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自他不二
末法欲度眾生應如何做
念佛工夫釋疑
止息攀緣心
放下貪瞋癡的根
莫錯會人成即佛成的意思
寂而常照照而常寂
該怎麼隨緣
火焰化紅蓮
悟顯法師 講述
自他不二
大家聽了這座經,就會想要持名念阿彌陀佛。但是要知道淨土法門不是只有念佛而已,很多人不是輕視,就是過於重視。什麼叫輕視?有的會說:你們只有念佛而已;重視的,就認為自己只要一句佛號就好了,其他的都不用看,也不用學。這個觀念是錯的,廣學多聞跟亂學、亂看不一樣。提倡專修,是讓大家專在佛法上,專於一心當中,不是說經典不能看,經典是佛說的,佛說法叫金口宣說,金就是不變,無論講什麼經,講的都是一心,講的都是正念,所以看了根本不會亂,因為眾生沒有定力所以看了會亂。沒有定力就是他沒有決心要修行!
有些人今天來佛門念佛,只是為了求平安,只是為了求富貴;持咒只是為了要身體健康,要事業順利,要名聞利養;自己如願發了財,得到想要的,可是在過程中又有一點違背良心,希望自己業障消,一切更順心,所以要拜懺。因為有這種人,所以才叫他不要雜學、亂學,而不是說學佛的人只看一部《無量壽經》就好,這觀念是不對的。只看一部《阿彌陀經》,那也是錯誤的。你去看祖師,哪位是只看一本經?沒有人是這樣子的。祖師看的經典就是看實相,雖然修學是依照《阿彌陀經》裡面的方法,但是每一部經祖師都能融通。教人只看一部是矯枉過正了,後來變成只要看別的經就不如法。有位老同修問我:「為何看那麼多經?」他本身念佛念得相當不錯,連睡覺都可以念佛,我跟他緣很好。我問:經典是誰講的?釋迦牟尼佛講的。那佛夾不夾雜?若你要說,看《無量壽經》才不夾雜,那釋迦牟尼佛說《無量壽經》、《華嚴經》、說《法華經》、《楞嚴經》……,一整套《乾隆大藏經》;而且中國的藏經只有印度傳來的三分之一,原本的內容還更多。法都是佛說的,那釋迦佛有沒有夾雜?那同修一想,回答:沒有。所以說:對呀!那既然佛說法不夾雜,為什麼大家看是夾雜?如來講的法就是實相,若看成夾雜,那是自己心太亂。
還有就是修學沒有目標,不知道學佛要做什麼?所以多看才會變夾雜,認為廣學多聞是不必要的。《華嚴經》講:「無生之慧從多聞而得。」廣學多聞是必要的;四弘誓願中的「法門無量誓願學。」無量的法門所會歸的還是心性,任何一法講的都是真如佛性。當在念佛,就顯於念佛時,自性顯現在念佛上,就叫做念佛三昧;顯現在《文殊菩薩般若經》,叫做一行三昧;顯現在《十大願王》叫普賢三昧;這是德用各不一樣。在《圓覺經》中叫如幻三昧;在眾生的身上,在眼叫見、在耳叫聞、在鼻是嗅、在舌是嘗、在身是觸、在意是想,這些種種的作用;在七大,地大叫堅固,在水大叫溼潤,火大是溫度,風大是流動,空大無色,識大能明了,根大是六根,能夠見聞覺知。地、水、火、風、空、根、識七大,無一不是如來藏,都是真如佛性。
所以不要分別就只能念佛而已,念佛是一種手段,是方便,但是要明白,手段要能達到目的,如果手段達不到目的,那這就叫「方便非真實」,就只是戲論。所以念佛能達到目的最重要!有人念佛並不會達到目的,續法法師的《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疏鈔》裡面講的,念佛人有一百種心態,也就是念佛人相應的一百種果報。貪心念佛、瞋心念佛,貪心念佛是餓鬼道,瞋心念佛是地獄道,癡心念佛是畜生道;五戒十善心念佛是人天道,高下心念佛是修羅道,空性念佛是羅漢道,這種種的差別有一百種,包含世出世間諸法。所以,一般人認為只要念佛就好,這是不對的!其實要做到心能不迷才是念佛,萬緣放下,心能不著才是念佛,念佛就是為了要不著,著於念佛上不叫念佛,著於境界上那也不是念佛,念佛是為了要幫大家除去著境的心。現在雖不執著境,換著佛,一樣是著,心仍舊沒有空,所以要念到心空佛亦忘,才藥到病除,吃藥只是為了要治病,病好了還再吃藥就叫因藥得病;所以叫藥到病除,病除了,藥也沒有了,藥病俱亡。念佛只是為了這樣,在講座裡面強調要念佛,是幫助大家把散亂的心收攝下來,但是念佛的真實義趣,只是在除妄念,它是方便法,叫勝異方便。因為念佛就是念自性,一切眾生自性跟佛完全無二無別。不是說佛號就是自性,是說這句佛號能幫助眾生從煩惱中見自性,佛號也不是心外法,其實根本沒有心外之法。所以說念佛能見本性是這道理。
所謂「鬱鬱黃花無非般若。白雲流水盡是真如。」那佛號當然也是如此,佛號是如來的果德,說它是佛性也不為過,只是大家能不能從當中去證入。從念佛而見性是可以的,要把煩惱習性除掉還好辦,但明心最重要。修學大乘佛法要先明心,不是先除煩惱。歷代祖師大德都這樣教,可是現代人顛倒了,幾乎不這麼講。像天台宗也只剩下次第三觀,「一心三觀」沒有人講,禪宗那更不用說,淨土宗就變成只有持名念佛,其他的都不要,那也是偏廢,叫執事廢理。把大乘佛法講成權乘、二乘,二乘就是小乘法,甚至講成人天法,都是著在有相上,修學淨土宗要先識心達本,要知道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大家去看看,蕅益大師《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的註解,知道了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然後知道念他佛即是念自佛,他說淨土宗最特別的是「了他即自」,念他即是念自。但是現在的人學淨土不願去懂道理,只要持名念佛,根本不識本心,不懂得本來面目,如此在淨土宗修,想要得力是不會得到的。這種人學了淨土只是為了求死,可是又還沒死,所以他的偷心就不死,因循心不死,懈怠心不死,種種貪、瞋、癡、慢、疑都不死,因為不知道自己心性本來的面貌,要是知道了,你的偷心,你的貪、瞋、癡都會願意放下,這叫願!
