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5日 星期一

佛說阿彌陀經講錄(第一天) - 道源老法師

佛說阿彌陀經講錄

道源老法師

第一天

諸上善人慈悲,道源講幾句話打打閒岔,今年的念佛七要向各位講阿彌陀經,所以這部阿彌陀經就當成念佛七的開示,在這七天以內準備把阿彌陀經講完,請大家留心諦聽!

首先介紹幾部阿彌陀經的註解:一部是蓮池大師的「彌陀疏鈔」,蓮池大師是淨土宗第八位的祖師,他著了阿彌陀經的疏,恐怕我們不懂得這個疏,再作個鈔,鈔是解釋疏的,疏是解釋經的,所以就叫「阿彌陀經疏鈔」;另外一部是蕅益大師的「彌陀要解」,蕅益大師是淨土宗第九位的祖師,他註的「彌陀要解」,在一切阿彌陀經的註解之中,是最好的一部註解。但是「彌陀要解」不太好懂,要想懂得這部「彌陀要解」,我再介紹兩部註解:一部是圓瑛法師的「彌陀要解講義」,一部是寶靜法師的「彌陀要解親聞記」,看這兩部就可以懂得「彌陀要解」了。諸位要是發心研究阿彌陀經,就看這幾部註解;但是我要勸導諸位,你不是看一遍就可以了解,最好多看幾遍。佛經的道理很高深,你看阿彌陀經的經文不是很好懂嗎!看了「彌陀經解」反而不好懂,那是什麼道理呢?這就是蕅益大師把這部阿彌陀經裏面的深奧道理都發現出來了,所以你看一遍是一遍的道理,看兩遍是兩遍的道理,多看幾遍你懂得道理就越多。

解釋佛經,必須「分科判教」。不分科,不知經文之節段,不判教,不知經義之淺深。釋經的方法,以天臺宗與華嚴宗為最完善,天臺宗用的是「五重玄義」,華嚴宗用的是「十門分別」。此次解釋阿彌陀經消文、釋義、顯理、分科、判教,悉皆依據「彌陀要解」。但有一點與「彌陀要解」不同,就是不與四教相配合。因為初學的人,不懂天臺四教,若與四教配合得越詳細越看不懂。「彌陀要解」用的天臺宗「五重玄義」,即「名、體、宗、用、教」。

第一釋名:即解釋一經的名題。佛經雖多,其題目之取材不出三種,即人、法、喻,其組織之方式不出七種,即「單三、複三、具足一」等七種立題。單三者:一、單人立題,如本經。二、單法立題,如「涅槃經」。三、單喻立題,如「梵網經」。複三者:一、人法立題,如「文殊問般若經」。二、人喻立題,如「如來師子吼經」。三、法喻立題,如「妙法蓮華經」。具足一者:即人、法、喻具足立題,如「大方廣佛華嚴經」。本經叫做「佛說阿彌陀經」,能說的佛及所說的佛,皆是究竟覺悟的人,故為單人立題。

第二辨體:本經以實相妙理為體。一句彌陀名號,體即法界,故本經以實相妙理為體。

第三明宗:本經以信願持名為修行的宗要。非信不足以啟願,非願不足以導行,非持名妙行不足以滿所願,而證所信。故依信、願、行為本經之宗要。

第四論用:論用者,論其功能力用。本經以往生極樂,圓證三不退為力用。

第五判教:教者,聖人被下之言,略稱「言教」。即是如來所說之經,皆名為「教」。天臺宗分判如來四十九年所說之經為「藏、通、別、圓」四教。「藏教」即小乘教。「通教」即通於小乘,通於大乘之初始大乘教。「別教」即別為菩薩所說之大乘教。「圓教」即圓融無礙,圓攝諸教最高之大乘教。圓教之經有二部,即華嚴經與法華經。蕅益大師則判釋阿彌陀經為圓教,他說:「華嚴之奧藏,法華之秘髓,皆在此經」!華嚴經最後一品,即普賢行願品,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故本經信願持名,往生淨土為華嚴深奧之藏。法華經偈云:「一稱南無佛,皆共成佛道」。本經專示持名念佛,圓證三不退,必得成佛,故為法華秘密之髓。因此判本經為圓教。

