。庶幾不立纖塵。同遊斯鏡。凡有心者皆入此宗。無一緣輕福薄而不得妙聞之人。無一業重障深而不生圓信之者。慧日高騰於覺海。破長夜之昏衢。德雲飛駕於性天。棄小乘之仄徑。同來廣濟於含識。用以仰報夫佛恩。則此法利之普沾。長與虛空而無盡。古佛與朕所同願歟。是為序。
雍正十二年甲寅十二月初一日御筆
御錄宗鏡大綱卷一
慧日永明妙圓正修智覺禪師宗鏡錄序
伏以真源湛寂。覺海澄清。絕名相之端。無能所之跡。最初不覺。忽起動心。成業識之由。為覺明之咎。因明起照。見分俄興。隨照立塵。相分安布。如鏡現像。頓起根身。次則隨想而世界成差。後則因智而憎愛不等。從此遺真失性。執相徇名。積滯著之情塵。結相續之識浪。鎖真覺於夢夜。沉迷三界之中。瞽智眼於昏衢。匍匐九居之內。遂乃縻業繫之苦。喪解脫之門。於無身中受身。向無趣中立趣。約依處則分二十五有。論正報則具十二類生。皆從情想根由。遂致依正差別。向不遷境上。虛受輪迴。於無脫法中。自生繫縛。如春蠶作繭。似秋蛾赴燈。以二見妄想之絲。纏苦聚之業質。用無明貪愛之翼。撲生死之火輪。用谷響言音。論四生妍醜。以妄想心鏡。現三有形儀。然後違順想風。動搖覺海。貪癡愛水。資潤苦芽。一向徇塵。罔知反本。發狂亂之知見。翳於自心。立幻化之色聲。認為他法。從此一微涉境。漸成戛漢之高峰。滴水興波。終起吞舟之巨浪。爾後將欲反初復本。約根利鈍不同。於一真如界中。開三乘五性。或見空而證果。或了緣而入真。或三祇熏鍊。漸具行門。或一念圓修。頓成佛道。斯則剋證有異。一性非殊。因成凡聖之名。似分真俗之相。若欲窮微洞本。究旨通宗。則根本性離。畢竟寂滅。絕升沉之異。無縛脫之殊。既無在世之人。亦無滅度之者。二際平等。一道清虛。識智俱空。名體咸寂。迥無所有。唯一真心。達之名見道之人。昧之號生死之始。復有邪根外種。小智權機。不了生死之病原。罔知人我之見本。唯欲厭喧斥動。破相析塵。雖云味靜冥空。不知埋真拒覺。如不辨眼中之赤眚。但滅燈上之重光。罔窮識內之幻身。空避日中之虛影。斯則勞形役思。喪力捐功。不異足水助冰。投薪益火。豈知重光在眚。虛影隨身。除病眼而重光自消。息幻質而虛影當滅。若能迴光就己。反境觀心。佛眼明而業影空。法身現而塵跡絕。以自覺之智刃。剖開纏內之心珠。用一念之慧鋒。斬斷塵中之見網。此窮心之旨。達識之詮。言約義豐。文質理詣。揭疑關於正智之戶。薙妄草於真覺之原。愈入髓之沉痾。截盤根之固執。則物我遇智火之焰。融唯心之爐。名相臨慧日之光。釋一真之海。斯乃內證之法。豈在文詮。知解莫窮。見聞不及。今為未見者。演無見之妙見。未聞者。入不聞之圓聞。未知者。說無知之真知。未解者。成無解之大解。所冀因指見月。得兔忘罤。抱一冥宗。捨詮檢理。了萬物由我。明妙覺在身。可謂搜抉玄根。磨礱理窟。剔禪宗之骨髓。標教網之紀綱。餘惑微瑕。應手圓淨。玄宗妙旨。舉意全彰。能摧七慢之山。永塞六衰之路。塵勞外道。盡赴指呼。生死魔軍。全消影響。現自在力。闡大威光。示真實珠。利用無盡。傾秘密藏。周濟何窮。可謂香中爇其牛頭。寶中探其驪頷。華中採其靈瑞。照中耀其神光食中啜其乳糜。水中飲其甘露。藥中服其九轉。主中遇其聖王。故得法性山高。頓落群峰之峻。醍醐海闊。橫吞眾派之波。似夕魄之騰輝。奪小乘之星宿。如朝陽之孕彩。破外道之昏蒙。猶貧法財之人。值大寶聚。若渴甘露之者。遇清涼池。為眾生所敬之天。作菩薩真慈之父。抱膏肓之疾。逢善見之藥王。迷險難之途。偶明達之良導。久居闇室。倏臨寶炬之光明。常處裸形。忽受天衣之妙服。不求而自得。無功而頓成。故知無量國中。難聞名字。塵沙劫內。罕遇傳持。以如上之因緣。目為心鏡。現一道而清虛可鑒。辟群邪而毫髮不容。妙體無私。圓光匪外。無邊義海。咸歸顧之中。萬像形容。盡入照臨之內。斯乃曹谿一味之旨。諸祖同傳。鵠林不二之宗。群經共述。可謂萬善之淵府。眾哲之玄源。一字之寶王。群靈之元祖。遂使離心之境。文理俱虛。即識之塵。詮量有據。一心之海印。楷定圓宗。八識之智燈。照開邪闇。實謂含生靈府。萬法義宗。轉變無方。卷舒自在。應緣現跡。任物成名。諸佛體之號三菩提。菩薩修之稱六度行。海慧變之為水。龍女獻之為珠。天女散之為無著華。善友求之為如意寶。緣覺悟之為十二緣起。聲聞證之為四諦人空。外道取之為邪見河。異生執之作生死海。論體則妙符至理。約事則深契正緣。然雖標法界之總門。須辯一乘之別旨。種種性相之義。在大覺以圓通。重重即入之門。唯種智而妙達。但以根羸靡鑒。學寡難周。不知性相二門。是自心之體用。若具用而失恆常之體。如無水有波。若得體而闕妙用之門。似無波有水。且未有無波之水。曾無不濕之波。以波徹水源。水窮波末。如性窮相表。相達性源須知體用相成。性相互顯。今乃細明總別。廣辯異同。研一法之根元。搜諸緣之本末。則可稱宗鏡。以鑒幽微。無一法以逃形。斯千差而普會。遂爾編羅廣義。撮略要文。鋪舒於百卷之中。卷攝在一心之內。能使難思教海。指掌而念念圓明。無盡真宗。目睹而心心契合。若神珠在手。永息馳求。猶覺樹垂陰。全消影跡。獲真寶於春池之內。拾礫渾非。得本頭於古鏡之前。狂心頓歇。可以深挑見刺。永截疑根。不運微毫之功。全開寶藏。匪用剎那之力。頓獲玄珠。名為一乘大寂滅場。真阿蘭若正修行處。此是如來自到境界。諸佛本住法門。是以普勸後賢。細垂詳覽。遂得智窮性海。學洞真源。此識此心。唯尊唯勝。此識者。十方諸佛之所證。此心者。一代時教之所詮。唯尊者。教理行果之所歸。唯勝者。信解證入之所趣。諸賢依之而解釋。論起千章。眾聖體之以弘宣。談成四辯。所以掇奇提異。研精洞微。獨舉宏綱。大張正網。撈摝五乘機地。昇騰第一義天。廣證此宗。利益無盡。遂得正法久住。摧外道之邪林。能令廣濟含生。塞小乘之亂轍。則無邪不正。有偽皆空。由自利故。發智德之原。由利他故。立恩德之事。成智德故。則慈起無緣之化。成恩德故。則悲含同體之心。以同體故。則心起無心。以無緣故。則化成大化。心起無心故。則何樂而不與。化成大化故。則何苦而不收。何樂而不與。則利鈍齊觀。何苦而不收。則怨親普救。遂使三草二木。咸歸一地之榮。邪種焦芽。同霑一雨之潤。斯乃盡善盡美。無比無儔。可謂括盡因門。搜窮果海。故得創發菩提之士。初求般若之人。了知成佛之端由。頓圓無滯。明識歸家之道路。直進何疑。或離此別修。隨他妄解。如角取乳。緣木求魚。徒歷三祇。終無一得。若依此旨信受弘持。如快舸隨流。無諸阻滯。更遇便風之勢。復加櫓棹之功。則疾屆寶城。忽登覺岸。可謂資糧易辦。道果先成。披迦葉上行之衣。坐釋迦法空之座。登彌勒毘盧之閣。入普賢法界之身。能令客作賤人。全領長者之家業。忽使沉空小果。頓受如來之記名。未有一門匪通斯道。必無一法不契此宗。過去覺王。因茲成佛。未來大士。仗此證真。則何一法門而不開。何一義理而不現。無一色非三摩缽地。無一聲非陀羅尼門。嘗一味而盡變醍醐。聞一香而皆入法界。風柯月渚。並可傳心。煙島雲林。咸提妙旨。步步踏金色之界。念念嗅薝蔔之香。掬滄海而已得百川。到須彌而皆同一色。煥兮開觀象之目。盡復自宗。寂爾導求珠之心。俱還本法。遂使邪山落仞。苦海收波。智楫以之安流。妙峰以之高出。今詳祖佛大意。經論正宗。削去繁文。唯搜要旨。假申問答。廣引證明。舉一心為宗。照萬法如鏡。編聯古製之深義。撮略寶藏之圓詮。同此顯揚。稱之曰錄。分為百卷。大約三章。先立正宗以為歸趣。次申問答用去疑情。後引真詮成其圓信。以茲妙善。普施含靈。同報佛恩。共傳斯旨耳。
標宗章第一
詳夫祖標禪理。傳默契之正宗。佛演教門。立詮下之大旨。則前賢所稟。後學有歸。是以先列標宗章。為有疑故問。以決疑故答。謂此圓宗難信難解。是第一之說。若不假立言詮。無以蕩其情執。因指得月。不無方便之門。次立問答章。欲堅信力。須假證明。廣引祖佛之誠言。密契圓常之大道。遍採經論之要旨。圓成決定之真心。後陳引證章。以此三章。通為一觀。搜羅該括。備盡於茲矣。
問。先德云。若教我立宗定旨。如龜上覓毛。兔邊求角。《楞伽經》偈云。一切法不生。不應立是宗。何故標此章名。
答。斯言遣滯。若無宗之宗。則宗說兼暢。古佛皆垂方便門。切不可執方便而迷大旨。設有一解一悟。皆是落後之事。屬第二頭。
是故西天釋迦文佛云。佛語心為宗。無門為法門。此土初祖達摩大師云。以心傳心。不立文字。則佛佛手授。授斯旨。祖祖相傳。傳此心。
終不率自胸襟。違於佛語。凡有釋疑去偽。顯性明宗。無不一一廣引經文。備彰佛意。所以永傳後嗣。不墜家風。若不然者。又焉得至今紹繼昌盛。法力如是。證驗非虛。又若欲研究佛乘。披尋寶藏。一一須消歸自已。言言使冥合真心。但莫執義上之文。隨語生見。直須探詮下之旨。契會本宗。則無師之智現前。天真之道不昧。如《華嚴經》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故知教有助道之力。初心安可暫忘。細詳法利無邊。是乃搜揚纂集。且凡論宗旨。唯逗頓機。如日出照高山。駃馬見鞭影。
故《首楞嚴經》云。圓明了知。不因心念。揚眉動目。早是周遮。
今為樂佛乘人。實未薦者。假以宗鏡助顯真心。雖掛文言。妙旨斯在。俯收中下。盡被群機。但任當人。各資已利。於四門入處雖殊。在一真見時無別。
豈同劣解凡情。而生局見。我此無礙廣大法門。如虛空非相。不拒諸相發揮。似法性無身。匪礙諸身頓現。須以六相義該攝。總相。別相。同相。異相。成相。壞相。斷常之見方消。用十玄門融通。一。同時具足相應門。如海之一滴具百川味。二。廣狹自在無礙門。如一尺之鏡見千里影。三。一多相容不同門。如一室千燈光光涉入。四。諸法相即自在門。如金與金色不相捨離。五。秘密隱顯俱成門。如秋空片月晦明相並。六。微細相容安立門。如琉璃之瓶盛多芥子。七。因陀羅網境界門。如兩鏡互明傳耀相寫。八。托事顯法生解門。如擎拳豎臂觸目皆道。九。十世隔法異成門。如一夕之夢翱翔百年。十。主伴圓明具德門。如北辰所居眾星皆拱。此十玄門。一一皆具十法。同時具足。一教義。二理事。三境智。四行位。五因果。六依正。七體用。八人法。九逆順。十感應。去取之情始絕。又若實得一聞千悟。獲大總持。即胡假言詮。無勞解釋。船筏為渡迷津之者。導師因引失路之人。凡關一切言詮。於圓宗所示。皆為未了。文字性離。即是解脫。迷一切諸法真實之性。向心外取法。而起文字見者。今還將文字對治。示其真實。若悟諸法本源。即不見有文字。及絲毫發現。方知一切諸法。即心自性。則境智融通。色空俱泯。當此親證圓明之際。入斯一法平等之時。又有何法是教而可離。何法是祖而可重。何法是頓而可取。何法是漸而可非。則知皆是識心。橫生分別。
故先德云。一瞖在目。千華亂空。一妄在心。恆沙生滅。瞖除華盡。妄滅證真。病差藥除。冰融水在。神丹九轉。點鐵成金。至理一言。點凡成聖。狂心不歇。歇即菩提。鏡淨心明。本來是佛。
問答章第二
問。如上所標。已知大意。何用向下更廣開釋。
答。上根利智。宿習生知。纔看題目宗之一字。已全入佛智海中。永斷纖疑。頓明大旨。則一言無不略盡。攝之無有遺餘。若直覽至一百卷終。乃至恆沙義趣。龍宮寶藏。鷲嶺金文。則殊說更無異途。舒之遍周法界。以前略後廣。唯是一心。本卷末舒。皆同一際。終無異旨有隔前宗。都謂迷情妄興取捨。唯見紙墨文字。嫌卷軸多。但執寂默無言。欣為省要。皆是迷心徇境。背覺合塵。不窮動靜之本原。靡達一多之起處。偏生局見。唯懼多聞。如小乘之怖法空。似波旬之難眾善。以不達諸法真實性故隨諸相轉。墮落有無。如《大涅槃經》云。若人聞說大涅槃一字一句。不作字相。不作句相。不作聞相。不作佛相。不作說相。如是義者。名無相相。釋曰。若云即文字無相。是常見。若云離文字無相。是斷見。又若執有相相。亦是常見。若執無相相。亦是斷見。但亡即離斷常四句百非一切諸見。其旨自現。當親現入宗鏡之時。何文言識智之能詮述乎。
若明宗達性之者。雖廣披尋。尚不見一字之相。終不作言詮之解。以迷心作物者。生斯紙墨之見耳。故《信心銘》云。六塵不惡。還同正覺。智者無為。愚人自縛。如斯達者。則六塵皆是真宗。萬法無非妙理。何局於管見。而迷於大旨耶。
斯乃無盡妙旨。非淺智所知。性起法門。何劣解能覽。燕雀焉測鴻鵠之志。井蛙寧識滄海之淵。如師子大哮吼。狸不能為。如香象所負擔。驢不能勝。如毗沙門寶。貧不能等。如金翅鳥飛。烏不能及。唯依情而起見。但逐物而意移。或說有而不涉空。或言空而不該有。或談略為多外之一。或立廣為一外之多。或離默而執言。或離言而求默。或據事外之理。或著理外之事。殊不能悟此自在圓宗。演廣非多。此是一中之多。標略非一。此是多中之一。談空不斷。斯乃即有之空。論有不常。斯乃即空之有。或有說亦得。此即默中說。或無說亦得。此即說中默。或理事相即亦得。此理是成事之理。此事是顯理之事。或理理相即亦得。以一如無二如。真性常融會。或事事相即亦得。此全理之事。一一無礙。或理事不即亦得。以全事之理非事。所依非能依。不隱真諦故。以全理之事非理。能依非所依。不壞俗諦故。斯則存泯一際。隱顯同時。如闡普眼之法門。皆是理中之義。似舒大千之經卷。非標心外之文。故經云。一法能生無量義。非聲聞緣覺之所知。
《華嚴經》云。自深入無自性真實法。亦令他入無自性真實法。心得安穩。以茲妙達。方入此宗。
但祖教並施。定慧雙照。自利利他。則無過矣。設有堅執己解。不信佛言。起自障心。絕他學路。今有十問以定紀綱。還得了了見性。如晝觀色。似文殊否。還逢緣對境。見色聞聲。舉足下足。開眼合眼。悉得明宗。與道相應否。還覽一代時教。及從上祖師言句。聞深不怖。皆得諦了無疑否。還因差別問難。種種徵詰。能具四辯。盡決他疑否。還於一切時一切處。智照無滯。念念圓通。不見一法能為障礙。未曾一剎那中暫令間斷否。還於一切逆順好惡境界現前之時。不為間隔。盡識得破否。還於百法明門心境之內。一一得見微細體性根原起處。不為生死根塵之所惑亂否。還向四威儀中行住坐臥。欽承祗對。著衣吃飯。執作施為之時。一一辯得真實否。還聞說有佛無佛。有眾生無眾生。或讚或毀。或是或非。得一心不動否。還聞差別之智。皆能明達。性相俱通。理事無滯。無有一法不鑒其原。乃至千聖出世。得不疑否。若實未得如是。切不可起過頭欺誑之心。生自許知足之意。直須廣披至教。博問先知。徹祖佛自性之原。到絕學無疑之地。此時方可歇學。灰息遊心。或自辦則禪觀相應。或為他則方便開示。設不能遍參法界。廣究群經。但細看宗鏡之中。自然得入。此是諸法之要。趣道之門。
所以志公歌云。六賊和光同塵。無力大難推托。內發解空無相。大乘力能翻卻。唯在玄覽得旨之時。可驗斯文究竟真實。
問。諸佛境寂。眾生界空。有何因緣而興教跡。
答。一實諦中。雖無起盡。方便門內。有大因緣。故《法華經》偈云。諸法常無性。佛種從緣起。以萬法常無性。無不性空時。法爾能隨緣。隨緣不失性。
如諸大菩薩所集《唯識論》等。大意有其二種。一。為達萬法之正宗。破二空之邪執。二。為斷煩惱所知之障。證解脫菩提之門。斯則自證法原本覺真地。不在文字句義敷揚。今為後學慕道之人。方便纂集。又自有二意。用表本懷。一。為好略之人撮其樞要。精通的旨。免覽繁文。二。為執總之人不明別理。微細開演。性相圓通。截二我生死之根。躡一味菩提之道。仰群經之大旨。直了自心。遵諸聖之微言。頓開覺藏。去彼依通之見。破其邪執之情。深信正宗。令知月不在指。迴光返照。使見性不徇文。唯證相應。斯為本意。不可橫生知解。沒溺見河。於無得觀中。懷趣向之意。就真空理上。興取捨之心。率自胸襟。疑誤後學。須親見性。方曉斯宗。
問。既慮執指徇文。又何煩集教。
答。為背巳合塵。齊文作解者。恐封教滯情。故有此說。若隨詮了旨。即教明心者。則有何取捨。所以藏法師云。自有眾生尋教得真。會理教無礙。常觀理而不礙持教。恆誦習而不礙觀空。則理教俱融。合成一觀。方為究竟傳通耳。斯乃教觀一如。詮旨同原矣。
問。諸大經論。自成片段。科節倫序。句義分明。何假撮錄廣文。成其要略。
答。但以教海弘深。窮之罔知其際。義天高廣。仰之不得其邊。今則以管窺天。將螺酌海。如掬滄溟之涓滴。似撮太華之一塵。本為義廣難周。情存厭怠。亦為不依一乘教之正理。唯徇不了義之因緣。罕窮橫豎之門。莫知起盡之處。所以刪繁簡異。採妙探玄。雖文不足而大義全。緣不備而正理顯。搜盡一乘之旨。抉開萬法之原。為般若之玄樞。作菩提之要路。則資糧易辦。速至大乘。證入無疑。免迂小徑。
今斯錄者。雖無廣大製造之功。微有一期述成之事。亦知鈔錄前後。文勢不全。所冀直取要詮。且明宗旨。如從石辯玉。似披沙揀金。於群藥中。但取阿陀之妙。向眾寶內。唯探如意之珠。舉一蔽諸。以本攝末。則一言無不略盡。殊說更無異途。所望後賢。勿垂嗤誚。所希斷疑生信。但以見道為懷。非徇虛名以邀世譽。願盡未來之際。遍窮法界之中。歷劫逾生。常弘斯道。凡有心者。皆入此宗。去執除疑。見聞獲益。承三寶力。加被護持。誓報佛恩。廣濟含識。虛空可盡。茲願匪移。法界可窮。斯文不墜。
問。了義大乘。廣略周備。解一義具圓通之見。聞一偈有成佛之功。何假述成。仍煩解釋。
答。上上根人。一聞千悟。性相雙辯。理事俱圓。若中下之徒。須假開演。莊嚴之道。讚飾之門。格量其功。不可為喻。所以《法華經》偈云。譬如優曇華。一切皆愛樂。天人所希有。時時乃一出。聞法歡喜讚。乃至發一言。則為已供養。一切三世佛。是人甚希有。過於優曇華。《般若》頌云。般若無壞相。過一切言語。適無所依止。誰能讚其德。般若雖叵讚。我今能得讚。雖未脫死地。則為已得出。又古聖云。若菩薩造論者。名莊嚴經。如蓮華未開。見雖生喜。不如已剖香氣芬馥。如金未用。見雖生喜。不如用之為莊嚴具。故知弘教一念之善。能報十方諸佛之恩。論希有。則如華擅優曇之名。說光揚。則似金作莊嚴之具。
《大涅槃經》云。佛言善男子。除一闡提。其餘眾生聞是經已。悉皆能作菩提因緣。法聲光明入毛孔者。必定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若有人能供養恭敬無量諸佛。方乃得聞大涅槃經。薄福之人。則不得聞。故知得聞宗鏡所錄。一心實相常住法門。皆是曩結深因。曾親佛會。甚為大事。非屬小緣。若未聞熏。曷由值遇。又《大涅槃經》云。佛告迦葉菩薩。諸善男子善女人。常當繫心修此二字。佛是常住。迦葉。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修此二字。當知是人隨我所行。至我至處。是以信此法人。即凡即聖。修持契會。住佛所住之中。進止威儀。行佛所行之跡。《釋摩訶衍論》云。若有眾生。聞此摩訶衍之甚深極妙廣大法門已。即其心中。亦不疑畏。亦不怯弱。亦不輕賤。亦不誹謗。發決定心。發堅固心。發尊重心。發愛信心。當知是人。真實佛子。不斷法種。不斷僧種。不斷佛種。常恆相續。轉轉增長。盡於未來。亦為諸佛親所授記。亦為一切無量菩薩之所護念故。論云。假使有人能化三千大千世界滿中眾生令行十善。不如有人於一食頃正思此法。過前功德。不可為喻。所以者何。法身真如之功德。等虛空界。無邊際故。
故知信此心宗。成摩訶衍。同三世諸佛之所證。義理何窮。等十方菩薩之所乘。功德無盡。偶斯玄化。慶幸逾深。順佛旨而報佛恩。無先弘法。闡佛日而開佛眼。只在明心。此宗鏡中。若得一句入神。歷劫為種。況正言深奧。總一群經。此一乃無量中一。若染此法。即是圓頓之種。可謂甘露入頂。醍醐灌心。耀不二之慧燈。破情根之闇惑。注一味之智水。洗意地之妄塵。能令厚障深遮。若暴風之卷危葉。繁疑積滯。猶赫日之爍輕冰。
《大智度論》云。三世諸佛。皆以諸法實相為師。祖師云。一切明中。心明為上。
故先德云。剖微塵之經卷。則念念果成。盡眾生之願門。則塵塵行滿。未悟宗鏡。焉信斯文。所以昔人云。遇斯教者。應須自慶。其猶溺巨海而遇方舟。墜長空而乘靈鶴矣。
問。諸佛方便教門。皆依眾生根起。根性不等。法乃塵沙。云何惟立一心以為宗鏡。
答。此一心法。理事圓備。為凡聖根本。作迷悟元由。諸門競入。眾德攸歸。如《起信論》云。復次真實自體相者。一切凡夫。聲聞緣覺。菩薩諸佛。無有增減。非前際生。非後際滅。常恆究竟。從無始來。本性具足一切功德。謂大智慧光明義。遍照法界義。如實了知義。本性清淨心義。常樂我淨義。寂靜不變自在義。如是等過恆沙數。非同非異不思議佛法。無有斷絕。依此義故。名如來藏。亦名法身。
問。真如離一切相。云何今說具足一切功德。
答。雖實具有一切功德。然無差別相。彼一切法。皆同一味一真。離分別相。無二性故。以依業識等生滅相。而立彼一切差別之相。此云何立。以一切法。本來唯心。實無分別。以不覺故。分別心起。見有境界。名為無明。心性本淨。無明不起。即於真如。立大智慧光明義。若心生見境。則有不見之相。心性無見。則無不見。即於真如。立遍照法界義。若心有動。則非真了知。非本性清淨。非常樂我淨。非寂靜。是變異。不自在。由是具起過於恆沙虛妄雜染。以心性無動故。即立真實了知義。乃至過於恆沙清淨功德相義。若心有起。見有餘境可分別求。則於內法有所不足。以無邊功德。即一心自性。不見有餘法而更可求。是故滿足過於恆沙。非一非異。不可思議諸佛之法。無有斷絕。故說真如名如來藏。亦復名為如來法身。然此一心。非同凡夫妄認緣慮能推之心。決定執在色身之內。今遍十方世界。皆是妙明真心。如《入法界品》云。華藏世界海中。無問若山若河。大地虛空。草木叢林。塵毛等處。無不咸是一真法界。具無邊德。故先德云。心也者。沖虛妙粹。炳煥靈明。無去無來。冥通三際。非中非外。朗徹十方。不滅不生。豈四山之可害。離性離相。奚五色之能盲。處生死流。驪珠獨耀於滄海。踞涅槃岸。桂輪孤朗於碧天。大矣哉。萬法資始也。萬法虛偽。緣會而生。生法本無。一切唯識。識如幻夢。但是一心。心寂而知。目之圓覺。彌滿清淨。中不容他。故德用無邊。皆同一性。性起為相。境智歷然。相得性融。身心廓爾。方之海印。越彼太虛。恢恢焉。晃晃焉。迥出思議之表也。
若論一心性起功德。無盡無邊。豈以有量之心。讚無為之德。
問。教明一切萬法。至理虛玄。非有無之證。絕自他之性。若無一法自體。云何立宗。
答。若不立宗。學何歸趣。若論自他有無。皆是眾生識心分別。是對治門。從相待有。法身自體。中實理心。豈同幻有。不隨幻無。《楞伽經》云。佛言大慧。譬如非牛馬性。牛馬性其實非有非無。彼非無自相。古釋云。馬體上。不得說牛性是有是無。然非無馬自體。以譬法身上。不得說陰界入性是有是無。然非無法身自相。此法空之理。超過有無。即法身之性。然有趣有向。智背天真。無得無歸。情生斷滅。但有之不用求。真規宛爾。無之自然足。妙旨煥然。則寂爾有歸。恬然無間。頓超能所。不在有無。可謂真歸。能通至道矣。
問。以心為宗。如何是宗通之相。
答。內證自心第一義理。住自覺地。入聖智門。以此相應。名宗通相。此是行時。非是解時。因解成行。行成解絕。則言說道斷。心行處滅。如《楞伽經》云。佛告大慧。宗通者。謂緣自得勝進相。遠離言說文字妄想。趣無漏界自覺地自相。遠離一切虛妄覺想。降伏一切外道眾魔。緣自覺趣光明輝發。是名宗通相。所以悟心成祖。先聖相傳。故達摩大師云。明佛心宗。了無差誤。行解相應。名之曰祖。
問。悟道明宗。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云何說其行相。
答。前已云諸佛方便。不斷今時。只為因疑故問。因問故答。此是本師於楞伽會上。為十方諸大菩薩。來求法者。親說此二通。一宗通。二說通。宗通為菩薩。說通為童蒙。祖佛俯為初機童蒙。少垂開示。此約說通。只為從他覓法。隨語生解。恐執方便為真實。迷於宗通。是以分開二通之義。
當具眼人前若更說示。則不得稱知時。名為大法師。實見月人。終不觀指。親到家者。自息問程。唯證相應。不俟言說。終不執指為月。亦不離指見月。如《大涅槃經》云。善男子。如彼眾盲。不說象體。亦非不說。若是眾相。悉非象者。離是之外。更無別象。善男子。或作是言。色是佛性。何以故。如來色者。常不斷故。是說色名為佛性。譬如真金。質雖遷變。色常不異。或時作釧作盤。然其黃色初無改易。眾生佛性。亦復如是。質雖無常。而色是常。以是故說。色為佛性。乃至說受想行識等為佛性。又有說言。離陰有我。我是佛性。如彼盲人。各各說象。雖不得實。非不說象。說佛性者。亦復如是。非即六法。不離六法。善男子。是故我說眾生佛性。非色不離色。乃至非我不離我。善男子。有諸外道。雖說有我。而實無我。眾生我者。即是五陰。離陰之外。更無別我。善男子。譬如莖葉鬚臺。合為蓮華。離是之外。更無別華。又佛言。善男子。是諸外道。癡如小兒。無慧方便。不能了達。常與無常。苦與樂。淨不淨。我無我。壽命非壽命。眾生非眾生。實非實。有非有。於佛法中。取少許分。虛妄計有常樂我淨。而實不知常樂我淨。如生盲人。不知乳色。
善男子。以是義故。我佛法中。有真實諦。非於外道。夫真實諦者。宗鏡所歸。未聞悟時。不信解者。所有說法。及自修行。皆成生滅折伏之門。不入無生究竟之道。如《菴提遮女經》云。若不見生性。雖因調伏。少得安處。其不安之相。常為對治。若能見生性者。雖在不安之處。而安相常現前。若不如是知者。雖有種種勝辯。談說甚深典籍。而即是生滅心。說彼實相密要之言。如盲辯色。因他語故。說得青黃赤白黑。而不能自見色之正相。當知大德。空者亦不自得空。故說有空義也。故知能了萬法無生之性。是為得道。
是以不了唯心之旨。未入宗鏡之人。向無生中。起貪癡之垢。於真空內。著境界之緣。以為對治。成其輪轉。若能返照。心境俱寂。如《諸法無行經》云。若菩薩見貪欲際。即是真際。見瞋恚際。即是真際。見愚癡際。即是真際。則能畢滅業障之罪。
《不思議佛境界經》云。爾時世尊。復語文殊師利菩薩言。童子。汝能了知如來所住平等法否。文殊師利菩薩言。世尊。我已了知。佛言童子。何者是如來所住平等法。文殊師利菩薩言。世尊。一切凡夫。起貪瞋癡處。是如來所住平等法。佛言童子。云何一切凡夫。起貪瞋癡處。是如來所住平等法。文殊師利菩薩言。世尊。一切凡夫。於空無相無願法中。起貪瞋癡。是故一切凡夫。起貪瞋癡處。即是如來所住平等法。佛言童子。空豈是有法。而言於中。有貪瞋癡。文殊師利菩薩言。世尊。空是有。是故貪瞋癡。亦是有。佛言童子。空云何有。貪瞋癡。復云何有。文殊師利菩薩言。世尊。空以言說故有。貪瞋癡。亦以言說故有。如佛說比丘有無生無起。無作無為。非諸行法。此無生無起。無作無為。非諸行法。非不有。若不有者。則於生起作為諸行之法。應無出離。以有。故言出離耳。此亦如是。若無有空。則於貪瞋癡。無有出離。以有。故說離貪等諸煩惱耳。《中觀論》偈云。從法不生法。亦不生非法。從非法不生。法及於非法。直釋偈意。法即是有。如色心等。非法是無。如兔角等。若從法生法。如母生子。法生非法。如人生石女兒。從非法生法。如兔角生人。從非法生非法。如龜毛生兔角。故《般若假名論》云復有念言。若如來但證無所得者。佛法即一。非是無邊。是故經言。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佛法謂何。即無所得。未曾一法。有可得性。是故一切。無非佛法。云何一切皆無所得。經云。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云何非耶。無生性故。若無生即無性。云何名一切法。於無性中。假言說故。一切法無有性者。即是眾生如來藏性。故知諸法從意成形。千途因心有像。一念澄寂。萬境曠然。元同不二之門。盡入無生之旨。
又無生有二。如《通心論》云。一法性無生。妙理言法。至虛言性。本來自爾。名曰無生。二緣起無生。夫境由心現。故不從他生。心藉境起。故不自生。心境各異。故不共生。相因而有。故不無因生。亦云。一。理無生。圓成實性。本不生故。二。事無生。緣生之相。即無生故。《止觀》云。雖諸法不住。以無住法住般若中。即是入空。以無住法住世諦。即是入假。以無住法住實相。即是入中。此無住慧。即是金剛三昧。能破盤石沙礫。徹至本際。又如釋迦牟尼。入大寂定金剛三昧。天親無著論開善廣解。詎出無生無住之意。若得此意。千經萬論。豁矣無疑。此是學觀之初章。思議之根本。釋異之妙慧。入道之指歸。故知一切諸法。皆從無生性空而有。有而非有。不離俗而常真。非有而有。不離真而恆俗。則幻有立而無生顯。空有歷然。兩相泯而雙事存。真俗宛爾。斯則無生而無不生。不住二邊矣。如古德頌云。無生終不住。萬像徒流布。若作無生解。還被無生固。若能知心無住。則無有心。既無有心。亦無無心。有無總無。身心俱盡。故泯齊萬境。萬境無相。合本一冥。冥然玄照。照無不寂。以寂為體。體無不虛。虛寂無窮。同通法界。法界緣起。無不自然。來無所從。去無所至。又法無定相。真妄由心。起盡同原。更無別旨。正同宗鏡。隱則一心無相。顯則萬法標形。不壞前後而同時。常居一際而前後。若依此一心無礙之觀。念念即是華嚴法界。念念即是毗盧遮那法界。經云。若與如是觀行相應。於諸法中。不生二解。
御錄宗鏡大綱卷一
御錄宗鏡大綱卷二
問。以心為宗。理須究竟。約有情界。真妄似分。不可雷同。有濫圓覺。未審以何心為宗。
答。誠如所問。須細識心。此妙難知。唯佛能辯。只為三乘慕道。見有差殊。錯指妄心。以為真實。認妄賊而為真子。劫盡家珍。收魚目以作驪珠。空迷智眼。所以《首楞嚴經》云。佛告阿難。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業種自然。如惡叉聚。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乃至別成聲聞緣覺。及成外道諸天魔王。及魔眷屬。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錯亂修習。猶如煮沙欲成嘉饌。縱經塵劫。終不能得。云何二種。阿難。一者。無始生死根本。則汝今者。與諸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二者。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由諸眾生遺此本明。雖終日行而不自覺。枉入諸趣。又云。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以不了不動真心。而隨輪迴妄識。此識無體。不離真心。元於無相真原。轉作有情妄想。如風起澄潭之浪。浪雖動而常居不動之源。似瞖生空界之華。華雖現而匪離虛空之性。瞖消空淨。浪息潭清。唯一真心。周遍法界。又此心不從前際生。不居中際住。不向後際滅。昇降不動。性相一如。則從上稟受。以此真心為宗。離此修行。盡縈魔罥。別有所得。悉陷邪林。如經云。阿難言。如來現今徵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窮尋逐。即能推者。我將為心。佛言。咄。阿難。此非汝心。阿難矍然避座。合掌起立白佛。此非我心。當名何等。佛告阿難。此是前塵虛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無始至於今生。認賊為子。失汝元常。故受輪轉。阿難白佛言。世尊。若此發明不是心者。我乃無心。同諸土木。離此覺知。更無所有。云何如來說此非心。我實驚怖。唯垂大悲。開示未悟。爾時世尊。摩阿難頂而告之言。如來常說。諸法所生。唯心所現。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阿難。若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葉縷結。詰其根元。咸有體性。縱令虛空。亦有名貌。何況清淨妙淨明心。性一切心。而自無體。若汝執吝分別覺觀所了知性。必為心者。此心即應離諸一切色香味觸諸塵事業。別有全性。如汝今者。承聽我法。此則因聲而有分別。縱滅一切見聞覺知。內守幽閒。猶為法塵分別影事。我非敕汝執為非心。但汝於心。微細揣摩。若離前塵有分別性。即真汝心。若分別性。離塵無體。斯則前塵分別影事。塵非常住。若變滅時。此心則同龜毛兔角。則汝法身同於斷滅。其誰修證無生法忍。古釋云。能推者。即是妄心。皆有緣慮之用。亦得名心。然不是真心。妄心是真心上之影像。故云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現物。若執此影像為真。影像滅時。此心即斷。故云若執緣塵。即同斷滅。故知諸佛境智。遍界遍空。凡夫身心。如影如像。若執末為本。以妄為真。生死現時。方驗不實。
又此能推之心。若無因緣。即不生起。但從緣生。緣生之法。皆是無常。如鏡裡之形。無體而全因外境似水中之月。不實而虛現空輪。認此為真。愚之甚矣。所以慶喜執而無據。七處茫然。二祖了而不生。一言契道。則二祖求此緣慮不安之心不得。即知真心遍一切處。悟此為宗。遂乃最初紹於祖位。阿難因如來推破妄心。乃至於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七大性。一一微細窮詰。徹底唯空皆無自性。既非因緣自他和合而有。又非自然無因而生。悉是意言識想分別。因茲豁悟妙明真心。廣大含容遍一切處。即與大眾俱達此心。同聲讚佛。故經云。爾時阿難。及諸大眾。蒙佛如來。微妙開示。身心蕩然。得無罣礙。是諸大眾。各各自知。心遍十方。見十方空。如觀手中所持葉物。一切世間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遍圓。含裹十方。反觀父母所生之身。猶彼十方虛空之中。吹一微塵。若存若亡。如湛巨海。流一浮漚。起滅無從。了然自知。獲本妙心。常住不滅。禮佛合掌。得未曾有。於如來前。說偈讚佛。妙湛總持不動尊。首楞嚴王世希有。消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祇獲法身。即同初祖。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如上依教所說。真妄二心。約義似分。歸宗匪別。何者。真心約理體。妄心據相用。今以理恆是心。不得心相。心恆是理。不動心相。如水即波。不得波相。波即是水。不壞波相。是以動靜無際。性相一原。當凡心而是佛心。觀世諦而成真諦。所以《華嚴經》云。菩薩摩訶薩。觀一切法。皆以心為自性。如是而住。若攝境為心。是世俗勝義。心之自性。即是真如。是勝義勝義。如是而住。以無所得而為方便。雙照真俗。無住住故。
問。若隨分別。立真妄心。約此二心。總有幾種。
答。《大智度論》云。有二種道。一畢竟空道。二分別好惡道。若畢竟空道。尚不得一。何況說多。若分別好惡道。理從義別。事乃恆沙。且約一心。古釋有四。一紇利陀耶。此云肉團心。二緣慮心。通指八識。三質多耶。此云集起心。唯第八識積集種子。生起現行。四乾栗陀耶。此云堅實心。亦云貞實心。此是真心也。然第八識無別自體。但是真心。以不覺故。與諸妄想。有和合不和合義。和合義者。能含染淨。目為藏識。不和合者。體常不變。目為真如。都是如來藏。
經云。隱為如來藏。顯為法身。故知四種心。本同一體。但從迷悟分多。經偈云。佛說如來藏。以為阿賴耶。惡慧不能知。藏即賴耶識。佛說如來藏者。即法身在纏之名。以為阿賴耶。即是藏識。惡慧不能知。藏即賴耶識。有執真如與賴耶體別者。是惡慧也。然雖四心同體。真妄義別。本末亦殊。前三是相。後一是性。性相無礙。都是一心。即第四真心以為宗旨。
《楞伽經》云。如來藏名阿賴耶識。而與無明七識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斷絕。又云。如來藏者。為無始虛偽惡習所熏。名為識藏。若此一心。推末歸本者。謂證第一義。則得解脫。第一義。是緣之性。若見緣性。則脫緣縛。《華嚴經》云。皆一心作。論云。但是一心者。一切三界。唯心轉故。諸教同引。證成唯心。云何一心而作三界。以真如性畢竟無盡故。如漩澓頌云。若人欲識真空理。身內真如還遍外。情與非情共一體。處處皆同真法界。不離幻色即見空。此即真如含一切。一念照入於多劫。一一念劫收一切。於一境內一切智。於一智中諸境界。只用一念觀一境。一切諸境同時會。時處帝網現重重。一切智通無罣礙。
又偈云。真如淨法界。一泯未嘗有。隨於染淨緣。遂成十法界。隨染緣成六凡法界。隨淨緣成四聖法界。
眾生於真性上。以情想自異。則六趣升沉。諸聖於無為法中。以智行為差。則四聖高下。然凡聖跡雖升降。縛脫似殊。於一真法界之中。初無移動。又依華嚴宗。一心隨理事。立四種法界。一理法界者。界是性義。無盡事法。同一性故。二事法界者。界是分義。一一義別有分劑故。三理事無礙法界者。具性分義。圓融無礙。四事事無礙法界者。一切分劑事法。一一如性融通。重重無盡故。以此十法界。因理事四法界。性相即入。真俗融通。遞出無窮。成重重無盡法界。然是全一心之法界。全法界之一心。隨有力無力。而立一立多。因相資相攝。而或隱或顯。如一空。遍森羅之物像。似一水。收萬疊之波瀾。入宗鏡中。坦然顯現。
問。心分四名。義開多種。識之名義。約有幾何。
答。若約同門自相。不可分別。若約異門共相。隨義似分。名約性相有九。義包內外具五。名有九者。一眼識。二耳識。三鼻識。四舌識。五身識。六意識。七末那識。八阿賴耶識。九淨識。義具五者。一識自相。謂識自證分。二識所變故。一切境界。從心現起。三識相應故。同時受想等心法。四識分位故。識上四相等。五識實相故。謂二空真如。是識實性。自上諸法。皆不離識。總名唯識。故知若相若性。若境若心。乃至差別分位。皆是唯識。卷舒匪離。總別同時。猶雲霧之依空。若波瀾之湧海。
性相境智教理行果等。皆唯是識。無有一法而非所標。故稱群經了義中王。諸聖所依之父。若有遇者。頓息希望。無一法而可求。無一事而不足。全獲如來無上之珍寶。寧同荊岫璞中。已探教海秘密之靈珠。豈比驪龍頷下。遂得盡眾生之苦際。斷煩惱之病原。一念功全。千途自正。
故知唯此真實。萬法皆空。以此標宗。更無等等。如《觀法經》云。彼有菩薩。名曰上首。作一乞士。入城乞食。時有比丘。名曰恆伽。謂乞士言。汝從何來。答曰。我從真實中來。又問。何謂真實。答曰。寂滅故名為真實。又問。寂滅相中。有所求。無所求耶。答曰。無所求。又問。無所求者。何用求耶。答曰。無所求中。吾故求之。又問。無所求中。何用求耶。答曰。有所求者。一切皆空。得者亦空。著者亦空。實者亦空。來者亦空。語者亦空。問者亦空。寂滅涅槃。一切虛空分界。亦復皆空。吾為如是次第空法。而求真實。故知若能於法法上求空。則於門門中解脫。若人法問答。言語往來。如宗鏡中像。若般若智照。寂滅涅槃。如宗鏡中明。所以若像若明。一切皆空。唯有鏡體。恆常披露。遍一切處。未嘗出沒。故云。吾為如是次第空法。而求真實。即知一切法。皆真實故。無所求中。吾故求之矣。亦是夫求法者。於一切法。應無所求。故融大師云。若有一法可得。即是非時求也。所以《淨名經》云。空當於何求。答曰。當於六十二見中求。又問。六十二見。當於何求。答曰。當於諸佛解脫中求。又問。諸佛解脫。當於何求。答曰。當於一切眾生心行中求。
又經云。願求諸佛慧。亦不著願求。求佛慧尚不令貪著。何況其餘善法。又菩薩以離願求。但眾生不知求佛道。菩薩故發願。只云我願求佛道。眾生因此。方知發心而求佛道。得意自知無所求也。如上所解。則念念與實相相應。更無餘念也。所以《楞伽經》云。一一相相應。遠離諸見過。是知若於諸相。常與實相相應。自然遠離諸過。會第一義。清淨真心。朗然明徹而無念著。即事即如。唯心直進。即佛之所許。自覺之境矣。故論偈云。自知不隨他。寂滅無戲論。無異無分別。是則名實相。
問。此唯識大約有幾種。
答。略有二種。一具分。二不具分。且具分唯識者。以無性理。故成真如隨緣義。則不生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阿賴耶識。即是具分。若不全依真心。事不依理。故唯約生滅。便非具分。又若決定信入此唯識正理。速至菩提。如登車而立至遐方。猶乘舟而坐升彼岸。如《成唯識寶生論》云。謂依大乘。成立三界但唯是識。
若知但是自心所作。無邊資糧。易為積集。不待多時。如少用功。能成大事。善遊行處。猶若掌中。由斯理故。所有願求。當能圓滿隨意而轉。
問。真心靡易。妙性無生。凡聖同倫。云何說妄。
答。本心湛寂。絕相離言。性雖自爾。以不守性故。隨緣染淨。且如一水。若珠入則清。塵雜則濁。又如一空。若雲遮則昏。月現則淨。故《大智度論》云。譬如清淨池水。狂象入中。令其渾濁。若清水珠入。水即清淨。不得言水外無象無珠。心亦如是。煩惱入故。能令心濁。諸慈悲等善法入心。令心清淨。然垢淨不定。真妄從緣。若昧之則念念輪迴。遺失真性。若照之則心心寂滅。圓證涅槃。故知真妄無因。空有言說。約真無說。約說無真。幻影纔消。智光息焰。
故遠法師云。但內一不生。則無諸有欲。塞煩惱之窟穴。截生死之根株。但能內觀一念無生。則空華三界。如風卷煙。幻影六塵。猶湯沃雪。廓然無際。唯一真心矣。《進趣大乘方便經》云。佛言。一實境界者。謂眾生心體。從本已來。不生不滅。乃至一切眾生心。一切二乘心。一切菩薩心。一切諸佛心。皆同不生不滅真如相故。乃至盡於十方虛空。一切世界。求心形狀。無一區分而可得者。但以眾生無明癡闇熏習因緣。現妄境界。令生念著。所謂此心不能自知。妄自謂有。起覺知想。計我我所。而實無有覺知之相。以此妄心畢竟無體。不可見故。若無覺知。能分別者。則無十方三世一切境界差別之相。以一切法。皆不能自有。恆依妄心分別故有。所謂一切境界。各各不自念為有。知此為自。知彼為他。是故一切法。不能自有。則無別異。唯依妄心。不了不知。內自無故。謂有前外所知境界。妄生種種法想。謂有謂無。謂好謂惡。謂是謂非。謂得謂失。乃至生於無量無邊法想。當如是知。一切諸法。皆從妄想生。依妄心為本。然此妄心。無自相故。亦依境界而有。所謂緣念覺知前境界故。說名為心。又此妄心與前境界。雖俱相依。起無前後。而此妄心。能為一切境界原主。所以者何。謂依妄心。不了法界一相。故說心有無明。依無明力因。故現妄境界。亦依無明滅。故一切境界滅。非依一切境界自不了故。說境界有無明。亦非依境界故。生於無明。以一切諸佛。於一切境界。不生無明故。又復不依境界滅故。無明心滅。以一切境界。從本已來。體性自滅。未曾有故。因如此義。是故但說一切諸法。依心為本。當知一切諸法。悉名為心。以義體不異。為心所攝故。又一切諸法。從心所起。與心作相。和合而有。共生共滅。同無有住。以一切境界。但隨心所緣。念念相續故。而得住持。暫時而有。如上廣引佛言。委曲周細。只為成後學之信。明我自心。《寶藏論》云。古鏡照精。其精自形。古教照心。其心自明。當知一心遍一切心。無塵可異。一切性含一性。有法皆同。無形而廓徹虛空。誰分彼此。搜跡而任窮法界。莫得纖毫。何故眾生界中。即今顯現。斯則皆因妄念積集熏成。如鏡上之塵。似遮光影。若空中之霧。暫混清虛。但有一法現前。皆是自心分別。設當一念纔起。盡因幻境牽生。起滅同時。更無前後。若知能所無體。頓悟人空法空。忽了物我無依。始信境寂心寂。是以有心緣想。萬境摐然。無念意持。纖塵不現。終無心外法。能與心為緣。但是自心生。還與心為相。是知若不於宗鏡正義之中。所有知解。皆是邪道宗黨。設形言說。悉墮惡見論議。此宗鏡法義。可以憑准。正理無差。可以依行。現前得力。萬邪莫迴其致。千聖不改其儀。遂能洗惑塵。消滯慮。湛幽抱。豁神襟。獨妙絕倫。故無等等。
問。若言有真有妄。是法相宗。若言無真無妄。是破相宗。今論法性宗。云何立真立妄。又說非真非妄。
答。今宗鏡所論。非是法相立有。亦非破相歸空。但約性宗圓教。以明正理。即以真如不變。不礙隨緣。是其圓義。若法相宗。一向說有真有妄。若破相宗。一向說非真非妄。此二門各著一邊。俱可思議。今此圓宗。前空有二門俱存。又不違礙。此乃不可思議。若定說有無二門。皆可思議。今以不染而染。則不變隨緣。染而不染。則隨緣不變。實不可以有無思。亦不可為真妄惑。斯乃不思議之宗趣。非情識之所知。今假設文義對治。只為破其邪執。若情虛則智絕。病差則藥消。能窮始末之由。方洞圓常之旨。
唯亡言絕想。可會斯玄。於隨緣門。初即迷真起妄。後乃悟妄即真。於迷悟中。似分終始。約不變門。妄自本空。誰論前後。真俗無性。凡聖但名。譬如迷繩作蛇。疑杌為鬼。真諦非有。世諦非無。二諦相成。不墮邪見。是以俗諦不得不有。有常自空。真諦不得不空。空恆徹有。今時學者。多迷空有二門。盡成偏見。唯尚一切不立。拂跡歸空。於相違差別義中。全無智眼。既不辯惑。何以釋疑。故云涅槃心易得。差別智難明。若能空有門中。雙遮雙照。真俗諦內。不即不離。方可弘法為人。紹隆覺位。
問。真妄二心。行相各異。如何融會得入法性之圓宗。
答。但了妄念無生。即是真心不動。此不動之外。更無毫釐法可得。
所以古師廣釋真妄交徹之義云。夫真妄者。若約三性。圓成是真。遍計為妄。依他起性。通真通妄。淨分同真。染分為妄。約遍計為妄者。情有即是理無。妄徹真也。理無即是情有。真徹妄也。若染分依他為妄者。緣生無性。妄徹真也。無性緣成。真徹妄也。若約隨俗說真妄者。真妄本虛。則居然交徹。真妄皆真。則本來一味。故知真妄常交徹。亦不壞真妄之相。則該妄之真。真非真而湛寂。徹真之妄。妄非妄而雲興。如水該波而非水。濕性凝停。波徹水而非波。洪濤淘湧。則不存不泯。性相歷然。一一融通。重重交徹。無障無閡。體用相收。入宗鏡中。自然法爾。故先德云。然其真妄所以交徹者。不離一心。故《禪原集》云。謂一切凡聖根本。悉是一法界心。性覺寶光。各各圓滿。本不名諸佛。亦不名眾生。祇以此心靈妙自在。不守自性。隨迷悟之緣。成凡聖之事。又雖隨緣。而不失自性。常非虛妄。常無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遂名真如。故此一心。常具二門。未曾暫闕。祇隨緣門中。凡聖無定。謂本來未曾覺悟。故說煩惱無始。若修證即煩惱斷盡。故說有終。然實無別始覺。亦無不覺。畢竟平等。
《大智度論》云。菩薩云何觀心念處。菩薩觀內外心。是內心有三相。生住滅。作是念。是心無所從來。滅亦無所至。但從內外因緣和合生。是心無有定實相。亦無實生住滅。亦不過去未來現在世中。是心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是心亦無性無相。亦無生者。無使生者。外有種種種雜六塵因緣。內有顛倒心想生滅相續。故彊名為心。如是心中。實心相不可得。是心性不生不滅。常是淨相。客煩惱相著故。名為不淨心。心不自知。何以故。是心心相空故。是心本末無有實法。是心與諸法無合無散。亦無前際後際中際。無色無形無對。但顛倒虛誑生。是心空。無我無我所。無常無實。是名隨順心觀知心相無生。入無生法中。何以故。是心無生無性無相。智者能知。智者雖觀是心生滅相。亦不得實生滅法。不分別垢淨。而得心清淨。以是心清淨故。不為客塵煩惱所染。如是等觀內心。觀外心。觀內外心亦如是。故知法本不有。因心故生。離憶想而無法可成。除分別而無塵可現。又反觀憶想分別。畢竟無生。從三際求。求之不見。向十方覓。覓之無蹤。既無能起之心。亦無所滅之跡。起滅俱離。所離亦空。心境豁然。名為見道。於見道中。相待之真妄自融。對治之能所皆絕。能所盡處。自然成佛。如《華嚴論》云。此經云以少方便。疾得菩提。不同權教菩薩。同有為故。立能證所證也。一念之間。無有能所。能所盡處。名為正覺。亦不同小乘。滅能所也。了能所本無動故。此乃任法性故。動寂皆平。為本智非動寂故。妄謂為動。愚夫不了。棄動而求寂。為大苦也。故《維摩經》云。五受陰洞達空。為苦義。為小乘有忻厭故。即苦生。
問。如上所說。真妄二心。但是文理會歸。何方便門。得親見性。
答。妄息心空。真知自現。若作計校。轉益妄心。但妙悟之時。諸緣自絕。如古佛悟道頌云。因星見悟。悟罷非星。不逐於物。不是無情。又《寶藏論》云。非有非空。萬物之宗。非空非有。萬物之母。出之無方。入之無所。包含萬有。而不為事。應化萬端。而不為主。道性如是。豈可度量。見性之時。自然披露。所以古偈云。妄息寂則生。寂生知則現。知生寂已捨。了了唯真見。
如學人問黃檗和尚。祇如目前虛空。可不是境。豈無指境見心。
答。什麼心向境上見。設爾得見。元來祇是照境心。如人以鏡照面。縱得眉目分明。元來祇是影像。何關汝事。
問。若不因照。如何得見。
答。若涉因。常須假物。有什麼了時。汝不見道。撒手似君無一物。徒勞謾說數千般。
問。他若識了。照時亦無物。
師答。若是無物。更何處得照。汝莫開眼寱語。復云。百種多知。不如無求。乃第一道人。
夫宗鏡本懷。但論其道。設備陳文義。為廣被群機。同此指南。終無別旨。切不可依文失其宗趣。若悟其道。則可以承紹。可以傳衣。
又古人云。此事似空不空。似有不有。隱隱常見。只是求其處所不可得。是以若定空則歸斷見。若實有則落常情。若有處所則成其境。故知此事非心所測。非智所知。故先聖悟道頌云。有無去來心永息。內外中間都總無。欲見如來真佛處。但看石羊生得駒。如此妙達之後。道尚不存。豈可更論知解。會不會之妄想乎。如古德偈云。勸君學道莫貪求。萬事無心道合頭。無心始體無心道。體得無心道也休。
問。覺體不遷。假名有異。凡聖既等。眾生何不覺知。若言不迷。教中云何說有迷悟。
答。只為因本覺真心。而起不覺。因不覺。故成始覺。如因地而倒。因方故迷。又因地而起。因方故悟。則覺時雖悟。悟處常空。不覺似迷。迷時本寂。是以迷悟一際。情想自分。為有虛妄之心。還施虛妄之藥。經云。佛言。我說三乘十二分教。如空拳誑小兒。是事不知。號曰無明。祖師偈云。如來一切法。除我一切心。我無一切心。何須一切法。故知己眼若開。真明自發。所治之迷悟見病既亡。能治之權實法藥自廢。夫悟此法者。非假他智與異術也。或直見者。如開藏取寶。剖蚌得珠。光發襟懷。影含法界。如融大師頌云。瞎狗吠茅叢。盲人唱賊虎。循聲故致迷。良由目無睹。若得心開照理之時。諸見皆絕。不見佛法是。不見世法非。以自性中。言思道斷故。
如《起信鈔》云。離言說相。豈可以言談。離心緣相。豈可以心度。實謂心言路絕。唯證相應耳。且夫凡言說者。從覺觀生。是共相和合而起。分別者因意識生。是計度比量而起。以要言之。皆因不覺。教觀隨生。若無不覺之心。一切諸法。悉無自相可說。除方便門而為開示。究竟指歸無言之道。故論云。若離不覺之心。則無真覺自相可說。以覺對不覺說。共相而轉。若無不覺。覺無自相。如獨掌不鳴。思之可見。乃至染淨諸法。悉亦如是。皆相待有。畢無自體可說。如離長何有短。離高何有低。若入宗鏡中。自然絕待。
問。不覺妄心。元無自體。若覺悟妄心起時。無有初相。則全成真覺。此真覺相。為復隨妄俱遣。為當始終建立。
答。因妄說真。真無自相。從真起妄。妄體本虛。妄既歸空。真亦不立。《起信論》云。不覺義者。謂從無始來。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不覺心起而有妄念。自無實相。不離本覺。猶如迷人。依方故迷。迷無自相。不離於方。眾生亦爾依於覺故。而有不覺妄念迷生。然彼不覺。自無實相。不離本覺。復待不覺以說真覺。不覺既無。真覺亦遣。此則明真覺之名。待於妄想。若離不覺。即無真覺自相可說。是明所說真覺。必待不覺。若不相待。即無自他。待他而有。亦無自相。自相既無。何有他相。是顯諸法無所得義。論云。當知一切染法淨法。皆悉相待。無有自相可說。《大智度論》云。若世諦如毫釐許有實者。第一義諦亦應有實。此之謂也。又凡立真妄。皆是隨他意語。化門中收。若頓見性人。誰論斯事。如今不直悟一心者。皆為邪曲。設外求佛果者。皆不為正。如寒山子詩云。邪道不用行。行之轉辛苦。不用求佛果。識取心王主。是知若見有法可求。有道可行。皆失心王自宗之義。若直入宗鏡。萬事休息。凡聖情盡。安樂妙常。離此起心。皆成疲苦。
問。真諦不謬。本覺非虛。云何同妄。一時俱遣。
答。因迷立覺。說妄標真。皆徇機宜。各無自體。約世俗有。依實諦無。但除相待之名。非滅一靈之性。性唯絕待。事有對治。遣蕩為破執情。建立為除斷見。苦行伏諸外道。神通化彼愚癡。三昧降眾天魔。空觀祛其相縛。見苦斷集。為對增上慢人。證滅修真。皆成戲論之者。盡是權智。引入斯宗。則無一法可興。無一法可遣。四魔不能減。大覺不能增。旋心而義理全消。會旨而名言自絕。
問。既云真心絕跡。理出有無。云何教中。廣說無生無相之旨。
答。一心之門。微妙難究。功德周備。事理圓通。知解罕窮。分別不及。目為無相。實無有法可稱無相之名。銘作無生。亦無有法以顯無生之理。發菩提心論云。菩薩觀一切善不善。我無我。實不實。空不空。世諦真諦。正定邪定。有為無為。有漏無漏。黑法白法。生死涅槃。如法界性。一相無相。此中無法可名無相。亦無有法以為無相。是則名為一切法印。不可壞印。於是印中。亦無印相。是名真實智慧。釋曰。一切法印者。以此心印印一切法。楷定真實。不可壞印者。一切有無內外等法。不能破壞故。於此印中。亦無印相者。萬法皆空。亦無所印。所印之法既無。能印之智非有。如是通達。名為真實智慧。
問。若一切法。即心自性。云何又說性亦非性。
答。即心自性。此是表詮。由一切法無性故。即我心之實性。性亦非性者。此是遮詮。若能超遮表之文詮。泯即離之情執。方為見性。已眼圓明。如今若要頓悟自心。開佛知見。但了自性遍一切處。凡有見聞。皆從心現。心外無有一毫釐法而有體性。各各不相知。各各不相到。何者。以是一法。故無法可相知相到。若有二法。即相往來。以知若凡若聖。若境若智。皆同一性。所謂無性。此無性之旨。是得道之宗。如《華嚴經》偈云。諸法無作用。亦無有體性。是故彼一切。各各不相知。釋曰。果從因生。果無體性。因由果立。因無體性。因無體性。何有感果之用。果無體性。豈有酬因之能。又互相待。故無力也。以他為自。故無體也。是故體用俱無。所以一切法。各各不相知也。
《肇論》云。夫人之所謂動者。以昔物不至今。故曰動而非靜。我之所謂靜者。亦以昔物不至今。故曰靜而非動。動而非靜。以其不來。靜而非動。以其不去。然則所造未嘗異。所見未嘗同。逆之所謂塞。順之所謂通。苟得其道。復何滯哉。傷夫人情之惑久矣。目對真而莫覺。既知往物而不來。而謂今物而可往。往物既不來。今物何可往。何則。求向物於向。於向未嘗無。責向物於今。於今未嘗有。於今未嘗有。以明物不來。於向未嘗無。故知物不去。覆而求今。今亦不往。是謂昔物自在昔。不從今以至昔。今物自在今。不從昔以至今。既無往返之微聯。又何物而可動乎。釋云。昔物自在昔。今物自在今。如紅顏自在童子之身。白首自處老年之體。所以云。人則謂少壯同體。百齡一質。徒知年往。不覺形隨。世人雖知歲月在於往古。豈覺當時之貌。亦隨年在於昔時。則童子不至老年。老年不至童子。剎那不相知。念念不相待。豈得少壯同體。百齡一質耶。又年往形亦往。此是遷義。即此遷中有不遷也。往年在往時。往形在往日。是謂不遷。而人乃謂往日之人。遷至今日。是謂惑矣。又昔自在昔。何須遷至今。今自在今。何須遷至昔。故論云。是以言往不必往。古今常存。以其不動。稱去不必去。謂不從今至古。以其不來。經中言遷。未必即遷。以古在古。以今在今故也。所以言無常者。防人之常執。言常住者。防人之斷執。言雖乖而理不異。語雖反而真不遷。不可隨方便有無之言。迷一心不遷之性。
人則求古於今。謂其不住。吾則求今於古。知其不去。今若至古。古應有今。古若至今。今應有古。今而無古。以知不來。古而無今。以知不去。若古不至今。今不至古。事各性住。有何物而可去來。《大涅槃經》云。人命不停。過於山水。夫無常有二。一者敗壞無常。二者念念無常。人只知壞滅無常。而不覺念念無常。論云若動而靜。似去而留。經說無常速疾。猶似流動。據理雖則無常。前後不相往來。故如靜也。雖則念念謝往。古今各性而住。當處自寂。故如留也。又雖說古今各性而住。當處自寂。而宛然念念不住。前後相續也。則非常非斷。非動非靜。見物性之原也。
若能見法是心。隨緣了性。無一法從外而入。無一法從內而生。無一法和合而有。無一法自然而成。如是。則尚不見一微毫住相。寧觀萬法去來。斯乃徹底明宗。透峰見性。心心常合道。念念不違宗。去住同時。古今一貫。故《法華經》云。我觀久遠。猶若今日。《維摩經》云。法無去來。常不住故。若了此無所住之真心。不變異之妙性。方究竟明不遷矣。已上論中。借世相之古今。寄明不遷。同入真實。是以時因法立。法自本無。所依之法體猶空。能依之古今奚有。若假方隅而辯法。因指見月而無妨。或徇方便而迷真。執解違宗而反誤。
御錄宗鏡大綱卷二
御錄宗鏡大綱卷三
問。無性理同。是何宗攝。
答。法性宗攝。如古師云。法性有體。是法相宗義。事上無體。是法性宗義。
問。若一切法實無性者。不得教意之人。恐成斷見。
答。若有性故。一法不成。以無性故。諸緣並立。於無性中。有無俱不可得。豈成斷常之見耶。如《大般若經》云。佛言善現。善哉善哉。如是如是。如汝所說。於一切法。皆以無性為自性。於自性中。有性無性俱不可得。不應於此執有無性。故知既不可執有。亦不可執無。以自性中。無有無故。所說有無之法。皆是破執入法之方便。故先德云。用無所得為方便者。有二。一以無所得。導前隨相。則涉有不迷於空。為入有方便。二假無得以入有。不存無得。即無得亦是方便。此為入空之方便。是以無得相空。無作人空。無際性空。此三相盡。法界理現。故菩薩不壞空而常有。染淨之法宛然。不礙有而常空。一真之道恆現。如是雙照。方入甚深。
如《寶聚經》中。佛告迦葉。有者是一邊。無者是一邊。如是等彼內地界。及外地界。皆無二義。諸佛如來。實慧證知。得成正覺。無二一相。所謂無相。是以先德云。謂諸宗計。多說但空自性。不空於法。如法相宗。但無遍計。非無依他。今既無性緣生故有。有體即空。緣生無性故空。空而常有。要互交徹。方是真空妙有。又約緣起法。有二。一無相如空。則蕩盡無有。是相空。二無自性如幻。則業果恆不失。即性空。以相空。故萬法體虛。了無所得。以性空。故不壞業道。因果歷然。以此性相二空。方立真空之理。是則非初中後際。終始宛然。無能造作人。報應非失。故知無性理成。法眼圓照。更無一法。有實根由。今更引證廣明。成就宗鏡。夫真俗二諦。一切諸法。不出空有。空有之法。皆從緣生。緣生之法。本無自體。依心所現。悉皆無性。以緣生。故無性。以無性。故緣生。以此緣性二門。萬法一際平等。是以《華嚴記廣釋》云。謂緣生故有。是有義。無性故空。是空義。二義是空有所以。謂無性故有。是有所以。緣生故空。是空所以。所以即是因緣。謂何以無性。得成空義。由從緣生。所以無性。是故緣生。是無性空之所以也。何以緣生。得為有義。特由無定性故。方始從緣而成幻有。是故無性。是有所以。若將四句總望空有。則皆名所以。故云緣生故名有。緣生故名空。無性故名有。無性故名空。良以諸法。起必從緣。從緣有故。必無自性。由無性故。所以從緣。緣有性無。更無二法。而約幻有萬類差殊。故名俗諦。無性一味。故名真諦。無性緣生故空者。並離斷見。謂定有則著常。定無則著斷。今緣生故空。非是空無。無性故空。亦非定無。定無者。一向無物。如龜毛兔角。今但從緣生無性。故非定無。無性緣生故有者。並非常見。常見之有有。是定性有。今從緣有。非定性有。況由無性有。豈定有耶。從緣無性。如幻化人。非無幻化人。幻化非真故。亦云幻有。亦名妙有。以非有為有。故名妙有。又幻有即是不有有。《大品經》云。諸法無所有。如是有故。非有非不有。名為中道。是幻有義。真空是不空空者。謂不空與空。無障礙故。是故非空非不空。名為中道。是真空義。《菴提遮女經》偈云。嗚呼真大德。不知實空義。色無有自性。豈非如空也。空若自有空。則不容眾色。空不自空故。眾色從是生。
復有四義。一。真空必盡幻有。是無性故空義。二。真空必成幻有。是無性故有義。三。幻有必覆真空。是緣生故有義。四。幻有必不礙真空。是緣生故空義。然此空有。二而不二。須知四義。兩處名異。一。真空必盡幻有。是真空上空義。二。真空必成幻有。是真空上不空義。三。幻有必覆真空。是幻有上有義。四。幻有必不礙真空。是幻有上非有義。又須知有非有。空非空。今此空有無礙。即是非空非有無礙。舉一全收。若以真同俗。唯一幻有。若融俗同真。唯一真空。空有無二。為雙照之中道。非空非有無二。為雙遮之中道。遮照一時。存泯無礙。故云離相離性。無障無礙。無分別法門。以幻有為相。真空為性。又空有皆相。非空非有為性。又別顯為相。總融為性。今互奪雙融。並皆離也。無分別法。但約智說。唯無分別智。方究其原。可謂難思妙旨。非情所知。故云性海無涯。眾德以之繁廣。緣生不測。多門由是圓通。莫不迴轉萬差。卷舒之形隨智。鎔融一際。開合之勢從心。照不失機。縱差別而恆順。用非乖體。雖一味而常通。
