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不敬好時戒
若佛子。以惡心故。自身謗三寶。詐現親附。口便說空。行在有中。為白衣通致男女。交會淫色。作諸縛著。於六齋日。年三長齋月。作殺生劫盜。破齋犯戒者。犯輕垢罪。
這裡講「不敬好時戒」。經文說「以惡心故」,內存惡心,自身所行都在毀謗三寶,這種人或許是出家人,或許是在家人,有的他是穿著出家人的衣服,或居士服,像學佛人的樣子,這叫「詐現親附」。他表面上好像對於佛教很虔誠,對於佛法很恭敬,還穿著佛教的衣服,這就是所謂的附佛外道。就像現在有一些人,他身在佛教中,卻不講要依照佛菩薩、祖師大德的經典開示,反都講要依「老祖宗的智慧」。實際上,出家人的老祖宗是釋迦牟尼佛;這種人他不教你依釋迦牟尼佛,他教你依世間人說的去做,要你依孔子說的去學,要你學《弟子規》,這全是邪知邪見,這種人是在謗三寶,正是「口常說空。行在有中」,他表面上教你要求生淨土,教你要放下這世間,可是他給你的方法都是讓你對世間更貪著。前面佛就告訴你,你學這些外道典籍,學這些世間法,會斷佛種性,戒律上就是這麼說,所以不可以學。
為什麼叫「不敬好時」?因為你這一生大好的光陰,好不容易來學佛,你不好好學、還去毀謗三寶,「口雖說空。行在有中」,這就是不敬好時,浪費光陰。所以學佛人不要空過一生,現在就趕緊發菩提心,現在就求出離。你不要以為接觸這些世間法沒關係,佛說這是障道因緣。對你而言絕對是斷善根,你學這些外道俗典,世間的邪論、書記等等,都是障道因緣,祖師大德對這些都一概捨棄。再者,告訴你:《弟子規》不能代表儒家,只有不懂儒學的人才會將二者牽扯在一起,《弟子規》是教三歲小孩的,不是儒家。還有出家人迷惑顛倒,在佛門提倡學《了凡四訓》。佛給你經典你不學,你去學一個凡夫;你不學佛菩薩,反去學世間人,這是絕對不可以。了凡先生跟憨山大師同樣都遇到雲谷禪師,憨山大師明心見性,而袁了凡呢?他只要世間名利,所以空過一生,這就叫「不敬好時」。明明遇到了佛法你還迷惑顛倒,假裝學佛,假裝說要出離三界,結果都是以世間意為先,以世間行為先,天天就想著要做人,難道你現在是畜生嗎?如果你是畜生,你想著要做人、把人做好,那你是對的;但明明你現在就已經是人了,那你就該好好學佛求出離。你不懂得把握你做人的命光,把握你做人的時光,好好來修行、好好來辦道。已經出了家,受十方供養,還欺騙居士;而身為在家人,還迷惑顛倒,不知一期生命將報盡,盡做一些無知的事情。這些世間法都是釋迦牟尼佛不要的東西,如人的鼻涕唾沫一樣,佛給你大乘法藥你不願意服,你偏偏要服毒藥;給你甘露,你卻把它當餿水;邪師給你餿水、鼻涕,騙你那是寶,你偏又把它當甘露。你現在把人家不要的鼻涕、唾液當成甘露,撿起來吃掉,還覺得很高興,你說你愚不愚癡?所以才說是「不敬好時」。你遇到佛法了,你口雖說空,行在有中,不好好修道,那你就是不敬好時!乃至去為「白衣通致男女」也就是:說媒、證婚。現在有出家人不教人出離,還為在家人證婚,人家結婚證書上寫著的是他出家的名字,這簡直不像話!這就是出家人下地獄的鐵證!
