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8日 星期日

六解一亦亡

 



【楞嚴經白話直解 卷四】   (精彩節錄)


六解一亦亡


悟顯法師 講述


佛告阿難。汝今已得須陀洹果。已滅三界眾生世間見所斷惑。然猶未知根中積生無始虛習。彼習要因修所斷得。何況此中生住異滅分劑頭數。

這是講阿難「已得須陀洹果。」「見所斷惑。」就是所謂的「分別我執」雖破,但是「俱生我執」全部都在。所以說「已滅三界眾生世間見所斷惑。然猶未知根中積生無始虛習。彼習要因修所斷得。何況此中生住異滅分劑頭數。」

《楞嚴經》講義裡面講到,他說:「生、住、異、滅」為無明的四相,《起信論》講的「三細」中,業相為「生相」,就是能發業,「無明業相、能見相、所見相」這是三細相。以不覺心動,最初生起。「轉相」跟「現相」二相及六粗中的「智相」跟「相續相」皆為「住相」。前面是「生相」,這裡講「住」,以能所對待,法執堅住故。

「執取」跟「計名字」二相為「異相」,就是「變異」,會改異。以執我、我所,人我執故。最後,「起業相」為「滅相」,以周盡終極故。「分劑」就是所謂四相分際劑限,「分劑」也就是有分限。「頭數」:細而推之,四相中各有四相,頭緒紛煩,數量無盡。所以說分劑頭數。

下面要解釋「六解一亦亡」。

前面阿難他「見所斷惑」,就是「見惑」已經斷了,這是他已經證得初果須陀洹。「根中積生無始虛習。」這是他的「思惑」沒破。「何況此中生住異滅分劑頭數。」這是指阿難他的「塵沙、無明惑」沒破。

今汝且觀現前六根為一為六。阿難。若言一者。耳何不見。目何不聞。頭奚不履。足奚無語。若此六根決定成六。如我今會。與汝宣揚微妙法門。汝之六根誰來領受。阿難言。我用耳聞。佛言。汝耳自聞。何關身口。口來問義。身起欽承。

是故應知。非一終六。非六終一。終不汝根元一元六。

前面揀擇六根。他這裡告訴你也沒有所謂的一根跟六根,因為元是一精明。一般講「六解一亦亡」,把「六」解除了,這「一」也不可得。他說:你看現前的六根到底是「一」還是「六」?如果是「一」,那耳為什麼不能見?目為什麼不能聞?頭為什麼不能走?你的腳為什麼不會說話?佛說:如果六根是分開成六個,我今會中「與汝宣揚微妙法門。」你是以這六根的哪一根來領受?阿難說:我是用耳朵在聽。佛說:那你是耳朵聽,跟你身口是沒關係的,可是你耳朵聽,你嘴巴會反問,你身還會禮拜。

「是故應知。非一終六。非六終一。終不汝根元一元六。」這「終不汝根元一元六。」什麼意思?終不應言,你的六根,本來是一,本來是六。這元一元六的「元」就是「本來」的意思。你不能說你的六根本來是「一」或是本來是「六」,沒有辦法說。