以上略講天臺宗之五重玄義,以下開始講解本經之題目及譯經之人。

佛說阿彌陀經

先講「佛」字;「佛」即是娑婆世界的教主,本師釋迦牟尼佛。按我國歷史在周昭王甲寅年四月初八日,降生於天竺(印度)之迦維羅衛國;父名淨飯國王,母名摩耶夫人,佛名為悉達多太子,十九歲出家,三十歲成道,說法四十九年,八十歲示現涅槃。

第二個「說」字;「說者悅也,悅所懷也」。佛以普度眾生為懷,現在說出阿彌陀經,三根普被,萬修萬人去,得隨其普度眾生的心懷,故歡悅而說。「阿彌陀」乃極樂世界的教主;久遠劫以前為大國王,是時有佛,號世自在王如來,聞佛說法,發心出家,名法藏比丘。發四十八個大願,廣修無量功德,因圓果滿,在西方造成一個極樂世界,接引念佛的眾生,往生彼國。「經」者,梵語「修多羅」,華言契經。謂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故名契經,簡稱為「經」。又經者「徑」也。徑是一種快路,也就是捷徑。走的路不需要繞大彎子,很快就到達目的地,這叫徑路。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就能了生死成佛道,這是修行法門中一個最快的徑路,故「經」字亦可解釋徑路之「徑」也。

經題六個字,有能、有所、有通、有別。第一個「佛」字乃「能說」此經的釋迦佛,「阿彌陀」乃「所說」的阿彌陀佛;這是能所一對。「佛說阿彌陀」五個字,乃本經的「別」題,別於一切經故。「經」之一字,乃是「通」題,通於一切經故;這是通別一對。講解經題已竟,再講譯經之人。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姚秦」是說明譯經的時代。我國當時一連有兩個秦國,歷史家分為前秦、後秦;尤恐不顯明,再加上國王之姓以分別。前秦的國王姓苻,稱為苻秦。後秦的國王姓姚,稱為姚秦。「三藏」是指經藏、律藏、論藏。古時候法師,分的很清楚;通經者稱為經師,通律者稱為律師,通論者稱為論師。經、律、論悉皆通達,方可稱「三藏法師」。梵語「鳩摩羅什」,華言童壽。因他七歲時就大徹大悟,講經弘法,不異於高壽的老法師!以童子之年,而有高壽之德,故稱其德號為童壽。「譯」是翻譯,這部阿彌陀經是在姚秦時代,由貫通三藏的鳩摩羅什法師翻譯的。

以上講解經題及譯經人已竟,以下開始講解經文。在未講經文之前,先說說「分科」的重要性。分科就是一部經的綱要,經文分不開,則這一部經的綱要就攝持不住,所以要分科。凡是佛說的經,無論長的經文,短的經文,都分三大科。第一序分,第二正宗分,第三流通分。華嚴經最長,有六十萬字,也是分這三大分。法華經六萬字,一樣分這三大分。阿彌陀經只有一千八百多個字,還是分這三大分。最初發現每部佛經皆應分為三分的是晉朝道安法師,當時有人批評他,說是「割裂佛經,罪過無邊」。到了唐朝玄奘法師翻譯出來的「親光菩薩佛地經論」之後,方知印度早有佛經應分三分之說,大家就認為道安法師有先見之明。因此反毀謗而轉為讚歎!稱之為「彌天高判」。現在開始分科:

甲一、序分    甲二、正宗分    甲三、流通分
甲一序分分二    乙一、通序    乙二、別序
乙一通序分二    丙一、標法會時處    丙二、引大眾同聞