第一是要信,真信就會願意放下,就會真正去行,信、願、行是這樣來的。一般的信、願、行只講在事相上,沒有辦法達到骨髓,這樣不會見性,不會明心。要是對於心性,能少分知道自心本來清淨,念佛的時候,知道心本來清淨,從來不隨妄,那就有得暖法。暖法就像是靠近起火的瓦斯爐,會有暖暖的感覺。接下來才有所謂的頂、忍、世第一這種種的進程,修學漸次深入的境界。所以在《無量壽經》講座提倡念佛,不是叫大家偏到念佛去,是要讓大家知道念佛的重要性,要讓大家曉得,念佛可以幫助自己把雜亂的心先收攝回來,這樣講淨土就如法,就無過失了。黃念祖老居士也講,學淨土不是叫大家只學《無量壽經》一部就好了,其他都不要念也不要看,黃老說如果真的不認識字,那就沒辦法,如果認識字,能解得幾分是幾分,多多了解,多多去看,看這些大乘法。剛開始,沒有能力涉獵多部經,可以一部一部來,同一部熟了,再一部一部下去。但是不要學成知見,知見就是談柄,不可當作跟人家講話用的談話資料,這點《沙彌律儀》就有講,學佛不要專記名相、專記名言,以資談柄,為展現自己博學多才,這也是我相,智慧不會開,學佛就沒有學到重點。以這種心來學,也許會有巧辯才,但是即使有再大的辯才,也沒有辦法了生死,嘴巴再會說也沒有用。
末法欲度眾生應如何做
文:《大智度論》說:「具縛凡夫。有大悲心。願生惡世。救苦眾生。無有是處。」
師:具縛凡夫,是帶著煩惱習氣的眾生,雖然有大悲心,欲生惡世,在這末法五濁惡世,惡浪滔天,毒焰遍地,身為凡夫,想要在這裡救苦眾生,無有是處。
文:「何以故。惡世界。煩惱強。」
師:是煩惱強,自己帶著很重的煩惱習氣,連自身都難保,還想要幫誰來學佛?這是沒有辦法做到的。
文:「自無忍力。心隨境轉。聲色所縛。自墮三塗。焉能救眾生。」
師:未得忍力,不要講忍力,連定力都沒有。忍力是講無生忍。龍樹菩薩是十地的菩薩,所講的忍力,最下品的也是歡喜地,大家要問自己:對於一切法,能不能悟得無生,能不能認可於心。眾生因為煩惱強,故沒有定力,心常隨境緣流轉,總被聲色所引誘束縛,這是「自無忍力,……聲色所縛」的意思。
這是龍樹菩薩說實話,一語道破末世眾生的癡心妄想。
如果發心想要利益眾生,要先知道什麼是真實利益眾生,如果心裡有眾生就有煩惱,佛說:「平等真法界。無佛無眾生。」所謂「度一切眾生。而實無眾生得滅度者。」這才是真實利益眾生。要是認為有人可度,那心裡就有法,有法就要起煩惱、生執著、有罣礙,那自己就是一個眾生,怎麼度人?其實連自己都度不了!
所以,雖見一切眾生,而實無眾生可見;雖度一切眾生,而實無一眾生可度。因為眾生本來是佛。
《華嚴經》講:「一切法皆如夢。」要是認為眾生是染,見諸佛是淨,那自己還在凡夫位,有對待法、有對待心、有能所相,所以不是真實利益。大家聽了《無量壽經》就知道什麼叫真實利益?就是向眾生介紹淨土法門,勸他念佛,讓他一生成就,這個才是惠予眾生真實之利。
要是自己還有一點能力,能夠為眾生開化顯示真實之際,那麼自己要先住真實慧,勇猛精進,才能幫助眾生住真實慧。所以要是認為還有眾生可度,那這個人心裡就還是凡夫,還有我見、我思、我慢、我愛在裡面,所以《圓覺經》講:「親近無驕慢。遠離無瞋恚。」什麼叫親近?順自己的,聽自己話的,遇到這種人來,自己也不生驕慢心,「驕」是驕傲、自恃,以為自己奇貨自居,以為自己是如何特別,這是驕,有些女眾很容易有驕態,這要自我警惕;而當有不順自己意思、不順自己想法、不順自己感受的人、事,自己心裡面不會生煩惱,或生瞋恨,這是《圓覺經》講的遠離無瞋恚。《華嚴經》所謂:「身為正法藏。心為無礙燈。照了諸法空。名曰度眾生。」所以要照諸法空。一切法是眾緣和合而成,所以叫眾生,像我現在手上拿的這些東西,眼睛看的,耳朵聽的,眾緣和合而成,乃至於你的眼、耳、鼻、舌、身、意都是眾緣和合而成。眼要見色,如果沒有眼球,沒有燈光,沒有色(物質)可見,如何見色?這就是因緣。耳朵要聞聲,沒有聲音,沒有所對的境界,只有耳根也不能聞。沒有意識心,聽到了如果沒有意識,誰來感知?這也是和合而生,也是眾生。所以自己就是一個眾生。鼻子要嗅香、舌要嘗味,都是因緣和合而生,這叫眾生。能不能照了它空?照了它不有?但這空不是斷滅空,而是不有不無,用而不著,這叫度眾生。有人說眾生就是身裡面八萬四千蟲,形象上這樣講可以,但是八萬四千蟲,這是眾生的妄想積聚所托顯出來的因緣和合,那在起用的時候說是假用,其實就是妙有,全然是自性。要是能夠認可剛講的這些道理,這才是超凡入聖,這是真度眾生。
念佛工夫釋疑
淨宗的持名念佛修學,分事持跟理持。
事持又分成:事相上的持名跟理上的持名。這兩種都可以達到一心不亂。一心不亂也分「事上」跟「理上」。事是事持,理是理體。
那修持是修持,果證是果證,先這樣講會比較清楚。
事持,就是對於實相都不了解,單一昧正信彌陀淨土,這樣來相信釋迦牟尼佛。在事相上持名,念的就是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這樣事持念久了,在一切境界當中都能提得起佛號,不間斷、不隨境界轉,這樣可以斷除見思惑,而達到事一心;念到可以斷除無明煩惱,就是達到理一心,這是事持。
理持,理上的持念可以涵蓋著「念自佛、念他佛、自他俱念。」就是一樣可以持名念佛,持名可以用理持的方式,但差在對實相明不明了。若知道自己跟阿彌陀佛是同一心體,所以念他即是念自這道理,差別在於一個是同體心念,一個是念他佛。
因為知道他(佛)是我自性清淨所顯的相,托他佛的自性可以說是念他佛。
念自佛理持就是禪宗通途的修行法門,就是念自性佛。
自他俱念是知道自己的佛性跟佛沒什麼兩樣,他即是自,自即是他。所以念他,即是念自,念自就是念他,自他不二。
