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達摩二入四行觀
達摩二入四行觀白話述義
達摩二入四行觀
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種。一是理入。二是行入。理入者。謂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為客塵妄想所覆。不能顯了。若也捨妄歸真。凝住壁觀。無自無他。凡聖等一。堅住不移。更不隨文教。此即與理冥符。無有分別。寂然無為。名之理入。行入謂四行。其餘諸行悉入此中。何等四耶。一報冤行。二隨緣行。三無所求行。四稱法行。
云何報冤行。謂修道行人。若受苦時。當自念言。我往昔無數劫中。棄本從末。流浪諸有。多起冤憎。違害無限。今雖無犯。是我宿殃。惡業果熟。非天非人所能見與。甘心甘受都無冤訴。經云。逢苦不憂。何以故。識達故。此心生時與理相應。體冤進道。故說言報冤行。
二隨緣行者。眾生無我。並緣業所轉。苦樂齊受。皆從緣生。若得勝報榮譽等事。是我過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緣盡還無。何喜之有。得失從緣。心無增減。喜風不動。冥順於道。是故說言隨緣行。
三無所求行者。世人長迷。處處貪著。名之為求。智者悟真。理將俗反。安心無為。形隨運轉。萬有斯空。無所願樂。功德黑暗常相隨逐。三界久居。猶如火宅。有身皆苦。誰得而安。了達此處。故捨諸有。止想無求。經曰。有求皆苦。無求即樂。判知無求真為道行。故言無所求行。
四稱法行者。性淨之理。目之為法。此理眾相斯空。無染無著。無此無彼。經曰。法無眾生。離眾生垢故。法無有我。離我垢故。智者若能信解此理。應當稱法而行。法體無慳。身命財行檀捨施。心無吝惜。脫解三空。不倚不著。但為去垢。稱化眾生而不取相。此為自行。復能利他。亦能莊嚴菩提之道。檀施既爾。餘五亦然。為除妄想。修行六度。而無所行。是為稱法行。
達摩二入四行觀
達摩二入四行觀白話述義
悟顯法師講述
二入,「入」是契入的意思,「四行」是四種修行的方式,所以叫二入四行。這是達摩祖師所說的,所以叫《達摩二入四行觀》。
「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種。」你要修行成道有很多種方法,但所有修行的方法絕對不超出這兩種:一是理入。二是行入。理入者,從道理去契入。道理的意思不用想太多,什麼「理體」、「理性」……,也就是從觀念去轉變,佛法講轉觀念是會解脫的,要從你的思想去轉變,把從「有想」轉成「無想」,再來「無想」也不著了,你就能夠契會到什麼是真心。怎麼樣理入?「理入者。謂藉教悟宗。」這是達摩祖師教的。禪宗指的是「直指人心」,可是一般修行人沒有辦法直接契會真心本性,所以就教你藉由「經教」悟證,去悟得宗旨。佛教的宗旨是心性,所以常拿「宗」這個字來代表我們的真心本性。
深信含生同一真性:相信一切的含靈,是同一真性,但為客塵妄想所覆,「客」是客人,「塵」是灰塵。譬如飯店裡的客人來來往往。真心就像主人一樣,飯店裡的主人不動,也不來、也不去。可是我們迷失真心,所以由主人變成客人,有來有去,有動有靜。「塵」就是動靜。但是「光」就沒有動靜。太陽光在照時,能看到灰塵在那裡動來動去,所以把「客塵」比喻做妄想,妄想的特性就來來去去,生生滅滅,動來動去。但為客塵妄想所覆不能顯了,沒有辦法識得真心,眾生被這個生滅去來所蓋覆住,這個妄想滅了,可是下一個妄想又接著上來,一直在尋找。