丙一、標法會時處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這是通序的第一科,標法會時處,通序亦名證信序。通序者,通於一切經,一切佛經開始都有這段經文。證信序者,有這段經文證成可信是佛說的經。這段經文亦名六種成就,「如是」二字,是信成就。「我聞」,是聞成就。「一時」,是時成就。「佛」之一字,是主成就。「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是處成就。下文「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是眾成就。

六種成就之由來,是釋迦佛四種遺囑之一。佛將涅槃時,阿難尊者有四種請示。第一問、佛住世時,依佛為住;佛滅度後,依何而住?佛言:依四念處住。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謂之四念處。第二問、佛住世時,以佛為師;佛滅度後以何為師?佛言:以戒為師。第三問、一切經首,當安何語?佛言:如是我聞等。第四問、惡性比丘擾亂時,佛住世時,佛自調伏;佛滅度後以何調伏?佛言:默擯之。因此,佛經開始皆有「如是我聞」等六種成就的一段經文。佛說一切法從因緣生,因緣不具足,法生不起來。佛講經說法的法會,就是因緣所生的,要有這六種因緣具足,法會才能成就,缺一則不可。

第一、信成就者:「佛法大海,惟信能入」。若無信心,法會何由成就?是故六種成就以「信」為首。第二、聞成就者:「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娑婆世界的眾生,以耳根最利,是故佛度眾生,必須說法。若無「能聞」之人,法會亦不能成就。第三、時成就者:說法必須有好的時間,若天氣大寒大熱,或是兵荒馬亂,法會亦不能成就。第四、主成就者:此為法會中的重要因緣,若無說法的「主」人,即使其他五種因緣具足,亦不能成就法會。第五、處成就者:若無說法的「處」所,法會亦不能成就,將在何處說法呢?第六眾成就者:講經說法,為令「眾」聞。若無聞法的大眾,法會亦不能成就。是故以上六種因緣,名為六種成就。

現在開始講解經文:「如是」二字是信成就,有三種解釋。第一是指法之詞,指著這一部經法叫如是,也就是指著這一部阿彌陀經叫如是。第二是信順之詞,信順者就是信仰順從。佛說的法我信仰,佛說的法我順從,這樣就如是。假若不信仰不順從就不如是,所以「如是」者為信順之詞。第三是顯理之詞,就是顯實相妙理。「如是」二字先消文,再釋義。怎麼叫做「如」?不變謂之「如」。怎麼叫做「是」?無非謂之「是」。因為一切法皆有生住異滅,成住壞空,隨時都在變動,所以都不是「如」;不變動的,沒有生住異滅,沒有成住壞空才叫做「如」。無非謂之「是」;我們所說的「是」是有一個「非」對待著,而如是之「是」若有個「非」對待著,並不是絕對的「是」了。要沒有「非」才叫絕對的「是」,所以無「非」謂之「是」。現在依著這兩個字來顯理,「實相妙理古今不變謂之如」;什麼法才不變呢?即是實相妙理。古時候如是,到今天亦如是,古今都不會變動,故稱曰「如」。「無非謂之是」,依實相妙理念佛求生淨土,決定無非故稱曰「是」。「如是」二字,蕅益大師解釋得太好了。我們念佛是依著心念的,能念佛之心就是實相理體,依著實相妙理來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所念的阿彌陀佛是實相理體,所生之極樂世界亦是實相理體。能念之心,所念之佛,能生之信願行,所生之淨土,能所一一皆是自心實相所具,亦即自心實相所作,依著實相妙理求生淨土,古今不變決定無非,故稱為「如是」。懂得這個顯理之詞,我們的信心就堅固不易動搖了。否則我們以為念阿彌陀佛是個粗淺之法,實際是甚深玄妙之法,因為這是依著實相妙理來念的佛,這樣我們
的信心就會堅固,所以「如是」者亦稱「信成就」。

