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日 星期六

心賦註




心賦註
目錄
心賦
註心賦卷第一
註心賦卷第二
註心賦卷第三
註心賦卷第四
心 賦
覺王同稟。祖胤親傳。大開真俗之本。獨標天地之先。常為諸佛之師。能含眾妙。恆作群賢之母。可謂幽玄。靈性有殊。該通匪一。千途盡向於彼生。萬象皆從於此出。事廓恆沙。理標精實。吞滄溟於毛孔。唯是自因。卷法界於塵中。匪求他術。任機啟號。應物成名。大士修之而行立。覺帝體之而圓成。聲聞證之為四諦。支佛悟之詺緣生。天女之華無著。海慧之水澄清。執謬解而外道門開。邊邪網密。役妄念而凡途業起。生死波橫。括古搜今。深含獨占。五乘道。鍊出於沖襟。十法界。孕成於初念。虛聲頓息。法空之正信旋生。猛焰俄消。靈潤之真誠立驗。陞沈表用。體具靈知。惺惺不昧。了了何虧。湛爾而無依無住。蕭然而非合非離。一字寶王。演出難思之法海。群生慈父。訓成莫測之宗師。任性卷舒。隨緣出沒。挺一真之元始。總萬有之綱骨。十二因緣之大樹。產自玄根。五千教典之圓詮。終歸理窟。孤標寂寂。獨立堂堂。若華中之靈瑞。猶照內之神光。截瓊枝而寸寸是寶。析栴檀而片片皆香。剋從凡夫之身。便登覺位。類在白衣之地。直坐龍牀。聽而不聞。觀之莫見。常在而莫更推尋。本瑩而何勞熏鍊。三界之門無體。谷裏傳聲。六塵之境本空。鏡中寫面。寂寞虛沖。無事不融。彌勒閣而普現。摩耶腹而無窮。文殊寶冠之內。淨名方丈之中。芥子針鋒而不窄。近塵遠剎而全通。靡減靡增。綿綿而常凝妙體。非成非壞。續續而不墜玄風。大業機關。金輪種族。如頻伽鳥而韻壓群音。猶好堅樹而高陞眾木。一翳初起。繽紛而華影駢空。瞥念纔興。縱橫而森羅滿目。道絕浮言。至妙難論。出生死而無別路。登涅槃而唯一門。須臾而即俗歸真。莫儔茲旨。頃刻而從凡入聖。難報斯恩。群籍共推。罕逾深理。吞蛇得病而皆是疑生。懸砂止饑而悉從思起。乃至筍拔寒林。魚跳冰沚。酒變河中。箭穿石裏。非麴之所成。豈功力之能恃。無纖塵而不因識變。道理昭然。非一種而罔賴心成。言思絕矣。動靜之境。皆我緣持。如雲駛而月運。似舟行而岸移。魚母憶而魚子長。蜂王起而蜂眾隨。印前後而無差。諸賢共仰。揩初終而不謬。千聖同推。是以朕跡纔生。皆從此建。快馬見鞭而鶖子先知。香象迴旋而龍女親獻。得果而榮枯已定。盡合前因。舉念而苦樂隨生。悉諧初願。美惡無體。因念所持。聲響冥合。形影相隨。本性希奇。莫可思議。似服伽陀之藥。如餐真乳之糜。同如意樹。雨無盡之寶。類水清珠。澄眾濁之池。陞第一義天。正會大仙之日。登普光明殿。當朝法界之時。冥真寂照。含虛吐耀。罔象兮獲明珠。希夷兮宗法要。恩覆群生而無得。不作不為。光含萬象而絕思。忘知忘照。如是則塵成佛國。念契圓音。但顯金色之世界。唯聞薝蔔之園林。莫比商人之寶。寧齊樵客之金。厭異欣同而情自隔。捨此取彼而理恆任。繩上生蛇而驚悸。杌中見鬼而沈吟。癡猿捉月而費力。渴鹿逐焰而虛尋。飲狂藥而情隨轉日。食蒗蕩而眼布華針。皆自想生。萬品而始終常寂。盡因念起。一真而境界恆深。法內規模。人間軌則。願無不從。信無不剋。見萬像於掌中。收十方於座側。感現而唯徇吾心。美惡而咸歸我識。手出金毛師子。皆藉善根。城變七寶華池。盡承慈力。卷舒不定。隱顯千端。或爾無跡。或爛然可觀。處繁而不亂。履險而常安。醍醐之海泓深。橫吞眾派。法性之山挺出。高落群巒。理體融通。芳名震烈。瞻時而別相難窮。入處而一門深徹。服善見王之藥餌。眾病咸消。奏師子筋之琴絃。群音頓絕。爾乃明逾皎日。德越太清。隨機起用。順物無生。非異非同。盈剎而坦然平現。不大不小。遍空而法爾圓成。神靈之臺。祕密之府。病遇良醫。民逢聖主。以本攝末。駕智海之津梁。舉一蔽諸。闢玄關之規矩。匡時龜鏡。為物權衡。相奪則境智互泯。相資則彼我俱生。無明樹上而覺華頓發。八苦海內而一味恆清。全體現前。豈用更思於妙悟。本來具足。何須苦待於功成。顯異標奇。精明究竟。如舒杲日之光。似布勾芒之令。三毒四倒而非凡。八解六通而非聖。至寶居懷兮終不他求。靈珠在握兮應須自慶。愍同體兮起無緣。溢法財兮資慧命。履得一之旨。豁爾消疑。入不二之門。廓然無諍。大理齊平。不虧不盈。道性如是。無送無迎。千潯海底而孤峻。萬仞峰頭而坦平。竹祖搖風而自長。桐孫向日而潛榮。數朵之青山長在。一片之閑雲忽生。意地頓空。如兔角之銛利。解心全息。猶焰水之澄清。大建法幢。深提寶印。居下恆高。處違常順。握王庫刀之真形。撫修羅琴之正韻。得趣而幽途大闢。胡用多求。了一而萬事齊休。但生深信。自在無礙。超古絕倫。荊棘變為行樹。梟獍啼成梵輪。似毛端之頭含於寶月。如琉璃之內現出金身。若暢斯宗。發明妙慧。剔摩訶衍之骨髓。摘優曇華之根蒂。任聚須彌之筆。未寫纖毫。縱饒樂說之門。難敷一偈。印同異。泯中邊。等來去。絕偏圓。水朝東而星拱北。谷孕風而海納川。寂爾無聲。眾響群音而吼地。蕩然無相。奇形異狀而參天。約理而分。稱真而說。蜜齊海內之甜。火均天下之熱。當正位之發揚。因法性之施設。弗從事而失體。非一非多。不守己而任緣。亦同亦別。本跡雙舉。權實俱存。言中而盡提綱要。指下而全見根源。
如一金分眾器之形。不變隨緣之道。猶千波含溼性之理。隨緣不變之門。若達斯宗。無在不在。入聖體而靡高。居凡身而弗改。即狹而廣。毫端遍於十方。以短攝長。剎那包於劫海。一葉落時天下秋。一塵起處厚地收。向空門而及第。於禪苑而封侯。敵生死軍之甲冑。戰煩惱陣之戈矛。得大總持。可作超塵之本。具王三昧。堪為入道之由。學問宗師。菩提榜樣。功德叢林。真如庫藏。縱橫幻境。在一性而融虛。寂滅靈空。寄千門而顯相。妙跡無等。寰中最親。小器出無邊之嘉饌。仰空雨莫測之殊珍。仙人執手之時。動經塵劫。童子登樓之日。倏見前因。成現而雖圓至道。弘闡而全在當人。殊功警世。大用通神。樂蘊奇音。指妙而宮商應節。心懷覺性。智巧而動用冥真。
十力功高。上賢能踐。日月潛光。山川迴轉。摧慢兮涸愛河。拆疑城兮截魔罥。明之而法法在我。巨嶽可移。昧之而事事隨他。纖毫莫辯。法無難易。轉變由人。促多生於一念。化寒谷為芳春。秉大炬而燭幽關。炳然見旨。駕迅航而渡深濟。倏爾登真。生如來家之要。行菩薩道之因。萬別千差。靡出虛空之性。尊高卑下。難逃平等之津。剪惑裁疑。標真顯正。使佛法之穹崇。致宗門之昌盛。類秋江萬影而交羅。狀寒室千燈而互映。若鳥戛漢以翱翔。似魚沈淵而游泳。啼笑而佛慧分明。行坐而覺源清淨。妙解而唯應我是。列祖襟喉。通心而莫更餘思。群賢性命。逆順同歸。行住不離。雨寶而摩尼絕意。演教而天鼓無私。重重而理事相須。恆體恆用。一一而有空齊現。常寂常知。迎之弗前。隨之不後。匿纖芥而非無。展十方而曷有。旋轉陀羅之內。常當大士之心。嚬呻三昧之中。不墮二乘之手。一理當鋒。萬境皆融。囊括智源之底。冠擎法海之宗。如睹鏡中。現千重之影像。猶窺窗隙。見無際之虛空。萬彙雖分。還歸一總。渤澥之潤同濫觴。十方之空齊芥孔。其猶今古之日。照無異明。仍侔過現之風。鼓無二動。履實際地。沖涅槃天。掘眾生之乾土。涌善逝之智泉。聲聞之焦芽蕊綻。華王之極果功圓。如得返魂之香。枯荄再發。似服還丹之藥。寒焰重燃。了達無疑。何勞科判。駕牛車而立至祗林。乘慈舟而坐昇彼岸。千年暗室而破在一燈。無始樊籠而唯憑妙觀。臨法國土。無小境而不降。靜佛邊疆。豈一塵而作亂。超情絕解。對此無言。旨冥真極。道契玄源。二諦推而莫知。理中第一。三際求而罔得。法內稱尊。覺樹根株。教門頭首。安詳作象王之行。決定成師子之吼。欲薦默傳之法。合在言前。將陳祕密之門。寧思機後。圓宗焰火。手觸應難。驅四句於虛無之外。殄百非於寂寞之間。如那羅箭之功。勢穿鐵鼓。似金剛鎚之力。擬碎邪山。成七辯才。具四無畏。人中日用之韜鈐。世上時機之經緯。若森羅之吐孕。總攝地輪。猶萬物之發生。皆含一氣。玄邈甚深。力自堪任。月渚煙林而常談妙旨。雲臺寶網而盡演圓音。餐香積之廚。真堪入律。聽風柯之響。密可傳心。莫尚他宗。須遵此令。出世之大事功終。入禪之本參學竟。直言不謬。指南之車轍非虛。的示無疑。犀之枕紋常正。絕待英靈。一念齊成。轉變天地。撼動神明。孰見不喜。誰聞弗驚。普現心光。標人間之萬號。遍該識性。猶帝釋之千名。妙覺非遙。當人不遠。隨法性而雲散晴空。任智用而華開媚苑。攀覺樹而不榮。陷鐵圍而非損。冒境而朝宗悟旨。諸佛果源。拶目而得意通真。群生理本。祖佛不道。父母非親。知三有異我而明佛性。會萬物為己而成聖人。一兩真金。勝㲲花千斤之價值。半株檀樹。改伊蘭四十之由旬。上上真機。滔滔法海。墮無明而不可隳。縱神力而焉能改。設戴角披毛之者。本性非殊。任形消骨散之人。至靈常在。等覺不遷。隨物周旋。為出世真慈之父。作歸宗所敬之天。一雨無私。群木而自分甘苦。太虛絕量。眾器而各現方圓。既在正觀。須當神聽。扣寂寂之玄門。躡如如之道徑。若玻璃隨物而現色。於自體而匪亡。猶金剛對日而分形。逐前塵而不定。菩提窟宅。解脫叢林。澹泊而慧眼何見。杳靄而大智難尋。五嶽崢嶸而不峻。四溟浩渺而非深。輪王坐妙寶牀時。方能入定。菩薩戴法性冠處。始得明心。滯念纔通。幽襟頓適。成現而可以坐參。周遍而徒煩遊歷。達無不是。統法界以為家。用而靡虛。將大地為標的。至道無隔。唯理堪親。抉目而金鎞快利。霔頂而甘露光新。寂默無言。因居士而薦旨。虛空絕相。化闍王而悟真。慧日晶明。信心調直。被大乘衣而坐正覺牀。飲菩提漿而餐禪悅食。善財知見。舉目而皆入法門。華藏山河。立相而無非具德。群蒙盡正。一概齊平。跡分塵界而不濁。性合真空而靡清。體凝一味而匪縮。用周萬物而非盈。似天中意樹之林。常隨天轉。若人間心想之處。還逐人成。貧濟驪珠。幽冥玉燭。如來寶眼而自絕纖毫。金沙大河而更無迴曲。若海中之鹹味。物物圓通。猶色裏之膠青。門門具足。孤高獨步。瑩徹攄情。意根淨而寶坊淨。心地平而世界平。若拂霧以披天。神襟頓爽。似撥雲而見日。法眼恆清。一道逍遙。群心仰慕。保證而猶玉璽之真文。包藏而若瓊林之寶庫。久行方了。具遍吉之明宗。初學易親。成慈氏之入路。正念纔發。狐疑自惺。匪五目之可鑒。豈二耳之能聽。非有而非空。故稱卓絕。不出而不在。實謂通靈。塵思俱逃。煩機頓洗。迥超萬行之先。深徹法源之底。月光大士。變清水於自心。空藏高人。現太虛於本體。甄明暢志。悟入怡神。若旱天而遍滂甘澤。猶萎草而頓遇陽春。翠羽紅鱗。普現色身之三昧。霞峰霧沚。同轉根本之法輪。智朗昏衢。夢驚長夜。貧室之金藏全開。焰宅之牛車盡駕。紛然起作。冥冥而弗改真如。豁爾虛凝。歷歷而常隨物化。大象無形。洪音絕聲。三光匿曜。河嶽齊平。向九居六合之中。隨作色空明暗之體。於七大四微之內。分為色香味觸之名。德禦神州。威靈法宇。通智海之宏津。立吾宗之正主。違情難信。如藕絲懸須彌之山。入悟能談。似一手接四天之雨。居混沌之始。出恍惚之間。法雷震四生之幽蟄。慧日燭三界之重關。不世之珍。抱玄門而寂寂。非常之道。任法性以閑閑。發覺根苗。胤靈筋骨。若谷神之安靜。似幻雲之出沒。事因理顯。猶金烏照萬里之程。用就體施。如玉兔攝千江之月。非相非名。孤寂幽清。一言無不略盡。殊說更非異盈。吞苦霧而浸邪峰。須澄性海。降四魔而夷六賊。應固心城。廣演玄風。長施法利。諸聖不改其儀。萬邪莫迴其致。十軍三惑。消影響於幻場。智刃慧刀。利鋒芒於實地。一言合理。天下同歸。體標奇而顯妙。用含虛而洞微。可謂鎮敵國之寶珠。千金罕易。挺驚人之法將。萬古傳輝。動而無為。寂而常照。立佛道之垣墻。樹修行之大要。畫出山河國土。意筆縱橫。分開赤白青黃。心燈照耀。性自神解。不同虛空。或垂本以顯跡。或居邊而即中。猶師子就人之機。理標徑直。如王索一鎚之器。言下全通。慧海關防。靈園苗裔。遍滋廣攝而不揀高低。豎徹橫該而混同粗細。作一種之光輝。為萬途之津濟。暗鬼沒於明燈。毛輪消於厚翳。確乎不拔。高超變易之門。湛爾唯堅。永出輪迴之際。妙極眾象。理統諸方。如積海而含萬水。猶聚日而放千光。文圃義圍。言將發而詞喪。清神靜思。意欲緣而慮亡。處眾不群。居尊匪獨。闡大道之基坰。布教海之漩澓。了辯乳之真機。達觀象之明目。躡薩雲路兮非近非遠。詣清涼池兮不遲不速。出一語兮海竭山崩。提妙旨兮天翻地覆。舉圓宗兮敷至理。法界橫關。括眾義兮掩群詮。禪門齧鏃。念念而靈山出世。步步而兜率下生。娑婆現華藏之海。園林為王舍之城。見聞覺知。運普賢無盡之行。周旋俯仰。具文殊本智之名。從實分權。因別顯總。擲大千於方外。吸海水於毛孔。妙位初成之際。天雨四華。無明欲破之時。地搖六動。理事無礙。本末同歧。橫吞五乘之粹。圓舒八藏之奇。從心而出心。猶蘭生蘭葉。因意而發意。似檀孕檀枝。不空之空。非有之有。如外無智而可知。智外無如而可守。帝網而重重交映。非一非多。芥瓶而歷歷分明。不前不後。忘心而照。無念而知。若瑞草生於嘉運。如林華結於盛時。頓息疑情。現額珠於明鏡。全澄亂想。獲真寶於春池。體廣用深。文豐理詣。攀覺樹以分枝。受輪王之解髻。初終交徹。即凡心而見佛心。理事該羅。當世諦而明真諦。龍宮詮奧。海藏抽奇。空裏披文之際。塵中剖卷之時。覺華枝秀。忍草苗垂。臨太華之猶低。機前鵬翥。比毗嵐之未速。言外鷹馳。身泛禪河。手開玄鑰。執石為珍。攬草成藥。傳智焰兮胡假世燈。受佛職兮寧齊天爵。貿內珠而自省。不探驪龍。受密印而明知。靡求乾鵲。迷時徒昧。諦處非難。念想而如山不動。襟懷而似海常安。實際無差。與三世佛而一時成道。真空平等。共十類生而同日涅槃。心若不分。法終無咎。是之而六蔭七情。非之而二頭三手。從因緣而生起。不同兔角之無。向正法而施為。豈類乾城之有。德業無盡。至理難論。恆一恆異。常泯常存。說證說知。背天真而永沈有海。無照無悟。失圓修而常鎖空門。大體焉分。隨機自別。萬派而豈有殊源。千車而終無異轍。不隱不顯。四聰而莫認真歸。無性無形。妙辯而難窮實說。冥心合道。意解難明。了達而尚非於智。參詳而豈在於情。化人舞而幻士歌。誰當斷送。木馬奔而泥牛鬥。孰定輸贏。故知唯識唯心。無二無別。一旨而已絕詮量。萬法而但空施設。虛生虛滅。唯情想而成持。似義似名。但意言而分別。於一圓湛。折出根塵。外摶地水而成境。內聚風火而為身。持種之門。作生死之元始。總報之主。為涅槃之正因。標實慧宗。成真性軌。具體而有法皆宗。絕待而無塵可比。高高法座。非聲聞矬短之能昇。赫赫日輪。豈外道嬰兒之所視。無偏無黨。至極至尊。總千岐而得旨。搜一切而歸根。眼底放光。照破十方之剎土。意根演教。碾開一代之法門。觸目相應。盈懷周匝。清白混同。水乳無雜。理從事變。存泯而盡逐緣分。事得理融。一多而常隨性合。意網彌布。心輪遍生。與群徒而作體。向萬物以安名。初居圓成現量之中。浮塵未起。後落明了意根之地。外狀潛呈。原夫業識之宗。何成教訓。能所不分。是非焉運。因依轉相之內。倏起見心。俄關現識之間。忽陳相分。光消積曀。影射重昏。徹古而真源不散。該今而妙用常存。八萬四千之教乘。苗抽性地。三十七品之道樹。果秀靈根。出迷之津。履玄之始。義似華開。行同雲起。當覆一簣之日。山聳千尋。元行初步之時。程通萬里。真俗無礙。其道在中。非即非離。常泯常通。應用恆沙。求之而奚窮祕跡。含容百巧。窺之而靡衒殊功。易辯邪途。難探正穴。聽之者無得無聞。演之者非示非說。妙峰聳於性地。仰之彌高。法水涌於真源。酌而何竭。包空而遍。匝界而周。是以大忘天下。方能萬事無求。火災欲壞之時。一吹頓滅。世界將成之際。舉念全收。乘急戒圓。因成果滿。該括有空。交參主伴。十玄門之資攝。無盡無窮。六相義之融通。不常不斷。鷲山正脈。鹿苑鴻基。真風長扇。慧範恆施。隱顯無際而晦明相並。念劫融通而延促同時。微妙之境幽深。非從像設。太玄之鄉綿邈。莫可心知。卓爾不群。湛然純一。天成神授而挺生。萬德千珍而共出。眾義咸歸於此宗。百華同成於一蜜。獨超紫微之表。教海宏樞。細開虛寂之閒。禪扃正律。唯自不動。於彼云云。道在心而不在事。法由我而不由君。真性與緣起同壽。不思議而可思議。有量共無量平運。居見聞而非見聞。物外祥雲。法中閒氣。奇絕而異代殊珍。廣大而宗徒富貴。得初而即得後。猶圓珠無間隔之方。了一而便了餘。似海滴總江河之味。一法纔徹。萬彙皆通。直論入道之處。靡離淨意之中。諸佛不證真門。悟時無得。異生弗沈死海。迷處全空。幽旨罕窮。淺根難信。情見不到而理深。智解莫明而機峻。業果隳於淨地。苦海收波。罪華藉於慈風。刀山落刃。旨不可見。義不可尋。理短而甘鞭屍吼石。請說而願捧足傾心。廣長舌之敷揚。暫披而即能熏種。五實語之剖析。一覽而須納千金。舉止施為。現大神變。理不偏而事不孤。行常順而道常遍。即多用之一體。同時頓具而非分。於一體之多門。前後交羅而齊現。美惡無體。唯想任持。聲響冥合。形影相隨。胎獄華池。受報而自分優劣。瓊林棘樹。稟生而各具榮衰。明斷由人。斯言可聽。運意而須契正宗。舉步而莫行他徑。如急湍之水。逐南北而分流。似蚇蠖之身。食青黃而不定。如來之藏。萬德之林。湛然無際。曷用推尋。木母變色之時。生於孝意。金像舒光之日。起自誠心。引喻何窮。證明非一。理理而悉具圓常。事事而皆談真實。似幻師觀技而無著。了是心生。如調馬見影而弗驚。知從身出。諸塵不隔。此旨堪遵。變化莫測。綿密難論。如善財不出道場。遍歷百城之法。猶海幢常冥寂定。廣開佛事之門。最上之宗。第一之說。大悟而豈假他求。內證而應須自決。似冰含水。融通而豈有等倫。如金與鐶。展轉而更無差別。若空孕色。猶藍出青。馬鳴因茲而製論。釋迦由此而弘經。外道打髑髏之時。察吉凶之往事。相者占人面之際。辯貴賤之殊形。大體平分。玄基高峙。十心九識之宗。三細六粗之旨。根身國土。因本識而先生。妍醜高低。從分別而潛起。矗然端直。靡歷光陰。德用之道恢廓。善巧之門甚深。金地酥河。匪出化源之意。人波鬼火。寧離業識之心。跡現多門。光韜實地。不用天眼而十方洞明。豈運神通而千界飛至。未離兜率。雙林而已般涅槃。不起樹王。六欲而早昇忉利。堅貞難並。泡沫非同。立絕相之相。運無功之功。慈敕分明。始因四念之處。教文審的。終歸三點之中。性非造作。理實鎔融。明之而心何曾動。昧之而路自迷東。任竭海移山。未是無為之力。縱躡虛履水。皆為有漏之通。辯玉須真。探珠宜靜。但向境外而求心。焉知圓光而在眚。捏目之處。飛三有之虛華。迷頭之時。認六塵之幻影。順法界性。合真如心。智必資理而成照。理不待發而自深。意絕思惟。鑒徹十方之際。佛不說法。聞通無盡之音。莫摘枝苗。須搜祖禰。豁爾而無明頓開。湛然而情塵自洗。惡從心起。如鐵孕垢而自毀鐵形。善逐情生。猶珠現光而還照珠體。鵠林大意。須歸準憑。形端影直。風靜波澄。辯偽識真。如試金之美石。除昏鑒物。猶照世之明燈。事絕纖毫。本無稱謂。因用之而不窮。從讚之而成貴。義天行布。重重之星象璨然。法海圓融。浩浩之波瀾一味。根塵泯合。能所雙銷。了了而如同眼見。一一而盡是心標。照燭森羅。隨念而未曾暫歇。飛穿石壁。舉意而頃剋非遙。絕觀通人。破塵上將。作智海之健舟。為法筵之極唱。如虻附翔鸞之尾。迥登丹漢之程。猶聲入畫角之中。出透重霄之上。言言合道。法法隨根。對大心之高士。談普眼之法門。厚地金剛。穿之而始終不壞。雪山正味。流之而今古恆存。一際無差。隨緣自結。曠代無減。十方咸說。如天寶器。任福而飯色不同。似一無為。隨證而三乘有別。萬法萬形。皆逐心成。孤光一照。眾慮俱清。如瓶貯醍醐。隨諸器而不等。猶水分江海。逐流處而得名。直了無疑。襟懷自豁。非劣解情當。乃上根機奪。猶如庭雀。焉攀鴻鵠之心。還似井蛙。豈測滄溟之闊。群經之府。眾義之都。寫西來之的意。脫出世之真模。或徇他求。如鑽冰而覓火。但歸己解。猶向乳以生酥。正業常新。恆居本位。統一心之高廣。燭微言之周備。了宗之際。殞十方之虛空。懺罪之時。翻無邊之大地。一華開而海內春。一理現而法界真。如二乘之蒙佛記。似窮子之付家珍。水未入海之時。不成鹹味。境若歸心之日。方可言均。夢宅虛無。化源寂滅。破疑情而藤蛇併融。廓智地而形名雙絕。心外求悟。望石女而兒生。意上起思。邀空華而結。本非有作。性自無為。智者莫能運其意。像者何以狀其儀。言語道亡。是得路指歸之曰。心行處滅。當放身捨命之時。執跡多端。窮源孤邁。非世匠之所成。豈劫火之能壞。白毫光裏。出莫測之身雲。無生蓋中。現大千之世界。釋門挺價。法苑垂箴。無聲之樂寂寂。真如之海沈沈。應量出生。如龍王之降雨差別。循業發現。猶人間之隨福淺深。既達心宗。應當瑩飾。鍊善行以扶持。澄法水而潤澤。照世行慈而不謬。先洞三明。觀根授道而無差。須憑十力。杜源大士。立志高強。或剝皮出髓而誓思繕寫。或投巖赴火而志願傳揚。身燭千燈。瀝懇而唯求半偈。足翹七日。傾心而為讚華王。更有念法勤苦。祗希一言。懸懸而頓忘寢食。顒顒而不避寒暄。遍界南求。行菩薩之大道。忘身東請。為般若之真源。沖邃幽奇。舉文難述。任身座與肉燈。用海墨而山筆。藥王燒手。報莫大之深恩。普明刎頭。求難思之妙術。能祛冰執。可定行藏。證自覺之聖智。入本住之道場。步步而到泥徹底。箭箭而破的穿楊。齊襟而唯思舉領。整網而祗要提綱。浴滄溟而已用諸河之水。爇一塵而皆含眾味之香。如忉利雜林。靡作差殊之見。猶須彌南面。純舒金色之光。作似醉醒。如同夢起。外道授於天中。婦人求男於林裏。無為無事。全當實相之門。唯寂唯深。頓悟法空之旨。百氏冥歸。萬古難移。據前塵之無體。唯自法之施為。若樂工之弄木偶。如戲場之出技兒。縱淺縱深。靡出一心之際。任延任促。但當唯識之時。大矣圓詮。奇哉正轍。六神通而焉可變。四辯才而莫能說。攀枝而直到根株。尋水而已窮源穴。傳印而盡繼曹溪。得記而俱成摩竭。可謂履道之通衢。悟宗之真訣。
註心賦卷第一
宋杭州慧日永明寺智覺禪師延壽述
覺王同稟。
楞伽經。佛語心為宗。無門為法門。又經頌云。如世有良醫。以妙藥救病。諸佛亦如是。為物說唯心。問。佛語心為宗。無門為法門。既稱心賦。便是標宗。何假廣用文言。仍繁註解。且凡論宗旨。唯逗頓機。如日出照高山。駛馬見鞭影。所以丹霞和尚云。相逢不擎出。舉意便知有。首楞嚴經云。圓明了知。不因心念。揚眉動目。早是周遮。如先德頌云。便是猶倍句。動目即差違。若問曹溪旨。不更待揚眉。答。今為樂佛乘人。實未薦者。假以詞句。助顯真心。雖掛文言。妙旨斯在。俯收中下。盡罩群機。但任當人。各資己利。百川雖潤。何妨大海廣含。五嶽自高。不礙太陽普照。根機莫等。樂欲匪同。於四門入處雖殊。在一真見時無別。如獲鳥者羅之一目。不可以一目為羅。治國者功在一人。不可以一人為國。如內德論云。夫一水無以和羹。一木無以建室。一衣不稱眾體。一藥不療殊疾。一彩無以為文繡。一聲無以諧琴瑟。一言無以勸眾善。一戒無以防多失。何得怪漸頓之異。令法門之專一。故云。如為一人。眾多亦然。如為眾多。一人亦然。豈同劣解凡情。而生局見。我此無礙廣大法門。如虛空非相。不拒諸相發揮。似法性無身。匪礙諸身頓現。所以藏法師云。自有眾生。尋教得真。會理無礙。常觀理而不礙持教。恆誦習而不礙觀空。則理教俱融。合成一觀。方為究竟博通耳。斯乃教觀一如。詮旨同原矣。
祖胤親傳。
此土初祖達磨大師云。以心傳心。不立文字。又云。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亦云。默傳心印。代代相承。迄至今日。
大開真俗之本。
如大乘起信論云。有摩訶衍。能發起一切眾生大乘信根。所言摩訶衍者。此云大乘。又大乘者。是眾生心。心體周遍。故名為大。心能運載。故名為乘。立心真如門。心生滅門。論云。摩訶衍者。總說有二種。一者法。二者義。所言法者。謂眾生心。是心則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依於此心。顯示摩訶衍義。何以故。是心真如相。即示摩訶衍體故。是心生滅因緣相。能示摩訶衍自體相用故。所言義者。則有三種。一者體大。謂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減故。二者相大。謂如來藏具足無漏性功德故。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一切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薩皆乘此法到如來地故。是知一心。是諸佛本所乘。菩薩因乘此心法。皆到如來地故。離此一心外。別無殊勝。故今賦詠。志在於此。藏法師云。真俗雙泯。二諦恆存。空有兩亡。一味常現。所以華嚴疏云。真俗雖相即。而各不壞其相。謂即有之空。方是真空。即空之有。方為妙有。空有不二。兩相歷然。如波即水而恆動。俗即真而俗相立。如水即波而恆溼。真即俗而真體存。已上皆況心之體用。非一非異。又云。不壞生滅門說真如門。不隱真如門說生滅門。良以二門唯一心故。所以十方諸佛。常依二諦說法。若不得俗諦。不得第一義諦。以俗諦無有自體。即第一義諦故。
獨標天地之先。
傅大士頌云。有物先天地。無形本寂寥。能為萬象主。不逐四時彫。老子云。有物渾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之曰大。寶藏論云。空可空。非真空。色可色。非真色。真色無形。真空無名。無名名之父。無色色之母。作萬法之根源。為天地之太祖。上施玄象。下列冥庭。元氣含於大象。大象隱於無形。為識物之靈。靈中有神。神中有身。無為變化。各稟乎自然。
常為諸佛之師。能含眾妙。
諸佛以法為師。起信論云。所言法者。眾生心是。又知之一字。眾妙之門。禪源集云。夫言心者是心之名。言知者是心之體。能含眾妙者。一心杳冥之內。眾妙存焉。清淨法界。杳杳冥冥。以為能含。恆沙妙德。微妙相大。以為所含。相依乎性。性無不包。故稱為含。又云。妄念本寂。塵境本空。空寂之心。靈知不昧。即此空寂之知。是前達磨所傳清淨心也。任迷任悟。心本自知。不藉緣生。不因境起。迷時煩惱。知非煩惱。悟時神變。知非神變。然由迷此知。即起我相。若了此知。剎那成佛。故心要箋云。心法本乎無住。無住心體。靈知不昧。又況如一摩尼珠。一靈心也。唯圓明淨空寂知也。都無一切差別色相。以體明故。對外物時。能現一切差別色相。色相自有差別。明珠不曾變易。且如珠現黑時。但云黑等是珠。如洪州馬大師云。起心動念。彈指瞬目。所作所為。皆是佛性。此是即妄明真。或擬離黑覓珠。如北宗秀大師云。眾生本有覺性。如鏡有明性。煩惱覆之不見。如鏡有塵暗。妄念盡則心明。昏塵滅則鏡朗。此是離妄明真。或云明黑都無者。如牛頭融大師云。諸法如夢。本來無事。心境本寂。非今始空。宜喪己忘情。情忘即絕。此是真妄俱無。初一皆真。次一皆妄。後一皆無。皆是未見珠也。如荷澤和尚。於空無相處。指示知見。了了常知。不昧心性。見珠黑之時。但見珠體明白。不觀黑色。及青黃等雜色。既不即黑。亦不離黑。亦不黑白俱拂。了了見心性之時。不即不離。無住無著。非一非異。不取不捨。又真心本體。有二種用。一者自性本有。二者隨緣應用。猶如銅鏡。銅之質是自性體。銅之明是自性用。明所現影是隨緣用。影即對緣方現。現有千差。明即光明。明唯一味。以喻心常寂是自性體。心常知是自性用。今洪州指示能語言分別等。但是隨緣用。闕自性用也。又顯教。有比量顯。現量顯。洪州云。心不可指示。但以能語言等驗之。知有佛性。是比量顯也。荷澤直云。心體能知。知即是心。不約知以顯心。是現量顯。洪州闕此。又不變是體。隨緣是用。又荷澤所宗空寂知者。空寂即是無相。以神解之性。雖無形相。而靈知不昧。故云寂知。亦云寂照。亦云無相之知。亦云無知之知。如肇論云。放光般若云。般若無所有相。無生滅相。道行般若云。般若無所知無所見。此辯智照之用。而曰無相無知者。何耶。果有無相之知。不知之照。明矣。何者。夫有所知。則有所不知。以聖心無知。故無所不知。不知之知。乃曰一切知。故經云。聖心無知。無所不知。信矣。空寂即是無相。即是無知。論云無所不知。又云。乃曰一切知者。此知即是真知。為一切眾生自心之體。真性靈知。湛然恆照。亦云無念之知。若有念而知。凡夫境界。故云知覺乃眾生。若無念無知。二乘境界。若無念而知。諸佛境界。空寂即是無念。亦云無住之知。若有所住。如人入暗。則無所見。若無所住。如日月光明。照見種種色。華嚴錦冠云。含眾妙而有餘者。謂一切事。皆不改本相。不離本位。法法皆能為大為小。為一為多。為主為伴。即此即彼。即隱即顯。即延即促。互相攝入。重重無盡。如帝網天珠。以要言之。隨一一事。念念皆具十玄之義。同時具足。無有前後。如海一滴。即具百川。滴滴皆爾。故名為妙。
恆作群賢之母。可謂幽玄。
夫般若者。是諸佛之母。故淨名經頌云。智度菩薩母。能生一切導師。所言般若者。即一切眾生自心靈知之性耳。如寶藏論云。夫天地之內。宇宙之間。中有一寶。祕在形山。識物靈照。內外空然。寂寞難見。其謂玄玄。巧出於紫微之表。用在於虛無之間。端化不動。獨而無雙。聲出妙響。色吐華容。窮覩無所。寄號空空。誰留其聲。不見其形。唯留其功。不見其容。幽顯朗照。物理虛通。森羅寶印。萬象真宗。其為也形。其寂也冥。本淨非瑩。法爾圓成。光超日月。德越太清。萬物無作。一切無名。能轉變天地。自在縱橫。恆沙妙用。混沌而成。誰聞不喜。誰聞不驚。如何以無價之寶。隱於陰入之坑。哀哉哀哉。其謂自輕。悲哉悲哉。晦何由明。其寶也。煥煥煌煌。朗照十方。閴寂無物。圓應堂堂。應聲應色。應陰應陽。奇特無根。妙用常存。瞬目不見。側耳不聞。其本也冥。其化也形。其為也聖。其用也靈。可謂大道之真精。其精甚靈。萬有之因。凝然常住。與道同倫。故經云。隨其心淨。則佛土淨。任用森羅。其名曰聖。又若證此一心。則解一切法門。如止觀云。譬如良醫。有一祕方。總攝諸方。阿伽陀藥。功兼諸藥。如食乳糜。更無所須。一切具足。如如意珠。乃至此一心。是大中大。上中上。圓中圓。滿中滿。實中實。真中真。了義中了義。玄中玄。妙中妙。不可思議中不可思議。若能如此簡非顯是。體權實而發心者。是一切諸佛種。譬如金剛。從金性生。佛菩提心。從大悲起。是諸行先。如服阿婆羅藥。先用清水。諸行中最。如諸根中。命根為最。佛正法正行中。此心為最。如太子生。具王儀相。大臣恭敬。有大聲名。如迦陵頻伽鳥。殼中鳴聲已勝諸鳥。此菩提心有大勢力。如師子筋絃。如師子乳。如金剛鎚。如那羅延箭。具足眾寶。能除貧苦。如如意珠。雖小懈怠。小失威儀。猶勝二乘功德。舉要言之。此心即具一切菩薩功德。能成三世無上正覺。
靈性有殊。該通匪一。
此一心靈臺之性。最靈最妙。作萬法之王。為群有之體。豎徹三世。橫亘十方。大智度論云。在有情數中為佛性。在無情數中為法性。所以華嚴經頌云。法性遍在一切處。一切眾生及國土。三世悉在無有餘。亦無形相而可得。如肇論離微體淨品云。夫性離微者。則非取非捨。非修非學。非本無今有。非本有今無。乃至一法不生。一法不滅。非三界所攝。非六趣所變。非愚智所改。非真妄所轉。平等普遍。一切圓滿。總為一大法界幻化靈宅。迷之者歷劫浪修。悟之者當體凝寂。
千途盡向於彼生。萬象皆從於此出。
淨名經云。一切法以無住為本。無住者。一切眾生第八識心。此心無住無本。故云從無住本。立一切法。如華嚴經云。不離於心。所見清淨。又云。不離於心無處所。是知心生一切法。如地出水。如谷孕風。如石生雲。如木出火。是知離心無法。離法無心。如長者論云。若直說第八種子識為如來藏者。即業種恆真。生怖難信。以法如是之力。何一含識而不具神通。承本覺性之功。豈一剎塵而靡含道跡。故華嚴經云法如是力者。本合如然。又云佛神力者。應真曰神。所以古德云。自力與佛力無別。自智與佛智無差。又云。一身即以法界為量。自他之境都亡。法界即自身遍周。能所之情見絕。如大海之渧。渧渧之中皆得大海。比眾生之心。心心皆含佛智。
事廓恆沙。理標精實。吞滄溟於毛孔。唯是自因。卷法界於塵中。匪求他術。
首楞嚴經云。眾生迷悶。背覺合塵。故發塵勞。有世間相。我以妙明不生不滅合如來藏。而如來藏。唯妙覺明圓照法界。是故於中。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小中現大。大中現小。不動道場現十方界。身含十方無盡虛空。於一毛端現寶王剎。坐微塵裏轉大法輪。是知背境觀心。自然大明相含。不為物轉。亦如芥納須彌等。百門義海云。且如見山高廣。是自心現作大。今見塵小時。亦是自心現作小。今由見塵。全以見山高之心。而今現塵也。是故即小容大。如云萬象如須彌。淨心如芥子。故云森羅及萬象。一法之所印。即是萬法一心。一心萬法。故稱毛吞巨海。芥納須彌。非干神通變化之力。真心具德法性如是。如華嚴記云。如經一毛端中一切世界差別性者。謂一毛端性。即是一切世界差別性。今一切世界即事。隨其法性即一毛端。以性即毛端。諸界即性故。
任機啟號。應物成名。
一切法本無名。但是心為名。故般若經云。六塵鈍故。不自名。不自立。皆是因心立名。故云萬法本閑。而人自鬧。又云三阿僧祇名字。皆是心之異號。如天台淨名疏云。一法異名者。諸經異名。說真性實相。或言一實諦。或言自性清淨心。或言如來藏。或言如如。或言實際。或言實相般若。或言一乘。或言即是首楞嚴。或言法性。或言法身。或言中道。或言畢竟空。或言正因佛性。性淨涅槃。如是等種種異名。此皆是實相之異稱。故大智論偈言。般若是一法。佛說種種名。隨諸眾生類。為之立異字。大涅槃經云。如天帝釋有千種名。解脫亦爾。多諸名字。又云佛性者有五種名故。皆是赴機利物。為立異名也。而法體是一。未曾有異。如帝釋千名。名雖不同。終是目於天主。豈有聞異名故。而言非實相理。如人供養帝釋。毀憍尸迦。供養憍尸迦。毀於帝釋。如此供養。未必得福。末代執法者亦爾。或信賴耶自性清淨心。而毀畢竟空。或信畢竟空無所有。毀賴耶識自性清淨心。或言般若明實相。法華明一乘。皆非佛性。此之求福。豈不慮禍。若知名異體一。則隨喜之善。遍於法界。何所諍乎。又諸經內。逗緣稱機。更有多名。隨處安立。以廣大義邊。目之為海。以圓明理顯。稱之曰珠。以萬法所宗。號之曰王。以能生一切。詺之曰母。但是無義之真義。多亦不多。無心之真心。一亦不一。故華嚴私記云。取決斷義。以智言之。取能生長。以地言之。取其高顯。以山言之。取其深廣。以海言之。取其圓淨。以珠言之。此上約有名。尚乃無數。更有無名。豈可測量。如大法炬陀羅尼經云。佛告諸菩薩。汝等勿謂天定天也。人定人也。餓鬼定餓鬼也。乃至如一事有種種名。如一人有種種名。如一天。乃至餓鬼畜生有種種名。亦復如是。亦有多餓鬼。全無名字。於一彈指頃。轉變身體作種種形。如是眾生於一時間現無量色身。云何可得呼其名也。若餓鬼等。有生處名字。受食名字。及壽命名字。若地獄眾生。無有名字生處者。則其形亦無定。彼中惡業因緣未盡。故於一念中種種變身。釋曰。如地獄中。一日一夜之中萬生萬死。豈可名其名字耶。又無間獄中。一一身無間。各各盡遍八萬四千由旬。地獄之量不相障礙。是知業果不可思議。非獨聖果。如云清淨妙法身。湛然應一切。今時人將謂諸佛法身能分能遍。不信眾生亦一身無量身。以眾生業果不可思議故。是以經云。佛界不可思議。眾生界亦不可思議。
大士修之而行立。
菩薩所行十波羅蜜。四攝。萬行。皆從真慈悲心起。故金剛三昧經云。空心不動。具足六波羅蜜。又般若經云。一心具足萬行十波羅蜜者。檀因心捨。經云。無可與者。名為布施。是名真施。若心外有法。即名住相布施。如人入暗。即無所見。戒因心持。經云。戒性如虛空。持者為迷倒。自性之律豈執事相。妄分持犯耶。忍因心受。經云。云何菩薩能行忍辱。佛言。見心相念念滅。豈可將心對治前境。為忍受耶。進因心作。經云。若能心不起。精進無有涯。寧著有為。妄興勞慮耶。禪因心發。經云。能觀心性。名為上定。豈避喧雜。而守靜塵耶。般若從心起。經云。不求諸法性相因緣。是名正慧。寧外徇文言。強生知解耶。方便從心生。經云。菩薩以無所得而為方便。則心外無法。方能行菩薩之道。力從心運。四大之力皆不如心。心無形故力最無上。神通變化入不思議。心之力也。願從心布。一切意願盡從心生。一切行門。皆從願起。智從心達。如來靈智。是眾生心。此心念念具足十波羅蜜。乃至八萬四千法門。皆從心出。如眾生心中有體大。今日修行引出法身。心中有相大。今日修行引出報身。心中有用大。今日修行引出化身。故知三身四智。皆自心中出。心外更無一事一法而能建立。如還源觀云。一體起二用。一者海印森羅常住用。海印者。真如本覺也。妄盡心澄。萬象齊現。猶如大海。因風起浪。若風止息。海水澄清。無像而不現。故云森羅及萬象。一法之所印。一法者。所謂一心。是心則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則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唯是一。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妄念。唯一真如。故云海印三昧。二者法界圓明自在用。是華嚴三昧也。謂廣修萬行。稱理成德。普同法界。而證菩提。良以非真流之行。無以契真。何有飾真之行。不從真起。此則真該妄末。行無不修。妄徹真源。相無不寂。
覺帝體之而圓成。
諸佛了一切法。皆是真心圓成實性。眾生迷於自心。但是遍計所執性。情有理無。如還源觀云。良以法無分劑。起必同時。真理不礙萬差。顯應無非一際。用即波騰海沸。全真體以運行。體即鏡淨水澄。舉隨緣而會寂。若曦光之流彩。無心而朗十方。如明鏡之端形。不動而呈萬象。
聲聞證之為四諦。
聲聞不了自心。但見人空。證作苦諦集諦滅諦道諦。生滅四諦。為灰斷之果。不達一心圓教無作四諦。具廣大神通。所以舍利弗。於法華會中得見心性。親受佛記。後方懺悔云。同共一法中。而不得此事。
支佛悟之詺緣生。
辟支佛但於自心境內。見因緣性離。證十二因緣法門。亦成灰斷之果。皆不能一心圓具十法界之體用。
天女之華無著。