所以世間人一直說:我事很多、事很多,其實就是他妄想很多。常常有人跟我說:「等我事情忙完了之後再來……」,我告訴你,永遠都不會忙完,因為你現在就在尋逐客塵妄想。所以學佛要當機立斷,你能不能成就,就要看你對於世間的事情能不能放下?你捨不下,沒有當機立斷,說:……我要等以後再來學或我事忙完了再學。我告訴你:那個人是不會學佛的,他不會在道業上增進,所以他就被客塵妄想所覆不能顯了。「若也捨妄歸真。凝住壁觀。無自無他。凡聖等一。堅住不移。更不隨文教。此即與理冥符。」因為被客塵妄想所覆,所以真心本性顯現不了,知道這道理就應該趕緊回頭,「捨妄歸真。凝住壁觀。」是不要再跟著它(妄想)走,「凝住」就是不要再打妄想,叫它當下停止,如同面壁一樣。這「壁觀」是當下放下,無自無他,凡聖等一。就在這道理上堅住不移。
「更不隨文教」就是不要再執著文字名相,前面悟宗以後,不隨名相。所以在用功的人,你看他好像笨笨的,其實這叫「大智若愚」,你問他經教他都不曉得,「無所思量」是他的過程,有時候用功也是這樣,你突然問一些名相的東西,沒有特別去想,特別去接觸,他全部都忘記。不要說佛法忘記,世間法也都忘記,更不會再起念,這確實是真的。「更不隨文教」就像現在有很多人「多知多見」,那都是沒有真正在用功,只是在搞佛學,他教你想、教你質疑,那種人根本沒有在用功,越想道理越多,妄想越大,心越堅固,越堅固就越放不下,放不下,那就是輪迴。
現在佛門有些其他道場,他是教你輪迴,他不是照達摩祖師教的方式。所有的方法都不出這個原則,所以說夫入道多門不出二種,這「二種」指所有的方法,不會離開這兩個原則:「理入」跟「行入」。「行」即是依理起行,他後面是細說。這裡是教你存心,教你心空無住。後面「行入」是教你碰到事情的時候,該怎麼表現。所以說「二入」實際上是一入,說「四行」實際上是一行。二入四行觀,「觀」是指方法觀念,不一定是起觀,不要著在文字上,這是入道的方法。
「此即與理冥符」,就跟佛所說的真如理性相應。「無有分別。寂然無為。名之理入。」所以在一切境界當中,都是寂然無為,無有分別。你要先學不分別,先這樣做,再來才分別。他所謂的不分別,不是眼耳不辨。佛法講的不分別是對境不要動心、不要分別、不要起念,這才叫不分別。所謂心不動念,不是在於對好的事情分不清,壞的事情也分不清,那叫無明,那不是佛所講的不分別。你對事情一樣清楚明白,但是你不動心。等你的煩惱先空掉,之後再來動心,那這就叫妙用。
有的人說:我們學佛要學「不分別」,連酸掉的東西也吃。甚至有人講說:「我能吃大便,你們能吃嗎?」學佛學到後來吃大便……。蛆也能吃大便,不能吃的你吃,這不是不分別,是愚癡!
南懷謹有個朋友有宿命通,他到現在都還記得,有一世當狗聞到大便都是香的,當狗當二個月,氣自己當狗,最後氣死了。
所以「寂然無為」名之入理,這「無為」是心無為。行入謂四行,其餘諸行悉入此中。所有的行法,都從這四行所攝。
所以學佛法要學這種真正厲害的,幾句話就把修行的重點講出來。
「任哲老人」說現在外面為人家開示,很多的「法要」統統都沒有講到重點,種種法語氾濫不一,轉使學人,惑亂本性,無悟入處,唯有《達摩血脈論》及黃檗禪師的《傳心法要》最為至論,使人易曉,可以證知佛性。比之求師訪道,鑽尋故紙,坐禪行腳,狂費功夫,相去萬倍。
學佛就直接找最厲害的學,不用看那些沒有用的書,更不要想:我學佛要看白話。《佛說當來變經》講,現在的人愛看白話,後來佛法就會滅掉。
有一些法師很沒有智慧,自以為是。佛罵他:「以雜碎智比日月之明」。是說那種人是雜碎,也就是沒有用的人,還認為自己很有智慧,很會接眾,把佛經改深為淺,亂改一通,亂說一通,說是為了要接眾,這就是在滅佛法、毀滅正法。所有的行都攝歸這四行,何等四耶?