阿難當知。是根非一非六。由無始來顛倒淪替。故於圓湛一六義生。

所以,阿難你應當知道:此根不屬「一」也不屬「六」,是無始以來顛倒淪替,所以於圓湛體中妄現有一根或是六根。

汝須陀洹。雖得六銷。猶未亡一。

你雖然知道銷除六根,但是「一」的觀念還是沒有除掉。

如太虛空。參合群器。由器形異。名之異空。除器觀空。說空為一。彼太虛空。云何為汝成同不同。何況更名是一非一。則汝了知六受用根。亦復如是。

就好像太虛空,「參合群器。」就是你在虛空當中擱個容器,容器裡面的空,圓器裡面的叫圓空,方器裡面的叫方空。這就像六根,在眼叫做「見」,在耳叫做「聞」,把真心本性給鎖住,鎖在裡面,叫「見」,叫「聞」,叫「覺」,叫「知」,實際上是一心。但是你也不可以說心是一,同樣的道理,你在太虛空裡面放很多容器,有圓的,有方的,有三角形的,各個不同,你現在把這器給拿開來了,然後你又說虛空是一,所謂「除器觀空。說空為一。」彼太虛空沒有所謂同或不同的問題,何況說是「一」還是「非一」。「則汝了知六受用根。亦復如是。」此六根,觀其體,元是一心,然而不可說心是「一」或是「多」,或是「同」或是「異」。就是你成就以後,或是講到根源上,「心」也不可得一個清淨心,不可說分別是一個染汙心,或無分別是一個清淨心,或是說心是一心,或是二心,或是三心,沒有辦法這樣分別。就像虛空一樣,不會說虛空是一個虛空,或是多個虛空或是圓形的虛空或是方形的虛空,沒有辦法分。

由明暗等二種相形。於妙圓中黏湛發見。見精映色。結色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眼體。如蒲萄朵。浮根四塵流逸奔色。

以下講六根怎麼來的。

這是講我們的眼根。比現在的醫學都還要詳細,因為佛知道眾生的業,正常的人是怎麼形成他的六根,佛很清楚,他從勝義根,然後慢慢轉粗,變成浮塵根。所以人家說這《楞嚴經》:「自從一讀楞嚴後,從此不讀世間糟粕書。」這句話到現在都還是如此,我們讀起《楞嚴經》都還是這樣的感覺。世間的科學、醫學,它可以找到已經產生之後的現象,然後去推斷它深層的因素而已,但是他沒有辦法找到根本的深因,如來有辦法,佛在大禪定當中能夠親眼見到。

「由明暗等二種相形。」意顯六根本非有也,但由於迷妙圓真心起妄而成阿賴耶識,所以叫做「識精」。以因明立所,遂有四大的妄塵,由明、暗二種相形以擊湛明之真體,這是與湛明自體相對待,所以叫「明暗的二種相形」。

因此黏湛而發妄見,這個妄見就是見精。所以有「妄色」對立的就是「妄見」,妄見就是「見精」屬於八識的見分,見精映色久而取著,見精攀緣妄色,所以取著。怎麼取著?「結色成根。」所以六根初成的時候,乃四大之淨色,也就是「勝義根」,或叫「淨色根」也可以。

以籠罩識精,把見精的識精給包住了,見精其實就是識精,那識精裡面它分功能,在見叫見精。所以應該說,微細的四大結成淨色根,把這識精給包覆住。也可以說是產生了「妄見」,所以有「妄色」,「妄見」入於「妄色」當中,這兩個講的意思是一樣的,不要起爭論。所謂「相織妄成」,你總得先說一個,看是先從色上說,還是先從妄心上說。

再來「識精」被四大淨色給包覆住以後,慢慢轉粗,因為他的心越來越粗,色就越來越粗,變為「浮塵根」浮於外,就是現在看到的肉眼、肉耳、肉鼻等等,這就是「浮塵根」。所以經典上講「浮塵根」是依「勝義根」而有,而「勝義根」實際上也是你一念無明妄心相待而來,「相待」就是有「妄見」和「妄色」而來,所以只是一念無明所成。這是在經典上才有辦法解釋得這麼詳細。

所以「識精」從此流逸而奔於色塵,所以說「浮根四塵」流逸奔色。所謂「浮根四塵」就是「浮塵根」,浮根四塵乃四塵所成,實則浮塵、勝義二根皆是地水火風「四大」,及色香味觸「四塵」所成,就是所謂的「八法」,有的叫「能所八法」,其實是互為能所,它有交涉的地方。有些「論典」是講四大成四塵,有些「論」是講四塵成四大,這總的來說是「八法」所成。今「勝義」但言「四大」,「浮塵」但言「四塵」。我剛講的「論典」是講:有的「論」是講四大的根是色塵,能生「四大」的是「四塵」,粗的是四大,有的「論」是這樣說。佛經上一般是講「四大」假合以為妄身。

再看講義解釋:

「浮塵根」跟「勝義根」二根皆是地水火風「四大」及色香味觸「四塵」這八法所成。今勝義但言「四大」,浮塵但言「四塵」者,彼此互相都有影響。四大為能造,四塵為所造。《成實論》則是倒過來說:四塵為能造,四大為所造,四大屬於假法,以其為四塵所造,其實是互為能所。還是《楞嚴經》講得清楚:「相織妄成」。因能生果,果又為因,既為因,又能生果,就像種子必具因果,這是《瑜伽師地論》講的,妄想的種子必具因果。第一個它是前念種子,你動念以後,所產生出來的結果,又成為下一念的因。所以說眾生的一個行為裡面就具有因果存在,雖有生起滅去,但不是分段的因果,因果是相續的,雖然相續,但是仍舊是虛妄的。所以有人講「因果不空」,實際上這說法是不對的,因為他還是著在「相續相」,並沒有見性。他說:一切法都空了,因果沒有空。這樣說是沒有見性的,還差得很遠,而且還錯解佛法,錯解得很厲害,誤解得很深。

因果既然會變,那必然是空寂的,連小乘法都知道會變異就是空,何況是大乘。所以他認為「萬法都是空的,因果沒有空」,這連小乘的觀都不如,所以學到後來就退轉,就著於世間,變成只要五戒十善,以為這樣就能夠成佛,這是走錯了,完全是退轉。所以說,沒有深入經藏或是沒有深入得透徹,終究是會出問題,即使曾講經講多少年都沒有用,最後還是墮落。就像阿難一樣,多聞沒有用。

剛才講的是眼根,如「蒲萄朵」就是指眼珠子。後面這裡就是講六根是怎麼來的,還講粗的浮塵根,長的是什麼形狀,眼睛是什麼形狀,耳朵是什麼形狀。

由動靜等二種相擊。於妙圓中黏湛發聽。聽精映聲。卷聲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耳體。如新卷葉。浮根四塵流逸奔聲。

你帶入我上面所說的,就知道:動靜二種相擊跟前面的明暗二種相形,是同樣的道理。所以動靜二種相擊於湛明之真體,因此黏湛而發妄聞,虛妄的聞,聞精映聲久而成取著,卷聲成根。產生所謂「根元目為清淨四大。」也是有細的四大,就是所謂的「勝義根」,慢慢的轉粗,因為心越來越粗,所以色塵越來越粗,就變為「浮塵根」。所以聞精流逸奔於聲塵,在外面看起來就像「新卷葉」,如新卷的荷葉之形,就是耳朵的形狀。你看自己耳朵是什麼樣子,大概就是佛形容的。

由通塞等二種相發。於妙圓中黏湛發嗅。嗅精映香。納香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鼻體。如雙垂爪。浮根四塵流逸奔香。

「雙垂爪」就是雙爪下垂的形狀。

這是指嗅於香塵是有「通」與「塞」這兩種,「通」就是有聞到,「塞」就是沒有聞到,這二種狀態。

香塵於妙圓之中,將妙圓轉變為妄心,所以黏湛發嗅,嗅精映於香,「納香成根。」攀緣香塵以結成清淨四大。清淨四大就是「勝義根」,漸漸轉粗,透露出來的就是「浮塵根」,「因名鼻體。如雙垂爪。浮根四塵流逸奔香。」浮根四塵就是指浮塵根,浮塵根是不離四塵,色香味觸四塵,流逸奔香。

由恬變等二種相參。於妙圓中黏湛發嘗。嘗精映味。絞味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舌體。如初偃月。浮根四塵流逸奔味。

「初偃月」就是如同月初之月半個圓形。

這是指嚐在味塵有「恬」與「變」這兩種,「變」就是有味道,「恬」就是恬淡沒有味道,這二種狀態,互相變化就叫做「交參」。

味塵於妙圓之中,將妙圓轉變為妄心,所以黏湛發嘗,嘗精映於味,「絞味成根。」攀緣味塵以結成清淨四大。清淨四大就是「勝義根」,漸漸轉粗,透露出來的就是「浮塵根」,「因名舌體。如初偃月。浮根四塵流逸奔味。」浮根四塵就是指浮塵根,浮塵根就是不離四塵,色香味觸四塵,流逸奔味。