淨名經中。天女散華加菩薩身上即無著。於聲聞身上即華著身。大凡一切菩薩施為。皆是自心作用。以心無著故。華亦無著。是以聲聞執為心外之華。妄起厭離。云不如法。乃隨拂隨生。故知萬法。隨自心生。隨自心滅。
海慧之水澄清。
大集經中。海慧菩薩初來之時。不見四眾。盡見為水。以法外無法故。
執謬解而外道門開。邊邪網密。
西天九十六種外道。皆不達自心。唯苦其身。行投巖赴火無益苦行。但心外見法。理外別求。皆是外道盡成邪見。如密網自圍。不能得出三界。
役妄念而凡途業起。生死波橫。
一切諸業。皆從有心起。無心即無業。故經頌云。諸法不牢固。但立在於念。善解見空者。一切無想念。又云。一念中有九十剎那。一剎那中有九百生滅。故知生死即念。念即生死。所以經頌云。有念即生死。無念即泥洹。
括古搜今。深含獨占。
此一心法。諸教同詮。無不指歸傳通於此。如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觀心品云。爾時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告妙德等五百長者。我為汝等敷演心地微妙法門。我今為是啟問如來。云何為心。云何為地。乃至薄伽梵告諸佛母無垢大聖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言。大善男子。此法名為十方如來最勝祕密心地法門。此法名為一切凡夫入如來地頓悟法門。此法名為一切菩薩趣大菩提真實正路。此法名為三世諸佛自受法樂微妙寶宮。此法名為一切饒益有情無盡寶藏。此法能引諸菩薩眾到色究竟自在智處。此法能引詣菩提樹後身菩薩真實導師。此法能雨世出世財。如摩尼寶滿眾生願。此法能生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功德本原。此法能消一切眾生諸惡業果。此法能與一切眾生所求願印。此法能度一切眾生生死險難。此法能息一切眾生苦海波浪。此法能救苦惱眾生而作急難。此法能竭一切眾生老病死海。此法善能出生諸佛因緣種子。此法能與生死長夜為大智炬。此法能破四魔兵眾而作甲冑。此法即是正勇猛軍戰勝旌旗。此法即是一切諸佛無上法輪。此法即是最勝法幢。此法即是擊大法鼓。此法即是吹大法螺。此法即是大師子王。此法即是大師子吼。此法猶如國大聖王。善能正法。若順王化獲大安樂。若違王化尋被誅滅。善男子。三界之中。以心為主。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究竟沈淪。眾生之心。猶如大地。五穀五菓。從大地生。如是心法。生世出世善惡五趣。有學無學。獨覺菩薩。及於如來。以是因緣。三界唯心。心名為地。一切凡夫。親近善友。聞心地法。如理觀察。如說修行。自利教他。讚勵慶慰。如是之人。能斷二障。速圓眾行。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五乘道。鍊出於沖襟。
五乘者。一持五戒。得人乘。二行十善。得天乘。三修四諦。得聲聞乘。四悟十二因緣法。得緣覺乘。五具六度行。得菩薩乘。此五乘法。皆從一念善心熏鍊而出。
十法界。孕成於初念。
十法界者。一天法界修十善業。二人法界。持五戒業。三修羅法界。行憍慢業。四地獄法界。造十惡業。五餓鬼法界。造慳貪業。六畜生法界。造愚癡業。七聲聞法界。證四諦法。八緣覺法界。悟十二因緣法。九菩薩法界。行六度門。十佛法界。行平等一乘法。已上凡聖。共成十法界。陞降雖殊。皆從最初一念發起。爾後念念相續成事。善因樂果。惡因苦果。前後相酬。未曾遺失。故經云。心能天堂。心能地獄。且約地獄界。法華中十如唯心。上九界亦然。如觀音玄義云。地獄界具十如。性相體力作因緣果報本末究竟等。一如是地獄性者。性名不改。如竹中有火性。若其無者。不應從竹求火。從地求水。從扇求風。心有地獄界性。亦復如是。二地獄相者。攬而可別。名之為相。善觀心者。即識地獄之相。如善相師。占相無謬。三地獄體者。以心為體。心覺苦樂。故以當體。譬如釵鐺環釧之殊。終以銀為體質。六道之色雖異。祗是約心。故心為體也。四地獄力者。運御名力。緣刀山。入火聚。皆是其心力也。五地獄作者。發動曰作。既能有力。即有所作。或作善作惡。皆是心作也。六地獄因者。業是心因也。七地獄緣者。緣者假藉為緣也。如貪愛潤業。即因緣會合也。八地獄果者。習果也。如地獄人。前世多婬。生地獄中。還約多婬。見可愛境。即往親附。如見美女。近前抱之。即是銅柱。名習果也。九地獄報者。報者果也。昔有婬罪。今墮地獄。受燒炙之苦。昔行婬罪。名為慾火。後受其報。即受火車鐵牀之苦。初後相等。報應無差。名為報果也。十本末者。地獄本者。性德法也。地獄末者。修德法也。究竟等者。覽修德即等有性德。覽性德即具有修德。初後相在。故言等也。餘九法界亦然。雖逐界行相各別。都不出一心。如性相體力作因緣果報本末等。十界十如。皆從心體而起。先因心造作善惡等業因緣。後受凡聖苦樂等果報。初後是心。本末皆等。故云本末究竟等。
虛聲頓息。法空之正信旋生。
高僧傳云。法空禪師初棲蘭若。每至中宵。庵外常有清聲所召。屢呼空禪。及至開關。又無蹤跡。後乃悟云。乃是自心境界。爾後其聲永絕。
猛焰俄消。靈潤之真誠立驗。
高僧傳云。釋靈潤。常與四僧共遊山谷。忽遇野火四合。三僧迸走。其靈潤獨不動。乃曰。心外無火。火是自心。為火可逃。焉能免火。言訖。火至身自斂。
陞沈表用。體具靈知。
此知是一切眾生心體。不同虛空。性自神解。亦不作意。任運而知。禪源集云。此言知者。不是證知。意說真性不同木石。故云知也。非如緣境分別之識。非如照體了達之智。直是真如之性自然常知。又不同虛空者。靈然覺知。覺知即神解義。陰陽不測謂之神。解即是智。智即是知。知即一心也。故祖師云。空寂體上。自有本智能知。於一切染淨法中。有真實之體。了然鑒覺。目之為心。如是無漏無明種種業幻。皆同真如性相。蓋為真如隨緣成於一切。一切不離真如。以理融之。唯是一味。此是通相。相即無相。若約別顯。染淨施為造作。即是真心不守自性。隨緣之相用。隱顯不定。陞降一差。
惺惺不昧。了了何虧。湛爾而無依無住。
一切法依虛空。虛空無所依。一切法依真智。真智無所依。
蕭然而非合非離。
祖師偈云。汝言與心親。父母非可比。汝行與道合。諸佛心即是。外求有相佛。與汝不相似。欲識汝本心。非合亦非離。
一字寶王。演出難思之法海。
心為一字中王。經云。一句能訓誨八萬四千之國邑。又一切法中。心最為勝。萬象含於一字。千訓備於一言。如云依境教理行果五。唯識中。一明境唯識。捨離心外無境。一切境不離心故。二教唯識。成論本教。釋彼唯識說故。三理唯識。成立本教所說之理。分別唯識性相義故。四行唯識。明五位修唯識行故。五果唯識。求大果亦證唯識性故。
群生慈父。訓成莫測之宗師。
淨名經頌云。方便以為父。一切諸聖。皆從一心方便門入。得成祖佛。為人天之師。故華嚴經云。以少方便。疾得菩提。以即心是故。所以疾證。又般若經云。以無所得為方便。心外無法。豈有得耶。是以菩薩親證自心。方能入世間幻化之網。自利利他。無有斷絕。是知十方如來。皆悟心成佛。故華嚴經頌曰。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是以經中所說西方阿彌陀等諸佛。皆是釋迦。如古釋云。以理推之。結成正義。皆我本師海印頓現。且法華分身有多淨土。如來何不指己淨土。而令別往彌陀妙喜。思之。故知賢首彌陀等佛。皆本師矣。復何怪哉。言賢首者。即壽量品中。過百萬阿僧祇剎。最後勝蓮華世界之如來也。經中偈云。或見蓮華勝妙剎。賢首如來住其中。若此不是歎本師者。說他如來在他國土。為何用耶。且如總持教中。亦說三十七尊。皆遮那一佛所現。謂毗盧遮那如來。內心證自受用。成於五智。從四智流出四方四如來。謂大圓鏡智。流出東方阿閦如來。平等性智。流出南方寶生如來。妙觀察智。流出西方無量壽如來。成所作智。流出北方不空成就如來。法界清淨智。即自當毗盧遮那如來。言三十七者。五方如來。各有四大菩薩在於左右。復成二十。謂中方毗盧遮那如來四大菩薩者。一金剛波羅蜜菩薩。二寶波羅蜜菩薩。三法波羅蜜菩薩。四羯磨波羅蜜菩薩。東方阿閦如來四菩薩者。一金剛薩埵菩薩。二金剛王菩薩。三金剛愛菩薩。四金剛善哉菩薩。南方寶生如來四菩薩者。一金剛寶菩薩。二金剛威光菩薩。三金剛幢菩薩。四金剛笑菩薩。西方無量壽如來。亦名觀自在王如來。四菩薩者。一金剛法菩薩。二金剛劍菩薩。三金剛因菩薩。四金剛利菩薩。北方不空成就如來四菩薩者。一金剛業菩薩。二金剛法菩薩。三金剛藥叉菩薩。四金剛拳菩薩。已具二十五。及四攝八供養。故成三十七。言四攝者。即鈎索鎖鈴。八供養者。即燒散燈塗華鬘歌舞。皆上有金剛。下有菩薩。然此三十七尊。各有種子。皆是本師智用流出。與今經中海印頓現大意同也。問。若依此義。豈不違於平等意趣。平等意趣云定即我者。依於平等意趣而說。非即我身。如何皆說為本師耶。答中平等之定。乃是一義。唯識尚說一切眾生中有屬多佛。多佛共化以為一佛。佛能示現以為多身。十方如來一一皆爾。今正一佛能為多身。依此而讚本師。又本師者。即我心耳。我攝歸自心。無法不備。豈止佛耶。
任性卷舒。隨緣出沒。挺一真之元始。總萬有之綱骨。
原始該終。唯一心道。大教至理。皆同所詮。如華嚴經云。佛子。諸菩薩初住地時。應善觀察。隨其所有一切法門。隨其所有甚深智慧。隨所修因。隨所得果。隨其境界。隨其力用。隨其示現。隨其分別。隨其所得。悉善觀察。知一切法皆是自心。而無所著。如是知已。入菩薩地。能善安住。
十二因緣之大樹。產自玄根。
此十二因緣法。皆從眾生心中建立。云何稱樹。若眾生界中。即以無明為根。愛水溉注。抽名色芽。開有漏華。結生死果。生住異滅四相常遷。無有斷絕。若諸聖界中。發正覺芽。開萬行華。成菩提果。盡未來際供佛利生。無有休息。並從一心十二因緣大樹生起。故云十二因緣即是佛性。又一心十二因緣者。如眼見色時。心不了名無明。心於色生愛惡名行。是中心意名識。色共識行即名色。眼與色等六處生貪名六入。色與眼作對名觸。心見色時領納名受。心於色纏綿不斷名愛。心想像色相名取。念色心起名有。一念心生名生。一念心滅名滅。如華嚴經云。三界所有。唯是一心。如來於此分別演說十二有支。皆依一心如是而立。又頌云。了達三界依心有。十二因緣亦復然。生死皆由心所作。心若滅者生死盡。
五千教典之圓詮。終歸理窟。
諸佛案一切眾生心。宣說諸法。華嚴經頌云。諸佛不說法。佛於何有說。但隨其自心。為說如是法。如普賢行願疏云。指其源也。情塵有經。智海無外。妄惑非取。重玄不空。四句之火莫焚。萬法之門皆入。冥二際而不一。動千變而非多。事理交徹而兩亡。性相融通而無盡。若秦鏡之互照。猶帝珠之相含。重重交光。歷歷齊現。故得圓至功於頃刻。見佛境於塵毛。諸佛心內眾生。新新作佛。眾生心中諸佛。念念證真。
孤標寂寂。獨立堂堂。若華中之靈瑞。
此華三千年一現。當佛出世。表說圓教一心法門時。難聞難遇。
猶照內之神光。
於眾光中。神光為最。祖師云。眾明之中。心明為上。
截瓊枝而寸寸是寶。析栴檀而片片皆香。
此明法法是心。塵塵合道。
剋從凡夫之身。便登覺位。類在白衣之地。直坐龍牀。
若信入華嚴一心無盡宗趣。長者論云。如將寶位。直授凡庸。似夜夢千秋。覺已隨滅。華嚴疏云。頓教之人一念不生即是佛者。即一切眾生心。本是佛體。妄念起故為眾生。一念妄心不生。何為不得名佛。故華嚴經頌云。法性本空寂。無取亦無見。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又頌云。法性如虛空。諸佛於中住。又般若經云。以本性空為佛眼。若論性空。皆是凡聖之體。祗為不覺。忽起妄念。隨境流轉。所以云法身流轉五道。號曰眾生。設一念起時亦是佛。以妄念無體。不出性空故。但要直下信解圓明。不在更思量推度也。華嚴疏云。眾生心中佛。為佛心中眾生說法。此明眾生稱性普周。而佛不壞相在眾生心內。又佛心稱性普周。而眾生不壞相在佛心內。喻如水乳和同一處。而互為能和所和。且約說聽解釋。以能和為說。所和為聽。且將水喻於佛。乳喻眾生。應言乳中之水。和水中之乳。水中之乳。受乳中之水。雖一味。能所宛然。雖能所宛然。而互相在相遍相攝。
聽而不聞。觀之莫見。
法身無像。真聽無聲。
常在而莫更推尋。本瑩而何勞熏鍊。三界之門無體。谷裏傳聲。
首楞嚴經云。三界之法。揑所成故。是知無體。猶如谷響。皆是我聲。長者論云。一切法如谷響。以表萬法唯心故。華嚴經云。一念之間悉包法界。又云。一念三世畢無餘。又云。一念現於無盡相。
六塵之境本空。鏡中寫面。
六塵之境。皆從妄念而生。如人照鏡。自見其面。非有別影。
寂寞虛沖。無事不融。彌勒閣而普現。
華嚴經云。善財童子入彌勒閣時。見其樓閣廣博無量。同於虛空。阿僧祇寶以為其地。乃至見彌勒菩薩初發心。行菩薩道。八相成佛。三生之事耳。
摩耶腹而無窮。
華嚴經云。摩耶夫人腹中。悉現三千大千世界一切形像。其百億閻浮提內。各有都邑。各有園林。名號不同。皆有摩耶夫人於中止住。天眾圍繞。為顯現菩薩將生不可思議神變之相。又廣大如法界。究竟若虛空。是處胎義。
文殊寶冠之內。
文殊般泥洹經云。文殊身如紫金山等。其文殊冠。毗楞伽寶之所嚴飾。有五百種色。一一色中。日月星辰。諸天龍宮。世間眾生。所希有事。皆於中現。
淨名方丈之中。
淨名經云。東方度三十六恆河沙國。有世界名須彌相。其佛號須彌燈王。今現在。彼佛身長八萬四千由旬。其師子座。高八萬四千由旬。嚴飾第一。於是長者維摩詰現神通力。即時彼佛遣三萬二千師子座。高廣嚴淨。來入維摩詰室。乃至其室廣博悉包容三萬二千師子座。無所妨礙。
芥子針鋒而不窄。
淨名經云。以須彌之高廣。納芥子中。而不迫窄。涅槃經云。於針鋒上。立無邊身菩薩等。
近塵遠剎而全通。
華嚴經頌云。一一微塵中。能證一切法。如是無所礙。周行十方國。又云。於一微塵中。一切國土曠然安住。古德云。一切不思議事。於一切處悉能普現。其唯一毗盧清淨法身之應用耳。此法身者。即是心也。心是法家之身。所以言若能諦觀心不二。方見毗盧清淨身。一念起惡。法身亦隨現。一念起善。法身亦隨現。名為處處互現。乃至色處現。空處現。自在無礙。更莫遠推諸佛。唯一念空心是。華嚴疏云。猶如海印頓現。經云。一念現故。謂無前後。如印頓成。又常現。非如明鏡有現不現時。又非現現。如明鏡對至方現。以不待對。是故常現。該三際故。已上俱是一真心寂照普現之義耳。
靡減靡增。綿綿而常凝妙體。非成非壞。續續而不墜玄風。
亘古垂今。通凡徹聖。更無異法。唯是一心。得時不增。失時不減。陞時不成。墜時不壞。如華嚴錦冠云。大方廣佛華嚴經者。大者即是心體。心體無邊。故名為大。方是心相。心具德相之法。故名為方。廣是心用。心有稱體之用。故名為廣。佛是心果。心解脫處。名之為佛。華是心因。心所行行。喻之以華。嚴是心之功用。心能善巧嚴飾。目之為嚴。經是心教。心起名言。詮顯於此。故名為經。斯即大等七字。並不離心。然心之一字。非體非用。非因非果。非義非教。雖非一切。能為一切。何以故。謂一法界心是體。若能依此悟解。念念即是華嚴法界。念念即是毗盧法身。如華嚴經云。若與如是觀行相應。於諸法中不生二解。一切佛法疾得現前。初發心時即成正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大業機關。金輪種族。
釋迦佛是金輪王之種。一鉢和尚歌云。萬代金輪聖王子。祗這真如靈覺是。所以祖代相傳。但示即心是佛。纔生信解。即紹祖位矣。
如頻伽鳥而韻壓群音。
頻伽鳥未出殼時。於殼中發聲。已勝眾鳥之音。此況一切生死最初際底下凡夫。未脫煩惱殼。便能識心。我當作佛。已超過一切聲聞辟支佛上。
猶好堅樹而高陞眾木。
西天有好堅樹。出土便高百尺。超過群木之上。此況圓教之人。知心即具法界。圓解圓修。出過二乘藏通別教修行之人。若論功程。日劫相倍。
一翳初起。繽紛而華影駢空。瞥念纔興。縱橫而森羅滿目。
首楞嚴經云。由汝無始心性狂亂。知見妄發。發妄不息。勞見發塵。如勞目睛。則有狂華。於湛精明無因亂起。一切世間山河大地生死涅槃。皆即狂勞顛倒華相。是知萬法因想而生。隨念而至。故瓔珞經云。佛言。我從本來。不得一法。究竟定意。如今始知。所謂無念。若得無念者。觀一切法悉皆無形。因此得成無上正真之道。又如起信論云。是故三界虛偽。唯心所作。離心即無六塵境界。此義云何。以一切法。皆從心起妄念而生。一切分別。即分別自心。心不見心。無相可得。當知世間一切境界。皆依眾生無明妄念而得住持。是故一切法。如鏡中像。無體可得。唯心虛妄。以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故。又云。一切境界。唯心妄動。心若不動。則一切境相滅。唯一真心遍一切處。是知心外見有境界。皆自妄念情想而生。故云。情生智隔。想變體殊。情生智隔者。失正智而成妄想故。想變體殊者。迷真如以成名相故。還源觀云。真空滯於心首。恆為緣慮之場。實際居在目前。翻成名相之境。唯識樞要云。起自心相有二。一者影像相。萬法是心之影像。二者所執相。諸境無體。隨執而生。因自心生。還與心為相。
道絕浮言。至妙難論。出生死而無別路。登涅槃而唯一門。
華嚴經云。一切無礙人。一道出生死。首楞嚴經云。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此二教。唯宗一心法而求出離。是以既了一心而出。亦不住生死涅槃。謂大悲故。常處生死。謂大智故。常處涅槃。是俱住義。二大悲故不住涅槃。大智故不住生死。即二俱不住。又一明俱不住者。有二義故。不住生死。一見生死過患故不可住。二由見生死本空故無可住。上二皆約智故不住。有二義故。不住涅槃。一見涅槃本自有故不住。二由不異生死故不可住。
須臾而即俗歸真。莫儔茲旨。頃刻而從凡入聖。難報斯恩。
禪宗門下。從上已來。但了即心是佛。便入祖位。即坐道場。但信之。凡聖不隔一念。若不信。天地懸殊。如經頌云。諸佛從心得解脫。心者清淨名無垢。五道鮮潔不受染。有解此者成大道。直饒未信自心是佛。雖淪五道。心性常淨。染不能染。故云五道鮮潔不受染。以眾生法身。即諸佛法身。不增不減。雖隨流返流。其性不改。是以隨流作眾生時不滅。返流成佛時不增。以一切眾生。垢深障重。設遇善友開發。亦不信受。唯逐情生。不見自性。故先德云。妄情牽引何年了。辜負靈臺一點光。
群籍共推。罕逾深理。吞蛇得病而皆是疑生。
晉書樂廣傳。廣有親客。久隔闊不復來。廣問其故。答曰。前在座。蒙賜酒。見杯中有蛇。意甚惡之。既飲而疾。於時河南廳署。壁上有角弓。上畫作蛇。廣意盃中蛇。即角影也。復置酒前處。客見如初。豁然意解。沈疴頓愈。
懸砂止饑而悉從思起。
如律中四食章云。思食者。如饑饉之歲。小兒從母求食。啼而不止。母遂懸砂囊。誑云此是飯。兒七日諦視其囊。特為是食。其母七日後。解下示之。其兒見是砂。絕望。因此命終。方驗生老病死。皆是自心。地水火風。終無別體。
乃至筍拔寒林。
孟宗父病。冬中索筍。宗遂抱竹而泣。筍乃隨生。
魚跳冰沚。
晉王祥至孝。早喪所親。後母朱氏喜食生魚。時寒。祥乃解衣冰上。冰忽自釋。雙鯉躍出。時人以為孝感。
酒變河中。
越王單醪投河。三軍告醉。
箭穿石裏。
李廣少失父。問母。父安在。母云。汝父早被虎所傷。廣遂攜弓捉虎。至山向晚。見石似虎。挽弓射之沒羽。近前觀看。乃知是石。
非麴蘖之所成。豈功力之能恃。
上四事。皆從孝心及平等心所感。
無纖塵而不因識變。道理昭然。
此八識心有四分。一見分。二相分。三自證分。四證自證分。華嚴記云。如契經說。一切唯有覺。所覺義皆無。能覺所覺分。各自然而轉。釋曰。此即華嚴經。上半明無外境。下半明有見相二分。各各自從因緣所生。名自然而轉。下結正義。論云。達無離識所緣境者。則所變相分是所緣。見分名自行相。相見所依自體名事。即自證分。釋曰。此中雖是立二分家。義已有三。故次論云。若無自證分。此者應不自憶心所法。如不曾更境。必不能憶。故釋曰。此明有自證分。意云。相離於見。無別自體。但二功能。故應別有一所依體。若無自證。應不自憶。心心所法如不曾更境。必不能憶。謂如見分不更相分之境。則不能憶。要曾更之。方能憶之。若無自證。已滅心所。則不能憶。以曾不為自證緣故。則如見分不曾更憶。今能憶之。明先有自證已曾緣故。如於見分憶曾更境故。次下立三分。論云。然心心所一一生時。以理推徵。各有三分。所量。能量。量果。別故。相見必有所依體故。釋曰。所量是相分。能量是見分。量果是自證分。自證分與相見為所依故。論如集量論伽陀中說。似境相所量。能取相自證。即能量及果。此三體無別。釋曰。所量如絹。能量如人。量果如解數智。果是何義。成滿因義。言無別體者。唯一識故。則離心無境。次立四分。論云。又心心所。若細分別。應有四分。見分。相分。自證分。如前。第四證自證分。若無此者。誰證第三。心分別既同。應皆證故。釋曰。見分是心分。說有自證分。自證分應無有果。諸能量者皆有果故。釋曰。見分是能量。須有自證量見分。說有第四果。恐被救云。卻用見分為第三果。故次論云。不應見分是第三果。見分或則非量攝故。因此見分不證第三。證自體者必現量故。釋曰。意明見分通於三量。三量者。謂現量。比量。非量。即明見緣相時。或量非量。不可非量法。為現量果。或見緣相。是於比量。及緣自證。復是現量。故自證是心體。得與比量非量而為果。見分非心體。不得與自證而為其量果。故不得見分證於第三。證自體者必現量故。第三四分既是現量。故得相證無窮過矣。意云。若以見分為能量。但用三分亦得足矣。若以見分為所量。必須第四為量果。若通作喻者。絹如所量。尺如能量。智所量果。是自證分。若人為所使。智為能使。何物用智。即是於人。如證自證分。人能用智。智能使人。故能更證。亦如明鏡。鏡像為相分。鏡明為見分。鏡面如自證分。鏡背如證自證分。面依於背。背復依面。故得互證。亦可以銅為證自證分。鏡依於銅。銅依於鏡。
非一種而罔賴心成。言思絕矣。
心識變者。如密嚴經頌云。汝等諸佛子。云何不見聞。藏識體清淨。眾或所依止。或具三十二。佛相及輪王。或為種種形。世間皆悉見。譬如淨空月。眾星所環繞。諸識阿賴耶。如是身中住。譬如欲天主。侍衛遊寶宮。江海等諸神。水中而自在。藏識處於世。當知亦復然。如地生眾物。是心多所現。譬如日天子。赫奕乘寶宮。旋繞須彌山。周流照天下。諸天世人等。見之而禮敬。藏識佛地中。其相亦如是。十地行眾行。顯發大乘法。普與眾生樂。常讚於如來。在於菩薩身。是即名菩薩。佛與諸菩薩。皆是賴耶名。佛及諸佛子。已受當受記。廣大阿賴耶。而成於正覺。密嚴諸定者。與妙定相應。能於阿賴耶。明了而觀見。佛及辟支佛。聲聞諸異道。見理無怯人。所觀皆此識。種種諸識境。皆從心所變。瓶衣等眾物。如是性皆無。悉依阿賴耶。眾生迷惑見。以諸習氣故。所取能取轉。此性非如幻。陽焰及毛輪。非生非不生。非空亦非有。譬如長短等。離一即皆無。智者觀幻事。此皆唯幻術。未曾有一物。與幻而同起。幻焰毛輪等。在在諸物相。此皆心變異。無體亦無名。世中迷惑人。其心不自在。妄說有能幻。幻成種種名。去來皆非實。如鐵因磁石。所向而轉移。藏識亦如是。隨於分別轉。一切諸世間。無處不周遍。如日摩尼寶。無思及分別。此識遍諸處。見之謂流轉。不死亦不生。本非流轉法。定者勤觀察。生死猶如夢。是時即轉依。說名為解脫。此即是諸佛。最上之教理。審量一切法。如秤如明鏡。若以此一心。為一切法之定量者。如秤稱物。斤兩無差。似鏡照像。妍醜皆現。又心成者。古釋一心有四。一紇利陀耶。此云肉團心。身中五藏心也。如黃庭經所明。二緣慮心。此是八識。俱能緣慮自分境故。色是眼識境。根身種子器世界。阿賴耶識之境。各緣一分。故云自分。三質多耶。此云集起心。唯第八識。積集種子。生起現行。四乾栗陀耶。此云堅實心。亦云貞實心。此是真心也。故祖佛法中。皆以心為印。楷定萬法故。若能決定信入。請各收疑。離此別無奇特。故云言思絕矣。
動靜之境。皆我緣持。如雲駛而月運。似舟行而岸移。
圓覺經云。佛言。善男子。一切世界。始終生滅。前後有無。聚散起止。念念相續。循環往復。種種取捨。皆是輪迴。未出輪迴而辯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若免輪迴無有是處。譬如動目能搖湛水。又如定眼猶迴轉火。雲駛月運。舟行岸移。亦復如是。善男子。諸旋未息。彼物先住。尚不可得。何況輪轉生死垢心曾未清淨。觀佛圓覺而不旋復。譬如動目能搖湛水者。古釋云。以眼勞觀水。見水有動。眼若不瞬。池水則不搖。妄見若除。亦無草木成壞之相。若舉眼見色。由有色陰。舉身受苦樂。由有受陰。舉心即亂。由有想陰。舉眼見生滅。由有行陰。精明湛不搖處。即識陰。又若以遍身針刺俱知。不帶分別。則是識陰。若次第分別。則餘識陰。故知一念纔起。五陰俱生。微識未亡。六塵不滅。若唯識之義燈常照。妄何由生。一心之智鏡恆明。旨終不昧。又如定眼猶迴轉火者。如定目看旋火輪之時。眼亦迴轉。前因眼動而水動。即是因心動而境動。後因火動而眼動。即是因境動而心動。故知心即是境。境即是心。能所雖分。一體常現。故華嚴疏云。往復無際。動靜一源。雲駛月運舟行岸移者。亦復如是。故知真心不動。妄念成差。如起信論云。復次顯示從生滅門即入真如門。所謂推求五陰。色之與心。六塵境界。畢竟無念。以心無形相。十方求之終不可得。如人迷故謂東為西。方實不轉。眾生亦爾。無明迷故謂心為念。心實不動。若能觀察知心無念。即得隨順入真如門故。
魚母憶而魚子長。
如魚散子。魚母不憶持。其子即爛壞。魚母若憶。子即生長。如獨影境。過去等諸法。心若不緣。境不現前。一切諸法。皆是心緣識變。若無心。即無法。
蜂王起而蜂眾隨。
大智度論云。諸法入佛心中。唯一寂滅三昧門。攝無量三昧。如牽衣一角。舉衣皆得。亦如得蜜蜂王。餘蜂盡攝。心王若起。從心所有善惡等法。悉皆隨起。況如王出。百司盡隨。
印前後而無差。諸賢共仰。揩初終而不謬。千聖同推。
如王寶印。其文頓現。無前後際。又印定天下。如佛法中。若無心印。不成佛法。是知前亦是心。後亦是心。古亦是心。今亦是心。故云。非古盛而今衰。匪愚亡而智現。又云。萬法不出一心矣。華嚴經頌云。眾生心行無有量。能令平等入一心。以智慧門悉開悟。於所修行不退轉。又云。如是一切人中主。隨其所有諸境界。於一念中皆了悟。而亦不捨菩提行。又云。諸佛隨宜所作業。無量無邊等法界。智者能以一方便。一切了知無不盡。
是以朕跡纔生。皆從此建。快馬見鞭而鶖子先知。
經云。外道問佛。不問有語不問無言時如何。佛默然而坐。外道讚曰。快哉。瞿曇。開我迷雲。令我得入。禮拜而出。後阿難問佛。外道得何道理而稱讚之。佛言。如快馬見鞭影。疾入正道。鶖子先知者。舍利弗亦名鶖子。於法華會上。初周法說。最先領解。前得授記。
香象迴旋而龍女親獻。
象王迴旋者。文殊師利於覺城東畔。如象王迴。顧示四眾。最初善財童子得入。法華會上龍女獻珠。此是實報畜生女。以不得人身。是戒緩。得悟大乘心宗。是乘急。如淨名經云。於念知一切法是道場。成就一切智故。又處胎經云。釋梵女。皆不受身不捨身。皆現身成佛。又偈云。法性如大海。不說有是非。凡愚賢聖人。平等無高下。唯在心垢滅。取證如返掌。
得果而榮枯已定。盡合前因。舉念而苦樂隨生。悉諧初願。
唯識變定。豐儉由心。飲啄有分。追身受報。未曾遺失。不唯人間報應隨心。一切出世功德。皆在初心圓滿。如華嚴演義記云。初發心時。得如來一身無量身。則法身開顯。得究竟智慧。得一切智慧光明。則般若開顯。以心離妄取。寂照雙流。故解脫開顯。故此心中無德不攝。因該果海。並在初心。從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即梵行品。又言初後圓融者。以初是即後之初。後是即初之後。以緣起法。離初無後。離後無初。故舉初攝後。若約法性融通。一切因果。不離心性。契同心性。無德不收。以一切法隨所依住。皆於初心頓圓滿故。如梵行品云。若諸菩薩。能與如是觀行相應。於諸法中不生二解。一切佛法疾得現前。初發心時。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十善業道經云。爾時世尊告龍王言。一切眾生心想異故。造業亦異。由是故有諸趣輪轉。龍王。汝見此會及大海中形色種類各別不耶。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乃至又觀此諸大菩薩妙色嚴淨。一切皆由修集善業福德而生。又諸天龍八部眾等大威勢者。亦因善業福德所生。今大海中所有眾生。形色粗鄙。或大或小。皆由自心種種想念。作身語意諸不善業。是故隨業各自受報。是知境隨業識轉。是故說唯心。不淨之財變為膿血。非分之寶化作毒蛇。如昔有娼姬。捨錢造普光王寺。主者不受。遂令埋於寺東北上。邇後尋掘。悉變為血。近亦有屠羊之人。聚錢於竹筒之內。死後。母開之。亦成赤血。如古德云。眾生世界海。依住形相。苦樂淨穢。皆是眾生自業果報之所莊嚴。不從他有。諸佛菩薩世界海。皆依大願力。自體清淨法性力。大慈悲智力。不思議變化力。之所成就。故知染淨緣起。不出自心。世界果成。更無別體。如經頌云。或從心海生。隨心所解住。如幻無處所。一切是分別。又頌云。始從一念終成劫。悉依眾生心想生。一切剎海劫無邊。以一方便皆清淨。又唯識變定。報應無差。千駟一瓢。各任其分。朱門華戶。盡逐其緣。隨善惡現行之心。感豐儉等流之境。如前定錄云。韓晉公在中書。因召一吏。不時而至。公怒。將撻之。吏曰。某有所屬。不得遽至。乞宥其罪。晉公曰。宰相之吏。更屬何人。吏曰。某不幸。兼屬陰司。晉公以為不誠。怒曰。既屬陰司。有何所綰。吏曰。某主三品已上食料。晉公曰。若然。某明日當以何食。吏曰。此非細事。不可顯之。請疏於紙。過後為驗。乃如之。而繫其吏。明旦。遽有詔命。既對。適遇大官進食。有餻糜一器。上以一半賜晉公。食之美。又以賜之。既而腹脹。歸私第。召醫者視之。曰食物所擁。宜服少橘皮湯。至夜可啗漿水粥。明日愈。思前夕吏言。召之。視其書。則皆如其說。公固復問。人間之食。皆有籍也。答曰。三品已上。日支。五品已上而有權位者。旬支。凡六品者。季支。其有不食祿者。歲支。又云。京兆府趙郡李敏求。應進士。入就禮部試不利。太和九年秋。旅居宣平里。日晚擁膝愁坐。忽如沈醉。俄而精魂去身。約行六七十里。至一城門之外。有數百千人。忽有一人出拜之。敏求曰。何人也。答曰。某李岸也。敏求曰。汝前年隨吾旅遊。卒於涇州。何得在此。對曰。某自離二十二郎後。事柳十八郎。職甚雄盛。二十二郎既至此。亦須一見。遂於稠人中引入通見。入門。兩廊多有衣冠。或有愁立者。或白衣者。或簡板者。或有將通狀者。其服率多黲紫。或綠色。既至廳。柳揖坐。與之言曰。公何為到此。得非為他物所誘乎。某力及。公宜速去。非久駐之所也。敏求具如此答。柳命吏送出。將去。懇求知將來之事。柳曰。人生在世。一食一宿。無不前定。所不欲人知。慮君子不進德修業。小人惰於農耳。君固欲見。亦不難爾。乃命一吏。引敏求至東院。約有屋一百餘間。從地至屋。書架滿文簿。籤帖一一可觀。吏取一卷。出三行。第一行云。太和二年罷舉。第二行云。其年得伊宰宅錢二十萬。其第三行云。受官於張平子。餘不復見。敏求既醒。具書於標帙之間。明年客遊西京。過時不赴舉。明年遂娶韋氏。韋氏之外祖伊宰。將鬻別第。召敏求而售之。敏求因訪所親。得價錢二百萬。伊宰乃以二十萬貺敏求。既而當用之券頭。以四萬為貨。時敏求與萬年尉戶曹善。因請之九十君用所資伊亦貺焉。累為二十四萬。明年以蔭調授河北縣。有張平子墓。時說者失其縣名。以俟知者。
美惡無體。因念所持。
一切萬法。因第八識之所持。一切好惡。是第六意識分別之所起。
聲響冥合。形影相隨。
心直事直。心邪法邪。一一法但隨心開合。更無別旨。或正殺誤殺。實報虛報。絲毫匪濫。晷刻不移。既自心口所為。還自心口所受。如自鏡錄云。昔月氏國城西有大山。是離越辟支佛住處。去此不遠。有人失牛。尋到此山。值此辟支燃火染衣。宿業力故。當於爾時。鉢變為牛頭。法衣變為牛皮。染汁變為血。染滓變為肉。柴變為骨。其跡既爾。遂為牛主執入獄中。弟子推覓。莫知所在。從是荏苒經十二年。後遇因緣。知在獄中。便向王說。我師在獄。願王放赦。王問獄典。有僧否。典曰。無僧。白王。願喚獄中沙門者出。我師自出。獄典尋喚。辟支佛即出。此辟支佛在獄既久。髮長衣壞。沙門形滅。諸弟子等。禮而問曰。師何在此。師於爾時答以上事。弟子復問。宿世造何因。今令致此。師答曰。吾於昔時謗他人偷牛。致使如此耳。故經云。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本性希奇。莫可思議。似服伽陀之藥。如餐真乳之糜。
經云。阿伽陀藥。功兼諸藥。能治一切病。又經云。如食乳糜。更無所須。況了心之人。一切悉皆具足。
同如意樹。雨無盡之寶。
此如意樹。隨一切眾生心所念。悉皆雨寶。心亦如是。隨念出生萬法。無有窮盡。
類水清珠。澄眾濁之池。
大水清珠。能清濁水。如悟一心。能破一切塵勞境界。
陞第一義天。正會大仙之日。登普光明殿。當朝法界之時。
教中有第一義天。故號佛為天中天。又號佛為大仙。普光明殿者。華嚴經中。佛登普光明殿。說華嚴經。華嚴經以法界為宗。如法華經云。以禪定智慧力。得法國土。王於三界。又普光明智者。若說等覺說妙覺是約位。普光明智不屬因果。該通因果。其由自覺聖智超絕因果故。七卷楞伽。妙覺位外。更立自覺聖智之位。亦猶佛性。有因有果。有因因。有果果。以因取之。是因佛性。以果取之。是果佛性。然則佛性非因非果。普光明智亦復如是。體絕因果。為因果依。果方究竟。故云如來普光明智。
冥真寂照。含虛吐耀。
肇論云。玄道在乎妙悟。妙悟在乎即真。即真則有無齊觀。有無齊觀則彼己莫二。所以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同我則非復有無。異我則乖於會通。所以不出不在。而道存乎其中。又云。至人虛心冥照。理無不統。懷六合於胸中。而靈鑒有餘。鏡萬有於方寸。而其神常虛。
罔象兮獲明珠。
黃帝於赤水求玄珠。有臣離婁。百步能觀毫末。求之不得。乃罔象而得之。罔象即無心也。故弄珠吟云。罔象無心卻得珠。能見能聞是虛偽。
希夷兮宗法要。
眼不見謂之希。耳不聞謂之夷。故云無心道現。又真心無形。非見聞覺知之所能解。
恩覆群生而無得。不作不為。
肇論云。夫聖人功高二儀而不仁。明踰日月而彌昏。註云。是以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蒭(艸+狗)。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蒭(艸+狗)。蒭(艸+狗)者。無吠守之功也。不仁者。施恩不望報。彌昏者。照而無照也。即無心矣。
光含萬象而絕思。忘知忘照。
永嘉集云。若以知知寂。此非無緣知。如手執如意。非無如意手。若以自知知。亦非無緣知。如手自作拳。非是不拳手。亦不知知寂。亦不自知知。不可為無知。以性了然故。不同於木石。如手不執物。亦不自作拳。不可為無手。以手安然故。不同於兔角。斯為禪宗之妙。故今用之。而復小異。以彼但顯無緣真智。以為真道。若奪之者。但顯本心。不隨妄心。未有智慧照了心原。故云直須能所平等。等不失照。為無知之知。此知知於空寂無生如來藏性。方為妙耳。
如是則塵成佛國。念契圓音。
心要箋云。心心作佛。無一心而非佛心。處處道成。無一塵而非佛國。又唯心訣云。巖樹庭莎。各挺無邊之妙相。猿吟鳥噪。皆談不二之圓音。又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猶如滿月唯一圓形。隨器差別而現多影。謂多即是一。若多不即一。則非一音。一復即多。若一不即多。即非圓音矣。
但顯金色之世界。
華嚴經云。一切處文殊師利。從金色世界來。金色者。即一切眾生自心白淨之色。文殊者。即信自心無依住性妙慧解脫。是自文殊。若人若法。皆是自心所表之法。如法華經云。入如來室者。即眾生大慈悲心是。豈可入於有相屋宅乎。所以牛頭第一祖融大師。天台智者大師。所釋佛經。皆作觀心之釋。如是即深契祖佛之本懷矣。
唯聞薝蔔之園林。
如淨名經云。方丈之內。唯談大乘一心之旨。故云。唯聞薝蔔之香。不嗅餘香三乘之氣。
莫比商人之寶。
任商人採寶。設獲驪珠。皆是世珍。徒勞功力。如管子云。利之所在。雖千仞之山。無所不上。深源之下。無所不入。商人通賈。倍道兼行。夜以續日。千里不遠。利在前也。漁人入海。海水百仞。衝波逆流。宿夜不出。利在水也。此乃世間勤苦求利之耳。如或堅求志道。曉夕忘疲。不向外求。虛襟澄慮。密室靜坐。端拱寧神。利在心也。如利之所在。求無不獲。況道之在心。信無不得矣。故知訓格之言。不得暫捨。可以鏤於骨。書於紳。染於神。熏於識。所以楚莊輕千乘之國。而重申叔一言。范獻賤萬畝之田。以貴舟人片說。此乃成家立國。尚輕珍重言。況稱揚心地法門。諸佛祕密。言下契無生。聞之成大道。寧容輕慢乎。
寧齊樵客之金。