在念佛當中,帶有這理觀在裡面,在蕅益大師的《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中有詳細的說明,裡面都有講到這是理持。
理持一樣把見思煩惱斷了,得的是「事一心不亂」;把塵沙無明斷了,得的是「理一心不亂」,都一樣的意思。所以同樣叫做一心不亂。分事跟理。事,就是在事相上,什麼叫事相上呢?就是他知道蘊中就是諸法無我,他能夠把「我見」給除掉,可是他不知道法就是心,心就是法,他不曉得。他修證的工夫不曉得,沒有辦法證到這一層。
在實際理解上,又分幾個層次:
一個就是看經典理解,理解上還有一個是解悟,知道道理但煩惱習氣沒有除掉;我們講是證悟,一個是真正證入的境界。所以他證入的境界是還不知道說心就是法,法就是心,因為他還帶有煩惱習氣在裡面。所以雖然用理持,他還是可以得個事一心和理一心。這是在後面《無量壽經》玄義裡面也會講到,這有一點複雜。
工夫成片,就是時時刻刻佛號都不斷,無論什麼境緣,佛號都不會被它轉,心就安住在佛號上,但還沒把煩惱斷掉,這是事持。工夫成片含在那裡呢?是含攝在事一心不亂。持名念佛可以這樣分事持跟理持。
除了持名念佛,還包括觀想念佛、觀相念佛,都可以分事持、理持。至於「實相念佛」,事就是理,理就是事,沒有分所謂的事上或理上的實相觀,因為事理不二。觀相念佛跟觀想念佛就都有分事、分理。觀相念佛在事觀就是在想那尊佛像,那理觀就是想佛像的本質:心性本自清淨,或是想到這佛像如何而生?佛像是無生,從無生而起作用。所以本自清淨,能現一切淨相、妙相,這是修學者有達到這個層次的境界。像釋迦牟尼佛過去生是大精進菩薩時,拿了一個卷軸佛像念佛,就是藉由看佛像,悟得實相,然後契入無生的境界。
學習淨宗,不管是講唯心淨土也好、本性彌陀也好,或是具三資糧—信、願、行也好,信自也好,信他也好,念自也好,念他也好,都是淨土宗。但是幾乎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業障很重,其實學佛的人要相信自己業障重不難,只要有一點反省的心就做到。但是要大家相信自己本來是佛就不容易!尤其是學淨土的學佛人,每個人入手處,都是覺得自己業障很重才來學淨土,好像這法門是專門給業障重的人修,業障輕的好像不用修,那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就應該不用去了。所以業障重,自己知道就好,不用一直掛在心上、嘴邊。要曉得心本來清淨才有成佛的可能,大家本來的樣子是清淨的,現在因為迷失了本性,妄有三塗六道。就好像一個人坐在那裡,本來很清醒,忽然打瞌睡,睡著就是起妄、起無明。睡著以後在夢中,夢見有六道輪迴、有三惡道,長劫醒不過來,劫數就是時間很長,或是百劫、或是千劫、或是阿僧祇劫;實際上無論多久,都只是在作夢。就像大家在作夢,也許夢見自己在夢中過了一年、過了兩年、過了十年,但畢竟只有一念而已。
為什麼跟大家講說有業障?是先舉一些粗重的讓大家看到,看到之後才看到根本,原來這個業、這個障礙都只是虛妄的,就像夢中的境界一樣,夢中無論帶什麼業障都是夢,再怎麼清淨也還是夢,你的本性不會隨著夢中的境界而改變!它不屬染、不屬淨,這點要很清楚。
為什麼淨土法門不彰?祖師大德講,就是學佛人不懂得剛才這個道理,也是不讀大經之過,這大經就是大乘經典。現在學淨土的人都忽略這一點,所以不能將淨宗弘揚到全世界去。淨土宗裡的大經就是指《無量壽經》。一般佛門的大經就是:《華嚴經》、《法華經》、《楞嚴經》、《圓覺經》、《般若經》、《金剛經》這些大乘經。大乘經典裡面講的都是這些觀念,這是心法。一般接觸到的淨宗學佛人,都講自己業障很重,真沒有辦法,好像只有下根的才需要來修淨土,才能修淨土,或是下根的人修淨土才會有成就?要知道,不是每個人都是下根,下根是根本就不信的,或是難信入的。大家都是中根,中根就是半信半疑,知道有西方極樂世界,可是對這裡還放不下、還沒有轉過來,這是中根。中上的根是他對經教有一點了解。可是根器會轉變。不要自己去亂套。
一般人都會認為自己是下根,哪一位和尚才是上根。不是那樣的,所謂上根,是一聞千悟的,像六祖,一言能夠頓悟,這是上根;中根的,就是聽了很多,是有一點發心,但是沒契入,這是中根;下根的是聽再多都不相信,或只做表面工夫。所以大家還不算是下根。縱然是下根,也可以透過經教、透過念佛去轉變,把自己的根器往上提升。所以業障重不重跟根器是兩碼事,根器就是悟性,執著的程度重不重,越重的根器就越差,越輕的根器就越好,是這樣分的。業障重是習氣、業習,當然也可以說有一點關係,但是不要硬把它們牽扯得這麼近。如果都能覺察自己的問題,也都願意轉,只是現在道力不足,那不能說是下根的,不能說是不學。如果每一個人都妄自菲薄的話,那淨土宗的第一個信自,就沒有做到。要相信自心是佛,相信自己本來是佛,不要一直打妄想,認為自己根器很差,唯有念佛才能成就。念佛是可以成就,可以把根器轉變過來,但是換一個想法,這樣才不會越學越回去,不然學到後來,會覺得反正自己本來就已經很糟糕,也改不過來。就像一個做壞事的人,惡貫滿盈,他也知道自己做了許多壞事,所以他就不願意再做好事,反正已經是壞人,早就惡貫滿盈了,再多一樣壞事或少一樣壞事並沒有差。
有些人為什麼學淨土,後來會退心?它不是專接下根嗎?怎麼還會退心?接下根是把眾生從下根接上來,不是讓學的人一直保留在執著、貪婪的境界。它是可以幫大家工夫提昇上來,從下根提為中根,再提為上根。祖師大德在註解裡講:凡夫初學心志怯弱,沒有辦法直接契入實相,所以佛菩薩開方便,用淨土法門,用持名的方式,來接引眾生。讓你先把心制在一處,先消粗重的業障,讓你得見佛,讓你有信心。因為釋迦牟尼佛滅度以後,眾生就沒有信心了,真叫心志怯弱的眾生,一下諦信自性本來清淨,他絕不敢相信。所以讓你念佛、見佛,用這方式提起你對佛的信心,這才知道如來講的實相是可信的。
