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白話直解 卷六】 (精彩節錄)
二十五圓通─觀世音菩薩觀耳根圓通 (25-6)
悟顯法師 講述 ......
下面的講十四種施無畏力。
世尊。我復以此聞熏聞修金剛三昧無作妙力。與諸十方三世六道一切眾生同悲仰故。令諸眾生。於我身心獲十四種無畏功德。
這是講跟眾生同一悲仰。
眾生悲仰如來,如來憐愍眾生;因為諸佛之心即是眾生心,眾生心即是諸佛心。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所以他能與諸眾生同一悲仰,因為是同一心,所以令得十四無畏功德。
他是怎麼成就的?他是以金剛三昧無作妙力來成就。因菩薩身心與諸眾生無有二相,所以菩薩之三昧即眾生之業用,眾生之悲仰即菩薩之悲仰,所以在菩薩身心當中,令諸眾生獲十四種無畏功德,這「無畏」就是「無所畏懼」。
一者由我不自觀音以觀觀者。令彼十方苦惱眾生。觀其音聲。即得解脫。
菩薩不自觀音,但觀聞性,所以根、塵銷落;能令十方苦惱眾生如果眾苦逼迫,你稱菩薩名號,稱觀世音菩薩一聲名號,觀世音菩薩全體顯現,苦難自然就消除。所以他說:「由我不自觀音以觀觀者。」根、塵脫落,所以能夠令眾生稱他名號者,在苦惱當中,就能夠解脫;前提就是菩薩他已經成就,所以他能夠普遍十方,化度苦惱的眾生。
這段文章看起來有點難,難在哪裡?「不自觀音以觀觀者。」就是不循聲流轉,能夠安住在哪?就是上面講的:「金剛三昧無作妙力。」能夠安住於功德力,能夠安住在耳門圓照三昧,才能夠「令彼十方苦惱眾生。」觀其音聲,所謂「觀其音聲」就是「稱其音聲」。為什麼用「觀」?因為最低的是「稱」,用這「觀」字比較圓滿,這就不是只有口誦,還包括「心觀」心裡在觀照。包括:觀菩薩的音聲無來無去,無生無滅,觀菩薩的形相,觀菩薩的因地所行,這都能夠得到解脫。我這個講法是完全符合經典的,包括你稱菩薩名號,包括你讀〈普門品〉、讀〈耳根圓通章〉、《華嚴》的〈觀自在章〉,都能解脫苦惱,包括讀《心經》,《心經》也是觀世音菩薩,最有名的就是玄奘大師,他就是讀心經。取經途中他本來是要被殺害的,最後因為讀《心經》得到解脫,這是玄奘大師的例子。
所以「令彼十方苦惱眾生。觀其音聲。即得解脫。」包括你讀經,念誦觀世音菩薩名號,念大悲神咒,都能夠解脫。所以他說自己「不自觀音以觀觀者。」所以「令十方苦惱眾生。觀其音聲。即得解脫。」所以就不是只有稱菩薩名號,還包括讀菩薩的經典,誦菩薩的神咒都是,乃至念菩薩的本尊或是念菩薩的化身都能夠解脫,觀世音菩薩化身那就很多了。
一般人痛苦的時候,他就會喊父母,實際上你喊父母沒有辦法解脫,因為跟稱菩薩名號的功德是完全不一樣的。觀世音菩薩他是具有大神通力,比你的父母殊勝太多了。一般的凡夫、二乘、鬼神都不能為比。你稱鬼神名號、稱凡夫的名號,包括叫喊你的父母,喊爸喊媽的都不能幫助你解脫,只有稱佛菩薩名號、念佛菩薩咒語才能夠解脫,所以跟喊天地、喊鬼神、喊父母是不一樣的。為什麼?因為他沒有證入「金剛三昧無作妙力。」他們沒有這個修證,差得太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