如採樵人。負薪而歸。路逢黃金。即棄薪拾金。價逾萬倍。況捨偽歸真。不依權漸不了義教。直入一心實教之門。則所學功程。日劫相倍。如孤寂吟云。不迷須有不迷心。看時淺淺用時深。此個真珠若採得。豈同樵客負黃金。黃金烹鍊轉為新。此珠含光未示人。了則毛端吞巨海。始知大地一微塵。一滴一塵並舉喻一心包含廣大矣。豈比人間之寶。此乃出世之珍。標萬化之原。統一真之本。隨緣應用。猶如意珠。對物現形。若大圓鏡。是以能包萬象。是大法藏。出生無盡。是無盡藏。妙慧無窮。是大智藏。法法恆如。是如來藏。本性無形。是淨法身。體合真空。是虛空身。相好虛玄。是妙色身。妙辯無窮。是智慧身。隱顯無礙。是應化身。萬行莊嚴。是功德身。念念無滯。是入解脫法門。心心寥廓。是入空寂法門。六根自在。是入無礙法門。一念不生。是入無相法門。又此中旨趣。若相資。則唯廣唯大。演之無際。若相奪。則唯微唯細。究之無蹤。斯乃離有無而不壞有無。標一異而非一異。則四邊之火莫能燒。百非之垢焉能染。但隨緣顯現。如空谷響。故大涅槃經云。譬如一人。多有所能。若其走時。則名走者。若收刈時。復名刈者。若作飲食。名作食者。若治材木。則名工匠。鍛金銀時。言金銀師。如是一人。有多名字。法亦如是。其實是一。而有多名。故知約用分多。體恆冥一。廬山遠大師云。唯一知心隨用分多。非全心外別有諸數。譬如一金作種種器。非是金外別有器體。
厭異欣同而情自隔。
摩訶衍釋論云。厭異捨別。唯一真如。譬如有人避影畏空。終不得離。任九十六種外道。常合圓宗。縱八萬四千塵勞。恆當正位。以各不離心故。
捨此取彼而理恆任。
任背覺合塵。遺心驟境。且一心真如之理。未嘗移易。如釋摩訶衍論云。一心真如體大。通於五人。平等平等。無差別故。云何名為五種假人。一者凡夫。二者聲聞。三者緣覺。四者菩薩。五者如來。是名為五。如是五人。名自是五。真自唯一。所以者何。真如自體。無有增減。亦無大小。亦無有無。亦無中邊。亦無去來。從本已來。一自成一。同自作同。厭異捨別。唯一真如。是故諸法。真如一相。三昧契經中作如是說。譬如金剛作五趣像。五人平等亦復如是。於諸人中無有增減。故起信論云。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所謂心性不生不滅相。一切諸法。皆由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妄念。則無一切境界差別之相。
繩上生蛇而驚悸。
論頌云。白日看繩繩是麻。夜裏看繩繩是蛇。麻上生繩猶是妄。豈堪繩上更生蛇。此況迷心作境之人。如繩上生蛇。若麻上生繩。是依他起性。若繩上生蛇。是遍計所執性。無名無體。情有理無。例觀萬境。亦復如是。悉落周遍計度之心。
杌中見鬼而沈吟。
如夜看杌。疑為是鬼。雖無真實。而起怖心。亦如夢中所見。以萬法體虛成事。此亦喻迷心作境。自起怖心。若了一心。無境作對。自然欣厭不生。
癡猿捉月而費力。渴鹿逐焰而虛尋。
並喻心外取法。無有得理。故證道歌云。不離當處常湛然。覓即知君不可見。寶藏論云。察察精勤。徒興夢慮。遑遑外覓。轉失玄路。
飲狂藥而情隨轉日。食蒗蕩而眼布華針。
大涅槃經云。如人醉時。見有轉日。此況妄心纔動。幻境旋生。又經云。如人服蒗蕩子。眼見針華。並況不達一心。妄生境界。
皆自想生。萬品而始終常寂。盡因念起。一真而境界恆深。
經云。一切國土。皆想持之。若無想。即無法。又一切境界。隨念而至。若無念。諸境不生。如還源觀云。攝境歸心真空觀者。謂三界所有法。唯是一心。心外更無一法可得。故曰歸心。謂一切分別。但由自心。曾無心外境。能與心為緣。何以故。由心不起。外境本空。論云。由依唯識故。境本無體。真空義成故。以塵無有故。本識即不生。
法內規模。人間軌則。
此一心法門。可謂盡善盡美。何者。體含虛寂。不能讚其美。理絕見聞。不能書其過。降茲已下。皆墮形名。則難逃毀讚矣。如昔人云。夫大道混然無形。寂爾無聲。視之不見。聽之不聞。非可以影響知。不得以毀譽稱也。降此以往。則事不雙美。名不並盛矣。雖天地之大。三光之明。聖賢之智。猶未免於毀譽也。故天有拆之象。地有裂之形。日月有謫蝕之變。五星有勃彗之妖。堯有不慈之誹。舜有謫父之謗。湯主有放君之稱。武王有弒主之譏。齊桓有貪婬之目。晉文有不臣之聲。伊尹有誣君之跡。管仲有僭上之名。以夫二儀七曜之靈。不能無虧彌。堯舜湯武之聖。也不能免嫌謗。桓文伊管之賢。也不能遺纖過。由此觀之。宇宙庸流。奚能得免怨謗。而無悔吝也。若以心智通靈。成無為之化。則萬累不能干矣。又真俗二諦。並從心起。第八識心是持種依。真如心是迷悟依。如華嚴記云。依生滅八識辯二所由顯法相但是心境依持。而即如來藏。辯其二所以。於中先總。後以會緣入實。下別示二相。即以起信真如生滅二門為二義耳。存壞不二。唯一緣起。結歸華嚴會緣入實。言二門無礙。唯是一心者。結歸起信依一心法立二種門。故須具足二義。方名具分唯識。問。唯識第九。亦說其所轉依有其二種。一持種依。謂第八識。二迷悟依。謂即真如。何以說言然依生滅八識。唯有心境依持。答。彼雖說迷悟依。非即心境依持。以真如不變。不隨於心變萬境故。但是所迷耳。後還淨時。非是攝相即真如故。但是所悟耳。今乃心境依持。即是真妄非有二體。故說一。約義不同。分成兩義。說二門別。故論云。然此二門。皆各總攝一切法。以此二門不相離故。
願無不從。信無不剋。見萬像於掌中。收十方於座側。
華嚴策林云。全色為眼。恆見色而無緣者。色是所緣之境。眼是能緣之根。今即是眼。故無緣也。言全眼為色。恆稱見而非我者。眼是我能見。今全為色。正見之時。即非我也。非我離於情想。無緣絕於貪求。收萬像於目前。全十方於眼際。是以緣義無盡。隨見見而不窮。物性叵思。應法法而難準。法普即眼普。義通乃見通。體之自隱隱。照之遂重重。然後窮十方於眼際。鏡空有而皎明。收萬像以成身。顯事理而通徹。
感現而唯徇吾心。美惡而咸歸我識。
此明具分唯識者。以不生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阿賴耶識。即是具分。以具有生滅不生滅故。不生滅即如來藏。即通真心也。若不全依真心。事不依理。故唯約生滅。便非具分。有云影外有質。為半頭唯識。質影俱影。為具分者。此乃唯識宗中之具分耳。又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唯心法總有四義。一是事。隨境分別。見聞覺知。二是法。論體唯是生滅法數。此二義。論俗故有。約真故無。三是理。窮之空寂。四是實。論其本性。唯是真實如來藏法。又如進趣大乘方便經云。佛言。一實境界者。謂眾生心體。從本已來。不生不滅。乃至一切眾生心。一切二乘心。一切菩薩心。一切諸佛心。皆同不生不滅真如相故。乃至盡於十方虛空一切世界。求心形狀。無一區分而可得者。但以眾生無明癡暗熏習因緣。現妄境界。令生念著。所謂此心不能自知。妄自謂有。起覺知想。計我我所。而實無有覺知之相。以此妄心。畢竟無體。不可見故。若無覺知能分別者。則無十方三世一切境界差別之相。以一切法皆不能自有。恆依妄心分別故有。所謂一切境界。各各不自念為有。知此為自。知彼為他。是故一切法不能自有。則無別異。唯依妄心。不了不知。內自無故。為有前外所知境界。妄生種種法想。謂有謂無。謂好謂惡。謂是謂非。謂得謂失。乃至生於無量無邊法想。當如是知。一切諸法。皆從妄想生。依妄心為本。然此妄心無自相故。亦依境界而有。所謂緣念覺知前境界故。說名為心。又此妄心。與前境界。雖俱相依。起無前後。而此妄心。能為一切境界原主。所以者何。謂依妄心不了法界一相故。說心有無明。依無明力因故。現妄境界。亦依無明滅故。一切境界滅。非依一切境界自不了故。說境界有無明。亦非依境界故。生於無明。以一切諸佛。於一切境界。不生無明故。又復不依境界滅故。無明心滅。以一切境界。從本已來。體性自滅。未曾有故。因如此義。是故但說一切諸法依心為本。當知一切諸法。悉名為心。以義體不異。為心所攝故。又一切諸法。從心所起。與心作相。和合而有。共生共滅。同無有住。以一切境界。但隨心所緣。念念相續故。而得住持。暫時而有。
手出金毛師子。皆藉善根。城變七寶華池。盡承慈力。
大涅槃經云。阿闍世王欲害如來。放護財狂醉之象。佛即舒手示之。即於五指出五師子。是象見已。投地敬禮。佛言。我於爾時手五指頭實無師子。乃是修慈善根力故。令彼見如斯事。又云。南天竺國有一大城。名首波羅。城中有一長者。名曰盧至。為眾導首。佛欲至彼城邑。化度彼人。彼眾尼乾。聞佛欲至。遂破壞林泉。堅閉城壁。各嚴器仗。防護固守。設彼來者。莫令得前。佛言。我於爾時至彼城已。不見一切樹木叢林。唯見諸人莊嚴器仗當壁自守。見是事已。尋生憐愍。慈心向之。所有樹木還生如本。河池泉井清淨盈滿。如清淨池生眾雜華。變其城壁為紺琉璃。我於爾時實不化作種種樹木清淨華池。當知皆是慈善根力。能令彼見如是事。故知凡有一切苦樂境界。仗佛力為增上緣。但是自心感現。例見目前實境。悉是想生。心外實無一法。但從識變耳。
卷舒不定。隱顯千端。或閴爾無跡。或爛然可觀。處繁而不亂。履險而常安。
心境諸法。互奪互資。相泯相入。若相資相入。則性相俱存。爛然可見。若互奪互泯。則理事俱空。爾無跡。以萬法從心。隨緣建立。以無性從緣故有。以從緣無性故空。如寶印重玄序云。蘊大千之經卷。不出情塵。布極淨之身雲。常居穢土。會寂滅於因緣之際。得圓常於生死之輪。理事雙現而兩亡。性相共成而互奪。一真湛爾而非寂。萬化紛然而匪繁。頓虛諸相而不空。遍興多事而非有。不得一法而密傳心要。不演一字而恆轉圓音。一體遍多。猶朗月而影分千水。多身入一。若明鏡而光寫萬形。
醍醐之海泓深。橫吞眾派。法性之山挺出。高落群巒。
法華經云。譬如一切川流江河。諸水之中。海為第一。此法華經亦復如是。於諸如來所說經中最為深大。又云。及十寶山眾山之中。須彌山為第一。此法華經亦復如是。於諸經中最為其上。此經是醍醐之教。為第一心宗。故經云。十方諸國土。唯有一乘法。
理體融通。芳名震烈。瞻時而別相難窮。入處而一門深徹。
若以事相觀。隨差別而迷旨。若以一心照。隨平等而歸根。所以首楞嚴經云。但於一門深入。則六知根一時清淨。又云。入一無妄。李長者論云。一入全真。如新豐和尚悟道頌云。向前物物上求通。祗為從前不悟宗。如今悟了渾無事。方知萬法本來空。
服善見王之藥餌。眾病咸消。奏師子筋之琴絃。群音頓絕。
善見王藥。能治眾病。心之妙藥亦復如是。能治諸法。故偈云。一丸療萬病。不假藥方多。又云。以師子筋為琴絃。其音一奏。群音斷絕。況說一心能收萬法。
爾乃明逾皎日。德越太清。隨機起用。順物無生。
問。初心學人。悟入此宗。信解圓通。有何勝力。答。若正解圓明。決定信入。有超劫之功。獲頓成之力。雖在生死。常入涅槃。恆處塵勞。長居淨剎。現具肉眼。而開慧眼之光明。匪易凡心。便同佛心之知見。則煩惱塵勞。不待斷而自滅。菩提妙果。弗假修而自圓。乃至等冤親。和諍論。齊凡聖。泯自他。一去來。印同異。融延促。混中邊。世出世間。不可稱不可量不可說不可說之力。莫能過者。亦名佛力。亦名般若力。亦名大乘力。亦名法力。亦名無住力。所以先德釋云。無住力持者。則大劫不離一念。又云。色平等是佛力。色既平等。則唯心義成。故知觀心之門。理無過者。最尊最貴。絕妙絕倫。剎那成佛之功。頓截苦輪之力。大涅槃經云。譬如藥樹。名曰藥王。於諸藥中。最為殊勝。能滅諸病。樹不作念。若取枝葉及皮身等。雖不作念。能愈諸病。涅槃亦爾。是以若於一心。有圓信圓修。乃至見聞隨喜。一念發心者。無不除八萬塵勞三障二死之病。大品經云。如摩尼珠。所在住處。一切非人不得其便。以珠著身。暗中得明。熱時得涼。寒時得溫。若在水中。隨物現色。即況識此自心如意靈珠。圓信堅固。一切時處。不為無明塵勞非人之所侵害。則處繁不亂。履險恆安。高而不危。滿而不溢。
非異非同。盈剎而坦然平現。不大不小。遍空而法爾圓成。
此一心法。是大真理。不假有緣生。亦非無緣生。以法體故。為萬法之性。遍一切處。隨人所感。應現無盡。異而非異。同而非同。大而非大。小而非小。如華嚴經頌云。一一微塵中。能證一切法。一切眾生心。普在三世中。如來於一念。一切悉明達。
神靈之臺。祕密之府。
此一心法。是神解之性。能通靈通聖。故曰靈臺。又萬法之指歸。千途之通體。故云祕府。
病遇良醫。民逢聖主。
法華經云。如商人得主。如子得母。如渡得船。如病得醫。如暗得燈。如貧得寶。如民得王。如賈客得海。此況人間所遇。若於佛法中。直了心人。可以永脫塵勞。長居聖地。治煩惱之重病。成無上之法王。校量得失。天地懸殊矣。
以本攝末。駕智海之津梁。
一心為本。諸法為末。欲渡生死海。應以心智而度之。
舉一蔽諸。闢玄關之規矩。
舉一心法。攝盡無餘。此一法門。能建立凡聖境界。攝生化門。六度萬行。無不具足。如還源觀云。從一心體。出生二用。三遍。四德。五止。六觀。一體者。即自性清淨圓明體。即通為十定之體。言二用者。一海印森羅常住用。即海印三昧。二法界圓明自在用。即華嚴三昧。言三遍者。一者一塵普周法界遍。二一塵出生無盡遍。三一塵含容空有遍。此三並是因陀羅網三昧門。言四德者。一隨緣妙用無方德。二威儀住持有則德。三柔和質直攝生德。四普代眾生受苦德。言五止者。一照法清虛離緣止。二觀人寂泊絕欲止。三性起繁興法爾止。四錠光顯現無念止。五事理玄通非相止。言六觀者。一攝境歸心真空觀。二從心現境妙有觀。三心境祕密圓融觀。四智身影現眾緣觀。五多身入一鏡像觀。六主伴互現帝網觀。上之止觀。並是寂用無涯三昧門也。
匡時龜鏡。為物權衡。
此一心法。能考古推今。窮凡達聖。如秤知輕重。似鏡鑒妍媸。但了一心。無不知諸法根源巨細矣。
相奪則境智互泯。相資則彼我俱生。
以境奪智則智泯。以智奪境則境亡。以彼資我則我立。以我資彼則彼生。
無明樹上而覺華頓發。八苦海內而一味恆清。
經云。煩惱大海中。有圓滿如來。宣說實相常住之理。本覺實性中。有無明眾生。起無量無邊煩惱之波。論云。唯真不立。單妄不成。真妄相成。方能建立。如水因風而起波。風水不相捨離故。
全體現前。豈用更思於妙悟。本來具足。何須苦待於功成。
諸佛將眾生心為佛。眾生將佛心為眾生。一體無差。但隔迷悟。以即心是佛故。雖分三身之異。終無別體。故云。法身相好。一際無差。又古德云。新佛舊成。曾無二體。以報身就法身。如出模之像。像本舊成。故無二體。新成舊佛。法報似分。以法身就報身。如金成像。金像似分。以有未成像金故。今成像竟。似分於二。諸佛如已成像之金。眾生如未成像之金。成與未成。似分前後。則金體始終。更無別異。
顯異標奇。精明究竟。如舒杲日之光。似布勾芒之令。
此一心法。如日照天下。無法而不明。猶春遍寰中。無物而不發。
三毒四倒而非凡。八解六通而非聖。
在凡非凡。處聖非聖。以但是自心故。終無別理。寶藏論云。如實際中。無毫釐凡聖可得。
至寶居懷兮終不他求。靈珠在握兮應須自慶。
肇論云。聖遠乎哉。體之即神。何者。為眾生自心。皆是般若。但能體悟至理。即心是佛。即今日靈覺之真性。即是般若聖智也。此明真智。斯乃悟理之聖。非神通果證也。又所云般若聖智者。若正智即觀照般若。如如即實相般若。此正智如如。即是圓成實性。圓成實性。即是如來藏心。如來藏心。即是眾生靈覺之性。眾生靈覺之性。即是般若真智。
愍同體兮起無緣。
菩薩觀一切眾生。同一體性。愍彼不達。而行大悲。無緣者。即無緣慈。如石吸鐵。任運吸取一切眾生。而無度想。
溢法財兮資慧命。
法財者有七。一聞。二信。三戒。四定。五進。六捨。七慚愧。慧命者。即自心無盡真如之性。此七種法財。乃至恆沙智德。皆是心所有法。悟入之者。資益無窮。
履得一之旨。豁爾消疑。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人得一而道成。經云。若得一。萬邪滅矣。又云。若得一。萬事畢。若了一真心。何理而不圓。何事而不畢也。如古德問云。所言心性是一者。何得眾生界見有種種。答。以真如心性是一。隨緣生滅而成種種。又第八識。正是所熏心體。含多種子。熏成種種。即是真如隨緣義。又心性是一者。古釋有二義。一者妄心之性。成心之性。以性相不同故。真心之性。真心即性故。二者通成。謂此二性。別明二藏。前之二性。皆具二藏。但為妄覆。名如來藏。直語藏體。即自性心故。此自性清淨真心。不與妄合。名為空藏。具恆沙德。名不空藏。前明即離。此明空有。故重出也。言皆平等無二者。上二即離不同。由心之性故不即。由心即性故不離。不即不離。為心之性。後二即空之實為不空。即實之空為空藏。空有不二。為心之性。然空有無二之性。即是不即不離之性。故但云一也。
入不二之門。廓然無諍。
心外有法。即見有二。便有對治。即乃成諍。若了境即心。能所冥一。即無諍矣。既不涉能所。即非情無情。但直論見性之門。匪落是非之道。是以能所不同。不可執一。心境一味。不可稱異。若以性從緣。則情非情異。為性亦殊。若泯緣從性。則非覺不覺。若二性互融。則無非覺悟。華嚴經云。真如無少分非覺悟者。則真如遍一切有情無情之處。若無少分非覺悟者。豈無情非佛性乎。又經意但除執瓦礫無情之見。非除佛性。則性無不在。量出虛空。寧可除乎。又古德云。覺性是理。覺了屬事。如無情中。但有覺性。而無覺了。如木中但有火性。亦無火照。今言性者。但據理本。誰論枝末。又覺智緣慮名情。自性不改名性。愚人迷性生情。故境智不一。智者了情成性。故物我無二。
大理齊平。不虧不盈。道性如是。無送無迎。千潯海底而孤峻。萬仞峰頭而坦平。
傅大士行路易云。須彌芥子父。芥子須彌爺。山海坦然平。敲冰來煮茶。
竹祖搖風而自長。桐孫向日而潛榮。數朵之青山長在。一片之閑雲忽生。
丹霞和尚忘己吟云。青山不用白雲朝。白雲不用青山管。雲常在山山在雲。青山自閑雲自緩。皆比一心之道性。智境閑閑。
意地頓空。如兔角之銛利。解心全息。猶焰水之澄清。
新豐和尚頌云。井底熢塵生。高山起波浪。石女生得兒。龜毛長數丈。若欲學菩提。應須看此樣。
大建法幢。深提寶印。居下恆高。處違常順。
此一心法門。是高建法幢。又是祖佛之心印。乃平等門。為一際地。高下自相傾。順逆自違諍。若入真智。必無差別。如華嚴經云。智入三世悉皆平等。此明俗體本真。故云平等。以六相該之。即總而全別。即別而全總。即同而俱異。即異而恆同。即成而俱壞。即壞而俱成。
握王庫刀之真形。撫修羅琴之正韻。
涅槃經中。況眾生佛性。昧者不見。如王庫中。有真寶刀。群臣無能識者。又經云。阿修羅王琴。不撫而韻。此況眾生心。恆轉根本法輪。未嘗間斷。如華嚴經云。剎說眾生說。三世一時說。
得趣而幽途大闢。胡用多求。了一而萬事齊休。但生深信。
信心銘云。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若能如是。何慮不畢。華嚴經頌云。種種變化無量身。一切世界微塵等。欲悉了達從心起。菩薩以此初發心。
自在無礙。超古絕倫。荊棘變為行樹。梟獍啼成梵輪。
高僧傳云。釋智通云。若夫尋近大乘修正觀者。察微塵之本際。識一念之初原。便可荊棘播無常之音。梟獍說甚深之法。十方淨土。未必過此矣。凡言唯心淨土者。則一淨一切淨。可謂即塵勞而成佛國也。
似毛端之頭含於寶月。
龐居士偈云。毛頭含寶月。徹底見真源。
如琉璃之內現出金身。
法華經偈云。如淨琉璃中。內現真金像。
若暢斯宗。發明妙慧。剔摩訶衍之骨髓。摘優曇華之根蒂。
摩訶衍。即大乘心。優曇華。是靈瑞華。表說心時。難遇難解。
任聚須彌之筆。未寫纖毫。縱饒樂說之門。難敷一偈。
華嚴經云。聚須彌山為筆。未寫普眼經之一句一偈。
印同異。泯中邊。等來去。絕偏圓。
以自心之體。非同異中邊之見。如太虛空。更無異相。故經云。菩薩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又起信論云。復次真如自體相者。一切凡夫聲聞緣覺菩薩佛。無有增減。非前際生。非後際滅。畢竟常恆。無始已來。本性具足一切功德。所謂自體有大智慧光明義。遍照法界義。真實識知義。自性清淨心義。常樂我淨義。清涼不變自在義。
水朝東而星拱北。
水朝東者。尚書云。江漢朝宗于海。宗者尊也。有似於朝。如心為萬法宗。未有一法而不歸心者。星拱北者。論語云。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為政以德者。無為之德也。猶北辰之不移。而眾星拱之。如一心不動。眾行歸之。
谷孕風而海納川。
斯皆法爾如是。道性自然。如寶藏論云。谷風無絕。泉水無竭。亦比道性無有間絕。則道不離心。心不離道。故先德云。至妙靈通。目之曰道。又楞嚴經云。汝之心靈。一切明了。豈非真道耶。
寂爾無聲。眾響群音而吼地。蕩然無相。奇形異狀而參天。
即相無相。無相即相。以是一心之境界故。如華嚴經中。境界重重。佛身無盡。互相徹入。能同能別。全異全同。淨穢國土。無障無礙。不論有情無情之異。皆為一心真智之境界。
約理而分。稱真而說。蜜齊海內之甜。火均天下之熱。
一蜜甜。遍天下之蜜皆甜。一火熱。盡寰中之火皆熱。此況若此一法是心。則世出世間一切諸法。皆即是心矣。
當正位之發揚。因法性之施設。
此心賦者有二觀。一唯心識觀。二真如實觀。先觀唯心。次入真如。楞伽經云。自覺聖智者。令覺自心耳。攝論云。通達唯是意言分別。無有實法。即為入唯識方便。不取外相。即入唯心。占察經云。一唯心識觀。二真如實觀。唯心觀淺。真如觀深。能入法性。法性即真如異名。如起信論云。心若馳散。即當攝來。令住正念。其正念者。當知唯心。無外境界。此即唯心識觀。次云。即復此心。亦無自相。念念不可得。此即真如實觀。若了唯心。成唯心識觀。若了無性。成真如實觀。心境兩亡。則成無分別智。
弗從事而失體。非一非多。不守己而任緣。亦同亦別。
如前云正位發揚者。未曾有一法。出心之正位。如法華經云。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又前云法性施設者。般若經云。未曾有一法。而出於法性。真如一心。不守自性。隨事建立。故云亦同亦別。雖隨事建立。不失自體。故云非一非多。
本跡雙舉。權實俱存。
肇論云。非本無以垂末。非末無以顯本。本跡雖殊。不思議一也。心即是本。法即是末。
言中而盡提綱要。指下而全見根源。
萬法雖殊。一言而無不該盡。千月不等。一指而各見根源。如錦冠云。一一事中。皆具如是無盡之德。如海一滴。即具百川。又一一事。不壞本相。不離本位。而圓融即入。謂欲言相用。即同體寂。欲謂之寂。相用紛然。故華嚴疏序云。超言思而迥出。匪但超言思。抑亦出於超言思。超與不超俱出。華嚴經云。雖復不依言語道。亦復不著無言說。但即言亡言。即思忘思。以契超出之旨。
如一金分眾器之形。不變隨緣之道。猶千波含溼性之理。隨緣不變之門。
金是不變。器是隨緣。波是隨緣。溼是不變。則一心門。具隨緣不變二義。如演義記云。由隨緣即不變故。奪差別令體空。則末寂也。由體空差別故。奪不變令隨緣。故本寂也。以全本為末。故本便隱。全末為本。故末便亡也。是則真如隨緣成眾生時。未曾失於真體。故令眾生非眾生也。眾生體空即法身時。未曾無眾生。故令法身非法身也。故二雙絕。二既互絕。則真妄平等。無可異也。
若達斯宗。無在不在。
淨名經云。佛說一切法。皆無在無不在。約理實而隱。云無在。約相虛而現。云無不在。斯即一心隱顯。無礙自在也。
入聖體而靡高。居凡身而弗改。即狹而廣。毫端遍於十方。以短攝長。剎那包於劫海。
先德云。塵含法界。無虧大小。念包九世。延促同時。即是一心開合。以彰殊勝。如朝菌之類。夕死之徒。豈等大椿之歲耶。此是世間人物。延促之情見耳。如華嚴經。明毗目仙人執善財手。時經多劫。處歷無邊。故不可以長短思也。若顯超勝。一生頓圓。若約甚深。多劫莫究。延促不可定執。貴在入玄。即權機淺學。罔測津涯矣。如華嚴經頌云。始從一念終成劫。悉依眾生心想生。一切剎海劫無邊。以一方便皆清淨。釋曰。一方便者。即是自心。延促由心定量。若了一心。長短之劫自盡。故云皆清淨。華嚴經頌云。有數無數一切劫。菩薩了知即一念。於此善入菩提行。常勤修習不退轉。
一葉落時天下秋。一塵起處厚地收。向空門而及第。
龐居士偈云。十方同聚會。箇箇學無為。此是選佛場。心空及第歸。
於禪苑而封侯。
世間以成功立德。以為封侯。出世悟心得記。以為封候。
敵生死軍之甲冑。戰煩惱陣之戈矛。
唯識疏云。心外有法。生死輪迴。心外無法。生死永絕。
得大總持。可作超塵之本。
心是總持都院。無法不收。
具王三昧。堪為入道之由。
能觀心性。名為上定。此心是真如三昧。一切三昧之根本。故心為三昧之王。名王三昧。是以悟心成道。萬行俱成。夫若了即心是佛者。自然謙下。何以故。信自心故。知一切眾生皆有心。悉即是佛故。既不自憍(忄+居)。亦不輕慢他。以知一心平等故。經云。柔和之行。以順法界。謙下是忍辱之本。周易云。謙亨。君子有終。彖曰。謙亨。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是以於自於他。不讚不毀。若自讚非大人之相。是衒惑人。若自毀。是妖諂之人。若毀他。是讒賊之人。若讚他。是諂諛之人。是以傅大士云。見好見惡但低頭。有底因緣得成病。故知得地萬物皆生。得理萬行皆成。唯心之理。不可忘也。迄至成佛。無有增減。
學問宗師。菩提榜樣。功德叢林。真如庫藏。
一切眾生第八識心。名含藏識。亦名宅識。如華嚴經云。菩薩摩訶薩知善巧說法。示現涅槃。為度眾生所有方便。一切皆是心想建立。非是顛倒。亦非虛誑。何以故。菩薩了知一切諸法。三世平等。如如不動。實際無住。不見有一眾生已受化。今受化。當受化。亦自了知無所修行。無有少法若生若滅而可得者。而依於一切法。令所願不空。是為第九如實住。
縱橫幻境。在一性而融虛。寂滅靈空。寄千門而顯相。
一性是萬法之性。千門是萬法之相。性相分二。融之歸一。如涅槃經云。佛性者。名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智慧。此二不二。以為佛性。然第一義空。是佛性。名為智慧。即佛性相。第一義空不在智慧。但名法性。由在智慧。故名佛性。以性從相。則唯眾生得有佛性。有智慧故。牆壁瓦礫無有智慧。故無佛性。若以相從性。第一義空無所不在。則牆壁等。皆是第一義空。如何非性。故經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論云。以色性即智性故。色體無形說名智身。以智性即色故。說名法身遍一切處。其體本均。今分性相。故分二義。
妙跡無等。寰中最親。
天下最親。莫過心也。以一切法從心所生。離心則無一法。所以華嚴經云。以從波羅蜜所生一切寶蓋。於一切佛境界清淨解所生一切華帳。無生法忍所生一切衣。入金剛法無礙心所生一切鈴網。解一切法如幻心所生一切堅固香。周遍一切佛境界如來座心所生一切佛眾寶妙座。供養佛不懈心所生一切寶幢。解諸法如夢歡喜心所生佛所住一切寶宮殿。無著善根所生一切寶蓮華雲等。
小器出無邊之嘉饌。
華嚴經云。有具足優婆夷。得菩薩無盡福德藏解脫門。能於小器中。隨諸眾生種種欲樂。出生種種美味飲食。悉令充滿。以此小器。能於天中充足天食。乃至人中充足人食。諸佛聲聞羅漢及遍鬼趣等。乃至云。善男子。且待須臾。汝當自見。說是語時。善財則見無量眾生。從四門入。皆是優婆夷本願所請。既來集已。敷座令坐。隨其所須。給施飲食。悉皆充足。於小器中者。即是心器。心為無盡藏。隨念出生一切世出世間珍寶法門。有何窮盡。
仰空雨莫測之殊珍。
華嚴經中。明智居士云。我得隨意出生福德藏解脫門。凡有所須。悉滿其願。所謂衣服瓔珞。象馬車乘。華香幢蓋。飲食湯藥等。乃至爾時居士知會眾普集。須臾繫念。仰視虛空。如其所須。悉從空下。一切眾會。普皆滿足。然後為說種種法。所謂為得美食而充足者。與說種種集福德行等。釋曰。空中雨物者。一是居士心中出。故云隨意出生。又云須臾繫念。二是所化眾生自心感現。機應冥合。非一非異。成就斯事。仰視虛空者。即是法空中現。故法句經云。菩薩於畢竟空中。熾然建立。
仙人執手之時。動經塵劫。
如華嚴經中。毗目仙人執善財手。即時善財自見其身。往十方十佛剎微塵數世界中。到十佛剎微塵數諸佛所。見彼佛剎及其眾會。諸佛相好種種莊嚴。乃至經百千億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劫。乃至時彼仙人放善財手。善財童子即自見身還在本處。是知不動本位之地。身遍十方。未離一念之中。時經塵劫。古釋云。善財隨事差別。皆入法界。若圓融門。纔舉一門。即融諸門。然以理融事。令事如理。以理顯事。令理如事。故云理非無分。謂理即事。事既有分。理亦有分。不爾。真理不即事故。理既如事。隨舉一法。即一法界。若舉多法。即多法界。如善財親證。暫時執手。便經多劫。明一切時圓融。後入樓閣。普見無邊。明一切處圓融。是以善財一生能辦多劫之行者。既善友力。瞬息之間。或有佛所。見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劫修行。何得一生不經多劫。仙人之力長短自在故。如世王質遇仙之棋。令斧柯爛。三世尚謂食頓。既然以長為短。亦能以短為長。如周穆隨於幻人。雖經多年。實唯瞬息。故結云。不應以長短之時。廣狹之處。定其旨也。
童子登樓之日。倏見前因。
善財童子登彌勒樓閣。見彌勒三生之事。
成現而雖圓至道。弘闡而全在當人。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十方三世諸佛。皆是了心成佛。心即是法。法即是心。所以由人信故。乃能弘之。又人即是法。法即是人。離人無有法。離法無有人。故云此法先佛已說。後佛隨順不加一字。故云佛以法為師。如燕公張悅問水南善知識云。法在前耶。佛在前耶。答云。法在前。諸佛所師所謂法故。便被難云。若爾。最初成佛。前無佛說。何由悟法。答云。自然而悟。如月令中。獺乃祭天。豈有人教。燕公大伏也。
殊功警世。大用通神。樂蘊奇音。指妙而宮商應節。心懷覺性。智巧而動用冥真。
首楞嚴經云。譬如琴瑟箜篌琵琶。雖有妙音。若無妙指。終不能發。汝與眾生亦復如是。寶覺真心各各圓滿。如我按指海印發光。汝暫舉心塵勞先起。是知指不妙故。五音不成。智不巧故。一心不現。如藏教是拙度。通教是巧度。又但了諸法實相。不須勤苦而修。是名巧度。
十力功高。上賢能踐。日月潛光。山川迴轉。
龐居士偈云。劫火燃天天不熱。嵐風吹動不聞聲。百川競注海之溢。五嶽名山不見形。澄清靜慮無蹤跡。千途盡總入無生。故知無有一法不入一心無生之旨。
摧慢兮涸愛河。拆疑城兮截魔罥。
若了一心。悟法空理。則入平等際。住實相門。乃能倒慢山。拔愛箭。裂疑網。突魔圍。何者。以達魔界即佛界。歸一實心故。如論有喻云。譬如蠅能緣一切物。唯不能緣火焰。緣火焰即為燒故。魔亦如是。能緣一切法。唯不能緣諸法實相。若入實相。魔即實相。何所惑耶。故論云。魔界如佛界如。一如無二如。皆法界印。豈以法界印。更壞法界印。又論云。絕見解般若菩薩。如捕魚人。見一大魚入深大水。鈎網所不及。則絕望憂愁。以離六十二見網故。
明之而法法在我。巨嶽可移。昧之而事事隨他。纖毫莫辯。
還源觀云。明者德隆於即日。昧者望絕於多生。又李長者論云。迷之者歷劫浪修。悟之者當體凝寂。皆是一心迷悟。致茲得失。
法無難易。轉變由人。
迷時人逐法。悟了法由人。迷時執心為境。被境所轉。悟時了境即心。一切由我。
促多生於一念。化寒谷為芳春。
一念證真。功超累劫。如寒谷遇春。萌芽頓發。故華嚴論云。不如一念緣起無生。超彼三乘權學等見。如華嚴策林問云。成功立德。三教修同。如何此經。讚無功用。答。緣修積行。即說立功。造極體真。須忘功用。無功即功。流未來際。無用之用。用周十方。無功之功。曰真功矣。如乘舟入海。頓息篙橈。而舉帆隨風。萬里非遠。功用行息。是止篙橈。無相智圓。即錦帆高舉。無依無住。既無功用。則處法流。長遊智海。
秉大炬而燭幽關。炳然見旨。駕迅航而渡深濟。倏爾登真。
若直了一心。菩提易辦。如登車立屆於遐方。似乘船坐至於千里。
生如來家之要。
若心外行法。是生世俗家。若了心即佛。是生如來家。此一心法。諸佛本宗。語默卷舒。常順一真之道。治生產業。不違實相之門。運用施為。念念而未離法界。行住坐臥。步步而常在其中。若不信之人。對面千里。如寒山子詩云。可貴天然物。獨一無伴侶。促之在方寸。延之一切處。汝若不信受。相逢不相遇。如明達之者。寓目關懷。悉能先覺。若未遇之子。可以事知。舉動施為。未嘗間斷。如蔡順字君仲。順少孤。養母。常出求薪。有客卒至。母望順不還。乃囓其指。順即心動。棄薪馳歸。跪問其故。母曰。有急客來。吾囓指以悟汝耳。又唐裴敬彝。父為陳王典所殺。敬彝時在城。忽自覺流涕不食。謂人曰。我大人凡有痛處。吾即不安。今日心痛。手足皆廢。事在不測。遂乃歸覲。父果已死。又唐張志安。居鄉閭稱孝。差為里尹。在縣。忽稱母疾急。縣令問。志安曰。母有疾。志安亦病。志安適患心痛。是以知母有疾。令因之差人覆之。果如所說。尋奏高表門閭。拜為散騎常侍。
行菩薩道之因。
法華經云。若未聞法華經者。當知是人未善行菩薩道。若有得聞是經典者。乃能善行菩薩之道。又菩薩所修萬行。皆是不空如來藏真心不變性起功德。如起信論云。復次真如依言說分別。有二種義。云何為二。一者如實空。以能究竟顯實故。二者如實不空。以有自體具足無漏性功德故。華嚴記云。自性清淨心。不與妄合。則名為空。性具萬德。即名不空。若離妄心。實無可空。則顯空藏因妄而顯。不空藏要由翻染。方顯不空。如本有檀德。今為慳貪。本有尸德。今隨五欲。本有寂定。今為亂想。本有大智。今為愚癡。是則慳藏於施。乃至愚藏於慧。故論云。以知法性無慳貪故。隨順修行檀波羅蜜等。萬行例然。故本有真實識知義。云若心有動。非真識知。明妄心之動。藏其真如。是以即妄之空。藏不空之萬德。故經云。知妄本自真。見佛則清淨。以能究竟顯實。故名為空。故知空藏。能藏不空。能藏既空。則顯不空藏之本來具矣。又普賢行。遊入十方。略有十門。一入世界。法界緣起於即入故。二入眾生界。生界佛界無二體故。三供養。一一供具皆稱真故。四明請法。窮法界智。無時不請諸佛無時不雨法故。五大智攝生。了生迷倒。而無眾生。不礙化故。六明現通。十方塵剎互入重重。震動現相而無息故。七常寂定。未曾一念有起動故。八廣出生。念念毛孔出現諸境無窮盡故。九者說法。念念常雨無邊法雨。雨一切故。十明總說。上之九義。舉一全收。無前後故。
萬別千差。靡出虛空之性。尊高卑下。難逃平等之津。
一切法性。即是眾生心性。眾生心性。即是虛空性。問。真妄相乖。其猶水火。云何此二得交徹耶。答。真妄二法同一心故而得交徹。若演若達多。狂故失頭卻復本心。頭不曾失。設爾狂時。頭亦不失。狂情纔歇。歇即菩提。性淨明心不從人得。如迷真執妄。迷情纔悟。即復真心。設正迷時。真亦不失。
剪惑裁疑。標真顯正。使佛法之穹崇。致宗門之昌盛。類秋江萬影而交羅。
經明十喻中。一如影喻。一喻體虛無實。二喻有用能廕覆義。故華嚴記云。如明淨物。得日光曜。於屋壁上有光影現。如來應機現身亦爾。謂曰喻如來。身樹等質以喻眾生。日無異體。質有萬差。樹側影邪。形端影正。影不現於日內。但有質邊弄影多端。隨心萬品。
狀寒室千燈而互映。
一室千燈光光涉入。一心萬境。萬境一心。如光無礙。
若鳥戛漢以翱翔。似魚沈淵而游泳。
入楞伽經云。若一切唯心。世間何處住。去來依何法。云何見地中。如鳥虛空中。依心風而去。不住不觀察。於地上而去。如是諸眾生。依分別心動。自心中來去。如空中飛鳥。見是資生器。佛說心如是。故知舉足下足。不離自心。如鳥若離空。何以鶱翥。魚若離水。豈得浮沈。故祖師彌遮迦。問祖師婆須蜜曰。何方而來。復往何許。答曰。從自心來。復往無處。
啼笑而佛慧分明。行坐而覺源清淨。
長者論云。不乖當念。蘊功即佛。都無時分遷轉之相。應真自性。常轉法輪。又云。纖塵不隔於十方。毛孔詎妨於剎海。又云。三世一念。古今咸即。過去未來無盡之劫。同時無礙。一念成正覺時也。三賢菩薩。念念入法流水中。任運至佛。初水後水。一性水故。因佛果佛。一性佛故。於其中間無初中後。不隔念故。依本法故。無念可隔。因果便終。一念相應一念佛。不論相好及與神通。相好神通。從此正覺中得。若證正覺。即不著諸相。但以覺道相應故。神通相好不求自至。又云。明眾生世間即法界故。眾生性即不思議故。眾生分別即如來智故。又如來根本智。是眾生分別心。契同無二故。法界自在。
妙解而唯應我是。列祖襟喉。
此心賦者。但說真心。不言妄識。以真心妄心。各有性相。且真心以靈知寂照為心。不空無住為體。實相為相。妄心以六塵緣影為心。無性為體。攀緣思慮為相。此緣慮覺了能知之妄心。而無自體。但是前塵。隨境有無。境來即生。境去即滅。因境而起。全境是心。又因心照境。全心是境。各無自性。唯是因緣。故法句經云。焰光無水。但陽氣耳。陰中無色。但緣氣耳。以熱時炎氣。因日光爍。遠看似水。但從想生。唯陽氣耳。此虛妄色心亦復如是。以自業為因。父母外塵為緣。和合似現色心。唯緣氣耳。故圓覺經云。妄認六塵緣影為自心性。故知此能推之心。若無因緣。即不生起。但從緣生。緣生之法。皆是無常。如鏡裏之形。無體而全因外境。似水中之月。不實而虛現空輪。認此為真。愚之甚矣。所以慶喜執而無據。七處茫然。二祖了而不生。一言契道。則二祖求此緣慮不安之心不得。即知真心遍一切處。悟此為宗。遂乃最初紹於祖位。阿難因如來推破妄心。乃至於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七大性。一一微細窮詰。徹底唯空。皆無自性。既非因緣自他和合而有。又非自然無因而生。悉是意言識想分別。因茲豁悟妙明真心。廣大含容遍一切處。即與大眾俱達此心。同聲讚佛云。妙湛總持不動尊。首楞嚴王世希有。消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祇獲法身。即同初祖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此一真心。則列祖之襟喉也。
通心而莫更餘思。群賢性命。