《肇論》云。本無。實相。法性。性空。緣會。一義耳。何則。一切諸法。緣會而生。緣會而生。則未生無有。未生無有。緣離則滅。如其真有。有則無滅。以此而推。故知雖今現有。有而性常自空。性常自空。故謂之性空。性空故。故曰法性。法性如是。故曰實相。實相自無。非推之使無。故名本無。言不有不無者。不如有見常見之有。邪見斷見之無耳。若以有為有。則以無為無。有既不有。則無無也。夫不存無以觀法者。可謂識法實相矣。是以聖人乘真心以理順。則無滯而不通。審一氣以觀化。故所遇而順適。無滯而不通故。能混雜致淳。所遇而順適故。則觸物而一。如此則萬像雖殊。而不能自異。不能自異故。知像非真像。像非真像。則雖像而非像。然則物我同根。是非一氣。潛微幽隱。殆非群情之所盡。故知若乘真心而體物。則何物而不歸。齊一氣以觀時。則何時而不會。何時而不會。則知觸境之無生。何物而不歸。則見物性之自虛矣。若任情所照。曷能盡其幽旨乎。若不悟宗。難逃見跡。纔入此宗。自然融即。謂先明其起處。知自心生。既從心生。則萬法從緣。皆無體性。必無心外法。能與心為緣。悉是自心生。還與心為相。但論空有。則廣明諸法。何者。以空有管一切法故。此空有二門。亦是理事二門。亦是性相二門。亦是體用二門。亦是真俗二門。乃至總別同異。成壞理量。權實卷舒。正助修性遮照等。或相資相攝。相是相非。相遍相成。相害相奪。相即相在。相覆相違。一一如是。各各融通。今以一心無性之門。一時收盡。名義雙絕。境觀俱融。契旨忘言。咸歸宗鏡。是以須明行相名義差別。方能以體性融通。若不先橫豎鋪舒。後何以一門卷攝。如上微細剖析。廣照空有二門。可謂得萬法之根由。窮諸緣之起盡。此有無二法。迷倒所由。九十六種之邪師。因茲而起。六十二見之利使。從此而生。菩薩尚未盡其原。凡夫安能究其旨。所以《寶性論》云。空亂意菩薩。於此真空妙有。猶有三疑。一疑空滅色。取斷滅空。二疑空異色。取色外空。三疑空是物。取空為有。《大智度論》偈云。有無二見滅無餘。諸法實相佛所說。《淨名經》云。有無二見。無復餘習。又偈云。說法不有亦不無。以因緣故諸法生。何者。若時機因緣執有。則說空門。若時機因緣著空。遂談有教。為破有。故不存空。因治空。故不立有。故說有而不有。言空而不空。破立一際。遮照同時。
故知真空難解。應須妙得指歸。若隨空有之文。皆墮邪見。
如《無生義》云。經言持心如虛空者。非是斷空。由有妙神。即有妙識思慮。《華嚴經性起品》。作十種譬喻。明法身佛有心。大師言。雖有妙神。神性不生。與如一體。譬如凌還是水。與水一體。水亦有凌性。若無凌性者。寒結凌則不現。如中亦有妙神性同。如清淨則現。不淨不復可見。乃至如師主姓傅。傅姓。身內覓不得。身外覓不得。中間覓不得。當知傅姓是空。而非是斷空之空。以傅姓中。含有諸男女故。言性空異於虛空。佛性是空。諸佛法身不空。
如上空有二門。約廣其義用。遂說存泯開合。若破其情執。乃說即離有無。設當見性證會之時。智解俱絕。如《泯絕無寄觀》云。謂此所觀真空。不可言即色不即色。亦不可言即空不即空。一切皆不可。不可亦不可。此語亦不受。迥絕無寄。非言所及。非解所到。是謂行境。何以故。生心動念。即乖法體。失正念故。乃至若不洞明前解。無以躡成此行。若不解此行法。絕於前解。無以成其正解。若守解不捨。無以入茲正行。是故行由解成。行起解絕。古釋云。空若即色者。聖應同凡見妄色。凡應同聖見真空。又應無二諦。空若不即色者。見色外空。無由成於聖智。又應凡聖永別。聖不從凡得故。又色若即空者。凡迷見色。應同聖智見空。又亦失於二諦。色不即空者。凡夫見色應不迷。又所見色。長隔真空。應永不成聖。生心動念。即乖法體。失正念故者。真空理性。本自如然。但以迷之。動念執相。所以若言即與不即。皆落是非。瞥掛有無。即非正念。故云纔有是非。紛然失心。
問。凡涉有無。皆成邪念。若關能所。悉墮有知。如何是無念而知。
答。瑞草生嘉運。林華結早春。
問。修行契悟。法乃塵沙。云何獨立一心為宗。而稱絕妙。
答。若不了心宗。皆成迷倒。觸途成壅。若不得唯心之訣。正信無由得成。纔得斯宗。千門自闢。道不待求而頓現。行弗假修而自圓。所以真覺大師歌云。是以禪門了卻心。頓入無生慈忍力。以此無生一門。一成一切成。乃至三身四智。八解六通。無漏無為。普賢萬行。悉於無生一時圓滿。
《寶藏論》云。其為也形。其寂也冥。本淨非瑩。法爾天成。光超日月。德越太清。萬物無作。一切無名。轉變天地。自在縱橫。恆沙而用。混沌而成。誰聞不喜。誰聞不驚。如何以無價之寶。隱於陰入之坑。是以體之即妙即神。顯無價之寶。迷之成粗成昧。墮陰入之坑。遍覽圓詮。釋之莫盡。仰唯諸聖。讚之靡窮。可謂入道玄關。成佛妙訣。乃至凡聖因果。行位進修。不離此心而得成辦。契同心性。何德不收。以一切法。隨所依住。皆於一心頓圓滿故。如斯之事。豈非絕待之妙耶。
如《還原觀》云。一塵出生無盡遍。一塵之內。即理即事。即人即法。即依即正。即染即淨。即因即果。即同即異。即彼即此。即一即多。即廣即狹。即情即非情。即三身。法身。報身。化身。即十身。菩提身。願身。化身。力身。莊嚴身。威勢身。意生身。福身。法身。智身。何以故。理事無礙。法如是故。十身互作。自在用故。唯普眼之境界也。經頌云。一切法門無盡海。同會一法道場中。如是次第展轉成。此無礙人方得悟。
問。據其所說。則一塵之上。理無不顯。事無不融。文無不釋。義無不通。今時修學之徒。云何曉悟。達於塵處。頓決群疑。且於一塵之上。何者是染。云何名淨。何者名真。若為稱俗。何者名生死。何者是涅槃。云何名煩惱。云何是菩提。何者名小乘法。云何名大乘法。請垂開決。聞所未聞。
答。大智圓明。睹纖毫而觀性海。真原朗現。一塵之處以眺全身。萬法顯必同時。一際理無前後。何以故。由此一塵虛相。能翳於真。即是染也。由塵相空無所有。即淨也。由於塵性本體同如。即是真也。由此塵相緣生幻有。即俗也。由於塵相念念遷變。即是生死也。由觀塵生滅相盡。空無有實。即涅槃也。由塵相大小。皆是妄心分別。即煩惱也。由塵體本空。緣慮自盡。即菩提也。由塵相體無遍計。即小乘法也。由塵性無生無滅。依他似有。即大乘法也。如是略說。若具言之。假使一切眾生懷疑各異。一時同問如來。如來唯以一個塵字而為解釋。宜深思之。經頌云。一切法門無盡海。一言演說盡無餘。依此義理。故名一塵出生無盡遍也。所言即者。現今平等故。此一心法門。如鏡頓現。不待次第。如印頓成。更無前後。一見一切見。一聞一切聞。不俟推尋。若待了達而成。皆為權漸。若能觀於心性之一。則是一道甚深。即正道之一。是唯一之一。千佛同徹。今古不易之一道也。又名大佛頂首楞嚴王。具足萬行。十方如來一門超出。妙莊嚴路。若諦了之。一切在我。升沉去住。任意隨緣。示聖現凡。出生入死。變化難測。運無作之神通。隱顯同時。闡如幻之三昧。是非冥合。逆順同歸。語默卷舒。常順一真之道。治生產業。不違實相之門。運用施為。念念而未離法界。行住坐臥。步步而常在其中。若不信之人。對面千里。
問。此宗所悟。還有師否。
答。此是自覺聖智。無師智。自然智。之所證處。不從他悟。自證之時。法從心現。不從外來。故無師契。而能自得阿耨菩提。
問。若言無師自證者。即墮自然之計。執從他解者。仍涉因緣之門。且大道之性。非是自然。亦非因緣。云何開示而乖道體。
答。為破他求。故說須自證。為執自解。故從他印可。若當親省之時。迷悟悉空。自他俱絕。非限量之所及。豈言論之能詮。何以故。離一切限量分別故。明知說自說他。言得言失者。若約聖教。則是隨世語言。破執方便。若依意解。盡是限量分別。不出情塵。但不執教以徇情。則方見性而達道。
問。初心學人。悟入此宗。信解圓通有何勝力。
答。若正解圓明。決定信入。有超劫之功。獲頓成之力。雖在生死。常入涅槃。恆處塵勞。長居淨剎。現具肉眼。而開慧眼之光明。匪易凡心。便同佛心之知見。則煩惱塵勞。不待斷而自滅。菩提妙果。弗假修而自圓。乃至等冤親。和諍論。齊凡聖。泯自他。一去來。印同異。融延促。混中邊。世出世間不可稱。不可量。不可說不可說之力。莫能過者。亦名佛力。亦名般若力。亦名大乘力。亦名法力。亦名無住力。所以先德釋云。無住力持者。則大劫不離一念。有剎那成佛之功。頓截苦輪之力。
《金光明經疏》云。如日光能照天下。不能照道理。心智之光明。能發智照理。故心是光。若心癡闇。體則憔悴。心有智光。膚色充澤。故云般若大故色大。般若淨故色淨。即是明也。知一切法無一切法為明。是以若於宗鏡纔有信入。便生圓解。能發真正菩提心。更無過上。是無等等心。是最勝心。是最實心。止觀云。發此心者。能翻一一塵勞門。即是八萬四千諸三昧門。無明轉。即變為明。如融冰成水。更非遠物。不餘處來。但一念心。普皆具足。如如意珠。非有寶。非無寶。若謂無者。即妄語。若謂有者。即邪見。不可以心知。不可以言辯。眾生於此不思議不縛法中。而思想作縛。於無脫法中。而求於脫。是故起大慈悲。興四弘誓。拔兩苦。世間苦。出世間苦。 與兩樂。世間樂。出世間樂。 故名非縛非脫。真正菩提心。
若一發此心。功德無際。念念圓滿十波羅蜜。施。戒。忍。進。禪。慧。方。願。力。智。故《淨名經》云。維摩詰言。然汝等。便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是即具足。今宗鏡。正為開示此心。一一搜窮。重重引證。普為一切法界含生。凡有心者。願皆信受。纔得信入。法爾自然發此無上菩提之心。便坐道場。行同體大悲。起無緣慈化。是以十方諸佛。讚了此心能發菩提者功德無盡。
此論開發信入。功德無邊。若但見聞。設不信樂。尚種善根。無空過者。如《華嚴經》云。佛子。譬如丈夫。食少金剛。終竟不消。要穿其身。出在於外。何以故。金剛不與肉身雜穢而同止故。於如來所。種少善根。亦復如是。要穿一切有為諸行煩惱身過。到於無為究竟智處。何以故。此少善根。不與有為諸行煩惱而共住故。佛子。假使乾草。積同須彌。投火於中。如芥子許。必皆燒盡。何以故。火能燒故。於如來所。種少善根。亦復如是。必能燒盡一切煩惱。究竟得於無餘涅槃。何以故。此少善根。性究竟故。
所以《華嚴初發心功德品》頌云。菩薩發心功德量。億劫稱揚不可盡。又頌云。所說種種眾譬喻。無有能及菩提心。以諸三世人中尊。皆從發心而得生。又經云。初發心即是佛故。悉與三世諸如來等。若起一普賢行時。即遍一切行。一切位。一切德。一切法。一切處。一切時。一切因。一切果。窮盡法界。具足一切。猶如帝網。
是以此宗鏡錄中。並是稱性而談。約本而說。因果皆實。理事俱真。以是圓滿之宗。普門之法。見普法故。名為普眼。普法者。一具一切。一一稱性。同時具足。眼外無法。乃稱普眼。亦名普眼經。遂令見聞之人。皆同性得。以此性無盡。則所益何窮。可示後賢。同繼斯種。所以《如來藏經》中。校量功德。恆沙寶臺供養所不能及。以七寶是限量之財。供養乃有為之福。若持此經者。則一乘常住之寶。真如無盡之福。如法界比微塵。豈可校量乎。
所以《仁王經》云。能起一念清淨信者。是人超過百劫千劫。無量無邊恆河沙劫一切苦難。不生惡趣。不久當得無上菩提。是以了心無作。即悟業空。觀業空時。名為得道。其道若現。何智不明。心智明時。於行住坐臥。四威儀中。法爾能現自利利他之力。故《法華經》偈云。佛子住此地。則是佛受用。常在於其中。經行及坐臥。
問。目心為鏡。有何證文。
答。《大乘起信論》云。覺體相者。有四種大義。與虛空等。猶如淨鏡。一。如實空鏡。二。因熏習鏡。三。法出離鏡。四。緣熏習鏡。如是四種。本覺大義遍一切眾生界。一切二乘界。一切菩薩界。一切如來界中。無不住處。無不照處。無不通處。無不至處。具足圓滿。
又一空鏡。離一切外物之體。二不空鏡。謂體不無。能現萬像。三淨鏡。謂已磨治。離塵垢故。四受用鏡。謂置之高堂。須者受用。前二自性淨。後二離垢淨。又初二就因隱時說。後二就果顯時說。又前二約空不空。後二約體用。如《佛地經》云。復次妙生大圓鏡智者。如依圓鏡。眾像影現。如是依止如來智鏡。諸處境識眾像影現。唯以圓鏡為譬喻者。當知圓鏡。如來智鏡。平等平等。是故智鏡。名圓鏡智。如是如來懸圓鏡智。處淨法界。無間斷故。無所動搖。欲令無量無數眾生。觀於染淨。為欲取淨。捨諸染故。
《大涅槃經》云。若能聽受是《大涅槃經》。悉能具知一切方等大乘經典甚深義味。譬如男女。於明淨鏡。見其色像。了了分明。大涅槃鏡。亦復如是。菩薩執之。悉得明見大乘經典甚深之義。又云。何等名為《伊帝目多伽經》。乃至拘那牟尼佛時。名曰法鏡。是知古佛。皆目此為鏡。以教法萬義。真俗萬緣。無不於中顯現故。
三智一心中得。故言明淨鏡。攝一切法。故稱調御佛智藏。故名般若德。是知諸聖皆目心為鏡。妙盡其中矣。《大乘千缽經》云。諦觀心境。照見心性。唯照唯清。唯照唯淨。遍觀十方。廓周法界。朗然寂靜。無有障礙。所以先德云。此真如性。猶如明鏡。萬像悉於中現。又一切萬法有二。一。皆如明鏡含明了性。一心所成故。二。分別所現。如影像故。由初義。故為能現。由後義。故為所現。故一切法互為鏡像。如鏡互照而不壞本相。
又明鏡只照其形。不照其心。只照生滅。不照無生。但照世間。不照出世。有形方照。無形不照。且如心鏡洞該性地。鑒徹心原。遍了無生。廣明真俗。有無俱察。隱顯咸通。優劣懸殊。略齊少喻。
先德云。如大摩尼寶鏡。懸耀太虛。十方色相。悉皆頓現。而此鏡性淨光。無有影像。諸佛法身。亦復如是。澄徹清淨。而無影像。以昔大悲不倦。隨眾生業緣。感應差別。普現一切色身三昧。眾生聞見。無不蒙益。諸佛以無漏金剛心為身。普現一切眾生界。但為煩惱習氣所覆。無體不現。如瓶內淨。燈光不滅。名如來藏。亦名功德藏。亦名無盡藏。諸祖共傳。諸佛清淨自覺聖智。真如妙心。不同世間文字所得。何以故。無礙解脫。是一真法性。不與世間出世間所共故。經云。無比是菩提。不可喻故。若有悟斯真實法性。此人則能了知三世諸佛。及一切眾生。同一法界。本來平等。常恆不變。諸佛一切時中。離觀相故。經偈云。心淨已度諸禪定。是以心淨故。則孤光一照。萬慮全消。如暗室懸燈。重雲見日。如古德偈云。安知一念蒙光處。億劫昏迷滅此時。故云法有應照之能。故況之以鏡。教有可傳之義。故喻之於燈。可謂慧月入懷。靈珠在握。法界洞徹。無不鑒矣。才命論云。心徹寶鏡。注云。夫心以鑒物。庶品不遺。洞徹幽明。同乎寶鏡。又莊子云。至人之心若鏡也。又如世間之鏡。尚照人肝膽。何況靈臺心鏡。而不洞鑒耶。所以昔人云。不遊大海。未睹沃日之奇。不仰太山。靡覿干霄之狀。如未臨宗鏡。焉識自心。恢廓而體納太虛。澄湛而影含萬像。不信入者。莫測高深。故真覺大師歌云。心鏡明。鑒無礙。廓然瑩徹周沙界。萬像森羅影現中。一顆圓光非內外。是故依此《起信論》。四種空鏡義。遂乃廣錄祖教。顯現一心。證成宗鏡。所以論云。有法能起摩訶衍信根者。有法者。謂一心法。若人能解此法。必起廣大信根故。信根既立。即入佛道。以成佛道故。離二現行。云何現行。一者凡夫現行生死。成雜染事。二者二乘現行涅槃。失利樂事。縛脫雖殊。俱迷宗鏡。今成佛道。無二現行。圓證一心。具摩訶衍。以大智故。不住生死。以大悲故。不住涅槃。作一種之光明。為萬途之經濟。
問。宗鏡廣照。萬法同歸。是此鏡義否。
答。若凡若聖。說異說同。皆是鏡中之影像。唯此一鏡。圓極十方。鏡外無法。彼我俱絕。古德云。若言眾生心性。同諸佛心性者。別教也。圓教心性。是一寂光。無彼無此。極十方三世佛及眾生邊際。成一大圓鏡。但是一鏡。無有同異也。佛及眾生。一鏡上像耳。
問。此宗鏡中。如何信入。
答。但不動一心。不住諸法。無能所之證。亡智解之心。則是無信之信。不入之入。人法二空。心境雙寂。故知若有能證。則為有人。若有所證。則為有法。以唯一真法界故。則心外無法。不可以法界更證法界。是以此錄削去浮華。唯談真實。不依名字。直顯心宗。
問。所度之機無量。能度之法無邊。立五行門。聖行。梵行。嬰兒行。病行。天行。
張八教網。頓。漸。秘密。不定。藏。通。別。圓。 何乃以心標宗。能治一切。
答。方便有多門。則遐張八教之網。歸源性無二。乃高峙一心之宗。如千方共治一病。萬義俱顯一心。令不執見徇文。失真法之味。所冀研心究理。得正覺之原。
此一心法門。橫通豎徹。攝盡恆沙之義。故號總持。能為萬法之宗。遂稱無上。若但論事行。失佛本宗。
《釋論》云。持戒為皮。禪定為血。智慧為骨。微妙善心為髓。是以能說此法門者。是徹佛真心施於己髓矣。實乃能治之妙。何病而不痊。巧度之門。何機而不湊。洗除心垢。拔出疑根。言言盡契本心。一一皆含真性。法法是金剛之句。塵塵具秘密之門。如《入法界體性經》云。文殊言。諸法性不壞。是故名金剛句。
《勝天王般若經》云。菩薩摩訶薩。一切境界。無有一法不通達者。修行如是智波羅蜜。二乘外道不能掩蔽。以智觀察。從初發心。至入涅槃。皆悉明了。能以一法知一切境界。一切境界即是一法。何以故。如如一故。不見我能修及所修法。無二無別。自性離故。是名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通達智般若波羅蜜。《思益經》云。網明謂梵天言。是五百比丘從座起者。汝當為作方便。引導其心。入此法門。令得信解。離諸邪見。梵天言。善男子。縱使令去至恆河沙劫。不能得出如此法門。譬如癡人。畏於虛空。捨空而走。在所至處。不離虛空。此諸比丘。亦復如是。雖復遠去。不出空相。不出無相相。不出無作相。又如一人求索虛空。東西馳走。言我欲得空。我欲得空。是人但說虛空名字。而不得空。於空中行。而不見空。此諸比丘。亦復如是。欲求涅槃。行涅槃中。而不得涅槃。所以者何。涅槃者。但有名字。猶如虛空但名字。不可得取。涅槃亦復如是。但有名字而不可得。是知一切不信眾生。邪見外道。徒生厭離。枉自妄求。究竟一心位中。未曾暫出。故《密嚴經》偈云。如飯一粒熟。餘粒即可知。諸法亦如是。知一即知彼。譬如饡酪者。嘗之以指端。如是諸法性。可以一觀察。《楞伽經》偈云。譬如鏡中像。雖見而非有。於妄想鏡中。愚夫見有二。
問。一心平等。理絕偏圓。云何教中。又說諸法異。
答。隨情說異。雖異而同。對執說同。雖同而異。將同破異。將異破同。雖同雖異。非異非同。皆是俯順機宜。善權方便。
《大涅槃經》云。譬如女人。生育一子。嬰孩得病。是女愁惱。求覓良醫。良醫既至。合三種藥。酥乳石蜜。與之令服。因告女人。兒服藥已。且莫與乳。須藥消已。方乃與之。是時女人。即以苦味。用塗其乳。語其兒言。我乳毒塗。不可復觸。其兒渴乏。欲得母乳。聞毒氣便捨遠去。其藥消已。母乃洗乳。喚子與之。是時小兒。雖復渴乏。先聞毒氣。是故不來。母復告言。為汝服藥。故以毒塗。汝藥已消。我已洗竟。汝便可來。飲乳無苦其兒聞已。漸漸還飲。經合譬意。譬無我等。猶如毒塗。說如來藏。如喚子飲。或時說我。或說無我。皆為適機。如彼塗洗。如《義海》云。謂塵事相是異。剋體唯法是無異。只由法體不異。即異義方成。以不失體故。只由塵事差別。即不異義方成。以不壞緣。方言理也。故經云。奇哉世尊。於無異法中。能說諸法異。如森羅雖異。不能自異。虛空雖同。不能自同。以無體故。法法常生。以無用故。塵塵恆寂。皆是世間分別。眾生妄情。於平等法中。自生差別。向無二相處。強立多端。猶若畫師。邈成高下之相狀。或如金匠。鍛出大小之器形。萬法體常虛。但唯自心變。《大莊嚴論》偈云。譬如工畫師。畫平起凹凸。如是虛分別。於無見能所。言善巧畫師。能畫平壁起凹凸相。實無高下。而見高下。不真分別。亦復如是。於平等法界。無二相處。而常見有能所二相。是故不應怖畏。云何不須怖畏。以自心變故。如畫凹凸。由自手畫故。
御錄宗鏡大綱卷三
御錄宗鏡大綱卷四
問。唯一心法。云何教中廣立名字。
答。如來名號。十方不同。般若一法。說種種名。解脫亦爾。多諸名字。故《大般若經》云。如一切法名。唯客所攝。於十方三世。無所從來。無所至去。亦無所住。一切法中無名。名中無一切法。非合非散。但假施設。所以者何。以一切法與名。俱自性空。《大方等大集經》云。爾時佛告陀羅尼自在王菩薩。善男子。第一義者。謂無有諸法。若無諸法。云何說空。無名字法。說為名字。如是名字。亦無住處。名下之法。亦復如是。是以法從心生。名因法立。能生之心無處。所生之法亦然。則心境皆空。俱無處所。論云。心能為一切法作名。若無心。則無一切名字。當知世出世名字。皆從心起。以心隨緣。應物立號。似金作器。隨器得名。則一心不動。執別號而萬法成差。真金匪移。認異名而千器不等。若知法法全心作。器器盡金成。名相不能干。是非焉能惑。又如圓器與方器。名字不同。若生金與熟金。言說有異。推原究體。萬法皆空。但有意言。名義差別。動即八識。凝為一心。得旨忘緣。觸途無寄。如《大涅槃經》云。佛言。善男子。如來所有一切善行。悉為調伏諸眾生故。譬如醫王。所有醫方。悉為療治一切病苦。善男子。如來世尊。為國土故。為時節故。為他語故。為眾生故。為諸根故。於一法中。作二種說。於一名法。說無量名。於一義中。說無量名。於無量義。說無量名。
《華嚴經》頌云。如心諸佛爾。如佛眾生然。心佛與眾生。是三無差別。只是一法。名別理同。何者。覺此無依無住。絕待不思議心不動時。入十信之初。號不動智佛。不覺此絕待真心。不守自性隨緣差別時。名法身流轉五道。號曰眾生。但有迷悟之名。不離一心之體。更有何法而作凡聖名字為差別乎。如《文殊般若經》云。佛言。佛法無上耶。文殊答。無有一法如微塵許名為無上。又經云。如世尊說此法時。無有菩薩得是三昧諸陀羅尼門。亦復無彼諸佛所說語言句義。乃至不說一文字句。無人聽聞。無人得解。無人成佛。如此等法。是實言者。於後末世。五百歲時。此經法門。弘閻浮提。遍行流布。熾然不滅。是真實語。
問。既萬機泯跡。獨朗真心者。云何教中說。此是凡夫法。此是聖人法。
答。以一切法。緣生無性故。不得凡夫法。不得聖人法。以無性緣生故。若真若俗。不相混濫。如云。一切即一。皆同無性。一即一切。因果歷然。雖即歷然。不失無性之理。雖即無性。不壞緣生之道。然又雖但了一心。而於諸法。一一了知。分明無惑。
《輔行記》問云。一心既具十法界因果。但觀於心。何須觀具。
答。一家觀門即天臺止觀。
永異諸說。該攝一切十方三世。若凡若聖一切因果者。良由觀具。具即是假。假即空中。理性雖具。若不觀之。但言觀心。則不稱理。小乘奚嘗不觀心耶。但迷一心具諸法耳。
問。若不觀具。為屬何教。
答。別教示道。從初心來。但云次第生於十界。斷亦次第。故不觀具。或稟通教。即空但理。或稟三藏。寂滅真空。如此等人。何須觀具。何者。藏通但云心生六界。觀有巧拙。即離不同。是故此兩教不須觀具。尚不識具。況識空中。若不爾者。何名發心畢竟二不別。成正覺已。何能現於十界身土。又復學者。縱知內心具三千法。不知我遍彼三千。彼彼三千。互遍亦爾。苟順凡情。生內外見。應照理體。本無四性。自生性。他生性。共生性。無因生性。
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能知此者。依稀識心。《華嚴論》云。以一心大智之印。印無始三世。總在一時。無邊諸法。智印咸遍。以智等諸佛故。以智等眾生心故。以智等諸法故。以智無中邊表裏三世長短近遠故。為智過虛空量故。如世虛空。無所了知。如無分別智虛空。一念而能分別過虛空等法門。是故經頌言。一切虛空猶可量。諸佛說法不可說。又頌云。普光明智等虛空。虛空但空智自在。所以《無量義經》云。無量義者。從一法生。即知一法能生無量義。所謂一心。一一法皆生無量義者。以心遍一切法。一一法無非心故。以略代總。故知略心能含萬法。歷一切教。若境若智。若人若法。隨諸事釋。一一向心為觀。觀慧彌成。如海吞流。似薪益火。以不能深達故。為偏為小。以不能諦觀故。住有住空。是以聲聞。睹斯大事。自鄙無堪。或號泣而聲振大千。或云同共一法中。而不得此事。若菩薩聞茲妙旨。懺悔前非。或云從無量劫來。為無我之所漂流。或言我等歸前。盡是邪見人也。如上所失。皆是不達自心。廣大圓融。能包能遍故。何以能包能遍。以無相故。如太虛無相。不拒諸相發揮。能含十方淨穢國土。所以昔人云。夫萬化非無宗。而宗之者無相。虛相非無契。而契之者無心。內外並冥。緣智俱寂。是故若能如是體道。千萬相應。可謂正法中人。真佛弟子。若違斯旨。妄起有心。悉墮邪修。不入宗鏡。如古德歌云。只為無心學無學。亦復正修於不修。若人不知如此處。不得稱名為比丘。是以若於宗鏡發真。最省心力。《華嚴經》云。以少方便。疾得菩提。古德云。學雖不多。可齊上賢。即斯意矣。
問。理唯一道。事乃萬差。云何但了一心。無邊佛事悉皆圓滿。
答。出世之道。理由心成。處世之門。事由心造。若以唯心之事。一法即一切法。舒之無邊。以唯心之理。一切法即一法。卷之無跡。因卷而說一。此法未曾一。因舒而說多。此法未曾多。非一非多。有而不有。而多而一。無而不無。一多相依。互為本末。
問。心性本淨。寂照無遺。何假智光而為鑒達。
答。心是正因。雖然照了。以客塵煩惱所遮。若無智慧了因。而不能顯。故知萬法無修。策修而至無修。本性雖空。亦由修空而顯空。今宗鏡所錄。深有所以。只為眾生無智不修。而墮愚闇。不照心性。枉陷輪迴。若不得宗鏡之智光。何由顯於心寶。且眾生無漏智性。本自具足。以客塵所蔽。似鏡昏塵。但能知鏡本明。塵即漸盡。客塵盡處。真性朗然。
問。釋迦文佛。開眾生心。成佛知見。達摩初祖。直指人心。見性成佛。若體此一心。云何是成佛之理。
答。一心不動。諸法無性。以無性故。悉皆成佛。《華嚴經》云。佛子。如來成正覺時。於其身中。普見一切眾生成正覺。乃至入涅槃。皆同一性。所謂無性。無何等性。所謂無相性。無盡性。無生性。無滅性。無我性。無非我性。無眾生性。無非眾生性。無菩提性。無法界性。無虛空性。亦復無有成正覺性。知一切法皆無性故。得一切智。大悲相續。救度眾生。佛子。譬如虛空。一切世界。若成若壞。常無增減。何以故。虛空無生故。諸佛菩提。亦復如是。若成正覺。不成正覺。亦無增減。何以故。菩提無相無非相。無一無種種故。佛子。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成等正覺。同於菩提。一相無相。
是知若不自信心佛。求他勝緣。功業雖勤。終非究竟。如《華嚴如來出現品》云。佛子。設有菩薩。於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行六波羅蜜。修習種種菩提分法。若未聞此如來不思議大威德法門。或時聞已。不信不解。不順不入。不得名為真實菩薩。以不能生如來家故。所以諸佛。知一切法。皆無性故。得成就一切智。起同體悲。相續不斷。盡未來際。廣度有情。以一心無性成佛之理。願一切眾生與我無異。知眾生本來一心不動。常合天真。以無性故。不覺隨緣六趣升降。枉受妄苦。虛度輪迴。所以能起大悲。相續度脫。若無此無性之理。則大化不成。善惡凡聖。不可移易。若能如是解悟。則是入不思議方便法門。
志公和尚《生佛不二》科云。眾生與佛不殊。大智不異於愚。何用外求珍寶。身內自有明珠。正道邪道不二。了知凡聖同途。迷悟本無差別。涅槃生死一如。究竟攀緣空寂。推求憶想清虛。無有一法可得。蕭然直入無餘。
真覺大師歌云。雪山肥膩更無雜。純出醍醐我常納。一性圓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現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攝。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同共如來合。一地具足一切地。非色非心非行業。彈指圓成八萬門。剎那滅卻阿鼻業。一切數句非數句。與吾靈覺何交涉。
又東林問云。眾生為迷。諸佛為悟。體雖是一。約用有差。若以眾生通佛。佛亦合迷。若以佛通眾生。眾生合悟。
答。恆以非眾生為眾生。亦以非佛為佛。不礙存而恆奪。不妨壞而常成。隨緣且立眾生之名。豈有眾生可得。約體權施法身之號。寧有諸佛可求。莫不妄徹真原。居一相而恆有。真該妄末。入五道而常空。情談則二界難通。智說乃一如易就。然後雙非雙是。即互壞互成。見諸佛於眾生身。觀眾生於諸佛體。故云六道之道。離善之惡。離惡之善。二乘之道。離漏之無漏。菩薩之道。離邊之中。諸佛之道。無離無至。何以故。一切諸法即是佛道故。所以先德云。夫大道唯心。即心是佛。只依一心而修。即是根本之智。亦是無分別智。即能分別無窮。自具一切智故。不同起心遍計。故知凡有心者。悉皆成佛。以不信故。決定為凡。以明了故。舊來成佛。
問。六祖云。善惡都莫思量。自然得入心體。洞山和尚云。學得佛邊事。猶是錯用心。今何廣論成佛之旨。
答。今宗鏡錄。正論斯義。以心冥性佛。理合真空。豈於心外妄求隨他勝境。如《華嚴記》云。若達真空。尚不造善。豈況惡乎。若邪說空。謂豁達無物。或言無礙。不妨造惡。若真知空。善順於理。恐生動亂。尚不起心慕善。惡背於理。以順妄情。豈當可造。若云無礙不礙造惡。何不無礙不礙修善而斷惡耶。厭修善法。尚恐有著心。恣情造惡。何不懼著。明知邪見惡眾生也。乃至入理觀佛。猶恐起心。更造惡思。特違至理。
問。既博地凡夫。位齊諸佛者。云何不具諸佛神通作用。
答。非是不具。但眾生不知。故華嚴宗云。諸佛證眾生之體。用眾生之用。是以諸佛將眾生心中真如體。相。用三大之因。為法。報。化。三身之果。豈可更論具不具耶。如今若實未薦者。但非生因之所生。唯在了因之所了。《大涅槃經》云。生因者。如泥作瓶。了因者。如燈照物。若智燈纔照。凡聖一如。若意解觀之。真俗似別。然世間多執事相。迷於真理。故《法華經》云。取相凡夫。隨宜為說。《金剛經》云。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所以一切經論。皆破眾生身心事相等執。如《寶藏論》云。經云隨宜說法。意趣難解。雖說種種之乘。皆是權接方便助道法也。然非究竟解脫涅槃。如有人於虛空中。畫作種種色相。及種種音聲。然彼虛空。實無異相。受人變動。故知諸佛化身。及以說法。亦復如是。於實際中。都無一異。夫神中有智。智中有通。通有五種。智有三種。何為五種通。一曰道通。二曰神通。三曰依通。四曰報通。五曰妖通。妖通者。狐狸老變。木石精化。附傍人神。聰慧奇異。此謂妖通。何謂報通。鬼神逆知。諸天變化。中陰了生。神龍隱變。此謂報通。何謂依通。約法而知。緣身而用。乘符往來。藥餌靈變。此謂依通。何謂神通。靜心照物。宿命記持。種種分別。皆隨定力。此謂神通。何謂道通。無心應物。緣化萬有。水月空華。影像無主。此謂道通。何謂三智。一曰真智。二曰內智。三曰外智。何謂外智。謂分別根門。識了塵境。博覽古今。皆通俗事。此名外智。何謂內智。自覺無明。割斷煩惱。心意寂靜。滅無有餘。此名內智。何謂真智。體解無物。本來寂靜。通達無涯。淨穢不二。故名真智。真智道通。不可名目。餘所有者。皆是邪偽。偽則不真。邪則不正。惑亂心生。迷於本性。夫智有邪正。通有真偽。若非法眼精明。難可辯了。是以俗間多信邪偽。少信正真。大教偃行。小乘現用。故知妙理難顯也。龐居士偈云。世人多重金。我愛剎那靜。金多亂人心。靜見真如性。心通法亦通。十八斷行蹤。但自心無礙。何愁神不通。如是解者。方入宗鏡之中。所有施為。皆入律行。自然成辦一切佛事。如《淨名私記》云。得入律行者。如優波離章。是名奉律。是名善解。端坐不用經營辦供養具。而常作佛事心行中求。
但悟一心無礙自在之宗。自然理事融通。真俗交徹。若執事而迷理。永劫沉淪。或悟理而遺事。此非圓證。何者。理事不出自心。性相寧乖一旨。若入宗鏡。頓悟真心。尚無非理非事之文。豈有若理若事之執。但得本之後。亦不廢圓修。如有學人問本淨和尚云。師還修行也無。對云。我修行與汝別。汝先修而後悟。我先悟而後修。是以若先修而後悟。斯則有功之功。功歸生滅。若先悟而後修。此乃無功之功。功不虛棄。所以融大師《信心銘》云。欲得心淨。無心用功。又若具智眼之人。豈得妄生叨濫。況似明目之者。終不墮於溝坑。若盲禪闇證之徒。焉知六即理即。名字即。觀行即。相似即。分證即。究竟即。
狂慧徇文之等。奚識一心。如今但先令圓信無疑。自居觀行之位。古人云。一生可辦。豈虛言哉。切不可迷性徇修。執權害實。棄本逐末。認妄遺真。據世諦之名言。執無始之熏習。將言定旨。立解明宗。一向合塵。背於本覺。如昔人云。妄情牽引何年了。辜負靈臺一點光。又真覺大師歌云。覺即了。不施功。一切有為法不同。住相布施生天福。猶如仰箭射虛空。勢力盡。箭還墜。招得來生不如意。爭似無為實相門。一超直入如來地。但得本。莫愁末。如淨琉璃含寶月。既能解此如意珠。自利利他終不竭。且如世間有福之人。於伏藏內。得摩尼珠。法爾以種種磨治。然後自然雨寶。況悟心得道之者。亦復如是。既入佛位。法爾萬行莊嚴。悲智相續。故知悟道如得珠。豈無磨治莊嚴等事。
問。若不具神變。將何攝化。
答。若純取事相神通。有違真趣。如《輔行記》云。修三昧者。忽發神通。須急棄之。有漏之法。虛妄故也。故《止觀》云。能障般若。何者。種智般若。自具諸法。能泯諸相。未具已來。但安於理。何須事通。若專於通。是則障理。又不唯障理。反受其殃。夫言真實神變者。無非演一乘門。談無生理。一言契道。當生死而證涅槃。目擊明宗。即塵勞而成正覺。剎那而革凡為聖。須臾而變有歸空。如此作用。豈非神變耶。如《維摩經》云。以神通慧。化愚癡眾生。若上上根人。只令觀身實相。觀佛亦然。
又古人云。不改舊時人。只改舊時行履處。設或改形換質。千變萬化。皆是一心所為。乃至神通作用。出沒自在。易小令大。展促為長。豈離一心之內。故知萬事無有不由心者。但證自心。言下成聖。若不識道。具相奚為。故《金剛經》云。若以三十二相見如來者。轉輪聖王。即是如來。又偈云。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古人云。若不達此理。縱然步步腳踏蓮華。亦同魔作。龐居士偈云。色聲求佛道。結果反成魔。若決定取神通勝相作佛者。不唯幻士成聖。乃至天魔外道。妖狐精魅。鬼神龍蜃等。皆悉成佛。彼咸具業報五通。盡能變化故。若不一一以實相勘之。何辨真偽。但先悟宗鏡。法眼圓明。則何理而不通。何事而不徹。一切佛事攝化之門。自然成就。如《華嚴論》云。經云入深禪定。得佛神通者。以心稱理原。無出入體。無靜亂體。無造作性。任理自真。不生不滅。理真智應。性自遍周。三世十方。一時普應。對現色身。隨智應而化群品。而無來往。亦不變化。名佛神通。智無依止。無形無色。體無來去。性自遍周。非三世攝。而能普應三世之法。名曰神通。是故經云。智入三世而無來往。為三世是眾生情所妄立。非實有故。為智體無形無色。不造不作。而應群品。名之為神。圓滿十方。無法不知。無根不識。名之為通。
問。佛稱覺義。覺何等法。
答。無法之法。是名真法。無覺之覺。是名真覺。則妙性無寄。天真朗然。《華嚴經》頌云。佛法不可覺。了此名覺法。諸佛如是修。一法不可得。《無字寶篋經》云。爾時勝思惟菩薩白佛言。何等一法。是如來所證覺知。善男子。無有一法如來所覺。善男子。於法無覺。是如來覺。善男子。一切法不生。而如來證覺。一切法不滅。而如來證覺。是以若有覺乃眾生。無覺同木石。俱非真性。不契無緣。無覺之覺。方齊大旨。無覺故不同眾生。覺故不如木石。則一覺一切覺。無覺無不覺。無覺故慧解寂然。無不覺故虛懷朗鑒。又見心常住。稱之曰覺。一成一切成。一覺一切覺。言窮慮絕。不壞假名。故云始成正覺。
問。初發心時。便成正覺者。云何復說後心菩提。
答。十方諸佛。唯為一大事出現於世。皆令眾生。於自心中。開此知見。若立種種差別。是眾生知見。若融歸一道。是二乘知見。若一亦非一。是菩薩知見。若佛知見者。當一念心開之時。如千日並照。不俟更言。即是祖師西來。即是諸佛普現。故云念念釋迦出世。步步彌勒下生。何處於自心外。別求祖佛。則知眾生佛智。本自具足。若欲起心別求。即成遍計之性。故六祖云。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觀照。不假文字。若如是者。何用更立文字。今為未知者。假以文字指歸。令見自性。若發明時。即是豁然還得本心。於本心中。無法不了。故云悟無念法者。萬法盡通。悟無念法者。見諸佛境界。是知若入無念法門。成佛不出剎那之際。若起心求道。徒勞神於塵劫之中。
問。即心成佛者。為即真心。為即妄心。
答。唯即真心。悟心真故。成大覺義。故稱為佛。
問。若即真心。有何勝義。若即妄心。成何過咎。
答。畢竟空門。理無聯跡。分別之道。事有開遮。妄心者。從能所生。因分別起。發浮根之暫用。成對境之妄知。若離前塵。此心無體。因境起照。境滅照亡。隨念生塵。念空塵謝。若將此影事而為佛身。既為虛妄之因。只成斷滅之果。真心者。湛然寂照。非從境生。含虛任緣。未嘗作意。明明不昧。了了常知。舒之無蹤。卷之無跡。如澄潭瑩野。明鏡懸空。萬像森羅。豁然虛鑒。不出不入。非有非無。斯則千聖冥歸。萬靈交會。信之者。徹大道之原底。體之者。成常住之法身。祖佛同指此心而成於佛。亦名天真佛。法身佛。性佛。如如佛。亦非離妄。妄無體故。亦非即真。真非即故。真妄名盡。即離情消。妙圓覺心。方能顯現。又以本具故。方能開示。故云如來正覺心。與眾生分別心。契同無二。為開示悟入之方便。是以若眾生心與諸佛心各異。如何說開。只為契同。方垂方便。如藏中無寶。徒勞掘鑿。只為有寶。不廢人功。但發信心。終當見性。故云我為汝保任此事。終不虛也。所以云。摩尼珠。人不識。如來藏裏親收得。六般神用空不空。一顆圓光色非色。如是的指。何用別求耶。故《心丹訣》云。茫茫天下虛尋覓。未肯迴頭自相識。信師行到無為鄉。始覺從來枉施力。
問。若即真心成佛。妄覺墮凡。則妄念違宗。真心順覺。斯乃真妄有二。體用分離。如何會通圓融一旨。
答。真妄無性。常契一原。豈有二心而互相即。以性淨無染。妄不可得。如幻刀不能斫石。苦霧不能染空。為不了一心之人。所以說即。如台教問云。無明即法性。無復無明。與誰相即。
答。如為不識冰人。指水是冰。指冰是水。但有名字。寧復有二物相即耶。是知時節有異。融結隨緣。濕性常在。未曾變動。乃至即凡即聖。亦復如是。凡聖但名。一體無異故。先德釋華嚴經云。一世界。盡法界亦如是者。知一眼如。一切眼如皆然。舉譬。如一人身有手足。一切人皆有手足。是以不了此一心。皆成二見。若凡夫執著此心。造輪迴業。二乘厭棄此心。求灰斷果。又凡夫無眼。將菩提智照。成煩惱火燒。如大富盲兒。坐寶藏中。舉動罣礙。為寶所傷。二乘將如來四德祕藏常。樂。我。淨。為無常五陰色。受。想。行。識。
謂是賊虎龍蛇。怕怖馳走。縛脫雖殊。取捨俱失。若諦了通達之者。不起不滅。無得無生。了此妄心。念念無體。從何起執。念念自離。不須斷滅。尚不得一。何況二乎。故知諸法順如。證圓成而情無理有。群情違旨。執遍計而情有理無。順常在違。一道而何曾失體。情不乖理。千途而未暫分岐。洞之而情理絕名。了之而順違無地。是以法法盡合無言之道。念念皆歸無得之宗。天真自然。非干造作。如《無言菩薩經》云。爾時舍利弗。謂無言菩薩曰。汝族姓子。不能語言。云何欲問如來義乎。無言曰。一切諸法。悉無文字。亦無言詞。所以者何。一切眾生。皆悉自然。無諸言教。及眾想念。所以若約事備陳。則凡聖無差而差。若就理融即。則生佛差而不差。是以差與不差。俱不離真如之體。如《華嚴演義》云。無差之差者。是圓融上之行布也。差之無差者。是行布上之圓融也。如攬別成總。非離別外而有此總。如是融攝。無法不歸。則三乘非三。五性非五。緣覺。聲聞。菩薩。不定。闡提。如是妙解。方被宗鏡之光。離此見生。悉乖不二之旨。
問。若一切眾生即心是佛者。則諸佛何假三祇百劫方成。
答。此論自證法門。非述化儀方便。如《華嚴論》云。此法門者。是該括始終一際。圓滿無礙。無成無壞。無出無沒。常轉法輪。若人了得此法門者。佛智。自然智。無師智。之所現前。為此法無出沒故。還以自然無出沒智而自能得之。非情繫思量之所能得也。一切權教法門。總在其中。一時而說。為諸權教。不出法界。無三世故。各依自見。無量差殊。此一乘教。是始成正覺時說。若依情。是最初成佛時說。若依智。無始終說。故知成佛說法。不離一念。如《華嚴經》中。毘目仙人。執善財手。即時善財。自見其身。往十方十佛剎微塵數世界中。到十佛剎微塵數諸佛所。見彼佛剎。及其眾會。諸佛相好。種種莊嚴。乃至或經。百千億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劫。乃至時彼仙人。放善財手。善財童子。即自見身。還在本處。是知不動本位之地。而身遍十方。未離一念之中。而時經億劫。本位不動。遠近之剎歷然。一念靡移。延促之時宛爾。不依宗鏡。何以消文。萬法冥歸。終無別旨。
問。無性理同。一時成佛。云何三乘人等。見佛有其差別。
答。隨心感現。影像不同。自業差殊。非佛有異。故《識論》云。境隨業識轉。是故說唯心。又《密跡經》云。一切天人見佛色量。或如黃金白銀。諸雜寶等。乃至或見丈六。乃至百億。無量無邊。遍虛空中。是則名為如來身密。故知隨見不同。跡分多種。不唯見佛。觀法亦然。隨智淺深。法成高下。如《大涅槃經》云。十二因緣。下智觀故。得聲聞菩提。中智觀故。得緣覺菩提。上智觀故。得菩薩菩提。上上智觀故。得佛菩提。
又佛身無依。應機普現。謂色無定色。若金剛之合朱紫。形無定形。猶光影之任修短。相無定相。似明鏡之對妍媸。故隨樂皆見。乃至一身多身。但由眾生分別心起。故無積無從。其猶並安千器。數步而千月不同。一道澄江。萬里而一月孤映。又如三舟共觀。一舟停住。二舟南北。南者。見月千里隨南。北者。見月千里隨北。停舟之者。見月不移。是為此月。不離中流而往南北。設百千共觀。八方各去。則百千月各隨其去。是以情隔即法身成異。心通而玄旨必均。紜紜自他。於佛何預。是以真身寥廓。與法界合其體。包羅無外。與萬化齊其用。窮原莫二。執跡多端。一身多身。經論異說。
如《華嚴演義》問云。佛前唯一普賢。何以一一佛前。各有多耶。
答。含有二義。一緣起相由。正約主伴。兼明即入。謂為主須一。為伴必多。此一者。是即多之一。一切一也。多是全一之多。一一切也。二力用交徹。一有一切。普賢之身。不可思議。略有三類。一隨類身。隨人天等。見不同故。二漸勝身。乘六牙象等。相莊嚴故。三窮盡法界身。帝網重重。無有盡故。此第三身。含前二身。及無盡身。又問。如上所說。則無一處無有普賢。今何不見。釋有三意。一。約機不見。是盲者過。二。不見是見。見虛空身。以虛空不可見。若不見者。真見虛空。三。亦遍不見處故者。明見則不遍。何者。以可見不可見。皆是普賢身。要令可見為身。則普賢身不周萬有。如智不可見。豈非智身耶。明知由有不見之處。方知遍耳。此等三身。何人能見。慧眼方見。非肉眼所見。如是慧眼。無見無不見矣。
御錄宗鏡大綱卷四
御錄宗鏡大綱卷五
問。成佛之理。或云一念。或云三祇。未審定取何文。以印後學。
答。成佛之旨。且非時劫。遲速之教。屬在權宜。故《起信論》明。為勇猛眾生。成佛在於一念。為懈怠者。得果須滿三祇。但形教跡之言。盡成方便。《楞嚴經鈔》云。劫者。是時分義。而有成住壞空。皆由眾生。妄見所感。且妄見動。外感風輪。由愛發故。外感水輪。由堅執心。外感地輪。由研求躁故。外感火輪。由四大故。起六根。起六根故。見六塵。見六塵故。有時分。若了無明根本一念妄心。則知從心所生三界。畢竟無有。且時因境立。境尚本空。時自無體。何須更論劫數多少。但一念斷無明。何假更歷僧祇。是以《首楞嚴經》云。如幻三摩提。彈指超無學。又云。想相為塵。識情為垢。二俱遠離。則汝法眼應時清明。云何不成無上知覺。《圓覺經》云。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故知長短之劫。由一念來。三乘趣果。並是夢中。說悟時事。皆無多劫耳。所以《法華經》演半日為五十小劫。《維摩經》演七日為一劫。又如《涅槃經》云。屠兒廣額。日殺千羊。後發心已。佛言於賢劫中成佛。諸大菩薩。及阿羅漢疑云。我等成佛即遠劫。廣額何故成佛在先。佛言。欲得早成者。即與早。欲得遠成者。即與遠。若頓見真性。即一念成佛。故知利鈍不同。遲速在我。可驗心生法生。心滅法滅矣。以三界無別法。但是一心作。一切境界。皆因動念。念若不生。境本無體。返窮動念。念亦空寂。即知迷時無失。悟時無得。以無住真心。不增減故。
問。即自心成佛者。還立他佛否。若決定不立。則無諸佛之所威神建立。加被護念等。便成斷見。
答。以自心性。遍一切處故。所以若見他佛。即是自佛。不壞自他之境。唯是一心。眾生如像上之模。若除模。既見自佛。亦見他佛。何者。雖見他佛。即是自佛。以自鑄出故。亦不壞他佛。以於彼本質上。雖變起他佛之形。即是自相分故。變與不變。皆是一心。所以因眾生迷悟二心。有見不見自他之理。若約真性。迷悟何從。自他俱泯。以法身無形。無自他相見之相。古德云。迷有二種。一。心外取境。生想違理。故不能見無相之佛。二。取內蘊相。不了性故。不見心佛。悟有二種。一。了一切法。即心自性。性亦非性。情破理現。則見舍那身。稱於法性。無內外也。二。了蘊性相。則見自心之佛。與舍那非一非異。如天帝釋不修天業。宮殿何以隨身。轉輪王不作王因。七寶無由聚集。唯憑自善。外感勝緣。是以《華嚴經》云。佛子。一切如來。同一體性。大智輪中。出生種種智慧光明。佛子。汝等應知。如來於一解脫味。出生無量不可思議種種功德。眾生念言。此是如來神力所造。佛子。此非如來神力所造。佛子。乃至一菩薩。不於佛所曾種善根。能得如來少分智慧。無有是處。但以諸佛威德力故。令諸眾生見佛功德。而佛如來。無有分別。無成無壞。無有作者。亦無作法。佛子。是為如來應正等覺。出現之相。《寶藏論》云。夫所以真一無一。而現不同。或有人念佛佛現。念僧僧現。但彼佛非佛非非佛。而現於佛。乃至非僧非非僧。而現於僧。何以故。彼妄心希望現故。不覺自心所現。聖事緣起。一向為外境界。而有差別。實非佛法僧。而有異也。乃至譬如有人。於大冶邊。自作模樣。方圓自稱。願彼融金。流入我模。以成形像。然則融金。雖成形像。其實融金。非像非非像。而現於像。彼人念佛。亦復如是。大冶金。即喻如來法身。模樣者。即喻眾生希望。念融得佛。故以念佛和合緣生。起種種身相。然彼法身。非相非非相。何謂非相。本無定相。何謂非非相。緣起諸相。然則法身。非現非非現。離性無性。非有非無。非心非意。不可以一切量度也。但彼凡夫隨心而有。即生現佛想。一向謂彼心外有佛。不知自心和合而有。或一向言心外無佛。即為謗正法也。釋曰。何謂非相。本無定相者。以因心所現。外相無體。從心感生。緣盡即滅。何相之有。故云本無定相。何謂非非相。緣起諸相者。既稱無定。但隨緣現。因緣和合。幻相不無。故云緣起諸相。若能不生分別。不執自他。內不執有而取諸蘊。外不執無而謗正法。則開眼合眼。舉足下足。非見非非見。為真見佛矣。
故知三寶。如虛空相。非見聞之所及。則眾生之心佛。度佛心之眾生。若有一法對治。盡成邪見。故六祖云。邪來正度。迷來悟度。愚來智度。惡來善度。如是度者。即是真度。
問。既心外無佛。見佛是心。云何教中。有說化佛來迎。生諸淨剎。
答。法身如來。本無生滅。從真起化。接引迷根。以化即真。真應一際。即不來不去。隨應物心。又化體即真。說無來去。從真流化。現有往還。即不來相而來。不見相而見也。不來而來。似水月之頓呈。不見而見。猶行雲之忽現。
問。如前剖析。理事分明。佛外無心。心外無佛。云何教中更立念佛法門。
答。只為不信自心是佛。向外馳求。若中下根。權令觀佛色身。繫緣粗念。以外顯內。漸悟自心。若是上機。只令觀身實相。觀佛亦然。如《佛藏經》云。見諸法實相。名為見佛。何等名為諸法實相。所謂諸法畢竟空無所有。以是畢竟空無所有法念佛。
舍利弗。隨無所有。無覺無觀。無生無滅。通達是者。名為念佛。
汝念佛時。莫取小想。莫生戲論。莫有分別。何以故。是法皆空。無有體性。不可念一相。所謂無相。是名真實念佛。《華嚴經》頌云。譬如日月住虛空。一切水中皆現影。住於法界無所動。隨心現影亦復然。又頌云。譬如帝青寶。照物皆同色。眾生見佛時。同佛菩提色。釋云。諸佛菩提之色。即眾生心性之光。以心無相故。菩提亦復然。所以文殊頌云。無色無形相。無根無住處。不生不滅故。敬禮無所觀。又頌云。虛空無中邊。諸佛心亦然。心同虛空故。敬禮無所觀。
《婆沙論》中明念實相佛。得上勢力。而不著色法二身。偈云。不貪著色身。法身亦不著。善知一切法。永寂如虛空。勸修者。若人欲得智慧如大海者。於此坐不運神通。悉見諸佛。悉聞所說。悉能受持者。常行三昧。於諸功德。最為第一。此三昧。是諸佛母。佛眼。佛父。無生大悲母。一切諸如來。從此二法生。碎大千地。及草木為塵。一塵為一佛剎。滿爾世界中寶。用布施。其福甚多。不如聞此三昧不驚不畏。況信受持讀誦為人說。況定心修習。如牛乳頃。況能成是三昧。故無量無邊。又《婆沙論》云。劫火官賊怨。毒龍獸眾病。侵是人者。無有是處。此人常為天龍八部諸佛。皆共護念稱讚。
問。夫成佛門。若論修善。則有前後。若是性善。本一心平等。諸佛既有性惡。闡提亦有性善。既同一性。俱合成佛。云何闡提不成佛耶。
答。若言性佛。何人不等。若約修成。闡提未具。台教問。闡提與佛。斷何等善惡。
答。闡提斷修善盡。但性善在。佛斷修惡盡。但性惡在。
問。闡提不斷性善。還能令修善起。佛不斷性惡。還令修惡起耶。
答。闡提不達性善。以不達故。還為善所染。修善得起。廣治諸惡。佛雖不斷性惡。而能達於惡。以達惡故。於惡得自在。故不為惡所染。修惡不得起。故佛永無復惡。以自在故。廣用諸惡法門。化度眾生。終日用之。終日不染。不染。故不起。那得以闡提為例耶。若闡提能達此善惡。則不復名為一闡提也。若依他文明闡提斷善盡。為阿賴耶識所熏。更能起善。阿賴耶。即是無記無明。善惡依持。為一切種子。闡提不斷無記無明。故還生善。佛斷無記無明盡。無所可熏。故惡不復還生。若欲以惡化物。但作神通變現。度眾生耳。
是以善惡諸法。皆以無性為性。此性。即是佛性。即無住本。即法性故。此善惡性。不可斷也。即今推自心性不可得。即無住處。能遍一切處。即善惡性也。性無善惡。能生善惡。善惡可斷。性不可斷。善惡同以心性為性。若斷性惡。則斷心性。性不可斷。所以闡提不斷性善。縱墮三塗。性善不減。性惡不增。直至成佛。性善不增。性惡不減。此性即法身也。猶如明鏡。本無好醜眾像。能現一切好醜眾像。像有增減。明淨光體。不增不減也。鏡本無像。故能現像。佛性無善惡。能現善惡。眾生不得性。但得善惡。為善惡所拘。不得自在也。性善不壞。故地獄發佛界善。性惡不壞。故佛能現六趣惡。又性者。即是善惡等諸法之性。遍十方三世眾生國土等。一切處無有變異。不增不減。能現善惡凡聖垢淨因果等。從性而起。故云性善性惡。若善惡等。即無定相。隨緣搆習。如鏡中像。無體可得。若遇淨緣即善。若因染緣即惡。從修而得。故名修善修惡。若論性善。不唯闡提。若論性惡。不唯諸佛。以是善惡諸法之性故。即一切眾生。皆悉具有。一際平等。若覺了此性。即便成佛。故能示聖現凡。自在無礙。若論修善修惡。於上中下根。即不可定。隨修成之厚薄。任力量之淺深。得世間報而六趣升沉。成出世果而四聖高下。以不了善惡之性。故為善惡業之所拘。而不自在。若見性達道。何道不成。則法法標宗。塵塵契旨。豈唯善惡二法。而得自在耶。
問。三寶如虛空相。非見聞之所及者。教中云何說見道。又稱見佛。
答。約本智發明。假稱名見。非眼所睹。唯證乃知。離見非見。方名真見。《涅槃經》云。菩薩實無所見。無所見者。即無所有。無所有者。則一切法。是以法性無所有。菩薩則無所見。與法理會。假稱為見。實非見也。真性湛然。非是見法。經云。不行見法。諸佛速與受記。則是離斷常二邊。即見自身清淨。見身清淨。即是見佛清淨。乃至見一切法。悉皆清淨。無非是佛。無非是法。以自心性無生。順物遍一切處故。若一微塵不是佛者。則成翳障。不入普眼之門。唯墮能所之見。《大集經》云。梵天問海慧菩薩言。善男子。汝今了了見佛法否。海慧言。佛法非色。不可睹見。汝云何言了了見佛法耶。一切諸法。悉不可見。夫了了者。即是佛法。無有二相。是以來同水月。散若幻雲。見猶夢形。聞如谷響。覺處即現。不從方來。迷處自無。不從此去。如《圓覺經》云。圓覺普照。寂滅無二。於中百千萬億不可說阿僧祇恆河沙諸佛世界。猶如空華。亂起亂滅。《般若假名論》偈云。如來法為身。但應觀法性。法性非所見。然亦不能知。法性者。所謂空性。無生性。此即諸佛第一義身。若見於此。名為見佛。經云。以見空性。名見如來。又法性之處。無有一物可名所知。由是彼智。亦不能知。又經言。大王。一切法性。猶如虛空。等與眾物。為所依止。而其體性。非是有物。亦非無物。能知此中。寂然無知。名為了知。名為知者。隨俗言說。信解無生之福。多於寶施。如有頌言。若人持正法。及發菩提心。不如解於空。十六分之一。是以解第一義空。方成般若。見無生自性。始了圓宗。以真空不壞業果。尊卑宛然。不同但空不該諸有。如《大涅槃經》云。有業有報。不見作者。如是空法。名第一義空。所以見性之時。性本離念。非有念而可除。觀物之際。物本無形。非有物而可遣。故云。離念之智。等虛空界。如《大乘千缽大教王經》云。是時普明菩薩。則證入毘盧遮那如來金剛法藏三昧三摩地。令一切菩薩。及一切有情眾生。同願修持。入此性淨真如法藏三昧真際觀。云何應得修入此觀。菩薩則當觀照心地。覺用心智。唯照心性。細細觀覺。覺照心體。見性無動。證覺不動。即能恆用。用觀體智。見性清淨。性自離念。離念無物。心等虛空。即證聖智。如如聖性。二俱澄寂。空同無體。性體虛靜。則是名為菩薩證入真如法界性印。法藏真際觀門。故知法界性。即眾生心性。眾生心性。即虛空性。故《大智度論》云。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欲住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第一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始空。散空。性空。自相空。諸法空。不可得空。無法空。有法空。無法有法空。當學般若波羅蜜。釋云。內空者。即內法。所謂內六入。眼耳鼻舌身意。眼空無我。無我所等。外空者。即外法。所謂外六入。色聲香味觸法。色空無我。無我所等。內外空者。即內外十二入。十二入中無我。無我所等。空空者。以空破內空。外空。內外空。破是三空。故名為空空。大空者。即十方空。東方無邊。故名為大。亦一切處有。故名為大。第一義空者。第一義名諸法實相。不破不壞故。是諸法實相亦空。何以故。無受無著故。若諸法實相有者。應受應著。以無實故。不受不著。若受若著。即是虛誑。有為空。無為空者。有為法。名因緣和合生。所謂五陰。十二入。十八界等。無為法。名無因緣。常不生不滅。如虛空。
問。有為法。因緣和合生。無自性故空。此則可爾。無為法。非因緣生法。無破無壞。常若虛空。云何空。
答。若除有為。則無無為。有為實相。即是無為。如有為空。無為亦空。以二事不異故。畢竟空者。一切法皆畢竟空。是畢竟空亦空。空無有法故。亦無虛實相待。復次畢竟空者。破一切法。令無遺餘。故名畢竟空。若有少遺餘。不名畢竟空。無始空者。如經中說。佛語諸比丘。眾生無有始。無明覆愛所繫。往來生死。始不可得。破是無始法。故名為無始空。散空者。散名別離相。如諸法和合故有。如車以輻輞。轅轂。眾合為車。若離散各在一處。則失車名。五陰和合因緣。故名為人。若離五陰。人不可得。性空者。諸法性常空。假來相續故。似若不空。譬如水性自冷。假火故熱。止火停久。水則還冷。如經說。眼空無我。無我所。何以故。性自爾耳。自相空者。一切法有二種相。總相。別相。是二相空。故名為相空。總相者。如無常等。別相者。諸法雖皆無常。而各有別相。如地為堅相。火為熱相。一切諸法空者。一切法有好有醜。有內有外。一切法有心生。故名為有。無自體。故空。無所得空者。一切法。乃至無餘涅槃不可得。故名無所得空。無法空。有法空。無法有法空者。無法。名法已滅。是滅無故。名無法空。有法空者。諸法因緣和合生。故有法。實性無故。名有法空。無法有法空者。取無法有法相不可得。是為無法有法空。乃至云。離我我所故空。因緣和合生故空。無常苦空無我。故名為空。始終不可得故空。唯心。故名為空。故知一切萬法。皆從心現。悉無自體。盡稱為空。所以云。若住此十八空門。當學般若。則未嘗有一法。能出我之靈臺智性矣。此十八空。下至有為世間五陰。上至無為第一義諦。收一切法。無不皆空。若不學般若。別尚餘宗。體有而未達有原。窮空而不盡空理。須歸宗鏡。內照發明。則外無一法。更有遺餘矣。又此是如空。非體是空。以真心無礙。映現萬法。如虛空不拒諸相發揮故。於真心中。能現一切。其所現一切。雖依心無體。照見五蘊皆空。然亦不著於空。能興佛事。如《華嚴經》頌云。十方所有諸如來。了達諸法無有餘。雖知一切皆空寂。而不於空起心念。以一莊嚴嚴一切。亦不於法生分別。如是開悟諸群生。一切無性無所觀。
問。法身之理。為復有法成。為復無法成。為復一法成。為復異法成。
答。本覺心宗。法身性地。口欲言而詞喪。心欲緣而慮亡。所以然者。說有則妙體虛玄。談無則道無不在。言生則三界無物。云滅則一體常靈。言一則各任其形。說異則同歸實相。是知不可以稱量。不可以希冀。若開方便。欲曉疑情。則不有不無。非一非異。能超四句。方會一乘。
古德問云。若眾生與諸佛同一心佛性。等有法身。則有二過。一。眾生悉當成佛。則眾生界盡。二。諸菩薩闕利他行。以無所化機故。
答。此所問難。並由妄見眾生界故。妄起此難。《不增不減經》云。大邪見者。見眾生界增。見眾生界減。以不如實知一法界。故於眾生界。起增減見。經意則一切眾生。一時成佛。佛界不增。眾生界不減。故經云。眾生即法身。法身即眾生。眾生法身。義一名異。解云。況眾生界。如虛空界。設如一鳥。飛於虛空。從西向東。經百千年。終不得說東近西遠。何以故。虛空無分劑故。亦不得云總不飛行。以功不虛故。當知此中道理亦爾。非有滅度。令有終盡。非無終盡。有不滅度。故眾生界。甚深廣大。唯是如來智所知境。不可輒以狂心限量斟酌。起增減見。且如虛空界。雖無分劑。不礙鳥飛。類眾生界。雖不可盡。不妨滅度。但不起增減之見。去取之情。則智翼高翔。真空無滯。如《華嚴疏》釋經云。佛智廣大同虛空者。量智則包含而普遍。理智無分別而證入。是以太虛含眾像。眾像不能含太虛。太虛不分別眾像。眾像乃差別太虛。以況我法不能容佛智。佛智乃能容我法。有我法者。分別如來。是如來者。不分別我法。
問。眾生業果。種子現行。積劫所熏。猶如膠漆。云何但了一心。頓斷成佛。
答。若執心境是實。人法不空。徒經萬劫修行。終不證於道果。若頓了無我。深達物虛。則能所俱消。有何不證。猶微塵揚於猛吹。輕舸隨於迅流。只恐不信一心。自生艱阻。若入宗鏡。何往不從。
是以但了一心。自然萬境如幻。何者。以一切諸法。皆從心幻生。心既無形。法何有相。所以高城和尚歌云。說教本窮無相理。廣讀元來不識心。識取心。了取境。識心了境禪河靜。若能了境便識心。萬法都如闥婆影。
御錄宗鏡大綱卷五
御錄宗鏡大綱卷六
夫如上所說。祖教同詮。凡曰有心。皆得成佛。如今現見眾生。何不成佛。
答。若以眾生眼觀。只見眾生界有餘。若以佛眼觀。乃知諸佛界無外。故知無明妄風。鼓心海而易動。本覺真性。睡長夢而難惺。是以《首楞嚴經》云。汝之心靈。一切明了。未曾暫昧。而迷者目擊而不知。
如《法華經》云。於某年月日。以無價寶珠。繫汝衣裏。今故現在。而汝不知。勤苦憂惱。以求自活。甚為癡也。
是知十方諸佛中。無有一佛不信此心成佛。二十八祖內。無有一祖不見此性成祖。如今聞而不成祖佛者。皆為信不及見不諦故。但學其語。不照其心。但執其解。不深其法。經云。信是道原功德母。見即無疑故。但入宗鏡。方悟前非。心光透時。餘瑕自盡。
《涅槃經》云。二十五有有我者。自實名我。所謂一切諸法體實。一切眾生。有如來藏能為佛因。名有佛性。如一切色中。皆有空性。然非獨有情。具如來之正性。一切諸法中。皆有安樂性。所以云。若以肉眼觀。無真不俗。若以法眼觀。無俗不真。又云。法身流轉五道。名曰眾生。但法身即是真如。流轉五道即是隨緣。名曰眾生。是差別義。又由隨緣即不變故。奪差別令體空。則末寂也。由體空差別故。奪不變令隨緣。故本寂也。以全本為末故。本便隱。全末為本故。末便亡也。是則真如隨緣成眾生時。未曾失於真體。故令眾生非眾生也。眾生體空即法身時。未曾無眾生。故令法身非法身也。故二雙絕。二既互絕。則真妄平等。無可異也。故云。隨緣非有之法身。恆不異事而成立。寂滅非無之眾生。常不異真而顯現。故知煩惱即菩提。菩提即煩惱。
《入法界體性經》云。佛問文殊。汝知法界耶。如是。世尊。我知法界即是我界。又問。汝豈不樂法界耶。文殊曰。世尊。我不見有一法非法界者。更何所樂。《持世經》云。若世間法。與出世間法異者。諸佛不出於世也。何者。以覺一切法平等。故名為佛。《大集經》云。諸眾生界及法界。若能平等觀無異。不生分別一二數。是名菩薩不退印。又云。若有菩薩不離凡夫。能知聖法。以凡夫心觀察聖法。