一、報冤行,二、隨緣行,三、無所求行,四、稱法行。
第一個,云何報冤行?什麼是報冤行?
謂修道行人,若受苦時,當自念言:你受苦了、受委屈了,那你作如是念,「作如是念」就是要這樣想,不是嘴裡碎碎念,碎碎念是心裡不平。很多人都作如是念:我就是以前對不起他,以前又做了……怎麼樣的事。有的人在心裡面還是會加一念,下次就換你了!這種就叫做碎碎念,是不服氣,不是這樣念。所以「當自念言」不是嘴巴碎碎念,心裡面嘀咕嘀咕想:我往昔就是欠他的,我還給他啦!心裡面還加一個「滿意了吧!」或「你給我記住!」不是要有這種想法,而是你要作如是觀,心裡面作如是想:我往昔無數劫中棄本從末,「棄本」就是迷失真性,「從末」就是隨逐客塵煩惱,流浪諸有,「諸有」指三界,就是三有。三有:欲有、色有、無色有。「流浪三界。多起冤憎。違害無限。今雖無犯。是我宿殃。」我今天沒有做對不起他的事,他還這樣來欺負我、打擊我,祖師說:這是因為我們棄本從末。懺悔是這樣懺,不是整天拿著香,跪在佛前,痛哭流涕講:「佛,請你原諒我」。看佛能不能保佑自己?其實又不是你做對不起佛的事,要佛怎麼原諒你?
所以懺悔要會懺,要知道自己「棄本從末」,這個觀念很重要。「今雖無犯。是我宿殃。惡業果熟。非天非人所能見與。」這苦不是別人所能給我的,了解後就甘心甘受都無冤訴。現代有些人很愚癡,懺悔不說懺悔,還說:我們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來受報,感謝他繼續虐待我。這惡報不會結束,你雖感恩他,可是業沒有消。他講的話好聽,可是心裡面呢?還是忿忿不平。不會平的,因為他不明白道理,不知道從「無始劫來,棄本從末,流浪諸有,多起冤憎。」眾生迷失真性以後,認身為我,一旦認這身是「我」,就會起念要滋養它,為滋養它,你就要傷害別人了。世間人都說吃肉健康,才會營養均衡,所以去殺生,他不懂這色身是虛幻的,不應該殺生,更不要跟眾生結惡緣。這都是無始劫來棄本從末。那你甘心,「甘心」就是心不起念。什麼感恩的心……心,統統不要起。有些法師教人家以感恩的心來受報,開始是感恩的心,到後來就變成憎恨心,忍不住說:我已經做到這樣了,你還想怎麼樣!所以要不起心、不動念。有些人會去問三世因果,請人幫忙看自己過去生做了什麼?會去問的人一定是有人事不順或是有所求,即使他能幫你一時,也不可能改你一生,終究還是要靠你自己修行轉業。即使是阿羅漢,有神通知五百世,他跟你講過去生又如何?重點是:你遇境緣能不能放下?能不能轉業?
