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7日 星期一

大乘起信論疏記會閱卷1



起信論疏記會閱緣起
蓋聞大小乘論。有本有末。有性有相。唯起信一論。原始要終。該空徹有。而為本末之樞機。性相之綱紐也。馬鳴大士造五論。獨行此者。與凡聖為依。眾法之總。開示一乘理實緣起法界之旨。莫於斯矣。此論有兩譯。前梁武帝。遣聘天竺取經。時摩竭提國王。移送西印優禪尼國沙門拘蘭難陀。譯名真諦。三藏法師。苦辭不允。就泛舟來朝。與瞿曇。兼多侍從。并貢蘇合佛像。及至未旬。遇侯景侵擾。三藏欲返舶。偶值京邑英賢。慧顯。智韶。曇振。慧旻。與黃鉞大將軍太保蕭勃敬請。屬大梁承聖三年九月十日。於衡州始興郡建興寺。翻譯斯論一卷。并譯論旨玄文二十卷。大品玄文四卷。十二因緣經兩卷。九識義章兩卷。傳語人。月支國首那等。執筆人。智愷等。首尾二年方訖。次。唐武后長安年間。于闐國沙門實叉難陀。此云喜學。於東都佛授記寺。重譯斯論。翻成兩卷。波崙玄軌筆授。復禮綴文。弘景法寶法藏等證義。賢首國師。於二譯中。因唐譯是同在譯場。恐涉情黨。特解梁本。疏成三卷。別記一卷。石璧法師。因其記略。仍貫義意。別為廣錄。傳習者厭其支離。長水大師。重考經論。再加損益。蓋取中庸。則無有繁簡之失也。康熙乙巳年。予在蓮居。聽靈滄法伯講。細研論文。并疏記意旨。洵知三祖賢首國師立宗判教。發揮三乘頓漸之極致。皆憑於此論矣。戊午秋。順天府府丞戴復齋先生。勸予出論解。巳未夏開講疏時。先生印施論文百餘卷。兼以私註疏本示曰。某之入道。實以此論疏。為發覺初因也。靜閱之。始信先生好處林泉者。志在於佛法耳。後予不兩月。摘成要解兩卷。先生目之。即命人謄錄。藏於篋中。十月間。先生因舊疏四卷。記二十卷。咸各自為帙。亦未句讀。學者難於披對。重命予為疏記會本。務須章段句讀。並順條理。科註疏文。各安其所。予惟賢家宗承。十大疏中。獨賴此部存耳。今加分會。極暢本懷。遂於臘月八日編起。至二十初卷稿脫。就往正之。先生不勝慶讚。命餘九卷。照此定例。庚申新正十一。又送二卷稿。閱之亦加印可。二月十二會三卷。三月初三會四卷。二十五會五卷。四月十六會六卷。二十六會七卷。五月初十會八卷。十九會九卷。六月初三會十卷。十一定科文一卷。七月初一述諸祖略記一卷。至中元佛歡喜日。圖法相。會編功就。越辛酉正月十三後。不期先生身染微恙。至二月二十七。題自私註疏面云。余留心此事。惜未竟志。解通而未實行。幸法師以此曉人。須行到也。題畢。囑長公仁長曰。此疏持付與法師。會本宜刻之流通。毋以清貧為苦。有負我之久願耶。二十八早。書辭世偈曰。本學天台禪。巳到二三位。又參教外禪。巳近虛空碎。士宦苦糾纏。不得竟斯志。今日撒手歸。蹤跡又何在。二十九子時分。語親屬曰。今生不能出家。不得定力。願來世為僧。速成覺果。汝等可將道袍禪衣拄杖念珠。置之左右。昨午天目有僧來。此刻須請在佛閣。朗稱佛號以助正念。一切世事。皆如幻夢。會必有別。切莫悲啼。囑竟。眾念佛約千聲餘。便問時候。與眾辭謝。安庠而逝。次年壬戍五月朔旦。長公鳩集名手。在後園七佛閣中。付剞劂。迨乙丑八月。移在慈雲觀堂。至丁卯七月。合刻功告成。然則會刊此典也。亦為一大事因緣矣。憶昔巳未秋。九月十四夜。夢一包巾幘者。狀如武侯。稱天帝師。登座說法。人天擁衛。香華繚繞。忽遣瓔珞冠人。勸一神曰。此乃天帝師起信疏記。爾是福德天。宜頂戴奉行。彼神隨即授予書曰。座主使我囑付汝耳。予拜受之。又見書面八金字云。上帝臨汝。無貳爾心。以昔夢之徵今。包巾幘者。賢首祖師也。瓔珞冠者。長水大師也。福德天者。復齋先生也。疏記。會本也。無貳。警語也。此一善舉。簡在天帝心矣。敢謂之微緣小事得乎。弗有多生之善願。曷能預感夢兆若此。非受靈山之道記。曷能去住惺悟若此。先生之問法於梅塢老人。不異歐陽文忠公也。得省於天目和尚。不異襄州王常侍也。息妄轉業。不異溫尚書也。習止修觀。不異陳參軍也。屏翰佛門。不異裴刺史也。刊行教典。不異房相國也。請註楞伽。不異鄭秘書也。節略禪波。不異梁學士也。遺命置壞色衣於柩中。不異王文正公旦也。至於舉家信向佛法。不異龐居士父子也。今而後。信論疏之得弘傳矣。了修證之有門路矣。何患乎馬鳴賢首之教網致破裂耶。予實慶喜一大功德之終成。因記其顛末於卷帙之首。
康熙丁卯年七月十五佛歡喜日灌頂行者續法謹識
法界宗五祖略記引
庚申夏。予在七佛閣。繙藏經并閱僧史。一日詢華嚴五祖於慈雲百亭法師。及聞其說。竊有疑焉。因而請編五祖行實。未至旬。法師輯為略記一卷。覈之。始覺僧史乖舛也。明矣。且如三祖賢首大師。傳謂登封丙申。詔師講新經。感口光震地。敕十德為師受戒。今按新經。乃證聖乙未年方譯。聖曆巳亥年始畢。豈未譯而先講耶。況三祖咸亨庚午歲削染。承旨便講。至登封丙申。越二十七年。祖年五十四歲。道滿天下。方與受戒。恐無是理。乃至以還源觀。訛為杜順和尚作。觀國師壽止七十。審如是。則史鑑記載之謬。甚彰灼矣。後又究略記所本。曰。初二祖出會玄。三祖詳崔傳。四五祖載諸疏。披驗之。毫無差忒也。蓋佛以心法傳於諸祖。諸祖以心法弘於法界。盡未來際。化化不絕。其道蹟可無徵乎。無徵。人不信矣。又何從而倣傚之。豈不有參於佛祖也哉。今而後。知扶植佛教者。全在於諸祖。學習祖道者。全在於典章。則此一記。非小補矣。遂命刻以公諸所好。俾見聞隨喜者。慎勿以此為贅語而忽之也。
虎林復齋居士戴京曾題
法界宗五祖略記
錢塘慈雲沙門 續法 輯
順天府府丞 戴京曾 較
初祖杜順和尚
初祖名法順。敕號帝心。俗姓杜氏。雍州萬年縣杜陵人也。生於陳武帝永定二年。纔三日。有乳母自來求哺養。滿三月。騰空而去。()孩提時。常於宅後塚上。為眾說法。聞者莫不信悟。因名為說法塚。()年十五。代兄統兵勦賊。桶水擔薪。供給十萬軍眾有餘。一夜潛取諸營所著垢衣。浣淨悉遍。未舉鋒刃。賊寇盡退。不樂官榮。請歸養親。()至十八。即於因聖寺魏珍禪師處。投禮出家。禪師親與披剃。時感地動。地神捧盤承髮。四眾奇之。()後行化慶州。齋主請僧。止三百眾。忽有五百貧人。相隨赴應。主慮供不備。尚曰。但心平等。無有不辦。齋畢。五百人化為羅漢。駕雲而去。()張弘暢家畜牛馬。性極弊惡。尚示以慈善。不復觝齧。()及引眾驪山栖靜。將種菜。地多蟲蟻。乃巡疆定封虫便外徙。遂得耕墾無傷。()尚患腫。膿潰外流。人有□之者。香味難比。或以帛拭者。香氣不散。尋即瘥愈。與人消腫。(八)三原縣人田薩埵者。生來患聾。召之即能聽。(九)又張蘇者。亦患生啞。語之即能言。(十)武功縣僧。為毒龍所魅。眾求救。即端拱對坐。龍遂托病僧言。禪師既來。義無久住。頃即釋然。(十一)故使遠近瘴癘。淫邪所惱者。莫不投造。尚。亦不施餘術。但向之禪觀。無弗痊者。乃至神樹龍廟。見即燬除。巫□□所事。躬為屏當。世人皆異之。號之為燉煌菩薩。(十二)由此聲聞於朝。隋文帝甚加信敬。給月俸供之。(十三)後因詣南山。屬橫渠汎溢。從者驚懼。尚率眾同涉。水即斷流。徐步而過。纔登岸。水復如故。(十四)時分衛應供。齋主抱兒。乞消災延壽之記。尚熟視曰。此汝冤家也。當與之懺悔。齋畢。令抱至河邊。尚拋之入水。夫婦拊膺號抖。尚曰。汝兒猶在。即以手指之。其兒化為六尺丈夫。立於波間。瞋責之曰。汝前生取我金帛。殺我推溺水中。不因菩薩與我解怨。誓不相赦。夫婦默然信服。(十五)偶將道履一輛。置於市門。三日不失。人問其故。尚曰。吾從無量劫來。不盜他人一錢。報應如是。為盜者聞之。悉悔心易過。(十六)尚稟性柔和。操行高潔。學無常師。以華嚴為業。住靜終南山。遂準華嚴經義。作法界觀文。集成巳。投巨火中。禱曰。若契合聖心。令一字無損。忽感華嚴海會菩薩。現身讚歎。後果無燬。(十七)時弟子中。唯智儼獨得其奧。僧有樊玄智。安定人也。弱歲修道於京城。南投為上足。尚令誦華嚴。勸依法界觀門。修普賢行。久之。每誦經際。口中頻獲舍利。前後數百粒。(十八)尚嘗作法身頌曰。嘉州牛喫草。益州馬腹脹。天下覓醫人。灸豬左膊上。縱透達磨禪者。見之並皆捲舌。(十九)唐太宗仰慕神德。詔請入內。帝自親迎。問曰。朕苦寒熱。久而不愈。師之神力。何以蠲除。尚曰。聖德御宇。微恙何憂。但頒大赦。聖躬自安。上從之。疾遂瘳。因錫號曰帝心。宮庭內外。禮事如佛。(二十)貞觀十四年。十月二十五日。普會有緣於雍州南郊義善寺。聲色不渝。忽言別眾。(二十一)復入內辭太宗。昇太階殿。化於御床。帝留大內。供養七日。時年八十四也。遺體若生。異香時發。經一七巳。敕同座送樊川北原鑿□處之。即今會聖院也。京邑同嗟。製服亙野。龕中面色。經月彌鮮。安坐三週。全身不散。隨建塔於長安南華嚴寺。(二十二)尚未示寂前。一門人來辭曰。往五臺禮文殊。尚微笑說頌曰。遊子漫波波。臺山禮土坡。文殊秪這是。何處覓彌陀。彼不喻而去。方抵山麓。遇老人曰。子來何為。曰。禮文殊來。曰。大士巳往長安。教化眾生去也。曰。誰為是。曰。杜順和尚也。僧聳然失聲曰。是我師也。奄忽中。老人乃失。兼程而歸。適滻水瀑漲。三日方濟。到時尚巳前一日化去矣。以此驗知是文殊應身也。(二十三)餘廣傳記。
二祖智儼和尚
二祖諱智儼。俗姓趙氏。生於開皇二十年也。別號雲華和尚。師居是寺。因而名之。又號至相尊者。亦因主化其中。人故稱之。英敏特達。穎悟非常。經書過目。成誦不忘。(一)初剃染時。即於大藏前立誓願。抽得華嚴第一。(二)遂往終南山。杜順和尚所。投為上足。師侍未久。盡得其旨。尚以所集觀法。傳與師習。令其講授。(三)後志欲弘通。偶遇異僧來謂曰。汝欲解華嚴一乘法界宗者。其十地中六相之義。是也。慎勿輕怠。可一二月間。靜攝思之。當自知爾。言訖。忽然不見。(四)因即淘研。不盈累朔。豁爾貫通。時年二十七也。(五)隨於至相寺。製華嚴經搜玄義鈔五卷。題名華嚴經中搜玄分劑通智方軌。即明六相。開十玄。立五教也。(六)時京兆崇福寺慧祐。戒行精苦。向慕師德。特來親事。師教專以華嚴為業。每清晨良宵。焚香虔誦出現品。後時忽見十餘菩薩。從地踊出。現身金色。皆放光明。坐蓮華座。合掌聽誦此品。經畢便隱。(七)顯慶四年。師於雲華寺中講華嚴。宗風大振。名遍寰內。緇素道俗。咸皆歸禮。時法藏年十七。辭親求法於太白山。後聞親疾。出谷入京。至中夜。忽睹神光。來燭庭宇。乃歎曰。當有異人。發弘大教。翌旦就寺膜拜巳。因設數問。皆出意表。師嗟賞曰。比丘義龍輩。尚罕扣斯端。何計仁賢。發皇耳目。或告曰。是居士雲棲木食。久玩雜華。為覲慈親。乍來至此。藏既餐和尚之妙解。以為真吾師也。師亦喜傳炷之得人矣。(八)龍朔二年。海東義想公同元曉公入大唐國。夜宿古塚。曉公因達唯心旨故。即迴新羅。想公來雲華。禮事和尚。願為弟子。與藏公同學。(九)總章元年。師將去世。藏公尚居俗服。乃囑道成。薄塵諸大德曰。此賢者。注意於華嚴。蓋無師自悟。紹隆遺法。其惟是人。幸假餘光。俾沾制度。後夢般若臺傾。高幢亦倒。告門人曰。吾將暫往淨方也。不餘月。遂說法而逝。壽年七十二矣。(十)時義想傳不思議經。歸海東大弘。彼國推為華嚴初祖。並號浮石尊者。(十一)後長壽年間。藏公因勝詮法師迴新羅。寄書於義想曰。夙世同因。今生同業。得於此報。俱沐大經。特蒙先師。授茲奧典。希傍此業。用結來因。但以和尚章疏。義豐文簡。致令後人。多難趣入。是以具錄微言妙旨。勒成義記。傳之彼土。幸示箴誨。想乃掩室探討。涉旬方出。召弟子真定。相圓。亮元。表訓四人。俾分講探玄記。每各十卷。告之曰。博我者藏公。起予者爾輩。各宜勉旃。毋自欺也。遂令教傳一國。學遍十山。皆憑雲華和尚法化力也。(十二)其神異德行。備如感應傳說。
三祖賢首國師