《無生義》云。眾生身中。有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坐寶蓮華。與佛無異。但為煩惱所覆故。未能得用。此是具有佛知見根性。未有知見用。即時猶故愚。乃至譬如小兒。具有大人六根。與大人不異。在其身中。而未能有大人用。至漸長大。復須學問。乃有大人知見力用也。若根性是有。作用豈無。如種子本甘。結果非苦。只恐不知有。自認作凡夫。真性常了然。未曾暫隱覆。如佛言。如來實無秘藏。何以故。如秋滿月。處空顯露。清淨無翳。人皆睹見。故知但是眾生不了。自稱為秘。然雖無秘藏。而有密語。密語難解。唯智能知。
如經云。凡真實法。不捨自相。取於餘相。若捨非正覺。成等正覺。則非真實。正覺者。曾無有時不成正覺。故知一切眾生。皆住覺地。非是捨不覺。而取正覺。則一覺一切覺。常成正覺。無有不覺時。如虛空湛然。無有成壞。若執有成不成。斯屬情見。若以智照。何往不真。念念而常見法身。塵塵而盡成佛國。但以自眼有瞖。妙見不通。違背己靈。沉溺家寶。雖同一性。要以智明。得失在人。精粗任己。故知眾生之識。相續不斷。但由精粗。分其升降耳。
如《華嚴疏》云。一切法有二。一是所迷。謂緣起不實。故如幻。緣成。故無性。二是能迷。遍計無物。故如空。妄計。故無相。又以不覺。故不知有。以不信。故不承當。但起無明。空成倒想。如夜繩不動。疑之為蛇。闇室本空。怖之有鬼。故知本無迷悟。妄有升沉。昔迷悟而似迷。今悟迷而非悟。但以內見自隔。客塵所遮。於體上分遠近之情。向性中立凡聖之量。如《勝思惟梵天所問經》云。梵天問文殊師利。比丘云何親近於佛。答言。梵天。若比丘於諸法中。不見有法。若近若遠。是則名為親近於佛。《大集經》云。不覺一法微相者。乃能了知如來出世。無出之出。即是佛出。是以若不見一法。常見諸佛。則千里同風。若見一法。不見諸佛。則對面胡越。故知背心合境。頓起塵勞。背境合心。圓照法界。何者。心是所依。法是能依。能依從所依起。如水是所依。波是能依。離水無波。離心無法。又心是能生。法是所生。如木能生火。木是能生。火是所生。離木無火。離心無法。故知不即心為道者。如千人排門。無一得入。若了心頓入者。猶一人拔關。能通萬彙。得宗鏡之要者。其斯謂乎。
是知雖有佛性。久翳塵勞。須以止觀熏修。乃得明淨。如貧女得藏中之寶。猶力士見鏡裏之珠。方親悟自心。妙覺圓滿。又如何行於止觀。得契真修。但了能觀之心。所觀之境。各各性離。即妄心自息。此名為止。常作此觀。不失其照。故名為觀。斯則即止即觀。即觀即止。無能所觀。是名止觀。如先德云。法性寂然名止。寂而常照名觀。非能所觀。有其二事。所以《華嚴經》頌云。若有欲知佛境界。當淨其意如虛空。遠離妄想及諸取。令心所向皆無礙。疏釋云。一離妄取。如彼淨空無雲翳故。斯即真止。二觸境無滯。如彼淨空無障礙故。斯即真觀。此觀。不作意以照境。則所照無涯。此止。體性離而息妄。故諸趣皆寂。若斯則不拂不瑩。而自淨矣。無淨之淨。乃冥契法原。不修之修。則闇蹈佛境矣。故知唯一心真智。是我本身。湛然常存。現前明淨。自然以智慧嘴。啄破無明。飛出三界。自在無礙。此時方得見性了然。更有何法而堪比對。
問。諸佛心。遍一切眾生心。能現凡心。眾生身。遍一切諸佛身。能作聖體。為復轉動互遍而成。為當一體。
答。若言轉動。即成造作。若言互遍。則有二心。是以常住一心。猶若虛空之體。凡聖二號。還同空裏之華。青黃起滅雖殊。匪越太虛之性。迷悟升沉有異。未離真覺之原。又如一室千燈。光光涉入。一鏡萬像。影影交羅。非異非同。不來不去。達斯旨者。唯佛洞知。是以萬有即真。無轉變相。
《大智度論》問云。若五陰空無佛。即是邪見。云何菩薩發心求作佛。
答曰。此中言無佛。破著佛想。不言取無佛相。若有佛尚不令取。何況取無佛邪見。又佛常寂滅。無戲論相。若人分別戲論。常寂滅事。是人亦墮邪見。離是有無二邊。處中道。即是諸法實相。諸法實相。即是佛。何以故。得是諸法實相。名為得佛。《大般若經》云。諸菩薩眾。尚不得法。何況非法。尚不得道。何況非道。又云。於生死法。不起不墮。於諸聖道。不離不修。釋云。於生死法不起者。自性常空故。不落離邊。不墮者。不隨流轉故。不落即邊。於諸聖道不離者。性常相應故。不落斷邊。不修者。天真具足故。不落常邊。如清涼疏云。不著一多。能立一切者。不著於有。能安立故。即真俗鎔融。謂世俗幻有之相。相本自空。勝義真空之理。理常自有。有是空有非常有。斯有未曾不空。空是有空非斷空。此空何嘗不有。有空空有。體一名殊。名殊故真俗互乖。迢然不雜。體一故空有相順。冥然不二。一與不一。不即不離。鎔融無礙。菩薩智契其原。所以迥絕無寄。而善修安立。又云。良以事虛攬理。無不理之事。理實應緣。無礙事之理。所以寂而常照。照而常寂。故終日知見而無知見也。乃至菩薩悲智相成。出沒無礙。悲故常行世間。智故不染世法。
問。一切真俗等法。各有理事。通別行相。果報歷然。云何未入斯宗。恐成空見。
答。得本方了末。執末則違宗。若不觀心。法無來處。若但修有為事行。不達自心無為。則迷事失宗。果歸生滅。若體理行事。雙照無違。只恐一向偏修。理事俱失。如《大寶積經》云。假使造寶塔。其數如恆沙。不如剎那頃。思惟於此經。又只為一心是萬行之原。因茲能起同體之悲。無緣之化。如《起信鈔》云。若信一味空理。則欣厭都絕。若信一向法相。則聖凡懸隔。斯皆不能起行修進。今令信一心是凡聖之原。但由迷悟使之有異。是則必能起行修進。望佛果故。是知真心不守自性。隨緣升降。果報歷然。又隨緣不失自性。緣假無實。境智冥寂。所以《起信論》云。所謂雖念諸法自性不生。而復即念因緣和合。善惡之業。苦樂等報。不失不壞。雖念因緣善惡業報。而亦即念性不可得。若云。果報不失。即須具修萬行。若云性不可得。當知唯是一心。且萬行之初。無先五戒。若依事相。報在人天。藏教但證無常。通教空無自性。別教歷別。因果不融。唯圓教觀心。即具法界。所以《大涅槃經》云。雖信別相。不信一體無差別相。名信不具。信不具故。所有禁戒。亦不具足。故所有多聞。亦不具足。何謂信不具。未了一法即一切法。信豈圓耶。何謂戒不具。未知戒性如虛空。戒豈具耶。何謂聞不具。未聞如來常不說法是謂具足多聞。聞豈具耶。若入宗鏡。寧唯戒善。乃至諸佛果德。菩薩萬行。靡有一法而非所被。則念念了知。法法圓滿。且如五戒者。戒從心生。心因戒立。若心不起。為四德萬行之基。若心妄生。作六趣三塗之本。則無善而不攝。無惡而不收。故台教云。此五戒。亦是大乘法門。束此五戒為三乘。即對三無失。身無失。口無失。意無失。
三不護。意不護。身不護。口不護。
三輪不思議化。身業輪。口業輪。意業輪。
三密。身放光。口說法。意入定。
三軌。資成軌。觀照軌。真性軌。
三身。法身。報身。
化身。
三佛性。住自佛性。引出佛性。至得佛性。
三般若。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
三涅槃。性淨涅槃。方便淨涅槃。圓淨涅槃。
三智。一切智。道種智。
一切種智。
三德等。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
無量三法門。橫豎無邊際。與虛空法界等。亦是無盡藏法門。亦是無量義三昧。舉要言之。即是一切佛法也。
問。法身無像。真土如空。皆是一心。無別依正。云何教中廣談身土。
答。只於自心性相。分身土之名。以自心相義名身。自心性義名土。如裕公云。心則諸佛證之以為法身。境則諸佛證之以為淨土。則二皆所證。智為能證。慈恩疏云。
問。淨土以何為體。
答。准《攝論》云。以唯識智為體。為佛及菩薩。唯識智為體。即《金剛般若論》云。智習唯識通。如是取淨土。若《佛地論》。以佛自在無漏心為體。非離佛淨心外。別有實等淨心色也。又云。色等。即是佛淨心所感。離佛自心之外。別無能感。如是假實之色。皆不離佛淨心。即此淨心。能顯假實之色。如《無量壽疏》云。夫樂邦之與苦域。金寶之與泥沙。誠由心分垢淨。見兩土之升沉。行開善惡。睹二方之粗妙。
問。一切身土。八微所成。八微者。即地水火風色香味觸八法。云何唯心而無質礙。
答。執色極微有質礙性。是小乘宗。非通大旨。人水鬼火。豈在異方。毛海芥山。誰論巨細。一塵一識。萬境萬心矣。若迷心而觀色。則通塞宛然。若了色而明心。乃是非絕矣。所以古德云。若知色即空。觀色非耶。若迷色不空。觀色是耶。若知空即色。觀空非耶。若觀空異色。觀空是耶。此乃解惑異途。自分妍醜。何關色空二境以辯邪正耶。若曉此宗途。常色觀而恆正。若迷斯旨趣。雖空觀以恆邪。且夫眾生不了二空。皆為執心色實有。觀心不妙。照境無功。既不解即色明空。又不能微細剖析。罔知粗細色聚。焉窮真妄心原。
又經明一切世間淨穢國土。皆是菩薩行所成。眾生業共感。若娑婆緣熟。即華藏是娑婆。若華藏緣熟。即娑婆是華藏。若無行無感。世界不成。則離心之外。更無一法。
又夫一切諸法。隨緣幻生。體用俱無。隱顯互起。或多中現一。一中現多。若不知起盡之根由。則任運但隨境轉。或隨好境而忻集。或逐惡緣而怖生。若能明了一切凡聖等法。悉是自心境界。以此一印。眾怖潛消。若論大旨。尚不得一淨。何況多門。此乃一心真如。不守自性。隨緣對處。有淺有深。或垢或淨。不可滯理妨事。守一疑諸。迷卷舒之門。起通局之見。雖同一旨。約相差別不無。雖云有異。順體一如不動。何者。若言其一。安養寶方。娑婆丘隴。若言其異。十方佛國。一道清虛。若言其有。無邊淨剎。猶若虛空。若言其無。妙土交羅。如天帝網。所以精超四句。妙出百非。道不可以一言詮。理不可以一義宣故。
問。真心無形。妙體絕相。云何有報化莊嚴等事。
答。諸佛法身如真金。相好似金莊嚴具。以金作具。體用全同。從心現色。性相無二。
如《起信論》問云。若佛法身。無有種種差別色相。云何能現種種諸色。
答。以法身是色實體。故能現種種色。謂從本已來。色心無二。以色本性。即心自性。說名智身。以心本性。即色自性。說名法身。依於法身。一切如來所現色身。遍一切處。無有間斷。十方菩薩。隨所堪任。隨所願樂。見無量受用身。無量莊嚴土。各各差別。不相障礙。無有斷絕。此所現色身。一切眾生心意識不能思量。以是真如自在甚深用故。故知所現一切依正二報。供具莊嚴等無邊佛事。皆從一心而起。如《華嚴經》云。以從波羅蜜所生一切寶蓋。於一切佛境界清淨解所生一切華帳。無生法忍所生一切衣。入金剛法無礙心所生一切鈴網。解一切法如幻心所生一切堅固香。周遍一切佛境界如來座心所生一切佛眾寶妙座。供養佛不懈心所生一切寶幢。解諸法如夢歡喜心所生佛所住一切寶宮殿。無著善根無生善根所生一切寶蓮華雲。一切堅固香雲。一切無邊色華雲。一切種種色妙衣雲。一切無邊清淨栴檀香雲。一切妙莊嚴寶蓋雲。一切燒香雲。一切妙鬘雲。一切清淨莊嚴具雲。皆遍法界。出過諸天供養之具。供養於佛。其諸菩薩一一身。各出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菩薩。皆充滿法界虛空界。其心等於三世諸佛。以從無顛倒法所起。《解深密經》云。爾時曼殊室利白佛言。世尊。如來成等正覺。轉正法輪。入大涅槃。如是三種。當知何相。佛告曼殊室利。善男子。當知此三。皆無二相。謂非成等正覺。非不成等正覺。非轉正法輪。非不轉正法輪。非入大涅槃。非不入大涅槃。何以故。如來法身究竟淨故。如來化身常示現故。釋曰。非成等正覺者。以法身究竟淨故。離常見故。入第一義諦故。非眾生見聞故。非不成等正覺者。以化身常示現故。離斷見故。約世俗諦故。隨機熟有情心見故。然法報雖分。真化一際。又法身普遍有二。一。隨相各別遍。以法身遍在一切大小相中。不壞相故。二。圓融總攝遍。以法身無相。能融一切有相。總攝歸一體故。色身即體之用遍。智身修成。如體之遍。遂則十身布影。散分十剎之中。一體分光。不動一塵之內。色身如日之影。隨現世間。智身似日之光。照臨法界。又佛身諸根。一一相好。皆遍法界。以諸根體同故。若眼為門。諸根相好。及佛剎土。莫不皆是一眼中現。如經云。眾生身中有如來眼如來耳等。以佛法身共眾生性。無別體故。皆從無性而起。起不違真。因法界而生。生不礙事。所以一切諸佛。於一切世界。皆是得菩提處。若以真身。則稱性遍周。若以應身。則隨機普現。所以天親云。廣略相入者。諸佛有二種身。一法性法身。二方便法身。由法性法身故。生方便法身。由方便法身故。顯法性法身。此二種身。異而不可分。一而不可同。是故廣略相入。法身無相故。則能無不相。是故相好莊嚴。即是法身也。法身無知故。則能無不知。是故一切種智。即是真實智慧也。
《肇論》云。用即寂。寂即用。用寂體一。同出而異名。更無無用之寂主於用也。寂用元是一體。同從理出而有異名也。非謂離用之外。別有一寂為用之主也。故云般若之體。非有非無。虛不失照。照不失虛。故曰不動等覺而建立諸法。如鏡鑒像。虛不失照。似日遊空。照不失虛。又不動等覺建立諸法。則寂而常用。不壞緣生而觀實相。則用而常寂。斯乃千差萬用。別相異名。俱同出一真心體矣。所以又云。經稱聖人。無為而無所不為。無為。故雖動而寂。無所不為。故雖寂而動。雖寂而動。故物莫能一。雖動而寂。故物莫能二。物莫能二。故逾動逾寂。物莫能一。故逾寂逾動。法性如是。動寂難量。焉能一其寂而二其動哉。故名不能名。相不能相矣。
《華嚴經》頌云。清淨慈門剎塵數。共生如來一妙相。一一諸相莫不然。是故見者無厭足。《法華經》偈云。深達罪福相。遍照於十方。微妙淨法身。具相三十二。則法身為一切法之印。無有一法出此印文。
如《大寶積經》云。化樂天王白佛言。世尊。彼實際者。遍一切處。無有一法而非實際。世尊。謂菩提者。亦是實際。世尊。何者是菩提。一切法是菩提。離自性故。乃至五無間業亦是菩提。何以故。菩提無自性。五無間業亦無自性。是故無間業亦是菩提。是以了心本性。自體無生。從無生中建立諸法。觀無性之心。說無性之教。隨淨緣而無性成佛。隨染緣而無性為凡。不見纖塵。暫出性空之理。未有一念。能違平等之門。所以《大般若經》偈云。有法不成有法。無法不成無法。有法不成無法。無法不成有法。釋曰。有不成有無不成無者。以一體故。無能成所成。有不成無無不成有者。自既不成。焉能成他。故知各無自體。互不成就。《大集經》云。一切諸法。究竟無生。一切諸法。無性無生。無起無出。是以緣不生因。因不生緣。自性不生自性。他性不生他性。自性不生他性。他性不生自性。是故說一切諸法。自性無生。《勝思惟梵天所問經》云。爾時普華菩薩語舍利弗。汝入滅盡定能聽法耶。答言。善男子。入滅盡定。無有二行而能聽法也。大德舍利弗。汝信諸法。皆是自性滅盡否。答言如是。諸法皆是自性滅盡之相。我信是說。普華曰。若如是者。則舍利弗。常一切時不能聽法。何以故。以一切諸法。常是自性滅盡相。是以諸法本空。但是緣起。緣會則似有。緣散則似無。有無唯是因緣。萬法本無生滅。如真金隨工匠而器成。即金體不變。似虛谷任因緣而響發。與法性無違。如有頌云。如人掘路土。私人造為像。愚人謂像生。智者言路土。後時官欲行。還將像填路。像本無生滅。路亦非新故。是知但是一土。生滅唯是因緣。例如一心萬法。更無前後。何者。掘路成像時。土亦不減。壞像填路時。土亦不增。以不失本土故。如成佛時心亦不增。為凡時心亦不減。以心隨緣時。不失自性故。又像生但是緣生。像滅唯從緣滅。像無自體故。如成佛但是淨緣生。為凡亦是染緣起。凡聖本無生故。是知萬法從緣。皆無自性。本未曾生。今亦無滅。如文殊師利觀幻頌云。此會眾善事。從本未曾為。一切法亦然。悉等於前際。所以正作時無作。以無作者故。當為時不為。以無自性故。任從萬法縱橫。常等未生之際。假使群生出沒。不離無性之宗。
《莊嚴菩提心經》云。佛言。菩提心者。非有非造。離於文字。菩提即是心。心即是眾生。若能如是解。是名菩薩修菩提心。是則心外無菩提。何所求耶。菩提外無心。何所得耶。如《華嚴經》云。知一切法。無相是相。相是無相。無分別是分別。分別是無分別。非有是有。有是非有。無作是作。作是無作。非說是說。說是非說。不可思議。知心與菩提等。知菩提與心等。心及菩提與眾生等。又頌云。雖盡未來際。遍遊諸佛剎。不求此妙法。終不成菩提。故知心法妙故。當體即是。若向外遠求。則失真道。所以善財遍巡諸友。不出娑羅之林。慈氏受一生成佛之功。不離一念無生性海。
問。菩提之道。不可圖度。約一期方便。寧無指示。如何是菩提之相。
答。若約究竟菩提。體常冥寂。如《淨名經》云。寂滅是菩提。離諸相故。若以無相之相。於方便門中。不無顯示。令初發菩提心人。分明無惑故。如先德云。謂寂照無二。為菩提相。猶如明鏡。無心為體。鑒照為用。合為其相。亦即禪宗。即體之用自知。即用之體恆寂。知寂不二。為心之相。又云。理智相攝。以離理無智。離智無理。如珠之明故。以珠是體。明是用。用不離體。體不離用。明不離珠。珠不離明故。
問。即心成佛之宗。曹溪正意。見性達道之旨。靈鷲本懷。如今信不及人。謂不現證。古今悟者。請垂指南。
答。若親見。無一人而非佛。若不信。無一佛而非人。迷則常作佛之眾生。悟則現證眾生之佛。人佛不異。妄見成差。迷悟雖殊。本性恆一。
故云了了識心。惺惺見佛。是佛是心。是心是佛。念念佛心。心心念佛。欲得早成。戒心自律。淨戒律心。淨心即佛。除此心王。更無別佛。欲求萬法。莫染一物。心性雖空。含真體實。入此法門。端坐成佛。如是則十方諸佛。同一法身。若欲念外施功。心外求佛。便落他境。無有得時。遂即前後情生。凡聖緣起。徒經時劫。枉用功夫。所以《華嚴論》云。不如一念緣起無生。超彼三乘權學等見。
《華手經》云。一切法如即是如來。如來即是一切法如。心淨佛現。則云佛來。佛亦不來。心垢不現。即云佛去。佛亦不去。斯即來而非來。去而非去。佛既無來去。心亦不生滅。如是解者。可見真佛矣。故《金剛經》云。若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是人不解我所說義。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則知若人若法。俱不出一如之道。如是通達。六根所對。無非見自性如如佛矣。此以不見為真見。見實為真佛。肇法師云。佛者何也。蓋窮理盡性大覺之稱也。生法師云。以見實為佛。如是則亦名真見道。亦名真供養。
問。如何是真供養。
答。契如理之心。無見佛之想。了自法身。是真供養。《寶積經》云。真供養者。無佛想。無能見佛。何況供養。若供養佛。當供養自身。
問。自身如何供養。
答。若捨己徇塵。是名違背。能迴光反照。隨順真如。境智冥合。是真供養。故《維摩經》云。無前無後。一時供養。此是運無捨無得之意。起一際平等之心。則遍十方供養一切如來。盡法界含靈。一時受潤。如是之供。施莫大焉。所以《寶雨經》云。如理思惟。即是供養一切如來。
問。云何如理思惟。
答。但一切不思惟是真思惟。以頓悟一心。無法可思量故。是以十方諸佛。證心成道。故稱如理。若了自心。能順佛旨。即是供養一切如來。若不依此如理悟心。能隨事施為。心外見佛。設經多劫。皆不成真實供養。為背諸佛指授故。如《華嚴經》頌云。設於念念中。供養無量佛。未知真實法。不名為供養。云何真實法。所謂了心真如無生之旨故。是以《思益經》問云。誰能供養佛。佛言。能通達無生際者。《文殊般若經》云。佛問文殊。汝云何供養佛。答言。世尊。若幻人心數滅。我則供養佛。台教云。供養佛者。只是隨順佛語。今順佛教修三觀心。空觀。假觀。
中觀。即是供養佛。為破五住得解脫故。欲愛住地。色愛住地。無色愛住地。見一切住地。無明住地。即供養法。三諦理和。真諦。俗諦。第一義諦。即供養僧。又眾行心資觀智心。即供養佛。觀智心開發境界。即供養法。境智心和。即供養僧。此是真實供養。亦名法供養。
問。豈無他助之力。發自智照之心。
答。無正無助。非自非他。若以智求。智則成解。解背圓宗。若起照心。照則立境。隨照失旨。皆是影事。不契斯宗。若了真心。自然無心合道。合道則言語道斷。無心則境智俱閒。
所以祖師西來。只為直示眾生。令自知有。頓入凡聖平等真原。如《勝天王般若經》云。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得心微細。作是思惟。世間熾然大火之聚。所謂貪欲火。瞋恚煙。愚癡闇。云何當令一切眾生皆得出離。若能通達諸法平等。名為出離。如實知法。猶如幻相。善觀因緣。而不分別。是以若欲捨劣就勝。厭異忻同。欲令凡聖一倫。垢淨平等者。無有是處。但明宗鏡。萬法自齊。即究竟出離三界火宅義。亦是與諸子同住秘密藏義。如云。若夫以齊而齊不齊者。未齊矣。以齊而齊於齊者。未齊焉。余聞善齊天下者。以不齊而齊天下者也。何須夷嶽實淵。然後方平。續鳧截鶴。於焉始等。故知但了法法皆如。自然平等。則青松綠蕙。不見短長。鵬蜎飛。自忘大小。如《肇論》云。是以經云諸法不異者。豈曰續鳧截鶴。夷嶽盈壑。然後無異哉。誠以不異於異。故雖異而不異耳。乃至經云。般若與諸法。亦不一相。亦不異相。信矣。莊子《南華經》云。長者不為有餘。短者不為不足。故鳧脛雖短。續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則悲。故性長非所斷。性短非所續。以明境智雖異而同。不待同而後同也。若能如上了達同異二門。或諸佛出世不出世。眾生可度不可度。乃至有無高下。皆絕疑矣。若執同則滯寂。若執異則兩分。迷此同異二門。皆智不自在。《金剛辯宗》云。以有鏡故。男女之像於中現。以有法身故。而能處處應現往。只緣鏡中本無像。所以能現男女像。佛身本無身。所以能現一切身。眾生機感。無緣之慈任運能應。若定有身。即為所礙。《肇論》云。佛非天非人。而能天能人耳。故一切菩薩。皆以無所得為方便。能入無量無邊塵勞幻網。以心外無法故。方成無所得慧。若心外有一毫所得。云何成無緣之慈。同體之化。以宗鏡明。故能廣照世間。觀生也。如石女之懷兒。觀住也。若陽焰之翻浪。觀異也。同浮雲之萬變。觀死也。猶狂華之謝空。是以深達無生。知皆無我。空生空滅。幻墜幻升。愍彼愚迷。盲無慧目。遂乃發無能作之智照。開無所捨之檀門。秉自性空之戒心。具無所起之精進。圓無所傷之法忍。修無所住之禪門。了無身而相好莊嚴。達無說而縱橫辯說。遊戲性空之世界。建立水月之道場。陳列如幻之供門。供養影響之善逝。遍習空華之萬行。施為谷響之度門。降伏鏡像之魔軍。大作夢中之佛事。廣度如化之含識。同證寂滅之菩提。
問。絕待真心。本無名相。云何成佛。又作異生。若云隨順世法立此假名。又因何法而得成立。
答。實際理中。本無凡聖可得。以一切眾生。迷無性理。以無性故。不覺起妄。於真空中。妄立名相。故名為凡。了名相空。復稱為聖。凡聖之號。因五法成。猶如幻化。名相非真。且如幻以術成。形因業有。術業俱假。形幻同空。但有迷悟之名。本無凡聖之體。五法者。《瑜伽論》云。一名。二相。三妄想。四正智。五真如。古釋云。名相妄想三法成凡。正智真如成聖。凡夫心惑。不達名相空故。妄計為有。迷有不空。名之為妄。從妄起心。名之為想。正智者。覺知名相本來空寂。以知空故。妄想自息。息妄歸真。顯理分明。正智現前。不立名相。故名正智。即此正智。心性真故。即名真如。故知但是一法。無中執有成凡。達有本空成聖。不唯五法。乃至恆沙。義出無邊。理恆一道。此唯心之道。即是如來行處。步步履法空故。亦是摩訶衍處。念念無所得故。如《持世經》云。一切法是如來行處。如來行處是無行處。故知若了人法二空。見真唯識性。即常在三昧。住真法界矣。
御錄宗鏡大綱卷六
御錄宗鏡大綱卷七
問。此一心宗。成佛之道。還假歷地位修證否。
答。此無住真心。實不可修。不可證。不可得。何以故。非取果。故不可證。非著法。故不可得。非作法。故不可修。以本淨非瑩。法爾天成。若論地位。即在世諦行門。亦不失理。以無位中。論其地位。不可起決定有無之執。經明十地差別。如空中鳥跡。若圓融門。寂滅真如。有何次第。若行布門。對治習氣。升進非無。又染淨階位。皆依世俗名字分別。則似分階降。不壞一心。譬如土銀金等。三種器量雖殊。然一一器中虛空。遍滿平等。無有差別。虛空。即喻一心法身平等之理。諸器。即況根器地位階降不同。道本無差。隨行有異。夫論行解。頓漸不同。現行煩惱有淺深。熏染習氣有厚薄。不可一向。各在當人。業輕則易圓。障深則難斷。只如登八地菩薩。親證無生法忍。觀一切法。如虛空性。此猶是漸證無心。至十地中。尚有二愚。入等覺位。一分無明未盡。猶如微塵。尚須懺悔。又若未自住三摩地中。不信心外無法。如患眼瞖者。不信空中無華。以分別智。解心不亡。但緣他境。未住自地。如《首楞嚴經》云。十方如來。及大菩薩。於其自住三摩地中。見與見緣。并所想相。如虛空華。本無所有。所云大菩薩者。即八地已上。若八地菩薩。尚心外見淨土。以智緣理。不名自住。若十地菩薩。雖心外不見境。猶有色心二習。是以有頌云。唯佛一人持淨戒。其餘並名破戒者。故知若入宗鏡究竟一乘門中。方云持戒。方云見道。且知見有四。一。知而不見。初地至九地。二。見而不知。即十地。三。亦見亦知。唯佛。四。不見不知。地前異生等。若得直下無心。量出虛空之外。又何用更歷階梯。如未頓合無心。一念有異者。直須以佛知見治之。然後五忍明其正修。伏忍。信忍。柔順忍。
無生忍。寂滅忍。
六即揀其叨濫。理即。名字即。觀行即。相似即。分證即。究竟即。
則免墮增上慢。究竟圓滿佛乘。若入宗鏡中。則為普機。菩薩乘不思議乘。依普門法。一位一切位。如善財一生具五位等。皆是普法相收。此普賢機。乃見一切所見。聞一切所聞。即普眼境也。普法相收者。以心外無法。故名為普。一切行位。皆在心中。豈不相收耶。於行布門。似分深淺。
如玄義釋不思議境云。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即百法界。一法界具三十種世間。百法界具三千種世間。此三千在一念心。若無心則已。介爾有心。即具三千。亦不言一心在前。一切法在後。亦不言一切法在前。一心在後。例如八相遷物。八相者。即生住異滅。本四相。隨四相。合成八相。物在相前。物不被遷。相在物前。亦不被遷。前亦不可。後亦不可。只物論相遷。只相遷論物。今心亦如是。若從一心生一切法者。此則是縱。若心一時含一切法者。此即是橫。縱亦不可。橫亦不可。只心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心。故非縱非橫。非一非異。玄妙深絕。非識所識。非言所言。所以稱為不可思議境。意在於此。
又《不思議佛境界經》云。爾時須菩提又問言。大士。汝決定住於何地。為住聲聞地。為住辟支佛地。為住佛地耶。文殊師利菩薩言。大德。汝應知我決定住於一切諸地。須菩提言。大士。汝可亦決定住凡夫地耶。答曰。如是。何以故。一切諸法。及以眾生。其性即是決定正位。我常住此正位。是故我言。決定住於凡夫地也。須菩提又問言。若一切法及以眾生。即是決定正位者。云何建立諸地差別。而言此是凡夫地。此是辟支佛地。此是佛地耶。文殊師利菩薩言。大德。譬如世間。以言說故。於虛空中。建立十方。所謂此是東方。此是南方。乃至此是上方。此是下方。雖虛空無差別。而諸方有如是如是種種差別。此亦如是。如來於一切決定正位中。以善方便立於諸地。所謂此是凡夫地。此是聲聞地。此是辟支佛地。此是菩薩地。此是佛地。雖正位無差別。而諸地有別耳。
是知從有為而至無為。因生忍而成法忍。圓融不壞行布。壞則失全理之事。行布不礙圓融。礙則失全事之理。然雖理事一際。因果同時。生熟之機似分。初後之心不混。直至妙覺。如月圓時。始盡因門。方冥果海。如《華嚴經》云。佛子。譬如乘船。欲入大海。未至於海。多用功力。若至海已。但隨風去。不假人力。以至大海一日所行。比於未至。其未至時。設經百歲亦不能及。佛子。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積集廣大善根資糧。乘大乘船。到菩薩行海。於一念頃。以無功用智。入一切智智境界。本有功用行。經於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所不能及。
問。如上所說。即心即佛之旨。西天此土。祖佛同詮。云何又說非心非佛。
答。即心即佛。是其表詮。直表示其事。令親證自心。了了見性。若非心非佛。是其遮詮。即護過遮非。去疑破執。奪下情見依通。意解妄認之者。以心佛俱不可得故。是以云非心非佛。此乃拂下能心。權立頓教泯絕無寄之門。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故。亦是一機入路。若圓教。即此情盡體露之法。有遮有表。非即非離。體用相收。理事無礙。今時學者。既無智眼。又闕多聞。偏重遮非之詞。不見圓常之理。奴郎莫辯。真偽何分。如棄海存漚。遺金拾礫。掬泡作寶。執石為珠。所以經云。譬如癡賊。棄捨金寶。擔負瓦礫。此之謂也。今當纂集。正為於茲。且心之與佛。皆世間之名。是之與非。乃分別之見。空論妄想。曷得真歸。所以祖師云。若言是心是佛。如牛有角。若言非心非佛。如兔無角。並是對待彊名邊事。若因名召體。豁悟本心。證自真知分明無惑者。終不認名滯體。起有得心。去取全亡。是非頓息。亦不一向離之。妄起絕言之見。亦不一向即之。反墮執指之譏。如《華嚴論》云。滯名即名立。廢說即言生。並是背覺合塵。捨己徇物。若實親省。現證自宗。尚無能證之智心。及所證之妙理。豈況更存能知能解有得有趣之妄想乎。近代或有濫參禪門。不得旨者。相承不信即心即佛之言。判為是教乘所說。未得幽玄。我自有宗門向上事在。唯重非心非佛之說。並是指鹿作馬。期悟遭迷。執影是真。以病為法。只要門風緊峻。問答尖新。發狂慧而守癡禪。迷方便而違宗旨。立格量而據道理。猶入假之金。存規矩而定邊隅。如添水之乳。一向於言語上取辦。意根下依通。都為能所未亡。名相不破。若實見性。心境自虛。匿跡韜光。潛行密用。是因全未悟道。唯逐妄輪迴。起法我見而輕忽上流。恃錯知解。而摧殘初學。毀金口所說之正典。撥圓因助道之修行。斥二乘之菩提。滅人天之善種。但欲作探玄上士。效無礙無修。不知返墮無知。成空見外道。唯觀影跡。莫究圓常。積見不休。徒自疲極。
問。云何頓斷疑心。生於圓信。
答。所以云難信者。如一微塵中有大千經卷。人無信者。實相之理。止在心中。無勞遠覓。近而不識。說之不信。故云難信。是以須具大信。方斷纖疑。此是難解難入之門。難省難知之法。如針鋒上。立無邊身菩薩。將藕孔中絲。懸須彌之山。不思議中不思議。絕玄妙中絕玄妙。所以法華會上身子三請。四眾驚疑。只如五千退席之人。皆有得聖果之者。聞說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開權顯實。直指自心。尚乃懷疑拂席而起。何況末法機劣之人。遮障既深。見惑尤重。情塵尚壅。欲火猶燒。而能荷擔斯大事者歟。是以妙得其門。成佛匪離於當念。若失其旨。修因徒困於多生。唯在信心。別無方便。以是入道之原。功德之母故。所以古聖云。明者德隆於即日。昧者望絕於多生。會旨者山嶽易移。乖宗者錙銖難入。此宗鏡錄。不揀內道外道。利根鈍根。但見聞信入者。皆頓了一心。理事圓足。如《圓覺經》云。譬如大海不讓小流。乃至蚊虻及阿修羅。飲其水者。皆得充滿。良以眾生包性德而為體。約智海以為源。故須開示。所以《般若文殊分》云。若知我性。即知無法。若知無法。即無境界。若無境界。即無所依。若無所依。即無所住。如是開示。如是信入。則是真實句。亦是金剛句。以無虛假。及可破壞故。如《大集經》云。真實句者如一法。一切法亦如是。如一切法。一法亦如是。又云。一眾生心。一切眾生心悉皆平等。名金剛句。是知無有一法可得。名深信堅固。如金剛不可沮壞。無信心中能見佛。若有一法可信。即是邪見。一切不信。方成其信。如《般若經》云。若念一切法。不念般若波羅蜜。不念一切法。則念般若波羅蜜。如是解者。可謂深達實相。善說法要矣。所以云。無一法可得。名深達實相。如《法華經》偈云。於諸過去佛。在世或滅後。若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諸佛本誓願。我所行佛道。普欲令眾生。亦同得此道。未來世諸佛。雖說百千億。無數諸法門。其實為一乘。諸佛兩足尊。知法常無性。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於道場知已。導師方便說。天人所供養。現在十方佛。其數如恆沙。出現於世間。安隱眾生故。亦說如是法。雖示種種道。其實為佛乘。釋曰。本師以出至梵天之舌相。演真實言。放一萬八千之毫光。現希奇瑞。引三世之覺王。同詮此旨。付十方之大士。共顯斯宗。論位是最實之位。言詮乃第一之詮。可謂究竟指歸。真實行處。若但志心讀誦。靈感難思。何況信解悟入。如說修行。供養則福過正遍知。行處則可起如來塔。又如《神力品》偈云。能持是經者。諸佛皆歡喜。是人之功德。無邊無有窮。故知證此一毫之靈智。量逾無盡之太虛。今者與諸有緣信士。親聞正法。復思夙願。微有良因。於末法中。偶斯遺教。既欣遭遇。傍愍未聞。遂乃略出要詮。遍示後學。可謂醍醐之正味。不覺不知。甘露之妙門。不問不信。如斯大失。實可驚心。如《法華經》云。於後末世。有持是經者。於在家出家人中。生大慈心。於非菩薩人中。生大悲心。釋曰。於在家出家四眾之中。生大慈心者。即是示如來一心方便門。慈能與樂。俱令信入。同證大般涅槃四德之樂。於非菩薩人中。生大悲心者。即是外道邪見。不生正信之人。悲能拔其苦。即是示如來一心解脫門。皆令悟解。永拔分段變易二死之苦。此宗鏡錄。於後若遇有緣信心。或曉夜忘疲。精勤披覽。以悟為限。莫告劬勞。是以諸大菩薩。皆思過去波流苦海。作不利益之事。喪無數身。都無利益。又今猶處生死惡業之中。皆是過去世中。妙行不勤故。今者偶斯正典。可謂坐參。但仗三寶威神。諸佛加被。無諸難事。早得心開。普及一切法界含生。皆同此悟。即斯願矣。須知圓宗罕遇。若芥子投於針鋒。正法難聞。猶盲龜值於木孔。若非夙熏乘種。久積善根。焉偶斯文。親得傳受。應須慶幸。荷佛慈恩。所以古人或重教輕財。則輸金若市。或忘身為法。則立雪幽庭。且金是身外之浮財。豈齊至教。命是一期之業報。曷等真詮。是故因聞般若深經以為乘種。遂得乘急。常聆妙音。可以身座肉燈。歸命供養。皮紙骨筆。繕寫受持。又我此宗鏡所錄之文。但為最上根人。唯令佛種不斷。聞於未聞。誓報慈恩。不孤本願。若涉名利。非被此機。古釋華嚴教所被機。五簡非器。一違真。二背正。三乖寶。四狹劣。五守權。
當知不偶斯文。虛功累劫。纔聞此旨。便入圓通。深囑後賢。無失法利。如《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云。佛言。我今演說心地妙法。引導眾生。令入佛智。如是妙法。諸佛如來過無量劫。時乃說之。乃至以是因緣。難見難聞菩提正道。心地法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妙法。一經於耳。須臾之頃。攝念觀心。熏成無上大菩提種。不久當坐菩提樹王。金剛寶座。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若不聞此不思議。廣大威德圓頓法門。何由修行。速證究竟一乘。常樂我淨大涅槃果。以眾生處不定聚中。聞小修小。遇權習權。俱成大失。今所集者。所益弘多。設聞而不修。亦成其種。何況聞思修者。如先德云。如今若要直會。但不取一切相即得。更無別語。佛是自心義。亦名為道。亦云覺義。靈覺之性。亦是心。心即道。道即佛。佛即是禪。禪之一字。非凡所測。若知諸法從心生。即不應執。執即不知。若不見本性。十二分教則為虛設。故知因教明心。何執文義。又教從心生。心由教立。離心無教。離教無心。豈心外別有教而可執乎。所以《唯識疏》云。若頓教門。大不由小起。即無三時前後次第。即《華嚴經》中。說唯一心。是初成道竟最初一說。又云。諸愚夫類從無始來。虛妄分別因緣力故。執離心外。定有真實能取所取。如來大悲。以甘露法授彼令服。斷妄狂心。棄執空有。證真了義。《華嚴》等中。說一切法皆唯有識。所以佛證唯識。說一心經。令依修學。釋云。天親造頌。成立佛經。令諸學者。了知萬法皆不離心。即大乘中道。義理顯矣。是知圓中之信。此信難成。如《起信鈔》問云。此信若言本有。眾生何故沉迷。如其本無。憑何發起。
答。此信本來非有非無。以非有故。眾生沉迷。以非無故。遇緣即起。若言定無。發起何物。若言定有。何假因緣。然上所述。是約迷悟因緣說。若論此信。須不信一切法。乃能成信。亦不是非有非無。何者。以眾生不覺。似迷非迷。真性不沉。故不是非有。以一念復本。似悟非悟。不從新得。故不是非無。故云自心起信。還信自心。
問。一心具實性。凡聖是虛名者。云何作凡之時。熾然繫縛諸有。證聖之日。豁爾解脫真空。乃知不唯但名。的有其事。
答。雖有其事。如同夢中之事。設有其名。皆非得物之名。故知夢覺俱虛。名體雙寂。如《淨名私記》云。法相如是。豈可說乎。若說。則言有一法可得。存法作解。還是生死業。今時只欲令眾生除一切見。此中見無別義。亦無巧釋。如人夜夢。種種所見。比至覺時。總無一物。今亦爾。虛妄夢中。言有萬法。若悟其性。畢竟無一物可得。此中亦無能說能示。亦無能聞能得。是以異生非墮凡夫地。迷處全空。諸佛不證真如門。悟時無得。則不見有一法可斷。無生死所出之門。不見有一法可成。無菩提能入之路。《思益經》云。諸佛出世。不為令眾生出生死入涅槃。但為度生死涅槃之二見耳。是以大雄垂跡。但示正宗。破妄我而顯真我之門。斥情識而歸淨識之道。
問。歸命三寶。是仗他勝緣。云何總歸一心而悉圓通。
答。諸聖以無為而得名。圓修以無作而成行。不分別諸境。是真調伏心。了一切法空。則常在三昧。《超日三昧經》云。知色心空。得佛何難。斯之謂矣。故知一切諸法。未有不由心者。心攝一切。如如意珠。無不具足。且論三寶。所以教中。但云自歸依佛等。終不云歸依於他。故云自性不歸。無所歸處。夫歸者。是還原義。眾生六根。從一心起。既背自原。馳散六塵。今舉命根總攝六情。還歸其本一心之原。故曰歸命一心。即具三寶。三寶只是一心。心性自能覺照即佛寶。心體本自性離名法寶。心體無二即僧寶。入宗鏡中。於剎那間。念念見一心三寶。常現世間。或障重遮深。任經塵劫。終不省信。尚不聞三寶之名。豈遇一真之道。
故知親見佛親聞法人難得。阿難二十年為佛侍者。尚不見佛面。唯觀救世者。輪迴六趣中。又但與緣心聽法。此法亦緣。非得法性。
《廣博嚴淨經》云。若能持此經。具足一切戒。《金剛三昧經》。明悟本覺者。佛言。如是之人。不存二相。雖不出家。不住在家。雖無法服。雖不具戒。能以自心無為自恣而獲聖果。
經云。不求諸法性相因緣。是名正慧。寧外徇文言。彊生知解耶。是知心外見法。盡名外道。故經云。外道樂諸見。若直了自心。則不為諸見所動。如經云。菩薩無所見者。即無所有。無所有者。則一切法。夫言無所見者。非是離一切法。云無所見。即見一切法。而無所見。以無所有。即一切法。一切法。即無所有故。所以經頌云。若能除眼翳。捨離於色想。不見於諸法。則得見如來。
問。萬行唯心。則因心起行。夫道場法。則全在事相而修。云何總攝千途。咸歸一道。
答。我此宗門一乘之妙。唯以一念心照真達俗。成無上覺。名為道場。何者。照真則理無不統。達俗則事無不圓。所以《維摩經》云。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場。成就一切智故。什法師釋云。二乘法以三十四心成道。大乘一念。則確然大悟。具一切智也。肇法師解云。一切智者。智之極也。朗若晨曦。眾冥俱照。澄若靜淵。群像並鑒。無知而無所不知者。其唯一切智乎。何則。夫有心則有封。有封則有疆。封疆既形。則其智有涯。其智有涯。則所照不普。至人無心。無心則無封。無封則無疆。封疆既無。則其智無涯。其智無涯。則所照無際。故以一念一時。必知一切法也。又道場者。實相理遍為場。萬行通證為道。則道無不至。場無不在。若能懷道場於胸中。遺萬累於身外者。雖復形處憒鬧。跡與事鄰。乘動所遊。無非道場也。
《諸法無行經》云。文殊師利言。世尊。一切眾生皆是道場。是不動相。文殊師利。一切法寂滅相。無相。無生相。無所有相。不可取相。是名道場義。《華嚴經》頌云。如是一切人中主。隨其所有諸境界。於一念中皆了悟。而亦不捨菩提行。又經云。一剎那心。覺一切法究竟無餘。是妙菩提。今亦不礙事相道場。以即法恆真。相在無相。理外無事。無相在相。又無相在相。則隱顯同時。相在無相。則空有一際。《悲華經》云。雖修淨土。其心平等。猶如虛空。雖行道場。解了三界。無有異相。斯則行事而不失理。照理而不廢事。事理無礙。其道在中。經云。眾生如。一切法如。如無有生。如無有滅。以此義故。舉足下足不離道場。於念念中常作佛事。故知通達一念。法法周圓。諦了一心。門門具足。則無邊佛事。不出一塵矣。
問。既稱一心一身。云何教中立種種身相。種種法門。
答。斯乃萬化之原。一真之本。隨緣應用。猶如意珠。對物現形。若大圓鏡。是以能包萬像。是大法藏。出生無盡。是無盡藏。妙慧無窮。是大智藏。法法恆如。是如來藏。本性無形。是淨法身。體合真空。是虛空身。相好虛玄。是妙色身。妙辯無窮。是智慧身。隱顯無礙。是應化身。萬行莊嚴。是功德身。念念無滯。是入解脫法門。心心寥廓。是入空寂法門。六根自在。是入無礙法門。一念不生。是入無相法門。又此中旨趣。若相資則唯廣唯大。演之無際。若相攝則唯微唯細。究之無蹤。斯乃離有無而不壞有無。標一異而非一異。則四邊之火莫能燒。百非之垢焉能染。
廬山遠大師云。唯一知性。隨用分多。非全心外。別有諸數。譬如一金作種種器。非是金外別有器體。隨用別分受想行等。各守自相。得言有數。如金與器。非無差別。金器雖別。時無前後。心法如是。若言定一金時。應當無其諸器。若言定別。器應非一金。心法一異。准此可知矣。是以若但指金則失器。壞於世諦。若但指器則失金。隱於真諦。所以性淨隨染。舉體成俗。即生滅門。染性常淨。本來真淨。即真如門。斯則即淨之染。不礙真而恆俗。即染之淨。不破俗而恆真。是故不礙一心。雙存二諦。乃至無量身雲。無量法門。隨義雖分。一心不動。是以眾聖所歸。無非法也。法即心也。是以法能成佛。《大報恩經》云。佛以法為師。《般若經》云。我初成道。觀誰可敬可讚。無過於法。法能成立一切凡聖故。台教云。若觀如來藏心地法門。即是觀如來眼耳鼻舌身意。豁然真發。得見佛性。三智現前。三身具足。故知舒為萬法。卷即一心。一中無量。無量中一。
宗鏡一心之旨。名具足道。是圓頓門。就緣起則無邊。約真性則無二。一多交徹。存泯同時。如法藏法師云。明不二者。若執塵與心為一。遮言不一。以心所現。非無緣故。若執塵為二。遮言不二。以離心外無別塵故。一二無礙現前。方入不二。經頌云。無二智慧中。出人中師子。不著一二法。知無一二故。又云。若以塵唯心現。則外塵都絕。若以心全現塵。則內心都泯。泯者。泯其體外之見。存者。存其全理之事。即泯恆存。即存恆泯。所以一心總含萬有。萬有不異一心。如《起信論》疏云。所謂法者。即眾生心者。出其法體。謂如來藏心。含和合二門。以其在眾生位故。若在佛地。即無和合義。以始覺同本。唯是真如。即當所顯義也。今就隨染眾生位中。故得具其二種門也。次攝一切世出世法者。辯法功能。以其此心。體相無礙。染淨同依。隨流返流。唯轉此心。是故若隨染成於不覺。即攝世間法。不變之本覺。及返染始覺。攝出世間法。此猶約生滅門辯。若約真如門者。即鎔融含攝。染淨不殊。故通攝也。
問。諸總持陀羅尼門。差別句義。數若恆沙。云何但於一心。悉皆開演。
答。離心無說。離說無心。舒則恆沙法門。卷則一心妙旨。微塵經卷。盡大千而未展全文。普眼法門。竭大海而不書一偈。如忉利天鼓。演莫測之真詮。雷音寶林。說無生之妙偈。安養國內。水鳥皆談苦空。華藏海中。雲臺盡敷圓旨。此一心門。是一字中王。亦名一語。亦名一句。《思益經》云。如佛所說。汝等集會。當行二事。若聖說法。若聖默然。何謂說法。何謂默然。答言。若說法不違佛。不違法。不違僧。是名說法。若知法即是佛。離相即是法。無為即是僧。是名聖默然。又善男子。因四念處而有所說。身受心法四念處。
名聖說法。於一切法無所憶念。名聖默然。斯正說時心契法理。即不說耳。明非緘口名不說也。如《入佛境界經》云。佛言。文殊師利。諸佛如來。無有人見。無有人聞。無有人現在供養。無有人未來供養。文殊師利。諸佛如來。不說諸法一。不說諸法多。文殊師利。諸佛如來。不證菩提。諸佛如來。不依一法得名。亦非多法得名。文殊師利。諸佛如來。不見諸法。不聞諸法。不念諸法。不知諸法。不覺諸法。文殊師利。諸佛如來。不說一法。不示諸法。《瓔珞經》云。以一句偈。訓誨八萬四千國邑。《大集經》偈云。無量智者佛真子。數如十方微塵等。於無量劫諮問佛。不盡如來一字義。又云。能以一字入一切法為眾生說。是名般若波羅蜜無涯際。《總持經》云。是般若波羅蜜一語。能答萬億之心。《首楞嚴三昧經》云。文殊言。若人得聞一句之法。即解其中千萬句義。百千萬劫敷演解說。智慧辯才不可窮盡。是名多聞。《大涅槃經》云。若見如來常不說法。是名具足多聞。又云。寧願少聞多解義理。不願多聞於義不了。即是入此宗鏡。一解千從。雖廣引文。只證此義。上根一覽已斷纖疑。中下再披方能具信。對根故爾。非法合然。所以《勝天王般若經》云。佛復告善思惟菩薩言。賢德天子。已於過去無量百千億劫修習陀羅尼門。窮劫說法。亦無終盡。善思惟菩薩白佛言。世尊。何等陀羅尼。佛言。善男子。名眾法不入陀羅尼。善男子。此陀羅尼過諸文字。言不能入。心不能量。內外眾法皆不可得。善男子。無有少法能入此者。故名眾法不入陀羅尼。何以故。此法平等。無有高下。亦無出入。無一文字從外來入。無一字從此法中出。又無一字住此法中。亦無文字共相見者。亦不分別法與非法。是諸文字。說亦不減。不說無增。從本以來。無起造者。無壞滅者。善男子。如文字。心亦如是。如心。一切法亦如是。何以故。法離言語。亦離思量。本無生滅。故無出入。是名眾法不入陀羅尼。若能通達此法門者。辯才無盡。何以故。通達不斷無盡法故。善男子。能入虛空者。則能入此陀羅尼門。《華嚴出現品》云。佛子。菩薩摩訶薩。應知如來音聲。非量非無量。非主非無主。非示非無示。疏釋云。莫窮其邊。故非量。隨機隨時。有聞不聞。故非無量。多緣集。故非有主。純一法界生。故非無主。當體無生。故無能示。巧顯義理。故非無示。
《華嚴演義》云。至聖垂誥。鏡一心之玄極。大士弘闡。燭微言之幽致。雖忘懷於詮旨之域。而浩瀚於文義之海。蓋欲寄象繫之跡。窮無盡之趣矣。故知非言無以立其文。非文無以廣其義。非義無以窮其玄。夫得其玄者。則宗鏡無盡之旨矣。旨既無盡。不說不知。今為未知者言。不為已知者說。脫或諸宗異執。見解差殊。或空有相非。大小各諍。斯乃不窮理本。彊說異同。入宗鏡中。勝負俱息。如析金杖。段段俱金。猶截瓊枝。寸寸是寶。
問。信入此法。還有退者否。
答。信有二種。一。若正信堅固。諦了無疑。理觀分明。乘戒兼急。如此則一生可辦。誰論退耶。二。若依通之信。觀力粗浮。習重境強。遇緣即退。《華嚴疏》云。深心信解常清淨者。信煩惱即菩提。方為常淨。由稱本性而發菩提心。本來是佛。更無所進。如在虛空。退至何所。
問。法唯心說者。云何教立五時。聽分四眾。
答。諸佛無有色聲功德。唯有如如及如如智獨存。凡有見聞。皆是眾生自心影像。則說唯心說。聽唯心聽。離心之外。何處有法。
《寶性論》偈云。天妙法鼓聲。依自業而有。諸佛說法者。眾生自業聞。如妙聲遠離。功用處身心。令一切眾生。離怖得寂靜。佛聲亦如是。離功用身心。令一切眾生。得證寂滅道。故經偈云。一切諸如來。無有說佛法。隨其所應化。而為演說法。
若頓教中。非直心外無佛色等。眾生心內所顯之佛。亦當相空。以唯是識。無別影故。色等性離。無所有故。一切無言。無言亦無故。是故聖教。即是無教之教。如經頌云。如來不出世。亦無有涅槃。
經云。夫說法者。無說無示。其聽法者。無聞無得。
又說聽全收。生佛相在。如一明鏡。師弟同對說聽。以師取之。即是師鏡。弟子取之。是弟子鏡。鏡喻一心。師弟喻生佛。是謂弟子鏡中和尚。為和尚鏡中弟子說法。和尚鏡中弟子。聽弟子鏡中和尚說法。諸有知識。請詳斯喻。此喻猶恐未曉。又如水乳和同一處。而互為能和所和。且順說聽。以能和為說。所和為聽。且將水喻於佛。乳喻眾生。應言乳中之水。和水中之乳。水中之乳。受乳中之水。雖同一味。能所宛然。雖能所宛然。而互相在。相遍相攝。思以准之。又眾生心中佛者。此明眾生稱性普周。而佛不壞相在眾生心內。言為佛心中眾生說法者。此明佛心稱性普周。而眾生不壞相在佛心內也。更無別理。但說聽之異耳。是知一切眾生語言。皆法輪正體。若離眾生言說。即佛無所說。先德云。若離方言。佛則無說。聖人無心。以萬物心為心。聖人無身。亦以萬物身為身。即知聖人無言。亦以萬物言為言矣。
《肇論》云。為莫之大故。乃反於小成。施莫之廣故。乃歸於無名。何謂小成。通百千恆沙之法門。在毛頭之心地。何謂無名。形教遍於三千。無名相之可得。故須宗說雙通。方成師匠。所以經偈云。宗通自修行。說通示未悟。真覺大師云。宗亦通。說亦通。定慧圓明不滯空。宗通是定。說通是慧。則宗說兼暢。定慧雙明。二義相成。闕一不可。
然諸教中。皆說萬法一心。而淺深有異。今約五教。略而辯之。一愚人法聲聞教。假說一心。謂世出世間染淨等法。皆由心造業之所感故。若推徵。則一心之義不成。以立前境。故云假說。二大乘權教。明異熟賴耶以為一心。三界萬法唯識變故。三終教。說如來藏以為一心。識境諸法皆如夢故。四頓教。泯絕染淨以說一心。為破諸數假名故。五圓教。總該萬有以為一心。事理本末無別異故。如上所說。前淺後深。淺不至深。深必該淺。所以宗鏡。雖備引五教一心證明。唯指歸圓教一心。總攝前故。又如鈔云。一心為如來所說法之根本者。蓋緣如來。依此一心而成就故。是則信解行證。皆依此心。從微至著。未嘗離此。若離於心得成佛者。無有是處。離此有說者。皆外道教也。所以《起信論》云。所言法者。謂眾生心。是心則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依於此心。顯示摩訶衍義。
御錄宗鏡大綱卷七
御錄宗鏡大綱卷八
問。從禪定而發慧。因靜慮以證真。何不令息念澄神。冥宗照體。故云禪能洗根情之欲垢。摧結使之高山。滅覺觀之猛風。遮煩惱之毒箭。曷乃廣論總別。說佛說心。惑亂初機。有違正典。
答。夫禪有四種。一。作異計。忻上厭下而修者。是外道禪。二。信正因果。亦以忻厭而修者。是凡夫禪。三。了生空理。證偏真之道而修者。是小乘禪。四。達人法二空而修者。是大乘禪。若背教而唯成闇證。只為己眼不明。守默而但坐癡禪。所以慧心弗朗。徒興邪行。空濫真修。入道之初。教觀須具。執觀門而棄教旨。終成上慢之愚。徇他說而背自心。實招數寶之譙。所以《華嚴》明成就無生之慧。先賴多聞。《佛藏》說速入涅槃之門。皆因聽法。如《佛藏經》頌云。百千啞羊僧。無慧修靜慮。設經百千劫。無一得涅槃。聰敏智慧人。能聽法說法。歛念須臾頃。必速至涅槃。此頌是自利入道也。又經頌云。假使頂戴塵沙劫。身為床座遍三千。若不傳法利眾生。決定無能真報者。斯頌乃利他報恩也。《華嚴》明菩薩證無生慧光。皆因善巧多聞。又聞有助觀起信之功。能圓自行。說有斷疑成佛之力。可以化他。故《華嚴經》頌云。譬如闇中寶。無燈不可見。佛法無人說。雖智不能了。是以說圓頓教。印眾生心。開大施之門。成無邊之益。若不以此示人。雖有利他而不盡善。所益既鮮。用力尤多。若直指自心。全提家寶。如傾囊倒藏。大施無遮。徹果該因。究竟常樂。所以《輔行記》云。若以權法化人。法門雖開。不名傾藏。今於一心開利物門。傾秘密藏。示真實珠。心既不窮。藏亦無量。藏既無量。珠則無邊。含一切法。故名為藏。理體無缺。譬之以珠。是則開示眾生本有覺藏。非餘外來。《維摩經》云。法施會者。無前無後。一時供養一切眾生。是名法施之會。
問。生佛同體。何故苦樂有殊。
答。諸佛悟達法性皆自然。了心原妄想不生。不失正念。我所心滅。故不受生死。即究竟常寂滅。以寂滅故。萬樂自歸。一切眾生迷於真性。不達本心。種種妄想。不得正念。故即憎愛。以憎愛故。心器破壞。即受生死。故諸苦自現。欲知法要。守心第一。若一人不守真心得成佛者。無有是處。故云制心一處。無事不辦。一切萬法。不出自心。八萬法門。三乘位體一切賢聖。論其宗教。莫非自心是本。文句疏云。若尋教跡。跡廣。徒自疲勞。若尋理本。本高。高不可極。日夜數他寶。自無半錢分。但觀己心之高廣。扣無窮之聖應。機成致感。逮得己利。故用觀心釋。當知種種聲教。若微若著。若權若實。皆為佛道而作筌罤。《大經》偈云。粗言及細語。皆歸第一義。此之謂也。
如《大智度論》云譬如治病。苦藥針灸。痛而得差。如有妙藥。名蘇陀扇陀。病人眼見。眾疾皆癒。除病雖同。優劣法異。聲聞菩薩教化度人。亦復如是。苦行頭陀。初中後夜勤心禪觀。苦而得道。聲聞教也。觀諸法相。無縛無解。心得清淨。菩薩教也。是以了心實相。悟在剎那。積行而成。因賒果遠。但有一毫之善。悉隨喜迴向實相之心。乃至四威儀中。觸途成觀。念念契旨。步步入玄。不令一塵而失真智。如箭射地。無不中者。故知信解實相心。入宗鏡內。舉念皆是。無往不真。方順佛所知。不謗三寶。若得實相智慧所蔭。一切萬行悉皆成就。如大鵬影覆其子。令子增長。如今學人。但自直下內了自心。莫疑外境。心若得了。外境皆虛。一法纔通。萬像盡歸心地。一輪有阻。千車悉滯修途。明明而只在自知。念念而無非真實。外粗易鑒。不慮他疑。內密難窮。唯應親證。如龐居士偈云。中人樂寂靜。下士好威儀。菩薩心無礙。同凡凡不知。佛是無相體。何須有相持。但令心了事。遮莫外人疑。如人渴飲水。冷暖自心知。
又若入此宗鏡。諦了自心。無處無方。一切清淨。《甚深大迴向經》云。佛言有三種迴向。何等為三。謂過去空。當來空。現在空。無有迴向者。亦無迴向法。亦無迴向處。菩薩摩訶薩。當作是迴向。作是迴向時。三處皆清淨。以此清淨功德。與一切眾生。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作是迴向者。無有凡夫。及凡夫法。乃至亦無有佛。及向佛者。何以故。法性無緣。不生不滅。無所住故。
此宗鏡錄。是大智所行。上根能受。絕投巖癡狂之見。捨草庵下劣之心。非限量之懷。輒可希冀。持螺何以酌海。折草焉能量天。若遇大機。又不可行於小徑。須依宗鏡。直示本心。如經云。無以穢食置於寶器。無以大海內於牛跡。是知於此生信者。甚為希有。何者。信果佛則易。如十方諸佛。信因佛則難。如現今眾生。故《起信鈔》云。信過去釋迦。當來彌勒等是佛。則為易有。今信眾生心中真如。是凡聖通依。迷之則六趣無窮。悟之則三寶不斷。此為希有。故知萬法歸心。則道全矣。
如庚桑子道全篇云。吾能聽視不用耳目。非易耳目之用。所告者過也。公曰。孰如是。寡人增異矣。其道若何。寡人早願聞之。庚桑子曰。我體合於心。心合於氣。氣合於神。神合於無。其有介然之有。唯然之音。雖遠際八荒之表。邇在眉睫之內。來干我者。吾必盡知之。乃不知為是我七竅手足之覺。五臟六腑心慮之所知。其自知而已矣。何璨注云。心形泯合。神氣冥符。洞然至心。與無同體。然後心彌靜而志彌遠。神愈默而照愈彰。理極而自通。不思而玄覽。非夫至神至聖。其孰能與於此哉。斯乃靈真之要樞。重玄之妙道者也。是以內外指歸。須冥符心體。則洞照無遺矣。遂能和光萬有。體納十方。夫言和者。非有能所二法相順名和。如古德云。凡聖各別。不得名和。心體離念。不得眾生相。法界即我。我即法界名和。《首楞嚴經》云。觀世音菩薩白佛言。世尊。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斯乃能所跡消。真俗冥合。非從事行。因異而同。但了心無自他。萬法自然一體。既與萬法體和。則不共物諍。如《華手經》云。佛告舍利弗。是故菩薩發菩提心。應當觀察是心空相。舍利弗。何等是心。云何空相。舍利弗。心名意識。即是識陰。意入。意界。心空相者。心無心相。亦無作者。何以故。若有作者。則有彼作而此人受。若心自作。則自作自受。舍利弗。是心相空。無有作者。無使作者。若無作者。則無作相。若人戲論是心相者。則與無礙空無相諍。若與無礙空無相諍。是人則與如來共諍。若與如來共諍。當知是人則墜深坑。是知若入宗鏡海中。已攝餘一切法門。登法性山。悉見諸無邊境界。如《大涅槃經》云。譬如有人。在大海浴。當知是人。已用諸河泉池之水。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修習如是金剛三昧。當知已為修習其餘一切三昧。
問。諸佛境界。唯趣不思議一心解脫之門。何謂不思議解脫。
答。以一切法非有而有。有而非有。非定量之所知。故稱不思議。既以非有而有。即不住於無。有而非有。即不住於有。有無不住。即於諸法悉皆解脫。以一切法不出有無故。是知一心解脫之中。無有文字。則無生死。無煩惱。無陰界。無眾生。無憂喜。無苦樂。無繫縛。無往來。無是無非。無得無失。乃至無菩提。無涅槃。無真如。無解脫。以要言之。一切世出世間諸法。悉皆無有。如《首楞嚴經》云。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無漏真淨。云何是中更容他物。
所以《大涅槃經》中。佛說一百句解脫。句句皆云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夫如來者。即一心真如自性中來。故云如來。
如經云。當知解脫。即是如來。如來之性。即是解脫。解脫如來。無二無別。是以如來之性。即眾生性。眾生之性。即一切法性。一切法性。即是心性。以心性遍一切處故。則一切處悉是不思議解脫。以不見自性故。則隨處貪著。著即被縛。若了斯宗。縛脫俱寂。所以云。離即著。著即離。幻化門中生實義。亦無離。亦無著。何處更求無病藥。
是知心解則一切解。與真性而相應。心縛則一切縛。與塵勞而共處。出要之道。於此絕言。方便之門。更無過上。此不思議真性解脫法門。一入全真。真外無法。意消能所。情斷是非。此非誦文法師。湊其智海。闇證禪伯。了此慧燈。唯除真見性人。一乘道種。方能悟入頓了無疑。此圓頓教門。唯一無分別法耳。無有際畔。不涉一多。以即邊而中。故無法可比。以即妄而真。故無法可待。豈更佛法待於佛法。唯一絕待如來法界故。出法界外。無復有法。無所可待。亦無所絕。唯證相應。不在言說。
問。眾生法身。與佛平等。云何不起報化之用耶。
答。雖本平等。隱顯有殊。隱名如來藏。顯名法身。《起信疏》云。但眾生迷自真理。起於妄念。是時真如但現染相。不顯其用。如水為風所擊。但起波瀾。而不能現像。
又鈔釋應化不起者。但以妄染覆之。非謂本覺無此應用。亦非固心抑令不起。斯則過在於妄迷而不知。何關於覺。以本覺常具常熏故。如修竹有龍鳳之音。塵鏡有照膽之用。是知靈臺絕妙。眾生莫知。若暫返照迴光。無有不得之者。如地中求水。礦裡求金。唯慮不肯承當。沉埋心寶。宗鏡委細。意囑於斯。普勸後賢。直須知有。
問。《華嚴經》是圓滿教。所明一法才起。皆有眷屬隨生。今此何故唯論絕待。
答。所言眷屬者。皆是理內眷屬。佛如。眾生如。一如無二如。必無心外法而為主伴。
如《淨名疏》問。華嚴頓教大乘。可得約行明諸法門。此方等經。及小乘教。何得亦約觀行明義。
答。此經既云諸佛解脫。當於眾生心行中求。若不約觀行。豈稱斯文。
故知了義教。不了義教。皆是了義。以唯一心故。所以云。圓機對教。無教不圓。理心涉事。無事非理。又云根羸則法劣。器廣則道圓故。
問。此宗玄奧。性自天真。非生因之所生。唯了因之所了。云何廣述諸有。差別行門。
答。夫妙達殊倫。則法法齊旨。巧通異道。乃物物咸如。夫言了因者。乃是於真心中性德顯了。故名了因。生因者。亦是信心中能生六度萬行。故名生因。生了俱心。理行非外。若不了此。取捨萬端。才入斯宗。自無高下。夫三界之有。是菩提之用。本末相遍。空有融通。豈同豁爾之無。塊然之有。如《大智度論》云。空有二種。一者善空。熾然修一切行。而了性空。二者惡空。恣行惡法。而欲撥令空。今論不可得空。此空不離諸法。諸法不離此空。當知一切法趣空。如瓶處空。十方界空不異瓶空。故十方空皆趣瓶空。《華嚴論》云。若也但修空。無相法身。即於智不能起用。若但一向生想。不見無相法身。即純是有為。又云如是大悲。如是智慧。如是萬行。皆為長養初發心住。初生佛家之智慧大悲。令慣習自在。故時亦不改。法亦不異。智亦不遷。猶如竹葦依舊而成。初生與終。無有粗細。亦如小兒初生而後長為大。無異大也。是知差別行門。皆入畢竟空中。若欲見道修行。無出身心之內。
《華嚴經》頌云。身為正法藏。心為無礙燈。照了諸法空。名曰度眾生。故知身為法聚。無一法出我身田。心為慧光。無一智離我心海。若迷之者。則身為苦聚病原。心作無明怨賊。先須察所治過患之跡。方立能治功德之門。則一切眾生所造過患。莫越身心。若欲對治。唯戒與慧。若修身戒。則戒急而妙行成。若修心慧。則乘急而真性顯。故得乘戒兼急。理行俱圓。正助相資。方入宗鏡。內外朗鑒。一道清虛。