由離合等二種相摩。於妙圓中黏湛發覺。覺精映觸。摶觸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身體。如腰鼓顙。浮根四塵流逸奔觸。

「腰鼓顙」就是腰鼓,是兩邊有鼓面,就像腰鼓一樣,中間鼓身是細的,就像人的身體的形狀,所以叫做「腰鼓顙」。這是形容人的色身,一樣不離於「離、合」,「於妙圓中黏湛發覺。」這是二種虛妄的觸塵,相摩於妙圓中,所以在「妙圓中黏湛發覺。」發起妄覺,也就是產生了虛妄的妄觸,覺精映觸,久而取著,所以摶觸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

所以叫身體,「如腰鼓顙。浮根四塵流逸奔觸。」

由生滅等二種相續。於妙圓中黏湛發知。知精映法。攬法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意思。如幽室見。浮根四塵流逸奔法。

這裡比較不一樣,「幽室見者:意根在內,如人在暗室當中見物」,所以意根內照法塵,也是這個樣。這叫「幽室見」,幽室見就是在形容一個人在暗室當中去看東西,意根內照法塵就像一個人在暗中見物一樣。

意根屬心,沒有形相。而「根元目為清淨四大者」:就是因為初由妄見吸取父精母血,而識托於其中。五根成就,而初結肉團居中名為「肉團心」。所以這腦就是肉團心,故屬四大,名為「浮塵根」,而有一竅,識精從此以奔法塵,乃無明殼。最初所結清淨四大名勝義根來包裹藏識。我們之前講「四大包裹我們的識心」,是依照講義裡面來的。

意根處於此杳冥之中故說「如幽室見」。識精去攀緣法塵結成清淨四大,等於這藏識被清淨四大給包裹住。

所以現在有人說腦的哪裡是屬什麼區域,這個是算正確的。也可以這樣講,是它負責管的那一區,但是為什麼會有這一區,這些腦部的功能,它就是因為摶取少分四大,所以一樣是「攬法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所以說「如幽室見。」在醫學裡面,發現腦部的功能,這一區是管所謂的眼見色,管眼見的能力,管耳聽的能力,聽到了,去想,這些腦部的功能,就是由於你心最初一念迷妄而來,然後入於少分的四大當中,被包覆住了,於是就交雜在一起,所以說「相織妄成」,感得的報相就是這樣。因此當色塵壞的時候,也就是當肉身壞的時候,四大變異的時候,比如說腦部受損,腦部受損有的人就看不到、聽不到或是半身不遂,它控制色身的能力就喪失,但是並不是憶持的能力喪失,憶持的能力不會喪失,只是根壞,根壞則功能就滅,功能就消失,因為是托它而顯的,是依托在一起。只能說醫學這部分研究出來跟佛經所說是一樣的,但是如果你說腦哪一個區塊是八識的第幾識,那就不能這麼講。因為八識整個來說是一心,一心托顯於色塵中,它幻現出好像有這個區塊、那個區塊,可是你不能說這個區塊就是第幾識所藏,那你就把心分塊了,實際上還是一個識,是一個心的功能,托顯出在腦的各個不同的區塊。

那你說眼根的視覺神經能見嗎?死人有眼,他能見嗎?他不能見。死人也有耳朵,他能聽嗎?不能聽。死人也有腦,但他一樣是不能想的,為什麼?因為六根的功能壞掉了,但是心還在。所以你不能說有神經就有所謂的意識,或是腦的功能區塊,代表是六識或是八識的哪一個識,不能這樣講。

近代的人他講腦袋裡面的哪個部分就代表八識的哪些功能,你只聽聽就好了,那個不完整。

所以說意根處此「如幽室見。」就是最初所結清淨四大,名為「勝義根」包裹藏識。

阿難。如是六根。由彼覺明有明明覺。失彼精了。黏妄發光。是以汝今離暗離明。無有見體。離動離靜。元無聽質。無通無塞。嗅性不生。非變非恬。嘗無所出。不離不合。覺觸本無。無滅無生。了知安寄。