三祖諱法藏。字賢首。帝錫別號國一法師。俗姓康氏。其先康居國人。高。曾相繼為彼國相。祖自康居來朝。占風聖代。考諱謐。太宗贈左侍中。弟諱寶藏。為中宗朝議郎行統萬監。(一)師托胎時。母氏夢吞日光而孕。當貞觀十七年。十一月初二日生也。(二)及生而慕無上。至顯慶三年。十六歲時。煉一指於岐州法門寺舍利塔前。作法供養。誓悟佛乘。(三)次年志銳擇師。遂辭親。求法於太白山。閱方等諸典。(四)後聞慈親不悅。歸奉庭闈。綿歷歲月。能竭其力。時儼和尚。於雲華講大經。師禮為弟子。深入無盡。()總章元年。二十六歲時。往釋迦彌多羅尊者所。請受菩薩戒。眾告曰。是居士能誦華嚴。兼講梵網。尊者驚歎曰。但持淨行一品。巳得菩薩大戒。況義解耶。()咸亨元年。師二十八歲。屬榮國夫人楊氏奄歸。武后廣樹福田。捨宅為太原寺。成。塵諸大德。受儼和尚顧託者。連狀薦舉。由是奉敕削染於太原道場。仍詔為住持。()上元元年。有旨命京城十大德。為師授滿分戒。賜號貴首。復詔師於太原寺講華嚴。端午節。天后遣使。送衣五事。()調露元年五月間。壅州萬年縣何容師。嗜食雞子無算。暴死。同七百人。入鑊湯獄。附信返魂者。令第四子行證。懇求師贖罪。師令誦寫華嚴經。至永隆元年八月。寫就莊嚴。請僧齋懺。會眾乃見何容師等七百鬼徒。到席禮謝。()師於晉譯。每嘆缺而不全。是年日照三藏。齎梵本至京。高宗詔於魏國西寺。翻譯經論。師往就問之。照曰。晉第八會文。亦來至此。遂與三藏對校。果獲善財求天主光等十善友文。乃請譯補缺。就於西太原寺。譯出法界品內兩處脫文。一從摩耶夫人後。彌勒菩薩前。中間天主光等十善知識。二從彌勒菩薩後。至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善知識前。中間文殊申手。過一百一十由旬。按善財頂。依此六十卷本為定。()尋奉綸旨。與日照三藏。及道成律師薄塵法師大乘基法師等。同譯蜜嚴等經。顯識等論十有餘部。合二十四卷。復禮法師潤文。慧智法師度語。(十一)永淳元年四月間。雍州長安縣郭神亮者。修淨行。暴終。諸天引至兜率內院。禮敬慈氏。有一菩薩謂曰。何不受持華嚴。亮以無人講解為辭。曰。現有賢首菩薩弘揚。何得言無。(十二)文明元年。師與日照三藏。在西太原寺翻經暇。躬親問曰。西域古德。於一代聖教。判權實否。答曰。近代天竺。有二論師。一名戒賢。遠承慈氏。無著。近踵護法。難陀。立法相宗。二稱智光。遠宗文殊。龍勝。近稟青目。清辨。立法性宗。自是判教疑決。(十三)時成。塵二德問。京兆有王明幹。死入地獄。地藏菩薩教誦偈曰。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當如是觀。心造諸如來。入見閻王。王聞之。放免。三日後方蘇。向空觀寺僧定法師說之。然不知有出否。師答曰。此乃華嚴第四夜摩會中偈。檢之果是十行頌也。(十四)□拱二年。師於慈恩寺講雜華。(十五)永昌元年。二月四日。遇于闐三藏因陀羅般若。於神都魏國東寺。告以沙彌般若彌伽薄。昇天誦華嚴。能破修羅陣事。(十六)天授元年。覲親于夏州。郡牧邑宰。靡不郊迎。(十七)天授二年。曾州牧宰。迎講大經。因論邪正。會中有左道者。不信佛法。口發惡言。身面忽皰。眉鬚盡爛。遽來求懺。師誡勸曰。此猶華報耳。汝當禮敬三寶。虔唪華嚴百遍。罪可滅矣。讀經未半。形質如舊。(十八)長壽年間。師於雲華講百千經。有光明現從口出。須臾成蓋。眾所具載。(十九)延載元年。講至十地品。天華四散。五雲凝空。崇朝不輟。香彩射人。(二十)證聖元年三月。詔於東都大遍空寺。同實叉難陀。再譯華嚴。弘景。圓測。神英。法寶諸德共譯。復禮綴文。師為筆受。譯堂前陸地開百葉蓮華。眾睹禎祥。競加精練。太后時幸其寺。親受筆削。施供食饌。次移佛授記寺譯。(二十一)登封元年。詔師於太原寺講大經。(二十二)神功元年。邊寇拒命。出師討之。特詔師。依經咒法。遏除寇虐。師舋浴更衣。建立十一面觀音像。準神咒經。行道始數日。蒯城之外。將士聞天鼓之聲。良鄉縣中。賊眾睹觀音之像。月捷以聞。優詔慰勞。(二十三)聖曆二年。十月八日譯畢。佛授記寺諸大德。請師開演。敕令十五日啟講。至臘月十二晚。講華藏世界海震動之文。講堂及寺宇。忽然震吼。道俗數千。歎未曾有。難陀三藏。并當寺龍象。具表奏聞。十九日御批下云。因敷演微言。弘揚秘賾。初譯之日。夢甘露以呈祥。開講之辰。感地動而標異。斯乃如來降跡。用符九會文耳。豈朕庸虛。敢當瑞應。(二十四)新譯唐經。雖增現相普賢世界華藏十定諸品。卻脫日照三藏所補文殊按善財文。師以新舊兩經。對勘梵本。將日照補者。安喜學脫處。遂得文續義連。今之所傳。即第四本。。(二十五)久視元年。五月五日。詔於東都三陽宮。與實叉三藏。同譯入楞伽經。(二十六)長安二年。於西京清禪寺。與實叉譯文殊授記經。(二十七)時禮部滎陽鄭公。持心經數千萬遍。再三請解。師為著般若略疏。(二十八)長安三年。詔與義淨三藏等華梵十四人。共譯金光明最勝王經等二十一部。一百十五卷。師為證譯。(二十九)長安四年冬杪。敕眾僧於內道場。建華嚴法會。有雙浮圖。放五色光。現於冰內。師親見之。指呈眾德。(三十)時天后召師於長生殿。問六相十玄之旨。師指殿隅金師子為喻曉之。至一一毛頭。各有金師子。一一毛頭師子。同時頓入一毛中。一一毛中。皆有無邊師子。如是重重無盡。后乃豁然。隨貢金師子章一篇。(三十一)因對揚。言及岐州舍利。是阿育王靈跡。特命鳳閣侍郎崔玄暐。與師偕往法門寺迎之。時師為大崇福寺主。遂與應大德綱律師等十人。俱至塔所。行道七晝夜。然後啟之。舍利於掌上騰光。隨人福善。感見天殊。臘月除日。至西京崇福寺中。正月十一。達東都洛陽城下。凡摛瑞光者七。抱戴者再。(三十二)神龍元年。詔與彌陀山。譯無垢淨光陀羅尼經。(三十三)其年張易之叛逆。因師內弘法力。外贊皇猷。及除凶徒巳後。賜以鴻臚卿職。固辭固授。遂奏請與弟朝議郎行統萬監康寶藏。歸里養親。中宗降敕褒之。(三十四)冬十一月朔旦。敕令寫師真儀。御製讚四章。(三十五)神龍二年。詔與菩提流支。就於西崇福寺。譯寶積經。命為證義。(三十六)景龍二年。中夏憫雨。敕師集百法師。於薦福寺。以法禱之。近七朝。遽致滂沱。詔曰。敷百座以祈恩。未一旬而獲應。師等精誠。均沾法液。七月復旱。感驗如初。敕曰。慈雲演蔭。法雨含滋。師等熏修。遽蒙昭感。(三十七)由是中宗。禮為菩薩戒師。賜號國一。(三十八)師因萬乘歸心。八紘延首。遂奏請於兩都。及吳越清涼山五處起寺。均榜華嚴之號。仍寫三藏。并諸家章疏貯之。於是乎像圖七處。數越萬家。故人於師。皆不稱諱。而以大乘法師。華嚴和尚名焉。(三十九)後又召師入內。同義淨三藏。譯七佛藥師等經。(四十)景雲元年。詔與菩提流支。譯寶積經。帝亦親躬筆受。(四十一)景雲二年。冬不雪。召師入禁中問之。師曰。有經名隨求即得大自在陀羅尼。若結壇作法。寫是咒語。投於龍湫。應時必□。詔可其請。遽往藍田山悟真寺龍池所作法。未旬大雪。表奏上聞。制報曰。敕華嚴師。啟請祈恩。三寶流慈。兩度降雪。精誠上感。遂乃盈尺。慮不周洽。且未須出。及六出遍四方。復降詔曰。敕華嚴師。法體如何。焚香纔畢。旋降瑞雪。雖則如來演貺。實由啟懇誠切。(四十二)太極元年。七月彗星現。睿宗詔華嚴和尚為菩薩戒師。受心地戒。遂傳位。改號先天元年。脫屣忘機。褰衣養德。(四十三)是年十一月初二日。太上皇以師壽誕。錫衣財。暨食味。誥曰。敕華嚴師。欣承載誕之祥。喜遇高禖之慶。乘茲令日。用表單心。故奉法衣。兼陳湯餅。願壽等恒沙。年同劫石。別賜絹二千匹。俾贍興福所須。(四十四)和尚雖為五帝門師。王臣並皆禮事。然猶糞掃其衣。禪悅其食。惟以戒忍自守。弘法利生為務。前後講華嚴經三十餘遍。間有不了無盡法界。重重帝網義者。又為設巧方便。取鏡十面。八方安排。上下各一。相去一丈餘。面面相對。中安一佛像。然一燈以照之。互影交光。學者因曉剎海涉入重重無盡之旨。(四十五)由此輪下。從學如雲。莫能悉數。錚錚嗣法者。曰宏觀。文超。東都華嚴寺智光。荷恩寺宗一。靜法寺慧苑。經行寺慧英。(四十六)其著疏。約百餘卷。晉譯華嚴經探玄記四十卷。一乘教義分齊章四卷。指歸一卷。綱目一卷。玄義章一卷。策林一卷。華嚴三昧觀一卷。華藏世界觀一卷。妄盡還源觀一卷。翻譯晉經梵語一卷。唐譯新經音義一卷。華嚴佛菩薩名五卷。華嚴感應傳五卷。楞伽經疏七卷。密嚴經疏三卷。梵網經疏三卷。法華經疏七卷。起信論疏三卷。別記一卷。十二門論宗致義記二卷。法界無差別論義疏一卷。三寶別行記一卷。流轉章一卷。法界緣起章一卷。圓音章法身章十世章共一卷。晚述新經略疏共十二卷。(四十七)和尚預知時至。解到唐譯第六行文。遂越次釋十定品。僅了九定。便辭帝別眾。於西京大薦福寺。吉祥而逝。屬先天元年十一月十四日也。世壽七十歲。僧臘四十三。帝聽若驚。聖聞如失。越五日。賜誥賻。贈鴻臚卿。絹一千二百匹。葬事準僧例。餘皆官供。(四十八)以其月二十四日。葬於神禾原華嚴寺南。敕諡賢首。送葬之儀。皆用追寵典屬國三品格式禮也。門人請秘書少監閻朝隱撰碑文。暨表行跡。若欲詳覽。具如西京華嚴寺千里法師別錄。與海東法師光嚴記。翰林侍講崔致遠傳明。
四祖清涼國師
四祖諱澄觀。字大休。俗姓夏侯氏。越州會稽人也。(一)身長九尺四寸。雙手過膝。口四十齒。聲音如鐘。目光夜發。晝乃不眴。日記萬言。七行俱下。(二)生於玄宗開元二十六年。母誕之辰。光明滿室。洞徹鄰右。(三)每童戲。聚沙建塔。(四)年九歲。禮本州寶林寺體真禪德為師。歲曜一周。解通三藏。(五)天寶七年。師十一歲。奉恩試經得度。(六)纔服田衣。思冥理觀。乃講般若涅槃蓮華淨名圓覺等一十四經。起信寶性瑜伽唯識俱舍中百因明等九論。(七)肅宗至德二年。師受具戒於曇一大師門下。行南山止作事。遂為眾德。講演律藏。(八)又禮常照禪師。授菩薩戒。原始要終。十誓自勵。體不損沙門之表。心不違如來之制。坐不背法界之經。性不染情愛之境。足不履尼寺之塵。脅不觸居士之榻。目不視非儀之彩。舌不味過午之餚。手不釋圓明之珠。宿不離衣缽之側。(九)從牛頭忠徑山欽。問西來宗旨。又謁洛陽無名禪師。印可融寂。自在受用。(十)即曰。明以照幽。法以達迷。然交映千門。融冶萬有。廣大悉備。盡法界之術。唯大華嚴。復參東京大詵和尚。聽受玄旨。利根頓悟。再周能演。詵曰。法界宗乘。全在汝矣。(十一)次後名價日高。迨代宗大曆三年。詔師入內。與大辨正不空三藏。於大興善寺譯經。命為潤文大德。帝一日問佛經大旨。師答條然有緒。帝於言下豁悟。遂事以師禮。恩渥彌厚。至六年進所譯經。凡七十七部。一百二十卷。(十二)及出譯場辭謝帝後。即開闡華嚴。講至住處品。審文殊隨事。觀照五頂。遂不遠萬里。委命棲托。於大華嚴寺。住錫十稔。(十三)山上緇侶。懇命敷揚。因思五地聖人。身棲佛境。心證真如。尚起後得智。學世間解。由是博覽六藝。圖史。九流異學。華夏訓詁。竺乾梵字。四圍五明。聖教世典等書。靡不該洽。(十四)至德宗建中四年。欲下筆著疏。先求瑞應。即於般若院。啟曼拏羅。優游理觀。祈聖佑之。一夕夢金容。挺持山嶽。月滿毫相。卓立空際。仍於寐內。捧咽面門。既覺而喜。知獲光明遍照徵矣。是月也。設無遮會以慶之。(十五)從此落筆。恍若有神。絕無停思。當興元元年為始。舊疏中唯賢首得旨。遂宗承之。經前開十門談玄。釋文以四分分科。至貞元三年告就。疏成二十卷。其夕又夢自身為龍。頭枕南臺。尾蟠北臺。鱗鬣耀空。光逾皎日。須臾奮迅。化成百千小龍。分照四方而去。遂悟此是流通大疏之兆也。(十六)初為眾講。感景雲凝停空中。逾時不散。(十七)後又為僧睿等百餘講者。造隨疏演義鈔四十卷。隨文手鏡一百卷。(十八)貞元七年。河東節度使李自良。請師於崇福寺講新疏。德宗聞其風。遣中使李輔光。宣詔入都。問佛法大意。(十九)貞元十二年。宣河東節度使禮部尚書李詵。備禮迎師入京。詔同罽賓三藏般若。翻譯烏茶國所進華嚴後分梵夾。師承睿旨。於六月五日為始翻譯。帝親預譯場。一日不至。即命僧寂光依律說欲云。皇有國事因緣。如法僧事。與欲清淨。至十四年二月二十四日譯就。共四十卷。進上。(二十)是年四月。帝生誕。詔請師於麟德殿。開示新譯華嚴宗旨。群臣大集。師陞高座說曰。我皇御宇。德合乾坤。光宅萬方。重譯來貢。特回明詔。再譯真詮。觀顧多天幸。承旨幽讚。極虛空之可度。體無邊涯。大也。竭滄溟而可飲。法門無盡。方也。碎塵剎而可數。用無能測。廣也。離覺所覺。朗萬法之幽邃。佛也。芬敷萬行。榮耀眾德。華也。圓茲行德。飾彼十身。嚴也。貫攝玄微。以成真光之彩。經也。總斯經題之七字。乃為一部之宏綱。將契本性。非行莫階。故說普賢無邊勝行。行起解絕。智證圓明。無礙融通。現前受用。帝大悅。讚曰。妙哉言乎。微而且顯。賜紫衲方袍。禮為教授和尚。(二十一)五月遣中使霍仙鳴。傳宣催入。詔令造新譯華嚴後分經疏。師奉旨。述後分疏十卷。行願品經別行疏一卷。(二十二)貞元十五年。詔受鎮國大師號。進天下大僧錄。(二十三)四月。帝誕節。敕有司備儀輦。迎教授和尚入內殿。闡揚大經。師陞座曰。大哉真界。萬法資始。包空有而絕相。入言象而無跡。我佛得之。妙踐真覺。廓盡塵習。融身剎以相含。流聲光而遐燭。我皇得之。靈鑒虛極。保合太和。聖文掩於百王。淳風扇於萬國。華嚴經者。即窮斯旨趣。盡其源流。故恢廓宏遠。包納沖邃。不可得而思議矣。失其旨也。徒修因於曠劫。得其門也。等諸佛於一朝。諦觀一塵。法界在掌。理深智遠。識昧辭單。塵黷聖聰。退坐而巳。帝時默湛海印。朗然大覺。顧謂群臣曰。朕之師。言雅而簡。辭典而富。扇真風於第一義天。能以聖法。清涼朕心。仍以清涼。賜為國師之號。(二十四)由是中外台輔重臣。咸以八戒。禮而師之。(二十五)時順宗在東宮。以心要遣問於師。師答書曰。至道本乎一心。心法本乎無住。無住心體。靈知不昧。性相寂然。包含德用。迷現量則惑苦紛然。悟真性則空明廓徹。雖即心即佛。惟證者方知。又請述了義一卷。并食肉得罪因緣一篇。(二十六)永貞元年。順宗登帝位。詔師於興唐寺。