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洞宗。傳寶鏡。
禪門五宗再來講到曹洞宗。
前面講六祖傳給青原行思禪師,再傳石頭希遷禪師,石頭希遷禪師傳法於藥山惟儼禪師,藥山禪師再傳雲巖禪師,雲巖禪師傳良价禪師,良价禪師住瑞州洞山;洞山良价傳本寂禪師,本寂禪師住撫州曹山。
因此合洞、曹二山之名而為曹洞宗。
現在將洞、曹二山的兩位祖師,作個簡單的介紹。
洞山在瑞州境內,是江西省的屬地。
良价禪師,法諱悟本,是浙江會稽人,俗家姓俞。童年出家,從師父讀《心經》。讀至「無眼、耳、鼻、舌、身、意」時,拿手摸摸眼、耳、鼻、舌,問他師父:「我明明都有,經上何以說無?」他的師父極驚訝,要良价禪師去五洩山靈默禪師處出家。二十一歲去嵩山受具足戒,後開始遊方。
初參南泉普願禪師,又參溈山靈佑禪師,參「無情說法」,但機緣皆不能契合。
溈山禪師叫他去參潭州攸縣雲巖曇晟禪師。
在參雲巖曇晟禪師後,因問答「無情說法」的公案,有所省悟。
但未見性,及至離開,因涉水,看到水中影像,忽然大悟。
他後來接雲巖禪師之法,在江西洞山普利院開堂,倡「五位君臣說」接引後學。
良价禪師說法千變萬化。至於要旨之所在,無非直顯一乘,拔除邪見,使這些愚癡、盲昧的凡夫,直截了當地認識自心。
加上曹山本寂禪師對於洞山禪師的五位君臣之闡發,使洞山的宗風,乃大播於天下。天下共尊他們為曹洞宗。
以下講曹山本寂禪師。
本寂禪師,福建泉州蒲田縣的人,俗家姓黃。青少年的時光,都在讀書的生活中過去。
十九歲去福州靈石出家,二十五歲受具足戒。
不久就參禮洞山良价禪師。洞山禪師一見,即問:「闍黎名叫什麼?」曹山禪師說:「本寂。」
又問:「那個呢?」曹山回答:「不叫本寂」。洞山禪師對他這一答話甚中意。
從此在洞山座下,住了好幾年,按受錘鍊。
對於洞山所謂「寶鏡三昧、五位君臣」完全承受。
離開洞山,去曹溪,禮六祖塔。回到吉水,四方參學的禪和子雲集而來,繼而開堂說法。因為仰慕曹溪,於是將住的山改名曹山。
「傳寶鏡」:
曹山本寂禪師本到洞山禪師處參學,忽然辭別洞山禪師,要出外雲遊。臨下山的時候,洞山禪師叮囑曹山禪師,說:「我在雲巖先師處,親印寶鏡三昧,堪稱窮理盡性,我今付囑於汝。」
寶鏡三昧的義趣可去看精舍印的法寶:《萬法歸心錄》。
定君臣。行正令。
「定君臣」:是講洞山禪師有所謂「五位君臣」。
何者當依?何者當捨?也就是修道的過程!
正位表示體、空、理。
偏位表示用、色、事。
一、正中偏:
正中偏,就是說我們本來就在理體、佛性的正位上,但是不知不覺,因此便落在偏位,在偏位上著事相。正位是理體,偏位是色相,正位是空,偏位是有。空有、理事、體相,都是相對的,是正中有偏,著在偏位上。禪宗的五大宗派,接人方法不同,曹洞宗講的道理容易明白。這是第一個位置─凡夫位,不認識佛性。
二、偏中正:
偏位的日用當中現理體了,即在穿衣吃飯當中時時刻刻體會到這是我的佛性在作用,見道了,即見道位。
在萬千假像─偏─中,識取真心─正─不為影子所迷了。這是第二位置是偏中正─見道位。
三、正中來:
正即正位,正位即理體,從理體當中來起作用,在作用當中磨練自己,把自己習氣消光,即正中來。
四、兼中至:
有人說洞山良价禪師說兼中至,恐怕是後人印錯了,應該是偏中至。
我認為這種講法是對的。兼中至是正偏合體,即兼併之意;而第三位正中來,是表從正位的理體當中,來起作用;第四位應該是接著講,在偏位上的日用事情當中能作到理事無礙了;所以偏中至是正確的。偏中至,即一天到晚在作事情當中,不離正位,能作到理事無礙,不怕一切逆境煩惱,起妙用,這也是修道位。
五、兼中到:
兼中到,是正位和偏位靠攏了,兼併在一起了。洞山祖師的「五位君臣頌」,君喻正位,臣喻偏位。君臣合併了,故云「兼中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