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5日 星期一

【認識佛教--釋教三字經】 悟顯法師 集解編著 (下冊-4)

 



認識佛教─釋教三字經 (下冊)


悟顯法師 集解編著
  
賢首宗......

以下講賢首宗的五教。

小與始。終與頓。至於圓。五教振。

「小」、「始」、「終」、「頓」、「圓」五個字,是賢首宗的判教。
賢首國師將如來一代時教分判,目的是讓學人知道何者是圓滿教,何者是方便說,教我們應當學習大乘圓教法,而不是把不了義當成了義,這樣就枉用功夫了。
第一、小教。「小」者,低下、狹窄的意思。指聲聞、緣覺的教法而言。為什麼說它小呢?
首先,從修行方面說:二乘人只修四諦和十二因緣以自了,不肯修行六度萬行以利他。
其次,從斷惑來說:二乘人只能斷煩惱障,不能斷所知障。再其次從果證上說:二乘人所證的只證得偏空涅槃,不能興大悲願,度一切眾生,使自、他成佛而證大般涅槃。
《維摩詰經》上,佛罵小乘人如高原陸地,不生蓮華。《法華經》上且戒飭學人,不得親近小乘三藏學者。更將他們比如羊車、鹿車,不能運重致遠,因而判定他們是小乘。而聲聞乘的極果阿羅漢,比緣覺多少有點不同,所以又稱他們為二乘。
小乘教所該攝的經、論,如四阿含、五部律、俱舍、成實、六足等論。凡是講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而教授小乘的佛法,通叫做「小」教。
其他世間法,根本不出生死,不成為佛教,所以將它附屬在小教之內。
大藏經內所收的,如:《善生經》、《玉耶女經》等,凡是講五戒、十善,使眾生們依之修學,可以不失人身,甚至可以上生天道的,皆屬於人、天乘。
第二、始教。「始」者,始初。
是大乘佛教的初門。《鼓音王經》上說:「一切空經是有餘說。」
說一切法體空,以生滅八識為染淨根本,所說之法多說名相,少說法性,縱然談說法性亦會歸於相數上,有成佛與不成佛義,所以又稱之為分教。
「終與頓」者:對前面的始教而言「終」是終極的意思。終教對前面的分教而言,終教又名實教。所以五教儀上說:終者,終於始;實者,實於分。
因為終教明如來藏心,具有空、不空義,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無性闡提悉當成佛,多談法性,少及法相,其所云相,亦會歸性,諸如:《楞嚴經》、《勝鬘經》、《大乘起信論》等經論。
「頓」是頓超的意思。這是專門為一類離念利根眾生而設的,頓教中總不說法相唯辯真性,即禪宗。禪宗開示學人的「一念不生,即名為佛。」《圓覺經》上的「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思益經》云,得諸法正性者,不從一地至於一地,《楞伽經》云:「初則為八地。……無相有何次。」不同於前漸次修行,不同於後圓融具德,故立名教的「頓」。同時小、始、終,皆名為漸教。
「至於圓」的「圓」,是圓滿與圓融的意思。障無不盡,理無不圓是圓滿教;一多相入,大小互含,是為圓融。又可以說,行門,則一修一切修;惑障,則一斷一切斷;理性,則一證一切證。所以叫作「圓」。
華嚴宗的五教分判,讓佛弟子對佛法有更深入、明晰的了解,「五教振」。

四法界。十玄門。

何謂「四法界」?
清涼大師的《華嚴疏》上說:統唯一真法界,謂總該萬有,即是一心。然心融萬有,便成四種法界:一、事法界,二、理法界,三、理事無礙法界,四、事事無礙法界。
「統唯一真法界,謂總該萬有,即是一心」,無論「一真法界」,或單獨「法界」兩個字也好,總而言之,就是我們的「心」。
有時又只以一個「法」字來代表我們的心,現在講「界」字。
「界」字的第一個講法,是「分」的意思。「分」是「差別不同」。
這是指天地之間,形形色色一切差別不同的事物,事物不離於心,所以稱為「法界」。
所謂「十玄門」:
一、同時具足相應門:如海之一滴,具百川之水味。
二、廣狹自在無礙門:如一尺之鏡,具千里之影。
三、一多相容不同門:如一室千燈,光光互攝。
四、諸法相即自在門:如黃金與金色,不相捨離。
五、秘密隱顯具成門:如秋空片月,晦明相並。
六、微細相容安立門:如一琉璃瓶,盛多芥子。
七、因陀羅網境界門:如兩鏡互照,影復現影。
八、托事顯法生解門:如擎拳、豎臂、獨目皆道。
九、十世隔法異成門:如一夕之夢,翱翔百年。
十、主伴圓明具德門:如北辰所居,眾星皆拱。

暨六相。義最純。

「暨」是及的意思。就是四重法界、十重玄門以及六相。
「六相」源於《華嚴經》十地品初地菩薩一文中。
六相的名字是總相、別相、同相、異相、成相、壞相。
以最粗淺譬喻來略加解釋:
譬如一幢房屋是總相。構成房屋的磚、瓦、木、石頭……形體各別,是「別相」。
磚、瓦、木、石……,同是構成房屋的條件,名「同相」。但磚不是瓦,木不是石,各住自位,名「異相」。
聚積磚、瓦、木、石於一處,再由人們的技巧加以結構,就有完整的房屋產生,這是成相。
但是磚、瓦、木、石,仍然是磚、瓦、木、石,各各皆不曾變為房屋,是為壞相。
房屋如此,大地山河、草木、叢林、日月、星辰、人物、鳥獸……,沒有一事物不是如此。
眾生要求如微塵般事物之實在,是不可得的。所以六相、十玄十足彰顯了「法界緣起」的一大緣起總綱,是《華嚴經》的精髓,所以說:「義最純」。
想要深入了解的,可以向大乘定香精舍免費索取《華嚴心要》一書,這一本書就有華嚴祖師的詳細說明,看祖師的註解才義最純,不會有問題。