為造普光殿。華嚴閣。塑華藏剎。圖法界會。(二十七)憲宗元和二年。南康王韋皋相國武元衡。請著法界觀玄鏡一卷。(二十八)元和五年。詔師入內談法。帝問華嚴所詮。何謂法界。師曰。法界者。一切眾生身心之本體也。從本巳來。靈明廓徹。廣大虛寂。唯一真境而巳。無有形貌而森羅大千。無有邊際而含容萬有。昭昭於心目之間而相不可睹。晃晃於色塵之內而理不可分。非徹法之慧目。離念之明智。不能見自心如此之靈通也。故世尊初成正覺。歎曰奇哉。我今普見一切眾生。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於是稱法界性。說華嚴經。全以真空揀情。事理融攝。周遍凝寂。是之謂法界大旨。帝聽玄談巳。廓然自得。即敕有司。別鑄金印。遷賜僧統清涼國師之號。統冠天下緇侶。主教門事。(二十九)穆宗。敬宗。咸仰巨休。悉封大照國師。(三十)文宗太和五年。帝受心戒於師。誓不食蛤。(三十一)開成元年。帝以師百歲壽誕。賜衣財食味。加封大統國師。(三十二)大經前後。講五十遍。(三十三)無遮大會。一十五設。(三十四)凡著述現流傳者。總四百餘卷。相國齊抗。鄭餘慶。高郢。請撰華嚴綱要三卷。相國李吉甫。侍郎歸登。鮒馬杜琮。請述正要一卷。僕射高崇文。請著鏡燈說文一卷。司徒嚴綬。司空鄭元。刺史陸長源。請撰三聖圓融觀一卷。節度使薛華。觀察使孟簡。中書錢徽。拾遺白居易。給事杜羔等。請製七處九會。華藏界圖。心鏡說文十卷。又與僧錄靈邃大師。十八首座。十寺三學上流。製華嚴圓覺四分中觀等經律論關脈三十餘部。又述大經了義備要三卷。七聖降誕節對御講經談論文。兼一家詩牋表章。總八十餘卷。(三十五)弟子為人師者。三十有八。海岸。寂光為首。稟受學徒一千。唯東京僧睿。圭山宗密。獨得其奧。餘皆虛心而來。實腹而去。(三十六)開成三年。三月六日。召上足三教首座寶印大師海岸等。囑曰。吾聞偶運無功。先聖悼嘆。復質無行。古人恥之。無昭穆動靜。無綸緒往復。勿穿鑿異端。勿順非辨偽。勿迷陷邪心。勿固牢鬥諍。大明不能破長夜之昏。慈母不能保身後之子。當取信於佛。無取信於人。真界玄微。非言說所顯。要以深心體解。朗然現前。對境無心。逢緣不動。則不孤我矣。言訖。趺坐而逝。(三十七)師生歷九朝。為七帝師。俗壽一百二。僧臘八十三。言論清雅。動止作則。學贍九流。才供二筆。盡形一食。不蓄餘長。(三十八)文宗以祖聖崇仰。特輟朝三日。重臣縞素。(三十九)蛻經三七。顏光益潤。端身凜嶽。(四十)其月二十七日。承旨奉全身塔於終南山。(四十一)初□有梵僧到闕。表稱於蔥嶺見二使者。凌空而過。以咒止而問之。答曰。余乃北印度文殊堂神也。東震取華嚴菩薩大牙。歸國供養。有旨啟塔驗之。果失一牙。唯三十九存焉。璨然如霜。面貌如生。(四十二)遂闍維。得舍利數千粒。明光瑩潤。(四十三)舌如紅蓮。火不能變。(四十四)上敕諡。仍號清涼國師。(四十五)賜塔額曰妙覺。(四十六)詔相國裴休撰碑記。(四十七)敕寫國師真儀。奉安大興唐寺。文宗御製像讚八章。(四十八)餘如別傳。
五祖圭峰大師
五祖諱宗密號圭峰。師居是山。因得斯稱。德宗建中元年生也。果州西充縣人。俗姓何氏。家世業儒。(一)師髫□時。精通儒學。洎弱冠。聽習經論。止葷茹。親禪德。(二)憲宗元和二年。將赴貢舉。偶值遂州大雲寺道圓禪師法席。問法契心。如針芥相投。遂求披剃。時年二十七也。(三)為沙彌時。一日隨眾僧齋於府吏任灌家。師居末座。以次授經。得圓覺十二章。讀一二章。豁然大悟。身心喜躍。歸白於圓。圓曰。此經諸佛授汝耳。汝當大弘圓頓之教。汝行矣。無滯一隅。(四)遂當年受具戒。奉命辭去。謁荊南忠禪師。忠曰。傳教人也。復參洛陽照禪師。昭曰。菩薩中人也。(五)元和五年。抵襄漢。遇恢覺寺靈峰闍黎。病中授與清涼國師所撰華嚴大疏二十卷。大鈔四十卷。覽之。欣然曰。吾禪遇南宗。教逢圓覺。一言之下。心地開通。一軸之中。義天朗耀。今復得此大法。吾其幸哉。即為眾講一遍。(六)元和六年。往東都禮祖塔。駐錫永穆寺。四眾再請。講第二遍。聽徒中有泰恭者。不勝慶遇。斷臂酬恩。(七)師因未見清涼。遂修書一緘。并述領解新疏鈔中關節血脈一篇。遙敘門人之禮。差徒玄珪。智輝。馳奉疏主。疏主即批答云。不面不傳。得旨繫表。意猶吾心。未之有也。非憑聖力。必藉宿因。輪王真子。可以為喻。倘得一面。印所懸解。復何加焉。(八)講畢。詣上都。禮覲清涼國師。印曰。毗盧華藏。能從我游者。舍汝其誰歟。初二年間。晝夜隨侍。次後雖於諸寺講論。有疑則往來咨決不絕。(九)數年請益後。至元和十一年春。在終南山智炬寺出圓覺科文。纂要二卷。(十)誓不下山。遍閱藏經三年。(十一)願畢。十四年於興福寺。出金剛纂要疏一卷。鈔一卷。(十二)十五年春。於上都興福保壽二寺。集唯識疏二卷。(十三)長慶元年。退居鄠縣草堂寺。(十四)二年春。重治圓覺經解。又於南山豐德寺。製華嚴綸貫五卷。(十五)三年夏。於豐德寺。纂四分律疏三卷。(十六)至冬初。圓覺著述功就。大疏三卷。大鈔十三卷。(十七)隨後又註略疏兩卷。小鈔六卷。道場修證儀十八卷。(十八)太和二年慶成節。文宗詔入內殿。問諸法要。賜紫袍。敕號大德。(十九)朝臣士庶。咸皆歸仰。唯相國裴休。深入堂奧而為外護。(二十)山南溫造尚書問。悟理息妄之人。不復結業。一期壽終之後。靈性何依。師曰。一切眾生。莫不具有覺性。靈明空寂。與佛無殊。但以無始劫來。未曾了悟。妄執身為我相。故生愛惡等情。隨情造業。隨業受報。生老病死。長劫輪迴。然身中覺性。未曾生死。如夢被驅役。而身本安閑。如池水作冰。而濕性不易。若能悟此性。即是法身。本自無生。何有依托。真理雖然頓達。妄情難以卒除。須常覺察。損之又損。但可以空寂為自體。勿認色身。以靈知為自心。勿認妄念。妄念若起。都不隨之。即臨命終時。業自不能繫。雖有中陰。所向自由。天上人間。隨意寄托。若愛惡之念巳泯。即不受分段之身。若微細流注寂滅。則圓覺大智朗然。隨機現化。名之為佛。偈曰。作有義事。是惺悟心。作無義事。是狂亂心。狂亂隨情念。臨終被業牽。惺悟不由情。臨終能轉業。(二十一)前後著涅槃。起信。蘭盆。行願。法界觀等經論疏鈔。并集諸宗禪言為禪源詮。及酬答書偈議論等。總九十餘卷。(二十二)武宗會昌元年。正月六日。於興福院誡門人。令舁屍施鳥獸。其骨焚而散之。言訖坐滅。(二十三)其月二十二日。道俗奉全身於圭峰荼毗。得舍利數十粒。皆白潤。及火後。門人泣而求之。並得於煨燼內。乃藏之石室。(二十四)閱世六十二。僧臘三十四。門弟子僧尼四眾得度脫者。凡數千人。相國裴休撰碑文。略曰。一心者。萬法之總也。分而為定慧。開而為六度。散而為萬行。萬行未曾非一心。一心未嘗違萬行。故禪師之為道也。以知見為法門。以寂靜為正味。慈忍為甲胄。慧斷為劍矛。鎮撫邪雜。解釋縲籠。窮子不歸。貧女不富。吾師恥之。三乘不興。四分不振。吾師恥之。忠孝不並化。荷擔不勝任。吾師恥之。故皇皇於濟拔。汲汲於開誘。不以一行自高。不以一德自聳。人有皈依者。不俟請而往也。有求益者。不俟憤則啟矣。雖童幼。不簡於應接。雖傲狠。不怠於扣勵。真如來付囑之菩薩。眾生不請之良友。其四依之一乎。其十地之人乎。(二十五)至宣宗追諡定慧禪師。塔曰青蓮。(二十六)詳載他集。
法界宗五祖略記(終)
論主馬鳴菩薩略錄
菩薩中天竺土。波羅奈國人也。父名盧伽。母名瞿那。當佛入滅六百年後示生。(一)初降生時。感動諸馬悲鳴不巳。故號馬鳴。亦名功勝。以有作無作諸功德中。最為殊勝故。(二)未出家前。聞富那奢尊者。道證深邃。識見高遠。往謂之曰。沙門。世間言論。我能毀壞。如雹摧草。屈則斬舌。尊者徐應之曰。諸佛法中。不出二諦。就世俗諦。假名為我。第一義諦。皆悉空寂。如是推求。我何可得。汝當思惟。定為誰勝。馬鳴心念。世俗諦假。第一義空。如斯二諦。既無所得。如何可壞。我墮負矣。遂稽首謝屈。(三)尊者度令出家。語大眾曰。此大士者。昔為毗舍離國王。有一類人。如馬裸露。王運神力。分身為蠶。民乃得衣。王後復生中印度境。人馬皆悉愛戀悲鳴。因號馬鳴。摩訶摩耶經中。如來記云。吾滅度後六百年巳。諸外道等。邪見競興。毀滅佛法。有一比丘。名曰馬鳴。善說法要。度人無量。降伏一切邪見外道。今正是其時也。(四)及剃度後。尊者復以神力化悟。先置經於暗室。尋令取之。白言。室暗不見。告曰。但能向往。何患無見。即以神光。徹照巨細。疑曰。此幻也。盡其術以除之。明相倍盛。始知尊者指光晃耀。心便諦信。(五)尊者將入涅槃。以法付囑。告以偈言。譬如暗室。然大明炬。所有諸物。照悉無異。如來法炬。熾亦如是。流布人間。滅諸暗痴。諸賢聖人。守護委託。次至於我。用汝付囑。汝當至心。受持不絕。令未來世。永得饒益。(六)大士受付囑巳。由是建大法幢。摧伏異道。遂造甘蔗論六百卷。釋楞伽經。(七)又造一心遍滿論。融俗歸真論。真如三昧論等百有餘部。皆啟深經妙旨。悉斥邪見顛眸。(八)後因文多義邈。淺識難窺。復依華嚴密嚴勝鬘光明大集楞伽瓔珞般若法華涅槃等百本大乘經。造大乘起信。令其義豐文約。解行雙備。上中下根。並入法界。(九)眾見聞者。起信受度。不可勝數。華氏國俗尚伎樂。遂作樂名賴吒唎羅。用化人民。於樂音中。調音哀婉。宣說諸法無常苦空。感動貴賤等人。皆悉發心出家。後有五百王子。一聞開悟。厭欲離俗。王恐國內虛曠。世業廢毀。嚴禁伎人。不得更作。(十)又善能撫琴以宣法音。諸馬聞之。咸悉悲鳴。名聞諸國。靡不仰慕。(十一)月支國土。弗能致奉。集四種兵。圍華氏城。索金錢九億。并馬鳴大士當相赦。王即備儀以行。遂解兵圍和好。(十二)月支王還國。將欲試驗以行正法。取馬七匹。絕其水草。經至七日。集內外沙門異學。王躬禮請陞座說法。令繫七馬於會眾前。餵以草穀。馬皆諦聽法要而不食。唯悲鳴垂淚而巳。於是王臣拜伏。魔外傾心。(十三)後復還華氏國。轉大法輪。忽有老人。坐前仆地。大士告曰。此非庸流。當有異相。言訖不見。俄而從地踴出一金色人。旋復化為女子。右手指之。而說偈曰。稽首長老尊。當受如來記。今於此地上。宣通第一義。說巳。瞥然不見。大士曰。將有魔來。與我校力。少頃。風雨暴至。天地晦暝。大士曰。魔來。信矣。吾當除之。即指空中。現一大金色龍。奮發威神。震動山獄。大士儼然於座。魔事隨滅。經七日。有一小蟲。大若蟭螟。潛形座下。大士以手取之。示眾曰。斯乃魔之所變。盜聽吾法耳。放之令去。魔不能動。告曰。汝但歸依三寶。即得神通。遂復本形。作禮懺悔。問曰。汝名誰耶。眷屬多少。答曰。我名迦毗摩羅。眷屬三千。問曰。盡汝神力。變化若何。答曰。我化巨海。極為小事。問曰。汝化性海得不。對曰。性海我未嘗知。即為說曰。山河大地。皆依建立。三昧六通。由茲發現。摩羅聞巳。遂發信心。與諸徒眾。俱來求度大士乃召五百羅漢。與授具戒。(十四)復告之曰。如來正法眼藏。今當付囑於汝。偈言。隱顯即本法。明暗元不二。今付悟了法。非取亦非離。囑巳。即入龍王奮迅三昧。挺身空中。如日輪相。然後示滅。四眾以真體。藏之龍龕。(十五)摩訶衍論云。若剋其本。大光明佛。若校其因。八地菩薩。西域造論興宗。推為始祖矣。
記主長水大師略錄
法師諱子璿。杭之錢塘人也。俗姓鄭。父名恢。別號東平。母張氏。(一)生於宋太祖乾德三年三月三也。質稟異人。智辨不類。(二)九歲禮普慧寺契宗為師。便誦楞嚴不輟。(三)十二進沙彌。十三度具戒。(四)太平興國中。詣秀州靈光寺。依洪敏法師聽講。至動靜二相。了然不生有省。告敏曰。敲空擊木。尚落筌罞。舉目揚眉。巳成擬議。去此二途。方契斯旨。敏拊而證之。遂傳華嚴教觀。隱賾玄奧。無不深究。(五)厥後登法席。開誘緇褐。無慮三十餘會。感天雨華。即今嘉興楞嚴寺中雨華堂也。(六)然欲探禪源。罔知攸往。聞滁州瑯琊山慧覺禪師。道重當世。趨往參見。值上堂次。出問曰。清淨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覺勵聲曰。清淨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師當下豁悟願侍巾瓶。瑯琊曰。汝宗不振久矣。宜勵志扶持。報佛恩德。勿以殊宗為介意也。乃如教拜辭。(七)後住長水。會下徒眾千餘。語曰。道非言象得。禪非擬議知。會意通玄。曾無別致。由是二宗皆仰慕之。稱為秀州長水大師。(八)仁宗天聖年間。撰楞嚴義疏十卷。并科旨二篇。丞相王公。序以冠首。次又出金剛經刊定記。并起信論疏筆削記。並盛傳於世。(九)又講行願鈔。法界觀。圓覺經。十六觀等。亦無慮數十會。(十)大中祥符六年。翰林學士錢公易。奏賜紫衣。署號長水疏主楞嚴大師。(十一)寶元元年。夏四月。預先說法辭眾。至望旦入滅。俗壽七十五也。踰月。痊塔於城南真如院。(十二)時有晉水法師源公。學華嚴宗於五臺。南還。聽楞嚴圓覺起信唯識等經論於長水。獨得璿師之奧。長水遂以法。傳於晉水焉。(十三)元祐元年。高麗國王子祐世僧統義天。航海來朝。請益於慧因源公之室。而為長水法孫。過真如。禮靈塔。請主客員外郎楊公傑題其額。并請朝散大夫紫金魚袋章衡撰塔亭記。(十四)高宗建炎中。金人發其塔。見師顏如生。端坐缸中。爪髮旋身。眾皆驚悸羅拜。掩之而去。(十五)餘如僧史等述。