經云:「逢苦不憂。何以故。識達故。」「識達」就是能夠識得一念無明。因為從無始劫來棄本從末,不只是過去生造了什麼因。任何一件事的成就,因果都很複雜,所謂「法不孤起,仗緣乃生」,「仗」就是仰仗。一件事情、一樣東西、一個業報要成熟,絕對不會只有一種因素。那些人給你的只是一個原因,但是佛所教你的,祖師教你的,不是給你看什麼原因,而是告訴你,一切就是你自己迷惑顛倒,迷失本性。你今天要是識達,知道心性本空,業性本空,受罪的我也空、也不可得、也不執著,把這念「我」的堅固執著心給放下,那就不會再苦了。此心生時與理相應,體冤進道,故說言報冤行。這是依理起行,心生時要與理相應,不是分開,要分開來就錯解了。你在生起怨恨起心動念時,要知道這個道理,趕快把怨恨心化空,知道心念不可得,沒有生起之處。你要是問它從哪來,滅從何去?包括你提起佛號,用佛號來止妄念,當你在生氣的時候越念妄念越大。最好的方法就是偏重在佛號這邊,不要想去止它。同修們常聽我講經,熏習的力量很強,你功夫要是夠,念頭起時,觀門一提,正念一起來,剛開始它還會騷動,後來就越來越沒有力量。以後有妄念就能馬上放下。或是你碰到什麼境界,即使刻意要起煩惱心,也起不來,那就是你功夫慢慢純熟,降伏住了。那時你的心就清淨、平等了,這就叫報冤行。
二、隨緣行者:「眾生無我。並緣業所轉。苦樂齊受。皆從緣生。」
一切眾生本來無我,「無我」就是沒有主宰。《八大人覺經》講:「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所以說:眾生無我。五陰是虛妄的,並沒有主宰。真正的主宰是真如佛性。一切有情、無情,生滅變化的時候沒有主宰,若說色陰主宰,色陰是會變滅的,受想行識也都會改變,五陰當中沒有一個是真實的。所以眾生無我,只是隨業流轉,「業」就是業緣。他在隨妄想流轉,受苦受樂或苦樂齊受,皆從緣生。一切都是因緣所生,不是真有,因緣所生法當體即空。所以在佛門聽到「因緣所生」就是講「空」,不是講因緣所生「有」。很多人都認為一切法因緣所生,所以是有的。不是。所謂「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因緣生性空。佛說緣生,它好像有聚合,就像我們認為有中間,這中間怎麼來的,就是有左邊、右邊,上面、下面,才凸顯出中間。這就是緣生,包括我們現在講話,因為有心、有喉嚨、有聲帶、有舌頭、有口腔,這心在作用,緣生的這個「生」,生因沒真實的體性。包括所有的思惟、動作都無實性。所以佛在《涅槃經》講:「機關木人。」就是現代講的機器人,就像遙控的機器人,是誰在遙控呢?就是你的真心本性在遙控,就像抽線的傀儡。所以祖師問:拖死屍的是誰啊?就是操控這死屍的是誰?死屍就是指我們這色身,就是說這一切,皆從緣生。「若得勝報榮譽等事。是我過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緣盡還無。何喜之有。」我們現在遇到順心如意的事:先生對你好,兒女聽話了,考上好學校,有了好工作,或年薪千萬或賺大錢,當大老闆,能夠拿錢來孝順你……,或你有名又有財,要什麼有什麼,都要知這全是因緣所生,統統都是假的、虛幻的,都是過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你不要執著,因為緣盡還無。
我們不提倡《了凡四訓》,因為袁了凡就是認世間為實有,一直要追求名聞利養,他不知道「緣生性空」的道理,他要是知道了,就會走「隨緣行」,所以他只是凡夫。眾生就是不知道緣生性空,不知道禍跟福是宿因所感,所以他費盡心力想轉禍為福,求世間名聞財富,求家親美眷……,這些欲求心統統都是迷惑顛倒,用這方式接引眾生不但達不到佛法根本,還會使大乘佛法衰敗。現在佛門中有人把儒、釋、道全部混在一起,我們可以肯定,這是錯誤的,佛在《當來變經》裡就講到:在末法的時候,廢深經教十二因緣,反習淺末外道經典,世俗行故,因此令法毀滅。你不要管誰有沒有名氣,無論是誰提倡,這個做法嚴重毀壞大乘佛法。
