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鏡錄卷六 (精彩節錄)
宋慧日永明妙圓正修智覺禪師延壽集
敕建慧福寺賜紫臣僧超海
敕賜遺光寺臣僧通理奉
敕建大慈觀音寺臣僧廣持 ......
夫宗鏡本懷。但論其道。設備陳文義。為廣被群機。同此指南。終無別旨。切不可依文失其宗趣。若悟其道。則可以承紹。可以傳衣。如有人問南泉和尚云。黃梅門下有五百人。為甚麼盧行者獨得衣缽。師云。只為四百九十九人。皆解佛法。只有盧行者一人。不解佛法。只會其道。所以得衣缽。
問。只如道如何會。
答。如本師云。如來道場所得法者。是法非法。亦非非法。我於此法智不能行。目不能見。無有行處。慧所不通。明不能了。問無有答。又古人云。此事似空不空。似有不有。隱隱常見。只是求其處所不可得。是以若定空則歸斷見。若實有則落常情。若有處所則成其境。故知此事非心所測。非智所知。如香嚴和尚頌云。擬議前後。安置中邊。不得一法。沒溺深泉。都不如是。我我現前。十方學者。如何參禪。若道如是。豈可會耶。所以古人云。直須妙會始得。斯乃不會之會。妙契其中矣。故先聖悟道頌云。有無去來心永息。內外中間都總無。欲見如來真佛處。但看石羊生得駒。如此妙達之後。道尚不存。豈可更論知解。會不會之妄想乎。如古德偈云。勸君學道莫貪求。萬事無心道合頭。無心始體無心道。體得無心道也休。先洞山和尚偈云。者個猶不是。況復張三李。真空與非空。將來不相似。了了如目前。不容毫髮擬。只如云者個猶不是。豈況諸餘狂機謬解。所以經云心不繫道。亦不結業。道尚不繫。降茲可知。入宗鏡中。自然冥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