起信論法相
因緣分(一)
八因緣 一令離苦得樂 二釋根本之義 三令根熟不退 四令根少修信 五示方便消障 六習止觀治過 七示念佛往生 八示利益勸修
立義分(二)
衍乘二相 一法。一心也
開二門 一心真如門 二心生滅門
二義。三大也
三種大 一體大 二相大 三用大
解釋分(三)
解釋三 一顯示正義 二對治邪執 三分別道相
△顯示正義(二) 一心法
二義門 一心真如門 二心生滅門
△真如門開五種真如 一離言中法界真如 二離言中絕相真如 三依言中如實不空真如 四依言如實空中法空真如 五依言如實空中我空真如
△生滅門開二義 一心。一識
二義 一覺義 二不覺義
△覺義有三 一本覺 二始覺 三究竟覺
始覺三位 一名字 二相似 三隨分
四覺 一本覺 二不覺 三始覺 四究竟覺
二覺 一差別 二平等
四相 一滅相 二異相 三住相 四生相
本覺有二 一隨染本覺 二性淨本覺
隨染本覺二相 一智淨相 二妙業相
性淨本覺有四大義 一如實空鏡 二因熏習鏡 三法出離鏡 四緣熏習鏡
△不覺義開十 初根本不覺 二業相 三見相 四境相 五智相 六續相 七執取 八計名 九起業 十苦相並名枝末不覺
覺與不覺二相 一同相 二異相
△生滅因緣成二 一黎耶因 二無明緣
眾生依轉三 一心 二意 三識
意有五名 一業識 二轉識 三現識 四智識 五相續識
二識依起 一業識依無明熏起 二事識依見愛增長
六染心 一執相應染 二不斷相應染 三分別智相應染 四現色不相應染 五能見心不相應染 六根本業不相應染
二礙亦名二障 染心。名煩惱礙 無明。名智礙
△生滅相二種 一粗 二細
粗細四句 一粗中粗 二粗中細 三細中粗 四細中細
六染依因緣二法 一因。不覺也 二緣。妄境也
△四法相熏起染淨法 一真如淨法 二無明染因 三業識妄心 四六塵妄境
熏起染法有三義 一境界熏妄心又二 一增長念熏 二增長取熏
二妄心熏無明又二 一業識熏 二事識熏
三無明熏真如又二 一根本無明熏 二所見見愛熏
熏起淨法有二義 一妄心熏真如又二 一事識熏 二意熏習
二真如熏無明又二 一自體相熏 二用熏習
體相熏令二益 一厭 二欣
欣厭須二法 一內因 二外緣
用熏二緣 一差別緣 二平等緣
差別又二 一近 二遠
近遠緣具二法 一增長行 二受道果
體用熏二分別 一未相應 二巳相應
佛身有二 一應身 二報身
又二身 一法身 二智身
△對治邪執我見有二 一人我見 二法我見
△分別道相發心有三 一信成就發心 二解行發心 三證發心
信成就發心又三 一直心 二深心 三悲心
方便有四 一行根本 二能止 三發起善根 四大願平等
菩薩示方便二 一為怯弱眾生速成正覺 二為懈慢眾生祇劫成道
菩薩三平等 一種性根等 二發心等 三所證等
發心相有三 一真心。無分別 二方便心。利眾生 三業識心。微細起滅
修行信心分(四)
一信根本 二信佛 三信法 四信僧
修五門行 一施 二戒 三忍 四進 五止觀
懺悔四障 一惡業 二魔鬼 三世務 四病苦
修真如三昧得十利益 一諸佛護念 二不怖魔鬼 三外道不惑 四遠離罪謗 五滅惡覺疑 六佛境增信 七生死不怯 八柔和無惱 九減損煩惱 十得定不驚
觀行相有四 一法相觀 二大悲觀 三大願觀 四精進觀
觀法相三 一觀過如夢 二觀現如電 三觀未如雲又四 一無常觀 二苦觀 三無我觀 四不淨觀
止觀對治二門 一止。治凡夫住著世間 二觀。治二乘不起大悲
勸修利益分(五)
修成三益 初聞時益 二思時益 三修時益
毀謗三報 初經劫受苦 二自害害他 三斷三寶種
起信論法相(終)
起信論釋教義中詮真妄生滅法相之圖
覽斯圖者。須熟讀論文。深研義理。意旨自得矣。且就生滅一門而觀。若背覺合塵。則翻淨而為染。若斷惑證真。則轉凡而成聖。又兼真如二門而觀。若依真起妄。則法性隨緣。即真如門成生滅門。若會緣入實。則無明體空。即生滅門成真如門。復加圓融統觀。染淨妄真。總不離法界藏心矣。如此流變三疊順逆觀之。或迷或悟。或佛或生。顧在當人用心何如耳。豈有一定法哉。發趣道相者。宜慎思之。
慈雲灌頂行者續法題
起信論疏記會閱序
如來稱性說經。即萬法以明一心。經巳妙矣。菩薩依經造論。從一心而啟萬法。論何深焉。欲證自性者。莫若□究乎百部之經。欲通經義者。莫若專持乎五分之論。其立理也。標一心之法。開二諦之門。列三大之義。轉二運之乘。其釋教也。真如則無言而言。□超於四句百非之外。藏心則不覺而覺。遍通於三乘六趣之中。言無言也。不空而空。五教之旨歸。莫過是矣。覺不覺也。無異而異。十界之殊致。豈有他哉。由是真妄交熏。習以成性。因緣互具。得以辦心。雖三細六麤。隨染緣之生起。心原不動。四位六離。依淨緣之還滅。性本凝然。性凝然處。豈礙發十善三心。若波騰於智海。心不動時。無妨破五執二見。如雲散於義天。苟非會相人實。烏能稱體起用。其行行也。不壞信三寶於自心。堅固修五行於法界。止觀二門。並運於一行三昧。事理二念。交徹於諸佛十身。其修果也。頃持秘藏。定紹佛種。縱虛空為口。萬象為舌。不能美順性之功。化道之德。如是立理。理巳至矣。如是釋教。教巳備矣。如是行行。行巳周矣。如是修果。果巳極矣。非大乘無以起其信。非起信無以大其乘。信不盡於此者。亦非究竟信也。大不遍於此者。亦非真正大也。前之因緣。因為此也。後之勸益。勸行此也。佛佛說者。說此法也。經經詮者。詮此義也。是知此論。為諸佛之指標。作群經之眼目。賢聖之道途。因果之龜鏡也。故我賢首大師。不以帝師稱尊。釋經為貴。一出譯場。再思茲論。遂以白毫之口。廣明絕相之文。金獅之辨。懸敘離言之義。豎約五種真如。創立始終頓圓之教相。橫依五重生法。分開小大性相之宗乘。能詮體判若彌天。所被機定如劫石。四釋以辨法寶。三覺以揀地位。在二門而示不二。即非異以明非一。法性統該乎佛性。智身不外乎色身。始覺有四相一念。本覺有隨染性淨。即淨恒染。雖不變而隨緣。即染恒淨。雖成事而體空。或迷真為似。或執似為真。那知法體無初。生死之妄染違於理也。則有終而無始。法體無盡。涅槃之真淨順於理也。則有始而無終。若起即止之觀。體真如於生滅。即觀之止。會生滅於真如。自然翻無量惱而成塵沙德。轉眾生心而成如來藏。不唯寂妄。亦且離真。真妄雙亡。唯一心在。此實蓮界分身。故能智辨若爾。疏既曠遠。獨逗利機。神非寂照。叵測淵源。圭山大師。為中下之根。更搜精要。直錄於論。石壁法師。因簡奧之註。採集部函。詳解其疏。長水大師。悟清淨本然之後。驗佛祖心口之餘。慶斯論疏。猶豫釋文。審句義之繁約。勘述作之利弊。詳者略其詳。自不煩於神思略者詳其略。則不昧於源流。細為折衷。命名筆削。然又疏記別行。未曾總帙。復齋先生。憫後進之難通。重請分會。不慧念前賢之心苦。敢逆雅懷。雖不仍而不竄。亦無損而無增。遂得論註同條。竊比管絃之合。疏記共貫。宛如水乳之和。以今之視昔。莫不從此法界流。一為無量。以昔之視今。莫不還歸此法界。無量為一。如是本末圓融。闔開不二。非夫悟入佛祖意也。孰能信受於此法乎。欲窮理者。宜盡心焉。
康熙庚申七月十九灌頂行者續法題於慈雲丈室
大乘起信論疏筆削記會閱卷第一
唐 西京太原沙門 法藏 述疏
終南草堂沙門 宗密 錄註
宋 秀州長水沙門 子璿 修記
清 錢塘慈雲沙門 續法 會編
順天府府丞 戴京曾 閱定
大乘起信論疏
《記》初。標論疏題目也。題是一部大綱。不得不預知悉。故須略解。題中五字。可對天台五重玄義。天台凡解經題。皆約五義。今言大者。體也。乘者。宗也。起信。用也。論者。教也。一論所詮。唯體宗用。五字合故。即是名也。大謂體者。此有總別。總以一心為體。論之主質。無出於斯。謂信所緣故。解所了故。行所趣故。證所入故。因所感故。果所顯故。故論初標以為法體。文云。摩訶衍者。一法。二義。所言法者。謂眾生心。是心即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依於此心。顯示摩訶衍義等。此是直目其法。名之為大。謂豎窮橫遍。無礙圓融。當體受名。不因待小。故涅槃云。不因小空。名為大空。涅槃亦爾。不因小相。名大涅槃。別者。約義所論。即有三種。謂體。相。用。即開前一心以為三義。即大涅槃三德。是也。如下文云。所言義者。則有三種。一者體大。謂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減故。二者相大。謂如來藏。具足無漏性功德故。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故大之一字。通於三也。乘謂宗者。即從因至果以取體故。乘者。就喻彰名。運載為義。如世舟車。可以運重致遠也。即喻菩薩。乘此大法。越生死野。度煩惱河。到菩提鄉。登涅槃岸。故下文云。一切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薩。皆乘此法。到如來地故。此中能乘。是始覺。所乘。是本覺。能所冥符。始本不二。名究竟覺。即是所至之處。一相一味。究竟平等。更無三異。於一體中。義分能所爾。亦名一乘。亦名無上乘也。起信謂用者。以此論中。能破疑執。生正信故。起。即顯發。信。謂忍樂。謂於前大乘一心三義境上。顯發忍樂之心。名為起信。故論云。為欲令眾生。除疑捨邪執。起大乘正信。佛種不斷故。此信起時。必內由本覺為因。外由師教為緣。因緣和合。內外相資。故能顯發。下論云。因緣具足者。所謂自有熏習之力。又為諸佛菩薩等慈悲願護故。能起厭苦之心。信有涅槃。修習善根等。然信之一法。為眾善之緣。萬行之始。解行修證。皆悉由之。證極之處。名得涅槃。苟非其信。焉辦斯事。故華嚴云。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法。斷除疑網出愛河。開示涅槃無上道。然此論中。不唯起信。亦兼解行。謂五分論文二三是解。四五是行。既含多義。普□輿情。欲令自淺之深。是故但標起信。論謂教者。教即聖人被下之言。教愚成智。教凡為聖故。論。議論也。即假立賓主。自問自答。循環研覈。究暢真宗。謂商議論量如上法義。教誡學徒也。然論有宗釋之異。此宗論也。以馬鳴大士。宗法華涅槃楞伽思益等百餘部實教大乘之所造故。真可謂義豐文約。無法不收。故下文云。如是此論。為欲總攝如來廣大深法無邊義故。應說此論。又云。如是摩訶衍。諸佛秘藏。我巳總說。又云。諸佛甚深廣大義。我今隨順總持說等。然此論文。是證真大士後得智中宗經所造。後人不思綆短。卻謂泉枯。往往謗之。言非圓實。下文勸信。非不殷勤。聞思修益。備彰功利。不信毀謗。受苦彌劫。豈不勉哉。如上五字。即法喻因果。解行理智。能化所化。能詮所詮。無不具足。括盡一論。以立此名也。疏者。□也。決也。謂□理法義旨趣。決擇文言章句。令悉通暢也。然上大等六字。約六釋分別。總成五對。一。能乘所乘對。謂人為能乘。大為所乘。所乘即大。能乘之大。大之乘故。持業。依士。依主。三釋兼通。二。能起所起對。謂大乘為能起。信為所起。即大乘之起信。依主釋。三。能信所信對。謂信為能信。大乘為所信。所信即大乘。大乘之能信。持業。依主二釋。四。所詮能詮對。謂大乘起信為所詮。論為能詮。五。能釋所釋對。謂疏為能釋。上五為所釋。二皆依主也。
筆削記
《記》次。出記家題目也。此文之作。本乎石壁。石壁慈甚。蔓於章句。凡伸一義。皆先問發。次舉疏答。後方委釋。雖不妄本母之體。而有太過與不及焉。講者用之。未至穩暢。今就其文。取要當者。筆而存之。其繁緩者。削以去之。仍加添改。取其得中。俾後學者。不虛勞神。智照無昧也。故曰筆則筆。削則削。因以筆削命題云爾。
西太原寺沙門法藏述疏
《記》後。詳疏記人名。先。疏主也。西太原寺者。即長安崇福寺也。以天下有五寺。俱名太原。為揀餘四。故言西也。東即揚州。南即荊南府。西即長安。北即太原。中即東都。俱稱太原者。以則天生于太原。此既皆彼捨宅所置。為敬生處。故以為名。沙門者。釋眾之通號。此云勤息。謂勤修戒定慧。息滅惑業苦。故受斯稱。法藏者。俗姓康氏。華嚴第三祖。敕謚賢首大師。德業恢隆。廣如傳錄。述者。明非造作也。如仲尼云。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明巳勞謙。故云述也。
草堂沙門宗密錄註