聽大乘佛法多暢快!為什麼會暢快?因為知道不實,把執著放下了。世俗人講:「滿足」,你執著放不下,你永遠不會滿足的。彌勒菩薩是後補佛,生兜率天,兜率天就是知足天。你執著放下就知足了。
隨緣不是隨便,「隨」是要隨順佛性,「緣」是了達緣生!有的人認為入道不可以執著,隨緣就好。他不知道要隨順佛性,不知道要順理,「順理」就是離相。祖師大德只給學人觀念,去轉觀念,轉變了就不執著了!剛開始一點一點轉,有時候力量不夠,不熟悉,轉了又會恢復,所以要常常看經典,一直看。沒有看,就要作觀,做功夫。學了就是這樣運用,要念佛號,念佛可以消業,這是教怎麼隨緣。
所以要知道一切都是過去世宿因所感,今天順你的,是「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緣盡還無。」緣滅就沒有了!都只是緣生緣滅。得好報的時候是緣生緣滅,惡報的時候也是緣生緣滅,所以叫隨緣行。何喜之有?何悲之有?「得失從緣。心無增減。喜風不動。冥順於道。是故說言隨緣行。」你知道這是緣生性空的東西,所以你根本不會生一念歡喜的心,一念高傲的心,一念期待的心,一念保護的心,得失心統統都不會有。都是因緣所生之法,當體即幻,當體就是空的。一切都是緣生,緣生故如幻,所以心無增減,心根本不隨其增、隨其減,心中沒有禍、福的執著,不存一物,更沒有所謂榮譽勝報等事,根本沒有隨其高下,所以「喜風不動。冥順於道。」是故說言隨緣行。
三、無所求行者:「世人長迷。處處貪著。名之為求。」第三個是:「無所求行」,世間人常常迷惑顛倒,所以當有人在佛門中提倡世間法,迎合每個人對這世間貪愛、執著的習性,大家才會這麼歡喜。有人硬把儒家講成就是佛法,說佛法講的就是孝順。其實這就是你心裡處處貪著,在家貪愛你的父母,放不下,出外貪朋友,一樣統統都是貪,這就叫做「求」。「智者悟真。理將俗反。安心無為。形隨運轉。萬有斯空。無所願樂。」前面講的是無智的人。這裡是「智者悟真」,是說有智慧的人所悟得的是真如佛性。「理將俗反」,也就是以理折情,這個「理」,是所了解的道理,「將」就是「把」,依理把俗念轉過來。安心於無為之中,這「無為」是真如無為。有六種無為:虛空無為、擇滅無為、非擇滅無為、不動無為、想受滅無為、真如無為。「擇滅無為」是以無漏之智選擇相應的法門,斷掉種種障礙,滅掉種種雜染,從而體現真理、證入菩提。此法是權教菩薩用的分斷分證法,就是「教下」所說:無明分分破,法身分分證,不像大乘圓頓菩薩是圓斷圓證的。「非擇滅無為」,是指實教菩薩不用選擇某種方法來分斷無明,而是如實觀照。就是觀照法性本來寂滅、本來無為、本來如此,並不是選擇某種法門,經過修煉,方變得無為的。所以,非擇滅無為和上面的擇滅無為是完全相反的。擇滅無為是要選擇某種佛法來修證,從而斷掉諸種障礙、雜染,方證得無為。非擇滅無為識得法性本來如此、本自寂滅、本來無為,完全不須選擇某種法門來修證而成,故名「非擇滅無為」。「虛空無為」,是用虛空來比喻我們的一真法界的空性。真如佛性量同虛空,沒有妄想、沒有雜染,儘管現一切相,起諸般妙用,而無絲毫住著,宛如虛空一樣無所作為,故名虛空無為。這種無為,實際上是指我們用功修行,進入無修、無得、無證的境地,圓滿了一真法界的神用。「不動無為」,是指功夫修到離開了三禪天、進入四禪天的境界後,沒有歡喜、快樂等等來動搖其身心,而且水、風、火三災對其也奈何不得,故名不動無為。它是小乘聖人所證得的有餘涅槃。「受想滅無為」,是四空天的無所有處。受想不行,通滅盡定,而不是無出、無入的大乘定,故名受想滅無為。受想滅無為和不動無為均屬二乘人所證境。