問。道無可修。法無可問。才悟大旨。萬事俱休。故云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又《法華經》云。三藏學者尚不許親近。今示身戒心慧。既違大乘之經教。何成後學之信門。
答。經中所斥三藏學者。即是小乘戒定慧。戒則但持身口。斷四住見一切住地。欲愛住地。色愛住地。無色愛住地。枝葉之病苗。定則形同枯木。絕現外威儀之妙用。慧則唯證偏空。失中道不空之圓理。故稱貧所樂法。墮下劣之乘。為《淨名》所訶。是愚人之法。今此圓宗定慧。尚不同大乘初教無相之空。及大乘別教偏圓之理。豈與三藏灰斷定慧之所論乎。此宗鏡錄戒定慧。乃至一事一行。一一皆入法界。具無邊德。是無盡宗趣性起法門。無礙圓通。實不思議。
如觀和尚云。凡聖交徹。即凡心而見佛心。理事雙修。依本智而求佛智。是以八地已能離念。佛勸方令起於事行。故經頌云。法性真常離心念。二乘於此亦能得。不以此故為世尊。但以甚深無礙智。此勸皆是事行故。是知果佛。須性相具足。因行。必須事理雙修。依本智如得金。修理行如去礦。修事行如造作。求佛智如成器也。又《華嚴演義》云。若執禪者。則依本智性。無作無修。鏡本自明。不拂不瑩。若執法者。須起事行。求依他勝緣以成己德。並為偏執。故辯雙行。依本智者約理。無漏智性本具足故。而求佛智者約事。無所求中吾故求之。心鏡本淨。久翳塵勞。恆沙性德。並埋塵沙煩惱。是故須以隨順法性。無慳貪等。修檀等六波羅蜜。以諸佛已證。我未證故。又理不礙事。不妨求故。事不礙理。求無求故。若此之修。修即無修。為真修矣。《大智度論》云。法忍者。於內六情不著。於外六塵不受。能於此二不作分別。何以故。內相如外。外相如內。二相俱不可得故。一相故。因緣合故。其實空故。一切法相常清淨故。何謂一切法相常清淨。以同遵一道故。所以《華嚴疏》云。一道甚深者。亦名一乘。佛佛皆同一真道故。佛佛所乘。同觀心性。萬行齊修。自始至終。更無異徑。故為一道。
問。真心常住遍一切處者。即萬法皆真。云何而有四時生滅。
答。了真心不動故。則萬法不遷。即常住義。若見萬法遷謝。皆是妄心。以一切境界。唯心妄動。心若不起。外境本空。以從識變故。若離心識。則尚無一法常住。豈況有萬法遷移。
問。如今現見物像榮枯。時景代謝。如何微細披剝。明見不遷之旨。
答。但當見性。自斷狐疑。故《金剛三昧經》云。因緣所生義。是義滅非生。滅諸生滅義。是義生非滅。是以起恆不起。不起恆起。如此通達。不落斷常。可正解一心不遷之義矣。如先德云。夫物性無差。悟即真理。真即不變。物自湛然。常情所封。於不動中妄以為動。道體淵默。語路玄微。日用而不知者。物不遷也。事像可觀。稱之為物。物體各住。故號不遷。不遷故。隨流湛然清淨。為物故。與四相而為所相依。故知無生不生。無形不形。處性相而守一者。其唯不遷論焉。所以《不遷論》云。是以如來。因群情之所滯。即方言以辯惑。乘莫二之真心。吐不一之殊教。乖而不可異者。其唯聖言乎。故談真有不遷之稱。導俗有流動之說。雖復千途異唱。會歸同致矣。而徵文者。聞不遷。則謂昔物不至今。聆流動者。而謂今物可至昔。既曰古今。而欲遷之者何耶。是以言往不必往。古今常存。以其不動。稱去不必去。謂不從今至古。以其不來。不來故。不馳騁於古今。不動故。各性住於一世。然則群籍殊文。百家異說者。苟得其會。豈文言能惑之哉。是以人之所謂住。我則言其去。人之所謂去。我則言其住。然則去住雖殊。其致一也。故經云。正言似反。誰當信者。斯言有由矣。何者。人則求古於今。謂其不住。吾則求今於古。知其不去。今若至古。古應有今。古若至今。今應有古。今而無古。以知不來。古而無今。以知不去。若古不至今。今亦不至古。事各性住。有何物而可去來。然則四像風馳。旋機電卷。得意毫微。雖速而不轉也。是以如來。功流萬世而常存。道通百劫而彌固。成山假就於始簣。修途託至於初步者。果以功業不可朽故也。功業不可朽故。雖在昔而不化。不化故不遷。不遷故。則湛然矣。故經云。三災彌淪而行業湛然。信其言也。何者。夫果不俱因。因因而果。因因而果。因昔不滅。果不俱因。因不來今。不滅不來。則不遷之致明矣。復何惑於去留。躊躇於動靜之間哉。
問。萬法唯識。諸佛單住真如。名無垢識者。為復決定有心。決定無心。
答。據體則言亡四句。意絕百非。約用則唯智能明。非情所及。如《華嚴經》云。佛子。如來心意識俱不可得。但應以智無量故。知如來心。古釋云。如來心意識俱不可得者。約體遮詮也。但應以智無量故。知如來心者。寄用表詮也。一師云。識等有二。一染。二淨。佛地無有漏染心及心所。而有淨分心及心所。果位之中。智彊識劣。故於心王上。以顯無染。約彼智所。以明無量。若必無王所。智依何立。經云。如來無垢識。是淨無漏界。解脫一切障。圓鏡智相應。則有心王明矣。一師云。以無積集思量等義。故說心等叵得。就無分別智以顯無量。非無心體。上之三解。俱明心意識有。又云。佛果實無心意意識及餘心法。云不可得。唯有大智。故言智無量故。知如來心。經云。唯如如及如如智獨存。《佛地論》中。五法五法者。清淨法界兼四智。攝大覺性。唯一真法界及四智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菩提。不言更有餘法。此二說約無。若依前有。未免增益。亦不能通不可得言。若依後無。未免損減。亦不能通知佛心言。既云知如來心。不可言無心。可知明非無心矣。又心既是無。智何獨立。亦違涅槃滅無常識。獲常識義。若有無二義雙取。未免相違。若互泯雙非。寧逃戲論。若後宗言唯如智者。以心即同真性。故曰唯如。照用不失。故云如智。豈離心外而別有如。是則唯如不乖於有。前宗以純如之體。故有淨心。心既是如。有之何失。是知即真之有。與即有之真。二義相成。有無無礙。正消經意者。言不可得者。以心義深玄。言不及故。寄遮顯深。言但以智知如來心者。託心所寄表顯深。云何深玄。欲言其有。同如絕相。欲言其無。幽靈不竭。欲謂之情。無殊色性。欲謂無情。無幽不徹。是知佛心即有即無。即王即數。心中非有意。亦非不有意。意中非有心。亦非不有心。數非依於王。亦非不依王。一一皆爾。圓融無礙。《清涼記》釋云。言佛無心有智。成相違過。心王最勝。尚說為無。智無所依。豈當獨立。如無君主。何有臣下。今先別會二宗。後通合二宗。先會法性宗意云。心即是如。智即如智。離心無如。則知有如已有心矣。況即體之用。稱如智。即用之體。即是真如。如一明珠。珠體即如。明即如智。豈得存如亡於心矣。次會法相宗意云。即如之有。有豈乖如。如鏡即虛。則有心無失。是知即真之有。即有之真。通會二宗。即真之有。是法相宗。即有之真。是法性宗。兩不相離。方成無礙真佛心矣。又心中非有意亦復非無意者。非有。是不即義。二相別故。亦非不有。是不離義。無二體故。又非有者。以無二體。互攝盡故。亦非不有者。二相不壞。力用交徹故。
問。境識俱遣。眾生界空。諸佛究竟。成得何法。
答。一切異生。因識對境。於生死中妄生執著。起常等四倒。二乘之人。於涅槃中妄求解脫。起無常等四倒。諸佛如來。因境識俱空。能離八倒。成得真常樂我淨四波羅蜜。《寶性論》云。依二種法。如來法身有淨波羅蜜。一者本來自性清淨。以同相故。二者離垢清淨。以勝相故。有二種法。如來法身有我波羅蜜。一者遠離諸外道邊。以離虛妄我戲論故。二者遠離諸聲聞邊。以離無我戲論故。有二種法。如來法身有樂波羅蜜。一者遠離一切苦。二者遠離一切煩惱習氣。有二種法。如來法身有常波羅蜜。一者不滅一切諸有為行。以離斷見邊故。二者不取無為涅槃。以離常見邊故。《勝鬘經》云。世尊見諸行無常。是斷見。非正見。見涅槃常。是常見。非正見。妄想見故。作如是見。所以如來。唯證四德涅槃秘密之藏。
問。既經云。見諸行無常是斷見非正見。見涅槃常是常見非正見者。云何教中。或說無我。又說於我。豈不相違耶。
答。夫說常與無常。我與無我。但形言跡。皆是方便。所以《肇論》云。菩薩於計常之中。演非常之教。以佛初出世。便欲說圓常之妙門。真我之佛性。為一切外道。皆妄執神我遍十方界。起於常見。若說真常樂我淨。恐濫邪解。且一時拂下情塵。故云無常無樂無我無淨。又二乘及權假菩薩。不知諸佛秘旨。執方便門。匆匆取證。皆住無我之理以為究竟。世尊又愍不達。遂乃具說常樂我淨。若有於此究竟之說。明見真我佛性。人木蟲塵。分明無惑。尚不住於中道。豈更見有常無常。我無我。二見之所亂乎。或若雖聞常樂我淨之名。只作常樂我淨之解。隨語生見。昧自真心。則我無我之藥。成我無我之病。故知真我難辨。非證不明。
夫欲正修行者。不歸宗鏡。皆墮邪修。以萬緣所起。起自真如。故《清涼鈔》云。因該果海。果徹因原。以極果由於始信。信依本智而起。今不離本智故。斯則以因成果。攝果酬因。然因有二種。一約本有恆沙性德。信解行願等無不具故。二約修起。謂依本信德而起信心。依本解德而起解心。如《起信論》云。以知法性無慳貪故。隨順修行檀波羅蜜等。故一一修起。皆帶本有。俱來至果。無間道中。一時頓圓。解脫道中。因果交徹。名為得果。果亦有二。一者本有菩提涅槃。一切佛性本覺具故。二者修起令證菩提。始覺悟故。始覺同本。無復始本之異。名究竟覺。則二果無礙。然二因本從本覺體上起來。則二因與本果無礙。始覺既同本覺。則極果全同於二因。則二因與二果交徹。故因該果海。果徹因原。又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因該果也。雖得佛道。不捨菩薩行。果徹因也。
御錄宗鏡大綱卷八
御錄宗鏡大綱卷九
問。性自了了常知。何須諸佛開示。
答。此言知者。不是證知。意說真性不同虛空木石。故云知也。非如緣境分別之識。非如照體了達之智。直是真如之性。自然常知。如《華嚴經》中覺首等諸菩薩。問文殊師利菩薩。何等是佛境界智。何等是佛境界知。文殊頌答云。諸佛智自在。三世無所礙。如是慧境界。平等如虛空。又頌云。非識所能識。亦非心境界。其性本清淨。開示諸群生。既云本淨。不待斷障即知。群生本來皆有。但以惑翳而不自知。故《法華》中開示令得清淨者。即是《寶性論》中離垢清淨也。此心雖自性清淨。終須悟修。方得究竟。經論所明。有二種清淨。二種解脫。或只得離垢清淨解脫。故毀禪門即心即佛。或只知自性清淨解脫。故輕於教相。斥於持律坐禪調伏等行。不知必須頓悟自性清淨。自性解脫。漸修令得離垢清淨。離垢解脫。成圓滿清淨。究竟解脫。若身若心。無所壅滯。同釋迦佛。經問云何佛境界智。此問證悟之智。云何佛境界知。此問本有真心。答智云。諸佛智自在。三世無所礙。答知云。非識所能識。亦非心境界。識是分別。分別非真知。唯無念方見。又若以智證之。即屬所詮之境。真知非境界故。瞥起照心。即非真知。故非心境界。以不起心為玄妙。以集起名心。起心看即妄想。故非真知。是以真知必虛心遺照。言思道斷矣。北宗看心。是失真旨。若有可看。即是境界也。《寶藏論》云。知有有壞。知無無敗。真知之知。有無不計。既不計有無。即自性無分別之知。是以此真心自體之知。即無緣心。不假作意。任運常知。非涉有無。永超能所。水南和尚云。即體之用曰知。即用之體為寂。如即燈之時即是光。即光之時即是燈。燈為體。光為用。無二而二也。又云知之一字。眾妙之門。如是開示靈知之心。即是真性。與佛無異。既馬鳴標心為本原。文殊擇知為真體。如何破相之黨但云寂滅。不許真如。說相之家執凡異聖。不許即佛。今約教判定。正為斯人。故西域傳心。多兼經論。無二途也。但以此方迷心執文。以名為體。故達摩善巧。揀文傳心。標舉其名。心是名也。默示其體。知是心也。喻以壁觀。令絕諸緣。絕諸緣時。問斷滅否。
答。雖絕諸念。亦不斷滅。
問。以何證驗。云不斷滅。
答。了了自知。言不可及。師即印云。只此是自性清淨心。更勿疑也。若所答不契。即但遮諸非。更令觀察。畢竟不與他先言知字。直待他自悟。方驗真實。是親證其體。然後印之。令絕餘疑。故云默傳心印。所言默者。唯默知字。非總不言。六代相傳。皆如此也。
問。悟此心已。如何修之。還依相教中。令坐禪否。
答。若昏沉厚重難可策發。掉舉猛利不可抑伏。貪瞋熾盛觸境難制者。即用教中種種方便。隨病調伏。若煩惱微薄。慧解明利。即依本宗一行三昧。應知權實有異。遮表全殊。不可以遮詮遣蕩排情破執之言。為表詮直示建立顯宗之教。又不可以逗機誘引一期權漸之說。為最後全提見性真實之門。
遮詮表詮異者。遮謂遣其所非。表謂顯其所是。又遮者。揀卻諸餘。表者。直示當體。如諸經所說真如妙性。每云不生不滅。不垢不淨。無因無果。無相無為。非凡非聖。非性非相等。皆是遮詮。遣非蕩跡。絕想祛情。若云知見覺照。靈鑒光明。朗朗昭昭。堂堂寂寂等。皆是表詮。若無知見等體。顯何法為性。說何法不生不滅等。必須認得現今了然而知。即是我之心性。方說此知不生不滅等。如說鹽云不淡。是遮。云鹹。是表。說水云不乾。是遮。云濕。是表。空宗但遮。性宗有遮有表。今時人皆謂遮言為深。表言為淺。故唯重非心非佛。無為無相。乃至一切不可得之言。良由只以遮非之詞為妙。不欲親自證認法體。故如此也。又若實識我心。不同虛空。性自神解。非從他悟。豈藉緣生。若不對機隨世語言。於自性上。尚無表示真實之詞。焉有遮非方便之說。如今實未親證見性之人。但效依通。情傳意解。唯取言語中妙。以遮非泯絕之文而為極則。以未見諦。故不居實地。一向託空。隨言所轉。近來尤盛。莫可遏之。若不因上代先賢。多聞廣學。深入教海。妙達禪宗。何能微細指陳。始終和會。顯出一靈之性。剔開萬法之原。故須先約經教。印證禪心。然後禪教雙亡。佛心俱寂。俱寂。即念念皆佛。無一念而非佛心。雙亡。即句句皆禪。無一句而非禪教。如此則自然聞泯絕無寄之說。知是破我執情。聞息妄修心之言。知是斷我習氣。執情破而真性顯。即泯絕是顯性之宗。習氣盡而佛道成。即修心是成佛之行。頓漸互顯。空有相成。若能如是圓通。則為他人說。無非妙方。聞他人說。無非妙藥。藥之與病。只在執之與通。故先德云。執則字字瘡疣。通則文文妙藥。如上依教依宗。撮略和會。挑抉宗旨之本末。開析法義之差殊。校量頓漸之異同。融即真妄之和合。對會遮表之迴互。褒貶權實之淺深。可謂卷教海之波瀾。湛然掌內。簇義天之星象。煥若目前。則頓釋群疑。豁然妙旨。若心外立法立境。起鬥諍之端倪。識上變我變人。為勝負之由漸。遂乃立空破有。賓有非空。崇教毀禪。宗禪斥教。權實兩道。常為障礙之因。性相二宗。永作怨仇之見。皆為智燈焰短。心鏡光昏。終不能入無諍之門。履一實之道矣。
《金剛三昧經》云。如我說者。義語非文。眾生說者。文語非義。
夫立教之本。無出意言。以意詮量。從言開演。故基師云。至理澄寂。是非之論息言。般若幽玄。一異之情絕慮。息情慮故。非識非心。絕言論故。非聲非說。法非聲說。說遍塵沙。理無識心。心該法界。心該法界。斯乃非心作心。說遍塵沙。此亦無說為說。
問。境本無生。心常不住。何煩立觀。背自天真。
答。為未達本無生。而欲向外妄修者。令自內觀。冥合真性。如《永嘉集》云。誡其疏怠者。然渡海先須上船。非船何以能渡。修心必須入觀。非觀何以明心。心尚未明。相應何日。此勸守愚空坐。不慕進修者。
又云妙契玄原者。夫悟心之士。寧執觀而迷旨。達教之人。豈滯言而惑理。理明則言語道斷。何言之能議。旨會則心行處滅。何觀之能思。心言不能思議者。可謂妙契寰中矣。斯乃得旨之人。奚須言觀。即屆寶所。終不問程。已見玉蟾。寧當執指。故《般若吟》云。見月休觀指。歸家罷問程。即心心是佛。何佛更堪成。
問。此宗鏡錄於頓漸兩教。真緣二修。云何悟入。如何修行。
答。今宗鏡中依無作三昧。觀真如一心。念念冥真。念念圓滿。如台教明修無作三昧。觀真如實相。不見緣修作佛。亦不見真修作佛。亦不見真緣二修合故作佛。亦不離真緣二修而作佛。若無四修。即無四作。是無作三昧。豈同爾相州北道。明緣修作佛。南土大小乘師。亦多用緣修。亦不同相州南道。用真修作佛。
問。偏用何過。
答。道無諍。何得諍同水火。今明用三昧。修中道第一義諦。開無明。顯法性。忘真緣。離諍論。言語法滅。無量罪除。清淨心一。水若澄清。佛性寶珠自然現也。見佛性故。即住大涅槃。
問曰。若爾者。今云何說。
答曰。《大涅槃經》云。不生不生。名大涅槃。以修道得故。故不可說。豈如諸大乘論師。偏執定說。今以因緣故。亦可得說者。若解四悉檀意。悉檀。此云遍施。四者。一世界悉檀。二為人悉檀。三對治悉檀。四第一義悉檀。
如前四種說則無咎。次明證成者。若觀無明見中道者。即是入不二法門。住不思議解脫。故《入不思議法門品》云。若知無明即是明。明亦不可得。是為入不二法門。若入中道。即能雙照二諦。自然流入薩婆若海。今依四悉普為群機。於真緣二修中。是無作真修。頓漸四句中。若約上上根是頓悟頓修。若約上根或是頓悟漸修。此宗鏡錄。是圓頓門。即之於心。了之無際。更無前後。萬法同時。所以《證道歌》云。是以禪門了卻心。頓入無生慈忍力。
只各於自心靜念。如理思惟。即如是如是顯現。於宗鏡中。了然明白。起此無涯之一照。遍法界無際之虛空。無一塵而不被光明。凡一念而咸承照燭。斯乃般若無知之照。照豈有邊。涅槃大寂之宗。宗何有盡。如《般若無知論》云。《放光》云。般若無所有相。無生滅相。《道行》云。般若無所知。無所見。此辯智照之用。而曰無相無知者何也。果有無相之知。不知之照。明矣。何者。夫有所知。則有所不知。以聖心無知。故無所不知。不知之知。乃曰一切知。
然則智有窮幽之鑒。而無知焉。神有應會之用。而無慮焉。神無慮。故能獨王於世表。智無知。故能玄照於事外。智雖事外。未始無事。神雖世表。終日域中。
何者。欲言其有。無狀無名。欲言其無。聖以之靈。
是以言知不為知。欲以通其鑒。不知非不知。欲以辯其相。辯相不為無。通鑒不為有。非有。故知而無知。非無。故無知而知。是以知即無知。無知即知。無以言異。而異於聖心也。難曰。夫真諦深玄。非智不測。聖智之能。在茲而顯。故經云。不得般若。不見真諦。真諦則般若之緣也。以緣求智。智則知矣。答曰。以緣求智。智非知也。何者。《放光》云。不緣色生識。是名不見色。又云。五陰清淨。故般若清淨。般若即能知也。五陰即所知也。所知即緣也。夫知與所知。相與而有。相與而無。相與而無。故物莫之有。相與而有。故物莫之無。物莫之無。故為緣之所起。物莫之有。故緣所不能生。緣所不能生。故照緣而非知。為緣之所起。故知緣相因而生。是以知與無知。生於所知矣。何者。夫知以所知取相。故名知。真諦自無相。真智何由知。所以然者。夫所知非所知。所知生於知。所知既生知。知亦生所知。所知既相生。相生即緣法。緣法故非真。非真故非真諦。故《中觀》曰。物從因緣有。故不真。不從因緣有。故即真。今真諦曰真。真則非緣。真非緣。故無物從緣而生也。故經云。不見有法。無緣而生。是以真智觀真諦。未嘗取所知。智不取所知。此智何由知。然智非無知。但真諦非所知。故真智亦非知。而子欲以緣求智。故以智為知。緣自非緣。於何而求知乎。
難曰。聖心非不能是。誠以無是可是。雖不是是。故當是於無是矣。是以經云真諦無相。故般若無知者。誠以般若無有有相之知。若以無相為無相。又何累於真諦耶。答曰。聖人無無相也。何者。若以無相為無相。無相即為相。捨有而之無。猶逃峰而赴壑。俱不免於患矣。是以至人處有而不有。居無而不無。雖不取於有無。然亦不捨於有無。所以和光塵勞。周旋五趣。寂然而往。泊爾而來。恬淡無為。而無不為者也。難曰。聖心雖無知。然其應會之道不差。是以可應者應之。不可應者存之。然則聖心有時而生。有時而滅。可乎。答曰。生滅者。生滅心也。聖人無心。生滅焉起。然非無心。但無心心耳。又非不應。但是不應應耳。是以應會則信若四時之質。直以虛無為體。斯不可得而生。不可得而滅也。難曰。聖智之無。惑智之無。俱無生滅。何以異之耶。答曰。聖智之無者。無知。惑智之無者。知無。其無雖同。所以無者異也。何者。夫聖心虛靜。無知可無。可曰無知。非謂知無。惑智有知。故有知可無。可謂知無。非曰無知也。無知。即般若之無也。知無。即真諦之無也。是以般若之與真諦。言用。即同而異。言寂。即異而同。同故無心於彼此。異故不失於照功。是以辯同者。同於異。辯異者。異於同。斯則不可得而異。不可得而同也。何者。內有獨鑒之明。外有萬法之實。萬法雖實。然非照不得。內外相與。以成其照功。此則聖所不能同。用也。內雖照而無知。外雖實而無相。內外寂然。相與俱無。此則聖所不能異。寂也。是以經云諸法不異者。豈曰續鳧截鶴。夷嶽盈壑。然後無異哉。誠以不異於異。故雖異而不異耳。故經曰。甚奇世尊。於無異法中。而說諸法異。又云。般若與諸法。亦不一相。亦不異相。信矣。難曰。論云言用則異。言寂則同。未詳般若之內。則有寂用之異乎。答曰。用即寂。寂即用。用寂體一。同出而異名。更無無用之寂。主於用也。是以智彌昧。照逾明。神彌靜。應逾動。豈曰明昧動靜之異哉。故《成具》曰。不為而過為。《寶積》曰。無心無識。無不覺知。斯則窮神盡智。極象外之談也。即之明文。聖心可知矣。釋曰。般若無知者。是一論之宏綱。乃宗鏡之大體。微妙難解。所以廣引證明。夫般若者。是智用。無知者。是智體。用不離體。知即無知。體不離用。無知即知。若有知者。是取相之知。即為所知之相縛。不能遍知一切。故論云。夫有所知。則有所不知。若是無相之知。不被所知之相礙。即能遍知一切。故論云。以聖心無知。故無所不知。以要言之。但是理事無礙。非即非離。如論云。神無慮。故能獨王於世表。智無知。故能玄照於事外者。不即事也。智雖事外。未始無事。神雖世表。終日域中者。不離事也。理非即非離。如事亦然。是以理從事顯。理徹於事。事因理成。事徹於理。理事交徹。般若方圓。故能有無齊行。權實雙運。豈可執有執無迷於聖旨乎。所以論云。欲言其有。無狀無名。欲言其無。聖以之靈。何者。此有是不有之有。曷有其名。斯無是不無之無。寧虧其體。有無但分兩名。其性元一。不可以有為有。以無為無。故論云。非有。故知而無知者。以知自無性。豈待亡知。然後無知乎。論云。非無。故無知而知者。以無相之知。非同木石。無而失照。此靈知之性。雖無名相。寂照無遺。如論云。考之玄籍。本之聖意。豈復真偽殊心。空色異照耶。是以照無相。不失撫會之功。睹變動。不乖無相之旨。造有不異無。造無不異有。未嘗不有。未嘗不無。故曰。不動等覺而建立諸法。以此而推。寂用何妨。如何謂睹變之知。異無相之照乎。又論云。知即無知。無知即知。無以言異。而異於聖心也。故知若云有之與無。同之與異。皆是世間言語。但有虛名。而無實體。豈可以不定之名言。而欲定其無言之妙性也。今總結大意。般若無知者。但是無心。自然靈鑒。非待相顯。靡假緣生。不住有無。不涉能所。非一非異。而成其妙道也。所以先德云。夫聖心無思。名言路絕。體虛。不可以色取。無慮。不可以心求。包法界而不大。處毫端而不微。寂寥絕於生滅。應物無有去來。鑒徹天鏡。而無鑒照之勤。智周十方。而不生二相。森羅萬像與之同原。大哉妙用而無心者。其唯般若無知之謂乎。
《永嘉集》云。若以知知寂。此非無緣知。如手執如意。非無如意手。若以自知知。亦非無緣知。如手自作拳。非無不拳手。亦不知知寂。亦不自知知。不可為無知。自性了然故。不同於木石。手不執如意。亦不自作拳。不可為無手。以手安然故。不同於兔角。
古德偈云。諸論各異端。修行理無二。競執有是非。達者無違諍。
問。諸佛經教。皆以名句文身詮表方成法義。云何但名一心而已。
答。此心是諸法之都。顯事合理。故稱曰經。豈止於心。乃至一切六塵。悉皆是經。如《大品》云。一切法趣色。是趣不過。此色能詮一切法。如墨黑色。一劃詮一。二劃詮二。三劃詮三。豎一劃則詮王。足右劃則詮丑。足左劃則詮田。出上詮由。出下詮申。如是迴轉。詮不可盡。或一字詮無量法。無量字共詮一法。無量字詮無量法。一字詮一法。於黑墨小小迴轉。詮量大異。左迴詮惡。右迴詮善。上點詮無漏。下點詮有漏。殺活與奪。毀譽苦樂。皆在墨中。更無一法出此墨外。略而言之。黑墨詮無量教。無量行。無量理。黑墨亦是教本。行本。理本。黑墨從初一點。至無量點。從點至字。從字至句。從句至偈。從偈至卷。從卷至部。又從一字句中。初立小行。後著大行。又從點字中。初見淺理。後到深理。是名黑色教行義。三種微發。乃至當知黑字是諸法本。青黃赤白。亦復如是。非字非非字。雙照字非字。不可說。非不可說。不可見。非不可見。何所簡擇。何所不簡擇。何所攝。何所不攝。何所棄。何所不棄。是則俱是。非則悉非。能於黑色。通達一切非。於一切非。通達一切是。通達一切非非非是。一切法邪。一切法正。若於黑色不如是解。則不知字與非字。青黃赤白。有對無對。皆不能知。若於黑色通達。知餘色亦如是。此即《法華經》意。以色為經也。聲塵等亦如是。
問。但了一心。若無位次。真偽何分。須合教乘。以祛謬濫。
答。誠如所言。闕一不可。圓教觀心。須明六即。古德約四教明六即者。若藏教。執色為有。施拙度破析之因。成但空灰斷之果。通教。執色心是空。了緣生無性之宗。失中道不空之理。別教。從心生十法界心。但有能生十界之理性。未即便具十界之因果。如從地生一切草木。但從一心。次第生十界也。圓教。心具十法界。不待能所生。亦無前後際。只一念是十界。只十界是一念。一切時。一切處。一切法。念念中體常圓滿。塵沙萬德。不欠少一分。八萬惑業。不除斷一分。不謂佛是果頭極聖。我未證得。不謂凡是底下穢濁。我應捨離。總覽法界。在一念心頭。如一圓珠瑩徹。明白圓解。更無覺觀進修。亦不見有凡聖取捨。分別妄念悉盡也。以初圓信人。未得純淨。煩惱有厚薄。習氣有淺深。分別難忘。攀緣易起。心浮觀淺。惑重境彊。於對治之中。故分六即。是以凡夫心性本體。實齊上聖。但凡夫未能常用本體。隨境生心。分別計較。千差萬別。無始妄習。何能頓遣。雖有見解。未能常照。故是凡也。若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是理即。若能暫照諦理。即坐佛座。證佛身。用佛法。當此一念圓現時。不見十方佛。異我此身此念也。解而未修。是名字即。念有分數。名觀行即。念以於境。名相似即。境入於念。名分真即。無境無念。名究竟即。雖六常一。何凡何聖。雖一常六。凡聖天絕。又六而常一。故言即。一而常六。故初後不齊。是以頓悟宗已。復須言行相應。既得本清淨。又須離垢清淨。如《大集經》偈云。遠離一切諸煩惱。清淨無垢猶真實。其心能作大光明。是名寶炬陀羅尼。
問。只如自心如何觀耶。
答。性該始終之際。體非起盡之緣。體遍迷悟之中。性非解惑之事。又云。夫心原本淨。無為無數。非一非二。無色無相。非偏非圓。雖復覺知。亦無覺知。
此之心性。畢竟無心。有因緣時。亦得明心。既有論心。即有方便正觀之義。譬如虛空。亦有陰陽時雨。心亦如是。雖無偏圓。亦論漸頓。
若觀心非空非有。則一切從心生法。亦非空非有。如是等一切諸法。在一心中。當知觀此心原。與如來等。如此觀心。名觀佛心也。若能如此信解。功德無量。此一念信解心。心同佛心。信齊佛信。入真實般若之性。到究竟解脫之原。即以無量無數劫中。修五波羅蜜之功德。校量信解宗鏡一念之功。萬不及一。故云不識玄旨。徒勞念靜。是以先悟宗鏡。然後圓修。理行無差。方為契當。
問。如上觀心。如何是所入能入之門。
答。能所之入。唯是一心。約智而論。假分能所。所入。即所證一心之理。能入。即能觀一心之智。又理是心之體。智是心之用。猶如日光。還照日體。以此心光。復照心體。則二而不二。體用冥一。不二而二。能所似分。
《永嘉集》云。故知妙道無形。萬像不乖其致。真如寂滅。眾響靡異其原。迷之則見倒惑生。悟之則順違無地。闃寂非有。緣會而能生。峨嶷非無。緣散而能滅。滅既非滅。以何滅滅。生既非生。以何生生。生滅既虛。實相常住矣。《華嚴疏》云。生之無生。真性湛然。無生之生。業果宛然。是知若即念存有念。即是常見。離生求無生。即是斷見。皆不達實相無生無滅之理。若正了無生。則無生無不生。豈定執有生無生之二見乎。
問。覺王明敕。大教指歸。末法比丘。須於四念處修道。其旨如何。
答。此出《大般涅槃經》。最後垂示。總前教跡。同此指歸。以四念處。即是宗鏡所明一切眾生身受心法。如經云。佛告阿難。如汝所問。佛涅槃後依何住者。阿難。依四念處。嚴心而住。觀身性相。同於虛空。名身念處。觀受不在內外。不住中間。名受念處。觀心但有名字。名字性離。名心念處。觀法不得善法。不得不善法。名法念處。阿難。一切行者。應當依此四念處住。
《華手經》云。四念處者。於聖法中。一切諸法皆名念處。何以故。一切諸法常住自性。無能壞故。一切諸法皆名念處者。故知即法是心。即心是法。皆同一性。豈能壞乎。若有二法。則能相壞。
《金剛三昧經》云。心無邊際。不見處所。論釋云。心無邊際者。歸一心原。心體周遍。遍十方。故無邊。周三世。故無際。雖周三世。而無古今之殊。雖遍十方。而無此彼之處。故言不見處所。《大法炬陀羅尼經》云。夫念處者。云何念義。當知是念。無有違諍。隨順如法。趣向平等。遠離邪念。無有移轉。及諸別異。唯是一心。入不動定。若能如是。名為念義。
此四念處。破八顛倒。一。不淨中作淨想。二。苦中作樂想。三。無常中作常想。四。無我中作我想。此是外道凡夫四倒。又一。淨中作不淨想。二。樂中作苦想。三。常中作無常想。四。我中作無我想。此是二乘四倒。共成八倒。是以修四念處觀。破八顛倒。於中而般涅槃。是十方諸佛出世本懷。究竟指歸。秘密藏中。最後放捨身命之處。正當宗鏡大旨。一心法門。
夫四念處者。念即觀慧之心。處即智照之境。能所冥合。唯是一心。《大論》云。念想智。皆一法異名。初緣心名念。次習行名想。後成辦名智。處者境也。皆不離薩婆若。能觀之智。照而常寂。名之為念。所觀之境。寂而常照。名之為處。境寂智亦寂。智照境亦照。一相無相。無相一相。即是實相。實相即是一實諦。亦名虛空佛性。亦名大般涅槃。如是境智。無二無異。如如之境。即如如之智。智即是境。說智及智處。皆名為般若。亦例云。說處及處智。皆名為實諦。是非境之境。而言為境。非智之智。而名為智。亦名心寂三昧。亦名色寂三昧。亦是明心三昧。亦是明色三昧。
《金光明經》云。不可思議智境。不可思議智照。此意蓋明念只是處。處只是念。雖說色心兩名。其實皆是不可思議一心。今只觀此一心。即不可思議。十界恆現前。入心地法門。但心之一法。微妙幽玄。見有淺深。智分優劣。須憑廣學以至法原。《法華經》云。其不習學者。不能曉了此。外書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但堅志節。常聞未聞。熏修而觀力轉深。磨鍊而行門益淨。常起難遭之想。道業恆新。長懷慶幸之心。終無退轉。
問。既以真心為宗為本。如何辯其功能湛然常住。盡未來際。
答。此心法妙故。如神不可測。無依無住。非古非今。只是有而不可見聞。非是一向空寂。蘊無盡之妙用。不斷不常。具莫測之靈通。非隱非顯。古德云。因雖涅槃永寂。而智體不無。不爾。將何窮未來際。故知此之心神。凡聖之本。盡未來際。無有斷絕。諸佛常正念此法。祖師唯的指此宗。斯乃無相之真。真何有盡。無為之道。道何有窮。如幽谷之風。相續而微聲不斷。若洪鐘之響。隨扣而清韻常生。《寶藏論》云。唯道無根。靈照常存。唯道無體。微妙恆真。唯道無事。古今同貴。唯道無心。萬物圓備。既達此常住宗體。自然盡未來際。不休息佛業。
《華嚴經》云。於一念中。盡知一切心非心地境界之藏。於非心處。示生於心。遠離語言。安住智慧。同諸菩薩所行之行。以自在力。示成佛道。盡未來際。常無休息。釋曰。心非心者。識行於境。名之曰心。智行於境。名曰非心。所以《楞伽經》云。得相者識。不得相者智。故知菩薩隨順妄緣。不捨世法。於方便中。悉能示現。隨增減劫。任長短緣。乘大願風。相續不斷。供佛利生。無有休息。如《華嚴論》云。十一地等覺位菩薩。以大慈悲心行。赴俗濟生之門。表自出世道滿。無更求解脫離染離淨之心。但以乘法性船。張大慈悲帆。以大智為船師。順本願風。吹諸波羅蜜網。常遊生死海。漉一切眾生有著之魚。安置無依普光明之智岸。常生一切幻住萬行功德法界。無礙寶堂。
御錄宗鏡大綱卷九
御錄宗鏡大綱卷十
問。真心無相。云何知有不空常住湛然之體。
答。以事驗知。因用可辯。事能顯理。用能彰體。如見波生。知有水體。《十八空論》云。一切諸佛。於無餘涅槃中。亦不捨功德善根門。猶隨眾生機緣。現應化兩身。導利含識。所以得知涅槃之中。猶有法身者。以用證體。既睹應化之用不盡。故知此身之體。常自湛然。永無遷壞。
問。悟此宗修行之人。得圓滿普賢行否。
答。一切理智。無邊行願。皆不出普賢一毛孔。若實入此宗鏡中。乃至凡聖之身。一一毛孔。皆能圓滿普賢之行。
如古德云。以遮那之境界。眾妙之玄門。知識說之而不窮。善財酌之而不竭。文殊體之而寂寂。普賢證之以重重。何者。以文殊是自心如理之體。體常湛然。以普賢是自心如量之用。用周法界。所以《寶性論》明。有二種修行。一。如實修行。了如理一味。二。遍滿修行。備知一心有恆沙法界。是以悟此真如無盡之心。成得普賢無盡之行。亦云梵行已立。已事已辦。如不了此而妄有所修。非唯不具普賢行門。乃至三歸五戒等一切修進之門。悉不成就。以不達本故。
故知見性修行。性周萬行。如《華嚴經》云。菩薩行。即如來性。如來性。即菩薩行。若明見此旨。方稱圓修。權教罔思。下位天隔。讚一念隨喜。福尚無量。何况正念修行。為人開示。
故知萬途雖別。一性無差。若未歸此自心之性。終非究竟。凡有所作。心境不亡。皆墮輪迴。不入真實。如《大智度論》云。復次如水性下流故。會歸於海。合為一味。諸法亦如是。一切總相別相。皆歸法性。同為一相。是名為法性。如金剛在山頂。漸漸穿下。至金剛地際。到自性乃止。諸法亦如是。智慧分別推求。已到如中。從如入自性。如。無本末生滅諸法戲論。是名為法性。
詳夫諸大乘經。祖佛正意。凡從今日去。紹佛乘人。先須得本。悟自真心不生不滅為因。然後以無生之旨。遍治一切。所以《華嚴論》云。若有習氣。還以佛知見治之。若不入佛知見。設有修行。但成折伏。終不能入諸佛駛水之流。如《法華》明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只是於眾生心中。而論開示。以佛知見。蘊在眾生心故。若宗門中。從上亦云先須知有。然後保任。又云頭尾須得相稱。不可理行有闕。心口相違。入我宗中無有是處。若未悟自心無生之理。唯以生滅心為因。欲求無生之果。如蒸沙作飯。種苦求甘。因果不同。體用俱失。邪修妄習。猶九十六種。捏目生華。趣寂執權。似三乘道人。勞神費力。若入宗鏡。理行俱圓。可謂二見之良醫。釋真之皎日矣。故《大涅槃經》云。譬如霧露。勢雖欲住。不過日出。日既出已。消滅無餘。善男子。是諸眾生所有惡業。亦復如是。住世勢力。不過得見大涅槃日。是日既出。悉能除滅一切惡業。若未遇宗鏡正法之日。不了一切法同虛空性。執有前境相狀可觀。隨相發心。緣塵起行。不達同體之旨。悉墮有為。盡成愛見之悲。終成厭倦。若依宗鏡。如說修行。所有一毫之功。畢趣菩提之果。是以無緣之緣。顯無化之化。謂眾生真心。稱理不可得故。若無緣。即無所化。若真心隨緣。不壞緣起。則亦有所化。如是則非真流之行。無以契真。非起行之真。不從行顯。良以體融行而因圓。行該真而果滿。理行兼備。因果同時。圓解圓修。方成宗鏡。又此普賢之行。全是佛智。佛智即是真心。如《華嚴經》頌云。佛智廣大同虛空。普遍一切眾生心。悉了世間諸妄想。不起種種異分別。則全佛智是眾生心。世間妄想。皆從眾生心變。能變之心既是佛智。所變之境豈成實耶。則了世間妄想皆空。終不起於異見分別。謂凡謂聖。謂有謂無等。又了世間妄想。即如量智。不起異分別。即如理智。如量觀俗。如理了真。又即體之相包含。是如量智。即相之體一味。是如理智。若理量雙消。方冥佛智。是以若欲真俗雙照。因果俱圓。不出如理如量之二智。如《佛性論》云。此理量二智。有二種相。一者無著。二者無礙。言無著者見眾生界自性清淨。名為無著。是如理智相。無礙者。能通達觀無量無邊境界故。是名無礙。是如量智相。又此二智。有二義。如理智為因。如量智為果。言如理為因者。能作生死及涅槃因。如量為果者。由此理故。知於如來真俗等法。具足成就。又如理智者。是清淨因。如量智者。是圓滿因。清淨因者。由如理智。三惑滅盡。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
圓滿因者。由如量智。三德圓滿。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
故知成佛皆由二智。如理智者。即一心之體為因。如量智者。即一心之用為果。所以體用相即。因果同時。初後卷舒。悉於一心圓滿。乃至法界顯於塵內。寶剎現於毛端。皆是如理智中。如量境界。若但證如理之旨。普賢大用不得現前。若唯行如量之宗。文殊正智不能究竟。具此二門。方明宗鏡。
一切萬法。皆是心成。離心計度。皆失宗旨。
問。唯心之體。前已略明。唯識之相。如何指示。性相雙辯方顯正宗。理事俱通。始祛邪執。
答。欲顯正宗。先除邪執者。故須因事明理。會妄歸真。真是依妄之真。因情說會。事是從理之事。破執言明。無執而理事俱虛。離情而真妄雙絕。瞖消而空華自謝。念息而幻境俄沉。今依諸聖。於眾生界中。抱教迷宗。蓋非一二。撮其樞要。無先二空。以迷人空故。起我見之愚。受妄生死。以迷法空故。違現量之境。障淨菩提。所以我法俱空。唯從識變。今立第一心法。能變識有三。一。第八異熟識變。二。第七思量識變。三。第六了別境識變。既唯識變。我法皆虛。因此二空故。契會玄旨。以我空故。煩惱障斷。以法空故。所知障消。煩惱障斷故。證真解脫。所知障斷故。獲大菩提。然後行滿因門。心冥果海。則境識俱寂。唯一真空。
當知名相關鎖。非智鑰而難開。情想勾牽。匪慧刀而莫斷。應須責躬省己。策發進修。是以履圓通之人。豈墮絕言之見。發菩提之者。不生斷滅之心。
問。大乘圓頓。識智俱亡。云何却述緣生。反論因果。
答。經云。深信大乘。不謗因果。又云。深入緣起。斷諸邪見。夫唯識之旨。不出因果。正因相者。由識變故。諸法得生。以識為因。正果相者。由種識故。生諸分別法體之果。及異熟等分位之果。所以上至諸佛。下及眾生。皆因果所收。何得撥無。墮諸邪網。只為一切外道不達緣生。唯執自然。撥無因果。二乘目。但證偏空。滅智灰身。遠離因果。世間業繫。無聞凡夫。五欲火燒。執著因果。盡成狂解。不體圓常。皆背法界緣起之門。悉昧般若無生之旨。今所論因果者。唯以實相為因。還用實相為果。但了平等一心故。終不作前後同時之見。若能如是信入一心。皆成圓因妙果。
《華手經》偈云。是心不在緣。亦不離眾緣。非有亦非無。而能起大果。若先因後果者。因亦不成。故果亦壞也。緣生之法。不相續故。即斷滅故。自他不成故。如數一錢。不數後錢。無後二者。一亦不成。為剎那不相續。剎那因果壞。多劫不相續。多劫因果壞。待數後錢時。前一始成。因果亦爾。要待一時。中無間者。因果始成。若爾者。如兩錢同數。無前無後。誰為一二。誰為因果。亦皆不成。如《華嚴經》因果同時者。俱無如是前後因果。及同時情量繫著。妄想有無。俱不俱。常無常等。繫著因果。但了法體非所施設。非因果繫。名為因果。非情所立。同時前後之妄想也。故經云。眾生界即佛界。如文殊以理會行。普賢以行會理。二人體用相徹。以成一真法界。
然此心是法界之都。無法不攝。非但凡聖因果。乃至逆順善惡同歸。若一一悟是自心。則事事無非正理。若上上機人。則一聞千悟。斯皆宿習見解生知。若是中下之根。須憑開導。因他助發。方悟圓成。為此因緣。微細纂集。所以云。若有一微塵處未了。此猶有無明在。以不了處為障翳故。何況自身根門之內。日用之中。有無量應急法門。全未明一。如生盲人。每日吃一百味飯。雖然得吃。設問總不知。若欲為未了之人。憑何剖析。只成自誑。反墮無知。自眼未開。焉治他目。是以善財首見文殊。已明根本智。入聖智流中。然後遍參道友。為求差別智道。習菩薩行門。遇無厭足國王如幻法門。見勝熱婆羅門無盡輪解脫。尚乃迷宗失旨。對境茫然。故知佛法玄微。非淺智所及。何乃將蚊子足。擬窮滄溟之底。用蜘蛛絲。欲懸妙高之山。益抱慚顏。須伸懺悔。是以般若海闊。入之者方悟無邊。法性山高。升之者乃知彌峻。伏自大雄應世。諸聖發揚。至像法初。則有馬鳴龍樹等五百論師。大弘至教。及像法中。復有護法陳那等十大菩薩。廣解深經。辯空有之宗。立唯識之理。悉是賢劫千佛。十剎能仁。同酬本願之懷。共助無緣之化。何乃持螢光而千日馭。捧布鼓而近雷門。不揆寡聞。退慚劣解。牛跡豈將大海齊量。腐草焉與靈椿等榮。今此持論。為成法器。深心好樂大乘之者。如《大寶積經》云。佛言。若有求大利益。善男子善女人。信我教者。時聞如是等甚深法已。應為如理者說。不為不如理者。為信者說。非不信者。仰惟參玄之士。願稟佛言。深囑慕道之賢。同遵祖意。
問。初祖西來。唯傳一心之法。迄至今日。云何著於言說。違背自宗。
答。前標宗門中。已唯提大旨。若決定信入。正解無差。則舉一例諸。言思路絕。竊見今時學者。唯在意思。多著言說。但云心外無法。念念常隨境生。唯知口說於空。步步恆遊有內。只總舉心之名字。微細行相不知。若論無量法門。廣說窮劫不盡。今所錄者。為成前義。終無別旨。妄有披陳。此一心法門。是凡聖之本。若不先明行相。何以深究根原。故須三量定其是非。三量者。現量。比量。非量。
真修匪濫。四分成其體用。四分者。相分。見分。自證分。證自證分。正理無虧。然後十因隨說。觀待。牽引。攝受。生起。引發。定異。同事。相違。不相違。十因。
四緣。因緣。次第緣。所緣緣。增上緣。
辯染淨之生處。三報謂現報。生報。後報。
五果。異熟。等流。離繫。士用。增上。五果。鑒真俗之所歸。則能斥小除邪。刳情破執。遂得心境融通。自他交徹。不一不異。觸境冥宗。非有非空。隨緣合道。若不達三量。真妄何分。若不知四分。體用俱失。故知浪說心之名字。微細行相。懵然不知。終不免心境緣拘。自他見縛。目下狐疑不斷。臨終津濟何憑。所以般若是送神符。臨終能令生死無滯。只為盲無智眼。教觀不明。從無始已來。不能洞曉。違現量而失自心體。逐比非而妄認外塵。終日將心取心。以幻緣幻。妄生妄死。空是空非。都不覺知。莫能暫省。今更不信。復待何時。生死海深。匪慧舟而不渡。塵勞網密。非智刃而莫揮。
問。祖佛大意。貴在心行。採義徇文。只益戲論。所以文殊訶阿難云。將聞持佛佛。何不自聞聞。爭如一念還原。深諧遺旨。
答。此為未知者說。不為已知者言。為未行者言。不為已行者說。若已知已行之者。則心跡尚亡。何待言說。今只為初學未知者。己眼不開。圓機未發。須假聞慧以助初心。為未行者。但執依通。學大乘語。如蟲食木。猶奴數錢。乃至塵沙教門。皆為此之二等。因茲見諦。如說而行。且智慧之光。如日普照。多聞之力。猶膏助明。以劣解眾生。從無始來。受無量劫洞然之苦。只為迷正信路。失妙慧門。狂亂用心。顛倒行事。何乃盲無智照。翻嫌真實慧光。貧闕法財。更祛多聞寶藏。如《華嚴經》云。欲度眾生。令住涅槃。不離無障礙解脫智。無障礙解脫智。不離一切法如實覺。一切法如實覺。不離無行無生行慧光。無行無生行慧光。不離禪善巧決定觀察智。禪善巧決定觀察智。不離善巧多聞。是以因聞顯心。能辯決定觀察之禪。因禪發起無行無生之慧。因慧了達諸法如實之覺。因覺圓滿無礙解脫之智。斯皆全因最初多聞之力。成就菩提。若離此宗鏡。別無成佛之門。設有所修。皆成魔外之法。有慧無多聞。是不知實相。譬如大暗中。有目無所見。多聞無智慧。亦不知實相。譬如大明中。有燈而無目。夫學般若菩薩。應須三省。若心不動。諸事寂然。如《入楞伽經》偈云。但有心動轉。皆是世俗法。不復起轉生。見世是自心。來者是事生。去者是事滅。如實知去來。不復生分別。又若執經論無益。翻成諸聖虛功。則西土上德聲聞。徒勞結集。此方大權菩薩。何假翻經。如抱沉痾之人。不須妙藥。似迷險道之者。曷用導師。良醫終不救無病之人。導師亦不引識路之者。見與不見。全在心知。行之不行。唯關意密。實不敢以已。妨於上上機人。但一心為報佛恩。依教略而纂錄。如漏管中之見。莫測義天。似偷壁罅之光。焉禆法日。今遵慈敕。教有明文。法爾沙門。須具三施。三施之內。法施為先。念念不忘利物。步步與道相應。究竟同歸。莫先宗鏡。
《法華經》云。唯此一事實。餘二即非真。若悟自心。即是智城。離愚癡故。
《金剛經》云。若菩薩心。不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是知心目開明。智日普照。光吞萬像。法界洞然。豈更有一纖塵而作障翳乎。如是則空心不動。具足六波羅蜜。何者。若不見一塵。則無所取。若無所取。亦無可與。是布施義。是大捨義。故經云。無可與者。名曰布施。如是則慳施同倫。取捨平等。不歸宗鏡。何以裁之。
問。何不依自禪宗。躡玄學正路。但一切處無著。放曠任緣。無作無修。自然合道。何必拘懷局志。徇義迷文。可謂棄靜求諠。厭同好異。
答。近代相承。不看古教。唯專己見。不合圓詮。或稱悟而意解情傳。設得定而守愚闇證。所以後學訛謬。不稟師承。先聖教中。已一一推破。如云一切處無著者。是以阿難懸知末法。皆墮此愚。於楞嚴會中。示疑起執。無上覺王。以親訶破。《首楞嚴經》云。阿難白佛言。世尊。我昔見佛。與大目連。須菩提。富樓那。舍利弗。四大弟子。共轉法輪。常言覺知分別心性。既不在內亦不在外。不在中間。俱無所在。一切無著。名之為心。則我無著。名為心否。佛告阿難。汝言覺知分別心性。俱無在者。世間虛空。水陸飛行。諸所物像。名為一切。汝不著者。為在為無。無則同於龜毛兔角。云何不著。有不著者。不可名無。無相則無。非無則相。相有則在。云何無著。是故應知。一切無著。名覺知心。無有是處。又所言放曠任緣者。於圓覺中。猶是四病之數。《圓覺經》云。善男子。彼善知識。所證妙法。應離四病。云何四病。一者作病。若復有人。作如是言。我於本心。作種種行。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作得故。說名為病。二者任病。若復有人。作如是言。我等今者。不斷生死。不求涅槃。涅槃生死。無起滅念。任彼一切。隨諸法性。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任有故。說名為病。三者止病。若復有人。作如是言。我今自心。永息諸念。得一切性。寂然平等。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止合故。說名為病。四者滅病。若復有人。作如是言。我今永斷一切煩惱。身心畢竟。空無所有。何况根塵虛妄境界。一切永寂。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寂相故。說名為病。離四病者。則知清淨。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如上所說。不唯作無著任緣之解。墮於邪觀。乃至起寂然冥合之心。皆存意地。如有學人問忠國師云。不作意時。得寂然否。答。若見寂然。即是作意。所以意根難出。動靜皆落法塵。故知並是執見修禪。說病為法。如蒸沙作飯。緣木求魚。費力勞功。枉經塵劫。且經中佛語幽玄。則義語非文。不同眾生情見粗浮。乃文語非義。又若執任緣無著之事。盡落邪觀。得悉檀方便之門。皆成正教。是以藥病難辯。取捨俱非。但且直悟自心。自然言思道斷。境智齊泯。人法俱空。向眾生三業之中。開佛知見。就生死五陰之內。顯大菩提。則了義金文。可為繩墨。實地知識。堪作真歸。故得智炬增輝。照耀十方之際。心華發艷。榮敷法界之中。如上所述。皆為有心成障。若乃離於妄心。自然合道。
問。本自無心。妄依何起。
答。為不了本自無心。名妄。若知本自無心。即妄無所起。真無所得。
問。何故有心即妄。無心即無妄。
答。以法界性空寂。無主宰故。有心即有主宰。有主宰即有分劑。無心即無主宰。無主宰即無分劑。無分劑即無生死。
問。無心者。為當離心是無心。即心得無心。
答。即心得無心。
問。即心是有心。云何得無心。
答。不壞心相。而無分別。
問。豈不辯知也。
答。即辯知無能所。是無心也。豈渾無用。始是無心。譬如明鏡照物。豈有心耶。當知一切眾生。恆自無心。心體本來常寂。寂而常用。用而常寂。隨境鑒辯。皆是實性自爾。非是有心方始用也。只謂眾生。不了自心常寂。妄計有心。心便成境。以即心無心故。心恆是理。即理無理故。理恆是心。理恆是心故。不動心相。心恆是理故。不得心相。不得心相故。即是眾生不生。不動心相故。即是佛亦不生。以生佛俱不生故。即凡聖常自平等法界性也。純一道清淨。更無異法。當知但有心分別作解之處。俱是虛妄。猶如夢中。若未全覺。所見纖毫。亦猶是夢中事。但得無心。即同覺後絕諸境界。但有一微塵可作修證不思議解處。俱不離三界夢中所見。經云。無有少法可得。佛即授記。
又經云。若有眾生。能觀一切妄念無相。則為證得如來智慧。又且無心者。不得作有無情見之解。若將心作無。此即成有。若一切處無心。如土木瓦礫。此成斷滅。皆屬意根強知妄識邊事。是以稱不思議定者。以有無情見不及故。
所以《圓覺經》云。有作思惟。從有心起。皆是六塵。妄想緣氣。非實心體。已如空華。用此思惟。辯於佛境。猶如空華。復結空果。展轉妄想。無有是處。
問。既不得作有無之解。如何是正了無心。
答。石虎山前鬥。蘆花水底沉。
問。前標宗不言法相。云何已下。更用廣說事相法門。
答。若不先論其事相之表。何以辯其體性之原。如世間法。未見其海。爭識其波。未見其山。寧諳其土。今欲總別雙辯。理事具陳。不達事而理非圓。不了理而事奚立。故云理隨事現。一多緣起之無邊。事得理融。千差涉入而無礙。又從總出別。因別成總。不得別而何成總。不因總而豈稱別。則理事總別。一際無差。只為今時。但唯執總滯理。見解不圓。法眼將明而不明。疑心欲斷而非斷。皆是理事成礙。總別不通。故四弘誓願云。法門無邊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何乃虛擲寸陰。頓違本願。守愚空坐。辜負四恩。若愚癡人。不分菽麥。似牛羊眼。罔辯方隅。現今對境。尚不圓明。臨終遇緣。焉能甄別。直須達事通理。徹果窮因。無一法而不明。無一塵而不照。則見聞莫能惑。境界不能拘。故《法華經》云。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難解之法。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所謂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故知一心實相。悉是諸法。諸法所生。皆從現行善惡熏習。第八識含藏種子為因。發起染淨差別報應為果。若不微細剖析。問答決疑。則何由到一心總別之原。徹八識性相之際。古德云。提綱意在張網。不可去網存綱。舉領意在著衣。不可棄衣取領。若只集而不敘。如無綱之網。若只敘而不集。如無網之綱。故知理事雙明。方通圓旨。教觀齊運。始達一乘。且如等覺菩薩。妙果將圓。卻入幻網門。倒學凡夫事。習世間三昧。具工巧神通。今之所宗。且明大旨。須先立後破。以洗清塵。然即破立同時。而無所破。不同權教定執教相之有門。寧比小乘唯證析法之空理。今則以別成總。將偏顯圓。別成總而一際無差。偏顯圓而萬法齊旨。開合自在。隱顯無方。若執之成萬有之瘡疣。若定之為四魔之根蔕。煩惱魔。五陰魔。
死魔。天魔。況百法明門。大乘菩薩初地方了。乃至十方諸佛本後二智。俱證俱緣。若不證唯識之性。不成根本智。無成佛之期。若不了唯識之相。不成後得智。闕化他之行。此唯識百法者。乃是有為無為。真俗一切法之性相根本。所以經云。若不證真如。焉能了諸行。若不證唯識真如之性。焉能了唯識百法之行相。故云。根本智。證百法性。後得智。緣百法相。《大乘起信論》云。信成就發心。略說有三。一。發正直心。如理正念真如法故。二。發深重心。樂集一切諸善行故。三。發大悲心。願拔一切眾生苦故。
問。一切眾生。一切諸法。皆同一法界。無有二相。據理但應正念真如。何假復修一切善行。教一切眾生。
答。不然。如摩尼寶。本性明潔。在礦穢中。假使有人勤加憶念。而不作方便。不施功力。欲求清淨。終不可得。真如之法。亦復如是。體雖明潔。具足功德。而被無邊客塵所染。假使有人勤加憶念。而不作方便。不修諸行。欲求清淨。終無得理。是故要當集一切善行。救一切眾生。離彼無邊客塵垢染。顯現真法。
如《首楞嚴》經云。幻妄稱相。其性真為妙覺明體。是以若偏執相而成妄。定據性而沉空。今則性相融通。真妄交徹。不墮斷常之見。能成無盡之宗。故知若欲深達法原。妙窮佛旨者。非上智而莫及。豈下機而能通。所以《法華經》偈云。如是大果報。種種性相義。我及十方佛。乃能知是事。
又《華嚴經》云。佛子。譬如金師。善巧鍊金。數數入火。轉轉明淨。調柔成就。隨意堪用。菩薩亦復如是。供養諸佛。教化眾生。皆為修行清淨地法。所有善根。悉以迴向一切智地。轉轉明淨。調柔成就。隨意堪用。然雖萬行磨鍊。皆是自法所行。如先德云。一切佛事。無邊化門。皆依自法融轉而行。即自心中有真如體大。今日體解。引出法身。由心中有真如相大。今日了達。引出報身。由心中有真如用大。今日修行。引出化身。乃至十波羅蜜一切塵沙萬行。但是自心中引出。未曾心外得一法。行一行。若言更有從外新得者。即是魔王外道說。
夫欲顯正宗。先除邪執。《百法鈔》云。破邪執者。即二邊之邪執。總有三種二邊。一外道斷常二邊。如有外道一向執常。即四遍常論等是。此即常見邊。又有外道一向執斷。即七斷滅論是。此即斷見邊。第二小乘假實二邊。或有小乘一向執假。即一說部等。執一切法但有假名。而無實體。即是著假邊。又有小乘一向執實。即薩婆多及犢子部等。執諸法皆實。即是著實邊。第三大小乘空有二邊。即小乘有部等。執心外有法。是著有邊。大乘清辯菩薩等。撥菩提涅槃悉無。即是著空邊。顯中道者有二。一假施設中道。二真實中道。真實中道有三。一者。能證淨分依他。是其妙有。智起惑盡。名曰真空。妙有真空。正處中道。二者。能證有為。是其妙有。所證真理。名曰真空。妙有真空。正處中道。三者。唯於法身上說本來實性。名為妙有。即此實性。便是真空。妙有真空。正處中道。二假施設中道者。即佛於後得智中。而假施設。亦有三種。一者。不斷不常中道。謂佛經中。說有異熟識為總報主。此陰纔滅。彼陰便生。即是不斷。又說生滅不定。名曰無常。即是不常。不斷不常。正處中道。此破外道斷常二邊。二者。不假不實中道者。謂佛經中。說一切色心從種而生者。即是不假。依此分位。或有相形。即是不實。稱實而談。正處中道。此破小乘假實二邊。三者。不有不無中道。謂經說我法遍計。即是不有。依圓妙有。即是不無。離有離無。正處中道。此破大小乘空有二邊。是以欲執二邊之情。即背中道之理。纔作四句之解。便失一乘之門。須知非離邊有中。亦非即邊是中。若離邊求中。則邊見未泯。若即邊是中。中解猶存。是以難解難知。唯深般若。執之如大火聚。四邊不可觸之。了之若清凉池。諸門皆可入矣。故知法無定相。迴轉隨心。執即成非。達之無咎。如四句法。通塞由人。在法名四句。悟入名四門。妄計名四執。毀法名四謗。是知四句不動。得失空生。一法無差。升沉自異。又《唯心訣》破一百二十種邪見云。或和神養氣而保自然。或苦質摧形而為至道。或執無著而椿立前境。或求靜慮而伏捺妄心。或刳情滅法以凝空。或附影緣塵而抱相。或喪靈原之真照。或殞佛種之正因。或純識凝神。受報於無情之地。或澄心泯色。住果於八難之天。或著有而守乾城。或撥無而同兔角。或絕見而居闇室。或立照而存所知。或認有覺。是真佛之形。或效無知。同木石之類。或執妄取究竟之果。如即泥是瓶。或妄緣趣解脫之門。似撥波求水。或外騁而妄興夢事。或內守而端居抱愚。或宗一而物像同如。或見異而各立法界。或守愚癡。無分別而為大道。或尚空見。排善惡而作真修。或解不思議性作頑空。或體真善妙色為實有。或修沉機絕想。同有漏之天。或學覺觀思惟。墮情量之域。或不窮妄性。作冥初之解。或昧於幻體。立空無之宗。或認影像而為真。或捨虛妄而求實。或名見聞性為活物。或指幻化境作無情。或起意而乖寂知。或斷念而虧佛用。或迷性功德。而起色身之見。或據畢竟空。而生斷滅之心。或執大理而頓棄莊嚴。或迷漸說而一向造作。或據體離緣而堅我執。或忘泯一切而守己愚。或定人法自爾而墮無因。或執境智和合。而生共見。或執心境混同。亂能所之法。或著分別真俗。縛智障之愚。或守一如不變而墮常。或定四相所遷而沉斷。或執無修而祛聖位。或言有證而背天真。或耽依正而隨世輪迴。或厭生死而喪真解脫。或迷真空而崇因著果。或昧實際而欣佛厭魔。或著隨宜所說。而守語為真。或失音聲實相。而離言求默。或宗教乘而毀自性之定。或弘禪觀而斥了義之詮。或鬥奇特而但願出身。俄沉識海。或作淨潔而唯求玄密。反墮陰城。或起殊勝知解。而剜肉為瘡。或住本性清淨。而執藥成病。或尋文採義而飲客水。或守靜居閒而坐法塵。或起有得心。談無相大乘。或運圖度想。探物外玄旨。或廢說起絕言之見。或存詮招執指之譏。或認動用而處生滅根原。或專記憶而住識相邊際。或安排失圓覺之性。或縱任虧入道之門。或起身心精進。而滯有為。或守任真無事。而沉慧縛。或專繫念勤思。而失於正受。或效無礙自在。而放捨修行。或隨結使而恃本性空。或執纏蓋而妄加除斷。或保重而生法愛。或輕慢而毀佛因。或進求而乖本心。或退墮而成放逸。或語證相違而虧實地。或體用各據而乖佛乘。或欣寂而住空。失大悲之性。或泯緣而厭假。違法爾之門。或著我見而昧人空。或迷現量而堅法執。或解不兼信而滋邪見。或信不兼解而長無明。或云人是而法非。或稱境深而智淺。或取而迷法性。或捨而乖即真。或離而違因。或即而亡果。或非而謗實。或是而毀權。或惡無明而背不動智門。或憎異境而壞法性三昧。或據同理而起增上慢。或貶別相而破方便門。或是菩提而謗正法輪。或非眾生而毀真佛體。或著本智而非權慧。或迷正宗而執化門。或滯理溺無為之坑。或執事投虛幻之網。或絕邊泯跡。違雙照之門。或保正存中。失方便之意。或定慧偏習而焦爛道芽。或行願孤興而沉埋佛道。或作無作行。修有為菩提。或著無著心。學相似般若。或趣淨相而迷垢實性。或住正位而失俗本空。或立無相觀而障翳真如。或起了知心而違背法性。或守真詮而生語見。服甘露而早終。或敦圓理而起著心。飲醍醐而成毒。已上略標一百二十種邪見。並是迷宗失旨。背湛乖真。捏目生華。迷頭認影。若敲冰而索火。如緣木以求魚。畏影逃空。捫風捉電。苦非甘種。沙豈飯因。皆不能以法性融通。一旨和會。盡迷方便。悉入見纏。不達正宗。皆投見網。所以天魔外道。本無其種。修行失念。遂派其原。故知但有所重所依。立知立解。絲毫見處不亡。皆成外道。
如《華嚴論》云。見在即凡。情亡即佛。祖師云。不用求真。唯須息見。《法華經》云。此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
是以若實悟宗之人。尚不得無見無解。豈可更隨言執意。而起有見有解乎。
《佛藏經》云。佛言。一切諸見。皆從虛妄緣起。舍利弗。若作是念。此是正見。是人即是邪見。舍利弗。於聖法中。拔斷一切諸見根本。悉斷一切諸語言道。如虛空中。手無觸礙。諸沙門法。皆應如是。又云佛言。舍利弗。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唯是一義。所謂離也。何等為離。離諸欲諸見。欲者即是無明。見者即是憶念。何以故。一切諸法。憶念為本。所有念想。即為是見。見即是邪。是以若能離見。即成諸佛。十方稽首。萬類歸依。如《中觀論》云。瞿曇大聖主。憐愍說是法。悉斷一切見。我今稽首禮。
若入宗鏡。正解分明。體用相含。心境交涉。空具德而徹萬有之表。事無礙而全一理之中。又若究竟欲免斷常邊邪之見。須明華嚴六相義門。則能任法施為。自亡能所。隨緣動寂。不壞有無。具大總持。究竟無過矣。此六相義。是辯世間法自在無礙。正顯緣起無分別理。若善見者。得智總持門。不墮諸見。不可廢一取一。雙立雙亡。雖總同時。繁興不有。縱各具別。冥寂非無。不可以有心知。不可以無心會。詳法界內。無總別之文。就果海中。絕成壞之旨。今依因門智照。古德略以喻明。六相義者。一總相。二別相。三同相。四異相。五成相。六壞相。總相者。譬如一舍。是總相。椽等。是別相。椽等諸緣。和同作舍。各不相違。非作餘物。故名同相。椽等諸緣。遞互相望。一一不同。名異相。椽等諸緣。一多相成。名成相。椽等諸緣。各住自法。本不作故。名壞相。又椽即是舍。為椽獨能作舍。若離椽。舍即全不成故。若得椽時。即得舍故。所以椽非是少力共成。皆是全力故。舍既即是椽。餘瓦木等總並是椽。若卻椽即舍無故。舍壞。故不名瓦木等。是故瓦木等。即是此椽也。若不即椽者。舍即不成。椽瓦木等皆不成。今既並成。故知相即耳。椽即瓦木等。一椽既爾。餘一切緣例然。是故一切緣起法不成。即已成也。別相者。椽等諸緣。別於總故。若不別者。總義不成。由無別時。即無總故。以因別而得總故。是故別者。以總為別也。如椽即舍故。名總相。即是椽故。名別相。若不即舍。不是椽。若不即椽。不是舍。例如若不即總。不名別。若不即別。不名總。