「我聞」是聞成就,我們要想修行用功,增長智慧,明白佛理,必須廣學多「聞」,不明佛理怎麼修行呢?所以「我聞」名為聞成就。我是指誰呢?我是指阿難尊者,阿難尊者在諸大弟子中是多聞第一,而且得到總持法門。凡是佛說的法他統統記得,一句也不會忘記。所以佛涅槃後,他將佛四十九年所說之法,全部背出來,把所背誦之法集錄出來,即是現在流通的經典,這是阿難尊者他親從佛聞的。再把「如是」合起來講,「如是」若以淺的來講是指法之詞,「如是我聞」,就是指著如是這一部阿彌陀經,是我阿難親從佛聞的,故為「如是我聞」。講解佛經可以講深,可以講淺,但是不可以講錯,講錯了就瞎眾生的智慧眼。前面依實相妙理來講,講得很深,假如講不出這麼深,不要緊,就以最淺的指法之詞來講,絕對不會錯誤的。

(釋疑)問:世尊成道之日為阿難出生之日,阿難二十歲才出家,世尊說法已經說了二十年,結集經藏時,阿難如何能誦出世尊四十九年所說之法呢?

答:解釋這個疑惑須要知道阿難出家的因緣。世尊度阿難出家時,阿難說:我很願意出家,但世尊說法已經說了二十年,我都沒有聽到,因此我不願意出家。世尊說:只要你肯出家,我可以把過去二十年所說之法,為你再說一遍。這樣阿難才答應出家,所以阿難尊者才能誦出世尊四十九年所說之法。

「一時」者為時成就。講經要有講經的時間,但是佛經上記載的都是一時,沒有說某年、某月、某日,這也是當時結集經藏的人有大智慧。若是記載上某年、某月、某日,反而不好懂,因為各個國家的歷史不同。佛在印度說法,走遍了五印度,一時到這個國家說法,一時到那個國家說法,在時間上無論那一國都不好定。再者,佛法將來流通到全世界,各國的年、月、日也不一樣。尤其佛說法,一時天上,一時人間,時間更不一樣。如華嚴經七處九會才說完,人間說了三處五會,天上說了四處四會;這樣天上的時間與人間的時間怎麼記載?到底是某年、某月、某日呢?不能記載的,所以只記載個「一時」。這個「一時」蕅益大師解釋得好,怎麼稱為一時呢?「師資道合,說聽究竟」就稱為一時。「師資道合」者,師是老師,資是弟子,老師跟弟子之道相合,老師願意講佛法,弟子願意聽佛法,師資之道就相合了。「說聽究竟」者,老師把佛法說究竟圓滿了,弟子聽佛法也聽究竟圓滿了,一時圓滿,故稱為「一時」。