如不增不減經云。甚深義者。即第一義諦。第一義諦者。即眾生界。眾生界者。即如來藏。如來藏者。即法身。釋曰。夫心者。為諸法總持之門。作萬有真實之性。故稱第一義諦。雜雜心念。故號眾生。是心之界。即眾生界。從真如性起。名曰如來。無所缺減。乃目為藏。能積聚恆沙功德。故名法身。是以仁王經云。最初一念。具足八萬四千波羅蜜。諸身分中。命根為上。諸法門中。心為其上。
註心賦卷第二
宋杭州慧日永明寺智覺禪師延壽述
逆順同歸。行住不離。雨寶而摩尼絕意。演教而天鼓無私。
摩尼天鼓。皆無功用。無私成事。並況真心寂用無滯也。如還源觀云。定光顯現無念觀者。謂一乘教中。白淨寶網。萬字輪王之寶珠。此珠體性明徹。十方齊照。無私成事。念者皆從。雖現奇功。心無念慮。若人入此大妙止觀門中。無思念慮。任運成事。如彼寶珠。遠近齊照。分明顯現。廓徹虛空。如華嚴經云。時天鼓中出聲告言。諸天子。菩薩摩訶薩。非此命終而生彼間。但以神通。隨諸眾生心之所宜。令其得見。諸天子。如我今者非眼所見。而能出聲。如普賢行願序云。圓音非扣而長演。果海離念而心傳。萬行忘照而齊修。漸頓無礙而雙入。
重重而理事相須。恆體恆用。一一而有空齊現。常寂常知。
理因心成。事從理顯。體冥於理。用興於事。即體之用體不失。即用之體用不亡。故云恆體恆用。又有從心作。空從心現。空故常寂。有故常知。即寂而知。知不失寂。即知而寂。寂不失知。故云常寂常知。所以云。有為法從心生。無為法從心現。
迎之弗前。隨之不後。匿纖芥而非無。展十方而曷有。旋轉陀羅之內。常當大士之心。
法華經云。爾時受持讀誦法華經者。得見我身。甚大歡喜。轉復精進。以見我故。即得三昧。名為旋陀羅尼。百千萬億旋陀羅尼。此法華經。是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直於眾生心中。開佛知見。佛知見者。即是一切眾生真心。若持此經。即大心菩薩。故云常當大士之心。
嚬呻三昧之中。不墮二乘之手。
師子嚬呻三昧者。此明如來以即用之體。無非法界。即體之用。緣起萬差。其理事皆無障礙。名師子嚬呻。如華嚴經云。爾時世尊。知諸菩薩心之所念。大悲為首。入師子嚬呻三昧。時逝多林菩薩大眾悉見一切盡法界虛空界一切佛剎。乃至或入佛所住三昧無差別大神變。即頓證逝多林中。而諸聲聞等。不知不見。如聾如盲。
一理當鋒。萬境皆融。囊括智源之底。冠擎法海之宗。
諦了一心。無事不達。無理不通。該古括今。收無不盡。如寶藏論中。本際虛玄品云。經云。佛性平等。廣大難量。凡聖不二。一切圓滿。咸備草木。周遍螻蟻。乃至微塵毛髮。莫不含一而有。故云能了知一。萬事畢也。是以一切眾生。皆乘一而生。故為一乘。若迷故則異。覺故則一。故云前念是凡。後念即聖。又云一念知一切法也。是以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故知以一知法。功成萬像。故經云。一切若有心即迷。一切若無心即遍十方。故真一萬差。萬差真一。譬如海涌千波。千波即海。一切皆無有異也。夫言一者。對彼異情。情既非異。一亦非一。非一不一。假號真一。夫言一者。非名字所統也。是以一非見一。若有所見。則有二也。不得名為真一也。
如睹鏡中。現千重之影像。猶窺窗隙。見無際之虛空。
此並況一心具斯大用。如見波諳海。見土知山。
萬彙雖分。還歸一總。
此一心法。舒遍法界。卷入一塵。則心賦指歸。至萬法源底。一切智慧之本。無邊行願之宗。不達斯文。無路成佛。出必由戶。斯之謂歟。諸大乘詮。證明非一。皆云。鏡一心之玄極。囊萬法之根由。如華嚴經云。菩薩知一切法皆是自心。又云。解了世間皆如變化。明達眾生唯是一法。又頌云。有數無數一切劫。菩薩了知即一念。於此善入菩提行。常勤修習不退轉。又頌云。諸佛隨宜所作業。無量無邊等法界。智者能以一方便。一切了知無不盡。
渤澥之潤同濫觴。十方之空齊芥孔。
溼性與空性。俱無大小。盡況平等真心。無有勝劣。
其猶今古之日。照無異明。仍侔過現之風。鼓無二動。
日光無私。動性不二。皆表真心之德也。
履實際地。沖涅槃天。掘眾生之乾土。涌善逝之智泉。
法華經云。譬如有人渴乏須水。於彼高原穿鑿求之。猶見乾土。知水尚遠。施功不已。轉見溼土。遂漸至泥。其心決定知水必近。眾生如乾土。聲聞如溼土。菩薩如泥。諸佛如水。
聲聞之焦芽蕊綻。
淨名經云。二乘如焦芽敗種。不能發無上道心。後於法華會中。深入一乘。得受真記。重發圓信之芽。結菩提之果。
華王之極果功圓。
眾生之心。是諸佛果源。故華嚴疏云。十方諸佛。證眾生之體。用眾生之用。又經云。十方諸佛。於一小眾生心念中。念念成正覺。轉法輪。而眾生不覺不知。
如得返魂之香。枯荄再發。似服還丹之藥。寒焰重燃。
如返魂之香力。善起死屍。猶還丹之藥功。能換凡骨。況一心之功力。處凡身而成聖體。即生死而入涅槃。亦如枯樹生華。寒灰發焰矣。如聲聞於法華會上。見如來性。得受佛記。則如焦穀生芽。盲聾視聽。死屍再起。寒焰重燃。
了達無疑。何勞科判。駕牛車而立至祗林。乘慈舟而坐昇彼岸。
但信自心。他疑頓斷。故信心銘云。狐疑淨盡。正信調直。又若信心。即不信一切法。如古德云。謂自心智信。還信自心。的非心外別有能信之者。又信若不信自心。不名正信。心即體也。此則體信不二。故起信論云。自信己心。知心妄動。修遠離法。是知所說一切理智等事。並不離心。是故我等悉皆有分。
千年暗室而破在一燈。無始樊籠而唯憑妙觀。
千年暗室。一燈能破。無始結業。實觀能消。實觀者即是正觀。正觀者即是觀心。故云。若自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臨法國土。無小境而不降。靜佛邊疆。豈一塵而作亂。
華嚴經云。三界唯心。三世唯心。則豈有一境一塵而相違背。又如華嚴經頌云。覺悟法王真實法。於中無著亦無縛。如是自在心無礙。未曾見有一法起。
超情絕解。對此無言。旨冥真極。道契玄源。
夫直了一心。非真非妄。不即不離。何者。真妄無性。常契一源。豈有二心。而互相即。以性源無染。妄不可得。如勾刀不能斫石。若霧不能染空。為不了一心之人。所以說即。如台教問云。無明即法性。無復無明。與誰相即。答。為不識冰人。指水是冰。指水是冰。但有名字。寧復有二物相即耶。是知時節有異。融結隨緣。溼性常在。未曾變動。乃至即凡即聖。亦復如是。凡聖但名。一體無異。故先德釋華嚴經云。一世界盡法界亦如是者。知一眼如。一切眼如皆然。舉譬如一人身有手足。一切人皆有手足。是知不了此一心。皆成二見。若凡夫執著此心。造輪迴業。二乘厭棄此心。求灰斷果。又凡夫無眼。將菩提智照。成煩惱火燒。如大富盲兒。坐寶藏中。舉動罣礙。為寶所傷。二乘將如來四德祕藏。為無常五陰。謂是賊虎龍蛇。怕怖馳走。縛脫雖殊。取捨俱失。若諦了通達之者。不起不滅。無得無生。了此妄心念念無體。從何起執。念念自離。不須斷滅。尚不得一。何況二乎。故知諸法順如證圓成。而情無理有。群情違旨執遍計。而情有理無。順常在違。一道而何曾失體。情不乖理。千途而未暫分岐。洞之而情理絕名。了之而順違無地。是以法法盡合無言之道。念念皆歸無得之宗。天真自然。非干造作。
二諦推而莫知。理中第一。三際求而罔得。法內稱尊。
此一心法。非俗不離俗。非真不離真。又雖非真非俗。而能真能俗。即不可以俗諦求。真諦取。故云二諦推而莫知。又此一心。非過去法。不住前際。非未來法。不住後際。非現在法。不住中際。故云三際求而罔得。若不信心。萬行虛設。故大智度論云。若不知諸法無差別相。至於三歸五戒亦不成就。為不了諸行根本故。不知諸法體性故。不明諸境真實故。是以先德云。菩薩初悟一切法自性平等。云何平等。入於諸法真實性故。謂真實性中。無差別相。無種種相。無無量相。萬法一如。何有不等。此真實性依何立故。復次明證無依法。所謂不依於色。不依於空。若萬法依空。空無所依。今萬法依真。真無所依。即無依印法門故。捨離世間。世間即有種種差別。斯則性常不立。何況於相。亦不依空立色。亦不依色立空。亦無異無不異。無即無不即斯見即絕。強名內證。所以華嚴頌云。設於念念中。供養無量佛。未知真實法。不名為供養。又頌云。雖盡未來際。遍遊諸佛剎。不求此妙法。終不成菩提。又頌云。設於無數劫。財寶施於佛。不知佛實相。此亦不名施。故知六度萬行。若不直了一心。無一行門而得成就。
覺樹根株。教門頭首。
此一心法。諸佛成道之本。菩薩悟入之初。如大集經云。佛告賢護。我念往昔有佛世尊。號須波日。時有一人行值曠野。飢渴困苦。遂即睡眠。夢中具得諸種上妙美食。食之既飽。無復飢虛。從是寤已。還復飢渴。是人因此即自思惟。如是諸法。皆空無實。猶夢所見。本自非真。如是觀時。悟無生忍。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如人以寶倚琉璃上。影現其中。亦如比丘觀骨。起種種光。此無持來者。無有是骨。是意作耳。又大方等大集經云。復次賢護。譬如比丘修不淨觀。見新死屍形色始變。或青或黃或黑或赤。乃至觀骨離散。而彼骨散。無所從來。亦無所去。唯心所作。還見自心。又如鏡中像。不外來。不中生。以鏡淨故。自見其形。行人色清淨。所見者清淨。欲見佛。即見佛。見即問。問即報。聞經大歡喜。自念佛從何所來。我亦無所至。我所念即見。心作佛。心自見。心見佛。心是佛。心是我。心不自知心。心不自見心。心有想為癡。心無想是泥洹。是法無可示者。皆念所為。設有其念。亦了無所有空耳。是名佛印。
安詳作象王之行。決定成師子之吼。
象王行威儀安詳。表普賢之行。師子吼者。師子吼有四義。一百獸腦裂。喻菩薩說法百法俱破。二香象降伏。喻菩薩說法天魔降伏。三飛鳥墮落。喻外道邪見墮落。四水族潛藏。喻煩惱潛藏。又涅槃經云。師子吼者決定說。一切眾生有佛性。又云。但有心者。皆得成佛。又云。有所得。野干鳴。無所得。師子吼。以心外無法。即無所得。
欲薦默傳之法。合在言前。將陳祕密之門。寧思機後。
達磨西來。默傳心印。唯默知之一字。若機緣不逗。終不顯揚。直候親承。爾乃印可。此是自證法門。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不可言說。又悟落第二頭。機前無教。教後無實矣。
圓宗焰火。手觸應難。
論云。般若波羅蜜。猶如大火聚。四面不可觸。觸即燒手。若說有。說無。說亦有亦無。說非有非無四句。乃至複四句。具足四句。及絕言等。皆謗般若。如觸火四邊。皆燒著手。故云離四句絕百非。若得四悉檀意。了之如清涼池。四門可入。皆總得道。
驅四句於虛無之外。殄百非於寂寞之間。
墮落四句。皆成邊見。若見一法。盡處百非。若能頓了心宗。見網自然迥出。隨處得道。舉念皆宗。故云一色一香。無非中道。華嚴經云。遠離二邊。契於中道。古釋云。二邊有四。一染淨。二約惑縛脫。通惑業。三有無。通事理。四一異。約心境。何以有此。謂成菩提。既離細念。妄惑盡已。顯現法身。智慧純淨。若為是見。未免是邊。故經云。若有見正覺。解脫離諸漏。不著一切世。此非證道眼。今了於惑體性本空。後無所淨。故離二邊。又染淨交徹。故無住著。是曰離邊。縛脫者。謂昔常被惑業繫縛。流轉無窮。今得菩提。釋然解脫。若謂此見。即是住邊。菩薩智了本自無縛。於何有解。無縛無解則無著。故得離耳。有無通事理者。若昔謂或有。今了或空。二謂以空。今知妙有。又真樂本有。失而不知。妄苦本空。得而不覺。今日始知。若如是知。並未離邊。又煩惱業苦。本有今無。菩提佛身。本無今有等。皆三世有法。菩提之性。不屬三世故。三世有無。皆是邊攝。真智契理。絕於三世。故離有無之二邊等。一異有二。一者心境不了則二。契合則一。亦成於邊。二者生佛有異。今了一性。亦名為邊。今正覺了此中有無無二。無二亦復無。大智善見者。如理安住。故離此邊。而言昔者。謂斷常來去生滅依正。雖是二法。皆攝為邊。又二與不二。亦名為邊。今一契菩提。一切都寂。故云遠離。
如那羅箭之功。勢穿鐵鼓。
那羅延箭。能穿鐵鼓。
似金剛鎚之力。擬碎邪山。
金剛之鎚。能碎金山。
成七辯才。
有七辯才者。一捷疾辯。卒答不思。二利辯。音聲清巧。三無盡辯。問答無窮。四無斷辯。流注相續。五隨應辯。對機授藥。六第一義辯。善說實相。七世間最上辯。超出群類。已上七辯。皆從心慧而發。
具四無畏。
四無畏者。一一切智無畏。二漏盡無畏。三說障道無畏。四說盡苦道無畏。華嚴經頌云。一中解無量。無量中解一。了彼互生起。當成無所畏。即是了心成佛。心外無法對待。故一切處無畏。
人中日用之韜鈐。世上時機之經緯。
眾生日用而不知。如魚在水不見水。鳥處空不見空。人在道不識道。
若森羅之吐孕。總攝地輪。
一切萬物。從大地而生。一切萬法。從心地而出。
猶萬物之發生。皆含一氣。
易鉤命訣云。天地未分之前。謂之一氣。於中則有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極。為五運也。運即是運數。謂時改易。初取易義也。元氣始散。謂之太初。氣形之端。謂之太始。形變有質。謂之太素。質形已具。謂之轉變。五氣故稱五運。皆是天道已分也。
玄邈甚深。力自堪任。
一切眾生。皆自有真心之力。如起信論云。從本已來。性自滿足一切功德。所謂自體有大智慧光明義故等也。
月渚煙林而常談妙旨。雲臺寶網而盡演圓音。
華嚴經云。大光明網雲臺中。而說頌言。佛無等等如盡空。十方無量勝功德。人間最勝世中上。釋師子法加於彼。又云。一切供養具雲中。自然出音而說頌曰。神通力用不可量。願隨眾生心樂說。又云佛光明中。於一切菩薩眾會之前。而說頌言。神通自在無邊量。一念皆令得解脫。長者論。問曰。大眾何不以言自問。因何默念致疑。何不自以言讚勸請。云何供具雲出音請佛。答曰。明佛得法界心。與一切眾生同心故。以心不異故。知彼心疑。供具說頌者。明一切法。總法界體也。法界不思議。一切法不思議故。明聖眾心境無二故。凡夫迷法界。自見心境有二。故顛倒生也。
餐香積之廚。真堪入律。
淨名經云。香積世界。彼國菩薩聞香入律。即獲一切功德藏三昧。若從香入法界者。自身即是香眾世界。自心即是香積如來。無量功德。一心圓滿。悟入此者。何假外求。香界既然。十八界亦爾。盡是棲神之地。皆為得道之場。
聽風柯之響。密可傳心。
阿彌陀經云。水鳥樹林。皆悉念佛念法念僧。是知境是即心之境。心是即境之心。能所似分。一體無異。若能見境識心。便是密傳之旨。終無一法與人。
莫尚他宗。須遵此令。出世之大事功終。入禪之本參學竟。
釋迦出世。為一大事因緣。開眾生心中佛之知見。達磨西來。唯以心傳心。今但悟一心。自覺覺他。已諧本願。如高僧釋曇遂。每言三界虛妄。但是一心。追求外境。未悟難息。又高僧解脫和尚。依華嚴作佛光觀。於清宵月夜。光中忽見化佛說偈云。諸佛祕密甚深法。曠劫修行今乃得。若人開明此法門。一切諸佛皆隨喜。解脫和尚乃禮拜問云。此法門如何開示於人。化佛遂隱身不現。空中偈答云。方便智為燈。照見心境界。欲知真實法。一切無所見。
直言不謬。指南之車轍非虛。
若以心示人。皆歸正法。不落邪見。如指南之車。皆歸正道。
的示無疑。犀之枕紋常正。
有駭雞犀枕。四面觀之。其形常正。正法觀心之人。一切皆正。如云邪人觀正法。正法亦隨邪。正人觀邪法。邪法亦隨正。有學人問新豐价和尚。如何是佛法大意。答云。大似駭犀。
絕待英靈。一念齊成。轉變天地。撼動神明。孰見不喜。誰聞弗驚。普現心光。標人間之萬號。
萬法無體。因心得名。乃至觀於他心。微細可鑒。皆是以心知心。似分能所。四祖云。一切神通作用。皆是自心。所以經云。諸佛於不二法中。現大神變。華嚴記云。釋他心通者。攝境從心不壞境者。即示心境有無。護法云。若得本質。恐壞唯心。既不壞境。得之何妨。壞有何失。以無心於萬物。萬物未嘗無。此得在於神靜。失在於物虛。謂物實有故。若唯心壞境。則得在於境空。失在於心有。故以境由心變。故說唯心所變不無。何必須壞。若以緣生無性。則心境兩亡。故云借心以遣境而心亡。非獨存心矣。二云能所兩亡不獨存故者。上不壞境。且遣懼質之病。今遣空有之理。故心境並許存亡。心境相藉故空。相依緣生故有。有即存也。空即亡也。空有交徹存亡兩全。第一義唯心非一非異者。正出具分唯心之理。雖有唯心之義。尚通生滅唯心。雖兩亡不羈。而未言心境相攝。今分明具唯識故。故云第一義唯心。同第一義故非異。不壞能所故非一。非一故有能所。緣他義成矣。非異故能所平等。唯心義成矣。云正緣他時即是自故者。結成得於本質。無心外過。以即自故。不失唯識。是以即佛心之眾生心下。第二正示法性他心之相。此有兩對語。前對明所緣。後對明能緣。今初言即佛心之眾生心者。此明所緣眾生心即是佛心。此明不異。次云非即眾生心之佛心者。此句明眾生心與佛心非即。非即故有所緣。非異故不壞唯心義。言為所緣者。結成所緣。簡非能緣也。次下辯能緣云。以即眾生心之佛心者。此句明能緣佛心即是眾生心。明非異。次云非即佛心之眾生心者。此明佛心與眾生心有非一義。非一故為能緣。非異故不壞唯識之義。言為能緣者。結成能緣。簡非所緣也。更以喻況。如水和乳。乳為所和。喻眾生心是所緣。水為能和。喻佛心為能緣。以此二和合。如似一味。鵝王啑之。乳盡水存。則知非一。然此水名即乳之水。此乳名即水之乳。二雖相似。而有不一之義。故應喻之。以即水之乳。非即乳之水。為所和。以即乳之水。非即水之乳。為能和。義可知矣。
遍該識性。猶帝釋之千名。
天帝釋有千種名。一名帝釋。二名喬尸迦等。如云菩提。涅槃。真如。解脫。玄珠。靈性等。皆是心之別稱。
妙覺非遙。當人不遠。
心證菩提。即心而已。離心無佛。離佛無心。了了識心。惺惺見佛。如大集經云。復次賢護。如人盛壯。容貌端嚴。欲觀己形美惡好醜。即便取器盛彼清油。或時淨水。或取水精。或執明鏡。用是四物觀己面像。善惡妍醜顯現分明。賢護。於意云何。彼所見像。於此油水水精明鏡四處現時。是為先有耶。賢護答言。不也。曰。是豈本無耶。答言。不也。曰。是為在內耶。答言。不也。曰。是豈在外耶。答言。不也。世尊。唯彼油水水精明鏡。諸物清朗。無濁無滓。其形在前。彼像隨現。而彼現像。不從四物出。亦非餘處來。非自然有。非人造作。當知彼像。無所從來。亦無所去。無生無滅。無有住所。時彼賢護如是答已。佛言。賢護。如是如是。如汝所說。諸物清淨。彼色明朗。影像自現。不用多功。菩薩亦爾。一心善思。見諸如來。見已即住。住已問義。解釋歡喜。即復思惟。今此佛者從何所來。而我是身復從何出。觀彼如來。竟無來處。及以去處。我身亦爾。本無出趣。豈有轉還。彼復應作如是思惟。今此三界唯自心有。何以故。隨彼心念。還自見心。今我從心見佛。我心作佛。我心是佛。我心是如來。我心是我身。我心見佛。心不知心。心不見心。心有想念。則成生死。心無想念。即是涅槃。諸法不真。思想緣起。所思既寂。能想亦空。賢護當知。諸菩薩等。因此三昧。證大菩提。
隨法性而雲散晴空。任智用而華開媚苑。
長者論云。隨法性則萬法俱寂。隨智用則萬法俱生。不離一真。化儀百變。
攀覺樹而不榮。陷鐵圍而非損。冒境而朝宗悟旨。諸佛果源。拶目而得意通真。群生理本。
真俗之法。邪正之門。皆是一心以為根本。如安心法門云。迷時人逐法。解時法逐人。解則識攝色。迷則色攝識。但有心分別計校自心現量者。悉皆是夢。若識心寂滅無一動念處。是名正覺。問。云何自心現。答。見一切法有。有自不有。自心計作有。見一切法無。無自不無。自心計作無。又若人造一切罪。自見己之法王。即得解脫。若從事上得解者氣力壯。從事中見法者。即處處不失念。從文字解者氣力弱。即事即法者深。從汝種種運為。跳踉癲蹶。悉不出法界。亦不入法界。若以界入界。即是癡人。凡有所施為。終不出法界心。何以故。心體是法界故。又非獨群生理本。亦是山河大地之本。人我眾生之本。如宗密禪師原人論。明窮人之本原。如儒宗命由於天。關於時運。道教生於元氣。小乘教我為其本。權教但說空為本。儒道二教原人之本。人畜等類皆是虛無天道生成養育。謂道法自然。生於元氣。元氣生天地。天地生萬物。故愚智皆稟於天。由於時命。故死後卻歸天地。復其虛無。若佛權教說。如中觀論云。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若約此原身。心境皆空。身原是空。空即是本者。若心境皆無。知無者誰。又若都無實法。依何現諸虛妄。且現見世間虛妄之物。未有不依實法而能起者。如無溼性不變之水。何有假相虛妄之波。若無淨明不變之鏡。何有青黃長短之影。故知空教。但破執情。如法鼓經云。一切空經。是有餘說。有餘者餘義未了也。大品經云。空是大乘之初門。未是究竟之說。今依性教佛了義經說。直顯真源。一切有情。皆有本覺真心。無始已來。常住清淨。昭昭不昧。了了能知。亦名佛性。亦名如來藏。從無始際。妄想翳之。不自覺知。但認凡質。故耽著結業。受生死苦。大覺愍之。說一切皆空。又開示靈覺真心清淨。全同諸佛。故華嚴經云。佛子。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即得現前。便舉一塵含大千經卷之喻。塵況眾生。經況佛智。次後又云。爾時如來普觀法界一切眾生。而作是言。奇哉奇哉。此諸眾生。云何具有如來智慧。迷惑不見。我當教以聖道。令其永離妄想。自於身中得見如來廣大智慧。與佛無異。評曰。我等多劫。未遇真宗。不解反自原身。但執虛妄之相。甘認凡下。或畜或人。今約至教原之。方覺本來是佛。故須行依佛行。心契佛心。反本還源。斷除凡習。損之又損。以至無為。自然應用恆沙。名之曰佛。當知迷悟同一真心。大哉妙門。原人至此。今會通本末者。且真心之性。雖為身本。生起蓋有因由。但緣前宗未了。所以破之。今將本末會通。乃至儒道亦是。何者。總不出一心故。謂初唯是一心真靈之性。不生不滅。眾生迷睡。不自覺知。由隱覆故。名如來藏。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相。所謂不生滅真心。與生滅妄想和合。非一非異。名為阿賴耶識。此識有覺不覺二義。依不覺故。最初動念。名為業相。又不覺此念本無故。轉成能見之識。及所見境界相現。又不覺此境從自心妄現。執為定有。名為法執。執此等故。遂見自他之殊。便成我執。執我相故。違順情生。憎愛業起。隨善惡業。運於中陰。入母胎中。稟氣受質。此會儒道說以氣為本。氣則頓具四大。漸成諸根。心則頓具四蘊。漸成諸識。十月滿足。生來名人。即我等身心是也。然所稟之氣。展轉推本。即混一之元氣也。所起之心。展轉窮源。即真一之靈心也。究實言之。心外的無別法。元氣亦從心之所變。屬前轉識所見之境。是阿賴耶相分所攝。從初一念業相。分為心境之二。心既從細至粗。展轉妄計。乃至造業。成六粗之相。受苦無窮。境亦從微至著。展轉變起。乃至天地。成住壞空。周而復始。又業既成熟。即從父母稟受二氣。與業識和合。成就人身。據此則心識所變之境。乃成二分。一分卻與心識和合成人。一分不與心合。即是天地山河國邑。三才中唯人靈者。由與心神合也。佛說內四大與外四大不同。正是此也。但能反照心源。靈性顯現。無法不達。名法報身。自然應現無窮。名化身佛。是知若了一心。三身頓現。故般若吟云。悟則三身佛。迷疑萬卷經。即知三教皆一真心。為原人之本。
祖佛不道。父母非親。
第八祖佛陀難提。問佛馱密多曰。父母非我親。誰為最親者。諸佛非我道。誰為最道者。偈答云。汝言與心親。父母非可比。汝行與道合。諸佛心即是。外求有相佛。與汝不相似。欲識汝本心。非合亦非離。
知三有異我而明佛性。
大涅槃經云。迦葉菩薩問二十五有有我不。答曰。有我。即佛性此是真我。具八大自在義。即是常樂我淨四德涅槃。非外道凡夫所執之我。如華嚴記云。佛性之體。體非因果。因中取之。名為因性。果中取之。名為果性。非是佛性分成因果。如瓶取空。是瓶中空。世界取空。是世界中空。空無有異。故言眾生智慧。是佛性因。菩提涅槃。是佛性果。非是佛性分成因果。故結示云。然則佛性非因非果。若以無障礙法界為宗。則法性即佛性。知一切法即心自性。若以心性為佛性者。無法非心性。則不隔內外。而體非內外。內外屬相。性不同相。何有內外。然迷一性而變成外。外既唯心。何有非佛。所變無實。故說牆壁言無佛性。以性該相。無非性矣。如煙因火。煙即是火。而煙鬱火。依性起相。相翳於性。如即水成波。波即是水。境因心變。境不異心。心若有性。境寧非有。況心與境。皆即真性。真性不二。心境豈乖。若以性從相。不妨內外境。而例於心。今有覺知。修行作佛。即是邪見外道之法。故須常照。不即不離。不一不異。無所惑矣。故云則非內非外。隨物迷悟。強說昇沈。又華嚴策林問。眾生與佛。迷悟不同。眾生則六道循環。佛則萬德圓滿。如何有即眾生即佛二互相收。混亂因緣。全乖法界。答。夫真元莫二。妙旨常均。特由迷悟不同。遂有眾生與佛。迷真起妄。假號眾生。體妄即真。故稱為佛。妄則全迷真理。雖真無迷。悟即迷本是真。非是新有。迷因橫起。若執東為西。悟解理生。如東本不易。就相假稱生佛。約體故得相收。不見此源。迷由未醒。了斯玄妙。成佛須臾。經云。法界眾生界。究竟無差別。一切悉了知。此是如來境。如來纔成正覺。普見眾生已成正覺。眾生向佛心中。自受其苦。冀希玄之士。無捨妄以求真。
會萬物為己而成聖人。
肇法師云。會萬物為自己者。其唯聖人乎。又云。聖遠乎哉。體之即神。道遠乎哉。觸事而真。夫云聖人者。聖即正也。了心悟道。即是正人。迷心背道。即是邪人。邪正由心。淨穢在我。
一兩真金。勝㲲花千斤之價值。
高僧釋道世云。勤勇懺悔者。雖知依理。須知心妄動。若真悟心遠離前境者。如經云。譬如㲲花千斤。不如真金一兩。喻能觀心勝。即滅罪強。又華嚴策林問。二障塵沙尚非所喻。阿僧祇劫未得斷名。十地聖人分分漸損。如何一斷一切斷耶。既越常規。難以取信。答。惑本無從。迷真忽起。迷而不返。瀾漫無涯。若纖雲布空。其來無所。須臾彌滿。六合黯然。長風忽來。倏爾雲盡。千里無點。萬像歷然。方便風生。照惑無性。本空顯現。眾德本圓。八萬塵勞皆波羅蜜。恆沙惑障並是真源。眼翳未除。空華亂起。但淨法眼。何惑不除。滯執堅牢。居然多劫。
半株檀樹。改伊蘭四十之由旬。
經云。一株檀樹。能改四十由旬之伊蘭林。況一真心法。能破一切染法。如台教立無生一法。為破一切法遍。
上上真機。滔滔法海。墮無明而不可隳。縱神力而焉能改。
此一心法。是普眼門。唯對上機。方能信入。淪五趣而不墜。登一相而非昇。以是不變易之法故。
設戴角披毛之者。本性非殊。任形消骨散之人。至靈常在。
如般若吟云。百骸雖潰散。一物鎮長靈。又首楞嚴經云。縱汝形銷命光遷謝。此性云何為汝銷滅。
等覺不遷。隨物周旋。
經云。不動等覺而建立諸法。不壞假名而談實相。若等覺之心即不動。以染淨之覺隨緣而作諸法。亦不壞諸法而談實相。以諸法無體不可壞。若壞即失諸法本空故。
為出世真慈之父。作歸宗所敬之天。
如宗鏡錄中。立真心為宗。祖佛同證。即不立眾生緣慮妄心。此心無體。諸經所破。然此妄心無體即真。故不用破。以眾生執實。故須破之。宗鏡錄云。心有二種。一隨染緣所起妄心。而無自體。但是前塵。逐境有無。隨塵生滅。唯破此心。雖法可破。而無所破。以無性故。百論破情品云。譬如愚人見熱時焰。妄生水想。逐之疲勞。智者告言。此非水也。為斷彼想。不為破水。如是諸法自性空。眾生取相故著。為破是顛倒故。言破。實無所破。二常住真心。無有變異。即立此心以為宗鏡。識論云。心有二種。一相應心。謂無常妄識虛妄分別。與煩惱結使相應。二不相應心。所謂常住第一義諦。古今一相。自性清淨心。今言破者是相應心。不相應心立為宗本。
一雨無私。群木而自分甘苦。太虛絕量。眾器而各現方圓。
法華經明三草二木。一雨而受潤不同。楞嚴經明方現方空。圓現圓空。若除器方圓。則空無所在。
既在正觀。須當神聽。
上士神聽。中士心聽。下士耳聽。神聽入玄。能契心性。
扣寂寂之玄門。躡如如之道徑。若玻璃隨物而現色。於自體而匪亡。
如玻璃珠。雖現外色青黃赤白。不失珠體。
猶金剛對日而分形。逐前塵而不定。
如金剛珠。於日中而色不定。此皆表心隨緣不變。不變隨緣。雖不守自性。亦不失自性。不守性是隨緣。不失性是不變。
菩提窟宅。解脫叢林。澹泊而慧眼何見。杳靄而大智難尋。五嶽崢嶸而不峻。四溟浩渺而非深。
一心高廣。橫豎難量。山未為高。海未為深。又遍界盈空。無法可現。山非是山。海非是海。以唯心故。如華嚴經頌云。了知非一二。非染亦非淨。亦復無雜亂。皆從自想起。
輪王坐妙寶牀時。方能入定。
輪王坐妙寶牀時。入四禪而心離五欲。
菩薩戴法性冠處。始得明心。
菩薩著法性冠處。見一切法悉現在心。
滯念纔通。幽襟頓適。成現而可以坐參。周遍而徒煩遊歷。
此一心成現法門。不用一點身心之力。坦然明白。先德云。沙門採寶。不動神情。其寶自現。又云。虛明自照。不勞心力。又云。不離當處常湛然。覓即知君不可見。如瑜伽儀軌釋云。夫欲頓入三業。修習毗盧遮那法身觀。瑜伽儀軌釋。如來法身觀者。先觀發起普賢菩薩微妙行願。復應以三密加持身心。則能入文殊師利大智慧海。然修行最初。於空閑處。攝念安心。閉目端身。結跏趺坐。運心普緣無邊剎海。諦觀三世一切如來。遍於一一佛菩薩前。殷勤恭敬禮拜旋繞。又以種種供具雲海。奉獻如是等一切聖眾。廣大供養已。復應觀自心。心本不生。自性成就。光明遍照。猶如虛空。復應深起悲念。哀愍眾生不悟自心。輪迴諸趣。我當普化拔濟。令其開悟。盡無有餘。復應觀察自心。諸眾生心。及諸佛心。本無有異。平等一相。成大菩提心。瑩徹清淨。廓然周遍。圓明皎潔。成大月輪。量等虛空。無有邊際。
達無不是。統法界以為家。
心為法界之家。亦為涅槃之宅。如法集經云。能知一切唯是一心。名為心自在。於其掌中出諸珍寶。亦以虛空而為庫藏。名為物自在。一切身口意業以智為本。名智自在。又云。觀世音白佛言。菩薩若受持一法。一切諸佛法自然如在掌中。何者是一法。所謂大悲。釋曰。此是同體大悲。此悲性遍一切眾生界。故能一雨普潤。蘭艾齊榮。一念咸收。邪正俱濟。寶雲經云。一切諸法。心為上首。若知於心。則能得知一切諸法。大灌頂經云。禪思比丘無他想念。唯守一法。然後見真。釋曰。一法為宗。諸塵無寄。他緣自絕。妙性顯然。志當歸一。而何智不明。尋流得源。而何疑不釋。撮要之旨。斯莫大焉。又如世尊最後垂示。應盡還原品三告之文。經云。爾時世尊如是逆順入諸禪已。普告大眾。我以甚深般若。遍觀三界一切六道。諸山大海大地含生。如是三界根本性離。畢竟寂滅同虛空相。無名無識。永斷諸有。本來平等。無高下想。無見無聞無覺無知。不可繫縛。不可解脫。無眾生無壽命。不生不起不盡不滅。非世間非非世間。涅槃生死皆不可得。二際平等。等諸法故。閑居靜住。無所施為。究竟安置。必不可得。從無住法。法性施為。斷一切相。一無所有。法相如是。其知是者。名出世人。是事不知。名生死始。汝等大眾。應斷無明。滅生死始。又復告大眾。我以摩訶般若。遍觀三界有情無情。一切人法悉皆究竟。無繫縛者。無解脫者。無主無依。不可攝持。不出三界。不入諸有。本來清淨。無垢無煩惱。與虛空等。不平等非不平等。盡諸動念。思想心息。如是法相。名大涅槃。真見此法。名為解脫。凡夫不知。名曰無明。作是語已。復入超禪。從初禪出。乃至入滅盡定。從滅盡定出。乃至入初禪。如是逆順入超禪已。復告大眾。我以佛眼遍觀三界一切諸法。無明本際性本解脫。於十方求了不能得。根本無故。所因枝葉皆悉解脫。無明解脫故。乃至老死皆得解脫。以是因緣。我今安住常寂滅光。名大涅槃。如上真實慈父廣大悲心不可思議三告之文。或有遇斯教者。可以析骨為筆。剝皮為紙。刺血為墨。而書寫之。不可頃刻暫忘。剎那失照。
用而靡虛。將大地為標的。
如與大地為的。所射無不中者。如觀心人。所見無不是心。終無一塵有隔。如入楞伽經偈云。無地及諸諦。無國土及化佛辟支聲聞。唯是心分別。人體及五陰。諸緣及微塵。勝人自在作。唯是心分別。心遍一切處。一切處皆心。以心不善觀。心性無諸相。
至道無隔。唯理堪親。
若洞達一心。能通萬彙。如牖隙之內。觀無際之空。似徑尺鏡中。見千里之影。
抉目而金鎞快利。
大涅槃經云。初一說。名一指示。中間重說。名二指示。經末復說。名三指示。下合中末。未見佛性。並如於盲。華嚴疏釋。以三諦為指。指為旨趣。義甚分明。一時橫觀。皆觀三諦。豎亘十地。亦證三諦。第一指者即示俗諦。言凡是有心。定當作佛。皆有佛性。二者示真諦為第二指。云佛性者。名第一義空。三示中道為三指。經云佛性即是無上菩提道種子故。非有如虛空。非無如兔角。故知三諦。喻於三指。
霔頂而甘露光新。
頓悟一心之時。如醍醐入心。甘露霔頂。
寂默無言。因居士而薦旨。
文殊問維摩居士。如何是真入不二法門。居士默然。斯乃顯一心不二之妙旨。
虛空絕相。化闍王而悟真。
文殊菩薩化阿闍世王。王以袈裟親自掛文殊身上。而不見文殊身。及掛大眾。亦不見身。返掛自身。亦不見身及衣。但見虛空相。因茲悟道。
慧日晶明。信心調直。被大乘衣而坐正覺牀。飲菩提漿而餐禪悅食。
大涅槃經云。汝等雖染衣出家。未披如來大乘法衣。法華經云。如來座者。一切法空是。夫出家人。識心達本。故號沙門。舉足下足。乃至著僧伽棃。念念皆與摩訶衍相應。飲正法味。餐涅槃食。所以阿難為不了心宗。懺悔云。我身雖出家。心不入道。如黃蘗和尚云。達磨西來。唯傳一心法。直下指一切眾生心。本來是佛。不假修行。但令識取自心。見自本性。莫別求法。云何識自心。即如今言語者是汝心。若不言語。又不作用。心體猶如虛空相似。實無相貌。亦無方所。亦不一向是無。祗是有而不見。又云。但悟一心。更無少法可得。此即真佛。佛與眾生一心。更無有異。不如言下自認取本法。此法即心。心外無法。此心即法。法外無心。又仰山和尚云。頓悟自心無相。猶若虛空。寄根發明。即本心具恆沙妙用。無別所持。無別安立。即本地。即本土。
善財知見。舉目而皆入法門。華藏山河。立相而無非具德。
善財童子。登山入閣。皆證法門。以真心遍一切處故。隨處發明。咸得見道。所以還源觀云。華藏海內。其中莫問若山若河。皆具如來智德。
群蒙盡正。一概齊平。跡分塵界而不濁。性合真空而靡清。體凝一味而匪縮。用周萬物而非盈。
此一心法。湛然不動。雖隨事開合。任物卷舒。其體未曾增減。設對機說法。廣略開遮。不可執方便之言。迷於宗旨。如華嚴經頌云。言詞所說法。小智妄分別。是故生障礙。不了於自心。不能了自心。云何知正道。彼由顛倒慧。增長一切惡。
似天中意樹之林。常隨天轉。
天中有如意樹。常隨諸天意轉。
若人間心想之處。還逐人成。
一切境界。因想而生。故經云。一切國土。唯想持之。華嚴經頌云。一切諸國土。想網之所現。幻網方便故。一念悉能入。又論云。離人無有法。離法無有人。
貧濟驪珠。幽冥玉燭。如來寶眼而自絕纖毫。
佛眼無外。豈立纖毫。
金沙大河而更無迴曲。
金沙大河。直入大海。以表正見直入心海。
若海中之鹹味。物物圓通。猶色裏之膠青。門門具足。
如傅大士心王銘云。無形無相。有大神力。能滅千災。成就萬德。體性雖空。能施法則。觀之無形。呼之有聲。為大法將。持戒傳經。水中鹽味。色裏膠青。決定是有。不見其形。心王亦爾。身內居停。面門出入。應物隨情。自在無礙。所作皆成。色裏膠青者。書云。青出於藍。而青於藍。冰結於水。而寒於水。又一切法中。皆有安樂性。則是色總持門。如大般若經云。一切法趣色。色尚不可得。云何當有趣非趣。如是具歷諸法皆然。般若意似當諸法之性。不異色性。故皆趣色。色不可得。當法性空。既無所趣。安有能趣。若智者意。一切法趣色。假觀。色尚不可得。空觀。云何當有趣非趣。即中道觀。今但要初句。以取色性。為諸法依。以性普收。故皆趣色。則一色中具一切法。是事事無礙之義。故隨一法皆收法界故。
孤高獨步。瑩徹攄情。意根淨而寶坊淨。
淨名經云。心淨即佛土淨。又云。心淨故眾生淨。心垢故眾生垢。如一切垢淨世界。及台教四土。祗是一自性清淨心。此心若淨。一切佛土皆悉淨也。如鏡明則照遠。鈴響則聲高。是以華嚴經頌云。佛剎無分別。無憎無有愛。但隨眾生心。如是見有殊。又攝論云。一切淨土。是諸佛及菩薩唯識智為體。即金剛般若論云。智習唯識通。如是取淨土。若佛地論。以佛自在無漏心為體。非離佛淨心外。別有實等淨心色也。又云。色等即是佛淨心所感。離佛自心之外。別無能感。如是假實之色。皆不離佛淨心。即此淨心。能顯假實之色。故經云。青色青光。黃色黃光等是也。
心地平而世界平。
首楞嚴經云。毗舍如來摩持地菩薩頂言。當平心地。則世界地一切皆平。
若拂霧以披天。神襟頓爽。似撥雲而見日。法眼恆清。
悟心之時。頓消積滯。如彌勒成道偈云。久欲度眾生。欲拔無由脫。今日證菩提。豁然無所有。
一道逍遙。群心仰慕。保證而猶玉璽之真文。
一切萬法。皆為心之所印。如王寶印。無前後際。故法句經云。森羅及萬象。一法之所印。云何一法中。而見有種種矣。
包藏而若瓊林之寶庫。
第八識包含。猶如庫藏。含藏十法界種子。無法不足。
久行方了。具遍吉之明宗。
遍吉是普賢菩薩。首楞嚴經頌云。心聞洞十方。生於大因力。初心不能入。云何獲圓通。
初學易親。成慈氏之入路。
首楞嚴經云。彌勒菩薩云。得成無上妙圓識心三昧。乃至盡如來國土淨穢有無。皆是我心變化所現。我了如是唯心識故。識性流出無量如來。
正念纔發。狐疑自惺。匪五目之可鑒。豈二耳之能聽。
五眼者。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佛言。我以五眼尚不見。云何無目凡夫而稱見乎。二耳者。一凡耳。二天耳。道書云。上士神聽。中士心聽。下士耳聽。
非有而非空。故稱卓絕。不出而不在。實謂通靈。