這行為就是「交會淫色。通致男女。」乃至於提倡同性戀都是「作諸縛著」,作這些繫縛事,令眾生不得解脫的事。
「於六齋日」:若逢大月,為農曆每月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廿九、三十日。若逢小月,為農曆每月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廿八、廿九日;「年三長齋月」:一年當中的一月、五月、九月是四天王巡行鑒察人間的時候,你且不管他四天王要不要來看,你都應當好好學佛,要持八關齋戒。在這三齋月當中不可以作殺生、劫盜、破齋犯戒這些事情,如果有,名為菩薩惡作罪。弘一大師說在大乘戒律裡面,八關齋戒要以大乘的心法來行,所以不是小乘法。第一條不殺生:即是不妄斷煩惱,因為煩惱本空!你妄加除斷,名為殺生,所以你要了「煩惱性空」名為不殺生。第二條不偷盜:一切法本自心性所現之法,不妄取、不妄起心攀緣,名為不偷盜。第三條不淫欲:不光只是男女不淫,乃至於六塵當中眼見色、耳聞聲,了知一切法即心自性,不受色、聲、香、味、觸、法所轉,名為不淫。第四條不妄語:口所說之法,唯說一佛乘,不欣世語,樂在正論,名為不妄語。所以說諸佛如來生生世世都不妄語,就是因為佛所講的是一乘法。一乘之法,語無虛妄,其餘的二乘、人天乘都是虛妄之法,猶如化城一樣。所以佛直指心源,名為真不妄語。第五條不飲酒:你心裡若是迷失本性,就名為飲酒;只要平時見色聞聲,心中取相分別,就是飲酒,所以持八關齋不能飲酒。第六條「不著香花鬘。不香油塗身。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觀聽」,就是告訴你:要離身心相。對於這個色身、對於這個「我相」要放下,要知道一切法「無我」;「無我」並不是入於斷滅,還有「法性真我」,這才叫「不著香花鬘。不香油塗身」,大乘佛法的標準在這裡。其他在事相上的,在身上著與不著,就只是,隨緣任運。出家人當然還是出家人的樣子,在家人就可以隨方任運。該是什麼樣場合,就穿什麼樣的衣服,也不可骯髒、破爛,不可違背學佛的威儀,不可以破壞佛教的形象。到重要場合,該穿什麼衣服,還是要如法的穿著,符合這些場合。像你到佛門來,你就穿居士服,你要去外頭參加宴會,你就穿禮服。須知道要離身心相,不要好樂這色身,總想要怎麼打扮、怎麼吸引人,心裡絕對不要起這些念頭。該合於世俗禮儀的,還是合於世俗禮儀,這是大乘;至於小乘,當然是一律禁止,因為它只在強調事相。一般你們聽到的八關齋,那是小乘的,只在事相上打轉,所以有很多人因為生活環境、職業種種的因緣不同,就在所謂的「持戒」上起煩惱,大乘沒有這個問題,所以要學「大乘八關齋戒」。像出家人穿的三衣,照理來說,就不是原來的三衣,它到中國來就變了個樣子,若按照小乘的戒律,他還是要穿著原來的樣子。大乘持的是心法,可以隨緣顯現。重點是要懂「大乘八關齋」:你的心不可以貪著好衣服、好色。
所以,「不著香花鬘。不香油塗身」,「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觀聽。」是告訴你:知心寂滅,離一切憒鬧之相,這叫「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觀聽」,知心體寂滅,所以「見無所見」,「無所見」而了了見,這是真心本性在起作用,所以叫「不故往觀聽」。為什麼叫「故往」?你心要是不寂就會被色所轉,你就會時時向外攀緣,而往觀聽。再來是第七條不坐臥高廣大床:「不坐不臥高廣大床」,是叫你常行精進,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名為不坐臥高廣大床。所以你念佛持咒不可以中斷,觀照不可以中斷,修行不可以中斷,更不可以退心,才叫「不坐臥高廣大床」。你以為只要身不坐那椅子,不坐胡几,你就叫「不坐」?其實你即使沒坐,你還是懈怠,只是換到別處懈怠;你坐在禪堂裡面打瞌睡、坐在佛堂裡面打妄想,這都算是坐臥高廣大床。二乘與凡夫持戒只著在事相上,不能見性,大乘的戒律條條見性,都與「光明金剛寶戒」直接貫通、直接相應。還有第八條不非食時戒,齋戒一般事相來說,是指過中不食,對大乘來說是要做到「不著其味。而常食法味」,如果你不食法味,則名為「非時食」,你聽經聞法,你聽不懂,你看經,你沒得到法味,你還要犯戒去學世間法,這就犯了非時食戒。什麼叫「非時食」?現在佛法就在你眼前了,你不好好學,你錯過學佛的因緣、錯過成道的因緣,這就名為「非時」,無上的法食在你面前,你不願意食,反學外道邪見二乘經論,名為非時食。
所以世上不懂戒律的人,只知整天看「何時日中」?整天看「正午到沒」?看「日出明相」,卻不知心本自明,心本就不偏不倚,本就自中。所以才有揀擇,此時可食,彼時不可食,具是墮在相上不能見性。此名為「大乘八關齋戒」,希望大家能夠謹記,依教奉行。這「八關齋」通於「光明金剛寶戒」、通於心性。達摩祖師告訴我們:學佛須是見性,若不見性,即使持戒、念佛也全部都是外道,和尚是邪見人,弟子是妖魔鬼怪,師是魔王、弟子是魔民。你們一定要能夠體會,要能夠理解大乘的八關齋戒,這不是空談,而是事實真相,可以直接讓你從戒法當中直接見性。所以說「設教只為觀心」而已,為你講這些經教、戒律,目的是要你明心見性,讓眾生能觀見自性,而不是只在經教文字上打轉。黃檗禪師講:世人只於教法上悟,不於心法上悟,所以永劫輪迴。持戒的人只在戒法文字上理解,不在心法上悟,所以即使持戒,也只是得人天福報而已。一般的八關齋戒是人天福,可得轉輪聖王位、得天王位。學大乘的八關齋戒、學一乘了義戒法可得佛位。所以大家對於前面講的無作戒體,要能了解,那你對於所有的戒就都能貫通,沒有任何的障礙,所以是不可思議的。現在即使你去戒場,戒師也不教這些,他反教你去做世間人,那都是背師叛道的行為。所以學佛要懂得怎麼持齋、怎麼持戒?如果能如是持,那時時處處都是八關齋,處處都是不非時食,因為你常能遍嚐法味,這是大乘佛法,跟小乘不一樣,希望同修能夠謹記。
如是十戒。應當學。敬心奉持。制戒品中廣解。
菩薩戒原有三百卷,這只是其中一卷,在制戒品中釋迦牟尼佛會解釋。