「佛」者乃梵語「佛陀」之略稱,為主成就。一個法會必須有說法的主人,像我們現在開一個講經法會,必須有一位講經的法師,沒有一位講經的法師,講經的法會如何成就呢?佛住世時,就是講經的法師,所以他是說法的主人,故稱為主成就。梵語「佛陀」略稱為「佛」,華言覺者;「覺」是覺悟,「者」是指人之詞。覺者是覺悟的人,一個大覺大悟的人,就稱為佛陀。那為什麼不直接翻譯成覺者,而保留了原來的梵音呢?因為「含多義」不翻,這在中國翻經的法會有五種不翻的規定。五種不翻者:第一、秘密故不翻,如陀羅尼者。第二、含多義故不翻,如薄伽梵之語具有六義者。第三、此方所無故不翻,如閻浮樹者。第四、順古故不翻,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第五、生善故不翻,如般若者;所謂般若二字,聞之者生信念,如譯為智慧則生輕淺之意故不翻。含多義不翻乃五種不翻之一,即是一個梵語的名相,含的意義很多,而在中國找不到很適當的名詞,所以就不翻。佛陀如果簡單的翻成覺者,還不夠佛陀的意思。因為要具足三覺才能稱為佛陀。三覺者即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先講自覺,自己覺悟了稱為自覺。覺悟了什麼呢?覺悟了「真心本有,妄心本空」。凡夫的心是個虛妄不實的心,本來是空空洞洞沒有一個心,我們執著出來有個心。妄心本來是空的,這妄心沒有本體,妄心的本體就是真心,真心是本來就具有的。用一個比喻來說:真心如水,妄心如波,波沒有本體,波的本體就是水。在華嚴經上說:世尊成道時,三嘆奇哉!看見「一切眾生悉皆具足如來智慧德相,皆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眾生就因為把妄想都當成真實的,而起了執著,所以把如來智慧德相統統蓋覆住了。因此眾生與諸佛不同,就是眾生多了一個妄想執著。只要把妄想觀空,不起執著,立地就成佛。因為真心本來就具有的,妄想心本來是空的,世尊自覺就是覺悟這個道理。自己覺悟了以後,就看見眾生是可憐愍者,你們本來是佛,為什麼要當個苦惱的眾生呢?所以就要說法度眾生,稱此為「覺他」,這自覺而又覺他,就是以先覺覺後覺。第三種覺是「覺行圓滿」;行即是功行,自覺的功行,覺他的功行都圓滿,稱為「覺行圓滿」。三覺圓滿就是超九界以獨尊的德號。六道的凡夫皆迷而不覺,佛能自覺,就超過了六道凡夫,也就是超過了六凡法界。二乘聖人自己覺悟了,但是不肯「覺他」,即不發菩提心,不行菩薩道。佛不但自覺而能覺他,又超過了聲聞,緣覺二乘法界。而菩薩呢?他既能自覺也能覺他,但他的覺行不圓滿。佛的覺行圓滿,超過了菩薩法界。這樣就超過了六凡法界,超過了三乘聖人的法界,超九界以獨尊,故稱為佛陀,譯為覺者。

(釋疑)問:世尊自己成佛,可謂自覺的功行,已竟圓滿。但是現在還有無量的眾生尚未得度,何能謂之覺他功行已竟圓滿呢?

答:凡是善根成熟的眾生,應當見佛得度者,皆已度盡,故謂之覺他之功行亦已圓滿。

「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此為處成就。梵語「舍衛」,華言聞物。乃印度之大國,國王名波斯匿,因為該國名聞全印度,而又物產豐富,故名「聞物」。在該國都城之郊外,約六里遠的地方,有一祇樹給孤獨園。「祇」是祇陀之略譯,華言戰勝,乃波斯匿王之太子。太子出生時,適逢與鄰國交兵戰勝,為紀念其戰功,故為太子取名祇陀。「給孤獨」之梵語為須達多,乃一位長者之名。幼而無父曰「孤」,老而無子曰「獨」。這位長者不但大富大貴,而又是大慈善家,常常周給孤獨之苦人,故尊稱為給孤獨長者。此處道場,乃祇陀之樹,給孤獨之園,故名「祇樹給孤獨園」。現在再詳細講講此座道場之因緣由來。