《記》次。錄主也。草堂。寺名。在終南山。宗密者。姓何氏。謚為定慧禪師。是乃學窮內外。道映古今。盛德大業。備所聞見。錄註者。先以論疏二本別行。致其學者。不能周覽。既成互闕。功進難前。今列疏文以就於論。既論下有疏。論上有科。文義昭然。章段備矣。學者披繹。得不荷其優賜乎。
長水沙門子璿修記
《記》後。記主也。長水。地名。子璿。諱也。修者。古記多種。未免有繁簡之失。故大師重為修定。名筆削記。令得其中也。
△將釋論疏。大分為二。初。總敘宗旨。二開章釋文初總敘宗旨。
《記》中印度境。有噳羅尾邇者。此方翻為馬鳴。於佛滅後六百年內。破邪見幢。樹正法寶。宗諸實教。造茲一論。名曰大乘起信。說有五分。大判為三。初因緣分。即序分也。明論發起。由八因緣。非同率爾。無利益故。後之一分。勸修利益。即流通也。勸於此論。生信思惟修習。得大利樂。流至後代。益眾生故。中間三分。即是正宗。謂立義一分。略標綱要。立一心法。列二種門。舉三大義。因果俱運。略為下文而張本故。解釋一分。由前略標。義理未暢。是宜廣釋。令義昭然。以生解故。信心一分。說四種信五種修行。令諸眾生。信根成熟。入不退故。此上三分。是前因緣所起。是後一分所勸。由是俱號正宗。巳知論文三分大節。應知能解疏文若何。以疏前有序為序分。開章巳下為正宗分。後文既無申述迴向。乃闕流通。既而三分不具。即分為二。初總敘宗旨。二開章釋文。今初總敘也。
《記》此即疏主所撰也。序有二義。序者。敘也。謂敘述一論之大意故。又訓緒也。即製疏入作之端緒故。今是初一義也。
△序中分二。初敘論大意。二造論因由 初敘論大意。(四)初敘一心法。二顯真如門。三明生滅門。四二門不二。
《記》所以列此四者。蓋敘一論之大意。莫越於斯。從始至末。攝無不盡。
△初敘一心法。
《記》初敘一心法者。立義文云。所言法者。謂眾生心。是心則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依於此心。顯示摩訶衍義。解釋文云。顯示正義者。依一心法。有二種門。乃至二門不相捨離等。故此敘之也。
夫真心寥廓。絕言象於筌罞。沖漠希夷。忘境智於能所。
《記》夫者。發語之詞也。如云。夫孝。德之本。教之所由生。又云。夫易。廣矣大矣。或句中句下。皆助語詞也。真心二字。正指法體。真。謂真實。揀非偽忘。心。謂靈鑒。要妙中實。凡言於心。然有其四。一者。梵語訖利馱耶。此云肉團心。即人之心藏也。其色赤。形如蓮華。上有七葉。色法所攝。二者。質多。此云集起。即第八阿賴耶識。以能集諸種子。起現行故。三者。緣慮心。此通八識心王。以各能緣慮自分境故。四者。乾栗馱。此云堅實心。謂如來藏。自性清淨不生不滅心也。今所明者。正是此爾。所言真者。揀餘心故。若稱實言之。但是一心。貫於真妄。以論標立為大乘法體。即總相心也。於一心中。方開二門。今雖云真。乃是以別顯總。此心若在初門。但名真如。若在後門。但名本覺。應知真心是總。真如是別。寥。謂空寂。廓。謂曠大。空即中無妄染。寂乃其性湛然。曠謂德用無邊。大則體周法界。故下文云。從本巳來。一切染法不相應故。此心之空義也。又經云。妙覺湛然。周遍法界。斯寂義也。又經云。覺性遍滿圓無際故。當知六根遍滿法界。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遍滿法界。斯曠義也。又下論云。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等。則大義也。既而清淨本然。周遍法界。湛然常住。妙德無邊。由是乃云真心寥廓。故華嚴疏云。寂寥虛曠。沖深包博。總該萬有。即是一心也。問。太虛空界。亦空寂。亦曠大。與心何異。答。太虛則以無為體。故云空。一向凝然。故云寂。闕其德用。曠義不成。為心所包。大義無準。豈同真心。彌滿清淨。中不容他。德用無邊。性起為相。沖虛妙粹。炳煥靈明。越彼太虛。方之海印耶。此上則顯心之德相也。絕言下。明心之離過。絕。謂斷絕於辭也。言。謂語言。即聞慧境。象。謂似像。屬於義也。即思慧境。故繫辭云。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筌。是捕魚之器。罞。即網兔之具。此二即言象喻也。今顯真心。不可思議。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故云絕也。謂心體離言。非可以言語取。心體離念。不可以識情求。口談詞喪。心緣慮亡。故下文云。從本巳來。離言說相。離心緣相。又云。非色非心。非智非識。非有非無。畢竟不可說相等。皆明心離過也。筌罞喻言象者。罞能網兔。喻言能取象。筌能捕魚。喻象能取意。今法喻雙舉者。為成文故。然筌罞之語。是周易略例正文。故彼文云。言生於象。故可尋言以觀象。象生於意。故可尋象以觀意。意以象盡。象以言著。故得意忘象。得象忘言。猶罞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罞。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然則言者。象之罞也。象者。意之筌也。存言者。非得象。存象者。非得意。象生於意。而存象焉。則所存者。乃非其象也。言生於象。而存言焉。則所存者。乃非其言也。然易中舉此。明尋言得象。尋象得意。得意須忘象。得象須忘言。苟不能忘。皆非得旨。此乃約人以明。勸人捨筌。今文但約本性。直就法體。說離言象。非約勸修。雖借彼文。不同彼意。沖漠下。別約橫豎以顯心之德相。沖。謂深也。此明心之體性。豎窮三際而洞然無底。故經云。甚深法性。諸佛行處。又云。幽邃深遠等。漠。謂沙漠。此顯心之德相。橫遍十方而曠然無邊。故經云。覺遍十方界。本性圓滿故。此乃窮三際而三際不遷。遍十方而十方無外。又沖。謂剛柔得所。漠。謂名目難及。以此心性。雖體離相而隨緣成事。雖隨緣起而本性不變。此隨緣不變之體。不可以智知識識名言名目。故云沖漠也。經云。不染而染。難可了知。染而不染。難可了知。希。謂無聲。夷。謂無色。老子云。聽之不聞曰希。視之不見曰夷。此乃重顯深廣之相。深故聽之不聞。廣故視之不見。謂此心體。唯證相應。非是見聞之所及故。忘境等者。此亦顯心離過。忘。謂於法不記。斯亦絕無之義。境。謂所證之理。智。謂能證之心。凡言境智能所者。蓋約反迷從悟。對染說淨。皆屬生滅。今此顯示非染淨之一心。絕迷悟之極致。尚不可立真妄之名。豈存乎能所境智。故楞伽云。無有佛涅槃。亦無涅槃佛。遠離覺所覺。又圓覺云。覺所覺者。不離塵故。以一心之體。絕凡聖。亡因果。離性離相。不有不無。焉可更言境智能所。故云忘也。楞嚴云。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無所得。斯之謂歟。
△二顯真如門。
《記》前門但約絕待。亡詮旨。離性相。故云寥廓沖漠等。今門約對生滅。顯不生滅。待妄立真。故云真如門即下立義文云。是心真如相。即示摩訶衍體故。解釋文云。心真如者。即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所謂心性不生不滅乃至云。以離念境界。唯證相應故。今疏敘彼也。
非生非滅。四相之所不遷。無去無來。三際莫之能易。
《記》非。無也。不也。然生滅與不生滅。須約三性分別。且約三性自相說者。謂遍計妄法。一向生滅。圓成實性。一向不生滅。依他假法。相同遍計。似生似滅。性是圓成。不生不滅。若稱實言之。則三性皆無生滅。雖然。且無義不同。何則。謂遍計。即無法可生。無法可滅。如繩上蛇。依他。乃即生無生。即滅無滅。如麻上繩圓成。即中無前二生滅之法。如麻上無繩無蛇。唯識頌云。初即相無性。次無自然性。後由遠離前。所執我法性。圓成實性。即是真如。故云非生滅也。然此□明圓成。當體不生不滅。亦不和會泯於生滅之法。故圓覺云。如來寂滅性。未曾有始終。故下文云。所謂心性不生不滅。又云。非前際生。非後際滅。畢竟恒常等。此即顯真心不變也。四相等者。四相有三種。一。微細四相。謂一剎那有九百生滅。但是有為。皆為所遷。即生住異滅也。二。果報四相。即生老病死。涅槃經中。名為四山。如彼經云。有四大山。從四方來。欲害人民。當有何計而能免彼。波斯匿言。設有此來。無逃避處。唯當專念持戒布施。佛讚善哉。我說四山。即是眾生生老病死。常來逼切人等。三。一期四相。謂始從迷真。終至造業。八相生滅。通束為四。謂生相有一。住相有四。異相有二。滅相有一。若反迷斷時。始從初信止滅相。終至十地斷生相。如下具明。今言不遷者。即微細四相。兼於餘二。以四相□遷有為之法。心是無為。非所作性。故不能遷。文中略舉初後以攝中間。故云非生滅也。無去來者。謂此真心。不向前際去。不從後際來。亦不現在住。現在住者。即是諸有為法。故唯識云。住表此法蹔有用。今不同彼。故云無也。三際等者。際。時限也。莫。無也。易。謂變改。三際雖是能易之法。但能遷變有為。令其改易。心非有為。故不能易。淨名云。但以文字數。故說有三世。非謂菩提。有去來今。
△三明生滅門。
《記》敘生滅者。即下立義文云。是心生滅因緣相。能示摩訶衍自體相用故。解釋文云。心生滅者。依如來藏。有生滅心。所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乃至此非心識分別能知。以真如自在用義故。今敘之也。
但以無住為性。隨派分岐。逐迷悟而升沉。任因緣而起滅。
《記》文中初句標生滅所以。餘句釋生滅之相。但者。語詞也。以。由也。此性雖寂寥虛曠。沖深包博。非生非滅。不垢不淨。然不住此一向寂滅非染淨中。而隨彼能熏。成一切法。隨染。即九相生滅。隨淨。即三乘聖道。皆由真如以無住為其種性。亦由性是無住。故能然也。淨名云。從無住本。立一切法。楞嚴云。本此無住。以立世界及諸眾生。非同他宗明真如體。一向堅密。猶如玉石。不受熏習。不能隨緣。但說賴耶為染淨本。受熏持種也。隨派句。喻明也。水分流。謂之派。路分徑。謂之岐。今取岐派。共為一喻。謂如一源之水。隨何岐路。分流成派。真心亦爾。隨何因緣。作凡聖等。如下即明。逐迷下。正辨生滅之相。逐。隨也。任。從也。迷則背覺合塵。悟則背塵合覺。然其迷悟。各具因緣。迷中以無明為因。境界為緣。悟中以本覺內熏為因。師教外熏為緣。若隨從迷中因緣。即沉於生死。則一切有漏染法起。一切無漏淨法滅。若隨從悟中因緣。即升於覺路。則一切無漏淨法起。一切有漏染法滅。如下文說。無明為因生三細。境界為緣生六麤。即沉淪五道。是為逐迷也。本覺內熏為因。師教外熏為緣。發解起行。即超升佛果。是為從悟也。迷之與悟。皆是性為。迷悟雖殊。不思議一。故經云。無始時來性。一切法依止。由此有諸趣。及證涅槃果。華嚴經中性起法門。即斯義也。又涅槃云。佛性隨流成眾味等。楞嚴云。譬如虛空。體非群相。而不拒彼諸相發揮。日照則明。雲屯則暗等。皆顯真如不住自性。隨緣成法也。
△四二門不二。
《記》上說真如生滅。其義迢然。雖行相不同。然理歸一揆。二而不二。故有此門。即下解釋文云。復次顯示從生滅門即入真如門。所謂推求五陰色之與心。六塵境界。畢竟無念。乃至若能觀察知心無念。即得隨順入真如門。今此敘之也。
△科中分三。初法。二喻。三結 初法。(二)先正明不二。次釋成無礙 先正明不二。
雖復繁興鼓躍。未始動於心源。靜謐虛凝。未嘗乖於業果。
《記》文中四句。前二句明生滅不礙真如。後二句明真如不礙生滅。既互不相礙。即不二之義也。今初。明生滅不礙真如。雖復者。詞含縱奪。貫下二句。繁。多。興。起。鼓。動。躍。跳也。繁則染淨多途。興則新新生起。鼓則體非常住。躍則相不久停。以染淨因緣。繁多興起。鼓動跳躍。念念生滅。未曾蹔住。雖不蹔住。而其體不變。不變之性。即是心源。心源即未嘗有動。故下文云。覺心初起。心無初相。圓覺云。覺者如虛空。平等不動轉。又下文云。雖念因緣善惡果報。而亦即念性不可得。故云未始等。靜謐下。二。明真如不礙生滅。謐。亦靜也。靜中之靜。故名為謐。靜則相非生滅。謐則體絕有無。虛乃無礙圓通。凝則寂而常照。又無惑之喧煩曰靜。無業之遷流曰謐。離色之質礙曰虛。非心之生滅曰凝。雖真體若是。而用常隨緣。隨緣之用。為業為果。善惡樂苦。形影不差。故云未嘗乖等。嘗。曾也。乖。違也。業因果報。皆通善惡漏與無漏。即不動真際而建立諸法。故淨名云。無我無造無受者。所作之業亦不忘。下文云。雖念諸法自性不生。而復即念善惡苦樂等報不失不壞。
△次釋成無礙。
故使不變性而緣起。染淨恒殊。不捨緣而即真。凡聖致一。