有另一種人是狂妄的,他覺得不用修,反正本來是佛,那種是無知狂妄。其實大多數的學佛人都不是這樣,也不是下根,只是因為道力不足放不下。學佛人要是一直認為自己是下根,就像一個惡貫滿盈的人一樣,即使再多些習氣跟少樣習氣沒差,就越轉越劣。所以佛講要相信自己本來是佛,這業習是虛妄的。可是剛開始講還不能相信,必須要念佛,對佛菩薩有信心以後,再慢慢接觸經教了解,去契悟自性。那悟得本性以後,再用念佛的方式,也可以,那不悟本心只念佛也可以,可以帶業往生,因為念佛法門它是三根普被。
上根的,一聞千悟一悟便了,他悟了本性,依此來念佛修行也可以。
中根的人,不悟心能解經,知道在事相上修,這樣念佛修行帶業往生。
下根的,不妨念佛,若沒有辦法念,或連觀想也沒有辦法,那就持名,透過持名的方式,消除重業,把粗浮的心給定下來,使心不要那麼膚淺,先除重業,等看得懂經時再看經、念佛,相輔相成,轉下根為中根,把根器轉上來。
所以不要認為修學淨土是下根人才在修,也不要認為自己是下根人,當然也不可以認為自己是上根人,矯枉過正也不行。有遇過也有聽過認為自己是上根的,他說自己是上根,不學淨土。誰說上根不用學淨土?文殊菩薩、普賢菩薩是上根,也都來學,舍利弗也是上根,目犍連神通第一,也是上根,須菩提這些十大弟子,無論是聲聞或是菩薩都是一等一的,都來學淨土。所以不是說上根不用學。
所以心淨國土淨,上根的人能夠一下就了解。中根的人沒有辦法一下子了解,但慢慢的修行可以了解。下根的人不能相信,但是他相信有極樂,慢慢地透過念佛消業障,就會慢慢相信。從那善根最差的,根本就不信的,慢慢給他種善根,引他念佛,開始可以請他幫忙換供水,給他積福慧,讓他接觸,讓他的六根熏到佛菩薩的氣氛,那善根就會慢慢發起來。所以說法寶要流通,流通得越廣越好,見聞皆獲益。為什麼說出家猶勝外道種姓?因為這個身形出去,人家一看就落入佛種,讓那些不學佛的人種了善根,甚至讓一闡提,沒善根的,斷善根的,都能夠帶起他自性的佛種,跟佛結緣,或讚或謗都種下善根。文殊菩薩不是一生下來就這麼聰明,他過去生也曾毀謗大乘。因緣是有位大乘的菩薩在講大乘法,他是修小乘的,他就去到處毀謗,後來死了以後下地獄,但因他聽過這位法師講大乘經,在地獄的苦報受完以後,出來後轉生人道聰明利根,就是因為曾聽過大乘經。這是文殊菩薩自己講的。
所以不要認為自己是下根才來學淨土,淨土不是只接下根的,是三根普被。為什麼三根普被呢?它可以把善根從下根轉成上根,而且有佛力的加持,根器轉得特別快。
大家都知道,淨土宗念佛就好,但特別強調信、願、行;可是大家都偏重在念佛,卻不學經、不看經典,有些也只看淨土五經,說實話淨土五經沒有那麼好懂。沒有《華嚴經》、《法華經》、《楞嚴經》、《圓覺經》給它做註解,是沒有辦法了解,也很難去契入的。像《無量壽經》裡一句:「隨時悟入華嚴三昧。」一般人不了解,這一句話就是《華嚴經》。「具足總持百千三昧。」要怎麼樣能「具足總持百千三昧」?多數人不了解,為什麼學淨土就能夠得到?這裡面因為需要《華嚴經》、《法華經》給大家做註解,偏偏現在學淨土的人,他覺得自己是下根,來念佛就好,又不看經。搞錯了,不是這樣學的。印光祖師也不是這樣子教的,他教學人要老實念佛是「行門」;「解門」是要讀大乘經典,是要這樣學的。不是只有學天台宗、華嚴宗的人要去讀《華嚴經》或其他經典,其他宗它是有它專門依止的修行方式或依某部經,或他宗祖師立的宗派,所傳的修行方式。而淨土宗是依《無量壽經》這部經傳了這修行方式,但不是說其他經典都不用看,其他的經不看,淨土宗也學不會。但是現在的人去都看了又有問題,所以經不好講就是這樣子,因為他這裡看了一知半解,那裡看了也是一知半解。所以為什麼要提倡先學一部,不是看一部就定死在那裡不肯再學了。是先學一部,有基礎、有概念了,等自己對修行念佛有基本的信心後,你再去看其他的經,再來對實相了解,才能夠真看破放下這世間。對實相了解,眾生才能夠從心裡面放下,放得徹底,把自己的貪、瞋、癡、妄想、分別、執著,徹底地放下、除掉,這是看經典的功德。
有人說:有些老先生、老太太,雖對實相不了解,也能放下來念佛。那是放下一些粗的、事相上的執著,這些老人家做得到。而有些根器差的根本就不相信,或是看了很多還是不相信,沒有契入卻還以為自己有契入,認為自己有在修。但是透過善緣、同參道友、善知識的提點來修學淨土,透過念佛、拜佛、讀經、聽經、看經、研教,漸漸會轉變,不會永遠在下根,也不是說下根才需要學淨土,這點要很清楚。
止息攀緣心
學佛就是要面對自己的問題。很多的學佛人都說:自己的小孩還沒長大難免要罣礙,但是當小孩長大之後,又有別的事情要罣礙。就像還沒有得到一樣東西的時候,心裡面都一直幻想,這樣東西得到後會有多好;等得到以後,就改幻想別的東西,這就是眾生攀緣心不息,所以才會有這種情況。
要做的是將攀緣心給息滅,把這念不實的罣礙心放下來,事相上也都還在照顧小孩,照顧家庭,但是卻會很自在。什麼叫「白衣學佛,不離世法,處世不忘菩提。」「白衣」是指在家居士。「菩提」是覺,覺就不迷、不罣礙,學佛的目標就是要不忘菩提,只要念念覺,時時覺,常常覺,就能不忘菩提,到真覺現前,因為妄想消盡,那就是如來了。如來度一切眾生,而實無眾生可度,雖然幫助一切眾生,但是心無罣礙,就跟幫助自己小孩一樣,就是將心量放大,因一般人心量太小,都只罣礙自己在意的,自己想要的。如來也是幫助眾生,只是把罣礙轉化並放大心量,自然就不罣礙。常聽到有這些執著觀念的人講這些話,包括年紀大的也有,連當了媽媽、做了奶奶,七老八十了,還在罣礙兒子、罣礙孫子,那些人總覺得責任還沒了;不是責任還沒了,是罣礙還沒放下。每一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煩惱,那要看看自己罣礙什麼,要用佛法把它轉變過來,把罣礙去掉,一旦去掉,生活就很自在,心就不會隨境界轉,就不會隨自己妄想轉,這才是學佛。
