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4日 星期日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九十三)
諸位同修,請掀開《無量壽經》,看第二頁,德遵普賢第二,經文的部分,「又賢護等十六正士。所謂善思惟菩薩。慧辯才菩薩。觀無住菩薩。神通華菩薩。光英菩薩。寶幢菩薩。智上菩薩。寂根菩薩。信慧菩薩。願慧菩薩。香象菩薩。寶英菩薩。中住菩薩。制行菩薩。解脫菩薩。而為上首。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到這裡是一小段,那麼上一次講到的「賢護等十六正士」,這個「護」就是護持正法,那麼「賢」呢就是用你的智慧,用智慧來護法,包括用智慧善巧來護持自己的清淨心、護持正知正見。那「正士」呢就是指在家的菩薩,那麼這十六位,十六位都是在家人,在家人,代表這個淨宗在家的同修修行也能夠成就,下面的「善思惟」就是思惟善、思惟善法,這善法是出離法,不是只有五戒十善,佛門講的善是講的「諸法實相」,這個諸法實相你要能思惟、能觀察才稱之為善,世間人著相,常常在自己的利害得失當中,有「我、人、眾生、壽者」這四相,所以思惟不善,那麼今天佛法講的是教你「明心見性」,告訴我們「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滅」,不生就是我們所說的沒有生死,不滅呢就不住涅槃,不生-不住生死,不滅-不住涅槃,不住生死不住涅槃,那就是如來啊,那麼一切法的現象當下,就是不生不滅,所以為什麼永嘉大師講的:「幻化空身即法身」,就是你這個幻化身,幻化身的當下就是法身,因為就在現前不生不滅,這個是佛教講的真理,這個道理不會改變,也沒有人可以打破它,世間的科學技術,這些種種的理論,都會被推翻,它都會有所改進,那麼佛教講的這個實相的道理,不會改變,不會改變,所謂:「日可冷。月可熱。眾魔不能壞真說。」這個太陽也會有消失的時候,月亮也會有殞落的時候,生、住、異、滅,這是世間相,但是講的諸法實相,不生不滅,這個你要能夠思惟才叫做善,不要天天想著我怎麼樣福報比較大,能夠享受比較多,或是呢我修個五戒十善將來生天享受天福,這外道修學佛法都是為了想要得到人天福報而已,他沒有想過要出離,甚至他認為明心見性是不可能的,但是大乘佛法不如是說,講到這個大乘就是講心性,心性是學佛的基礎,你明白了「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那麼你的學佛基礎才有根、才有本,這個要知道,學佛你要從那裡下手,從心性上下手,這個心性不是指你現在在打妄想的這個生滅心,不是,是講:「如來藏清淨妙淨明心」,在《楞枷經》上,《楞枷》,《楞枷經》上講的叫:「自覺聖智境界」,如來所說的就是你「自覺聖智」,就是你的常住真心,不是這個在打妄想的,這在打妄想的一下生一下滅,你隨它生起、隨它滅去那是墮在生滅,這個真心不生,不生就常在,不滅-因為沒有生也沒有滅的問題,這個就是真如本性,你現在就在用,只是你常常忘記它,什麼叫忘記了呢?就是你心裡面隨順你的妄想、隨順你的愛欲、隨順你的瞋恨,所以你忘失了它,眼見色看到喜歡的攀緣了,耳聞聲-聽到好聽的呢?