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心賦卷第一
宋杭州慧日永明寺智覺禪師延壽述......
惺惺不昧。了了何虧。湛爾而無依無住。
一切法依虛空。虛空無所依。一切法依真智。真智無所依。
蕭然而非合非離。
祖師偈云。汝言與心親。父母非可比。汝行與道合。諸佛心即是。外求有相佛。與汝不相似。欲識汝本心。非合亦非離。
一字寶王。演出難思之法海。
心為一字中王。經云。一句能訓誨八萬四千之國邑。又一切法中。心最為勝。萬象含於一字。千訓備於一言。如云依境教理行果五。唯識中。一明境唯識。捨離心外無境。一切境不離心故。二教唯識。成論本教。釋彼唯識說故。三理唯識。成立本教所說之理。分別唯識性相義故。四行唯識。明五位修唯識行故。五果唯識。求大果亦證唯識性故。
群生慈父。訓成莫測之宗師。
淨名經頌云。方便以為父。一切諸聖。皆從一心方便門入。得成祖佛。為人天之師。故華嚴經云。以少方便。疾得菩提。以即心是故。所以疾證。又般若經云。以無所得為方便。心外無法。豈有得耶。是以菩薩親證自心。方能入世間幻化之網。自利利他。無有斷絕。是知十方如來。皆悟心成佛。故華嚴經頌曰。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是以經中所說西方阿彌陀等諸佛。皆是釋迦。如古釋云。以理推之。結成正義。皆我本師海印頓現。且法華分身有多淨土。如來何不指己淨土。而令別往彌陀妙喜。思之。故知賢首彌陀等佛。皆本師矣。復何怪哉。言賢首者。即壽量品中。過百萬阿僧祇剎。最後勝蓮華世界之如來也。經中偈云。或見蓮華勝妙剎。賢首如來住其中。若此不是歎本師者。說他如來在他國土。為何用耶。且如總持教中。亦說三十七尊。皆遮那一佛所現。謂毗盧遮那如來。內心證自受用。成於五智。從四智流出四方四如來。謂大圓鏡智。流出東方阿閦如來。平等性智。流出南方寶生如來。妙觀察智。流出西方無量壽如來。成所作智。流出北方不空成就如來。法界清淨智。即自當毗盧遮那如來。言三十七者。五方如來。各有四大菩薩在於左右。復成二十。謂中方毗盧遮那如來四大菩薩者。一金剛波羅蜜菩薩。二寶波羅蜜菩薩。三法波羅蜜菩薩。四羯磨波羅蜜菩薩。東方阿閦如來四菩薩者。一金剛薩埵菩薩。二金剛王菩薩。三金剛愛菩薩。四金剛善哉菩薩。南方寶生如來四菩薩者。一金剛寶菩薩。二金剛威光菩薩。三金剛幢菩薩。四金剛笑菩薩。西方無量壽如來。亦名觀自在王如來。四菩薩者。一金剛法菩薩。二金剛劍菩薩。三金剛因菩薩。四金剛利菩薩。北方不空成就如來四菩薩者。一金剛業菩薩。二金剛法菩薩。三金剛藥叉菩薩。四金剛拳菩薩。已具二十五。及四攝八供養。故成三十七。言四攝者。即鈎索鎖鈴。八供養者。即燒散燈塗華鬘歌舞。皆上有金剛。下有菩薩。然此三十七尊。各有種子。皆是本師智用流出。與今經中海印頓現大意同也。問。若依此義。豈不違於平等意趣。平等意趣云定即我者。依於平等意趣而說。非即我身。如何皆說為本師耶。答中平等之定。乃是一義。唯識尚說一切眾生中有屬多佛。多佛共化以為一佛。佛能示現以為多身。十方如來一一皆爾。今正一佛能為多身。依此而讚本師。又本師者。即我心耳。我攝歸自心。無法不備。豈止佛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