很多人也都是丟這個理由給法師,請人家要聽經,反而還告訴法師說:師父,我有家庭你不知道嗎?其實學佛的人幾乎都有家庭。像這類人就是善根鮮少,再講明白點是業障比較重,沒有一念想放下,念念執著,這些人越執著就越苦。不管是有錢或沒有錢,有名或沒有名都在苦,因為有一物罣在心上,這就是認妄想為我,若要把這妄想脫開來,必須要用功,不是嘴上說放就能放得下。因為大家不是上根利智,不像六祖。所以必須像祖師講:以理折情,久久而情習自消。必須透過熏習經教,透過念佛,以佛法的道理來修斷情習。
《中庸》裡面講到學有三種,「生而知之。學而知之。困而知之。」生而知之那是上根利智。透過學習才知道是中根。碰到困難才想要明白這是下根。修行當然不出前面這三種,「及其知之,一也」,到最後結果都一樣,就看自己要當那一種。
釋迦牟尼佛告訴大家這娑婆世間很苦,眾苦充滿,甚可怖畏。極樂世界很樂,所以大家是困而知之。祖師大德是中根,比較好一點,有些是生下來就會想學佛,有善根知道要學,這是學而知之。生而知之的是一聞千悟。
想要修行就要:安而行之,利而行之,勉而行之。
大家現在學佛是勉強而行之,勉強自己違背自己的想法、看法。當你起世間的念頭,造作世間事時,很自然的起惡心、惡念、生貪瞋癡,可是現在要叫它息滅卻很勉強。
中根人是利而行之,知道佛法的利益、放下的好處,他才發心要去做。像大家還是不了解佛法的好處,所以放不下。那上根人是安而行之。安而行之就是:知道本來就應該是這樣,心安理得,所以自然安而行之。這三種就看自己要怎麼修,大家都不是生而知之,行也不是安而行之,至少要學而知之,要知道佛法的利益,不要做下根勉而行之,勉強而行之或困而行之,困而行之就像下品下生者,五逆十惡,地獄相現了,這時才要來念佛,業報要現前了才來學佛、才來修行,那太慢了。釋迦牟尼佛講:「悔之於後。將何及乎。」後悔來不及了,因為業力太強了。很多學佛人都會給自己很多理由,告訴自己現在還要做些什麼,要知道這個理由就是自己的業障,真相就是自己的煩惱、習氣在障礙自己學佛、在障礙自己修行,這些理由要放下,因為這都是妄想。
若問心如何安住?前念已過,後念未至,心要安住在哪兒?有所住,就有所得,這不名心。因為心不屬前念、不屬後念,有前有後,有所住處都是妄想,連念佛都還是打妄想,這個道理要能夠明白。這時候心裡就會生出一個妄念,那心要住哪裡?這就是自己凡情現前,總一定要找一處來安住。就像慧可大師他心不安,在這裡也不安、在那裡也不安、調息也不安,所以乞達摩祖師安心。大師說:你將心拿來。他一想,心念念不住,覓心了不可得。所以是以「無所住」為住,所以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因為大家是修念佛法門,講的就是安住在佛號上,所以一問就會答不出來。
弟子問:這佛號如何安住?
有所住,那就不名心;無所住?若說心無所住,那又沒有作用了。其實心不屬有住,不屬無住,有無俱遣,遣無亦遣,此句方名無戲論法。這是淨宗高深的念佛,從這裡返觀返參,可以明心可以見性。所以淨宗修學分四種:憶、念、觀、參。憶就是念佛,去想佛的形象。念就是一般講的念佛。觀就是觀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就是觀想念佛。參究就像禪宗常參的:念佛的是誰?這就是淨土的,「憶、念、觀、參」四種修學的方式。
在妄想生起處,罣礙生起處,當下就要提起佛號;可是剛開始,習氣強道力弱,習氣一強就被轉,往往沒有辦法馬上提起佛號,但是不要氣餒,還是這樣用功下去,熟悉之後念這佛號就有力,會發現對事情的罣礙開始下降、減少,變得沒有那麼在意了,這就是業障在消,這需要平常就有在用功才行。學佛前後的轉變要看每個人,轉變了多少,只有自己曉得,怕的就是自欺,自己沒有轉變以為自己有轉變,自己騙自己,這就不好了。眾生都是對別人要求嚴格,對自己很放鬆懈怠,這就是一種自欺。所謂嚴以律己,寬以待人。不去要求人家轉變,是要要求自己,慢慢的就會有工夫了。
放下貪瞋癡的根
修行要放下罣礙的、執著的,要怎麼放?先從自身的習氣先改,自身的毛病、起心動念上下手,根本就是自己的貪瞋癡,這是最嚴重的。家人是外境,那是枝末。所以根就是這貪瞋癡、這些妄想。貪瞋癡不是三個心,是一個心,這是虛妄的心,眾生不知道它是虛妄的,把它當作是自己的心、自己的想法。現在起了一個念頭,就覺得這念頭是我想的,這就是錯誤的。
所以「我思故我在」這個觀念是不對的,這是凡夫。有所思,就落意識,隨凡情,這是凡夫見解。學佛人不要隨順自己的妄見、不要隨順自己的習氣毛病:偷懶、放逸、懈怠。像大家有家庭、有事情要做,在做事情當中會生起貪瞋癡,要把這些放下,這才叫做把最執著的放下。所以修行要將道理講很清楚,究竟該放下的是什麼。有很多的居士學佛,他說自己什麼都放下了,但是毛病習氣沒有一絲毫的轉變,這不是放下。他說:「我事業也不做了,我家也離開了」,他說這叫放下,搞錯了。
有一天道場來了三位居士,我跟他們說:你們有家庭,該管教你小孩的時候,就要管教,不是說不管教他叫「放下」,我說那叫放任,不叫放下;他不對,你不糾正他,叫放縱,跟放下是兩回事。像現在許多當父母的,他是因為他管不住小孩了,所以才說我放下了,所以這是不會修行。要是會修行,你就在你生活當中、工作當中,起心動念處、言語造作時,看自己有沒有清淨,有沒有與佛性相應,平時做事有沒有自私自利,有沒有帶著自己的好惡?即使事相上做得再對,大乘佛法講的是,這念心有沒有起貪瞋癡,這才叫放下自己最罣礙的。眾生跟自己習氣最熟、最好,尤其是當煩惱習氣在起現行,正念會提不起來,如果是一般凡夫自然就隨順妄念、隨順他的貪瞋癡去了,那就叫做輪迴。如果能隨順正念,這叫出離。是出離煩惱、出離妄想,這就叫出家,這叫修道。凡夫不但隨順妄念,還把妄念當作是自己,當作是自己密不可分的親朋好友。如果是這樣,正念要起卻起不來。你會告訴自己應該怎麼做是對的,可是你的煩惱會告訴自己,另外那樣做會更好,所以你的貪瞋癡就會帶著你走下去。