是故真如一心為總相。能攝世出世間一切法故。約攝諸法得總名。能生諸緣成別號。法法皆齊為同相。隨相不等稱異門。建立境界故稱成。不動自位而為壞。又云。一總相者。一合多德故。二別相者。多德非一故。三同相者。多義不相違故。四異相者。多義不相似故。五成相者。由此諸義。緣起成故。六壞相者。諸緣各住自性。不移動故。此上六相義門。是菩薩初地中觀。通世間一切法門。能入法界之宗。不墮斷常之見。若一向別。逐行位而乖宗。若一向同。失進修而墮寂。所以位位即佛。階降宛然。重重鍊磨。本位不動。斯則同異俱濟。理事不虧。因果無差。迷悟全別。欲論大旨。六相還同夢裡渡河。若約正宗。十地猶如空中鳥跡。若約圓修。斷惑對治。習氣非無。理行相資。缺一不可。是以文殊以理印行。差別之道無虧。普賢以行會理。根本之門不廢。如上微細擇見真實識心。可謂教觀相應。境智冥合。正助齊運。目足更資。則定可以繼先德之遺徽。紹覺王之後裔矣。
御錄宗鏡大綱卷十
御錄宗鏡大綱卷十一
夫言正唯識義。約有幾種識。
答。經論通辯有八種識。一眼識。二耳識。三鼻識。四舌識。五身識。六意識。七末那識。八阿賴耶識。
問。此八種識。行相如何。
答。經論成立。自有明文。此八種識。具三能變。一異熟能變。即第八識。二思量能變。即第七識。三了別能變。即前六識。唯識論云。識所變相。雖無量種。而能變識。類別唯三。一謂異熟。即第八識。多異熟性故。二謂思量。即第七識。恆審思量故。三謂了境。即前六識。了境粗相故。論頌曰。初阿賴耶識。異熟一切種。不可知執受。處了常與觸。作意受想思。相應唯捨受。是無覆無記。觸等亦如是。恆轉如瀑流。阿羅漢位捨。初能變識。大小乘教名阿賴耶。此識有能藏。所藏執藏意故。謂與雜染互為緣故。有情執為自內我故。
問。佛種從緣起者。即是熏習義。約法報化三身中。是何佛種從緣起。
答。是報身佛。由熏成故。以智為種。法身是無為斷惑所顯。不從種子生。以法報具足。能起化現。即化身是法報之用。唯報佛性。即是一切眾生聞熏種子。且如世間甘露葉上。霧露潤濕滴入土中。一滴成一連珠。又更濕潤。生長芽莖。報佛性亦爾。我等第六識見分。及耳識見分。如同甘露葉。如來大乘教法。如似霧露。耳識第六識熏得大乘種子。似潤濕。落在第八識中。如入土中生得連珠。後數資熏。至成自受用報身。似更遇濕潤生起芽莖。故知佛種全自熏成。初學之人。爭不仗於聞法之力。且眾生雖有正因性。須假緣因發起。如《大智度論》云。如經中說二因緣。發起正見。一者外聞正法。二者內有正念。又如草木內有種子。外有雨澤。然後得生。若無菩薩。眾生雖有業因緣。無由發起。然欲弘揚佛法。剖析圓宗。應須性相雙明。總別俱辯。故《法華經》偈云。如是大果報。種種性相義。我及十方佛。乃能知是事。今宗鏡本意。要理事分明。方顯一心體用具足。若有體而無用。如有身而無手足。若有用而無體。如有手足而無身。若無身手。人相不具。若無體用。法身不圓。《釋摩訶衍論》云。自性清淨。無漏性德。從無始來一向明白。亦無垢累。亦無染汙。而以無明而熏習故。即有垢累。無明藏海。從無始來一向闇黑。亦無智明。亦無白品。而以本覺而熏習故。即有淨用。如是染淨。但是假立。染非實染。淨非實淨。皆是幻化。無實自性。故知染淨無體。隨熏所成。若離熏習之緣。決定無法可得。若無第八識所熏之體。萬法不成。以前眾多義門。成就唯識。即知無有一法。不從心化生。隨善惡以熏成。因修習而為種。似裹香之紙。染芬馥以騰馨。如繫魚之繩。近腥羶而作氣。況異熟本識。堅住真心。聞善法熏。則淨種子增長。因惡法發。則染種子圓成。是以內則為因。雖然本有。外為緣助。須仗新熏。遂能起果酬因。為凡作聖。故經云佛種從緣起。故知無法不熏成。是以多聞熏習之功。須親道友。積學鍊磨之力。全在當人。不可虛度時光。不勤妙行。如木中火性。是火正因。未遇人工。不成火用。如身中佛性。是佛正因。不偶淨緣。難成妙用。
問。心識無形無對。云何說受熏之義。
答。經明若熏若變。俱不思議。約隨緣鼓動。彰熏變之相。以根本無明熏本覺時。即本覺隨動。故說為熏。又本覺之體。理雖不變。由隨緣故。故說為變。雖然熏變。染而不染。雖不熏變。不染而染。莫可以心意測。故云不思議熏。靡可以文句詮。故云不思議變。
問。阿賴耶識若常。則無轉變。若斷。則不相續。如何會通。得合正理。
答。不一不異。非斷非常。方契因緣唯識正理。《識論》云。此識非斷非常。以恆轉故。恆。謂此識無始時來一類相續。常無間斷。是界趣生。施設本故。性堅持種。令不失故。轉。謂此識無始時來念念生滅。前後變異。因滅果生。非常一故。可為轉識。熏成種故。恆言遮斷。轉表非常。猶如瀑流。因果法爾。
謂此識性。無始時來剎那剎那。果生因滅。果生故非斷。因滅故非常。非斷非常。是緣起理。故說此識。恆轉如流。
問。此識既云恆轉如流。定有生滅去來否。
答。此識不守自性。隨緣變時。似有流轉。而實無生滅。亦非去來。如湛水起漚。漚全是水。華生空界。華全是空。識性未嘗去來。虛空何曾生滅。
又心無處所。實無來去。昔所行處。了了知見。性自虛通。體無去住。不用除滅此心。若識此心。本是佛體不須怕。今有不識心人。將此為妄。終日除滅。亦不可得滅。縱令得滅。證聲聞果。亦非究竟。只如過去諸佛。恆沙劫事。見如今日。真如之性。靈通自在。照用無方。不可同無情物。佛性是生氣物。不可兀爾無知。但無心量。種種施為。如幻如化。如機關木人。畢竟無有心量。於一切處無執繫。無住著。無所求。於一切時中。更無一法可得。
問。此阿賴耶識。既為一切法因。又稱引果。只如因果之法。為真實有。為假施設。
答。皆從識變。是假施設。論云。謂此正理。深妙離言。因果等言。皆假施設。觀現在法有引後用。假立當果。對說現因。觀現在法有酬前相。假立曾因。對說現果。假。謂現識似彼相現。如是因果。理趣顯然。遠離二邊。契會中道。諸有智者。應順修學。釋云。今明諸法自相離言。謂觀三世。唯有現法。觀此現法。有能引生當果之用。當果雖無。而現在法有引彼用。用者。功能。行者尋見現法之上。有此功用。觀此法果。遂心變作未來之相。此似未來。實是現在。即假說此所變未來。名為當果。對此假當有之果。而說現在法為因。此未來果。即觀現在法功能而假變也。其因亦爾。觀此現法有酬前之相。即異熟變相等。觀此所從生處。而能變為過去。實非過去。而是現在假說所變為現法。即對此假曾有過去因。而說現在為果。而實所觀非因非不因。非果非不果。且如於因。性離言故。非實是因。有功能故。非定不因。果亦如是。
問。此第八識。為定是真。是假。
答。是真。是假。不可定執。《首楞嚴經》云。陀那微細識。習氣成瀑流。真非真恐迷。我常不開演。釋曰。梵語阿陀那者。此云。執持識。此識體淨。被無明熏習。水乳難分。唯佛能了。以不覺妄染故。則為習氣。變起前之七識瀑流波浪。鼓成生死海。若大覺頓了故。則為無漏淨識。執持不斷。盡未來際。作大佛事。能成智慧海。真非真恐迷者。佛意我若一向說真。則眾生不復進修。墮增上慢。以不染而染。非無客塵垢故。又外道執此識為我。若言即是佛性真我。則扶其邪執。有濫真修。我若一向說不真。則眾生又於自身撥無。生斷見故。無成佛之期。是以對凡夫二乘前。不定開演。恐生迷倒。不達如來密旨。以此根本識。微細難知故。
問。此第八識於真。俗二諦中。俱建立否。
答。染。淨之本。真俗俱存。不達真異熟。正唯識人。多執俗有真無。強生異見。不知諸佛密意。執遣相空理以為究竟。此乃破遍計情執。是護過遮詮。便撥依他圓成。悉作空華之相。若無依圓。本識及一切法皆則無體。既非實有。成大邪見。論云。外道毀謗染淨因果。亦不謂全無。但執非實故。若一切皆非實有。菩薩不應為不捨生死。精勤修集菩提資糧。誰有智者。為除幻敵。求石女兒用為軍旅。故應信有能持種心。依之建立染淨因果。彼心即是此第八識。
所以經云。深信大乘。不謗因果。但真諦中。以一切法不可得故。言語道斷故。心智路絕故。或言一切法空。此是第一義空。不可得空。非是外道斷空。小乘但空等。不可起龜毛兔角之心。執蛇足鹽香之見。
問。受生命終。既依本識。生時死時。復住何心。
答。夫論生滅之事。必住散動之心。經云。有念即魔網。不動即法印。魔網立生死之道。法印成涅槃之門。故知散亂。寂靜二途。皆依本識而有。
問。一切有情皆依食住。即是第八識食。約有幾種。行相如何。
答。《識論》云。經說食有四種。一者段食。變壞為相。謂欲界繫。香味觸三。於變壞時能為食事。由此色處。非段食攝。以變壞時色無用故。二者觸食。觸境為相。謂有漏觸纔取境時。攝受喜等能為食事。此觸雖與諸識相應。屬六識者食義偏勝。觸粗顯境。攝受喜樂及順益捨。資養勝故。三者意思食。希望為相。謂有漏思與欲俱轉。希可愛境能為食事。此思雖與諸識相應。屬意識者食義偏勝。意識於境希望勝故。四者識食。執持為相。謂有漏識。由段觸思勢力增長。能為食事。此識雖通諸識自體。而第八識食義偏勝。一類相續。執持勝故。此四能持有情身命。令不壞斷。故名為食。段食唯於欲界有用。觸意思食雖遍三界。而依識轉。隨識有無。眼等轉識有間有轉。非遍恆時能持身命。謂無心定。熟眠。悶絕。無想天中。有間斷故。設有心位。隨所依緣性界地等有轉易故。於持身命非遍非恆。乃至由此定知異諸轉識。有異熟識。一類恆遍。執持身命令不斷壞。世尊依此故作是言。一切有情。皆依食住。
《增一經》云。世尊告阿那律曰。一切諸法。由食而住。在眼以眠為食。耳以聲為食。鼻以香為食。舌以味為食。身以細滑為食。意以法為食。涅槃以無放逸為食。爾時佛告諸比丘如此妙法。夫飲食有九事。人間有四食。一段食。二更樂食。三念食。四識食。復有五種是出世間食。一禪食。二願食。三念食。四八解脫食。五喜食。是出世間之表。當共專念。捨除四種之食。求辦出世之食。所以《維摩經》云。迦葉住平等法。應次行乞食。為不食故。應行乞食。為壞和合相故。應取搏食。為不受故。應受彼食。斯皆是破五陰法。成涅槃食。
問。住滅定者。於八識中滅何等識。
答。但滅六識。以第八識持身故。論云。契經說住滅定者。身語心行無不皆滅。而壽不滅。亦不離暖。根無變壞。識不離身。若無此識。住滅定者不離身識。不應有故。
問。小乘入滅盡定。云何不能現其威儀。
答。小乘是事滅。大乘是理滅。如《清涼疏》云。一切法滅盡三昧智通者。謂五聚之法。皆當體寂滅故。斯即理滅。不同餘宗滅定。但明事滅。唯滅六七心心所法。不滅第八等。但事滅故。不能即定而用。證理滅故。定散無礙。由即事而理。故不礙滅。即理而事。故不礙用。是以經云。雖念念入。而不廢菩薩道等。亦非心定而身起用。亦不獨明定散雙絕。但是事理無礙。故七地中云。雖行實際。而不作證。能念念入。亦念念起。及《淨名經》云。不起滅定。現諸威儀。皆斯義也。又古師云。若大乘滅定。由具五蘊。有第八識。及第七淨分末那平等性智在。而能引起種種威儀。小乘唯有色行二蘊。前六識已滅。以小乘所現威儀事。須意識始能引起。既無意識。則無運用之功。與大乘有異。已上猶是約行相分別。若就理而論。威儀即定。定即威儀。以色心其已久如故。
問。識種即是命根者。以何義為根。
答。論云。然依親生此識種子。由業所引功能差別。住時決定。假立命根。以此種子為業力故。有持一報之身。功能差別。令得決定。若此種子無此功能。身便爛壞。
故種子為命根。餘現行色心等非命根。不恆續故。非業所引故。然業正牽時。唯牽此種子。種子方能造生現行。非謂現行名命根。故唯種是根。又夫命根者。依心假立。命為能依。心為所依。命之依心。如情之依心矣。
問。《淨名經》云。從無住本。立一切法。無住本。即阿賴耶識。云何說此識為一切法本。
答。此識建立有情無情。發生染法淨法。若有知有覺。則眾生界起。若無想無慮。則國土緣生。因染法而六趣迴旋。隨淨法而四聖階降。可謂凡聖之本。身器之由。了此識原。何法非悟。證斯心性。何境不真。可謂絕學之門。棲神之地矣。
問。至聖垂慈。覺王應跡。以廣長之舌相。出誠實之微言。於無名相中。布難思之教海。以假名相說。演無盡之義宗。且如第八識心。本無名相。隨位立號。因執得名。至何位次之中。而捨虛假之稱。
答。《唯識論》云。第八識。雖諸有情皆悉成就。而隨義別。立種種名。謂或名心。由種種法熏習種子。所積集故。或名阿陀那。執持種子及諸色根。而不壞故。或名所知依。能與染淨所知諸法。為依止故。或名種子識。能遍任持世出世間法種子故。此等諸名。通一切位。或名阿賴耶識。藏一切雜染品法。令不失故。我見等執藏。以為自內我故。此名唯在異生有學。非無學位。不退菩薩。有雜染法執藏義故。或名異熟。能引生死善不善業異熟果故。此名唯在異生二乘。諸菩薩位。非如來地。猶有異熟無記法故。或名無垢識。最極清淨諸無漏法。所依止故。此名唯在如來地有。菩薩二乘及異生位。持有漏種可受熏習。未得善淨第八識故。如《契經》偈說。如來無垢識。是淨無漏界。解脫一切障。圓鏡智相應。阿賴耶識名。過失重故。最初捨故。此中偏說。異熟識體。菩薩將得菩提時捨。聲聞獨覺。入無餘依涅槃時捨。無垢識體。無有捨時。利樂有情無盡時故。心等通故。隨義應說。
《天台淨名疏》云。一法異名者。諸經異名說真性實相。或言一實諦。或言自性清淨心。或言如來藏。或言如如。或言實際。或言實相般若。或言一乘。或言即是首楞嚴。或言法性。或言法身。或言中道。或言畢竟空。或言正因佛性。性淨涅槃。如是等種種異名。此皆是實相之異稱。故《大智論》偈云。般若是一法。佛說種種名。隨諸眾生類。為之立異字。《大涅槃經》云。如天帝釋。有千種名。解脫亦爾。多諸名字。又云佛性者。有五種名故。皆是赴機利物。為立異名也。而法體是一。未曾有異。如帝釋千名。名雖不同。終是目於天主。豈有聞異名故。而言非實相理。如人供養帝釋。毀憍師迦。供養憍師迦。毀於帝釋。如此供養。未必得福。末代弘法者亦爾。或信賴耶自性清淨心。而毀畢竟空。或信畢竟空無所有。毀賴耶識自性清淨心。或言《般若》明實相。《法華》明一乘。皆非佛性。此之求福。豈不慮禍。若知名異體一。則隨喜之善遍於法界。何所諍乎。
問。因相立名。因名顯相。名已廣辯。識相如何。
答。詮表呼召。目之為名。行狀可觀。號之曰相。第六分別事識是名。取境染心是相。第七現識是名。無明熏妄心是相。第八藏識是名。心清淨是相。第九真識是名。體性不改是相。斯皆是無名之名。無相之相。何者。以名相不出心境故。是以心無自性。因境而生。境無自性。因心而有。則張心。無心外之境。張境。無境外之心。若互奪兩亡。心境俱泯。若相資並立。心境宛然。此乃無性而空。空而不空。無性而有。有而不有。不有之有。有顯一如。不空之空。空成萬德。可謂摧萬有於性空。蕩一無於畢竟矣。
問。諸心識中。何識堅牢。不為諸緣之所飄動。
答。世間無有一法不從緣生。緣生之法。悉皆無常。唯有根本心。不從前際生。不從中際住。不於後際滅。實為萬有之根基。諸佛之住處。是以喻之如鏡。可以精鑒妍醜。深洞玄微。仰之為宗。猶乎巨浸納川。太虛含像。《密嚴經》云。心有八種。或復有九。與無明俱。為世間因。世間悉是心心法現。是心心法。及以諸根。生滅流轉。為無明等之所變異。其根本心。堅固不動。世間因緣。有十二分。若根若境。能生所生。剎那壞滅。從於梵世。至非非想。皆因緣起。唯有如來。離諸因緣。內外世間。動不動法。皆如瓶等。壞滅為性。又頌云。汝等諸佛子。云何不見聞。藏識體清淨。眾身所依止。或具三十二。佛相及輪王。或為種種形。世間皆悉見。譬如淨空月。眾星所環繞。諸識阿賴耶。如是身中住。譬如欲天主。侍衛遊寶宮。江海等諸神。水中而自在。藏識處於世。當知亦復然。如地生眾物。是心多所現。譬如日天子。赫奕乘寶宮。旋繞須彌山。周流照天下。諸天世人等。見之而禮敬。藏識佛地中。其相亦如是。十地行眾行。顯發大乘法。普與眾生樂。常讚於如來。在於菩薩身。是即名菩薩。佛與諸菩薩。皆是賴耶名。佛及諸佛子。已受當受記。廣大阿賴耶。而成於正覺。密嚴諸定者。與妙定相應。能於阿賴耶。明了而觀見。佛及辟支佛。聲聞諸異道。見理無怯人。所觀皆此識。種種諸識境。皆從心所變。瓶衣等眾物。如是性皆無。悉依阿賴耶。眾生迷惑見。以諸習氣故。所取能取轉。此性非如幻。陽焰及毛輪。非生非不生。非空亦非有。譬如長短等。離一即皆無。智者觀幻事。此皆唯幻術。未曾有一物。與幻而同起。幻焰及毛輪。和合而可見。離一無和合。過未亦非有。幻事毛輪等。在在諸物相。此皆心變異。無體亦無名。世中迷惑人。其心不自在。妄說有能幻。幻成種種物。幻師磚瓦等。所作眾物類。種種若去來。此見皆非實。如鐵因磁石。所向而轉移。藏識亦如是。隨於分別轉。一切諸世間。無處不周遍。如日摩尼寶。無思及分別。此識遍諸處。見之謂流轉。不死亦不生。本非流轉法。定者勤觀察。生死猶如夢。是時即轉依。說名為解脫。此即是諸佛。最上之教理。審量一切法。如秤如明鏡。又如大明燈。亦如試金石。遠離於斷滅。正道之標相。修行妙定者。至解脫之因。永離諸雜染。轉依而顯現。
問。本識與諸識和合。同起同滅。至轉依位。諸煩惱識滅。唯本識在。如何分別滅不滅之異。
答。《攝大乘論》云。若本識與非本識。共起共滅。猶如水乳和合。云何本識不滅。非本識滅。譬如於水。鵝所飲乳。釋云。譬如水乳雖和合。鵝飲之時。唯飲乳。不飲水。故乳雖盡。而水不竭。本識與非本識亦爾。雖復和合。而一滅一在。
問。此根本識心。既稱為一切法體。又云常住不動。只如萬法。即此心有。離此心有。若即此心。萬法遷變。此心云何稱為常住。若離此心。復云何得為一切法體。
答。開合隨緣。非即非離。以緣會故合。以緣散故開。開合但緣。卷舒無體。緣但開合。緣亦本空。彼此無知。能所俱寂。《密嚴經》偈云。譬如金石等。本來無水相。與火共和合。若水而流動。藏識亦如是。體非流轉法。諸識共相應。與法同流轉。如鐵因磁石。周迴而轉移。二俱無有思。狀若有思覺。賴耶與七識。當知亦復然。習繩之所繫。無人而若有。普遍眾生身。周行諸陰趣。如鐵與磁石。展轉不相知。
問。若不立此第八識。有何等過。
答。有大過失。一切染淨法不成。俱無因故。《識論》云。若無此識持煩惱種。界地往還無染心後。諸煩惱起。皆應無因。餘法不能持彼種故。若諸煩惱無因而生。則無三乘學無學果。諸已斷者皆應起故。又若無此識持世出世清淨道種。異類心後。起彼淨法。皆應無因。又出世道初不應生。無法持彼法爾種故。初不生故。後亦不生。是則應無三乘道果。若無此識持煩惱種。轉依斷果。亦不得成。謂道起時。現行煩惱。及彼種子。俱非有故。染淨二心不俱起故。道相應心不持彼種。自性相違。如涅槃故。餘法持種。理不成故。既無所斷。能斷亦無。依誰由誰而立斷果。若由道力。後惑不生。立斷果者。則初道起。應成無學。後諸煩惱。皆已無因。永不生故。許有此識。一切皆成。唯此能持染淨種故。證此識有。理趣無邊。恐厭繁文。略述綱要。則有此識。教理顯然。諸有智人。應深信受。
實際理地。不受一塵。佛事門中。不捨一法。若欲學諸佛方便。須具菩薩遍行。一一洞明。方成大化。如上廣引藏識之文。祖佛所明。經論共立。第八本識。真如一心。廣大無邊。體性微細。顯心原而無外。包性相以該通。擅持種之名。作總報之主。建有情之體。立涅槃之因。居初位而總號賴耶。處極果而唯稱無垢。備本後之智地。成自他之利門。隨有執無執而立多名。據染緣淨緣而作眾體。孕一切而如太虛包納。現萬法而似大地發生。則何法不收。無門不入。但以迷一真之解。作第二之觀。初因覺明能了之心。發起內外塵勞之相。於一圓湛。析出根塵。聚內四大為身。分外四大為境。內以識情為垢。外因想相成塵。無念而境觀一如。有想而真成萬別。若能心融法界。境豁真空。幻翳全消。一道明現。可謂裂迷途之緻網。抽覺戶之重關。惛夢醒而大覺常明。狂性歇而本頭自現。
夫第二能變識者。《識論》頌云。次第二能變。是識名末那。依彼轉緣彼。思量為性相。四煩惱常俱。謂我癡我見。並我慢我愛。及餘觸等俱。有覆無記攝。隨所生所繫。阿羅漢滅定。出世道無有。乃至應知此意。但緣藏識見分。非餘。彼無始來。一類相續。似常似一故。恆與諸法為所依故。此唯執彼為自內我故。
問。此第七識。云何離眼等識別有自體。出何經文。
答。論云。聖教正理。為定量故。謂薄伽梵處處經中。說心意識三種別義。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別名識。是三別義。如是三義。雖通八識。而隨勝顯。第八名心。集諸法種。起諸法故。第七名意。緣藏識等。恆審思量為我等故。餘六名識。於六別境。粗動間斷。了別轉故。如《入楞伽》頌說。藏識說名心。思量性名意。能了諸境相。是說名為識。釋云。雖通八識。皆名心意識。而隨勝顯。第八名心。為一切現行熏集諸法種。現行為依。種子識為因。能生一切法故。是起諸法。第七名意者。因中有漏。唯緣我境。無漏緣第八及真如。果上許緣一切法故。餘六識名識。於六別境。體是粗動。有間斷法。了別轉故。易了名粗。轉易名動。不續名間。各有此勝。各別得名。又論云。謂契經說。不共無明。微細恆行。覆蔽真實。若無此識。彼應非有。謂諸異生。於一切分。恆起迷理不共無明。覆真實義。障勝慧眼。如有頌說。真義心當生。常時為障礙。俱行一切分。謂不共無明。是故契經說。異生類。恆處長夜。無明所蒙。惛醉纏心。曾無醒覺。若異生位。有暫不起此無明時。便違經義。謂異生位。迷理無明。有行不行。不應理故。此依六識。皆不得成。應此間斷。彼恆緣故。許有末那。便無此失。
問。若無末那。有何等過。
答。若無第七。則無凡可厭。無聖可欣。凡聖不成。染淨俱失。論云。是故定應別有此意。又契經說。無想有情。一期生中。心心所滅。若無此識。彼應無染。謂彼長時無六轉識。若無此意。我執便無。乃至故應別有染汙末那。於無想天。恆起我執。由斯賢聖。同訶厭彼。又契經說。異生善染無記心識。恆帶我執。若無此識。彼不應有。謂異生類。三性心時。雖外起諸業。而內恆執我。由執我故。令六識中所起施等。不能亡相。故《瑜伽》說。染汙末那。為識依止。彼未滅時。相了別縛。不得解脫。末那滅已。相縛解脫。言相縛者。謂於境相。不能了達如幻事等。由斯見分相分所拘。不得自在。故名相縛。依如是義。有伽陀言。如是染汙意。是識之所依。此意未滅時。識縛終不脫。釋云。於無想天。恆起我執。由斯賢聖。同訶厭彼者。有第七於彼起我執。是異生故。出定以後。復沉生死。起諸煩惱。聖賢訶彼。若無第七。不應訶彼。無過失果。由執我故。令六識中所起施等不能亡相者。此我外緣。行相粗動。非第七起。由第七故。第六起此。全由七生。增明為論。第六識中。我執體有間斷。通三性心。間雜生故。第七不緣外境生故。以上略錄第七末那。諸教同詮。群賢共釋。創入道者。此義須明。是起凡聖之因。宜窮體性。乃立解惑之本。可究根原。迷之則為人法執之愚。悟之則成平等性之智。於諸識內。獨得意名。向有漏中。作無明主。不間不斷。無想定治而不消。常審常恆。四空天避而還起。雖有覆而無記。不外執而內緣。常起現行。能蔽真而障道。唯稱不共。但成染而潤生。是以欲透塵勞。須知要徑。將施妙藥。先候病原。若細意推尋。冥心體察。則何塵而不出。何病而不消。斷惑之門。斯為要矣。
第三能變者。《唯識論》頌云。次第三能變。差別有六種。了境為性相。善不善俱非。此三能變。是了別境識。自證分是了別性。見分是了別相。
《識論》云。隨六根境。種類異故。或名色識。乃至法識。隨境立名。順識義故。謂於六境。了別名識。色等五識。唯了色等。法識通能了一切法。
問。於眼等六識中有幾分別。
答。略有三種。一自性分別。唯緣現在所緣諸行。自相行分別。所緣行。即五塵也。自相行。如色以青為行相。眼識緣時。亦任運作青行相。名自行。又自相。即能緣行。簡共相行。如緣青時。即緣黃不著。二隨念分別。於昔曾所受諸行。追念行分別。唯緣過去。三計度分別。於去來今不現前。思搆行分別。即非有計有。是非量境。然約三世計度。不定一世。又《雜集論》。於三分別中。復有七種分別。一謂於緣任運分別。謂五識身。如所緣相。無異分別。於自境界。任運轉故。二有相分別。謂自性隨念二種分別。取過現境。種種相故。三無相分別。謂希求未來境行分別。四尋求分別。五伺察分別。六染汙分別。七不染汙分別。此四分別。皆用計度分別。以為自性。所以者何。以思度故。或時尋求。或時伺察。或時染汙。或不染汙種種分別。
問。前三分別。於八識中幾識能具。
答。八識中。唯第六識具三分別。自第七識。唯有自性分別。以緣現在故。或可末那亦有計度。以計度執我故。若論體性。計度以慧為性。隨念以念為性。真法之中。既無虛妄。八識所以無此分別。
御錄宗鏡大綱卷十一
御錄宗鏡大綱卷十二
問。八識中各具幾分別。
答。第六識具廣略十種分別。前五識唯自性。任運。二種分別。五識於自境界。任運轉故。第七識具計度。染汙。有相。三種分別。第八識同前五識。得有自性任運分別。
問。何故五識無分別執耶。
答。夫言執者。須是分別籌度之意方堅執。五識雖有慧。而但任運。不能分別籌度。故五無執。唯第六也。
問。眼見色時。為是眼見。為是識見。
答。《雜集論》云。非眼見色。亦非識等。以一切法。無作用故。由有和合。假立為見。故稱眼能見色。又識之於根。乍出乍入。如鹿在網。猶鳥處籠。啄一捨一。周而復始。無暫休息。識在根籠亦復如是。或在於耳。或在於眼。來去無定。不可執常。雖復無定。相續不斷。何為不斷。以妙用無間故。若凡夫為色塵所縛。不得自在。若見一法。則被一法礙。不能圓通法界。是以《金剛經》云。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則無所見。《首楞嚴經》云。由塵發知。因根有相。相見無性。猶若交蘆。由塵發知者。即見分。因根有相者。即相分。相見無性者。心境互生。各無自體。心不自立。由塵發知。境不自生。因根有相。二虛相倚。猶若交蘆。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但了了見無可見。即通法界見。即是涅槃。若了了聞無可聞。無可聞。即通法界聞。即是涅槃。一切諸法。本來涅槃。以分別心。妄見所隔。不知自識。翻作無明。又《首楞嚴經》云。緣見因明。暗成無見。不明自發。若不假明暗等見。見色之時。則見餘根。若離念。遍法界見。鐵圍山一切相。皆不能蔽。若六根伏。則不得六根相。如十人患翳。共見空華。一人眼可。則不見。餘九人還見。各各自除妄見。則不得一切相。物物皆真。又十個空華。一人能見。十人眼可。餘華總亡。但一妄除。皆不見諸相。一相則一切相。為一切相。皆我心起。是知一瞖在目。千華競飛。一妄動心。諸塵併起。若能離念。則當處坐道場。轉大法輪。俱成佛道。
問。根塵所對。現證分明。如何圓通。得入空理。
答。眼對色塵。無而有見。異熟業果。不可思議。唯智所知。非情所測。諸法實性。親證方明。有見有聞。世俗心量。若約真諦。根境俱空。且如世俗門中。見無自性。如眼勝意根。如火。既能發識。又能照境。識如人能了別。境如物。故知無根不能發識。無識不能了境。無境不能起見。三法和合。方成見性。則見性無從。和合非有。如《思益經》偈云。悉見十方國。一切眾生類。而於眼色中。終不生二相。諸佛所說法。一切能聽受。而於耳聲中。亦不生二相。能於一心中。知眾生諸心。自心及彼心。此二不分別。《廣百門論》破根境品云。眼等根塵。若執實有。理必不然。所以者何。違比量故。謂眼非見。如耳等根。耳亦非聞。如鼻等根。鼻不能嗅。如舌等根。舌不能嚐。如身等根。身不能覺。如上諸根。一切皆由造色性故。或大種故。或業果故。又眼等根。皆有質礙。故可分析。悉令歸空。或無窮過。是故不應執為實有。但是自心隨因緣力。虛假變現。如幻事等。俗有真無。又《破情品》云。眼為到色見耶。不到色見耶。若眼去到色乃見者。遠色應遲見。近色應速見。何以故。去法爾故。而今近瓶遠月一時見。是故知眼不去。若不去。則無和合。復次若眼力不到色而見者。何故見近不見遠。遠近應一時見。故知見性無從。諸根例爾。如《還源集自他觀門》云。兩身為自他。彼身為他。己身為自。一身復為自他。色身為他。心即為自。心復為自他。心即為他。智即為自。智復有自他。有所得智為他。無所得智為自。無所得智復有自他。淨智為他。是淨亦淨為自。觀身實相。觀佛亦然。稽首如空無所依。心淨已度諸禪定。無住則無本。覺此名為佛。假名名為佛。亦無佛可成。無成可成。無出可出。是名佛出。無所見。了了見。了了見。無所見。但有名字。名字性空無所有。鏡像如虛空。虛空如鏡像。色心如虛空。虛空如色心。色心如鏡像。鏡像身無二。亦復非是一。若能如是解。諸佛從中出。諸佛唯有名。如空應響聲。無心究竟道。法法自然平。平處亦無平。無平作平說。此中言語斷。心行處亦滅。以上六識之相。總成三業之門。未轉依中。隨流徇境。發雜染之種。結生死之根。至轉依位。冥真返流。正理相應。現妙觀察心。決四生之疑網。為成所作智。起三輪之化原。一體匪移。千差自別。迷之枉遭沉沒。念念成凡。悟之本自圓明。心心證聖。
經中又明。有九種識。以兼識性故。或以第八染淨別開。故言九識。非是依他體有九。亦非體類別有九識。九識者。以第八染淨。別開為二。以有漏為染。無漏為淨。前七識不分染淨。以俱是轉識攝故。第八既非轉識。獨開為二。謂染。與淨。合前七種。故成九識。如《楞伽經》頌云。由虛妄分別。是則有識生。八九識種種。如海泉波浪。又《金剛三昧經》云。爾時無住菩薩而白佛言。世尊。以何利轉。而轉眾生一切情識入菴摩羅。佛言。諸佛如來。常以一覺而轉諸識入菴摩羅。何以故。一切眾生本覺。常以一覺覺諸眾生。令彼眾生皆得本覺。覺諸情識空寂無生。何以故。決定本性。本無有動。論釋云。一切情識。則是八識。菴摩羅者。是第九識。古德云。一切唯心造者。然其佛果契心。則佛亦心造。謂四智菩提。是淨八識之所造故。若取根本。即淨第八。若依真諦三藏。此佛淨識。稱為第九。名阿摩羅識。唐三藏云。此翻無垢。是第八異熟。謂成佛時。轉第八成。無別第九。若依《密嚴》。文具說之。經云。心有八識。或復有九。又云。如來清淨藏。亦名無垢智。即同真諦所立第九。以出障故。不同異熟。為九有故。古釋云。阿摩羅識有二種。一者所緣。即是真如。二者本覺。即真如智。能緣即不空藏。所緣即空如來藏。若據通論。此二並以真如為體。《華嚴論明解深密經》說。九識為純淨無染識。如瀑流水。生多波浪。諸波浪等。以水為依。五六七八等。皆以阿陀那識為依故。又云。如是菩薩雖由法住智為依止。為建立故。此經意令於識處。便明識體本唯真智故。如彼瀑流。不離水體而生波浪。又如明鏡。依彼淨體無所分別。含多影像。不礙有而常無故。如是自心所現識相。不離本體無作淨智。所現影相。都無自他內外等執。任用隨智。無所分別。又經云。阿陀那識甚深細。深細者。引彼凡流。就識成智。不同二乘。及漸始菩薩。破相成空。不同凡夫。繫而實有。不同彼故。不空不有。何法不空。為智能隨緣照機利物故。何法不有。為智正隨緣時無性相故。無生住滅故。《華嚴經》則不然。但彰本身本法界。一真之根本智佛體用故。混真性相法報之海。直為上上根人。頓示佛果德一真法界本智。以為開示悟入之門。不論隨妄而生識等。如《法華經》。以佛智慧。示悟眾生使得清淨。出現於世。故不為餘乘。若二若三。今宗鏡大意。亦同此說。但先標諸識次第權門。然後會同真智。然不即識。亦不離識。但見唯識實性之時。方鑒斯旨。似寶鏡普臨眾像。若海印頓現森羅。萬法同時。更無前後。
又《楞伽經》云。有三種識。謂真識。現識。及分別事識。譬如明鏡。持諸色像。現識處現。亦復如是。不思議熏。不思議變。是現識因。取種種塵。及無始妄想熏。是分別事識因。又諸識有三種相。謂轉相。業相。真相。乃至譬如泥團微塵。非異非不異。金莊嚴具。亦復如是。如是大慧。轉識藏識真相若異者。藏識非因。若不異者。轉識滅。藏識亦應滅。而自真相實不滅。是故大慧。非自真相識滅。但業相滅。若自真相滅者。藏識則滅。大慧。藏識滅者。不異外道斷見論議。大慧。彼諸外道。作如是論。謂攝受境界滅。識流注亦滅。若識流注滅者。無始流注應斷。釋云。《入楞伽經》。直明自真相。本覺之心不藉妄緣。性自神解。名自真相。是依異義門說。又隨無明風作生滅時。神解之性。與本不異。故亦得名為自真相。是依不異義門說。又識有二種生。謂流注生。及相生。所言真識。是根本無明所熏本覺真心。現識。是阿賴耶識。分別事識。是意識。經云。妙嚴菩薩白佛言。世尊。粗相意識。細相意識。以何為因。以何為緣。佛言。如是粗細意識。以現鏡識而為其因。以六塵境為緣。相續而轉故。又三細中。粗是現識。七識中。彊是意識。第六意識。分別六塵。必依末那為所依根。意識是能依。末那是所依。
此《楞伽經》。凡明幾識。即有二門。一者略說門。二者廣說門。如是二門中。三本各異說。謂一本分流《楞伽》中作如是說。大慧。略說有三種識。廣說有八相。何等為三。謂真識。現識。分別事識。又一本分流《楞伽》中作如是說。大慧。廣說有八種。略說有二種。何等為二。一者了別識。二者分別事識。又一本分流《楞伽》中作如是說。大慧。略說有四種。廣說有七種識。云何為四。業識。轉識。現識。分別事識。如是三經。直是真說。當應歸依。初契經中第一真識。直是根本無明。所熏本覺真心。第二現識。直是現相。阿賴耶識。第三分別事識。直是意識粗分。意識細分。即末那故。中契經中作如是說。第一了別識。直是現相阿賴耶識。第二分別事識。直是意識。義如前說。同說末那。後契經中四種識法。文相明故。且略不說。言七識者。末那意識。總為一故。粗細雖別。唯一識故。《法界法輪契經》中作如是說。第六意識分別六塵境界時。中必依末那為所依根。方得生起。是故意識。當是能依。彼末那識。當是所依也。又《華嚴論》云。世尊於南海中。楞伽山說法。其山高峻。下瞰大海。傍無門戶。得神通者。堪能昇往。乃表心地法門。無心無證者。方能昇也。下瞰大海。表其心海本自清淨。因境風所轉。識浪波動。欲明達境心空。海亦自寂。心境俱寂。事無不照。猶如大海無風。日月森羅。煥然明白。此經意直為根熟。頓說種子業識。為如來藏。異彼二乘滅識趣寂者故。亦為異彼般若修空菩薩。空增勝者故。直明識體本性全真。便明識體即成智用。如彼大海無風。即境像便明。心海法門。亦復如是。了真即識成智。此經異彼深密經意。別立九識接引初根。漸令留惑長大菩提故。不令其心植種於空。亦不令心猶如敗種。《解深密經》。乃是入惑之初門。《楞伽》。《維摩》。直示惑之本實。《楞伽》即明八識為如來藏。《淨名》即觀身實相。觀佛亦然。《淨名》與《楞伽》同。《深密經》文。與此二部少別。當知入胎出胎。少年老年。乃至資生住處。若色若空。若性若相。皆是自識。唯佛能知。
如《入楞伽經》云。大慧。復有餘外道。見色有因。妄想執著形相長短。見虛空無形相分劑。見諸色相異於虛空有其分劑。大慧。虛空即是色。以色大入虛空故。大慧。色即是虛空。依此法有彼法。依彼法有此法故。以依色分別虛空。依虛空分別色故。大慧。四大種性。自相各別。不住虛空。而四大中。非無虛空。大慧。兔角亦如是。因牛角有。言兔角無。大慧。又彼牛角析為微塵。分別微塵相。不可得見。彼何等何等法有。何等何等法無。而言有耶無耶。若如是觀。餘法亦然。大慧。汝當應離兔角牛角。虛空色異妄想見等。大慧。汝亦應為諸菩薩說離兔角等相。大慧。汝應當知。自心所見虛妄分別之相。大慧。汝當於諸佛國土中。為諸佛子。說汝自心現見一切虛妄境界。爾時世尊。重說偈言。色於心中無。心依境見有。內識眾生見。身資生住處。心意與意識。自性及五法。二種無我淨。如來如是說。長短有無等。輾轉互相生。以無故成有。以有故成無。分別微塵體。不起色妄想。但心安住處。惡見不能淨。非妄智境界。聲聞亦不知。如來之所說。自覺之境界。《攝大乘論》云。又此識。皆唯有識。都無義故。此中以何為喻顯示。應知夢等為喻顯示。謂如夢中。都無其義。獨唯有識。雖種種色聲香味觸舍林地山。似義影現。而於此中。都無有義。由此喻顯。應隨了知一切時處。皆唯有識。夫從心現境。結業受生。不出三細業相。轉相。
現相。六粗。智相。相續相。執取相。計名字相。起業相。業繫苦相。
九相之法。如石壁釋云。唯一夢心喻。如有一人。忽然睡著作夢。見種種事。起心分別。念念無間。於其違順。深生取著。為善為惡。是親是疏。於善於親。則種種惠利。於惡於疏。則種種陵損。或有報恩受樂。或有報怨受苦。忽然覺來。上事都遣。如有一人者。即真如一心也。忽然睡著者。即不覺無明忽起也。作夢者。最初三細業識相也。見者。第二轉識相也。種種事者。第三現識相也。起心分別者。最初六粗境智相也。念念無間者。第二相續相也。於其違順深生取著者。第三執取相也。為善為惡是親是疏者。第四計名字相也。於善於惡得損益者。第五起業相也。受苦樂報者。業繫苦相也。忽然覺來上事都遣者。即覺唯心。得入宗鏡。故云佛者覺也。如睡夢覺。如蓮華開。
如上依經論分別諸識。開合不同。皆依體用。約體則無差而差。以全用之體不礙用故。約用則差而無差。以全體之用不失體故。如舉海成波不失海。舉波成海不礙波。非有非無。方窮識性。不一不異。可究心原。如古德云。約諸識門。雖一多不定。皆是體用緣起。本末相收。本者九識。末者五識。從本向末。寂而常用。從末向本。用而常寂。寂而常用。故靜而不結。用而常寂。故動而不亂。靜而不結。故真如是緣起。動而不亂。故緣起是真如。真如是緣起。故無涅槃不生死。即八九為六七。緣起是真如。故無生死不涅槃。即六七為八九。無生死不涅槃。故法界皆生死。無涅槃不生死。故法界皆涅槃。法界皆涅槃。故生死非雜亂。法界皆生死。故涅槃非寂靜。生死非雜亂。眾生即是佛。涅槃非寂靜。佛即是眾生。是以法界違故。說涅槃是生死。即理隨情用。法界順故。說生死是涅槃。即情隨理用。如此明時。說情非理外。理非情外。情非理外故。所以即實說六七為八九。實者體也。理非情外故。所以即假說八九為六七。假者。用也。以假實無礙。故人法俱空。以體用無礙。故空無可空。人法俱空。故說絕待。空無可空。故言妙用。如斯說者。亦是排情之言論。其至實者。不可以名相得。至極者。不可以二諦辯。不可以名相得。故非言像能詮。不可以二諦辯。故非有無能說。故云至理無言。賢聖默然。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正可以神會。不可以心求。
問。覺海澄源。一心湛寂。云何最初。起諸識浪。
答。雖云識浪。起處無從。無始無生。能窮識性。只謂不覺。忽爾念生。猶若澄瀾。欻然風起。不出不入。洶涌之洪浪滔天。非內非外。顛倒之狂心遍境。《起信論》云。以不知真法一故。心不相應。忽然念動。名為無明。此是現根本無明。最極微細。未有能所王數差別。故云不相應。非同心王心所相應也。唯此無明為染法之原。最極微細。更無染法能為此本。故云忽然念起也。無明之前。無別有法為始集之本。故云無始。則是忽然義。非約時節以說忽然而起。無初故也。又《釋摩訶衍論》云。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不覺心起者。即是顯示根本不覺之起因緣。根本不覺。何因緣故得起而有。因不如故。得起而有。何等法中而不如耶。謂三法中而不如故。言不如者。當有何義。謂違逆義故。云何三法。一者實知一法。二者真如一法。三者一心一法。是名為三。實知法者。謂一切覺。即能達智。真如法者。謂平等理。即所達境。一心法者。謂一法界。即所依體。於此三法皆違逆故。無明元起。是故說言。謂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不覺心起。又論云。以無明熏力。不覺心動。最初成其業識。因此業識。復生轉識等。論釋云。最初不覺。稱為第一業相。能見所見。無有差別。心王念法不可分析。唯有精動隱流之義。故名為業。如是動流。只由不覺。第二轉相。以業相念為所依。故轉作能緣。流成了相。第三現相。以了別轉為所依。戲論境界。具足現前。所緣相分。圓滿安布。依此見分。現彼相分。又動相者。動為業識。理極微細。謂本覺心。因無明風。舉體微動。微動之相。未能外緣。即不覺故。謂從本覺有不覺生。即為業相。喻如海微波。從靜微動。而未從此轉移本處。轉相者。假無明力。資助業相。轉成能緣。有能見用。向外面起。即名轉相。雖有轉相。而未能現五塵所緣境相。喻如海波浪。假於風力。兼資微動。從此擊波。轉移而起。現相者。從轉相而成現相。方有色塵山河大地器世間等。
如《楞伽經》云。諸識有三種相。謂轉相。業相。真相。言真相者。本覺真心。不藉妄緣。名自真相。業相者。根本無明。起靜令動。動為業識。極微細故。轉相者。是能見相。依前業相。轉成能緣。雖有能緣。而未能顯所緣境故。現相者。即境界相。依前轉相。能現境故。又云。頓分別知自心。現身。及身安立受用境界。如次即是根身。外器。色等五境。以一切時任運現故。此是三細。即本識故。最初業識。即為初依生起門。為次第故。又遠劫來時。無初始過未。無體熏習。唯心妄念為初。違真起故。又從靜起動。名之為業。從內趣外。名之為轉。真如之性。不可增減。名為真相。亦名真識。此真識。即業轉現等三性。即神解性。不同虛空。通名識。亦名自相。不藉他成故。亦名智相。覺照性故。所以云。本覺真心。不藉妄緣。以真心之體。即是本覺。非動轉相。是覺性故。
又《楞伽經》云。大慧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諸識有幾種生住滅。佛告大慧。識有二種生住滅。非思量所知。謂流注生住滅。相生住滅。古釋云。言流注者。唯目第八。三相微隱。種現不斷。名為流注。由無明緣。初起業識。故說為生。相續長劫。故名為住。到金剛定。等覺一念。斷本無明。名流注滅。相生滅住者。謂餘七識。心境粗顯。故名為相。雖七緣八。望六為細。具有四惑。第七識具我癡。我見。我慢。我愛四惑。 亦云粗故。依彼現識自種諸境。緣合生七。說為相生。長劫熏習。名為相住。從末向本。漸伏及斷。至七地滿。名為相滅。依前生滅。立迷悟依。依後生滅。立染淨依。後短前長。事分二別。即是流注生住滅。相生住滅。是以海水得風。變做波濤之相。心水遇境。密成流注之生。前波引後波。鼓滄溟而不絕。新念續舊念。騰心海以常興。從此汨亂澄源。昏沉覺海。是知因真起妄。不覺無明之動搖。如從水成波。全是外風之鼓擊。內外和合。因緣發萌。遂成能見之心。便現所觀之境。因照而俄生智鑑。因智而分別妍媸。從此取捨情分。愛憎心變。於五塵境。執著堅牢。向六情根。相續不斷。因茲愛河浪底。沉溺無憂。欲火焰中。焚燒罔懼。甘心受黑城之極苦。不覺不知。沒命貪夢宅之浮榮。難惺難悟。若能了最初一念。起滅何從。頓入無生。復本真覺。則塵塵寂滅。六趣之籠檻難羈。念念虛玄。九結之網羅休絆。猶如巨海風息。不起微漣。察動相之本空。見緣生之無體。則窮源濕性。湛爾清泠。萬像森羅。煥然明白。
問。心識二名。有何勝劣。
答。心是如來藏心真如之性。識是心之所生。無有一法。不從真心性起。故《首楞嚴經》云。諸法所生。唯心所現。心是本。即勝。識是依。即劣。如《圓覺疏》云。生法本無。一切唯識。識如幻夢。但是一心。
問。設使識無其體。云何得是心乎。
答。以識本是心所成故。故識無體。則是一心。何異境從識生。攝境歸識。若通而論之。則本是一心。心變為識。識變諸境。由是攝境歸識。攝識歸心也。
問。前已廣明識相。如何是智。
答。分別是識。無分別是智。如《大寶積經》云。佛言。所言識者。謂能了別眼所知色。耳所知聲。鼻所知香。舌所知味。身所知觸。意所知法。是名為識。所言智者。於內寂靜。不行於外。唯依於智。不於一法而生分別。及種種分別。是名為智。又舍利弗。從境界生。是名為識。從作意生。是名為識。從分別生。是名為識。無取無執。無有所緣。無所了別。無有分別。是名為智。又舍利弗。所言識者。住有為法。何以故。無為法中。識不能行。若能了達無為之法。是名為智。
問。心王妙義。已斷纖疑。心所之門。如何指示。
答。心所六位。都有五十一法。遍行有五。別境有五。善有十一。根本煩惱有六。隨煩惱有二十。不定有四。此六位中。根隨煩惱。過患尤深。開惡趣門。障菩提道。若如實知現在一塵一念。悉是自心。終不更故起心。貪取前境。所以《寶藏論》云。一切如幻。其幻不實。知幻是幻。守真抱一。如是則智燈常照。業海自枯。究竟住於無過咎。真唯識性之實際。於實際中。不見有一法若生若滅。若合若散。所以《寂調音所問經》云。寂調音天子言。文殊師利。為有煩惱故調伏。為無煩惱故調伏。文殊師利言。天子。喻如有夢為毒蛇所螫。此人為苦所逼。即於夢中。而服解藥。以服藥故。毒氣得除。天子。於汝意云何。此人實為所螫否耶。天子言。否也。文殊師利言。彼毒實為除否耶。天子言。文殊師利。如實不被螫。除亦如是。文殊師利言。天子。一切賢聖調伏。亦復如是。天子。汝作是言。為有煩惱故調伏。無故調伏者。天子。如我與無我。有煩惱無煩惱。亦復如是。乃至一切法無我。以無主故。一切法無主。與虛空等故。一切法無來。無所依故。一切法無去。無窠窟故。一切法無住。無所安立故。一切法無安立。生即滅故。一切法無為。以無漏故。一切法無受。究竟調伏故。《大莊嚴法門經》云。文殊師利見此大眾。於金色女無染心已。問金色女言。汝今煩惱置在何處。令諸王子。乃至居士等。不生染心。金色女言。一切煩惱。及眾生煩惱。皆住智慧解脫之岸。如如法界平等法中。彼諸煩惱。非有生。非有滅。亦不安置。如《中觀論》偈云。染法染者一。一法云何合。染法染者異。異法云何合。古釋。煩惱為能染。眾生是所染。一即能所不成。異即如同水火。俱無合義。《止觀》云。若一念煩惱心起。具十法界百法。不相妨礙。雖多不有。雖一不無。多不積。一不散。多不異。一不同。多即一。一即多。亦如初燈。與暗共住。如是明暗。不相妨礙。亦不相破。如是了達。煩惱性空。則四種瀑流。即是四流。謂欲流。有流。見流。無明流。唯正法行日之能竭。七重慢阜。慢。過慢。慢過慢。我慢。邪慢。增上慢。卑劣慢。因平等慧風之所摧。能害所害俱消。自縛他縛同解。逢緣猶蓮華上之水。歷事若虛空中之風。一切時中。常居宗鏡。見萬法無異。如太虛空。因分別識生。名色影現。分別不起。名色本虛。向性空地中。美惡平等。
故《淨名疏》云。但除其病。不除其法者。即是明其去取也。有師解言。如人眼病。見空中華。眼病差時。即無華可除。眾生亦爾。妄見諸法。但除妄惑。妄惑若滅。則無法可除。此是本無法義。何謂不除法也。今言一切眾生。悉具十法界法。無明不了。觸處病生。若有智慧。無礙自在。悉為佛事。譬如火是燒法。若觸燒痛。謹慎不觸。即是除病。不可除火。若除此火。則失溫身照闇成食之能。十二因緣三道之法即十二因緣中惑。業。苦。三道。
亦爾。此有去取。法不同除也。又火能燒人。得法術者。出入無礙。不須除火也。故八萬四千煩惱。凡夫為之受惱。諸佛菩薩以為佛事也。
問。色法有幾義。
答。有四義。《百法》云。一識所依色。唯屬五根。二識所緣色。唯屬五塵。三總相而言。質礙名色。四別相而言。有二。一有對。二無對。此一切色法。因緣似有。體用俱虛。不可執有執無。違於法性。
又不相應行法有二十四。一得。謂於諸法。成就不失。二命根。謂第八識種。連持色心。三眾同分。謂一類有情。自體相似。四異生性。謂由二障種。趣類各別。五無想定。謂想等不行。令身安和。六滅盡定。謂六七心聚。皆悉滅盡。七無想報。謂修無想定。感彼天果。八名身。能詮諸法自性。九句身。能詮諸法差別。十文身。能為上二所依。十一生。謂先無今有。十二住。謂有位暫停。十三老。謂住別前後。亦名為異。十四無常。謂今有後無。十五流轉。謂因果相續。十六定異。謂因果差別。十七相應。謂因果事業。和合而起。十八勢速。謂諸有為法。流轉迅疾。十九次第。謂編列有敘。令不紊亂。二十時。謂時節分限。二十一方。謂色處分劑。二十二數。謂諸法數量。二十三和合。謂諸行緣會。二十四不和合。謂諸行緣乖。
謂得等二十四法。不與心王。心所。色法。無為法。四位相應。雖不與四位相應。然皆是心之分位。亦不離心變。但應信受。諸法惟心。
問。有為門中。已明王所。無為法內。如何指陳。
答。諸經論有六種無為。一虛空無為。二擇滅無為。三非擇滅無為。四不動無為。五想受滅無為。六真如無為。此六無為。地前菩薩識變。即是有漏。至地上後得智變。即無漏。若依法性出體者。各皆依真如實德也。
問。如何聖教說真如實耶。
答。今言有者。不是真如名實有。但說有。即是遣惡取空。故說有。體是妙有真空。故言非空非有。
問。如何聖教說真空為空耶。
答。謂破執真如心外實有。故說為空。即空其情執。即不空其真如空也。
又《釋摩訶衍論》云。無為有四。一。真如無為。二。本覺無為。三。始覺無為。四。虛空無為。有為法有五種。一者。根本無明有為。二者。生相有為。三者。住相有為。四者。異相有為。五者。滅相有為。
有為無為。一切諸法。通以一心。而為其體。於道智契經中作如是說。爾時。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阿賴耶識。具一切法過於恆沙。過於恆沙如是諸法。以誰為本。生於何處。佛言。如是有為無為。一切諸法。生處殊勝。不可思議。何以故。於非有為非無為處。是有為是無為法而能生故。文殊又白佛言。世尊。云何名為非有為非無為處。佛言。非有為非無為處者。所謂一心本法。非有為故。能作有為。非無為故能作無為。是故我言。生處殊勝。不可思議。
譬如一切草木。有二所依。一者大地。二者種子。有為無為。一切諸法。亦復如是。各有二依。謂通達依。及支分依。乃至廣說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者。即是開示能熏所熏之差別故。云何開示。所謂顯示染淨諸法。有力無力。互有勝劣故。
御錄宗鏡大綱卷十二
御錄宗鏡大綱卷十三
問。有為無為二門。為當是一是異。
答。非一非異。非泯非存。何者。若是一者。《仁王經》不應云。諸菩薩等。有為功德無為功德。悉皆成就。又《維摩經》云。菩薩不盡有為。不住無為等。二義雙明。豈是一耶。若是異者。《般若經》佛告善現。不得離有為說無為。不得離無為說有為。豈成異耶。若云俱泯者。《華嚴經》云。於有為界示無為之理。不滅有為之相。於無為界示有為之法。不壞無為之性。則有無性相。無礙俱存。若言俱存者。如前論云。二依法性假施設有。謂空無我所顯真如。有無俱非。心言路絕。則百非莫能惑。四句不能詮。非可以情謂有無。唯應智超言像。方達有為無為唯識之真性矣。如《大智度論》。復次夫生滅法者。若先有心。後有生。則心不待生。何以故。先已有心故。若先有生。則生無所生。又生滅性相違。生則不應有滅。滅時不應有生。以是故一時不可得。異亦不可得。是則無生。若無生。則無住滅。若無生住滅。則無心數法。無心數法。則無心不相應諸行色法。色法無故。無為法亦無故。何以故。因有為。故有無為。若無有為。則亦無無為。是故不應言諸法有。又《勝思惟梵天所問經》云。有為無為之法。文字言說有差別耳。《持世經》云。有為法如實相。即是無為。
問。八識真原。萬法棲止。約其體性。都有幾種。
答。經論通辯。有三種性。約能所染淨分別。隨事說三。縱有卷舒。皆不離識性。合則一體無異。開則三相不同。即三性之相。對上體言。故稱為相。
三相不同。約用而行布。一體無異。就性以圓融。行布乃隨義以施為。圓融則順性而冥寂。若無行布。無可圓融。如無妄情。不立真智。染淨既失。二諦不成。是以因妄辯真。在行相而須悉。尋跡得本。假因緣以發明。斯三性法門。收凡聖境界。事無不盡。理無不窮。今言三性者。約經論共立。一遍計所執性。二依他起性。三圓成實性。遍計所執性者。謂愚夫周遍計度。所執蘊等實我實法。名為遍計性。有二。一自性。總執諸法實有自性。二差別。別執取常無常等。實有自體。或依名遍計義。如未識牛。聞牛名。便推度因何道理。名之為牛。或依義遍計名。或見物體。不知其名。便妄推度。此物名何。如未識牛。共推度云。為鬼耶。為獸耶。此諸遍計。約體不出人法二體。約執不出名義二種。
依他起性者。依他眾緣和合生起。猶如幻事。名依他性。圓成實性者。一味真如圓滿成就。
問。三性中遍計是妄想。即無。依他屬因緣。是有否。
答。此二性能所相生。俱無自體。何者。因妄想故立名相。因名相故立因緣。若妄想不生。名相何有。名相不有。因緣即空。以萬法不出名故。
破妄想遍計性者。如二乘修諸觀行。若作青想觀時。天地萬物。莫不皆青也。以無青處見青。由心變故。於一色境。種種不同。譬凡夫妄見生死。亦是無生死處妄見生死也。
破因緣依他起性者。如目瞖所見。差別不同。彼實非有緣所起法。斯則妄想體空。因緣無性。即是圓成究竟一法。如明眼人。見淨虛空。況一真心。更無所有。
問。此三性中。幾法是假。幾法是實。
答。《識論》云。遍計所執。妄安立故。可說為假。無體相故。非假非實。依他起性。有實有假。聚集相續。分位性故。說為假有。心心所色。從緣生。故說為實有。若無實法。假法亦無。假法依實因而施設故。圓成實性。唯是實有。不依他緣而施設故。
又三性者。即是一性。一性即無性。何者。遍計無相。依他無生。圓成無性。《解深密經》云。瞖眼人。如遍計。現青黃。如依他。淨眼。如圓成。《攝論》云。分別性如蛇。依他性如藤。若人緣四塵相。分析此藤。但見四相。不見別藤。但是色香味觸相故。藤非實有。以離四塵外。無別有藤。所以論偈云。於藤起蛇知。見藤則無境。若知藤分已。藤知如蛇知。若知藤之性分是空。則例如藤上妄生蛇想。《攝論》云。菩薩不見外塵。但見意言分別。即了依他性。
菩薩住何處。唯住無分別。一切名義中平等平等。又依二種平等。謂能緣所緣。能緣即無分別智。以智無分別。故稱平等。所緣即真如境。境亦無分別。故稱平等。又此境智。不住能取所取義中。譬如虛空。故說平等平等。由此義故。菩薩得入真實性。此位不可言說。以自所詮故。證時離覺觀思惟分別故。
古德問云。我見所緣影像。若是依他有者。應有依他性實我。
答。此相仗因緣生。但是依他性幻有之法。而非是我。由彼妄執為我。故名妄執。此有兩重相。約此相從因緣生。有力能生心。此乃是有。名依他性法。於此不稱所執法義邊。名遍計所執。乃名為無。如人昏冥。執石為牛。石體不無。我見所緣緣。依他相有。如石本非牛。妄心執為牛。此所執牛。其體全無。如相分本非我。妄心執為我。此所執。其體全無。但有能執心。而無所執我。謂於此石處。有所緣石。而無所執牛。於此相分上。有所緣法。而無所執我。
問。依他起相。但是自心妄分別有。理事雙寂。名體俱虛。云何有憂喜。所行境界。
答。譬如夜行。見杌為鬼。疑繩作蛇。蛇之與鬼。名體都無。性相恆寂。雖不可得。而生怖心。以體虛而成事故。《清涼疏》云。若依《攝論》說喻。皆喻依他起性。然並為遣疑。所疑不同。故所喻亦異。一以外人聞依他起相。但是妄分別有。非真實義。遂即生疑云。若無實義。何有所行境界。故說如幻。謂幻者幻作。所緣六處。即六塵。
豈有實耶。二疑云。若無實。何有心心法轉。故說如焰飄動。非水似水。妄有心轉。三疑云。若無實。何有愛非愛受用。故說如夢中實無男女。而有愛非愛受用。覺時亦爾。四疑云。若無實。何有戲論言說。故說如響。實無有聲。聽者謂有。五疑云。若無實。何有善惡業果。故說如影。謂如鏡影像故。亦非實。六疑云。若無實。何以菩薩作利樂事。故說如化。謂變化者。雖知不實。而作化事。菩薩亦爾。是以萬法雖空。體虛成事。一真非有。無性隨緣。則湛爾堅凝。常隨物化。紛然起作。不動真如。
問。此三性法。為當是一是異。若道是一。不合云依圓是有。遍計是無。若道是異。又云皆同一性。所謂無性。
答。此三性法門。是諸佛密意所說。諸識起處。教網根由。若即之取之。皆落凡常之見。若離之捨之。俱失聖智之門。所以藏法師依華嚴宗。釋三性同異義。一。圓成真如有二義。一不變。二隨緣。二。依他二義。一似有。二無性。三。遍計所執二義。一情有。二理無。由真如不變。依他無性。所執理無。由此三義。故三性一際。又約真如隨緣。依他似有。所執情有。由此三義。亦無異也。是故。真該妄末。末徹真原。性相融通。無障無閡。
問。依他似有等。豈同所執是情有耶。
答。由二義故。無異也。一。以彼所執。執似為實。故無異法。二。若離所執。似無起故。真中隨緣亦爾。以無所執。無隨緣故。又以三性。各有二義不相違。故無異性。且如圓成。雖復隨緣成於染淨。而恆不失自性清淨。只由不失自性清淨。故能隨緣成染淨也。猶如明鏡現於染淨。而恆不失鏡之明淨。只由不失鏡明淨故。方能現染淨之相。以現染淨。知鏡明淨。以鏡明淨。知現染淨。是故二義。唯是一性。雖現淨法。不增鏡明。雖現染法。不汙鏡淨。非直不汙。亦乃由此反現鏡之明淨。真如亦爾。非直不動性淨成於染淨。亦乃由成染淨方現性淨。非直不壞染淨明於性淨。亦乃由性淨故方成染淨。是故二義。全體相收。一性無二。豈相違也。由依他無性。得成似有。由成似有。是故無性。此即無性即因緣。因緣即無性。是不二法門也。所執性中。雖復當情稱執現有。然於道理畢竟是無。以於無處橫計有故。明知理無。是故無二。唯一性也。
問。真如是有耶。
答。不也。隨緣不變故。空故。真如離妄念故。
問。真如是無耶。
答。不也。不變隨緣故。不空故。聖智所行處故。
問。真如是亦有亦無耶。
答。不也。無二性故。離相違故。
問。真如是非有非無耶。
答。不也。具法故。離戲論故。
問。依他是有耶。
答。不也。緣起無性故。約觀遣故。異圓成故。
問。依他是無耶。
答。不也。無性緣起故。能現無生故。異遍計故。是智境故。
問。依他是亦有亦無耶。
答。不也。無二性故。離相違故。
問。依他是非有非無耶。
答。不也。有多義門故。離戲論故。
問。遍計是有耶。
答。不也。理無故。無體相故。
問。遍計是無耶。
答。不也。情有故。無相觀境故。能翳真故。
問。遍計是亦有亦無耶。
答。不也。無二性故。
問。遍計是非有非無耶。
答。不也。所執性成故。已上護執竟。今執成過者。若計真如一向是有者。有二失。一。不隨緣。二。不待了因故。
問。教云。真如為凝然常。既不隨緣。豈是過耶。
答。聖說真如為凝然者。此是隨緣成染淨時。恆作染淨而不失自體。即是不異無常之常。名不思議常。非謂不作諸法。如情所謂之凝然也。不異無常之常。出於情外。故名真如常。經云。不染而染。明常作無常。染而不染。明作無常時不失常也。又不異常之無常故。說真如為無常。經云。如來藏。受苦樂與因俱。若生若滅。又依他是生滅法。亦得有不異常之無常。不異無常之常。以諸緣起無常之法。即無自性。方成緣起。是故不異常性而得無常。故云不生不滅。是無常義。此即不異於常。成無常也。又諸緣起。即是無性。非滅緣起。方說無性。即是不異無常之常也。經云。色即是空。非色滅空。又眾生即涅槃。不更滅也。此與真如二義同。即真俗雙融。二而無二故。論云。智障甚盲闇。謂真俗別執故也。又真如若不隨緣成於染淨。染淨等法。即無所依。無所依有法。又墮常也。又真如若有者。即不隨染淨。染淨諸法。既無自體。真又不隨。不得有法。亦是斷也。乃至執非有非無等四句。皆墮斷常也。若依他執有者。謂已有體。不藉緣故。無緣有法。即是常也。又由執有。即不藉緣。不藉緣故。不得有法。即是斷也。
問。依他性是有義。便有失者。何故《攝論》云依他性以為有耶。
答。此即不異空之有。從緣無體故。一一緣中。無作者故。由緣無作。方得緣起。是故非有之有。為依他有。即是不動真際。建立諸法。若依他執無者。即緣無所起。不得有法。即是斷也。
問。若說緣生為空無。即墮斷者。何故《中論》廣說緣生為畢竟空耶。
答。聖說緣生以為空者。此即不異有之空也。此即不動緣生。說實相法也。是故如情執無。即是斷過。又若執依他為無法者。無法非緣。非緣之法。即是常也。乃至執非有非無。皆成斷常二患。若遍計性中。計所執為有者。聖智所照。理應不空。即是常也。若妄執遍計於理無者。即失情有。故是斷也。乃至執非有非無。皆具上失。上已護過。今當顯德者。真如是有義。何者。迷悟所依故。不空故。不壞故。真如是空義。隨緣故。對染故。真如是亦有亦無義。具德故。違順自在故。鎔融故。真如是非有非無義。二不二故。定取不得故。依他是有義。無性緣成故。依他是無義。緣成無性故。依他是亦有亦無義。緣成故。無性故。依他是非有非無義。隨取一不得故。遍計是有義。約情故。遍計是無義。約理故。遍計是亦有亦無義。由是所執故。遍計是非有非無義。由所執故。故知執則為斷常二患。不執成性德之門。但除妄情。非遣法也。是以不離有以談真。見有之本際。匪存無而觀法。了無之真原。則不出有無。不在有無。何取捨之干懷。斷常之所惑乎。是則三性一性。情有而即是真空。一性三性。真如而能成緣起。終日有而不有。有徹空原。終日空而不空。空該有際。自然一心無寄。萬法俱閒。境智相應。理行融即。方入宗鏡。瑩淨無瑕。照破古今。光吞萬匯矣。
故知妄依真起。而能覆真。真因妄顯。而能奪妄。真妄無體。皆依識性。
夫一心妙門。唯識正理。能變所變。內外皆通。舉一例諸。收無不盡。如眾星列宿。匪離於空。萬本群萌。咸歸於地。則可以拔疑根而開信戶。朗智照而洗情塵。若機思遲迴。未成勝解。須憑問答。漸入圓通。真金尚假鍛鍊而成。美玉猶仗琢磨而出。《華嚴私記》云。正念思惟甚深法門者。有二種人。能枯十二因緣大樹。一者溫故不忘。二者諮受新法。此之謂也。
問。心法不可思議。離言自性。云何廣興問答。橫剖義宗。