「真如無為」,是眾生的理體、我人的佛性。它本來非真非妄,不變不易,法爾如此,故名真如無為。這六種無為法一般人不懂,無法安心在無為法當中。今天懂道理就「理將俗反。安心無為。形隨運轉。萬有斯空。」身心隨著無為法而運轉,改正錯誤的心行。也因為心安住無為,所行也不會再有執著。「無所願樂」,願樂跟需要不一樣,「需要」是正常應該要有的。「無所願樂」是:沒有希求、好樂世間。「功德黑暗常相隨逐。三界久居。猶如火宅。有身皆苦。誰得而安。」功德黑暗,功德是光明的,業障是黑暗的,常相隨逐。在三界裡面不是有功德就是造業,也就是不是造善就是造惡,眾生就這樣無量劫在三界中輪迴不息。這三界猶如火宅,有身皆苦,是說只要有色身就有苦惱,沒有人可以在輪迴中安住。「了達此處。故捨諸有。止想無求。」真了解以上的道理後,對你所執著的一切就放得下了!在這三界當中也就沒有什麼好求的。也不求發達,也不求順遂,也不求病好了……,看清世間一切真相後,統統都不再妄想,不再貪求了,所以「止想無求」。經曰:「有求皆苦。無求即樂。判知無求真為道行。故言無所求行。」要知道什麼叫無所求行,第一是要悟理,悟理然後知道:世人長迷,處處貪著,世人悟真,理將俗反。三界中有身皆苦,所以應當放下。有人判《八大人覺經》是小乘,其實《八大人覺經》是大乘,經名就講明是大乘。八大人覺的「八」就是指經中所講的八條,「大」是指大人,菩薩大人之所覺悟,一看就知道是大乘。這心法一運用就是大乘。知道佛性本自空寂,緣一切現象的當下,當體即空,是緣生性空。所以無所求,能夠隨緣。也不求發達,也不求順遂,知道雖然順遂心願,也是緣生,緣盡就沒有,沒什麼好在意的。不順也是緣生的,緣盡就結束了。大體上講報冤行就是講不順的時候,隨緣行就是講順遂的時候,無所求行就是既沒有很好,也沒有不好,平平常常,這時候世人就想要攀緣好的,所以說修行人要無所求。知道有身皆苦的道理,所以止想無求。因此說「無求」是真為道行,故言無所求行。
四、稱法行者:「性淨之理。目之為法。」
「性淨」:真如本性,就是「自性清淨」的道理。講眾生本性是本自清淨的道理叫「性淨之理」。「目之為法」:講說這道理的就稱之為「法」。稱法行是:法依「理」而行。此理眾相斯空,這個道理就是在真心本性中無有一切相,也就是《金剛經》所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無有「世間心」,也無「出世間心」這二種心,一般世間人是世間心,學道人是出世間心,其實僅唯一真心。有心就有相,心動念就有相。「眾相斯空。無染無著。無此無彼。」這心是真清淨,沒有彼此、對待。經曰:「法無眾生。離眾生垢故。法無有我。離我垢故。」「法」所講的是「性淨之理」,包括了自己現在所看到的一切法。無有我,無有眾生。所謂「眾生」是眾緣和合而生,法性不屬於和合,故無眾生,所以「離眾生垢」,離開這些因緣和合之垢。因為你迷失,不知道真性不屬於緣生,所以稱因緣和合為垢。「法無有我。離我垢故。」也不能把這些真性之法當作是「我」,應是「無我」。有「我」就是垢,所以說是「離我垢故」。真性就是如此,在這當中,所謂「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熄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辨真實」,無了知的當下本自清淨,也不要認為一切是真實的。所以說「法無有我。離我垢故。智者若能信解此理。應當稱法而行。」有智慧的人若能相信、理解這個道理,應該「稱法而行」就是依此「性淨之理」而行,「行」是施行、修行。「法體無慳。身命財行檀捨施。心無吝惜。脫解三空。不倚不著。但為去垢。稱化眾生而不取相。此為自行。復能利他。亦能莊嚴菩提之道。檀施既爾。餘五亦然。為除妄想。修行六度。而無所行。是為稱法行。」「法體無慳」,自性清淨,沒有慳吝所以能捨身、命、財。行檀捨施的「檀」就是布施。「心無吝惜。脫解三空。」這三空就是三輪體空,沒有能布施的我、能受施的對象及物品,了知皆是性空。「不倚不著。但為去垢。稱化眾生而不取相。」你在行布施時不要求福報,只是要除你心裡面的貪瞋癡,除去貪著而已。
