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2日 星期二

楞嚴經玄義 【明宗】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玄義

悟顯法師 講述

玄義......

三、明宗:

「宗」者,修行之綱領,顯體之要樞。此經以不生不滅因果為宗。什麼叫「宗」?就是修行的綱領、綱要。你明了自體以後,你要知道「怎麼讓自性顯現出來」,要抓得到修行的綱領,前面講此經以如來藏妙真如性為自體,我們知道這部經要講的就是真如自性;再來是你要怎麼明心見性,你要怎麼修行,這部經講的修行綱領在哪裡?二十五門是門門都能入,那總得有一個綱領存在,八萬四千門都能入,還是有個綱領的。這部經以不生不滅因果為宗旨,就是教我們要「依不生滅為本修因,圓成果地修證。」

我們這「玄義」主要是用蕅益大師的《文句》,我把它的內容節取出來作說明,也就是取最精要的部分,大家比較好懂。蕅益大師的《楞嚴經》玄義,你要是能夠看懂,你對天台宗大概就能夠了解,就沒什麼問題了。看到蕅益大師的《楞嚴經》玄義,你才曉得佛法之高深,大乘佛法之浩瀚,是近代這些出家人,但凡講經者,都沒有辦法跟蕅益大師相比,他是明朝末年以來,少有的高僧大德。這部經以不生不滅因果為宗,同樣地,我們要引經文來說明,才知道到底是不是像蕅益大師所講的這樣,是以「不生不滅因果」為宗旨。經文裡面講:「一切眾生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大家都知道有六道輪迴,眾生為什麼會生死相續,眾生為什麼輪迴?六道輪迴怎麼來的?沒有人可以解釋。當時候的外道,他有禪定,那禪定功夫是比現在的科技都還厲害,他有能力入定到他方世界去,到不同的空間去,也就是他定中的境界,他見到真實,定中境界一般講的就是「現量境」,在唯識裡面說的現量境就是真實的境界。外道他雖然得了四禪八定,但是他也不知道輪迴是怎麼來的,所以如來出世告訴眾生,「一切眾生生死相續」是怎麼來的?為什麼會在這裡生死相續。就是因為不知道「常住真心性淨明體。」所以「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眾生用妄想,這個妄想不是真實的,所以才有輪轉,乃至第二卷裡面講到的:「若能遠離諸和合緣及不和合。則復滅除諸生死因。圓滿菩提不生滅性。」如果能夠「遠離諸和合緣及不和合。」也就是所謂的「因緣、自然」你都遠離;因緣和合以及不和合都遠離,這種世俗的妄見、妄想你都遠離,就能夠直接見到不生不滅,那你就能「滅除諸生死因。圓滿菩提不生滅性。」菩提不生滅性圓圓滿滿,本來具足,它就現前了。第四卷裡面講到的:「若棄生滅守於真常。常光現前。」乃至「云何不成無上知覺。」所謂「云何覺明不成圓妙。」都一樣的。所以這部經是以「不生不滅因果」為宗旨,不生不滅因果是修行的宗旨,叫以不生滅心為本修因。到第七卷裡面講到:「顛倒不生。斯則如來真三摩地。」以上這些都是經文,顯示本經的宗旨是以不生不滅因果為宗旨,也就是說:「修行」沒有辦法離開不生滅性,所以「首楞嚴大定(首楞嚴三昧)」也是依照此宗旨來修行,二十五圓通也是依照這個宗旨來修行。從第一個「色塵」,一直到最後的「耳根圓通」都是見性的,皆是以不生不滅因果來修行,不然都只是有為功用而已。持地菩薩他雖然能平填道路,但是不明心,所以如來教他「當平心地。則世界地一切皆平。」這就是教他以不生不滅因果為宗。像畢陵伽婆蹉尊者,路中毒刺傷足,他反觀:「我念有知。知此深痛。覺清淨心。無痛痛覺。」這就是以不生不滅因果為宗,是修行的綱要。彌勒菩薩的「我以諦觀十方唯識。識心圓明。入圓成實。遠離依他及遍計執。」這也是以不生不滅因果為宗,諦觀十方唯識。所以〈念佛圓通章〉裡面的講的「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所謂「都攝六根」那就是不隨生滅,「淨念相繼」就是不生不滅。一般人依文解義,他覺得淨念相繼就是一念接著一念相續,這樣念念相續,實際上不是。所謂「相繼」就是「不斷」的意思,不斷就是「常」的意思,所以是「淨念現前」。如果說「淨念相繼」是一念接著一念,是生滅的,那大勢至菩薩不可能「得三摩地。斯為第一。」所以你要從因果上去理解,不能依文解義。有人說大勢至菩薩的「淨念相繼」是一念接著一念,那是胡說八道亂講一通,如果說淨念相繼是你凡夫那種生滅念頭,一念接著一念的話,那大勢至菩薩怎麼可能「得三摩地。斯為第一。」所謂「三摩地」是三昧正受,既是「正受」就不是妄念。因此你要是「以義定名」則萬無一失,若「以名定義」則萬無一得,你全部都會搞錯。所以二十五種圓通也都是以不生不滅因果作為他修行的宗旨,這是我們要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