答。然理唯一心。事收萬法。若不初窮旨趣。何以得至覺原。今時不到之者。皆是謬解粗浮。正信力薄。玄關綿密。豈情識之能通。大旨希夷。非一期之所入。若乃未到如來之地。焉能頓悟眾生之心。今因自力未到之人。少為開示。全憑佛語。以印凡心。憑佛語以契同。渺然無際。印凡心而不異。豁爾歸宗。又有二義須說。一。若不言說。則不能為他說一切法離言自性。二。即說無說。說與不說。性無二故。又此宗但論見性親證。非在文詮。為破情塵。助生正信。若隨語生見。執解依通。則實語是虛妄。生語見故。若因教照心。唯在得意。則虛妄是實語。除邪執故。《起信論》云。當知一切諸法。從本已來。非色非心。非智非識。非無非有。畢竟皆是不可說相。所有言說。示教之者。皆是如來善巧方便。假以言語。引導眾生。令捨文字。入於真實。若隨言執義。增妄分別。不生實智。不得涅槃。又若文字顯總持。因言而悟道。但依義而不依語。得意而不徇文。則與正理不違。何關語默。故《大般若經》云。若順文字。不違正理。常無諍論。名護正法。
《天王般若經》偈云。總持無文字。文字顯總持。大悲方便力。離言文字說。《楞伽經》云。佛告大慧。我等諸佛。及諸菩薩。不說一字。所以者何。法離文字故。非不饒益義。說言說者。眾生妄想故。大慧。若不說一切法者。教法則壞。教法壞者。則無諸佛菩薩。緣覺聲聞。若無者。誰說為誰。是故大慧。菩薩摩訶薩。莫著言說。隨宜方便。廣說經法。《淨名經》云。夫說法者。無說無示。其聽法者。無聞無得。譬如幻士。為幻人說法。當建是意而為說法。
《思益經》云。汝等比丘。當行二事。一。聖說法。二。聖默然。但正說時。了不可得。即是默然。不是杜口無說。故昔人云。幻人說法幻人聽。由來兩個總無情。說時無說從君說。聽處無聽一任聽。又若以四實性。自生。他生。共生。無因生。名四執性。破此四執。名四實性。
自得法。本住法。約真諦中。即不可說。若以四悉檀。隨他意語。斷深疑。生正信。有因緣故。則亦可得說。又不可說即可說。真理普遍故。可說即不可說。緣修無性故。
經云不可思議智境。不可思議智照。即此義也。若破四性境智。此名實慧。若四悉赴緣。說四境智。此名權慧。則權實雙行。自他兼利。方冥佛旨。免墮已愚。
問。山河大地。一一皆宗。五性三乘。人人是佛。何須宗鏡。強立異端。
答。諸佛凡敷教跡。不為已知者言。祖師直指人心。只為未明者說。今之所錄。但示初機。令頓悟圓宗。不迂小徑。若不得宗鏡之廣照。何由鑒自性之幽深。匪因智慧之光。豈破愚癡之闇。如臨古鏡。妍醜自分。若遇斯宗。真偽可鑒。豈有日出而不照。燃燈而不明者乎。故《華嚴記》中。述十種法明。法即是境。明即是心。以智慧明。照二諦法。故云法明。雖然法無成破。此屬第一義門中。且教自有開遮。寧無善巧方便。如《大涅槃經》中高貴德王菩薩品。因琉璃光菩薩欲來放光。佛問於文殊。文殊初以第一義答云。世尊。如是光明。名為智慧。智慧者。即常住之法。常住之法。無有因緣。云何佛問。何因緣故有是光明。廣說無因緣竟。末後云。世尊。亦有因緣。因滅無明。則得熾然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燈。是知因教明宗。非無所以。從緣入道。終不唐捐。方便之門。不可暫廢。又夫宗鏡中。纔說一字。便是談宗。更無前後。以說時有異。理且無差。
問。但云方便。說則無妨。若約正宗。有言傷旨。
答。我此圓宗。情解不及。豈同執方便教人。空有不融通。體用兩分。理事成隔。說常住。則成常見。說無常。則歸斷滅。斥邊。則成邊執。存中。則著中理。今此圓融之旨。無礙之宗。說常。則無常之常。說無常。則常之無常。言空。則不空之空。言有。則幻有之有。談邊。則即中之邊。談中。則不但之中。立理。則成事之理。立事。則顯理之事。是以卷舒在我。隱顯同時。說不乖於無說。無說不乖於說。《寶藏論》云。常空不有。常有不空。兩不相待。句句皆宗。是以聖人隨有說有。隨空道空。空不乖有。有不乖空。兩語無病。二義雙通。乃至說我。亦不乖無我。說事。亦不乖無事。何以故。不為言語所轉也。
問。既稱觀心自悟。不假外緣。云何廣讚佛恩。稱揚經教。
答。若不因教所指。何由得識自心。設不因教發明。亦須憑教印可。若不然者。皆成自然外道。闇證禪師。直饒生而知之。亦是多生聞經熏種。或乃諸聖本願冥加。所以台教云。夫一向無生觀人。但信心益。不信外佛威加益。此墮自性癡。又一向信外佛加。不內心求益。此墮他性癡。是以世間凡愚。牽重不前者。須假傍力助進。如師與經。是乃外緣。證悟之者。皆被冥加。若不知恩。如樹木不識日月風雨等恩。
經云。非內非外。而內而外。而內故。諸佛解脫。於心行中求。而外故。諸佛護念。云何不信外益也。
問。平等真心。群生佛智。雖然等有。信解難生。多抱狐疑。少能圓證。更希再明教理。確實指陳。
答。廣略之教。遮表之詮。雖開合不同。總別有異。然皆顯唯心之旨。終無識外之文。證若恆沙。豈唯一二。所以《法華經》偈云。知第一寂滅。以方便力故。雖說種種道。其實為佛乘。
釋曰。知第一寂滅者。真如一心。是本寂滅。非輪迴生滅之滅。亦非觀行對治之滅。故稱第一。於一心寂滅之中。即無法可敷揚。無道可建立。為未了者。以方便大慈力故。雖說種種別門異道。若剋體而論。唯但指歸一心佛乘。更無餘事。
《楞伽經》云。佛告大慧。身及資生器世間等。一切皆是藏識影像。所取能取二種相現。彼諸愚夫。墮生住滅二見中故。於中妄起有無分別。
又《入楞伽經》偈云。種種隨心轉。唯心非餘法。心生種種生。心滅種種滅。眾生妄分別。無物而見物。無義唯是心。無分別得脫。
又《華嚴經》云。一切方海中。依於眾生心想而住。《大智度論》云。譬如調馬。自見影不驚。何以故。自知影從身出。如信入一乘調順之人。見一切怖境不驚。自知境從心出。《唯識論》云。如契經說。三界唯心。又說所緣唯識所現。又說諸法皆不離心。又說有情隨心垢淨。又說成就四智菩薩。能隨悟入唯識無境。又頌說。心意識所緣。皆非離自性。故我說一切。唯有識無餘。此等聖教。誠證非一。
如前所說。識差別相。依理世俗。非真勝義。但以從初業識。起見相二門。因見立能。因相立所。能所纔具。我法互興。從此因有為而立無為。對虛假而談真實。皆無空體。似有非真。是以認互起之名。見色有表而執空無表。對相待之質。見牛角有而執兔角無。不知以有遮無。有非定有。以無遮有。無非定無。若了八識真心。自然絕待。疑消能所。藤蛇於是併空。見息對治。形名以之雙寂。
問。能所之見。則心境宛然。聖人知見。如何甄別。
答。雙照有空。不住內外。似谷答聲而絕慮。如鏡鑒像而無心。妙湛圓明。寂而常照。故云常在正念。亦名正知。非是有念有知。亦非無念無知。若唯無念。寂而失照。若但照體。照而失寂。並稱不正。正在雙行。《還原集》云。得其妙性起照。照見一切。了了知無所知。了了見無能見。內外圓明。廓周法界。亦名毗盧遮那無障礙眼。圓滿十方。照見一切佛剎。即此義也。所以達人見聞。不落能所。既非是有見。亦非無見。但不生二相。常合真空。故《大集經》云。慧燈三昧者。即是諸法無二相也。無二相者。不在有無。不出有無。夫有無者。以惑情所執。有無皆失。理無惑計。有無皆真。是知諸法。非實非虛。非空非有。若無於有。不成於無。若無於無。不成於有。有無交徹。萬化齊融。又約聖人親證見聞之境。有其四種。所以《大涅槃經》云。約佛妙證。有四種聞。一不聞聞。二不聞不聞。三聞不聞。四聞聞。台教釋云。初入證道。修道忽謝。無所可有。名為不聞。真明豁開。無所不照。即是於聞。故名不聞聞。證得如是大般涅槃。無有聞相。故名不聞不聞。證起惑滅。名聞不聞。寂而常照。隨扣則應。名曰聞聞。初句證智。次句證理。第三句證斷。第四句證應。若事若理。智斷自他。於初智證之中。具足無缺。此一妙證。盡涅槃海。復次不聞聞。是證了因。聞不聞。是證緣因。不聞不聞。是證正因。聞聞。是證境界。乃至明四種生。謂生生。生不生。不生生。不生不生。亦同四種聞義。一生生。是因緣所生法。二生不生。是我說即是空。三不生生。是亦名為假名。四不生不生。是亦名中道義。若能了此四生之無生。方達聖人見聞之境。是以不取不捨。達一道之原。非有非空。見諸法之實。如《肇論》云。道超名外。因謂之無。動與事會。因謂之有。謂之有者。應夫有為。彊謂之然耳。彼何然哉。故經云。聖智無知而無所不知。無為而無所不為。此無相寂然之道。豈曰有而為有。無而為無。動而乖靜。靜而廢用耶。而今之談者。多即言以定旨。尋大方而徵隅。懷前識以標玄。存所存之必當。是以。聞聖有知。謂之有心。聞聖無知。謂等太虛。有無之境。邊見所存。豈是處中莫二之道乎。何者。萬物雖殊。然性本常一。不可而物。然非不物。可物於物。則名相異陳。不物於物。則物而即真。是以聖人不物於物。不非物於物。不物於物。物非有也。不非物於物。物非無也。非有所以不取。非無所以不捨。不捨故。妙存則真。不取故。名相靡因。名相靡因。非有知也。妙存即真。非無知也。是知真心無寄。不屬有無。妙證之時。自然明了。
問。此佛之知見。如何開示悟入。
答。若約教。天台文句疏。配圓教四位。開即十住。示即十行。悟即十向。入即十地。《華嚴記》釋大意云。謂開除惑障。顯示真理。令悟體空。證入心體。若禪門南北二宗釋者。
北宗云。智用是知。慧用是見。心不起名智。智能知。五根不動名慧。慧能見。是佛知見。心不動是開。開者。開方便門。色不動是示。示者。示真實相。悟即妄念不生。入即萬境常寂。南宗云。眾生佛智。妄隔不見。但得無念。即本來自性寂靜為開。寂靜體上。自有本智。以本智能見本來自性寂靜。名示。既得指示。即見本性。佛與眾生本來無異。為悟。悟後於一切有為無為。有佛無佛。常見本性。自知妄想無性。自覺聖智。是故菩薩。前聖所知。轉相傳授。即是入義。
《大涅槃經》云。第一義空。名為智慧。二乘但空。空無智慧。菩薩得不但空。即中道慧。即此慧。寂而常照。二乘但得其寂。不得寂照。故非實相。菩薩得寂。又得寂照。即是實相。
御錄宗鏡大綱卷十三
御錄宗鏡大綱卷十四
問。人法俱空。若實無我。誰受生死依正果報。又誰厭苦求趣涅槃。縛解去來。昇沉等事。
答。雖無作者。而有作業。以眾緣力。至於後世。相續不斷。但以識為種。能有厭求記憶等事。如《涅槃經》云。佛言。善男子。一切眾生。皆有念心。慧心。發心。勤精進心。信心。定心。如是等法。雖念念滅。猶故相似。相續不斷。故名修道。乃至如燈。雖念念滅。而有光明。除破闇冥。念等諸法。亦復如是。如眾生食。雖念念滅。亦能令飢者。而得飽滿。譬如上藥。雖念念滅。亦能愈病。日月光明。雖念念滅。亦能增長草木樹林。善男子。汝言念念滅。云何增長者。心不斷故。名為增長。以善惡之業因。苦樂之果報。非有人我。能作能受。但是識持。因果不亡。如古師云。眾生為善惡而受其報者。皆由眾生心識。三世相續。念念相傳。如今世現行五蘊。由前世識種為因。起今世果。今世有作業熏種。而為來世現行因。展轉相續為因果故。
《大莊嚴論》問。有縛則有解。無我則無有縛。若無有縛。誰得解脫。
答。雖無有我。猶有縛解。何以故。煩惱覆故。則為所縛。若斷煩惱。則得解脫。是故雖復無我。猶有縛解。從於過去煩惱諸業。得現在身。及以諸根。從今現世復造諸業。以是因緣。得未來身。及以諸根。譬如穀子。眾緣和合。故得生芽。然此種子。實不至芽。種子滅故。芽便增長。子滅故不常。芽生故不斷。佛說受身。亦復如是。雖復無我。業報不失。
《華嚴會意》問云。若準六根無我。誰造誰受耶。
答。佛說作善生天。為惡受苦者。此但因緣法爾。非是我能為受也。若言是我非因緣者。作惡何不生天。乃墮地獄耶。我豈愛彼地獄。故受苦耶。我既作惡而不受樂者。故知。善惡感報。唯因緣非是我也。如論云。因緣故生天。因緣故墮地獄。是此意也。
問。既言無我。誰感因緣。若言無我。但是因緣自為者。草木亦稟因緣。何不生天與受苦耶。
答。內外雖但稟因緣。因緣有二。一。善惡增上業因緣。但感生天。及地獄異熟等。二。善惡等流業因緣。生天者。感寶地金華。墮地獄者。感刀林銅柱等。此是因緣業作。非我能為。豈謂受報不同。而計有我也。故經云。無我無造無受者。善惡之業亦不亡。
問。若言造業受報。但是因緣非由我者。何故有證無我者。雖有已造惡業因緣。而不感受報耶。既得無我。即不受報者。故知我造惡業受報。非是業因緣也。
答。由得無我已。即斷惡業因緣。無彼因緣。故不受報。非謂有我無我受不受也。故經云。因緣故法滅等。此之謂也。即以如實推究。我不可得。是故無我。唯六根也。外我所執外分有六塵也。非實我所有。若言見聞等是我非是識者。如聾盲人有我。何不得見聞等耶。既聾盲等人雖有於我。而不得見聞者。故知見是識。非是我也。是知於此根塵識三處推擇。唯有法而無我。人。
夫外計內執我者。皆於地水火風空識六大種中。及身內識煖息三事等起執。今觀六大三事內。唯是識之一大。世多堅執以為實我。今只用於內外三世中推自然無我無識。內外推者。只如執識實在身內者。且何者是識。若言身分皮肉筋骨等是識者。此是地大。若言精血便利等是識者。此是水大。若言身中煖觸是識者。此是火大。若言折旋俯仰言談祗對是識者。此是風大。除四大外。唯是空大。何者是識。各各既無。和合豈有。如一沙壓無油。合眾沙而豈有。似一狗非師子。聚群狗而亦無。此四大種。現推無體。即是內空。死後各復外四大。一一歸空。即是外空。內。外俱空。識性無寄。又內推既無識。應在外者。外屬他身。自無主宰。及同虛空。有何分別。內外俱空。中間奚有。以因內外立中間故。但破內外。中間自虛。若識內外空者。應在三世。何者。因三世以辯識。因識以立三世。若無有識。誰分三世。若無三世。何以明識。以此三識。若不思過去。即想未來。過未不緣。即住現在。離三際外。更無有識。故祖師云。一念不生。前後際斷。今則念念成三世。念念識不住。念念唯是風。念念無主宰。故《金剛經》云。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以因現在立過去。因過去立未來。現在既不住。過未亦無生。互檢互無。徹底空寂。但有微毫起處。皆從識生。今推既無。分別自滅。分別既滅。境界無依。如依水生波。依鏡現像。無水則波不起。無鏡則像不生。故知非關法有法無。但是識生識滅。如《金剛三昧經》偈云。法從分別生。還從分別滅。滅是諸分別。是法非生滅。如是洞達。根境豁然。自覺既明。又能利他普照。故經偈云。究竟離虛妄。無染如虛空。清淨妙法身。湛然應一切。若不於自身子細明察。妙觀不習。智眼全盲。執妄迷真。以空作有。若能善觀。即齊諸聖。如《圓覺經》云。爾時世尊告普眼菩薩。善男子。彼新學菩薩。及末世眾生。欲求如來淨圓覺心。應當正念遠離諸幻。常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實同幻化。此虛妄心。若無六塵。則不能有。四大分解。無塵可得。於中緣塵。各歸散滅。畢竟無有緣心可見。善男子。彼之眾生。幻身滅故。幻心亦滅。幻心滅故。幻塵亦滅。幻塵滅故。幻滅亦滅。幻滅滅故。非幻不滅。譬如磨鏡。垢盡明現。善男子。當知身心。皆為幻垢。垢相永滅。十方清淨。譬如清淨摩尼寶珠。映於五色。隨方各現。諸愚癡者。見彼摩尼。實有五色。圓覺淨性。現於身心。隨類各應。彼愚癡者。說淨圓覺。實有如是身心自相。亦復如是。由此不能遠於幻化。是故我說。身心幻垢。對離幻垢。說名菩薩。垢盡對除。即無對垢。及說名者。善男子。此菩薩及末世眾生。證得諸幻滅影像故。爾時便得無方清淨。無邊虛空。覺所顯發。覺圓明故。顯心清淨。心清淨故。見塵清淨。見清淨故。眼根清淨。根清淨故。眼識清淨。識清淨故。聞塵清淨。聞清淨故。耳根清淨。根清淨故。耳識清淨。識清淨故。覺塵清淨。如是乃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善男子。根清淨故。色塵清淨。色清淨故。聲塵清淨。香味觸法。亦復如是。善男子。六塵清淨故。地大清淨。地清淨故。水大清淨。火大風大。亦復如是。善男子。四大清淨故。十二處。十八界。二十五有清淨。彼清淨故。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佛十八不共法。三十七助道品清淨。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一切清淨。善男子。一切實相性清淨故。一身清淨。一身清淨故。多身清淨。多身清淨故。如是乃至十方眾生圓覺清淨。善男子。一世界清淨故。多世界清淨。多世界清淨故。如是乃至盡於虛空。圓裹三世。一切平等。清淨不動。善男子。虛空如是平等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四大不動故。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平等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善男子。覺性遍滿。清淨不動圓無際故。當知六根遍滿法界。根遍滿故。當知六塵遍滿法界。塵遍滿故。當知四大遍滿法界。如是乃至陀羅尼門。遍滿法界。善男子。由彼妙覺性滿故。根性塵性。無壞無雜。根塵無壞故。如是乃至陀羅尼門。無壞無雜。如百千燈。光照一室。其光遍滿。無壞無雜。善男子。覺成就故。當知菩薩。不與法縛。不求法脫。不厭生死。不愛涅槃。何以故。一切覺故。善男子。此菩薩及末世眾生。修習此心。得成就者。於此無修。亦無成就。圓覺普照。寂滅無二。於中百千萬億不可說阿僧祇。恆河沙諸佛世界。猶如空華。亂起亂滅。不即不離。無縛無脫。始知眾生。本來成佛。生死涅槃。猶如昨夢。善男子。如昨夢故。當知生死。及與涅槃。無起無滅。無來無去。其所證者。無得無失。無取無捨。其能證者。無作無止。無任無滅。於此證中。無能無所。畢竟無證。亦無證者。一切法性。平等不壞。善男子。彼諸菩薩。如是修行。如是漸次。如是思惟。如是住持。如是方便。如是開悟。求如是法。亦不迷悶。所以凡夫迷夢。怕怖生老病死。以二乘偏見。厭離成住壞空。若頓悟之時。不厭不怖。全將生死法。度脫於群生。以生死性空故。如釋迦如來。不離不著。生則王宮降誕。演獨尊之文。老則壽八十年。示遷壞之法。病則背痛偃臥。警泡幻之身。死則示滅雙林。顯無常之苦。令小根者悟其遷變。俾大器者頓了圓常。故知生老病死之中。盡能發覺。行住坐臥之內。俱可證真。豈同怖厭凡小之見乎。
問。《涅槃經》佛說有真我佛性之理。諸菩薩等。皆申懺悔。我等無量劫來。常被無我之所漂流。今廣說無我者。莫不違涅槃之教否。
答。今言無我者。謂破凡夫外道迷唯識理。妄執心外實有我法。如外道所執。略有三等。一僧佉等。執我體常周遍。量同虛空。隨處造業。受苦樂等。二尼乾子。執我其體雖常。而量不定。隨身大小。有卷舒故。三遍出。執我體常至細。如一極微。潛轉身中作事業故。餘九十種所計我等。不異此三。故此等妄執。俱無道理。唯成五見之邪思。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
豈同四德之真我。如《涅槃經》云。外道言。如瞿曇說無我我所。何緣復說常樂我淨。佛言。善男子。我亦不說內外六入。及六識意。常樂我淨。我乃宣說滅內外入。所生六識。名之為常。以常故。名之為我。有常我故。名之為樂。常我樂故。名之為淨。夫真我者。是佛性義。常恆不變。非生因之所生。具足圓成。唯了因之所了。又如經云。爾時世尊讚諸比丘。善哉善哉。汝等善能修無我想。時諸比丘。即白佛言。世尊。我等不但修無我想。亦更修習其餘諸想。所謂苦想。無常。無我想。世尊。譬如人醉。其心愐眩見諸山河。石壁草木。宮殿屋舍。日月星辰。皆悉迴轉。世尊。若有不修苦無常想。無我等想。如是之人。不名為聖。多諸放逸。流轉生死。世尊。以是因緣。我等善修如是諸想。爾時佛告諸比丘言。諦聽諦聽。汝向所引醉人喻者。但知文字。未達其義。何等為義。如彼醉人。見上日月。實非迴轉。生迴轉想。眾生亦爾。為諸煩惱無明所覆。生顛倒心。我計無我。常計無常。淨計不淨。樂計為苦。以為煩惱之所覆故。雖生此想。不達其義。如彼醉人。於非轉處。而生轉想。我者。即是佛義。常者。是法身義。樂者。是涅槃義。淨者。是法義。汝等比丘。云何而言有我想者。憍慢貢高。流轉生死。習汝等若言。我亦修習無常苦。無我等想。是三種修。無有實義。我今當說勝三修法。二乘所修。無常苦無我。向下所說大乘真實之法。超三修曰勝。苦者計樂。樂者計苦。是顛倒法。無常計常。常計無常。是顛倒法。無我計我。我計無我。是顛倒法。不淨計淨。淨計不淨。是顛倒法。有如是等四顛倒法。是人不知正修諸法。汝諸比丘。於苦法中。生於樂想。於無常中。生於常想。於無我中。生於我想。於不淨中。生於淨想。世間亦有常樂我淨。出世亦有常樂我淨。世間法者。有字無義。出世間者。有字有義。何以故。世間之法。有四顛倒。故不知義。所以者何。有想倒。心倒。見倒。以三倒故。世間之人。樂中見苦。常見無常。我見無我。淨見不淨。是名顛倒。以顛倒故。世間知字。而不知義。何等為義。無我者。名為生死。我者。名為如來。無常者。聲聞緣覺。常者。如來法身。苦者。一切外道。樂者。即是涅槃。不淨者。即有為法。淨者。諸佛菩薩所有正法。是名不顛倒。以不倒故。知字知義。若欲遠離四顛倒者。應知如是常樂我淨。釋曰。夫迷四真實起八顛倒者。無非人法二我之見。為生死之樞穴。作煩惱之基址。成九結之樊籠。開十使之業道。二乘雖斷人我。常被無我之所漂流。外道謬認識神。恆為妄我之所輪轉。
如上剖析。皆屬一期教門。不可於此定執有無。迷於方便。如《廣百論》云。為止邪見撥無涅槃。故說真有常樂我淨。此方便言。不應定執。既不執有。亦不撥無。如是乃名正智解脫。
問。外塵無體。唯識理成。正教昭然。妙旨非謬。今凡夫所執。多徇妄情。以見聞之心。熏習之力。多執現見之境。難斷纖疑。前雖廣明。猶慮未信。更希再示。以破執情。
答。法性無量。得之者有邊。真如相空。執之者形礙。如《還原觀》云。真空滯於心首。恆為緣慮之場。實際居於目前。翻為名相之境。《起信鈔》云。若是唯心。則不合有境。以心無相。不可見故。既有所見。云何唯心。意云一切法從心起故。所起無體。即是一心。何用說見與不見。根本是心故。又云境本非善。但以順巳之情。便名為善。境本非惡。但以違巳之情。便名為惡。故知妍醜隨情。境無定體。既無自體。曷有境乎。唯心之門。從茲明矣。故知。佛為信者說。不為疑者施。垢重障深。自生疑謗。遮輕根利。頓入玄微。
問。境唯世俗之有。識通勝義之門者。云何為世俗諦。云何說勝義諦。
答。夫一切諦智。皆從無諦而起。無諦者。即絕待真心。非是對有稱無。故云絕待。猶如虛空。非對小空而稱大空。從此無諦。立一實諦。此一實之名。是對三權。而名一實。三權者。言權巧說三乘之法。
待虛名實。此是對待得名。又從此一實。對機約教。或分開二諦等。此二諦者。約情智而開。如《涅槃經》云。如出世人之所知者。名第一義諦。世間人知者。為世諦。《仁王經》云。於解常自一。於諦常自二。所以《仁王》雖分二諦。智照常一。涅槃本唯一諦。解惑分二。斯則二而不二。不二而二。一二自在。為真二諦。故昔人頌云。二諦並非雙。恆乖未曾各。即其義也。生公云。是非相待故。有真俗名生。梁《攝論》云。智障甚盲闇。謂真俗別執。然法相務欲分析。法性務在融通。各據一門。勿生偏滯。何者。若但分析而不融通。法成差異。若不分析。事成混濫。又無可融通。則性相歷然而非異。事理融即而非同。非異非同。圓中妙理。又境則不礙真而恆俗。智則不礙寂而常照。意以心寂對於境真。心照對於境俗。以照對俗。則心境非一。以寂對真。則心境非異。雖雙融空有二境。寂照二心。終不得言。境則不礙真而恆俗。智則不礙照而恆寂。境則不礙俗而恆真。智則不礙寂而常照。《中觀論》偈云。若人不能知。分別於二諦。則於深佛法。不知真實義。《金剛般若不壞假名論》云。佛所說法。咸歸二諦。一者俗諦。二者真諦。
問。既云約俗假立。心境雙陳。開之則兩分。合之則一味。今約開義。則互相生。未有無心境。曾無無境心。凡聖通論。都有幾境。
答。境有二。一。眾生遍計所執情境。心外見法。名之曰境。二。諸聖自在德用智境。以從心現故。成其妙用智境。又二。一。分劑境。廣大無邊故。二。所知境。唯佛能盡故。又有二種。一。是心境。唯心現故。張心無心外之境。張境無境外之心。常合一味故。二。是境界之境。謂心境無礙。隱顯同時。體用相成。理事齊現。
問。覺王隨順世法。曲徇機宜。欲顯無相之門。先明有相之理。因方便而開真實。假有作而證無生。只如五蘊初始。以何為義。
答。蘊者。藏也。亦云五陰。陰者。覆也。即蘊藏妄種。覆蔽真心。《雜集論》云。蘊者。積聚義。此約俗諦所釋。若論真諦。無一法可聚。以各無自體。亦無作用故。
故《最勝王經》云。佛告善天女。五蘊能現法界。法界即是五蘊。
問。處以何為義。
答。論云。識生長門義。當知種子義。攝一切法差別義。亦是處義。
問。界以何為義。
答。是界分建立義。以內外中間。各對待立故。《雜集論》云。一切法種子義。謂依阿賴耶識中諸法種子。說名為界。界是因義。又持自相義。又能持因果性義。又攝持一切法差別義。
問。何因五蘊。說唯有五。
答。《雜集論》云。為顯五種我事故。一。身具我事。謂內外色蘊所攝。二。受用我事。即受蘊。三。言說我事。即想蘊。四。造作一切法非法我事。謂行蘊。五。彼所依止我自體事。謂識蘊。是身具等所依我相事義。世間有情。多於識蘊。計執為我。於餘蘊計執我所。
問。何因處唯十二。
答。《雜集論》云。由身及具。能與未來六行受用。為生長門故。唯依根境立十二處。不依六種受用相識。
問。何因界唯十八。
答。《雜集論》云。由身具等。能持過現六行受用性故。身者。謂眼等六根。具者。謂色等六境。過現六行受用者。謂六識。能持者。謂六根六境。能持六識所依所緣故。過現六識能持受用者。不捨自相故。當知十八。以能持義。故說名界。
是以真諦不有。世諦非無。迷之則一二情生。悟之則性相無礙。故先德云。真俗雙泯。二諦恆存。空有兩亡。一味常現。
問。萬法唯識。正量可知。又云境滅識亡。心境俱遣。今觀陰入界等。如上分析。性相宛然。云何同境。一時俱拂。
答。上約世諦分別。似有非真。但立空名。終無實體。所以《首楞嚴經》。微細推檢陰入界處。一一皆空。非因非緣。非自然性。非因。即是不自生。非緣。即是不他生。既無自他二法。無法和合。即是不共生。非自然性。即是非無因生。四句無生。陰從何有。
破五陰文云。佛告阿難。譬如有人取頻伽瓶。塞其兩孔。滿中擎空。千里遠行。用餉他國。識陰當知。亦復如是。阿難。如是虛空。非彼方來。非此方入。如是阿難。若彼方來。則本瓶中。既貯空去。於本瓶地。應少虛空。若此方入。開孔倒瓶。應見空出。是故當知。識陰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釋曰。此破識陰也。瓶喻於身。空喻於識。故知虛空不動。識無去來。一陰既虛。四陰皆爾。
故知色陰如勞目睛。忽現空華之相。受陰如手摩觸妄生冷熱之緣。想陰如人說酸梅。口中自然水出。行陰如水上波浪。觀之似有奔流。識陰如瓶貯虛空。持之用餉他國。斯則非內非外不即不離。和合既不成。自然亦非有。若此況是實。則五陰不虛。既並世相而非真。審知陰入而無體。唯是性空法界。如來藏心無始無終。平等顯現。是以《首楞嚴經》云。佛告阿難。是故如來。與汝發明。五陰本因。同是妄想。汝體先因父母想生。汝心非想。則不能來想中傳命。如我先言。心想酸味。口中涎生。心想登高。足心酸起。懸崖不有。酸味未來。汝體必非虛妄通倫。口水如何因談酸出。是故當知。汝現色身。名為堅固。第一妄想。即此所說。臨高想心。能令汝形。真受酸澀。由因受生。能動色體。汝今現前順益違損。二現驅馳。名為虛明。第二妄想。由汝念慮。使汝色身。身非念倫。汝身何因隨念所使。種種取像。心生形取。與念相應。寤即想心。寐為諸夢。則汝想念。搖動妄情。名為融通。第三妄想。化理不住。運運密移。甲長髮生。氣消容皺。日夜相代。曾無覺悟。阿難。此若非汝。云何體遷。如必是真。汝何無覺。則汝諸行。念念不停。名為幽隱。第四妄想。又汝精明。湛不搖處。名恆常者。於身不出見聞覺知。若實精真。不容習妄。何因汝等。曾於昔年。睹一奇物。經歷年歲。憶忘俱無。於後忽然復睹前異。記憶宛然。曾不遺失。則此精了。湛不搖中。念念受熏。有何籌算。阿難當知。此湛非真。如急流水。望如恬靜。流急不見。非是無流。若非想元。寧受妄習。非汝六根互用合開。此之妄想。無時得滅。故汝現在見聞覺知。中串習機。則湛了內。罔象虛無。第五顛倒。微細精想。阿難。是五受陰。五妄想成。汝今欲知因界淺深。唯色與空。是色邊際。唯觸及離。是受邊際。唯記與忘。是想邊際。唯滅與生。是行邊際。湛入合湛。歸識邊際。此五陰元。重疊生起。生因識有。滅從色除。理則頓悟。承悟併消。事非頓除。因次第盡。是以若見五陰有。即眾生世間。若了五陰空。即真諦世間。若達五陰實相。即中道第一義。正智世間。離此五陰三世間外。更無一法能建能立。為俗為真。一代時教所詮。除此別無方便。悟此成佛。迷此為凡。唯是一心。開合無異。何者。以一陰名色。四陰名心。從心所生。故稱為色。心是所依。色是能依。攝能歸所。但是一心。本末元同。體用常合。宗鏡大旨。於此絕言。
即知從來所執一切境界。皆從識變。盡逐想生。離識無塵。識寂則諸塵並寂。離想無法。想空則諸法皆空。因緣自然。俱成戲論。知解分別。本末無從。但有意言。都無真實。如此明達。頓悟前非。終不更待空裏之華。將期結果。取夢中之物。擬欲牢藏。杌見鬼空。繩消蛇想渴鹿罷馳於陽焰。癡猿息弄於月輪。遂乃靜慮虛襟。若凌空之逸翮。隨緣養性。猶縱浪之虛舟。畢故不造新。任真而合道。如是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七大性等。非是本來自然無因而有。非從今日和合因緣所生。但是識心。分別建立。今破此識性。則七大性乃至一切法皆空。如尋流得源。捕賊獲贓。則無明怨對。生死魔軍。應念俱消。如湯沃雪。唯如來藏。妙湛明心。性真圓融。遍十方界。如波澄秋渚。含虛洞然。雲朗晴空。迥無所有。所以《首楞嚴經》云。佛告阿難。汝猶未明一切浮塵諸幻化相。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幻妄稱相。其性真為妙覺明體。如是乃至五陰六入。從十二處。至十八界。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殊不能知。生滅去來本如來藏。常住妙明不動周圓。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無所得。是以先令照徹心境分明。後乃頓融。須亡心境。如《華嚴演義》云。謂此《華嚴經》中。教人觀察。若心若境。如頌云。欲知諸佛心。當觀佛智慧。佛智無依處。如空無所依。此令觀佛心也。又頌云。若有欲知佛境界。當淨其意如虛空。此教觀佛境也。次空心境頌云。法性本空寂。無取亦無見。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無取即無境。無見即無心。又頌云。若有欲得如來智。應離一切妄分別。有無通達皆平等。疾作人天大導師。即空心境也。菩薩凡夫所有心境。觀照例知。故經頌云。知妄本自真。見佛則清淨。又云心佛與眾生。是三無差別。
問。於世間法。五蘊身中。作何見解成外道義。云何通達成佛法義。
答。外道不達諸法因緣和合成諸蘊。凡有所為。皆是識陰。便於蘊上。執有實我。受用自在。名為神主。於似常似一相續之中。說有神性。是外道義。若了內外和合因緣所成。唯識所變似境所現。即第八識任持不斷。似有相續。即佛法義。外道不知。將為實有。迷無性之理。執身見之愚。
問。前破五陰。識義俱無。云何建立唯識。
答。一為遣境故立識。何者。若不因識。何以立境。若不顯識何以遣境。二為以有妄想心故。能知名義。何者。若無妄則不能顯真。若無真則不能破惑。故知破立在我。染淨由心。
問。世間無有一法不從緣生。具何因緣能生萬法。
答。曾無心外法。能與心為緣。但是自心生。還與心為相。《義海》云。明緣起者。如見塵時。此塵是自心現。由自心現。即與自心為緣。由緣現前。心法方起。故名為緣起法也。經云。諸法從緣起。無緣即不起。乃至則知塵體空無所有。今悟緣非緣。起無不妙。但緣起體寂。起恆不起。達體隨緣。不起恆起。如是見者。名實知見。何謂實知見。若見緣而不見體。即是常見。若見體而不見緣。即是斷見。今從因緣而見性。則不落常。於真性中而緣起。則不墮斷。名實知見。所以辯因緣行相者。謂因事而顯理。令理不孤。因理而成事。令事融即。
問。般若無相。不受一塵。云何又辯因緣。
答。夫佛道正法。皆從緣生。故云心法四緣生。色法二緣起。若執不從緣生者。皆非正法。悉屬外道自然邪見。且心之一法。若無第一親因緣者。無有生現行果之義。則諸法不成立。若無第二等無間緣者。則無開導引後生義。無有相續。全成間斷。若無第三所緣緣者。則心無所慮處。不能牽心用。心無所托。乃心境俱成斷滅。若無第四增上緣者。雖具前三緣。若無增上。即成障礙。法亦不生。四緣具足。方成心法。若能明了世間因緣所生之法。方乃見無生之旨。以即生法。達無生故。且生法尚不知正因。云何能了無生妙理。所以《華嚴鈔》云。緣起深義。佛教所宗。《淨名經》云。說法不有亦不無。以因緣故諸法生。《法華經》云。諸佛兩足尊。知法常無性。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又經云。一切諸法。因緣為本。《中論》云。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則真空中道。亦因緣矣。
問。《涅槃經》云。若一切法從緣生者。則知無常。是諸外道。無有一法不從緣生。則外道有因緣矣。
答。此明外道。在因緣內。執於緣相。以為常住。是故破之。言無常耳。今明教詮。因緣妙理。具常無常。豈得同耶。況復宗者。從多分說。所以因緣是所宗。不應致疑。故知唯是一心緣起法門。以法無自性。隨心所現。所現之法。全是自心。所以本末相收。皆歸宗鏡。何者。內即是本。外即是末。以唯心義。則內收外。托境生心。則末亦收本。若以法性為本。法性融通。緣起相由。則塵包大身。毛容剎土。故合為一大緣起也。故知有智慧無多聞。有多聞無智慧。俱不達實相。聞慧具足。真見心原。如經云。若欲學般若。應學一切法。又云。若欲了達因緣。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者。應當學般若。《智論》釋云。不破四緣之義。唯破四緣之執。如水中之月。不破所見。只破所取。故知但有能取執情。則非幻而成幻法。若成無所得慧。則非幻尚自不生。般若真性。何所滯乎。
問。八識之中。覆真習妄。何識造業。何識為因。何識為依。成其妄種。
答。前五識取塵。第六識為因。第七識計我造業。第八識為依。以此生死苦果不斷。《楞伽經》偈云。如水大流盡。波浪則不起。如是意識滅。種種識不生。釋云。謂五識取塵。轉入六識。六識記法為因。七識攀緣六識。造善惡業。得未來生死。覆障八識。不得顯現。若五識不取塵。即無六識。六識無故。七識不生。七識不生故。則無善惡業。無善惡業故。即無生死。無生死故。如來藏心湛然常住。即是六七識滅。建立八識。又八識為五六七識所依。與諸識作因者。即第六識心。諸識依之。如水盡。則無波浪。六識滅。七識亦不生。故云一念無明風。鼓動真如海。無明風盡。識浪不生。則覺海性澄圓。圓澄覺元妙。
問。一切世間因果相酬。生死不絕。於諸識中。何識為主。
答。生滅因緣。最初依阿賴耶識為體。以意識為用。如是三世因果。流轉不絕。功在意識。以是義故。意名相續識。《起信論》云。復次生滅因緣者。謂諸眾生依心意識轉。此義云何。以依阿賴耶識。有無明不覺。起能見能現。能取境界。分別相續。說名為意。此意復有五種異名。一名業識。謂無明力。不覺心動。二名轉識。謂依動心。能見境相。三名現識。謂現一切境界相。猶如明鏡。現眾色像。現識亦爾。如其五境。對至即現。無有前後。不由功力。四名智識。謂分別染淨諸差別法。五名相續識。謂恆作意相應不斷。任持過去善惡等業。令無失壞。成熟現未苦樂等報。使無違越。已曾經事。忽然憶念。未曾經事。妄生分別。是故三界一切。皆以心為自性。離心則無六塵境界。何以故。一切諸法。以心為主。從妄念起。凡所分別。皆分別自心。心不見心。無相可得。是故當知。一切世間境界之相。皆依眾生無明妄念而得建立。如鏡中像。無體可得。唯從虛妄分別心轉。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故。
御錄宗鏡大綱卷十四
御錄宗鏡大綱卷十五
問。生死之法。是有是無。
答。非有非無。何者。若言是有。一身內外地水火風。各各性空。未曾聚散。所以無生之生。可說為生。無滅之滅。可說為滅。如《菴提遮女師子吼了義經》云。若能明知地水火風四緣。畢竟未曾自得有所和合。而能隨其所宜有所說者。是為生義。乃至若能明知地水火風。畢竟不自得有所散壞。而能隨其所宜有所說者。是為死義。若言是無。以染淨真如不守自性。不覺隨緣。起幻生滅。故云法身流轉五道。號曰眾生。須知生死中道。方離斷常。是以生之無生。真性湛然。無生之生。業果宛然。真性湛然。不可執常。業果宛然。不可執斷。又復諸佛出世。尚如空華亂生亂滅。況眾生顛倒生死。但如妄夢。如狂醉。豈是實耶。無如一切眾生。飲無明酒。臥五住地。長劫惛然。孰有醒者。忽得見性之時。如同醉醒。如經偈云。譬如惛醉人。酒消然後醒。得佛無上體。是我真法身。又若入宗鏡中。頓明實性。反觀世間生死。名相虛誑。猶如兒戲。復似技人。然雖改換千差。一性宛然不動。
問。生死輪迴。不待外緣。既由內識。此即有漏異生。生死相續。諸佛菩薩淨法相續。為復亦由內識。為復別有淨體。
答。淨法相續。應知亦然。論云。謂無始來。依附本識有無漏種。由轉識等數數熏發。漸漸增勝。乃至究竟得成佛時。轉捨本來雜染識種。轉得始起清淨種識。任持一切功德種子。由本願力。盡未來際起諸妙用。相續無窮。由此應知。唯有內識。
所以經云。解無不生。了有不死。若了有空而無我。無我令誰生。解本無而不生。不生令誰死。唯持種本識。妙湛真心。體性圓明。寂然常住。處異生位。持無漏而常熏。至佛果門。續菩提而不斷。又心性本來。離生滅相。而有無明。迷自心性。由迷心性離相寂靜。故能生起動四相。四相無明和合力故。能令心體生住異滅。經云。即此法身。為諸煩惱之所飄動。往來生死。名為眾生。《起信論》明自性清淨心。因無明風動。四相流轉。唯一夢心。處夢之士。謂為前後。各隨智力淺深。分分而覺。大覺之者。知夢四相。唯一淨心。無有體性。可辯前後。故論云。四相俱時。無有自立。生住異滅。一心而轉。四相俱有為心所成。離一心外。無別自體。故言俱時而有。無有自立者。本來平等。同一本覺故。如《般若燈論》偈云。生死有際否。佛言畢竟無。此生死無際。前後不可得。如《般若經》云。復次極勇猛。如涅槃無際。一切法亦無際。何者。生死以涅槃為際。涅槃以生死為際。既不得生死。亦不得涅槃。生死涅槃既不可得。則一切法悉無際。如是但了本覺一心。念念契圓常之道。若逐無明散意。塵塵成生死之輪。得失在人。法無邪正。取捨任己。道絕昇沉。但自內觀。躡普門而頓入。唯當正眼。履一道以圓成。
問。動識相與真心性。既非一異。為復可壞不可壞。若不可壞。則為墮常。若可壞。則歸斷滅。
答。既非一而非是異。即亦可壞而不可壞。《起信論》云。一切心識相。即是無明相。與本覺非一非異。非是可壞。非不可壞。如海水與波。非一非異。波因風動。非水性動。若風止時。波動即滅。非水性滅。眾生亦爾。自性清淨心。因無明風動。起識波浪。如是三事。皆無形相。非一非異。然性淨心。是動識本。無明滅時。動識隨滅。智性不壞。根本無明滅者。是合風滅。相續即滅者。業識等滅。合動相滅也。智性不壞者。隨染本覺神解之性。名為智性。是合濕性不壞。是知本末相資。方立世間染淨之位。應當防制意地。恆順真如。圓滿菩提。常樂妙果。所以《阿差末經》云。常正其心。不尚餘學。夫心常正直。本自玄虛。道全是心。心全是道。以不達故。隨思慮心。為外緣所拘。內結所亂。乃令志當歸一。不尚餘學。虛明自現。返本之稱也。如是開示。可謂把行人手。直至薩婆若海。保不孤然。若信受之人。可謂不動塵勞。頓成正覺。
《顯識經》云。大藥白佛言。世尊。無形之識。云何假因緣力。而生有形。云何有形。止因緣內。佛言大藥。如木和合。相觸生火。此火。木中不可得。若除於木亦不得。火因緣和合而生。因緣不具。火即不生。木等之中。尋火色相。雖不可見。然咸見火從木出。如是大藥。識假父母因緣和合。生有形身。有形身中。求識不得。離有形身。亦無有識。大藥。如火未出。火相不現。亦無暖觸。諸相皆無。如是大藥。若未有身。識受想行皆悉不現。大藥。如見日輪光明照曜。而諸凡夫不見日體。是黑是白。黃白黃赤。皆不能知。但以照熱光明。出沒環運。諸作用事。而知有日。識亦如是。以諸作用。而知有識。
故云心能作佛。心作眾生。心作天堂。心作地獄。心異則千差競起。心平則法界坦然。心凡則三毒縈纏。心聖則六通自在。心空則一道清淨。心有則萬境縱橫。如谷應聲。語雄而響厲。似鏡鑒像。形曲而影凹。以知萬行由心。一切在我。內虛外終不實。外細內終不粗。善因終值善緣。惡行難逃惡境。蹈雲霞而飲甘露。非他所授。臥煙焰而噉膿血。皆自能為。非天之所生。非地之所出。只在最初一念。致此昇沉。欲外安和。但內寧靜。心虛境寂。念起法生。水濁波昏。潭清月朗。修行之要。靡出於斯。可謂眾妙之門。群靈之府。昇降之本。禍福之原。但正自心。何疑別境。是以離眾生罪行福行不動行。終無三界苦樂果報。若離眾生見聞覺知。豈有陰處界等境界。如《大般若經》云。佛言。若夢若覺。要於見聞覺知法中。有覺慧轉。由斯起染。或復起淨。若無見聞覺知法。無覺慧轉。亦無染淨。故知夢覺唯識。染淨由心。前賢後學之所宗。千經萬論之同指。如《楞伽經》偈云。眾生及瓶等。種種諸形相。內外雖不同。一切從心起。但一念不生。諸緣自斷。故云一念心不生。六根總無過。又云一心不生。萬法無咎。如今厭生患老。隨思隨造。捨妄除身。業果恆新。若能了生無生。知妄無妄。一念心寂。萬慮俱消。如云畏影畏跡。逾走逾極。端坐樹陰。跡滅影沉。是知悟心即休。更無異術。如祖師云。一切由心。邪正在己。不思一物。即是本心。智者能知。更無別行。所以本師云。此事唯我能知。
問。一期真妄生死。約事而言。還有終始否。
答。第一義中。尚無生死。何有始終。順世諦門中。隨眾生見。而妄說生死。如古德云。真妄相循。難窮初後者。釋云。若言先妄後真。真則有始。若謂先真後妄。妄由何生。若妄依真起。真亦非真。若妄體即真。妄亦無始。為破始起。立無始言。始既不存。終從何立。無終無始。豈有中間。
問。如上所說。生死惡業。才了此心。得一切同時解脫否。
答。實有此理。全在當人。若障薄遮輕。直了直入。緣深機熟。頓悟頓修。如鏡淨明生。雲開月朗。或垢濃習重。觀劣心浮。雖信解一心。行門難立。有八重妄想之垢。猶緻網稠林。一自性妄想。二差別妄想。三攝受積聚妄想。四我見妄想。五我所妄想。六有念妄想。七不念妄想。八俱相違妄想。
具六種繫縛之門。若堅冰膠漆。一相應縛。二所緣縛。三貪縛。四瞋縛。五見取縛。六戒取縛。若非大力。曷能解分。
又古釋智障。有其三門。一是智障。所謂分別有無之心。二是體障。謂觀非有非無之解。立已能者。故曰體障。三是治想。謂妄識中合如正慧。依此地有其三。初一。四地乃至七地斷除。四五六地。斷除分別取有之心。謂解法慢身淨慢等。入七地時。斷除分別取無之心。八地已上。斷除體障。前第七地。雖除分別有無之心。猶見已心以為能觀。如為所觀。其所觀如不即心。能觀之心不即如。心如別故。心外求法。故有功用。法外立心。故有體障。從第七地入八地時。破捨此障。觀察如外由來無心。心外無如。如外無心。心不異如。心外無如。如不異心。故能如心。泯同法界。廣大不動。以不異故。息外推求。故捨功用。不復如外建立神智。故滅體障。體障滅故。名無障想。第三治想。至佛方滅。故入八地。雖無障想。而有治想。從八地已上。無生忍體。轉轉寂滅。令彼治想。運運自亡。至佛乃窮。故知萬境雖空。須得無心契合。不可口雖說空。行在有中。境智相應。能所冥合。方能解縛。隨順無生耳。才生取著。便成魔業。如《華嚴經》云。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魔。何等為十。所謂蘊魔。生諸取故。煩惱魔。恆雜染故。業魔。能障礙故。心魔。起高慢故。死魔。捨生處故。天魔。自憍縱故。善根魔。恆執取故。三昧魔。久耽味故。善知識魔。起著心故。菩提法智魔。不願捨離故。是為十。菩薩摩訶薩。應作方便。速求遠離。疏釋云。一蘊魔者。身為道器。體與佛同。豈即是魔。蘊魔之名。特由取著。下九例爾。皆以下句釋成魔義。是知以心分別。萬法皆魔。何但此十。故舉菩提法智。以勝況劣。不以心分別。一切皆佛。豈捨魔界求佛界耶。然四魔直就體明。十魔多約執取。十表無盡故。菩提法者。即所證。智是能證。能所冥合。故名菩提。若不捨於分別。菩提之見。即是魔矣。若入宗鏡。分別自亡。既無能證之心。亦無所證之理。又《華嚴經》云。無有少法為智所入。亦無少智而入於法。是以駕一智箭。破眾魔軍。揮一慧刀。斬群疑網。斯乃宗鏡之力。餘何言哉。若不悟自心。未達斯旨。雖修智慧。不入圓常。縱練行門。唯增我慢。以未達一際法門故。但生分別。長養無明。如經云。若分別是聲聞法。是緣覺法。是菩薩法。是諸佛法。此名為淨。此名不淨。此名為道。此名非道。是名菩薩憍慢。若入宗鏡。智行俱成。我慢山崩。貪癡水竭。勝負情盡。差別業亡。如《弄珠吟》云。消六賊兮鑠四魔。摧我山兮竭愛河。龍女靈山親獻佛。貧兒衣裡枉蹉跎。
問。五陰一法。即妄即真。既作塵勞生死之門。又成出世菩提之道。今且推妄。生死無從。經云。此陰才滅。彼陰便生。既唯識無人。前陰滅。後陰如何得生。
答。五陰性空非常。相續不斷。不常不斷。即是正因。如《華嚴疏》云。五蘊相續。即是正因。亦名生因。言正因者。是中道義。中道即是佛性。謂現在陰滅。中陰陰生。是現在陰。終不變為中陰五陰。故現陰非常。如種生芽。種不至芽。雖不至芽。而能生芽。此現在陰。雖不至後。而能生後。則現陰非斷。而中陰五陰。亦非自生。不從餘來。因現五陰。生中陰陰。斯則後陰非無因。故後陰非常。既能續前。故後陰非斷。非斷非常。是中道義正因性也。
問。夫論心含教法。如何是一心四諦法門。
答。四諦法門。橫該豎徹。法無不備。教無不窮。今約台教一心具無作四諦者。一念心中具十界苦。名為苦諦。具十界惑。名為集諦。苦即涅槃。名為滅諦。惑即菩提。名為道諦。此唯論一心四諦。又四教四種四諦。藏教生滅四諦。通教無生四諦。別教無量四諦。圓教無作四諦。今但論圓教無作四諦。《止觀》云。法性與一切法。無二無別。凡法尚是。況二乘乎。離凡法更求實相。如避此空。彼處求空。即凡法是實法。不須捨凡向聖。經言。生死即涅槃。一色一香。皆是中道。即無作四諦。又《玄義》云。以迷理故。菩提是煩惱。名集諦。涅槃是生死。名苦諦。以能解故。煩惱即菩提。名道諦。生死即涅槃。名滅諦。即事而中。無思無念。無誰造作。故名無作。亦名一實諦。一實諦者。無虛妄。無顛倒。常樂我淨等。是故名為無作四聖諦。《法華經》偈云。更以異方便。助顯第一義。又云唯此一事實。即是無作一實諦也。以真如之性。是自心之實。名一實諦。念念圓成。更何所作。名無作四諦。所以八千聲聞。於法華會上見如來性。如秋收冬藏。更無所作。以達本故。法爾如斯。若未見性人。不可安然拱手。效無作無修。直須水到渠成。自然任運故。又但了一心。自然無作。非是彊為。故云陰入皆如。無苦可捨。無明塵勞即是菩提。無集可斷。邊邪皆中正。無道可修。生死即涅槃。無滅可證。無苦無集。故無世間。無道無滅。故無出世間。純一實相。實相外更無別法。又《文殊道行經》云。佛告文殊師利。若見一切諸法無起。即解苦諦。若見一切諸法無住。即能斷集。若見一切諸法畢竟涅槃。即能證滅。文殊師利。若見一切諸法無自體。即是修道。
問。一念無明心。鼓動真如海。成十二緣起。作生死根由。若了之。為佛智海之波瀾。昧之。作生死河之漩澓。云何成佛智。云何成生死。
答。天真之佛智本有。妄緣之生死體空。雖有二名。但是一義。只謂不了第一義諦。號曰無明。因不了之所盲。成惑業之眾苦。了無明之實性。成涅槃之妙心。若迷為惑業。則成三道。一。無明愛取。是煩惱道。二。行有。是業道。三。識名色六入觸受生老死。是苦道。若悟。為三因佛性。一。識名色六入觸受生老死七支。是正因佛性。二。無明愛取三支。是了因佛性。三。行有二支。是緣因佛性。如是等義。差別不同。唯是一心。迷成多種。雖成多種。不離一心。《華嚴經》云。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三界所有。唯是一心。如來於此分別演說十二有支。皆依一心如是而立。何以故。隨事貪欲。與心共生。心是識。事是行。於行迷惑是無明。與無明及心共生是名色。名色增長是六處。六處三分合為觸。觸共生是受。受無厭足是愛。愛攝不捨是取。彼諸有支生是有。有所起名生。生熟為老。老壞為死。《大集經》云。十二因緣。一人一念。悉皆具足。但隨一境。一念起處。無不具足。且如眼見色。不了名無明。生愛惡名行。是中心意名識。色共識行即名色。六處生貪名六入。色與眼作對名觸。領納名受。於色纏綿名愛。想色相名取。念色心起名有。心生名生。心滅名死。乃至意思法。亦復如是。一日一夜。凡起幾念。念念織幾十二因緣。成六趣無窮之生死。是以生死無體。全是如來藏第一義心。迷悟昇沉。了不可得。
內外諸法。皆具因緣。如《稻稈經》云。爾時彌勒語舍利弗言。世尊常說。見十二因緣。即是見法。見法即是見佛。乃至有因有緣。是名因緣法。此是佛略說因緣相。以此因。能生是果。如來出世。因緣生法。如來不出世。亦因緣生法。性相常住。無諸煩惱。究竟如實。非不如實。是真實法。離顛倒法。復次十二因緣法。從二種生。云何為二。一者因。二者果。因緣生法。復有二種。有內因緣。有外因緣。外因緣法。從何而生。如似種子。能生於芽。從芽生葉。從葉生節。從節生莖。從莖生穗。從穗生華。從華生實。無種子故無芽。乃至無有華實。有種子故芽生。乃至有華故果生。而種子不作念我能生芽。芽亦不作念我從種子生。乃至華亦不作念我能生實。實亦不作念我從華生。而實種子能生於芽。如是名為外因生法。云何名外緣生法。所謂地水火風空時。地種堅持。水種濕潤。火種成熟。風種發起。空種不作障礙。又假於時。節氣和變。如是六緣。具足便生。若六緣不具。物則不生。地水火風空時。六緣調和不增減故。物則得生。地亦不言我能持。水亦不言我能潤。火亦不言我能熟。風亦不言我能發起。空亦不言我能不作障礙。時亦不言我能令生。種亦不言我從六緣而得生芽。芽亦不言我從爾數緣生。雖不作念從爾數緣生。而實從眾緣和合得生芽。亦不從自生。亦不從他生。亦不從自他合生。亦不從自在天生。亦不從時方生。亦不從本性生。亦不從無因生。是名生法次第。如是外緣生法。以五事故。當知不斷亦非常。亦不從此至彼。如芽種少。果則眾多。相似相續。不生異物。云何不斷。從種芽根莖。次第相續。故不斷。云何非常。芽莖華果各自別。故非常。亦不種滅而後芽生。亦非不滅而芽便生。而因緣法。芽起種謝。次第生。故非常。種芽各各相異。故不此至彼。種少果多故。當知不一。是名種少果多。如種不生異果。故名相似相續。以此五種外緣。諸法得生。內因緣法。從二種生。云何為因。從無明乃至老死。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滅故。則老死滅。因無明故。有行。乃至因有生故。則有老死。無明不言我能生行。行亦不言我從無明生。乃至老死。亦不言我從無明生。而實有無明則有行。有生則有老死。是名內因次第生法。云何名內緣生法。所謂六界。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界。何謂為地。能堅持者名為地界。何謂為水。能潤漬者名為水界。何謂為火。能成熟者名為火界。何謂為風。能出入息者名為風界。何謂為空。能無障礙者名為空界。何謂為識。四陰五識。亦言為名。亦名為識。如是眾法和合名為身。有漏心名為識。如是四陰為五情根名為色。如是等六緣名為身。若六緣具足無損減者。則便成身。是緣若減。身則不成。地亦不念我能堅持。水亦不念我能濕潤。火亦不念我能成熟風亦不念我能出入息。空亦不念我能無障礙。識亦不念我能生長。身亦不念我從爾數緣生。若無此六緣。身亦不生。地亦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命。非男非女。亦非非男非非女。非此非彼。水火風乃至識等。亦皆無我。無眾生。無壽命。乃至亦非此非彼。云何名無明。無明者。於六界中。生一想。聚想。常想。不動想。不壞想。內生樂想。眾生想。壽命想。人想。我想。我所想。生如是種種眾多想。是名無明。如是五情中。生貪欲瞋恚想。行亦如是。隨著一切假名法。名為識。四陰為名。色陰為色。是名色。名色增長生六入。六入增長生觸。觸增長生受。受增長生愛。愛增長生取。取增長生有。有增長故。能生後陰為生。生增長變。名為老。受陰敗壞故。名為死。能生嫉熱故。名憂悲苦惱。五情違害。名為身苦。意不和適。名為心苦。乃至如月麗天。去地四萬二千由旬。水流在下。月耀於上。玄像雖一。影現眾水。月體不降。水質不昇。如是舍利弗。眾生不從此世至於後世。不從後世復至於此。然有業果因緣報應。不可損減。是以如月不動。影現眾流。類識不行。身分六趣。雖無作者。業果宛然。但逐緣生。不乖法爾。又《有德女所問大乘經》云。爾時有德婆羅門女白佛言。世尊。所言無明。為內有耶。為外有耶。佛言不也。有德女言。世尊。若於內外無有無明。云何得有無明緣行。復次世尊。有他世法而來至於今世得否。佛言不也。有德女復白佛言。世尊。無明行相。是實有耶。佛言不也。無明自性。從於虛妄分別而生。非真實生。從顛倒生。非如理生。有德女復白佛言。世尊。若如是者。則無無明。云何得有諸行生起。於生死中受諸苦報。世尊。如樹無根。則無枝葉華果等物。如是無明無自性故。行等生起。定不可得。佛言。有德女。一切諸法。皆畢竟空。凡愚迷倒。不聞空義。設得聞之。無智不了。由此具造種種諸業。既有眾業。諸有則生。於諸有中。備受眾苦。第一義諦。無有諸業。亦無諸有而從業生。及以種種眾苦惱事。有德女。如來應正等覺。隨順世間。廣為眾生。演說諸法。欲令悟解第一義故。有德女。第一義者。亦隨世間而立名字。何以故。實義之中。能覺所覺。一切皆悉不可得故。有德女。譬如諸佛。化作於人。此所化人。復更化作種種諸物。其所化人。虛誑不實。所化之物。亦無實事。此亦如是。所造諸業。虛誑不實。從業有生。亦無實事。是以但了唯心之旨。自然萬法常虛。隨有見聞。悉順無生之道。凡關動作。皆歸無得之門。
問。三界初因。四生元始。莫窮本末。罔辯根由。最初起處。如何指南。
答。欲知有情身土。真實端由。無先我心。更無餘法。《首楞嚴經》云。富樓那而白佛言。世尊。若復世間一切根塵。陰處界等。皆如來藏。清淨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次第遷流。終而復始。又疑云。若此妙覺。本妙覺明。與如來心。不增不減。無狀忽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如來今得妙空明覺。山河大地。有為習漏。何當復生。佛言。富樓那。如汝所言。清淨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汝常不聞如來宣說。性覺妙明。本覺明妙。富樓那言。唯然。世尊。我常聞佛宣說斯義。佛言。汝稱覺明。為復性明稱名為覺。為覺不明稱為明覺。富樓那言。若此不明名為覺者。則無所明。佛言。若無所明。則無明覺。有所非覺。無所非明。無明又非覺湛明性。性覺必明。妄為明覺。覺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無同異中。熾然成異。異彼所異。因異立同。同異發明。因此復立無同無異。如是擾亂。相待生勞。勞久發塵。自相渾濁。由是引起。塵勞煩惱。起為世界。靜成虛空。虛空為同。世界為異。彼無同異。真有為法。釋曰。此二覺義。幽旨難明。若欲指陳。須分皂白。大約經論。有二種覺。一性覺。二本覺。又有二種般若。一本覺般若。二始覺般若。又有二種心。一自性清淨心。二離垢清淨心。又有二種真如。一在纏真如。二出纏真如。此四種。名隨義異。體即常同。今一切眾生。只具性覺。清淨本覺。自性清淨心。在纏真如等。於清淨本然中。妄忽生於山河大地。以在纏未離障故。未得出纏真如等。若十方諸佛。二覺俱圓。已具出纏真如等。無有妄想塵勞。永合清淨本然。則不更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等。如金出礦。終不染於塵泥。似木成灰。豈有再生枝葉。將此二覺。已豁疑情。性覺妙明者。是自性清淨心。即如來藏性。在纏真如等。本性清淨。不為煩惱所染。名性覺。經云。佛告阿難。及諸大眾。汝等當知。有漏世界。十二類生。本覺妙明。覺圓心體。與十方佛。無二無別。由汝妄想。迷理為咎。癡愛發生。生發遍迷故有空性。化迷不息。有世界生。則此十方微塵國土。非無漏者。皆是迷頑妄想安立。當知虛空生汝心內。猶如片雲點太清裡。況諸世界在虛空耶。汝等一人發真歸元。此十方虛空。皆悉消殞。云何空中所有國土。而不振裂。以此文證。即知凡聖。本同此妙明之覺。本覺明妙者。出纏真如等。從無分別智。覺盡無始妄念。名究竟覺。始覺即本覺。悟本之覺。得本覺名。論云。於真如門。名為性覺。於生滅門。名為本覺。由迷此性覺。而有妄念。妄念若盡。而立本覺。以性覺不從能所而生。非假修證而起。本自妙而常明。故云性覺妙明。以始覺般若。明性覺之妙。故云本覺明妙。又真如之性。性自了故。則性覺妙明。始覺之智。了本性故。則本覺明妙。又《摩訶衍論》。有四種覺。一清淨本覺。二染淨本覺。三清淨始覺。四染淨始覺。若論本始明昧之事。皆依染淨之覺得名。若清淨覺原。愚智俱絕。非迷悟之所得。豈文義之能詮。經中佛常說真如為迷悟依故。如萬像依虛空。虛空無所依。所以滿慈領言。我常聞佛宣說斯義。此二覺義。亦同《起信論》所立一心。分真如生滅二門。以本性清淨。是性覺義。但以性中本覺。如木中火性。未具因緣。有而無用。非是悟已而更起迷。悟時始立本覺之號。悟本覺已。更不復迷。諸佛重為凡夫。無有是處。佛問汝稱覺明。為復覺性自明。名為覺明。為復覺體不明。能覺於明。富樓那意。必有所明當情。為其所覺。若無所覺之明。則無覺明之號。但可稱覺。而無所明。故云則無所明。佛意性覺體性自明。不因能覺所明。方稱覺明。《起信論》云。真如自體。有大智慧光明義。遍照法界義等。只緣迷一法界。彊分能所。故成於妄。若要因所明方稱覺明者。此乃因他而立。非自性覺。故云有所非覺。如緣塵分別而有妄心。離塵則無有體。不可將斷滅之心。以為本來真覺故。若以無體之法為究竟者。故經云。法身則同龜毛兔角。其誰修證無生法忍。又釋。若以不明名為覺者。則無所明者。故知覺體本無明相。佛證真際。實不見明。若見於明。即是所明。既立所明。便有能覺。但除能所之明。方稱妙明。此妙之明。是不明之明。不同所明。因明起照。故《般若無知論》云。難曰。聖智之無。惑智之無。俱無生滅。何以異之耶。答曰。聖智之無者無知。惑智之無者知無。其無雖同。所以無者異也。何者。夫聖心虛靜。無知可無。可曰無知。非謂知無。惑智有知。故有知可無。可謂知無。非曰無知也。故云般若無知。無所不知。無知者。無能所之知。無不知者。真如自性。有遍照法界義。又聖人唯有無心之心。無見之見。非同凡夫有心有見。皆是分別能所相生。故《涅槃經》云。不可見。了了見。《華嚴經》頌云。無見即是見。能見一切法。於法若有見。此則無所見。又云菩薩悉見諸法。而無所見。普知一切。而無所知。則般若無知。無所不知矣。但不落有無之知。能所之見。非是都無知見矣。諸佛皆具五眼三智。四辯六通。三諦理圓。一心具足。若不見空與不空。非空非不空。方與實相相應耳。故《楞伽經》云。一一相相應。遠離諸見過者。若於諸相。常與實相相應。自然遠離諸過。會第一義清淨真心。朗然明徹。而無念著。即事即如。唯心直進。即諸佛所知。唯實相矣。離此立見。皆成諸過。無所非明者。若能覺之體。要因所明者。若無所覺之明。則能覺之體。便非是明。故云無所非明。故知覺之與明。互相假立。本無自體。豈成自性圓明之覺。無明又非覺湛明性者。顯妄覺體。無湛明之用。若言但覺於明。何須覺體自明者。則自性非明。便無覺湛之用。故云無明又非覺湛明性。性覺必明。妄為明覺者。釋妄覺託真之相也。何以得知。妄覺初起有覺明。只緣性覺必有真明。所以妄覺託此性明。而起影明之覺。執影像之明。起攀緣之覺。迷真認影。見相二分。自此而生覺明之號。覺非所明。因明立所者。夫一真之覺。體性雖明。不分能所。故覺非所明。由影明起覺。能所斯分。故云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無同異中。熾然成異者。此則元因覺明。起照生所。所立。照性遂亡。則是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乃是但隨能緣之相。覆真唯識性。一向能所相生。如風動水。波浪相續。澄湛之性。隱而不現。從此迷妄。生虛空之性。復因虛空。成立世界之形。於真空一心。畢竟無同異中。熾然建立。成諸法究竟之異。皆因情想擾亂。勞發世間之塵。迷妄昏沉。引起虛空之界。分世界差別為異。立虛空清淨為同。於分別識中。又立無同無異。皆是有為之法。盡成生滅之緣。未洞本原。終為戲論。