首楞嚴經云。汝之心靈。一切明了。是知性自神解。寂照泠然。如靈辯和尚云。夫一心不思議。妙義無定相。應時而用。不可定執。經云。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用有差別。隨處得名。究竟不離自心。此心能壞一切。能成一切。故云一切法皆是佛法。心作天。心作人。心作鬼神。畜生地獄。皆心所為。好惡皆由心。要生亦得。要不生亦得。即是無礙義。祗今一切施為。行住坐臥。即是心相。心相無相。故名實相。體無變動。亦名如來。如者不變不異也。無中現有。有中現無。亦名神變。亦曰神通。總是一心之用。隨處差別即多義。一中解無量。無量中解一。了彼互生起。當成無所畏。又東方入正定。西方從定出。若了心外無法。一切唯心。即無一法當情。無有好惡是非。即不怖生死。一切處皆是。故云當成無所畏。無所畏即佛。佛具四無畏也。
塵思俱逃。煩機頓洗。
未悟道時。多興妄慮。纔了心日。想念不生。故經云。識停閑靜。想滅無為。又首楞嚴經云。想相為塵。識情為垢。二俱遠離。則汝法眼應時清明。云何不成無上知覺。又大乘理觀。不念諸佛。即是念覺。故昔人云。真如無念。非念法能階。實相無生。豈生心能至。無念念者。則念真如。無生生者。生乎實相。故起信云。若知雖念無有能念所念。是名隨順。若離於念。名為得入。淨名云。常求無念實相智慧。故般若云。若念一切法。不念般若波羅蜜。不念一切法。則念般若波羅蜜。
迥超萬行之先。深徹法源之底。月光大士。變清水於自心。
首楞嚴經云。月光童子初習水定。弟子窺窗觀室。唯見清水。取一瓦礫投於水內。出定之後頓覺心痛故知定果色。皆是定中意識所變。
空藏高人。現太虛於本體。
首楞嚴經云。虛空藏菩薩云。我得無邊身。爾時手執四大寶珠。照明十方微塵佛剎。化成虛空。又於自心現大圓鏡。內放十種微妙寶光。流灌十方盡虛空際。
甄明暢志。悟入怡神。若旱天而遍霶甘澤。猶萎草而頓遇陽春。
涅槃經云。純陀白佛言。世尊。唯願世尊。霶甘露雨。灑我心田。又如大地。得遇春雨。草木㵒發。故云。萬物得地而生。萬行得理而成。所以般若經云。一心具足萬行。
翠羽紅鱗。普現色身之三昧。霞峰霧沚。同轉根本之法輪。
一切聲是佛聲。一切色是佛色。又山河大地。一一皆宗。
智朗昏衢。夢驚長夜。
識論云。一切眾生。以第七識為長夜。如夢時不知是夢。覺時方悟。如迷時不了自心是佛。悟時方知。故經云。佛者覺也。如睡夢覺。如蓮華開。
貧室之金藏全開。
大涅槃經云。如貧女人。舍內多真金之藏。家人大小無有知者。時有異人善知方便。乃至即於其家。掘出真金之藏。女人見已。心生歡喜。生奇特想。眾生佛性亦復如是。若遇善友開發。明見佛性。心開意解。生大歡喜。
焰宅之牛車盡駕。
法華經明等賜一大車而出火宅。若了一切處唯是一心實相之旨。即是出宅義。
紛然起作。冥冥而弗改真如。豁爾虛凝。歷歷而常隨物化。
肇論云。旋嵐偃嶽而常靜。江河競注而不流。野馬飄鼓而不動。日月歷天而不周。此四不遷。即萬物皆不遷矣。則離動而無靜。離靜而無動。以一心動靜。豈有離也。
大象無形。洪音絕聲。三光匿曜。河嶽齊平。
肇論云。大象隱於無形。大音匿於希聲。此一心光橫吞萬象。更無纖毫於中發現。故傅大士頌曰。須彌芥子父。芥子須彌爺。山海坦然平。敲冰來煮茶。故知萬法盡入不二法門。一際平等。更不俟夷嶽盈壑。續鳧截鶴。然後方平。
向九居六合之中。隨作色空明暗之體。
六合者。四維上下。九居者。一欲界天。二初禪天。三二禪天。四三禪天。五四禪天。六空處天。七識處天。八無所有處天。九非想非非想天。廣則二十五有。四十二居處。並是有情受生居住之處。此皆因情想結成生死之身。業繫二十五有之處。悉從心出。所以楞伽經云。三界上下法。我說皆是心。又云。心遍一切處。一切處遍心。法華經云。三方及四維。上下亦復爾。如首楞嚴經云。妙覺明心。先非水火。乃至汝以空明。則有空現。地水火風各各發明。則各各現。若俱發明。則有俱現。故知萬法但心為體。循業發現。所見不同。隨自想念而生差別。故云如來藏。隨為色空。周遍法界。是以離自真心。更無一法。所有境界。皆是心光。
於七大四微之內。分為色香味觸之名。
七大者。一地大。二水大。三火大。四風大。五空大。六見大。七識大。如首楞嚴經云。汝元不知如來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淨本然。周遍法界。乃至推七大。皆無自性他性共性無因性。所以佛告阿難。若汝識性生於見中。如無明暗及與色空。四種必無。元無汝見。見性尚無。從何發識。若汝識性生於相中。不從見生。既不見明。亦不見暗。明暗不矚。即無色空。彼相尚無。識從何發。若生於空。非相非見。非見無辯。自不能知明暗色空。非相滅緣。見聞覺知無處安立。處此二非。空則同無。有非同物。縱發汝識。欲何分別。若無所因突然而出。何不日中別識明月。汝更細詳微細詳審。見託汝睛。相推前境。可狀成有。不相成無。如是識緣因何所出。識動見澄非和非合。聞聽覺知亦復如是。不應識緣無從自出。若此識心本無所從。當知了別見聞覺知。圓滿湛然。性非從所。兼彼虛空地水火風。均名七大。性真圓融。皆如來藏。本無生滅。阿難。汝心粗浮。不悟見聞發明了知。本如來藏。汝應觀此六處識心。為同為異。為空為有。為非異同。為非空有。汝元不知如來藏中。性識明知。覺明真識。妙覺湛然。周遍法界。含吐十虛。寧有方所。循業發現。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又本是一真心。分成六和合。如眼見之為色。耳聞之為聲。鼻嗅之為香。舌嘗之為味。身受之為觸。意知之為法。又祖師云。處胎曰身。出世為人。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在鼻曰嗅香。在舌曰談論。在手曰執捉。在腳曰運奔。變現俱該法界。收攝不出微塵。識者喚作佛性。不識者喚作精魄。故云一色一香。無非中道。
德禦神州。威靈法宇。通智海之宏津。立吾宗之正主。
心為萬法之宗。宗者尊也主也。如楞伽經中。佛語心為宗。無門為法門。不退轉法輪經云。善知一切眾生無相。悉同法界。非見非不見。何以故。法界即是一切眾生心界。是名信行。南嶽思大和尚云。若學者先須通心。心若得通。一切法一時盡通。
違情難信。如藕絲懸須彌之山。
涅槃經云。佛言。若有人能以藕絲懸須彌山。可思議不。不也。世尊。佛言。菩薩能以一念稱量生死。有不可思議理。而但仰信而已。不能一念即如來藏。故非圓意。
入悟能談。似一手接四天之雨。
如佛藏經云。無名相中。假名相說。皆是如來不思議力。譬如有人。嚼須彌山。飛行虛空。石筏渡海。負四天下及須彌山。蚊腳為梯。登至梵宮。劫盡燒時。一唾劫火即滅。一吹世界即成。以藕絲懸須彌山。手接四天下雨。如來所說一切諸法。無相無為無生無滅。令人信解。甚為難有。甚為希有。又經云。奇哉世尊。於無異法中。而說諸法異。故云說法是大神變。無中說有。有中說無。豈非神變耶。
居混沌之始。出恍惚之間。
混沌之始者。以不知無始無明。最初一念。不覺而起。第八藏識。一半不執受。為無情世間山河大地等。一半有執受。為有情世間眾生五陰身等。皆從一心所造。不達此理者。此間周禮。或稱混沌。西天外道。或說冥初。老子云。杳杳冥冥。其中有精。恍恍惚惚。其中有物。
法雷震四生之幽蟄。慧日燭三界之重關。
此一心宗。當悟之時。如迅雷震於長空。似千日照於曠野。能令墮業繫之人。出三界之牢獄。溺生死之者。脫六趣之樊籠。
不世之珍。抱玄門而寂寂。非常之道。任法性以閑閑。
不世之珍者。以此心寶。非世之珍。非常之道者。此一心大道。非常情之所解。
發覺根苗。胤靈筋骨。
因心悟道。發心之初。即坐道場。便登祖位。
若谷神之安靜。似幻雲之出沒。
肇論云。法身無像。應物以形。般若無知。對緣而照。萬機煩赴而不撓其神。千難殊對而不干其慮。動若行雲。止猶谷神。豈有心於彼此。情繫於動靜者乎。注云。法身無形。能現眾像。聖智無知。能照萬機。無心應物。雖慜而不撓其神。有難皆通。雖通而不干其慮。無心而動。動若行雲。心無定方。猶谷神之不死。絕彼此動靜之心也。老聃曰。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之根。註云。谷者養也。人能養神則不死。神即五藏之神也。若五藏盡傷。則五神去矣。是謂玄牝者。註云。玄者天也。牝者地也。主出入於鼻與天通。故鼻為玄也。主出入於口與地通。故口為牝也。玄牝之門是謂天地之根者。根者元也。言鼻口之門。是乃通天地之元氣。
事因理顯。猶金烏照萬里之程。
華嚴疏云。理隨事變。一多緣起之無邊。事得理融。千差涉入而無礙。
用就體施。如玉兔攝千江之月。
證道歌云。一月普現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攝。一法遍含一切法。我性常與如來合。
非相非名。孤寂幽清。一言無不略盡。殊說更非異盈。
一言者。約略說。約理說。殊說者。約廣說。約事說。故不動一心而演諸義。不壞諸義而顯一心。即卷常舒。如來於一言語中。演說無邊契經海。即舒常卷。一切法門無盡海。同會一法道場中。如草木四微。從地而生。還歸地滅。猶波浪鼓動。依水而起。還復水源。如法從心生。還歸心滅。故經云。當處生。當處滅。又華嚴經頌云。佛智通達淨無礙。一念普知三世法。皆從心識因緣起。生滅無常無自性。所以清涼疏云。華嚴經者。統唯一真法界。謂總該萬有。即是一心也。
吞苦霧而浸邪峰。須澄性海。
性海泓澄。湛然明淨。當悟心之時。能盡苦源。頓消邪見。故般若心經云。行深般若之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降四魔而夷六賊。應固心城。
四魔者。一天魔。二陰魔。三死魔。四煩惱魔。首楞嚴經云。六為賊媒。自劫家寶。心城者。華嚴經入法界品中。寶眼主城神為善財言。應守護心城。謂畢竟斷除慳嫉諂誑。應清涼心城。謂思惟一切諸法實性。應增長心城。謂成辦一切助道之法。應嚴飾心城。謂造立諸禪解脫宮殿。應照耀心城。謂普入一切諸佛道場。聽受般若波羅蜜法。應增益心城。謂普攝一切佛方便道。應堅固心城。謂恆勤修習普賢行願。應防護心城。謂常專禦扞惡友魔軍。應廓徹心城。謂開引一切諸佛智光明。應善補心城。謂聽受一切佛所說法。應扶助心城。謂深信一切佛功德海。釋曰。夫城者。能防外寇。護國安人。堅密牢強即無眾患。況心城須護。密守關津。無令外緣六塵魔賊所侵。
內結煩惱奸臣所亂。防非禁惡。常施瑩淨之功。立德運慈。廣備莊嚴之事。遂得四門無滯。一道常通。力敵大千。威臨法界。可以撫提弱喪。攝化無遺。伏外降魔。永固真基者矣。
廣演玄風。長施法利。
沙門唯以弘教說法。能報佛恩。首楞嚴經頌云。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又證道歌云。默時說。說時默。大施門開無壅塞。
諸聖不改其儀。
此一心法。是古今千聖不易之道。
萬邪莫迴其致。
邪不干正。天魔不能壞。外道不能亂。故云。天魔外道皆法印。魔界即佛界。外道經書皆是佛說。既同輪並駕。焉能壞乎。
十軍三惑。消影響於幻場。
十軍者。佛偈云。欲是汝初軍。憂愁為第二。飢渴第三軍。渴愛為第四。第五睡眠軍。怖畏為第六。疑為第七軍。含毒為第八。第九利養軍。著虛狂名聞。第十軍自高。輕慢出家人。諸天世間人。無能破之者。我以智慧力。摧伏汝軍眾。汝雖不欲放。到汝不到處。是知戰魔軍者。即是自心魔。終無心外境。能與心為緣。但是自心生。還以心為相。三惑者。一見思惑。二塵沙惑。三無明惑。若直了心者。不唯十軍三惑。乃至八萬四千塵勞門。悉皆殞滅。故偈云。到汝不到處。消影響於幻場者。如寶積經云。爾時世尊告幻師言。一切眾生及諸資具皆是幻化。謂由於業之所幻故。諸比丘眾亦是幻化。謂由於法之所幻故。我身亦幻。智所幻故。三千大千一切世界亦皆是幻。一切眾生共所幻故。凡所有法無非是幻。因緣和合之所幻故。但了一心。諸幻自息。故寶藏論云。一切皆幻。其幻不實。知幻是幻。守真抱一。
智刃慧刀。利鋒芒於實地。
以智慧劍。殺煩惱賊。
一言合理。天下同歸。
一言契理。天下知音。故云。名無翼而長飛。道無根而永固。
體標奇而顯妙。用含虛而洞微。可謂鎮敵國之寶珠。千金罕易。挺驚人之法將。萬古傳輝。
敵國之寶珠者。此心或為無價之寶。或在輪王頂上。或處貧子衣中。龍女親獻而成佛剎那。善友求之而利濟無盡。驚人之法將者。說心地法門之時。天魔膽落。外道魂驚。如舍利弗智慧第一。為釋迦右面弟子。稱為法將。
動而無為。寂而常照。立佛道之垣墻。樹修行之大要。
大約修行。不出定慧一心。真如妙性寂然名止。寂而常照名觀。非能所觀而分二法。
畫出山河國土。意筆縱橫。分開赤白青黃。心燈照耀。
華嚴經頌云。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陰悉從生。無法而不造。心光照耀者。大般若經云。若幽冥世界。及於一一世界中間。日月等光所不照處。為作光明。應學般若。般若者即心智之光。華嚴論云。光明覺品者。為令信心。自以自心光明。覺照一切世間。無盡世界。總佛境界。自亦同等。以心隨光一一照之。
性自神解。不同虛空。或垂本以顯跡。或居邊而即中。猶師子就人之機。理標徑直。
癡狗逐塊。師子就人。此喻上機聞法。直了心宗。不隨問答。逐語生解。
如王索一鎚之器。言下全通。
王索寶器。須是一鎚便成。第二第三鎚成。皆不中進。此喻一言之下。便契無生。不須再問。落於陰界。
慧海關防。靈園苗裔。遍滋廣攝而不揀高低。豎徹橫該而混同粗細。
一心廣備。不擇上中下機。以是一際平等法門。故豎徹三際。橫亘十方。覽而不遺。收無不盡。粗處粗現。細處細現。粗細隨緣。法體恆寂。唯心之旨。常無變易。
作一種之光輝。為萬途之津濟。
大莊嚴經論。說求唯識人頌云。能取及所取。此二唯心光。貪光及信光。二光無二體。釋曰。求唯識人。應知能取所取。此之二種。唯是心光。如是貪等煩惱光。及信等善法光。如是二光。亦無染淨二法。何以故。不離心光別有貪等信等染淨法故。二光亦無相。偈曰。種種心光起。如是種種相。光體非體故。不得彼法實。釋曰。種種心光。即是種種事相。或異時起。或同時起。異時起者。謂貪光瞋光等。同時起者。謂信光進光等。光體非體等者。如是染位心數淨位心數。唯有光相。而無光體。是故或世尊不說彼為真實之法。
暗鬼沒於明燈。
如人暗中疑鬼。以燭照之。豁然疑解。況心外見法。了心即無境。
毛輪消於厚翳。
如人目有翳。空中見毛輪。況不識心人。妄見心外之境。如密嚴經頌云。幻事毛輪等。在在諸物相。此皆心變異。無體亦無名。
確乎不拔。高超變易之門。
萬法不遷。一心常住。但當見性。自斷狐疑。余曾親推。似見斯旨。如宗鏡中引不遷論云。旋嵐偃嶽而常靜。江河競注而不流。野馬飄鼓而不動。日月歷天而不周。疏云。前風非後風。故偃嶽而常靜。前水非後水。故競注而不流。前氣非後氣。故飄鼓而不動。前日非後日。故歷天而不周。鈔云。然自體念念不同。則初一念起時。非第二念時。乃至最後吹著山時。非初起時。則無前念風體。定從彼來。吹其山也。且山從初動時。以至倒臥地時。其山自體念念不同。則初一念動時。非第二念動時。乃至最後著地時。非初動時。則無初動山體。定從彼來。至著地時。斯皆風不至山。嶽不著地。雖旋嵐偃嶽。未曾動也。以此四物。世為遷動。然雖則倒嶽歷天。皆不相知。各不相到。念念自住。各各不遷。且如世間稱大。莫過四大。四大中動。莫越風輪。以性推之。本實不動。如義海云。鑒動寂者為塵。隨風飄颺是動。寂然不起是靜。而今靜時由動不滅。即全以動成靜也。今動時由靜不滅。即全以靜成動也。由全體相成。是故動時正靜。靜時正動。亦如風本不動。能動諸物。若先有動。則失自體。不復更動。今觀此風周遍法界。湛然不動。寂爾無形。推此動由。皆從緣起。且如密室之中。若云有風。風何不動。若云無風。遇緣即起。或遍法界拂。則滿法界生。故知風大不動。動屬諸緣。若於外十方虛空中。設不因人拂。或自起時。亦是龍蜃鬼神所作。以鬼神屬陰。至晚則風多故。乃至劫初劫末成壞之風。並因眾生業感。世間無有一法不從緣生。緣會則生。緣散則滅。若執自然生者。祗合常生。何得緊縵不定。動靜無恆。故知悉從緣起。又推諸緣和合成事。各各不有。和合亦無。緣緣之中。俱無自性。但是心動。反推自心。心亦不動。以心無形故。起處不可得。即知皆從真性起。真性即不起。方見心性。遍四大性。體合真空。性無動靜。以因相彰動。因動對靜。動相既無。靜塵亦滅。故首楞嚴經云。性風真空。性空真風。即斯旨矣。
湛爾唯堅。永出輪迴之際。
此心前際不生。中際不住。後際不滅。故法華經云。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世間相者。即眾生五陰心。離五陰無世間。何者。無情世間。即眾生心變。既從心變。一一隨心。常住真如之法位。
妙極眾象。理統諸方。如積海而含萬水。猶聚日而放千光。
此一點靈臺自性光明。遍照法界。無法不收。故首楞嚴經云。諸法所生。唯心所現。現處即心。更無別體。如圓覺疏序云。夫血氣之屬必有知。凡有知者必同體。所謂真淨明妙。虛徹靈通。卓然而獨存者也。眾生之本原。故曰心地。諸佛之所得。故曰菩提。交徹融攝。故曰法界。寂靜常樂。故曰涅槃。不濁不漏。故曰清淨。不妄不變。故曰真如。離過絕非。故曰佛性。護善遮惡。故曰總持。隱覆含攝。故曰如來藏。超越玄祕。故曰密嚴國。統眾德而大備。鑠群昏而獨照故曰圓覺。其實皆一心也。背之則凡。順之則聖。迷之則生死始。悟之則輪迴息。親而求之。則止觀定慧。推而廣之。則六度萬行。引而為智。然後為正智。依而為因。然後為正因。其實皆一法也。終日圓覺而未嘗圓覺者凡夫也。欲證圓覺而未極圓覺者菩薩也。住持圓覺而具足圓覺者如來也。離圓覺無六道。捨圓覺無三乘。非圓覺無如來。泯圓覺無真法。其實皆一道也。三世諸佛之所證。蓋證此也。如來為大事出現。蓋為此事也。三藏十二部一切修多羅。蓋詮此也。釋曰。心之一法。名為普法。欲照此心。應須普眼虛鑒。寂照靈知。非偏小而可窮。以圓滿而能覺。故曰圓覺。此約能證也。真如妙性。寂滅無為。具足周遍。無有缺減。故曰圓覺。此約所證也。能所冥合。唯是一心。此一心能為一切萬法之性。又能現三乘六道之相。攝相歸性。曾無異轍。則世間出世間昇降雖殊。凡有種種施為莫不皆為此也。離此。則上無三寶一乘。下無四生九有。
文圃義圍。言將發而詞喪。清神靜思。意欲緣而慮亡。
言將發而詞喪者。首楞嚴經云。用世語言。入佛知見。如將手掌捉摩虛空。徒益自勞。虛空云何隨汝執捉。意欲緣而慮亡者。般若經云。如太末蟲。處處能泊。而不能泊火焰之上。如意根遍緣一切境。而不能緣般若。以心智路絕故。
處眾不群。居尊匪獨。
誌公和尚歌云。處眾不見諠譁。獨自亦無寂寞。
闡大道之基坰。布教海之漩澓。了辯乳之真機。
大涅槃經云。如盲問乳。不知乳之正色。如無己眼。隨他問答。不達自心。若上上機人。一聞千悟。獲大總持。
達觀象之明目。
大涅槃經。明眾盲摸象。各說異端。不見象之真體。亦況錯會般若之人。依通見解。說相似般若。九十六種外道。及三乘學者。禪宗不得旨人。並是不見象之真體。唯直下見心性之人。如晝見色。分明無惑。具己眼者。可相應矣。
躡薩雲路兮非近非遠。詣清涼池兮不遲不速。
薩雲路者。即眾生心。了之即是。非論近遠。清涼池者。即一心圓明。無塵垢熱惱。故云清涼。智論云。有目無足。不到清涼池。有足無目。亦不到清涼池。目足更資。方能得到。頓悟自心為目。如說修行為足。故須理事齊運。定慧雙修。方入一心之智海也。
出一語兮海竭山崩。提妙旨兮天翻地覆。舉圓宗兮敷至理。法界橫關。括眾義兮掩群詮。禪門齧鏃。
宗門中有齧鏃句。不通問答。
念念而靈山出世。步步而兜率下生。
華嚴論云。一念相應一念佛。大集經云。貪瞋癡出。即是佛出。又如來藏經云。我以佛眼觀一切眾生貪欲恚癡諸煩惱中。有如來智。如來眼。如來結跏趺坐。儼然不動。善男子。一切眾生雖在諸趣。煩惱身中有如來藏。常無染污。德相備足。如我無異。及經頌云。我今解了如來性。如來今在我身中。我與如來無差別。如來即是我真如。又成佛之義。隨門不同。古釋有四。一約性。即一真法界。二約相。即無盡事法。三性相交徹。顯此二門不即不離。四以性融相。德用重重。初約體門者。問。體是佛不。答。是約無礙。應成四句。一是佛。法性身無所不至故。經云性空即是佛故。二非佛。絕能所覺為其性。平等真法界。非佛非眾生故。三亦佛亦非佛。以法性無自性故。四雙非。性與無性雙泯絕故。經云。無中無有二。無二亦復無。三世一切空。是則諸佛見。二就相門有二。一情。二非情。真心隨緣變能所故。然此二門。各皆染淨。謂無明熏真如。成染緣起。真如熏無明。成淨緣起。染成萬類。淨至成佛。以修淨緣斷彼染緣。方得成佛。依此二義。則生佛不同。於淨緣中。復有因有果有純有雜。若約純門。隨一菩薩盡未來際唯修一行。一一皆然。若約雜門。萬行齊修盡未來際。若約因門。盡未來際常是菩薩。若約果門。盡未來際常是如來。經云。為眾生故。念念新新成等正覺。若雙辯門。盡未來際修因得果。若約雙非。盡未來際非因非果。便同真性。今正約以性融相。一成一切成。成與不成。情與無情。無二性故。法界無限故。佛體普周故。色空無二故。法無定性故。十身圓融故。緣起相由故。生界無盡故。因果周遍故。遠離斷常故。萬法虛融故。故說一成一切成也。非謂無情亦有覺性。同情成佛。若許成佛。此成則能修因。無情變情。情變無情。便同邪見。又此眾生乃是像上之摸者。以見自成。即見他成。如云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覺。此有三意。一云同一無性故得現成者。謂既無二性。佛證一性得成佛故。生隨一性皆成佛矣。二云妄性本虛生元是佛者。生自有妄。見生非佛。佛了妄虛。生何非佛。三真性叵得非今始成者。若有可得。今得成佛。證性叵得。佛非始成。佛本是佛。佛之本佛。何異生佛。是故一成一切皆成。亦可說言。若一不成一切不成。同一性故。今是成佛門故。故一切皆成佛也。
娑婆現華藏之海。
還源觀云。是以大智圓明。睹纖塵而觀性海。真源朗現。一塵之處現全身。萬法顯必同時。一際理無前後。華嚴記云。華藏淨緣熟。娑婆為華藏。娑婆染緣熟。華藏現娑婆。此皆轉名不轉體。但隨心現。如法華經三變淨土。祗變心耳。又云。華藏世界海者。以無盡大願風輪。持大悲水。生無邊行華。以法性虛空。能容萬境。重疊無礙。於其水上生一大蓮華。周法空界。名種種蕊香幢。明根本智。起差別智。行差別行。名蕊。如經頌云。譬如心王寶。隨心現眾色。眾生心淨故。得見清淨剎。又云。譬如眾繪像。畫師之所作。如是一切剎。心畫師所成。又云。無量諸剎種。隨眾生心起。又云。一一心念中。出生無量剎。
園林為王舍之城。見聞覺知。運普賢無盡之行。周旋俯仰。具文殊本智之名。
先德云。文殊即是眾生現行分別心。普賢即是眾生塵勞業惑行。又普賢身同虛空性。一切眾生以為生死。是以能對現色身。以同是虛空性故。又云。六根三業。並是文殊實相。體周萬象森羅。無非般若。何有一處非文殊普賢耶。
從實分權。
從一乘實。分出三乘權。從三乘權。會歸一乘實。即是從心而開三。從心而合一。又即一而三相不同。即三而一體無別。
因別顯總。擲大千於方外。吸海水於毛孔。
因別顯總者。以用彰體。因境識心。非總無以出別。非別無以顯總。如淨名經云。擲娑婆於界外。移妙喜於此方者。是明即近即遠。即穢即淨。不出一心矣。又云海水入毛孔者。台教云。識得海水真性。即是毛孔真性。故云海水入毛孔。又云芥納須彌者。一切眾生無明心。即是佛心。是名須彌入芥。設有無邊不可思議神變之事。皆同此釋。華嚴記云。佛智平等如虛空。則眾生之界。皆是如來智中之物。二者智能包納。猶是智類。今毛孔頓現。則細巨頓收。良以色性融無礙故。以性融相。為本真心之力也。
妙位初成之際。天雨四華。無明欲破之時。地搖六動。
天雨四華者。台教云。表菩薩四位。一十住位。二十行位。三十迴向位。四十地位。華是柔軟義。亦表於行。亦表於善根。菩薩以行入位。故天雨華。然皆是心華。般若經云。此非天華。亦非意樹華。乃是無生華。地搖六動者。是破無明。動六根之堅執。執從心生。亦是動於心地。
理事無礙。
理能成事。事能顯理。有理事無礙。有事事無礙。華嚴記云。周遍含容觀中。有事事無礙者。菩薩雖復看事。即是觀理。然說此事為不即理者。以事虛無體。而不壞相。所以觀眾生。見諸佛。觀生死。見涅槃。以全理之事。恆常顯現。是以事既全理。故不即理。若也即理。是不全矣。如金鑄十法界像。一一像全體是金。不可更言即金也。
本末同歧。
因本示末。末還歸本。如心無自性。因境而生。境無自性。因心而現。能所互成。一體無異。如百門義海云。若以塵唯心現。則外塵都絕。若以心全現塵。則內心都泯。泯者泯其體外之見。存者存其全理之事。即泯常存。即存常泯。
橫吞五乘之粹。
五乘者。一人乘。二天乘。三聲聞乘。四緣覺乘。五菩薩乘。持五戒。得人乘。持十善。得天乘。修四諦法。得聲聞乘。修十二因緣法。得緣覺乘。修六度行。得菩薩乘。乃至三乘四乘一乘。皆從一心而出。所以楞伽經頌云。諸天及人乘。聲聞緣覺乘。諸佛如來乘。我說此諸乘。乃至有心轉。諸乘非究竟。若彼心滅盡。無乘及乘者。故知三乘五性。皆自心生。若無於心。既無能乘之人。亦無所乘之法。故云無乘及乘者也。
圓舒八藏之奇。
八藏者。一漸教。二頓教。三不定教。四祕密教。五藏教。六通教。七別教。八圓教。如經云。十二分教。於真如法界流出。以心為體。演出無窮。何者。若心空。演出聲聞藏。若心假。演出菩薩藏。若心中。演出佛藏。
從心而出心。猶蘭生蘭葉。因意而發意。似檀孕檀枝。
境從心變。變是自心。從心現心。更無異物。如寶積經偈云。如鑽木出火。要假眾緣力。若緣不和合。火終不得生。是不悅意聲。畢竟無所有。知聲性空故。瞋亦不復生。瞋不在於聲。亦不身中住。因緣和合起。離緣緣不生。如因乳等緣。和合生酥酪。瞋自性無起。因於粗惡事。愚者不能了。熱惱自燒燃。應當如是知。究竟無所有。瞋性本寂靜。但有於假名。瞋恚即實際。以依真如起。了知如法界。是名瞋三昧。又偈云。是大夜叉身。從於自心起。是中無有實。妄生於恐怖。亦無有怖心。而生於怖畏。觀法非實故。無相無所得。空無寂靜處。現此夜叉身。如是知虛妄。是夜叉三昧。且夜叉一身。於外相分甚為粗惡。令人怖畏。瞋之門。是根本煩惱。最能煩亂。此內外二法。尚成三昧。舉一例諸。可為一心龜鏡。則若境若心。皆成正受。如華嚴經偈云。禪定持心常一緣。智慧了境同三昧。
不空之空。非有之有。
心空。則無性而空。空而不空。心有。則無性而有。有而不有。不有之有。有顯一如。不空之空。空成萬德。可謂摧萬有於性空。蕩一無於畢竟矣。則張心無心外之境。張境無境外之心。若互奪兩亡。心境俱泯。若相資並立。心境宛然。又二而不二。心境冥一。不二而二。心境歷然。又心外無境故難入。境外無心故甚深。
如外無智而可知。智外無如而可守。
華嚴經云。智外無如為智所入。如外無智能證於如。智即是如。如即是智。法界寂然曰如。寂而常照曰智。豈離寂外別有智耶。若智外有如。智則收法不盡。若如外有智。真如則不遍智中。舉一全收。不容相並。如經云。無有少法與法同住。則顯法性無容並真。二既不存。一亦奚立。如斯斷證。唯實教宗。又如是所證。智是能證。能所冥合。心境一如。
帝網而重重交映。非一非多。
此是十玄門中。第七因陀羅網境界門。如天帝殿。珠網覆上。一明珠內。萬象俱現。諸珠盡然。又互相現影。影復現影。重重無盡。故千光萬色。雖重重交映。而歷歷驅分。亦如兩鏡互照。重重涉入。傳輝相寫。遞出無窮。此況一心真如無盡之性。流出萬法。影現法界。無盡無窮。
芥瓶而歷歷分明。不前不後。
華嚴疏云。炳然齊現。猶彼芥瓶。即十玄門中。第三微細相容安立門。一能含多。即曰相容。一多不雜。故云安立。炳者明也。一者是所合微細。如琉璃瓶盛多芥子。炳然齊現。不相妨礙。非前非後。此況一心能含萬法。性相歷然。
註心賦卷第三
宋杭州慧日永明寺智覺禪師延壽述
忘心而照。無念而知。若瑞草生於嘉運。如林華結於盛時。
忘心而照者。寶藏論云。唯道無根。靈固常存。唯道無體。微妙恆真。唯道無事。古今同貴。唯道無心。萬物圓備。無念而知者。眾生有念而知。聲聞無念無知。菩薩無念而知。如書云。天何言哉。四時行焉。春生夏長。應不失時。
頓息疑情。現額珠於明鏡。
大涅槃經云。王家有力士。眉間有金剛珠。因鬥而沒。後有良醫。執鏡以照其額。珠陷入膚中。分明顯現。此況一切眾生身中佛性。無智照之力。隱而不現。後遇善友。得悟心鏡。了了見性。亦復如是。余曾集心鏡錄一百卷。以心為鏡。洞徹十方。一法相宗。以第八識為鏡。二法性宗。以如來藏性為鏡。如楞伽經云。譬如明鏡。現眾色像。現識處現。亦復如是。言如來藏為鏡者。起信論云。復次覺體相者。有四種大義。與虛空等。猶如淨鏡。云何為四。一者如實空鏡。遠離一切境界相。無法可現。非覺照義故。二者因熏習鏡。謂如實不空。一切世間境界。悉於中現。不出不入。不失不壞。常住一心。以一切法即真實性故。又一切染法所不能染。智體不動。具足無漏熏眾生故。三者法出離鏡。謂不空法。出煩惱礙。離和合相。純淨明故。四者緣熏習鏡。謂依法出離故。遍照眾生之心。令修善根。隨念示現故。釋曰。四鏡之名者。一空鏡。謂離一切外物之體。二不空鏡。謂體不無。能現萬像故。三淨鏡。謂已磨治。離塵垢故。四受用鏡。謂置之高堂。須者受用。四中。前二自性淨。後二離垢淨。又初二就因隱時說。後二就果顯時說。又前二約空不空為二。後二約體用為二。又前二體。後二相。
全澄亂想。獲真寶於春池。
大涅槃經云。如人遊春池。失琉璃寶。諍競入水。取瓦礫而歸。有一智人。安徐入水。乃獲真寶。故云。探珠宜靜浪。動水取應難。定水澄清。心珠自現。又莊嚴經論說。有人見雹謂是琉璃。收之瓶內皆悉成水。後見真琉璃。亦謂為雹。棄而不取。世人皆是不應取而取。應取而不取也。不應取而取者。如但隨外境。不向內觀。應取而不取者。如不信自心。反求他學。
體廣用深。
如龍以一滴水。可浸陵谷。人以一燼火。可夷阿房。皆是現前唯心所變。日用而不知者。自稱眇劣。不逮聖人。一何悲哉。誌公和尚偈云。法性量同太虛。眾生發心自小。
文豐理詣。攀覺樹以分枝。受輪王之解髻。
法華經云。譬如強力轉輪聖王。兵戰有功。賞賜諸物。如有勇健能為難事。王解髻中明珠賜之。能戰心魔。心珠自現。故融大師云。若能強戰有功勳。髻中明珠終不惜。
初終交徹。即凡心而見佛心。理事該羅。當世諦而明真諦。
即凡心而見佛心者。如華嚴經頌云。若以威德色種族。而見人中調御師。是為病眼顛倒見。彼不能知最勝法。又頌云。假使百千劫。常見於如來。不依真實義。而觀救世者。是人取諸相。增長癡惑網。繫縛生死獄。盲冥不見佛。云何不見佛。一為不識自心。二為不明隱顯。何者。眾生之因隱於本覺。諸佛之果顯於法身。因隱之本覺。是果顯之法身。果能成因。則佛之眾生。果顯之法身。是因隱之本覺。因能辦果。則眾生之佛。故云凡聖交徹。理事相含矣。又華嚴演義云。謂真該妄末。妄徹真源。如波與溼。無有不溼之波。無有不波之溼。其真妄所以交徹者。不離一心故。妄攬真成。無別妄故。真隨事顯。無別真故。真妄名異。無二體故。真外有妄。理不遍故。妄外有真。事無依故。若約涅槃生死說者。生死即涅槃。妄徹真也。如波徹水源。涅槃即生死。真徹妄也。如水窮波末。故中論云。生死實際。即涅槃際。涅槃實際。即生死際。如是二際者。無毫釐差別。即是交徹也。生死涅槃際既爾。乃至心境。能所。染淨。自他。一切萬法。皆同一際。一際者。即無際也。實際也。一切諸法。皆與實際為定量。今古凡聖不可易也。所以云。道俗之不夷。二際之不泯。菩薩之憂也。又一切法皆如。豈妄外有真。又真如遍一切處。豈真外有妄。是知真妄常交徹。亦不壞真妄之相。則該妄之真。真非真而湛寂。徹真之妄。妄非妄而雲興。故云當世諦而明真諦也。
龍宮詮奧。海藏抽奇。空裏披文之際。
寶性論云。有一智人。恐如來教法將滅。遂仰書一藏經文於空中。莫有知者。況心中具一切法門。此約空門顯心。
塵中剖卷之時。
華嚴經云。一微塵中有大千經卷。有一明眼人。破塵出經卷。亦況眾生情塵中。具無量教法。此約有門顯心。如台教云。破塵出卷者。恆沙法門。一心中曉。
覺華枝秀。忍草苗垂。臨太華之猶低。機前鵬翥。
大鵬翼翥九萬九千里。豈黃雀能及乎。此況直了自心圓信成就。豈小機劣解而能逮乎。機前者。本心成現。意在言前。不涉迷悟。不待問答。經云。圓明了知。不因心念。又祖師云。虛明自照。不勞心力。
比毗嵐之未速。言外鷹馳。
目擊道存。不待言說。如法華經云。其疾如風。又云疾走往捉。又云乘此寶乘直至道場等。皆喻識心見道疾矣。祖師云。即心是者疾。發心行者遲也。
身泛禪河。手開玄鑰。執石為珍。
阿那律執瓦礫皆變珠珍。又如福德人捉石成金。如了妄心無體。即是真心。達煩惱性空。成菩提大道。如執毒成藥。變石為金矣。
攬草成藥。
耆婆攬草無非是藥。達士見境無非是心。
傳智焰兮胡假世燈。
經云。有光能照法界。豈須冥處燃燈。以智慧光破愚癡暗。此心燈者。亦云無盡燈。有何盡耶。
受佛職兮寧齊天爵。
十地菩薩示受佛職位。如來十號是佛職。不讀華嚴經。焉知佛富貴。此一真心。可謂富貴。可謂尊極。故云無等等。天爵者。即仁義也。
貿內珠而自省。不探驪龍。
法華經云。譬如有人至親友家。醉酒而臥。是時親友官事當行。以無價寶珠繫其衣裏。其人醉臥都不覺知。乃至親友會遇見之。示以寶珠。汝今可以此寶貿易所須。常可如意。故劍南和尚歌云。自從識得此明珠。釋梵輪王俱不要。
受密印而明知。靡求乾鵲。
佛佛授手。祖祖相傳。皆默傳心印。又華嚴經說海印三昧印。即是喻香海澄停。湛然不動。四天下中色身形像。皆於其中而有印文。如印印物。亦猶澄波萬頃。晴天無雲。列宿星月。朗然齊現。無來無去。非有非無。不一不異。當知如來智海亦復如是。識浪不生。至明至靜。無心頓現。一切眾生心念根本。並在智中。如海含像。如經頌云。如海普現眾生身。以此說名為大海。菩提普印諸心行。是故正覺名無量。靡求乾鵲者。書云。張顥因墮鵲。視眾人爭取之。乃化為石。鎚破。其文有印云。張顥忠孝侯印。後顥乃仕晉封侯。此是世間行忠孝獲斯符印。豈同祖佛所傳心印耶。
迷時徒昧。諦處非難。念想而如山不動。襟懷而似海常安。
迷時心外見境。寓目生情。取捨萬端。無時暫暇。若知心是境。見無心外法。逢緣自寂。身心坦然。
實際無差。與三世佛而一時成道。真空平等。共十類生而同日涅槃。
如台教云。如過去有佛。號住無住。發願使己國眾生同日同時成佛。即日涅槃。又賢劫前。有佛號平等。亦願己國及十方眾生亦同日成佛。即日滅度。故淨名經云。觀一切眾生即菩提相。不復更得。一切眾生即涅槃相。不復更滅。華嚴經云。如來初成正覺時。於自身中見一切眾生已成佛竟。已涅槃竟。皆同一性。所謂無性。以無性故。悉皆平等。隨染緣時成眾生亦無性。隨淨緣時成佛亦無性。以皆從緣生故。無性理同。故云實際無差。真空平等者。經中頌云。未達境唯心。起種種分別。達境唯心已。分別則不生。既達境唯心。便捨外塵相。從此息分別。悟平等真空。問。如上所說。一切眾生已成佛竟。已涅槃竟。則何用諸佛出世。答。為劣解眾生。母胎出現。上上根人。諸佛不出不沒。又為一切眾生不知如是事故。諸佛出世說此實法。如淨名云。說眾生空。是真實慈。又約化門。說成佛度眾生之義。即化辯真。亦非二見。如有難云。諸佛有誓願。度盡一切眾生。方成正覺。如今眾生未度。何得先成。有違本願。如古師云。如實義者。諸佛皆有悲智二門。以大悲故。窮未來際無成佛時。故菩薩闡提不成佛也。以大智故。念念速成。又欲化盡諸眾生界。自須速成。方能廣化。不懼違昔度盡誠言。又了眾生之本如故。化而無化。是則常成亦常不成。亦常化生而無化。悲智自在。何局執耶。
心若不分。法終無咎。是之而六蔭七情。非之而二頭三手。
於一心真境之上。說是說非。皆是情生意解。無有實義。故信心銘云。纔有是非。紛然失心。如大集經云。如第五大。如第七情。如十九界。無出無入。無生無滅。無有造作。無心意識。乃名無過。
從因緣而生起。
三教所宗。儒則宗於五常。道宗自然。佛宗因緣。然老子雖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似有因緣。而非正因緣。言道生一者。道即虛無自然。故彼又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謂虛通曰道。即自然而然。是雖有因緣。亦成自然之義耳。佛法雖有無師智。自然智。而是常住真理。要假緣顯。則亦因緣矣。故教說三世修因契果。非無善因惡因。故楞伽經。大慧白佛。佛說常不思議。彼諸外道亦有常不思議。以無因故。我說常不思議有因。因於內證。豈得同耶。是則真常。亦因緣顯。淨名云。說法不有亦不無。以因緣故諸法生。法華云。諸佛兩足尊。知法常無性。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經云。一切諸法。因緣為本。中論云。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則真空中道。亦因緣矣。若爾。涅槃十六云。我觀諸行悉皆無常。云何知耶。以因緣故。若一切法從緣生者。則知無常。是諸外道。無有一法不從緣生。是故無常。則外道有因緣矣。釋曰。此明外道在因緣內。執於緣相。以為常住。是故破之言無常耳。今明教詮因緣妙理。具常無常。豈得同耶。況復宗者從多分說。所以因緣是所宗尚。不應致疑。
不同兔角之無。向正法而施為。豈類乾城之有。
真空是不空之空。空該有表。妙有是不有之有。有徹真源。一切正法從因緣而生。是依他起性。不同兔角斷滅之無。乾闥婆城日光暫現。是眾生遍計性所執之有。夫有無難解。多落斷常。如華嚴記云。一者或說妄空真有。如涅槃經云。空者所謂生死。不空者所謂大般涅槃。二者妄有真空。真空即是性。俗有即是相。三者俱空。相待無性故。四者俱有。性相不壞故。於諦常自二。於解常自一故。
德業無盡。至理難論。恆一恆異。常泯常存。
此一心法。是無盡之藏。大法之源。若悟入之人。功齊妙覺。不可以一異斷常情見之解矣。
說證說知。背天真而永沈有海。無照無悟。失圓修而常鎖空門。
