晝夜攝心常在禪
悟顯法師 開示
很恭喜你們受戒回來,在菩提道上又能夠再往前邁進。《無量義經》上大莊嚴菩薩稱讚釋迦牟尼佛「因地」的功德,他講到「奉持諸佛清淨戒。乃至失命不毀傷。若人刀杖來加害。惡口罵辱終不瞋。歷劫挫身不倦惰。晝夜攝心常在禪。遍學一切眾道法。智慧深入眾生根。」這是講釋迦牟尼佛在因地的時候,行忍辱波羅蜜、精進波羅蜜、禪定波羅蜜、般若波羅蜜。那麼受戒要能夠做到菩薩戒裡面所教導的、所要求的,你的心態就是像釋迦牟尼佛一樣,「奉持諸佛清淨戒」,願意持守,這就是持戒波羅蜜,「乃至失命不毀傷」,一直到你往生,你都不要退菩薩心、菩薩願,無有絲毫毀犯或是後悔,要堅持下去。佛在《地藏經》上講的,這個世間的眾生,造惡者多、造善者少,「縱發善心。須臾即退。若遇惡緣。念念增長。」所以你自己就要有堅固的道心,有無上的願力,能夠堅持淨戒,乃至失命不毀傷,縱然你往生,你要斷命了,也絕對不忘失佛陀的教誡。
你在修行過程中,人家會找你麻煩,惡口罵你,刀杖加害,你都要能夠不起絲毫的瞋心,要知道這個就是你過去生的冤業,現在在消。你過去生障人家修行,現在人家障你;你過去生嘲笑修行人,現在人家嘲笑你,你能夠這樣存心,業障自然就消掉,不起熱惱心。所以說「若人刀杖來加害。惡口罵辱終不瞋。歷劫挫身不倦惰。」這身心不廢失,律儀不廢失,菩薩願、菩薩行都能夠長時期用功,縱然是生病了,這個「身」將要壞滅了,也都沒有絲毫懈怠,所以說「歷劫挫身不倦惰。晝夜攝心常在禪。」白天晚上你都能夠心不散亂、意不顛倒,常處在法界定當中。
這個「禪」不是一般的四禪八定,釋迦牟尼佛得的禪定,我們稱為「首楞嚴大定」,或叫「無量義處三昧」。《無量義經》上面講的,就是講佛入無量義處三昧,這無量義即是實相,實相體空寂,所以故名為「大寂定」。知一切法空,心不動亂,所以說「晝夜攝心常在禪」,有了功夫,接觸一切萬緣,「遍學一切眾道法」,學一切佛法、一切利益眾生的法接引眾生,方便令眾生能夠開悟實相,所謂「智慧深入眾生根」,以菩薩的後得智,了知眾生的根欲,然後令眾生能夠悟入佛之知見,這個叫做「般若波羅蜜」,這「利他」,對於眾生如此、對自己也是如此,將此功德迴向西方極樂世界,這功德才圓滿。
所以你看普賢行,你們受戒的這個殊勝功德,無邊勝福都應當迴向,希望一切眾生都能夠速往無量光佛剎,把你所發的願,把你所持戒的清淨,把你修的布施,通通都把它迴向求生淨土,這就很圓滿了。不要想到說求生淨土就是死亡,求生就是無生,生淨土者生而無生,因為「心淨則國土淨」,不光十萬億個國土外,有個淨土給你生,而且十萬億都是你心所現,所以叫「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所以我們受了菩薩戒,應當要學釋迦牟尼佛因地的發心,能夠發長遠心、發堅固心、不退心,能夠來行持佛法,能夠把自己的煩惱都布施掉。實際上,你去受戒這就已經先做了「布施波羅蜜」了,你願意把煩惱給布施掉,願意具有如來的德相,具有如來的威儀。
我們精舍到現在可以說是百分之九十都受了菩薩戒,還有一些還沒因緣的,你要趕快加油,不要讓這一生空過,學佛人這一生沒有受菩薩戒,你白學了,你這一生非常可惜,千佛大戒你竟然沒受,不是一佛啊,是千佛,這麼殊勝的戒法,能夠讓你永不墮惡道,能夠讓你直趣無上菩提。所以為什麼歷代的祖師大德都勸眾生受戒,受菩薩戒、持菩薩戒,就是因為給眾生種了不退道心的佛種,能夠成一切善、一切功德的佛種,就是在於你能夠發願來受菩薩戒,所以功德殊勝,唯佛與佛乃能究竟,不是一般凡夫所能測度。
近代的佛門,有一些獅子蟲,不如法的出家人,看到人家受戒就害怕,他怕人家過來回頭一看,原來你就是不如法的,他怕他的利養損失了、喪失了,所以他不希望他的徒眾去受戒、不希望他的居士、他的徒弟來持戒,這就是現在不如法的現象,所以他又告訴你受戒會墮落。我看過經典,也看不少經典,我沒有看過受戒會墮落的,只有增進。你受八關齋戒一日一夜,都可以生天,得轉輪王位或是生天,或得天王位,乃至無上菩提,一日一夜而已,這是在事相上的八關齋戒,功德就已經不可思議!何況是大乘菩薩心地戒,那必定成佛。所以釋迦牟尼佛講的「眾生受佛戒。即入諸佛位。」馬上受戒,馬上得入佛位,你就是觀行即佛,雖不是究竟圓滿,也是表示你在修行的道路上,已經開始在修行,已經知道要做個菩薩,不是要做凡夫。所以為什麼說「受戒」有莫大的功德,生生世世不墮惡道,常生尊貴家,常修梵行,不會退轉,而且能夠得遇大乘佛法。所以你把你受戒的功德迴向求生極樂世界,那確實是生尊貴家,做彌陀弟子,生生世世得遇佛法,你這一生往生淨土,一生以後不復退轉,到極樂世界去長時熏修,而且於一念頃能遍供諸佛,何等的功德,何等的殊勝!不是求人天的小福報。你要是受了戒,去求人天小福,那個沒有用啊,反而還退心,馬上退心,所以說你發心不為自求人天福報,乃至聲聞緣覺,唯依最上乘。你發心受菩薩戒就是依最上乘。
我們今天用《無量義經》大莊嚴菩薩在讚佛,大莊嚴就是顯示如來因地圓滿莊嚴,所以果地亦復如是。以「因」來讚「果」,因果同時,你因地心能與大莊嚴相應,這大莊嚴就是自性,自性就是真如實際,果地自然成就圓滿大莊嚴。以大莊嚴來行持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你能夠依大莊嚴來行持六度,自然六度皆大莊嚴,你都能夠圓滿不退。
以上用《無量義經》來給大眾勉勵一下,很高興你們大家都能夠去受菩薩戒,希望大家能夠依「如來教」而奉行,是依教奉行,「教」就是如來教,不是依哪一個和尚、哪一個法師,那些和尚、法師所說的話,不能稱為教,他自己沒有成就,那不能稱為教。佛菩薩、祖師大德的可以稱為教,所以你看「宗門教下」,「教」就是佛的語言,所以稱為「教」,「教」所說的就是經典,「教」就是指經典,經典就是佛的語言,所以你要依教奉行。「教」裡面有了義、有不了義,要依了義之教而行,最重要的義所詮者,是第一義,第一義者即是智慧、即是般若。所以要依般若不依情識,我們還是結歸在四依法,教你「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智不依識。」那你這一生修行確實不會走偏,不會走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