戀著了,鼻嗅香、舌嚐味、身感觸,統統都是落在「苦、樂、憂、喜、捨」當中,那你就迷失了如來藏-清淨心,迷失了真如佛性,實際上你在迷的當下,它還是在起作用,就好像一個人迷路了,把東邊搞成西邊,把西邊搞成東邊,搞錯是他自己的事情,但是方位還是不變,不會因為他搞錯,可是在他自己的分上,自己的分上他把東邊搞成西邊了,他自己在那裡輪轉啊,佛說這就叫輪轉,這就是惑南為北,以耳為目,那麼在他迷惑的當下,他自己就變現出虛妄的境界給他受用,所以沒有辦法回頭,那麼善思惟菩薩教我們:你要想諸法實相,你才能夠打破你的煩惱,這世間法不行、做不到,如果可以的話,釋迦牟尼佛不用出現在這個世間,當初印度有九十六種外道,他們有禪定、有道德、五戒十善都非常圓滿,可是三界出不去,什麼原因呢?對於諸法實相不能通達,甚至連二乘的偏真涅槃,他都沒有辦法理解,所以才需要釋迦牟尼佛出世,示現做大阿羅漢、示現做佛,來教導一切眾生,明白自己的本心、明白諸法實相,念佛也是教你如此而已。有人認為你念佛就是往生淨土而已,往生淨土,佛還是跟你開示實相而已呀!所以不是往生淨土就一了百了,那是苦暫時止住了,暫時止住,那麼到那裡還熏修、增進,所以西方淨土有九品不同。你能了解這個道理叫做善思惟,你能聽能行叫善聽、叫諦聽。所以不要想到看到善思惟就先想到世間善法,那是你世間心沒有放下,這些菩薩的名號都有它的義趣存在,都是遵修普賢大士之德,普賢大士之德就是我們佛門常講的稱理成行,就是依理而起行,常聽到的從性起修,所以不是世間法,要清楚。那想世間法算不算善思惟呢?不算。我們怎麼可以肯定不算呢?因為善惡是對待,對待-六祖惠能大師講的:對待之法不是佛法。所以這個思惟你怎麼才能夠達到真正的善呢?你要思惟這個我們講的般若智慧。所以你對境的時候不要著相,你對境一著相生起一念好樂心,這個好、這個喜歡,想要佔有、想要控制,這個就已經不善了,有再多的理由、再多的藉口都是不善。所以對境生心這思惟就不善了,何况是造善造惡呢?造惡那是絕對的不善,所以這個善思惟菩薩要知道。那麼慧辯才菩薩上一次講過,辯是明辨的意思、辨別的意思,不光只是口才好,是你能明辨、能夠照見五藴皆空這叫慧辯才,慧是智慧,般若本智,般若智慧,這個智慧在天台家講叫無師智,不用老師、和尚教你的,你只要迴光一照,你悟得了這個智慧是你本來就有的,不是造作修來的,那用這個智慧幫助你解脫,這叫慧辯才,這辯是辨別,那麼在一切法當中,你能辨別什麼法是適合你修行的。有很多同修他有很大的懷疑,懷疑說法師你怎麼不從人天法教起呀?人天法是世間法,世間法在眾生的分上不是佛法,在諸佛如來的分上,沒有所謂佛法與世間法的問題,可是在眾生分上不行。所以釋迦牟尼佛他為什麼一出世講《華嚴》,先講大乘,看到眾生不行,沒有這個一乘的善根,所以給他講阿含,所以叫「華嚴擬宜」,「阿含誘引」。引誘你來學佛,跟你講個出離。因為這個印度當時候他們的層次都非常高,給你講《阿含經》,阿含也包含有因果在裡面,也有出離的觀念在裡面。然後才來講方等,方等就是通大小乘,統統都接引。方等,方是廣的意思,等是平等,廣大平等的接引叫方等,方等經典。那麼方等接引上來之後才「般若淘汰」,告訴你這個小乘不對,世間法不對,才來「法華顯實」,顯實就是顯示什麼是你的真如實際,這是五時說法的用心呀!釋迦牟尼佛教化眾生的手段,你真正能體會了,你就知道佛對眾生可以說是善巧用盡。所以你要有智慧、要能辨別,你要學哪一種法,世間法不了義不要去學,佛法是了義法,佛法裡面大乘是了義法,你要能夠知道,能夠修行。大乘佛法我們不講落實這兩個字,一講落實你們心裡面就記名字相就執著了,把法當成實有在那裡造作,那這個落實就不對了,我們講經很少用落實這兩個字。所以禪宗祖師叫你參,叫你參,參就不著有無,我們很少用,所以大乘佛法所說的是一切煩惱當體即空,當體即空。你不隨順它,你一念佛號提起來,不跟著它走、不跟著它跑,你的煩惱就斷掉了嘛!