須達多長者,為兒娶婦,去了鄰國王舍城「珊檀那」長者家中。珊檀那半夜起來,打掃舍宅,準備菜飯。須達多聽見了,就起床問珊檀那,全家忙碌是為了請國王或是為了嫁女兒之事呢?珊檀那說:是為了請佛來應供。須達多善根深厚,聽到了一個佛字,身毛皆豎!即問:「何以名佛」?珊檀那廣說佛的功德,須達多又問:「佛現今在何處?我很想見佛」。珊檀那答說:「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須達多求珊檀那同往見佛。見佛後,佛為他應機說法,須達多即獲得須陀洹果。「梵語」須陀洹,華言入流。乃聲聞四聖果的初果,已超出凡夫而入於聖人之流。須達多當即求佛往舍衛國說法,佛即受請,並告他說:必須籌建一座大道場,因為我的弟子很多,要有大的講堂,大的宿舍的花園才能容納。須達多回國後想找一個理想的好地方,結果找到祇陀太子的花園,地方很大環境清幽,實在太好了。於是他向祇陀太子要求買下這個花園,祇陀太子聽了笑笑說:「我是一國的太子,怎麼能賣花園呢?」給孤獨長者說:「您一定要賣給我,因為我要請佛來說法。」祇陀太子的善根沒有給孤獨長者的深厚,雖然聽見了佛字,但沒有反應,而他卻說了一句戲言:「如果你一定要買我的花園,必須用黃金把我花園的地面全部舖滿了,我就賣給你。」給孤獨長者說:「好!我請佛說法甚為重要,黃金算什麼呢?」給孤獨長者是個大財主,家裏黃金很多,於是用象把金庫裏的黃金送往祇陀太子的花園,把花園裏的地面都舖滿了黃金。看管花園的人把此事報告太子。太子聽了很驚訝說:「有這回事嗎?他真的連黃金也不要嗎?」於是到花園一看,真的是拿黃金舖地。太子對長者說:「我是一國的太子,怎麼可以賣花園給你呢?我只是跟你開玩笑!」給孤獨長者說:「你既然是一國的太子,怎能跟我開玩笑呢?是你說黃金舖滿了地面就賣給我,怎麼又說不賣呢?」這一說把祇陀太子的善根發動了,心想此人這麼多的黃金都捨得,這位佛一定是了不起的人。於是就說:「我是太子,不能賣花園的,你一定要,我就送給你好了!」這位給孤獨長者是位初發心的人,對於功德之相還是有所執著,認為非買不可。祇陀太子說:「空地已舖滿了黃金,就算是賣給你了,可是樹底下沒舖到黃金,仍是我的權利。若是把樹拔掉,這個花園就不好看了。不如這樣吧!樹算我供養,花園算你供養的!」給孤獨長者一聽,覺得很有道理,於是就答應了。給孤獨長者立刻動工,把講堂、宿舍都建好了,就禮請佛及其諸大弟子來,並把此段因緣講給佛聽,並請佛給此處取個名。佛說:「紀念你們兩位大施主,樹是祇陀太子的,花園是給孤獨長者以黃金舖地買的。因為祇陀貴為太子,所以把他的名列在前面,稱為祇樹給孤獨園。」

「處成就」是很重要的,我們發菩提心要弘法利生,要講經說法,若沒有講堂,怎麼講給人聽呢?所以講經的處所非常重要。現在所有翻譯過來的經典中,大部份都是在祇樹給孤獨園裏講的;因為佛說法四十九年,單在給孤獨園就講了二十五年之久。為什麼呢?因為它環境清幽,設備完善,佛講經時,常隨眾就有一千二百五十個比丘,還有其他的人。若是講堂小,宿舍小怎麼能容納得下呢?由此可知,成就一個講堂,其功德真是不可思議的。

講到這裏,把「丙一、標法會時處」一科講完。

丙二、引大眾同聞分三
丁一、聲聞眾    丁二、菩薩眾    丁三、天人眾
丁一、聲聞眾分三

戊一、明類標數
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

此為聲聞眾的第一科,明類標數。聲聞眾即指這些「大比丘僧」,這是「明類」,「千二百五十人俱」,這是「標數」。「比丘」是梵語含有三義。第一怖魔,第二破惡,第三乞士。第一怖魔者,即出家後要受比丘戒,登壇正受具足戒白四羯摩的時候,第六天的天王,魔王波旬的天宮便會起大震動。因為他認為欲界的眾生都是他的子孫,凡是有人出家,他的子孫就少了一個,所以他會驚怖,這叫「怖魔」。第二破惡者,出家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斷煩惱,煩惱是惡法,所以要「破惡」。第三乞士者,釋迦佛規定出家人要去托缽化飯吃。化即是「乞」,有學問有道德的人稱為「士」。出家人的托缽化飯與社會上討飯的貧人不同,因為出家人雖然托缽乞食,但是具有學問道德,而且受人尊敬,故稱為「乞士」。具足以上這三種意義,叫做「比丘」。這部阿彌陀經是大乘經,而參加彌陀法會的都是回小向大的比丘,故稱之為「大比丘」。

