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日 星期六

【正法眼】- 學佛實修6

發菩提心




【正法眼】第二講



悟顯法師   開示: 發菩提心


為什麼講發菩提心,發菩提心有五種菩提:第一個「發心菩提」,第二個「伏心菩提」,第三「明心菩提」,第四「出到菩提」,第五個才是「究竟菩提」,有這五種菩提。

所以,第一個要先「發心」,發心知道自己的真如本性跟佛完全一樣,這是發心菩提,這入的是初信到十信。

再來是「伏心菩提,三大阿僧祇劫從伏心菩提開始算,修三賢位:十住、十行、十迴向。伏心就是伏你的妄想,只是伏住而已,破的是分別我、法二執,是後來接觸才有的。有一種是俱生我、法二執,俱生我、法二執就是與生俱來、根深蒂固。分別我、法二執就是這一生受生以來又接觸到的境緣,所衍生的我執跟法執叫分別我、法二執。第一個阿僧祇劫是除掉這些,再來才能明心,就是對於真如本性有一點點明了,不是全明。可以說明了了就算是。但不是全明,因為煩惱沒有全部斷掉。

所以三賢十聖以後才是明心菩提,「明心菩提」是圓教的初地菩薩,初地菩薩明心第一個歡喜地。那麼再修第二個阿僧祇劫修到七地,這是除斷了俱生我執,這是明心菩提。

再來第四個是「出到菩提」,就是八地、九地、十地,第三個阿僧祇劫一直到等覺,也就是真正離開了這些深重的煩惱,「出到」是出離煩惱到達涅槃彼岸,最後到等覺菩薩,叫等覺是因為在「等覺」之後還有一等叫「妙覺」,等覺不屬於妙覺,但是比起前面這些位次,它算是大覺,所以叫等覺菩薩,往後才是圓滿菩提。所以菩提是講這五種菩提。

講經祖師大德講:多說佛性,少說名相。讓大家能夠知道怎麼修行就好。

五個菩提第一個先叫你發心,再來伏心,把你的妄心、貪瞋癡這些降伏住,將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給降伏住。所以為什麼說學佛要先明心見性,明心就是發心,明心見性就是發心菩提。

所以在學佛、在念佛當中,不要去體會身體感覺怎麼樣,這只會增長身見,執著這色身是我。《八大人覺經》講「四大苦空。五陰無我。」所以那些人雖然嘴上說自己是修學淨土的學佛人,在台北很有名的大道場,也是講經的法師,他師父是淨土宗的大德,但是師父一往生後,就變質了。......


👉讀全文: #大乘定香精舍部落格 :  https://goo.gl/qyGtQ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