那麼斷掉以後這來的快去的快,沒多久又生起,你就再念佛,就是這麼綿綿密密的用功、懇懇切切的用功,久而久之這個妄想煩惱的習氣必然斷掉。你不要打妄想說:啊~念了好久、好幾年沒斷,三年沒有成就,你要是存著這個念頭,給你念三百年你都不會有成就,不要說三年。古德講念到驢年都不會有成就。什麼叫驢年?十二生肖裡面沒有驢,驢就驢子,十二生肖裡面沒有驢,就是永遠都不會成就。為什麼?你心裡面存有觀念、存有見解。這《圓覺經》講的:「心存少悟,備殫證理」。這人相就存在,存有一個觀念、一個知見,這個都不行。所以要清楚,慧辯才菩薩。這觀無住菩薩上次講到的,不攀緣、要無所住。人最怕就是攀緣,今天不攀世間法,攀緣佛法。念佛念成執著、念成我見,只有念佛可以,其他的方法修行都不能成就,一樣攀緣。這叫因藥得病,所以《維摩詰經》講:「但除其病,不除其法」。你要除的是病不是叫你執法,你執彌陀名號這是一個方便,彌陀名號你念了之後,你要能夠除煩惱,最主要是煩惱生起來的時候,你這佛號要提得起來,正念要把持得住,貪、癡、愛、慢現前的時候,你要守得住呀。「學道猶如守禁城」,剛開始你要守呀。「晝防六賊夜惺惺」,白天防賊晚上還要提起警覺,惺惺就是清醒的意思,你自己中軍主帥不能迷,「中軍主帥能行令」,最後你功夫成熟了,「不動干戈自太平。」這是功夫成就了,不用再起念了,這煩惱也不起了。藥病俱亡,這叫不動干戈自太平,這是修行,這觀無住菩薩,那對世間法那更不要住,不要住著。對這個色身你要知道,你要常常跟自己講,身體是虛幻的,你也不要把它當真,辛苦一點沒有關係、難過一點沒有關係,眾生就是…這個身為什麼不好?身體為什麼不好?常常在動念頭,佛在經上講得很清楚,四大怎麼來的?就動念而來的,你一動念就有風,念頭在動妄現風大,那堅固執持這個妄念,就產生出地大,那妄念執持...執持的當下還在動,那麼堅固跟這個妄動,相互磨擦就產生出火大,那麼火一燒就生水大,所以,為什麼修行人身體會好?他不動念,不動念是什麼?不起妄念,不是心不動,心不動…你們坐的桌椅板凳,桌子、椅子這些無情它都不動念,它那個叫沒有心,佛法講萬法唯識,諸法唯識,眾生為什麼會成佛?就是因為他有識心,這識心其實跟佛性完全一樣,確實相同,但是眾生迷失佛性隨順妄想,我們稱為識,有所對能所,有能所這稱為識,離開能所,知道能所相是心所現的,那這個識當下我們就稱之為智,這不用去另外修證一個什麼真心、佛性,不用,轉化,所以你對於這個色身不要執著,什麼叫不要執著呢?那一聽不要執著,又這個世間意又起來了,什麼叫世間意起來了?生病不吃藥不執著,生病不吃藥你會死翹翹,不是不會不執著…也不會成道,生病該怎麼吃藥就怎麼吃藥,還有,要多放生、少殺生、少吃葷的,是叫你不執著不是不吃藥、不看醫生那是錯誤的,你又執到旁邊去了,一樣是世間意,祖師叫避溺投火,溺就是溺水,沒有溺水但是掉到火坑裡面去了,都一樣都是死路一條,棄有著空…一樣的意思,不是著有就是著空,著…要看醫生,著…不看醫生,都是著!這色身任著它去,心裡面不要起一絲毫在意,心裡面佛號要存在,這淨宗講的佛號要把持得住,修學其他宗派,咒語要持得住,學密的三密要能相應,身口意三密,什麼叫三密相應呢?對身不要執著,身密就相應,意不起妄這意密就相應,口呢?不說世語、不談這些世論,這口密就相應,跟什麼相應?跟真如實際相應,這個相應可以打開本來。這佛法是生活化的,念佛什麼叫一心不亂呢?對一切境都不亂,了了知無一物,這叫一心,是不是阿彌陀佛不中斷,叫一心?那叫事一心,或叫功夫成片,不是真正的功夫!學佛講求真功夫,理一心不亂大家達得到,只是呢常常在迷,心不隨境轉就是理一心,知道一切法心境一如不起煩惱了,不再造十惡業了,能行普賢行了,這就理一心不亂了,不是另外有個理一心可以給你修證的,這個是觀無住菩薩。