《記》故下。先。釋真如不礙生滅。故使者。因前起後之詞。亦通下二句。故者。所以義。使。令也。由前真如不礙生滅。所以令其不變之真體。任運隨緣。起成染淨。染淨二字。無法不攝。從來不同。非適今也。故云恒殊。然此染淨。全性所起。故下文云。譬如種種瓦器。皆同微塵性相。如是無漏無明。皆同真如性相。不捨下。二。釋生滅不礙真如。由無礙故。所以令其不捨差別妄緣。即是一真如性。妄緣差別。凡聖收盡。凡聖相異。而體是一。一體之內。本無凡聖。故云致一。致。理。趣。遂也。故下文云。一切凡夫聲聞緣覺菩薩諸佛。非前際生。非後際滅。畢竟恒常等。圓覺云。於實相中。實無菩薩及諸眾生。又云。眾生國土。同一法性。
△二喻。
其猶波無異濕之動。故即水以辨於波。水無異動之濕。故即波以明於水。
《記》此中前喻真如不礙生滅。其者。指法之詞。猶。如也。波動。喻生滅染淨不同。水濕。喻真如一體無異。波以動為相。水以濕為性。初句。反顯。以喻生滅門中。無有異真如之染淨也。故云波無等。故即下。順喻。由不異故。遂能即於一心而辨生滅。故云即水等。即喻前文不變性而緣起。染淨恒殊也。水無下。二喻生滅不礙真如。初句。反顯。以喻真如門中。無有異染淨之一心也。故云水無等。次句。順喻。由不異故。遂能即彼生滅而顯真如。故云即波等。此喻前文不捨緣而即真。凡聖致一也。
△三結。
是以動靜交徹。真俗雙融。生死涅槃。夷齊同貫。
《記》是以二字。結指之詞。動靜等三對。說有通別。通則不出真如生滅兩義。謂動俗生死。即生滅。餘皆真如。別則動靜約喻。真俗約諦。生死涅槃約染淨。此諸二法。本不相是。法相迢然。今以一性通之。令動靜無別。真俗不殊。染淨同體一無所異。良以性起為相。境智歷然。相得性融。身心廓爾。故下文云。如大海水。因風波動。風相水相。不相捨離。又經云。二諦並非雙。恒乖未曾各。又大集云。生死涅槃。二界平等。即是佛界。此中交徹雙融夷齊一貫等。正顯前二法不二之語。徹。通。融。和。夷。平。齊。等。貫。通也。對文可見。然上四門。旨趣微妙。初則標本以彰末。使萬有星羅於義天。後則攝末以歸本。俾群象泯同於性海。乍舒乍卷。或存或亡。法乃同時。義無前後。由是阿鼻依正。全處極聖之自心。毗盧身土。不逾下凡之一念。圓實之旨。在此顯焉。問。初敘一心。後辨二門不二。亦即一心。初後何別。答。初之一心。心當能起。後之一心。心當所歸。雖前後體同。且始終義異。以本是一心。離名絕相。由其迷悟。萬法隨生。生法本空。一切唯識。識如幻夢。但是一心。由是論依法說。疏約論明。次第四門。故無所越。一論之旨。其在茲焉。
△二明造因由。(二)初反顯。二正明 初反顯。
但以如來在世。根熟易調。一稟尊言。無不懸契。
《記》反顯者。欲顯菩薩造論。先明不假論時。如來在世。即時勝緣勝。根熟易調。即根勝行勝。謂牟尼釋尊。成道巳來。未涅槃時。法化流行。聖賢輔贊。人根成熟。性行調柔。非一佛所。種諸善根。於無量劫。久植德本。一稟下。明根行勝相。不須再聞。故言一。承順聖旨。故云稟。尊言者。八音四辨。金口親宣故。聞而獲益。逮無生忍。故云懸契。又懸者。遠也。不必親從金口。但展轉傳聞。如身子聞馬勝因緣。目連承舍利轉教。此之根性。尚不藉結集之經。豈假菩薩造論。故下論云。若如來在世。眾生利根。能說之人。色心業勝。圓音一演。異類等解。則不須論。
△二正明。(二)初序謬述迷。二興悲造論 初序謬述迷。(二)初總敘。二別顯 初總敘。
大師沒後。異執紛綸。或趣邪途。或奔小徑。
《記》大師者。德業高勝。可軌可範。即十號中天人師一號也。緣終息化。佛日韜光。故云沒後。即時緣俱劣也。爾時則昏衢失照。世皆闇冥。正法陵遲。故名為劣。異執下。明根行俱劣。顛倒計著。名為異執。亂於正理。故曰紛綸。紛亂綸理也。此有三類執計不同。故名為異。一。凡夫依於鈍惑。執五蘊色心。計為常樂我淨。二。外道依於分別。於五蘊上。計其有我。或即蘊離蘊。著斷著常。起六十二見等。三。小乘雖破我執而起法見。不知真常而計無常等。四。隨自見解。各立巳宗。分為二十餘部。互相是非。此即俱名異執。或趣下。明其劣相。或者。不定之詞。此等根性既劣。或隨利鈍使成凡外。或聞權淺教為小乘也。凡夫外道。非佛正法。故名邪途。宗習歸向。名之為趣。小徑者。巳離我執。不名為邪。未得法空。不名大道。趣理偏僻。猒心勤勞。切募化城。不求寶所。唯貪自利。豈能運他。既匪大途。故云小徑。
△二別顯。(二)初迷理。二迷教 初迷理。
遂使宅中寶藏。匿濟乏於孤窮。衣內明珠。弗解貧於傭作。
《記》遂使者。躡前起後之詞。由前根緣既劣。異執仍繁。遂令迷本真心。逐妄流轉。功德法寶。本有而無用。圓解神珠。垢覆而不現。孤窮生死之路。傭賃涅槃之門。動經塵劫。飄然浪跡。三德秘藏。莫之能入也。此中二喻。各出一經。一。貧家寶藏喻。即如來藏經九喻中之第五也。彼文云。譬如貧家。有珍寶藏。寶不能言。我在此中。既不自知。又無語者。不能開發此珍寶藏。一切眾生。亦復如是。如來知見大法寶藏。在其身內。不聞不知。耽惑五欲。輪轉生死。受苦無量等。匿。隱。濟。救。乏。闕也。少而無父曰孤。無財之極曰窮。合法可知。二。衣內明珠喻。即法華五百弟子受記之文。廣說如彼。賃力曰傭。給使曰作。餘文可解。
△二迷教。
加以大乘深旨。沉貝葉而不尋。群有盲徒。馳異路而莫反。
《記》加下。初。明大教綱頹。言如來滅度之後。雖不親承金口。然有結集教文。可以尋言見象。尋象得意。眾生根性雖劣。多起異見。苟能聞於大法。自然改正。今又不能尋繹。廢置敷宣。圓理既而蔑聞。邪見於焉離革。聖人既滅。根行仍微。圓實之教。抑又不行。故云加以。教非小道。運至無上。故曰大乘。終極圓實。揀異權淺。故名深旨。貝葉者。即多羅樹葉也。猶此方竹帛簡牘之類。載能詮文。可以披取。見所詮理。如說而行。反迷歸悟。今隱廢不行。故云沉也。群有下。二。明迷者難改。群有者。即前凡夫外道小乘類各眾多。故云群有。無正法眼。不見佛性。故曰盲徒。馳。謂奔趣。異路。即邪途小徑也。既不能就之於有道。正之以圓乘。迷謬日深。習以成性。服藥不瞑眩。厥疾何瘳。還復無因。故云莫反。
△二興悲造論。(三)初悲歎人法。二述造論意。三正造諸論 初悲歎人法。
爰有大士。厥號馬鳴。慨此頹綱。悼斯淪溺。
《記》初二句。能歎。爰。曰也。謂如來滅度。巳六百年。人根雖劣。正法尚存。聖人示生。興我真教。故云爰有。大士。謂馬鳴論主本成正覺。號大光明。跡居八地。為法身菩薩。發大心。信大法。解大義。修大行。證大道。趣大果。非其小流。故云大士也。馬鳴者。謂此菩薩。生時及說法時。感眾馬悲鳴。故受斯稱。如下廣釋。慨此下二句。所歎初句。歎教。無聲之歎曰慨。頹綱者。喻也。圓實之教。尋繹既罕。沉廢不行。如大綱既頹。網目何整。人天魚無其澇漉。佛彼岸何由得到。游泳苦海。無能出期。道之不行。職由斯也。悼斯句。傷迷。悼。傷。淪。沉。溺。沒也。大士見教網綱沉頹而不舉。知彼迷途沒溺而不升。歎之傷之。寧不思救。故經云。我以佛眼觀。見六道眾生。貧窮無福慧。入生死險道。相續苦不斷。乃至不求大勢佛。及以斷苦法。為是眾生故。而起大悲心等。
△二述造論意。
將欲啟深經之妙旨。再曜昏衢。斥邪見之顛眸。令歸正趣。使還源可即。反本非遙。
《記》文中六句。初二句。明教顯理。將者。當也。且也。欲。謂希願。啟。謂開發。了義大乘。名為深經。終實圓理。故曰妙旨。佛親說時。利根者得入。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滅度之後。昏鈍性障諸阿顛迦。其猶昏衢。昏衢之體。是謂二障。大士思欲發揮圓實旨趣。令彼迷者。去無明闇。佛昔曾破。今更重明。故云再曜。次二句。破邪歸正。斥。謂指破。心行理外。總名邪見。非但不信因果而巳。此乃凡夫外道二乘。俱名為邪。故迦葉言。我等自此巳前。皆名邪見人也。顛。頂也。以頭向下。故名顛倒。或顛者。病也。眸。即目瞳。此舉喻也。如人眼之有病。妄見空華毛輪二月等。又顛。即心狂。由心狂故。目□諸物。皆悉不正。謂非親見親等。彼邪見者。亦復如是。於性空處。見生死涅槃。於妙明中。成分別見妄。正趣者。真菩提路也。往而卻還曰歸。眾生迷見。不依正道。旁行五趣。縱出三界。亦落無為坑中。今欲令彼不循異轍。還向直道。無諸委曲也。後二句。結成頓益。初喻。次法。水初出可以濫觴曰源。即者。人也。如人□洄。窮其水本。名為還源。以喻行者。反生死流。歸於本際也。得本際者。名覺心源。故下文云。覺心源者。名究竟覺。若準他宗說。三無數劫。修習廣大行願。方成正覺如挹流討源也。今言可即非遙者。謂只於生滅之處。示彼因緣無性。四相本自不生處。即真實。如下論云。四相本來平等。唯一覺故。又云。一切法悉皆真故。皆同如故。圓覺云。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又南嶽云。道源不遠。性海非遙。肇公亦云。道遠乎哉。觸事而真。聖遠乎哉。體之即神。斯皆可即非遙之義也。如示萬派之水。即是本源之水。無二別也。如是。則一念契真。即名為佛。豈待多劫而遠求耶。頓益之義。昭然可見。
△三正造諸論。(二)初廣論。二略論 初廣論。
造廣論於當時。遐益群品。
《記》廣論者。謂甘蔗論。釋中本楞伽經。義味豐美。故立斯稱。又造一心遍滿論。融俗歸真論。真如三昧論等。一百餘部。如來滅度。方六百載。人根稍利。堪受廣說。故云當時。遐。遠。群。眾。品。類也。即普該眾類。遠及未來。凡是當機。皆獲斯利。故云遐益群品。
△二略論。(三)初出所以。二正造論。三彰功益 初出所以。
既文多義邈。非淺識所闚。
《記》既者。巳也。即印前之詞。文多。諸甘蔗論六百卷。或云一百卷。此方無本。難定是非。邈。遠也。文句既多。義又深遠。後代雖有圓頓根性。心力劣者。於此文義廣博之論。不能備覽。非謂一向權小之機。名為淺識。以此略論。正為大乘頓根。令悟入故。故下文云。自有眾生。復以廣論文多為煩。心樂總持。少文而攝多義。能取解者。又云。為欲解釋如來根本之義。令諸眾生。正解不謬故。為令善根成熟眾生。於摩訶衍法。堪任不退信故等。斯則正為大乘信解位人而作因緣。反知於此廣中。但無心力。名為淺識。
△二正造論。
悲末葉之迷倫。又造斯論。
《記》悲。謂菩薩造論之心。菩薩發心。體有三種。謂大悲。大智。大願。悲則度生。智則求證。願則總攝。今為拔眾生苦與究竟樂而造斯論。故須悲也。下論云。所謂為令眾生離一切苦得究竟樂。非求世間名利恭敬故。末葉。約時。迷倫。約類。以佛滅後二千五百年去。解脫。智慧。多聞。禪定。俱不牢固。但隨迷見。唯起諍論。如斯類也。誠堪愍之故造此論。令其悟入。葉。世也。倫。類也。
△三彰功益。
可謂義豐文約。解行俱兼。中下之流。因茲悟入者矣。
《記》文有二。初。略能含廣。可謂者。印歎之詞。論唯一軸。二十四紙。故云文約。約略也。所詮之法。義備河沙。故云義豐。豐。多也。斯則攝盡十方三世諸佛法藏。故下文云。諸佛甚深廣大義。我今隨順總持說。又云。如是摩訶衍諸佛秘藏。我巳總說。解行等者。解。即立義解釋二分所詮。令生解故。行。即修行信心及勸修利益所詮。令起行故。又云。於真如法中。深解現前。所修離相。又云。知心妄動。無前境界。修遠離法等。俱即是兼。義意無別。解行兩足。故曰俱兼。亦可俱則具於解行。兼則解中有行。行中有解。目足更資。方到清涼池爾。中下。二。巧被根緣。謂中根巳下之類。皆由此論開示而得悟入佛之知見。若約位說。悟當信解。入當行證。若依天台。兼於開示。總對圓教四十位人。即住行向地。如次以配開示悟入也。今以深該淺。故云悟入。然此中下之言。非謂對大指小。名為中下。以大乘圓頓之根。自有上中下別。今是圓根之中下也。如圓覺經三根之義。正同於此。今言中下悟入。以讓上根。廣論被故。
△二開章釋文。(二)初懸敘義門。二隨文註解 初懸敘義門。(二)先略標。次詳釋 先略標。
將解此論。文分二章。初。懸敘義門。二。隨文註解。義門有六。一。辨教起因緣。二。約諸藏所攝。三。顯教義分齊。四。明教所被機。五。論能詮教體。六。示所詮宗趣。
《記》懸敘六門。蓋有綸緒。何者。夫聖人所作。必不徒然。茲論發興。有何所以。故受之以教起因緣也。名教既興。巳知由漸。釋氏之學。三藏統收。約法約人。如何攝屬。故受之以諸藏所攝也。論藏通乎大小。菩薩有其權實。不以義求。罔知旨趣。此論詮法。分齊至何。故受之以教義分齊也。教所詮義。以知至極。未委何等機宜。於此悟入。故受之以教所被機也。所詮所被。既巳昭然。未審能詮。以何為體。故受之以能詮教體也。教體既明。教下所詮。宗於何事。宗之畢竟。趣向於何。故受之以所詮宗趣也。凡是教興。悉須具此。故今懸敘。止斯六門。謂論所因故。論所攝故。論所詮故。論所被故。論所依故。論宗歸故。然原本疏中開章。具列十門。前六同此。但於此後。更列四門。謂釋論題目。造論時代。翻譯年月。隨文解釋。如次至十也。今錄本疏中。不依彼列者。以是懸敘義門。不欲雜於別解文義。故將後四。合在隨文註解之中。由是懸敘。但有六段。