所以,幫助眾生,所要除的是自己的煩惱,這是依理而行六度。前面講:處在順境、逆境,還有非順非逆的時候,都要無所求,而行六度來幫助眾生。「稱化眾生而不取相」,幫助眾生而沒有眾生相可得,認為自己做了多少、出多少錢、幫多少眾生或讓多少眾生得利益,自以為了不起。
「此為自行。復能利他。亦能莊嚴菩提之道。」這裡講到「自行利他」,很多人行布施很著相,或雖持戒卻很著相。雖忍辱也非常我相,所以那忍辱是假的。這是舉「忍辱」來講,「辱」是侮辱的意思。人家侮辱你,即使很氣,很沒面子,也要將它化空,這才叫忍辱。而不是內心一直忍一直忍,心裡面沒有化掉,這是講「自行」。後面是要做到「化他」,在利益眾生分上,「化他」就是起作用。不起心動念是自己的功夫,但大乘在作用的時候,是有般若智慧,能破一切邪見。這是作用,比如:當被毀謗時,做出澄清這是攝生,也是利益眾生,也是忍辱。當被毀謗的是道場,毀壞的是三寶,破壞的是正法,學佛的三寶弟子,自己心不動,可是因為要護持正法,這澄清就是忍辱的正知正見作用。
像《楞嚴經》中的金剛藏菩薩,有十萬這麼多數量的等覺菩薩,他們久修菩提,不取涅槃,護持正法。早就有能力斷無明,能成佛,只是示現做菩薩,常常在護持修學大乘佛法的人,遇事他不會動心,可是當「諸魔王及諸魔眷屬,欲來侵擾是善人者」,是講當遇到有毀謗佛法,傷害修行人的事,或有妖魔鬼怪或邪說,想要來佛門裡面作怪,菩薩說:「我以寶杵。殞碎其首。猶如微塵。」他會用他的金剛杵把作亂者的腦袋敲碎,把他碎為微塵!魔王是六欲天的天王,六欲天以下都是他管的,福報都很大。魔醯首羅天王管一個娑婆世界,也就是三千大千世界,他福報最大。金剛藏菩薩也修忍辱,但他看到人家毀謗正法,魔要來干擾修行人,金剛藏菩薩忍辱的作用就是護法,所以佛菩薩在利益眾生,幫助眾生的時候,不是傻呆呆的。一般沒功夫的人表面上在硬忍,還以為憋著就是在修忍辱。那不是真忍辱,那是假的,一遇緣馬上就起大煩惱,所以那是憋著。忍辱是化空,是「稱化眾生而不取相」,在作用的時候是大機大用,該怎麼講就怎麼講,該怎麼處理就怎麼處理。這是學大乘佛法。
「稱化眾生而不取相」,除自行外還要帶著利他的作用,「亦能莊嚴菩提之道」,這也同時莊嚴自身的菩提道,「檀施既爾,餘五亦然」,「檀」是印度話,檀叫做檀那,檀施就是布施波羅蜜,「餘五」亦然就是其餘五個: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在行這五度時也都要離相而行。「為除妄想。修行六度。而無所行。」都只是為除去自身的妄想而行此六度,「無所行」就是不著相。講到「佛性」,告訴你不可以這樣,不可以那樣,這也不對,那也不行……可是還叫你要做,到底要怎麼做?說要做的時候,就告訴你:要無所行,要行不著相。就是要你不要執著,不要動念,不要有我、人、眾生、壽者這四相,這叫稱法行。法是法性,稱理而行。所以「理入」很重要,要「藉教悟宗」,就是藉由經教,了達佛門的宗旨。達摩大師沒有說要先學《弟子規》,他是如來的心印正傳,是釋迦牟尼佛的法脈,禪宗是如來的正傳,衣缽由阿難傳下來,佛教在中國很興盛。佛門精英幾乎都在禪宗,淨宗是別傳,在佛門裡面是方便法,尤其對業障重的、執著重的眾生特別有幫助。佛門的精英幾乎都在禪宗,這些都是大德,上根利智,不是學禪不行,你們或許會聽到有人說學禪不行,就是因為民國初年有法師說禪宗很難成就,實際上不難。虛雲老和尚說:「你勸人念佛修行、斷煩惱、持五戒,那沒問題,但如果你批評禪宗,對此虛雲不能無言」。