所以眾生為什麼會六道輪迴,就是當自己的善念說:我是善。你的貪瞋癡馬上會告訴自己:我是大善!這是廣欽老和尚講的。要是不會修行,可以去看看廣老的開示,就會修行了,他的開示沒什麼高深的佛學,但都是真真實實的工夫,都是講修行人,從日常生活待人處世要如何做、如何用心,樣樣從難處做來,做到了,就是真正的修行。
「轉凡心成聖心」的關鍵,在於要知道什麼是凡心?什麼是聖心?知道以後還要曉得它們是同一體性,沒有差別,才能夠轉。祖師大德講:「若於轉處不留情」。要轉至無可轉,才能於轉處不留情。想要徹底轉變過來,就要知道這凡心是妄的,而不是我的凡心,不是我的妄心。從來沒有妄心,只有真心。之所以說是妄心是因為,第一個,對真心不明了;第二個,你隨順它造作。所以它就非妄成妄,不有而有。實際上正在虛妄的當下就是真心。就像夢境,正在作夢的時候,全體是心,就像水在起波浪的時候,全波是水,水與波沒有分開來,水的溼性不屬於動也不屬於靜。就像真性不屬動、靜二相,不屬有、無,不屬一、異,不屬能、所,不屬於愛、憎,乃至於不屬於佛法界、不屬於九法界,所謂「具造百界千如。而不可言其有。」要知道這是佛心、這是聖心。在這裡面沒有凡聖的見解,要知道這道理才能轉。很多人都用錯一個詞,「我的凡心、我的妄想」,這就是沒有試著破妄想,還是把妄想當作是自己,所以終究還是會隨順它,這是修行的盲點。總說:「我的妄想」,如果總認為這妄想是自己,那你就永遠轉不過來,因為把虛妄作實了,不知道它空,不知道它假,所以就轉不過來,即使用很強大的心力去轉,都還轉不過來。佛號再怎麼念,越念煩惱妄想越大,越念它越強,怎樣都轉不過來,念得再熟都沒有用。所以才為什麼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成就的人更少,就是因為不明了真心本性,不明了真如實際,不明了妄想是空的。
大家都會感覺很訝異,妄想怎麼會是空的呢?佛不是教我們斷嗎?「修證即不無。」這是真心本性;「染汙即不得。」沒辦法染汙,因為本自圓成。所以達摩祖師講:「一切諸法皆如幻。本性自空哪用除。」就像你知道自己在夢境中,那還需不需要在夢中做個觀想,想自己現前這個夢境是虛妄的?你很清楚所以不用!這就叫覺悟。可是現前身心世界雖全體是虛妄的,大家卻迷而不覺,總認為它是實有,所以才需要藉由佛所說的經教來作觀。好像有作觀的動作,好像有念佛的行為,有種種破妄顯真的這些動作,但是自己要曉得,這念清淨的真心,不是外來的,不是別求得的,不是自己造作出來的,不是透過修斷煩惱而讓它清淨,是它本來就清淨,修斷煩惱只是除掉自性本無的垢染,修行是這樣修的,這叫從根本修。要是懂了這個道理,其餘所學都是枝葉。翻開所有的經典,無論性宗、無論相宗,都能通達,再多的名相也會覺得很簡單,以前看經教名相,看得坎坷崎嶇不平,如過荊棘,要是真的明了心性,再看這些名相、經教,就如履平地,再也沒有高下、再也沒有先後、再也沒有次第,而從此次第、先後、高下都是你度生的機宜,都是幫助眾生的手段。所謂菩薩應以何國土而度眾生,他就顯現什麼樣的國土,應以清淨的國土度眾生,他就顯現清淨的。《維摩詰經》講:應以淨國而得度,就現清淨的國土。隨所化眾生而現國土。《維摩詰經》說:「汝心不淨。故見此土穢而不淨。」其實菩薩顯現染淨,只是為了度眾生。也沒有所謂的清淨跟染濁的問題。
有人說:想求生淨土是自己心不淨,所以看娑婆世界就不淨。一般人看《維摩詰經》講:本來清淨。但是沒看到後面,佛告訴舍利子,國土現染或現淨只是為了教化眾生方便,都是手段。娑婆世界不關乎清淨與不清淨。所以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是為了度眾生,娑婆的染也是為了度眾生,現染現淨,強烈的對比,只為攝化眾生。所以要知道轉凡心為聖心的關鍵在哪裡才能轉,這樣在生活上觀照,才能觀照得力,這是修行的重點。
莫錯會人成即佛成的意思
我們學佛是要學佛乘的人乘,不是要學人乘的佛乘。十法界都有佛。地獄、餓鬼、畜生中都有如來。所以在人道做到聖人,做到至聖就是人道的佛。天道做到至聖就是天道的佛。藏教做到頂就叫藏教佛。通教做到頂則叫通教佛。別教做到頂叫別教佛。現在大家要學的是圓教佛。所以人成即佛成這句話,大家要搞清楚它的真正意思。這句話是太虛大師講的,他自己曉得這話的意思。但是後人卻常常誤解,以為把人道的事情做好就能作佛。如果是這樣,那釋迦牟尼佛就好好做個王子,統一天下就可以了,何必還去修行?他生下來貴為太子富有四海,將來必然可以繼承王位,如果做好人就能成佛,那他根本不必去雪山六年苦行。其實那六年苦行也是白費,都是心外求法。後來他不心外求法了,轉往心性上去會入、去證入,所以大家是要學佛乘的人乘。也就是用菩提心,所謂「處世不忘菩提。」人乘是什麼?活在這世間「應物隨緣。無所住著。」這是人乘。因為現在在這裡的業報是人,可是知見是佛知、佛見,跟如來完全一樣,大家現在要學的觀念是:佛法界裡面的人法界。佛性隨九界眾生之緣現人法界,在這裡該做什麼就做什麼,可是心裡面是無著無求的;而世間的聖人都是有求有著,不然就是著空。一般世間的聖人雖然不著名聞利養,但貪著「清名」,好於「清名」上那也不行,好德也不行。心有所好即是向外攀取,那也不行。這是世間聖人所好。出世間聖人,他能聖能凡,能大能小,無所住著,甚至能現國土身,能現地獄身,現餓鬼身,這是出世間聖人。真的如永明大師講的:「非二諦之所齊。豈百家之所及。」佛教一乘了義不是二諦,「二諦」是真諦跟俗諦。真諦講的是諸法皆空,俗諦講的是諸法妙有,真、俗二諦都是方便說,不能達到佛性。所以非二諦之所齊,二諦尚且無法與心性相齊等,豈諸子百家之所及。