這就是六根,「由彼覺明有明明覺。」就是從「真如本性」本來是明妙的,但是因為一念無明,就是這裡講的「覺明」,向外攀緣,產生了妄明,所以說「有明明覺」,因此失去原來的功能,叫做「失彼精了。」「黏妄」是黏於妄色,產生出的見聞嗅嘗覺知,所以叫「黏妄發光。」

故而一旦你「離暗離明。」你就覺得你看不見。你離動離靜,你就覺得你聽不到了。離開了通、塞,你就覺得你聞不到。離開了味塵,你就覺得你嘗不到。離開了合、離,你就覺得觸碰不到。離開了生滅,這個心不妄動了,就覺得好像沒辦法想,也沒有辦法憶知、憶念,「憶」就憶想的意思。「憶念」就是回想,包括:去了知。所以說離了生滅,「了知安寄」就是心無所安住。

六根由彼覺明妄有明明之覺,所以「由彼覺明有明明覺。」這個「覺明」要解釋一下,它在這裡是當「無明」來看。真性「本圓明妙」,但明妙中忽起一念無明,就有一個妄覺來明於覺體,那就有「能所相待」,在這裡是叫「覺明」。

汝但不循動靜合離恬變通塞生滅明暗。如是十二諸有為相。隨拔一根。脫黏內伏。

所以你要返妄歸真,只要不循六塵,「隨拔一根。脫黏內伏。」

伏歸元真。發本明耀。耀性發明。諸餘五黏。應拔圓脫。不由前塵所起知見。

「隨拔一根。脫黏內伏。」就能「伏歸元真。」你就能夠見性了。則本有的光明一旦發明出來,所謂其餘五根「應拔圓脫。」隨選一根,五根圓脫。所以,「不由前塵所起知見」,這「不由」就是「不隨」。這就是真心的心光獨露。

明不循根。寄根明發。由是六根互相為用。阿難。汝豈不知今此會中。阿那律陀。無目而見。跋難陀龍。無耳而聽。殑伽神女。非鼻聞香。驕梵缽提。異舌知味。舜若多神。無身覺觸。如來光中。映令暫現。既為風質。其體元無。諸滅盡定得寂聲聞。如此會中摩訶迦葉。久滅意根。圓明了知。不因心念。

這裡是舉例子。

他說:「由此真明則不循六根之妄,但以寄根而明發,由是六根開通互相為用,此所以令汝速證安樂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

他說:「明不循根」,只是「寄根以明發」,這六根本來就能互用,離開這六根,真心本性還是能作用的。所以佛問阿難:你有沒有看到,今此會中「阿那律陀。無目而見。跋難陀龍。無耳而聽。」

我先講阿那律陀,「阿那律」翻作中文叫「無貧」,他九十一劫不受貧窮果報。是白飯王的兒子,從佛出家,他喜歡睡覺,被佛呵責,於是精進用功,以至失明,佛憐愍他,教他「樂見照明金剛三昧」得半頭天眼,觀三千大千世界如觀掌中庵摩羅果,所以說「無目而見。」這就是「見不循眼,寄頭明發」,此是一證。不一定非要用眼根來見。

「跋難陀龍」此云「善歡喜」,守護摩竭陀國,風雨以時,人民歡喜,故名「跋難陀龍」,這是「善歡喜」,牠雖有耳但卻失聰,牠聽不到,是用角來聽,此「聽不循耳,寄角明發」。一樣的意思。

「殑伽神女」,「殑伽」是河名,翻作中文叫「天堂來」,就是發源於恆河的上游,就是我們中國的雅魯藏布江,也就是在西藏。發源於雪山之頂,阿耨達池流出四河,此其一也。「女神」是主河神。

所以恆河的神是什麼神?她是位女神,她非鼻而能聞香,不用藉由鼻子就能聞香。

「驕梵缽提」翻作中文叫「牛齝」,「牛齝」就是食物吃進去會吐出來,就像牛吃草會反芻。因為他過去生有口業,所以有業報。異舌知味,舌頭像牛一樣,所以名為「異舌」,不同常人之舌,卻能知味。