所以對身、對於這個世間你不要在意,得失不要在意,考試考得好不好不要在意,我知道我講這個話學生最高興了,考試考不好不要在意,不要在意是你沒有得失心。教育是什麼?教育是教生活,不是教你考試,考試那個答案是死的,生活是活的,教你怎麼樣過生活,生活上要注意什麼?人要有品德、要有正念,不可以為了名利不擇手段,要知道將來發展的方向,不可守舊,這都是教育,所以這教育是活的,教你怎麼生活,不是把你變成考試的機器,學佛也是一樣,不要學到後來變佛學。這經典打開,問一能答十問十能答百,香嚴禪師就是這樣,溈山和尚問他:我聽你在百丈會下能夠問一答十問十答百,那我今天不叫你問一答十,也不叫你問十答百,我只問你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你給我道一句來!香嚴禪師滿身大汗答不出來…沒有真功夫,回去他把他以前從前看過的這些東西全部燒掉!他求這個溈山禪師給他開示,求師指示一條路…這個見性之路,他說我要是今天告訴你,將來你必定罵我,你且離開好好的參究,香嚴禪師發奮用功,從此不起任何思量,之後見性了,這個是修行啊,不要學佛學成佛學,那就麻煩了,香嚴禪師的佛學還是對的,現在很多佛學都是錯的,學到後來變傲慢,批評祖師大德,那就是佛學,他不教你斷這個貪瞋癡,他教你一直起質疑,教你質疑佛法...疑…這個疑是什麼?六種邪見,貪瞋癡慢疑,疑能生什麼?生不信!不信能生一切惡法,他是在搞佛學,在教你造一切惡啊!所以《華嚴經》講:「彼由顛倒慧,增長一切惡」。什麼原因呢?就是「言詞所說法,小智妄分別,是故生障礙,不了於自心」。重點就是不了於自心,著在名相上,著在世間這些知見上,所以產生障礙,不了自心,「不能了自心,云何知正道」,你怎麼知道修行怎麼走、怎麼修?所以你才會放任你的顛倒慧,增長一切惡,用世間語言想要入佛知見,你們去看看《楞嚴經》講的一清二楚,現在很多搞佛學的,很排斥《楞嚴經》,為什麼?《楞嚴經》講的就是他的問題,他要是說《楞嚴經》是佛講的,那剛好講到他,所以他很排斥,而且《楞嚴》是末法最先滅的經典,那排斥《楞嚴》的必定是妖魔鬼怪,可以百分之百肯定,不管他用什麼理由,他去考據、去什麼科學分析、儀器分析,統統都是妖魔鬼怪,凡是毀謗《楞嚴經》的,你不要看他名氣大,沒有用,所以我們師父就講這些魔子魔孫,在末法都示現大法師的樣子,他也講《楞嚴》,他講《楞嚴》告訴你《楞嚴》是假的,不然呢就是把《楞嚴經》直接講錯,讓你沒有辦法辨別,所以你們要注意,你看《楞嚴經》的註解你要看古德的,現代人的基本上不推薦,古大德的可以,你要看現代人的圓瑛法師的可以、元音老人的可以,這些都是近代的,海仁老和尚的可以看,他是學楞嚴的,你要當他的學生沒有那麼簡單,《楞嚴》文句都要背起來,不要說《楞嚴經》了,背起來才能跟他學,聽說學生只有六個人,《楞嚴文句》你們去看看,從頭到尾都要能背,這是近代學楞嚴的大法師,我們稱為「首楞嚴王」,這個《楞嚴經》非常的重要。那麼再來是神通華菩薩,上次講了一半,這神通就是指自性的妙用,華就是開顯,開顯自性的妙用,所以叫神通華菩薩,那華又代表行為,無論是因,無論是果,這代表行為,因為果地上的行為也要有因地上才能開顯,所以因果同時,為蓮故花,華開蓮現,華落蓮成,所以講的因果同時,你們看到的這個佛菩薩形像,他坐的是蓮花就代表因果同時,什麼叫同時呢?