所以今天講關於「人成即佛成」的這個題目,在文字上,在祖師大德的境界上都沒有問題,因為他們知道是怎麼回事。可是同樣一句話,在後世學人的做法上、說法上,因為帶著自己的情見,帶著顛倒想,因此他們在解釋上、在應用上,就有邪知邪見夾雜在他所講述的經典及佛法裡面,摻雜在他的修行裡面。修行時聖解尚且不行,何況是凡情。聖解就是存著佛知佛見,有絲毫聖解也見不了性,也沒有辦法開悟,何況是夾雜世間凡情。誤以為把世間人做好了,他就能成佛,真是謬之甚矣。
其實說這些話的人,他心裡是放不下世間的,還是執著在這個世間,因為叫他放下,他心裡放不下,就拿個「世界和平」,拿個「利益眾生」來搪塞,來增長自己的情執,給自己足夠的理由不要去用功、不要修行、不用放下。現在這種人很多,其實就是佛在經典上講的:「附佛法外道」或叫「破內外道」。破內外道就是:穿著佛門的衣服,無論是在家人或出家人,他看起來是在學佛,但是他給你講述的內容,都是教你搞輪迴、搞情見的。明明應該說「要出離」,他說此方即是,不必出離。若你的境界此方即是,那你也可以下地獄了,那你真有這本事嗎?要真有,那很好,恭喜你。但要是真有本事,看到眾生有所執就不會講這種話了,反而會應機施教。像歷代的禪宗大德,他說:我此法專接上上根人。他看到中下根的人就叫他們拜懺、叫他念佛。像近代的虛雲老和尚,他自己有夫,他叫他的信眾要念十萬聲佛號,才收他們做皈依弟子。中峰國師他自己根器好,但也是勸人家求生淨土。不是每個眾生根器都是上上根,如果你是上上根你也會觀機。
所以「人成即佛成」意思不是好好當個世間人就可以作佛,這是不可能的事情。祖師大德開示,每一個法界裡面又有十法界。畜生裡也有佛,畜生都尊敬他,那叫畜生成即佛成。人道裡面的佛法界,他還是人,有人道的執著。人們尊敬他,可是他出不了三界。大家要學的是圓教佛。祖師為什麼要判教?判教不是分教的高低,而是看哪一個是大家應當學,哪一個是不應當學;何者為了義,何者為不了義;再從四依法中,依了義,不依不了義。反觀現在很多學佛人的觀念錯誤,他沒有辦法體會到太虛大師說這段話的奧妙,就錯解了;還誤會學淨土距離太遠了,是自了漢。其實自了漢也不錯,自己能了不必向他人求了,如果自己不肯了,還要嘲笑人家是自了漢,那就搞錯了,那是十足的凡夫,就是不肯修行的人。
大家學佛觀念要正確。夏蓮居老居士講:「一方正後方方正。初步迷時步步迷。」一步走錯了,後面就全部錯了。末法邪師說法如恆河沙。曾聽過很多的講座,有的乍聽,才剛開始要覺得這人講得不錯,結果後面就開始講錯了,真的是九十九分對,就那一分錯,偏偏那一分最要命。所以真的除了祖師大德的著作,其餘都不能聽、不能看。看祖師的著作可以很放心,因為這些祖師個個都有成就!像華嚴宗的初祖杜順和尚,他作的《華嚴法界觀門》,他寫好之後,他準備個火盆,把自己作的《華嚴法界觀門》投到火盆裡面去,他說:「如果我所寫的東西符合華嚴的旨意,跟《華嚴經》相契合,丟下去就燒不壞。」他真的就把它丟進去燒,結果他才一投進去,火堆裡面冒出菩薩,是華嚴會上菩薩把它捧出來,他說:「大德和尚,你這著作甚合華嚴旨意。」他一檢查,連綁竹簡的繩子都沒燒壞,完完整整。這是古大德的工夫,古大德的修為,古大德的體會,現代人沒這個本事。別說丟進火去,就用水淋就沒有了,哪還用火去燒。這是真正有工夫的祖師,所以可以百分之百放心地去看,完全不用怕學錯,如果有錯也絕對是今人錯會,古人的境界不會錯,這個要清楚。佛門講的尊師重道是相當重要的,代代相承這樣學下來,是不會有問題的,絕對會有成就,尤其是學淨土宗。
所以不要想說把世間人當好了、當圓滿就能成佛,那是不可能的事情。要是這樣的話,釋迦牟尼佛就老老實實做個王子就好了,不必出家修行後再來告訴你佛法。那他也不必讓他的弟子出家,因為只要做好王公大臣的事就可以了。乞丐就老實當乞丐,他也不用度優波離出家,就讓他老實做個首陀羅幫人家剃頭髮,頭髮剃得好也能成佛啦!釋迦牟尼佛有大智慧,他不是這樣子講,所以後人要能夠知道這句話裡真正的意思。
寂而常照照而常寂
所謂「寂而常照。照而常寂。」這話是在形容我們的真心本性。真心本性在作用上是「照」;所有東西都有它的體,像桌椅板凳的體就是木頭。在「體」上,體質、本質,真性的體就是空寂。所以從空寂顯現諸法。為什麼不說「從有而生」?因為有跟無是相對的,這一法不是那一法。本性是空,空寂就不著於物,所以它能生能現每種東西。就像《華嚴經》講:或現童男童女形。天龍及以阿修羅。乃至摩羅伽等。隨其所樂悉令見。《華嚴經》云:眾生形相各不同。行業音聲亦無量。如是一切皆能現。海印三昧威神力。這就是我們真心本性的作用。在現的時候,能現摩羅伽,現鬼神、乃至人道、畜生道,甚至各個行業、音聲,每一個人的習氣煩惱無量,各各不同。這是誰在現?是真心本性在現的。就如同電視機,每個節目不同,每個演員不同,電視機是能現的,現的時候電視機上沒有固定形象。形象要是固定,那只能播這一個節目,就沒有辦法播另外一個節目。
所以「寂而常照」,「寂」就是不著,它是空寂的,「照」就是講它現出來的作用。真心隨無明就顯現六道輪迴、十法界,法界雖然是心現的,但是眾生迷在無明當中,所以受無量的苦惱。佛隨六波羅蜜,隨般若智慧現佛法界,所以與真心本性相應。所謂我以妙明不滅不生合如來藏。不生不滅就是般若智慧,與如來藏相契合,「與如來藏相契合」就是和真心本性相應。這真如本性既不是新得的,也不是外來的。下一句講:「而如來藏。唯妙覺明圓照法界。」是這樣圓妙,還是這樣遍照法界,不是從心外得的,也不是因為有了般若智慧如來藏才顯現的。有般若智慧是因為無明去掉了,所以《圓覺經》講:「生死涅槃如虛空花」。生死就是無明,涅槃就是無生,就如同虛空花,這是如來境界。那眾生也是「寂而常照。照而常寂。」但是眾生是迷在自己變現的境界裡面,所以受諸苦惱,雖然在佛法的道理上講也是「寂而常照」,可是眾生就是不得自在。