△次詳釋。(六)初起因。二藏攝。三教義。四被機。五能詮。六宗趣 初起因。(二)初總標。次別釋 初總標。
初辨教起因緣者。有十徵釋。以顯十因。
《記》十徵釋者。十段之中。皆初一句是徵。餘皆釋也。顯十因者。謂有十翻。先問後答。以顯造論十種緣起也。
△次別釋。(十)初智辯。二法化。三巧示。四顯明。五依本。六藉力。七為義。八因緣。九由起。十機益 初智辯。
一。依何智。謂依論主洞契心源之智。隨機巧妙之辯。
《記》一句。徵也。依何智者。起論之體。莫先於智。無智不能起論。故佛法中。智為根本也。斯則因明論。六因之中智生因也。以有智故有義。有義故立言。故此十中。先責其智。謂依下。釋也。然菩薩之智。有權。有實。實智詣理。虛通往來。符會真體。名洞契心源。心源。即無相真理也。契此理故。名無生忍。即根本智也。權智幹事。建立佛法。成就眾生。隨其根性。授與法藥。令得服行。名隨機巧妙之辯。謂順其根欲上中下品。故曰隨機。言無疏拙。曲成萬物而不遺。故名之為巧。巧無巧相。不可以言議思度。故名妙也。此智騰之於口。故名為辯。此辯有四有七。四謂四無礙辯。即法。義。詞。樂說也。亦名四無礙智。但在心在口用處不同。故得智辯之名。其體一也。七辯者。一。捷辯。卒答不思。須即言故。二。無斷辯。相續連環而無竭故。三。迅辯。明於理事。心無癡闇。言音迅疾。如懸河故。四。隨應辯。應於時機。無差異故。五。無疏謬辯。所說契理。無差失故。六。豐義味辯。名數理事。皆無量故。七。一切世間最上妙辯。此辯有五德。一。甚深如雷。二。清徹遠聞。三。其聲哀雅。如迦陵頻伽。四。能令眾生。入心愛敬。五。若有聞者。歡喜無厭具此五者。名最上也。此上四七之辯。皆因本智證理而後得故。名後得智。巧妙之相。在三四兩門。然聖智圓通。必須理事雙照。隨闕一種。則非圓智。今論主跡居八地。正證無生。入真如門。即根本實智。照生滅門。隨彼事量。一一觀察。知機設化。應根巧說。即後得權智。權實二智。隨用雖殊。然體無二。依此一體圓智而建立論文。故十地論。稱歎說者。有三辯才智。謂真實智。體性智。果智。前二即根本後得。後一即後得之用。謂依體性。起巧妙說。故言果也。今此所明。通前三智也。
△二法化。
二。示何法。謂一心。二門。三大。四信。五行等法。
《記》示何法者。巳知論主所依。非是下凡有漏之識。但依二智無漏建立。凡所有言。盡合真理。契會時機。必無過矣。如其所示。是何法門。令彼信解修斷入證耶。故此徵之。謂一心下。釋也。然大乘法體。是眾生諸佛無二真源。不分染淨真妄差別。而能具攝一切諸法。寂焉不動。靈鑒無昧。故名一心。而此心體。非真非妄。能真能妄。故開二門。門者無壅。虛通往來。出入自在。開闔無妨之謂也。依心無相。立真如門。依心具法。立生滅門。二門互通。開闔自在。俱以一心為源。故云心真如心生滅也。三大者。即二門下所示之義。謂真如門。唯示體大。生滅門。具示三大。故下論云。是心真如相。即示摩訶衍體故。是心生滅因緣相。能示摩訶衍自體相用故。四信者。謂信真如及三寶也。信心是一。信境有四。故成四信。故下論云。一者。信根本。所謂樂念真如法故。乃至佛法僧。常念親近修習如實行故。五行。謂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止觀之法。成就前來四種信心。令成根不退。入正道故。如下廣明。所言等者。法相至多。今疏從一至五增數略列。不及多云。故言等也。若具言之。即二覺。四位。四相。四鏡。三細。六麤等。不能廣引。然疏列雖少。無法不該。以生滅一門。具明世出世間一切法故。此等皆是所示之法。雖通云示。然示義有別。謂於上諸法。示令信解行斷證等。配文可見。由是疏中通云示也。
△三巧示。
三。云何示。謂以巧便。開一味大乘。作法義二種。分一心法。復作二門。析一義理。復為三大。由此善巧而得開示。
《記》云何示者。上之所列。但是所示之法。未知作何方便而顯示之。巧。謂權巧。便。謂方便。此屬論主能示之智。一味大乘。即一心真理。不分染淨因果凡聖空有等異。故云一味。揀對二乘。故名大乘。此之法體。以智冥符。離諸分別。乃云一味。若依言說示。即開為二。謂法。義也。故論云。摩訶衍者。總說有二種。一者法。二者義。仍開法為二門。演義為三大。故論云。依一心法。有二種門。一者心真如門。二者心生滅門。又云。所言義者。則有體相用三種等。備如前引。由此下。結指善權。謂論主以一實智。證無分別一味真理。以方便力。為眾生故。善用巧便。而開一味成多法門。多無多相。不違一味。故名善巧。開即演一為多。示即顯令生解也。
△四顯明。
四。以何顯。謂妙音善字。譬喻宗因。能令義理明了顯現。
《記》以何顯者。意責前之善巧。乃是展彼義門。令一成多。今欲令此義理。皎然可見。由何方便而得顯明。以。由。顯。明也。音。即音聲。字。即文字。聲無聲相。字無字相。故云妙善。謂論主於權實無礙智上。流演聲名句文。是無漏善性所攝。不同凡夫屬於無記。故淨名云。夫說法者。無說無示。斯則唯為開導利益眾生。不依文字也。華嚴十地品中。喻空中風畫等。皆顯聲名句文。非有非無也。斯皆謂之妙音善字。譬。比也。喻。曉也。即以近事比類。令於深法得曉了故。無著云。喻者。見邊義。謂以所見邊。與未所見邊。和合正說。名之為喻。師子覺云。所見邊者。謂巳顯了分。未所見邊者。謂未顯了分。以顯了分。顯未顯了分。令義平等。所有正說。名為立喻。然有二種。一者同法。二者異法。同法者。若於是處。顯因同品。決定有性。謂若所作。見彼無常。譬如缾等。異法者。若於是處。說所立無。因遍非有。謂若是常。見非所作。如虛空等。然離十過。方為正喻。同喻五過。謂能立法不成。所立法不成。俱不成。無合。倒合。異喻五過。謂所立法不遣。能立法不遣。俱不遣。不離。倒離。宗。謂所成立法。因。即宗家因由所以。與前譬喻。皆為能立。故因明論云。由宗因喻多言。開示諸有問者未了義故。然宗者。有體。有依。依有能別所別。依體之上。共離九過。方為正宗。謂現量相違。比量相違。世間相違。自教相違。自語相違。能別不極成。所別不極成。俱不極成。相符極成。因有三相。謂遍是宗法性。同品定有性。異品遍無性。然因有二種。謂生因。了因。生因如種生芽。了因如燈照物。然此二因。各有三種。生因三者。一。言生因。二。智生因。三。義生因。了因三者。一。智了因。二。言了因。三。義了因。廣如彼疏。然此因支。離十四過。方為正因。謂兩俱不成。隨一不成。所依不成。猶豫不成。共不定。不共不定。同品一分轉異品遍轉。異品一分轉同品遍轉。俱品一分轉。決定相違。法自相相違。法差別相違。有法自相相違。有法差別相違。然此三支。共離三十三過。并諸闕減等。今非正意。不能具陳。然今論中。雖說宗因譬喻。不同因明三事合集。成於比量。但今文中。或單舉宗義。或雙舉宗因。或舉宗喻。或舉因喻。如下論云。一者法。二者義。此之法義。但是因明前陳後說。有法及法。如立量云。一心是有法。定具三大故為宗。因云以有真如生滅二相故。此但舉其宗因而不引喻。或云。真如是有法。定不可立不可遣故為宗。因云以一切法悉皆真故皆同如故。此亦但舉宗因也。餘皆例知。若以此論對五性宗。具足三支。應立量云。一真如性是有法。定能隨緣故為宗。因云是有為法平等所依故。同喻如虛空。能令下。結指。謂前妙音等為能顯。法義理趣為所顯。由前巧便。遂令義理明顯可見也。此上二段。即前洞契巧妙之相。上之巧便。即前智也。同記心輪。此之音顯。即前辯也。同佛正教神通輪矣。
△五依本。
五。依何本。謂依佛聖言。及正道理。定量為本。
《記》依何本者。此徵菩薩造論。必有所憑。若無依據。便同虛誕。佛聖言。即至教量。正道理。即比量。定量。即現量。至教者。謂一切智人。無所不鑒。具足五語。言必誠諦。依此立論。決定可信。無有虛妄。故取為本。聖言之語。通於三乘。餘人有所不知。由是揀之。故言佛也。次先標比量者。以論宗經故。比量者。謂藉眾相而觀於義。眾相者。謂因三相。由彼為因。於所比宗義。有正智生。了知有火。或無常等。今言正道理者。為簡一切邪謬因故。若因不正。宗義亦邪。由是故言正道理也。現量者。謂無分別。若有正智。於色等義。離名種等所有分別。現現別轉。故名現量。此有四類。一。五識身。二。五俱意。三。諸自證。四。一切定心。此上四種。皆現量也。今言定量者。以此四義。緣色等境。是決定故。亦可前正道理中。具含二量。謂比度生解及自證知。俱無謬妄。咸正道理。定量一句。總指三量。俱是決定。取此為本。可信從故。
△六藉力。
六。藉何力。謂歸命三寶。請加承力。
《記》藉何力者。此責論主依經造論。上欲契聖。下欲利凡。流至後代。破邪立正。俾世世不絕。燈燈無盡。為用自力。為假他威耶。歸三寶者。謂三寶吉祥。一切眾生最勝良田。有歸依者。能辦大事。生諸福智。能離生死。得涅槃樂。故佛滅度。凡諸弟子所有著述。皆歸三寶。示學有宗。不自專巳。離過失故。今乞威加。承力而作。必至後代。人無不信。然加有二種。一。顯加。謂現身說法。二。冥加。但闇增智慧。今通此二也。能歸所歸。如下廣釋。
△七為義。
七。為何義。謂助佛揚化。摧邪顯正。護持遺法。令久住世。報如來恩。
《記》為何義者。此責既假三寶威加。造立茲論。有何義意。切慕此耶。助揚化者。如。助謂贊輔。揚。謂發揮。化。謂教導。是則贊輔如來。發揮法門。教導群品。以十方諸佛。迭為師資。互相贊弼。令法道流行。眾生受化。今論主示居因位。師我牟尼。宗經造論。故云助化。摧邪顯正者。謂如來在日。邪見者佛自調伏。佛滅度後。苟有斯類。人無制止。今論主為摧彼邪徒。令邪教不興。立我正法。令生正見故。下論中顯示正義。對治邪執。是也。護持遺法者。謂佛所說法門。至滅度後。總名遺法。今造論發揚。令無墜地者。名為護持。展轉弘傳。燈燈不絕。以至來劫。名久住世。報如來恩者。佛留教法。意在傳弘。展轉度人。令至大果。若不傳演。逆佛本懷。是謂辜恩。苟能顯發妙門。光昭大教。眾生獲益。不絕大猷。斯則順合佛心。雅稱宗祖。名為報恩也。故智論云。假使頂戴經塵劫。身為床座遍三千。若不傳法利眾生。畢竟無能報恩者。若有傳持正法藏。宣揚教理度群生。修習一念契真如。此是真報如來者。然上五句。說有二意。一則各自別說。一句是一意。謂助佛揚化故。摧邪故。顯正故等。二則躡跡通論。從一至五。展轉相由。即助佛揚化者。為摧邪故。摧邪為顯正故。乃至報如來恩故。
△八因緣。
八。以何因緣。謂令眾生。離一切苦。得究竟樂。
《記》以何緣者。此責如上所為。本緣何事耶。令眾生者。三聚五性一切眾生也。離一切苦者。離三苦八苦分段變易二生死苦也。得究竟樂者。謂得無上菩提覺法樂。無上涅槃寂靜樂。一得永得。更無退者。揀異人天二乘。故云究竟。
△九由起。
九。由何起。謂由菩薩大悲。愍物迷謬。
《記》由何起者。此責菩薩造論之心。因何而起。大悲者。即同體無緣。揀非愛見。故云大也。愍。謂哀愍。即能悲之心。物。謂眾生。即所悲之境。凡夫戀生死。執常樂我淨。故云迷。二乘愛涅槃。著無常等四。非其正趣。認以為正。故名為謬。造論為彼。令反迷為悟。捨偏入圓也。
△十機益。
十。機何益。謂令生信。得聞思修慧。證入因滿。
《記》機何益者。既為眾生造論。其有被此化者。得何利益。謂令下。有四益。信。謂十信。聞思修慧。即三賢。證入。即十地。因滿。即究竟位。此則未信者令信。未解者令解。未行者令行。未證者令證。未涅槃者令得涅槃。始從凡夫。終至等覺。受斯化者。咸得利益。本疏則云六益。謂信。及三慧。證入。因滿。大同小異。開合兩通。然上十因。意義相續。若不料簡。寧免混然。今近取譬。令無所惑。如構大廈。先。要有解。次。列所造。三。明其相。四。能造器。五。有所憑準。六。旁藉陰功。七。上安所尊。八。下廕來裔。九。念情深厚。。十。各得所安。如上配合。顯然不同。由是十文。無相濫矣。又此十中。有因有緣。有通有別。通則因緣不分。謂此十段。總是造論因由緣起故。別則第九為因。第八為緣。前六則因緣所資。七十則因緣之果。又此十中。不出悲智。謂第一是智。第九是悲。二三四五六七。是智之相。八十二門。是悲之相也。然論文之中。自有八種因緣。與此有同有異。同則疏論兩文。不出悲智二種。異則論中但直述自己所懷。為法利物。疏則具敘論主化智巧便。妙權開示。承力護法。上報下化。問。論中何故不具敘耶。答。疏敘他意。故可具陳。論主述巳。但明所為。若同疏中。便成自伐。故不具敘。
△二藏攝。二初標門。二釋義 初標門。
二。約諸藏所攝者。
《記》三二不一。故云諸。皆能含攝。故名藏。謂明此論。於三二中。攝屬何藏。
△二釋義。
三藏之中。對法藏攝。二藏之中。菩薩藏攝。