「舜若多神」此云「虛空神」,以歷劫無身為苦,佛放拔苦的光,使映令暫現身觸,樂不可言,其質如風,其體元無,無身能覺觸。虛空神他沒有色身但他也能覺觸。

「諸滅盡定得寂聲聞。」「滅盡定」就是滅受想定。前五識與第六識,就是「受」與「想」不起現行,即第九次第定。與前四禪八定,八種有漏定,這個是第九次第定,是無漏定。

「得寂聲聞」,「得寂」就是「滅諦」。證得滅諦涅槃,成阿羅漢,所以說是「得寂聲聞」。

「如此會中摩訶迦葉。久滅意根。」這是六識不動,就是「不起現行」,七識粗分被他伏住,要說是滅掉也可以,所以說「久滅意根」。因為六、七沒有辦法分開,當六識不起現行,那第七意識粗分相對地一定被伏住。而能「圓明了知」一切諸法,不因第七第六之心念。

所以迦葉尊者至今在我們中國雲南雞足山,入滅盡定,待彌勒菩薩下生,要來傳衣。

以上六位,或是凡夫業報,或是小乘聖者,都是妄想因緣力,尚且能不依六根,就能夠見聞,何況圓脫之人,必然能夠六根互用。

阿難。今汝諸根若圓拔已。內瑩發光。如是浮塵及器世間諸變化相。如湯銷冰。應念化成無上知覺。

阿難。如彼世人。聚見於眼。若令急合。暗相現前。六根黯然。頭足相類。彼人以手循體外繞。彼雖不見。頭足一辨。知覺是同。

緣見因明。暗成無見。不明自發。則諸暗相永不能昏。根塵既銷。云何覺明不成圓妙。

佛說:阿難,今汝諸根如果能夠圓拔,你就不再被六根所繫縛住,那真心本性的光明就透露出來了,所以叫「內瑩發光。」「如是浮塵及器世間諸變化相。如湯銷冰。」如同熱湯銷融冰塊。「熱湯」比喻作「智慧」,「銷冰」就是把煩惱銷除了。所以「應念化成無上知覺。」你本來真心本性的功能就透露出來,不藉由六根,也不藉由色聲香味觸法。

阿難,如彼世間人,「聚見於眼。若令急合。」佛說就像世間人,見的能力聚集在眼,要他馬上閉起來,「暗相現前。」眼前黑暗,他就沒有看到了。

「六根黯然。頭足相類。」頭跟腳他都沒辦法分別。「彼人以手循體外繞。」但是這人用手自己去觸碰,「彼雖不見。」他雖然看不到,但透過觸覺,他就能夠知道,哪邊是頭,哪邊是手,所以說「頭足一辨。」「知覺是同。」因為知覺性是相同的。

「緣見因明。」你為什麼能見?世間人認為自己是因為明,所以能見。「暗成無見。」是因為黑暗所以無見。

若能諸根圓拔。脫黏內伏。伏歸元真,發本明耀。「不明自發。」「明」在這裡是指「前塵」。不因明而自然顯發本有的真見,所以叫「不明自發。」「則諸暗相永不能昏。」一般人認為能夠看見就是「明」,看見「暗」他就認為是無見,這是舉眼根作例子,包括耳根也是一樣,有聲音,就叫有聽到,若沒有聲音,他就覺得聽不到。這些都是蓋覆住我們真性的,你如果能夠不因明就能自然開發本有的自性,不因聲音,不因通塞,不因合離,不因恬變,而自發本有的明耀,則諸暗相永不能昏,則諸觸塵永不能昏,則諸聲塵永不能昏。「變」就是指它有多種味道,「恬」就是單一種味道,所以叫「恬變」。

「根塵既銷。」根塵既然銷亡,那六解一亦亡,這「一亦亡」的「亡」作「無」解。「云何覺明不成圓妙。」這「覺明」就是前面講的「覺明明了知性」,就是一念無明。明了知性,覺明為咎,無明當下就翻成圓明之妙性,無明當下就消除,就轉成圓妙,所以說「云何覺明不成圓妙。」

以上是略顯妄盡還源。

所以這《楞嚴經》相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