這因是不生滅因,果是不生滅果,所以才能同時啊,如果你用世間法、世間心欲求如來無上菩提了不可得,做不到的,這是釋迦牟尼佛講的,所以他為什麼坐蓮花他不坐玫瑰花,為什麼不坐其他的花,它有表法的意思,蓮花代表在染而恆淨,你看他這個蓮花,他是生長在這汙泥當中,汙泥就是煩惱啊,煩惱即菩提,可以道煩惱即菩提,不可以道煩惱是菩提,煩惱不可以說它是菩提,但是你要成就菩提你必須得轉煩惱,煩惱會生菩提,不可以說煩惱是菩提,不對,所以為什麼這個蓮花的表法,這麼高妙,這蓮花長在汙泥當中,他吸收汙泥的這個養分,這汙泥代表煩惱,表煩惱的當下就是正覺、就是菩提,那你知道這是道理上知道,你還要修行,所以呢超出了水面、超出了汙泥,這是蓮花的表法,所以為什麼佛門用蓮花,不用什麼牽牛花、其他的花,為什麼?這個有它的義趣存在,所以神通華菩薩,就是告訴你:你要開發自性的功德,學佛要顯示如來智慧德相,《無量壽經》講的:「開化顯示真實之際」,這是學佛必須的,學佛不是只有教你做一個好人,做一個好人,釋迦牟尼佛不用來,世間就有,孔子就是個好人,但是他是一個世間人,他不是成就的人,他即使是佛菩薩再來示現,也是示現一個世間人,告訴你世間法是如此要這麼做,但是佛出現了,就告訴你怎麼樣在世間法裡面覺悟,這不廢佛法而行世法,這個是釋迦牟尼佛要教給我們的,所以你不能夠認為學佛的基礎在於世法上、在於儒家、在於道教,這不對,沒有祖師大德是這樣教的,印光大師他自己也不是這樣學的,他說他小時候深受儒家之害,因為沒有正見、也沒有學佛的因緣,那從前交通資訊不發達,連看一本經書都有困難,他怎麼會有因緣學佛,所以呢印光大師小時候就闢佛-批評佛法,後來他長大了他才知道,以前做的事情全部都不對啊,他才知道,所以他痛改前非,這是印光大師,那像其他的,修仙的呂洞賓就碰到黃龍禪師,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呂洞賓認為身是實有啊,想要他長壽,修仙練丹都是為了貪生怕死這四個字,所以他最後開悟了,他自己做了一首偈,跟黃龍祖師講:「棄卸瓢囊槭碎琴」,這些都是這個道教練丹的工具,從此不戀,戀是貪戀汞中金,練丹要加汞啊,「自從一見黃龍後」,見到黃龍禪師,「始覺當年錯用心」,他才知道他自己修仙是搞錯了,這是道教的,曇鸞法師也是啊,曇鸞法師也是希望長生不老,在他還沒學佛以前他希望長生不老,那麼翻譯《無量壽經》的菩提流志大師,他碰到他,那麼他向大師請教,這佛門裡面有沒有長生不老術,有沒有比道教更厲害的,菩提流志大師告訴他,有,送他一本《觀無量壽佛經》,他說:「長生不老術,吾佛之所長」,我們佛教最擅長這個,送他《觀無量壽佛經》,他一看非常的歡喜,他說你依照這部經修行,從此三界不復生、六道不復往矣,到極樂世界真正證無量壽,乃至還有其他的廢棄從前所學的,統統都來學佛,所以這都是祖師大德給我們做的榜樣,所以學佛你要開發你的本性,要能夠用你的般若智慧,照見五蘊皆空,能夠度一切苦厄,不但自度還能度他,這是神通華菩薩。下面的光英菩薩,光英代表的是光明英發,光明就是指自性的光明,英就是菁英,自性的光明你們現在都在使用,你現在在聽經、你在看這個現場的畫面,就是你自性光明英發的作用,離開了這個真心你不能見,很多人都以為眼睛能見,是裡面的視神經...等等的這個醫學理論,佛在經上告訴我們死人也有眼,他能見嗎?不能見,所以眼睛是拿來幹嘛的,拿來顯色的,顯現這個色相的,就好像燈光一樣,燈是拿來,拿來這個照明的,眼睛也是來顯色,真正見的是你的真心,不是別的,所以這就是光英菩薩,那麼這光英在哪裡呢?誰是光英呢?一切眾生都是,六根門頭放光動地,所以你學淨土法門、學佛你能通達實相,你能知道原來我們的心就是如此,修學淨土法門能夠開發你本性的光明、本性的德能,這是學淨土的功德。下面一位寶幢菩薩,寶幢又叫做智幢,用智慧能夠利益眾生,怎麼利益呢,幢是什麼?