因該果。果徹因。

上二句在《華嚴經疏鈔玄談》裡說:「因該果海。果徹因源。」
「因」:由最初發心起,一直到等覺菩薩的位置,都是因位。尤其是善財童子最初在啟明東廟受文殊菩薩的策勵,而初發菩提心,此心是成佛之源,所以名「因源」。
「果」:等覺菩薩而後,斷除最後一品微細無明而成佛,那便是果。果位的一切,其量如海,所以名「果海」。〈普賢行願品〉上說:「佛海及與國土海。……一言具眾音聲海。」可以證明。「因該果海」者,《華嚴經》上說:「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初發心時」是因,「成正覺」是果,因為最初發心時的心與成正覺而後的心是一不二。

攝萬法。歸一真。

是說收「攝萬法」,復「歸」於「一真」法界性也。這是顯示《華嚴經》的妙處。八十卷《華嚴經》通前徹後,將十法界人法、依正、因果、修證以及國土的莊嚴,極盡說明,所以普賢菩薩讚歎如來的功德,所謂
「剎塵心念可數知。大海中水可飲盡。虛空可量風可繫。無能盡說佛功德。」

圭峰密。疏圓覺。

這是說到華嚴宗的第五代祖師了。五祖「圭峰」宗「密」,他的修學本來是禪宗。他是六祖慧能大師下荷澤禪師再傳的門人,大都多稱他為禪師。他住的山名圭山,後人因避免他的法諱,而以圭峰來代替。這是恭敬他的表示。
圭峰禪師在二十七歲入京赴考,路過遂州大雲寺,在道圓禪師座下談論佛法,很有契入,於是乎便披剃、出家而為沙彌。

大鈔詳。小鈔略。

有一天隨眾僧赴檀越家應供。齋後,分得《圓覺經》一冊,隨即披閱。兩章未完,竟豁然大悟,身心喜躍,歸而陳見於道圓和尚。圓曰:「此經是諸佛授汝。汝當大宏圓頓之教。」後來為了報《圓覺經》的恩,所以撰《圓覺經》大疏三卷、大鈔十三卷。隨後,又出略疏、小鈔兩卷。大鈔解疏,小鈔補大鈔之不足。因此,《釋教三字經》上說:「大鈔詳。小鈔略。」想了解《圓覺經》的同修可以看宗密圭峰大師的註解。
當圭祖參訪過幾位禪師後,行腳到湖北襄漢的恢覺寺,遇到一位靈峰法師,病中將清涼國師所撰的《華嚴經》大疏二十卷、大鈔四十卷,贈與宗密大師。那個時候的疏鈔,全賴學者一句一字地自己抄寫。靈峰法師自知將死。他以為,將這部寶典送與大師,可謂物得其所。
大師欣然接受。展讀之餘,不禁大喜過望地說:「我禪遇南宗,教逢圓覺,一言之下,心地開通,已屬天大的幸運;今又遇此大法,我太幸運了!」馬上為大眾講了一遍。後來,因到洛陽,駐錫在永穆寺,接受四眾邀請,又為大眾宣講。聽眾中有比丘名泰恭者,因受感動,而斷臂供養。足見圭峰大師的道學感人之深。
圭峰大師想到,清涼國師健在,有禮足致敬和面聆法益的必要。因而先寫了一封信,敘述疏鈔中關節血脈,並遙敘門人之禮,差派徒眾呈送。清涼國師看完了,拿起筆來,在信後頭批答說:「沒有見過面,也沒經我傳授,所了解的疏鈔大旨,真出乎我意料之外,深獲我心,難得、難得!假如不是三寶加被,必有你殊勝的宿因,足稱輪王真子。倘能見一面而印可你的懸解,那就再好也沒有了。」圭祖講完了華嚴第二遍以後,親自跑到長安去禮覲。清涼國師一見面,即深深地讚許他,說:「毗盧華藏,能從我游者,捨汝其誰歟?」

此一派。賢首宗。

「賢首宗」講到這裡,應該說的都說到了,由初祖杜順和尚到五祖圭峰大師,這幾位中心人物和主要的著述,都已表達出來了。然而「此一」支「派」,那便是「賢首宗」。

亦行布。亦圓融。

什麼叫做「行布」呢?「行布」者,「行」位分「布」,也就是,階級的淺深,井然有序。我們看《華嚴經》從第二會起,至第七會止,分別地說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修學佛法的人可以按部就班,循著這次序進,保證可以達到佛果的位置。
「圓融」又是什麼呢?清涼國師說:「一位即攝一切位故,一一位滿,即至佛故。」「一位即攝一切位」者,從初發心凡夫至妙覺。
如舉初發心,就該攝了其餘的位次,同時也該攝了十行、十迴向、十地等三十多個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