「僧」是梵語「僧伽耶」的略譯,華言和合眾。和合眾分事和、理和。理和者,同證無為之理;事和者有六種,即身、口、意、戒、見、利,稱為六和僧。就是要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這六種事和再加上理和,即是和合眾。

「千二百五十人俱」,此為常隨眾,有一千二百五十人之多。佛成道後,度了舍利弗、目犍連兩位尊者出家,他們兩位未出家前皆是外道的首領,有外道的弟子各一百人,出家後就帶來了二百個弟子。以後再度三迦葉,即「優樓頻螺迦葉」,「那提迦葉」和「伽耶迦葉」,這三兄弟也都是外道的首領。優樓頻螺迦葉帶了五百個弟子來,那提迦葉、伽耶迦葉,各帶二百五十個弟子,三迦葉共帶了一千個弟子,與舍利弗和目犍連的二百個弟子加起來,就有一千二百人。還有耶舍長者子帶來五十個弟子,共有一千二百五十個人。這些弟子在沒有見到佛之前,皆是學外道的,受些無益的苦行。見佛之後,都斷了煩惱,證得四果阿羅漢。由於感念佛恩深厚,所以發願盡此一報身,常隨於佛。自此以後,佛走到什麼地方,他們就跟隨到什麼地方,故稱「常隨眾」。並不是釋迦佛講經時只有一千二百五十個比丘來聽,另外還有很多的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也都在法會聽講。以上是「戊一、明類標數」講完。

戊二、表位歎德

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

「皆是大阿羅漢」是表其果位。聲聞眾所證的聖果有四種,即初果須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羅漢,最高的是四果。阿羅漢含有三義,第一殺賊,第二無生,第三應供。第一殺賊者,是個譬喻之詞,把煩惱斷除,等於把煩惱賊殺死了。第二無生者,把煩惱賊殺死後,就證得無生,永遠不再流轉生死了,故稱無生。第三應供者,因為已證得最高的四果阿羅漢,應受人天的供養,所以稱為「應供」。比丘三義與阿羅漢三義,是因果對照。比丘因位中之「破惡」,即阿羅漢果位中之「殺賊」;因位中之「怖魔」,即果位中之「無生」;因位中之「乞士」,即果位中之「應供」。現在的在家弟子要打齋供眾,就是請出家師父來「應供」,我們出家人不能說去「應供」,只能說「趕齋」,因為我們還未證得阿羅漢的果位。為什麼叫「大」阿羅漢?因為阿羅漢是聲聞乘最高的果位,故稱「大」阿羅漢。再一種解釋,來此聽講阿彌陀經者,都是回小向大的阿羅漢,故稱「大」阿羅漢。

「眾所知識」者,此為「歎德」。前面是表明其果位,現在是讚歎他們的功德。「眾」是大眾,就是一切眾生所知所識,不但知其名,而且識其面,這就是他們功德的成就。眾生怎麼都知道他們的大名,甚至於都認識他們的面貌呢?因為他們常常跟眾生結緣,平常講的聲聞眾是小乘人,只肯自利,不肯利他。但是回小向大的聲聞,不但自利,且常利益眾生,與眾生結緣,所以功德也就無量。「眾所知識」,就是讚歎他們的功德。以上將「戊二、表位歎德」講完了。


今天就講到這裏,話說多了打閒岔,大眾好好念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