佛法講五乘,五乘的佛法都是寂而常照,都沒有錯,為什麼說人成即佛成?因為是同一體性,但是在作用上就是不同。雖也是同一個體性在用,但是眾生迷了,所現的這個作用就是輪迴的作用,就是地獄、餓鬼、畜生境界。所以為什麼一定要學佛,為什麼還一定要學究竟了義法、學圓教法?有人說這是祖師自己判的,不是!這是祖師依佛說而判的。藏、通、別、圓、頓、漸、秘密、不定,這是八教,都是如來依眾生的根器,及教導修學方法而說的。若你只能接受人天乘,他就跟你講一些人天乘法,因為你不想了生死嘛,他就告訴你:在家,做父母親要如何做,子女要如何做,當國王要如何當,當宰相要如何做,做商主要如何,做長者要如何,各種身分、行業要怎麼樣做才算是如法的。如果你真正要修行,他會看你的根器,是能接受小乘的還是能接受大乘的。所以佛教祖師大德為什麼分科判教,就是要讓我們知道,佛法雖是五乘卻同是一心,雖是一心卻能現五乘佛法、能現藏、通、別、圓,能現頓、漸、秘密、不定。這些也不是佛刻意要判的,佛說他自己就好像畫師的弟子一樣。什麼叫畫師的弟子呢?就是一位畫家的學生,畫家把輪廓畫出來,他只幫你上色而已。眾生自己迷惑顛倒,妄有迷惑淺深不同,就好像畫師;佛隨著眾生迷悟的淺深去給我們上色,世尊沒有刻意去分別說一定要怎樣,只是眾生身上有這個毛病,他就給你開這個藥,沒有他自己的成見。所以佛法的觀念要相當清楚,就知道該怎麼修行,就不會被它歧所惑,「它歧」就是其他的邪說。
所以學佛一定要聽經教的重要性就在這裡。學經教是為了要修行,不是為了要講給人家聽,講給人家聽沒有用。就像佛在經上講:「如人數他寶。自無半錢分。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學佛聽聞佛法卻不修行,那你聽再多都沒有用,會分科判教也一樣,你講得再好都沒有用。如同數他人財寶,只是幫人家算錢,你能有多少?你自己一分一釐都沒有。
「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它所講的就是眾生的真如本性,是一體的作用,同一體性,在照用上沒有分染淨。只要講到真心本性都沒有染淨的問題,但在眾生修學上就有染淨的差別,等到無功用道的時候,也沒有所謂染淨的問題。「無功用道」就好像有艘船剛開始要入海,需要推船,很辛苦!等到上船後還要用力划,划到中央的時候,只要張帆順水就可以,張帆順水就比喻作無功用道。剛開始叫有功用道,很辛苦,但是熟練以後就漸入佳境。就沒有什麼染淨的問題。剛開始是以淨來除染,後來連淨也不著了,「法尚應捨。何況非法。」就是這個意思。
該怎麼隨緣
今天說到在生活中要如何隨緣?
所謂的「隨緣」,世間人的隨緣只用在生活很現實的層面當中,比如碰到工作問題。當然能覺察也算不錯了,因為總比不隨緣、強求的人好。
但是修行就不能隨緣了,修行如果還隨緣的話,那叫隨業,而不是佛菩薩祖師說的「隨緣」。當有人在障道時,就不能隨緣。不能想:我現在沒有因緣來修行,大概是緣還不具足。其實這是你的業障。我們多次講到,這一生真想出離輪迴,修行要擺在第一位,不要被公司、事業給轉了。夏老居士講:「世間萬事甘讓人先。信願持名絕不落後。」「信願持名絕不落後。」就是修行人應該有的正確觀念。
譬如說世間法跟出世間法,一般人遇障礙就會想:那就隨緣吧!如果從修行來看,其實這是錯誤的。那就跟沒有在修行的人是完全一樣的,當現在修出世間法碰到障礙,就想佛教講要隨緣,就隨順世間法,這個隨緣就錯了,那是變成隨順世間業緣。修行叫淨緣,要隨淨緣,不是隨染緣。所以在隨緣裡面要會挑,要懂得什麼是淨緣,什麼是染緣?開示常常都在講,大家對工作不要這麼在意,家裡的事情不要那麼在意,這是學佛人要有的觀念,大家不是要去跟人家爭升官發財、有大成就。
現在的社會,幾乎都認為有錢就是一種成就,但也有些人是因為他想要卻得不到,所以說他不這麼認為。但無論怎麼想總是輪迴,沒有辦法超脫。學佛人工作就只要能過基本的生活,該繳的錢要可以繳得出來就好,如果有房貸、有車貸要繳的,這當然也要能夠維持一定的運作,剩下的就不用再去奢求了。所以說沒有結婚的就比較簡單。
現在很多人搞佛教婚禮,我們並不鼓勵,佛教哪有在幫人辦婚禮的?釋迦牟尼佛都教人家出離三界六道輪迴,現在的人還要叫他證婚。佛滅度了,只剩下佛指舍利、佛骨舍利,供養在那邊,大家跑去他前面結婚,沒辦法啦!其實當我們看到佛菩薩的舍利,更應該發清淨心,怎麼會叫大家去佛前做結婚這事情。如果以出家人的戒律來說,這樣都犯了大戒,那行為是絕對錯誤的。所以你們修行不要想:現在我沒有辦法,所以我隨緣。不是的,你要跟它逆著走,因為那就是你的業,世間的業緣牽著你,讓你沒有辦法修行,讓你沒有辦法用功,沒有辦法成就,你就是要跟它相反。你要是隨著它去,這個不是隨緣,而是隨著輪迴,這不是佛講的隨緣。
如果這是佛教講的隨緣,那當初釋迦牟尼佛最不隨緣了,他爸爸不希望他出家,當四門出遊以後,他就發菩提心跑去出家。那釋迦牟尼佛第一個沒有做到隨緣。所以佛教講的隨緣,跟世間人的這種隨緣不一樣,一般人是自己煩惱習氣控制不了,他就講:「隨緣吧!」他在世間習性轉不過來,被他的工作、家庭拉著跑
被他的境界拉著走,他心裡放不下,他隨口說他自己隨緣,所以這二者的差別要搞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