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經淨行品
若得五欲,當願眾生,拔除欲箭,究竟安隱 (4)
悟顯法師 開示: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第二覺知。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是告訴大家,如果要在不實法中貪求,那就是自找苦惱。想求的、想受用的卻貪求不到,當然會生很多苦惱,所以第一句就很明白又直接地講出來。多欲為苦,「欲」就是欲求,像貪得無厭、喜新厭舊、……,這統統都算是多欲。如果心一直向外攀緣,求好的物質、好的名聲、好的受用等等。甚至學佛、念佛總想要攀緣好的境界,常想自己今天念佛念得有沒有攝心?今天有,就看明天能不能也念得攝心,這統統都是欲,無論是世間欲或出世間欲求,都算在內。
不要以為貪世間的才是貪,其實貪出世間的境界也叫貪。要除的是這念貪心,不是轉換貪的對象,如果只轉換貪的對象,結果還是一樣「多欲為苦」。
「欲」有五欲,就是財、色、名、食、睡。「財」一般是講錢財,「色」一般是講男女之色,「名」就是名氣,或是講名牌。「食」是指自己所貪吃的食物,有的是貪好吃的,或是細緻的食物,或是有機產品。因為每個人對飲食所貪求的各不一樣,但這其中以貪求食眾生肉問題最大,因為導致殺生。所以食、睡的引申義就是貪欲、偷懶、懈怠。這是貪財、色、名、食、睡導致苦惱的問題。
生死疲勞是由貪欲所引起,大家想學佛了生死。到底什麼叫做生死?從表面看,生死就是一個人出生,然後壽命結束了,就叫死,當然中間有經過老跟病。生死人人都有,不必忌諱,佛門不忌諱講老、死,因為講的是真實狀況。每個人都會老、每個人都會死,沒有人可以脫離,只是先與後的差異。有些早夭的人,他不一定經過老,所以大家要常常警覺,要知道這命終究要盡,這就是一期的業報,所謂的生死,也就是色身的「分段生死」。
前面講的色身老病死容易體會,再來是佛門常說的「心念生死」,現前這念頭生,之後念頭滅,現在講的心念生死,大家也能夠清楚。生死的說法有很多,比較深入的就是心念的生死,以及修行境界上的生死,也就是從凡夫修行一直進步,境界會提升,直到如來果地,就真的達到不生不滅,究竟涅槃,再沒有境界轉換的問題。
再說:「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凡夫貪著世間五欲六塵,所以有三界六道輪迴的生死,這是屬於物質上的貪求,只是輕跟重的差別,若貪求得重,那又造惡業,當然墮三塗,貪求得少、不造惡業,行善業,就是往上升。
還有色界,因為打坐入定,就是貪禪定的法喜,對於這個法喜,貪著越輕的越往上,一直到無色界,就連這色身他都不要了。沒有色,就是一般人認為的靈界。羅漢厭離世間生死,貪著涅槃。菩薩厭離兩邊,貪著中道,也就是捨有、無兩邊取中道,這取中道也可叫貪。
佛不貪,因為知道「邊」跟「中」不二,唯是一心,圓融無礙,所以佛徹底了生死。知道煩惱即是涅槃,生死即是菩提,這也就是佛門講的了生死。但大家不要以為自己知道這道理,有點了解,就屬於證得了。所謂證,是真的在生死境界當中,能夠做得了主宰,不隨境轉,這才是真正的生死終了。所以貪欲是有它層次的差異。
又說:「少欲無為。身心自在。」到最後就完全沒有這些欲求,那自然身心就自在了。身自在,就能如佛一樣,遍至十方。
心自在,最基本的是不被煩惱所障礙,甚至沒有離開煩惱,智慧就自然現前。智慧現前就能幫助眾生,所以佛有十力,
《佛說佛十力經》云:
第一處非處智力。
第二業智力。
第三定智力。
第四根智力。
第五信解智力。
第六界性智力。
第七至處道智力。
第八宿住隨念智力。
第九天眼智力。
第十漏盡智力。
佛還有「四無所畏」,就是,
一、正等覺無畏:一切智無所畏。
二、漏永盡無畏:漏盡無所畏。
三、說障法無畏:說障道無所畏。
四、說出道無畏:說盡苦道無所畏。
佛還有十八不共法,是不與聲聞、緣覺乃至菩薩共,唯佛獨有,就是身無失、口無失、念無失、無異想、無不定心、無不知已捨心、欲無減、精進無減、念無減、慧無減、解脫無減、解脫知見無減、一切身業隨智慧行、一切口業隨智慧行、一切意業隨智慧行、智慧知見過去世無礙無障、智慧知未來世無礙無障、智慧知現在世無礙無障。
但最重要的是要先知道「世間無常。國土危脆」,有這認知,才算是你在事相上觀察到了,才會想要發心學佛、想要出離,這樣學佛才有基礎、才會放得下。
祖師大德說這部經是大乘入門的經典,可是現在有人把這部經講成像小乘,那是錯誤的。我們參考清朝的續法法師,也就是灌頂法師所著的《八大人覺經疏》,以及蕅益大師的著述。
這部經是大乘佛法的初門,可以幫大家先建立出離的觀念,以出離心學佛才會有根本,不會學佛學到後來,只是個口號而已。
悟顯法師 佛說八大人覺經講記 第2講 (精彩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