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8日 星期二

【寒露】 普能嵩禪師淨土詩

老實念佛


【寒露】 201910月08日  農曆九月初十
寒露持名念至微。求生淨土信依依。
試觀昨夜西風急。即見今朝黃葉飛。
四面煙雲皆念佛。百年身世有何違。
不須別處求功效。單念彌陀妄自稀。





直心正念 阿彌陀佛
悟顯法師 開示:

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聞我名號。至心信樂。所有善根。心心迴向。願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第十八願:十念必生願。

這一願在修淨土的人來看是相當地重要,不光修淨土的人看重要,對修學其他宗派的一切學人也非常重要,因為無不導歸淨土;如果離開了這一願呢?那真的是「十方諸佛,上不能圓成佛道,下不能普利群生」,地藏菩薩也別想把眾生度盡。他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

這一願就是能度盡一切眾生的根本大願,所以大家要仔細閱讀這一段願文: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聽聞阿彌陀佛名號者「至心信樂。」這個「至心信樂。」就非常地廣,一般人收攝六根「口念耳聽,憶想如來」。你的意念想著阿彌陀佛,這對於凡夫來說,就是「至心」,

《華嚴經・觀自在章》云:「若能至誠稱我名。一切所願皆圓滿。」這個「至心」就是一心一意念阿彌陀佛名號。念他的名號就等於稱「本願」的功德,這本願是什麼呢?是四十八願,而不是只有這一願。

現在有的修本願的,他是其他的都不要,他也教人不要看經,他說因為淨土宗不在經教之內,是如來大慈大悲特別說,所以不要看經典,講一些胡說八道的話蠱惑大眾、瞎人慧眼、斷人法身慧命,這一種人不能成就。

你們能聽到這一願,是相當殊勝的,都要慶幸。那麼講這一願,當然要講得圓滿,不能馬馬虎虎地講。講「至心」,一般人只講收攝你的六根,然後專注於佛號之上,所以你就曉得,離此之外都是散心,你這心就不「至」。「至」就是到的意思。你的心念全部都集中在佛號上,有一念走失掉了、一念打散了,都不算至心。

所以為什麼教你念佛要專心稱念,你先專,真勤真專自然成片;你要是散心雜話,念一念,停了再念,或是念一念又做其他的事情去了,那就很難有工夫。沒有工夫,那臨終你就沒有把握往生了,因為你的心是散亂的、你的心是顛倒的,所以淨土宗除念阿彌陀佛以外、除想極樂世界以外,其他都是散心。我要跟你們標定清楚,這是講修淨土的,不然你們出去隨意毀謗其他宗派,自找拔舌之咎,那不能怪我。



至心信樂

這裡講「至心」,大家就要知道,除了佛號以外,其他都算是散心。去搞世間事,你的心就不至;你念佛時心裡面有妄想、有罣礙,這就是心不至。你念佛的時候,心裡面冒出來的妄想,就是你平常罣礙的事情、攀緣的事情,以及你平常所想像的事情;如果念佛的時候會想睡覺,表示你平時心都昏昧、暗鈍、沒有智慧,你在生活上的運行,你不是用般若,你是愚癡的。

所以我看到你們在念佛時,有的在睡覺、有的在想東想西地打妄想、七上八下,這些統統都是「散心」,你不要以為你一天念幾個小時,念十個小時、二十個小時都一樣。能念得久,並不代表有工夫,但是如果你不念,那是一點工夫都沒有,所以還是要念。但是要能「降伏其心。」所以《金剛經》中問:「云何降伏其心。」一部《般若經》也就是在講這個而已。

在淨土宗就很簡單,
直心正念一句「阿彌陀佛」名號,自然就「降伏其心。」
 
所以你在念佛的時候一定要至心,「至心」裡面要信樂。這信樂,「信」就是深信,「樂」就是切願,所以這裡講:信、願、行。「至心信樂。」稱念彌陀的名號,就是要具有信願行,所以在這十八願裡面,就看得出來,「深信淨土,心不退轉」,

至心信樂

所謂「深信淨土」,是你真正相信阿彌陀佛一定接引眾生,你現在念佛必然蒙佛接引、必然蒙佛攝受,這一點絕對不會錯。

若是世界上什麼事情可以說是絕對的,那「念佛成佛」這一件事情是絕對的,其他的都是虛妄的。

夏蓮居老居士講:「般般過去都成夢。只有當前一句真。」

意思是:人生遇到了這些事情,是好、是壞,世態炎涼,「般般過去都成夢。」只有這句佛號是真的,對你才有真正的好處,你要信得過。對於西方淨土你要迫切願往,除此一方更無餘方,只有願生淨土而已。

你這一生你不要有什麼心願:不要想發財、不要想賺大錢、不要想有名,甚至,出家人不要想蓋大廟、造大佛、當大法師受人供養,這些統統都不要,也不去想弘法,不要心裡罣礙有多少眾生沒度,覺得佛法沒有推......,這些統統都是雜念。學佛修行,真正用功起來跟活死人一樣,食不知其味、聽而不聞、視而不見,就是這樣用功。眼睛看到當作沒看到、耳朶聽到當作沒有聽到、吃飯你也不管它什麼味道,用功到這種程度,這叫「至心信樂。」就是一心一意念佛求生,對於娑婆世界的一草一木、一切人事物,都不生貪著,你才算真正至心。

就是把你的身心世界全部放下,全部的精神投注在佛號上,投注在你的用功上,就是這麼念,沒有別的路,也不假其餘方便,你自然跟阿彌陀佛相應。

所謂「不假方便。自得心開。」

自得心開是什麼呢?就是見佛。見佛即是見性,叫「自得心開。」你們在念迴向偈的時候,唱「花開見佛悟無生。」「見佛」就是悟無生之時,而且不用到極樂世界才悟,在這裡就可以悟,

所以淨土宗是講現實的,只要你肯修,每一個都能花開見佛,花開見佛就是見性。明心見性,在淨土宗叫花開見佛。

古代的人把心比喻作蓮花,尤其真心本性,是在染而不染,在淨而不淨,所以能超凡聖,非聖凡之所能。蓮花最底下一層是汙泥,汙泥之上是水,汙泥比喻作六道,水比喻作四聖,蓮花超越十法界凡聖,就代表你的心超越十法界,勉強給它立個名叫「一真法界」!所以,你心若是開了,花就開了!

「花開見佛」就是悟無生之時,那你就是不退菩薩,其他不退菩薩就是你的伴侶,這才叫「至心信樂」。

・無量壽經 150 精彩節錄






2019年10月5日 星期六

華嚴經 淨行品 26



華嚴經  淨行品 
受具足戒,當願眾生,具諸方便,得最勝法。


華嚴經 淨行品 25




華嚴經  淨行品 
受和尚教,當願眾生,入無生智,到無依處。

華嚴經 淨行品 24



華嚴經  淨行品 
受闍梨教,當願眾生,具足威儀,所行真實。

華嚴經 淨行品 23




華嚴經  淨行品 
受學戒時,當願眾生,善學於戒,不作眾惡。

華嚴經 淨行品 22






華嚴經  淨行品 
自歸於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

2019年9月23日 星期一

【秋分】 普能嵩禪師淨土詩

老實念佛


【秋分】 201909月23日  農曆八月廿五
秋分念佛莫貪眠。一句彌陀信要堅。
心隨萬境從他變。性徹三空淨土圓。
六門絕待常忘佛。一法全真不滯禪。
若有纖塵掃不盡。依然業識浪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