若於真心執有修有證。違背天真之佛故。若執無修無照。又失圓修。李長者論云。策修而至無修。方知萬法無修。又云。欣寂不當。放逸還非。以有作者故。所以若執有滯空。皆不達自心一色一香中道之旨。如華嚴疏云。事理雙修。依本智而求佛智者。若執禪者。則依本智性。無作無修。鏡常自明。不拂不瑩。若執法者。須起事行。當求如來依他勝緣。以成己德。並為偏執。故辯雙行。若言依本智者。約理無偏。智性本具足故。若言而求佛智者。約事無所求中。吾故求之。所以心鏡本自久翳塵勞。恆沙性德並埋煩惱。是故須隨順法性。修證波羅蜜。以助顯故。諸佛已證。我未證故。又理不礙事不妙理故。事不礙理。求即無求故。若此之修。修即無修。為真修矣。
大體焉分。隨機自別。萬派而豈有殊源。千車而終無異轍。
心為萬法根源。如六妙門云。此為大根人善識法要。不由次第。懸照諸法之原。所謂眾生心也。一切法由心而起。若能反觀心性。不得心原。即知萬法皆無根本。
不隱不顯。四聰而莫認真歸。
四聰而莫認真歸者。絕觀論云。夫道者。若言一人得之。道即不遍。若言眾人得之。道即有窮。若言各各有之。道即有數。若言總共有之。方便即空。若言修行得之。造作非真。若言本來有之。萬行虛設。何以故。非限量之所分別故。
無性無形。
無性無形者。華嚴經云。一切空無性。妄心分別有。又云。以佛眼觀見一切眾生。已成佛竟。已涅槃竟。皆同一性。所謂無性。乃至大悲之體。故得起悲。二由眾生不知無性。佛證無性。故化令得知。如淨名云。說眾生空。是真實慈。
妙辯而難窮實說。
肇論云。釋迦掩室於摩竭。淨名杜口於毗耶。須菩提唱無說而顯道。釋梵絕聽而雨華。此則理為神禦。口以之默。豈曰無辯。辯而不能言也。
冥心合道。意解難明。了達而尚非於智。參詳而豈在於情。
此一心法門。是諸佛祕藏。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識識。唯應親省。莫能知之。故祖師傳法偈云。認得心性時。可說不思議。了了無所得。得時不說知。如般若無知論云。直言以真諦之所徵求般若之智。即般若之智非是有知。何者。為真諦之緣。唯是中道第一義空無相之理。所知之緣。既是無相。能知之智。安得有知耶。故不然也。惑人皆緣色生識者。當對色時。率爾眼識同時意識剎那起時見色。此色即是第八識中相分依他似有境之色。此色當現時。未有一切相。由此色境為緣。引生第二念尋求心。此尋求心。即是第六意識。故云緣色生識。是名見色者。由有尋求心生故。即此尋求心。緣本色境不著。便即變影而緣。即變出一切森羅萬像之相。遂於此影像相上。起其現量之心。不了本空。執為實有。取色分劑。計從外來。故云是識見色。此即惑境有相。惑智有知也。反此真智即不緣者。此明悟人。不緣色生識也。何者。由其悟之人。達其諸法本體皆空。猶如幻夢。無有真實。但從自識所變。畢竟無前境界可得。故起信云。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心念。即無一切境界之相。是故一切諸法。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為真如。以一切言說假名無實。但隨妄念。不可得故。當知萬法。唯是自心現量見。妄計為有。若能心無妄念。了法本空。即無一切境界之相。何有於色可緣。既無有色可緣。即不緣色生識。故即無取相。無色可緣。故即無有相。既無有相之惑境。即是無相之真境。既無取相之惑智。即是無知之真智。此乃真境無相。真智無知。為斯義故。以緣求智。智即非知也。
化人舞而幻士歌。誰當斷送。木馬奔而泥牛鬥。孰定輸贏。
有學人問新豐价和尚。得何道理。便住此山。答曰。見兩泥牛鬥入海。直至如今無消息。木馬泥牛。此非心識思量之境界。
故知唯識唯心。無二無別。
般若經云。一切智智清淨。乃至一切法清淨。無二無二分。無別無斷故。是知諸法與心。全同非分同。體用無別。相連不斷。似分能所。徹底無差。
一旨而已絕詮量。
萬法浩然。皆宗無相。舉一例諸。言思頓絕。
萬法而但空施設。
諸法無體。但空生空滅。設標名立體。皆是眾生想成。故經云。若知一切國土皆想持之。如是得名初發心菩薩。何者。悟心為入道之始。又融大師云。擾擾萬物空生死。如先德云。安立水月道場。修習空華萬行。降伏鏡像魔軍。成就夢中佛事。
虛生虛滅。唯情想而成持。
首楞嚴經云。想相為塵。識情為垢。二俱遠離。則汝法眼應時清明。云何不成無上知覺。是知一切生死。皆從情想而生。情想若無。心道自現。故經云。識停閑靜。想滅無為。
似義似名。但意言而分別。
如金剛三昧經云。佛言。善不善法。從心化生。一切境界。意言分別。制之一處。眾緣斷滅。何以故。一本不起。三用無施。住於如理。六道門杜。又攝論云。從願樂位。乃至究竟位。若欲入唯識觀修如行。緣何境界。緣意言分別為境。離此無別外境。何以故。此意言分別。似文字言說及義顯現。唯有意言分別。無別有名言。菩薩能通達名無所有。則離外塵邪執。又此義依名言。唯意言分別。前以遣名。此下依名遣義。義者即六識所緣境。離名無別此境。名言既唯意分別。故義亦無別體。菩薩通達無所有。亦離外塵邪執。又此名義自性差別。唯假說為量。前已遣名義。名義既無。自性及差別云何可立。若離假說。無別名義自性及名義差別。由證見此二法不可得故。名為通達。又六行集引識論云。凡夫從本來意言分別有二種。一似名。二似義。名義攝一切法皆盡。此名義俱是意言分別所作。離此無別餘法。以此文證。故知凡夫妄見境界。或名或義。皆是當時意言分別。如食浪蕩。妄見針火。據彼妄情。意謂是實。不知妄見。謂有外火。據實唯是意作火解。火則唯是意言分別。謂有火名。名是意言。謂有火事。事是意言。眾生妄見自身他身地水火風等。皆亦似彼。雖復就實唯識無外。據凡妄情。謂有能所。如古德云。謂色等五塵界。是現量境。五識親證。都無塵相。如來藏中頓現身器無塵相。六七妄想謂有我法。想所現相。是分別變。分別變相。但可為境。而無實用。如日發焰。帶微塵而共紅。非實紅也。如水澄清。含輕雲而俱綠。非實綠也。如觀知畫像而非真。若了藏性。了塵境而為妄。故經云。非不證真如。而能了諸行。皆如幻事等。似有而非真。
於一圓湛。折出根塵。外摶地水而成境。內聚風火而為身。
首楞嚴經云。元於一精明。分成六和合。內外四大。合成其身。眾生第八藏識相分之中。半為外器。不執受故。半為內身。執為自性生覺受故。如來藏識何緣如此。法如是故。行業引故。如云想澄成國土。知覺乃眾生。楞嚴經鈔云。且妄見心動故外感風輪。由愛心發故外感水輪。由堅執心故外感地輪。由研求懆心故外感火輪。由四大故起六根。起六根故見六塵。故知三界離有情心更無別體。若了無明根本一念妄心無體。則知從心所生三界畢竟無有。
持種之門。
第八識。亦名本識。一切有為法種子所依止。亦名宅識。一切種子之所棲處。亦名藏識。一切種子隱伏之處。
作生死之元始。
顯揚論云。阿賴耶識者。謂先世所作增上業煩惱為緣。無始時來戲論熏習為因。所生一切種子異熟為體。此識能執受了別色根。根所依處及戲論熏習。於一切時。一類生死不可了知。
總報之主。
第八識為一切眾生總報之主。此識相及境不可分報。一體無異。此識能生一切煩惱業果報事。又總報業者。如受戒招得人身。是總報業。由於因中有瞋有忍等。於人總報中而有妍醜。名別報業。
為涅槃之正因。
阿毗達經頌云。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傳。
標實慧宗。
法華經云。於眾生心中開佛知見。古釋云。佛知見者。即眾生真心。此心亦名實慧。亦名佛慧。
成真性軌。
台教於一心說三軌。一真性軌。二觀照軌。三資成軌。即是一心三德。以真性軌為一乘體。即是法身。觀照軌為般若。祗點真性寂而常照。名為報身。以資成軌為解脫。祗點真性法界含藏無量眾善。名為應身。
具體而有法皆宗。
真心為湛然常住不空之體。與萬法為宗。故首楞嚴經云。諸法所生。唯心所現。
絕待而無塵可比。
神性獨立。絕待無比。
高高法座。非聲聞矬短之能昇。
淨名經云。須彌燈王師子座。高八萬四千由旬。入居士室。諸新發意菩薩。及大弟子。皆不能昇。況悟一乘圓教。非淺根所解。
赫赫日輪。豈外道嬰兒之所視。
經云。如朝日初生。七日嬰兒若視。即失眼光。況外道無目。不能見如來智日。失正見之光。
無偏無黨。至極至尊。總千岐而得旨。搜一切而歸根。
絕觀論云。云何為宗。答。心為宗。云何為本。答。心為本。云何為體。云何為用。答。虛空為法體。森羅為法用。如頓教五位門云。第一識心者。語是心。見是心。聞是心。覺是心。知是心。此是第一悟。一一能知。如許多心皆是一心。一心能遍一切處。第二知身同無情身。不知痛癢好惡。一切皆是心。不干身事。心能作人。心能作畜。心能作魚。心能作鳥。第三破四大身。身即是空。空即是無生。空無內外中間。離一切相。第四破五陰。色陰若有。四陰不虛。色陰若無。四陰何有。第五見性成佛。湛然常住。
眼底放光。照破十方之剎土。
法華經云。放一淨光。照無量國。心光普照。寧有邊耶。
意根演教。碾開一代之法門。
如來一代時教。並按眾生心說。離心更無一字可說。故金剛經云。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觸目相應。盈懷周匝。清白混同。水乳無雜。理從事變。存泯而盡逐緣分。事得理融。一多而常隨性合。意網彌布。心輪遍生。
意網彌布者。一切諸法從意生形。則知意如密網。一切眾生不能出故。如經頌云。諸法不牢固。但立在於念。善解見空者。一切無想念。若了法空。意地亦寂。則妄心幻境既虛。一道真心自現。心輪遍生者。上塵部師立九心輪。一有分。二能引發。三見。四等尋求。五等觀徹。六安立。七勢用。八返緣。九有分。然實但有八心。以周匝而言。總說有九。故成九心輪。一且如初受生時。未能分別。心但任運緣於境轉。名有分。二心若有境至。心欲緣時。便生警覺。名能引發。三其心覺已。於此境上轉。見照屬彼。四既見彼已。便等尋求其善惡。五既察彼已。遂等觀徹。六識其善惡。而安立心。起語分別。語其善惡。七隨其善惡。便有動作。勢用心生。八動作既興。善惡而廢。遂更返緣前所作事。九既返緣已。退歸有分。任運緣故。名為九心。方成輪義。
與群徒而作體。向萬物以安名。初居圓成現量之中。浮塵未起。
前五轉識。及第八識。俱在現量。現量者。得法自性。不帶名言。無籌度心。是圓成語。不作外解。不落比非之量。媚慈又論云。五識現量。總無二種顛倒。猶如明鏡現眾色相。第七染識。有想倒見倒。第六意識。具有三倒。取我法相。名為想倒。於想愛樂。復名心倒。於想計著建立。名見倒。
後落明了意根之地。外狀潛呈。
眼識與同時明了意識緣時。起分別心。作外量解。便成比量。則心外見法。
原夫業識之宗。何成教訓。能所不分。是非焉運。
三細識中。第一業識。未分能所。智解不生。如起信論云。第一業識。以最微細作諸識本故。如是業識。見相未分。然諸菩薩知心妄動無前境界。了一切法唯是識量。捨前外執。順業識義。說名業識。心不見心無相可得者。是明諸法非有之義。又楞伽經偈云。身資生住持。若如夢中生。應有二種心。而心無二相。如刀不自割。如指不自觸。如心不自見。其事亦如是。若如夢中所見諸事是實有者。即有能見所見二相。而其夢中實無二法。三界諸心皆如此夢。離心之外無可分別。故言一切分別。即分別自心。而就自心不能自見。如刀指等。故言心不見心。既無他可見。亦不能自見。所見無故。能見不成。能所二相皆無所得。故言無相可得。
因依轉相之內。倏起見心。
於此第二轉識中。初起見分。
俄關現識之間。忽陳相分。
至第三現識。便立相分。如境現像。諸師所明一心法中。總有四分義。一相分。二見分。三自證分。四證自證分。相分有四。一實相名相。體即真如。是真實相故。二境相名相。為能與根心而為境故。三相狀名相。此唯有為法有相狀故。通影及質。唯是識之所變。四義相名相。即能詮下所詮義相分是。於上四種相中。唯取後三相而為相分相。又相分有二。一識所頓變。即是本質。二識等緣境。唯變影緣。不得本質。二見分者。唯識論云。於自所緣有了別用。此見分有五類。一證見名見。即三根本智見分是。二照燭名見。此通根心俱有照燭義故。三能緣名見。即通內三分俱能緣故。四念解名見。以念解所詮義故。五推度名見。即比量心推度一切境故。於此五種見中。除五色根及內二分。餘皆見分所攝。三自證分。為能親證自見分緣相分不謬。能作證故。四證自證分。謂能親證第三自證分緣見分不謬故。從所證處得名。此四分義。總以鏡喻。鏡如自證分。鏡明如見分。鏡像如相分。鏡後弝如證自證分。故云四分成心。
光消積曀。影射重昏。
今所悟者頓豁自心。方省其所知境各從心現者。如翳目見明珠有纇。今淨眼觀瑩淨無瑕。美惡唯自見殊。珠體本末如一。當悟之時。如開藏取寶。剖蚌得珠。光發襟懷。影含法界。
徹古而真源不散。該今而妙用常存。八萬四千之教乘。苗抽性地。三十七品之道樹。果秀靈根。
三十七品法者。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此是一切菩薩助道之法。一一修習並從心起。何者。夫身受心法。俱無自性。了不可得。即四念處。觀善不善法。從心化生。即四正勤。心性靈通。隱顯自在。即四神足。信心堅固。湛若虛空。即五根五力。覺心不起。即七覺支。直了心性。邪正不干。即八正道。不唯三十七品助道之法。塵沙佛法悉從心起。如入楞伽經偈云。爾時佛神力。復化作山城。所有諸眾等。皆悉見自身。入化楞伽中。如來神力作。亦同彼楞伽。諸山及園林。寶莊嚴亦爾。一一山中佛。皆有大慧問。如來悉為說。內身所證法。出百千妙聲。說此經法已。佛及諸佛子。一切隱不現。羅婆那夜叉。忽然見自身。在己本宮殿。更不見餘物。而作是思惟。向見者誰作。說法者為誰。是誰而聽聞。我所見何法。而有此等事。彼諸佛國土。及諸如來身。如此諸妙事。今皆何處去。為是夢所憶。為是幻所作。為是實城邑。為乾闥婆城。為是翳妄見。為是陽焰起。為夢石女生。為我見火輪。為見火輪烟。我所見云何。復自深思惟。諸法體如是。唯自心境界。內心能證知。而諸凡夫等。無明所覆障。虛妄心分別。而不能覺知。能見及所見。一切不可得。說者及所說。如是等亦無。佛法真實體。非有亦非無。法相恆如是。唯自心分別。
出迷之津。履玄之始。
因心而迷。因心而悟。因心而生。因心而滅。如因地而倒。因地而起。不唯迷悟之始。自行化他。須明此旨。如古德云。求大乘者。所疑有二。夫大乘法體。為一為多。如其是一。即無異法。無異法故。無諸眾生。菩薩為誰發弘誓願。若是多法。即非一體。非一體故。物我各別。如何得起同體大悲。由是疑惑。不能發心。今為遣此二疑。立一心法者。遣彼初疑。明大乘法唯有一心。一心之外更無別法。但有無明迷自一心。起諸波浪流轉六道。雖起六道之浪。不出一心之海。良由一心動作六道。故得發弘誓之願。六道不出一心。故能起同體大悲。如是依於一心。能遣二疑。得發大心。具足佛道。
義似華開。行同雲起。
一心無盡之義。如華開錦上。一心真如之行。猶雲起長空。如華嚴錦冠云。法界功德大悲雲者。法喻雙舉也。然大悲十義。故同於雲。一從法性起。如雲起於空。二感應而生。如龍吟雲起。三性相體離。如雲無心。四充法界。如雲滿空。五用無盡。如雲不竭。六能密祐。如雲高覆。七動地警物。如雲震雷。八放光明。如雲發電。若以三昧為雷。智慧為電亦得。九普宣大法。如雲注雨。十用罷即寂。如雲無依。具此十義。故喻於雲。
當覆一簣之日。山聳千尋。元行初步之時。程通萬里。
百尺之山。起於累土。千里之程。起於初步。合抱之樹。生於毫末。滔滔之水。起於濫觴。如一念心生。若善若惡。善則遠期佛果。惡則永劫沈淪。應須護於初念。
真俗無礙。其道在中。非即非離。常泯常通。應用恆沙。求之而奚窮祕跡。含容百巧。窺之而靡衒殊功。
維摩經云。夫求法者。應無所求。以足跡不可尋。又一心具足。若向外求。即內不足也。此一心妙道。是無功之功。非有為所作。故不可誇衒其功矣。
易辯邪途。難探正穴。聽之者無得無聞。演之者非示非說。
諸佛無有色聲功德。唯有如如及如如智獨存。凡有見聞。皆是眾生自心影像。則說唯心說。聽唯心聽。離心之外。何處有法。古德云。如來演出八辨洪音。聞者託起自心所現。如依狀貌變起毫端。本質已無。影像如在。群賢結集自隨見聞。依所聞見結集自語。良以離自心原無有外境。離境亦無內心可得。諸傳法者非授與他。但為勝緣。令自得法。自解未起。無以悟他。自解不從他來。他解寧非自起。是故結集及傳授者。皆得影像。不得本質。無有自心得他境故。是知結集。乃是自心所變之經。至傳授者。傳授自心所變之法。得影非質。思而可知。若能常善分別自心所現。能知一切外性非性。此人知見可與佛同。所說之法與佛無異。悟入自覺信智樂故。
妙峰聳於性地。仰之彌高。
華嚴經云。善財南行。向勝樂國。登妙峰山。參德雲比丘。妙峰者。心為絕待之妙。高顯如山。故稱妙峰。德雲語善財言。我住自在心念佛門。知隨自心所有欲樂。一切諸佛現其像故。
法水涌於真源。酌而何竭。
此一心常住之法。用而無盡。體不可窮。一得永得。盡未來際。
包空而遍。匝界而周。是以大忘天下。方能萬事無求。火災欲壞之時。一吹頓滅。
般若經云。三千大千世界劫火洞然時。菩薩能與一氣。欲令頓滅。應學般若。
世界將成之際。舉念全收。
問。三界初因。四生元始。莫窮本末。罔辯根由。莊老指之為自然。周孔詺之為渾沌。最初起處。如何指南。答。欲知有情身土真實。端由無先我心。更無餘法。謂心法剎那自類相續。無始時界。展轉流來。不斷不常。憑緣憑對。非氣非稟。唯識唯心。肇論鈔云。老子云。無名天地始。有名萬物母。若佛教意。則以如來藏性。轉變為識藏。從識藏變出根身器世間一切種子。推其化本。即以如來藏性。為物始也。無生無始。物之性也。生始不能動於性。即法性也。南齊沈約均聖論云。然則有此天地以來。猶一念也。融大師問云。三界四生。以何為道本。以何為法用。答。虛空為道本。森羅為法用。問。於中誰為造作者。答。此中實無造作者。法界性自然生。可謂總持之門。萬法之都矣。光未發處。尚無其名。念欲生時。似分其影。初因強覺。漸起了知。見相纔分。心境頓現。首楞嚴經云。皆是覺明明了知性。因了發相。從妄見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次第遷流。因此虛妄。終而復始。釋曰。此皆最初因迷一法界故。不覺念起。念起即是動相。動相即是第一業識。未分能所。乃覺明之咎也。從此變作能緣。流成了相。即明了知性。為第二見分轉識。後因見分而生相分。即因了發相。為第三相分現識。能所纔分。盡成虛妄。何者。見分生於翳眼。相分現於幻形。於是密對根塵。堅生情執。從此隔開真性。分出湛圓。於內執受知覺。作有識之身。於外離執想澄。成無情之土。遂使鏡中之形影。滅而又生。夢裏之山河。終而復始。但以本源性海。不從能所而生。湛爾圓明。照而常寂。祗為眾生違性不了。背本圓明。執有所明。成於妄見。因明立所觀之境。因所起能觀之心。能所相生。心境對待。隨緣失性。莫反初原。不覺不知。以歷塵劫。所以首楞嚴經云。佛言。富樓那。如汝所言。清淨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汝常不聞如來宣說。性覺妙明。本覺明妙。富樓那言。唯然。世尊。我常聞佛宣說斯義。佛言。汝稱覺明。為復性明。稱名為覺。為覺不明。稱為明覺。富樓那言。若此不明。名為覺者。則無所明。佛言。若無所明。則無明覺。有所非覺。無所非明。無明又非覺湛明性。性覺必明。妄為明覺。覺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無同異中。熾然成異。異彼所異。因異立同。同異發明。因此復立無同無異。如是擾亂相待生勞。勞久發塵。自相渾濁。由是引起塵勞煩惱。起為世界。靜成虛空。虛空為同。世界為異。彼無同異。真有為法。覺明空昧。相待成搖。故有風輪執持世界。因空生搖。堅明立礙。彼金寶者明覺立堅。故有金輪保持國土。堅覺寶成。搖明風出。風金相摩。故有火光為變化性。寶明生潤。火光上蒸。故有水輪含十方界。火騰水降。交發立堅。溼為巨海。乾為洲潬。以是義故。彼大海中。火光常起。彼洲潬中。江河常注。水勢劣火。結為高山。是故山石。擊則成焰。融則成水。土勢劣水。抽為草木。是故林藪。遇燒成土。因絞成水。交妄發生。遞相為種。以是因緣。世界相續。釋曰。此二覺義。幽旨難明。若欲指陳。須分皁白。大約經論。有二種覺。一性覺。二本覺。有二種般若。一本覺般若。二始覺般若。有二種心。一自性清淨心。二離垢清淨心。有二種真如。一在纏真如。二出纏真如。此八種名。隨義分異。體即常同。今一切眾生。祗具性覺。本覺般若。自性清淨心。在纏真如等。於清淨本然中。妄忽生於山河大地。以在纏未離障故。未得出纏真如等。若十方諸佛。二覺俱圓。已具出纏真如等。無有妄想塵勞。永合清淨本然。則不更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如金出礦。終不更染塵泥。似木成灰。豈有再生枝葉。將此二覺。已豁疑情。如疏釋云。世界相續文中有三。一先辯二真。二明其三相。三明其四輪。且第一先辯二真者。經曰。佛言。富樓那。如汝所言。清淨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汝常不聞如來宣說。性覺妙明。本覺明妙。富樓那言。唯然。世尊。我常聞佛宣說斯義。釋曰。言二真者。一性覺妙明。二本覺明妙也。性覺妙明者。是自性清淨心。即如來藏性。在纏真如等。本性清淨。不為煩惱所染。名為性覺。本覺明妙者。出纏真如也。從無分別智。覺盡無始妄念。名究竟覺。始覺即本覺。悟本之覺。名為本覺。故起信論。於真如門。名為性覺。於生滅門。名為本覺。由迷此性覺。而有妄念。妄念若盡。而立本覺。以性覺。不從能所而生。非假修證而得。本自妙而常明。以真如之性。性自了故。故云性覺妙明。以始覺般若。明性覺之妙。故云本覺明妙。又以始覺之智。了本性故。則本覺明妙。故經中常說真如。為迷悟依。故言我常聞佛宣說斯義。以本性清淨。是性覺義。但以性中說覺。如木中火性。非是悟已。而更起迷。故悟時始立本覺之號。悟本覺已。更不復迷。故將二覺之名。以答富樓那難訖。上來雖於迷悟二門。說二覺相。而未廣辯起妄因由。先真後妄。故次下明。即當第二明三相門。文分為二。初立因相。次立果相。即起信論三細義。初立因相。文又分三。第一總問覺明之號。第二別答能所斯分。第三同異發明。結成三相。且初總問覺明之號者。經曰。佛言。汝稱覺明。為復性明。稱名為覺。為覺不明。稱為明覺。釋曰。何故作此問耶。謂前標二覺之號。性體即是覺明。妄起必託於真。故使依真起問。且佛問意。汝稱覺明。為復覺性自明。名為覺明。為復覺體不明。能覺於明。故稱覺明是明之覺。第二別答能所斯分者。經曰。富樓那言。若此不明。名為覺者。則無所明。釋曰。準富樓那答意。必有所明當情。為其所覺。若無覺之明。則無覺明之號。但可稱覺。而無所明。故云則無所明。據佛本意。性覺體性自明。不因能覺所明。方稱覺明。以真如自體。有大智慧光明義故。祗緣迷一法界。強分能所。故成於妄。第三同異發明。結成三相者。經曰。佛言。若無所明。則無明覺。有所非覺。無所非明。無明又非覺湛明性。性覺必明。妄為明覺。覺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無同異中。熾然成異。異彼所異。因異立同。同異發明。因此復立無同無異。釋曰。此文正釋迷真起妄之相也。若無所明。則無明覺者。牒富樓那語也。有所非覺。無所非明者。正破也。若要因所明。方稱覺明者。此乃因他而立。非自性覺。故言有所非覺。如緣塵分別。而有妄心。離塵則無有體。豈成真覺。又釋若以不明。名為覺者。則無所明者。故知覺體。本無明相。佛證真際。實不見明。若見於明。即是所明。既立所明。便有能覺。但除能所之明。方稱妙明。此妙之明。是不明之明。不同所明故。華嚴經云。無見即是見。能見一切法。肇論云。般若無知。無所不知矣。若因明起照。則隨照失宗。此則元因覺明起照生所。所立照性遂亡。則是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乃是但隨能緣之相。覆真唯識性。一向能所相生。如風鼓水。波浪相續。澄湛之性。隱而不現。後此迷妄生虛空之相。復因虛空成立世界之形。於真空一心。畢竟無同異中。熾然建立。成諸法究竟之異。皆因情想擾亂。勞發世界之塵。迷妄昏沈。引起虛空之界。分世界差別為異。立虛空清淨為同。於分別識中。又立無同無異。皆是有為之法。盡成生滅之緣。未洞本心。終成戲論。無所非明者。若能覺之體。要因所明。方稱覺明者。若無所覺之明。則能覺之體。便非是明。故云無所非明。故知覺之與明。互相假立。本無自體。豈成自性覺。故云有所非覺。無所非明。此文雖簡約。道理昭然。無明又非覺湛明性者。縱破也。顯妄覺之體。無湛明之用。若言但覺於明。何須覺體自明者。則自性非明。便無覺湛之用。故云無明又非覺湛明性。性覺必明。妄為明覺者。釋妄覺託真之相也。何以得知妄覺初起。有覺明之相耶。祗緣性覺必有真明。所以妄覺託此性明。而起影明之覺。執影像之明。起攀緣之覺。迷真認影。見相二分。自此而生。覺明之號。因茲而立。問曰。此之妄覺。為見性明而起。為不見明而起。若見真明。不合成妄。若不見真。則不名為覺明。答曰。本性真明。非妄所見。妄心想像。變影而緣。不了從自影生。妄謂見明之覺。以初無別相。唯有真明。妄心想像此明。故有覺明之號。覺非所明。因明立所者。次下正明三相。相因而起也。夫一真之覺。體性雖明。不分能所。故云覺非所明。由影明起覺。能所即分。故云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無同異中。熾然成異者。最初立異相也。即如起信云。由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不覺心起。而有其念。名為動相。即是業相。既云不了一法界相。不覺而起。即是無同異中。熾然成異。異彼所異。因異立同者。即轉相也。異彼動相。故云異彼所異。初之動相。異一真故。此之同相。異動相故。因異立同者。前之初起。名之為動。動必有靜。相形而立。故云因異立同。靜相似真。故名同相。同異發明。因此復立無同無異者。即現相也。形前二相而立。故云同異發明。非前二相。故云因此復立無同無異。起信即云。業相。轉相。現相。此經即云。異相。同相。無同異相。此為無明強覺。能所初分。展轉相形。立此三相。以剎那生住異滅。體雖總是賴耶。約生滅相熏。有其因種。因必有果。約當現行。所感位別。至果相中。當廣料簡。第二果相者。經曰。如是擾亂。相待成勞。勞久發塵。自相渾濁。由是引起塵勞煩惱。起為世界。靜成虛空。虛空為同。世界為異。彼無同異。真有為法。釋曰。彼前三相。互相形待。剎那剎那。生住異滅。動息不住。相待成勞。勞久發塵。自相渾濁者。勞是勞累。塵是塵垢。既迷清淨之體。亂成塵想。塵想相渾。能覆真性。故名為濁。由是引起塵勞煩惱者。覺明熏習。積妄成塵。擾惱相熏。故名煩惱。起為世界。靜成虛空者。果相現前也。起是動相。動即是風。四風動搖。積成世界。故云起為世界。動息之處。即名為靜。是前同相。結成虛空。故云虛空為同。世界為異。彼無同異。真有為法者。彼前無同異相。結成有情含藏識也。此之識體。無分別性。故云無同無異。而能變起一切之相。故云真有為法。自後一切諸塵境界。能熏所熏。隨所發現。皆從此識而生。故起信論名為現識。能現六塵境界故。問曰。起信三相。總是賴耶。何故此中。別配現識。答曰。此之三相。總是無明。前後相熏。分能立所。起信攬前因種。總是賴耶。此經以果相現行。分能變所變。即世界為所變。現識為能變。能變既是賴耶。故配現識。又起信論云。不生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阿棃耶識。即此經無同無異相。名阿賴耶識。起信舉初攝後。此經舉後攝初。因門果門。體亦不別。第三明四輪成世界。即承前三相。起為世界。靜為虛空。彼無同異真有為法。既言世界虛空。及有情相。世界即地水火風四輪。次第從何妄想變此。不同有情。即內根外塵。四生業果。受報輪迴。此之分位。即有眾生相續。業果相續。自此已下。一一廣明。今此且辯四輪成世界。文又分二。初明四輪成界。後辯草木山川。且四輪成界者。經曰。覺明空昧。相待成搖。故有風輪執持世界。因空生搖。堅明立礙。彼金寶者明覺立堅。故有金輪保持國土。堅覺寶成。搖明風出。風金相摩。故有火光為變化性。寶明生潤。火光上蒸。故有水輪含十方界。釋曰。覺明空昧。相待成搖者。釋風輪及空界相也。由初妄覺。影明不了。遂成空昧。如障明生暗。二相相形。覺明即是動相。空昧即是靜相。一明一昧。一動一靜。剎那相生。如風激浪。相待不息。於內初起。即名為搖。於外即成風輪世界。是故世界之初。風輪為始。空昧即是虛空。既無形相。不名世界。因空生搖。堅明立礙者。釋地相也。因空異明。相待成搖。搖能堅明。以成於礙。如胎遇風。即成堅礙。亦是執明生礙我。於內即是覺明堅執。於外即成金寶。故云彼金寶者明覺立堅。故知寶性因覺明有。是故眾寶皆有光明。小乘但知業感。而不知是何因種。堅覺寶成。搖明風出。風金相摩。故有火光為變化性者。釋火性也。堅執覺性。即成於寶。搖動所明。即出於風。動靜不息。即是風金相摩。於外即成火光。能成熟萬物。故言為變化性。寶明生潤。火光上蒸。故有水輪含十方界者。釋水輪也。寶明之體。性有光潤。為火熱蒸。水便流出。又覺明生愛。愛即是潤。於內即是愛明。於外即成寶潤。火性上蒸。融愛成水。一切業種。非愛不生。一切世間。非水不攝。故四大性。互相因籍。體不相離。同一妄心所變起故。如虛空華不離心故。愚人不了。心外執法。顛倒見故。次下辯草木山川之異者。經曰。火騰水降。交發立堅。溼為巨海。乾為洲潬。以是義故。大海之中。火光常起。彼洲潬中。江河常注。水勢劣火。結為高山。是故山石。擊則成炎。融則成水。土勢劣水。抽為草木。是故林藪。遇燒成土。因絞成水。交妄發生。遞相為種。以是因緣。世界相續。釋曰。妄性不恆。前後變異。所感外相。優劣不同。愛心多者。即成巨海。執心多者。即成洲潬。風性生慢。火性生瞋。於色起愛。潬中流水。違愛生瞋。海中火起。水邊平地曰潬。慢增愛劣。結為高山。愛增慢輕。抽為草木。或瞋愛慢三。互相滋蔓。異類成形。草木山川。千差萬品。先從妄想。結成四大。從四大性。愛慢滋生。離有情心。更無別體。故云交妄發生。遞相為種。以是因緣。世界相續。是以賦云。世界欲成之際。舉念全收。非唯世界但有成壞。萬法悉從心生。故經云。成劫之風。壞劫之風。皆是眾生共業所感。業由心造。豈非心耶。
乘急戒圓。
乘急者。於一心大乘種性。志力淳熟。解心明利。戒圓者。於大乘戒法。堅持無犯。故瓔珞經云。一切戒。以心為體。心無盡故。戒亦無盡。
因成果滿。
初發菩提心為因。後究竟心為果。故云。初與實相為因。後以實相為果。
該括有空。
有徹空源。空居有表。如波徹水源。水窮波末皆是一心。體用交徹。如色空章十門止觀。第一會相歸性門。於中有二種。一於所緣境會事歸理。二於能緣心攝散歸止也。第二依理起事門者。亦有二種。一者所歸之理非斷空故。不礙事相宛然現前。二由所入之止不滯寂故。復有隨事起於妙觀也。第三理事無礙門者。亦有二種。一由習前理事。融通交徹令無。二雙現前故。遂使止觀同於一念頓照也。第四理事雙絕門者。由理事雙現。互相形奪故。遂使兩相俱盡。非理非事。寂然而絕。是故令止觀雙泯。迥然無寄也。第五心境融通門者。即彼絕理事之無礙境。與彼泯止觀之無礙心。二而不二。故不礙心境而冥然一味。不二而二。故不壞一味而心境兩分也。第六事事相在門者。由理帶諸事全遍一事。是故以即止之觀。於一事中見一切法。而心無散動。如一事。一切亦爾。第七彼此相是門者。由諸事悉不異於理。復不異於一事。是故以不異止之觀。見於一事即是一切。而念不亂。如一事。一切亦爾。第八即入無礙門者。由交參非一。與相含非異。體無二故。是故以止觀無二之智頓見。即入三門同一法界。而心無散動也。第九帝網重現門者。如於一事中具一切故。此一切內復各具一切。如是重重不可窮盡。如一事既爾。餘一切事亦然。以止觀心境不異之智。頓見一切。各各重重悉無窮盡。普眼所矚。朗然現前。而無分別。亦無散動。第十主伴圓備門者。菩薩以普門之智。頓照於此普門法界。然舉一門為主。必攝一切為伴。一切亦爾。是故主伴伴主。皆悉無盡。不可稱說。菩薩三昧海門。皆此安立。自在無礙。然無異念也。
交參主伴。
以一心為主。萬法為伴。或萬法為主。一心為伴。互為主伴。性相該通。如云此土文殊說。則十方國土文殊一時同說。
十玄門之資攝。無盡無窮。
十玄門者。一同時具足相應門。此約諸法相應無前後說。如海一滴。含百川味。二一多相容不同門。此門約理說。如一室千燈。光光涉入。三諸法相即自在門。此門約用說。就三世間圓融即入。而成無盡。如金金色。二不相離。四隱顯祕密俱成門。此門約緣說。如片月澄空。晦明相並。五微細相容安立門。此門約相說。即一時齊現。似束箭齊頭。如琉璃瓶。盛多芥子。六因陀羅網境界門。此門約譬喻說。約法相即互照重現無盡門。如兩鏡互照。傳輝相寫。遞出無窮。七諸藏純雜具德門。此門約諸行說。亦名廣狹門。亦名主伴門。如北辰所居。眾星拱之。八十世隔法異成門。此門約三世說。如一夕之夢。翱翔百年。九唯心迴轉善成門。此門約心說。如徑尺之鏡。見千里之像。十託事顯法生解門。此門約智說。如立像豎臂。觸目皆道。此十玄門。法法皆具。悉入一心無盡之旨。如海涌群波。群波即海。金成眾器。眾器皆金。若以平等心是一義。差別心是多義。以一心即一切心。是相即義。是同時相應義。以一切心入一心。是相入義。以一心攝一切心。是隱義。以一切心資一心。是顯義。以不壞差別心而現平等心。是多中一義。以不隱平等心而現差別心。是一中多義。又微細心不礙廣大心。廣大心不礙微細心。是一多不同義。亦是相容義。以一心為主。一切心為伴。是主伴義。以一實心是純義。差別心是雜義。差別心即一實心雜恆純。一實心即差別心純恆雜。即諸藏純雜義。以一心帶一切心還入一心。是帝網義。因心現境。見境識心。是託事顯法義。長劫短劫延促時量。皆從積念而成。一心所現。是十世義。因一心正義。演難思法門。究竟指歸。言亡慮絕。即唯心迴轉義。自心既爾。彼心亦然。涉入交羅。重重無盡矣。
六相義之融通。不常不斷。
夫一切字一切法。皆有此六相。若善見者。得智無礙總持門。於諸法不滯有無斷常等見。此六字義闕一。即理智不圓。此是初地位中。觀通世間一切法門故。不可廢一取一。雙立雙亡。雖總同時繁興不有。縱各具別冥寂非無。不可以有心知。不可以無心會。此六相義。於一一法上皆具。今於一心上具者。心是總相。能生世間出世間一切法故。於一心中起善惡心。是別相。心王心所皆同真性。同一聚法。是同相。念念互起。各各差別。是異相。諸法由心迴轉。心生則種種法生。則是成相。心心不可得。是壞相。
鷲山正脈。鹿苑鴻基。真風長扇。慧範恆施。
此一心法。是十方三世諸佛得道之場。說法之本。原始要終。不離此法。該今括古。豈越斯門。如百門義海云。遠近世界。佛及眾生。一切事物。莫不於一念中現。何以故。一切事法。依心而現。念既無礙。法亦隨融。是故一念即見三世一切事物顯現。故知萬法不出一心矣。夫心法者大約有三。一者四分成心。二者心法四緣生。三者三量明心。四分成心者。一自證分。是心體。二見分。是心用。三相分。是心相。四證自證分。是心後邊為量果。八識心王各各具四分義。心法四緣生者。一是因緣。從種子而生。二是所緣緣。境牽生心用。三是等無間緣。念念相續。四是增上緣。不相障礙。若缺一緣。心法即不生。三量明心者。一是現量。得法自性。不帶名言。二是比量。比度而知。三是非量。境不現前。且山河大地。是第八阿賴耶識相分。眼識於第八識相分上。又變起一重相分。同與明了意識初念中率爾心緣時。是現量。後落第二念意識作解之時。便成比量。若境不現前。緣過去獨影境中。是非量。凡一代時教。說心地法門。不出四分三量料簡。廣說在宗鏡錄中。又約妄心。有五種心。一率爾心。謂聞法創初。遇境便起。二尋求心。於境未達。方有尋求。三決定心。審知法體。而起決定。四染淨心。法詮欣厭。而起染淨。五等流心。念念緣境。前後等故。又約境有三。一性境。是現量心得。二帶質境。是比量心現。三獨影境。是非量心緣。
隱顯無際而晦明相並。
百門義海云。若心攝一切法。即彼隱而此顯。若一切法攝心。即彼顯而此隱。由顯時全隱而成顯。亦全顯而成隱。相由成立。是故隱時正顯。顯時正隱。如合日月。晦明相並。又十玄門中。祕密隱顯俱成門者。謂諸法相攝之時。能攝則現。名之為顯。所攝不顯。名之為隱。即隱常顯。即顯常隱。名曰俱成。常情不知。名為祕密。次辯相者。且約一多相攝。以明隱顯。有其六句。一一顯多隱。一攝多故。二多顯一隱。多攝一故。三俱上二句。同時無障礙故。四泯約相形。奪俱不立故。五具上四。是解境故。六絕上五。是行境故。然一顯與多顯不俱。一隱與多隱不並。隱顯顯隱。同時無礙。三昧章云。又事相隨理。存亡自在。亦融成十義。一以事全理。故事泯也。二以理全事。故事存也。三以前二不相離故。亦存亦泯也。四以二相奪故。非存非泯也。五以舉體全理。事相方成故。即泯而存也。六以事舉體全成。無不蕩盡故。即存而泯也。七以二義相順故。即存即泯俱存。八以相奪故。即存即泯俱泯也。九以前八義同一事法。存亡自在。無礙俱現。十以同時相奪義。故無不盡。圓融超絕。迥出情表。亦深思可見。
念劫融通而延促同時。