他說:「學禪不能成就是學人的問題,不是禪法的問題。」因為有人拿學禪的人後來轉生為秦檜、曾魯公……。虛雲老和尚說:「那永明延壽大師是阿彌陀佛再來,……輾轉變宋濂,那豈不是阿彌陀佛越轉越劣了!」所以,不可以妄評祖師,這些批評的人連紙衣道人、泰首座坐脫立亡的功夫都沒有,這些禪師能去能來,連這樣都未得祖師意,還不算見性,你們連這能力都沒有,怎麼敢說禪宗不行!有幾個人能修禪宗?所以絕對不能去謗禪宗的大德,你可以選擇修念佛法門,求生淨土,但不能謗禪。當年虛雲老和尚就糾正過這種錯誤觀念。現代人不了解,誤解的人很多,但也是很多人對禪有興趣,可惜遇到的多是錯誤的教學,辦活動掛上各種禪的名稱:生活禪、茶禪、念佛禪、……等等。
我看是纏縛的「纏」,被妄想纏住了,不是禪宗的「禪」。
有些人學佛,道理都很懂,可是沒真功夫,對於佛門學經教的學人,稱為義學沙門。「義」是教義,對佛法的教義通達,叫義學沙門,但不是佛門宗將。要是真正在禪宗裡面開悟見性就叫本色衲僧。
虛雲老和尚講:如果你學佛要修淨土法門,你就修淨土,不要毀謗禪宗不好或密宗不好,覺得不好是你不會。如果說不好,那你就是謗佛,佛法都是佛講的,法脈也是他傳的,根器不夠,你不要學就好了,但你不要毀謗禪。
現在還有人倒過來謗淨土,說只念阿彌陀佛不行!要先學《弟子規》、儒家……這些世間法。這是直接謗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佛願願接引眾生,願願成就如是功德莊嚴,九品往生中的下品講:「若有眾生。五逆十惡。具諸不善。」這句話就是告訴你,沒學《弟子規》的人佛也接。「如此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在臨終時,整個地獄猛火相都現前,經云:「彼人苦逼不遑念佛。」是說:因為業障太重,沒有辦法念佛,這時有善知識,教他念南無阿彌陀佛,如是至心具足十念。這時臨終的業相化為烏有,見金蓮花,一念頃往生淨土。
下品中生甚至是:地獄相瞬間不見,地獄是心現的,地獄猛火化為清涼風。彼佛即遣化佛、化菩薩持蓮花,迎接此人。所以,不是沒有學《弟子規》就不能往生淨土,這說法絕對錯誤。
還有一個是:生「邊地疑城」,這也算是勉強往生。他對於佛號或信或不信,就是:一下覺得有可能,一下覺得不可能。剛聽到或信或不信,他有念佛也能往生邊地疑城,他對於如來的神通道力不了解,雖不懂,也算是到了極樂世界,可是心未開明的緣故,心不了解淨土,所以五百歲中常在邊地疑城受樂,如同在忉利天宮。但他也不會退轉掉到三界。邊地疑城也是眾生心顯現的。五逆十惡、毀謗正法、具諸不善的人懺悔都還能往生,可是你不信,就不能往生。所以在佛門提倡世間法,對懂經教的人來看確實是在毀謗淨土,在謗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造無量億劫極重惡業,這種人不能往生。
袈裟是如來正傳,就用袈裟跟大家保證,可以百分之百肯定。因為佛的願就是如此,沒有異議的,千萬不要自己猜想,凡夫聽就對了。只有凡夫不懂,不會是釋迦牟尼佛講錯,不會是祖師大德講錯。就是相信佛的接引願力,不要自己搞一套,那些統統都是起世間意,身為佛弟子,我們反對有人用世間法來混濫佛門,無論哪個人都不行這樣做,那是世間人愚癡才會如此做。不要自以為在度眾生,這種方法不對,用錯誤的方法就不會導致正確的因果,用世間法只會令眾生起世間意,世間法大家根本不用來佛門學,你本來就會,人人都會起愛欲情執,何必再學。要往生淨土,捨卻都來不及了,根本不用靠那些世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