代表正知正見-正法,像從前講經,現在的道場不一樣,從前的道場有這個寺院前面還有這個旗桿,你們現在去中國還可以看得到,台灣也有少數也都還保存著旗桿,那麼今天講經的時候,他就把幢豎起來,所以叫「法幢高豎」,幢是圓的代表佛法是圓融的,幢能夠這個遮蓋,代表用圓融的知見、圓融的般若可以除斷煩惱、可以護佑一切眾生,不被無明還有這個塵沙以及見思所汙染,這是它覆蓋的意思,所以要具有正知正見啊,所以這個幢才稱為寶,所以有的他這個幢上面有鑲一些寶石、鑲這個金子,這是寶幢的意思,不然你要不懂這個表法,這個幢不稱為寶,所以佛門的法器、供具都有它的含義,這是寶幢菩薩,那你要能夠這麼做你就是寶幢,你就是寶幢,又這個寶稱性而現,就是指佛性,幢就是指自性的作用,作用不光只有這個現在幢上、現在這個供具上,乃至一切時一切處都是寶幢之所現,你起貪瞋癡的時候,你提起正念這就是寶幢在起作用,在保護你的清淨心,在除斷你的煩惱,你生自私心的時候,你提起正知正見,那麼滅除你的自私,所以每一個人都是寶幢菩薩,這個寶就是你的心,所謂心王為寶啊,心是寶中之王,這個要知道你要會用,不是用你的貪瞋癡,你們不要認為哎呀~我貪瞋癡很重,每個人都這樣想你就愈想愈重,佛在經上講「一切眾生都有如來智慧德相」,都是可以成佛,你不要整天打妄想,哎呀~我大概不能成就、我不能成佛,你天天這樣想這不對,你這樣想你就是個凡夫,你是下劣見,這是沒有信心,你要深信切願,後面會講到,真正深信切願,相信自己是佛,這是修學淨土很重要的,六信第一個叫做信自,相信自心是佛,絶對有成佛的把握,你不要整天看這個地獄變相圖,看了以後你就去下地獄,我不負責,不要怪我說悟顯法師你沒有講清楚,我已經講清楚了,你下地獄你不能怪我,你天天想地獄你就現地獄相,一切法從心所現,所以我都勸同修你們看極樂世界圖,心想極樂、想淨土你就往生淨土,你天天想自己是個凡夫,你就永遠是個凡夫,你沒有一絲毫想要增進、想要這個上進的心,你的德行不會增加,淨土宗講三根普被,三根普被是什麼?是可以把你從下根轉為中根,把中根再轉為上根,把上根轉為上上根,你的根器會愈來愈好,不是學了十年…我還是下根,有很多同修都很謙虛,謙虛謙到後來就「我」沒放下,還是有「我」,佛門講的謙虛跟世間不一樣,佛門講的謙虛是「無我」,這個無我不是沒主見,主見照樣有,可是在這裡面你不起煩惱,世間人有我,不順他的馬上起煩惱了,那這個謙虛是假的,有的人很謙虛,可是呢還被人家說這個人很傲慢,裡面無明火就生起來了,所以他為什麼會起煩惱,就是因為這個「我」沒有放下,「我」還是很大,做什麼事情都先想到人家對「我」的看法,愛面子嘛,這就是眾生的我相、我執,用這個「我」來修行不會有成就,《圓覺經》說的:「雖勤精進,增益諸病」,天天在用功、天天在學佛法,毛病永遠不會改,所以學佛不要只做事相上,看到人點頭、鞠躬,你就算能鞠到一百八十度,心裡面那個「我」還是沒有放下,鞠九十度不算什麼,鞠一百八十度,臉都可以貼到腳了,這個「我」還是在,所以學佛講的是實質,不是講的形式。形式上鞠躬,心地上是空的,所以佛法講的”無我”,不是真的沒有我,是講的沒有我執、我見、我慢、我愛,叫無我。那麼無我之後起了作用,那就是智慧,那就不是堅持了,很多人堅持著我見,所以這個要清楚,你們要會修行。再來智上菩薩,就是智上,這個顧名思義智慧無上,你念佛你的智慧會增長,你會從世間世智辯聰轉成出世間的般若智慧,你會從小乘的析空觀轉成體空觀,你修行你的這個境界會提升,學淨土境界會提升,所以這叫智上,越來越好。你要是不修呢,那就智下,越來越差,相反的意思,這要能夠懂得。