御錄宗鏡大綱卷十五
御錄宗鏡大綱卷十六
夫言一覺一切覺。云何教中分其多種。
答。覺體是一。隨用分多。用有淺深。覺無前後。如《瓔珞經》云。妙覺方稱寂照。等覺照寂。又覺有三義。一覺察。如睡夢覺。亦如人覺賊。賊無能為。妄即賊也。二覺照。即照理事也。亦如蓮華開。照見自心一真法界。恆沙性德。如其勝義。覺諸法故。三妙覺。即上二覺。離覺所覺。故為妙耳。非更別覺故。經云。無有佛涅槃。遠離覺所覺。又覺性無覺。即根本智。覺相歷然。即後得智。
問。既云真如一心。古今不易。因何而有眾生相續。
答。平等真法界。無佛無眾生。隨於染淨緣。遂成十法界。以真心隨緣。不守自性。只為眾生。不自知無性之性故。但隨染緣成凡。隨淨緣成聖。如虛谷響。任緣所發。又如太虛忽雲。明鏡忽塵。求一念最初起處。了不可得。故號無始無明。
問。凡所施為。皆是自心者。云何殺生而得殺罪。
答。皆是依於自心分別。強執善惡之因。妄受苦樂之果。若究三輪之體。一能殺。二所殺。三殺相。
能殺所殺本空。是以文殊執劍於瞿曇。鴦崛持刀於釋氏。終不見生見殺。執自執他。妄受輪迴。酬還罪報。《識論》問云。若彼三界。唯是內心。無有身口外境者。何故屠獵師等。殺害豬羊等。得殺生罪。偈答云。死依於他心。亦有依自心。依種種因緣。破失自心識。釋曰。如人依鬼。毗舍闍等。是故失心。或依自心。是故失心。或有憶念愛不愛事。是故失心。或有夢見鬼著失心。或有聖人神通轉變。前人失心。如一比丘。夜蹋瓜皮。謂殺蝦蟇。死入惡道故。死依於他心。亦有依自心者。以依仙人瞋心。瞋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王故。殺餘眾生。此依他心。他眾生心。虛妄分別。命根謝滅。以彼身命。相續斷絕。應如是知。頌云。經說檀拏迦。迦陵摩登國。仙人瞋故空。是故心業重。
問。依仙人瞋心。依仙人鬼。殺害如是三國眾生。非依仙人瞋心而死。
答。佛問尼乾子言。摩登伽等三國眾生。汝頗曾聞云何而死。為身業殺。為意業殺。尼乾子言。瞿曇。我昔曾聞。仙人瞋心。以意業殺爾所眾生。佛言。以是成我義。三界唯心。無身口業。何以故。如世人言。賊燒山林聚落城邑。不言火燒。此義亦爾。唯依心。其善惡業得成。故偈云。諸法心為本。諸法心為勝。離心無諸法。唯心身口名。《成實論》云。若離心有業。非眾生亦應有罪福。如風頹山。惱害眾生。風應有罪。若吹香華。來墮塔寺。亦應有福。是則不可。故知離心無罪福也。以此文證。罪福據心。無身口業。身口業者。但有名字。實是意業。身口名說。
問。若心虛境寂。理實無差。現對根塵。事相違反。如何明徹。境智一如。
答。一期根境。俗有真無。畢竟自他。皆無所得。又若定執真有俗無。則成增減二謗。但二諦雙會。圓了一心。如《般若經》云。一切法無知無見。如幻人無受無覺。菩薩如是行。為行般若波羅蜜。釋曰。若行般若者。則是直了一心智性。了色無形。非眼境界。乃至達法體寂。非意所知。但是隨心暫現。還隨心滅。故云一切法無知無見。《大智度論》云。相不能知無相。譬如刀雖利。不能破空。無相不能知相者。有人言。內智慧無定相。外所緣法有定相。心隨緣而生。是故說無相不應知相。譬如無刀。雖有物。無刀可斫。是知若心有境無。亦不知見。若心無境有。亦不知見。若心境俱有。各無自性。各既不知。合豈成見。若心境俱無。亦不知見。有尚不知。無豈成見。則心境俱空。萬有咸寂。如是則尚無一法冥合相順。寧有根境對待而作相違者乎。如一切差別違順之境。皆是一心之量。無有障礙。亦無解脫。譬如水不洗水。火不滅火。何者。以一體故。不相陵滅。若有異法。方成對治。如今但先得旨。自合真如。故經云。法隨於如。無所隨故。若有所隨。則有能隨之別。既無所隨。亦無能隨故。則法外無如。如外無法。《華嚴疏》云。以如為佛。則無境非如者。《金剛經》云。如來者。即諸法如義。既以如為佛。一切法皆如也。何法非佛耶。若信一如。此是開悟本法。生決定解。入自在門。
問。既但唯心。無有萬法。目前差別。從何建立。
答。萬法但名。實無體相。因名立相。相狀元空。因相施名。名字本寂。唯想建立。名相俱虛。反窮想原。亦但名字。既無想體。分別則空。故知萬法出自無名。萬名生於無相。名不當相。相不當名。彼此無依。萬法何在。相待之名既寂。分別之想俄空。如幻之境冥真。所執之情合覺。《密嚴經》頌云。世間種種法。一切唯有名。但想所安立。離名無別義。
又頌云。如見杌為人。見人以為杌。人杌二分別。但有於名字。諸大和合中。分別以為色。若離於諸大。色性即無有。
問。若以唯識為宗。則世出世間。唯是一識。萬法皆決定空耶。
答。以唯識故。則有世俗諦。既有世俗。則有似塵識。幻相不無。以無實不可得。故稱空耳。不可起蛇足鹽香。決定斷空之見。如《密嚴經》偈云。瓶等眾境界。悉以心為體。非瓶似瓶現。是故說為空。世間所有色。諸天宮殿等。皆是阿賴耶。變異而可見。眾生身所有從頭至手足。頓生及漸次。無非阿賴耶。習氣濁於心。凡愚不能了。此性非是有。亦復非是空。如人以諸物。擊破於瓶等。物體若是空。即無能所破。譬如須彌量。我見未為惡。憍慢而著空。此惡過於彼。又經云。寧可執有如須彌。不可執空如芥子。《大般涅槃經》云。解脫者名不空空。空空者名無所有。無所有者。即是外道尼乾子等所計解脫。而是尼乾。實無解脫。故名空空。真解脫者。則不如是。故不空空。不空空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又解脫者。名曰不空。如水酒酪酥蜜等瓶。雖無水酒酪酥蜜時。猶故得名為水等瓶。如是瓶等。不可說空。及以不空。若言空者。則不得有色香味觸。若言不空。而復無有水酒等實。解脫亦爾。不可說色。及以非色。不可說空。及以不空。若言空者。則不得有常樂我淨。若言不空。誰受是常樂我淨者。以是義故。不可說空。及以不空。空者。謂無二十五有。及諸煩惱。一切苦。一切相。一切有為行。如瓶無酪。則名為空。不空者。謂真實善色。常樂我淨。不動不變。猶如彼瓶色香味觸。故名不空。是故解脫。喻如彼瓶。彼瓶遇緣。則有破壞。解脫不爾。不可破壞。不可破壞。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
問。經云五陰即世間者。一陰名色。四陰名心。云何說內外種種世間。皆從心出。
答。種種五陰。皆從心起。從心現相。名之曰色。經偈云。一切世間中。但有名與色。若欲如實觀。但當觀名色。色即收盡無情國土。名即收盡有識世間。五陰即世間故。若了五陰俱空。則是出世間。是知世出世間。皆從心起。何者。意地起貪瞋心。攬三塗五陰。罪苦眾生發現。意地修戒善心。攬人天五陰。受樂眾生發現。意地證人空心。攬無漏五陰。真聖眾生發現。意地立弘誓心。攬慈悲五陰。大士眾生發現。意地運平等心。攬常住五陰。尊極眾生發現。今所以置前四陰。但觀識陰。如伐樹除根。炙病得穴。則生死之苦芽永絕。煩惱之沉痾不生。又若毗藍之風。卷群疑而淨盡。猶劫燒之火。蕩異執而無餘。所以一切世間凡聖同居之處。無不悉是自心。如此悟入。名住真阿蘭若正修行處。非論小大之隱。不墮喧靜之觀。所以古德云。處眾不見諠譁。獨自亦無寂寞。何故不見喧寂。以但了一心故。
問。立識方成唯識義。云何境識俱遣。
答。《顯識論》云。立唯識。乃一往遣境留心。究竟為論。遣境為欲空心。是其正意。是故境識俱泯。即是實性。實性即是阿摩羅識。所以《唯識論》。亦名《破色心論》。
《入楞伽經》云。但不取諸境。名為識滅。實不滅識。何者。以境本空。從識變故。以識無體。不須滅故。是以識心無體。隨境有無。見空生空。見色生色。事來即起。事去還無。又事上無事。本全是心。念起塵生。念寂塵滅。如《起信論》云。以一切色法。本來是心。實無外色。然既無外色。亦無外空。空尚是無色焉能有。又云若無色者。則無虛空之相。疏釋云。本以待色為空。今既唯心無色。何得更有於空也。故知萬法皆相待而有。若入宗鏡。自然諸法絕待。歸本真心。故論云。所謂一切境界唯心妄起。若心離於妄動。則一切境界滅。唯一真心。無所不遍。
問。既唯一真心。教中云何復說諸法如幻。
答。了境是心。萬法奚有。以依心所起。無有定體。皆如幻化。畢竟寂滅。《寶積經》云。爾時世尊告幻師言。一切眾生。及諸資具。皆是幻化。謂由於業之所幻故。諸比丘眾。亦是幻化。謂由於法之所幻故。我身亦幻。智所幻故。三千大千一切世界。亦皆是幻。一切眾生共所幻故。凡所有法。無非是幻。因緣和合之所幻故。又教中總明十喻。如幻。如化。如夢。如影等。此是諸佛密意。破眾生執世相為實。起於常見。世間共知幻夢等法是空。則不信人法心境等。如幻夢亦空。所以將所信之虛。破所信之實。令所信之實。同所信之虛。然後乃頓悟真宗。遍一切處。心內心外。決定無有實法建立。《大莊嚴論》云。我昔曾聞有一幻師。有信樂心。至耆闍山。為僧設會。供養已訖。幻尸陀羅木。作一女人。端正奇特。在大眾前。抱捉此女而嗚咂之。共為欲事。時諸比丘。見此事已。咸皆嫌忿。而作是言。此無人。所為鄙褻。知其如是。不受其供。時彼幻師。既行欲已。聞諸比丘。譏訶嫌責。即便以刀。斫刺是女。分解支節。挑目截鼻。種種苦毒。而殺此女。諸比丘等。又見此事。倍復嫌忿。我等若當知汝如是。寧飲毒藥。不受其供。乃至爾時幻師。即捉尸陀羅木。用示眾僧。合掌白言。我向所作。即是此木。於彼木中。有何欲殺。欲安眾僧身故。設此飲食。欲令眾僧心安故。為此幻耳。願諸比丘。聽我所說。豈可不聞佛於修多羅中。說一切法。猶如幻化。我今為欲成彼語故。故作斯幻。如斯幻身。無壽無命。識之幻師。運轉機關。令其視眴。俯仰顧盼。行步進止。或語或笑。以此事故。深知此身。真實無我。《華嚴經》頌云。世間種種法。一切皆如幻。若能如是知。其心無所動。諸業從心生。故說心如幻。若離此分別。普滅諸有趣。譬如工幻師。普現諸色像。徒令眾貪樂。畢竟無所得。世間亦如是。一切皆如幻。無性亦無生。示現有種種。度脫諸眾生。令知法如幻。眾生不異幻。了幻無眾生。眾生及國土。三世所有法。如是悉無餘。一切皆如幻。幻作男女形。及象馬牛羊。屋宅池泉類。園林華果等。幻物無覺知。亦無有住處。畢竟寂滅相。但隨分別現。菩薩能如是。普見諸世間。有無一切法。了達悉如幻。眾生及國土。種種業所造。入於如幻際。於彼無依著。如是得善巧。寂滅無戲論。住於無礙地。普現大威力。又《入法界品》。時童子童女告善財言。善男子。我等證得菩薩解脫。名為幻住。得此解脫故。見一切世界皆幻住。因緣所生故。一切眾生皆幻住。業煩惱所起故。一切世間皆幻住。無明有愛等展轉緣生故。一切法皆幻住。我見等種種幻緣所生故。一切三世皆幻住。我見等顛倒智所生故。一切眾生生滅老死憂悲苦惱皆幻住。虛妄分別所生故。一切國土皆幻住。想倒心倒見倒無明所現故。一切聲聞辟支佛皆幻住。智斷分別所成故。一切菩薩皆幻住。能自調伏教化眾生諸行願法之所成故。一切菩薩眾會變化調伏諸所施為皆幻住。願智幻所成故。善男子。幻境自性。不可思議。
是以凡夫盲無慧目。妄取前塵男女等相。如幻化法。但誑心眼。都無實事。皆業識心動。起見現相。意識分別。強立我人自他差別。若能識幻。方悟前非。終不於空而興造作。又此幻法。人多錯解。執一切法如幻如化。便作空無之見。如方廣外道。立空無為宗。不知實義。故《華嚴論》云。了如幻法。是堅固義。言堅固者。即是常住義。豈可作空無之解。故知此幻即真。幻不可得。無幻之幻。名為幻法。絕見之見。方名見幻。
問。諸法不真。各無自性。剎那變異。故稱為幻。佛身常住。豈稱幻耶。
答。諸佛略有二身。一真實身。二方便身。以眾生有不見如來真實身故。示方便身。令入真實。若悟入時。即方便身是常住體。了幻不可得故。
所以《鴦崛魔羅經》偈云。如來所變化。眾生悉不知。如來所作幻。眾幻中之王。大身方便身。是則為如來。
問。一切法如幻。云何有垢淨能所對治。
答。只為如幻。故垢淨不定。由心迴轉。凡聖法生。故《思益經》云。垢法說淨。見垢實性故。淨法說垢。貪著淨相故。又《莊嚴經論》云。問。若諸法同如幻。以何義故。一為能治。一為所治。偈答云。譬如強幻王。令餘幻王退。如是清淨法。能令染法盡。
所以《圓覺經》云。善男子。此虛妄心。若無六塵。則不能有。四大分解。無塵可得。於中緣塵。各歸散滅。畢竟無有緣心可見。善男子。彼諸眾生。幻身滅故。幻心亦滅。幻心滅故。幻塵亦滅。幻塵滅故。幻滅亦滅。幻滅滅故。非幻不滅。譬如磨鏡。垢盡明現。善男子。當知身心皆為幻垢。垢相永滅。十方清淨。善男子。譬如清淨摩尼寶珠。映於五色。隨方各現。諸愚癡者。見彼摩尼實有五色。善男子。圓覺淨性。現於身心。隨類各應。彼愚癡者。說淨圓覺。實有如是身心自相。亦復如是。由此不能遠於幻化。釋曰。珠中無五方之色。因光所映。性中無五趣之身。隨業而現。迷珠者執珠中實色。昧性者認性內虛身。法喻皎然。真偽可驗。
問。入此宗門。云何了一切法如化。
答。以萬法無體。名相本空。無而忽有。名之曰化。
《大智度論》問云。若一切法皆空如化。何以故有種種說法別異。
答曰。如佛所化。及餘人所化。雖不實。而有種種形像別異。夢中所見種種亦如是。人見夢中好惡事。有生喜者。有生怖者。如鏡中像。雖無實事。而隨本形。像有好醜。諸法亦如是。雖空而各各有因緣。如佛經中說。於是化法中。有聲聞變化。有辟支佛變化。有菩薩變化。有佛變化。有煩惱變化。有業變化。又云如化者。化主無定物。但以心生。便有所作。皆無有實。人身亦如是。本無所因。但從先世心。生今世身。皆無有實。以是故諸法如化。
故知一切法。皆從心生。悉如幻化。雖幻化不實。亦可作善惡之因緣。受昇沉之報應。不可生於斷見。但了體虛。莫生取捨。
以眾生無性即空。故在凡不凡。以法身隨緣。故處聖非聖。又以眾生緣成似有。故聖不是凡。以法身常住不變。故凡不是聖。則真俗一際。染淨恆分。凡聖兩途。生佛無異。如是鎔融。方明一心佛性。
《十地經》云。眾生身中。有金剛佛性。猶如日輪。佛者是覺。人有靈知之覺。今第一義空。與之為性。故名佛性。非情無覺。但持自體。得稱為法。今真性與之為性。故名法性。故云假說能所。而實無差。云何無差。同一性故。
問。夫言佛性。境智俱收。云何教中云。在有情數中稱佛性。在無情數中稱法性。
答。在心稱佛性。在境稱法性。從緣雖別。能所似分。約性本同。一體無異。如瓶貯醍醐。隨諸器而不等。猶水分江海。逐流處而得名。一味真心。亦復如是。凡聖境智。一際無差。所以《法王經》云。一切眾生。一心佛性平等。等諸法故。只為真心不守自性。隨緣轉動。於轉動處。立其異名。古德云。譬如珠。向月出水。向日出火。一珠未曾異。而得水火之名。以珠體是一。能應二緣。且如月為水緣時。月中未曾無火性。日為火緣時。日中未曾無水性。何以故。二性相冥故。但緣水火。事有優劣。故使二性。冥伏不現。各從自體。得水火名。非全無性真如一心。亦復如是。在有情中名佛性。在無情中名法性。一如未曾異。而得法佛之名。以真如體一。能應二緣。且如有情正為佛緣時。有情未曾無法性。無情正為法緣時。無情未曾無佛性。何以故。二性相冥故。但由色心。事有優劣。故二性冥伏不現。各從自體。得法佛名。非全無性。
《清涼記》云。法性即佛性者。以境因心變。境不異心。心若有性。境寧非有。況心與境。皆即真性。真性不二。心境豈乖。若以性從相。不妨內外。若以外境而例於心。令有覺知修行作佛。即是邪見外道之法。故須常照。不即不離。不一不異。無所惑矣。故知佛性。非內非外。隨物迷悟。強說昇沉。又今為遮妄執一切無情有佛性義。就計此義。自有淺深。若謂精神化為土木金石。梟獍負塊以成於子。情變非情。非情變情。斯為邪見。不異外道眾生。計生草木有命。故不可也。若說無情同一性故。則稍近宗。亦須得意。彼本立意。約於真如自體遍故。真實之性無有二故。今直顯正義。謂性與相。非一非異。情與非情。亦非一異。
故《起信論》問云。若諸佛法身離於色相者。云何能現種種色相。
答曰。即此法身。是色體故。能現於色。所謂從本已來。色心不二。以色性即智故。色體無形。說名智身。以智性即色故。說名法身。遍一切處。今取二性。相即互融之義說耳。《百門義海》云。謂覺塵及一切法。從緣無性。名為佛性。經云。三世佛種。以無性為性。一切處隨了無性。即為佛性。不以有情故有。不以無情故無。今獨言有情者。遍世勸人了性。常於一毛一毫之處。明見一切理事。無非如來性。是開如來性起功德。名為佛性。是知六道四生。山河大地。情與非情。皆同一性。如世尊最後垂示。應盡還原品三告之文。經云。爾時世尊。如是逆順入諸禪已。普告大眾。我以甚深般若。遍觀三界一切六道。諸山大海。大地含生。如是三界。根本性離。畢竟寂滅。同虛空相。無名無識。永斷諸有。本來平等。無高下想。無見無聞。無覺無知。不可繫縛。不可解脫。無眾生。無壽命。不生不起。不盡不滅。非世間。非非世間。涅槃生死。皆不可得。二際平等。等諸法故。閒居靜住。無所施為。究竟安置。必不可得。從無住法。法性施為。斷一切相。一無所有。法相如是。其知是者。名出世人。是事不知。名生死始。汝等大眾。應斷無明。滅生死始。又復告大眾。我以摩訶般若。遍觀三界有情無情。一切人法。悉皆究竟。無繫縛者。無解脫者。無主無依。不可攝持。不出三界。不入諸有。本來清淨。無垢無煩惱。與虛空等。不平等。非不平等。盡諸動念。思想心息。如是法相。名大涅槃。真見此法。名為解脫。凡夫不知。名曰無明。作是語已。復入超禪。從初禪出。乃至入滅盡定。從滅盡定出。乃至入初禪。如是逆順。入超禪已。復告大眾。我以佛眼。遍觀三界一切諸法。無明本際。性本解脫。於十方求。了不能得。根本無故。所因枝葉。皆悉解脫。無明解脫故。乃至老死皆得解脫。以是因緣。我今安住常滅寂光。名大涅槃。如上真實慈父廣大悲心。不可思議三告之文。或有偶斯教者。可以析骨為筆。剝皮為紙。刺血為墨。而書寫之。不可頃刻暫忘。剎那失照。且如第一文云。遍觀三界一切六道。諸山大海。大地含生。如是三界。根本性離。畢竟寂滅。第二文云。遍觀三界有情無情。一切人法。悉皆究竟。第三文云。遍觀三界一切諸法。無明本性。性本解脫。是以遍法界內。盡十方中。若有情。若無情。若有性。若無性。山河大地。草芥人畜。不在三界。不出三界。不隨生死。不住涅槃。皆同真如一心妙性。如是信解。頓入一乘。更無祕文。能出斯旨。離此有說。皆是權施。誘引提攜。咸歸宗鏡。
問。一切眾生有佛性者。云何不免沉淪。
答。眾生雖具正因。而無緣了。所以《圓覺經》云。未出輪迴而辯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若免輪迴。無有是處。故先德頌云。圓成沉識海。流轉若飄蓬。是以真如本覺。不守自性。以無性故。但隨緣轉。如云法身流轉五道。故號眾生。應須以善巧方便。發之以智照。助之以良緣。了了見時。方逃境縛。如《起信鈔》云。且夫真之與妄。皆依一法界心所說。蓋以此心。本來有體有用。即用之體。則蕩然空寂。即體之用。則了然覺知。以無始時來迷故。於空寂之處。確然根身塵境。於覺知之處。則紛然分別緣念。故《肇論》云。法身隱於形之中。真智隱於緣慮之內。然其形緣慮。元來體空。空寂覺知。元來不變。不變之真。元來隨緣。體空之妄。元來成事。非因造作。法爾如斯。
《大涅槃經》云。佛告善男子。如汝所言。若一闡提有佛性者。云何不遮地獄之罪。善男子。一闡提中。無有佛性。善男子。譬如有王。聞箜篌音。其聲清妙。心即耽著。喜樂愛念。情無捨離。即告大臣。如是妙音。從何處出。大臣答言。如是妙音。從箜篌出。王復語言。持是聲來。爾時大臣。持箜篌置於王前。而作是言。大王當知。此即是聲。王語箜篌。出聲出聲。而箜篌聲亦不出。爾時大王。即斷其弦。聲亦不出。取其皮木。悉皆拆裂。推求其聲。了不能得。爾時大王。即瞋大臣。云何乃作如是妄語。大臣白王。夫取聲者。法不如是。應以眾緣善巧方便。聲乃出耳。眾生佛性。亦復如是。無有住處。以善方便。故得可見。以可見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闡提輩。不見佛性。云何能遮三惡道罪。善男子。若一闡提。信有佛性。當知是人。不至三惡。是亦不名一闡提也。以不自信有佛性故。即墮三惡。故名一闡提。是知一切眾生。雖有正因。不得了緣。枉沉生死。為不知故。甘稱下凡。為不聞故。不親善友。常迷智眼。豈有了因。恆習惡緣。何成善本。今為未聞者。廣搜祕藏。發起信心。為未知者。直指心原。了然無滯。為已聞者。智慧開發。萬善資熏。為已知者。一向保任。理行成就。有斯深益。豈厭文繁。普望後賢。廣垂傳授。
問。佛性若定有無。即成斷常之見。如何體會。理合正因。
答。非一非異。能契一乘之門。亦有亦無。不謗三因之性。正因。緣因。了因。如《大涅槃經》云。佛言善男子。若有說言。一切眾生。定有佛性。常樂我淨。不作不生。煩惱因緣。故不可見。當知是人。謗佛法僧。若有說言。一切眾生。都無佛性。猶如兔角。從方便生。本無今有。已有還無。當知是人。謗佛法僧。若有說言。眾生非有如虛空。非無如兔角。何以故。虛空常故。兔角無故。是故得言。亦有亦無。有破兔角。無破虛空。如是說者。不謗三寶。
問。佛性於五眼中。何眼能見。
答。《涅槃經》云。佛眼見故。而得明了。以佛眼見一切美惡差別等事。悉皆不動。為見性故。《維摩經》云。善能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此是心鑒無礙為眼。非取根塵所對。是以肉眼見粗。天眼觀細。慧眼明空。法眼辯有。佛眼觀不二相一實之理。《華嚴經》〈離世間品〉說十眼。所謂肉眼。見一切色故。天眼。見一切眾生心故。慧眼。見一切眾生諸根境界故。法眼。見一切法實相故。佛眼。見如來十力故。智眼。見諸法故。光明眼。見佛光明故。出生死眼。見涅槃故。無礙眼。所見無障故。一切智眼。見普門法界故。又慧眼所見。無法可見故名為見者。見法空故。名為慧眼。非獨慧眼。五眼亦爾。如是五眼。照如千日。十方之中。無處不見。於一切處。地平如掌。無諸穢惡。若有可見。即是生盲。何以故。無所有故。當知無空。色空俱遣。又見一切塵全是眼。更不可見。聞一切聲全是耳。不復更聞。所以云。一切聲是佛聲。一切色是佛色。又云離心之外。更無一法。縱見內外。但是自心所現。無別內外。此無過也。乃至若了塵時。塵全是知也。終不以知知於塵。即有所知也。若知於無知。不異知也。今塵即知。不復更以知及不知。知於無知。但無能所之知。非無知也。此方顯無知也。經云。顯現一切法。各各不相知。見亦如是。又聞者。圓教明我。我即聞故。能聞所聞。皆法界故。故使我外更無別聞。是以若見若聞。若知若覺。皆一心故。《華嚴經》云。所見不可見。所聞不可聞。所知不可知。一心不思議。
無有一法在於心外。亦無一心在於法外。心與法界。同體照明。故覺一切。又此心性。是真實了知義。遍照法界義。以本有為所照。以浮眼智明為能照。如《涅槃經》云。見性肉眼。即名佛眼。又明二種見佛性。一相貌見。二了了見。相貌見者。謂登地菩薩。方便權智。識變似空。名相貌見。了了見者。謂地上菩薩。根本正智。親證真理。不變相緣。名了了見。即是親證。相貌見者。比量知。了了見者。現量得。
問。既云佛眼能觀佛性。如何教中又言。我以五眼不見三聚眾生。狂愚無目而言見耶。
答。若約實相體。性遍法界。以實相無相故。則不可見。若論照用。相遍法界。以無相之相。亦可得見。又五眼圓照三諦之理。諸境分明。雖云洞鑒。未必是有。雖云不見。未必是無。斯乃無相之相。不觀之觀。當知相中無相只勿相。觀中無觀只勿觀。體萬物而自虛。同一道之清淨。豈同執實隨塵。作能所斷常之見耶。
問。夫佛眼者。皆是圓修圓證方具。十住菩薩。尚未分明。而無明煩惱凡夫。尚未得天眼。云何得同佛眼。
答。如來五眼。眾生悉具。非待證聖方有。《涅槃經》云。若學大乘人。雖是肉眼。而名佛眼。二乘雖具天眼。不名佛眼。又云見如來性者。雖有煩惱。如無煩惱。若實明宗見性。即肉眼而明佛眼。以智照為眼故。台教約五品初位中。以凡夫心。同佛所知。用所生眼。齊如來見。若論明昧淺深。即落修證。今直論見性。即無前後。如止觀釋《鴦崛經》云。了了分明見者。照實為了了。照權為分明。三智一心中。五眼具足圓照。名為了了見佛性也。佛眼一心中得。名了了見。
又若論差別者。則諸天是報得。二乘是修得。我此宗門。非報非修。是發得五眼。以本圓具故。若悟修佛乘人。雖具煩惱性。能知如來秘密之藏。即肉眼而名佛眼。二乘人。雖證滅修道。具漏盡通。即天眼而為瞖眼。所以志公云。大士肉眼圓通。二乘天眼有瞖。融大師云。不取天眼等五通。造事外道。唯取入理凡夫耳。
御錄宗鏡大綱卷十六
御錄宗鏡大綱卷十七
問。真如一心。平等法界。眾生不了。妄受沉淪。今悟此宗。欲入圓覺位。於六度萬行莊嚴門中。以何法助道保任。速得成就。
答。若論莊嚴。無非福智二業。於六波羅蜜中。前五是福德業。後般若是智慧業。前五福德業中。唯禪定一門。最為樞要。
此宗鏡所集禪定一門。唯約宗說。於諸定中而稱第一。名王三昧。總攝諸門。囊括行原。冠戴智海。亦名無心定。與道相應故。亦名不思議定。情智絕待故。亦名真如三昧。萬行根本故。亦名一行三昧。一念法界故。亦名金剛三昧。常不傾動故。亦名法性三昧。恆無變異故。諸佛智光明海。無量觀行。皆從此生。若不體此理。非佛智故。以此佛智。證斯本理。理則不待照而自了。智則必資理而成照。若本覺性智。性自了故。以平等性智。了本性故。所以台教云。若人欲得一切佛法。相好威儀。說法音聲。十方無畏者。當行此一行三昧。勤行不懈。則能得入。如摩尼珠。隨磨隨光。證不思議功德。一行三昧者。繫緣法界。一念法界。信一切法皆是佛法。無前無後。無復際畔。住佛所住。如諸佛住。安處寂滅法界。秘密藏中。則理無不圓。事無不足。故稱秘密。亦號總持。究竟指歸。自他俱利。
故須先入宗鏡。達一心萬行根本。然後福智莊嚴。則不枉功程。永無退轉。得其旨則大智圓明。得其事則大用成就。如師子奮迅。成熟法界眾生。猶象王迴旋。啟發十方含識。故《華嚴論》云。師子奮迅三昧者。於十方世界。普同一切眾生想念作用而成熟之。大用而無作。是奮迅義。夫入宗鏡。萬事周圓。鏡外更無一法可得。如《遺教經》云。是故汝等。當好制心。制之一處。無事不辦。
所以《信心銘》云。心若不異。萬法一如。眼若不睡。諸夢自除。
故知一念才起。五陰俱生。微識未亡。六塵不滅。若唯識之義燈常照。妄何由生。一心之智鏡恆明。旨終不昧。
《華嚴經》云。菩薩摩訶薩。以離垢心。現見無為真如法界。以自在心。現生三界。為教化彼諸眾生故。又經云。依自虛妄染心。眾生染。依自性清淨心。眾生淨。《諸法無行經》云。雖讚發菩提心。而知心性即是菩提。雖讚大乘經。而知一切諸法皆是大相。雖說菩薩道。而不分別阿羅漢。辟支佛。諸佛。雖讚布施。而通達布施平等相。雖讚持戒。而了知諸法同是戒性。雖讚忍辱。而知諸法無生無滅無盡相。雖讚精進。而知諸法不發不行相。雖種種讚歎禪定。而知一切法常定相。雖種種讚於智慧。而了智慧之實性。雖說貪欲之過。而不見法有可貪者。雖說瞋恚之過。而不見法有可瞋者。雖說愚癡之過。而知諸法無癡無礙。雖示眾生墮三惡道怖畏之苦。而不得地獄餓鬼畜生之相。如是諸菩薩。雖隨眾生所能信解。以方便力而為說。而自信解一相之法。故知心外無法。於第一義而不動。為未信者以方便力。雖說種種道。其實為一乘。所以《般若》說一切法皆摩訶衍。靡不運載。《思益》明解諸法是菩薩遍行。《華嚴》入法界不動祇園。《淨名》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場。故知一法周備。無事不該。可謂圓滿菩提。成就佛道。乃至坐禪見境。諸魔事起。但了一心。境界自滅。可謂降魔妙術。治惑靈方。匪用心神。安然入道。
《摩訶衍論》釋云。若真若偽。唯自妄心現量境界。無有其實。無所著故。又若真若偽。皆一真如。皆一法身。無有別異。不斷除故。是以但了一心。不忘正念。一切境界。自然消滅。可謂應念斷除。豈勞功行。此乃西來的旨。諸佛正宗。圓信圓修。不同權漸。
若有人不信此宗鏡正義。反墮邪思。徇假執權而迷真實。如金易鍮石。鳳換山雞。如此愚盲。過在無眼。若能如是信解。乃為真發菩提之者。以是一心菩提。萬行之本。既能通達。法爾利他。運同體之大悲。豈存能所。以無得之方便。誰立自他。
問。《華嚴經》頌云。禪定持心常一緣。智慧了境同三昧。云何悟入一心。能令根境悉成三昧。
答。內外一切境界。皆從真如一心而起。真心不動。故稱為三昧王。以統御一切萬法萬行。故得稱為王。無有一法。不從一心真如三昧起。此是一切三昧根本。了此根本。則從本所現念念塵塵。盡成三昧。以本末無異故。
《首楞嚴三昧經》云。問現意天子。菩薩當修何法。得是三昧。天子答。欲得三昧。當行凡法。若見凡法不合不散。是名修行楞嚴三昧。又問諸佛法中。有合散耶。天子曰。凡法尚無合散。況佛法耶。云何修習。若見凡法佛法不二。是名修習。是以了一心成現之門。則無修而修。達萬法具足之體。乃不習而習。出入無際。心境一如。即於一切差別法中。念念入。念念起故。
不唯根境盡成三昧。萬法咸作智門。承此宗鏡之光。可謂盡善盡美。何者。體含虛寂。不能讚其美。理絕見聞。不能書其過。降茲已下。皆墮形名。則難逃毀讚矣。
問。欲淨其土。當淨其心。則心外有土。何成自淨。
答。至極法身。常寂光土。離身無土。離土無身。依報是心之相。正報是心之體。體相無礙。依正本同。所以攝境歸心。真空觀中。則攝相歸體。顯出法身。從心現境妙有觀中。則依體起用。修成報身。若心境秘密圓融觀中。則心境交參。依正無礙。心謂無礙心。諸佛證之以成法身。境謂無礙境。諸佛證之以成淨土。如《淨名疏》中。明四種境界。一因緣境。二空境。三假境。四中道境。境是心所依住。即是土也。
行人當知。一切菩薩淨佛國土根本。從此而起。又凡聖共居。同一妙土。真俗所依。唯一法身。所依不二。能依自殊。所既不殊。能亦何別。無始妄習。謂依正殊。若能一切皆融。豈有身土別見。如此觀心。實真淨土。是真了義。若離此者。多是執文隨語生見。《義海》云。塵毛剎海是依。佛身智慧光明是正。今此塵是佛智現。舉體全是佛智。是故光明中見佛剎等。又剎海塵等。全以佛法界如如為塵體。是故塵中現一切佛事。當知依即正。正即依。乃至一事一法。一毛一塵。各各如是合佛依正也。故知萬像繁興。唯一致矣。
問。自性清淨心。本無垢染。云何說斷惑之義。
答。有二種心。一自性清淨心。二離垢清淨心。以自性心雖本清淨。以客塵不染而染。修諸對治。得成離垢。未必有垢可離。以自性離故。此即不斷而斷。雖有能斷而無所斷。此是圓斷惑義。如古師云。斷惑相者。要性相無礙。由能斷無性。方為能斷。所斷本空。方成所斷。若定有者。則墮於常。不可斷故。若定無者。則墮於斷。失聖智故。《中論》偈云。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拙度為不善滅。巧度為善滅也。善滅者。不斷斷。不善滅者。是定斷也。又若依頓教。一切煩惱本來自離。不可說即與不即。
故知但了真心。無惑可斷。設有餘習。還以一心佛知見而治之。不入此宗。皆成權漸。以此懺罪。何罪不消。除三毒根。如翻大地。以此發行。何行不成。徹十地源。似窮海底。遊行奮迅。猶師子之王。自在翱翔。若金翅之鳥。
問。唯一真心。入平等際。云何學者證有差殊。
答。此於能證智見有淺深。向無為法自生差別。《涅槃疏》云。佛性如世間道。有未行者。有欲行者。有正行者。有已行者。雖有未行等不同。不可言道有二。佛性亦爾。有未見。欲見。正見。已見。雖見不同。理無有二。
問。三界五趣。既唯一心。云何而有迷悟不同。凡聖昇降。
答。只為因心故迷。因心故悟。又因悟成聖。因迷作凡。凡聖但因迷悟得名。名亦本空。唯有真心。湛然不動。但於一真心上。妄執人法二我。所以似迷。又因了人法二空。所以似悟。古德云。覺非始終。以迷故執我。以悟故見性。如闇中迷杌為鬼。至明杌有鬼無。迷杌為鬼。見杌非新有。了鬼本無。悟鬼非始無。既唯得杌。不得鬼者。故知鬼不新無。杌非新有。無取捨也。既二念不生。即為實觀。
是則迷無所迷。悟無所悟。迷則以真為妄。悟則以妄為真。如夜見杌為人。晝見人為杌。一物未嘗異。二見自成差。既知迷悟空。真妄亦何有。
問。若無迷悟。平等一心。云何斷惑證果。遲速不等。
答。雖了一心本末平等。以妄習眾生界中差別種子。不熏而熏。無始堅牢。卒難除遣。至十地位猶有色心二習。若不勇猛精進。念念常以佛知見治之。無由得淨。
所以《寶積經》云。譬如繫綵帛在頭上。火來燒綵帛。無暇救帛。救頭是急。故外書勸學。尚云輕尺璧而重寸陰。況學般若求出生死法。豈可暫忘乎。
問。真心是一字之王。般若之母。云何論說。諸佛常依二諦說法。
答。若約正宗。心智路絕。若離二諦。斷方便門。以真心是自證法。有何文字。凡能詮教。無非假名。故云。依二諦說法。《金剛三昧經》偈云。因緣所生義。是義滅非生。滅諸生滅義。是義生非滅。論釋云。此四句。義有總別。別則明二門義。總則顯一心法。如是一心二門之內。一切諸法無所不攝。前二融俗為真。顯平等義。後二融真為俗。顯差別門。總而言之。真俗無二。而不守一。由無二故。則是一心。不守一故。舉體為二。又真俗無二一實之法。諸佛所歸。名如來藏。明無量法及一切行。莫不歸入如來藏中。無邊教法所詮義相。更無異起。唯一實義。所言實者。是自心之性。除此之外。皆是虛幻。《智度論》云。除一實相外。其餘盡成魔事。《法華經》云。唯此一事實。餘二即非真。凡經論大意。並是顯宗破執。獨標心性。若通達者。一切諸法即心自性。心外無法。性無不包。猶若虛空遍一切處。則一切諸法。無非實相。故知諸義。但一念心。一理應一切名。以理外無名故。一切名即一理。以名外無理故。則是無名之真名。無理之真理。是以一心二諦。體用周足。本約真論俗。從一起多。還約俗論真。從多會一。如如意珠。珠以譬真。用以譬俗。即珠是用。即用是珠。不二而二。分真俗耳。《起信論》明一心二門。心真如門者是體。以一切法無生無滅。本來寂靜。唯是一心。如是名為心真如門。《楞伽經》云。寂滅者。名為一心。心生滅門者是用。此一心體有本覺。而隨無明動作生滅。故於此門。如來之性隱而不顯。名如來藏。《楞伽經》云。一心者。名如來藏。又云如來藏者。是善不善因。此二門約體用分二。若以全體之用。用不離體。全用之體。體不離用。還念其一。以一心染淨其性無二。真妄二門不得有異。故名為一。此無二處。諸法中實。不同虛空。性自神解。故名為心。既無有二。何得有一。一無所有。就誰曰心。如是道理。離言絕慮。不知何以言之。強為一心也。
問。《摩訶衍論》云。一即是心。心即是一。無一別心。無心別一。一切諸法平等一味。一相無相。作一種光明心地之海者。云何復說同相異相。
答。若同若異。俱一心作故。如海涌千波。千波即海。以眾生差別性故。不能同種。以如來平等性故。不能異種。眾生雖差別。不能自異。如來雖平等。不能自同。不能自異故。即異無異也。不能自同故。即同非同也。《摩訶衍論》云。同相者。一切諸法唯一真如。異相者。唯一真如作一切法。《金剛三昧論》云。平等一味故。聖人所不能異也。有通有別故。聖人所不能同也。不能同者。即同於異。不能異者。即異於同。又不可說異故。可得說是同。不可說同故。可得說是異耳。說與不說。無二無別也。又云。依甚深教如言取義者。有二種失。一者。聞佛所說動靜無二。便謂是一。一實一心。由是撥無二諦道理。二者。聞佛所說空有二門。計有二法。法無一實。由是誹謗無二中道。又云。如是一心。通為一切染淨諸法之所依止故。即是諸法根本本來靜門。恆沙功德無所不備。謂一切是隨緣動門。恆沙染法無所不具。然舉染法以望心體。不能遍通。所以經云。若離若脫。若舉心體望諸淨法。無所不遍。故經云。於世法中不離不脫。總明一心通於動靜。為染淨所依。別顯動門。染法所依。別顯靜門。淨法所依。亦如《起信》。於一心立真如生滅二門。若卷若舒。或總或別。皆是一心之體用。如日月之光明。似江河之波浪。真心無寄。不落言思。但約世諦隨緣門中。分其二義。以真心不守性故。隨緣成異。即成異門。以隨緣時不失自性故。隨緣不變。即成同門。雖立同異。常冥一際。
《金剛三昧經》云。無住菩薩言。尊者。我從無本來。今至無本所。佛言。汝本不從來。今亦不至所。汝得本利不可思議。乃至色無處所。清淨無名。不入於內。眼無處所。清淨無見。不出於外。心無處所。清淨無上。無有起處。清淨無動。無有緣別。性皆空寂。乃至如彼心王。本無住處。凡夫之心。妄分別見。如如之體。本不有無。有無之相。見唯心識。云何無本。以無住故。有本則有住。無住則無本。明知眾生業趣去來。諸聖淨界動止。來是心來。去是心去。動是心動。止是心止。畢竟無有去來動止而可得。不離法界故。則未有一法。非心所標。是以文殊師利化善財童子。現三千世界滿中臺觀。善財觀之。忽然不現。世界皆空。問世界來去之處。文殊答言從來處來。卻歸去處去。即是清淨法界中來。卻歸清淨法界中去。故知諸法所生。唯心所現。生滅去來。皆如來藏。斯乃窮跡達本。見法明宗矣。
問。《楞伽經》云。佛語心為宗。既立一心為宗。云何復云無心是道。
答。心為宗者。是真實心。此心不是有無。無住無依。不生不滅。有佛無佛。性相常住。為一切萬物之性。猶如虛空體非一切。而能現一切。只為眾生不了此常住真心。以真心無性。不覺而起妄識之心。遂遺此真心妙性。逐妄輪迴。於畢竟同中。成究竟異。一向執此妄心。能緣塵徇物。背道違真。則是令息其緣慮妄心。若不起妄心。則能順覺。所以云無心是道。亦云冥心合道。又即心無心。常順本覺。豈必滅心取證。卻成背道。然雖即心無心。又不可故起。此妄識心對境而生。無體可得。如海上波。隨風斷續。境界妄風不起。分別識浪不生。心尚不有。能依枝末一切萬法。寧是實耶。故云千端萬累何能縛。故知但了一念空。諸塵自然破。所依既不有。能依何得生。如源盡流乾。根危葉謝。
若能人法俱空。即顯一心妙理。但以心塵相對。萬法縱橫。境智一如。千差頓寂。如是方能豁悟本覺靈智真心。無住無依。遍周法界。《廣百論》云。經言。無有少法自性可得。唯有能造。能造即是心及心法。又云三界唯心。如是等經。其數無量。是故諸法唯識理成。豈不決定。執一切法。實唯有識者。亦成顛倒。境既無。識云何有。經言唯識者。為令觀識。捨彼外塵。既捨外塵。妄心隨息。妄心息故。證會中道。故經偈言。未達境唯心。起種種分別。達境唯心已。分別則不生。
《顯識論》問。境識俱遣。何識所成。
答。境識俱泯。即是實性。實性即是阿摩羅識。
問。若爾。心境都無差別。何故乃說唯有識耶。
答。為遣外道等心心所外執實有境故。假說唯有識。非唯識言。便有實識。論云。為遣妄執心心所外實有境故。說唯有識。若執唯識真實有者。如執外境。亦是法執。若法執不生。即入真空矣。
問。論云唯是一心。故名真如者。真則無偽。如則不變。妙色湛然不空之性。云何經中復說心空則一切法空。
答。夫言空者。說世間一切妄心染法是空。以遍計情執無道理故。若出世佛法真心則不空。以有道理故。《起信論》云。真如有二。一如實空。以能究竟顯實故。二如實不空。以有自體。具足無漏性功德故。所言空者。從本已來。一切染法不相應故。謂離一切法差別之相。以無虛妄心念故。當知真如自性。非有無一異等相。乃至總說。依一切眾生。以有妄心念念分別。皆不相應。故說為空。若離妄心。實無可空故。所言不空者。以顯法體空無妄故。即是真心常恆不變。淨法滿足。則名不空。《清涼記釋》云。不與妄合。則名為空。性具萬德。即名不空。
若了妄空。真覺頓現。如雲開月朗。塵去鏡明。見性之時。故云發得。非是修成。三身滿日。亦云萬行引出。不從外來。皆約一心。本有具足。故知不空之空。體含萬德。不有之有。理合圓宗。空有相成。無諸障礙。若離空之有。有則是常。若離有之空。空則成斷。今有無齊行。不違一旨。是以智能達有。慧能觀空。菩薩不盡有為。不住無為。盡有則智業不成。住無則慧心不朗。若空即有。有即空。乃至一切法皆互相即也。既互相即。則畢竟無一異空有等法。於心外發現。設有發現。皆是自心相分。不同凡小不知。取而執有。捨而沉空。若入此一心中道之門。能成萬行方便之道。
問。若心外無法。唯是一心者。於外則無善惡業果。苦樂報應。何成佛法。翻墮群邪。
答。若了一心。有無見絕。境智雙寂。契彼性空。根塵兩亡。內外解脫。亦常照內外。脫於無知。空尚不存。妄從何起。所現外諸苦樂境界。如鏡中像。以自心為明鏡。還照自之業影。古德云。以如來藏性而為明鏡。隨業緣質。現果影像。夫業通性及相。謂此業體。以無性之法而為其性。以不失業果之相而為其相。由無性故。能成業果。由不壞相。方顯真空。何者。若有性。則善惡業定不可改移。無有苦樂果報。若壞業相。則成斷滅。以一切因果從自心生。心外實無善惡業可得。以業無自性。但由心起故。所以如影如幻。無有定相。又以業無自性。故不落有。以不壞業果。故不墮無。非有非無。則一心中理。
問。雖然心即是業。業即是心。既從心生。還從心受。如何現今消其虛妄業報。
答。但了無作。自然業空。所以云。若了無作惡業。一生成佛。又云。雖有作業而無作者。即是如來秘密之教。又凡作業。悉是自心橫計外法。還自對治。妄取成業。若了心不取。境自不生。無法牽情。云何成業。《義海》云。除業報者。為塵上不了自心。謂心外有法。即生憎愛。從貪業成報。然此業報。由心迷塵妄計而生。但似有顯現。皆無真實。迷者為塵相有所從來而復去。是迷。今了塵相無體。是悟。迷本無從來。悟亦無所去。何以故。以妄心為有。本無體故。如繩上蛇。本無從來。亦無所去。何以故。蛇上妄心橫計為有。本無體故。若計有來處去處。還是迷。了無去來。是悟。悟之與迷。相待安立。非是先有淨心。後有無明。此非二物。不可兩解。但了妄無妄。即為淨心。終無先淨心而後有無明。故知迷悟唯只一心。如手反覆。但是一手。如是深達。業影自消。從心所生。皆無真實。如夢心不實。夢事亦虛。世間共知。可深信受。是以善惡之業。理皆性空。不壞緣生。恆冥妙旨。量云。正業是有法。定即有即空故是宗。因云即緣成即無性故。同喻云如幻。幻法術等生。即有不礙虛。正業從緣生。空有不相礙。故知萬法從遍計情生。但有虛名。都無實義。如《首楞嚴經》云。妙覺湛然。周遍法界。含吐十虛。寧有方所。循業發現。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含吐十虛者。含即一真不動。在如來藏中。吐即依妄分別。乃隨處發現。但有纖塵發現之處。皆是自心生。從分別有。若知發處虛妄。則頓悟真空。真空現前。豈存言說。
問。真心不動。三際靡遷。云何說心流轉。又云絕流轉義。
答。所云隨流返流。皆約眾生緣慮之心。妄稱流轉。其體常寂。但不見一念起處。即是不流。未必有念可斷。《智嚴經》云。文殊師利言。云何斷流轉。以於過去心不起。未來識不行。現在意不動。不住不思惟。不覺不分別。故知以境對境。將心治心。狗逐塊而逾多。人避影而徒乏。若能知身是影。捨塊就人。則影滅跡沉。安然履道。故知萬動皆搖。悉成魔業。若知心不動則不隨流。方入宗鏡之中。永超魔幻。
如《虛空藏所問經》云。菩薩守護於心。不令間隙。若心無間隙。則諸相圓滿。以相圓滿故。則空性圓滿。是為菩薩超魔法門。乃至文殊師利菩薩曰。仁者。汝等所說。悉是魔境。何以故。施設文字。皆為魔業。乃至佛語猶為魔業。無有言說。離諸文字。魔無能為。若無施設。即無我見及文字見。以無我故。則於諸法無有損益。如是入者。則超魔境。是為菩薩超魔法門。《大乘千缽大教王經》云。佛言。諸天魔幻惑種種相貌。障修學人心眼聖道。乃至令見一切幻相前後生死之事。善惡諸相。魔作幻惑。非關正智。唯心所變。莫取外緣。修學行人。必不得於夢境界。及現眼前。取相執著。動轉人心。恐畏怕怖。則被天魔鬼神之所障礙。行人正見。須常諦觀心性。見性寂靜。心性無物。是相莫取。則無境界妄想因緣。是故行人勤行精進。實勿退轉懈怠懶惰。則得速證無上正等菩提。
問。妄能覆真。全成生死。真能奪妄。純現涅槃。真妄若離。互不生起。真妄若合。二諦不成。如何會通一心妙理。
答。一心二諦。教理所歸。開即迷真。合則壞俗。何者。相隨真起。即相而可辯真原。覺因妄生。因妄而能知覺體。無妄則覺不自立。無真則相無所依。真妄相和。染淨成事。唯真不立。無妄而對誰立真。單妄不成。無真而憑何說妄。真妄各無自體。名相本同一原。是則二諦恆分。一味常在。藏性不動。緣起萬差。故知實無一法而有自體獨立者。皆從真妄二法和合而起。如《起信論》云。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阿賴耶識。變起根身器世間等。︽釋摩訶衍論》云。無明之相。不離覺性。非可壞非不可壞。猶如大海。風相水相不相捨離者。大海喻阿賴耶識。水喻本覺心。風喻根本無明不覺。能起動轉慮知之識。如彼風故。波動者。喻諸戲論識。遷流無常。水相風相不相捨離者。喻真妄相資。俱行合轉。謂本覺心不自起故。當資無明之力。方得而起。根本無明不自轉故。要因真心之力。方得而轉。如水不自作波。當因風力。風不自現動。要資水力。方得現動相。經云。煩惱大海中有圓滿如來。宣說實相常住之理。本覺實性中。有無明眾生。起無量無邊煩惱之波。
問。上說真心無生。妄念起滅。如何會妄歸真。入一乘平等之道。
答。妄元無體。本自全真。何須更會。今為情見妄執之人。引祖佛善巧洞心原之智。搜經論微細窮性海之詮。令頓豁情塵。便成真覺。如《釋摩訶衍論》云。一心真如體大。通於五人。平等平等無差別故。云何名為五種假人。一者凡夫。二者聲聞。三者緣覺。四者菩薩。五者如來。是名為五。如是五名。人自是五。真自唯一。所以者何。真如自體無有增減。亦無大小。亦無有無。亦無中邊。亦無去來。從本已來。一自成一。同自作同。厭異捨別。唯一真如。是故諸法。真如一相。
《起信論》云。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以心本性。不生不滅相。一切諸法。皆由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妄念。則無境界差別之相。古釋云。執者問云。現見諸法差別遷流。云何乃云性無生滅。釋云。差別相者。是汝遍計妄情所作。本來無實。如依病眼妄見空華。故云皆依妄念而有差別。疑者又云。以何得知依妄念生。釋云。以諸聖人。離妄念故。盡無其境。即驗此境定從妄生。又若此境非妄。定實有者。聖人不見。應是迷倒。凡夫既見。應是覺悟。如不見空華是病眼。返結準之。故若離於念。即無差別也。所執本空故。真心不動。由此一切諸法。皆即真如。斯則會妄顯真。可絕疑矣。如《首楞嚴經》云。佛告阿難。我非敕汝執為非心。但汝於心微細揣摩。若離前塵有分別性。即真汝心。若分別性離塵無體。斯則前塵分別影事。
故知對俗說真。因虛立實。斥差別。論平等。遣異相。建如如。盡是對待得名。破執設教。若能真俗雙拂。空有俱消。了邊即中。無邊可離。達中即邊。無中可存。能證之智既亡。所證之理亦寂。方超心量。入絕待門。若有得無得。有生無生。盡不出於心量。《楞伽經》偈云。離一切諸見。及離想所想。無得亦無生。我說為心量。非性非非性。性非性悉離。謂彼心解脫。我說為心量。如如與空際。涅槃及法界。種種意生身。我說為心量。所以《涅槃經》云。若有一法過涅槃者。我亦說如幻如化。以涅槃無相。若取於相。即自心現量。非真涅槃。故知似形言跡。瞥生知解。皆是心量所收。若能悟心無心。了境無境。理量雙消。方入宗鏡。
御錄宗鏡大綱卷十七
御錄宗鏡大綱卷十八
問。凡聖既同一心。云何聖人成一切種智。凡夫觸事不知乎。
答。只為凡夫背覺合塵。為塵所隔。迷真徇妄。被妄所遮。自心與他心。二俱不了。焉能博通萬類。成一切種智耶。
故《起信論》云。眾生以依染心能見能現。妄取境界。迷平等性故。以一切法常靜無有起相。無明不覺。妄與法違故。不能得隨順世間一切境界。種種知故。是知心外無法。法外無心。但了一心。諸塵自會。起心背法。即乖法體。既與法違。則不通達。若能順法界性。合真如心。則般若無知。無所不知矣。
問。若了一心。何用廣知諸法。
答。一心是總。諸法是別。別雖從總。事起千差。若不子細通明。遮照雙運。則理孤事寡。不入圓通。《維摩經》云。善能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問。一色一香。無非中道。以何為中道。
答。若有中道。則不名中。若無中道。亦不名中。如《涅槃經》云。內外合故。名為中道。既云中道。何得是有。既云中道。何得是無。
若也有執。則無所不礙。若也無執。則無所不通。如《智論》云。若人見般若。是則名被縛。若不見般若。是亦名被縛。若人見般若。是則名解脫。若不見般若。是亦名解脫。中道即實相。是有也。中道即性空。是無也。亦名為假名。亦有亦無也。亦名為中道。非有非無也。故知無執則四句皆是。
問。為中即是道。為離中別有道。為道即是中。為離道別有中。
答。離中無別道。離道無別中。即以道為中。即以中為道。此之中義。即是一心。道即是心。心即是道。以真心遍一切處故。
《肇論》云。有心者。眾庶是也。無心者。太虛是也。眾庶處於妄想。太虛絕於靈照。豈可以處妄想。絕靈照。而語聖心乎。故須遮照無滯。體用自在。方成理行之門。《華嚴經》云。菩薩住是不思議。於中思議不可盡。住是不可思議地。思與非思俱寂滅。若唯遮思議境者。則凡聖絕分。故非但遮常心。亦應融常心。是則於中思議不可盡。遮融無二。則思與非思。體俱寂滅。方曰真不思議也。是則遮照無滯。理事不虧。即遮而照。故雙非即是雙行。即照而遮。故雙行即是雙遣。不壞本而常末。萬行紛然。不壞末而常本。一心恆寂。所以色塵體寂。香界性空。執作有無之邊邪。達成唯心之中理。法法皆圓願海。塵塵盡具行門。應念而六度咸成。目擊而真心普遍。如《無盡意菩薩經》云。普賢。如來國土。彼諸菩薩當見佛時。尋能分別諸深妙義。具足成就六波羅蜜。何以故。若不取色相。即是具足檀波羅蜜。若除色相。即是具足尸波羅蜜。若觀色盡。即是具足羼提波羅蜜。若見色寂滅。即是具足毗梨波羅蜜。若不行色相。即是具足禪波羅蜜。若不戲論色相。即是具足般若波羅蜜。是諸菩薩。即觀佛時。尋具如是六波羅蜜。得無生忍。
問。真如寂滅。本無次第之殊。法界虛玄。豈有階降之別。云何一真體上。而分正助。
答。若以唯識真性。則性融一切。尚不指一。何況分多。以解行證入之門。不無深淺。如《華嚴論》云。十住以來菩薩所行。皆是助道。非是正位故。意欲明行所行者。是為助道。無住無行。任真自體。名之為正果故。若以初發心住。以法性無相根本智。不離無作用之體。行諸萬行。菩薩與佛。因果本來體齊。若簡佛果無作無修。菩薩正加行已來。總名助道。以動寂無礙。正助元來不異。此即全別全同。境界難解。佛及凡夫。各自別有。是全別義。故二見恆存。若全同故。便成滯寂。圓融道理。事理不礙。若也法門全分兩向。是凡夫法。全合一體。是二乘法。但以理事自在。其道在中。留心滅之。此亦不可。以心存之。此亦不可。此助道行門。與正智果德無作之門。體合無二。事中軌則。不可不分。以其體用。不可一向全別。以全同作全別。以全別作全同。不可全別無全同。不可全同無全別。如迷此同別二門。即智不自在。又經云。智入三世。悉皆平等者。明智能隨俗。言入三世。即俗體本真。故言平等。以總別同異成壞門。六相義該括。即總而全別。即別而全總。即同而俱異。即異而恆同。即成而俱壞。即壞而俱成。皆非情繫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無。常無常。生滅相故。如是皆是如來理智體用依正悉自在故。以自體無念力大智照之可見。是以若上上根人。頓了心空。入真唯識性。現行餘習。種子俱亡。則何用更立地位。只為中下之根。或有緣信。或有正信。或有解悟。或有證悟。根機莫等。見解不同。於妄功用中。分其深淺。雖即明知信入唯識。心境俱空。以微細想念不盡。未得全除。分分鍊磨。於昇進中。故有地位差別。以根塵五陰。微細難亡。若得識陰盡。方超地位。了無所得。究竟圓成。如淨琉璃。內含寶月。如《首楞嚴經》云。此五陰元。重疊生起。生因識有。滅從色除。理則頓悟。乘悟併消。事非頓除。因次第盡。消色陰文云。佛告阿難。當知汝坐道場。銷落諸念。其念若盡。則諸離念一切精明。動靜不移。憶忘如一。當住此處。入三摩提。如明目人。處大幽闇。精性妙淨。心未發光。此則名為色陰區宇。若目明朗。十方洞開。無復幽黯。名色陰盡。是人則能超越劫濁。觀其所由。堅固妄想以為其本。盡受陰文云。佛告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奢摩他中。色陰盡者。見諸佛心。如明鏡中顯現其像。若有所得。而未能用。猶如魘人。手足宛然。見聞不惑。心觸客邪而不能動。此則名為受陰區宇。若魘咎歇。其心離身。返觀其面。去住自由。無復留礙。名受陰盡。是人則能超越見濁。觀其所由。虛明妄想以為其本。盡想陰文云。佛告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受陰盡者。雖未漏盡。心離其形。如鳥出籠。已能成就從是凡身。上歷菩薩六十聖位。得意生身。隨往無礙。譬如有人。熟寐寱言。是人雖則無別所知。其言已成音韻倫次。令不寐者。咸悟其語。此則名為想陰區宇。若動念盡。浮想消除。於覺明心。如去塵垢。一倫生死。首尾圓照。名想陰盡。是人則能超煩惱濁。觀其所由。融通妄想以為其本。盡行陰文云。佛告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提。想陰盡者。是人平常。夢想消滅。寤寐恆一。覺明虛靜。猶如晴空。無復粗重前塵影事。觀諸世間大地山河。如鏡鑒明。來無所黏。過無蹤跡。虛受照應。了罔陳習。唯一精真。生滅根元。從此披露。見諸十方十二眾生。畢殫其類。雖未通其各命由緒。見同生基。猶如野馬熠熠清擾。為浮根塵究竟樞穴。此則名為行陰區宇。若此清擾熠熠元性。性入元澄。一澄元習。如波瀾滅。化為澄水。名行陰盡。是人則能超眾生濁。觀其所由。幽隱妄想以為其本。盡識陰文云。佛告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提。行陰盡者。諸世間性。幽清擾動。同分生機。倏然隳裂沉細綱紐。補特伽羅。酬業深脈。感應懸絕。於涅槃天。將大明悟。如雞後鳴。瞻顧東方已有精色。六根虛靜。無復馳逸。內外湛明。入無所入。深達十方十二種類。受命元由。觀由執元。諸類不召。於十方界。已獲其同。精色不沉。發現幽秘。此則名為識陰區宇。若於群召已獲同中。消磨六門。合開成就。見聞通鄰。互用清淨。十方世界。及與身心。如吠琉璃。內外明徹。名識陰盡。是人則能超越命濁。觀其所由。罔象虛無顛倒妄想以為其本。乃至識陰若盡。則汝現前諸根互用。從互用中。能入菩薩金剛乾慧。圓明精心。於中發化。如淨琉璃。內含寶月。如是乃超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四加行心。菩薩所行金剛十地。等覺圓明。入於如來妙莊嚴海。圓滿菩提。歸無所得。《佛地論》中言清淨法界者。則是無垢淨識。真如一心。即此正宗。凡聖共有。此一法界是四智之體。四智則一體之用。以諸佛現證。眾生不知。以不知故。執為八識之名。以現證故。能成四智之相。若昧之。則八識起執藏之號。七識得染汙之名。六識起遍計之情。五識變根塵之境。若了之。賴耶成圓鏡之體。持功德之門。末那為平等之原。一自他之性。第六起觀察之妙。轉正法之輪。五識興所作之功。垂應化之跡。斯則一心匪動。識智自分。不轉其體。但轉其名。不分其理。而分其事。
問。說有為法。皆蘊處攝。如來純無漏法。還具蘊處界否。
答。識論云。處處經說。轉無常蘊。獲得常蘊。界處亦然。寧說如來非蘊處界。故言非者。是密意說。又佛身中十八界等。皆悉具足。而純無漏。此轉依果。又不思議。超過尋思言議道故。微妙甚深自內證故。
問。此智是佛知見。無師自爾。何假因緣稱揚開示。
答。此智雖不約緣生。而從緣顯。若執無因。皆成外道。如古師云。佛法雖有無師智。自然智。而是常住真理。要假緣顯。則亦因緣矣。《法華經》云。佛種從緣起。《楞伽經》云。大慧白佛。佛說常不思議。彼諸外道。亦有常不思議。何以異耶。佛言。彼諸外道。無有常不思議。以無因故。我說常不思議有因。因於內證。豈得同耶。是則真常亦因緣起。故知無有一法。不從心生。三乘之道。悉皆內證。若心外立義。任說幽玄。皆成外道。又若入唯識智。雖不執前境。不同愚闇。無知無見。雖照境虛。智眼斯在。《能斷金剛般若論》頌云。雖不見諸法。非無了境眼。所以《永嘉集》云。夫境非智而不了。智非境而不生。智生則了境而生。境了則智生而了。智生而了。了無所了。了境而生。生無能生。生能無生。雖智而非有。了無所了。雖境而非無。無即不無。有即非有。有無雙照。妙悟蕭然。如火得薪。彌加熾盛。薪喻發智之多境。火比了境之妙智。其詞曰。達性空而非縛。雖緣假而無著。有無之境雙照。中觀之心歷落。又頌曰。若智了於境。即是境空智。如眼了空華。是了空華眼。若智了於智。即是智空智。如眼了眼空。是了眼空眼。智雖了境空。及以了智空。非無了境智。境空智猶有。了境智空智。無境智不了。如眼了空華。及以了眼空。非無了空眼。華空眼猶有。了華眼空眼。無華眼不了。
問。諸佛唯一法身。云何說三身差別。
答。約用分三。其體常一。《識論》云。如是法身。有三相別。一自性身。謂諸如來真淨法界。受用變化平等所依。離相寂然。絕諸戲論。具無邊際真常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實性。即此自性。亦名法身。大功德法所依止故。二受用身。此有二種。一自受用。謂諸如來。修集無量福慧資糧。所起無邊真實功德。及極圓淨常遍色身。相續湛然。盡未來際。恆自受用廣大法樂。二他受用。謂諸如來。由平等智。示現微妙淨功德身。居純淨土。為住十地諸菩薩眾。現大神通。轉正法輪。決眾疑網。令彼受用大乘法樂。三變化身。謂諸如來。由成事智。變現無量隨類化身。居淨穢土。為未登地諸菩薩眾。二乘異生。稱彼機宜現通說法。令各獲得諸利樂事。是以轉滅三心。得三身。一根本心。即第八識。轉得法身。二依本心。即第七識。轉得報身。三起事心。即前六識。轉得化身。
則八解六通。一心而起。三身四智。八識所成。終無一理一行而從外來。皆從自識施為。一心而轉。乃至一身無量身。如華嚴所明無量身雲。重重無盡。皆從性起。無礙圓融。如日光與虛空合。不分彼此。
問。變化身與他受用身。為是真實心。是化現心。
答。此二身是化。然化不離真。《識論》云。此二身。雖無真實心及心所。而有化現心心所法。
由此經說。化無量類。皆令有心。又說變化有依他心。依他實心相分現故。乃至自性法身。唯有真實常樂我淨。離諸雜染。眾善所依。無為功德。無色心等差別相用。自受用身。具無量種妙色心等。真實功德。若他受用及變化身。唯具無邊似色心等。利樂他用。化相功德。是以如來妙體。清淨法身。不去不來。如影如像。猶四王天之日月。東持國。南增長。西廣目。北多聞。顯清淨水中。不出不入。似憍師迦之宮殿。現琉璃地界。非有非無。涅槃無名論云。法身無像。應物以形。般若無知。對緣而照。動若行雲。止猶谷神。豈有心於彼此。情繫於動靜者乎。
是以諸佛不出世。亦不入涅槃。但隨有心機熟眾生。感見報化之身。所有見聞。皆是眾生心中之影像。故云心生於有心。像出於有像。則諸佛無心無身。豈有勞慮疲患者乎。復禮法師述三身義云。法身猶虛空之性。雲蒸即翳。霧斂即明。其性本常矣。報身若乘空之日。赫矣高昇。朗然大照。其體恆在矣。化身如鑒水之影。沚清即現。流濁乃昏。顯晦不恆。往來無定。夫化佛者豈他歟。報身圓應之用。報身者何哉。悲智所成之體也。悲以廣濟為理。智以善權為業。所以因時降跡。隨物現身。身跡者用也。悲智者體也。體是其本。用是其末。依體興用。攝末歸本。欲求其異。理可然乎。報身即化也。化身即法也。
般若云。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又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是以舉足下足。道場觸處而無盡。開眼閉眼。諸佛現前而不滅。如上所說。一體三身。理事相成。體用交徹。不出不在。隱顯同時。皆是一心本宗正義。是以一身多身。皆是法界。所悟一法即無礙法界。