百門義海云。融念劫者。如見塵之時。是一念心所現。此一念之時。全是百千大劫。何以故。以百千大劫。由本一念。方成大劫。既相成立。俱無體性。由一念無體。即通大劫。大劫無體。即該一念。由念劫無體。長短之相自融。然亦不壞長短之相。故云。塵含法界。無虧大小。念包九世。延促同時。九世者。過去世中。有現在未來。未來世中。有過去現在。現在世中。有過去未來。三三成九世。
微妙之境幽深。非從像設。太玄之鄉綿邈。莫可心知。卓爾不群。湛然純一。天成神授而挺生。萬德千珍而共出。
一切眾生心。本具無漏功德。念念內熏。及至成佛時。便為性起功德。如懶瓚和尚偈云。我有一語。無過直與。細於毫末。大無方所。本自圓成。不勞機杼。又古德云。至妙靈通。目之曰道。若不鏡方寸。則虛負性靈矣。
眾義咸歸於此宗。百華同成於一蜜。獨超紫微之表。教海宏樞。細開虛寂之閒。禪扃正律。
問。眾義咸同成一蜜者。即成佛本理但是一心。云何更立文殊普賢行位之因。釋迦彌勒名號之果。乃至十方諸佛國土神通變現種種法門等。答。此是無名位之名位。無因果之因果。是心作因。是心成果。是心標名。是心立位。釋論云。初觀實相名因。觀成名果。故知初後皆心。因果同證。祗為根機莫等。所見不同。若以一法逗機。終不齊成解脫。須各各示現。引物歸心。雖開種種之名。皆是一心之義。若違自心。取外佛相勝妙之境。則是顛倒。所以華嚴頌云。若以威德色種族。而見人中調御師。是為病眼顛倒見。彼不能知最勝法。又頌云。假使百千劫。常見於如來。不依真實義。而觀救世者。是人取諸相。增長癡惑網。繫縛生死獄。盲冥不見佛。云何不見佛。一者為不識自心。二者為不明隱顯。何者。眾生之因隱於本覺。諸佛之果顯於法身。因隱之本覺。是果顯之法身。故云凡聖交徹。理事相含矣。所云釋迦牟尼者。釋迦。此云能仁。牟尼。此云寂默。能仁者。即心性無邊。含容一切。寂默者。即心體本寂。動靜不干。故號釋迦牟尼。覺此名佛。彌勒者。此云慈氏。即是一心真實之慈。以心不守自性。任物卷舒。應現無方。成無緣化。故稱慈氏。阿彌陀者。此云無量壽。即如理為命。以一心真如性無盡故。乃曰無量壽。阿閦者。此云不動。即一心妙性。湛然不動。妙覺位不能增。無明地不能滅。文殊即是自心無性之本理。普賢即是自心無盡之妙行。觀音是自心之大悲。勢至是自心之大智。乃至神通變化。皆即一心矣。故般若經云。一心具足萬行。即斯旨也。
唯自不動。於彼云云。
肇論云。既無心於動靜。亦無像於去來。去來不以像。故無器而不形。動靜不以心。故無感而不應。然則心生於有心。像出於有像。註云。月若入器則一器有。而眾器無。良由月體不入器中故。則能千器萬器一時遍應。聖人不以像應物。則塵剎普現其身。動靜不慮其心。故有感皆通。周易云。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心生於有心。像出於有像者。一切聖心及佛像。皆是眾生有心中而現。聖且無心無像。但本願力故為增上緣。各令機熟眾生自見如是事。
道在心而不在事。法由我而不由君。
萬法唯識者。總有四種意識。一者明了意識。境現在前。二者獨散意識。境不在前。獨頭而起。如緣過去境等。又不在定。但是散心所緣。故云獨散意識。三夢中意識。此三種意識。皆是眾生自心業之影像色。四定中意識。所現境界。即是坐禪人定中所現。名定果色。如攝論云。如觀行人。定中所見色相境界。識所顯現。定無境界。此於九想中。所變青黃等色相。是定境。非所憶持識。憶持識有染汙。此境現前所見分明清淨。則唯識之旨。於此彌彰。如依鏡面。但有自面。無有別影。何以故。諸法和合道理難可思議。不可見法。而令得見。定心亦爾。定心有二分。一分似識。一分似塵。此二種實唯是識。若憶持識是過去色。此定中色。若在散心五識。可言緣現在外塵起。若散意識。緣過去塵起。若在觀中。必不得緣外色為境。色在現前。又非緣過去境。當知定心所緣色。即見自心。不見別境。以定中色。此定外色。應知亦無別境。是知一心即萬法。萬法即一心。何者。以一心不動。舉體為萬法故。如起信鈔云。舉體者。謂真如舉體成生滅。生滅無性即是真如。不曾有真如處不生滅。未曾有生滅處不真如。唯我不動。於彼云云者。如長者論云。以一切眾生根器為明鏡。佛於一切眾生心海。任物自見。各得自法。皆令向善及得菩提。
真性與緣起同壽。不思議而可思議。有量共無量平運。居見聞而非見聞。
一切染淨諸法。是真性中緣起。一心。是緣起中真性。真性則不思議無量。緣起則可思議有量。以皆是一心同時故。不思議即可思議。無量即有量。究竟論之。二俱寂滅。如華嚴經頌云。菩薩入是不思議。於中思議不可盡。入是不可思議處。思與非思俱寂滅。又云。所思不可思。是名為難思。
物外祥雲。法中閒氣。奇絕而異代殊珍。廣大而宗徒富貴。
古云。不讀華嚴經。焉知佛富貴者。以華嚴以心為宗。故稱無盡宗趣。如經云。知一切法在一念。又如大莊嚴法門經云。復次長者子。菩薩不應覺於餘事。但覺自心。何以故。覺自心者。即覺一切眾生心故。若自心清淨。即是一切眾生心清淨故。如自心體性。即是一切眾生心體性。如自心離垢。即是一切眾生心離垢。如自心離貪。即是一切眾生心離貪。如自心離瞋。即是一切眾生心離瞋。如自心離癡。即是一切眾生心離癡。如自心離煩惱。即是一切眾生心離煩惱。作此覺者。名一切智知覺。又華嚴經頌云。心集無邊業。莊嚴諸世間。了世皆是心。現身等眾生。
得初而即得後。猶圓珠無間隔之方。了一而便了餘。似海滴總江河之味。
一是多。一能遍於多。多是一。多能遍於一。亦如毛孔是小。剎土是大。毛因悟顯。剎逐迷生。迷則有分限。悟則無邊際。又若具諸剎毛孔皆有稱性及不壞相義。今毛上取稱性義。故如法性之無外。剎上取不壞相。故不遍稱性之毛。又內外緣起非即離故者。亦有二義。一約內外共為緣起。由不即故。有能所入。由不離故。故得相入。二約內外緣起與真法性不即不離。此復二義。一由內外不即法性。有能所入。不離法性。故毛能包剎遍入。二者毛約不離法性。如理而包。剎約不即法性。不遍毛孔。思之成觀。
一法纔徹。萬彙皆通。直論入道之處。靡離淨意之中。
經頌云。迷時三界有。悟即十方空。欲知成道處。祗在淨心中。
諸佛不證真門。悟時無得。異生弗沈死海。迷處全空。
以凡聖一如。本無迷悟。但了佛是心。萬法如鏡。是以思益經云。思益菩薩放右掌寶光。一切四眾皆如佛相。各坐寶蓮華座。下方四菩薩踊出。欲禮世尊。乃發願言。今此眾會。其色無異。當知一切諸法亦復如是。此語不虛。願釋迦如來現異相。令我禮敬。即時釋迦如來。踊起七多羅樹。坐師子座。
幽旨罕窮。淺根難信。情見不到而理深。智解莫明而機峻。業果隳於淨地。苦海收波。罪華藉於慈風。刀山落刃。
業由心造。罪是心生。若了自他唯心。即無逆順對治。無復結業。如阿闍世王。及央掘魔羅比丘等。遇佛悟罪性空。得入聖位。故云得道業亡。又云心生即是罪生時。今若悟境是心。心即不起。心滅即是罪消時。自然罪山摧而業海枯。鑊湯息而銅柱冷矣。
旨不可見。義不可尋。理短而甘鞭屍吼石。
鞭屍者。佛滅後八百年。有如意論師出世。善能談論。王禮為師。遂召外道。令如意論師立義。論師立先因後果。集苦道滅。集是有漏因。苦是有漏果。道是無漏因。滅是無漏果。外道遂來出過。外道云。汝師出世。說苦集滅道四諦。何以弟子說集苦道滅。有違師教過。如意救云。我不違師教。佛在世日說先果後因者。為對不信因果有情。先說苦果。後說集因。我今順因果說。亦不相違。此時外道朋黨熾盛。眾中無證義人。王賜外道金七十兩。封外道論為金七十論。如意此時墮負。嚼舌而終。至佛滅後九百年。世親出世。披尋外道邪論。果見如意屈負。遂造論軌論式等上王。救如意論師。王加敬仰。賜世親金七十兩。封為勝金七十論。王令縛草鞭屍。表外道邪宗。鞭草屍血出。所以云世親有鞭屍之德。故知說須逗機。無證便墮。古人嚼舌。可謂為法忘軀矣。鞭草出血者。是知理為神禦。邪法難扶。無情出血。表心境一如矣。吼石者。昔劫初之時。有外道名伽毗羅。修道得五通。造略數論。知世無常。身不久住。恐後有人破我所造之論。遂欲駐身拒來破者。便往自在天所。求延壽法。天云。我今變汝為一物。最為長壽。其仙人遍報門徒。我今化為石。若有異宗來難我法者。但教書於石上。我自答通。天遂變仙人為一方石。可長一丈餘。在頻陀餘柑林中。後陳那造因明論成。以宗因喻三支比量。破其數論。弟子莫能通答。將陳那比量。往餘柑林。書於石上。尋書出答。後又書比量於石。與弟子同封記之。至明旦往看。石上書答訖。如是陳那又書比量於石上。難彼外道。至二三日方答得。陳那復書。至七日後方答。如是又書其石。並不書出答詞。被陳那難詰。其石汗出。大吼振破。昇在空中。所以世云陳那有吼石之能也。變身為石。而能形文對答者。可謂心境同原。自他一際。有情無情。同一體性。如漩澓頌云。若人欲識真空理。心內真如還遍外。情與無情同一體。處處名為真法界。又首楞嚴經云。根塵同原。縛脫無二。識性虛妄。猶若空華。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無漏真淨。云何是中更容他物。石吼振破者。是知妙理難虧。真心莫易。可以摧邪轉正。去偽存真。且如金石至堅。尚能隳壞。豈況浮言汎解。而能移易乎。
請說而願捧足傾心。
西天有陳那菩薩。世稱命世。賢劫千佛之一也。山神捧菩薩足。高數百尺。唱言。佛說因明。玄妙難究。如來滅後。大義淪絕。今幸福智攸邈。深達聖旨。因明論道。願請重弘。因許所請。遂造因明正理門論。又如釋迦如來初得道時。梵王請轉法輪。亦如舍利弗請佛說法華經等。皆是傾心瀝懇。三請方說。
廣長舌之敷揚。
佛說法華經。出舌至梵天。說阿彌陀佛經時。舌覆大千世界。以凡夫人舌過鼻尖。表三生不妄語。聖人出舌至髮際。以佛說法華一乘等心地法門時。舌出過凡聖之上。以表所說心法真實。起眾生信故。
暫披而即能熏種。
法華經云。須臾聞之。即得阿耨菩提。又云。一句染神。歷劫不忘。如華嚴策林。問。罪有淺深。位有階降。阿鼻地獄極惡罪人。如何頓超便階十地。若言經力。或推佛光。何不獄中談經。何借光明常照。仰申所以。用顯大違。答。圓頓教海。德用難思。諸佛威神。利樂叵測。然其化物。要在有緣。地獄罪人。昔聞圓法。具金剛種。得遇佛光。光流成道之時。則是根機已熟。冥機叩聖。感應道交。亦似萌芽。久含陽氣。東風一拂。頓示抽條。位雖頓圓。久因積善。若非其器。亦不遇斯光。諸地久修。果無頓得。其由影隨質妙。響逐聲倫。理數而然。亦何致惑。善惡之法。皆是熏成矣。
五實語之剖析。
五語者。金剛經云。一真語。二實語。三如語。四不誑語。五不異語。此表所說一心金剛般若之法不虛。以金剛是不可壞義。般若即無二之旨。
一覽而須納千金。
因明鈔云。玄鑒居士。是護法菩薩門徒。護法造得唯識稿本一百卷。臨入滅時。將付玄鑒居士云。支那菩薩到。為將分付。此土如有人借看。但覓取金一百兩。可借與看一遍。三藏於居士處。得此稿本歸。翻為十卷。即成唯識論是也。又天親菩薩造唯識三十頌。付一居士。亦囑云。若有要看者。索金一兩。邇後門庭來求觀者。輸金如市。是知古人。重教輕珍。敬人愛法。況聞之入道。便為出世之人。豈世間珍寶而為酬比耶。故法華經偈云。若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
舉止施為。現大神變。
證道歌云。三身四智體中圓。八解六通心地印。如今眾生身中三身者。寂是法身。智是報身。用是化身。四智者。前眼等五識。是成所作智。第六意識。是妙觀察智。第七末那識。是平等性智。第八阿賴耶識。是大圓鏡智。在眾生時。智劣識強。但名為識。當佛地時。智強識劣。但名為智。祗轉其名。不轉其體。又歌云。六般神用空不空。一顆圓光色非色。又誌公和尚歌云。運用元來聲色中。凡夫不了爭為計。
理不偏而事不孤。行常順而道常遍。即多用之一體。同時頓具而非分。於一體之多門。前後交羅而齊現。
出世之道。理由心成。處世之門。事由心造。若以唯心之事。一法即一切法。舒之無邊。以唯心之理。一切法即一法。卷之無跡。因卷而說一。此法未曾一。因舒而說多。此法未曾多。則非一非多。有而不有。而多而一。無而不無。華嚴記云。一多十門分別者。一孤標獨立者。即頌云。多中無一性。一亦無有多。二法互奪故。故得獨立。亦一即多而唯多。多即一而唯一。廢己同他。故云獨立。二雙現同時。即頌云。知以一故眾。知以眾故一。無一即無多。無多即無一。故二雙現。更無前後。如牛二角。三兩相俱亡。即前二俱捨也。四自在無礙者。欲一即一。不壞相故。欲多即多。一即多故。一既如此。多亦準之。常一常多常即。故云自在。五去來不動者。一入多而一在。多入一而多存。若兩鏡相入。而不動本相。相即亦然。六無力相持者。因一有多。多無力而持一。因多有一。一無力持多。七彼此無知者。二互相依。皆無體性。故不相知。覺首云。諸法無作用。亦無有體性。是故彼一切。各各不相知。八力用交徹者。即頌云。一中解無量。無量中解一義。九自性非有者。互為因起。舉體性空。十究竟離言者。不可言一。不可言非一。不可言亦一亦非一。不可言非一非非一。不可言相即。以相入故。不可言相入。以相即故。不可言即入。不壞相故。不可言不即入。互交徹故。口欲言而辭喪。心將緣而慮亡。唯證智知。同果海故。一多既爾。染淨等無不皆然。又如善財遍求遍事。此一乃即多之一。故至普賢一時頓圓。則是即一之多。一多無礙。故曰難思。又三昧章云。一諸門融合。圓明頓現。具足一切也。二隨舉一門。亦具一切。三隨舉一義。亦具一切。四隨舉一句。亦具一切。五以此圓分。俱是總相。是故融攝一切。六俱是別相。莫不皆是所攝一切。七俱是同相。能所攝義齊均同故。八俱是異相。義各別不相離故。九俱是成相。緣起義門正立俱現故。十俱是壞相。緣起無作同一味故。
美惡無體。唯想任持。聲響冥合。形影相隨。
夫十惡業。因從心生。果還心受。於生報。後報。現報。總三報之中。生後二報。事在隔生。於現報之中。見聞親驗。此是增上業果。於總別報中。現身便變。如自鏡錄云。新羅國大興輪寺。第一老僧。厥名道安。自小出家。即住茲寺。又薄解經論。為少長所宗。然於飲食。偏好簡擇。一味乖心。杖楚交至。朝夕汲汲。略無暇日。眾雖患之。莫能救止。後因抱疾。更劇由來。罵詈瞋打。揮擲器物。內外親隣。不敢瞻視。經數日。遂生變作蛇。身長百餘尺。號吼出房。徑赴林野。道俗見聞。莫不傷心而誡矣。此即瞋火從自心而發。還燒自身。瞋之一法既然。八萬四千煩惱亦爾。
胎獄華池。受報而自分優劣。瓊林棘樹。稟生而各具榮衰。
淨名經云。心淨故眾生淨。心垢故眾生垢。起信論云。染淨諸法。皆相待而成。故知垢淨由心。更無別體。莊嚴論云。諸行剎那增上者。如佛說。心將世間去。心牽世間來。由心自在。世間隨轉。識緣名色。此說亦爾。故知諸行是心果。又隨淨者。淨是禪定人心。彼人諸行。隨淨心轉。修禪比丘。具足神通。心得自在。若欲令木為金。則得隨意。故知諸行皆是心果。如作罪眾生。可得外物。一切下劣。作福眾生。可得外物。一切妙好。故知諸行皆是心果。當知一切萬法。既以心為因。亦以心為果。雖然淨穢顯現不同。於心鏡中。如光如影。了不可得。
明斷由人。斯言可聽。運意而須契正宗。舉步而莫行他徑。
心鏡錄中。問。真心靡易。妙性無生。凡聖同倫。云何說妄。答。本心湛寂。絕相離言。性雖自爾。以不守性故。隨緣染淨。且如一水。若珠入則清。塵雜則濁。又如一空。若雲遮則昏。月現則淨。故大智度論云。譬如清淨池水。狂象入中。令其渾濁。若清水珠入。水即清淨。不得言水外無象無珠。心亦如是。煩惱入故。能令心濁。諸慈悲等善法入心。令心清淨。然垢淨不定。真妄從緣。若昧之。則念念輪迴。遺失真性。若照之。則心心寂滅。圓證涅槃。故知真妄無因。空有言說。約真無說。約說無真。皆是狂迷情想建立。千途竟起。空迷演若之頭。一法纔生。唯現闥婆之影。
如急湍之水。逐南北而分流。
人性如急湍水。決東即東。決西即西。方圓任器。曲直隨形。心之性柔。亦復如是。
似蚇蠖之身。食青黃而不定。
如蚇蠖蟲。食蒼而身蒼。食黃而身黃。如云。心大般若大。心小般若小。則轉變由心矣。
如來之藏。萬德之林。湛然無際。曷用推尋。木母變色之時。生於孝意。
如丁蘭至孝。剋木為母。晨昏敬養。形喜慍之色。土木不變。唯心感耳。亦如世間致生祠堂。有政德及民。往往有遺愛去思。為立祠宇。中塑像。以四時饗之。其人當饗祭日。則酒氣腹飽。
金像舒光之日。起自誠心。
或志心供養尊像。而放光明者。皆是志誠所感。如經云。一切化佛。從敬心起。又書云。河嶽不靈。唯人所感。
引喻何窮。證明非一。理理而悉具圓常。事事而皆談真實。
如法華經云。唯此一事實。餘二即非真。以一心是萬法之實性故。又頌云。雖說種種道。其實為一乘。是以釋摩訶衍論云。一切諸法一心量。無心外法。以無心外法故。豈一心法與一心法作障礙事。亦一心法與一心法作解脫事。無有障礙。無有解脫。一心之法。一即是心。心即是一。無一別心。無心別一。一切諸法。平等一味。一相無相。作一種光明心地之海。
似幻師觀技而無著。了是心生。如調馬見影而弗驚。知從身出。
幻師幻出男女之形。而心不著。知是自幻術心生。如調馬見影不驚。知影從我形出。則心不見心。無相可得。
諸塵不隔。此旨堪遵。變化莫測。綿密難論。如善財不出道場。遍歷百城之法。
李長者論云。善財遍巡諸友。歷一百十城之法。不出娑羅之林。慈氏受一生成佛之功。不出一念無生性海。
猶海幢常冥寂定。廣開佛事之門。
華嚴經云。海幢比丘。結跏趺坐。入於三昧。離出入息。無別思覺。身安不動。從其足下。出無數百千億長者居士婆羅門眾。皆以種種諸莊嚴具。莊嚴其身。悉著寶冠。頂繫明珠。普往十方一切世界。雨一切寶。一切纓絡。一切衣服。一切飲食如法上味。一切華。一切鬘。一切香。一切塗香。一切欲樂資生之具。於一切處。救攝一切貧窮眾生。安慰一切苦惱眾生。皆令歡喜心意清淨。成就無上菩提之道。如金剛三昧經云。空心不動。足具六波羅蜜。
最上之宗。第一之說。大悟而豈假他求。內證而應須自決。似冰含水。融通而豈有等倫。
冬則結水成冰。春則釋冰成水。時節有異。溼性不動。眾生佛性亦爾。在凡身如結冰。居聖體如釋水。但隔迷悟之時。一心不動。
如金與鐶。展轉而更無差別。
密嚴經頌云。如來清淨藏。世間阿賴耶。如金與指鐶。展轉無差別。以如來藏不守自性。隨緣六道。如金逐工匠之緣。造作瓶盤眾器。雖隨緣轉。而不失金體。如來藏亦復如是。雖隨染緣作眾生。是隨緣義。而不失自體。是不變義。
註心賦卷第四
宋杭州慧日永明寺智覺禪師延壽述
若空孕色。猶藍出青。馬鳴因茲而製論。
馬鳴菩薩。是西天第十二祖師。造一千部論。數內有一心遍滿論。乃至諸論。皆研心起。離眾生心。無一字可說。故云。無法可說。是名說法。又如天親菩薩。造頌及論。成立佛經。令諸學者。了知萬法。皆不離心。故云。自心起信。還信自心。
釋迦由此而弘經。
諸佛證心成佛。從心演教。因心度人。若離於心。亦無三寶四諦。世出世間等法。如肇論云。為莫之大故。乃反於小成。施莫之廣故。乃歸於無名。何謂小成。通百千恆沙之法門。在毛頭之心地。何謂無名。形教遍於三千。無名相之可得故。以唯是一心故。如傅大士行路難云。君不見心相微細最奇精。非因非緣非色名。雖復恬然非有相。若凡若聖己之靈。此靈無形而常應。雖復常應實無形。心性無來亦無去。流轉六趣實無停。正覺覺此真常覺。方便鹿苑制尊經。
外道打髑髏之時。察吉凶之往事。
增一阿含經云。佛與鹿頭梵志俱行。至大畏林。取人髑髏。授與鹿頭。此外道善解諸聲。問云。此是何人髑髏。鹿頭打作一聲。答云。此是男子。因百節酸疼故命終。今生三惡道。又打一髑髏云。被人害死。此人持十善。今得生天。佛一一問之。皆答不謬。是以聲中本具諸法。眾生日用不知。故知聲處全耳。法法皆心故。
相者占人面之際。辯貴賤之殊形。
定慧論云。如人面色。具諸休否。若言有相。問者不知。若言無相。占者淵解。當隨善相者。信人面上具一切相也。心亦如是。具一切相。眾生相隱。彌勒相顯。如來善知。故遠近皆記。不善觀者。不信心具一切相。當隨如實觀者。信心具一切相也。又如彌勒相骨經云。一念見色。有三百億五陰生滅。一一五陰。即是眾生。
大體平分。玄基高峙。十心九識之宗。
十心者。華嚴疏云。此一心。約性相體用本末即入等義。有十心門。一假說一心。則二乘人。謂實有外法。但由心變動。故說一心。二相見俱存故說一心。此通八識及諸心所。并所變相分。本影具足。由有支等熏習力故。變現三界依正等報。三攝相歸見故說一心。亦通王數。但所變相分。無別種生。能見識生。帶彼影起。四攝數歸王故說一心。唯通八識。以彼心所依王無體。亦心變故。五以末歸本說一心。謂七轉識。皆是本識差別功能。無別體故。經偈云。譬如巨海浪。無有若干相。諸識心如是。異亦不可得。六攝相歸性說一心。謂此八識皆無自體。唯如來藏平等顯現。餘相皆盡。一切眾生即涅槃相。經云。不壞相有八。無相亦無相。七性相俱融說一心。謂如來藏舉體隨緣。成辦諸事。而其自性本不生滅。即此理事混融無礙。是故一心二諦。皆無障礙。八融事相入說一心。謂由心性圓融無礙。以性成事。事亦鎔融不相障礙。一入一切。一一塵內。各見法界。天人修羅等。不離一塵。九令事相即說一心。謂依性之事。事無別事。心性既無彼此之異。事亦一切即一。如經偈云。一即是多。多即一等。十帝網無礙說一心。謂一中有一切。彼一切中復有一切。重重無盡。皆以心識如來藏性圓融無盡。以真如性畢竟無盡故。觀一切法即真如故。一切時處皆帝網故。九識者。一眼識。二耳識。三鼻識。四舌識。五身識。六意識。七末那識。八阿賴耶識。九真識。九識者。以第八染淨別開為二。以有漏為染。無漏為淨。前七識不分染淨。以俱是轉識攝故。第八既非轉識。獨開為二。謂染與淨。合前七種。故成九識。又第九識。亦名阿陀那識。密嚴經說九識為純淨無染識。如瀑流水。生多波浪。諸波浪等以水為依。五六七八等。皆以阿陀那識為依故。
三細六粗之旨。
三細者。一者業相。即無明業相。以依不覺故心動。說名為業。覺則不動。動則有苦。果不離因故。二者轉相。即能見相。以依動故能見。不動則無見。三者現相。即境界相。以依能見故境界妄現。離見則無境界。第一業相。未分能所。第二轉相。漸立見分。第三現相。頓現相分。論云。不覺故心動者。動為業識。理極微細。謂本覺心因無明風。舉體微動。微動之相。未能外緣。即不覺故。為精動隱流之義。精者細也。隱者密也。即是細動密流難覺故。所以云不覺。謂從本覺有不覺生。即為業相。喻如海微波。從靜微動。而未從此轉移本處。轉相者。假無明力。資助業相。轉成能緣。有能見用。向外回起。即名轉相。雖有轉相。而未能現五塵。所緣境相。喻如海波浪。假於風力。兼資微動。從此擊波轉移而起。現相者。從轉相而成現相。方有色塵山河大地器世間等。如仁王經云。初剎那識異於木石者。有說初識。隨於何趣續生位中。最初剎那第八識也。識有緣慮。異於木石。有說初識。如楞伽經云。諸識有三種相。謂轉相。業相。真相。言真相者。本覺真心。不藉妄緣。名自真相。業相者。根本無明。起靜令動。動為業識。極微細故。轉相者。是能見相。依前業相轉成能緣。雖有能緣。而未能顯所緣境故。現相者。即境界相。依前轉相。能現境故。又云。頓分別知自心及身。安立受用境界如次。即是根身外器色等五境。以一切時任運現故。此是三細。即本識故。最初業識。即為初依生起門為次第故。又遠劫來。時無初始。過未無體。熏習唯心。妄念為初。違真起故。又從靜起動。名之為業。從內趣外。名之為轉。真如之性不可增減。名為真相。亦名真識。此真識。即業轉現等三性。即神解性。不同虛空。通名識。亦名自相。不籍他成故。亦名智相。覺照性故。所以云。本覺真心。不籍妄緣。以真心之體。即是本覺。非動轉相。是覺性故。又釋云。初剎那識異於木石者。謂一念識有覺受故。異於木石。即顯前念中有末心所見赤白二穢。即同外器木石種類。此識生時。攬彼為身。故異木石。問。遠劫無始。名初識耶。答。過去未來無體。剎那熏習。唯屬現在。現在正起妄念之時。妄念違真。名為初識。非是過去有識創起。名為初識也。應知橫該一切處。豎通無量時。皆是即今現在一心。決無別法。所以法華經云。我觀久遠猶若今日。則三世情消。契無時之正軌。一真道現。證唯識之圓宗。已上釋三細相訖。次解六粗相者。論云。後以有境界緣故。復生六種相。故名粗。六粗者。一起計。一者智相。依於境界。心起分別。愛與不愛故。二生愛。二者相續相。依於智故。生其苦樂。覺心起念。相應不斷故。三取著。三者執取相。依於相續。緣念境界。住持苦樂。心起著故。四立名。四者計名字相。依於妄執。分別假名言相故。五造業。五者起業相。依於名字。尋名取著。造種種業故。六受報。六者業繫苦相。以住業受報。果不自在故。上三細六粗。總攝一切染法。皆因根本無明。不了真如一心而起。
根身國土。因本識而先生。
根身器世間。從第八識而建立。如唯識論云。一切三界。但唯有識。識有二種。一顯識。即是本識。此本識。轉作五塵四大等。二分別識。即是意識。於顯識中。分別作人天長短大小男女諸物等。分別一切法。譬如依鏡。影色得起。如是緣顯識。分別識得起。又轉識。能迴轉造作無量識法。或轉作根。或轉作塵。轉作我。轉作識。如此種種不同。唯識所作。或於自於他。互相隨逐。於自則轉為五陰。於他則轉為怨親中人。一一識中。皆具能所。能分別是識。所分別是境。能即依他性。所即分別性。由如此義。離識之外。更無別境。但唯有識。又轉識論。明所緣識。轉有二種。一轉為眾生。二轉為法。一切所緣。不出此二。此二實無。但是識轉作二相貌也。又論云。雖非無色。而是識變。謂識生時。內因緣力。變似眼等。色等相現。即以此相。為所依緣。然眼等根。非現量得。以能發識。比知是有。此但功能。非外所造。外有對色。理既不成。故應但是內識變現。釋云。眼等雖有所依所緣之色。而是識所變現。非是心外別有極微以成根境。但八識生時。內因緣種子力等。第八識變似五根五塵。眼等五識。依彼所變根。緣彼本質塵境。雖親不得。要託彼生。實於本識色塵之上。變作五塵相現。即以彼五根為所依。以彼及此二種五塵為所緣緣。五識若不託第八所變。便無所緣緣。所緣緣中。有親疏故。然眼等根非現量者。色等五塵。世間共見。現量所得。眼等五根。非現量得。除第八識緣及如來等緣。是現量得。世不共信餘散心中無現量得。此但能有發識之用。比知是有。此但有功能。非是心外別有大種所造之色。此功能言。即是發生五識作用。觀用知體。如觀生芽。比知種體是有。所以密嚴經偈云。眼色等為緣。而得生於識。猶火因薪熾。識起亦復然。境轉隨妄心。猶鐵逐磁石。如乾城陽焰。愚渴之所取。中無能造物。但隨心變異。復如乾城人。往來皆不實。眾生身亦爾。進止悉非真。亦如夢中見。寤後即非有。妄見蘊等法。覺已本寂然。四大微塵聚。離心無所得。
妍醜高低。從分別而潛起。
凡分別。屬第六意識。分別有三。一自性分別。二隨念分別。三計度分別。如祖師偈曰。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心若不強名。妄心從何起。妄心既不起。真心任遍知。
矗然端直。靡歷光陰。德用之道恢廓。善巧之門甚深。
若不先了真如一心。為自行化他之本。曷能酬本願。起化輪。垂善巧權門。備無邊德用。如十住經序云。以靈照故。統名一心。以所緣故。總號一法。若夫名隨數變。則浩然無際。統以心法。則未始非一。又十二門論序云。論之者。欲以窮其心源。盡其至理也。若一理之不盡。則眾異紛然。有惑趣之乖。一源之不窮。則眾途扶疎。有殊致之跡。殊致之不夷。乖趣之不泯。大士之憂也。
金地酥河。匪出化源之意。
百法鈔云。十地菩薩。所變大地為黃金。攪長河為酥酪。化肉山魚米等事。令眾生得實用。此皆不離大菩薩之心。然地種不動。但令所度眾生自心感見。乃是菩薩本願力為增上緣。令眾生見如是事。
人波鬼火。寧離業識之心。
唯識論云。且如一水。四見成差。天見是寶嚴地。人見是水。餓鬼見是火。魚見是窟宅。故知前塵無定相。轉變由人。如云。境隨業識轉。是故說唯心。識論云。身不定如鬼者。或見猛火。或見膿河等。實是清河。無外異境。然諸餓鬼。悉皆同見膿滿河而流。乃至慳吝業熟同見此。若由昔同業各熏自體。此時異熟皆並現前。彼多有情同見斯事。實無外境。為思憶故。準其道理。世間亦然。共同造作所有熏習。成熟之時更無別相。色等相分從識而生。是故定知不由外境。識方得起。現見有良家賤室貧富等異。如是便成見其色等應有差別。同彼餓鬼見成非等。然諸餓鬼雖同一趣。見亦差別。由業異故。所見亦然。彼或有見大熱鐵圍。融煮迸灒。或時見有屎尿橫流。非相似故。或有雖同人趣。薄福之人。金帶現時。見為鐵鎖。或見是蛇。吐其毒火。是故定知。雖在人趣。亦非同見。但唯識變。法無差別。如先德云。人水鬼火。豈在異方。毛海芥山。誰論巨細。一塵一識。萬境萬心矣。又襄邑縣有賴鄉。鄉中有廟。廟有九井。若齋潔入祠者。汲水則溫清。若濫濁入祠者。汲水則混濁。又漢時鄭弘。夜宿郊外一川澤。忽逢故友。四顧荒榛。沽酒無處。因投錢水中。各飲水而醉。故知境隨業識而轉。物逐情感而生。若離於心。萬法何有。
跡現多門。光韜實地。不用天眼而十方洞明。
華嚴疏云。菩薩悟普法故。名為普眼。眼外無法。故名普眼。既心眼之外。無纖毫之法。即知心遍一切處。故楞嚴經云。十方虛空生汝心中。猶如片雲點太清裏。豈空中十方國土。而不明見乎。所以誌公和尚偈云。大士肉眼圓通。二乘天眼有翳。又淨名經云。不以二相見。名真天眼。以了一心。無相可得。由無相即無有二。是名真天眼。
豈運神通而千界飛至。
不動一心。恆遍十方剎海。無來去之相。是神足通。故經云。諸佛菩薩。於無二法中。現大神變矣。
未離兜率。雙林而已般涅槃。
華嚴論明如來八相成道。釋天猶未下。母胎猶未出。雙林而已般涅槃。不出一剎那際三昧。當知降生時。即是說法時。即是涅槃時。以不出一心故爾。肇論涅槃論云。至人空洞無像。而物無非我。會萬物以為己者。其唯聖人乎。何則。非理不聖。非聖不理。理而為聖者。聖不異理也。故天帝曰。般若當於何求。善吉曰。般若不可於色中求。亦不可離色中求。又曰。見因緣起為見法。見法為見佛。斯則物我不異之教。所以至人戢玄機於未兆。藏冥運於即化。總六合以鏡心。一去來以成體。古今通。始終同。窮本極末。莫之與二。浩然大均。乃曰涅槃。
不起樹王。六欲而早昇忉利。
華嚴經云。不離覺樹而昇釋天。古釋云。若約處相入門。以一處中有一切處故。是此天宮等本在樹下。故不須起。然是彼用。故說昇也。若約相入門。以一處入一切處故。樹遍天中。亦不須起。欲用天宮表法昇進。故云昇也。然佛體無不遍周。但隨眾生心想見。如不思議經云。以一切佛一切諸法。平等平等皆同一理。如陽焰等。一切眾生及諸如來一切佛土。皆不離想。乃至若我分別。佛即現前。若無分別。都無所見。想能作佛。離想無有。如是三界一切諸法。皆不離心。
堅貞難並。泡沫非同。立絕相之相。
金剛經云。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以心無形相。故號無相法門。亦名無相道場。若於一切相。見無相之理。即見唯心如來。
運無功之功。
向心外有作。皆是有功。若諦了一心本來具足無漏性起功德。則是無功之功。故云。有功之功。功歸敗壞。無功之功。功不虛棄。
慈敕分明。始因四念之處。
大涅槃經最後垂示。總前教跡同此指歸以四念處。即是心賦所明一切眾生身受心法。如經云。佛告阿難。如汝所問佛涅槃後依何住者。阿難。依四念處嚴心而住。觀身性相同於虛空。名身念處。觀受不在內外。不住中間。名受念處。觀心但有名字。名字性離。名心念處。觀法不得善法。不得不善法。名法念處。阿難。一切行者應當依此四念處住。又云。譬如國王。安住己界。身心安樂。若在他界。則得眾苦。一切眾生亦復如是。若能自住於己境界。則得安樂。若至他界。則遇惡魔。受諸苦惱。自境界者。謂心四念處。他境界者。謂五欲也。華手經云。佛告跋陀婆羅。於爾時世。一切善人應作是念。我等當自依四念處者。於聖法中。一切諸法皆名念處。何以故。一切諸法常住自性。無能壞故。一切諸法皆名念處者。故知即法是心。即心是法。皆同一性。豈能壞乎。若有二法。則有相壞。大寶積經偈云。得無動處者。常住於無處。無動處者。則自心境界。此境界即無處所。如金剛三昧經云。心無邊際。不見處所。論釋云。心無邊際者。歸一心原。心體周遍。遍十方故無邊。周三世故無際。雖周三世。而無古今之殊。雖遍十方。而無此彼之處。故言不見處所。大法炬陀羅尼經云夫念處者。云何念義。當知是念。無有違諍。隨順如法。趣向平等。離諸邪念。無有移轉及諸別異。唯是一心。
教文審的。終歸三點之中。
三點者。如世∴字三點。不縱不橫。不並不別。所謂解脫。法身。般若。夫法身即是人人須有。靈智故名般若。若得般若。則一切處無著。不為境縛。即是解脫。又若顯法身而得解脫。則功全由般若。非唯此二法。一切萬行皆因般若成立。故五度如盲。般若如導。若布施無般若。唯得一世榮。後受餘殃債。若持戒無般若。暫生上欲界。還墮泥犁中。若忍辱無般若。報得端正形。不證寂滅忍。若精進無般若。徒興生滅功。不趣真常海。若禪定無般若。但行色界禪。不入金剛定。若萬善無般若。空成有漏因。不契無為果。故知般若。是險惡徑中之導師。迷暗室中之明炬。生死海中之智檝。煩惱病中之良醫。碎邪山之大風。破魔軍之猛將。照幽途之赫日。警昏識之迅雷。抉愚盲之金鎞。沃渴愛之甘露。截癡網之慧刃。給貧乏之寶珠。若般若不明。萬行虛設。祖師云。不識玄旨。徒勞念淨。不可剎那忘照。率爾相違。以此三法。不縱不橫。非一非異。能成涅槃祕藏。如大涅槃經云。佛言。我今當令一切眾生。及以我子四部之眾。悉皆安住祕密藏中。我亦復當安住是中。入於涅槃。何等名為祕密之藏。猶如∴字。三點若並。則不成∴。縱不成∴如摩醯首羅面上三目。乃得成∴。三點若別。亦不得成。我亦如是。解脫之法亦非涅槃。如來之身亦非涅槃。摩訶般若亦非涅槃。三法各異亦非涅槃。我今安住如是三法。為眾生故名入涅槃。所以云。法身常。種智圓。解脫具一切。皆是佛法。無有優劣。故不縱。三德相冥。同一法界。出法界外。何處別有法。故不橫。能種種建立。故不一。同歸第一義。故不異。雖三而一。雖一而三。一則壞於三諦。異則迷於一實。在境則三諦圓融。在心則三觀俱運。在因則三道相續。在果則三德周圓。如是本末相收。方入大涅槃祕密之藏。古德云。此之三德。不離一如。德用分異。即寂之照為般若。即照之寂為解脫。寂照之體為法身。如一明淨圓珠。明即般若。淨即解脫。圓體即法身。約用不同。體不相離。故此三法。不縱不橫。不並不別。如天之目。似世之∴。名祕密藏。為大涅槃。又台教類通三軌法。一真性軌。二觀照軌。三資成軌。即是三德。以真性軌為一乘體。此為法身。一切眾生悉一乘故。以觀照軌為般若。祗點真性寂而常照。便是觀照第一義空。以資成軌為解脫。祗點真性法界含藏諸行。無量眾善即如來藏。三法不一不異如點。如意珠中論光論寶。光寶不與珠一。不與珠異。不縱不橫。三法亦如是。
性非造作。
性地圓成。非干意造。故圓教立無作四諦。
理實鎔融。
鎔者銷也。融者和也。理能銷萬事。和百法。終歸一道。
明之而心何曾動。昧之而路自迷東。
起信論云。復次顯示從生滅門即入真如門。所謂推求五陰。色之與心。六塵境界。畢竟無念。以心無形相。十方求之終不可得。如人迷故謂東為西。方實不轉。眾生亦爾。無明迷故謂心為念。心實不動。若能觀察知心無念。即得隨順入真如門故。
任竭海移山。未是無為之力。縱躡虛履水。皆為有漏之通。
法華經頌云。若接須彌。擲置他方無數佛土。亦未為難。若以足指動大千界。遠擲他國。亦未為難。乃至若佛滅後。於惡世中能說此經。是則為難。又西天外道。以呪持力。能移山塞海。及得五神通。皆不免生死。但能覺了即心是佛。復能開示自覺覺他。紹隆佛種。此難信之法。淺機難解。故云能說此經是則為難。是以寶藏論云。通有五種。一曰道通。二曰神通。三曰依通。四曰報通。五曰妖通。妖通者。狐狸老變。木石精化。附傍人神。聰慧奇異。此謂妖通。何謂報通。鬼神逆知。諸天變化。中陰了生。神龍隱變。此謂報通。何謂依通。約法而知。緣身而用。乘符往來。藥餌靈變。此謂依通。何謂神通。靜心照物。宿命記持。種種分別。皆隨定力。此謂神通。何謂道通。無心應物。緣化萬有。水月空華。影像無主。此謂道通矣。
辯玉須真。探珠宜靜。但向境外而求心。焉知圓光而在眚。
眚者目病。首楞嚴經云。如世間人目有赤眚。夜見燈光別有圓影五色重疊。此況迷心為境之人。不知境是自心。如燈上圓光。認為他境。
捏目之處。飛三有之虛華。
首楞嚴經云。三界有法。所成故。於欲界色界無色界中所有之法。皆是出。本無來處。徹底唯空。又如目生華。有何真實。唯有真心遍一切處。有佛無佛。性相常住。故經云。眼病見空華。除翳不除華。妄心執有法。遣執不遣法。又一切國土。皆想持之。取像曰想。若無想則無境。如盛熱時。地蒸炎氣。日光爍之。遠望似水。但是心想。世間所見。皆如焰水。無有真實。如華嚴經頌云。勇猛諸佛子。隨順入妙法。善觀一切想。心想方世間。眾想如陽焰。令眾生倒解。菩薩善知想。捨離一切倒。眾生各別異。形類非一種。了達皆是想。一切無真實。十方諸眾生。皆為想所覆。若捨顛倒見。則滅世間想。世間如陽焰。以想有差別。知世住於想。遠離三顛倒。譬如熱時焰。世見謂為水。水實無所有。智者不應求。眾生亦復然。世趣皆無有。如焰住於想。無礙心境界。
迷頭之時。認六塵之幻影。
首楞嚴經云。佛言。富樓那。汝豈不聞室羅城中演若達多。忽於晨朝以鏡照面。愛鏡中頭眉目可見。瞋責己頭不見面目。以為魑魅。無狀狂走。此人何因無故狂走。富樓那言。是人心狂。更無他故。是以三界之中。見有見無。盡是心狂。終無外境。
順法界性。合真如心。智必資理而成照。理不待發而自深。意絕思惟。鑒徹十方之際。佛不說法。聞通無盡之音。
意絕思惟者。寶雨經云。如理思惟。是名供養一切如來。如理思惟者。即是絕一切思惟。如六祖云。善惡都莫思量。自然得入心體。佛不說法者。大涅槃經云。若知如來常不說法。是名具足多聞。所以法華玄義云。手不執卷。常讀是經。口無言音。遍誦眾典。佛不說法。恆聞梵音。心不思惟。普照法界。故知不動真心。獲如是功德。
