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人的氣質,你具備了嗎?
悟顯法師 開示:
所謂「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智人除心不除境。」心既除矣,境豈實有!所以妄心若除,妄境怎麼會是實有?
我們就是因為心裡沒有主宰、沒有定力,隨著自己的妄想、雜念去造作,才會被境界轉。一起念就隨著它去,隨得很自然,所以我們要念佛、要回頭,要想回頭也沒有那麼容易,因為隨順煩惱習氣太習慣了。一個念頭一起,馬上就要造作,現在叫我們不要打妄想、不要動念,這反而成了生疏不熟悉的。
所以祖師大德講:要「生處轉熟。熟處轉生」。你現在跟妄想很熟悉,跟煩惱習氣、貪瞋癡很熟,要藉由佛法的熏習力量來除斷,
為什麼用熏呢?「如染香人身有香氣。」以前沒有香水,衣服穿出去要有香的味道,要掛著用沉香去熏,這是以前人用的香水;這樣子熏,由外而內,到後來自己發心轉,徹底的轉過來。
所以生處要轉熟,熟處要轉生。什麼是熟處呢?跟煩惱習氣很熟,要讓它淡化,先從淡化開始,從剛開始還是個凡夫,一遇境緣就起念,先克制住,不要有動作,妄想、貪瞋癡還是在裡面翻騰,先忍耐一下,至少不要有動作,不要有不好的行為出現,先這樣子慢慢把它淡化。
再藉由長時期的聽經、念佛熏習,這要有耐心。大家都願意發心,願意熏習,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你知不知道現前的舉手投足這個是煩惱?這個動作出來是煩惱?能覺察這些就是學問,這要靠修行,我們講的微密觀照。
微—就是細密的觀察,心思要細密,這才能夠覺察得到自己的貪瞋癡、我執、我見、我愛。
它們在哪裡?我們講的:「潛伏藏識。遊戲諸根。」在你的意識心裡面,在你的六根中展現,你才能覺察得到。所以為什麼要求大家動作要輕、要緩、要慢,呼吸要順暢,不要有風,不要有很粗重的鼻息,這都是幫助大家把心定下來,有它的道理。
為什麼《學佛行儀》很重要,這些行儀若能記得住,就會收攝身心,就會注意到自己的起心動念,這叫因戒得定。
當然戒不僅只是有律儀,戒是調身,律是調心,這叫戒律。
總的來說,就是藉由這些律儀來調伏我們身口意的行為,然後把心給定下來。
很多人念佛念了幾十年不得力,我們仔細觀察,他的威儀沒有學好,沒有注意到,就像蓮池大師講的:隨口叫喊。
可是他說,我念佛的時候有專心,我有仔細念,字句分明;那是在念佛堂,如果離開念佛堂,佛號一停威儀就忘了,心中的雜念就上來了,這就是修行失敗的地方,心靜不下來,所以律儀很重要。
律儀就是我們現在講的氣質,你用佛門的律儀,就會得到佛門的氣質,人家一看就曉得,這個是學佛人,不一樣,我們講身上有一種光明,這種光明當然不是放光,是那種氣氛、磁場,透出一種學佛人的氣氛、學佛人的樣子,一靠近他,你的心是安定的,不會浮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