問。諸佛法身。湛然明淨。如何起六根之相。
答。一。以即相明真。何乖大用。二。以利他勝業。不斷化門。如《寶性論》云。依自利利他。成就業義。故說偈云。無漏及遍至。不滅法與恆。清涼不變異。不退寂靜處。諸佛如來身。如虛空無相。妙色常湛然。六根甚明淨。佛眼見眾色。耳聞一切聲。鼻能嗅諸香。舌能練眾味。身覺三昧觸。意知一切法。除諸稠林行。佛離虛空相。又偈云。如虛空無相。而現色等相。法身亦如是。具足六根相。又偈云。如來鏡像身。而不離本體。猶如一切色。不離於虛空。
《起信論》明不思議業相。則諸佛境界。云何不思議。以非一非異。不有不無。非言思可定。情解所測。故稱不思議之業相。此不思議之業相者。謂與眾生作六根境界。故《寶性論》云。諸佛如來身。如虛空無相。為諸勝智者。作六根境界。示現微妙色。出顯妙音聲。令嗅佛戒香。與佛妙法味。使覺三昧觸。令知深妙法。常化眾生。是真如之用。故云不思議業也。此本覺用與眾生心。本來無二。但不覺隨流。用即不現。用則於彼心中稱根顯現。而不作意我現差別。故云隨根。自然相應。見無不益。是隨染本覺之相。所以菩薩能行非道。通達正道。若入宗鏡門究竟之道。則染淨由心。無非無正。若入方便門分別之道。則菩薩大悲力故。常行無礙。
古德問云。非道之行是煩惱業。菩薩應斷。云何行之。
答。有三義。一漸捨門。止惡行善。二捨相門。善惡俱離。三隨相利益門。染淨俱行。此第三門。更有三義。一約行。自行修淨。化他隨染。二約人。化凡同染。化聖同淨。三約法。隨世間法必須現染。修菩薩法。必須修淨。
又問。菩薩行非道。修何道。
答。道有三種。一證道。謂二空真如。正體智證。二助道。緣修萬行。助顯真理。三不住道。即是悲智。不住生死。不住涅槃。所以菩薩示行。現同其事。為欲同惡止惡。同善進善。若其疏異。教化即難。故須行非而度脫之。皆令悟入同體真心耳。
問。身土既總唯一心法界之體。如何是自他各受用身土之行相。
答。一體雖同。不妨互遍。同中有異。自入於他。異中有同。他遍於自。
古德問云。自受用身土。一一無邊。諸佛身土不相障礙。行相如何。
答。如水乳一處。其體無別。鵝王飲之。但得其乳。不得其水。乍見將謂水乳是一。若飲已即知有異。又如眾燈光同處一室。自色不可分。若論光體。元來各別。自受用身雖合一處。元來各各有異。皆自受用法樂。則一一皆具八識故。所以得互遍非同。一體無異。非一非異。可辯佛身。
問。既是真如。何分身土耶。
答。據義立之。於真如中。以性成萬德為身。以真空之理為土。約義即別。體不相離。又真理中具四德。常淨二德為土。我樂二德為身。故云我此土淨。而汝不見。則真身含萬法為土耳。若心外取土。見相迷真。成妄想之垢。故稱為穢。若見心性。則名淨耳。是以一法不動。異見常生。迷有作塵勞。悟空成佛國。非移妙喜。匪變娑婆。亦非神力所為。法性何曾遷變。猶眩瞖之者。同處各觀。蠅髮毛輪。所見差別。如執外境界。皆是妄心。如經云。例如今目睹山河。皆是無始見病。
問。心外無法。道外無心。云何諸佛自稱出世得道。廣說教門。
答。只為眾生不了唯心。妄生外境。以不實故。所以諸佛出世。若有一法是實。則諸佛終不出世。所說方便教門。不為知者說。但為未知者破執除疑。似形言教。若執喪疑消。則無道可得。無法可說。《思益經》云。佛言。我坐道場時。唯得顛倒所起煩惱畢竟空性。以無所得故得。以無所知故知。
問。宗鏡唯心者。何分始末乎。
答。始末是述心之義。約用行布門中。相雖歷然。體常融即。
《起信鈔》問云。據其論旨。初是一心。後亦一心。初後何別。
答。初之一心。心當能起。後之一心。心當所歸。雖前後體同。且為始終義異。由是行布諸門歷然。又云。但以本是一心。離名絕相。任其迷悟。萬法隨生。生法本空。但唯一體。宗鏡亦爾。為廣義用。前後不同。然是一心之前後。前後之一心耳。所以理事平等。何者。非初無以立後。初等於後。非後無以成初。後等於初。又理從事顯。理等於事。事因理成。事等於理。故云。萬法雖殊。不能自異也。況宗鏡中。一尚不能一。豈況異乎。所以《起信論》云。一切諸法。平等平等。鈔釋有二。一謂真性於一切法中平等。如像中鏡。二即諸法本空故平等。如鏡中鏡。
問。夫言法身者。心為法家之身。身是積聚義。積聚含藏一切萬法。故名為心。即何用更立般若及解脫二法。
答。法身即是人人俱有靈智。故名般若。若得般若照。則顯現法身。故經云。隱名如來藏。顯名為法身。又若得般若。則一切處無著。不為境縛。即是解脫。若顯法身得解脫功。全由般若。非唯此二法。一切萬行。皆由般若成立。故五度如盲。般若如導。若布施無般若。唯得一世榮。後受餘殃債。若持戒無般若。暫生上欲界。還墮泥犁中。若忍辱無般若。報得端正形。不證寂滅忍。若精進無般若。徒興生滅功。不趣真常海。若禪定無般若。但行色界禪。不入金剛定。若萬善無般若。空成有漏因。不契無為果。故知般若。是險惡徑中之導師。迷闇室中之明炬。生死海中之智楫。煩惱病中之良醫。碎邪山之大風。破魔軍之猛將。照幽途之赫日。警昏識之迅雷。抉愚盲之金鎞。沃渴愛之甘露。截癡網之慧刃。濟貧乏之寶珠。若般若不明。萬行虛設。祖師云。不識玄旨。徒勞念靜。不可剎那忘照。率爾相違。以此三法。不縱不橫。非一非異。能成涅槃秘藏。
古德云。即寂之照為般若。即照之寂為解脫。寂照之體為法身。如一明淨圓珠。明即般若。淨即解脫。圓即法身。約用不同。體不相離。
《淨名經》云。諸佛解脫。當於眾生心行中求。若不觀自心。非巳智分。不能開發自身寶藏。
問。真如一心。收盡無邊義理。究竟指歸何法。
答。究竟指歸。三德秘藏。住《首楞嚴經》云。種種示作。現眾色像。故名為身。所作辦已。歸於解脫。智慧照了。諸色非色。故名非身。所作辦已。歸於般若。實相之身。非色像身。非法門身。是故非身非非身。所作辦已。歸於法身。達此三身無一異相。是名為歸。說此三身無一異相。是名為指。俱入秘藏。故言指歸。當知般若。亦知非知。非知非不知。道種智般若。遍知於俗。故名為知。所作辦已。歸於解脫。一切智般若。遍知於真。故名為非知。所作辦已。歸於般若。若一切種智般若。遍知於中。故名非知非不知。所作辦已。歸於法身。達三般若無一異相。是名為歸。說三般若無一異相。名為指。俱入秘藏。名指歸。當知解脫。亦脫非脫。非脫非非脫。方便淨解脫。調伏眾生。不為所染。名脫。所作辦已。歸於解脫。圓淨解脫。不見眾生及解脫相。故名非脫。所作辦已。歸於般若。性淨解脫。則非脫非非脫。所作辦已。歸於法身。若達若說如此三脫。非一異相。俱入秘密藏故。名為指歸。當知種種相。種種說。種種神力。一一皆入秘密藏中。何等是指歸。指歸何處。誰是指歸。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永寂如空。是名指歸。故知能化所化。無盡法門。未有一法。不指歸宗鏡。所以普智禪師云。佛道皆因何法成。悟心無體蕩無明。莫怕落空沉斷見。萬法皆從此處生。
問。凡聖之道。同一法身。如何起應化之身。攝機宜之眾。
答。只為眾生不了自他唯心。橫生彼此。若自達真空。則諸佛終不出世。菩薩亦無功夫。
古德問云。若言自他俱是自心現。離心無實我人者。諸佛亦見有眾生。豈可有妄心未盡耶。
答。諸佛見有眾生。俱是緣生幻有。不知謂實有我。所以造業受報。枉有輪迴。此由無實我。感諸佛慈悲。若實有我。非是妄有者。諸佛何故妄救眾生。以我實有。不可救故。今為救者。定知無我妄計有也。故知眾生不離佛界。迷不覺知。《華嚴經》頌云。佛身非是化。亦復非非化。於無化法中。示有變化形。
是故現化紛然。未嘗不寂。真性湛然。未曾不化。若不達此理。自尚未度。焉能化他。
如說五身者。叡公《維摩疏》釋云。所謂法性生身。亦言功德法身。變化法身。實相法身。虛空法身。詳而辯之。一法身也。何者。言其生。則本之法性。故曰法性生身。推其因。則是功德所成。故言功德法身。就其應。則無感不形。則是變化法身。稱其大。則彌綸虛空。所謂虛空法身。語其妙。則無相無為。故曰實相法身。故知一體不動。名逐緣分矣。
《大乘千缽大教王經》云。如是一切諸佛教化方便法智。我皆集在一心中。同金剛菩提聖性三摩地故。《金光明最勝王經》云。譬如日月無有分別。亦如水鏡無有分別。光明亦無分別。三種和合。得有影生。如是法如如。如如智。亦無分別。以願自在故。眾生有感。現應化身。如日月影。和合出現。如來者。無去無來。故云往應群機而不去。恆歸寂滅而不來。何者。依體起用故是去。以即體之用故不去。應機現前合是來。以應不離體如月之影故不來。又往應合故是去。應無應相故不去。恆歸寂滅合是來。滅不可得故不來。乃至一切法。皆無來去。
如《華嚴光明覺品》文殊師利頌云。世及出世見。一切皆超越。而能善知法。當成大光耀。若於一切智。發生迴向心。見心無所生。當獲大名稱。眾生無所生。亦復無有壞。若得如是知。當成無上道。又《大乘大集經》云。佛告賢護。如火未生。或時有人發如是言。我於今日。先滅是火。賢護。於意云何。彼人是語。為誠實否。賢護答言。不也。世尊。佛告賢護。如是諸法。從本以來畢竟無得。云何於今乃作斯說。我能證知一切諸法。我能了達一切諸法。我能覺悟一切諸法。我能度脫一切眾生於生死中。此非正言。所以者何。彼法界中。本無諸法。亦無眾生。云何言度。但世諦中因緣度耳。故知心外無法。何所得耶。佛身無為。但隨緣現。如《肇論》云。放光云。佛如虛空。無去無來。應緣而現。無有方所。然則聖人之在天下也。寂寞虛無。無執無競。導而弗先。感而後應。譬猶幽谷之響。明鏡之像。對之不知其所以來。隨之罔識其所以往。慌焉而有。惚焉而亡。動而逾寂。隱而彌彰。出幽入冥。變化無常。其為稱也。因應而作。顯跡為生。息跡為滅。生名有餘。滅名無餘。然則有無之稱。本乎無名。無名之道。於何不名。是以聖人居方而方。止圓而圓。在天而天。處人而人。原夫能天能人者。豈天人之所能哉。果以非天非人。故能天能人耳。是以明鏡無形。能現萬形。聖人無心。能應萬心。隱不韜光。顯不現跡。故論云。聖人寂泊無兆。隱顯同原。存不為有。亡不為無。何者。佛言。吾無生不生。雖生不生。無形不形。雖形不形。
問。如來法身。即真心性。如來報身。依真而起。若如來化身。還有心否。
答。若約體亦不離。若約事即分。如《深密經》云。曼殊室利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如來化身。當言有心。為無心耶。佛告曼殊室利菩薩曰。善男子。非是有心。亦非無心。何以故。無自依心故。有依他心故。
問。一切境界。因心分別。若有分別。即屬無明。故云無心分別。一切法正。有心分別。一切法邪。諸佛如來。已斷無明。無有心相。云何能知真俗差別之境。名一切種智。
答。以法無自體故。即分別無分別。以體不礙緣故。無分別即分別。如《起信論》云。自體顯照故。名為覺者。謂有難言。若無別體。何能普現眾生心行。故答云。自體顯現。如珠有光。自照珠體。珠體喻心。光喻於智。心之體性。即諸法性。照諸法時。是自照耳。故論文甚分明。
然論中問曰。虛空無邊故。世界無邊。世界無邊故。眾生無邊。眾生無邊故。心行差別亦復無邊。如是境界。不可分劑。難知難解。若無明斷。無有心想。云何能了。名一切種智。
答曰。一切境界。本來一心。離於想念。以眾生妄見境界。故心有分劑。以妄起想念不稱法性。故不能決了。諸佛如來離於見想。無所不遍。心真實故。即是諸法之性。自體顯照一切妄法。有大智用。無量方便。隨諸眾生。所應得解。皆能開示種種法義。是故得名一切種智。如鈔云。以內迷真理。識外見塵。故於如量之境。不能隨順種種知也。如人動目。天地傾搖。故不能如實知也。是知心海波停。萬像齊鑒。澄潭浪起。諸境皆昏。
御錄宗鏡大綱卷十八
御錄宗鏡大綱卷十九
問。凡夫心外立法。妄執見聞。聖人既了一心。云何同凡知見。
答。聖雖知見。常了物虛。如同幻生。無有執著。如《大涅槃經》云。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若以因此煩惱之想。生於倒想。一切聖人實有倒想。而無煩惱。是義云何。佛言。善男子。云何聖人而有倒想。迦葉菩薩言。世尊。一切聖人。牛作牛想。亦說是牛。馬作馬想。亦說是馬。男女大小。舍宅車乘。去來亦爾。是名倒想。佛言。善男子。一切凡夫。有二種想。一者世流布想。二者著想。一切聖人唯有世流布想。無有著想。一切凡夫惡覺觀故。於世流布生於著想。一切聖人善覺觀故。於世流布不生著想。是故凡夫。名為倒想。聖人雖知。不名倒想。又以境本自空。何須壞相。以心靈自照。豈假緣生。不同凡夫能所情執知見。故《肇論》云。夫有所知。則有所不知。以聖心無知。故無所不知。不知之知。乃曰一切知。故經云。聖心無知。無所不知。信矣。是以聖人虛其心而實其照。終日知而未嘗知也。如止水鑒影。豈立能所之心。則境智俱空。何有覺知之想。《楞伽經》云。佛告大慧。為世間以彼惑亂。諸聖亦現。而非顛倒。大慧。如春時燄。火輪垂髮。乾闥婆城。幻夢鏡像。世間顛倒。非明智也。然非不現。
又般若無知者。不同木石。不是有知者。非同情想。古德云。佛見無我。不是無知。但是不知知。不見見。以知是不知知。故即無心而不知。見是不見見。故無色而不見。無色而不見故。由不見見也。無心而不知故。以不知知也。如《淨名經》云。所見色與盲等者。崇福疏云。譬如五指塗空。空無像現。不以空無像現。便言指不塗空。豈以五指塗空。便欲令空中像現。事亦不然。不妨熾然塗空。空中元無像現。豈以眼根見色。便令如盲。豈以眼根如盲。而便都無所見。不妨滿眼見色。了色本自性空。雖然見色之時。元來與盲無異。但息自分別心。非除法也。法本自空。無所除也。又所聞聲與響等者。豈是不聞。但一切聲。皆如谷響。無執受分別也。所以滿眼見色。滿耳聞聲。不隨不壞。了聲色之正性故。何者。若隨聲色之門。即墮凡夫之執。分別妍醜之相。深著愛憎。領受毀讚之音。妄生欣厭。若壞聲色之相。即同小乘之心。則有三過。一色等性空。無可壞故。若壞方空。非本空故。二由空即真。同法性故。若壞方真。事在理外故。三由即空。不待壞故。壞則斷滅。是以如來五眼。洞照無遺。豈同凡夫生盲。二乘眇目。都無見耶。但不隨不壞。離二見之邊邪。非有非空。契一心之中理。則逢緣無礙。觸境無生矣。是以萬物本虛。從心見實。因想念而執無執有。墮惑亂之門。以取著而成幻成狂。受雜染之報。若能反照唯心大智。鑒窮實相真原。則幻夢頓惺。影像俱寂。然後以不二相。洞見十方。用一心門。統收萬彙。則見無所見。眾相參天。聞無所聞。群音揭地。如此了達。心虛境空。則入大總持門。紹佛乘種性。若迷外法。以心取心。則成業幻之門。續眾生種性。《首楞嚴經》偈云。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不取無非幻。非幻尚不生。幻法從何立。故知一切染淨諸法。皆從取生。是以云。取我是垢。不取我是淨。若無能取所取之心。亦無是幻非幻之法。非幻實法。尚乃不生。幻起虛蹤。憑何建立。又如心外見法。盡成相待。以無體無力。緣假相依故。所以《楞伽經》偈云。以有故有無。以無故有有。若無不應受。若有不應想。若開方便。或說有治無。說無破有。即無所礙。若約正宗。則有無雙泯。
故《大智度論》云。佛有不言無。無不言有。但說諸法實相。譬如日光。不作高下。平等一照。佛亦如是。非令有作無。非令無作有。是知若迷大旨。則見有無。如《涅槃論》云。有名曰。論旨云。涅槃既不出有無。又不在有無。不在有無。則不可於有無得之矣。不出有無。則不可離有無求之矣。必有異旨。可得聞乎。無名曰。夫言由名起。名以相生。相因可相。無相無名。無名無說。無說無聞。經云。涅槃非法非非法。無聞無說。非心所知。吾何敢言之。而子欲聞之耶。雖然。善吉有言。眾若能以無心而受。無聽而聽者。吾當以無言言之。庶述其言。亦可以言。淨名曰。不離煩惱而得涅槃。天女曰。不出魔界而入佛界。然則玄道在於妙悟。妙悟在於即真。即真則有無齊觀。有無齊觀。則彼己莫二。所以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同我則非復有無。異我則乖於會通。所以不出不在。而道存乎其間矣。何者。夫至人虛心冥照。理無不統。懷六合於胸中。而靈鑒有餘。鏡萬像於方寸。而其神常虛。至能拔玄根於未始。即群動以靜心。恬澹淵默。妙契自然。所以處有不有。居無不無。居無不無。故不無於無。處有不有。故不有於有。故能不出有無。而不在有無者也。然則法無有無之相。聖無有無之知。聖無有無之知。則無心於內。法無有無之相。則無數於外。於外無數。於內無心。此彼寂滅。物我冥一。泊爾無眹。乃曰涅槃。涅槃若此。圖度絕矣。豈容責之於有無之內。又可徵之於有無之外耶。
問。六塵境界。但依妄念而有差別。若無念之人。還見一切境界否。
答。妄念執有前塵。作實知解。妙性不通。遂成差別。若無念之人。非是離念。但是即念無念。念無異相。雖有見聞。皆如幻化。又一念頓圓。常見十法界萬法中道之理。
所以《寶藏論》云。無眼無耳謂之離。有見有聞謂之微。無我無造謂之離。有通有達謂之微。又離者涅槃。微者般若。般若故頓興大用。涅槃故寂滅無餘。無餘故煩惱永盡。大用故聖化無窮。若人不達離微者。雖復苦行頭陀。遠離塵境。斷貪瞋癡。法忍成就。經無量劫數。終不入真實。何以故。依止所行故。心有所得。不離顛倒夢想惡覺諸見。若復有人體解離微者。雖復近有妄想習氣。及見煩惱。數數覺知離微之義。此人不久即入真實無上道也。何以故。了正見根本也。
《思益經》云。知離名為法。即諸佛所師。所謂法也。微者即用。有見有聞。能通能達。以微者妙也。於無見中有見。於無聞中有聞。斯乃不思議之法。微妙難知。唯佛能覺。
問。無明違理。自性差別者。其事可然。本覺淨法。云何復說恆沙差別功德。
答。由對治彼染法差別。故成始覺萬德差別也。《起信論》云。對業識等差別染法。故說本覺恆沙性德。如是染淨。皆是真如隨緣顯現。似而無體。染法尚空。淨法何有。《淨名經》云。見垢實性。即無淨相。又所言淨者。對垢得名。因客塵煩惱不染而染。穢汙真性。稱之為垢。因始覺般若不淨而淨。開悟本心。名之為淨。是以真如一心。湛然不動。名義唯客。垢淨本空。《華嚴經》頌云。若有知如來。體相無所有。修習得明了。是人疾作佛。
問。一切眾生無始無明。種子堅牢。現行濃厚。云何一念而得頓除。
答。根隨結使。體性本空。愚夫不了。自生纏縛。若明佛知見。開悟本心。更有何塵境而能障礙乎。《寶積經》云。佛言。譬如然燈。一切黑闇。皆自無有。無所從來。去無所至。非東方來。去亦不至。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不從彼來。去亦不至。而此燈明無有是念。我能滅闇。但因燈明。法自無闇。明闇俱空。無作無取。如是迦葉。實智慧生。無智便滅。智與無智。二相俱空。無作無取。迦葉。譬如千歲冥室。未曾見明。若然燈時。於意云何。闇寧有念。我久住此。不欲去耶。不也。世尊。若然燈時。是闇無力而不欲去。必當磨滅。如是迦葉。百千萬劫。久習結業。以一實觀。即皆消滅。
《如來密藏經》云。為十惡者。若能知如來說因緣法。無我人眾生壽命。無生無滅。無染無著。本性清淨。又於一切法。知本性清淨。解知信入者。我不說是人。趣向地獄。及諸惡道果。何以故。法無積聚。法無集惱。一切法不生不住。因緣和合而得生起。起已還滅。若心生已滅。一切結使亦生已滅。如是解。無犯處。若有犯有住。無有是處。台教釋云。此經具指四菩提心。若知如來說因緣法。即指初藏教菩提心。若無生無滅。指第二通教菩提心。若本性清淨。指第三別教菩提心。若於一切法。知本性清淨。指第四圓教菩提心。初菩提心。已能除重重十惡。況第二第三第四菩提心耶。行者聞此勝妙功德。當自慶幸。如闇處伊蘭。得光明栴檀。故知見佛罪滅。如阿闍世王之深愆。得道業亡。若鴦崛魔羅之重罪。但了無人無我。緣生性空。無我。則無能受罪之人。性空。又無所受罪之法。人法俱寂。罪垢何生。以心生罪生。心滅罪滅故。若能如是信入。諦了圓明。猶伊蘭之林。布栴檀之香氣。若積闇之室。耀桂燼之光明。能悟此心。功力無量。纔入宗鏡。業海頓枯。如風吹雲。似湯沃雪。猶燈破闇。若火焚薪。如《密嚴經》頌云。如火燎長楚。須臾作灰燼。智火焚業薪。當知亦如是。又如燈破闇。一念盡無餘。諸業習闇冥。無始之熏聚。牟尼智燈起。剎那皆頓滅。所以《大涅槃經》云。有智慧時。則無煩惱。故云。夫免三塗惡業者。要須離有無二相。證解一心。方得解脫也。是知迷從自心迷。悟還自心悟。迷悟無性。但任緣興。
是故因智隨迷。因智隨悟。如人因地而倒。因地而起。正隨迷時。名之為識。正隨悟時。名之為智。在纏名識。在覺名智。識之與智。本無自名。但隨迷悟而立其名。故不可繫常繫斷也。此智之與識。但隨迷悟立名。若覓始終。如空中求跡。如影中求人。如身中求我。依住所在。終不可得也。故無長短處所之相也。如此無明及智。無有始終。若得菩提時。無明不滅。何以故。為本無故。更無有滅。若隨無明時。不動智亦不滅。為本無故。亦更無滅。但為隨色聲香所取緣。名為無明。但為知苦發心緣。名之為智。但隨緣名之為有故。體本無也。
問。凡立五乘之道。皆為運載有心。若境識俱亡。則無乘可說。今約方便。乘理不無。此宗究竟何乘所攝。
答。於諸乘中。一乘所攝。亦云最上之乘。出過諸法頂故。亦云不思議乘。非情識測量故。今所言一乘者。即一心也。以運載為義。若攀緣取境。則運入六趣之門。若妄想不生。運至一實之地。
問。既有能說。必對所機。此宗鏡錄。當何等機。
答。當上上機。若已達者。憑佛旨而印可。若未入者。假教理以發明。因教理而照心。即言詮而體道。可謂得諸法之性。徹一心之原。如首《楞嚴經》云。阿難承佛悲救深誨。垂泣叉手。而白佛言。我雖承佛如是妙音。悟妙明心。元所圓滿常住心地。而我悟佛現說法音。現以緣心允所瞻仰。徒獲此心。未敢認為本元心地。願佛哀愍。宣示圓音。拔我疑根。歸無上道。佛告阿難。汝等尚以緣心聽法。此法亦緣。非得法性。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當應看月。若復觀指以為月體。此人豈唯亡失月輪。亦亡其指。何以故。以所標指。為明月故。豈唯亡指。亦復不識明之與暗。何以故。即以指體為月明性。明暗二性。無所了故。汝亦如是。若以分別我說法音。為汝心者。此心自應離分別音。有分別性。譬如有客。寄宿旅亭。暫止便去。終不常住。而掌亭人。都無所去。名為亭主。此亦如是。若真汝心。則無所去。云何離聲無分別性。斯則豈唯聲分別心。分別我容。離諸色相無分別性。如是乃至分別都無。非色非空。拘舍黎等。昧為冥諦。離諸法緣。無分別性。則汝心性。各有所還。云何為主。釋曰。若非色非空。都無分別。不見性之人。到此之時。全歸斷滅。便同外道拘舍黎等。巳眼不開。昧為冥諦。以冥寂闇昧無知。以為至極。從此復立二十五諦。二十五諦者。初立冥性。從冥生覺。覺生我心。心生五塵。塵生五大。大生十一根。後復有神我。為二十五諦。迷真實心。成外道種。或有禪宗不得旨者。法學起空見人。多拂心境俱空。執無分別。將狂解癡盲。以為至道。然非離因緣。求法性。滅妄心。取真心。對增上慢人。初學之者。不可雷同。應須甄別。如經云。阿難言。若我心性。各有所還。則如來說妙明元心。云何無還。唯垂哀愍。為我宣說。佛告阿難。且汝見我。見精明元。此見雖非妙精明心。如第二月。非是月影。汝應諦聽。今當示汝無所還地。阿難。此大講堂洞開。東方日輪昇天。則有明耀。中夜黑月。雲霧晦暝。則復昏暗。戶牖之隙。則復見通。牆宇之間。則復觀壅。分別之處。則復見緣。頑虛之中。遍是空性。鬱之像。則紆昏塵。澄霽斂氛。又觀清淨。阿難。汝咸看此諸變化相。吾今各還本所因處。云何本因。阿難。此諸變化。明還日輪。何以故。無日不明。明因屬日。是故還日。暗還黑月。通還戶牖。壅還牆宇。緣還分別。頑虛還空。鬱還塵。清明還霽。則諸世間一切所有。不出斯類。汝見八種見精明性。當欲誰還。何以故。若還於明。則不明時。無復見暗。雖明暗等。種種差別。見無差別。諸可還者。自然非汝。不汝還者。非汝而誰。則知汝心。本妙明淨。汝自迷悶。喪本受輪。於生死中。常被漂溺。是故如來。名可憐愍。故知一切眾生。即今見精明心。非定真妄。昧之則粗。明之則妙。只於八種不還之中。了了見性常住。云何隨境流轉。失本真常。永沒苦輪。常漂死海。大聖憐愍。非不驚嗟。阿難示起疑心。寄破情執。釋迦微細開演。直指覺原。可謂不易凡身。頓成聖體。現於生滅。顯出圓常。宗鏡前後明文。一一全證於此。
問。夫宗鏡錄。實相法門。若信得何福。若毀得何罪。
答。此一心實相之門。般若甚深之旨。於難信之中。或有信者。法利無盡。唯佛能知。若有毀者。謗般若罪。過莫大焉。何以受報如此廣大。以般若是一切世出世間凡聖之母。猶如大地。無物不從地生。或若謗之。則謗一切佛地三寶功德。如十法界中一切眾生。若昇若沉。若愚若智。無不皆從般若中來。若不得般若威光。實無一塵可立。
故知若不信宗鏡中所說實相之理。則如勝意比丘。沒魂受裂地之大苦。若有信如是說。則如文殊師利。智慧演深法之妙辯。信毀交報。因果無差。如或障深不信。智淺謬傳。依文起見。悉成謗法。如《文殊師利巡行經》云。文殊師利言。大德舍利弗。若人說言。過去未來現在如來。有依不依。如是之人則謗如來。何以故。真如無念。亦無所念。真如不退。真如無相。今宗鏡大意。所錄之文。或祖或教。但有一字一句。若理若事。若智若行。皆悉迴向。指歸真如一心。何者。心之實性。名曰真如。性以不改為義。真以無偽得名。如則不變不異。以此心性。周遍圓融。橫該十方。豎徹三際。至一切時處。未嘗間斷。凡有一毫善根。悉皆迴向。念念合真如之體。體無不寂。一一順真如之用。用何有窮。所以但契一如。自含眾德。今則普勸十方學士。一切後賢。但願道富人貧。情疏德厚。以法為侶。以智為先。用慈修身。開物是務。為法施主。匪吝家風。無問不從。有疑咸決。則履佛行處。免負本心。妙行恆新。至道如在。
此乃群賢之父。諸佛之母。萬善由生。信謗豈不獲重報耶。所以《法華經》云。又如大梵天王。一切眾生之父。此經亦復如是。一切聖賢學無學。及發菩提心者之父。《起信鈔》云。若謗此法。以深自害。亦害他人。斷絕一切三寶之種。一切如來。皆依此法得涅槃故。一切菩薩。因之修行得入佛智故。
引證章第三
夫所目宗鏡。大旨煥然。今重為信力未深。纖疑不斷者。更引大乘經。諸祖語。賢聖集。若干之微言。總一佛乘之真訓。可謂舉一字而攝無邊教海。立一理而收無盡真詮。普令眠雲立雪之人。坐參知識。遂使究理探玄之者。盡入圓宗。尋古佛之叢林。如臨皎日。履祖師之閫域。猶瞰淨天。大覺昭然。即肉眼而圓通佛眼。疑情豁爾。當凡心而顯現真心。可謂現知。指法界於掌內。便同親證。探妙旨於懷中。《大般若經》云。一切如來。同在一處。自性清淨。無漏界攝。又云三世諸佛住十方界。為諸有情宣說正法。無不皆用本性空為佛眼。離本性空。無別方便。釋曰。本性空者。即是自性清淨心。本性。即自性。空。即清淨義。此心則凡聖本有。今古常然。眾生不知。諸佛因茲指授。含靈現具。祖師為此相傳。故云離此別無方便。
《密嚴經》云。爾時金剛藏菩薩告諸大眾。仁者。阿賴耶識。從無始來。為戲論熏習。諸業所繫。輪迴不已。如海因風。起諸識浪。恆生恆滅。不斷不常。而諸眾生。不自覺知。隨於自識。現眾境界。若自了知。如火焚薪。即皆息滅。入無漏位。名為聖人。
《首楞嚴經》云。佛告文殊。及諸大眾。十方如來。及大菩薩。於其自住三摩地中。見與見緣。并所想相。如虛空華。本無所有。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淨明體。云何於中。有是非是。文殊。吾今問汝。如汝文殊。更有文殊是文殊者。為無文殊。如是世尊。我真文殊。無是文殊。何以故。若有是者。則二文殊。然我今日。非無文殊。於中實無是非二相。佛言。此見妙明。與諸空塵。亦復如是。本是妙明無上菩提。淨圓真心。妄為色空。及與聞見。如第二月。誰為是月。又誰非月。文殊。但一月真。中間自無是月非月。是以汝今觀見與塵。種種發明。名為妄想。不能於中。出是非是。由是精真妙覺明性。故能令汝出指非指。
《大灌頂經》云。禪思比丘。無他想念。唯守一法。然後見真。釋曰。一法為宗。諸塵無寄。他緣自絕。妙性顯然。志當歸一。而何智不明。尋流得源。而何疑不釋。撮要之旨。斯莫大焉。
《虛空孕菩薩經》偈云。一切諸法相。真實無知者。若人住諸陰。六根皆蔽塞。釋曰。故知諸法皆真。無知無見。纔有知見。即落識陰。則一心不通。六根闇塞。終不能見無見之見知無知之知。若有見之見。則不見一切。若無知之知。則無所不知。所以《賢護經》云。若菩薩觀四念處時。無法可見。無聲可聞。無聞見故。則無有法可得分別。亦無有法可得思惟。而亦非瞽盲聾故。但是諸法無可見故。以唯一真心。見外無法。
《十住斷結經》云。一切諸法。常自存在。眾生不達。為興莊嚴。法法自生。法法自滅。法法不生。法法不滅。法生法滅。性不移轉。斯是菩薩大士之道。非諸凡俗之所及也。釋曰。一切諸法常自存在者。真心不易。性相恆如。眾生不達為興莊嚴者。以外道執斷見。小乘證無常。菩薩為對治凡小故。不盡有為。常修福業。不住無為。深入智淵。廣大莊嚴。雲興萬行。念念圓滿十波羅密。拔斷常外道之曲木。出邪見之稠林。拯偏真小果之矬身。昇解脫之坑底。所以《華嚴經》云。第七遠行地。當修十種方便慧殊勝道。所謂雖善修空無相無願三昧。而慈悲不捨眾生。雖得諸佛平等法。而樂常供養佛。雖入觀空智門。而勤修習福德。雖遠離三界。而莊嚴三界。雖畢竟寂滅諸煩惱焰。而能為一切眾生起滅貪瞋癡煩惱焰。雖知諸法如幻如夢。如影如響。如焰如化。如水中月。如鏡中像。自性無二。而隨心作業。無量差別。雖知一切國土。猶如虛空。而能以清淨妙行。莊嚴佛土。雖知諸佛法身。本性無身。而以相好莊嚴其身。雖知諸佛音聲。性空寂滅。不可言說。而能隨一切眾生。出種種差別清淨音聲。雖隨諸佛了知三世唯是一念。而隨眾生意解分別。以種種相。種種時。種種劫數而修行。經云。雖善修空無相無願三昧者。是對治凡夫著有循樂之見。而慈悲不捨眾生者。是對治二乘沉空畏苦之見。下諸句義。皆同此釋。故云。聲聞畏苦。緣覺無悲。俱失菩薩二利之行。
《須真天子經》云。須真天子。問文殊師利菩薩。不從三脫門而求道耶。文殊答言。天子。不可從空而成道。亦不可於無相而成道。亦不可於無願而成道也。所以者何。於是中無心意識。念亦無動故。有心意識。念念動者。乃成其道也。釋曰。若取三解脫門作證者。即是溺實際之海。背靈覺之原。遺性徇空。何成大道。若直了神解心性。念念菩提果圓。不墮斷見之邪無。豈涉常見之實有。介爾起意。大用現前。無得無依。非取非捨。從真起行。體用相收。以行契真。卷舒一際。可謂心心合道。念念冥真矣。故《還原觀》云。用則波騰海沸。全真體以運行。體則鏡淨水澄舉隨緣而會寂。斯則不離體之用。用乃波騰。不離用之體。體常湛寂。體雖湛寂。常在萬緣。用雖波騰。恆冥一際。
《普超三昧經》決狐疑品云。於是阿闍世王曰。唯願濡首。解我狐疑。濡首答言。大王所疑。恆河沙等諸佛世尊。所不能決。王意云何。假若有人。而自說言。我以塵暝灰煙雲霧。汙染虛空。寧堪任乎。
答。不能汙。濡首又問。設令大王。取此空洗之使淨。寧堪任乎。答曰。不能淨。濡首報曰。吾以是向者說言。恆河沙等諸佛世尊所不能決也。釋曰。一切眾生。不了自性清淨心故。妄生垢淨。迷悟自沒。遂於無疑中起疑。於無決中求決。若能諦了。豁爾意消。即見一切染淨諸法。皆同虛空性。既達虛空性不可染淨。方悟本心未曾迷悟。設有說無生無得之理。皆是一期隨宜方便。若入宗鏡。妙旨了然。尚無疑與無疑。何懷決不決耶。
《月燈三昧經》頌云。譬如有童女。夜臥夢產子。生欣死憂慼。諸法亦復然。如人飲酒醉。見地悉迴轉。其實未曾動。諸法亦復然。如淨虛空月。影現於清池。非月形入水。諸法亦復然。如人自好喜。執鏡而照面。鏡像不可得。諸法亦復然。如人在山谷。歌哭言笑響。聞聲不可得。諸法亦復然。釋曰。狂醉見聞。事何真實。昏夢境界。憂喜皆虛。鏡裏之形。因誰所起。谷中之響。起自何來。所以《入楞伽經》云。佛告楞伽王。譬如有人。於水鏡中。自見其像。於燈月中。自見其影。於山谷中。自聞其響。便生分別。而起取著。此亦如是。法與非法。唯是分別。由分別故。不能捨離。但更增長一切虛妄。不得寂滅。寂滅者。所謂一心。一心者。是最勝三昧。從此能生自證聖智。以如來藏而為境界。
《華嚴經》頌云。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滅。若能如是解。諸佛常現前。又藥王菩薩云。我捨兩臂。必當得佛金色之身。兩臂。即是斷常二法。若捨生滅斷常之見。則心佛現前。頓成佛體。故云必當得佛金色之身。
《無涯際總持經》云。一念之頃。能知三世一切諸法。悉皆平等。無不通達。其人終無異行。亦無異念。
《勝跡菩薩所解諸法經》云。法唯一字。所謂無字。本無言說。當知無說。是為真說。釋曰。心為一字中王。攝盡無邊之教海。心為諸佛智母。演出無盡之真詮。若能發明。決定信入。則如來常不說法。是名具足多聞。亦是唯願少聞。多解義趣。
《法句經》偈云。森羅及萬像。一法之所印。云何一法中。而見有種種。
《金剛三昧經》云。空心不動。具六波羅密。心空則一切皆空。故云唯有此大乘。無有二也。
《最勝王經》云。離無分別智。更無勝智。離法如如。無勝境界。釋曰。一切境界。皆是意言分別。則無境唯識。若了識空。但一真心。成無分別智。此乃無等之智。第一之說。此真如一心之性。為萬法之所依故。若離此一心境智。或有所見。皆是瞖眼狂心。不見真實。所以《如來不思議境界經》云。如眾瞖者。同於一處。見各差別。互不相礙。皆由眼瞖。不見正色。眾生亦爾。色性無礙。心緣異故。蔽於正見。不了真實。《圓覺經》云。雲駛月運。舟行岸移。不知妄想之雲自飛。真月何動。豈悟攀緣之舟常泛。覺岸靡移。
《入一切佛境界經》云。佛言。若得修行正念法者。彼無一法非是佛法。何以故。以覺一切法空故。乃至文殊師利言。修行正念者。不取不捨。即名正念。不觀不異。名為行。不著不縛不脫。名為行。不去不來。名為行。文殊師利。正念行者。彼處無行無利。無果無證。何以故。文殊師利。心自性清淨故。彼心客塵煩惱染。而自性清淨心不染。而彼自性清淨心。即體無染。不染者。彼處無對治法故。以何法對治。能滅此煩惱。何以故。彼清淨非淨。即是本淨。若本淨者。即是不生。若不生者。彼即不染。若不染者。彼不離染法。若不離染法者。彼滅一切染。以何等法滅一切染。彼不生。若不生者。是菩提。菩提者。名為平等。平等者。名為真如。真如者。名為不異。不異者。名為如實住一切有為無為法。釋曰。但了無生。即入平等。言平等者。即一切有為無為如實之性。見此性故。以無住義住一切法中。若不達一切法。是一心真如平等無生之性。在染離染。俱為煩惱所染。若了諸法無生。則一切有為無為。皆是菩提之道。何所染耶。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云。爾時文殊師利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過去已滅。未來未至。現在不住。三世所有一切心法。本性皆空。彼菩提心。說何名發。善哉世尊。願為解說。斷諸疑網。令趣菩提。佛告文殊師利。善男子。諸心法中。起眾邪見。為欲除斷六十二見種種見故。心心所法。我說為空。如是諸見。無依止故。譬如叢林。蒙密茂盛。師子白象。虎狼惡獸。潛住其中。毒發害人。迥絕行跡。時有智者。以火燒林。因林空故。諸大惡獸。無復遺餘。心空見滅。亦復如是。乃至善男子。以是因緣。服於空藥。除邪見已。自覺悟心。能發菩提。此覺悟心。即菩提心。無有二相。
《轉有經》偈云。若為真實說。眼則不見色。意不知識法。此是最秘密。
《寶頂經》云。佛言迦葉。譬如有人。怖畏虛空。搥胸叫呼。作如是言。善友。汝等為我除此虛空。除此虛空。迦葉。於汝意云何。此空為可除否。迦葉言。不可。世尊。佛言迦葉。若有如是沙門。婆羅門。怖畏性空。我說是人。失心狂亂。所以者何。迦葉。一切諸法。並是說空方便。若畏此空。云何不畏一切諸法。若惜諸法。云何不惜此空。
《佛性論》問云。此經為顯何義。
答。為示一切諸法本性非有。故說法空。非關法滅。然後得空。故於空性。不應生怖。釋曰。一切諸法。並是說空方便者。夫有所說。皆為顯空。所以空則一切法。法則一切空。非先有而後無。寧歸斷滅。豈先無而後有。不墮無常。是以性本常空。空無間斷。體應諸有。有自繁興。能入斯宗。聞諸法空。心大歡喜。不了此義。聞諸法空。心大怖畏。以不了法空。違現量境。執為外解。聞說唯心之旨。恐墮空見之門。心境俱迷。遂生怖畏。
《度一切諸佛境界經》云。佛言。文殊師利。菩提者。無相無緣。云何無相。云何無緣。不得眼識是無相。不見色是無緣。不得耳識是無相。不聞聲是無緣。乃至意法亦如是。釋曰。無相則無能緣之心。無緣則無所緣之境。能所俱亡。真心自現。
《文殊師利行經》偈云。過現未來法。唯語無真實。彼若於實處。一相無差別。釋曰。若說三世所有之法。皆是世諦語言。若了一心真實之處。一道自無差別。何言之所議。意之所緣耶。
《菩薩處胎經》云。譬如泉源陂池。五河駛流。各各有名。悉歸於海。便無本名。亦如須彌。峙立難動。雜色眾鳥。往依附山。皆同一色。便無本色。菩薩摩訶薩。教化眾生。淨佛國土。亦復如是。眾生心識。所念不同。若干思想。能令一切至解脫門。想定意滅。便無本念。同一解脫。
《商主天子所問經》云。商主天子問言。文殊師利。云何菩薩能清淨心。答言。天子。若知諸心。皆是一心。如是菩薩。名得淨心。
阿含經偈云。我與巳為親。不與他為親。智者善調我。則得生善趣。釋曰。所以云。天下至親。無過於心。可謂入道真要。修行妙門。若善調之。遂登大果。
《寂調音所問經》云。寂調音天子言。文殊師利。何等如與垢淨等。文殊師利言。空無相無願如。所以者何。涅槃空故。天子。如瓦器中空。寶器中空。無二無別。如是天子。垢空淨空。俱同一空無二無別。釋曰。器雖不等。空本無形。垢淨雖殊。性何曾異。如是了者。入無相門。頓悟真空。不墮修證。
《月藏經》偈云。諸法無有二。導師捨憎愛。一道如虛空。此是佛境界。又偈云。不分別諸法。不見有眾生。諸法唯一相。得見佛境界。《佛語經》云。佛言。若有處語。是魔王語。是魔見語。不名佛語。善男子。若無一切諸處語者。是名佛語。釋曰。無一切諸處語者。即是無所證之法。亦無能證之智。既無有法。豈可說耶。但了唯心。自然無語。無語是真語。故云無法可說。是名說法。若著處所。若有所說。悉違本宗。不見法性。如云報化非真佛。亦非說法者。
《文殊般若經》云。佛告文殊師利。汝已供養幾所諸佛。文殊師利言。我及諸佛。如幻化相。不見供養及與受者。佛告文殊師利。汝今可不住佛乘耶。文殊師利言。如我思惟。不見一法。何當得住於佛乘。佛言。文殊師利。汝不得佛乘乎。文殊師利言。如佛乘者。但有名字。非可得。亦不可見。我云何得。佛言文殊。汝得無礙智乎。文殊師利言。我即無礙。云何以無礙而得無礙。佛言。汝坐道場乎。文殊師利言。一切如來。不坐道場。我今云何獨坐道場。何以故。現見諸法。住實際故。
《大品經》云。若住一切法。不住般若波羅密。不住一切法。方住般若波羅密。釋曰。若住法。則不見般若。若住般若。則不見法。以法有相。般若無相。有無相反故爾。又非離有相法。別立無相般若。以相即無相。全是般若。故經云。色無邊故。般若無邊。又云。若學般若。應學一切法。何以故。夫般若者。是無住義。起心即是住著。若不住一切法。即是般若。故云若學般若。應學一切法。設住般若。亦成愚闇。但一切處皆無住。則無非般若。
《轉女身經》云。若知諸法皆解脫相。是則名為究竟解脫。釋曰。執心為境。觸目塵勞。知境是心。無非解脫。所以二乘只證人空。但離人我虛妄。名為解脫。未得法空一切解脫。以不識心故。如《入楞伽經》偈云。諸法無法體。而說唯是心。不見於自心。而起於分別。
《出曜經》云。身被戒鎧。心無慧劍者。則不能壞結使元首。故知若不觀心。妙慧成就。則不能斷無明根本。《雜藏經》云。譬如兩木相揩。則自生火。還燒其木。火不從風出。不從水出。不從地出。其四魔者。亦復如是。皆從心生。不從外來。譬如畫師。畫作形像。隨手大小。雖因緣合。有彩有板有筆。畫師不畫。不能成像。四魔如是。心已堅固。便無所起。釋曰。是以一心不動。法不現前。如畫師不畫。且無形像。故不動一心。有大功德。如《法句經》云。佛言。善男子。善知識者。有大功德。能令汝等。於貪欲瞋恚。愚癡邪見。五蓋五欲。眾塵勞中建立佛法。不起一心。得大功德。譬如有人。持堅牢船。渡於大海。不動身心。而到彼岸。
御錄宗鏡大綱卷十九
御錄宗鏡大綱卷二十
第十四祖龍樹尊者。行化到南印土。彼國人多修福業。不會佛理。眾問佛性大小。師曰。若說大小。即是大小。非佛性也。即為說法。對大眾而現異相。身如月輪。當於座上。唯聞說法。不睹其形。彼眾有一長者。名曰提婆。謂諸眾曰。識此瑞否。彼眾曰。非其大聖。誰能識也。爾時提婆。心根宿淨。亦見其相。默然契會。乃告眾曰。師現佛性之義。非師身者。無相三昧。形如滿月。佛性之義也。語未訖。師即現本身。座上說偈曰。身現滿月相。以表諸佛體。說法無其形。用辯非聲色。
第十八祖伽耶舍多。初第十七祖僧迦難提。因至其舍。忽見一子。手執銅鏡而至師所。尊者曰。子幾歲耶。子曰。我當百歲。是時尊者見答百歲。復問曰。汝當無知。看甚幼小。答吾百歲。非其理也。子曰。我不會理。正當百歲。尊者曰。子善機耶。子曰。佛偈云。若人生百歲。不會諸佛機。未若生一日。而得決了之。時尊者敬之。深知是聖。又徵問曰。汝執此鏡。意況如何。爾時童子。以偈答曰。諸佛大圓鏡。內外無瑕翳。兩人同得見。心眼俱相似。父母見子奇異。遂捨出家。尊者即領遊化。至一古寺。而為受戒。名曰伽耶舍多。於彼殿上有銅鈴被風搖響。尊者問曰。彼風鳴耶。彼鈴鳴耶。彼銅鳴耶。子曰。我心鳴耳。非風銅鈴。尊者曰。非風銅鈴。我心誰耳。子曰。二俱寂靜。非三昧耶。尊者曰。善哉真比丘。善會諸佛理。善說諸法要。善識真實義。又告曰。我今將此正法眼藏。付囑於汝。汝受吾偈。當行化之。偈曰。心地本無生。因種從緣起。緣種不相妨。華果亦復爾。伽耶舍多。後付鳩摩羅多傳法偈曰。有種有心地。因緣能發萌。於緣不相礙。當生生不生。
此土初祖菩提達摩多羅。述安心法門云。迷時人逐法。解時法逐人。解則識攝色。迷則色攝識。但有心分別計校自心現量者。悉皆是夢。若識心寂滅無一動念處。是名正覺。
問。云何自心現。
答。見一切法有。有自不有。自心計作有。見一切法無。無自不無。自心計作無。乃至一切法亦如是。並是自心計作有。自心計作無。又若人造一切罪。自見巳之法王。即得解脫。若從事上得解者。氣力壯。從事中見法者。即處處不失念。從文字解者。氣力弱。即事即法者深。從汝種種運為跳踉顛蹶。悉不出法界。亦不入法界。若以界入界。即是癡人。凡有所施為。終不出法界心。何以故。心體是法界故。
讓大師云。一切萬法。皆從心生。若達心地。所作無礙。汝今此心。即是佛故。達摩西來。唯傳一心之法。三界唯心。森羅及萬像。一法之所印。凡所見色。皆是自心。心不自心。因色故心。汝可隨時。即事即理。都無所礙。菩提道果。亦復如是。從心所生。即名為色。知色空故。生即不生。馬大師問曰。如何用意。合禪定無相三昧。師曰。汝若學心地法門。猶如下種。我說法要。譬如天澤。汝緣合故。當見於道。馬大師又問曰。和尚云見道。道非色故。云何能睹。師曰。心地法眼。能見於道。無相三昧。亦復然矣。馬大師曰。有成壞否。師曰。若契此道。無始無終。不成不壞。不聚不散。不長不短。不靜不亂。不急不緩。若如是解。當名為道。
吉州思和尚云。即今語言。即是汝心。此心是佛。是實相法身。佛經云。有三阿僧祇百千名號。隨世界應處立名。如隨色摩尼珠。觸青即青。觸黃即黃。寶本色。如指不自觸。刀不自割。鏡不自照。隨像所現之處。各各不同得名優劣不同。此心與虛空齊壽。若入三昧門。無不是三昧。若入無相門。總是無相。隨立之處。盡得宗門。語言啼笑。屈伸俯仰。各從性海所發。故得宗名。相好之佛。是因果佛。即實相佛家用。經云。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皆從心想生。亦云法性家焰。又云。法性功勳。隨其心淨。即佛土淨。諸念若生。隨念得果。應物而現。謂之如來。隨應而去。故無所求。一切時中。更無一法可行。自是得法。不以得更得。是以法不知法。法不聞法。平等即佛。佛即平等。不以平等更行平等。故云獨一無伴。迷時迷於悟。悟時悟於迷。迷還自迷。悟還自悟。無有一法不從心生。無有一法不從心滅。是以迷悟總在一心。
南嶽思大和尚云。若言學者。先須通心。心若得通。一切法一時盡通。聞說淨。不生淨念。即是本自淨。聞說空。不取空。譬如鳥飛於空。若住於空。必有墮落之患。無住。是本自性體寂。而生其心。是照用。即寂是自性定。即照是自性慧。即定是慧體。即慧是定用。離定無別慧。離慧無別定。即定之時即是慧。即慧之時即是定。即定之時無有定。即慧之時無有慧。何以故。性自如故。如燈光雖有二名。其體不別。即燈是光。即光是燈。離燈無別光。離光無別燈。即燈是光體。即光是燈用。即定慧雙修。不相去離。
真覺大師云。夫心性靈通。動靜之原莫二。真如絕慮。緣計之念非殊。惑見紛馳。窮之則唯一寂。靈原不狀。鑒之則乃千差。千差不同。法眼之名自立。一寂非異。慧眼之號斯存。理量雙消。佛眼之功圓著。是以三諦一境。法身之理恆清。三智一心。般若之明常照。境智冥合。解脫之應隨機。非縱非橫。圓伊之道玄會。故知三德妙性。宛爾無乖一心。深廣難思。何出要而非路。是以即心為道者。可謂尋流而得源矣。
神秀和尚云。一切非情。以是心等現故。染淨隨心。有轉變故。無有餘性。要依緣故。謂緣等之法。皆無自性。空有不俱。即有情正有時。非情必空故。他即自故。何以故。他無性。以自作故。即有情修證。是非情修證也。經云。其身周普。等真法界。既等法界。非情門空。全是佛故。又非情正有時。有情必空故。自即他故。何以故。自無性。以他作故。即非情無修無證。是有情無修無證也。
《智達禪師心境頌》云。境立心便有。心無境不生。若將心繫境。心境兩俱盲。境心各自住。心境性恆清。悟境心無起。迷心境共行。若迷心作境。心境亂縱橫。悟境心元淨。知心境本清。知心無境性。了境心無形。境虛心寂寂。心照境泠泠。
長沙和尚偈云。最甚深。最甚深。法界人身便是心。迷者迷心為眾剎。悟時剎海是真心。身界二塵元實相。分明達此號知音。又學人問。盡法界眾生識心。最初從何而有。偈答云。性地生心王。心為萬法師。心滅心師滅。方得契如如。
牛頭下佛窟和尚云。雖同凡夫。而非凡夫。不得凡夫。不壞凡夫。謂別有殊勝在心外者。即墮魔網。我今自觀身心實相作佛。即是見十方佛同行同證處。
問。佛身無漏戒定熏修五陰。不縛不脫。不敢有疑。且如大品經云。眾生不善五陰之身。亦不縛不脫。甚令人驚疑。
答。若向眾生五陰外。別有諸佛解脫。無有是處。只了眾生自性。從本已來。無有一法可得。誰縛誰脫。何得更有縛脫之異。
問。經云。眾生與佛平等。無有縛脫。何得六道眾生。沉淪不得解脫。
答。眾生不了色心清淨。妄想顛倒。不得解脫。若知人法常空。其中實無縛脫。
《佛窟下雲居和尚心境不二篇》云。世出世間。俱不越自一念妄心而有。一念纔起。萬像分劑。一念相生。便成心境。若非心境。何得有念可見。既有所見之念。又有能見之心。將知念即是境。見即是心。所見之念。便成色蘊。能見之心。便成四蘊。經云。五蘊是世間。一念具五蘊。一一蘊中。皆具五蘊。故得一不礙多。多不礙一。所以心境交通。互為賓主。若諦了一念之體。即恆沙世界常現自心。由迷一念。即境智胡越。
先曹山和尚云。佛心墻壁瓦礫是者。亦喚作性地。亦稱體全功。亦云無情解說法。若知有。這裏得無辯處。十方國土。山河大地。石壁瓦礫。虛空與非空。有情無情。草木叢林。通為一身。喚作得記。亦云一字法門。亦云總持法門。亦云一塵一念。亦喚作同轍。若是性地不知有。諸佛千般喻不得。萬種況不成。千聖萬聖。盡從這裏出。從來不變異。故云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
《顯宗論》云。我此禪門一乘妙旨。以無念為宗。無住為本。真空為體。妙有為用。夫真如無念。非念想能知。實相無生。豈色心能見。真如無念。念者即念真如。實相無生。生者即生實相。無住而住。常住涅槃。無行而行。能超彼岸。如如不動。動用無窮。念念無求。常求無念。用而常空。空而常用。用而不有。即是真空。空而不無。便成妙有。妙有即摩訶般若。真空即清淨涅槃。般若無見。能見涅槃。涅槃無生。能生般若。西天諸祖。共傳無住之心。同說如來知見。
《顯正論》云。
問。欲顯何義。名為顯正。
答。欲顯明一切眾生本原清淨無生心體。即是諸佛之正性也。所以者何。一切萬法。心為其本。然其心性。都無所依。體自圓融。不礙萬法。雖應現萬法。而性自常真。無住無依。不可取捨。《勝天王經》云。清淨心性。為諸法本。自性無本。虛妄煩惱。皆從邪念顛倒而生。當知此心。即是最勝清淨第一義諦。一切諸佛證知所歸。
問曰。定以何法為心體。
答曰。不應求心之定體。何以故。心非所緣。無無相故。亦云非能所。絕相待故。體不可染。性常淨故。非合非散。自性離故。不礙緣起。性虛融故。不可說示。名字空故。諸法虛淨。緣相離故。靈照不竭。用無盡故。果報不同。作業異故。因果宛然。不斷絕故。亦非真實。業性如幻故。又不斷絕。現施為故。亦不可取。畢竟空故。諸法平等。一相如故。境智無差。離分別故。萬法即空。性無生故。是以一切分別。不離自心。一切諸境。不離名相。若了萬法。不了自心。分別無由能絕。乃至《楞伽經》云。若彼心滅盡。無乘及乘者。無有乘建立。我說為一乘。彼心者。即取相所得心也。一乘者。即離相清淨無生心也。此心悉能包含運載一切諸法。故名一乘。
《法苑珠林》云。夫壅其流者。未若杜其源。揚其湯者。未若撲其火。何者。源出於水。源未杜而水不窮。火沸於湯。火未撲而湯詎息。故有杜源之客。不壅流而自乾。撲火之人。不揚湯而自止。故知心為源。境為流。不察本心源。但隨諸法轉。意如火。事如湯。不制自意地。唯從境界流。斯皆失本迷源。隨流徇末。若能頓明意地。直了心源。不求脫於諸塵。不繫縛於一法。可謂究末遇本。尋流得源矣。遂乃無功而自辦。無作而自成。顯此一心。萬法如鏡。
《般若燈論序》云。始夫萬物非有。一心如幻。心如幻故。雖動而恆寂。物非有故。雖起而無生。是以聖人說如幻之心。鑒非有之物。了物非物。則物物性空。知心無心。則心心體寂。達觀之士。得其會歸。而忘其所寄。於是分別戲論。不待遣而自除。無得觀門。弗假修而已入。蕩蕩焉。不出不在。無住無依者也。
《緣生論》云。元是一心。積為三界。凡則迷而起妄。聖則悟以通真。陀羅尼三昧法門偈云。是法法中高。猶如須彌山。是法法中海。眾源所共歸。是法法中明。猶如星中月。是法法中燈。能破無邊闇。是法法中地。荷載遍十方。是法法中母。出生諸佛種。
《法界觀序》云。法界者。一切眾生身心之本體也。從本已來。靈明廓徹。廣大虛寂。唯一真之境而已。無有形貌。而森羅大千。無有邊際。而含容萬有。昭昭於心目之間。而相不可睹。晃晃於色塵之內。而理不可分。非徹法之慧目。離念之明智。不能見自心如此之靈通也。於是稱法界性。說華嚴經。令一切眾生自於身中。得見如來廣大智慧而證法界也。乃至於佛身一毛端。則遍一切含一切也。世界爾。眾生爾。塵塵爾。念念爾。法法爾。無有法定有自體而獨立者。
杜順和尚。《攝境歸心真空觀》云。謂三界所有法。唯是一心。心外更無一法可得。所以曰歸心。故得一心之旨。永傳而不窮。八識之燈。恆然而無盡。
復禮法師云。觀業義者。夫業因心起。心為業用。業引心而受形。心隨業而作境。然則因業受身。身還造業。從心作境。境復生心。若影隨形而曲直。猶響隨聲而大小矣。
《智者大師與陳宣帝書》云。夫學道之法。必須先識根原。求道由心。又須識心之體性。分明無惑。功業可成。一了千明。一迷萬惑。心無形相。內外不居。境起心生。境忘心滅。色大心廣。色小心微。乃至知心空寂。即入空寂法門。知心無縛。即入解脫法門。知心無相。即入無相法門。覺心無心。即入真如法門。若能知心如是者。即入智慧法門。
澄觀和尚《華嚴疏》云。上來諸門。乃至無盡。不離一心。一心即法界故。《起信》云。所言法者。謂眾生心。心體即大。心之本智即方廣。觀心起行即華嚴。覺心性相即是佛。為未了者。令了自心。若知觸物皆心。方了心性。故《梵行品》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然今法學之者。多棄內而外求。習禪之者。好忘緣而內照。並為偏執。俱滯二邊。既心境如如。則平等無礙。昔曾瑩兩面鏡。鑑一盞燈。置一尊容。而重重交光。佛佛無盡。見夫心境互照。本智雙入。心中悟無盡之境。境上了難思之心。心境重重。智照斯在。又即心了境界之佛。即境見唯心如來。心佛重重。而本覺性一。皆取之不可得。則心境兩亡。照之不可窮。則理智交徹。心境既爾。境境相望。心心互研。萬化紛綸。皆一致也。唯證相應。名佛華嚴矣。釋云。今人只解即心即佛。是心作佛。不知即境即佛。是境作佛。今明以如為佛。心境皆如。心如即佛。境如焉非。又心有心性。心能作佛。境有心性。安不作佛。以心收境。則心中見佛。是境界之佛。以境收心。境中見佛。是唯心如來。
如上所引祖教。委細披陳。可以永斷纖疑。圓成大信。若神珠在掌。寶印當心。諸佛常現目前。法界不離言下。是以從初標宗。於一心演出無量名義。無量名義。不出理智。非理不智。故理外無智。非智不理。故智外無理。亦攝智從理。離體無用。攝用歸體。體性自離。故體即非體。即一切法。如虛空性。空性亦空。畢竟寂滅。今還攝無量義海。總歸一句。乃至無句。究竟指歸。言思絕矣。
問。如上解釋引證。皆是祖佛之言。何不自語。
答。我若自語。一切茫然。罔措津涯。豈有申問之處。設祖佛之教。皆是隨他意語。曲順時機。是以世尊言。三世諸佛所說之法。吾四十九年不加一字。又經云。先佛已說。後佛隨順。若能如是了達。則知佛語是自語。自語是佛語。故本師云。一切外道經書。皆是佛說。非外道說。又云釋迦如來語。提婆達多語。無二無別。若於此不信不明。皆成二見。常縈分別凡聖之想。恆生取捨自他之情。欲紹吾宗。無有是處。此是秘要之門。難信之法。轉深轉細。難解難知。悉抱疑情。盡居惑地。
今宗鏡所錄。皆是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隨聞一法。盡合圓宗。實可以斷深疑。成大信。如《清涼記》云。謂空莫疑斷。是即事之空。非斷滅故。聞有莫疑常。非定性有。從緣有故。聞雙是莫疑兩分。但雙照二諦。無二體故。聞雙非莫疑無據。以是遮過。令不著故。又聞空莫疑有。是即有之空故。聞有莫疑空。是即空之有故。聞雙是莫疑雙非。是即非有無為有無故。聞雙非莫疑雙是。是即有無方是非有無故。是知諦了一心。群疑頓斷。則有不能有。空不能空。凡不能凡。聖不能聖。豈世間言語是非之所惑哉。
所以前後廣引者。只為此心深奧故難信。秘密故難知。乃至菩薩大智。尚須佛力所加。豈況淺劣而能知者。
是以雖前引後證。文廣義繁。則語語內而利益根機。聞聞中而驚新耳目。勿厭重說。起上慢心。所以本師云。行住坐臥。常說妙法。又云我於得道夜。及涅槃夜。是二夜中間。常說般若是以機多生熟。信有淺深。前聞熏而未堅。後聞熏而方入。如《大智度論》云。譬如搖樹取果。熟者前墮。若未熟者。更須後搖。又云。復次是般若波羅密相。甚深難解難知。佛知眾生心。根有利鈍。鈍根者少智。為其重說。若利根者。一說二說便悟。不須種種說。如是等種種因緣故。經中重說無咎。
問。如上所立一心之旨能攝無量法門。融通一切。此心為復能含一切法。能生一切法。為復自生。他生。共生。無因生。
答。此心不縱不橫。非他非自。何者。若云心含一切法。即是橫。若云心生一切法。即是縱。若云自生。心不生心。若云他生。既不得自。云何有他。若云共生。自他既無。將何為共。若云無因生。有因尚不生。況無因乎。
問。心非四性者。教中云何說。意根生意識。心如工畫師。無不從心造。則是自生。又云心不孤起。必藉緣而起。有緣思生。無緣思不生。則是他生。又云所謂六觸因緣生六受。得一切法。則是共生。又云十二因緣。非佛天人修羅作。性自爾。則無因生。既屬教文。云何成過。
答。諸佛隨緣差別。俯為群機生善破惡。令入第一義理。皆是四悉方便權施。空拳誑小兒。誘度於一切。
問。既非縱橫。不墮四性。則一切法是心。心是一切法否。
答。是則成二。
問。如是則一切不立俱非耶。
答。非亦成二。如文殊言。我真文殊。無是文殊。若有是者。則二文殊。然我今日。非無文殊。於中實無是非二相。
問。既無二相。宗一是否。
答。是非既乖大旨。一二還背圓宗。
問。如何得契斯旨。
答。境智俱亡。云何說契。
問。如是則言思道斷。心智路絕矣。
答。此亦強言。隨他意轉。雖欲隱形。而未亡跡。
問。如何得形跡俱亡。
答。本無朕跡。云何欲亡。
問。如是則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當大悟時。方合斯旨。
答。我此門中。亦無迷悟合與不合之道理。撒手似君無一物。徒勞苦說數千般。此事萬種況不成。千聖定不得。大地載不起。虛空包不容。非大器人。無由擔荷。若未親到。徒勞神思。直饒說玄之又玄。妙中更妙。若以方便。於稱揚門中助他信入。一期傍讚。即不無。若於自己分上觀照之時。特地說玄說妙。起一念殊勝不可思議之解。皆落魔界。所以《圓覺經》云。虛偽浮心。多諸巧見。不能成就圓覺。
此宗鏡中。是一切凡聖大捨身命之處。不入此宗。皆非究竟。
問。畢竟如何。
答。亦無畢竟。
問。前云不入此宗。皆非究竟。此又云何稱無畢竟。
答。前對增上慢人。未得為得。認虛妄為真實。執顛倒作圓常。為破情塵。權稱究竟。今論見性。豈言虛實耶。
問。以此通明之後。如何履踐。
答。教誰履踐。
問。莫不成斷滅否。
答。尚不得常住。云何斷滅。
問。乞最後一言。
答。化人問幻士。谷響答泉聲。欲達吾宗旨。泥牛水上行。
問。此錄括略微細。理事圓明。於慕道人。得何資益。
答。若第一義中。無利無功德。就世俗門內。似有於稱揚。總有二途。能裨初學。一者為未信人。令成正信。攝歸一念。不外馳求。二者為已信人。助成觀力。理行堅固。疾證菩提。步步而不滯寶所功程。念念而流入薩婆若海。似乘廣大之輦。立至寶坊。如駕堅牢之船。坐登覺岸。
問。集此宗鏡。有何功德。
答。此不思議大威德法門。但有見聞。深獲善利。如一塵落嵩嶽之崗隴。已帶陵雲。滴露入滄海之波瀾。便同廣潤。可謂直紹菩提之種。全生諸佛之家。何況信解受持。正念觀察。為人敷演。傳布施行。約善利門。無法比喻。功德無盡。非種智而不可稱量。利樂何窮。過太虛而莫知邊際。以滿空珍寶。供養恆沙如來。化十方眾生。盡證辟支佛果。未若弘宣斯旨。開演此宗。以茲校量。莫能儔比。可謂下佛種子。於眾生身田之中。抽正法芽。向煩惱欲泥之內。然後七覺華發。菩提果成。展轉相生。至無盡際。如《華嚴探玄記》云。於遺法中。見聞信向此無盡法。成金剛種子。當必得此圓融普法。
又《法華見寶塔品》云。若接須彌擲置他方。亦未為難。手把虛空而以遊行。亦未為難。若持此經為一人說。是則為難。故知竭海移山。非無為之力。任使躡虛履水皆有漏之通。曷若開諸佛心。演如來藏。紹菩提種。入一乘門。能託聖胎。成真佛子。何以故。謂得本故。如從源出水。因乳得酥。如《鴦崛魔羅經》云。復次文殊師利。如知乳有酥。故方便鑽求。而不鑽水。以無酥故。如是文殊師利。眾生知有如來藏。故精勤持戒。淨修梵行。復次文殊師利。如知山有金。故鑿山求金。而不鑿樹。以無金故。如是文殊師利。眾生知有如來藏。故精勤持戒。淨修梵行。言我必當得成佛道。復次文殊師利。若無如來藏者。空修梵行。如窮劫鑽水。終不得酥。故知入宗鏡中。見如來性。菩提道果。應念俱成。如下水之舟。似便風之火。若背宗鏡。不識自心。設福智齊修。終不成就。如求乳鑽水。離山鑿金。任歷三祇。豈有得理。如宗鏡所錄前後之文。皆是諸佛五眼所觀。五語所說。無一言而不諦。非一義而不圓。可俟後賢。決定信入。如《月上經》偈云。假動須彌山倒地。修羅住處皆悉滅。大海枯涸月天墜。如來終不出妄言。以茲誠實。可遍傳持。功德無邊。言思罔及。所以《唯識論》偈云。作此唯識論。非我思量處。諸佛妙境界。福德施群生。斯論大旨。非情識知解之所思量。乃是大覺不思議絕妙境界。以此弘揚不思議無盡之福。悉用普施一切法界無量含生。同入此宗。齊登佛地。華嚴疏主藏法師發願偈云。誓願見聞修習此。圓融無礙普賢法。乃至失命終不離。盡未來際願相應。以此善根等此性。普潤無盡眾生界。一念多劫修普行。盡成無上佛菩提。
御錄宗鏡大綱卷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