《記》三藏者。經。律。論也。此約所詮戒定慧學增勝而立。謂詮定增勝。名為經藏。詮戒增勝。名為律藏。詮慧增勝。名謂論藏。言增勝者。以一一藏。通餘二故。第一經藏者。梵云欲底修多羅。或云修妒路。素呾纜。此云契經。契。謂契當所詮法義。契合所化機心。經。謂貫穿所說義理。令無散失。攝持所化物機。使無顛墜。故佛地論云。貫穿攝持所應說義。及所被機。故契經即藏。持業釋也。第二律藏者。梵語毗奈耶。或云毗尼。或云毗那耶。義翻為律。以明持犯法則軌度。有如此方條法之制。取此類也。律。法也。古翻為調伏。謂調鍊三業。制伏過非。調鍊則通於止作。制伏則唯明止惡。或翻為滅。謂身語意惡。焚燒行人。義同火然。戒能止滅故。或云清涼。以能息惡炎熾相故。此則俱就所詮之行彰名。調伏之藏等。依主釋也。第三論藏者。梵語阿毗達磨。此云對法。法則所對之境。謂無為涅槃。及四真諦。對即能對之心。謂理量二智。此二對彼。妙盡理源。揀擇法相。分明指掌。如對目前。名為對法。即對法之藏。依主釋也。此論屬彼。定非經律。故云對法藏攝。問。瑜伽論說。謂諸一切了義經典。循環研覈摩呾哩迦。據此。則對法藏攝。亦是佛說。此論既是佛滅度後。菩薩所造。何得亦入對法藏耶。答。佛所說法。有其三種。一。佛自說。二。加他說。三。懸記說。今則後說也。故摩耶經云。佛記馬鳴。然正法炬。滅邪見幢。善說法要。既蒙懸記。即同佛言。故得此攝。問。若言懸記。故得入論藏者。豈佛滅後。一切造論菩薩。盡是懸記耶。由斯難故。今助一解。以佛所說。雖有論議。並屬經藏。以十二部。俱名經故。菩薩造者。但名為論。或宗彼經。或隨解釋。故此所攝。亦不相違。二藏者。此則約人所立也。謂於三藏之中。詮示大乘理行果故。名菩薩藏。詮示小乘理行果故。名聲聞藏。故莊嚴論。及攝大乘說。由上下乘差別。故有聲聞及菩薩藏。然約人說。人有三乘。合分三藏。以緣覺人。多不藉教。出無佛世。或出佛世。即攝屬聲聞。以四法之中。理果同故。由是但立二種藏也。若據教行有別。亦可開為三藏。故普超三昧經。及入大乘論說。以約別義。開為三藏。今依莊嚴等論。約於同義。合為二藏。開之與合。各隨一意耳。然三藏之中。各具二藏。二藏之內。各有三藏。但約人約法。分此二三。廣如圓覺疏所辨。菩薩藏攝者。以是大乘。非詮小故。故此所攝。
△三教義。(二)初總標。二別列 初總標。
三。顯教義分齊者。有二。
《記》教是能詮。義即所詮。以所詮義。顯能詮教。即知此教分齊所至也。
△二別列。(二)初教。二法 初教。二先開章。次釋義。先開章。
一。約教詮法通局顯分齊。謂以義分教。教類有五。
《記》詮法通局者。通則大乘終頓圓。以被機廣故。詮義深故。局即小乘及大乘始教。以詮法淺故。被機狹故。又深必該淺。故云通。淺不至深。故云局。又一經能含多教。故云通。一經唯詮一教。故云局。以義分教者。由諸家多約時分教。有所未允。遂招諍論。敘彼如別所明。今以義分。故無舛謬。此則義為能分。教為所分。得知教之淺深者。由所詮義。有近遠故。
△次釋義。(二)初總敘諸教。二與論相攝 初總敘諸教。(五)初小教。二始教。三終教。四頓教。五圓教 初小教。
一。小乘教。但說我空。縱少說法空。亦不明顯。但依六識三毒。建立染淨根本。未盡法源。故多諍論。
《記》小乘者。運小根至小果故。如羊鹿車。但能引輕。不能致遠。故名小也。但說下。釋相也。即正辨所詮之理。但。猶獨也。唯也。我空者。此教所明。凡有所為。皆因緣力。中無主宰。故為我空。縱少說者。阿含經云。無是老死。無誰老死。既言無是老死。即是法空之義。雖有此說。以百無一分。故云少說。但標而巳。更不解釋。故不明顯。以非教之正意故。今望大乘分明顯了義邊。故名為但。如河少水。亦名無水故。但依下。所依根本。六識者。即前六識。彼教三宗。所說有異。謂經部無別心所。有部有別心所。覺天所說。唯一意識。隨六根轉。無別六異。三毒者。貪瞋癡使。害物最深。能損法身慧命。故受毒稱。染淨者。若以此三為能熏。現在色心為所熏。造業受生。輪轉三界。此為染根本。若以無貪等三為能熏。現在色心為所熏。斷煩惱。出三界。此為淨根本。染之與淨。由三有無。除此更無所依。故云但也。未盡下。結成不了。不達如來藏心。本具無漏功德。故未盡淨法之源。不了根本不覺。是有漏因。故未盡染法之源。此教尚不詮七八二識。豈況無明法性耶。故云未盡等。多諍論者。二十部分宗。各不相與。如群盲摸象。紛然是非。故云諍論。苟盡其源。安見如此。
△二始教。
二。大乘始教。亦名分教。於中但說諸法皆空。未盡大乘法理。故名為始。但說一切法相。有不成佛。故名為分。
《記》大乘者。運大根至大果故。如牛車引重。可以致遠。故名大乘。下四雖權實有異。以通對小乘。故總名大乘也。始分二教者。且標兩名。此中二教。各詮一義。是謂空。相。非謂一教而有二名。但說下。明所詮理。即諸部般若。明心境染淨等並空。始自色心。終乎種智。無不如幻。故云皆空。般若云。無色無受想行識。乃至無智亦無得等。又經云。若有一法勝過涅槃。我亦說為如夢幻等。未盡下。判為不了。大乘法理。不空不有。而空而有。既但說空。當知未盡。故法鼓經云。一切空經。是有餘說。中論云。空是大乘初門。故言始也。又云。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但說下。即分教也。一切法相者。明所詮法。然一切言。不出五位一百法。謂一者心法。有八。二者心所有法。有五十一。三者色法。有十一。四者不相應行法。有二十四。五者無為法。有六。縱說真如無為。是諸法性。亦墮法相之數。故云但說。有不成佛下。判為不了。謂五性之中。定性二乘。無性闡提。及不定性中三分之二。必不成佛。既不皆成。即名為分。
△三終教。
三。終教。亦名實教。說如來藏。隨緣成阿賴耶識。緣起無性。一切皆如。定性二乘。無性闡提。悉當成佛。方盡大乘至極之說。故名為終。以稱實理。故名為實。
《記》終實二教者。標名也。此只一教。以對前二。故立二名。非同於前二教異也。說如來下。順明緣起。即生滅門。故下論云。心生滅者。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所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阿黎耶識等。即前云不變性而緣起。緣起下。逆明緣性。即真如門。故論云。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所謂心性不生不滅。乃至一切法不可說不可念。故名真如。即前云不捨緣而即真也。斯則從本起末。故云隨緣。末即同本。故云無性。如範金為器。器即是金。定性等者。三聚五性一切眾生。皆有如來藏心。總皆成佛。故涅槃經云。凡有心者。定當作佛。圓覺云。有性無性。齊成佛道。上皆明所詮之法。方盡下。判為了義。詮法窮源。故云至極也。對前未盡。終於始故。名為終教。非同法相。故云實理。分教不了。乃屬於權。此中了義。故云實教。
△四頓教。
四。頓教。總不說法相。唯辨真性。亦無八識差別之相。訶教勸離。毀相泯心。但一念不生。即名為佛。不依地位漸次。故說為頓。
《記》頓教者。標名也。一直而談。更無委曲。不歷階漸。唯指本源。故稱為頓。總不下。釋相也。法相者。謂遍計。依他。色心。假。實。法相雖廣。不出於斯。此既不說。故名為總不說。即揀分教但說法相。唯辨真性者。此揀始教但說諸法皆空。今說不空妙有。即圓成實性也。此性圓滿成就。凡聖因果。平等所依。只談此法。故云唯辨。此二句且略標揀也。下即廣示。亦無等者。釋不說法相也。八識。是法相之源。一切最勝。以勝攝劣。故唯舉此。然識如幻夢。唯是一心。故云亦無。此中舉識。以影所緣也。訶教者。斥其無實。肇公云。名無得物之功。故圓覺云。修多羅者。如標月指。若復見月。了知所標。畢竟非月。下文亦云。一切言說。假名無實。但隨妄念。不可得故。勸離者。令不執教。使其捨詮也。故下文云。從本巳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淨名云。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又云。至於智者。不著文字。文字性離。即是解脫。達磨云。我法以心傳心。不立文字等。能詮教既亡。所詮義亦遣。故但訶教勸離也。毀相者。凡所有相。皆虛妄故。此則亡所證境也。泯心者。心生則種種法生故。此即亡能證智也。經云。幻塵滅故。幻滅亦滅。又云。亦無能證者。此乃妄識妄緣。能詮所詮。能證所證。一切都泯。故下文云。一切法從本巳來。非色非心。非智非識。非有非無。畢竟不可說相。但一念等者。念生既是凡夫。相現性隱。不生宜名為佛。性顯相亡。是故剎那登妙覺。等佛於一朝。故觀師云。一念不生。前後際斷。照體獨立。物我皆如。更不假餘方便。故云但也。此則釋前唯辨真性。不依下。結成頓義。既一念成佛。豈立位焉。位既不存。不亦頓乎。故思益經云。得諸法正性。不從一地至於一地。圓覺云。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
△五圓教。
五。圓教。所說唯是法界。性海圓融。緣起無礙。相即相入。帝網重重。主伴無盡。
《記》圓教者。謂此教中。該收前四。圓滿具足。性相俱融。剎海塵毛。交遍互入。即華嚴宗也。所說下。一真法界也。謂所說理事心境人法聖凡染淨等法。以要言之。未有一法。離於法界。故云所說唯是法界。或可此句是總標。下皆別列。性海圓融者。理法界。謂理性深廣。故如海也。理體周遍。無有一法而不融攝。故云圓融。緣起者。事法界。謂眾緣所造心境染淨情器因果大小一多。各不同故。無礙者。理事無礙法界也。謂緣起事法。皆是理之所成。緣起無性。不礙於理。理能隨緣。不礙於事。故得理事二無障礙。相即相入下。事事無礙法界也。謂諸事法。各全攝理。即理之事。互不相礙。故得一一事法。相即相入。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入一切。一切入一。互為主伴。重重無盡。如天網珠。光影互入。無礙無盡也。然上五教所詮。不出性相。性相相望料揀。應成六句。一。唯相非性。小乘教也。但說法相。不言性故。二。唯性非相。即頓教也。唯辨真性。毀相泯心故。三。相多性少。即分教。多說法相。少說性故。四。性多相少。即終教。多說法性。少說法相。縱說法相。亦不離性故。五。非相非性。即始教。但說諸法皆空。未顯真如性故。六。全相全性。圓教也。謂說一真法界。全體而起成染淨法。即全相也。染淨起時。性體不隱。全是真如。即全性也。又此五教。與天台化法四教相望。但開合有異。而大況是同。彼則開前合後。此則開後合前。四教者。謂藏。通。別。圓也。且如此中初小乘教。即彼藏教。第二始教。此有二類。一始教。但說諸法皆空。即彼通教也。二分教。但說一切法相。即別教也。第三終教。明如來藏。隨緣成諸染淨。緣起無性。一切皆如。即彼圓中雙照義也。第四頓教。唯辨真性。即彼圓中雙遮義也。第五圓教。明性相俱融。即彼圓中遮照同時義。以此三教所詮。唯是一心具一切法。即彼圓教不思議中道也。故此三教。皆屬圓收。此即合彼通別為一始教。開彼圓教為終頓圓三。彼即開此始教為通別二。合此終等為一圓教。雖開合有異。而法無異也。然彼更約化儀論四。約時論五。廣說如彼。
△二與論相攝。(二)初定分齊。二明相攝 初定分齊。
若於五中。顯此論之分齊。正唯終教。亦兼於頓。
《記》正唯終教者。以有生滅門。說如來藏。隨緣作阿賴耶。成諸染淨義故。兼於頓者。以有真如門。顯體離言。依言辨德故。然雖說兩門。以真如門中。但略顯法體而巳。如其生滅門中。說迷悟。辨聖凡。論染。則二礙三細五意六麤。論淨。則二身三大四信五行。具辨染淨熏習。廣明四位階降。說斷證。明解行。但是一切世出世法。皆在生滅門中所明。既而廣略不同。故於二教以判兼正也。
△二明相攝。
若將此論。與五教互相攝者。五唯後三攝此。此唯攝五前四。
《記》五唯下。以教攝論。五教為能攝。此論為所攝也。後三攝此者。終頓圓也。謂此論中。說如來藏緣起。是終教。說真如門。是頓教。又真如門。是理法界。生滅門。是事法界。二門不二。理事無礙法界。一心。是一真法界。此即圓教。故後三教。攝得此論。若以理推。此論亦有前二教義。亦應前二攝得此論。此唯下。以論攝教。此論為能攝。五教為所攝也。攝前四者。此論備有前四義故。不攝圓者。以四法界中。唯有三種。而不明事事無礙。以圓教宗於事事無礙。義既不全。故非攝彼。然以義推。亦合攝彼。彼文四種。統唯一真法界。今論一心之體。正是一真法界。是彼圓教之宗耳。又彼事事得無礙者。皆由真如隨緣故也。故知真如隨緣。是彼事事無礙之由。故得攝也。若以前科望於此義。前文合云。正唯終教。兼於頓圓也。

大乘起信論疏筆削記會閱卷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