所以怎麼樣讓智慧增上,放下的多,你放下的多,智慧自然就增上,執著的少,智慧自然就增長,從前執著,從前在意的,從前放不下的,你聽經聞法,知道一切有為法、無為法如夢幻泡影,無為法也如夢幻泡影,唯識講的六種無為法,統統都是如夢幻泡影,所謂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這才稱之為菩薩。所以你這裡你學智上菩薩,要把你的智慧增長,增長智慧就要放下,放下的越多智慧越高,這個要清楚。下面一位寂根菩薩,寂根就是-寂就是寂滅,六根對六塵,我們不講不起心不動念,如如不動,不動如如,所謂了了知無一物,也無人也無佛,這不動如如、如如不動,如如就是如實了之,不動就是寂滅,不要一聽到寂就掉到空裡面去,掉到滅裡面去了,這滅中能夠起用,這個是寂根。眾生對境的時候,心都不寂滅,整天盤算思量,人生只有一百年,卻有千年之憂,那這個是六根都在妄動,不對境的時候他還在妄動,你的第七意識念念執著這個色身是我,就是在妄動,執著這個色身是我,所以推動前面的六識向外攀緣,起念造作來滋養這個色身,那他就會去攀緣境界,一旦攀緣境界,就動念了,作意,就「遍行心所」就出來了,作意就動念了,那接觸,”觸”觸以後就有感受,感受以後就會打妄想,意觸受想思,思以後就想辦法看怎麼來得到,那再來就引發「別境心所」了,動作了,別境就個別著境,有的喜歡這個,有的喜歡那個,有的喜歡那個,想方設法達到目標,再在從失敗中累積經驗跟知識,其實唯識講的很生活化,別境是什麼?欲、勝解、念、定、慧,欲就是欲求,一旦到「別境心所」發動的時候,你就控制不了了,就一定要造業,欲就是欲望升起來了,非常喜歡、非常貪著。然後勝解,給自己很多理由,勝解。念就是什麼?執持這個妄想,念念相續。定就是什麼?絕對不改,我就是要。慧就是開始造作,想辦法要得到它,這是慧,他這個慧不是智慧的意思,是這個邪慧,這你的心念在妄動的一個過程。所以你念念執著這色身是我,那你就要造很重的業,所以即使六根不對境,他裡面在打妄想,阿賴耶識的種子在那裡妄動,我們現在講叫背景執行,你們用電腦都知道背景執行程式,常駐程式在那裡待命,一旦使用者一點它,它馬上就動作,你的妄想分別顛倒就在你的六根門頭,在那裡待命,只要一碰到緣馬上就起作用,貪瞋癡慢全部都起來,所以這是凡夫,你的六根沒有寂滅、六識沒有寂滅,講根你就要知道,根、塵、識,六根、十二處、十八界,十二處,六根對六塵就是十二處,法六識就是十八界,界是界限的意思,眼只能了別色,耳只能聽音聲,界就是界限,他就出不去了,沒有人說我的眼睛可以嚐味道的,眼識不能嚐味道,那麼這是在眾生分上,你要見性的話,這六根六識都可以互用,互用它是通的,為什麼?他同一個心,同一個心,所以寂根菩薩。那麼下面三位菩薩,講的是信願行,你對於淨土你要有信、有願、有行,信要真信,這信裡面要有慧,現在學淨土的信裡面都沒有慧,盲目的相信,師父你講這樣,好我就做了,跟著哪一個法師笨笨的做,越做越笨,你不依經典,所以你信沒有慧,這信要講求慧,慧要能信,你有慧不信,那這叫狂慧。有信無慧那這個叫做無明,所以這信要有慧,願呢也要有慧,不是一廂情願,很多人一廂情願,自己身體生病了,跟自己身體溝通,自說自話,無外乎就是貪生怕死。像這個周靜芳居士,也就是我的媽媽,他知道自己生病了,第一個念頭,幹什麼呢?我要求生淨土,他有沒有想過我來念個佛,來把這個身體治好,沒有,從來沒有,一個念頭都沒有,所以他能夠往生淨土,這個就是願中有慧,這留待之後再來解釋,好,我們今天時間到了,就講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