莫摘枝苗。須搜祖禰。豁爾而無明頓開。湛然而情塵自洗。惡從心起。如鐵孕垢而自毀鐵形。善逐情生。猶珠現光而還照珠體。
猶珠現光而還照珠體者。如古釋云。止觀無所現有三義者。一無心現約止。二所現空約觀。三無別體約止觀契合。又一約心。二約境。三心境兩冥。又一約智。二約理。三理智冥契。就第三義中疏先正釋。後自體顯照故名為覺者。通妨謂有難言。若無別體。何能普現眾生心行。故答云。自體顯現。如珠有光。自照珠體。珠體喻心。光喻於智。心之體性。即諸法性。照諸法時。是自照故。引起信文甚分明。然論問曰。虛空無邊故世界無邊。世界無邊故眾生無邊。眾生無邊故心行差別亦復無邊。如是境界不可分劑。難知難解。若無明斷無有心想。云何能了名一切種智。答曰。一切境界本來一心。離於想念。以眾生妄見境界。故心有分劑。以妄起想念不稱法性。故不能決了。諸佛如來離於見想無所不遍。心真實故。即是諸法之性。自體顯照一切妄法。有大智用無量方便。隨諸眾生所觀得解。皆能開示種種法義。是故得名一切種智。
鵠林大意。須歸準憑。
法華經頌云。世尊法久後。要當說真實。
形端影直。風靜波澄。辯偽識真。如試金之美石。除昏鑒物。猶照世之明燈。
密嚴經頌云。照耀如明燈。又如試金石。正道之標相。遠離於斷滅。夫世間出世間一切萬法。但以一心驗之。自無差別。似燈破暗。如石試金。悉皆去偽辯真。破邪歸正。故頌云正道之標相。自然不落斷常有無之見。故頌云遠離於斷滅。
事絕纖毫。本無稱謂。因用之而不窮。從讚之而成貴。
心本無名。體亦寂滅。因用則無窮。因讚則成德。此皆為傳布故。隨順於世間矣。
義天行布。重重之星象璨然。法海圓融。浩浩之波瀾一味。
華嚴有二門。一行布門。二圓融門。若行布。則一中無量。若圓融。則無量中一。如經云。一中解無量。無量中解一。了彼互生起。當成無所畏。又約事行布。約理圓融。皆不出心。了之成佛。故云當成無所畏。
根塵泯合。能所雙銷。了了而如同眼見。一一而盡是心標。
若決定信入此唯識正理。速至菩提。如登車而立至遐方。猶乘舟而坐昇彼岸。如經所說。言大乘者。謂是菩提薩埵所行之路。及佛勝果。為得此故。修唯識觀。是無邊失方便正路。為此類故。顯彼方便。於諸經中種種行相而廣宣說。如地水火風并所持物。品類難悉。方處無邊。由此審知自心相現。遂於諸處捨其外相。遠離欣慼。復觀有海喧靜無差。棄彼小途。絕大乘望。及於諸有耽著之類。觀若險崖。深生怖畏。正趣中道。若知但是自心所作。無邊資糧。易為積集。不待多時。如少用功。能成大事。善遊行處。猶若掌中。由斯理故。所有願求。當能圓滿。隨意而轉。以了此界一法是心。則此知無邊法界皆是我心。故云善遊行處猶若掌中。又入楞伽經偈云。不生現於生。不退常現退。同時如水月。萬億國土見。一身及無量。身火及霔雨。心心體不異。故說但是心。心中但是心。心無心而生。種種色形相。所見唯是心。佛及聲聞身。辟支佛身等。復種種色身。但說是內心。又肇論云。淨名曰。不離煩惱而得涅槃。天女曰。不出魔界而入佛界。然則玄道在於妙悟。妙悟在於即真。即真則有無齊觀。有無齊觀則彼己莫二。所以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澄觀和尚云。實相心界者。依此心所生諸剎。譬如大海所生諸物。皆無不海。一切諸法皆從實相心所生。皆無不心。是故當知眼中所見色。耳中所聞聲。皆真法也。以一切法唯一法故。如經云。一切法唯一相故。於諸法中。若了觀心。如同眼見。
照燭森羅。隨念而未曾暫歇。飛穿石壁。舉意而頃剋非遙。
此真心體。寂而常照。猶如鏡光。無有斷絕。如高成和尚歌云。應眼時。若千日。萬象不能逃影質。凡夫祗是未曾觀。何得退輕而自屈。應耳時。若幽谷。大小音聲無不足。十方鐘鼓一時鳴。靈光運運常相續。應意時。絕分別。照燭森羅終不歇。透過山河石壁間。要且照時常寂滅。
絕觀通人。破塵上將。作智海之健舟。為法筵之極唱。
絕觀通人者。若云菩提涅槃真如解脫。皆是住觀之語。若親證一心。諸觀並息。又說此唯心法門時。法華經云。是第一之說。金剛經云。為最上乘者說。華嚴經云。不思議說。故云法筵之極唱。
如虻附翔鸞之尾。迥登丹漢之程。猶聲入畫角之中。出透重霄之上。
如法性論云。問。本際可得聞乎。答。理妙難觀。故有不知之說。旨微罕見。故發幢英之問。有天名曰幢英。問文殊師利。所言本際。為何謂乎。文殊答曰。眾生之原。名曰本際。又問。眾生之原。為何謂乎。答曰。生死之本。為眾生原。又問。於彼何謂為生死本。答曰。虛空之本。為生死原。幢英於是抱玄旨而輟問。如悟不住之本。若然。則因緣之始。可聞而不可明。可存而不可論。問。虛空有本乎。答。無。問。若無有本。何故云虛空之本為生死原。答。此猶本際之本耳。則於虛空無本。為眾本之宗。化表無化。為萬化之府矣。故知人心為凡聖之本。則凡亦是心。聖亦是心。以所習處下。不能自弘。諸佛將眾生心登妙覺。眾生將佛心溺塵勞。若以心託事則狹劣。若以事從心則廣大。凡世人多外重其事。而內不曉其心。是以所作皆非究竟。以所附處卑故耳。如搏牛之虻。飛極百步。若附鸞尾。則一翥萬里。非其翼正。所託迅也。亦如牆頭之草。角裏之聲。皆能致其高遠者。所託之勝也。如入心法中。一一附於自心。則能毛吞巨海。塵含十方。豈非深廣乎。
言言合道。法法隨根。對大心之高士。談普眼之法門。
心本無法。名為普眼。華嚴經云。海雲比丘語善財言。如來為我演說普眼法門。假使有人。以大海量墨。須彌聚筆。書寫於此普眼法門。一品中一門。一門中一法。一法中一義。一義中一句。不得少分。何況能盡。
厚地金剛。穿之而始終不壞。
大涅槃經云。譬如有人。善知伏藏。即取利钁。地直下。盤石沙礫。直過無難。唯有金剛。不能穿徹。此況心性堅牢。不從前際生。不於中際住。不隨後際滅。不變不異。性相常存。
雪山正味。流之而今古恆存。
大涅槃經云。雪山䇶中。藥味常正。此況一切眾生一真之心。隨染緣時流轉五道。其性不減。乃至隨淨緣時成就佛身。性亦不增。隨緣而不失自性。故云。一切眾生一時成佛。佛界不增。眾生界不減。佛界即眾生界故。又同一性故。
一際無差。隨緣自結。曠代無減。十方咸說。如天寶器。任福而飯色不同。
如三十三天共食寶器。隨其福德。飯色有異。
似一無為。隨證而三乘有別。
金剛經云。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此一心法。隨三賢十聖。約智淺深。證時各別。如大涅槃經云。十二因緣是一法。隨智證成四種菩提。上上智觀得諸佛菩提。上智觀得菩薩菩提。中智觀得緣覺菩提。下智觀得聲聞菩提。譬如黃石有金。上上福人烹出金。上福人烹出銀。中福人烹出銅。下福人烹出鐵。
萬法萬形。皆逐心成。孤光一照。眾慮俱清。如瓶貯醍醐。隨諸器而不等。猶水分江海。逐流處而得名。
此一心法。是一際門。如醍醐一味無差。諸器自分大小。猶水一味不別。江海自分異名。
直了無疑。襟懷自豁。非劣解情當。乃上根機奪。猶如庭雀。焉攀鴻鵠之心。還似井蛙。豈測滄溟之闊。
夫真如一心。圓信難解。且如在家凡夫。出家外道。皆是背覺合塵。不識自心境界。故云。海枯終見底。人死不知心。若是聲聞緣覺。但證生空。亦執心外有其實境。若藏通二教菩薩。設識自心。皆是緣生無性。徹底餐空。若大乘別教菩薩。雖知常住不空之心。能含十法界性。即今未具。直待熏修。次第生起。唯圓教菩薩。知自心即具十法界。一念圓足。則悟心大士。方了圓宗。高翥義天。深遊性海。豈凡小權漸之所建乎。又滄溟者。即況如來智海。如華嚴經云。佛子。此閻浮提。有二千五百河。流入大海。乃至如是大海。其水無量。眾寶無量。眾生無量。所依大地亦復無量。佛子。於汝意云何。彼大海為無量不。答言。實為無量。不可為喻。佛子。此大海無量。比如來智海無量。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乃至優波尼沙陀分不及其一。但隨眾生心為作譬喻。而佛境界非譬所及。佛子。菩薩摩訶薩。應知如來智海無量。從初發心修一切菩薩行不斷故。應知所住眾生無量。一切學無學聲聞獨覺所受用故。應知住地無量。從初歡喜地乃至究竟無障礙地諸菩薩所居故。
群經之府。眾義之都。寫西來之的意。脫出世之真模。或徇他求。如鑽冰而覓火。但歸己解。猶向乳以生酥。
鑽冰覓火者。違法性故。如心外求道。從乳求酥者。順法性故。似背境觀心。如還源觀云。明者德隆於即日。昧者望絕於多生。會旨者山岳易移。乖宗者錙銖難入。又普賢行願疏云。契文殊之妙智。宛是初心。入普賢之玄門。曾無別體。失其旨也。徒修因於曠劫。得其門也。等諸佛於一朝。
正業常新。恆居本位。統一心之高廣。
法華經云。其車高廣。高則豎徹三際。廣則橫亘十方。攝法無遺。包藏無外。凡有所見。皆是自心。如華嚴經云。如有人將欲命終。見隨其業所受報相。行惡業者。見於地獄畜生餓鬼。所有一切眾苦境界。或瞋或罵。囚執將去。亦聞噑叫悲歎之聲。或見灰河。或見鑊湯。或見刀山。或見劍樹。種種逼迫。受諸苦惱。作善業者。即見一切諸天宮殿。無量天眾天諸綵女。種種衣服具足莊嚴。宮殿園林盡皆妙好。身雖未死。而諸業力見如是事。善財童子亦復如是。以菩薩業不思議力。得見一切莊嚴境界。
燭微言之周備。
如首楞嚴經云。諸法所生。唯心所現。十地論云。三界無別法。但是一心造。則一言無不略盡。殊說更無異塗。
了宗之際。殞十方之虛空。
首楞嚴經云。若一人發真歸源。此十方虛空皆悉消殞。
懺罪之時。翻無邊之大地。
修一心無生懺。如翻大地。亦云。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實相者即無相也。亦云實地。故法華經云。唯此一事實。餘二即非真。
一華開而海內春。一理現而法界真。
如陽和發生。無處不春。心為法界之體。無法不心。故經云。平等真法界。無佛無眾生。
如二乘之蒙佛記。
台教云。八千聲聞。於法華會上。見如來性。得授佛記。如秋收冬藏。更無所作。如來性者。即是自心性也。若識心人。萬緣皆辦。故云己事已辦。梵行已立。
似窮子之付家珍。
一念纔起。五陰俱生。背覺合塵。即是捨父逃逝。循環五趣。即是五十餘年。若頓悟一心。即是定父子。付家財。此是定天性之父子。付一心之法財。故經云。我實汝父。汝實我子。當了了明心之日。即是歸宗合覺。亦云返本還源矣。
水未入海之時。不成鹹味。
百川入海。皆同一味之鹹。萬境歸心。盡趣一真之道。
境若歸心之日。方可言均。
古德云。水未入海不鹹。薪未入火不燒。境未入心不等。故經頌云。一切諸法中。皆以等觀入。慧解心寂然。三界無倫疋。
夢宅虛無。
三界是夢宅。故云長眠三界中。所夢之境。皆是夢中意識。如唯識論云。如夢觸女形。能出不淨。覺時亦爾。未觸女形之時。由極重染愛現前。便致如斯流溢之相。由於夢有等無間緣差別力故。遂便引起非理作意。以此為因。便見遺洩。又如小兒夢遺尿等事。如似夢中雖無實境。能出不淨。又如夢食毒等。應身成病。有悶絕流汗之事。此亦由其唯識有用。又如論云。諸地獄中所有獄倅狗烏等。所有動作。不待外緣。彼地獄受罪眾生。先罪惡業。為任持故。如木影舞。同眾生相。所以首楞嚴經云。晝則想心。夜成諸夢。以夢覺俱不出心故。夢中無境。唯心成事。與覺無異。如小乘立九難。難大乘師云。我信夢中唯識。不信覺時。以有實作用故。因以夢喻。如出不淨等亦有實作用。遂破彼疑。應立量云。覺時境色是有法。定唯識為宗。因云以有實作用故。同喻如汝夢中境色。是以華嚴經頌云。菩薩了世法。一切皆如夢。非處非無處。體性恆寂滅。諸法無分別。如夢不異心。三世諸世間。一切悉如是。夢體無生滅。亦無有方所。三世悉如是。見者心解脫。夢不在世間。不在非世間。此二不分別。得入於忍地。又大智度論云。佛說諸法。無有根本定實如毫釐許所有。欲證明是事。故說夢中受五欲譬。如須菩提意。若一切法畢竟空無所有性。今何以故現有眼見耳聞法。以是故。佛說夢譬喻。如人夢力故。雖無實事。而有種種聞見瞋處喜處。覺人在傍。則無所見。如是凡夫人。無明顛倒力故。妄有所見。聖人覺悟。則無所見。一切法。若有漏。若無漏。若有為。若無為。皆不實虛妄。故有見聞。如幽冥錄。焦湖廟有一柏杌。或云玉杌。杌有小坼。時單父縣人楊林為估客。至廟祈求。廟巫謂曰。君欲好婚否。林曰。幸甚。巫即遣林近杌邊。因入坼中。遂見朱門瓊室。有趙太尉在其中。即嫁女與林。生六子。皆為祕書郎。歷數十年。並無思歸之志。忽如夢覺。猶在杌傍。林愴然久之。又菩薩行者是想念生。此有二意。一。要須想念方能起行。如夢從想故。智論之中。所聞見事。多思惟念。故夢見也。二。夫大覺是佛。近而說之。七地已前。猶為夢行。八地為覺。如夢渡河。八地無明未盡。亦是夢境。唯佛一人故稱大覺。如華嚴記云。覺夢相成。故須說覺。於中初以覺成夢。以未覺時不知是夢故。於中初要在覺時方知是夢者。正辨須覺。所以謂大夢之外。則必有彼大覺之明。謂我世尊方知三界皆如夢故。上引楞伽歎佛能了於夢。次。正在夢時不知是夢者。謂為實故。為諸凡夫長眠大夜。不生厭求。故叡公云。夢中瞻夢。純昏心也。次。設知是夢亦未覺故者。此通妨難。謂亦有人夢知是夢。如人重眠。忽有夢生。了知我夢。以睡重故。取覺不能。喻諸菩薩從初發心。即知三界皆夢。豈非是覺。何用更說覺時。故今釋云亦未見覺。未大覺故。故起信論云。若人覺知前念起惡。令其不起。雖復名覺。即是不覺。有生滅故。無明覆心不自在故。次云。覺時了夢知實無夢者。非唯覺時知夢。亦知無夢。如八地菩薩夢渡河喻。證無生忍。不見生死此岸。涅槃彼岸。能度所度皆叵得故。況於大覺。故經云。久念眾生苦。欲拔無由脫。今日證菩提。豁然無所有。然由夢方有覺。故辨夢覺時者。上辨以覺成夢。此辨以夢成覺。對夢說覺。無夢無覺。既了夢無夢。對何說覺。故覺夢斯絕。如無不覺。則無始覺。覺夢雙絕。方為妙覺也。
化源寂滅。
凡聖境界。悉從心化。以一切萬法不離心故。如金剛三昧經云。善不善法。從心化生。又華嚴經十忍品云。佛子。何為菩薩摩訶薩如化忍。佛子。此菩薩摩訶薩。知一切世間皆悉如化。所謂一切眾生意業化。覺想所起故。一切世間諸行化。分別所起故。一切苦樂顛倒化。妄取所起故。一切世間不實法化。言說所現故。一切煩惱分別化。想念所起故。復有清淨調伏化。無分別現行故。於三世不轉化。無生平等故。菩薩願力化。廣大修行故。如來大悲化。方便示現故。
破疑情而藤蛇併融。廓智地而形名雙絕。
論偈云。於藤生蛇知。見藤即無境。若知藤分已。藤知如蛇知。即藤蛇併空。形名俱絕。是知千聖同證。心外無得。
心外求悟。望石女而兒生。意上起思。邀空華而結。本非有作。性自無為。智者莫能運其意。像者何以狀其儀。言語道亡。是得路指歸之曰。
阿難等於楞嚴會上。蒙如來微細開示。各悟真心遍十方界。遂白佛言。我等今日明識歸家道路。故決定無疑。
心行處滅。當放身捨命之時。
若心外緣他境。如魚在陸不得自在。若背境歸自心。似鳥翔空無有隔礙。則念念歸真。心心至道矣。如始教云。十法界三科十八界如丈。一法界五陰如尺。唯在識心如寸。如今去丈論尺。去尺論寸。若達心具一切法已。方能度入一切色心。如今去色論心。去心所論心王。如一一尺無非是寸。及一一丈無非是尺。是故丈尺全體是寸。故知若真諦。若俗諦。若有為。若無為。一剎一塵。無非是心。既頓悟一心。全成圓信。則心外無一法可解。心內無一法可思。懷抱豁然。永斷纖疑矣。
執跡多端。窮源孤邁。非世匠之所成。豈劫火之能壞。
心本圓成。性非造作。不可以功成。不可以行得。論云。劫火能燒三界。不能燒虛空。故法華經云。我淨土不毀。而眾見燒盡。以心性常住。非生因之所生。唯了因之所了。
白毫光裏。出莫測之身雲。
華嚴經云。如來白毫相中。有菩薩摩訶薩。名一切法勝音。與世界海微塵數諸菩薩眾。俱時而出。右繞如來。經無量匝。又云。如來師子之座。眾寶妙華。輪臺基陛。及諸戶牖。如是一切莊嚴具中。一一各出佛剎微塵數菩薩摩訶薩。釋曰。菩薩是因。諸佛是果。供養具是境。菩薩身是心。即是因果同時。心境互入。如經頌云。諸佛一似大圓鏡。我身猶若摩尼珠。諸佛法身入我體。我身常入諸佛軀。
無生蓋中。現大千之世界。
維摩經云。長者子寶積。與五百長者子。俱持七寶蓋供養佛。佛之威神。令諸寶蓋合成一蓋。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而此世界廣長之相悉於中現。五百蓋者。即是五陰。合成一蓋者。即是一心。華嚴經云。此寶蓋皆從無生法忍之所起。乃至一切供具。皆是自心表現。心外實無一法建立。若心外見法。是外道經書。非佛法旨趣。
釋門挺價。法苑垂箴。
釋門挺價者。如龍女所獻心珠。故云價值三千大千世界。亦云無價寶珠。法苑垂箴者。一切諸法。以心為定量。先賢所稟。後學同遵。可為萬代之箴規。十方之龜鏡。
無聲之樂寂寂。
以真心大寂滅樂。豈隨喧動耶。故禪門中泥為無絃琴。
真如之海沈沈。
一心真如之海。澄之不清。攪之不濁。湛然寂照。瑩淨無瑕。所以眾生因一念無明境界風。鼓動真如海。起種種識浪。相續不斷。故楞伽經頌云。藏識海常住。境界風所動。種種諸識浪。騰躍而轉生。
應量出生。如龍王之降雨差別。
如龍王雨。隨人間天上能感之緣。因自業而不同。成異味而有別。如經偈云。譬如虛空中。雨八功德水。到鹹等住處。生種種異味。如來慈悲雲。雨八聖道水。到眾生心處。生種種解味。如華嚴經云。佛子。譬如海中有大龍王。名大莊嚴。於大海中降雨之時。乃至從他化天至於地上。於一切處所雨不同。所謂於大海中雨清冷水。名無斷絕。於他化自在天雨簫笛等種種樂音。名為美妙。於化樂天雨大摩尼寶。名放大光明。於兜率天雨大莊嚴具。名為垂髻。於夜摩天雨大妙華。名種種莊嚴具。於三十三天雨眾妙香。名為悅意。於四天王天雨天寶衣。名為覆蓋。於龍王宮雨赤真珠。名涌出光明。於阿修羅宮雨諸兵仗。名降伏怨敵。於北鬱單越雨種種華。名曰開敷。餘三天下悉亦如是。然各隨其處。所雨不同。雖彼龍王其心平等。無有彼此。但以眾生善根異故。雨有差別。佛子。如來應正等覺無上法王亦復如是。欲以正法教化眾生。先布身雲彌覆法界。隨其樂欲。為現不同。
循業發現。猶人間之隨福淺深。
如福德人執石為寶。猶業貧者變金為蛇。法無定形。隨心轉變。如迷時菩提為煩惱。悟時煩惱為菩提。但隨迷悟之心。菩提性常不動。夫論一心。獨立絕妙。豈在文賦詞句而廣敷演乎。祗為眾生不了真心。妄起差別。但有一法纔生。並為心病。執有成妄。達空成真。如淨名經云。此四魔八萬四千諸煩惱門。而諸眾生為之疲勞。諸佛則以此法而作佛事。是名入一切諸佛法門。菩薩入此門者。若見一切淨妙佛土。不以為喜。不貪不高。若見一切不淨佛土。不以為憂。不礙不沒。生法師云。若投藥失所。則藥反為毒矣。苟曰得愈。毒為藥也。是以大聖為心病之醫王。觸事皆是法之良藥。苟達其一。眾事皆備矣。菩薩既入此門。便知佛土本是就應之義。好惡在彼。於我豈有異哉。
既達心宗。應當瑩飾。鍊善行以扶持。澄法水而潤澤。
華嚴經云。解脫長者言。我已入出如來無礙莊嚴解脫門。乃至我見如是等十方各十佛剎微塵數如來。彼諸如來不來至此。我若欲見安樂世界阿彌陀如來。隨意即見。乃至知一切佛及與我心悉皆如夢。知一切佛猶如影像。自心如水。知一切佛所有色相及以自心悉皆如幻。知一切佛及以己心悉皆如響。我如是知。如是憶念。所見諸佛。皆由自心。善男子。當知菩薩修諸佛法。淨諸佛剎。積集妙行。調伏眾生。發大誓願。入一切智自在遊戲不可思議解脫之門。得佛菩提。現大神通。遍往一切十方法界。以微細智普入諸劫。如是一切悉由自心。是故善男子。應以善法扶助自心。應以法水潤澤自心。應以境界淨治自心。應以精進堅固自心。應以忍辱坦蕩自心。應以智證潔白自心。應以智慧明利自心。應以佛自在開發自心。應以佛平等廣大自心。應以佛十力照察自心。故知摩尼沈泥。焉能雨寶。明鏡匿垢。曷以照人。猶眾生心久積塵勞似障真性。今雖明達。要假真修。故云設有餘習。還以佛知見治之。則成出纏真如。離垢解脫。究竟清淨矣。
照世行慈而不謬。先洞三明。
三明者。一過去宿命明。二未來天眼明。三現在漏盡明。雖約三世而立三明。但是心明。故證道歌云。心鏡明。鑒無礙。廓然瑩徹周沙界。
觀根授道而無差。須憑十力。
十力者。一是處非處力。二業力。三定力。四根力。五欲力。六性力。七至處道力。八宿命力。九天眼力。十漏盡力。此十力者。遍知因果。普照萬法。若窮萬法。根本是心。但了一心。十力如鏡。
杜源大士。立志高強。
直了真心實觀之人如杜源。漸教法學之人如尋流。故圓教初心。已超權學之士。如云。以小乘之極極。不如圓教之初初。故心為源。法如流。心為所現。法依於心。則萬法是心之影故。
或剝皮出髓而誓思繕寫。
釋迦如來因地。值無佛世。欲求經法。天帝化為羅剎。言。汝能剝皮為紙。析骨為筆。打骨出髓為墨。我能示汝佛經。菩薩聞之歡喜。遂剝皮析骨。羅剎驚之。遂乃隱身不現。十方有佛現身。為說法要。
或投巖赴火而志願傳揚。
大涅槃經云。有仙人於羅剎求法。羅剎言。汝能捨身。我當為說。仙人遂上高巖。投身直下。羅剎接得。為說偈言。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則是悟心性之樂。如智度論云。如犢子啾啾鳴喚。見母即止。一切諸法亦復如是。至法性即住。萬法到心。諸緣並絕。
身燭千燈。瀝懇而唯求半偈。
大方便佛報恩經云。昔有轉輪聖王。就婆羅門求法。於身剜成千瘡。注滿膏油。以取上妙細。纏以為炷。點成千燈。供養彼師。求於半偈。於是法師為王說偈曰。夫生輒死。此滅為樂。此樂者。是法樂。大寂滅樂。禪定樂。不同天上天樂。人間識樂。天上樂者。以動踊為樂。雙鎚畫鼓。對舞柘枝。是人間識樂。故智度論頌云。獨坐林樹間。寂然滅諸惡。憺怕得一心。此樂非天樂。
足翹七日。傾心而為讚華王。
釋迦如來因地。於林中翹足七日。以一偈讚底沙如來。偈云。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故云。天上天下。唯我獨尊。又云。此事唯我能知。是以心為祕密門。非佛難證。
更有念法勤苦。祗希一言。懸懸而頓忘寢食。顒顒而不避寒暄。遍界南求。行菩薩之大道。
善財童子南行。遍法界參五十三員善知識。得一百十城法門。為求菩薩之道。最先參見文殊初友。已悟自心。後漸至諸善知識。皆云我已先發菩提心。但求菩薩差別智道。及至彌勒。證一生成佛之果。後彌勒卻指歸再見初友文殊。以表前心後心一等。更無差別。始終不出一心。離此別無奇特矣。
忘身東請。為般若之真源。
常啼菩薩東行。於法涌菩薩求學般若。常啼者。常在空閑林。為求般若。未聞般若時。恆常啼泣。故號常啼。及聞空中聲告言。往東行當遇善友開發。遂賣身求供。直至法涌菩薩處。遇菩薩入定。立待定出。仍刺血灑地等。後乃得悟法音。頓明般若心要。
沖邃幽奇。舉文難述。任身座與肉燈。用海墨而山筆。
如法華經中。提婆達多以身為座。轉輪聖王剜身千燈。華嚴經云。聚須彌山為筆。以四大海水為墨。不能寫普眼經之一品。斯皆為法忘軀。誓求至道。寧容造次乎。
藥王燒手。報莫大之深恩。
法華經云。藥王菩薩。燃百福莊嚴臂。供養日月淨明德佛。七萬二千歲。乃至云。我捨兩臂。必當得佛金色之身。若實不虛。令我兩臂還復如故。我捨兩臂者。即是捨斷常二見。便得成佛。如華嚴經頌云。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滅。若能如是解。諸佛常現前。不生是不常。不滅是不斷。纔離斷常諸見。自然成佛。論云。見在即凡。情亡即佛。
普明刎頭。求難思之妙術。
大方便佛報恩經云。有婆羅門。於普明王乞頭。王言。我為一切眾生故。願於來世。得大智慧頭。施於汝等。乃至爾時普明王者。即釋迦如來是。佛言。我捨轉輪王頭布施。數滿一千。況餘身分。大凡菩薩捨頭目髓腦。皆為求無上正等正覺之心。此無上心。乃是成佛之妙術也。
能祛冰執。可定行藏。
心外見法。便成執滯。所以首楞嚴經頌云。見聞如幻翳。三界若空華。若洞境明心。則無執想。所以經云。佛言。我於諸法無所執故。得常光一尋。身真金色。
證自覺之聖智。
楞伽經云。佛告大慧。前聖所知。轉相傳授。妄想無性。菩薩摩訶薩。獨一靜處。自覺觀察。不由於他。離見妄想。上上勝進。入如來地。是名自覺聖智相。是以覺自心成聖智。如密嚴經頌云。如地無分別。萬物依以生。藏識亦復然。眾境之依處。如人以己手。還自捫其身。亦如象與鼻。取水自霑灑。復似諸嬰孩。以口含其指。如是識分別。現境還自緣。是心之境界。普遍於三有。久修觀行者。而能善通達。內外諸世間。一切唯心現。
入本住之道場。
楞伽經云。大慧復白佛言。如世尊所說。我從某夜得最正覺。乃至某夜入般涅槃。於其中間不說一字。亦不已說當說。無說是佛說。大慧白佛言。何言不說是佛說。佛告大慧。我因二法故作是說。一自得法。二本住法。云何自得法。若彼如來所得。我亦得之。無增無減。緣自得法究竟境界。離言說妄想。離文字二趣。云何本住法。謂古先聖道。如金銀等性。法界常住。若如來出世。若不出世。法界常住。如趣彼城道。譬如士夫行曠野中。見向古城平坦正道。即隨入城。受如意樂。仁王經觀空品云。若有修習聽說。如虛空同法性。一切法皆如也。又諸佛所說。但是傳述古佛之教。非自製作。般若論云。須菩提言。如來無所說。此義云何。無有一法。唯獨如來說。餘佛不說。如密嚴經頌云。譬如百川流。日夜常歸往。如地有眾寶。種種色相味。諸有情受用。隨福而招感。如是賴耶識。與諸分別俱。增長於生死。轉依成正覺。故知溺生死河。登菩提座。皆是自心致此昇降。是以先德云。智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
步步而到泥徹底。
如香象渡河。步步到底。此喻圓教。不同權漸。如兔馬渡河。故李長者論云。不如一念圓證無生。超彼三乘權學等見。寶積經頌云。文殊大智人。深達法源底。
箭箭而破的穿楊。
如射。若以的為的。多乖少中。若以地為的。無不中者。如以心為的。無不合宗。又養由善射。百發百中。百步穿楊。箭不虛發。故云。但以大乘理對。萬不失一。
齊襟而唯思舉領。整網而祗要提綱。
況此一心祕密法門。如提綱舉領。撮要而談。亦云單刀直入。夫教中。有顯了說。祕密說。有真實說。方便說。有遮詮。表詮。此是顯了說。真實說。是表詮。直表其心體。不是遮非破執方便之言。故法華經頌云。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顯了說者。如密嚴經頌云。無心亦無境。能所量俱無。但依於一心。如是而分別。又頌云。如火輪垂髮。乾闥婆之城。不了唯自心。妄起諸分別。
浴滄溟而已用諸河之水。爇一塵而皆含眾味之香。
大涅槃經云。如人入海中浴。已用諸河之水。楞嚴三昧經云。如擣萬種為丸。若爇一塵。具足眾氣。皆喻若了一心。一切法門悉皆冥合。
如忉利雜林。靡作差殊之見。
佛地論云。三十三天有一雜林。諸天和合福力所感。若諸天眾不在此林。宮殿等事共樂時受。勝劣有異。有我我所差別受用。若在此林。若事若受都無勝劣。皆同上妙。無我我所和合受用。能令平等。故名雜林。此由諸天各修平等和合福業增上力故。令彼諸天阿賴耶識變現此林。同處同時同一相狀。由此雜林增上力故。令彼轉識亦同變現。雖各受用而謂無別。是以若達諸法皆心想生。即從世俗門入聖行處。
猶須彌南面。純舒金色之光。
須彌山南面。純現金光。雜色之鳥投入山時。皆同金色。如萬法歸心。皆同心法故。
作似醉醒。如同夢起。外道授於天中。婦人求男於林裏。
西天有外道。供養梵天求。遂於夢中見天授然梵天實不下。但託天為增上力。皆是夢心所感如斯事耳。又復聞乎為求子息者。密隱林中。夢見有人共為交集。便得其子。此並是夢中意識所變。但是自心。實無外境。
無為無事。全當實相之門。唯寂唯深。頓悟法空之旨。
千經萬論。正談人空法空。悟入一心之旨。八識之源。此一心八識。微細難知。唯佛能了。且八識心王。以第八阿賴耶識為根本。能生起前之七識。如起信論云。生滅與不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阿賴耶識。古德釋云。不生滅心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者。以七識染法為生滅。以如來藏淨法為不生滅。不生滅心舉體動故。心不離生滅相。生滅之相莫非神解故。生滅不離心相。如是不相離。故名和合為阿賴耶識。以和合故。非一非異。若一即無和合。若異亦無和合。非一非異。故得和合也。又如來藏清淨心動作生滅不相離。故云和合。非謂別有生滅來與真合。如動水作波。波非外合。謂生滅之心。心之生滅。無相故。心之生滅。因無明成。生滅之心。從本覺起。而無二體。不相捨離。故云和合。如大海水。因風波動。水相風相不相捨離。生與無生若是一者。生滅識相滅盡之時。心神之體亦應隨滅。墮於斷邊。若是異者。依無明風熏動之時。靜心之體不應隨緣。即墮常邊。離此二邊。非一非異。又上所說覺與不覺。二法互熏。成其染淨。既無自體。全是一覺。何者。由無明故成不覺。以不覺義熏本覺故。生諸染法。又由本覺熏不覺故。生諸淨法。依此二義。遍生一切。故言識有二義。生一切法。
百氏冥歸。萬古難移。據前塵之無體。唯自法之施為。若樂工之弄木偶。如戲場之出技兒。
起信疏云。經頌云。佛說如來藏。以為阿賴耶。惡慧不能知。藏即賴耶識。阿賴耶。是梵語。此云我愛執藏。即是一切眾生第八根本識心。第八識心。即如來藏。以一切外道眾生。不能了達。執為藏識。佛言。大慧。七識不流轉。不受苦樂。非涅槃因。大慧。如來藏受苦樂。與因俱。若生若滅。解曰。七識念念生滅無常。當起即謝。如何流轉。自體無成。故不受苦樂。既非染依。亦非無漏涅槃依矣。其如來藏真常普遍。而在六道。迷此能令隨緣成事。受苦樂果。與七識俱。名與因俱。不守自性而成。故七識依此而得生滅。云若生若滅。此明如來藏。即是真如隨緣。故受苦樂等。又云。常與無明七識共俱。無有斷絕。意云。如來藏以隨緣故。名阿賴耶識。故與無明共俱。說大海如阿賴耶。波如無明七識。水即如來藏。云無斷絕者。無始時來。相續不斷故。如來藏者。即所熏之淨性。隨染緣成虛偽等者。即能熏之染幻。識藏即所成賴耶也。為善不善因者。謂此性隨善緣起諸善法。性即為善因。隨不善緣起諸不善法。性即為不善因。受苦樂與因俱者。隨善受樂。性在其中。隨惡受苦。性亦在其中。若生若滅者。循環諸趣。萬死萬生。如技兒等。如人作戲。變改服章。體是一人。初未曾易。故楞伽經頌云。心如工技兒。意如和技者。五識如音樂。妄想觀技眾。所以草堂和尚偈云。樂兒本是一形軀。乍作官人乍作奴。名目服章雖改變。始終奴主了無殊。故知清淨如來藏一點真心。不增不減。湛然常住。以不守自性。隨染淨之緣。遂成凡聖十法界。雖即隨緣。又不失自性。在凡不減。處聖不增。如水隨風作波之時。不失溼性。一切眾生真心亦復如是。隨相轉變。性常不動。故還源觀云。真如之性。法爾隨緣。隨緣之時。法爾歸性。
縱淺縱深。靡出一心之際。
華嚴經云。佛子。菩薩摩訶薩次第遍往諸佛國土神通三昧。乃至於一念頃。一切佛所勤求妙法。然於諸佛出興於世。入般涅槃。如是之相。皆無所得。如散動心了別所緣。心起不知何所緣起。心滅不知何所緣滅。此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不分別如來出世及涅槃相。佛子。如日中陽焰。不從雲生。不從池生。不處於陸。不住於水。非有非無。非善非惡。非清非濁。不堪飲。不可穢汙。非有體非無體。非有味非無味。以因緣故而現水相。為識所了。遠望似水。而興水想。近之則無。水想自滅。此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不得如來出興於世及涅槃相。諸佛有相及以無相。皆是想心之所分別。佛子。此三昧名為清淨深心行。菩薩摩訶薩於此三昧入已而起。起已不失。是知非唯佛教以心為宗。三教所歸。皆云反己為上。如孔子家語云。衛靈公問於孔子曰。有語寡人。為國家者。謹之於廟堂之上。則政治矣。何如。子曰。其可也。愛人者則人愛之。惡人者則人惡之。所謂不出圜堵之室而知天下者。知反己之謂也。是知若反己以徇物。則無事而不歸自心。取捨忘懷。美惡齊旨。是知但了一心。無相自顯。則六趣塵牢。自然超越。出必由戶。莫不因斯道矣。如古德云。六道群蒙自此門出。歷千劫而不返。一何痛矣。所以諸佛驚入火宅。祖師特地西來。乃至千聖悲嗟。皆為不達唯心出要道耳。華嚴經明一念能為無盡之事。故云一心超勝。如經云。一者。佛一跏趺坐遍滿十方無量世界。二。一切諸佛說一義句。悉能開示一切佛法。三。放一光明。悉能遍照一切世界。四。一身中悉能示現一切佛身。五。一處中悉能示現一切世界。六。於一智中。悉能決了一切諸法。無所罣礙。七。一念中悉能遍往十方世界。八。一念中悉現如來無量威德。九。一念中普緣三世佛及眾生。心無雜亂。十。於一念中與去來今一切諸佛體同無二。是為十。還源觀引論云。由依唯識故。境本無體。真空義成故。以塵無有故。本識即不生。由此方知。由心現境。由境顯心。心不至境。境不至心。常作此觀。智慧甚深。唯識序云。離心之境克湮。即識之塵斯在。帶數之名攸顯。唯識之稱兆彰。故得一心之旨。永傳而不窮。八識之燈。恆然而無盡矣。
任延任促。但當唯識之時。
如經云。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城等。時即是一心唯識之時。故云。一念無量劫。無量劫一念。法華玄贊疏云。如經中說一時者。即是唯識時。說聽二徒心識之上。變作三時相狀而起。實是現在隨心分限。變作短長事緒終說。總名一時。如夢所見。謂有多生。覺位唯心。都無實境。聽者心變三世亦爾。唯意所緣。是不相應行蘊。法界法處所攝。古德言一時者有四。一則不定約剎那。二則不定約相續。三則不定約四時六時八時十二時等。四則不定約成道已後年數時節。名為一時。但是聽者根熟。感佛為說。說者慈悲。應機為談。說聽事訖。總名為一時。今不定約剎那等者。聽法之徒根器或鈍。說時雖短。聽解時長。或說者時長。聽者亦久。於一剎那。猶未能解。故非剎那。亦不定說。若約相續者。猶能說者得陀羅尼。說一字義。一切皆了。或能聽者得淨耳意。聞一字時。一切能解。故非相續。由於一會聽者根機有利有鈍。如來神力。或延短念為長劫。或促多劫為短念。亦不定故。總約說聽究竟名時。亦不定說。若約四時六時八時十二時者。一日一月照四天下。長短暄寒。近遠晝夜。諸方不定。恆二天下同起用故。又除已下。上諸天等。無此四時及八時等。經擬上地諸方流通。若說四時等。流行不遍故。亦不定說。若約成道已後年數時節者。三乘凡聖所見佛身報化年歲短長成道已來近遠各不同故。釋曰。上所說不定約剎那時。及相續時。與四時六時八時十二時等。及約成道已後年數時節。名為一時者。以根有利鈍。長短不定。上界下界。時節無憑。但說唯心之一時。可為定量。無諸過失。事理相當。既亡去取之情。又絕斷常之見。不唯一時作唯識解。實乃萬義皆歸一心。則稱可教宗。深諧祕旨。能開正見。永滅群疑。所以經云。一切諸法。以實際為定量。又云。但以大乘而為解說。令得一切種智故知但說大無過。夫言大乘者。即是一心之乘。乘是運載義。若論運載。豈越心耶。又夫不識心人。若聽法看經。但隨名相。不得經旨。如僧崖云。今聞經語。句句與心相應。又釋法聰。因聽慧敏法師說法。得自於心。蕩然無累。乃至見一切境。亦復如是。若不觀心。盡隨物轉。是故大乘入道安心論云。若以有是為是。有所不是。若以無是為是。則無所不是。一智慧門。入百千智慧門。見柱作柱解得柱相。不作柱解。觀心是柱法。無柱相。是故見柱即得柱法。一切形色亦得如是。故華嚴經頌云。世間一切法。但以心為主。隨解取眾相。顛倒不如實。
大矣圓詮。奇哉正轍。
如來圓教。正說一心。經云。三界上下法義唯心。此就世間依報以明心。又云。如如與真際。涅槃及法界。種種意生身。我說為心量。此據出世法體以明心。終窮至實。畢到斯原。隨流感果。還宗了義。故經云。道不離心。心不離道。如十玄門中。由心迴轉善成門者。並是如來藏性清淨真心之所建立。若善若惡。隨心所轉。故云迴轉善成。心外無別境。故言唯心也。若順轉即名涅槃。經云心造諸如來。若逆轉即是生死。經云三界虛妄皆一心作。即生死涅槃。皆不出心矣。
六神通而焉可變。四辯才而莫能說。
法華經云。止止不須說。我法妙難思。以眾生心。是絕待妙。無法可比故。不可以心思。不可以口議。是以達磨西來。默傳心要。為若此。
攀枝而直到根株。尋水而已窮源穴。
心為萬法根本。故華嚴經云。菩薩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若於心外覓法。便向他求。如但尋枝派。轉失根源。是以永嘉集云。即心為道者。可謂尋流得源矣。
傳印而盡繼曹溪。得記而俱成摩竭。
韶州曹侯溪。是第六祖能大師住處。示眾云。善惡都莫思量。自然得入心體。湛然常寂。妙用恆沙。故先德云。不得一法。號曰傳心。釋迦成道於摩竭國中。經云。菩薩不行見法。不行聞法等。諸佛疾與授記。故華嚴經頌云。所取不可取。所見不可見。所聞不可聞。一心不思議。但直了自心之時。心外了無所得。即便是得記之時矣。
可謂履道之通衢。悟宗之真訣。
此一心門。能收一切。故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所以肇論云。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君王得一以治天下。眾生得一以成道。一者道也。天有道以輕清。地有道以寧靜。谷有道以盈滿。草木有道以生長。鬼神有道以靈聖。君王有道執王天下。故知道不可斯須廢之。道即靈知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